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即景作文范文

時間:2023-03-21 00:00:2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雨中即景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雨中即景作文

篇1

屋頂靠窗有一條裂縫。雨急時還無事。這些天,連綿不斷,終于滲透下來了。

雨水順墻而下,到窗簾上,再流到地上,匯成一條小溪流,自然地順著地面的形態,彎曲繚繞,讓人聯想到山川中姿態婉然、天趣自成的小溪。不,已經看到了,那景象就在眼前,在溝谷,在山澗,如詩如夢。

有一小股雨水滴落到窗頁上,再跌落在窗臺上。“噠——噠——噠——”,交織著外面雨絲“沙沙”聲,形成一曲自然、和諧的韻律,生動之極。

雨滴,一顆一顆落下,濺起瑩白如玉的小水花,讓人如癡如醉,好想捧住她,卻怕破壞這意外的美景。

“丁咚——丁咚——”,我的耳邊忽然響起了同樣節奏的另一種聲音,腦海里幻變出另一幅畫面——

綠葉藤條如絲掛于石壁上,葉色不深,葉片不多,幽幽地,如煙似霧。石縫滲出的水歡欣地在藤蔓上旅游,然后,“丁咚——”,躍入潭中,濺起美麗的水花,帶著漣漪的笑臉融入母親的懷抱。

篇2

"鈴鈴……"放學鈴聲急促地響了,同學們背起書包,打起雨傘,歡笑著走出教室,不一會兒就消失在雨簾里.我也不例外.這一陣子,經常下雨.夏天的雨有時輕柔,有時猛烈,像一位詭秘的魔術師,讓人揣磨不透.

我走在馬路旁,邊呼吸著被雨水過濾過的甜潤的空氣,邊欣賞著道路兩旁的街景.我放慢了腳步.人行道上冷冷清清,偶爾才會有幾個人或幾輛車在上面走過.可是馬路兩旁卻出奇的熱鬧,成了傘的海洋,人的海洋.看,一位滿頭銀發的老奶奶牽著她的小孫女顫顫巍巍地走來了,老奶奶臉上浮現出無奈的神情,似乎在詛咒著這潮濕的天氣.呀,一只可愛的大黃狗跑到了路心,"汪汪"地叫著,仿佛在說:"下吧,下吧,我要痛痛快快地洗個澡!"

馬路兩旁的行人似乎少了些了.雨水卷走了夏日難耐的酷熱,也卷走了黃昏時的疲憊.兩旁的房屋在雨中紋絲不動,好似威嚴的將軍.雨水打在窗上"啪啪"直響.雨水幫房屋洗去了灰塵.房檐下的小水珠斷斷續續的,接連跳入地上大大小小的水洼中,濺起一些水花,像火焰般次第開放.

最美的還是雨中的那棵玉蘭樹.它美麗而潔白的花朵貪婪地吮吸著雨水,但貪婪也給它們帶來一些"厄運".剛剛打苞的花最為幸運,它們被大片大片的葉子遮住,雨水奈何不了它們.但是開得正艷的玉蘭花的花就沒有那么幸運了.它們撥開綠葉,像是在炫耀自己的美麗.它們被雨點打得花瓣兒也掉了,成了一朵朵殘缺的花朵.綠葉上貼滿了一顆顆水珠,有的水珠匯聚在一起,從葉子上滾落下來.玉蘭樹的樹干也挺得筆直.樹根也得到了滋潤,感謝雨水給它們送去營養.陣陣清風吹過,玉蘭樹頻頻點著頭.

雨停了.太陽又重新出現在我們眼前.馬路上的行人又多了起來,又匯聚成一片人的海洋……

篇3

看??!大街上的人們來來往往,好不熱鬧!你瞧,沒帶傘的人手捂著頭急急忙忙地往家跑,生怕被淋成落湯雞。帶雨傘的人們則不慌不忙地走走停停,盡情地享受著雨水帶來的歡樂。穿著雨衣的孩子們卻與眾不同,他們蹦蹦跳跳,邁著輕盈的腳步漫步在雨中。他們喜歡雨點打在自己的身上,他們喜歡下雨,有時還伸出手,讓雨點跳在自己的手心里。

雨滴落在荷葉上,滑進中心,隨著葉柄的顫抖,水滴也不?;问幹?,仿佛坐進了搖籃。積少成多,這些小珍珠最后慢慢地落進河里。

小鳥的翅膀被雨水浸濕了,它用盡全身力氣飛到松樹上,撣撣翅膀,伸伸腿又使勁地抖身上的羽毛。剎那間,一顆顆晶瑩的小水滴在空中飛舞,精彩極了!

