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模考試總結范文

時間:2023-04-02 17:07:5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高三一??荚嚳偨Y,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高三一??荚嚳偨Y

篇1

尊敬的*校長,各位教師,親愛的同學們,家長們: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們在這里隆重召開XX-XX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考試總結表彰會,有幸邀請到200多名家長朋友參加,首先我代表學校,向各位家長在百忙中抽出時間,來參加本次大會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您的到來,表明您對學校工作的肯定態度,也體現了對孩子未來的重視程度,您一定是一位有心且深受子女愛戴和信賴的家長。

本次表彰會,共表彰了200余名優秀學生,他們是優秀的,背后為之付出的辛勞和汗水得到了肯定。但這不是全部,還有許多學生的成績可圈可點,比如進步標兵,單科狀元,優秀班集體等獎項,由于時間關系,在本會場就不在表彰了,我們會在會后,再一次以班級為單位進行表彰總結。

剛才的會議議程,我們可以體會到,在**,有嚴厲、有規范、有酸甜苦辣、更有情感和人情味,在**不僅僅學習的是文化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堂堂正正做人。

期末考試已經結束,但我們沖刺中考的最終目標才剛剛開始,目前我們學校的學科教學已經基本結束,隨之而來的是多輪的復習備考,要知道,所有的一切為的是中考,所以,今天會議既是一次總結表彰會,又是一次加油鼓勁會。

可喜的是,我們的老師,和我們的同學們,已經清醒的認識到了這一點:

每天的12節課,老師們,已經感覺到時間的短暫和珍貴,恨不能連吃飯的時間也利用起來,剛考完就有教師,在午休時間輔導學生,在晚自習下課后的看守輔導,他們,苦口婆心,生怕每一個知識點沒有講到,生怕一個學生不能理解的不透徹,晚自習,早自習,本來是學生自學的時間,但我們的老師,幾乎都當成正課在講解在演練在帶領著學生復習,不為什么,就是為了在短短的初三時間里,讓學習效率提高,讓問題快速解決掉。茶余飯后,老師們談論最多的是任教的學生,討論最多的是教育和管理,最為揪心的就是學生的成績。不為別的,就是為了不能辜負家長和領導的期望,也為了自身價值的體現。

同學們也勁頭十足,各位家長可能不知道,每天的12節課,對于一個學生來說,不亞于您的工作量,我們許多家長都工作在第一線,下班后,身心疲憊,都想找一點空閑時間休息一下,看一下電視、玩一會電腦,殊不知,您的孩子,我們的學生,12節課的課余時間還在不斷的擠時間,中午的午休,每個教室內總有幾十個孩子學習的身影,晚自習課后的自由學習,總有不肯早睡的學生在教室內做作業,背單詞。早晨5:00鐘,當您還在睡夢中的時候,我們的學生已經有趕早晨讀了。這一切的一切,說明一個問題,您的孩子,我們的學生已經董事了,已經認識到了人生的意義,且有了自己對未來的打算。因為他們知道,在九中之外還有萬名考生,也在埋頭苦讀。別人也不會虛度光陰。

當今的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知識就是競爭力,初三時期,必定會成為一個人一生中的一個重要時期,明年的中考,誰能花開六月,誰會名落松山,不能靠上天的眷顧,只能靠自己的努力。我想,每一個學生知道,每一個家長也會明白其中的道理,中考就是一次選拔性的考試,選擇的殘酷性不得不讓我們為之犧牲許多歡樂的時光。充實的磨礪歷程,也必將成為你們一生中的寶貴財富,付出總會有回報,付出絕不會后悔!

至此難得的忌諱,對同學和家長們提三點要求:

一、始終做一個識大體,重機遇,爭先進,不放棄的人。人的一生有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同年,無憂無慮,認知世界;第二個階段是青年,積累能量,為未來奠基;第三個階段是中年,勤奮工作,實現價值;第四個階段是老年,安度晚年,享受生活。人在不同的階段應該干不同的事情,否則就是不合時宜,就是顛倒黑白,作為青少年,正在積累知識的時期,學習的知識的時期是不能受過多外界干擾的,這個時期的家長更應該給予特殊的關注,中考的機遇一定要把握,家長的要求不能夠放松,中考的重要性應該認識到位,用我們的付出來詮釋和定位人生。

二、始終當一個有擔當,有價值觀的人。要為自己所做的事擔當,你已經不是孩子,你們的家長也不會陪伴你一輩子,作為即將成長的青少年,也應該有一個正確的行為準則,并為之奉行不變。成長不需要理由,但成長應各有不同,各有各自的光彩。

篇2

教師是起主導作用的,他是學生們身心發展過程的教育者、領導者、組織者。那么高三地理開學教學工作計劃該怎樣寫呢?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高三地理開學教學工作計劃2020精選,希望大家喜歡!

高三地理開學教學工作計劃(一)

一、教學指導思想

高三地理教學要面向高考,在實現教學目標和完成教學要求的過程中,要以培養能力為主導,考察學生所學課程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運用這些基礎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牢固地掌握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對所學課程內容能夠融會貫通,能夠做到理論聯系實際,用所學是知識解決身邊的地理現象,學以至用。

二、教學要求

1.教師必備的教材和相關材料

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地理必修一、二、三;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地理選修;初中地理1~4冊(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地理教學大綱》;高中地理新課程標準;2020年、2020年、2020年全國文科綜合試卷、新課程卷和廣東省地理單科試卷等其他省市的高考試卷以及對高考試題的試卷分析。

2.教師要不斷研究高考的新變化和發展趨勢,深刻理解考試大綱內容和含義,認真學習試題分析,研究高考試題的命題思路和能力要求,使自己的教學不偏離高考的要求。

3.教師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素質,加強教學基本功的鍛煉,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水平。多渠道的獲取知識,虛心學習,取長補短,以適應教育教學發展的需要,同時為本校和全區的高三地理教學創出佳績。

三、各階段復習要求

全年度的高三復習分為四個階段,明確每個階段的時間安排、知識內容、指導思想、目標要求。

第一階段:

時間安排:開學--第一學期期中

指導思想:明確高考要求,進入復習狀態,強調基礎知識的復習

教學任務:地圖知識、中國地理(與高中地理必修三相結合)、世界地理進行全面系統的復習。注意教學重點是基礎知識的落實,明確單元知識體系、認識知識點間內在關系,避免將知識點零碎的羅列給學生。

目標要求:落實區域位置、掌握區域特征,學會用綜合的方法分析地理事物之間的聯系,用對比的方法復習世界區域地理的內容,從中找出規律性的東西和區域差異。學會找出事物共性和差異性的方法,以能力培養為目標。

第二階段:

時間安排:第一學期期中--第一學期期末

指導思想:在系統復習、落實基礎同時,強調對基本原理、基本規律的理解和運用,適當強調靈活性,培養學生整體把握知識的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注重基礎知識的落實、基本能力的培養,學習方法的建立,能做到綱舉目張。各校自命題的階段檢測以檢測基礎知識的落實為本階段的目標。

教學任務:完成高中地理必修一和必修二前三個單元的復習。

目標要求:強調對基本原理、基本規律的學習和落實,各校自命題的階段檢測以檢測基礎知識和綜合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目標。

第三階段:

時間安排:開學—廣州一??荚?3月7日)

指導思想:以自然、人文、專題復習的全面復習為主。在某一區域范圍的基礎上,會進行相關的自然、人文相關知識的綜合復習。明確自然地理環境與人類發展的關系和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這兩大核心問題是本階段復習的主線。

教學任務: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高中地理必修二后三個單元,一部分是專題復習。運用知識結構,在知識塊的基礎上進行知識間的橫向聯系。(第一輪復習結束)

目標要求:達到掌握知識的內在聯系,具備結合實際進行自然、人文、區域特征的分析及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初步適應高考。

第四階段:

時間安排:某一??荚囈院?/p>

指導思想:提升能力(二輪專題復習),查漏補缺(三輪復習)

