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學學年個人總結范文

時間:2023-03-29 07:24:4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大學學學年個人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大學學學年個人總結

篇1

   XX年9月2日,我背上陌生的行李,告別從未離開過的家鄉,帶著一顆有些無奈與不情愿的心,在親人的陪同下,踏上了我的大學之路。

在那看似短暫卻又漫長的路途上,我的心情是復雜的。坐在車里,欣賞著沿途中兩側的風景,不禁回想起自己的過去。從學前班到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直至手里攥著大學錄取通知書。一幕幕成長中的點點滴滴,一個個成長中的美好計劃與夢想,都仿佛印在抬頭望見的那一片片云彩上,一座座山嶺間。它們好似依然伴隨著我,卻又如同過電影般一閃而過。在回味一番過后,它們與我擦肩而過……我低下頭,眼睛有些濕潤,下意識的緊緊握著爸媽的手,又抬頭看了看他們當時的神態。我知道,他們也是復雜著的。天下哪有父母不知兒?!他們知道我本是不愿意報考師范類院校的。可是,我們都必須接受,接受生活中的小意外。我,必將面對這段新人生,開始奏響我的大學三步曲。

在失望與希望交織的情緒下,我邁出了第一步。

初次離開家的我,好似搬家般,鍋碗瓢盆帶了個全。當推開寢室的門,看到八張床鋪,八個小柜子時,我才知道,父母在家時為什么那么擔心我的個人物品安置問題了。回想當初,從報到注冊領臥具,尋找宿舍,到幾天后嚴厲刻苦的軍訓,高亢激昂的拉歌和一死不茍的會操表演,以及接下來面對新同學,新老師和新學習方式的那些種種場景。輕嘆一聲,還好一切我已開始適應,我慢慢適應了大學生該有的獨立、適應了人與人之間難免該有的距離、適應了沒有老師時刻看管,完全憑借自身約束力的學習方式……就這樣,在那些初入大學的日子里,我時而會抬起頭,仰望一下高處的天空,深深呼吸,告訴自己,一切都會好起來?。?/p>

時間終會流逝,日子在不知不覺中渡過……

有人說:“平凡的大學生有著相同的平凡,而不平凡的大學生會有不平凡的輝煌。”我可以選擇平凡,但永遠不可以選擇平庸!

當新環境漸漸熟悉,新生活慢慢安定。我也有了新的思想。有些東西已經無法改變,我只有“既來之,則安之”。一個人漫無目的的走在校園里,校園的一切幾乎盡收眼底。我不禁問自己,四年的時光究竟該如何渡過?縱然學校是那么不如當初的愿,可我自己難道就這樣甘心安逸下去?消沉下去?那不應該是我!橫是死,豎也是死,為什么不讓自己死的轟轟烈烈?!好是過,壞也是過,為什么不讓自己的日子過的風風火火?!就是帶著這樣的激情與斗志,我努力著,奮斗著……為了文藝匯演,我每天排練三個小時;為了珍惜時間,真正的學到有意義的東西,我“忍痛割愛”,在眾多感興趣的社團里,只選了一個加入;為了更多的體驗大學,了解大學,我積極表現,成為系學生會的一名見習生;為了能多方面的鍛煉自己,我嘗試當學委,做一名廣播站的記者。我還參加各類比賽,做見習主播……這一切都還歷歷在目,回想至此,依然還能感受到當時的忙碌和疲憊,但我更感到欣慰,因為我過得很豐富。當回首往事,我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不會因碌碌無為而羞恥。

不忘使命,我要乘風破浪,揚起勝利的風帆!

“使命”另大多數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精忠報國??蓪τ谖叶裕疫€沒有那樣的雄圖大略。作為一個孩子,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我的父母。他們就是我的使命,我的責任。因為,就算有一天我輸的一敗涂地,至少,我還有父母。他們依然會擁抱我,撫摸我,疼愛著我。他們給予我的愛將會是最寶貴的財富。所以,我的使命就是回報他們的愛,這種世界上最無私的愛!回想二十多年,父母把我培養成一個大學生所付出的辛勞,我要在畢業時帶走同等價值的知識與能力!這樣,才對得起父母,對得起自己,起碼對得起“大學生”這個稱謂。

篇2

才回來幾天,也不知道自己會反省成什么樣。但是,我一直都明白,大一下學期真的很那個啥。打理一下自己的行李,首先說班級的吧。突然發現大一上學期是我收獲最多的時期。有激情,有沖勁,但是大二下學期就懶散了許多,特別是班上的集體活動,有一部分原因確實是因為談戀愛去了,實在是有點對不住同學們了。學姐學長們千叮囑萬囑咐,別讓班級形成很多小團體,還是形成了。這學期也沒搞什么活動,我總是在自己心里為自己推脫,得給同學們學習的時間,而且他們本來也不積極。你不組織,人家怎么可能會有積極性呢?主觀上就邂待了,這是一個嚴重的錯誤。而且大一上學期搞了那么多活動,下學期得有新意有創意地組織活動,這確實是有點難度啊。其實我們班委也籌備了好幾次活動,都因為金錢或者其它原因死翹翹了。

我這個人最大的毛病就是最開始的時候,充滿激情和力量,過一段時間激情耗盡了,就開始攜帶了。正在努力改,但是有困難啊??偨Y起來說,就是上學期的班長還是做得不錯的,但是這學期確實是太失望了,所以說談戀愛還是得慎重啊。上學年,我敢以個人名義保證沒有貪污,沒有為自己利益而做小動作,也盡量為各位同學爭取了利益。

也不管下學年會不會當班長吧,我還是希望能在四年甚至更長的時光之后,我們會本2班的同學,能見面打招呼,能在自己出差到另外一個城市的時候,有那么幾個人可以一起出來喝幾杯。然后,就是學生會那邊了。哎,都不好意思提了,打了那么多的醬油。在新聞部一年了,新聞稿還是寫不好,病句還一堆一堆的出現。照片被那些辦公室的老師喲,嘰哩咕嚕能說上半天的缺點。仔細想了想,還真是沒突出重點,拍照沒有新意,有的照片還是花的。想想,自己的采集新聞的能力不知比那些專業人士差了多少,光想想就為自己汗顏。順便說說新聞部,我在此僅代表個人觀點針對整個集體提出建議。提高凝聚力,就應該在剛剛進入大學的時候,乘大家還有新鮮勁,就多組織幾次出游或者活動。主要是要大家熟悉起來,互相當朋友,只要都是朋友了,熟悉了,事情就好辦了。

再多開一些會議,強調集體榮譽和集體觀念,這樣會更好一點。至于還能不能在學生會里面繼續待下去,越往后走,我就越沒信心,因為確實是下學期表現太糟糕了,勝算越來越小了。然后是個人學習方面。哎喲喲,丟人啊。再怎么說,我也是硬考上成大的,現在給大家的印象就是:丁穎在學習方面純粹是打醬油的。呵呵,我承認,這一學年,我除了開學還有期末考試之前認真學習了以外,其它時間都在弄各種各樣的事情。忙掙錢啊,忙活動啊,忙拍照啊,忙踢比賽啊,忙睡覺啊,忙打CF啊。哎,總之就是不忙學習。但是?。∵@學期期末考試,突然驚醒了我。讓我覺得我再不好好學習,估計就會天崩地塌地完蛋。所以,就不說了,做出來才是真本事。順便感謝各位在考試中幫助我或者試圖幫助我的同學,放心吧,我這人就這方面記性啊,不會忘的。然后就是小果果了,呵呵。下學期最大的收獲,無疑就是你了。

雖然因為你的出現,我工作、學習以及生活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是我還是很高興。事情可以再來,但有些人錯過了,就不會再等待。雖然我們相隔兩地,每天都得飽受思念的煎熬。哎,馮提了,有時候簡直就是煎熬,狠不得長雙翅膀,一只翅膀也行啊。擺在我們面前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但是我對我們有信心,只要你不說放棄,我就不放棄,我還就不信了,這輩子我連一件事兒也做不成?

篇3

畢業至今已有半年,這半年的時光都留給了瑞星,留給了已經畢業的我。正臨畢業之季,每個人都在擔憂工作的問題,我也不例外,學校的各大招聘會沒有一個企業或單位招我們這個專業,大家都很沮喪,因此很多同學都轉行了,只有少數堅持走專業道路的同學還在一直努力著、堅持著。我也是一心想要從事本專業,所以一次偶然的機會,我來到瑞星少兒美術學校應聘,應聘這里的陶藝老師,當時一起來的還有另外一個同學,可是這里只招一個陶藝老師,第二天我很幸運的接到了通知"你明天就可以來上班了",接到通知的那一刻我很驚訝,也很開心,自己的工作有著落了,這也成為了我人生第一份正式的全職工作,我很珍惜,也很用心。

回顧這半年的工作時光,從一個什么都不懂的新人,在大家的幫助下逐漸走上工作的正軌。這半年的生活中有太多的歡聲笑語,也有辛酸與辛苦,每個人的工作都很忙碌,但是瑞星的家人們卻有著一顆充滿活力的心,再多再大的工作量,都能在大家的努力下完成的漂漂亮亮的。因此,在這樣一個和諧歡樂的大家庭里工作是一件多么快樂的事情。我為此感到慶幸,感謝瑞星讓我學會了勇敢的站在大屏幕下進行講課,感謝瑞星讓我學會了與這么多可愛的孩子相處交流,感謝瑞星讓我成功的邁出了人生的第一步。

雖然來到瑞星工作的時間并不長,但是這里的人教會了我很多,這里的事上我明白了很多。剛來瑞星的時候真好是放暑假,學校要開暑假課程,所有的老師都聚在一起,一起討論課程,一起編寫暑假課,一起加班到很晚,我就是被這種充滿了激情與活力的工作氛圍給感染了,因此我很快的就融入到了這個大家庭中來,跟他們一起做課程,一起討論課題,當然也是大家的熱情與幫助才讓我這么快的熟悉了這里的工作,這里的人。在這里,我要給所有的瑞星家人們說一聲謝謝!

