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睡眠調查報告范文

時間:2023-03-22 16:58:2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大學生睡眠調查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大學生睡眠調查報告

篇1

近年來,我國大、中、小學生近視人數不斷增加,呈現出較快趨勢。為了更好地了解此類人近視情況,我做了一個社會調查。

我是以問卷調查的形式展開調查的。我對我市的200名小學生、250名中學生和300名大學生進行了調查。發現有22%的小學生,56%的中學生和70%的大學生存在有近視眼。這份調查報告十分令人震驚。其中,大多數人都是平時不注意用眼衛生而近視的:如看電視距離太近,時間太長,畫面濃度太深,寫作業的姿勢不正確,在光線很強的太陽光下或在光線很弱的地方看書,以及長時間接觸電腦等。有份調查報告顯示,國內因高度近視而導致變盲的人有三十多萬,并逐年增長,勢頭迅猛。由此可見,保護眼睛已成為我們青少年的當務之急。我們應注意平時的用眼衛生,還要經常做眼保健操才行。當然這還是遠遠不夠的。在調查中,我還發現,當今中小學生近視率不斷上升,但有些中小學生對這一現象并不加以重視。甚至還有人認為,近視眼只要戴副眼鏡就可以了,沒什么大不了的。這無疑是錯上加錯。所以,人們的意識也要提高才行。另外,在調查中,許多近視的人都說這是他們不良的用眼衛生引起的。但近年來有研究表明,飲食不均衡,營養不良,睡眠不足等也會引起近視眼,所以在這方面也得主意。

看來,要有效地預防近視,一是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合理飲食;二是要糾正不良習慣及用眼衛生;三是還要定期到醫院檢查,及時發現,及時治療。這樣才能保護好我們的眼睛,使我們能戰勝人生道路上的重重困難,進而走向成功!

篇2

一、建檔對象

全校每年新入校的大學生。

二、建檔內容

心理檔案的內容包括:

1、學生填寫的自然情況,如年齡、性別、父母職業與受教育情況、家庭結構及家庭經濟狀況、既往病史、目前情況,等等;

2、學生進行的心理測驗,如人格測驗、心理健康測驗等。使用的測量工具是epq(艾森克人格問卷)和scl—90(臨床癥狀自評量表)。

epq通過測量學生在內向-外向,情緒穩定-神經過敏向度上的位置,獲得人格類型,進而間接的測查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是研究大學生人格特征與健康的常用工具之一。

scl—90包含比較廣泛的內容,從感覺、情緒、思維、意識、行為直至生活習慣、人際關系、飲食睡眠等均有涉及。該量表能夠較好地反映出被測試者自覺癥狀的嚴重程度及其變化,區分出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是目前國內外心理咨詢門診和基層保健應用最多的一種自評量表,也是研究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最常用量表之一。

三、實施方法

1、每年新生入校后的第五、六周,以院系為單位進行集體測試。要求測試

老師統一發放問卷,嚴格按照心理測驗的實施程序進行。

2、回收的問卷全部輸入計算機,經統計處理后(應用心理測驗統計軟件),把每個學生的測試結果打印出來,并做為檔案資料保存。

3、篩選出有心理問題的學生,主動邀請學生面談,為他們提供必要的心理輔導和心理治療。

4、寫出新生心理健康調查報告,根據學生心理問題的主要表現及表現領域,制定有效的教育措施,加強新生的心理衛生教育,幫助新生盡快適應環境。

四、管理辦法

對大學生的心理檔案要進行科學的規劃和管理。心理檔案的調查項目、測驗內容、測驗結果等應統一歸入檔案柜,并由醫學心理學教研組的兩位老師專門負責管理,其他人員不能私自查閱。對測驗中獲得的個人信息及篩選出的有心理問題的學生要加以保密,尊重學生的隱私。

五、設備、材料及經費要求

1、多媒體電腦和打印機一套,用于問卷處理和打??;

2、電腦專用軟盤,用于數據備份;

3、連續打印紙,用于打印測試結果,做檔案資料保存;

4、檔案盒或檔案夾子;

篇3

據調查我國現有盲人500多萬,低視力近千萬人,尤其是在兒童及青少年當中,患病率極高。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最新數據表明,我國小學生近視眼發病率為22.78%,中學生為55.22%,高中生為70.34%。更令人震驚的是,有份調查報告稱,國內因高度近視致盲者已達30多萬人。下面就讓小編帶你去看看關于近視人數及狀況調查報告范文5篇,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關于近視調查報告1一、問題的提出: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最新數據表明,我國小學生近視眼發病率為22.78%,中學生為55.22%,高中生為70.34%。因此,兒童及青少年近視的防治越來越被學生、家長及社會所關注。為什么患近視的學生越來越多?學生的眼睛到底是怎樣近視的?為了解小學生近視情況及引起近視的相關因素,我們小組針對本班同學的近視情況展開了一次調查。

二、調查方法: 1、上網查資料,了解什么是近視及產生近視的原因。

2、調查走訪同學,了解近視眼同學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3、查閱有關書籍,了解近視

危害和預防方法。

4、調查本班同學近視狀況及近視眼比例。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本班共有56名同學,近視的人數有22人,占全體同學的五分之二,和去年相比,呈上升趨勢。

四、結論 : 1、青少年的近視率在逐年上升,這與學生繁重的學習任務和越來越發達的社會生活是分不開的。

2、近視眼是可以預防的,要做到“五要”和“三不要”:

“五要”:

要養成良好的讀寫習慣;

要減少連續學習時間,并每天做眼保健操;

學習環境要合理、采光;

要注意均衡飲食,多點戶外活動;

要定期檢查視力。

“三不要”:

不要養成趴著、躺著、行走、乘車閱讀習慣;

不要在昏暗的燈光下或在強烈的陽光下看書;

不要在被窩里打著手電筒看書。

同學們,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我們要好好地保護眼睛,讓它永遠閃爍著明亮的光芒!