教學任務:檢查知識和能力方面的漏洞,查漏補缺,進行答題訓練?;貧w基礎、回歸課本,不要盲目的讓學生做過多、過難的試題,要根據學生的層次水平精選練習題。認真做好每次的試卷分析。

教學任務:通過做各區縣的模擬試題發現問題,針對查出的問題進行重點的突破和練習,不要再做大量的、重復的、已會的試題,鞏固基礎知識,完善基本原理、基本規律、基本方法和技能的掌握和運用,進行答題的強化訓練,培養良好的應試心理素質,以良好的心理狀態和充分的知識準備迎接高考。

高三地理開學教學工作計劃(二)

一、學校、學生基本情況

學校從高一直至高三都是沒有晚自習的,實行完全走讀制。高三暑期也未補課,今次開學以來有可能根據學生的要求,周六開輔導課。學生目前是從7:20-18:05在校學習,其他時間段在路上、家中學習和休息。就學業水平測試而言,文理科重點班的地理平均分為41分(滿分50分),普通班平均分39分。由于學測難度相對較低,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學情。高二學期,花了近一個半月復習區域地理的地球、地圖與世界氣候,二個半月學測復習。暑期布置學生自己依據地圖冊和區域地理書復習世界地理部分,本學期開學即測試,及格2人。學生對已學的必修123基本遺忘殆盡。一個側面說明,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的較差、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差。

二、可實現的目標

針對學生基礎及其理解、接受能力,應以基礎、主干知識教學為主。文化課考生,部分文化課考生高考分數目標為75%-85%,大部分考生為65%--75%;藝體生而言,地理得分鎖定在65%--75%,藝體生中美術生和部分音樂生,基本上從9-12月都在專業課集訓,真正文化課的復習應從2月開始,加之放假15天多,主要復習時間應在3、4、5月,時間特別緊,其他門課得分又難,文綜鎖定200分,地理分數應在70分左右。本學期在1月份才涉及藝體生回校開課的問題,當提前做好預案。

三、本學期復習的主要內容與檢測

1.內容:本學期主要復習內容為2020.9.1-10.31完成區域地理的復習,重在讀圖、填圖以及與高考有關知識點的復習,通過檢測卷和月考來檢測復習情況,強調看圖、讀圖和填圖能力提升,強化對相關知識的讀背;2020.11.1-2020.1.16復習必修1、2并迎接合肥市一模考試,以合肥市一模考試為風向標,調整復習進度、方法和模式。一模考試結束轉為必修1、2復習的補缺補差和必修3復習。(必修3大致2.15-3.12四個星期完成,進行二模考試)

2.檢測:自己的試卷隨堂考試、月考以及合肥的模擬考試。

四、自我再成長模式

1.基礎教學與實踐

(1)獨立做《五年高考 三年模擬》、《世紀金榜一輪復習》以及《新題策》,結合課標和考試說明整理紙質備課筆記和PPT;

(2)制作PPT、微課視頻,通過安徽基礎教育云平臺、優酷、qq群等進行網絡推送,解決重難點,利于學生自主學習,特別是藝體生學習;

(3)繼續結合時政材料開展“拓展講堂”7分鐘微課堂及網絡視頻教學,將其打造為自己的品牌教學;

(4)通過互聯網+的網絡模式,實現教學方式的創新與轉變,并推出免費教學和付費教學模式,實現利于自己學生,又服務更大范圍學生的學習。實現可持續發展。

2.學習與研究

(1)讀書、學習:目前訂閱有兩種雜志,分別是《中學地理教學參考》和《地理教學》,需要認真閱讀學習。除此外,有關教育教學的專著也應花時間研讀。大學課本、《地理學報》等書籍、雜志也是提升自己的途徑。

(2)實踐研究:根據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開展相應課題的實踐與研究,并得出相應結論。值得探索,這種途徑可讓論文真正落實于實踐,而非為了寫論文而寫論文。(此項也為職稱做準備)

(3)課堂教學:課堂教學對于一線教師來說,是一場修煉!教師的生命力在于課堂,學生因愛上你的課堂,愛上這門課,再加以適當的指導,學生必然學好本課。通過觀看網絡視頻,以及自己的教學實踐反思,不斷改進教學效果,最終成為一流的教育者。

五、實現目標的措施

1.充分備課,合理掌控教學速度、難度、廣度,使教學不偏離學生的實際情況,并能取得最佳效果;

2.課堂40分鐘,必須追求效率,同時開動學生的大腦,促進學生動手、動腦;

3.布置好作業和復習,并進行監督和指導,直至學生能實現自我管理、自我復習;

4.全體學生通過考試進行成績跟蹤,部分同學要進行單獨指導和嚴格要求,比如讀背書;

5.通過提問、測試等方式,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及時促進學生學習和成長;

6.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做人始終是第一位,因注重對學生成長的指導。

六、可預見的成果

1.教育教學更上一個臺階,對高考的理解和把握也比過去好;

2.課堂教學更加有效、精彩,教學研究落地并富有成效;

3.學生學習積極、狀態良好,朝自己的高考分數目標邁進;

4.培養出一批能夠運用地理思維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人。

高三地理開學教學工作計劃(三)

一、學生基本情況

通過綜合分析我校2020屆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成績和高二期末考成績,高三地理備課組的老師們對本屆學生的地理學力水平有了初步的了解,大家一致認為本屆學生整體的地理素養較低,基礎較薄弱,缺少尖子生,本校學籍學生落后面較大,地理高考備考形勢非常嚴峻。為了有效提升我備課組老師的教學水平,搞好第一輪復習,提高地理教學實效性,特制訂本學期高三教學工作計劃。

二、指導思想

本學期第一輪復習必須緊抓地理教材、地理課程標準、考試說明,注重雙基教學,構建地理主干知識框架和網絡,引導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地理,關注社會和生活。處理好自然、人文和區域地理之間的關系,熱點問題應體現地理學的應用功能與社會價值;地理能力的核心是圖表、文字信息的分析應用能力。教學中應突出地理學科的綜合性、區域性。使學生具備一定的分析、評價、歸納能力和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

三、一輪復習應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鉆研教材、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研究近三年高考試題

每位老師要認真鉆研教材和考試說明,研究2007--2009年高考題,教師要不斷研究高考的新變化和發展趨勢,深刻理解考試大綱內容和含義,認真學習試題分析,研究高考試題的命題思路和能力要求,使自己的教學不偏離高考的要求。重視每次月考后集體備課對試題的分析,根據存在問題有針對性的講評試卷或調整教學策略。

2.抓好“雙基”把握好教學導向

在高三的備考中,教師的復習不能帶有僥幸的心理去猜題、押題,一定要扎扎實實,一步一個腳印,立足于“雙基”,從地理概念、地理分布、地理事象,到地理讀圖、地理過程、地理原理,再到地理觀念、地理能力、地理規律,要強調地理特征的空間性。以不變應萬變,才能做到萬無一失。為此,應重視地理原理的教學,并重點抓住以下幾方面:一是夯實基礎識,到邊到沿,不留死角;二是建構和完善學科主干知識體系;三是對重點知識形成專題,挖掘知識間的橫向和縱向聯系,強化規律(過程)和方法,重視聯系和運用。

3、強化地理圖表的學習

空間性是地理學科區分于其他學科的最主要特點。地理高考題可以說是“無圖表不成題”,從客觀性試題到主觀性試題,均以圖表為信息加以命題,可以說學生從地理圖表中索取信息的能力,是地理高考成敗的主要因素,所以在平時復習,應以課本中原圖為基礎,熟練判讀各種比例尺的地圖和地形剖面圖,并能在地圖上填繪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區;熟練使用和說明各種等值線圖、示意圖、景觀圖、各種自然要素和社會經濟統計資料和圖表等,并能根據要求繪制簡單的地理圖表,教學中應加強這方面的訓練。提高學生圖文轉換,圖圖轉換等類型的綜合分析能力。

