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啟蒙老師作文范文

時間:2023-04-08 11:34:0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我的啟蒙老師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我的啟蒙老師作文

篇1

校園里的花開了,它們傲然地挺立著,看上去很美,不過,我的啟蒙老師——姜虹更美,她的美不僅在于人美,聲音美,她的美更在于心靈美,美在品質,美在不驕傲。她培養出的一個又一個的有用之才,足以證明她的辛勤勞累,可她從不居功自傲,保持樸實無華的本色。

于是,從小到大的我最崇拜的人物,便是老師。以前是因為覺得當老師很威風,很神氣。到現在我從她的身上了解到,老師并不是在講臺上充充派頭的人物。而是擁有一肚子幫學生解答難題的知識,和一顆對學生充滿關懷、寬容心的優秀教師。想到這,小學六年來她為我們付出多少,那一幕一幕的情景又浮現在我的眼前。

她總以豐富的情感,以嚴謹的治學態度,認真上好每一堂課,循循誘導,激發我們的思維。她將自己所學的知識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我們,帶領我們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

她教我們語文總是循循善誘,不厭其煩,學生有不懂的地方,她即使很忙,也會放下手中的事,總是教了一遍又一遍,并且常常激勵我們。記得小時侯,我不是很喜歡寫作,她確把我的文章在班上朗讀,幼小的我多么受寵若驚。不曾想那篇笨拙的小手筆,還摻雜著拼音和稚氣,竟得到老師如此稱贊。那天下課,她叫住了我,在我耳邊說了一句悄悄話:“你有天賦,會寫好作文的,好好努力吧。”從此,我便愛上了寫作,常常得到喜報。

當我們不小心犯了錯誤時,她很少批評我們,而是跟我們講道理,當我們心服口服時,她便大度地寬容我們,也不會因為誰是一個犯了錯的學生而對他“另眼相看”,而是一如既往地一視同仁。

我清楚的記得,同學全江盼的父親出事故癱瘓,家里很困難,她不但學習成績下降了,性格也變了。姜老師并沒有放棄對她的教育,而是找她談心,不但給她單獨補課,而且號召全班同學課余時間收費紙為她捐款。

她的辛勤工作最令人感動,在學校沒有批改完的作業本,她總是拿回家,在夜里堅持給我們批改完作業,一直忙到深夜才能休息。如果我們錯了題,第二天,她總是在教室里,把我們叫到身邊,給我們認真講解,直到我們會做為止。

她不但耐心教育我們,而且還無微不至地關心我們。

春天,她讓我們放學后趕快回家,這個季節最容易生病。夏天,她讓我們不要在太陽底曝曬,小心中暑。下雨打雷時,她讓我們在學校等家長來接。冬天,她囑咐我們不要在路上貪玩,小心著涼。

記得2003年10月的一天,她正在給我們上課,講如何如何學習古文,突然,教室的日光燈搖晃起來,緊跟著,仿佛樓房也在晃動。

“地震啦!”外面傳出一聲高喊。動作快的同學已經沖出了教室,姜老師很鎮定的迅速指揮同學們下樓……

當我們站在操場上時,才看到姜老師最后拉著她的女兒沖出了教學樓,我的眼淚奪眶而出,心里酸楚楚的……

篇2

我的啟蒙老師是我五六年級的韓曉燕老師,她使我明白了許多道理。比如玩游戲,游戲畢竟是虛擬的,在玩得好也不是真的,要注重與現實的實際生活。還有一個道理就是:比如你學到了一百首詩,而考試只出現了一首得了兩三四分,而其他的九十九首并沒有白學,而是被積累起來了,將來他們還是會顯示出他們的作用的。

我的啟蒙老師還讓我明白了兩個字的意思,也可以說是一個詞,先說聰吧,聰,左邊是一個耳,然后右邊的上面是兩點,也就是眼睛了,右邊的中間是口,下面是心,說明一個人要想聰明就得用耳去聽,用眼去看,用嘴去說,用心去想,缺一不可。但是光有這些還不夠啊比如我學一點忘一點,那豈不是白學了嗎?所以還得日月積累,日和月形成了明,所以才有了聰明這個詞。

