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英語作文范文

時間:2023-04-11 16:22:3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八年級上冊英語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八年級上冊英語作文

篇1

What is the mother of all resources less and less? Is, of course, we humans excessive spoiling don't cherish, would cause such a serious result. Our earth forest area has reached 600 million hectares, the figure is due to our human previously has important sense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know that if you don't have a good environment, we won't be able to breathe to the light wind gently brushed the grass surface sweet taste. And now? Us that the earth's forest area is still not arrived 6 hectares, this kind of situation, it is because we humans cut down trees and destroying forest without restraint, make almost fell by 1% in each of the forest area in the world, now our protection in the nature of the important consciousness is more and more shallow, don't take care of the objects around, as the forest is less, the first bite of the air we breathe is less and less fresh...

Is not destruction of forest resources, and our mineral resources. It is limited, now our production technology constantly improve, the accelerating speed and shortage of some minerals occurred, even dried up. Until then, we will always stay in the desolate landscape.

In the face of these, can see there are so many resources in we lost too much! We rely on resources too much! All around us, little drops of the resources are in decline, if lost it all, we will how to live! So, let us sincerely treat our mother earth, try to cherish, to cherish. If only use a small plastic bag, it should not be too!

Let us act, to defend the earth!

近幾年來,我發現我們的資源越來越容易枯竭了。這些,都是因為我們最近大量的采集資源,才導致我們的母親日漸枯竭。

是什么讓我們這位母親的資源越來越少了呢?當然是我們人類過度的糟蹋不珍惜,才會造成這樣嚴重的結果的。我們的地球森林面積曾經達到了6億公頃,這筆驚人的數字是由于我們人類以前有著保護環境的重要意識,深知如果沒有了良好的環境,我們也就無法呼吸到微風輕拂過草面的甜美味道。而現在呢?我們地球的森林面積還不到了6公頃,這種狀況,就是因為我們人類不加節制地砍伐樹木和毀林開荒而造成的,使世界上的森林面積幾乎每年減少了1%,現在我們的保護在自然的重要意識越來越淺,不愛護身邊的一草一木,由于森林逐漸變少,我們呼吸的第一口空氣也就越來越不清新……

還不止森林資源被破壞,還有我們的礦產資源。它是有限的,現在我們的開采技術不斷提高,速度不斷加快,使某些礦種發生短缺,甚至面臨枯竭。到那時,我們將永遠呆在荒涼的大地上。

篇2

Volunteering is of tremendous benefits to both those in need and the society. Olympic Games are a good example. As is known to all, volunteers played an active role in Beijing Olympic Games. Without them, it would be a tough task to hold this un-precedent Olympic Games. Therefore, we can say that it was those volunteers who ensured the success of these games.

As modern college students, we should get actively involved in volunteering actions. By participating, we can learn how to work well in a team, how to improve our interpersonal skills and organizational ability. Undoubtedly, all of these are critical for our person growth. So, we should take this chance to learn and to work and to grow.

近年來,志愿服務精神已經蔓延到中國人民,尤其是年輕人。的一項調查顯示,在2008年,大約有1700000名志愿者為奧運會提供服務。實際上,越來越多的人成為志愿者,每年在中國。作文

志愿服務是這兩個巨大的好處的需要和社會。奧運會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眾所周知,志愿者們在北京奧運會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沒有他們,這將是一個艱巨的任務持有un-precedent奧運會。因此,我們可以說,是那些志愿者確保這些游戲的成功。

作為現代大學生,我們應該積極參與志愿服務行動。通過參與,我們可以學習如何在一個團隊工作,如何提高我們的人際交往能力和組織能力。毫無疑問,所有這些都是我們人增長的關鍵。所以,我們應該借此機會學習和工作和成長。

更多熱門文章推薦:

1.初二年級英語作文

2.初二關于朋友的英語作文帶翻譯

3.初二關于讀書的好處英語作文

篇3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忽視知識的教學是失掉基礎的教學,沒有情感的教學是不完整的教學。音樂、圖片和影像都可以渲染情境,打破課堂教學的時空限制,引發想象和聯想,給學生展示一個更為廣闊、豐富的空間,給課堂注入活力。電子白板的運用為我們的課堂帶來了新鮮的學習氣息。鮮艷的色彩、動聽的聲音以及多變的圖像有利于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各種教學情境的創設,喚起學生的情感活動,促使他們發揮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極大地調動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在講授“This is my …”句型后,筆者在白板上出示了一張教室的座位照片,然后用魔術筆畫出聚光燈,并將其拖到照片中的各個座位上。對應的學生則馬上站起來說“This is my desk, and this is my seat”之后再請說得好的學生上臺來拖動聚光燈。結果學生在非常興奮的同時,注意力也非常集中,都期盼著那神奇的聚光燈能照到自己身上。當然,句型也就得到了反復而有效的練習。

在學習“I like …”及“I don't like …”句型時,筆者將大量圖片隱藏在白板上,學生上臺點擊顯示圖片,并根據自己對該圖片內容的喜好說“I like …”或“I don't like …”因為形式新穎、圖片有趣,每名學生都躍躍欲試,而且不僅有效操練了句型、復習了單詞,也激發了興趣。

