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考試熱點:為什么要不斷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

時間:2022-04-25 04:38:00

導語:申論考試熱點:為什么要不斷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申論考試熱點:為什么要不斷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

2014公務員考試申論

在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樹立科學發展觀的基礎上,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又從加強黨的執政能力的角度,明確提出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為黨執政的重要目標,并把和諧社會建設放到同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并列的突出位置。這充分說明我們黨對新形勢下和諧社會建設的高度重視,對于我們黨完成執政的歷史任務、鞏固執政的社會基礎意義重大,對于我們實現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意義重大。

我們黨為什么要不斷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呢?

首先,只有不斷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才能為我國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創造有利環境和條件。國際經驗表明,走出低收入國家并向中等收入國家邁進的時期,即人均GDP從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時期,可能出現兩種前途:一種是進入“黃金發展時期”,保持一個較長時期的經濟增長,順利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另一種是進入“矛盾凸顯時期”,因為經濟社會不協調,各種經濟社會矛盾不斷顯露出來,如果處理不當,矛盾激化,經濟社會發展就會停滯不前,甚至引發社會動蕩和倒退。2003年,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已經突破1000美元,跨上一個重要臺階。我們在進行經濟發展和經濟結構調整的同時,要特別強調進行社會結構的調整,逐步消除發展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促進經濟和社會事業的全面發展

其次,只有不斷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才能進一步加強社會管理和提高社會服務水平,不斷滿足人們的物質文化需求。隨著經濟發展和改革深化,我國的經濟體制已經實現了從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的巨大變化。相比而言,社會管理體制由于缺少相應的規劃和政策,不能很好地與經濟發展相適應,跟不上社會發展的要求,從而導致各類事故頻發,造成人、財、物的巨大損失,反過來又影響了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協調發展,影響了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的貫徹落實。

第三,只有不斷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才能正確處理各種社會矛盾,保持社會的安定團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必然觸動原有的利益格局,社會不同利益主體隨之出現,利益多元化的格局已經形成。各自的利益必然帶來權利意識,權利意識必然導致政治訴求,不同社會利益群體之間的矛盾也大量出現。并且,由于我國目前正處在體制轉換、結構調整和社會變革過程中,也是各種政治和社會問題的易發多發期,就業問題、腐敗問題、分配不公問題、社會治安問題等,是當前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問題。共產黨作為執政黨,必須按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正確引導和處理各種社會矛盾,以保證整個社會的協調與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