我的啟蒙老師改變了我的學習態度讓我充滿信心迎接著知識的挑戰,我相信我的啟蒙老師還有很多,也許以前有,以后也有,反正我的啟蒙老師有很多,但我五六年級的韓老師給我的啟蒙是以后開啟學門的鑰匙。

篇3

我的父親也不例外。因為父親上過私塾,有點學問,所以對我的學習要求特別嚴格,我至今還心有余悸。

就拿打算盤來說吧,我學會打算盤是在小學一年級的冬天。那年冬天,我想可能是冬閑,父親心血來潮對我說,你已經上一年級了,得學著打算盤了,其實那個時候,我的任務一是學是玩,沒想到父親一句話就把我玩的時間給“霸占”了,當時那個不請愿可想而知。

誰敢違背父親說的話?只好怪怪地聽話,每天完成老師當天布置的作業后,父親就手把手地教我打算盤。

一開始打算盤,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打算盤,右手的大拇指、食指、中指是有分工的。無名指和小指按照父親的說法應該蜷起來,就這一動作我就練習了好長時間才會,所以至今打算盤也仍然是這個姿勢,而不是和現在許多人似的扎撒著五個指頭打算盤。

父親教我打算盤的口訣,與現在課本上說的不太一樣。就拿乘法口訣來說,現在是“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當年父親是這樣教的我“一一入一,一二入二,二二入四……”。

父親因為解放初期當過“識字班”的老師,看來對“循序漸進”的理解還是到家的,他把這一教育思想完全用在了我身上。先教我打加法,再教我打減法,再教我打乘法,最后教除法,也叫歸法。

當時對加法、減法、乘法的打法都很快就理解了,但就是對歸法口訣不理解,父親也不給我做講解,只是讓我照著葫蘆畫瓢,死背歸法口訣,譬如,除數是2的口訣:二一倍作五,逢二進一。除數是3的口訣:三一三十一,三二六十二,逢三進一 ……除數是7的口訣:七一下加三,七二下加六,七三四十二,七四五十五,七五七十一,七六八十四,逢七進一……這些口訣的真正含義,我一直到了在學校真正學珠算的時候才弄明白。

父親教我打算盤也感到挺有趣的。譬如說,從1加到100,其和就是5050,如果打出的結果不是5050顯然是錯了,就得重新再打,直至打對為止。打歸法的時候,有“一打獅子滾繡球”、“二打雙馬來進朝”、“三打桃園三結義”……一直打到“十打……”。父親教給了我方法后,就只看結果對不對,如果結果沒打對,就得接著打,早晚打對了才能讓睡覺,當時覺著父親對我太狠了,我當時曾懷疑過我是不是他親生的。

記得當時在班上學珠算的時候,老師教的那些我早已都會了,并且已爛熟了,老師出一道題,我馬上就打出來了,并且結果是百分之百地正確,老師感到很吃驚,同學們就更不用說了,當時我在班上被稱為“神算子”,那個高興勁沒法形容,當時跟著父親學算盤吃的那些苦都已不復存在。

篇4

富錦市第八小學 五年四班 劉金晗

書是精神的糧食,書的內容是知識,知識又源于歷史,可想而知,歷史是多么重要???

一天,爺爺為我買了一套叫做《世界五千年》的書,我看了看書名,我不解地問爺爺:“爺爺,我只聽過叫《中華五千年》的書,這套《世界五千年》又是什么書?”爺爺摸著胡須笑著說:“此書內容正如此書名,你看看就知道了,何必來問我?”說著,爺爺就去睡覺了。我帶著好奇心回房閱讀這本書,沒想到這書里的“含金量”可真高?。∮衅叽笃孥E、中途島海戰、“樂圣”貝多芬、自由之子和盛滿泥土的銀杯等經典歷史故事,我越讀越激動,一天之內我差不多看完了這本書的五分之一,這本書從此成為我閱讀道路上的“啟蒙老師”

篇5

有人說,您是梯,以偉岸的身軀托著我們稚嫩的雙腳一步步攀登;有人說,您是燭,以不滅的信念為我們照亮前進的道路,映著我們的目光不斷的向前探索!斗轉星移,世道萬變;但不變的是那份閃著金光的師生情,那顆飽含復雜情感的母子情。那是恩,是教育之恩,是啟蒙之恩,是滴水當以涌泉相報的師恩!