4、注重地理能力的培養

知識在于積累,在平時的教學中應潛移默化地、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和素養、地理靈感以及地理能力,強調對自然地理的理解、判斷、推理、歸納、應用,突出考查考生獲取圖表信息的能力,遷移整合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比較、分析、評價地理事物和現象,描述、闡釋事物和探討問題的能力。

5.加強案例教學,訓練學生解題思路和答題的技巧

從高考試題反思我們的常規教學,教與學都必須注重方法。這方法就是要做到選取典例,通過案例式學法或教法,舉一反三,形成能力。實施案例教學,教會學生以不變應萬變。訓練學生進行學科術語規范、條理清楚、突出關鍵詞、邏輯嚴密的表述。

6、關注社會、關注時政熱點和焦點

引導學生關注當今人類生存和發展進程中的重大問題,關注社會發展和我國國情。如:人類對宇宙空間的探索、溫室效應與臭氧空洞、氣象災害與自然災害、外來物種入侵、南水北調、能源問題、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設及流域的綜合治理、產業結構調整、循環經濟、節約型社會、三農問題、東北工業基地的振興、中部崛起、世界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等等,地理學科的時代性強,在日常教學和訓練中應以反映現實和熱點的“新材料、新情境”為載體,考查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和素養,以體現培養學生時代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的教育價值。

7、訓練學生用學科術語規范答題

從這幾年的高考閱卷和試題分析可以看出,很多學生審題不到位、答題沒有要點也是導致高考得分率低的主要原因。因此,提高準確審題、規范表述、嚴謹答題的能力是高三一開始復習老師就就必須有意識的培養,要盡可能將失誤減少到最低。

8.落實好每周的有效訓練

知識的鞏固,技能的熟練,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通過適當而有效的練習才能實現。因此,及時在網上收集各地的試題,根據教學進度和高考的命題趨勢,精心選題出好每周的周練題,并對周練的錯題進行及時評講,幫助學生總結解題規律,掌握分析問題的方法和解決問題的途徑,使學生及時發現知識缺漏,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

篇3

關鍵詞:高三 物理 復習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9(b)-0114-01

復習是物理教學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具有鞏固、深化、拓寬、綜合、應用等諸多作用。在高三物理復習中,許多學生付出的努力不比別人少,但一做題就功虧一簣。即便是做過的類型題,時間稍微久一點,還是出錯。考試成績與付出不成正比,也就產生了畏難情緒。在有限的時間內如何提高復習的效率,取得最佳效果,是每個學生和老師的心愿。下面就如何復習進行深入地探討。

1 精做題,走出題海戰術

許多學生認為只要多做題,就沒有掌握不了的。但時間一長,再遇到曾做過的題,卻沒有印象。這就是單一的題海戰術,收效甚微。高三不能不做題,但光做題還不行。當學生做過的題目達到一定數量后,老師應精選出一些有代表性的典型題,精講精練。與其一節課囫圇吞棗講許多題,不如深入透徹地掌握一道典型題。經過對經典題的深層剖析及挖掘,并且總結出方法和規律,找出解題技巧,可以很高效的提高解題能力。

案例1:在高三一輪復習中,對于力學木板、滑塊模型這部分知識,學生在高一學習時,就感覺比較困難,很多學生感覺較亂。在課前我要求學生對模型的初態到末態分別寫出受力分析、運動學方程、動量守恒方程、動能定理方程、能量守恒及總結熱量的兩種求法、動量定理。通過學生主動的想,然后親自總結得出各方面的結論,由此很好的突破了知識雜亂的問題,并使得學生深刻理解了各定理間的聯系。在結合一定量的強化練習,使學生們完美的掌握了這一類題型。

2 強化試題分類,提高題型預判能力

物理教師應帶領學生將高考選擇題進行分類:如物理學史、力學、運動學、萬有引力、電場、磁場、振動和波、變壓器、電路圖、原子、光等。就上述知識點,建議學生歸類處理,分類強化,有針對性的做題。在做題過程中不斷歸納總結,發現。

案例2:本人今年任教高三兩個班級。一輪復習過后的考試中,兩班選擇題得分相差較大。二輪考試前我將去年天津各區模擬卷進行分類,重新匯編。由于試題難度接近于天津高考,所以分類強化,即提高了優等生的解題速度,又給學困生鞏固了基礎,看到了高考的希望。專項練習、強化后,二模考試成績對照一摸均有顯著地提高,并且差距明顯減小。老師的歸類引導,讓學生對考試題目盡在掌控,提高了自信心。

3 做好題后反思和定期復習

所謂題后反思就是:(1)要善于聯想。比較新舊題的變化,知識點的增減。(2)要注意歸納。找出問題可循的規律。(3)要尋找問題。找到自身解題薄弱環節,做到吃一塹長一智。一些學生做題只注重數量,而不注重質量;只注重結果,而不注重過程和解題后的總結。所以在高三復習中教學中,老師要培養學生分析能力,解題方法、技巧的總結,每一次做題后都要對出現的差錯,及時反思,及時糾正。找出錯誤的根源,弄清不明白的原理,并建立備忘錄和錯題集,并在題目旁邊加上注釋,進入良性學習循環。時間可以讓學生的感覺變生疏,熟悉的變陌生。在總復習中,第一,把平時不清楚的知識內容進行復習;第二,對當天的內容進行復習;第三,是定期對一個章節的內容進行復習,一環套一環,將學習的內容儲存在大腦里。

回顧過去的復習備考,還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堅持老師集體備課。充分利用和發揮集體的智慧和力量。通過集備,可以總結很多知識點的解題技巧,采用什么方法講課,能讓學生能最大化的理解等等,這都應該是集備的目標。

第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要敢于懷疑和改進教科書上的實驗。

學生在弄懂課本的基礎上大膽發揮想象力,要以挑剔的眼光重新審視書本。因為在我們教科書中的一些實驗設計也不是盡善盡美,比如,在《驗證動量守恒定律》的實驗中被碰球為什么一定要放在那很難立得住的小支柱子上。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為什么非要從第一點就開始計時(即沒必要取第一和第二兩點間長度為2 mm),我們完全可以從后面的計錄點中取兩個點算出速度與高度來驗證守恒定律。我們不應該禁錮學生的思維,“盡信書不如無書”,應該使學生主動探索創新,這樣既提高了學生參與學習與研究物理實驗的熱情,又能迅速提高學生的實驗設計水平以及對物理學的理解程度,其獨立性和創造力被大大地激發出來,無論是對高考復習還是將來學生走向社會都是一筆極大的財富。

第三,抓住學生不同時期狀態的變化。例如學生有一段英語聽力的練習考試時期,以及考前學生存在浮動等現象。正常的講練,效果已經不大。所以我們進行單一的計算題專項訓練,讓學生本來煩亂的頭腦,得到一類問題的專項強化。

第四,夯實基礎,注重細節。針對學生基礎不牢,細節不清問題。我們給學生思考以及提前做的時間,采用學生上臺給學生講,老師總結的方法。雖然浪費一些時間,但很容易發現學生的漏洞,老師及時的補充。通過學生自己的講、聽,更加夯實了基礎。

第五,考前回歸教材,評定學生浮動情緒??记?5天,踏下心來,指導學生回歸基礎,每天做一至兩套試卷,同時看一至兩套試卷的錯題。對在考試過程中容易丟分的細節問題進行歸納總結,避免學生再次丟分。

篇4

關鍵詞:“采蘑菇”式教學;點、線、面結合;高三英語;復習

中圖分類號:G633.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42-0186-02

著名的數學教育家波利亞曾形象地指出:“好問題,同采蘑菇有些相像,它們都能成堆地生長,找到一個后,你應當在周圍再找找,很可能附近就有好幾個。其實,這一理論也同樣可以應用于英語教學中,若教師能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研究課本中的一些典型問題,由一個基本句型出發,運用類比、聯想、特殊化和一般化的思維方法,揭示其豐富的的內涵。當然,老師在進行變式時要做到恰如其分,并應針對高考命題的”源于課本,高于課本“的原則,做到循序漸進,有的放矢,緊扣考綱,萬變不離其宗。為此,筆者認為,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做的精心備課,不能就題論題,學會善于采蘑菇,即對學生感到似是而非的問題要左右逢源地加以變式,以達到遇一題能知一類題的目的。下面筆者就一道高考題為例談談在高三一輪復習中,如何開展“蘑菇”式的變式教學,以供參考。

(2012.安徽,29)A lot of language learning,________has been discovered,is happening in the first year of life,so parents should talk much to their children during that period.