又如,在學習了“This is his/her …”句型后,筆者用白板分別展示了1名男生和1名女生的照片,并用放大鏡突出他們身上的物品,學生則使用句型“This is his/her …”進行描述。之后又將許多物品的圖片放在一起,學生上臺憑記憶將剛才男女生身上的物品拖出,同時說句子“This is his/her…”。為了增大操練面,筆者還為每名學生的某樣物品拍下照片,并隱藏在白板上,表現好的學生上臺點擊顯示出圖片,該物品的主人起立說“This is my …”,其他學生則說“This is his/her…”。這樣的語境貼近學生生活,讓每名學生都感興趣并能參與其中,真正做到了新課程標準中要求的“課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

再如八年級上冊,學習第五單元“Can you come to my party?”時,可以先播放外國人邀請朋友參加party的一些影像資料,有動作、圖像、聲音,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學生興趣盎然,即刻說出流利的英語句子。為下一步的口語表達奠定基礎。

二、呈現大量信息,當堂訓練新內容

利用電子白板,可以靈活地把自己上課需要用到的各種教學資源(包括文字、圖片、動畫或課件等)保存到電子白板的資源庫或放在計算機上隨機調用。筆者利用這一特點,在制作課件時,收集大量與本節課有關的內容供學生操練使用。如七年級教材講授顏色和身體部位時,可以讓學生根據指令在圖片中身體的各部位快速準確地涂上相應顏色,在講授單詞fat/thin,big/little時,讓學生在聽見“It's fat”的指令后,將動物的圖片拉得又扁又寬,聽見“It's thin”后將其拉得又細又長。如此夸張的行為,讓每名學生都興奮不已,力爭上臺參與。接著又由學生自己拖動圖片,其他學生根據圖片形狀回答“It's fat/thin”“It's big/little”,學生所學的知識及時得到了鞏固。又如七年級上冊“Where is your backpack?”的教學過程中,筆者在地圖上分別設置了kindergarten,garden,school,supermarket等圖片,讓學生學習“in front of”“behind”“on the right of”等這樣的句型來表達具體的方法,然后讓學生在電子白板上變換這些圖片的位置,進行句型操練。這個教學設計不僅鞏固了當天所學的新知識,更讓學生在英語課堂上有了參與和體驗,從而提升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再如七年級《英語》上冊中的“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教學內容,給學生呈現出球類、玩具、學習用品、生活用品等圖片,讓學生進行操練,操練的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如pairwork,listen and retell,看圖寫對話、看圖作文等練習,達到熟練運用的程度。

三、豐富的課堂信息容量,極大地提高了復習效率

筆者多年任教初中畢業班的英語教學,每當新課結束后都需要對初中所學知識進行系統復習。在我校安裝電子白板之前,復習效率非常低下,因為英語學科的特點是基礎知識繁雜、內容眾多、考點零碎,傳統的英語復習課全靠教師嘴和手,邊講邊寫、邊寫邊擦,一節課下來感覺復習不了多少內容,而且擦掉的板書無法恢復。自從使用電子白板以后,課堂容量大了,復習效率也隨之提高了。電子白板非常適合英語復習課教學。比如筆者在帶領學生復習八年級《英語》下冊中第三單元“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時,先在白板上呈現最基本的詞組和句型進行復習,這時可以遮擋英語或漢語進行英漢對照復習,然后讓學生自己操作白板,進行造句和批改。最后進行拓展練習,先由學生快速在白板上寫下答案,如果有錯,其他學生會積極去改正,做完之后教師做歸納和總結。這時教師可以利用電子白板的翻頁、回視功能讓學生進行再復習、再鞏固,避免了任何信息的遺漏。學生爭先恐后地在觸摸屏上圈點、評注、修改,真正做回了課堂的主人。電子白板使英語復習課變得多容量、快節奏、高效率。

篇4

水平。

一、背誦,使單選題“手到擒來”

在教學中,教師都會有同感:單詞讓記了,課文也讓讀了,一考就錯、面對試卷束手無策的現象比比皆是。而背誦可以巧妙解決這一難題。

如,We can bring our old clothes and shoes home.

A.into;from B.in;from C.in;at D.by

對于這個單選題,如果學生對于八年級上冊Unit 1 Reading中的課文記憶牢固,那么,這個單選題也就無需多考慮,不用為什么而憑感覺就輕松搞定。

同樣,固定句型、固定短語等的牢記更有利于單詞填空和單選題的解決。如,We practice (play)volleyball every day.這個句子,只要背誦了短語practice doing something,這個單詞的適當形式也不用分析,直接填出playing.

二、背誦,有助于書面表達“錦上添花”

書面表達是英語教學的重中之重,也是英語教學的難點之一。學生不會寫、寫不出,單詞拼寫不正確,句式用法錯誤,語法不準確,篇章結構散亂等弊端層出不窮。究其原因,學生的基礎是大問題,而基礎問題源于記憶不到位、背誦能力差。

學生單詞不會寫、不會用,短語、句型結構沒掌握等,可以運用背誦的方法來解決。如一位學生的作文中,寫的是“十一”假期旅游計劃,通篇文章小作者使用了一個句式spend on doing,造成失分慘重。這一失分點主要是學生把spend的用法記混了,應該記住spend后要么接on+名詞,要么接(in)doing。教學中,教師如果以講數學公式一樣教給學生spend+名詞、spend+(in)doing,學生記了又忘的情況會普遍存在。于是,才會出現通篇都用spend on doing的情況發生。而如果學生只要記住we spend our pocket money on the snacks,上文的錯誤也許會避免。

自古就有“熟能成誦”之說,意思是說得多了,自然也就記住了。那么,書面表達也是如此,如果多讀、多背,書面表達也不再是難事。初中書面表達多以教材的單元話題為中心,并稍有不同,但萬變不離其宗,如果對教材的reading和Task的例文讀熟并背誦,寫作起來會得心應手。

