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和家長交流溝通

時間:2022-09-27 10:04:00

導語:老師和家長交流溝通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老師和家長交流溝通

一切教育的開端,家庭是兒童與世界最早的接觸點。更是小學生接受教育和影響最持久,最廣泛的地方。國內外的教育專家認為:當今時代,教師已經不能獨立解決許多迫切的教育問題,現在學校更需要家長們積極參與與其工作。而如何與家長進行聯系溝通至關重要,成了不可避免的話題。溝通方法不外呼有四種:①電訪②信訪③家訪④校訪。老師要做好這四項,必須心誠,做事其正,才能“親其師,而信其道”

所以傳道,師者。授業,解惑也?,F在教育讓我為師授業,傳道的范疇更廣。培養教育好孩子,不僅僅是學校教育所單方面能夠進行的還需要家庭和社會共同去管理,做老師的就免不了為孩子的學習或者是行為問題與家長進行交流溝通。

一.做為學校教師,一定配合導師工作,以工作為重,相互鼓勵,相互包容,千萬不能相互拆臺?!巴侨?,類不齊,流俗眾,仁者希”一點都不假。比如:《錯字事件》這件事發生在一所小學,當時我們都在上課,二年級門口,一家長爸爸指著該班的老師問:“我孩子寫的這個字是對還是錯的?”老師接過作業看了看說:“孩子寫的是對的。”家長的嗓門提到了高8度:“對的,你為什么打錯,你會不會寫字,你會不會教學......”我聽到了吵鬧聲就信步走出教室,來到他們面前,接過作業,仔細看了看,字孩子的確寫對了,老師也的確打了個“X”號,我納悶。這時的家長更像勝者一樣,不依不撓。我背朝陽光,作業正面朝著陽光,在陽光的照耀下,我終于發現了問題出現在哪兒,孩子有改過的痕跡,我急忙去把孩子請出來,當著爸爸的面說是自己改對,是訂正的,孩子的坦誠,教師的沉著,家長也沒有氣了。

而信其道”意思是與自己喜歡的老師在一起,親其師。才能得到更深的教誨和更多益處。對我老師來說,也就是上了年齡的女老師,授業時是老師,生活上就是媽媽。比如《關心青春期的女生》該做的就得說,該做的要誠心去做。教女孩子怎樣去使用衛生巾,講講例假的作用,不要恐懼等,走近孩子,更走近家長。

要誠于中,這件事說明:老師是一家人。而形于外,只有與導師形成合力,教育效果才能會更好。

有兩個孩子在課間打架了小的吃虧了但他離家很近,又比如《家長在校打別的學生》這件事發生在某小學。就一路之隔,就回去搬“救兵”爸爸來到校園,氣勢洶洶的嘴里還不停的問:哪一個?哪一個?看我不把他揍死。看到那家長氣勢,就急忙跑過去,說是遲,那時快,家長的一巴掌打在孩子的臉霎那間,用手掌檔住了重重的落在手背上。弟子規里有這樣幾句話:勢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無言。就這樣勝似千言萬語。

有些事情該冷落就得放一放,這樣比急求的好多,效果會更佳。

厲厲在目。有一次我老師都要做人口普查,有些事只做不說。提起此事。早上學生放了一節課,可就這早走的一節課,送了孩子的鮮活生命。都在辦公室埋頭做著各自手中的活,這時突然有一個外人沖進辦公室叫了一聲:學生被車撞了老師們就忙沖出辦公室,沖向馬路,順勢藍了一輛拉煤的拖拉機,第一個跑到出事孩子郭瑞鵬的面前,孩子微微抬了抬右手,嘴巴微微的張了張,發出輕微的聲音:老......師”都沒有叫出來,滿身鮮血,臉上頭上都是就忙脫下新買的新上衣給孩子包上,抱起攔車到骨科醫院,傷勢嚴重,搶救無效,孩子去了孩子去了孩子身蓋我上衣去了直到家長去火化孩子的尸體時才發現,按農村的習慣,孩子是不穿家長的衣服的老師,不顧忌那么多,只讓家長去想,身為老師只是誠心去做事。

別人的錢,去年蔡金麗老師說她班有一個小女孩特別愛拿別人的東西。電話卡,手機等。孩子在校都承認了東西也在書包里找到可她媽媽帶孩子回家一晚,第二天翻供了說老師同學冤枉她家的孩子,又威脅老師。像這樣的事情,就該放一放,冷一冷。孩子的毛病不是一朝一夕染上的常言說: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孩子還會在別人家,朋友家,親戚家還會拿的媽媽會發現的沒過多久,媽媽主動找老師說明一切。和家長溝通該避就避。比如老夫少妻,盡可不問,少和其他家長亂說話,造成人家家庭不必要的矛盾。

二.老師不要以居高臨下的態度去教訓家長,不同的家長溝通方法不同,就得因人而異,做老師的要善于傾聽,做到多聽少講,抓住機會,深入淺出,將大道理往小處說,往明處說。千萬記住不要訓斥家長,敷衍家長。人人都有心理障礙期,也有情緒化或心情不佳的時候。有一次一個家長說:“師者,猛于虎也?!比绻麥贤ǖ姆椒ú坏卯敚浣Y果事與愿為。溝通無限,方法不拘一格,但無論采用任何方法,技巧,你都要出于真誠,并力求于學生的長遠發展。

所以做為一個教師,僅有一顆愛心是不夠的,還需要有愛的能力。實踐證明,只有家校形成合力,教育效果才可能是加法。

咱們先鋒走過了十年,從零做起,我說的這些算不上什么經驗,只是我的一點點親身體會,這些也都將成為過去,也就該畫上一個句號。句號大了就成為一個零。所以往后我也要從零開始,做好每一件事成己成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