篇4

關鍵詞: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困境;對策

一、初中語文作文的教學困境

1.教學方法老套

目前,初中語文教師采取的作文教學方式依舊較為落后,只知道從用詞、語句、修辭上下功夫,忽視了作文的整體性。僅僅是讓學生閱讀范文的做法,也阻礙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無法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2.作文寫作存在抄襲現象

寫作是表達觀點、抒感的渠道,然而很多初中生把寫作看成了一大難題,在作文書寫中一籌莫展,只知道拼湊文章,寫作態度不端正。甚至面對巨大的作業壓力,有的學生不主動構思作文,而是照搬照抄作文大全,對待寫作的心態消極,作文創作能力勢必得不到提升。

3.教師對待學生寫作的態度不規范

據調查,我國初中語文課堂依舊以文章的教學為重點,有些教師認為作文能力的提升主要依靠學生的自我積累,在講解過程中較為片面。此外,教師還沒有認真對學生的寫作開展評定,評語不規范,草草了事的現象明顯。

二、擺脫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困境的有效對策

1.更新教學方法

初中語文教師要全面創新作文的教學方式,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基本著眼點。因此,教師要提高作文教學的吸引力,加強引導性教學,適當地引入教學新情境,并運用現代化技術實施教學,突出學生的表達欲望,從根本上搞好作文寫作。

2.做好作文寫作的指導工作

教師是教育教學的主導者,想要提高初中生的作文寫作水平,教師要從全面性上把控教學,堅持因材施教。要求初中生的作文具有創新點,增強文章的文采。此外,教師在對學生開展寫作指導的過程中,還要分析他們的作文立意,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設計新的寫作計劃。

3.鼓勵學生在生活中積累寫作素材

作文書寫是一項綜合性較強的項目,對學生的知識積累、邏輯水平都有很高的要求。好的文章都是與人們思想最接近、最能引起共鳴的作文。教師要善于挖掘學生的特點,讓他們注重生活細節,在平時的生活中慢慢累積創作的材料,為寫作打基礎。

參考文獻:

篇5

In my humble opinion, people should take measures to control the pollution. Recently, not only the government, but also individual has taken part in the action of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This is a good sign. Rivers are being cleaned, air is purified, and the people come to realize that the importance of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However, this is not enough, the problems are still exist. Not all of them have been solved. Some factories are still pouring dirty water into the rivers or give off the toxic gas into the sky. We should know that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needs everybody’s effort.

我們都知道,污染對生物有很大危害。在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不同類型的污染。例如:水污染,空氣污染,噪音污染等等。水污染會使人們生病,甚至死亡。臟空氣會使患肺癌的幾率上升。而噪音污染會讓人失眠。人們的健康水平會下降。

在我看來,人們應該采取措施去保護環境。最近,不僅僅是政府部門,個人也參與到環保中去。這是個好現象。河流干凈了,空氣清新了,人們也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

篇6

關鍵詞:市場經濟;新聞媒體;媒體運作

一、引言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新聞媒體也在逐漸趨向于商業化,由于受經濟因素的影響,使得媒體對于新聞的報道逐漸偏離了傳統新聞學的標準。對于這一問題,需要對其原因及表現進行深入分析,才能在今后的新聞媒體發展中做出調整。

二、市場經濟對新聞的影響作用

(一)媒體經濟利益的影響

在市場經濟背景下,造成新聞媒體發生畸變的直接因素是經濟利益的影響,市場經濟中媒體為了自身發展,需要不斷爭取更多的市場份額,從而更有效地吸引受眾的關注。在這一條件下,媒體產品必須做到迎合受眾的口味和習慣,才能更為充分地獲得認可。因此為了追求經濟利益,一些媒體采用各種不合理手段迎合受眾的愛好,影響了新聞功能的發揮。