關于近視調查報告2一.問題的提出

每個家庭中的孩子都是寶貝,說一不二,隨著電視、計算機的普及,我們祖國花朵的嬌嫩的眼睛受到了襲擊,現在,在我們班里,大多數的同學都患有近視,而且部分同學的近視情況十分嚴重,有的同學視力甚至低于了4.5,這也許給他們以后的生活、學習以及工作帶來很多的不便。為了保護視力,預防視力,我對本班同學的近視情況做了一次調查。

二.調查方法

(1)通過上網,看一些有關科學用眼和眼睛保健方面的資料,了解什么是近視,及近視產生的原因。

(2)通過訪問,了解本班同學的近視狀況,以及近三年同學視力不良的發展趨勢。

(3)通過與本人交談、調查,走訪家長的形式,掌握眼睛近視同學的學習及生活上的習慣。

三.調查情況的資料整理

1近視眼(myopia)也稱短視眼,因為這種眼只能看近不能看遠。這種眼在休息時,從無限遠處來的平行光,經過眼的屈光系折光之后,在視網膜之前集合成焦點,在視網膜上則結成不清楚的象。遠視力明顯降低,但近視力尚正常。

2本班有39名同學,無先天性遺傳近視,后天近視的8人,近視同學比列占全班的3分之2.較前幾年比,近視率有明顯增高趨勢。

3多數同學不注意用眼衛生,不科學用眼。寫字時離書本太近;長時間用眼不休息造成視覺疲勞;長時間看電視,在光線太強或太暗的環境下看書,連續長時間使用帶你腦等。

四.結論

1近視眼是由于晶狀體的曲度過大,遠處來的光線形成的物象落在視網膜的前。因此看不清遠處的東西。如果有近視的你,可以戴凹透鏡加以纖正。

2近視眼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不注意用眼衛生,長時間用眼疲勞造成的,如,看書姿勢不正確,近距離看書、寫字、不注意休息等。高度近視還可能與遺傳有關。

3.為了同學的視力,我查找了有關的書籍,發現近視眼是可以預防的:(一)讀書、寫字姿勢要端正,眼睛和書本的距離要保持一市尺。

(二)要認真做眼保操,定期檢查視力。(三)連續看書、看電視或使用電腦1小時后要休息一下,或者向遠處眺望一會。(四)每天晚上堅持滴眼藥水。(五)多吃水果、蔬菜。除了要做到以上的5要,還要做以下的三不要:(一)不在光線暗弱和陽光直射下看書、寫字。(二)不躺著看書。(三)不走路看書。

關于近視調查報告3據調查我國現有盲人500多萬,低視力近千萬人,尤其是在兒童及青少年當中,患病率極高。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最新數據表明,我國小學生近視眼發病率為22、78%,中學生為55、22%,高中生為70、34%。更令人震驚的是,有份調查報告稱,國內因高度近視致盲者已達30多萬人。因此兒童及青少年近視的防治越來越為學生、家長及社會所關注。為什么患近視的青少年越來越多?孩子們的眼睛到底是怎么近視的?僅僅是不良用眼習慣造成的嗎?為了解中學生近視情況及引起近視的相關因素,我針對我們學校的部分七年級同學作了一次調查。

一、調查問卷

二、調查分析:導致眼睛近視的原因:

大多數人都是平時不注意保護眼睛而導致近視的。研究結果表明,近視眼是人眼對當代環境的適應性改變,它的發生與發展與日益增加的近距離用眼活動的環境密切相關,與攝入營養成分的失衡密切相關。而不正確用眼,不注意用眼衛生(如看電視和上網過長等)是現代兒童近視大增的主因。

看電視距離太近

在光線太強的陽光下看書

在光線太弱的光下看書

長時間的在電腦前

不合理飲食

一:問題的提出: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擁有了一雙健康明亮的眼睛,外面五彩繽紛,千姿百態的世界才能一目了然,才能更好的學習,生活。但進入高中以來,我們班越來越多的同學戴上了眼睛,同學們的視力越來越差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的人近視?為什么會引發近視?近視有哪些危害?又有哪些預防方法?

僅僅是不良用眼習慣造成的嗎?

二:調查目的:調查我校學生的近視情況,找出近視的原因、近視對個人的影響及其預防和治療方案。

三:調查方法:

1、通過網上調查和詢問同學,老師,了解近視的主要原因。

2、走訪當地小學,初中,了解近視的發病率及學生中存在的問題。

四:調查結果:

1、現象: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最新數據表明,我國小學生近視眼發病率為22、8%,中學生為55、2%,高中生為70、3%。

2 近視的原因

專家分析,主要是四點原因:學生用眼過度;用眼不衛生;缺乏眼保健知識;飲食結構單一,缺乏眼營養。其中,63%的學生用眼時間過長,60%的學生不注意用眼衛生,50%左右的學生沒有認真做好眼保健操,60%左右的學生缺少眼營養補充。

因此,近視的主要原因是看書學習,這是因為學生面臨的學習壓力較大,尤其是在高中生階段有較多的作業和考試,導致了兩長一短的現象,即每日學習時間長,一次連續作業時間長,睡眠時間短。