A as B it C which D this

在分析這一句子時,我們首先對其句型結構進行分析。我在教學中的常規的做法是先將句子的主干進行提煉出來,即對整個句子進行拆分。因為句子一旦經過提煉主干,意思就會清晰很多。用此方法,不難看出,句子的主干是:A lot of language learning is happening in the first year of life.而我們看到句子剩下部分中,“so parents should talk much to their children during that period”這一部分我們可以不理會,而中間的“_________ has been discovered”這一部分是定語從句。根據定語關系代詞的常識我們可以直接排除掉B和D。而僅剩的A和C兩個選項,as和which均可以引導定語從句,此時,老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對as和which在引導于定語從句中的異同點進行歸類拓展。

拓展1:as和which都可以指代主句中的一部分或者整個句子的內容,有時可以互換。

He married her,which/as was natural.很自然地,他和她結婚了。

但是,就剛才的高考題來講,需要學生道出as和which 的區別。因此老師要進一步引導拓展歸類。

拓展2:as引導的定語從句可以置于句首,而which不能。As is known to us all,China is developing rapidly.

眾所周知,中國發展迅速。

在此句當中的as就不能用which替代,而由此類比,我們又可以列出下一條。

拓展3:as有“正如,正像”的意思,而which卻無此意。表達此意時,as從句中常有“know,expect,happen,point out,plan,suggest”等單詞或短語進行搭配。

這一條正好符合我們最初列出的那一題安徽的高考題。當然,同學們在剛接觸這一題時還是有一些生疏,不易接受,因為“_________ has been discovered”是一個被動形式的題目。此時老師可以慢慢引導,設法把它變成主動形式的結構,以求學生能夠漸漸地接受并且理解。由此,我們不妨可以把它加工成為“_____ some scientists discovered”。這樣一變通,學生便很快理解為“正如科學家所發現的那樣……”順暢地完成此題。但此時,老師不能就題講題,而應該讓給學生繼續像采蘑菇一樣進行發散思維,總結日常生活中類似的結構,并要求學生熟記于心,以達到觸類旁通之效果。如:

as we all know,as is known to us

as we expect,as is expected

從這些簡單的例子中掌握以下方面的技能:

(1)融會貫通

如:as is often the case(經常是這個情形)

as is mentioned above(如上所述)

as is announced(如宣布的那樣)

(2)舉一反三

在學生對于上述情況有所了解及掌握之后,老師可以趁熱打鐵地引導學生再列舉出類似的形變而神不變的高考題:

(2012,福建,23)

The air quality in the city,________ is shown in the report,has improved over the past two months.

A that B it C as D what

綜合以上所述的理由,我們不難推出此題的答案是C。并且與剛剛安徽的那一題如出一轍。

其實,在這節課中,講到此處,本人意猶未盡,興致大發,及時的又以采蘑菇的方式讓學生繼續聯想as在定于從句中的其他重要用法。

拓展4:在定語從句中當先行詞被the same,such修飾時需要的引導詞。來看下面兩個例子:

(1)He wears the same coat ________ as I did yesterday.

由例題(1)筆者又可以讓學生歸納并掌握以下內容:

在定語從句中,當先行詞被the same修飾時,既可以用as也可以用that來引導,只不過意義有所不同,如剛剛第一句中既可以填as也可以填that,只不過the same...as 指代同樣或同類的事物。The same...that指代的同一個事物。

如:This is the same watch as I lost.這塊表與我丟的那一塊一樣(不是那一塊)。

This is the same watch that I lost.這就是我丟的那塊表(就是那一塊)。

(2)It is such a difficult problem_______ none of us can work out.

在讓學生給出這一題的答案時,很多學生按照思維定勢很順暢地喊出了答案應該是“that”,并且很有信心地回答出“如此…以至于”的so...that 和such...that句型。借此機會,筆者迅速在黑板上寫出另外一個題目,讓同學們進行比較;

It is such a difficult problem_______ none of us can work it out.

看到第二個例句,同學們眼里有疑惑,但比較之下,又通過相互討論,同學們很快看出區別,并且了解到這兩個題目,雖然一字之差,題目的意圖和答案就大相徑庭了。仔細分析定語從句的概念及關系詞的三大作用之一:“充當成分”。可以看出,這兩個句子中,先前的句子空格處缺少賓語,而后來補充的句子不缺失成分,因此可以判斷,第一個是定語從句,而先行詞前又有the same 修飾,因此應該用as,而后來補充的句子則是一個狀語從句,表達“如此……以致”之意,應該用that,即:so...that...或者such...that的句型。

此時,筆者有鼓勵學生趁熱打鐵,隨便舉出一些類似的簡單例子,如:

He is such a kind man that we all respect him.

He is such a kind man as we all respect.

篇5

誠信不僅是一種品行,更是一種責任;不僅是一種道義,更是一種準則;不僅是一種聲譽,更是一種資源。以下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的關于誠信月上的精彩講話稿范文,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來欣賞一下吧。

誠信月上的精彩講話稿范文1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誠信。

我們大家的口中天天說誠信,甚至時時講誠信??墒怯终嬲袔讉€人能理解誠信呢?“誠”是誠實,主要是指說話,辦事老實的態度,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靶拧笔鞘匦牛饕侵概c人約定好的事情或答應別人的事情要說話算數,說到做到??偟膩碚f,誠實守信是一種優良的品質。說到這兒,你可能會問:“為什么要誠信?”因為誠信是學習、做事、與人交往應遵守的基本道德準則。

拿學習來說,就需要有誠實的態度。無論是學習語文、數學、還是學習社會知識,知道就說知道,不知道就說不知道。然后通過努力,變不知道為知道,不斷地增長知識,相反,學習時三心二意,不懂裝懂或在學習中投機取巧,弄虛作假,當著老師和父母的面說要好好學習,而在實際行動中,又不去實現。

這樣既學不好功課,也不利于思想品德的提高。同學們都聽過《狼來了》這個故事吧,那時候。在大家心里,說謊可能是件很可怕的事。可后來我們漸漸長大了,這個故事也許同學們淡忘了。有時做錯了事,為了避免被挨罵,會說一些不夠誠實的話。同學們,說謊是不行的,如果你很喜歡說假話,大家會漸漸遠離你,從此,你會變得很內向,成績也會有明顯的下滑。這時你才會知道,說謊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啊!人說:“金錢可以買到山珍海味,可以買到金銀財寶,什么都可以買得到?!钡艺f:“誠信是金錢買不到的!”同學們,從現在開始,讓我們做一個誠信的人吧!我們都堅信:誠信之花將開遍我們的校園,開遍海南,開遍祖國大地!

誠信月上的精彩講話稿范文2同學們,老師們:

早上好!