當然,一切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總會插播一些小插曲,這么長時間,陶藝老師一直是我一個人,沒有共同探討的同伴,學校雖然一直在招人,我也在努力的尋找著合作伙伴,但至今都是杳無音信,這大大的打擊了我的積極性,我開始了抱怨,消極情緒,但這只是短暫的,因為工作還得繼續。后來我逐漸進入到了編寫新課程的階段,起初積極性很高,各種資料搜集,編寫ppt和教案,進行試講,一次一次的試講對我的提升很大,雖然只是剛剛開始,但每一次我都是很認真的對待,不斷的修改試講,直至達到最完美的效果。如此反復下來,最終的付出修成正果的時候,自己也會為此感到欣慰。

篇4

一、轉變好工作學習理念,完成好角色轉換

一年來,我作為一名普通大學生村官,實現了從大學生到村主任助理這個角色的轉變。一是正確定位自己,強化學習,增強自己對社會認知程度。二是確立工作奮斗目標,積極主動思考,并擺脫學校學習思維方式,努力朝目標方向發展。三是主動處理好與同事間的關系。各個崗位都有比自己年齡大的、有經驗的同志。我本著尊重、理解的原則,主動向他們請示工作方法,虛心聽取他們的批評和建議,經常與他們一起出主意、想辦法,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加深與他們的了解、增進與他們的友誼,為日常工作的正常的開展奠定堅實學的習基網礎。

二、不斷加強自身學習,提高思想認識

來到村委會一年來,不斷在理論和實踐上提高自己的思想認識。在平時的工作之余,認真學習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尤其是在市委、市政府,縣委、政府學習和推行‘4+2’工作法的活動中,及時撰寫個人心得體會。同時,在日常工作中也虛心向村干部們學習。一年來,通過與他們的深入交流,讓我懂得如何在村里開展工作,如何處理各種關系等等,受益匪淺。一年來不斷在學習中豐富自己、充實自己、鞏固自己、提高自己。

三、注重實踐創新,履行助理職責,配合村主干認真做好各項中心工作

**年上半年我主要的工作有以下幾點

(一)抗旱保收,確保夏收

**年底至09年初,我國北方連續100多天無有效降水,大面積農田嚴重干旱、麥苗干枯。我們村也包括其中。為了農民的切身利益,一場抗旱保收戰爭全面展開。我同村兩委干部帶領全村群眾積極行動起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為農田進行有效的灌溉,促使麥苗的正常生長,盡最大可能的減少百姓的損失,確保今年的夏收!

(二)麥田防火,責任重大

緊張繁忙的“三夏”已全面結束,在今年的“三夏”及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中,我們村領導重視,安排周密,上下聯動,配合有力,措施過硬,工作扎實,圓滿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我村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基本實現了“零”火點目標。我村秸稈綜合利用和工作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達到了預期的目的,但是,在工作中我們深深體會到:

第一,秸稈禁燒要真正變成農民自覺自愿的行動還需堅持多年的努力。

“三夏”中,農民追求的主要是收種效率而不是生態效益,一些思想落后的農民想方設法鉆管理的空子,必須通過政府長期推行強有力的禁燒措施,才能在群眾中形成秸稈禁燒意識,把管理與被管理的矛盾變成群眾的自覺行動。

第二,必須把秸稈綜合利用作為秸稈禁燒的基礎工作來抓,堅持疏堵結合。

在今年的秸稈禁燒工作中,我們深深體會到:收獲中堅持了低茬收割,焚燒秸稈的隱患就小得多;收獲以后及時耕種、及時清理了田間地頭的秸稈,才能最終消除焚燒的隱患。

(三)計劃生育,從嚴治理

計劃生育,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大事,是一項需要我們時刻去面對的重要工作。在我們這樣的農村,百姓的家庭條件尤為艱苦,每個家庭養育更多的孩子只能帶來更多的家庭負擔。晚婚晚育,少生優生才能促進我們村民整體素質及生活條件的進步。在我們日常工作中,計劃生育工作隨時伴我們左右,宣傳與教育,檢查與治理。工作中我積極配合兩委干部,嚴格執行計劃生育的工作,并出色的完成了計劃生育的各項工作要求!

(四)植樹造林,美化環境

每年春季是植樹造林的最佳時機。植樹造林、增加綠化面積、美化環境是我們應盡的義務。今年我村新栽楊樹共7000多棵,同時我們努力做好栽后的育苗工作,保證新栽樹苗的成活質量。

(五)推行‘4+2’工作法,落實科學發展觀

篇5

兩個月的磨刀練陣,按理說,自己到底是寶刀還是銹鐵應該可以從這些日子的點滴表現中露出應有的光澤了,然而直至目前,我卻對自己這些許的光澤沒有信心——雖然我堅信自己不是銹鐵!

兩個月來,我分別在兩個不同的崗位上練兵,前個月在電編部學習新聞采編,后一個月是在辦公室做臨時的文秘工作。

首先說說在電編部的工作心得。在電編部一個月的工作生活,我感觸最深的就是,這里是我的第二個家,新聞工作可以在快樂中完成。從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學,這期間我一直都是在遠離父母親人的視線之外享受著逍遙自主的生活。雖然在學校里也有師長的關愛與教誨,但總有一種仰承的距離感,缺少家庭特有的溫馨。本以為畢業參加工作后,這種人際關系的距離感、層次感只可能加強,但在電編部工作讓我驚喜地發現自己原先的判斷錯了。電編部容主任、韋副主任、廖副主任三位領導都對我們這些新人親切有加,特別是容主任,在工作之余,以朋友的姿態經常和我們一起打球,坦懷聊天,非但不擺領導的架子,而且還以慈父的關愛之心在引導我們做好新聞工作,讓我真切感受到了久違的父愛溫情。而其他大部分的老同事,也對我們這些新人投以真摯友情的目光,在工作中,只要你需要,他們隨時給予熱情地指導;工作之余,大家開懷談笑,不分彼此。記得剛到一周的時間,電編部新老同事以及三位領導就已經打成一片,給我的感覺是上下同心。正因為如此,在電編部工作,讓我體會了在愉快中完成工作的歡欣。

我在工作上的收獲主要有:1、基本學會使用和維護攝影機;2、基本掌握會議新聞與社會新聞的拍攝和采寫的區別;3、基本了解并初步學會編輯新聞攝像帶;4、基本學會電視新聞稿的一些寫作方法和技巧等。在這期間我不僅可以較好地配合各位師兄一同出去采訪拍攝工作,還可以自己獨立外出采寫完成具體的新聞作品。一個月的時間,我配合各位師兄一起完成新聞采寫近15篇,自己獨立完成的采寫作品5篇。主任每次安排的采訪任務都基本可以順利完成。

在這期間,工作上最大的不足主要有:1、新聞拍攝技術相對落后,畫面的穩定性不夠;2、新聞的采寫比較古板,缺乏新意;3、新聞的敏感性相對較差,特別是對與會議新聞相關聯的社會性新聞把握不足等。

3月初我開始被調到辦公室工作,主要負責協助鐘主任開展日常辦公接待和文秘擬寫等。

顯然,辦公室的工作環境與電編部迥然相異。雖然鐘主任與電編部的容主任一樣,對我關愛有加,體貼不減,同樣讓我深深感受到一種父愛的慈祥與特有的威嚴,另外還有同事XXX姐和XXX兄的友情關心與幫助,但卻逃脫不掉辦公室特有的按部就班的沉靜環境。這多少讓我喜歡熱鬧的性格有些不很適應。幸好有鐘主任以及其他幾位同事的友情關心幫助下,我較早地克服了波動的心思,全身心投入到辦公室的日常工作環境中。

經過一個月的工作學習,我做出了一定的成績:1、獨立完成并印發了兩期《簡報》;2、配合辦公室其他同事開展日常接待、后勤服務和衛生清理工作,并具體負責楊副局長辦公室的衛生打理;3、負責部分公文打字和復印登記工作;4、在鐘主任的具體指導下,負責擬寫相關公文,如較好的完成了自查自糾工作總結;干部職工培訓工作總結;擬寫完成《文字、圖片、音像規范化管理》規定,并順利通過領導審核等;5、協助鐘主任組織召開“行風評議自查自糾座談會”,并根據要求,完成“行風評議調查” 統計和上送工作; 6、與同事梁偉耀共同策劃完成兩個版面的“四五”普法教育宣傳板報。

在辦公室工作不足主要有:1、缺乏基本的辦公室工作知識,在開展具體工作中,常常表現生澀,甚至有時還覺得不知所措;2、對我局各部門的工作情況缺乏全面具體的了解,從而影響到相關公文寫作的進行;3、對電腦知識的掌握度較低,這直接影響到相應的工作質量;4、工作細心度不夠,經常在小問題上出現錯漏;5、辦事效率不夠快,對領導的意圖領會不夠到位等。

就總體的工作感受來說,我覺得這里的工作環境是比較令我滿意的。首先是領導的關愛以及工作條件在不斷改善給了我工作的動力;其本文來自網,在百度中可以直接搜索到站次是同事間的友情關懷以及協作互助給了我工作的舒暢感和踏實感;第三就是目前正在營造形成我們局特有的“企業文化”氛圍給了我工作的信心。

我知道,上面的工作表現也許不能讓領導感到滿意,如果完全依據這些表現來決定是否可以繼續留在這里工作學習,坦白說,我自己并沒有太大的信心。但我堅信自己能夠在今后的工作中會表現得更好,保證讓領導滿意。

如果承蒙領導的信任,準許我繼續留在這里參加工作,那么我想借這次機會提兩點想法:

篇6

關鍵詞:德國大學;學費改革;收費歷史;免學費

二、新一輪的德國大學學費改革

(二)各收費聯邦州收取學費的情況和學費減免政策

5.下薩克森州

該州議會于2005年12月決議自2006-2007學年冬季學期開始實行大學收費政策。收費額度全州統一為每學期500歐元。超過規定學期4個學期以上的學生,需要繳納超長滯留學費,額度在每學期600~800歐元。

同其他州一樣,下薩克森州規定了可以免除學費的情形:在每學期開學前,有一個未滿14歲的孩子需要撫養;經醫療保險認可的醫學鑒定,證明確有一個近親屬需要護理;擔任男女平等專員(Gleichstellungsbeauftragte)④,在沒有休學的條件下,可以享受最高兩學期的學費免除;同時注冊另一所大學,且繳納了學費;學習條例里規定有赴國外學習的,此期間免除學費;學習條例里規定有實習學期的,此期間免除學費;醫生許可條例里規定有實習年的;外國學生根據國家間或校際協議互免學費或主要由聯邦或州財政資助;整學期休學的學生;獲得公共資金資助的博士獎學金生或同等水平獎學金生;在北德司法大學就讀的學生。此外,下薩克森州規定低齡大學生可免除學費,以此來吸引學生盡早開始大學學習。