中學生眼球正處于生長發育階段,調節能力很強,伸展性也較大。但是長時間的注視近物,視力負荷過重,致使眼睛得不到充分休息,是導致近視進展的主要原因。調查發現大部分同學的近視是始于高中階段,或者是在高中時期,近視的程度變得更加深。所以同學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勞逸結合,適時放松眼睛,如眺望遠方,做眼保健操等。

我們發現看電視和玩電腦對近視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如今生活水平高了,大家重視生活質量,家家戶戶都有電視機,現在的大學生的電腦普及率也越來越高。然而,這些電子產品給我們的精神生活帶來富足的同時也給我們的健康帶來了隱患。事實上,這些隱患是可以避免的,這就要求大家做到合理使用這些電子產品。

其他用眼不衛生情況包括使用不潔凈的毛巾或手擦眼睛、走路、乘車時看書,在強光下看書寫字等等。這些情況也不容忽視,因為它是20%的近視的引發因素。至于遺傳方面的原因則要注意不能近親結婚,近親結婚加大了后代近視等疾病的發病機會。

3、近視的危害:

近視對人造成一定的困擾,就調查顯示,這些影響大部分表現在生活中。據資料顯示,近視對生活具有如下危害:

①視力低下,給生活帶來諸多不便;

②中高度近視,會導致眼球突出,眼瞼松弛,影響容貌;

③近視患者其白內障、青光眼的發病率明顯高于正常人;

④中高度近視,特別是高度近視容易引發玻璃體混濁、視網膜出血和脫離而致盲;

⑤近視超過600度可產生一定的遺傳因素,不但影響自己,而且會影響下一代,這是最可怕的。

人們也考慮到了近視對學習的影響,如一些專業對視力有著較為嚴格的要求:

①單眼視力低于1、0者,不能錄取理工類的海洋運輸、船舶駕駛、民航航行管理業;

②雙眼視力低于1、0者,不能錄取警校、軍官學校、精密儀器、海關專業;

③單眼視力低于1、0者,不能錄取醫科、藝術類的舞蹈、音樂、電影、攝影專業;不認真做眼保健操

三、調查結果:

通過調查發現,在當今的中學生近視率不斷上升,而中學生們對近視這一現象并不加以重視。甚至有人認為近視怎樣,戴副眼鏡不就得了。還對近視無所謂,錯上犯錯。許多人常將其歸咎于不良的用眼習慣,如看書距離不當、光太暗、持久用眼等。但近年來的醫學研究表明,飲食不均衡、睡眠不足、噪音等,也是誘發青少年近視的重要因素。

四、建議

(一)看書時作姿要端正,光線要充足。讀寫要坐到離課桌一尺,胸離課桌一拳,眼離課本一尺。

(三)在課間十分鐘堅持做眼保健操。

(五)不偏食,少吃辣的食品,多吃含維生素C和維生素A,D的食物。

(六)定期到眼科專醫作檢查,聽從儀醫師的指導,逐步矯正視力或防止近視度加深。

五、體會

為有效預防近視等眼?。阂灰B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合理飲食,鍛煉身體,保障身心健康;二要糾正不良習慣,養成良好的用眼衛生;三要定期到眼科醫院檢查眼睛,尤其是高度近視眼患者,及時發現眼病,以便早發現、早治療。視力關系著我們的一生,我們要愛護我們的眼睛,不讓我們將來后悔。面對21世紀視覺危機的挑戰,我們要勇于接受挑戰,戰勝敵人!

關于近視調查報告4我國近視人數越來越多,尤其是學生。我看見許多同學眼周貼著灰色的小圓片,這是什么東西呢?于是,我利用課間十分鐘進行了“采訪”。小圓片原來是一種治療近視眼的藥膏,貼上冰涼冰涼的。看來,近視眼在困擾著同學們的生活和學習,怎么才能預防和矯正呢?

調查我利用課余時間進行了調查。云天:450度,愛看電腦,喜歡在車上看書。楊澤同:400度,喜歡看電腦、書、動畫片,父母遺傳。溫雋:150度,喜歡看電腦。馬星宇:300度,喜歡看電腦。牛何子琪:300度,父母遺傳。張東淼:300度,喜歡看書,玩電腦。

分析事實告訴我們,導致同學近視的原因有以下幾種:1.長時間在電腦上玩游戲。2.長時間看書,光線太弱或太強。3.看書、看電視、電腦時間過長,坐姿不正確。4.有的同學坐接送車,在車行駛過程中看書。5.有的是父母遺傳所致。6.還有的同學做作業時磨磨蹭蹭,在燈光下學習時間太長。

結論1.班里大約百分之八十左右的同學患有近視。2小學沒有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如看書距離太近,光線太強或太弱,用眼時間過長。

建議1.養成良好的看書、寫字姿勢,牢記一尺、一寸、一拳。2.不能在坐車和行走時看書,更不能躺在床上看書、看電腦、電視等。3.每次讀書寫字四十分鐘左右,要向遠方眺望,或到戶外活動,調節眼睛肌肉。4.每天堅持做眼保健操數次。5.不要在電視或電腦上長時間用眼,因為電腦和電視有很強的輻射性。6.還要注意多吃水果、蔬菜,不偏食,保證營養充足??傊?,要養成良好的用眼衛生習慣,合理飲食,注意身體,及早地預防和治療眼睛吧!

同學們,讓我們愛護自己這雙明亮的眼睛吧!