(二)社會環境的影響

市場經濟的發展會對社會環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改變,從而引起新聞媒體的變化。在市場經濟影響下,人們更為注重自由表達,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也促進了人們的溝通和交流。在市場經濟環境下,人們生活壓力較強,更加需要輕松的新聞內容,相比于傳統的新聞播報方式,受眾更容易接受生活化和娛樂化的方式。根據這一需求,目前許多媒體開通了相應的網絡平臺,并改變了傳統的播報內容和表達方式。

(三)受眾的心理需求

新聞媒體的作用主要是為了滿足受眾對信息的需求,同時受眾具有自身的心理需求,會對新聞媒體產生反饋作用。媒體為了更好地吸引受眾,就需要特意迎合受眾的心理期待,具體有以下三方面。第一,受眾具有惰性心理,即在潛意識中愿意接受具有娛樂消遣功能的新聞信息,在閱讀新聞時不希望心理結構發生改變[1]。在受眾接收娛樂化的新聞信息時,不需要進行很多腦力活動,信息傳遞過程較為模式化,因此能夠在受眾接收信息的過程中感到較為輕松。第二,受眾具有接近心理,接近心理是指受眾所感受到的參與感,從被動閱讀新聞轉變為主動和積極地參與到新聞的傳播中。因此媒體需要讓受眾在心理上體驗到自己對于新聞傳播的重要作用,才能對新聞媒體產生更高的認可度。第三,受眾具有消遣心理,市場經濟的影響下,新聞逐漸成為一種供人消遣的產品,對于受眾來說,政治性很強的新聞難以滿足其放松的需求,而內容輕松的娛樂新聞逐漸成為媒體報道的主流。

(四)全球化趨勢的影響

全球化趨勢是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表現,這一趨勢也對新聞媒體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西方文化的傳入也對我國新聞媒體產生了很大影響。由于國外媒體行業發展較早,國內很多新聞媒體在發展過程中都對國外新聞媒體的運行機制進行了學習和借鑒,在這一過程中,國外媒體的落后和消極思想也很容易對國內媒體造成不良影響,造成新聞媒體價值觀的改變。

三、市場經濟中新聞媒體的運作與功能表現

(一)新聞娛樂和消遣功能突出

目前在市場經濟環境中,新聞的娛樂化現象是新聞媒體運作中的一種主要表現。新聞娛樂化主要是指新聞媒體將一些明星的花邊新聞、體育新聞、獵奇新聞和各種幽默事件等內容作為新聞報道的側重點,對其中不具備嚴肅性的內容進行充分挖掘,并重點發揮新聞的娛樂功能。在新聞功能的實現方面,傳統的新聞媒體更為注重社會功能的體現,因此比較注重時政新聞、公共政策、公共利益等內容的報道,而對于目前受娛樂化趨勢影響的新聞媒體來說,更為注重實現新聞的娛樂和消遣功能,使得新聞的社會功能產生了明顯下降,受眾在閱讀較為嚴肅的新聞報道時,表現出更為消極的態度。對于國內外新聞媒體來說,娛樂化現象普遍存在,娛樂化現象對于新聞社會功能的正常發揮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響,具體有以下表現。

1.影響新聞內容真實性

在新聞娛樂功能得到充分發揮的同時,也對新聞內容的真實性造成很大程度的影響,主要是因為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媒體為了吸引關注度和追求經濟利益,對于新聞內容的真實性不加核實,造成新聞報道的真實性和嚴謹性無法保證。比如目前體育新聞的娛樂化現象較為嚴重,存在真實性難以保證的問題。如2015年2月9日在某體育刊物上發表的《給寧澤濤上春晚潑點冷水》這篇報道,其中描述了寧澤濤排練春晚節目的情景,而實際上寧澤濤此時正在澳洲參加冬訓。同時為了避免承擔責任,很多媒體在新聞內容前面加上“據說”一詞。

2.對受眾造成誤導

新聞的娛樂化除了表現為關注娛樂性質的內容外,對于一些嚴肅的新聞內容,很多媒體也運用了娛樂化的表現方式。比如對于一些社會新聞的報道,呈現出新聞人物八卦化、情節夸張化、語言暴力化的特點,如某些媒體對“于歡”案的報道中對高利貸收賬人員的不良行為做了細致描寫,并刻意渲染于歡實施報復時的心理活動,很容易造成受眾對整個事件產生不正確的理解[2]。