如,寫My best friend,開門見山我的朋友是誰,誰是我的朋友等,這在reading中都有完整的表達,為我們的寫作提供了模板。再如,寫My ideal school,Task中的范文更為我們提供了寫作范例,從文章的謀篇布局,到有用句式的選擇性使用,都為學生寫作提供了規范的英語表達。因此,熟讀并背誦這些例文,尤其是有用的短語的記憶和背誦,都為書面表達保駕護航。

篇5

小組合作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并且這種團隊意識還會進一步激化學習情緒,使學生學得有動力、有活力。對此,筆者認為應在小組合作的基礎上,加以采用組間游戲競賽、合作表演等活動,促使學生在集體活動中提高英語的使用率、正確率。例如,教師可根據互補原則指導學生組成學習能力不同的四人小組,進行如下設置:每組設組長一名,記錄員一名。組長負責向組員“釋題”,如對活動的內容及方式作進一步解釋與分析;記錄員負責記錄該組“釋題討論不同意見最終方案活動成果活動反思”的過程;各組員均可在活動中發表見解,并討論、選舉決定最終的活動方案?;顒咏Y束后,教師抽選2~3個小組的代表,讓他們總結本小組的活動,并與全班同學分享該組在此次活動中的收獲,包括合作學習的心得體會、對知識點的總結、小組或個人學習方法的總結。又如,八年級上冊中一般將來時的教學目標在于教會學生正確運用“begoingto+動詞原形”“will/shall+do”“be+動名詞”“betodo”等句式。在教學中,筆者是這樣做的:首先根據異質分組法將學生分成若干四人小組,并在課前準備若干個句子如“Itisgoingtorain.”(要下雨了)“Theboywillgotoschooltomorrow.”(這個男孩明天要去上學)“TomorrowwillbeSunday.”(明天就是星期天)等,打印出來(打印的份數與全班小組數目相等),然后分別將每個句子斷成單詞紙片。課上,筆者將每一份相同句子的單詞紙片分給各組學生,讓學生先進行10分鐘的組內復習與討論。接著,筆者說出句子的句型與中文翻譯,讓學生持紙片展示拼出的句子。最后,教師就各小組的學習結果做記錄?!奥爩憽苯Y束后,拼得正確的、最快最多的小組獲勝。這種小組合作競賽既提高了學生的造句水平,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利用小組合作促進學生持續學習

小組合作的作用不僅體現在激發學習興趣與提高合作水平方面,也對學生的學習習慣養成起著重要作用。教師同時還需要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優劣勢等具體情況,組團制定本組的學習計劃,為課外的英語學習做好鋪墊。教師可引導學生利用放學后、節假日組成合作小組對課程內容進行拓展學習,將課堂中教師的引導教學延伸至課外學生的自我學習。這種小組學習的內容可以是寫相似主題作文、完成課文學習心得、互相交換學習心得、根據課文主題做調研等。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課前做好準備,如預習內容、搜集相關資料、劃出重難點詞匯、獨立思考、預做課后練習,然后再帶著問題合作。在九年級的教學中,根據學生已掌握基本句式和一定量的詞匯、能完成簡單的造句和對話的情況,筆者適當強化了對學生實際應用的要求。在Unit7WhereWouldYouLiketoVisit這一單元的教學中,筆者參考中央電視臺電影頻道《光影星播客》的形式,先根據興趣愛好把學生分為四人小組,讓各小組課下集體選出一個旅游景點進行介紹準備,介紹內容包括歷史文化、經濟狀況、解說詞等。完成教學任務后,請各組學生上臺,一起向全班介紹這個景點(要求學生在介紹過程中運用已學的“Iloveplaceswherethepeoplearereallyfriendly./I’dlovetovisitMexico.”等本單元的重點句型、短語及單詞)。這種與學生生活、愛好相貼近的“課堂遷移”形式,讓學生能在課下學習、課上展示,起到了非常好的鞏固效果。

三、利用小組合作學習評價方式優化學習效果

篇6

關鍵詞:初中英語;高效;策略

初中學生正處于充滿興趣和好奇心的年紀,潛藏著巨大的學習能量,教師的正確引導無疑是關鍵因素之一。傳統的教學模式導致課堂教學乏味,缺少吸引力,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無從談及教育水平的提高。巧妙運用各種教學策略,使之恰當、有效地融入英語教學中,則會促進英語課堂教學,提升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效率。

一、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為主體

在教學中,教師要堅持以學生為本,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個體差異。課堂教學是實現英語學習的主渠道,是培養學生能力的主要途徑。教師必須要考慮全體學生的發展需求,無論是備課時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還是在課堂上教學過程的實施、教學評價的方法等各個方面都應面向全體學生。教師要根據初中英語課程的目標對教材進行分析,同時還要學會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材進行整合,隨時地調整教學進度,只有最大限度地滿足個體需求,才有可能獲得最大化的整體教學效益。例如,在講授人教版新目標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7Willpeoplehaverobots?時課文中出現了Therewillbe.....這類句子,我在備課時已經想到學生理解可能有困難,于是在教學中先引入了一般將來時,然后復習Therebe句型,最后再把它們結合在一起。結果在教學過程中我觀察到還是有一些學生臉上有疑惑的表情,于是我及時調整教學進度,把后面的2d部分刪掉,又把兩種句型進行舉例,讓學生通過觀察、小組討論等方式進行分析對比,這時學生臉上的疑惑才變成了興奮。同時為了滿足尖子生的需求,我又拓展了begoingto和Therebe的結合使用。這節課雖然沒有完成安排好的教學進度,但讓每個學生都在教師的引導下構建了知識,發展了技能,調動了所有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能繼續保持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同時也達到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真正地做到了因材施教,面向全體學生。

