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項目考察報告范文

時間:2023-04-04 15:24:1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創業項目考察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高職院校;創業教育;實踐;思考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0)09-0205-02

1999年以來高校不斷擴大招生規模,2009、2010年高校畢業生人數進一步增加,2009年是610萬,2010年是630萬。2009年底到2010年的大學生就業面臨著一個比以前更加嚴峻的形勢。按照國務院的要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及有關部門共同研究制訂的大學生就業的指導意見和相關政策中明確指出要鼓勵和支持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自謀職業。開展創業教育,提高學生的創業精神和創業技能已經成為高校人才培養工作的一個重要部分。作為中國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職院校,通過哪些途徑開展創業教育,構建哪些平臺提高學生的創業技能等等,這些都是擺在高職院校面前的現實課題。本文將以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實踐為例,對高職院校學生創業教育的開展提出幾點思考。

1 將創業內容融入教學體系,在專業課程學習中深化創業教育

1.1 開發多門創業課程

課程學習是學生獲取知識和能力的主要途徑。學院充分利用寧波“商幫文化”精神和90多年老牌商校底蘊業優勢,開發順應時代要求、結合地方特色的《網店運行實踐》、《中小企業經營沙盤實訓》、《創業計劃書編寫實踐》、《理財實務》、《寧波幫文化》等5門創業教育公共必修和選修課,通過課程讓學生較為系統地了解創業的相關理論知識,使他們逐步有意識地開發自身的創造力,掌握一些啟迪自身創業思維、升華自身創業人格、培養自身創業精神、提高自身創業能力的科學原理和方法。

1.2 進行創業教學改革

學院從課程教學改革人手,把創業教育融入職業技術教育教學體系的各個專業教育中,形成從培養目標、人才素質結構,到教學計劃、課程設置、實踐性教學活動等諸方面全面融合的一體化的新體系。在原有專業教學計劃和就業指導課程的基礎上,增加創業教育課程。學院EPV中心和市場營銷專業聯合開發創業項目課程《小企業創辦》,通過項目課程的形式對市場營銷專業學生進行創業教育,開啟了學院用項目化教學把創業教育融入到專業教育中去的先河。

1.3 收集創業典型案例

榜樣的力量是巨大的,學院相關部門注意搜集補充有代表性、有說服力的創業案例,并重點編寫《工商學子創業之星》案例集,作為教學輔助用書。案例集收集了學院各個專業歷屆成功的畢業生創業故事,通過對學長學姐成功經驗的吸取,各個專業有志創業的學生對自身今后的發展方向會更明確。這些案例的教學使學生在感受身邊學長學姐創業精神的同時,更能明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職業選擇。

2 開展創業教育學生活動,將創業精神融入到校園文化中去

相對教學而言,第二課堂活動在培養高職學生創業素質與實踐能力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將創業精神注入校園文化能夠實現“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2.1 開展創業宣傳

我院利用校內外報紙、期刊、櫥窗、海報、廣播、網絡等媒體廣泛宣傳創業典型,弘揚創業精神,改變當代大學生傳統的就業觀念,改變“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創業觀念,樹立誰創業誰光榮的意識,營造有利的創業教育校園氛圍。通過輿論引導學生感受創業,親近創業,激發學生的創業熱情,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創業觀。2009年,由浙江幫你網絡有限公司與我院聯合舉辦的“青川創業班”經國家、省、市各級媒體報道后,得到社會和全院師生的高度肯定,在我院刮起一股創業熱潮。

2.2 開設創業論壇

我院通過創業專題講座和進行案例教學,充分利用校內外專家、企業資深人士、校友等資源,為學生組織高質量的創業論壇,營造創業。用他們豐富的知識和獨到的見解激發學生的創業斗志,營造創業有為、創業光榮的校園氛圍。尤其是讓本校優秀畢業生講授自己如何創業、如何進行創業項目開發、如何進行管理以及創業過程中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使創業者成為學生所敬慕的社會角色,使學生從中總結他人創業的經驗和教訓,學到比較務實的知識,增強學生創業的信心和決心,為今后創業打下基礎。2010年,07屆管理專業畢業生李建輝同學回母校做的《勵志照亮人生,創業改變命運》創業專題講座再次激起了工商學子的創業激情。

2.3 組織創業競賽

學院結合專業特色通過組織學生開展校內技能運動會、創新成果展、以及參與諸如挑戰杯創業計劃大賽、網上開店大賽、營銷師大賽、管理案例大賽等國內各種創新創業競賽,既可以讓學生在創新創業競賽中開闊視野、提升素質,集中展示學生的創新成果,又能夠通過競賽讓學生體驗成功的,科學評價學生的創業能力,讓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專項技能和創業知識,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提高學生在社會上的生存能力。2007年我院學生在浙江首屆省高職高專挑戰杯創新創業競賽榮獲一等獎;2009年我院學生在全國高校首屆“創意創新創業”電子商務挑戰賽中榮獲一等獎。

3 搭建創業實踐平臺,促使學生在實戰中歷練創業技能

實踐是創業教育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環節,對于豐富學生的創業體驗、檢驗創業能力、確立創業方向、提高創業實際本領具有重要的意義。