(二)新聞媒體運作受商業利益驅動

在市場經濟環境下,新聞媒體的運作中也表現出商業化和集團化的特點,商業利益成為了新聞媒體運作過程中的關鍵因素,也是造成新聞娛樂化和媚俗化的深層原因。在市場經濟的角度,報紙、電視節目等媒體同樣也是商品,需要由消費者進行選擇,因此同樣受到市場經濟調控的影響,其中受眾需求起到最主要的調控作用。新聞媒體的市場運作最早開始于西方國家,主要運作模式為有限市場運作模式。目前美國媒體的市場化程度最高,其運作模式中,媒體主要由財團創辦,同時很多美國家庭也通過購買一定數量的股票,成為公司的股東和所有者,在這種情況下,媒體公司老板也必須對持有公司多數股份人員的利益進行考慮,迎合大眾的口味需求。市場經濟的影響使得美國新聞媒體中出現許多新聞內容缺乏嚴謹性的“小報”,而對于包括《時代》周刊在內的嚴肅媒體,也增加了娛樂化報道以迎合大眾需求。如1977年娛樂化報道作為“封面故事”的百分比為7.7%,1997年提高到15.4%。除此之外,西方媒體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曾出現“黃色新聞”時期,是新聞媒體運作受商業利益驅動的典型表現,具體表現為《世界報》與《紐約新聞報》二者的競爭,兩家媒體為了提高發行量,在不斷降低售價的同時,刊登大量的低俗新聞內容,爭取社會底層的讀者市場。在1923年相關標準出臺后,這一現象才逐漸消失。對于國內媒體來說,市場經濟的發展使得國內媒體處于從國有的行政事業單位體制到以市場為主體的公司體制轉變階段,媒體的性質也存在很強的復雜性。在當前多種體制并存的階段,商業利益成為推動媒體運作的最主要因素,而缺少必要的新聞理念,將收視率、收聽率作為發展的首要目標,注重廣告份額,而對新聞質量缺乏追求。

(三)新聞價值判斷的變化

新聞價值的判斷主要受政治因素和經濟因素的影響,同時新聞傳播人員自身因素也會影響到新聞價值的判斷。在上述三者的相互作用中,新聞傳播媒體在政治因素方面,主要起到引導輿論、傳達方針政策的作用,政治新聞的傳播效果受到受眾對于政府和新聞媒體信任度的影響。經濟因素對新聞價值判斷的影響分為外部經濟因素與內部經濟因素兩方面。外部經濟因素主要體現為地區因素,市場經濟的發展使得各地區的經濟水平出現差異性,也影響了對新聞價值的判斷。如我國東部地區新聞對政治、經濟領域的關注程度要高于西部地區。在較高的經濟發展水平下,更加有利于新聞價值的挖掘。媒體內部的經濟因素也會影響到新聞價值的判斷,根據2016年美國某研究機構的一項調查,通過互聯網進行眾籌的媒體企業呈現逐年增長趨勢,2015年底在統一平臺上參加眾籌的新聞相關項目達到658個[3]。通過該調查可以看出,許多媒體在新聞生產時,出于自身利益考慮,以具備更多商業價值的信息替代具備新聞價值的信息,造成了受眾在接收新聞報道時,難以收到完整的新聞內容,而是更多地接收到媒體所的軟文以及廣告。特別是對于網絡媒體,廣告成為了其盈利的主要來源,同時也造成了一部分受眾的流失。針對這一問題,需要明確新聞生產與商業運作之間的界限。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新聞的生產效率得到廣泛重視,為了提高生產效率,新聞傳播人員大量進行新聞內容的轉載,并通過社交媒體快速收集資料,根據相關統計,多數網絡編輯每天平均編輯的新聞在6篇以上。上述生產方式不僅使新聞內容較為容易出現偏差,也造成了新聞的價值降低。

篇7

【關鍵詞】初中作文 素材積累 途徑

作文不僅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也是難點,作文教學對于學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作文寫作能夠加強學生對句子結構的理解,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寫作思路。俗話說的好: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句話生動的表明了素材在作文寫作中的重要性,缺乏素材的支持和幫助,寫作活動將無從談起,因此在進行作文寫作時需要注重素材的積累。只有深入了解作文素材的來源,才能更好的積累素材,進而為寫作活動的進行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一、作文素材的來源