二、讓學生養成用英語對話的好習慣

如我在講授七年級英語上冊Unit2Thisismysister.時,我就準備了大家都熟識的《家有兒女的》一些劇照在多媒體上放映出來,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過來,讓學生感覺自己就像是在家里看著自己喜歡的電視劇,學生的學習情緒高漲了,這時再講解本課重點,Thisismysister.Thatismygrand-father.Thesearemybrothers.Thosearemyparents.學生就會記得更牢固了。讓學生選擇劇中自己喜歡的人來扮演,分別介紹劇中的家人也能介紹得有聲有色。簡單地幾幅圖片勝過我們用長篇枯燥的語言介紹,達到了讓學生動起來的目的。所以,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是我們在教學中使用的必要教學方式。

三、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

(一)課前五分鐘口語練習英語是一種實踐性很強的語言學科,必須通過課堂上大量的師生之間的交流,學生運用英語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才能得到培養。英語課堂開頭幾分鐘的值日生報告或師生的口頭交流,是學生聽說訓練的很好方式?;蛘咦寣W生讀自己的小作文,其他學生找錯誤,這樣既提高了寫作能力,又提高了聽力能力,并且不管做任何事情應該做到持之以恒。(二)適時運用游戲,增加課堂活力教師在英語教學中可以加入一些游戲,這是任何形式都無法替代的,既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又可以鞏固知識。比如,在教學學習用品時,可以先把這些用品的圖片貼在黑板上,學生分成兩組,教師讀出單詞,學生指出相應圖片,先指中的獲勝。經過一輪以后每個學生都掌握了這些單詞。(三)創設真實情景,打破傳統教學一間寬敞明亮的教室,一排排整齊的課桌?,F代英語課堂可以打破這種形式,創設真實情景。比如,在教學超市問路時,可把課堂變成一個超市形式。把學生分成幾片創設一層二層,分成幾個店鋪。學生在問路指路時走一走、逛一逛,體會一下語言的實用性。(四)巧妙運用競賽,保持學生活力每個人都有好勝之心,學生也不例外。讓競賽貫穿整個教學學生定能提高學英語的興趣,又能牢固地掌握知識。但要對學生進行教育———公平競爭共同進步。由于學生分化很大,在教學長篇閱讀時,可以讓學生分組互幫互助進行閱讀比賽,提高整體學生的素質,不讓一個學生掉隊。(五)適時讓學生扮演教師的角色,提高學生語言表達組織的能力學生對于未來職業只是幻想和希望,讓學生真正體驗一下教師的角色,既能讓學生體會老師的辛苦,又能增強師生感情。

四、擴大課堂容量,打造高效課堂

每節課的時間是有限的,在我們傳統的教學中,即便是教師邊說邊寫,無形中也會減慢速度,占用時間,若再有些需要解釋的內容等等,講授的知識內容就會受到壓縮。計算機多媒體充分運用了現代科學技術,具有較大的教學優勢,可以突破教育信息傳播的“時”“空”界限,使信息傳送的范圍更廣、速度更快、地域更遠,人的各種感覺得到延伸,教學視野不斷擴展,教學時間相對縮短。教師只需用鼠標輕輕一點,就可以使教學內容清楚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加快課堂節奏。同時,課件可以增加信息容量,加大語言輸入量,可以給學生提供更多聽說訓練的機會,有效地提高聽說能力。當學生需要練習閱讀、寫作時,可以提供更多閱讀、寫作材料,激活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提高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多媒體這一現代信息技術的巧妙運用,可以讓學生在45分鐘內獲得的知識更多、更深入、更全面,使教學效果發揮得更好??傊诔踔杏⒄Z教學中,教師要靈活運用不同的教學策略,調動學生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周洪涌.初中英語有效教學策略探究[J].才智,2011(13):100-101.

篇7

關鍵詞:師徒合作;英語復習課;師傅;徒弟

進入初三之后,復習課教學成為英語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有效地進行初三英語復習,這是一個很棘手的問題,因為學生學習程度不同,個人特點不同,基礎不同,所以采取的策略也會有所不同。但是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追求復習課教學的有效性,追求效益的最大化。所以我所任教的學校進行了大膽的改革,我所帶的英語學科對傳統的復習課也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借著這股東風,我將師徒合作和諧互助這一模式合理地運用到我所帶的初三(1)班和初三(5)班的英語復習課中。

一、如何在初三的英語復習課中使用師徒合作和諧互助這一模式

1.首先明確師徒的劃分?!皫熗胶献鳌本褪亲寣W生與學生結對學習。師徒的分法有很多種,印象最深的就是我們學校曾經組織參觀學習過的即墨28中“和諧互助”模式。所以我借鑒了這個學校的分法,把我所帶兩個班級學生一分為二,一半的學生是“師傅”,另一半的學生則是在這些“師傅”教授下的“徒弟”。根據學生的成績,知識基礎、興趣愛好、學習能力、學習習慣等把他們劃分成四大類:A優秀,B良好,C一般,D較弱。然后把全班學生按照按:A優秀和C一般一起坐,B良好和D較弱一起坐,AB坐左邊CD坐右邊,調好座位。AC是小師傅,BD是小徒弟?!靶煾礎C”的主要職責是教會“小徒弟BD”學習,督促、管理“小徒弟”學習常規,培養“小徒弟”好的學習方法和技巧?!靶⊥降堋辈坏邮堋靶煾怠钡膶W習指導,還要和“小師傅”共同學習,共同探究,大家互相督促互相促進。