是您,在5.12那天下午,用一句“孩子們快跑”本能的呼喊,喊出了您對老師職業的忠誠,喊出了對我們如同自己孩子的深情愛意。是您,用三年的青春汗雨澆灌了我們的茁壯成長。是您,用三年的辛勞種進我們啟蒙心田的孜孜教誨。是您,在地震時讓我們變的堅強;是您,讓文明禮儀有了標準和榜樣;是您,讓我們有了騰飛的欲望,在知識海洋里遨游的夢想!

在我們從幼稚走向成熟,從愚昧走向文明的成長道路上,您用生命的火炬,為我們開道。加減乘除,算不盡您作出的奉獻!詩詞歌賦,頌不完對您的崇敬!您用知識甘露,澆開我們理想的花朵;您用心靈清泉,潤育我們情操的美果。

敬愛的王老師,是您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為我們開啟了智慧的門窗。“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們忘不了您的哺育深情,忘不了您在三尺講臺揮汗如雨播撒知識的種子。忘不了多少個朝朝相伴的書聲朗朗還在教師里回蕩。忘不了幾度春來秋去的嚴寒酷暑我們曾在一起度過。忘不了您,我不能忘記您,我尊敬的王老師,三年的師生情意將永遠銘記在我成長道路的里程碑上。

祝您永遠健康美麗!

您永遠的學生:何佳濠

篇6

小吳老師

剛剛看到一則帖子講一位"開掛"的鐘老師,之所以說他開了掛,是因為他顏值很高(不是外貌協會的我也承認他確實很帥),學歷和技能都很高——他上課可以手繪人體骨骼骷髏,擁有視覺傳達設計、廣告學和社會學背景,游走于教育界、時尚界、漫畫繪本界,學生們瘋狂的迷上了他和他的課程,連生物老師都表示要跟他學畫畫。

可見在這個個性爆發的年代,老師自身的吸引力對學生的影響,有時遠比這個學科本身帶給學生的影響更重大。

不得不說說我那幾位對我有影響的老師們。事先聲明,我的老師們跟如上的鐘老師來比,簡直暗淡無光,估計他們自己教了這么多年學都不知道什么叫做"顏值"什么算作"開掛",但并不代表他們不強。但我喜歡用稍微輕松些的基調回憶他們。

#小學時#

新來的班主任說班長的字比我寫得好,我不服就開始認真練字,以至于這么多年來雖沒成名但看起來還算秀氣;

后來語文老師改教數學,只記得每天要抄二百遍數學法則一直到半夜,乖乖的我偷偷學會了一只手握兩根筆同時寫,或者直接墊好幾張復寫紙,讓我明白了什么叫做"翻倍".

#初中時#

因為沒有受過英語啟蒙,正摸不著頭腦的時候被歷史老師拎到講臺背英語,自尊嚴重受傷就開始發奮記單詞讀課文,再后來干脆選擇了英語教育專業;

又是在歷史老師的慫恿下,數學老師將"連坐制"成功引入課堂教學,我被迫站著聽課無數次,雖然很委屈但那個學期的數學成績格外好;

一臉黑的輝老師看了我的作文臉上就有了光芒,給出"看你作文就是享受"的溫油點評,現在想想忽然懷疑也許不是我的作文寫太好了,而是全班其他人的作文實在是爛透了;

唯一一位專業的美術老師要帶我我卻傻乎乎地拒絕了,現在我的繪畫水平只停留于基本素描和水墨畫蝦,遺憾啊……

#高中時#

輝老師的愛人"高射炮"老師接手英語,著實見識了一個男人如此陰柔卻真的執著教學,我永遠忘不了高三體育課他追到操場上轟趕我們回教室上補課的場景;