我今天講話的題目是“端正態度認真復習,誠信考試爭創佳績”。

同學們,在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上半學期我們取得了優秀的成績。高三一模我校普通類考生共有54人達到本科線;高二學業水平測試率達到99.7%,物理、化學、生物、政治、地理、信息6門學科的均為100%。以上均創造了我校的歷史成績。

同學們,成績已然過去,下周高二同學就將迎來期中考試,再下周高三同學又將參加二??荚?,都需要我們再接再厲,以積極的心態備考,認真復習,全力以赴,爭取考出更加優異成績。

在這最后的一兩周時間里,怎樣復習才能更有效呢?我建議同學們從以下幾點進行考前復習:

1、優化計劃,突出重點:

同學們在復習時一定要針對自己的情況,結合學科老師的要求,為自己制定一個合理的復習計劃,科學安排復習時間、明確復習重點。在完成老師布置任務的前提下,要能自覺地按照自己制定的復習計劃進行自主復習。

2、重視課堂、重視積累:

要重視考前的幾節復習課,這些課都是老師在課程標準、考試說明和考試要求等具體情況下、總結學生常見錯誤的基礎上設置的復習課,因而,同學們要充分重視復習課,注意力集中,積極主動參與思考,課后認真總結,及時消化和鞏固,把重點的和不理解的問題記在筆記本上,及時向老師、同學請教,弄懂為止。

在課后復習中,我們還要充分重視自己的學科筆記本或習題糾錯本,這些都是你在平時學習中積累下的重要資料,是最最適合自己的一手復習資料,在考試前,每位同學都應該把自己精心積累的筆記和糾錯內容認認真真地回顧,反思和消化。

3、復習知識,查漏補缺:

同學們在接受新的知識過程中,往往存在著三種不足現象:

一、有的知識是完全不理解。

二、有的知識是一知半解。

三、有的知識是運用不靈活。

我們在復習過程中,應該從課本和筆記本中全面梳理開學來所學的知識點和課堂補充的知識點,對模糊不清的知識做進一步的理解和辨析,同時結合平時作業、練習中出現的問題,查找自己不能靈活運用的知識,并及時通過新的練習及時彌補這類知識運用的不足。

4、勞逸結合,科學用腦:

在復習階段,有不少同學總是要廢寢忘食、加班加點地復習功課,用減少睡眠和減少文體活動的方法來增加學習時間,這樣做的害處是很多的。有的人會整天疲乏無力,思考問題變得緩慢,記憶力明顯下降,致使學習時間長而效率低。

列寧說過:不會休息的人不會工作,在考試前夕,加緊復習是完全必要的,但一定要勞逸適度。譬如,在緊張地學習一段時間之后,課間散散步,不大聲喧嘩,不追逐調興,這樣可使大腦得到適當的休息,課上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冷靜審題,誠信考試:

“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我認為這句話也同樣適用于我們,考試時要想正常發揮,首先是要合理地分配時間,先易后難,不要因為某一個題目浪費太多的'時間;其次是要認真地審題,分析題目的意思,找出關鍵的詞、句和已知條件,排除一些干擾因素,正確答題。

當然考試還有重要的一項考查,這就是:考我們的人品,這就要求我們每位學生要誠信考試。車無轅而不行,人無信則不立。誠實守信是新世紀人才最基本的做人準則,公平競爭是我們必須遵守的一個原則。樹道德之新風,立誠信之根本,是我們每位學生義不容辭的責任。

只有真誠地面對自己,真誠做人、誠實做事才能獲得更多的信任與尊重。因此我們切勿因小失大,為一時的虛榮,而違背考試的真意,任由自己不負責任的行為而遺憾終身。

同學們,考試成績的不如意可能是暫時的,即使自己的成績不理想,也不要在考試中采取不正當的競爭手段,我們應當做一個光明磊落的人。

同學們:讓我們以良好的心態,科學的方法,充分地去準備,為期中考試、高三二模考試呈上一份滿意的答卷,為自己收獲一份自信和喜悅。

誠信月上的精彩講話稿范文3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晚上好!誠信,就是社會人際關系的精神紐帶,也就是人際關系的最高原則,它不與仁、義、理、智四德并列,而是它們的綜合體現。誠,即真誠、誠實;信,即守承諾、講信用。誠信的基本含義是守諾、踐約、無欺。通俗地表述,就是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誠信不僅是一種品行,更加是一種責任;不僅是一種道義,更加是一種準則;不僅是一種聲譽,更加是一種資源。就個人而言,誠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企業而言,誠信是寶貴的無形資產;就社會而言,誠信是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就國家而言,誠信就是良好的國際形象。誠信就是道德范疇和制度范疇的統一。誠信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就是公民的一項基本道德責任,就是為人處事之本;當代學生必須具備誠實守信的品德,方能在日后激烈的社會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考試,作為一種較好的相對公平的測試評價形式,一直被廣泛應用于各級學校。為什么要考試?首先,測試你對某門課的掌握程度;其次,測試你的學習技巧和記憶力;再者,評估老師的教學質量,了解哪些教得不錯,哪些需要加強; 最重要的是,測試你是否誠信!

古人云;“人而無信,不知其可?!闭\實守信就是應是每個學習者所應遵守的準則。然而近年來,弄虛作假的風氣在社會上彌漫,影響到了八中校園。肆意杜撰、移花接木成為原本純潔神圣的學術殿堂中某些人的看家本領,抄襲、夾帶成為部分同學應付考試的法寶。每年考試,學??偰懿槌鰩讉€作弊學生。而作弊不僅是對我們自己能力的否定和蔑視,更加是對我校良好風氣的褻瀆,作弊者不僅丟掉了誠信,更丟掉了尊嚴。

誠信考試,這一新概念一經提出就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引起了大家尤其是學生的強烈共鳴??缛氚酥械拇箝T,莘莘學子的心里都明白,我們要挑戰的是高考。一次次的考試,一次次的檢驗,可以讓我們看清自己的弱點,改正自己的缺點,促使我們今后更加努力,使自己的成績更加進步,這樣才能給予我們更多挑戰高考的自信。但是如果這一次次的考試都是虛假,不真實的,那么我們又怎么可能真正找到這份自信呢?考試如果考砸了,可以下次再努力;但品行上如果沾上了污點,又豈是能輕輕地拭去。在過去,每每考完試,當我們聽到校內有某某同學因考試作弊而受處罰的消息時,我們的心中不免會為這些同學感到絲絲酸楚。當這些同學們受到如此的處罰后,他們的心中一定也充滿著后悔,充滿著愧疚,充滿著痛苦,他們后悔自己的一時糊涂。所以,為了讓我們不后悔自己的行為,請同學們自覺遵守考試紀律,誠信考試。

自古以來,讀書人都是以節操為本,以誠信為基。八中學生更應該傳承民族美德,樹道德之新風。學習在于點滴積累,親手采的蜜最甜,親自釀的酒最香。期末考試即將開始,值此本班向全體同學發出倡議:

1、全體同學認真復習,積極備考,嚴守考試紀律,誠信考試,自覺抵制考試中的各種不良風氣。

2、學生干部、團員帶頭遵守考場紀律,以身作則,從我做起,為全體同學做出表率。

3、同學之間互相督促,互相警策,制止作弊,弘揚正氣。

我們真誠希望各位同學憑自己辛勤的汗水和真才實學,在考場上發揮出色水平,以誠信考試為榮,以違紀作弊為恥,弘揚求實學風,維護知識的尊嚴!用誠信品德向自己、向老師、向家人交上一份高水平的答卷。

誠信月上的精彩講話稿范文4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好!