2.師徒合作和諧互助這一模式具體在初三英語復習課中的使用。以在初三下學期時復習八年級上冊Unit1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為例:

首先,教師展示出Unit1的學習目標。(1)掌握重點單詞和知識點,能熟練地運用過去時,復合不定代詞等。(2)用過去時寫日記。讓學生了解這個單元到底什么是必須要掌握的,什么是必須熟練運用的。

其次,由“小師傅A”展示出這個單元的學習內容(班里的每個“小師傅A”都輪流負責一個單元)。Unit1具體的復習內容:①單詞;②知識點;③語法;④作文。第一,單詞和知識點這兩項留出10分鐘時間背,然后“小師傅A,C”檢查“小徒弟B,D”并予以指正?!靶煾礎,C”之間再互相檢查更正,在“小師傅A,C”互相檢查的同時,“小徒弟B,D”自己先進行下一項;第二,語法先由“小徒弟B,D”來進行總結和講解,然后由“小師傅A,C”更正補充。最后請一位“小師傅”在全班面前進行展示,教師補充說明。第三,作文全班每一位同學都寫,寫完之后“小師傅”和“小徒弟”互相批改,然后予以評價并互相簽名。最后交給教師,交上來之后,老師進行再批改并選擇其中一兩篇具有代表性的o所有同學進行展示,指正(老師還可以展示一遍提前準備好的例文)。

然后,做鞏固練習,更好的掌握單元所學知識。教師根據學生的特點出題,通過多媒體展示,學生獨立完成后,師傅徒弟交流談論。師傅針對徒弟出錯的地方設計診斷性變式題,師徒共做后,互相講題,讓徒弟加深對知識的認識,教師加以糾正點撥。

最后,師傅,徒弟互相交流本單元的收獲:單詞,知識點,語法,作文等,總結易錯點。教師進一步強調本節課所學重點。

二、使用師徒合作和諧互助這一模式之后取得的成效

從剛進入初三到快到中考為止,實施了不到一年的時間,班里的學習氛圍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小師傅小徒弟互相督促,許多徒弟在師傅的幫助下改善了學習態度,提高了成績,學生們學習英語的自信心也得到了提高。慢慢地小徒弟到處追著自己的小師傅問,小師傅借此也提高了自己。學生的合作意識在逐漸得到提高,學習上變的團結了,也更懂得關心他人了。本來枯燥無味的復習課也變得有趣多了,以前初三復習時,就我一個人干巴巴的講,學生死氣沉沉地偶爾呼應一下,可自從使用師徒合作和諧互助這一模式之后,英語復習課中學生變成了課堂真正的主人,主要的參與者。所以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也越來越高,班級整體的英語水平自然也邁了一大步,特別是初三(5)班,到初三最后幾次的模擬考試時,班級的均分可以比其它班的均分高出十多分,進步極其明顯。

一直以來教育系統包括我自己也總是在說:教學中,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要盡可能地創設多種活動啟迪學生的思維??墒锹鋵嵉綄嵦幍臅r候,教師們卻很容易把這些忘記。自從在初三這一年的復習課中,實施師徒合作和諧互助這一模式之后,我才真正的轉變傳統的灌輸式教學行為為自主、參與、體驗式的教學行為,凸現學生的自主性、主體性,構建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轉變單純注重傳授知識為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傊?,師徒合作和諧互助這一教學模式可以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課堂的主人,有效地提高初三英語復習課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李庭薌.英語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篇8

一.練習形式要靈活多樣,趣味性強。

機械重復的練習,枯燥乏味,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睂W習最好的動機是適于學生對學科本身所產生的興趣。因此,教師在設計類型時,應根據學生年齡、生理、心理特點。巧妙的安排,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內容設計上要多樣化。

可以設計游戲讓學生開口練習。例如,利用實物、圖片、借助動作、猜迷、競賽練習;通過分排或分行、分組等進行操練;通過做游戲、扮演角色等方式提高運用語言能力;練習冊中的練習,口、筆頭練習等加強學習運用的能力,以加深印象,鞏固記憶。教師要在教學中自始至終觀察全班學生的反應,要隨時根據情況變換自己的角色,保證所教的內容大多數同學能接受,基本完成課堂教學任務。

2. 練習安排形式多樣化。

在一節課的不同階段,練習的安排形式也應是多樣化的。優化課堂練習設計就是要針對不同的課堂階段,采用不同的練習設計方法。在英語一節課的教學中,我們可以有“課前練習”、“課中練習”、“課堂拓展練習”、“課后鞏固練習”等多種安排形式。

①課前練習應設計為過渡性形式,目的是為新知識的鋪墊準備。設計這類練習應注意扣緊新舊知識的連接,在舊知識的基礎上建立新的知識點,為學生順利地由舊知識點過渡到新知識點架橋引路。

②在授課過程中要進行形成性練習,目的是幫助學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識。在設計這部分練習時,主要是要圍繞著知識的重點、難點進行專項練習,包括機械性操練與意義性操練,要注意在適當的機械性操練基礎上進行意義性操練,應以情景性的意義操練為主,以便學生掌握新知識點。