我最喜歡愛攝影的語文老師,他身兼數職、活動超多,老讓別人代課,偶爾出面吧那一口純正的南方普通話讓我們捧腹大笑根本無法正常上課,感謝他每次作文課都會專門挑出我的作文跟同組的老師強調說這個做范文,讓我一直膨脹感滿滿噠。

關于大學和老師,我更樂意談談英教6班的幾位"大尾巴狼",嚴格意義來講,大家都是受過正規技能教育的教師或教育工作者,這個以后會作為成長專題另外細談。

#我老爸#

必須提下我老爸——因為我的作文啟蒙,就源自他每天帶回家的各種日報晚報,這些主流讀物就成了我的最愛。

摘抄、剪報,我敢問現在的同學們還有誰?還有誰?!

怎么樣,二十幾年前開始,我的老師也很不錯吧。我們現在所關注的所謂專業出身、教學技巧,估計那會兒還算是新概念呢。

再多說一個真實的例子。前幾天,初中的一位小同學跟我說不太喜歡某個學科的老師,所以同學們在這位老師的課上表現普遍不是很好,對老師留的作業也不重視,然后呢,當然就直接導致了這個學科的成績很不理想。他說這個的時候,我很有感觸,因為在我這個年紀的時候,也碰見過這樣的情況。

篇7

關鍵詞:小學語文;詞語;問題;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一、學生詞匯量較為局限

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對于學生而言不僅是重要的啟蒙教育,同時,這也是他們展開語言文字積累的重要過程。從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不難發現,學生的詞匯量較為局限是小學語文詞語教學中非常常見的一個問題。這首先是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們語言積累還較為有限,但值得引起關注的是很多學生對于學過的好的詞語也記不住,對于這種狀況則需要教師做出探究。思考后不難發現,這主要是因為學生對于詞匯的運用太少,如果沒有良好的運用與鞏固的過程學生很容易對于學過的詞語馬上遺忘,因此,教學過程中加強學生對于詞語及語言的實際應用是非常有必要的。一個很好的方法就是讓學生多練筆、多寫作。作文練習對于小學生而言是有一定難度的,想要讓作文練習取得更好的成效,習練的主題的選擇非常重要。教師應當盡量選取那些學生們感興趣并且有話可說的主題,這樣才能夠讓他們更好的發揮。

為了加強學生的詞語掌握能力,某次春游后我讓學生們都來寫寫自己的感受,可以描寫自己看到的自然景觀,也可以寫在這次出游中自己的見聞與體會,文體不限,內容不限,只是讓學生們養成一個勤記錄的習慣。寫作練習本來學生們就存在一定的抵觸心理,很多學生都覺得寫作很難,不知道從何下筆。但是,如果能夠給學生們選取他們感興趣并且有話說的題材,這個問題則能夠一定程度得到化解。大部分學生都在作文中寫下了這次春游的見聞或體會,課堂教學中我會對于學生好的作品進行分享,學生能夠學習到其他同學寫的好的文章,這不僅是一個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的機會,也能夠促進學生間的交流與溝通,這對于提升學生的詞語掌握水平是有很積極的作用的。

二、對于詞語的領悟能力有待提升

小學語文教學進入高年級,學生不僅在知識層面有積淀,在情感上、領悟力上也在不斷成長,正是基于此,高年級的語文課本中逐漸會出現情感意蘊更為豐富飽滿,也更具內涵的文章。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難發現,對于那些有一定深度的文章學生們理解起來往往障礙也更大,其中最直接的表現就是他們對于一些重點詞匯的領悟能力有所欠缺,這也是教學中教師需要想辦法幫助學生實現突破的部分。對于這樣的文章,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除了要讓學生從字面上弄懂文意,尤其是那些重點詞匯的含義,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對于文章有思考與感悟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才能夠更深層次的領會到文章中那些重點詞匯的含義,進而也加深了他們對于文章的領悟與感受。