3.1 建立創業教育基地

學院創業基地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為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的實驗實訓室;二是開辟校內創業園。學院在學生宿舍南區有償提供一些經營場所作為創業教育基地,通過項目申請與答辯的方式確定經營者,讓學生完全按照實際運作方式進行經營,自負盈虧,風險自擔。目前創業園經營項目涉及駕校培訓、快遞服務、旅游組織、圖書交易、百貨經營、票務中介、考證培訓等諸多與學生學習、生活相關業務。創業學生從尋找創業商機開始,到制定創業計劃、組建創業團隊、進行創業融資和創業管理的全過程設計,最終到創業園進行真實經營,學生在創業教育的過程中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將在這個實踐中得到具體的應用和體現。這些實踐活動使學生從中體驗到了創業的艱辛,激發了學生進一步學習的熱情。目前在創業園經營成功的企業如:信息快車道、FFB自由空間、風之旅行社等。學生小老板們創業精神和技能明顯高于一般同學,同時經營收入也足夠他們支付自己的學習、生活費用。

3.2 推進校外實踐

到工廠去“頂崗實習”,到公司去“掛職鍛煉”,到小店中去“充當老板”,這是最有效、最重要的創業實踐。近年來,學院始終堅持“崇尚實踐”的教學理念,與眾多家企業建立實踐基地,開展了富有成效的校企合作。學生通過三至六個月的工學結合,讓學生親身體驗到職業崗位對人才素質的具體要求,培養學生的吃苦耐勞精神,樹立市場意識,學會做人、做事,嘗試進入“職業角色”。2009年,組織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到03屆優秀畢業生郭平創建的拍拍網明星網店――寧波招財豬商貿有限公司頂崗客服一職。3個月下來效果理想,已有同學在賺錢效應的感染下開始自己網絡創業之旅。

3.3 開展社會調查和考察

調查、考察是一種探究式的實踐學習過程,學生從“觀察”、“體驗”到“親身參與”,實現了社會實踐活動由低級向高級的發展。學院利用暑期社會實踐組建調查小組,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進行社會調查、考察活動。特別是實地考察一些企業,考察他們創業的基本情況。市場前景、效益分析、員工管理、客源管理等,到用人單位請教他們對人才的要求,傾聽企業家談成功的經歷,談創業的感受等。每人或每個調查小組都要完成一份企業創業的實地考察報告,在做法、經驗、教訓與體會中,形成自己的創業理念,確立自主創業的方向。2010年學院和寧波遠東零點市場研究咨詢公司合作,組織學生對寧波市城市文明指數進行測評,提高學生市場調研的實踐能力。

4 進一步強化創業教育的思考

4.1 提高認識,促進創業教育全面開展

在全院范圍內大力宣傳創業教育的意義,使各院系、部門領導層次盡快統一思想,認識到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化,全社會正在形成“國家宏觀調控、市場微觀調節、個人積極作為”的就業、創業新格局;首先認識到這一點,誰就處于優先地位,誰首先轉變觀念,誰就在就業、創業中把握主動權。認識到科學研究是大學教育的重要功能,創業教育也同樣是現實社會的迫切需要,認識到創業教育的研究成果在某種程度上是不亞于某些科學發現的重要成果。要成立以院領導為組長的領導小組,由專門的職能機構具體協調和管理,負責落實和實施創業教育的組織和具體實踐,將創業教育深入推進到學院教學、管理、科研等各個環節,促使創業項目、創業基地廣泛地在各個院系生根、開花、結果。

4.2 成立專職管理機構,整合校內資源

盡快組建創業教育與管理中心,吸納各院系、部門愿意為創業教育付出力量的教職工兼職參加,加強對外交流,逐步構成軟硬學科結合的創業教育與研究團隊。從而做好大學生創業服務,幫助學生了解創業政策、信息,選擇創業方向,為學生自主創業或從事個體經營活動提供咨詢和跟蹤服務,幫助學生解決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如資金、技術、人才等),提供創業援助。

4.3 組建學生創業組織,實現自我教育

在學院有關部門的指揮協調下,組建大學生創業協會,使有創業志愿和意向的學生有一個屬于自己的交流組織。讓他們可以在組織內討論有關創業的理論與實踐,利用組織的名稱對外進行相關專題的交流,甚至于在此基礎上組建一定的創業產業,通過實踐,鍛煉組織成員的創業意識和能力。

4.4 加強教育引導,樹立風險意識

創業是一個整合過程。它需要充分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如果沒有經驗的積累,沒有社會的支持,大學生創業實際上是“獨木難支”。相對于其他背景的創業者而言,學生最大的劣勢就是社會經驗的嚴重缺乏。大學生創業過程中隱藏著各種風險,尤其是他們開創的小企業風險承受能力弱,所以學校應當理解、支持和正確引導學生創業,適當地在平常的教學中向學生滲透一些市場動態、融資、法律等知識,讓學生逐漸樹立起自己創業風險意識及掌握一些規避技巧。大學生創業時,也應該選擇一些低成本、低風險的小項目,改變好高騖遠的思路,放下架子,扎實做事。

總之,高職院校開展創業教育必須依托區域優勢,將國內外創業教育理論與地方區域文化結合,整合創業教育資源,注重創業教育的本土化;必須加強項層設計,依托專業,點面結合,確立獨具區域特色的創業教育模式,突出創業教育的實踐性;必須聯系學校自身特點與實際,倡導學以致用,構筑符合本校學生特點的創業實踐與孵化載體,突出創業教育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