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展道路成功心得
時間:2022-11-25 02:58:00
導語:中國發展道路成功心得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科學發展觀是我們黨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取得的最新理論成果,它所蘊含的新思想,更加顯示了這條發展道路的特點和優勢。在拉美國家出現危機之后,那種認為只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發展模式才是最完美的、是發展中國家必須效仿的唯一模式的觀點,受到質疑。國際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中國的發展道路給予了更多的關注和肯定。
國外一些研究者認為,中國正在開辟出一條通往發展的新道路,這條道路是建立在創新、積聚非對抗性力量、實現以人為本的發展和注重個人權利和責任平衡基礎之上的。它是由取得平等、和平、持續的高質量增長的愿望推動的。它的一些核心概念的基礎,是從創新和公正中得到極具影響力的實力。一些外國學者還指出,盡管中國發展道路的成功和優勢是有目共睹的,其具體做法和特征也逐漸為人們所了解,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想學習中國的經驗,但是后來他們發現,做到這一點是不容易的。
外國學者描述了中國發展模式的一些特征,但是他們并不理解其中的真正意義,也不了解中國能夠做到而其他發展中國家不能做到的真正原因。這就是中國社會主義的政治制度,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經過改革開放確立起來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是中國不同于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根本所在,也是中國發展道路成功的真正秘密。
同很多發展中國家一樣,中國也是實行市場經濟的國家,在發展過程中也遇到了相似的問題。所不同的是,中國的市場經濟是社會主義制度保證下的市場經濟,它把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與市場經濟能夠有效配置資源的特點結合了起來。從中國發展的實際效果看,這樣的發展道路具有很大的優勢。鄧小平同志晚年說過一句很深刻、很有分量的話:“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優越性在哪里?就在四個堅持”。他這里所說的,就是這種中國特有的政治優勢。
從科學發展觀的內涵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這一優勢。
科學發展觀是一種重視效率的發展觀,而社會主義制度的一個優越性就是效率高,能夠做到全國一盤棋,集中力量辦大事。現在,中央提出東部發達地區支援西部欠發達地區、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工業反哺農業等重大舉措,一旦決定,就能夠馬上實行。相比之下,許多發展中國家卻很難做到這一點。外國學者對此做了比較,指出:“中國的政治制度給了政府足夠的控制力,而在巴西,中央政府可能沒有這么大的權力來這樣做。”“在所有對中國模式感興趣的國家中,只有印度的規??梢耘c之競爭。但是像巴西一樣,政府要想在幾十年中堅持一項固定的經濟計劃,可能很難?!?/p>
科學發展觀強調公平正義,要求把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做到這一點的關鍵,是因為作為執政黨的中國共產黨沒有自己的私利,也不允許形成大的利益集團而為其所左右。社會主義的經濟制度保證了這一點的實現。外國學者看到,中國強調發展的人民性而不是特權的階層性,“華盛頓共識”的目的是幫助銀行家、金融家,而“北京共識”的目標是幫助普通人們,強調以人為本。
科學發展觀致力于建立一種充滿活力的、穩定和諧的社會。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是實現這一目標的保證。它維護了國家的主權安全和國內的穩定,確保了人民當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充分調動了人民參與發展的積極性。這一切,對中國的發展至關重要。比如,一些外國學者看到,中國能夠把豐富的人力資源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而在許多擁有同樣條件的發展中國家,卻做不到這一點。因為只有中國保持了長期的穩定。
科學發展觀要求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中國走的是與經濟全球化相聯系而又獨立自主的發展道路,主要依靠國內需求的持久開發,也需要不斷開拓國際市場,對外依存度將越來越大。但是,中國始終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的道路,而決不會走資本主義國家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這主要是中國社會主義的國家性質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根本任務所決定的。正像國外一些學者分析的那樣,中國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很好地處理了與周邊國家和地區、與大國之間的關系。它沒有卷入到與其鄰國和其他國家的任何特別激烈的沖突中。
科學發展觀提出以后,很快在全黨和全國人民中達成共識,并在各個系統、各級政府中得到貫徹落實。能夠做到這一點的主要原因,是中國有統一的思想基礎和共同的價值觀。這就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茖W發展觀就是在其指導下提出的。這樣的事情,在其他發展中國家是很難辦到的。
總之,中國的成功,歸根到底是社會主義的成功;科學發展觀,歸根到底是社會主義性質的發展觀。這一發展觀的提出和逐步落實,更加顯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政治優勢,必將給中國的發展帶來更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