如果學生因需繳納學費而生活窘困,可以向學校申請免除學費。學校所收取的學費必須用于改善師生比例,增加額外的輔導員,改善圖書館、教室以及實驗室設施。

2013年1月,紅綠聯盟在州選舉中獲勝,經過一系列法律程序,最終,州政府于同年7月宣布,自2014-2015學年冬季學期起取消統一學費,保留超長滯留學費,但將其額度從原來的600~800歐元降至500歐元,且超過規定學期6個學期以上才收取,比之前延長了2個學期。自此,最后一個收取大學學費的聯邦州取消了學費,全德境內再沒有公立大學收取學費了。

6.北威州

2006年3月,北威州議會通過了該州的《大學學費法》。法律規定自2006-2007學年冬季學期起,北威州的大學可以自行規定是否收取學費,但收取的額度不能超過每學期500歐元。該法律還規定,于2006-2007學年冬季學期入學的新生須立刻繳納學費,而老生則從2007夏季學期開始繳納。

北威州政府解釋了收取學費的三個目的:改善學習條件和教學質量;學生和高校間的關系將被重新定位在新的伙伴關系的基礎上;收取學費的同時要注意社會可承受性的配套設計,無論家長的收入高低,保證所有具有大學入學資格且有意愿上大學的學生都有機會進入大學學習。

北威州將收取學費的權利下放給了州內的各大學,大部分大學收取了學費,每學期學費的額度為275~500歐元。

法律同時規定了以下類型學生享有免除學費政策:休學的、在實習學期或國外學習期內的、在根據醫生許可條例規定的實習年內的、學習完全由第三方資助的專業的、攻讀博士學位的學生,以及國家間或校際間有互免學費協議的外國學生。

有下列情形可以申請減免學費:有一個孩子需要撫養的(最多三學期);在學校內或學生團體內被選作代表(最多兩學期);擔任男女平等專員(最多兩學期);因殘疾或嚴重疾病導致必須延長學習時間的學生。

2010年5月州選舉中,黑黃聯盟(基民盟和自民黨聯盟)失利,但紅綠聯盟也未能獲得絕對多數的支持,和左黨及基督教民主聯盟協商失敗后,紅綠聯盟決定組建少數政府。2011年2月,北威州議會作出決議,新的《改善北威州大學入學機會均等法》中規定從2011-2012學年冬季學期起取消大學學費。

7.薩爾州

薩爾州于2003-2004學年冬季學期引入了超長滯留學費。2006年7月立法規定,從2007-2008學年冬季學期開始,所有薩爾州公立大學(除管理應用科學大學外)均收取學費。前兩學期的額度為每學期300歐元,之后的學期連同與之銜接的碩士學習階段學費為每學期500歐元。

薩爾州規定休學學生、在學習條例里規定了實習學期或赴國外學習期間的學生免除學費。此外,還可以申請免除學費的情形如下:在每學期開學前,有一個未滿10歲的孩子需要撫養;因殘疾達到就學困難程度;有州、聯邦或國際層面互免學費協議的外國學生;A級田徑運動員、國家或國際杰出年輕音樂家、國家藝術獎項獲得者。

薩爾州是唯一一個將藝術杰出貢獻作為免學費情形的聯邦州。同時,法律規定所收取的學費只能用作改善教學質量,不能用作擴大招生的依據,并且在決定學費的用途時,學生須以適當的形式參與決定。

2009年,綠黨決定放棄社民黨和黑黃聯盟組成聯合政府,并借此將取消學費寫入了聯合執政協議中。2010年2月,州議會通過決議,自2010年夏季學期起停止收取大學學費。2010年6月,州政府將是否收取超長滯留學生和第二學位學生學費的決定權交給州內各大學,但大學在協商后達成一致,不再收取超長滯留學費和第二學位學費。[10]

三、大學收費帶來的影響

(一)對學生的影響

雖然在德國16個聯邦州中只有7個聯邦州曾經收費,但需要指出的是,這7個聯邦州多位于德國人口相對密集的地區,從2007年秋季起約有70%的德國大學生需要繳納學費[11],可以說涉及面很廣。據聯邦教育與科研部(BMBF)統計,每學期500歐元的學費約占所有大學期間總開銷的近1/10[12]。有學者預測收取學費后,學習強度將不會發生變化,但打工時間將會增加,業余時間將會減少[13]。在新生入學方面,影響高中畢業生是否讀大學的因素有很多,但無疑能否負擔起學費是一個重要因素。調查顯示,德國4/5高收入、父母受過較多教育家庭的孩子會進入大學學習,而只有1/10來自低收入、父母沒受過較多教育的家庭的孩子能夠進入大學[14]。收取學費是否會加劇這種高收入高學歷、低收入低學歷的惡性循環?2008年海涅(Heine)等學者的調查表明:有4%高中畢業生因大學收費而放棄上大學,這些學生的家人多數沒有高等教育學歷。有22%的高中畢業生因為學費而猶豫是否要上大學,6%的被訪者認為是否收取學費是在選擇該大學時的決定性因素。但也有近半數表示是否選擇該校,與該校是否收費無關。有66%的人認為,因為收取學費,所以學生必須加快學習速度。2010年,赫策(Hetze)等學者通過對2005-2006學年至2008-200年的分析得出結論:漢堡州在收取學費的前提下,學生人數有所增長。然而,不萊梅、萊茵蘭法爾茨州(簡稱萊法州)、下薩克森州的學生人數都受到學費影響有所下降,相應的,東德地區不收學費大學的在校生人數則保持增長。這表明,學費確實“嚇退”了一些大學生。此外,2012年阿雷克(Alecke)和米策(Mitze)對學費和學生流動情況的研究表明:從2005年開始,從西德收費州進入東德不收費州的學生人數大幅增加,而從西德不收費州進入東德不收費州的學生人數基本保持不變,從西部收費州遷入西部不收費州的人數急劇上升,故得出結論,學費政策確實影響學生對學校的選擇,且對收費州的學生人數構成了負面影響。[15]

德國高校信息系統有限公司(HIS)于2007年對德國150所高校近2.2萬名大學生進行了調查,其中只有15%的大學生贊同大學收費,值得思考的是,有72%的不收費大學在校生反對收費,64%的收費大學在校生反對大學收費。一種可能的解釋是,反對收費的大學生已經從收費大學轉到了不收費大學,或者入學時直接選擇了免費大學。有近2/3的受訪者認為,學生對學費分配的參與不足,另外23%的學生則認為根本不清楚學費怎樣分配。有近2/3的受訪者不知道由誰來決定學費的用途[16]。這明顯違背了大學學費出臺前的承諾:學費的分配應當透明;學生應該被告知大學學費的去向;學生應適當參與到學費用途的決定中[17]。此外,學生還抱怨,自己所交的學費將會是留給以后學生的“遺產”,自己多無緣享受其帶來的改善。因為如果按照收取學費的初衷,學費可以用來改善學習條件,那么新建或翻新教室等歷時比較久的項目也在這一范疇內,確實有的學生在畢業前也沒有享受到自己所交學費帶來的改善,甚至可能都沒有看見任何變化,因為往往從設計到許可再到開工都需要很長時間。這也是學生不滿學費分配的原因之一。[18]

(二)對大學的影響

德國大學在經歷了多年的財政緊縮之后,終于在2006年迎來了收費所帶來的“紅利”。假設一個中等規模的大學有1萬名注冊大學生,每人每學年繳納1000歐元的學費,那么這就意味著大學每年新增可支配的資金多達1000萬歐元。例如,科隆大學收取學費后的第一年的報告顯示,科隆大學一年學費凈收入約17億歐元,其中1/4按照向學生和公眾承諾的那樣用在了改善教學上,但還有690萬歐元沒有完全花在為學生謀利上,更有610萬歐元沒有使用,被放入下一財年[19]。顯然,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幸福”,科隆大學有點措手不及。但隨之而來的還有州政府削減財政教育預算。根據《威斯特法倫評論》的調查,從2006年征收學費起,威斯特法倫地區用于大學工作人員的政府預算被削減了4%。因此有人懷疑大學用收取的學費來填補政府預算削減帶來的空缺。[20]

萊法州科研部長尤爾根?措內爾(Jürgen Z?illner)早就預見到了這一點,在2006年回答《科研與教學》雜志提問時說:“我懷疑大學學費能否起到長期改善大學收入的作用。我懷疑它正是因為我從一個‘政治現實’角度來看這個問題。當然,所有人都會保證收取學費不會引發政府預算削減。但事實上,議會和立法者會牢記大學收學費一事。這樣,(大學收入的)增長就不會比沒有額外收入(學費)大很多。到頭來,正負相抵一場空。”[21]這也是萊法州并未引入收費制度的原因之一。

大學老師也對學費的分配頗為不滿。為了改善師生比例,就需要雇傭更多的教師,但因為經費的來源是學費,不是政府財政,所以所有新雇傭的教師都不能拿到長期雇傭合同。1~2年的短期合同很難吸引優秀的老師,這樣無法達到改善教學質量的目的。[22]

(三)對助學貸款的影響

大學學費直接催生了德國的助學貸款(Studiendarlehen)。在這里,我們先對兩個概念作區分:國家助學金(BAf?iG)和助學貸款。國家助學金是根據1971年通過的《聯邦教育促進法》建立的、幫助來自貧困家庭大學生的免息貸款。而助學貸款則是在大學收費后,根據聯邦的要求建立的助學低息貸款。在2005年1月判決學費禁令無效的同時,也要求收取學費的聯邦州建立相應的配套措施,以避免學生因家境貧窮而輟學[23]。收取學費之前,大學生只需擔負自己的生活費用,所以對助學貸款的需求并不是非常迫切,如果學生擔負不起自己的生活費,可以申請國家助學金。學費的出臺直接導致學生每年需多支出1000歐元,三年則是3000歐元,如果學生讀到碩士,則是5000歐元。助學貸款是特別為此設立的。隨著學費的取消,助學貸款存在的基礎也就消失了,從2014-2015學年冬季學期起,德國復興信貸銀行(KfW)不再接受助學貸款申請。