關于近視調查報告5一、問題的提出

上五年級了,班級里戴眼鏡的同學越來越多,照這樣的速度發展下去,眼鏡將會在整個班級“普及”了。近視給同學們的學習生活帶了許多不方便,洗臉刷牙,吃飯行走,眼鏡如同人身上的一個器官,怎么也離不開它了。同學們的視力為什么會下降?是否和平時的學習生活習慣息息相關呢?liu__ue86.com

二、調查方法

1 看書

2 上網找資料

三 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具體內容

信息渠道 涉及方面

網絡近視怎么形成及治療近視眼發生的原因分內因和外因。內因主要有遺傳因素和發育因素。近視眼有一定遺傳的傾向,高度近視更是如此。正常情況下,至青春期眼球可發育正常,如過度發育即形成近視,這種近視一般到20歲左右即停止發展。如進行性發展可變成高度近視或病理性近視。從事文字工作和近距離工作的人容易發生近視,尤其是青少年的眼球正處于生長發育階段,調節能力很強,球壁的伸展性也比較大,用眼過度使睫狀肌和眼外肌處于高度緊張狀態是形成青少年近視的直接原因。因此重視視力衛生極為重要。包括注意改掉不良的用眼習慣,注意燈光照明,注意讀書姿勢,避免閱讀時間過長,注意加強體育鍛煉都能達到防治近視的作用。

書籍怎么樣會近視大多數人都是平時不注意保護眼睛而導致近視的。研究結果表明,近視眼是人眼對當代環境的適應性改變,它的發生與發展與日益增加的近距離用眼活動的環境密切相關,與攝入營養成分的失衡密切相關。而不正確用眼,不注意用眼衛生(如看電視和上網過長等)是現代兒童近視大增的主因。

四、結論

1.遺傳因素:根據大量的調查資料,比較一致的結論是高度近視和遺傳有關,中度以下近視則存在較大的分歧。

高度近視的遺傳類型,多數調查資料的結論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因此父代與子代可以不同時出現近視。遺傳又往往受客觀環境,即生活條件的影響使之變異,增加了遺傳的復雜性。

2.環境因素:環境因素主要是近距離作業和不良的作業環境,這是最古老的學說,雖然至今仍存在一些爭議,但是從大量國內外有關調查研究報告看,已公認遺傳與環境是近視眼形成的主要原因,并指出環境條件是決定近視眼形成的客觀因素。

但是,在近距離閱讀或近距離工作的影響下,為什么能產生近視?對此還沒有一致認識,主要有以下幾種理論:

(1)調節學說:絕大多數近視是在青少年時代出現,由于青少年眼的調節力特別強,對近距離工作學習有高度適應性,所以看近也不易疲勞。但是睫狀肌長時間過度緊張,睫狀肌會發生疲勞甚至痙攣而出現調節性近視,不及時消除持續發展則可成為不可逆轉的真性近視?;蛲ㄟ^其他途徑影響到眼球軸的延長。

(2)輻輳學說:近距離工作使用調節時,也需要兩眼同時內轉的輻輳功能加強,由此可以導致眼肌對眼球加壓,而引起眼球軸的延長。

(3)環境適應學說:幼兒時期眼球小,多數呈現遠視,隨著年齡增長眼球增大達到正視狀態。在這一發育過程中近距離閱讀過多,眼球為適應這種調節需要而成為近視。這一學說受到許多反對,但是在發育期可塑性很強,對近視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已是共識。

其他學說不作介紹,需要再提一下的是諸如照明光線、閱讀姿勢、對比度、字小模糊、距離太近和閱讀時間長等外部因素都能影響以上因素的作用。

篇4

吳美珍副主任醫師介紹說,豆制品中含有大豆異黃酮,是一種植物雌激素,其化學結構與雌激素相似,可以作為雌激素替代物促進骨細胞生成。研究發現,給更年期婦女服用大豆異黃酮,或鼓勵她們多吃豆制品,可以防治更年期骨質疏松。但豆制品內的植物雌激素雖然對成年人有好處,對孩子卻是一種“催化劑”,孩子長期大量吃豆制品,植物雌激素會擾亂孩子的正常生長發育,最直接的結果就是性早熟。因此,專家建議。學齡前兒童最好不要長期大量吃豆制品。豆制品雖好。但兒童應適量食用。

我國至少有一億精神障礙患者

在最近召開的中華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第七屆學術年會上,專家根據全國若干地區流行病學調查結果,推測全國至少有1億人患有各種精神障礙疾病。如河北省有關專家對邯鄲、保定、秦皇島、承德4市2.4萬18歲以上人群抽樣調查表明,各類精神障礙患者患病率為140.47‰,女性明顯高于男性,農村明顯高于城市。四川省有關專家對西南地區5所高校2800名大學生抽樣調查,發現14.6%存在嚴重的心理衛生問題,主要表現為偏執、交往障礙、抑郁、情緒波動、軀體癥狀、過于敏感等。山東有關專家對48個農村自然村調查顯示,常見精神病患病率為6,1%。

中華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主任委員周東豐教授說,精神疾病已成為我國重要的疾病負擔,希望盡快開展一次全國性精神病學流行調查,以便掌握情況,提出對策。

糖尿病家族成員患病風險高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內分泌科在中國工程院項坤三院士領導下,自1996年開始,對1166個糖尿病家系的6322位成員跟蹤調查,結果發現,在4468位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的家族成員中,至少有10%的成員患有糖尿病。如某女士5年前檢查患有糖尿病,跟蹤調查發現,在她看上去正常的5個兄弟姐妹中,有3人患有糖尿病;在20多個子侄中,有6人患有糖尿病,而且她30多歲的女兒及外甥也成為準糖尿病人。

