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導員工作意見范文

時間:2023-04-01 21:18:2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教導員工作意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組織各有關部門,各級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對全市社區矯正對象及近五年回歸社會的本市籍刑滿釋放人員、近三年解除勞教的本市籍人員進行一次集中走訪、摸排及幫教,進一步摸清底數,及時落實社區矯正及安置幫教各項工作措施,幫助解決社區矯正對象、刑釋解教人員工作、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有效預防和減少重新違法犯罪,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和諧因素。

將歷年人、檔齊全的社區服刑人員從公安派出所予以接收,具體目標是全面了解掌握社區矯正對象的底數及基本情況。由司法所管理,健全完善社區矯正對象檔案,做到一人一檔。司法所要認真開展教育矯正、監督管理和幫困扶助工作。

規范安置幫教工作。對刑釋解教人員的建檔率達到95%以上,進一步摸清刑釋解教人員的情況。幫教率達到95%以上,安置率達到85%以上。

二、工作步驟

一)動員部署階段。各縣區司法局結合本縣區實際。及時召開司法所長會議,傳達學習有關文件精神,層層進行動員部署。要采取得力措施,廣泛宣傳“大走訪、大排查、大幫教”專項活動的重大意義,廣泛動員基層司法行政工作者積極參與專項活動。各縣區實施方案于5月20日前報市局基層工作科。

二)組織實施階段。

1認真組織開展排查、走訪工作。各司法所抽調專門人員。組織開展一次全方位、拉網式的排查走訪,全面摸清轄區內截至年3月被判處管制、被宣告緩刑、被暫予監外執行、被裁定假釋、被剝奪政治權利并在社會上服刑的罪犯的底數和基本情況,全面摸清全市5年內刑滿釋放和3年內解除勞教人員的底數,掌握他學習、生活、工作等情況,解其思想動態和現實表現。

2加強社區矯正、安置幫教工作基礎建設。要以排查走訪為契機。特別是要建立健全基礎檔案資料。要按照國家、省、市司法行政部門印發的社區矯正、安置幫教檔案管理的有關要求,建立健全社區矯正、安置幫教檔案,做到一人一檔,確保有關情況及數據資料準確無誤,確保檔案資料能真實、準確、完整地反映社區矯正、安置幫教工作情況。對年4月份之前人、檔齊全的社區矯正對象,要積極協調公安派出所予以移交;對歷年社區矯正對象下落不明或檔案材料缺失的暫不交接;對年4月份之后的社區矯正對象,由各司法所負責,健全完善各項基礎性檔案、資料。對流動人口中經過執行機關批準外出的社區矯正對象、刑釋解教人員,其戶口所在地司法所要加強與其實際居住地司法行政部門的銜接、配合,明確監管責任,認真落實安置幫教和社區矯正工作措施,防止其脫管、漏管。

3認真落實幫教措施。要把安置幫教工作貫穿于排查、走訪的全過程。并逐人逐項落實有關策規定:對農村籍刑釋解教人員,要積極協調落實責任田,提供農業技術培訓和服務,組織外出務工,幫助其解決好生活出路問題;對城市籍刑釋解教人員,采取協調回原單位、發放小額貸款或鼓勵自主創業、從事個體經營等形式,多渠道進行安置;對喪失勞動能力和家庭經濟特別困難的積極協調將其納入低保范圍予以保障。同時,積極協調建立過渡性安置基地,主要將無家可歸、無親可投、無業可就等重點幫教對象安置在過渡性基地就業。對下落不明的刑釋解教人員,要會同公安機關進行查找登記、掌握去向,對表現不好、脫管漏管、有違法犯罪傾向的要切實落實幫教組織、幫教人員和幫教措施。要積極幫助刑釋解教人員解決生產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困難和問題,努力減少和消除其消極對抗情緒,使其順利融入社會。對經過協調,能及時落實安置幫教措施的要及時落實;對一時不能落實的要梳理匯總,及時向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匯報解決。

4切實落實好社區矯正各項工作任務。要認真落實“教育矯正、監督管理、幫困扶助”三項任務。綜合考慮矯正對象各方面的情況,確定其風險等級后,將矯正對象分為嚴格管理、普通管理、寬松管理三個管理級別,因人而異制定矯正個案,實施寬嚴不同的監督管理、教育矯正方式。要探索實行分階段教育。根據矯正對象在接受矯正過程中心理、行為特點和需求變化的規律,將教育矯正全程分為初始教育、常規教育和解除矯正前教育三個階段,三個階段設定相應的教育目標、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增強教育矯正的系統性、連貫性和計劃性。

三)總結驗收階段

各縣區司法局對專項活動進行總結驗收。進行補缺補漏,確保專項活動質量。要及時將調查摸底情況進行分類分析,并認真總結專項活動情況,將總結材料于10月20日前報市局基層科。市局將成立檢查小組,對專項活動開展情況進行不定期檢查,對成效顯著的予以表彰,對工作不扎實、措施不得力的予以通報批評。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市局成立“大走訪、大排查、大幫教”專項活動領導小組,由局黨組書記、局長同志任組長,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任副組長,局機關相關科室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局基層科,負責專項活動的組織協調和日常工作。各縣區要高度重視,成立相應的領導小組和辦事機構,切實加強對專項活動的領導,確保專項活動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