四、取消大學學費的原因分析

(一)德國經濟的改善

德國的經濟情況和教育投入有著非常重要的關系,經濟情況持續改善使得聯邦和州政府手中能夠支配的資金變多了,財政不再那么捉襟見肘。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統計,德國的經濟在2003年陷入一個非常低迷的時期,從2006年開始,德國的經濟開始復蘇,由于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當年的經濟增長為負值。但隨著2008年德國的經濟刺激方案的出臺,經濟又開始好轉,且在此次金融危機中德國遠比歐盟其他國家受到的影響小(見表2)。

改善的經濟情況使得聯邦財政和州財政有充足的資金投入到教育領域中,這是取消學費的主要原因。

(二)德國政黨換屆選舉

從上面關于德國大學學費出臺和取消的介紹不難看出,出臺收取學費政策的聯邦州多是由基督教民主聯盟或基督教社會聯盟和自民黨執政的聯邦州,而取消收費政策的聯邦州則多是社民黨和綠黨主政的聯邦州。這一方面說明了兩個黨派聯盟具有不同的高等教育政策主張和執政目標;另一方面,黨派間對選民的爭奪十分激烈。大家都意識到,大學生群體不僅僅代表大學生一個人,而且影響到一個家庭的選票;同時,現在的大學生會是將來政治參與度非常高的群體,他們的選票也有著非常重的分量。因此,爭取這一群體的選票成為競選中的一件大事,誰都不愿將大學生這一選民群體拱手讓與他人。

(三)德國大學生抗議

德國大學生的抗議活動和形式多樣的抗議方式也給收取學費的支持者很大的壓力。從游行到裸奔、從校園內到網絡中,德國大學生反對學費的抗議十分強烈。同時,德國的學生團體也在學費分配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很多州的關于大學收費的法律中都提到大學生要參與到學費的分配中,因此,很多情況下,學生團體的監督確實起到了一定作用,使得大學在分配學費的用途時不能隨心所欲,往往被學生團體掣肘。[25]

此外,很多學生拿起了法律的武器來捍衛自己的權利。2007年11月1日,黑森州行政法院宣布,由于一名學生的緊急申請,該生在法院作出結論之前無需繳納學費,同時法院表示推遲繳費的原因是嚴重懷疑《大學學費法》和《黑森州憲法》相違背[26]。雖然該生最終還是需要繳納學費,但不得不說大學生的抗爭在學費取消過程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四)德國大學入學適齡人口下降

之前有一些原因使得德國大學相信其將迎來數量巨大的大學新生,所以增加投入迫在眉睫。其中,一個原因是德國計劃將小學到高中從13年縮短到12年,即將文理中學(Gymnasium)的5~13年級,縮短到5~12年級,以便和歐洲大部分國家的學制接軌,并使學生盡早進入大學,從而盡早進入職場。這樣一來將會使得有一年的高中畢業生比往年多一倍。2003年,該項目啟動,2008年,梅克倫堡前波莫瑞州(簡稱梅前州)首先迎來了雙年高中畢業生(Doppelabitur),之后其他聯邦州陸續出現了雙年高中畢業生(除了萊法州,該州僅作試點并未推廣)。這一特殊情況確實使得在短時間內德國高中畢業生人數大增。

德國大學新生人數在2011年的時候達到了峰值,但之后人數就開始回落,入學人數并沒有大學預計的那么多(見表3)。

(五)“博洛尼亞進程”的實施

1999年,歐洲29國在意大利博洛尼亞簽訂《博洛尼亞宣言》。根據《宣言》,到2010年前,德國將取消其傳統的本碩連讀學制,改為英、美國家實行的本碩分開的兩段制。這使得德國大學需要徹底改變自19世紀沿用下來的學制,學制改革需要大學重新制定教學大綱,重新調配師資,且新舊兩種制度在一段時間內還要并存,這一切都需要資金支持。

2010年,隨著“博洛尼亞進程”的初步完成,學制改革后的教學逐漸步入正軌。這使得大學無需再擴建或投入資金調整課程,資金的壓力變小。

(六)可免除學費的學生人數眾多

由上述德國大學學費減免情形可以看出,州法律設立了很多減免條款。這使得相當一部分德國大學生可以享受減免政策。首先,大學要選出10%成績優異的學生予以免除學費獎勵;其次,很多德國孩子有兄弟姐妹,這在有的州也是減免學費的情形之一;大學有時候還要去鑒別一個學生是否真的因為學費而生活窘迫,這對大學的行政體系來說是一種很大的負擔。這使得在面對是否應該收取第二學位學費和超長滯留學費的時候,薩爾州的大學一致選擇放棄收取該學費,理由是可減免學費的特殊情況太多,其行政負擔和所收取的學費不成比例。[28]

五、總結

德國大學取消學費或許是基于以上6個理由。其中經濟的改善是主因,換屆選舉是契機,而學生抗議則是催化劑。有學者批評:如此短的時間內頻繁改變教育政策,是對國家資源的浪費,也影響了教育政策的穩定性,使得大學無法制定長期計劃[29]。但總體上來說,德國是一個依靠出口高新科技及其產品來保持經濟增長的國家,同時是自然資源匱乏的國家,而高科技產業依靠的核心力量還是人才。培養科學和技術人才應該是德國教育的根基,大學作為人才培養的主要場所和機構,應該優先獲得資金保障。[30]

德國的判決打開了大學收費的閘門,為政府在經濟困難時可以隨時拿起這一調節工具鋪平了道路。如果未來德國的經濟發展再次放緩,或者出現巨額赤字,或者入學人數猛增,不能排除各州政府再次使用這一愈加順手的工具來填補預算缺口。因此,取消大學學費只是暫時而已,待情況需要,大學學費還會卷土重來。

注釋:

④該職位是設立于社會組織、國家機關或企業內的一個職位,負責監督相關單位內男女同權平等的促進和貫徹執行。

參考文獻:

[10]Christian Blomeyer. Studiengebühren und Studienbeitr?]ge[M]. Hamburg: Verlag Dash?ifer GmbH, 2011.

[11]Fatma Ebcinoglu, Michael Leszczensky. Studiengebühren in Deutschland und Europa[J]. Forschung & Lehre, 2008(1):12-14.

[12]Marcel Helbig, Tina Baier, Anna Kroth. Die Auswirkung von Studiengebühren auf die Sutdienneigung in Deutschland[J]. Zeitschrift für Soziologie, 2012(3):227-246.

[13]Aloys Prinz, André Horstek?itter. Anreizeffekte von Studiengebühren in der Hochschulbildung[J]. Jahrbuch für Wirtschaftswissenschaften, 2007(2):164-180.

[14]Hans-Dieter Rinkens. Studiengebühren: nicht sozialvertr?]glich![J]. Forschung & Lehre, 2006(1):14-15.

[15]Matthias-Wolfgang Stoetzer, Carolin Beyer, Julia Mattheis, Saskia Schulthei?Y. Der Einfluss der Studiengebühren auf die Zahl der Studienanf?]nger an deutschen Hochschulen[J]. Jenaer Beitr?]ge zur Wirtsch-aftsforschung, 2014(1):1-35.

[16]Deutscher Hochschulverband. Minderheit der Studenten für Studiengebühren. Ergebnisse des Ersten Studienqualit?]tsmonitors 2007[J]. Forschung & Lehre, 2008(1):15-16.

[17]Christian Blomeyer. Studiengebühren und Studienbeitr?]ge[M]. Hamburg: Verlag Dash?ifer GmbH, 2011.

[18]Lothar Zechlin. Keine L?icher Stopfen. Die Universit?]t Duisburg-Essen Gründet eine Stiftung aus Studiengebühren[J]. Forschung & Lehre, 2008(4):237-238.

[19][20]Vera Müller. Kompensation Durch Studiengebühren? Was Wird mit den Beitr?]gen Finanziert?[J]. Forschung & Lehre, 2008(1):16-17.

[21]Jürgen Z?illner. Am Ende ein Nullsummenspiel[J]. Forschung & Lehre, 2006(1):18.

[22][25]Fritz Peter Knapp. Verbesserung der Lehre Durch Studiengebühren? ein Einspruch[J]. Forschung & Lehre, 2007(4):212-214.

[23]馮濤,陳校.德國公立大學助學貸款政策及其借鑒[J].德國研究,2014(4):112-121.

[24]Statistische Bundesamt.VGR des Bundes - Bruttowertsch?ipfung, Bruttoinlandsprodukt(nominal/preisbereinigt): Deutschland, Jahre[EB/OL]. https://www-genesis.destatis.de/genesis/online;jsessionid=B91B81AA2977199C3FAC754668310D1B.tomcat_ GO_1_2?operation=previous&levelindex=3&levelid=1440067807108&step=3, 2015-03-13.

[26]Studiengebühren in Hessen[EB/OL]. http://studis-online.de/StudInfo/Gebuehren/hessen.php, 2015-03-13.

[27]Statistische Bundesamt. Studienanf?]nger: Deutschland, Semester, Nationalit?]t[EB/OL]. https://www-genesis.destatis.de/genesis/online/data;jsessionid=C12E3F88F888057324995349B39930F0.tomcat_GO_ 1_2?operation=abruftabelleAbrufen&selectionname=21311-0010&levelindex=0&levelid=1426260795043 &index=1, 2015-03-13.

[28]Studiengebühren im Saarland[EB/OL]. http://studis-online.de/StudInfo/Gebuehren/saarland.php, 2015-03-13.