1.來源于生活

生活經歷是初中生作文素材的重要來源,在生活中,初中生可以與長輩進行交流,聽長輩講述一些歷史故事以及本地的風土人情,這樣不僅可以一定程度上提升自身的歷史知識,同時可以更好的了解地區文化。不僅如此,初中生可以在業余時間從事一些生產勞動,這樣既可以提升自身的身體素質,也能夠豐富自身的生活閱歷,保證自身在進行相關內容寫作時更具有側重點。最后,在生活中積累作文素材時可以利用電子計算機。隨著科技的進步,信息的傳遞速度越來越快,學生利用互聯網可以快捷高效的了解社會中的各種信息,通過將這些素材運用到作文寫作中,能夠提升作文的新穎性,更好的吸引讀者的眼球。

2.來源于學習

學習也是作文素材e累的重要途徑。初中寫作過程中為了弘揚某種優秀的品質,需要以具體的名人為例,增加作文的說服力,這就需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多閱讀一些名人生平簡介,加深對歷史名人的認識和了解。在了解的過程中,需要擴大歷史名人的范圍,包括科學家、藝術家、作家等,這樣能夠在寫作過程中做到有的放矢。

二、初中作文素材積累的途徑

1.鼓勵學生廣泛的進行閱讀

閱讀是初中生積累作文素材的重要途徑,閱讀能夠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有利于學生的成長。但是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學活動開展中不重視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學生將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科學知識的學習中,閱讀量比較小,無法有效的積累作文素材,制約著初中生的發展。鼓勵學生廣泛的進行閱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在課堂中開展閱讀活動。語文教師可以定期在教學中開展閱讀活動,在活動中,學生閱讀各種類型的書籍,包括名人傳記、古典文學以及現代文學等,通過閱讀,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其次在進行閱讀時,需要結合學生的興趣以及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閱讀內容,這樣能夠保證閱讀的有效性。

2.引導學生觀察生活

其次,初中作文素材積累過程中還需要引導學生觀察生活。生活是學生積累素材最重要的途徑,很多作文在確定題目范圍時往往是通過生活中某一具體事件為例,由學生結合具體的案例進行寫作,這就需要學生留心觀察生活,養成勤于思考的良好習慣。在觀察生活時,不僅需要留心觀察自己身邊發生的事情,還可以觀察其他人員的生活,從而更好的積累寫作素材,保證自身在寫作過程中具有充足的寫作素材,提升自身的寫作能力。

3.培養學生對作文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對作文寫作具有興趣,才能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在生活以及學習中更好的進行素材的積累。首先,教師需要重視作文教學,增加作文教學在語文教學中所占的比重,在作文教學中做到因材試教,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其次,語文教師可以在作文教學中開展競賽活動,定期舉辦作文寫作比賽,對寫作比賽中表現優異的學生進行獎勵,這樣能夠提升學生對作文教學的參與熱情,同時可以增加學生的寫作經驗。

最后,培養學生的興趣還需要語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及時解決學生作文寫作中遇到的問題。在作文教學中,可以開展小組探究學習。小組成員之間可以相互交流,學習其他學生的寫作經驗和寫作技巧,提升自身的寫作能力,不僅如此,小組探究學習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對于學生以后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幫助。

總結

素材積累對于作文的寫作具有積極的影響,廣泛的積累素材能夠為學生提供寫作思路和材料,初中作文素材的來源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生活以及學習。因此在積累作文素材時可以通過以下的途徑:鼓勵學生廣泛的進行閱讀、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以及培養學生對作文的興趣。通過這些途徑的運用,能夠幫助初中生更好的進行素材積累。

初中作文素材積累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中,初中生在進行作文積累時,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因此初中生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合理規劃自身的學習任務,保證作文素材積累的時間。同時還需要發揮語文教師的作用,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特點,對學生作文寫作中存在的不足進行及時的調整,這樣能夠使學生更好的進行寫作。

【參考文獻】

[1] 王曉燕. 淺談初中作文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J]. 亞太教育,2016(11):184-185.