以《月光啟蒙》的教學過程為例,開始講課前我首先和學生展開了一次互動,我向學生們問道:大家談談你們心中自己的啟蒙老師是誰呢?當我提出這個問題后學生們的反應各不相同。有的學生能夠基本領會到我的意思,并且給予我回復:“我奶奶是我的啟蒙老師,她小時候經常給我講故事”;“媽媽是我的啟蒙老師,她也給我講很多故事”;“語文老師是我的啟蒙老師,語文課上我學到很多知識”……然而,還存在很大一部分學生對于我的問題感到茫然,很明顯他們對于“啟蒙”到底是什么意思在領悟上存在障礙。當我繼續說道:“有這樣一個人,小時候媽媽是他的啟蒙老師,但他的啟蒙教育都是關于月光,他對于月光有很多回憶?!蹦切┟靼住皢⒚伞钡膶W生對于我的描述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學生會問道“為什么會這樣呢”?也有學生會陷入思考。為了讓大家都能夠同步理解文章,對于那些對“啟蒙”還存在疑惑的學生我會展開引導與解釋,我會讓他們明白啟蒙的含義,并且將他們也帶入教學情境中。當學生們對于我的導課過的理解都較為同步后我會進一步向學生們闡述:這個人直到他長大對于月光都有很深的情感,對于他的母親也是,大家想知道月光和他有什么聯系嗎,為什么月光會成為他的啟蒙老師呢?經過上一個階段后已經有更多的學生能夠融入教學情境中,學生們用一雙雙充滿求知欲的眼睛望著我,紛紛回答“想”。這個一個很典型的深化學生對于詞匯的理解的教學過程,針對小學語文詞語教學中學生們對于詞語的領悟能力還不高的現狀,教師有必要在這部分更為關注。

三、對于古詩文中的重點詞匯認識有待加深

小學語文詞語教學中的一個重點也是難點部分就在于古詩文的教學。語文學習進入高年級后學生會開始逐漸接觸到古詩文的教學內容,這部分教學內容難度上有提升,然而,也是很有價值的教學素材。引導學生對于古詩文中的重點詞匯有正確的理解,并且讓他們能夠懂得如何去體會與欣賞這些文字,這是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著重考慮的。

以《訪隱者不遇》的教學過程為例。開課前我首先向大家提問:大家知道“隱者”是什么意思嗎?學生們對于這個概念有點模糊,一部分學生表現出疑惑,也有學生大膽猜測:“是躲起來的人嗎”?為了讓學生對于這個重點詞匯有正確的理解,我進一步展開解釋:“隱者”并不是“躲起來的人”,通常是指“隱居的人”。從前有一位詩人,去深山中探望一位隱者,但并沒有找到,他將這個過程寫成很經典的詩作,大家想知道是怎樣的嗎?“隱者”這個概念首先激起了學生心中的興趣,通過對于這個重點詞匯了解后學生們對于教學內容更為好奇,教師描述的故事也讓學生心里充滿各種想象,大家都很想看看詩中的描寫。古詩文是小學語文中非常有價值的教學素材,對于這部分內容的學習不僅能夠很好的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同時,也能夠拓寬學生的詞匯量。學生對于一些重點詞匯在理解上存有障礙是很正常的,教學中教師應當給予學生更多的指引,這樣才能夠化解他們心里的疑團,讓他們對于相關詞匯有更好的理解及認知。

結語:想要讓小學語文詞語教學效率得到提升,首先,教學過程中需要不斷拓寬學生的詞匯量,其次,要加深學生對于詞語的理解,此外,提升學生對于古詩文中的重點詞匯的認識也非常重要。這些方法都能夠很好的推進小學語文詞語教學。

參考文獻

[1].楊秋華;讓詞語教學豐潤起來[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年02期

篇8

鴻雁外語學校六年級

王統銳

小時候,小腿剛邁進幼兒園,我的心就知道自己并不屬于這里。那時,我向往著外面的精彩。可是一門之隔就讓我犯了難,是你那嫣然一笑,哄著我,讓我的靈魂有所歸屬,從此,你不僅是我的啟蒙老師,還是我的知心大朋友。是你,給予我溫暖和幫助,你是我的春風!