篇7

 

與此同時,在那些需要服從國家教育大綱的國家,教師被要求根據規范對教育目標和內容進行約束。特別是中國和日本,政府授權學校相關課本。這樣的國家課程和授權課本從頭到尾影響了藝術教育的方向和案例。

 

對個人的課程研究將提供少量的優秀藝術教育的案例和前線的實踐探索,它同時能夠向我們描繪學校中藝術課堂的真實情況。但是這些案例對于指明在一個大環境下發生的傾向是遠遠不夠的,例如,在地方或是國家的范圍。相比之下,檢驗國家大綱和授權課本能夠著重認識官方對于藝術教育的態度。但是,這樣的行為可能會捕捉到一定基于正式文件的理想化模型。

 

所以,在個人課程和國家大綱之間缺少相互連接的橋梁。例如,在2004年,日本有10557所初級中學。m藝術在初級中學教育中是一門必修課。因此,我們至少擁有與學校數字等量的豐富藝術課程。有超過10000個教室藝術教育的案例同時塑造了這個國家在藝術教育方面的內容。不幸的是,絕大部分來自這些課堂的聲音未被記錄或正式分析。如果我們持續忽視這些來自于地方或全國范圍的教師所做的貢獻,這恐怕會造成大部分普通課堂塑造的藝術教育實際運動經驗數據的丟失。因此,我們迫切需要明確個人美術教育和國家大綱之間結構上的知識鏈。

 

為了解讀藝術教育的集體傾向,于1991年,我以“實際執行的藝術課程”為名在東京的初級中學內進行了一次調查。被選中區域內的藝術教師會被要求完成一份關于他們在1990-1991學年內結束的個人藝術課程教育的問卷?!皩嶋H執行的藝術課程”意指教師需要對上個學年的教育內容和課時分配進行評估。通常情況下,教師會根據學生的需求調整課程計劃,意味著實際執行的課程會與原先設定的計劃有差別。教師的職業洞察力和他們嘗試提升教育質量的愿景都會影響到課程計劃的更改。在一些情況下,教師會對當下的環境進行妥協,例如,課時不足、硬件缺失、課堂管理、學生的基礎等等都會使教師調整或放棄原先的計劃。原計劃或提綱通常是教師需要在工作單位提交的正式文件,要求能夠反映國家大綱或學校當局的正式要求。為了捕捉來自課堂的真實聲音,我們必須檢測實際執行的課程而絕非是正式提綱。收集的資料已經通過整合和分析,用于識別最為真實的課堂美術教育。

 

接下來,于2012年,約東京調查的20年之后,我進行了國家范圍的同課題調查:創意課程——初級中學藝術探究。針對學校課程的國家大綱在1991的調查后進行了2次修改,而第三次修改預計于2012年執行。藝術課程的內容、時間分配和環境都在20年間發生了變化,雖然我們必須謹慎對待2次調查之間的取樣差值,但我相信2012年的調查能夠給予我們更準確的關于全國傾向的數據。

 

余下的部分,我將先總結日本教育系統的總體框架,然后探討1991年于東京得到的數據結果,并映射到2012年于日本全國進行的調查。通過這次討論,我想對由萬千藝術教師心血組成的藝術教育集體傾向的研究發展做出一定的貢獻。

 

一、日本教育體制下的藝術

 

日本政府對幼兒到中學教育中的美術教育設定了規范。在幼兒教育中,《學校教育法》(1947)要求幼兒園(3-6歲兒童)“通過音樂、神態語言和形狀塑造用于培養兒童豐富的情感和表達的基本能力”?!靶螤钏茉臁睂照Z中的詞匯“zokei”,意指“兒童動手和繪畫的能力”,而并未提及“藝術”的字眼。現行版本的《幼兒園學習課程》(2008)由5種活動領域構成:健康、人際關系、環境、語言和表達。表達關系到兒童基于聲音、色彩、形狀、肌理和運動產生的愉悅,并期待兒童通過表現性藝術獲得學習的基礎能力。

 

日本有一個強制的從小學到初級中學的9年制教育系統。在小學教育階段(6-12歲兒童),有一門必修課叫做“繪畫和手工”,向學生提供初級階段的視覺藝術教育。根據現行版本的《小學學習課程》(2008),繪畫和手工的目的在于通過表達和鑒賞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表達的活動分為兩大類:藝術玩耍和通過繪畫、立體作品與手工進行表達。

 

在初級中學教育階段(12-15歲兒童),學生學習藝術作為一門必修課程,是基于繪畫與手工初級教育的再深造。如同《小學學習課程》(2008)提及的那樣,現行版本的《初級中學學習課程》(2008)同樣專注于通過表達和鑒賞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表達的活動被分成兩大類:繪畫與雕塑,設計與手工。基于2008年的修訂,初級中學教育在形狀、色彩和成像的指導下與小學教育在繪畫和手工上享有'共通的內容。

 

在高等中學教育階段(15-18歲兒童),學生需要從4門藝術課程中至少選擇1門課程,它們是音樂、美術、手工和書法。根據現行的《高級中學學習課程》(2009),藝術由表達和鑒賞活動組成,并包含三大類型的表達活動:繪畫與雕塑、設計和圖像媒體(例如書法、視頻、電腦生成圖像)。手工同樣由表達和鑒賞活動組成,并包含兩大類型的表達活動:日常生活與手工,社會與手工。課程學習著重強調學習傳統文化,特別以手工為主。

 

二、1991年東京調查的大環境

 

1989年,教育部重新修訂了《初級中學學習課程》,于1993年正式執行。在1991年的調查中,學校課程根據1977年制定的《學習課程》設計(1981年執行),每一個學校都在準備執行新版本的內容。因此,為了檢測1991年調查的大環境,我將同時參考兩個版本的《'學習課程》,1977年和1989年。

 

1977年版的《初級中學學習課程》中藝術課程的主要特征是廢除了1969年建立的五大領域:繪畫、雕塑、設計、手工和鑒賞。此外,它引進了兩大領域:表達和鑒賞,而原有的繪畫、雕塑、設計和手工都被歸于表達的名錄之下。換句話說,每一個部分的獨立性都被弱化了,雖然它們以子分類的方式依舊存在。

 

1989年版本的《初級中學學習課程》在前版本上的最大修訂在于時間分配的靈活性。《學校教育行為加強條例》(1977年修訂)特別指出每一個學??颇康臅r間分配都應根據《學習課程》(1977)的修正進行制定。在學校每年1050節的課時中,初級中學第一學年的學生(12-13歲)需要修70節美術課(1節課相當于50分鐘),第二年同樣需要修70節,而第三年則下降至35節?!秾W校教育行為加強條例》(1989年修訂),與修正的《學習課程》(1989)相一致,更改了初級中學美術課程的時間分配。它允許每個學校為二年級的學生制定35-70節之間的美術課,允許在藝術和音樂課的課時上進行縮減。

 

為了選擇調查的對象區域,我基于對當地教師的采訪和自身于80年代末在東京公立初級中學的教學經驗,檢測了東京藝術教育的特點。我鑒別了三個決定性因素。首先,個人教師在制定課程內容時被寄予了更為寬泛的決定能力。這意味著對實際執行的課程研究有潛力能夠展現國家大綱所無法預測的隱藏傾向。其次,政策能夠保證教師的作為一名藝術專業人員的質量,當地的教育權威機構為中學藝術課程應聘了專門從事藝術教育的教師。這是合理的,因為在大城市中招聘專職人員的難度相對較低。但是,這對東京以外的區域并不適用,特別是農村地方的小型學校,其他科目的教師會被允許臨時教授藝術課程。最后,教師來自于不同的背景。例如,東京的學校職工來自于日本的不同地區。相比之下,在農村的學校中,絕大多數的學校職工都來自本地或周邊區域。他們不是從本地大學畢業就是大學畢業之后回到了他們的家鄉。從這層意義上講,東京享有著豐富的多樣性,這在其他區域是相當少見的。

 

以上的三個方面突出了東京的特殊性,使其成為藝術教育調查的理想選擇區域。研究東京同樣能夠使我們鑒別某些具有影響力的因素,例如教學的自由度,專業知識與技能和豐富的師資背景。所以我充分考慮了檢測東京的合理性,在20世紀90年代初利用有限的研究經費、人力資源和個人電腦開展了課題研究。

 

三、在東京實際執行的藝術課程(1991年)

 

在當下的大環境中,下述發現相當有價值:

 

(一)在實際執行課程中對類型的時間分配傾向于設計和手工。

 

(二)教師和學生對于藝術課程中的不同類型持有觀點和態度上的分歧。

 

(三)實際執行的課程意外地與國家授權課本的統一度極高。

 

(一)是從對調查問卷第二問的分析與相關資料的對比中獲得。在第二問中,參與對象被要求從1、2、3年級中選出單個年級,并匯報上個學年(1990年4月-1991年3月)實際執行課程的情況。其中包含學習單元的具體清單,按照類別數據、材料、主題、時間分配、效果評估等等進行排序。針對實際執行課程的分析需要對數據進行探索。我提出了一套比例系統用于表示藝術課程的集體傾向,并命名其為“每種類別的時間分配率”。在這里,“類型”對應的是課程學習中的“繪畫、雕塑、設計、手工和鑒賞”。因為有一定概率發展5種類別以外的其他教學單元,所以我增加了一項“其他”供以選擇。數據應基于每種類別的時間分配占整個學年藝術課程總課時的比例進行分析,而絕非每種類型發生的頻率。一套課程有時間分配組成,而時間則通過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中的經驗分享構成。一種類別的時間長度能夠表示一定的、有意識或無意識的,教師對每種類型的觀點。

 

在實際執行課程的時間分配上傾向于設計和手工的人數比例與美術教師的專業背景調查結果有沖突。為什么繪畫專業畢業的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會如此強調設計和手工呢?

 

我認為有4條有可能的原因能夠解釋這個現象。首先,教師專注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育部于1980年重新修訂了學生成績大綱,并在每一門科目中引人了一項新標準:學生的興趣和態度。一份來自1990年英國研究人員關于曰本初級中學美術課堂的觀察報告指出日本美術教師重視“師生之間的友愛互動”。這是可以理解的,一位教師一旦認識到學生對手工表示出強烈的積極性,他/她會在不顧及自身專長的前提下,考慮增加這部分類型的課時。

 

其次,教師被要求維護課堂的秩序。在20世紀80年代,日本的初級中學飽受校園暴力的干擾(1984年校園暴力討論會)?。設計和手工適用于按步驟進行的指導教學。因此,我們可以合理假設藝術教師傾向于利用這些類型以維護課堂的溝通和秩序,特別是黨學生和教師之間的關系變得不穩定時。此外,在采訪期間,多位藝術教師提到了手工的冥想效果,例如,利用木材進行制作特別能夠平緩那些好斗學生的情緒。

 

再者,設計和手工作為與外部世界溝通與互動的實用功能,適合于初級中學在校學生的發P階段。在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并不通常愿意對多種多樣的藝術形式打開自己的心靈與思維。然而,這種假設需要更多的調查加以驗證。

篇8

大學學生會秘書處活動策劃書

活動名稱:

即興演講比賽

活動背景:

新學年,新氣象,學生會注入了新鮮血液,活動也要推陳出新;并且要體現秘書處的特色。通過對許多學生的了解,發現大家在公眾面前說話的膽量普遍較小,演講能力也很一般;而學生會中有英語演講比賽,卻沒有大家最需要的漢語演講比賽;此外,許多同學演講都是提前背好,這對我們演講能力的提高未必是好事。因此,舉行即興演講比賽是十分必要的。