我是---,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誠信做人,誠信考試”。

風來了又走,花開了又落,又是一年繁華!時光飛逝,不經意間,本學期的學習已被時間消逝了,我們即將迎來了期末考試。

自古以來,考場上少不了的二字,便是誠信?!罢\信做人,誠信考試”,說出來就像是天經地義一般平常。誠實守信是每個學子所應遵守的準則。自古以來,讀書人都是以節操為本,以誠信為基。長虹學子更應傳承民族美德,樹立道德新風,展示我校道德生活教育的成果。

記得有人曾經說過:“這世界上只有兩種東西能引起人心深深的震動。一個是我們頭上燦爛的星空,另一個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倍瘢覀冄鐾n穹,天空仍然明朗,內心那些崇高的道德法則,有些卻需要我們再次呼喚。誠信就是其中之一。李白說“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形容誠信的分量比大山還重。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意在“沒有誠信的人,幾乎是不能想象的”。盧照鄰說“若有人兮天一方,忠為衣兮信為裳”。

誠信如此重要,我們更應倍加珍惜,如果僅是為了相對漂亮的分數,或是逃避一時的難堪,而在自己的回憶里留下了不光彩的一筆,豈不可惜?誠信不但是一種自尊、自重、自愛,更是真實的自我、坦蕩的自我、誠信的自我,這是一種光榮。正如古語所說:“索物于暗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當世者,莫良于誠?!庇辛嘶鸸?,才能照亮黑暗,有了誠信,才能立足天下。

誠信是人之脊梁,“山無脊梁,要塌方;虎無脊梁,莫稱王;人無脊梁,別做人,做個飯袋,裝米糧?!薄皩θ艘哉\信,人不欺我,對事以誠信,事無不成”,我誠信,所以我美麗;我誠信,所以我自豪。真誠希望我們各位同學憑自己的辛勤汗水和真才實學,在考場上發揮出色水平,以誠信考試為榮,以違紀作弊為恥,弘揚求實學風,維護知識尊嚴!做一個誠信的人!贏要贏得別人心服口服,即使輸也要輸的坦坦蕩蕩。

如果你想在考試中作弊,想在考試中投機。那么我想試問,你將會拿著通過丟失自己的尊嚴而得到的高分去炫耀嗎?還是捧著那通過違背自己人格的而拿到的榮譽去譏諷別人的誠信!在那短暫的虛偽謊言下,生命不可能在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你只會在其中墮落之后再墮落,如同吸食著,一點一點的吞噬你自己的精神你自己的人生!

可能你還抱有一絲幻想,想著最起碼大家知道我曾經考好過輝煌過,而事實呢?到了最后你誰也沒有騙到,誰也沒有受到傷害,你只是在以“誠信做人誠信考試”的氛圍里扮演著那最為可笑的小丑,你一直以為自己很聰明,而不知道你一直在自欺欺人,在拿自己的命運開玩笑!

試問:你甘心愿意自欺欺人,自食惡果嗎?你肯甘心承認你自己就比別人差,比別人失色嗎?你難道甘心看到十年寒窗后的慘敗,看到丟失誠信,丟失人格的自我嗎?

不,我們都不會接受!因為我們都渴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綻放專屬自己的人生七彩之花!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誠信月上的精彩講話稿范文5尊敬的各位領導、同事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為生命保駕懷感恩心、為健康護航做誠信人》。如果說感恩是三月的春風,那誠信就是五月的花海;如果說感恩是七月的陽光,那誠信便是九月的楓葉。感恩是人生路上的清水,當我們被浮華弄臟了雙手,是對感恩的堅持助我們洗凈污垢、凈化心靈;誠信是人生路上的拐杖,當我們摔倒在利益面前,是對誠信的堅持助我們在荊棘叢中勇敢向上、無畏前行。

感恩生活、誠信服務,這是我們的服務理念,也是我們醫生心中的崇高信仰。在這里,憑著對事業的忠誠和對生命的尊重,我們婦幼人在平凡的崗位上,寫出一個又一個醫學故事,譜寫了一曲又一曲生命贊歌。

懷一顆感恩的心,才能更懂得尊重。蘇格拉底曾這樣說過“貢獻你的摯愛來贏得人心”。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我們不但要學習華陀的廣施善道不分貴賤,李時珍的嘗遍百草著書濟世,孫思邈的為民救世大醫精誠,更要學習對人、對事、對生活、對生命感恩,做到能體諒處且體諒,能饒人處且饒人。工作中常常有人這樣抱怨:現在的病人太不尊重醫務工作者,現在的病人要求太高,可我們有沒有想過,假如我們是病人,我們會如何想,我們需要的又是什么?能助人之時,就一定要果斷,絕不猶豫。能回報之時,就一定要銘記,絕不忘恩。只有懂得感恩和珍惜的人,才能在工作中獲得尊重。

做一個誠信的人,才能更不忘職責。健康所系,性命相托,醫生的職責就是治病救人。魯迅先生曾說過:“中國欲存爭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舉。”“立人”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道德修養。作為醫務工作者,更要有這樣的修養,做一個誠信的人,一個不忘自己職責的人,一個為自己的良心和病人的健康負責的人,不該做的檢查不做,不該上的`治療不上,不該用的藥物不用。我們深知任重道遠,為了患者的康復,為了我們心中的的那份理想,為了讓生命之花更加燦爛,我們會以精湛的醫術,高尚的醫德,熱情的服務,做一個誠信的人,驅走病患心間的陰霾,還生命一個燦爛的晴空。

篇6

1.不能違背學生的認知規律,該意追求一步到位

近年來有的教師在復習中過早瞄準高考要求,一輪復習題即達到高考難度,與二輪復習題的難度相差甚微。像函數、解析幾何等內容一節課只能處理兩三道題目,而且在基礎年級就盲目拔高,力求使自己的教學和學生的認知一步到位。由于有些教師從教多年,又多年任教高三,對高考的命題耳熟能詳,站的就較高,所以在復習工作中不經意間就會提高教學的起點,而當這些高三教師輪轉到基礎年級時,總想把自己的感悟盡快講給學生的傾聽。殊不知,學生的認知過程是螺旋式上升的,追求一步到位的做法,只能會使大多數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被扼殺,信心受到重挫。因此,不同的階段就做適應本階段的事,新授課、一輪復習課與二輪復習課之間要有明顯的差異,不能盲目超前,在一輪復習中要暫時降低一些知識(如函數與解析幾何及數列等內容)的復習要求,不在難點上花太多的時間。

2.不能忽視學生個性差異, 過分要求統一

現在很多學校進入高三后統一選購一本復習資料,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整個備課組學進度、學內容和統一課后作業。而集體備課常常因各個學校教科研監管不力變成了“完全使用復習資料”的格局。同時,連復習資料上所選題目的梯度都不夠明顯,學困生跟不上而學優生又覺的“吃不飽”。其實集體備課的意圖是加強合作與交流,發揮眾人智慧,提高整體的教學水平。但因受教學任務繁重等因素的影響,集體備課的質量就大大縮水,就使得復習工作缺乏針對性,同時一味的搬用資料也制約了一些中、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因此,在保證充分集體備課質量的基礎上,更要注重個人的二次備課,務必做到:其一,根據各自班級的實際組織教學,在復習中要求課題統一、選用的資料統一即可,至于每節課講哪些題目?如何講?班級與班級之間不一定要完全統一。課任教師可結合班級自身的實際進行選題與講解,突出針對性。同時,由于增加了思考與選題的過程,也有利于教師自身的成長。其二,兼顧同一班級內不同層次的學生,每節課的教學最好能做到“淺入深出”。“淺入”是指教學的起點要低,讓學困生也能有所得;“深出”是指最后要留有余地,讓學優生能有探究和發展的空間。