項坤三院士介紹,糖尿病具有很強的家族聚集性,父母有糖尿病,其子女將來患糖尿病的幾率,要比父母沒有糖尿病者高許多倍。所以,一旦家中有人查出糖尿病。其他的直系親屬應當去醫院做檢查:如果直系親屬中有兩個以上糖尿病患者,就要進行全家包括兄弟姐妹等成員的糖尿病檢查。

中國學生體能持續下降

在最近召開的“首屆中國青少年體質健康論壇”上,教育部、科技部等部委的1984年到2004年組織的數次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查報告顯示,學生耐力素質在20年里持續下降,速度、爆發力、力量素質呈階段性下降,超重及肥胖檢出率不斷增加,視力不良檢出率居高不下。

體力活動不足和體育鍛煉不夠,是當前國內青少年普遍存在的問題。據2005年有關部門對全國10萬名學生的調查表明,66%的學生每天鍛煉時間不足1小時,24.8%的學生每天基本不鍛煉。

(以上衛文供稿)

自我檢查難早期發現乳腺癌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數字化乳腺檢查中心鄭凱爾教授說,關于早期發現乳腺癌的觀念現在發生了新的變化,僅靠手摸不可能摸出早期乳腺癌,因為早期乳腺癌還沒有癥狀表現出來,因此應該教育廣大婦女定期去做醫學專業檢查,而不是每月自己檢查,中大醫院臨床證實,X線乳腺檢查比自我檢查至少可以提前2年發現乳腺癌。美國癌癥聯盟相關指南已不再推薦把每月一次的自檢作為早期發現乳腺癌的方法。近年來,我國婦女乳腺癌發病率呈急劇上升趨勢,已成為城市中死亡率上升最快的惡性腫瘤。但值得警惕和深思的是,我國并不是乳腺癌發病率最高的國家。在發病率最高的美國、加拿大等國家,雖然乳腺癌發病率也呈上升趨勢,但乳腺癌死亡率卻呈下降趨勢,這主要歸功于他們推行的一年一度普查制度。

保鮮膜減肥壞處多

目前有些體重超標人士正嘗試“保鮮膜減肥法”。據說如果將保鮮膜包裹在身體脂肪厚的部位,可以促進這些部位出汗和新陳代謝,達到減肥目的。如果同時加強局部運動,效果會更好。其實,保鮮膜減肥法沒有科學依據。專家指出,運動本身就能增加出汗,通過消耗體內熱量達到減肥效果。如果只給身體包裹保鮮膜而不做局部運動,就沒有作用,即使做了局部運動,雖然可以促進出汗,但同時也影響了汗液的正常揮發,極易產生副作用。輕的會引起皮膚過敏,嚴重的會導致中暑。

吸煙對中年人危害大

據新近出版的《內科學年報》報道,吸煙的危害比預期想像的大,也比預期想像來得快。研究人員對5萬多名人員為期25年的研究發現,超過40%的吸煙男士會死于中年期(40~69歲),而不吸煙的男士在中年期的死亡率卻只有14%左右。吸煙女士的中年死亡率為26%,而不吸煙女士的中年死亡率只有不到9%,這主要是因為吸煙不僅會增加心血管系統疾病,而且還會增加癌癥的復發和轉移率。

(以上李福章供稿)

常飲可樂易導致女性患骨質疏松癥

美國科研人員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女性常飲可樂(包括其它種類的碳酸飲料)容易引起骨質流失,最終增加患骨質疏松癥的危險。

研究人員在新近出版的《美國臨床營養學雜志》上撰文稱。與每周喝一次可樂的婦女相比,每天都喝可樂的婦女患骨質疏松癥的幾率明顯增加。美國國立骨質疏松癥基金會的有關專家稱,大約55%的美國人(其中大部分是婦女)具有患骨質疏松癥的潛在危險。研究人員征集了2500名志愿者,其平均年齡超過60歲。研究人員檢測了受試者脊骨、髖部的骨質密度。研究結果發現,在排除年齡、絕經期、鈣及維生素的攝入量、吸煙和飲酒等因素外,常飲可樂的受試者,其骨質密度也低。與不喝可樂的受試者相比,每天都喝可樂的骨質密度平均要低4%。研究同時發現,可樂對男性骨質的影響卻不明顯。

骨質疏松癥是破骨細胞和造骨細胞數量比例失衡所致。破骨細胞不斷將骨質分解,而造骨細胞則不斷制造新骨補充。一旦造骨速度慢于骨質分解速度,就會發生骨質疏松癥。研究人員稱,影響骨質流失的原因可能是可樂中的咖啡因和磷酸。有研究表明,咖啡因可妨礙人體對鈣的吸收。

多吃水果蔬菜可防膽結石

美國哈佛醫學院的科研人員一項最新研究結果表明,常吃水果和蔬菜,可明顯降低患膽囊結石的危險。

膽結石是位于膽囊管內的結石,常伴有膽囊炎,急性發作時可引起右上腹劇烈絞痛,通常情況下只能實施手術治療。研究人員對77090名年齡在37~64歲的注冊女護士進行長達16年的研究,研究人員詳細記錄了受試者的食譜及水果和蔬菜的消費情況。結果發現,日常飲食中常吃水果和蔬菜,尤其是綠葉蔬菜等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可降低患膽結石的危險。在研究期間,有近6600人接受了膽結石手術。分析發現,在排除其它可增加患膽結石的因素(如年齡、體重和糖尿病)外,與日常攝入水果、蔬菜較少的受試者相比,常吃水果、蔬菜的受試者,其患膽結石的幾率下降了21%。研究人員稱,水果和綠葉蔬菜中富含植物纖維、維生素C、抗氧化劑以及礦物質等,這些物質都可幫助人體防止患膽結石。