篇8

【關鍵詞】高中語文;作業設計;優化路徑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作業是對課堂知識的拓展與延伸。借助有效作業,可檢查學生是否理解、運用與鞏固了課堂所學知識,有助于督促他們復習與鞏固知識,提高學習能力。但若想提高作業的有效性,教師需要優化作業設計,避免單一的形式,以調動學生作業積極性,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能力。

一、優化設計預習作業,培養學生自學習慣

在學習過程中,預習是重要環節,是提高學習效率的前提與基礎。在這一環節中,主要是對知識的復習與鞏固。這分為兩個方面:其一、復習已學知識,加深理解,保持記憶率;其二、感知新知,自主找出教學重難點,為新知教學做好鋪墊。可見,在教學過程中,預習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優化設計預習作業,以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如在教學之前,教師可依照課標要求,結合教學內容,并分析學生實際情況,然后遵循認知規律,由易及難、由淺入深地精設學習重難點,并通過學案方式呈現給學生,讓學生有針對性、有方向地自主預習。由于學生課前做好了準備,他們在課堂上則會更有目的地、更認真地聽課,會根據重難點來記筆記。同時,對于教師課堂提問,學生也會快速反應,這就提高了學生答問積極性,增強了學生學習信心,提高教學效果。

如教學《我的五樣》時,教師可根據教學實際,設計導學案(課前預習案):(1)了解作者及其有關作品。(2)梳理字詞:①識記字音,如瞠目結舌;商榷;覷一眼;甄別;墓冢;不啻;纖巧等。②分辨詞義:商榷、商量;不以為意、不以為然;張口結舌、瞠目結舌;③成語釋義:茍延殘喘;稍遜一籌;林林總總;舉棋不定等。(3)誦讀課文,自主探究:①這是一次虛擬選擇,作者實際上追尋自我生命存在意義,簡要概括作者決定取舍方面與理由。②在文中,作者描述道“人們在清醒的選擇后,明白了自己意志的支點,便像嬰兒一樣,單純而明朗了”,請分析其含義。③如何理解“我細心地收起自己的那張白紙,一如收起一張既定的船票。知道了航向和終點,剩下的就是帆起槳落戰勝風暴的努力了?!钡?。這樣,為學生自學提供導向,為課堂有效教學奠定基礎。

二、優化設計練筆仿寫,提高學生運用能力

在現代教育中,教師應意識到學生的主體性,注意了解學生身心發展及學習特點,注意他們的個體差異,注意滿足各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注意保護學生的求知欲與好奇心,培養學生的主動意識,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在設計高中語文作業時,教師應以學生為出發點,設計具有思考與探究意義的各種形式的作業,同時注意作業的難度,以充分喚起學生作業熱情。如對于高中生而言,他們具有較強的自我意識與自尊心,并關注自身發展。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利用學生的這些特點,精心設計各式各樣的練筆仿寫作業,使其借鑒課文寫作手法、謀篇布局和主題思想等進行獨立仿寫或練筆。

如學習《鴻門宴》時,對于項羽與劉邦的功過,學生褒貶不一。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如此設計作業:當課堂結束時,可通過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呈現歷代名人對劉邦與項羽的詩詞評價,使學生更進一步了解其他不同名人對劉邦與項羽的各種觀點,接著設計探究性的寫作練筆作業:在楚漢之爭中,劉邦是最后的勝利者,當時的他處在下風為何能獲勝?同學們,你們對劉邦的功績及其為人有何評價與思考,然后讓學生相互討論,并參考名人看法,于是學生有較高的寫作積極性,創作出了不少見解獨特、有理有據的文章。

篇9

關鍵詞: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困境 措施;創新

1、引言

寫作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難點,雖然教師和學生花費了許多精力,但是效果不明顯,目前教學中仍存在的一些問題,急需新的觀念、新的模式來提升語文作文教學水準。

2、初中作文教學面臨的困境研究

首先,寫作態度和寫作意識不足。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沒有記筆記或是寫日記的習慣,寫作只有在作文課上才會得到訓練,學生的寫作意識不強。而且即使是作文課上的要求,很多學生也感覺到無所謂或是沒興趣或是不知從何寫起,寫作態度和動機消極。而且在下筆寫作時,很少列出提綱,提綱意識和段落意識不明確,無法做到統籌全局。

其次,寫作的內容“假、大、空”。原因之一是學生在寫作時沒有調動自己的情感,在寫作中無法融入自己的感情,導致內容干癟,索然無味。這與作文的評判要求和寫作內容的限制或表達的限制有關。另外,學生的感性認識和敏感度、思維意識缺乏,導致學生寫作內容過大過空,不能做到以小見大和映射全文。在學生的作文中有摘錄的好詞好句,這是寫作的一大亮點。但是,許多學生止步于此,沒有更深刻的思想審視,無法寫出觸動自己靈魂的語句,一味的摘錄學習,不能化為己用而提升自己的實際寫作水平,學生的寫作比較生澀,沒有向更成熟的方向發展。