活動目的:

通過進行即興演講比賽,切實提高學生的演講能力和口才,并且對學生的應變能力和知識的豐富程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這樣可促使學生多讀書,多學習,不斷提高知識的廣度,對將來的面試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幫助。

活動時間和地點:待定

活動形式:以比賽的形式,有評委和觀眾。

活動準備:

1宣傳 要通過宣傳吸引足夠多的同學參加,并且要請一些評委和觀眾。最好有領導捧場。

2主題和時間 提前想出一些演講的主題(要有內涵和意義),寫在紙或卡片上,供選手選擇。主題提前一天給選手,評委更要提前知曉。時間大約3到5分鐘。

3場地 提前借教室,盡量大一些的,擺好桌椅,分為評委席、觀眾席、演講臺、選手席、、、

4觀眾投票單 為體現公平,除評委要點評打分,觀眾也有投票的權力。(具體樣式再設計)

5獎品 比賽要設一些獎項,當然要有獎品。最好有證書。

6工作分配 將任務具體分配到個人,根據工作情況進行獎罰。大約分為宣傳組、拉贊助、會場人員、構思人員(主題)、主持人、、、 7經費 拉贊助或申請經費。

活動流程:

1進場 觀眾、評委、選手、工作人員(提前到)。分發投票單。

2主持人宣布開始,請領導講話。

3主持人介紹評委。

6演講結束,收投票單。

7評委發言總結。(同時計票)

8公布結果,發獎。

9主持人宣布比賽結束。散場。

10工作人員清理會場。

學生會秘書處辯論賽策劃書

一、辯論賽辯題:

當今社會學歷重要還是經驗重要?

二、活動目的:

加強部門內部的交流,增進干事之間的感情,增強團隊意識,提高協作能力,同時體現干事們對事物的認知能力。

三、活動宗旨: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新的社會焦點問題不斷出現,在此時代背景之下,要求當代大學生用全新的觀點看待變化的事物,重構價值觀。掌握最前沿信息,用知識裝備自己,發展自己。

四、舉辦單位:院學生會秘書處

五、比賽時間:3月19日19:30-20:30

比賽地點:多媒體課室(具體哪間課室待定)

六、參賽者:院秘書處內部干事

七、前期籌備階段

1、場地安排:向學校申請一間課室,并確保課室的多媒體、話筒是否可用。并聯系相關人員搬好比賽所需要的凳子和桌子。(3月17日)

2、宣傳工作:向學生會各部門宣傳我們部門舉辦此次辯論賽,并邀請各部門前來觀看。(3月17日)

3、資料籌備:確定辯題,打印好相關的比賽規則及流程,并發放給主持人和雙方選手。(策劃書完成并通過之后)

4、組織雙方辯手抽取辯題。

八、比賽流程(由主持執行)

1、開場白( 19:30-19:35)

以下時間以開場時間接著記算,為預計時間,可按當時具體情況適當改動,但比賽程序預計時間不允許更改。

2、介紹參賽隊伍及所持立場(1分鐘)

3、介紹參賽隊員(2分鐘)

4、介紹評委及點評嘉賓(1 分鐘)

5、比賽程序(具體記時時間按當時比賽進程而定)

第一環節:開篇立論。 (共6分鐘)

第二個環節:攻辯階段。(共6分鐘)

第三個環節:自由辯論階段 (共10分鐘)

第四個環節:總結陳詞階段(共6分鐘)

6、比賽開始

7、評判遞交評分表,離席評定結果

8、嘉賓點評(大約5分鐘)

9、公布結果

10、頒獎

11、比賽結束

九、觀眾提問 (大約10分鐘)觀眾可向正反方各提一個問題,由雙方選派一名選手作答。該環節在正式比賽結束后進行,增加比賽觀賞性,不影響比賽結果。 十、 參賽要求:

1、各參賽人員仔細閱讀本次辯論賽方案,熟悉有關賽程安排。

2、各參賽人員于比賽開始前二十分鐘到達比賽現場,方便工作人員對賽事的進行安排以保證開賽工作順利開展。

3、各參賽人員在比賽前做好細致的準備工作,利于辯手在比賽中發揮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4、遵守比賽紀律和比賽規則。

5、在觀眾提問階段,觀眾要遵守比賽規則,所提問題需與辯題相關,不得故意刁難辯手。

十一、獎項設定

1、辯論賽團體冠軍獎

2、辯論賽優秀辯手一名(獎品以學習用品為主)

十二、經費預算(待定)

學生會秘書處招新策劃書

一,活動名稱:

學生會秘書處招新

二,活動背景:

我們在院團委老師和領導的指導下,學生會的師兄師姐的帶領下我們度過了一個充實的學年,并且得到了充分的鍛煉?,F在由于師兄師姐的離去,學生會將面臨人手短缺的現象。學生會辦公室為更好地發展各方面工作,特在辦公室下設立秘書處,現將秘書處招新策劃如下:

三,活動目的:

為了保證學生會有新鮮的血液的注入,有足夠高素質的后備力量,能更有效地開展學生會工作,實現學生會干部的新老交替,培養和壯大學生會干部隊伍,保證學生會工作的連續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四,招新細則:

(一)招新對象

大一、大二學生(以大一學生為主)

(二)招新要求

1、遵守學生會章程,自覺遵守學生會各項規章制度。

2、思想品德好,工作積極主動,耐心細心,責任心強,肯吃苦耐勞。

3、有一定的自我鍛煉,自我管理意識,有組織能力,學習成績良好。

4、具有團隊合作精神,能夠積極主動向組織靠攏。

(三)招新人數

6到8人

(四)招新形式

在學生會總體招新前兩天,到各班宣傳并接受報名,告知面試地點。三輪面試后,篩選適量的優秀人才,經過一段時間考查,合格者進入學生會工作。

(五)招新時間及地點

時間: (以學生會總體納新時間為準)

地點:

五,招新流程

(一)前期宣傳,報名

1、在宿舍區門口貼出宣傳海報,宣傳單

2、正式開學后到各班進行宣傳,介紹,留意合適人員,發放報名表,個人信息表,告知指定收取時間等工作(將秘書處性質詮釋,勿讓新生被名稱誤導)

3、在指定時間到各班收取表格,告知面試時間

(二)面試階段

1、開始第一輪面試,現場由部門主要負責人對面試同學提問,選出優秀同學,占所報人數的百分之三十(無部門分類)

2、開始第二輪面試,題目由部門各人員提出。(分部門)

3、適應及考查階段(一個月)

(四)審核確定人員名單

部門相關人員,根據面試結果以及招收人數等信息和要求,初步確定部門人選名單。

篇9

【關鍵詞】挪威;學前師資教育;幼兒園變遷;社會發展

【中圖分類號】G6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604(2010)07/08-0088-04

在挪威,學前師資教育的發展和幼兒園的變遷息息相關,而幼兒園的發展則與社會的發展緊密相連。

一、學前師資教育的發展史

挪威最早培訓幼兒園教師的機構是兒童權益保護學院,成立于1935年。兒童權益保護學院的成立與幼兒園的發展有關。當時,挪威主要有兩種類型的幼兒園。一種是公立的兒童避難所。雖然公眾普遍認為最理想的育兒模式是母親不出去工作,在家照顧孩子,可是,隨著19世紀挪威工業化與城市化的發展,許多母親迫于經濟壓力,不得不出去工作,這時就需要有地方把孩子托管起來。公立的兒童避難所應運而生。兒童避難所主要為工人階層的孩子服務,這些孩子的父母沒有經濟實力在家照看孩子。兒童避難所的開放時間根據工廠的工作時間設定,相對來講要長一些。另一種則是私立的幼兒園。嚴格地說,這類幼兒園是為中上階層的孩子服務的,目的是為幼兒提供良好的教育環境,滿足幼兒與同伴一起玩耍和學習的需要。入讀這類幼兒園的幼兒一般家庭條件較好,家長有足夠的精力與財力讓孩子上幼兒園,同時家中也有人照看孩子。因此,私立幼兒園的開放時間較短,一般每天開放4小時,主要為幼兒提供教育服務,而不僅僅是照料和護理。正是因為私立幼兒園的出現,中產階級對孩子接受教育的需求越來越高,相應地對幼兒園教師的需求也越來越高。為滿足這一社會需求,挪威第一所學前師資教育學院――兒童權益保護學院成立了。截至20世紀70年代初,挪威共有5所幼兒師范學院。

從20世紀70年代初期開始,挪威政府為民眾提供高等教育服務的能力大大提高,在各地建立了許多幼兒師范學院。所有初等幼兒師范學院都升格為高等幼兒師范學院,學制從2年延長至3年。幼兒師范學院開始招收男生。在此之前,男性成為幼兒園教師不僅為社會習俗所不容,而且也不符合學前教育師資的錄取條件。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挪威政府日益強調通過各種方式招收男性幼兒師范生和男性幼兒園教師。目前挪威的男性幼兒園教師占全國幼兒園教師總數的10%~20%。

當前,幼兒師范學院招生錄取要求針對不同的學生群體而有所不同。普通高中畢業生要符合高等院校的入學條件,即要達到一定的錄取分數,這個分數是包含平時考試分數和畢業考試分數在內的總分。幼兒園中的助理教師及其他年滿25周歲的社會人員則可以根據實際能力來申請入學。申請人是否符合錄取要求由每所幼兒師范學院具體評估確定。

二、幼兒園的發展變遷

挪威的普通師范學院與幼兒師范學院的建立有一個有趣的不同點。最早的普通師范學院出現在19世紀,主要建立在鄉鎮上。一部分原因是希望能保護未來的教師不受城市不良風氣的影響,另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與城市相比,鄉鎮兒童數量更多,鄉鎮地區對教師的需求量更大。而最早的幼兒師范學院則出現在大城市里。這歸因于當時僅有的幾所幼兒園都在大城市,鄉鎮基本沒有幼兒園。導致幼兒園集中在大城市的原因是幼兒園不同于中小學,幼兒園教育是非強制性的,所以幼兒園建立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更便于招生。深層次的原因則是因為受傳統思想影響,民眾普遍認為幼兒在家里最幸福,很多人認為必須上幼兒園的孩子是不幸的。到2008年,挪威仍然在討論學前兒童要不要上幼兒園的問題,討論的焦點是3歲以下兒童是否應該上幼兒園。