③課堂拓展性練習。在鞏固新知的練習中,常有一部分優等生感到吃不飽。所以,教師還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學業實際,設計一些有難度、有新度、有活度的強化練習給優等生補充特殊養料,刺激他們求知的欲望。這樣,不僅加寬了學生的知識面,而且促進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提高了學生的智力水平。為了拓展學生的口語和寫作能力,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在課的拓展階段安排適量與本課話題有聯系的課外材料作為學習內容,學習形式不限,可以是閱讀練習、話題作文練習、口語練習等。

二、練習題目要分層設計,針對性強。

一節英語課的好壞,體現在教師組織學生練習的方法上,要考慮到學生的能力,學生掌握英語的程度不同,所做的練習廣度和深度也將有異。根據各種不同層次學生的特點,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習,以利于因材施教。例如,《英語(新目標)八年級上冊》中的Unit6 I a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主要是對一般將來時的運用練習。教師在設計練習時就需針對不同層次學生:(1)簡單題,可由基礎較弱的學生來回答。比如這節課我們要用的到一些動詞短語 take acting lesson, study computer science, practice basketball, write stories,study computer programmer... 。(2)中檔題,可選擇中等生來回答;比如I am going to be a cook./He is going to studying computer science. /They are going to practice basketball.(3)高難題,可選擇好學生來回答。例如,I am going to be a teacher的一般疑問句:Are you going to be a teacher? 及肯定、否定回答:Yes, I am./No, I am not .還有特殊疑問句:What are you going to be?這樣練習可以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機會回答問題,而且正確率高,從而使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成就感。讓全班學生都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不同的人在英語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和提高,讓每個學生都體會到學習成功的快樂。如此一來,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相對應的練習方式,完成起來學生都可得心應手。

三.練習內容要反復強化,識記性強。

練習內容的設計要有反復性。學生對所學過的知識,倘若長時間得不到復現,就會遺忘。心理學家稱之為“暫時神經聯系的抑制”。如果我們在教學中對學生所學的知識不反復強化,就會逐步加深這種抑制,最終導致已建立的神經聯系完全消失。加強練習內容的反復性,正是減少遺忘,幫助學生記住所學的知識。同時也利于學生加快學習速度,提高學習的效果,尤其是對單詞的記憶。

四、練習要設置情景,得到實踐。

篇9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寫作訓練;有效滲透

閱讀教學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增強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過程。閱讀教學不能簡單地理解為英語短文或者英語著作的鑒賞和閱讀,而是要通過進行英語閱讀,強化學生對語法的認識和運用,培養學生對英語單詞的銜接能力,從而鍛煉學生英語學習的基礎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為英語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寫作訓練是檢驗學生閱讀教學效果的有效體現。只有在閱讀教學中認真學習、理解和體會的學生才能在寫作訓練中做到對整個英語作文的組織和把握。在初中英語閱讀課程的學習中,只有結合寫作訓練,才能隨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一、通過閱讀了解不同的語言文化,培養學生的寫作語感

制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效果實現的重要因素就是語言文化的不同,學生在閱讀中不能充分理解閱讀的內容,不能消化各種語法。造成這種困境的原因就是英語教學的環境。由于我國是以漢語為母語的國家,學生絕大部分的時間都是處于漢語言環境下,缺少英語學習的環境。這就造成很多初中學生在進行英語學習的時候,思維定勢局限在了漢語的語言結構上,總是用漢語的思維去分析英語,出現了漢語式的英語。而進行初中英語的閱讀教學,就是從教學方式以及教學環境上最大程度地為學生營造英語學習的環境和氛圍,使學生快速融入其中,而寫作訓練的滲透也是讓學生在閱讀中及時進行知識的總結和糾正。這樣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培養學生的英語語言直覺,使學生在寫作時能夠用英語進行思維。

例如:有的學生在進行寫作訓練的時候,把“吃飯”寫成了“eat rice”,從表面上看,前一個單詞是“吃”的意思,后一個單詞是“飯”的意思,但是在英語中,只需要用“eat”就可以表達出“吃飯”的意思;還有的學生進行英語寫作的時候,按照漢語的思維寫英語的句子,而忽略了英語的倒序,把“老幼”寫成“old and young”,正確的應該是“young and old”。這些錯誤的出現,都是因為不同的語言文化造成的,這就需要學生不斷加強閱讀理解,把腦中形成的漢語定式思維清除,形成英語語言表述思維。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英語寫作中形成正確的語言習慣,才能使英語寫作的語言符合英語的思維。

二、通過閱讀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通過多年的英語教學,筆者發現很多學生寫出來的作文都十分空洞和單薄,采用的英語詞匯和英語語法屈指可數,翻來覆去總是有限的幾種。這就說明,這些學生掌握的英語詞匯和英語語法量都不能令人滿意。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閱讀教學效果不理想導致的。英語詞匯和英語語法是比較枯燥的內容,記起來很麻煩。這就需要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中,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興趣,選取容易吸引學生的閱讀內容,經過多次的閱讀教學,讓學生掌握更多的詞匯和語法。而且,通過不同的英文閱讀以及不同的英文段落和精彩內容的學習,學生也能掌握閱讀材料中不同的各種素材,在腦中形成多種畫面,從而在英語寫作時有內容可寫、有詞匯可用、有語法可依,通過不斷增強自己的寫作能力,建立寫作的信心。

