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國稅局長學習十七大心得體會

時間:2022-01-24 04:07:00

導語:基層國稅局長學習十七大心得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基層國稅局長學習十七大心得體會

基層國稅局長學習十七大的體會發言

十七大報告提出:“科學發展觀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這也是我們基層國稅系統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法方法。作為基層國稅局長,要帶頭學習好、領會好、運用好統籌兼顧,積極推動國稅工作又好又快發展,促進經濟社會科學發展、和諧發展。下面,談幾點學習體會。

一、全面理解“統籌兼顧”。

統籌兼顧既是我黨堅持不懈的“老傳統”,又是與時俱進的“新方法”。

——統籌兼顧是光榮傳統。同志在抗日戰爭時期就提出要“軍民兼顧”、“公私兼顧”,新中國成立后又強調社會主義建設要“統籌兼顧、適當安排”;改革開放以后,鄧小平同志進一步強調“必須按照統籌兼顧的原則來調節各種利益的相互關系”;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后,同志強調“應認真考慮和兼顧不同階層、不同方面群眾的利益”。統籌兼顧,是我們黨在長期革命、建設、改革實踐中形成的一條寶貴經驗。

——統籌兼顧在創新發展。在十六屆三中全會上,同志提出了“五個統籌”,他在“6•25”重要講話中又首次把“統籌兼顧”作為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方法論。從“五個統籌”思想的提出,到十七大關于統籌兼顧的嶄新闡釋,我們黨關于統籌兼顧的思想逐漸豐富,這標志著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的認識更加深入,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法,創新了科學發展觀的方法論。如十七大報告在提出“統籌兼顧”多種重大關系時,特別強調了要把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擺上重要位置,這是過去在黨的文件中從來沒有出現過的。

——統籌兼顧的內容豐富。所謂統籌兼顧,就是要求我們在工作中要做到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統籌謀劃、兼顧全面,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妥善處理各種利益關系,注重實現良性互動,著力加強經濟社會發展的薄弱環節。十七大報告中,又賦予“統籌兼顧”兩層新意:一是找到了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創新機制,為統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科學方法。二是指出了要正確認識和妥善處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的若干重大關系,包括統籌中央和地方關系,統籌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

——統籌兼顧的意義重大。統籌兼顧考慮到了目標之間的互動關系,特別是內在的關聯性和制約關系,為我們統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科學方法,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方法,是我們黨進行現代化建設的一個基本方針。就目前進行的各項改革來說,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改革的對象是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改革的實質是對方方面面利益關系的協調。只有從統籌兼顧的角度出發,認真處理好各方面的利益關系,才能有效推進改革,才能適應經濟全球化和科技進步加快的國際環境,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國內、國際環境的需要。

二、深刻領會“統籌兼顧”。

十七大報告確定了財稅改革新走向。同志曾經指出:“路線確定以后,干部就是決定因素”,“我們不但要提出任務,而且要解決完成任務的方法問題”。因此,深刻領會“統籌兼顧”,是基層國稅局長學習貫徹十七大精神的當務之急。

第一、統籌兼顧是科學發展的根本途徑。十七大報告提出:“實行有利于科學發展的財稅制度”??茖W的發展觀要求最大限度兼顧各方面利益關系,調動各方面積極因素,統籌各方面的發展。在實踐中貫徹科學發展觀,最重要的就是要掌握統籌兼顧的根本方法,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就基層國稅工作而言,也只有以統籌兼顧的科學的思想方法,正確處理好中央與地方、經濟與稅收、執法與服務、成本與效率、治稅與治隊等各方面關系,才能較好地解決國稅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和熱點問題,實現又好又快發展,促進經濟社會科學發展。

第二、統籌兼顧是社會和諧的內在要求。十七大報告更加注重社會和諧,強調加快社會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和諧健康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過程,就是不斷協調利益關系、不斷化解社會矛盾的過程。要確保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就必須堅持統籌兼顧的根本方法,注重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引導生產要素跨區域合理流動,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稅收是政府駕馭市場經濟的重要手段,處于利益分割的焦點。因此,基層國稅局長要充分認識稅收在和諧社會中的作用和地位,牢固樹立和諧的思維、理念,努力運用統籌兼顧的方法,協調好各方面的關系和矛盾,更好地發揮稅收職能促進社會和諧。

第三、統籌兼顧是精細管理的迫切需要。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體現到稅務部門就是要繼續做大、做強稅收“蛋糕”,為科學發展、社會和諧奠定堅實的財力基礎?;鶎訃惖氖滓蝿?,就是大力推進精細化管理,確保稅收隨著經濟發展持續、快速增長。沒有思想方法的科學化、精細化,就不可能實現管理的科學化、精細化。這就要求我們把科學管理、統籌兼顧的基本理念、方法和要求,全面貫徹到各項稅收管理工作中去,深入貫穿于稅收管理的各個方面、各個環節,著力解決稅收管理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全面提高管理效能、效率、效益,進一步推進稅收精細化管理,促進國稅事業科學發展。