高血壓導致兒童睡眠障礙

美國德州大學醫學院的科研人員在最近舉行的全美心臟病學年會上稱,高血壓可導致兒童睡眠呼吸障礙。

篇5

摘 要 我國大學生體質健康監測結果顯示,近幾年我國大學生的體質正在全面下降,尤其在耐力和心肺功能方面呈普遍的下降趨勢。就大學生體質健康現狀和大學生體質下降原因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增強大學生體質健康的有效途徑和方法,為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的體質健康提供理論參考依據。

關鍵詞 大學生 體質健康 因素 對策

體質是指人體在先天的遺傳性與后天的獲得性基礎上所表現出來的形態結構、生理功能、心理因素、身體素質、運動能力等方面綜合的、相對穩定的特征。包括身體形態發育水平、人體生理功能水平、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發展水平、心理素質發展水平和對內外環境的適應能力。健康則不僅僅是指沒有疾病和衰弱的狀態,而是一種在身體上、精神上和社會上的完好狀態。體質是健康的基礎,健康是體質的最終目標,二者是相互影響和相互促進的,是對立和統一的辯證關系。

一、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

(一)身體形態

身體形態是反映學生生長發育水平的一個外顯指標,一般是由長度、圍度、重量及其相互關系來表現的。從文獻中可以看出,大學生的體型總體趨勢是由以前的細長型向適中型發展,但兩極分化現象嚴重,超重和肥胖問題已成為大學生不容忽視的重要健康問題。

(二)身體素質水平下降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學生的營養是跟上了,但是身體的各項基本素質卻不見提高。從近幾年的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查報告指出,我國19-22歲青年(處于學生階段)速度素質、爆發力素質、力量耐力素質、耐力素質水平進一步下降,且女生下降趨勢較男生快,農村青年男女下降幅度較城市男女下降幅度大。

(三)身體機能下降

身體機能是指人的整體及其組成的各器官,系統所表現的生命活動。身體機能得到發展,可以使呼吸肌的力量增強,胸廓運動的幅度加大,從而改善呼吸機能;還有使心肌力量增強,血管壁彈性增大,從而改善心血管機能.從近幾年的學生體質與健康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大學生的身體技能水平也呈現微幅下降趨勢。

二、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下降的影響因素

(一)健身知識缺乏,健身意識淡薄

當代大學生缺乏體育鍛煉意識,對體育健身的目的意義認識不足,大多數學生參加體育活動憑興趣,缺乏科學的健身和運動保健知識。此外,當代大學生終生體育意識淡薄,影響其自覺進行體育鍛煉

(二)就業的壓力

現代社會對高學歷人才的需求逐漸增大,本??茖W歷的大學生就業、擇業所面臨的困難越來越大,就業壓力愈加嚴峻,一部分尋求“理想”工作的大學生勢必去追求更高的學歷,考研和考博成為所追求的目標。為了實現自己追求的目標,業余時間他們基本上都拼搏于書海之中,根本沒有時間去進行體育鍛煉,天長日久導致了體質與健康水平的下降。

(三)迷戀于網絡

科技的發展和進步,計算機網絡的普及不但使校內外網吧林立,而且互聯網已進入到學生的寢室。它既給大學生的學習帶來了豐富的學習資源和便利的學習條件,也給一些自控能力較差的學生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網絡游戲占去了他們學習和體育鍛煉的大部分時間。學生長時間玩游戲機、上網、看電視等也是導致學生體質健康下降的重要因素。

(四)營養知識缺乏,飲食不夠均衡

盡管人們對健康日益重視,但是缺乏健康的生活觀念和意識。由于長期的運動不足、營養過剩、熬夜、吸煙、喝酒等不良的生活習慣,導致消化不良、體重上升,體脂過多,睡眠質量下降,患上呼吸系統疾病等不良后果。這些因素,都會極大的影響人體的正常代謝和體質健康水平的提高。

(五)學校體育受競技體育思想影響

長期以來的學校體育教育模式并不利于學生的健康發展和身體素質全面發展,從教學的指導思想到具體的教學內容、方法與手段,基本上是以競技運動項目為主,而不能自覺、主動地以促進健康為先導、增強體質為目標地去組織、安排每堂課、每學期,甚至每學段的體育教學。

(六)體育選項課科目偏少、場地不足

在選項課教學中,由于某些項目選擇的學生人數過多,致使教師與學生比例不均衡,學生選擇不到自己喜歡的運動項目,加之受場地限制,部分學生選擇不到自己喜歡的項目,學習效果必然受到影響。

三、結論和建議

(一)結論

高校體育場地設施不能滿足大學生的要求,大學生在課余活動中可活動的項目過于單一,缺乏良好的體育健身條件。高校開設的體育項目過于單一,且趣味性不強,不能滿足學生的健身要求。大學生缺乏健康知識,健身意識淡薄,缺乏參與體育活動的自覺性,不能很好的利用學校的體育資源。

(二)建議

在體育教學和鍛煉中全面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加強學生下肢力量素質和耐力素質的鍛煉; 肥胖、營養不良和較低體重學生比例較高,應引起高校體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加強對學生體育鍛煉和膳食營養方面的指導和幫助;學校加大體育基礎經費投入,提高體育場館條件,推進改革課外體育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建立體育俱樂部,促進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的形成。

參考文獻:

[1] 楊則宜.我國青少年學生體質的現狀、問題與對策[J].中國運動醫學雜志.2008.27(3):397-399.

