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生產實習自我總結范文

時間:2023-03-25 14:24:3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校外生產實習自我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校外生產實習自我總結

篇1

一、傳統實踐教學模式

傳統的實踐性教學活動一般是指課堂實驗及校內外生產實習,內容不豐富,形式較簡單,這與高等職業教育旨在培養操作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富有創新精神的應用型人才是不相符的。主要表現在:

第一,重視理論教學,忽視實驗教學。把一個學生水平高低的標準,定位在理論課的考試成績上,致使學生忽視了實驗技能的培養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作用。

第二,實驗教學缺乏積極性和創造性中還存在著只注重實驗過程的闡述,不注意基本技能的培養。學生也習慣依賴教師的講解和示范,不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第三,驗證性試驗與實際相脫節。造成學生對實驗課沒有興趣,加之實驗考試方法無約束力,造成學生課上實際操作相互“乘車”,課下實驗報告相互抄襲,實驗課對學生成了額外負擔。

第四,相當一部分學生由于受中學條件限制,動手能力普遍偏低,基本實驗技能普遍較差。

二、制約高技能人才培養的原因分析

人的健康成長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掌握本行業領域內精深技能的高技能人才的成長、發展所受制約的因素就更多了。但是,這些影響因素無外乎兩大類:技能人才成長的社會環境因素和技能人才的自身因素。

1.社會偏見對技能人才產生了極大負面影響

由于我國歷史發展的原因,許多畸形的社會觀念到目前仍然嚴重影響著技能人才的發展。重理論輕實踐,把具備高學歷作為衡量人才的唯一標準,提到操作工人,似乎給人的印象總是與“苦、臟、累、險”聯系在一起。重學術專家輕技能人才,社會輿論對“技能人才是寶貴人力資源”的宣傳重視程度不夠,社會對技工的價值認同嚴重扭曲。

2.職業技術學校教育和職業培訓體系還不完善

當前,技能人才的培養方式主要是職業教育。而職業教育落后于生產實踐、自身發展存在眾多缺陷是相關人士都意識到了的一個現象。與普通教育比,職業技術教育經費拮據,政府的投入遠遠低于普通教育。同時,技校和高職學院等職教機構更存在著諸多顯著的自身問題。

3.企業對技能人才的認識存在問題

由于諸多社會原因,企業只是使用技能人才的主體,而不是培養技能人才的教育培訓主辦或合作機構。企業較少地或根本沒有承擔技能人才的培養任務,更不用奢談與職業學校聯合起來制訂教學計劃,聘請授課教師,組織實施教學來培養適合本企業發展需要的技能人才。企業對技能人才及其培養的重視程度還很不夠,大多數企業的管理者還沒有站在長遠發展的戰略高度來認識培養技能人才的重要性。

三、綜合實踐教學特點和主要內容

1.實踐性教學是高職教育的主要特點

高等職業教育以培養社會生產、服務和管理第一線的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為辦學宗旨。他們未來的主要工作是將有應用價值的研究成果、工程規劃和產品設計等,通過他們的組織、策劃和生產,將其轉化為物質產品、轉化為生產力。這個“轉化”的過程是一個解決技術問題,組織生產、服務和實施產品制造的過程。

在高職學校的實訓教學中,通過生產組織、服務管理工作的仿真訓練和對產品制造過程、工作任務的模擬培訓等環節,在完成規定的工作任務中提高學生組織、策劃、協調能力及團隊精神和合作精神,掌握技術實踐知識和技能,達到培養綜合職業能力的要求。

高職培養的技術應用型人才還應具有較強的設備操作知識和技能(特別是對于機械、電子、建筑等行業),這是組織生產、實施產品加工必須具備的能力。掌握操作知識和技能 不能通過書面語言或以口頭語言來進行傳授,還是要通過實踐性教學,在實訓的工作現場,通過與實踐經驗豐富、操作技能水平很高的技術人員(或實訓指導教師)一起工作,在其指導下通過自己的獨立操作和反復練習才能獲得和掌握。

2.實訓是高職實踐性教學的主要形式和內容

高職院校中實踐性教學的形式有實驗教學、設計教學、實習教學和實訓教學。其中實訓教學是高職教學中最具特色的一種實踐性教學,它已從實習教學中脫離出來,形成自身獨特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

實訓教學是高職院校根據培養目標和不同專業要求,學生到專業或職業對口生產現場直接參與生產過程,在實訓教師的指導下,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目標。通過課題訓練和項目制作,從而掌握設備操作、產品生產過程、工藝流程和服務、管理工作中的技術理論知識和技術實踐知識,學習生產服務、管理過程的組織方式,工作程序等勞動過程知識和技能,提高職業能力的實踐教學活動。實訓教學是學生從學習技術知識、職業技能逐步向勝任崗位職業能力要求進行轉換和提高的一個必要教學過程。所以說實訓是高職實踐性教學的主體形式和重要內容。

3.實訓的教學過程就是綜合實踐課的開設過程

在實訓教學中既有知識的學習過程,也有技能的掌握過程。而這些知識和技能之間是有聯系的,實踐操作過程不能沒有相關專業理論知識的支持和滲透,一方面通過實踐和具體的操作過程對相關專業技術理論知識進行驗證和提升:另一方面必須發揮專業技術理論知識對實踐和操作過程的指導。因此,在實訓教學中有技術理論知識對實踐技能形成的指導和幫助,也有在實踐技能掌握過程中對技術理論知識的進一步理解和升華。要完成這些教學任務,實訓教學中需要不同的課程類型。

實訓教學中有教師對專業知識(學科知識)、技術理論知識和生產管理過程知識的講解和傳授,這部分的學習注重知識的縱向聯系,強調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這部分的教學內容和形式屬于學科課程類型。

