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實穩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時間:2022-03-12 09:47:00
導語:扎實穩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一項關系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舉措,也是一項繁重的歷史任務和宏大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按照中央確定的方向和原則、扎實穩步地向前推進,為我國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廣大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滯后,是我國當前的一個基本國情。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必須對這個基本國情有十分清醒的認識,對新農村建設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有十分清醒的認識,避免盲目樂觀情緒、形式主義、長官意志作風下的急躁冒進,推動農村在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等方面不斷取得進步。
必須堅持以發展農村經濟為中心,進一步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促進糧食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農村的落后首先是經濟落后。最近兩年農民收入雖然有所增加,但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擴大的趨勢并沒有根本改變,農民收入增長緩慢依然是我國經濟發展中的突出問題。提高農業生產力水平,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發展農村經濟,開辟各種渠道促進農民增收,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中心任務。脫離了這個中心,農村其他各項建設就缺乏堅實的物質基礎。
必須堅持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尊重農民的主體地位,不斷創新農村發展的體制機制。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已經被實踐證明是現階段我國農村行之有效的基本經營制度,必須長期堅持并不斷完善。當前,城鄉二元結構還未根本破除,各種生產要素在城鄉之間合理配置的機制還未完全建立,農村綜合改革和其他各項改革的任務仍然相當艱巨。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在堅持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前提下積極探索、勇于創新,破除不適應農村生產力發展的各種體制性障礙,不斷激發農村發展的活力。
必須堅持以人為本,著力解決農民生產生活中最迫切的實際問題,切實讓農民得到實惠。當前,農村社會保障與城市差距很大,農民看不起病、農民子女上不起學等問題十分突出。各級政府要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契機,圍繞農民需求大力加強農村的教育、科技、衛生、文化等各項事業,促進農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和農村社會的全面進步。要把農民愿意不愿意、高興不高興作為衡量新農村建設成效的重要標準,確保農民受益。
必須堅持科學規劃,實行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有計劃有步驟地逐步推進。新農村建設既要立足當前,又要著眼長遠,做好總體規劃和具體部署,堅持從實際和現有條件出發,充分尊重自然規律、經濟規律和社會發展規律,科學制定發展目標和實施步驟,按輕重緩急循序漸進地推進。全國各地自然條件、經濟發展、生活習俗等情況千差萬別,在規劃建設中應區分發展階段和地域差別,立足鄉村特點,突出地方特色,尊重各地的傳統、習慣和風格,不能把鮮明的民族特色、突出的地域特征、優秀的文化傳統弄丟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沒有固定模式、統一標準,各地要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根據當地實際合理確定目標和任務。
必須堅持發揮各方面的積極性,依靠農民辛勤勞動、國家扶持和社會力量的廣泛參與,使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行動。農民群眾是新農村建設的主體。各級各地政府要引導廣大農民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建設美好家園。同時,廣泛動員社會各界力量,形成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合力。
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必須切實注意工作方法。建設新農村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各項工作要從實際出發,注重實效,不搞形式主義;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議,不強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強求一律;要引導扶持,不包辦代替。要堅決避免一切形式的“政績工程”,切忌違背農民意愿、侵犯農民權益、加重農民負擔,確保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真正造福億萬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