3.不能準確定位的課堂教學, 教學思路模糊

相當一部分教師在復習中過分依賴現成資料,把自己的教學目標定位在講完資料的題目上。而且教師講題缺少線索,總是按題序逐題講解,有的教師一味地追求新題,把一輪復習變成了當年高考題目的堆積,而二輪復習更成了各地“信息題、押軸題”的堆積。其實把教學目標定位在講完資料、題目或按題序進行講題,其結果是在學生腦海里留下一個個雜亂無章的題目,學生形不成一定的知識體系與方法體系。在題目的選擇上也不是越新越好,教師眼中的陳題對學生來說很多還是新鮮的,那些經典的好題不能隨意舍棄。所以為了使學生能清晰地把握課堂的脈絡,教師自己對這部分內容考什么?怎么考?要做到心中有數。在備課時,要圍繞課題先提煉出一類或幾類本質性的問題來,一 節課著力就解決這一類或幾類問題。在實施過程中,應是根據復習思路有針對地去選題。而不是根據給出的題目來設計復習思路,因為高三復習往往要通過有限的例題來體現整章的內容和思想方法。所以教師要站在一個相對較高的角度來看某節課,著重思考如何來串題可使學生易于把握本節課的要點?那么如何串題呢?教師應該從以下幾個角度來選擇:其一、以知識或結論為線。即以課題中涉及到的知識點或重要結論為線來組題,這樣能將有關知識與結論網絡化、模塊化,便于總結與歸納。如,在“在函數零點與方程的根”這節課中,可按“①抓住零點存在性及個數問題,正確理解函數零點與方程根的關系;②掌握含參零點問題的基本解法,促進函數、方程、不等式的相互轉化;③把握極值、單調性、斜率等問題特征,與函數零點問題同步突破”這三條線來設計問題。再如,在“長方體與球組合求與球半徑有關的問題”這節課時,可按“①對從同一頂點出發的三條棱兩兩垂直的四面體的外接球問題;②對棱相等的四面體的外接球問題;③對棱相等且對棱還垂直的四面體的外接球問題,都可通過補形為長方體或正方體的外接球問題”這三條線來設計問題。其二、以解題的方法為線。當針對某一類問題的解題方法比較多時,則按解題方法為線組題,這樣能將這些常用方法逐個展現給學生,形成較為完整的方法體系。如,在“函數零點問題歸類”這節課中,可按“①零點的求解;②零點的個數的判斷;③已知零點的個數求參數的取值范圍;④零點所在的區間”等為線設計問題。其三,以條件的類型為線。如果某個課題中問題的條件易于歸納,可按此為線組題。如,在“不等式恒成立、恰成立、能成立問題求參數范圍問題”這三個課時中,可按照“①定義在區間[a,b]上的函數f(x),滿足f(x)≤k(k為常數)恒成立(稱為恒成立),求參數的取值范圍;②定義在區間[a,b]上的函數f(x),g(x)滿足f(x)≤g(x)成立(這稱為恰成立),求參數的取值范圍;③分別定義在區間[a,b]和[c,d]上的函數f(x),g(x)對任意的x1∈[a,b],存在x2∈[c,d],使得f(x1)≤g(x2)成立(稱為能成立),求參數的取值范圍”以這三種常見條件類型為線來設計。其四,以知識的應用為線,在一些應用型的復習課上,可按知識應用的幾個方面,知識應用所涉及到的一些領域或者知識應用的不同層次為線來組題,這樣做能提升學生的思維層次。如,在“復習幾何概率模型的綜合應用”這二節課時,可按“①對于一維幾何模型可轉化為長度模型、面積模型、角度模型、體積模型等求概率;②對于二維幾何模型在引入兩個變量后常常等價轉化為線性規化問題求概率。”這二條線來設計問題。其五、以歸納的題組為線。如果某個課題中的題目能按照不同的特點歸納成幾個題組,則可按題組為線來組題。這樣通過對比有利于學生理解與掌握。如,在“二項分布、超幾何分布求數學期望的概率的應用問題”這節課上,可按“①在樣本容量有限(如,一批產品共有M件,其中次品有N件)的條件下,逐次有放回的抽取m(m

4.不能僅對知識進行簡單羅列, 缺乏知識網絡的搭建

在對基礎知識的回顧與復習中,有些教師是孤立地進行梳理,簡單羅列。其實數學的概念和原理是數學解題的起點,基礎知識的領悟程度,直接影響到知識的應用能力。對基礎知識的復習,僅僅是孤立地簡單羅列,學生往往不能形成知識網絡。缺乏深刻理解因而不能靈活運用,這樣對能力的提升就會受到制約。因此在基礎知識的回顧與復習中,可與具體問題結合起來,在問題的解決中自然地呈現出來??梢宰寣W生了解每一塊知識在高考中的地位及通常的試題難度。所以,要做好以下幾點:其一、重視概念的多元表征,即通過一組等價命題對概念形成網絡和表象,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相關知識與內容。其二、注重概念的前后聯系,對于與其它概念聯系緊密的知識,應該將其關系呈現出來,以便學生形成知識網絡。其三,回顧知識的生成過程,對于一些重要的概念或結論,要簡要回顧其生成過程,特別是一些有啟示作用的推導的思想與方法。其四、揭示知識的內在規律,對于一些重要的數學結論,如果能揭示其隱含的內在規律,將有助于學生的理解與應用。

5.不能就題講題, 總結、歸納、變式不夠

有些教師對于復習資料中的典型例題的講解,僅讓學生在課堂上來說說思路,學生回答正確就過去了。常常聽教師們報怨說:“這個題目都講了幾遍了,學生還是一做就錯”。其實這些教師僅僅是關注了問題的答案,沒有把問題最本質的特性提煉出來。缺少對數學思想方法的歸納,當學生遇到同類問題時還是不會思考。當然,也缺乏及時的變式訓練,學生對一個問題的解法思想尚沒有完全領悟,教師已進入下一個問題的分析、講解之中了。其實,教師對典型例題的講解大可不必操之過急。首先要注意分析解后的反思,當問題解決之后,要增加解后反思環節,引導學生發現問題的本質,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學會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教師要時時引導學生從以下三個方面反思:①解決這類問題的一般方法是什么?有沒有更好的方法?②是否有相近的結論或相似的概念解決該問題?是否易與某個概念混淆?③該問題在解決過程中,使用了哪些思想方法?其次要及時進行變式訓練。當一個問解決之后切不可急于進入下一個問題,而要從問題的條件、結論、設問等角度進行適當變式,再讓學生獨立完成。以達到學生內化其解題思想與方法的目的,而且在變式教學中又不能為了變式而變式,變式要有明確的意圖,要指出它與原題的聯系,學生從中能獲得注意點與啟示。

6.不能缺失運算方法的點撥

進入高三總復習以后,有些教師講題時理順了解題思路后就說:“請同學們課后算一下”,然后報出答案就過去了,其實對于這些用慣計算器的學生而言,由于基本運算能力的缺失,經常會出現“會而不對――題目會做但結果不對,對而不全――結果雖對但不能得到全分”的現象。究其原因,學生在完成硬性作業都很困難的情況下,這種口頭布置的彈性作業,學生大多數不會當回事,其效果可想而知。由于在解題上學生普遍存在以下兩個方面的不足:一是學生運算能力不夠,不少學生是題目一看就會,一做就錯;二是規范性不夠,具體表現在解答的邏輯性不強、關鍵條件列不全、題意中的概念不能準確的進行等價轉化,一些關鍵詞語省略不寫或隨意跳步,因此,要將運算能力的培養與規范性的養成落實在平時的教學之中。切實落實以下三方面:①加強運算能力的教學。在例題的教學中,不僅要重視思路的形成,也要揭示其運算要點。如,當一個關鍵步驟的處理思想形成后,如何避免復雜運算,以及運算過程的優化的手段、策略等等都要向學生交待清楚。如,在“過定點的直線與圓錐曲線相交形成弦”的問題中,常常需要設出該直線的方程,是把直線方程設成“用x表示y”的點斜式的形式來設?還是用y表示x的形式來設?對于前者漏了一條斜率不存在情況需要分類討論,而后者則漏一條斜率為零的情況需要分類討論。如果再附加一條“向量共線的關系”為條件時,那么在把直線方程與圓錐曲線方程聯立時,用前者或用后者來設,化簡后的繁簡程度會不同。這些運算機理教師都要帶領學生去探討,這些優化運算的手段在課堂上點點滴滴的呈現在學生面前就會潛移默化、悄無聲息的產生學生運算能力的飛躍。②要關注學生的弱點。如,含參數的代數式的運算、解析幾何中的含字母運算與解方程組等等,要放慢節奏,讓學生多練習多展示,通過強化練習夯實雙基彌補弱點。如,在解析幾何中直線與圓錐曲線相交的問題,如何去創設含字母的等式(這部分內容在高考數學試卷中,解析幾何大題的第一問常常會創設a、 b、c、p及e的方程或第二問中創設關于某個字母的方程或函數。如2013年新課標高考數學卷的第20題解析幾何的兩問即是如此設置)?如何利用函數的思想去求最值、范圍等問題。使學生基本能達到遇到什么條件就能想到基本的數學方法。如遇到直線與圓錐曲線相交形成弦,只要和中點有關的問題就應該想到“點差法”去尋求中點坐標與斜率的關系式等等,這些都是學生的弱點需要我們教師去關注。③注重規范解題。教師在課堂上每節課至少拿出一道例題進行示范解答,其余的題目可讓學生板演或借助多媒體實物投影展示學生的解題過程,要指出學生書寫的不規范之處,教師要有明確的修改意見。