20世紀70年代,幼兒園在挪威的普及和挪威女性走入職場緊密相關。越來越多的女性,包括年幼孩子的母親,開始工作賺錢。與19世紀受經濟所迫不同,20世紀70年代女性走入職場的根本原因是女性要求經濟獨立,追求在家庭之外實現自我價值?!?〕社會對勞動力的大量需求也為女性走入職場創造了客觀條件。社會的變革使得越來越多的女性參加工作,與此同時,對幼兒園的需求也日益強烈。挪威政府致力于建設更多的幼兒園,在鄉鎮亦是如此,目標是在短時間內滿足所有申請入讀幼兒園的幼兒的需要。

隨著時代的發展,公立的兒童避難所和私立的幼兒園這兩種不同類型的幼兒園逐漸合二為一。挪威現有的幼兒園全部是全日制幼兒園。在園幼兒數量已從1948年占全國同齡幼兒總數的2%提高到當前的90%。在20世紀80年代,上幼兒園的幼兒主要來自兩種家庭,父母受過高等教育的家庭和單親家庭。從1995年開始,挪威政府規定兒童的入學年齡是6歲,在此之前則是滿7歲才能上小學。這一新規定意味著幼兒園少了整整一個年齡段的孩子,對幼兒園的生源影響很大。此外,由于產假等政策規定的變化,目前挪威幼兒園主要招收1~6歲幼兒,而不是幾十年前的4~7歲幼兒。因為在園幼兒年齡的變化,幼兒園的教育重點也隨之變化,要求教師熟悉小年齡嬰幼兒的發展變化。

三、學前師資教育的變革

社會的發展不斷影響幼兒園,而幼兒園的變遷則直接影響到學前師資教育的變革。1948年,挪威一所幼兒園公布了其辦學主導思想,“在我們幼兒園工作的女性們要對兒童心理學有極大的興趣,注重研究嬰幼兒期對以后發展的作用。我們的目標是建立與時俱進的現代幼兒園。從一開始,我們就要求幼兒園應該雇傭受過專業培訓的女教師”??梢?挪威幼兒園很早就開始注重從發展的角度看待童年,這使得挪威的學前師資教育很早就開始重視教育學的重要作用,致力于為幼兒園培養稱職的教師。

從卑爾根大學學院1948年和2008年學前師資教育的部分課程對比看(見下表),學前師資教育的課程框架沒有很大變化。雖然科目的名稱有所改變,但是在表中列為同一行的課程仍為同一學科,不過課程內容已經日漸深入,注重使師范生習得各個領域的專業知識,提高他們的教學能力,以便使幼兒在幼兒園中得到快樂并從中受益?!罢n程的選擇是以與兒童在一起工作需要掌握什么知識為出發點的?!薄?〕正是這個原因,當前學前師資教育中已經取消了對會計能力的要求,但同時又增加了戲劇,數學,宗教、價值觀與倫理課程。

在1971年之前,每所幼兒師范學院都可以自主決定課程的設置,但是從總體上說,各個學校的課程設置比較相似,這歸因于相同的幼教傳統和學院之間的密切合作。

學前師資教育的目的是讓師范生日后成為“育人者或是兒童照料和護理者”。〔3〕經過數十年的發展,雖然幼兒園的工作內容被重新定義了,但是對兒童的照料一直是幼兒園的基本工作,因此學前師資教育的根本目的也一直沒變。

1971年挪威頒布了第一部《學前師資教學大綱》,1975年頒布了《師范教育法》。經過一系列變革,2003年頒布的《幼兒師范教育大綱》成為指導學前師資教育的綱領性文件。

當前,學前師資教育的要求是師范生必須接受為期3年的全日制學習,修滿180個學分。不過,也有很多幼兒師范學院提供非全日制的課程,最常見的是4年修滿180個學分。這種課程的招生對象是沒有受過正規學前師資教育的幼兒園助理教師。目前,這種課程擁有相當大的市場,因為雖然接受過正規學前師資教育的幼兒園教師日益增多,但由于幼兒園的快速發展,對教師的需求量很大,所以幼兒園會招收許多只接受過較少教育的人在幼兒園做助理教師,以輔助專職教師開展工作。

在課程結構上,教育實習占有很大比重,其中有大約2周的實習在小學一年級進行。實習是所有課程的一個必備組成部分,不單獨計算學分。

《幼兒師范教育大綱》規定每所幼兒師范學院可以建立有自己特色的課程模式,以此補充院校的基本課程模式。所有師范生都應該學習的基本課程包括教育學,英語,數學,宗教、價值觀與倫理課程以及一門實踐或美學課程。除此之外,師范生可以自由決定是否選修其他副科,以便有時間和精力來更好地拓展專業選修的范圍和深度。幼兒師范學院有權在一定范圍內開設多學科或跨學科的課程。以卑爾根大學學院為例。卑爾根大學學院主要是分科教授各門學科的,但是現在越來越重視學科之間的合作。2003年卑爾根大學學院建立了線型課程模式,目的在于提高師范生在某一專業領域的能力。線型課程模式的重點是戶外運動課程和藝術課程。在2008~2009年,卑爾根大學學院錄取的150名學生中,選擇藝術課程和戶外運動課程的各有32名。

以戶外運動課程為例。阿娜?哈曼(Anne S. E.Hammer,2009)總結了卑爾根大學學院戶外運動課的相關內容。在卑爾根大學學院,除了一年級的必修課――自然科學課外,師范生還有機會在第三學年選擇自選主修課――戶外運動課。這門課程包括自然科學課和體育課兩部分。目前,包括自然科學和體育在內的戶外運動課非常受師范生歡迎,選擇這一自選主修課的師范生很多。在第三學年的實習中,有2周的實習與師范生選擇的自選主修課掛鉤。因為大多數接受學前師資教育的師范生在高中階段沒有選修過自然科學課程,因此學前師資教育中自然科學課程的首要目標就是激發師范生對自然科學的興趣。如果師范生對自然科學不感興趣,那他在踏上工作崗位后也很可能不重視這一內容,將很難激發兒童探索自然科學的熱情。要讓師范生對自然科學感興趣,重要的是要讓他們積累豐富的自然科學經驗,使他們認識到這門課程對未來職業發展的重要性。做一名合格的幼兒園教師,應該具備扎實的自然科學知識,以便幫助兒童了解我們所生活的環境。在戶外運動課程中,生物學是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師范生要熟悉不同的生態系統,如森林、溫泉、湖泊等,分辨各種植物和動物。師范生學習識別不同的物種既有助于師范生體驗大自然的奇妙,也有助于師范生在踏上工作崗位后更好地開展相關工作。學前兒童喜歡詢問植物和動物的名稱,教師有責任為兒童提供學習動、植物名稱的機會,并讓兒童從中享受學習的快樂。卑爾根大學學院定期為師范生開辦各種關于生態系統的講座,向師范生展示各種生物的屬性以及生物之間的依賴關系。物理學也是重要的學習內容之一。教師會通過示范、實驗和講座等方式,幫助師范生加深對物理現象的理解,以方便他們以后在幼兒園里開展相關活動。在實習時,師范生可以把這些在學校里學到的知識直接應用于幼兒園教學實踐,也可以不斷創新。

隨著城市化和科學技術的發展,許多挪威人日益遠離大自然。人們逐漸認識到,這對健康不利。為了促進幼兒健康發展,挪威現在出現了許多自然幼兒園。這些幼兒園的共同特點是讓幼兒回到大自然中去,開展有益的戶外活動,而不是只讓幼兒靜坐在房間里。從公共健康的角度看,有必要引導幼兒在大自然中得到游戲的快樂。因此,戶外運動課程的目的是使師范生掌握各種有關物種、自然和環境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通過簡單的戶外活動認識和了解人類和自然的關系,提高保護環境的意識;能夠運用理論和實踐知識,鼓勵幼兒在大自然中游戲、探索,體驗戶外活動的快樂;了解如何創造適宜的環境,發展幼兒的獨立性、責任心和創造性;掌握專業技能,提高自我反思能力和觀察能力;了解不同季節的身體技能發展和運動;掌握兒童營養方面的知識,能夠運用大自然的資源來預防疾病和增強體質;在不同的季節都能夠在大自然中安全活動等。要實現這些目標,大量的教學活動需要在戶外進行,有時在學校附近,有時則要到郊外去。

藝術課程的主要科目有戲劇、手工和音樂。戲劇、手工和音樂科目間的合作很重要。結業考試的內容是師范生合作完成一個跨學科的項目,要求師范生勇敢地開展藝術教育活動,在自己的學校與實習的幼兒園之外,即在公共領域或不同種類的藝術院校中,以小組為單位,完成一項以藝術為內容的工作。師范生在完成具體的工作后,要遞交一份以藝術傳播反思為主要內容的個人論文。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重視教育內容與幼教職業之間的相關性外,卑爾根大學學院非常重視工作方法和師范生將要從事的工作間的聯系,提倡以小組的方式開展活動,以提高師范生的合作能力。卑爾根大學學院的教學大綱指出,“在整個教育中,小組學習方式占主導地位。幼兒園教師的一個主要任務是能與人在不同場合相處和合作,能處理不同的同事關系和不同的工作方式,這些是從事幼兒園教師職業的必備技能”。

綜上所述,挪威的學前師資教育一直在不斷的變化之中。從長期來看,幼兒園的變遷會一直影響學前師資教育。如果幼兒園相對穩定,幼兒師范學院會更容易制訂自己的教學大綱。當前學前師資教育的主要任務是指導師范生應對幼兒園的不斷變化、班級人數增多、幼兒群體組成日益多樣化以及在同一班級中為不同年齡的幼兒提供適應每個人發展水平的教學等挑戰。同時,社會的多元化發展也給學前師資教育帶來了新的挑戰。因為目前挪威兒童入學年齡提前到了6歲,所以讓學前兒童作好入學準備越來越重要。相應地,對幼兒園教師學科專業知識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學前師資教育的責任與任務就是為師范生提供踏上工作崗位后應對這些挑戰的必備技能。

參考文獻:

〔1〕〔3〕KVALHEIM INGEBORG LODRUP.Sats pā barnehagen〔M〕.Oaslo:Universitetsforlaget,1990.

〔2〕BERG TURI SVERDRUP. Forskolel rerutdanning i Bergen gjennom 40 ār〔M〕.Bergen:Bergen L rerhogskole,1988.

