永恒的主題 堅定的改革

時間:2022-03-11 10:20:00

導語:永恒的主題 堅定的改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永恒的主題 堅定的改革

“九五”期間,黨中央、國務院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抑制通貨膨脹,遏制通貨緊縮,采取一系列措施,促使經濟保持較快發展,帶動城鄉居民收入穩定增長。1999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5854元,比1995年增加1571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為2210元,增加632元;1996~1999年間,城鄉居民收入年均實際增幅分別達到5.6%和5.4%,超過“九五”計劃預期目標。

在收入不斷增長的同時,城鄉居民的消費水平明顯提高。以住房、交通、通信、家用電器等消費為代表的生活質量提高的消費結構初步形成;供水、供氣、供電、道路、交通、通訊等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大大改善了居民生活環境;農村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基本得到解決。到2000年底,可基本實現“八七”扶貧攻堅目標。

1998年5月、1999年1月,黨中央、國務院兩次召開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業工作會議,部署做好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業工作,“九五”以來,城鎮的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取得重要進展,社會安全網對居民的生活保障作用不斷增強。我國積極推進養老、失業、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突出抓好兩個確保,即:確保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和離退休人員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抓好三條保障線制度,即: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業保險制度和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從1999年7月1日起,國家較大幅度增加了城鎮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包括將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費水平、失業保險金水平、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水平提高30%;增加機關事業單位在職職工工資和離退休人員的離退休費;提高國有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標準;補發拖欠的國有企業離退休人員統籌項目內的養老金;提高部分優撫對象撫恤標準等。落實這些措施,國家財政共增加支出540多億元,全國有8400多萬人受益。收入的增加,有力地拉動了消費,從而拉動了經濟增長。

“九五”期間,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這是歷史性的進步,也是我們邁向更加富裕生活的起點。

堅定的改革

“九五”期間面對錯綜復雜的經濟環境,黨中央、國務院審時度勢,沉著應對,堅持以改革總攬全局,以制度創新促進發展,在抓緊進行宏觀調控的同時,積極穩妥地推進改革。

國有企業改革重點推進。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步伐加快,國有經濟戰略布局調整展開,債轉股、兼并重組等重大改革措施也相繼出臺,國有企業活力明顯增強,三年脫困目標基本實現。1999年,黨的十五屆四中全會做出了關于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為國企改革進一步指明了方向。

市場體系較快發育。資本、勞動力、技術等生產要素市場加速發展,國民經濟市場化程度提高,市場在資源配置中基礎性作用明顯增強。目前,社會商品零售總額、農產品收購總額、生產資料銷售總額中,市場調節比重分別為95%、84%和86%。

宏觀調控體系逐步完善。財稅、金融改革深化。政府機構改革大步前進,國務院機構改革帶了好頭,機構和人員大幅精簡,提高了辦事效率。政府職能轉變,政企分開,改革審批制度,還權于企業,還權于市場。一個適應市場經濟的宏觀調控體系已經初步形成。

社會保障制度改革明顯加快。建立職工基本養老、失業保險制度,養老保險省級統籌進一步規范,養老金社會化發放面擴大,醫療保險制度改革已經展開?!皟蓚€確?!惫ぷ骼^續加強,初步建立起國有企業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失業保險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的“三條保障線”制度。

改革是一項宏大的社會系統工程?!熬盼濉睍r期,黨中央、國務院站在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全局謀劃改革大業,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三者關系,科學把握改革的時機和力度,綜合考慮社會承受能力,豐富了改革的辨證法,積累了寶貴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