7.不能采用單一的教學方法, 忽略了以學生為主體

很多教師的復習課一直以自己的講解為主,學生被動接受。而且教師在講解題時,讀題后就匆忙去做題,學生無思考與展示機會?,F在很多學校的復習模式是“先做、后批、再講”,學生已經預習了,老師也作了批改,但講解方法卻沒有多少變化。實際上在復習時學生對于知識點已經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理解,如果只是按照教師自己的思路進行講解,很可能造成“會做的學生自以為懂了,不懂的學生下次仍舊做錯”的現象。所以對于復習課而言,要更多從學生的角度來思考問題,給學生足夠的空間來表達他們的想法,弄清這些想法背后的原因,這樣的復習課才會有針對性,至于“先做、后批、再講”這一復習模式,必須用好學生的預習成果,有針對性的選出一些概念性強、問題多的題目,要把學生預習中的成果轉化成課堂教學的問題鏈不斷的呈現。沒有必要題題都講,更不能從頭至尾逐題講解,教師要擯棄滿堂講的復習方式,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關鍵做好兩個方面:首先要能傾聽學生的思考。引導學生對相關條件進行分析、歸納和總結,尤其培養學生歸納整理帶有普遍的、規律性結論的能力,使學生逐步形成:①看到什么條件就能聯想到什么方法和結論。如,在立體幾何中“遇到對棱相等的四面體的外接球問題,就應聯想到補形為長方體的外接球問題”;如,在解析幾何中遇到“在橢、雙、拋中,以焦點弦或焦半徑為直徑作圓時應該聯想到圓與特殊直線相切的結論”,在2013年全國高考數學新課標卷(11)題,以拋物線的一條焦半徑為直徑作圓,就應該聯想到與y軸相切這條結論,進而順理成章的就得到該圓所過的點(0,2)必是該圓與y軸的切點,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在2013年全國高考數學新課標卷第21題的第二問:當m≤2時,證明:f(x)=ex-ln(x+m)。如果拋開利用第一問函數的單調性進行證明,而利用重要不等式去證明學生應聯想到一組重要的不等式:

等等培養學生善于觀察、聯想的能力。要將一些重要的方法、結論進行“模式化”、歸納、推廣,進而提升復習的效率加深對概念本質屬性理解的螺旋式上升;②教師在課堂要常常尋著學生的思路去問“你是怎樣想到的?”,在課堂上暴露其思維過程; ③“還有別的想法嗎?”,教師不要急于進入下一題,要給學生留一個展示思維的平臺,這樣既能做到一題多解又在互動中加深學生對概念方法的理解;④“你認為解決此類問題的最佳方法是什么?”,教師必須從學生的各種解法中指出解決此類問題的通性通法,不能讓學生太刻意追求特殊的技巧,否則會使學生在今后的解題過程中陷入對通性通法的迷茫之中;⑤“這種方法對于這道題還行嗎?”,教師在解題教學中不僅要對成功的解法進行歸納、總結、提煉,同時也要對失敗的解法去反思,培養學生理性思維的習慣,當然有時教師也可以采用錯誤的解法去“制造矛盾”,進而達到強化概念,加深對通性能法的理解。其次,提升學生作業或預習的效果,對于學生已經預習或已做完了練習和試卷,教師在課堂上要從這幾個方面授課:①關注錯的多的要剖析學生出錯的根源;②關注解法多的題目,教師要小結要提煉出這類題目的常用解法。在明確通性、通法的同時適當點撥關鍵步驟的運算機理,提升學生的運算能力。切不可過于追求那些“難、怪、偏、巧”之法。③要進行變式訓練,對于一些解法相同、類型相近的問題,應盡量進行變式訓練,強化學生等價轉化、合理遷移問題的能力;④普遍存在的問題需強化,對于學生預習中暴露出來的帶有普遍性的概念問題,講解后要配置相近、易混淆的概念進行鞏固、強化。并提煉出一些經驗性的結論。

8.不要進行空洞的形式化的小結

在復習課的課堂小結中,教師則習慣總結本節課共講了哪幾種題型,其實這樣做課堂效果并不理想。不錯,經典的數學思想需要在教學中不斷強化,但如果每節課總是停留在這個層面上就顯得空洞了,學生需要的是一些具體的、操作性強的解題策略。雖然題型小結法學生易于模仿與使用,但它會束縛學生的思維,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其實要提高復習課課堂小結的有效性,必須做好以下兩點;其一、不一定要把小結久留到課堂結束前去做,當一個問題或一類題目處理后,即可進行總結,總結時應側重解題切入點的回顧、數學思想與方法的歸納以及失敗原因的反思等。其二、對于復習課上遇到的主要問題要從具體策略上進行提煉,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如,對于不等式的恒成立問題,我們可作如下總結:基本解題思想是函數思想,即根據所給不等式(或其變形式)來構造函數,將不等式問題轉化為函數問題。具體解題策略是:①注意分清題中的字母誰是主元,即所構造的自變量,誰是參數;②當變量易于分離時,可轉化為求函數的最值問題;③變形后不等式兩邊函數都容易作出圖象的,可轉化為討論兩函數圖象位置的分布情況;④變形后一邊為零另一邊代數式構造成函數易于討論的,可轉化為函數值恒正(或恒非負)問題。

9.不能把作業量留的過大且難, 不易糾錯反思

進入高三一輪復習后,很多學校高三數學作業量就偏大,既有課堂配套的鞏固練習,

又有預習作業(資料中的匹配練習),有時在一些特定的階段還有填空選擇主觀強化訓練(稱為小卷一)和中檔四題強化訓練(稱為小卷二)以及綜合重組卷(稱為大卷),其中每天必做的有兩類:課堂配套鞏固題和資料中的預習題,有時作業還比較難,學生整天忙于應付作業根本沒有時間去回顧與糾錯。這就出現教師常常說的:“這道題講過多遍了怎么還錯呢?”其實,作業的有效性不是靠量多來保證的,而在于有針對性選題、學生勤反思、教師對作業的細批精講及學生的用心糾錯。要保證作業與練習的效果,教師要堅持把好選題關、難度關、限時關、講評關和學生的糾錯關這五關。其中最關鍵的有三點:其一要控制好題量與難度。每天與課堂內容匹配的變式題最好2至3題,資料中的匹配練習(或稱預習作業)最好不超過8題,其中解答題不超過3題。另外對于“兩種小卷”的使用不能過早,一般進入二、三輪復習時進入“化”效果比較好。教師要避免急進的作法,將考試、作業內容與課堂教學進程不匹配,結果在第一輪中把“月檢測卷”出成了含蓋高中數學所有內容綜合卷,違背了學生的認知規律,只能適得其反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其二選題要有針對性。教師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要加強二次備課的力度,對于作業的內容必須與當天講課內容匹配,是課堂典型、熱點題型的變式,從而才能起到驗收的目的。所以作業的針對性必須體現兩個方面:一是要有本節課典型例題的驗收題即變式題,題量是課堂內容匹配2至3道,二是下節課內容的預習作業。很多學校進入高三總復習只預留第二部分作業,即資料中下一課時預習作業。而對于本節課的重要思想方法僅僅是“一講了之”,這樣就不能起到強化概念、數學思想方法的目的,效果就變弱了。其三糾錯工作不能松懈,每周必須給學生留有一定的時間進行自我訂正與回味,學生應當建立自己的錯題集,對于典型錯題要注明錯誤的原因,以及所獲得的啟示。備課組也可建立學生錯題庫,在周測、月測及使用“小卷”強化概念、思想方法時進一步糾錯,而且學生反思糾錯的工作不僅常常要在課堂上去做,更要植根于從事高中數學教育、教學的一線工作者的思想觀念中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