我記得,第一天上小學報到,是你熱情地接待了我,還向大家介紹了我。因為我右耳先天殘疾,心中不免自卑,但是那一天,你讓我這個懵懂羞澀的小小少年有了隱隱的驕傲與自豪之感,那一天,我興奮又快樂,你真是我的陽光!

還記得第一次走進補課班那幽暗的走廊,我就在想,你會是什么樣子的作文老師呢?剛一推開門,一道光射進我的眼簾,你比我心目中還要嚴厲三分。但后來與你慢慢相處,發現了你的平易近人。誰要是在作文方面遇到難題,你都會好雙底為之解難答疑。你,是我的春雨!

篇9

三十歲得子,自然十分珍愛。

身為農村教師的我,利用家在鄉下的便利條件,每天放學回家,總要領著孩子在田野里轉一圈,看看那瓦藍瓦藍的天空,望望那殷紅殷紅的云彩。

春天,我讓孩子俯在渠壩上,嗅一嗅小花的香氣,咂一咂茅根的甜味;夏天,我把孩子帶到樹蔭下,聽一聽布谷鳥婉轉的曲調,看一看白鷺翩翩起舞的身影;秋天,我帶著孩子流連于窄窄的田埂上,搖一搖紅高粱的谷穗,捋一捋玉米棒的流蘇;冬天,我帶著孩子踏著皚皚的積雪,欣賞麥田里涌出的那一簇簇新綠。

遇到節假日,我們就整日在田野里玩耍。初春,我們尋著咕咕聲去找那鵪鶉的家;盛夏,我們在稻田旁樹一個標桿,想看看秧苗每天能長高多少,并天真地側耳傾聽秧苗拔節的聲音;秋末,我帶著孩子遠遠欣賞村頭那火紅火紅的烏桕,并把柔軟的稻草鋪在地上,讓孩子在上面前后滾翻;冬末,我又讓孩子伸出那稚嫩的小手,去觸摸積雪的體溫。

同事們都說我不送孩子入幼兒園,不送孩子去讀城里名校,這豈不是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嗎?整日里帶孩子在田野里玩耍,能玩出成績嗎?可誰也沒想到的是,我的孩子在六年級畢業考試時,居然獲得了全縣第一名的好成績。前不久,讀農村初中的他,又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蚌埠二中省級理科實驗班。

同事們對我的看法改變了。我對啟蒙教育的認識也從感性層面上升到了理性層面:啟蒙教育,不在于教孩子認多少字,數多少數,而在于要讓孩子的感性世界豐富起來;啟蒙教育,孩子學了多少知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把孩子的頭腦培養得敏銳起來。

古人曾有“耳聰目明”之說。后來由感官的聰靈引申為思維的敏銳,“聰明”與“聰敏”就變成了兩個同義詞。從中不難看出,感官和思維是緊密相連的統一體。感官敏銳頭腦就敏銳。感覺的細膩和清晰,將直接影響到思維的嚴密和思想的睿智。因此,啟蒙教育,應從培養孩子的感官開始。