例如:有的學生在英語作文的寫作中,使用的形容詞總是顯得很單調,不能突出文章中的亮點,這時候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多選擇具有“of+n”這種形容詞詞匯或者形容詞語法的段落或句子。有的學生進行英語作文寫作的時候,不能有效區分混淆的知識點,總是出現用詞錯誤或者語序不通。這時候,教師就應該增強學生對混淆知識點的閱讀訓練,可以進行代表性詞語或者代表性句子的不斷閱讀,并結合上下文進行融會貫通,如只要記住“prosperous”是“繁榮的”,就可以區分開“productive”和“plentiful”這些詞組了??傊?,只有不斷進行英語閱讀,才能使寫作訓練獲得明顯的效果。

三、通過對閱讀與教學問題的討論,提高學生的模仿能力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熟悉語法、詞匯等都是為寫作訓練打基礎的,為了提高閱讀的效果,教師應結合各種教學問題,引導學生有目的地進行閱讀。閱讀問題可以根據閱讀的英文文章有針對性地提出,也可以讓學生模仿文章中的語法進行寫作。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并組織學生形成小組進行討論,通過討論可以加深學生對英文文章的理解,使其更好地理解各種語法、詞匯等。通過問題進行討論,可以讓學生在閱讀中獲得的知識得到利用和鞏固,這也是通過英文閱讀提高寫作能力的重要步驟,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模仿能力。

例如:在進行英文閱讀之前,一定要明確所閱讀的英文文體類型,之后才能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如誘發性的“Is Christmas Eve the night of December 23th?”“Do you think there is really a Father Christmas in the world?”層層遞進性的如“Who was Thomas Edison?”“Why was Tom's mother saved?”討論性的如“If dangerous animals are not in cage, how can people visit them?”技巧性的如“Why was the Great Green Wall built?”在英文閱讀中,教師一定要正確處理好學生的問題,及時糾正學生回答中的語法錯誤等,使學生通過閱讀問題的答案理解知識、鞏固知識。教師要鼓勵學生在閱讀中提出和回答問題,這樣不僅可以在問題的提出和討論中及時解決困擾學生的知識難點,也可以樹立學生的自信心。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多進行英文文章的模仿練習,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四、結合課程進行閱讀教學,提高課程教學效果

初中英語的閱讀教學應與課程緊密結合,把英語課程作為閱讀教學的基礎,把英語閱讀作為課程的拓展和知識點的鞏固。初中英語課程每個單元都是一個獨立的主題,只有結合課程進行閱讀,才能加深閱讀和寫作之間的緊密聯系。在課程的學習中,教師要把課程中的重點、難點向學生進行傳授,在閱讀教學中,要選取課程中的重點、難點內容,讓學生對重點、難點加以鞏固。教師要引導學生歸納課程中的重點和難點,在閱讀中理解,掌握這些重點和難點的規律性,并學會正確運用。對于課程中接觸不到而考試中經常會碰到的語法、詞匯等,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閱讀進行歸納、總結,并指導學生在寫作訓練中正確運用。

例如:在學習八年級上冊Unit 10 I’m going to be a basketball player的課程時,該課程的知識點就是引導學生根據圖片領會所要談論的職業話題,啟發學生的思維,掌握談論此類話題的基本句式、詞匯,使學生了解一些職業的名稱如何用英文表達。所以,在選擇閱讀教學的時候,教師要多選擇有職業名稱的文章讓學生閱讀,并布置有關職業名稱的寫作訓練讓學生完成,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把閱讀和課程緊密結合,也使學生的寫作訓練得到了有效的鍛煉。

綜上所述,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寫作訓練的有效滲透是對教學的有效補充,通過寫作訓練,可以及時發現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糾正。通過閱讀教學,可以培養學生英語學習的語感,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要想在新的教育形勢下實現初中英語教學素質教育的目標,就要建立英語閱讀教學和寫作訓練的有效聯系。只有不斷進行寫作訓練的有效滲透,才能使初中英語的閱讀教學實現最終的教學目標,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劉芳芳.“導練滲透”模式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運用[J].英語廣場,2013(8).

篇10

一、改變和創新教學理念

英語教學的終極目標是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譯在這五方面能夠得到全方位均衡發展,能讓學生在完成學業后真正的做到學以致用,同時達到滿足現今社會、經濟發展對英語人才的需求。黑龍江省實驗中學位于我國的東北邊陲,素有冰城之稱的哈爾濱市。由于經濟發展落后、不均衡和地理位置過于偏遠的局限性導致了我省的絕大部門學校的英語教學上存在著許多不合理、落后的教學模式。英語教學普遍存在重知識傳授、輕實際應用,重理解做題、輕口語表達的現象。聽力和口語課的設置和學習也是純粹為了機械的提高考試的分數。學生的功利性非常明顯,不是為了學習而學習,這種現象必然會導致學生在英語學習上產生重分數而輕能力的思想。

在黑龍江省實驗中學的學校里,我們會看到有許多學生往往能在英語考試中取得優異的成績,但是當真正的需要英語去和外國人溝通交流時,往往結結巴巴,不能流利的說出英語。在應試教育下的英語寫作上,學生為了取得高分,通常都會在考前通篇的背誦范文,而考場中所謂的高分作文,很多都讓閱卷老師有著“似曾相識”的感覺。這種現象在如今的英語教學中是非常普遍的。因此,我們必須轉變教學理念,把從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為主轉移到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譯綜合能力上來,并能使學生把所學外語知識與應用能力相結合,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這就要求學校要采取有效措施為學生創造一個提高聽、說、讀、寫、譯綜合能力的學習環境和條件:教師要向學生傳授提高聽、說、讀、寫、譯綜合能力的技巧和方法:學生要樹立和提高自身聽、說、讀、寫、譯綜合能力的目標和內在學習動力。