Preschool Teacher Education in Norway

Dag Orseth, Anne S. E. Hammer

(Bergen University College, Norway)

篇10

學生會學期工作總結1000字篇四經濟管理系學生會是在校黨委的關懷領導下,在系團委的悉心指導和全系同學的熱情支持參與下,本著“全心全意為同學服務”的最樸實的工作宗旨,不斷完善運行機制,強化競爭意識,健全工作職能。工作中,充分代表學生的利益,反映同學的心聲,使系學生會真正成為聯系校系同學的橋梁和紐帶,同時創造學習氛圍,優化育人環境,使學生干部的自我組織,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的能力,加強學生會的潛力和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真正做到大膽實踐,永于創新,講求實教,爭創特色。我們系學生會在逐漸步入正軌,經過我們的努力,學生會的機構日臻完善,合作也親密無間,活動也搞得越來越好,越來越有特色,越來越有活力。為了豐富同學們的大學生活,在過去得不到一年的時間里,系學生會舉辦了包括學習、文體、思想道德教育及其他方面的活動,回顧不到一年的時間,我系學生會總結如下:

一、活動與成績:

1.逐漸完善學生會的自身建設,加強學生會內部建設形成了相對健全的體制。

由于我系學生會完善時間較短,目前正處在發展和完善階段,如何加強學生會的自身建設,發展積極作用提高學生會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有著重大意義。加強自身建設是學生會永葆青春的秘訣,學生干部的自身素質的培養及健全的工作體制是學生會工作的合理積極地進行的強有力的保障。我系學生會嚴把招新關,吸納優秀人才為學生會補充新鮮血液。為了使學生會工作制度化規范化,我們對制度的逐步完善有力的保障了學生會工作積極穩健的向前發展。

2.校園文化建設規模擴大化,以文體為特色,突出優勢展現亮點形成多元化。

校園文化建設是校園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校園有限的空間內以學生課外活動為載體,以文化學科領域多方面的廣泛交流為基準,結合學生群體文化的時代特點,通過一些簡單而又富有創意的活動來豐富同學們的生活是我們經濟管理系系學生會工作的重要課題。在健全學生會組織的工作方面,我系擁有系內的籃球隊、主持人。在學習方面我系組織了全系大一學生上早、晚自習,為身體素質的加強和良好的學習氛圍提供了堅實的保障。3月“學雷鋒”活動中我系攜手望城區喬口鎮盤龍嶺村開展學雷鋒獻愛心活動。我系團總支在文藝趣聞方面我系文藝部舉辦了校園文化藝術節系列的“校園歌手大賽”活動。在體育方面我系體育部協辦了“校園萬米接力”活動;在“校羽毛球比賽”上包攬女單前三名,贏得拔河賽比賽冠軍,為我經濟管理系爭光添彩。為展現我系學生個性風采,這些都是同學們展現的自我,展現了我們經濟管理系的風采。

3.加強校系學生會工作的聯系,協調一致,共同發展。

系學生會是直接面向廣大同學,直接服務同學的先鋒隊。把握協調好系校之間的關系,系系學生會之間的聯系,使各個學生會和我系學生會在組織活動過程中能夠互相支持、互相幫助,為西安航專的學生工作共同努力。

二、基本經驗:

1.各部門的團結協作和配合精神,這是學生會開展工作的法寶。

有了這種精神,學生會的工作才會出成績、出效率,才能夠應對各方面突如其來的困難。

2.堅持民主,集思廣益,保證每個學生干部都有發言權。

多方面征集意見,這樣才能夠減少工作失誤。

3.敢于探索,勇于創新,在困難面前鍥而不舍。

4.充分調動廣大繼承干部的積極性,讓他們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發揮聰明才智。

5.深入班級,走進同學中,多與他們交流。

我們的活動是面向全體同學的,當我們的活動在開展過程中遇到阻力時學生干部要深入到同學中調查,傾聽他們的心聲和他們交換意見自然減少了工作的阻力。

6.活動之前要精心的策劃和籌備,活動之中要精心組織和控制,活動之后要進行總結,做好信息反饋。

三、存在的問題

1.有些學生干部的工作主動性不夠,致使活動處于被動,以致在出現問題的時候驚慌失措。

2.學生干部有些時間觀念不強,出現工作脫拉的現象,導致有些活動時間跨度太大,不能如期完成,影響了其他活動的開展。

3.開展活動過程中參與活動人員出現斷層現象

總之,我系學生會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績,但也暴露出了許多不足之處,相信今后的學生工作中能夠加強。我們相信我系會生會繼續本著為廣大同學服務的宗旨,腳踏實地的做好本職工作,并積極開拓新的道路。在以后的一段時期里,我們還要繼續發揚我校的優良作風,力求務實,勇于創新加強我們自身的組織建設,團結奮進,為我院的明天更加美好而努力。輝煌屬于過去,努力成就未來,在為昨天的成就自豪的同時我們相信我們的明天會更好!

學生會學期工作總結1000字篇五回首間,不覺已是大三了。自從進入大學校園后,我學到了太多的東西,特別是有幸加入學生會體育部,我從一開始就喜歡這個部門,我喜歡運動,喜歡足球,我義無反顧的參加了這個部!能有幸成為這個部的干事,我感到很榮幸!使我有機會接觸更多的人和事,令我受益匪淺!不過一學年的學生會生涯已經結束了,回過頭來看看自己走過的路,真是充滿了苦澀和歡欣。從不適應到適應,從陌生到熟悉,從只身一人到團對協作。無論從哪個方面講,收獲的很多很多。

在思想方面,對“全心全意為廣大同學服務”這句話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許因為喜歡,所以總有很大的熱情去做好每一件事!我也不在因為學生會的活動而耽誤自己的時間苦惱,每次盡管可能很小的活動,收獲的卻無法用量來衡量的。當自己真正的融入每次活動時,才會發現,收獲的永遠要比付出的多的多。一次次的活動開展后給我留下的總是那么多的經驗教訓,使我成長了不少!也正是通過一次又一次的想不通到想通,不知不覺中自己的思想素質已經有很大的提高。

在學習和生活上。也因為進入學生會而發生改變從無所事事的狀態變得緊張忙碌,同學們總是說我每一天都有那么的事要忙,但我感覺挺充實的。這樣是一個很好的狀態!學習上我也感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壓力。也是正因為這樣,促進了我的學習意識,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同時學會了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讓自己的生活充實而又豐富!

個人方面,我也通過學生會鍛煉了自己的品質,由沖動的個性逐漸學會了忍耐,學會了冷靜的思考問題。能正確的認識自己的不足,彌補過失。學會周密的計劃一次活動,也增強了自己的團隊協作能力。

剛開始由于工作方式的不佳和經驗的不足,在活動中總會出現一些小問題,也正是讓我在一次次的活動中進步!在一學期的工作中,我自己還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由于是加入這個集體的第一學期,所以在很多的事上還停留在被動接受的階段,用一種固有的思維,沒有提出自己的想法,沒有積極主動的去思考每件事有沒有更好的途徑去更好的完成,這都是之后的工作中需要不斷完善的地方因個人的疏忽也偶爾造成了一些失誤,使得整個學生會部門間未及時工作成果受到影響!在之后的工作中,我會更好的去完成每一件工作,做一名干事!也始終為經管系美好明天而努力奮斗。

做為一名學生會的成員,自己始終提醒著自己我所代表的不僅僅是我自己,是一個集體,是整個學生會的風貌。盡管一學年的時間很短,但我在很多方面都有提高自己??傊驗檫@個團隊,讓我大學生活的開始就有了不一樣的色彩,我會一直發揚團結協作的精神!一句話:真誠、用心、努力!我們就是最好的,要做就得做最好的!

學生會也讓我增加了對學校這個小社會的認識與和同學之間的交流。

首先自己在學生會這一年中團隊協作的的心得,體育部舉辦或者是參與的活動,現在想一想還是很多的,從最開始的籃球比賽,再到象棋比賽,然后還有最后的我們費心費力最多的歡送畢業生晚會,我們一路上互相支持,互相幫助,互相鼓勵,讓我學到了很多,同時也收獲了很多。其中最讓我感動就是部門之間成員的相互支持與鼓勵,在部長的領導下,不管是什么事情我們的成員都會互相支持,充滿干勁,總能在共同的努力下圓滿的完成最后的工作,而這也是原來我沒有遇到過的,而在這些活動中我也慢慢的學會了如何與他人合作,如何與團隊進行有效地溝通,我想這對我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是會有很大的幫助的。

其次是與部門之間的同事或者說是同學之間的友誼,在日常不斷地接觸和共同的努力下,我們之間的友誼也隨之不斷增進,而這些也是我最寶貴的財富,還記得在準備活動的日子里,我們一起不斷地討論最后的計劃,不斷地改進計劃,而在這其中的艱辛和與之的快樂也是只有我們自己才知道的,而我也一直會珍惜這種美好的感覺,在以后我覺得還是會有機會一起加油一起努力的。

學生會干事工作總結最后我還是想說說那些活動給我帶來的成就感,因為他們是我在我并不是十分精彩的大一生活中的不可抹去的亮色,在那些活動中或許我們不是站在臺上的主角,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知道我們,可能我們只能得到一句主辦單位或是感謝某某工作人員,但是我想說的是,每次大型活動我們都付出了很多,很多的努力很多的點子都是大家的的結晶。還有那些比賽,我們付出了很多休息時間做裁判,盯場子,布置球場?;@球比賽出現了打架的現象,我很快就沖上去拉架,雖然危險,但是化解了矛盾。經過了很多次的活動,特別是那次晚會,最后聽到主持人說本次活動圓滿結束的時候,我的感覺都很不一樣,可以說的一種豁然的放松嗎,也可能是圓滿成功之后的喜悅,抑或是一種小小的成就感與滿足感,具體是怎眼我也說不清楚,但是我很清楚的是在其中我確實學會了很多很多。

轉眼間我將升入大四,學生會的學習讓我們的工作能力有了很多提升,對今后走向社會有很大的幫助。過去的一年來的體育部是我們共同的家,而我們也可以驕傲的說,我們曾經是體育部的一員,我們也曾付出自己的努力,我想這也就足夠了。

猜你感興趣:

1.學生會個人工作總結800字

2.學生會個人工作總結1000字

3.大學學生干部工作總結1000字

4.大學學生會工作總結800字

5.大學學生會工作總結范文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