回憶自己的育兒經歷,我越來越意識到:在一個人的成長中,感官培養是多么的重要。

感官的培養,極大地豐富了孩子的感性世界,使得孩子認知事物特別敏感??匆娨粋€“旦”字,他立刻意識到紅紅的太陽從天邊升起,那是天剛亮的時候。看見一個“本”字,立刻就意識到那“本”中的一橫指的是樹之根??吹揭粋€“牧”字,他知道那是一個人在拿著鞭子放牛。就這樣,孩子在讀小學時,認字特別準,特別快,特別省力,以至于在后來的寫作時,極少出現錯別字。不僅如此,孩子對詞語也特別敏感,且用詞極為準確。一次,他談作文體會時說:“我寫作文的時候,頭腦里是有畫面的。‘叮咚’是滴水聲。這時,水居高臨下,時斷時續;‘淙淙’是小溪流水的匯聚聲。這時,水流交錯,并把小草沖彎了腰;‘潺潺’是激流聲,這往往是暴雨過后,溝滿河平之時……”對于數字,孩子更為敏感。念小學一年級時,別的孩子做10以內的加減法,往往是先不斷地伸手指屈手指,然后再數伸出的手指??删褪沁@樣,也還是在不斷地出差錯??晌业暮⒆油且豢谡f出準確答案。我問他是怎么算的,他說:“遇到加減法算術題,我腦子里立刻出現了一行一行的向日葵,加減不就是向日葵的添去嗎?剩下的向日葵不就是要求的結果嗎?”

感官的培養,使他的觀察力越來越細膩敏銳,也就極大地提高了他的理解力。上地理課,別的學生對南回歸線、北回歸線這些道理總感到有些糊涂??伤宦牼兔靼琢?,他說:“這個我清楚,冬天的太陽是從村東南方的樹梢上升起來的,夏天的太陽是移到村西北壩頭上升起來的?!彼铣踔泻?,生物課成績極為優秀,每次考試都接近滿分。我曾向他詢問學好生物課的秘訣。他說:“我是站在田野里聽老師講課的。別看我坐在課堂里,老師講課時,我的思緒已回到了田野莊稼地里。根、莖、葉、拔節、分蘗……這些名詞,我能一一對照,因而一聽就懂。這樣,我就能騰出時間,從老師的話語中,聽出新的問題,得到新的見解?!?/p>

更讓我意想不到的是,在感官培養的過程中,孩子的好奇心也漸漸地強烈起來。

花兒為什么要散發香味?鵪鶉的耳朵怎么這么尖,東邊唱過了,西邊為什么要跟著唱?白雪的家在哪里?為什么天越冷、雪越大,麥苗越綠呢……

孩子的疑問一天天多了,思想也一天天地變得深刻起來了。在庭院中,他對著芍藥花的花蕊花瓣在凝神沉思;在曠野里,他側耳傾聽,靜靜地琢磨著鵪鶉“語言”的意義。有時,他打開冰箱,非要親眼看看冰霜是怎樣結成的。為找到這種事物內部的因果聯系,他又讀了很多書,查閱了很多資料。漸漸地,他的語言內容及形式已發生了變化:對于一件事物,不僅僅簡單地陳述現象,更多的是談論現象與本質之間的內在聯系。

篇10

成長的道路是坎坷的,也是平坦的??部涝谠S多事情需要你去努力,平坦在親朋好友都會給你一定的幫助。成長的道路是單調的,也是多彩的。單調在大部分時間都在學習,多彩在還是有時間去完成自己的事情。成長的道路是枯燥無味的,也是有滋有味的??菰餆o味在要做許多不愿意做的事,有滋有味在父母不在時,提心吊膽地做自己愿意做的事。

在成長時的第一顆啟明星是媽媽,是媽媽把我帶到這個陌生的世界,幫我熟悉它;是媽媽教會了我走路,讓我利用雙腳去找樂趣;是媽媽教會了我說話,讓我能更好地表達我的想法;是媽媽教會了我識字,讓我發現文字的歷史;是媽媽教會了我讀書,讓我發現中國的歷史是多么源遠流長,是多么有趣。第二顆啟明星是我的啟蒙老師,是老師將我帶進知識的海洋,讓我明白學習的樂趣;將我帶進書的河流,讓我明白讀書是一件趣事;將我帶進同學的小溪里,讓我獲得了純真的友誼。

成長的道路上難免會跌跌撞撞。記得有一次,我滿懷信心地去參加作文賽,原本以為絕對是一等獎,沒想到辛苦卻換來了一張優秀獎的獎狀。我十分失望,但失敗是成功之母,為了爭這口氣,我苦讀作文書,常常參加作文班,積極報名作文賽,終于在一次作文賽中進入了決賽,雖然還不知道結果如何。

成長的道路上讓我們一起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