篇6

就在國內民眾熱議“以房養老”模式時,最適宜養老國家名單近日出爐:一份聯合國調查報告顯示,瑞典是最適合老年人生活的國家,而就老年人生活質量而言,中國排名第35位。調查人員預測,到2050年,全球老年人數將首次超過15歲以下青少年人數。報告警告,截至目前,許多國家還沒有為老年群體提供足夠支持。報告顯示,瑞典的老年人生活質量最高,挪威和德國分列第二、三位,而阿富汗排名墊底。排名前20的國家主要來自西歐、北美地區,也包括日本、澳大利亞和智利。在排名時,調查人員考慮了13種指標,包括老年人收入、就業情況、醫療服務、受教育情況和生活環境等。

男性收入越高越長壽

韓國一項調查結果顯示,高收入階層男性的預期壽命比低收入階層的男性長9.7年。從收入階層來看,收入位于上層20%的男性預期壽命為77.1歲,比收入位于下層20%的男性壽命長出9.7年。女性的壽命差距相比男性要小得多,收入上層20%女性的預期壽命為82.6歲,下層20%的女性為78.8歲,僅相差3.8年。

中國剩男超1100萬

近日,北京團市委、北京青聯聯合舉辦青年交友聯誼會,并了中國男女婚戀觀系列調查之剩男報告。報告顯示,高學歷剩女多于高學歷剩男,北京剩男比例以33%位列全國第六。據《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80后非婚人口男女比例為136:100,70后非婚人口男女性別比則高達206:100,全國處于適婚年齡段的70、80后人口中存在男女比例不平衡的問題,且年齡越大失衡越嚴重。同時,30~39歲男性中有1195.9萬人處于非婚狀態,而同年齡段女性中有582萬人處于非婚狀態。

宋代也有“黃金周”

對于大多數中國人來說,“五一”、“十一”、除夕等國家法定節假日是休息或者走親訪友的好日子。在古代中國有沒有類似的節假日呢?據《漢律》記載,早在西漢時,政府就在典章制度中明確規定:“吏員五日一休沐?!钡搅颂拼?,延續了數百年的每五日休一天變成了每十日休一天。宋朝時期,法定的節假日更加豐富。據宋史筆記《文昌雜錄》記載,元日(春節)、寒食、冬至各放假七日;天慶節(正月初三)、上元節、天圣節(皇帝母親生日那天)、夏至、立春、人日、中和節、清明、七夕、末伏等也都放假。這樣,一年的法定假日達到了74天,加上36天旬休日,共110天。

彩禮源于“賣女兒”封建陋俗

娶媳婦要送彩禮,是從古代開始就有的傳統。周朝時,男方娶親時送的吉祥物是大雁,寓意夫妻恩愛,相互遵守誓言。唐宋以來,男方向女方送現金作為彩禮的較為普遍,具體數額據家庭情況而定。封建社會有個觀念問題,認為將女兒辛苦養大,卻成了別人家的人。女方到男方家,相當于多了一個勞動力。這需要男方支付女方家屬一定數額的費用,其實如同“賣女兒”。宋代以后,“賣女兒”現象越來普遍。當下婚禮中,動輒數萬甚至幾十萬上百萬的“彩禮”錢,其實起源于“賣女兒”的封建陋俗。

全球35億窮人財富

不抵最富200人

據統計,全球最富的200人擁有的財富比全球最窮35億人(幾乎相當于地球一半人口)的財富總和還要多。實際情況其實更加糟糕:全球最富有的200人擁有大約2.7萬億美元的財富,遠遠多于35億最窮人口2.2萬億美元的財富總和。

德國的“陽臺守則”

在中國,經??梢钥吹阶粽驹陉柵_上大聲打電話或吞云吐霧的情景。特別是使用陽臺時間最多的夏季,這種行為會影響鄰里休息,造成不便。在德國,有一個“陽臺守則”規范著住戶的行為。據稱,二戰后,德國建設了大量住宅區,但鄰里間因使用陽臺而爭吵,甚至打官司的事件不斷增加。為此,德國推出了“陽臺守則”。守則條款規定得很清楚,德國住戶可按自己的意愿裝飾陽臺,如擺放綠色植物,放置椅子、凳子、桌子和遮陽傘,但必須妥善固定設備。若陽臺成了一個垃圾場,發出惡臭,鄰居可舉報這戶人家。在陽臺上,住房戶可接待客人,坐在一起喝咖啡、小聲說笑和抽煙。但22點后,住戶不能在陽臺上大聲說話,也不能舉行影響鄰居的活動,如在陽臺上跳舞。即使在室內,也不能大聲喧嘩。若情況特殊,住戶須寫一份說明發給每戶鄰居,并征得其同意。

何謂網絡“擠出效應”?