實訓教學中還要涉及許多技術實踐知識、工作過程和勞動過程的實踐知識,這些知識既有教師的傳授,更大程度上是學生在實訓中通過完成各種工作任務,在操作與練習中自我感受而體會到的知識,以及在實踐中自我總結和歸納出來的一些經驗型的實踐知識,這部分經驗型的實踐知識,在知識結構上系統性不強,邏輯性不嚴密。但是這些知識在專業和職業之間,在學科知識和實踐知識之間建立了聯系,形成自己的實踐經驗知識和規則知識。這部分的教學內容和形式屬于一種經驗課程類型。

實訓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是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和訓練學生實踐操作技能,培養職業能力。而學生的實踐技能和職業能力的形成。主要是在實訓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完成一系列的工作任務,由淺入深,分階段的進行獨立操作 在實踐過程中經過反復練習,逐步發展和形成自己操作技能和技巧,這部分的教學內容和形式屬于一種典型的活動課程類型。

在實訓教學中需要用多種教學方式和不同形式的訓練手段,設計不同的教學環節和教學內容,實訓中確定的工作項目和任務應具有典型性、職業性和綜合性,以此達到理論聯系實踐的教學目的。實訓教學在知識的學習、技能的掌握過程中存在著縱向和橫向的聯系,既有學科知識與技術知識的結合,也有技術知識與實踐技能之問的結合,其教學過程和教學方式上需要不同的課程類型來完成。因此,實訓教學是一種綜合課程,屬于綜合課程中的一種“綜合實踐課程”。

四、高職實踐教學的幾種主要模式

1.“學做合一”實踐教學模式。學做合一是一種優化的實踐教學模式。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認為學習的過程是“學―思―習―行”相統一的過程,強調“習行”的重要。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說學做”合一。美國的全國教育組織聯合會曾推出一項十年計劃,要在全國范圍內大力宣傳從實踐中學習,即“邊干邊學”,對今后美國教育的發展具有深遠影響。因而學做合一實踐教學模式符合教育規律,有著深厚的思想淵源和極高的世界認同度。

2.“學工交替”實踐教學模式。

這種模式的特點是(1)學生先參加企業實踐,后在學校學習,再返回實踐,完全符合人類的認知規律;(2)企業參與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從培養方案、教學計劃、課堂教學、實習實訓等所有環節都全程參與,為學院人才培養和實踐教學提供后援和保證:(3)學生具有“員工”和學生的雙重身份,增強學生對企業的認同和參與企業實踐的積極性和緊迫感;(4)具有企業和學校兩個不同的教學場所 兩種不同的教學資源,有助于加強和提高學校的實踐教學實力。

3.案例實踐教學模式。案例教學是以實際發生的各類經營案例作為教學資源,培養學生實際能力的一種訓練。是一種對未來工作和社會實踐的模擬、仿真和預演。這種訓練比較適宜于經濟、管理類的學生的實習。

4.模塊化實踐教學模式。模塊化實踐教學模式是將實踐教學內容分解成相應的模塊組織教學的一種教學方法。目的是構筑與職業和技能兩個系列相融合、符合實踐教學需要的新的教學范式。模塊教學的原則是堅持以能力為本位,突出實踐教學。模塊教學的優點是教學目標明確,教學重點突出 教學過程上化繁為簡,各個擊破,確保教學質量。教學的本質上,符合職業教育的規律 因而可以肯定的說,它是一種優化的實踐教學模式。

5.“2+1”實踐教學模式。這種模式的內涵是,三年的教學,兩年在學校組織,一年在企業進行。校內教學以理論課為主,輔之以實驗、實習等實踐性教學環節;學生在企業的一年以頂崗實習為主 同時學習部分專業課,結合生產實際選擇畢業設計題目,并在學校、企業指導教師的共同指導下完成畢業設計。

6.自主創業實踐教學模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作為一個現代人,應該掌握三本“教育護照”。第一本是文化的,第二本是技術的 第三本是有關創業知識和技能的。正是基于這樣的時代要求,首創了以創業為形式和載體的實踐教學模式。

五、校企合作案例

2006年6月,我院與新進電子有限公司合作,為公司培養SMT專業技術人才,學院的電子專業畢業生都將成為工廠所需要的高技能操作與管理人才。應當說這種廠校合一、產教結合的模式 是校企合作訂單教育的一種新路子和新突破。它實現了教學模式和人才培養的根本變革。那是將教學、實驗、生產融為一體,學習、實訓、就業一條龍的流暢鏈接和零距離的融合。學生在校學習既是學院的學生,又是工廠的工人,而且教學、實驗、生產用的設備配套到位,學生學習、實訓、生產、就業環環相扣,沒有任何障礙,可以毫不夸張地說,這種學校即工廠,教室即車間,教學與生產合一,教學直接服務于生產,生產崗位直接產出效益的產教結合模式,真正實現了教學和生產無縫對接,是高職實踐教學最優化的方向性模式。

1.對實訓基地的基本要求

(1)有和學生專業基本相同的生產作業條件:

(2)生產作業水平基本上達到本地當前較先進的生產力水平,具有較高的科學技術含量:

(3)能夠解決實訓學生的基本食宿問題;

(4)具備培訓學生的培訓場地和培訓條件;

(5)有達到一定技能水平標準的培訓師資人員。

2.我校實踐性教學質量評估評價指標體系的基本模式:

3.實踐性教學質量評價的基本方法

實踐性教學質量的評價是促進職業教育發展的一個重要手段,在職業教育競爭激烈的市場條件下,職業教育質量的高低是關系到職業教育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而實踐性教學質量是職業教育質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加強實踐性教學質量的評估至關重要由于校外實踐性教學與校內實踐性教學相比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所以在對校外實踐性教學質量評價的基本方法中,其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六、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