再次,教師的批改狀況還存在一些問題。教師的作文批改雖然很及時,但是評價和講解比較少或是不夠系統。有些學生的作文上只有分數,而沒有評語。而且,初中作文的兩堂課大部分被用來寫作,很少會對上一次學生的論文進行評價和分析,導致學生一直都在不停地寫,卻忽略了反思和回顧的過程,導致學生的寫作水平止步不前,無法獲得大的提升。

3、提高初中作文教學的措施探究

針對上述語文寫作中存在的困境,教育工作者需要反思教學活動,創新寫作觀念,采取綜合措施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同時促進課堂的有效性教學。

3.1、創新教學觀念,豐富教學模式

首先,教師要重視寫作培養,認真對待寫作,理解寫作的內涵。利用專門的時間指導學生的寫作,從思想上重視寫作能力培養。教師要認真對待作文教案的準備,在語文課上抽出時間講解學生的作文。許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為了寫作而寫作的現象,僅僅把寫作當做一項必須完成的任務,不能讓學生體會到寫作的樂趣,也就很難養成學生的寫作意識和濃厚的寫作動機。閱讀的理解對寫作有很大的幫助,但是某些老師在講授時緊緊套住寫作范式,不能從閱讀本身理解、思考內容的精華和趣味。所以,教師要更新寫作觀念,從思想上提高寫作認識,重視寫作。

其次,重視學生在作文中的作用,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利用多種模式培養學生寫作興趣,理清寫作思路。比如在作文課上,學生一般的任務就是動筆寫作,除此之外很少有其他的互動參與,要鼓勵學生參與作文課堂的其他活動,比如寫前構思和寫后反思。在寫作時,要注意學生的人文性、個體思維和創新性的培養。寫作教學不要過度著眼于模式、范式,要鼓勵學生進行創新和獨立思考,引導學生創新和思維培養。教師在寫作教學中要采取多種的教學模式,比如情景教學法、合作探究法,同時運用多媒體、圖片等直觀性教案實施教學活動。

3.2、加強寫作訓練

“讀書破外卷,下筆如有神”,寫作是建立在一定的閱讀量上的書面性表達。所以,多讀書,讀具有思想性和啟發性的好書對于學生的寫作視野、寫作素材和思想性都大有裨益。寫作的提高,需要長期積累訓練。在擁有一定的量的情況下,才能實現質的飛躍。所以,加強寫作訓練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重要措施。首先,教師引導學生體會寫作的樂趣,使學生寫日記的習慣。教師不要限制學生的日記內容,鼓勵學生仔細觀察生活,品味生活中的小事,記錄下靈感的瞬間。在日記中,可讓學生抒發真實情感,構思語言,品味文字的魅力。在日常訓練時,一定要引導學生品真情,寫實事,記錄點滴小事。其次,重視作文課的訓練,教師做好寫前指導工作,引導學生構思、理清寫作思路和作文布局。通過日常寫作的訓練,最終實現寫作的質的提高。

3.3、改進教師批改和加強學生總結反思

在批改方面,做到教師批改和學生批改相結合。教師作為批改者,對學生的作文要提出意見和寫作亮點,避免只給出最后分數的情況。另外,可以把學生引進批改評價環節,讓兩個同學間互相傳閱,既給出同齡人的意見又可以從同伴的作文中找到優缺點,不斷提升自己。最后,經過評語和閱讀他人的作文,對自己作文寫作中的優缺點做整體評價,反思并改進不足之處,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4、結束語

作文是語文教學的重要部分。教師要充分認識到目前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對癥下藥,提出改進措施,不斷創新教學模式,提高作文教學各個過程的協調配合,以期實現學生寫作水平的全方面提升。

參考文獻

篇10

【關鍵詞】語文作業設計;趣味性;差異性;實踐性

幫助學生改變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這是語文有效教學的目標之一。作為教學過程基本環節之一的作業設計,是實施素質教育,進行課程改革的重要載體,也是促使學生認知、能力、情感全面協調發展的重要途徑。長期以來,教師在作業布置上,更多注重的是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訓練,忽略了課程目標三個維度中的“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新課標背景下作業的設計應是開放的,應努力實現課內外聯系,學科間融合,真正讓作業成為培養和發展學生能力的一座橋梁,從而優化語文學習環境。因此,在教學中,我做了如下嘗試:

一、形式多樣,體現趣味性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指出:“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索真理的欲望?!睂嵺`證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過教師對作業的設計,能讓學生興味盎然地去完成作業,通過教師對作業的評價,能讓學生喜歡上做作業,并期待著下一次作業。這樣的作業肯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們的語文作業形式不能呆板,內容不能枯燥,教師要尋求作業創新,要形式多樣、多元化的作業。

1.查一查。在學習課文之前,布置學生查找有關資料。這樣,課文的許多疑難問題在課前得到了解決,不僅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同樣也提高了學生多方面獲取信息的本領。例如,在學《鄧稼先》前,為了使學生情文相通,課前可以讓學生搜集、閱讀大量鄧稼先生前的事跡,達到情感上的共鳴……,再如,教學《蘇州園林》等課文前,布置學生搜集與課文有關的圖片、影象、文章等資料,教學時,結合資料理解文章內容。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讓學生主動求知,學會合作,學會搜索信息,提高處理信息的能力,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

2.畫一畫。學完課文內容后,讓學生把所學的內容畫下來。例如,教學朱自清的《春》一課時,讓學生畫一幅自己想象中的春天的美麗景色,體會作者對春的喜愛之情。鼓勵學生以看、聽、摸、想象等多種感官感受知識的存在,進行學問的探討,完成生動活潑的、精彩紛呈的作業。

3.摘一摘。如學習《魯提轄拳打鎮關西》、《出師表》等文章時,可鼓勵學生們閱讀與其相關名著《水滸傳》、《三國演義》,并把其中的重要段落摘錄下來。古詩《錢塘湖春行》讓我們感受到了早春一派生機勃勃的美麗景象,感受到了春的氣息,其實在我國璀璨的文化寶庫里還有許多描寫和贊頌春天的優秀詩篇,請學生搜集并摘抄到“讀書筆記”上。這樣既能積累豐富的知識,不斷增加學生的文化內涵,而且又使學生興味盎然。

4.展一展。在班上開辟一個“佳作展覽”欄目,主要展覽學生課外作業中的書畫、練筆等作品??梢砸恢馨嘁淮?,或是每兩周一次,也可以根據作業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然后由學生自己張貼出來,展示個性,體驗成功,感受不足,師生共同欣賞、評析。通過比較,評選出若干名“書法家”、“小畫家”和“小作家”。這樣,學生面對自己的作業在展覽中亮相,都會認真對待。

5.演一演。根據課文內容進行課本劇的演出,將文字轉化為具體的形象。教完《皇帝的新裝》等課文之后,引導學生自由選擇表演伙伴,組織表演小組,利用課外活動時間,把課文的語言變成自己的語言,再加合理想象,并配上一些動作、表情,讓全班學生進行話劇表演練習,最后由學生評出最佳創意、最佳演員、最佳合作、最佳編劇等獎項,盡量讓每個學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悅。這樣,通過角色表演活動,引導學生把豐富的學習資源內化為自身的財富,從而激活學生思維,激發他們的創造力,發展他們多樣的個性。學生興味盎然地完成了新穎多樣的習題,不僅獲得了許多知識信息,鍛煉了全面參與學習的能力,還得到了大量的愉快而又難忘的體驗,激發了學習的興趣,喚醒了學習的主動性。學生怕做作業,寫作業拖拉大都是因為不喜歡千遍一律的練習形式。而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應該是積極主動的,因此,教師設計作業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點,做到新穎多樣,突出趣味性。

二、分層作業,尊重學生差異性

從教育心理學角度看,學生的身心發展由于先天稟賦以及后天諸多因素的影響,存在差異,語文教師要根據不同語文能力的學生布置不同的作業,增加作業的層次性,供學生選擇,讓每位學生都能體驗成功的喜悅,從而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保護,個性得到張揚,不同學生的語文能力得到展示。作業要針對學生的差異,分層布置,要讓每個學生在適合自己的作業中都取得成功,獲得輕松、愉快、滿足的心理體驗。具體做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