二、改革教學方法

學習優異的學生往往具有很強的自學能力,他們甚至不需要老師就能將英語知識掌握的很透徹。然而“天才”畢竟是個“珍稀物種”,對于絕大多數學生來說,他們的天資平常,在英語的學習上還是需要跟著英語教師的步伐和引導。因此,英語教師一定要在英語教學中注重教學方法的改革。

1.有的放矢,有耐心、有層次的進行講解

“師者,傳到授業解惑也。”因此,教師再講授一節課前,一定要對整節課的內容重點、難點有著宏觀上的把握。確定好難、重點,再依次有條不紊、詳略得當的將本節課所涵蓋的字、詞、句、短語、句型、語法等方面知識點進行講解。另外,對于課后練習題,也要引導學生去完成,以使學生將本堂課所學知識點掌握的更加扎實。學習一門語言是一項曠日持久的工程。這就要求教師帶領學生要做好“打持久戰”的心理準備。由于一門語言知識點的復雜和瑣碎性,再加上學生普遍存在知識點掌握不扎實的情況,因此很容易將剛學到的知識點與過去所學的知識點發生混淆。這就要求老師在講新知識點的同時,還要注重將新舊知識點進行區分比較。下面以haveto和must的用法為例進行講解。

兩詞都是'必須'的意思,haveto表示客觀的需要,must表示說話人主觀上的看法,既主觀上的必要。

Mybrotherwasveryill,soIhadtocallthedoctorinthemiddleofthenight.我弟弟病得很厲害,我只得半夜里把醫生請來。(客觀上需要做這件事)Hesaidthattheymustworkhard.他說他們必須努力工作。(主觀上要做這件事)

(2)haveto有人稱、數、時態的變化,而must只有一種形式。但must可用于間接引語中表示過去的必要或義務。Hehadtolookafterhissisteryesterday。

(3)在否定結構中:don'thaveto表示"不必"mustn't表示"禁止",Youdon'thavetotellhimaboutit..你不一定要把此事告訴他。Youmustn'ttellhimaboutit.你一定不要把這件事告訴他。雖然,haveto和must僅僅是兩個詞,但是教師在進行知識點區分的時候一定向上述的例子一樣耐心、細致的給學生進行講解,這樣學生才會記的既快又深。而照本宣科式的機械講解,是絕對應該摒棄的教學方法。

2.改變教師的主體地位,積極誘導學生主動去學

新課改后,課堂不能再是老師的“天下”,這就要求教師能夠改變教學方式,通過調動學生的興趣,來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主動性。因此教師要盡力引導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點活學活用,靈活掌握。例如在人教版新目標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Unit5中,此節課的題目是“Canyoucometomyparty?”,教師可以在課堂模擬成一個小型party的現場,然后鼓勵學生用本節課所要求掌握的句式來進行對話。教師當觀眾的同時,還可以隨時將學生犯的錯誤糾正出來。相信這樣的教學模式一定會讓學生扎實的掌握知識點,并能夠鍛煉學生的口語能力。一箭雙雕,何樂而不為呢?

三、注重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的同時注重教育公平性

多媒體教學已經成為現代教學中必不可少的教學手段。它不光是能減少教師的備課負擔,更加能豐富英語課堂的教學內容。多媒體教學具有信息量大、直觀性強、效率高、趣味性比較高的特點。因此對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其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計算機多媒體及運用網絡教學早已經在我國大城市學校的課堂里得到普及,黑龍江省雖然說地理位置偏遠,但是在哈爾濱市區的學校中對現代化教學設施的配置程度還是比較高的。不過,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在一些更加偏僻、貧窮的地區的學校中,現代化的多媒體設備配備率卻是非常低的。我的母?!椈瘜W院,一直都對師范生實行“頂崗支教”的模式,即選取優秀的師范生去蘭西、慶安等縣的鄉下學校去實習,這樣既能強化師范生的教學實踐能力,也能給農村學校注入一些新鮮的血液。當我們同學支教歸來時,普遍都反映了當地的學校設施比較落后,有的學校甚至只有一臺電腦。當教育的不公平現象出現時,我們只有殷切的期望當地的教育或財政等相關部門,能夠增加對農村偏遠地區的教育教學投入,讓農村的孩子也可以享受到多媒體教學所帶來的廣大好處。

四、改革教學活動的方式。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

一節課只有區區45分鐘,無論如何充分利用,學生在一堂課上所學到的知識畢竟是有限的,因此課下時間對于英語學習同樣的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師還要合理的利用課下時間,帶領學生展開豐富多彩的課下活動。比如可以定期在自習課時間,領著學生看一場趣味的動畫片,例如《貓和老鼠》的英文原版,可以讓學生領略到原汁原味的英文國家的日常對話,在捧腹大笑的氛圍中,久而久之,學生的語言能力就會得到一個層次的上升。但是不能光放些趣味動畫片,還應播放一些具有知識性的科普短片,讓學生通過直觀的感性的認識去了解異國異族文化習俗和語言交際方式,提高學生應用外語的能力,實現培養實用性外語人才的教學目標的要求。另外,經常舉辦小型的英語聯歡會,唱英文歌曲,講英語小笑話,演繹情景短劇都是增加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好辦法。不過現在的孩子絕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因此都具有很強的自我性和反叛性。如果教師強硬的要求學生還要參加課外活動,這勢必會激起他們的反叛心,更別提鞏固所學的英語知識了。因此教師在安排課外活動時一定要最大程度上尊重學生自身的意愿,切忌不能強人所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