第四、統籌兼顧是局長履職的基本方法?;鶎訃惥珠L要帶領國稅干部搞好本地區的征、管、查,要管好本單位的人、財、物,要協調好上、中、下的縱向關系,搞好與黨委、政府和各部門的橫向關系,還必須協調好個人學習與工作,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所以協調是當好局長必備的能力。要當一名合格的局長,必須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善于運用統籌兼顧的工作方法,從搞好班子成員的協調做起,搞好本系統目標的協調、信息協調和利益的協調,團結協作謀發展;要積極爭取上級局和地方黨政、部門的重視、支持,營造良好的國稅工作環境。

三、正確運用“統籌兼顧”。

基層國稅局長堅持統籌兼顧,要自覺將國稅工作置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中去籌劃,正確處理好工作中的幾個主要矛盾和問題,在統籌協調中求發展、以發展促進更好的統籌協調,發揮稅收職能推動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

(一)統籌兼顧好“做人”與“做官”,實現身心和諧。要樹立“學習工作化,工作學習化”的理念,把學習當做自己首要的工作,把工作當作學習的過程,注重在工作中總結經驗,提升實際工作水平,實現學習、工作“兩不誤、雙促進”,個人素質和工作質量同步提高、良性互動。要樹立“正人先正己”的意識,始終廉潔謹慎,勤勉務實,身先士卒、永不懈怠,帶頭做廉政勤政的模范,帶領大家一步一個腳印地把國稅事業推向前進。要樹立團結協作意識,既要大膽管理、盡職盡責,又要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協調好與副職的關系,帶出一個團結協作的和諧班子;關心愛護干部職工,協調好與基層和部屬的關系,調動全員的積極性,營造和諧奮進的氛圍。

(二)統籌兼顧好“條條”與“塊塊”,實現外部和諧。要強化垂直意識,堅決維護稅法的統一性、嚴肅性,確保國家稅法、上級機關的決策和部署得到貫徹落實不走樣,完成好各項工作任務。要增強大局意識,積極主動接受地方黨委、人大、政府的領導、指導和監督,勤請示工作,多匯報問題,贏得理解、關心、支持;更要把上級機關的部署與當地黨政中心工作有機結合,正確執行稅法,圓滿完成任務、充分發揮職能,為地方發展服好務,以有為求有位。要強化協作意識,協調好與工商、地稅、公安、司法、金融、新聞媒體等部門的關系,形成協稅護稅網絡。要強化民本意識,積極投身新農村建設,深化文明創建工作,協調好與當地群眾的關系,創造一個和諧、良好的國稅發展環境。

(三)統籌兼顧好政策與任務,實現“源流”和諧。要堅持以促進科學發展為己任,正確處理好稅收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辯證系,在稅收工作中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要注重從經濟的視角研究稅收,堅持“依法征稅,應收盡收,堅決不收過頭稅,堅決制止和防止越權減免稅”的原則,大力推進稅源精細化管理,不斷提高稅源管理質效和稅收的“兩個比重”,使國稅收入的規模、速度、結構與地方經濟發展相適應;要注重從稅收的角度研究經濟,將收入增長置于經濟稅源成長前提下,深入分析稅收政策對地方經濟發展的影響,積極主動為地方黨委、政府出謀劃策,通過正確執行政策充分發揮職能,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取得重大進展,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出新貢獻。

(四)統籌兼顧好執法與服務,實現征納和諧。要堅定不移地貫徹依法治國、依法治稅方略,切實加強稅收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深入落實稅收執法責任制,全面規范稅收執法,嚴厲查處和打擊各類偷逃抗騙稅行為,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構建健康發展的稅收秩序。要正確處理嚴格執法與優化服務的關系,高度重視納稅服務工作,著力完善和落實征納和諧的服務機制。要加強稅法宣傳,開展納稅咨詢服務和援助,幫助納稅人掌握稅法知識,熟悉辦稅程序,提高納稅人的納稅遵從度和申報辦稅質量。要落實“兩個減負”,優化辦稅服務廳功能,推進稅收信息化建設,不斷滿足廣大納稅人的社會化需求和個性化需求,努力營造與經濟發展相適應的辦稅環境。

(五)是統籌好收稅與帶隊,實現內部和諧。在經濟形勢越來越好、管理越來越規范的情況下,稅收與稅源的矛盾逐步緩和,當前乃至今后,局長“帶好隊”的壓力,將會大于“收好稅”的壓力。因此,要落實以人為本,堅持標本兼治。所謂治本,就是全面加強班子建設、黨的建設、人才建設、文化建設、基礎建設,營造和諧的內部環境,始終堅持共建共享,依靠所有國稅干部推動發展實踐,為所有的國稅干部謀求科學發展、全面發展;所謂治標,要建立完善教育、制度、監督三足并重的懲防體系。抓好廉政教育,增強干部的法紀觀念、廉政意識、執法風險意識,筑牢思想道德防線。加強領導干部管理監督,貫徹落實黨內兩個條例,實施巡視制度和述職述廉及民主評議制度。強化社會監督,及時發現問題,糾正執法偏差,讓國稅干部只能“干實事、干好事”,確?!安蝗鞘隆⒉怀鍪隆?,保平安、促發展,讓國稅隊伍始終保持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實現國稅工作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