華盛頓技術政策研究所的一項研究表明,人們平均每上網瀏覽一個小時,會將睡眠時間減少7分鐘,外出時間減少17分鐘,工作時間減少16分鐘。此外,人們做家務、看電視、旅行等的時間也相應減

少。平均下來,人們每在虛擬的網絡世界待上一個小時,在現實世界中的活動時間將減少25分鐘。這種因在網絡世界滯留時間變長而導致在真實世界活動時間相應變少的現象,也叫做“擠出效應”。

天津4萬年前已有人類活動

天津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近日從國際權威檢測機構美國貝塔放射性碳測年實驗室得到最新消息,通過對取自薊縣東營坊遺址地層內的樣本進行縝密科學分析檢測,測定薊縣東營坊舊石器遺址年代為超過距今4萬年。這一測年結果將天津的人文史由原來認知的1萬年左右,提早到距今4萬多年以前。

全國在校女大學生

篇7

關鍵詞:低碳族;節能減排;科學發展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723(2013)01-0035-02

一、“低碳族”相關概況

(一)低碳族的理解

“空調保持室內溫度26°?”“出行選什么方式?”等選擇題,逐漸成了年輕人開始用心思考的問題。“低碳經濟”、“碳匯林”等新興名詞的出現,節能減排意識的逐漸普及,“低碳族”這一新群體正在我們身邊悄然興起。“低碳族”懷著節能減排時不我待的信念,把空調溫度調高2℃,減少使用網絡時間,堅持用手洗衣服,選擇坐公交或自行車,時刻關注節能小細節,來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量。研究數據顯示,每少用10雙一次性筷子,能減排0.2千克二氧化碳;每節約1度電,減排1千克二氧化碳;每少開一天車,減排8.17千克二氧化碳。這些以自己實際行動來踐行節能減排意識的年輕人,名為“低碳族”。

(二)低碳族的具體節能行為介紹

1.今天你是否“低碳”了。如今,“今天你是否‘低碳’了?”在漸趨成為節能減排的一句時尚標語?!安还茏鍪裁?,我都喜歡開著電視,現在才知道,這樣會無形中加大環境的負荷?!贝筮B某單位一白領說,自己的同事如今也開始“攀比”每天的“低碳”成就。

2.節能節電無所不在?!肮ぷ鲿r少用打印設備,下班步行回家,這些小事都是節能減排的一種方式?!北本┦心彻ぷ魅藛T是一個“低碳生活”先行者。節電節能的理念豐富著他的生活?!拔乙话愣际菬o紙化辦公,認為電子郵箱更環保?!鄙踔翆τ陔娔X的日常使用,這位低碳達人也嚴格按照節電方式進行管理。如將設定1分鐘電腦顯示器進入睡眠模式;如果外出有事,會在電腦上設置自動關機時間,防止忘記關閉計算機,據計算,他每天可以減少約2公斤碳的消耗量。

(三)低碳生活的目的和意義

生態意識象征一種現代文明,“是人類實踐活動為基礎的其他生活關系的一種融合”。低碳生活,更多的關注健康的生活方式,他們勤儉節約,從自身和社會的可持續著眼,倡導大家承擔生態責任。這正是正確生態意識的體現,也是個人參與到節能減排中最簡單的一種行為體現。

(四)低碳族與現今節能減排教育的聯系

低碳族大多具有社會責任感,始終在用行動追趕環保潮流,在衣食住行方方面面踐行綠色理念。隨著“低碳生活”逐漸成為一種嶄新的全民生活態度,許多人的生活也和“低碳”、“減碳”聯系在一起,甚至有人記錄“減碳日記”,將它放到網上,和眾多的“低碳族”一起共勉。這樣一種小行為也是一種較為簡單的節能減排教育,更多的人關注這樣一種生活方式,以此號召更多的人加入低碳族的行列。

二、節能減排現狀

(一)節能減排的定義及背景

節能即節約能源;減排即減少污染物排放;資源節約,即人類有意識地減少資源的消費量。調查顯示,中國自然資源浪費嚴重,使用效率低。能源使用效率僅為美國的四分之一,日本的十分之一。因此,推進節能減排,亟需行動。

(二)“低碳族”興起對提升節能減排意識的啟示

1.低碳族是節能減排教育的一次成功案例。在“全國公眾環境意識調查報告”中,對公眾環境問題的重視程度和環保意識行為這些方面進行了深入分析。認為只有個人利益受損,人們才會行動起來。馬克思也指出:“人們奮斗所爭取的一切,都與他們的利益有關?!币虼宋覀冺氄J真思考人與自然的聯系。人類的生存發展依賴環境,但由于缺乏對科學的環境認知,開發時難免產生問題?!巴瑖鴥刃伦兏铮拍芫徍腿祟悓ψ匀坏哪承╁e誤認知。”“低碳族”這一群體正是通過改變自己內心觀念,將節能減排真正深入生活的點滴。他們作為節能減排教育的一次成功案例,因其自發性和廣泛性,值得我們去探索其背后的原因。

2.推廣“低碳”生活原則有利于節能減排工作的推進?!暗吞肌笔且环N境界,其核心就是節電和節能。節能減排工作的有效推進,需要諸多其他力量的支持。就個人而言,選擇“低碳”生活方式,也就是選擇了支持環保事業,這非常有助于推動我國節能減排工作的進行。

三、為更好構建科學的節能減排教育體系的幾點設想

(一)設立專門的節能減排教育管理機構,推動節能減排教育

目前,除英美兩國設立了環境教育司、國家環境教育委員這樣的機構外,其他國家顯然都沒有足夠重視節能減排的問題。而這就在無形中降低了節能減排在多數學生心中的位置,使教育成效大大減弱。因此,我國可借鑒英美兩國的方法,專門設立一個類似環境教育司的這樣一個專屬機關,真正將節能減排教育置于比較高的地位,有利于促進節能減排教育的發展,將這一問題落實。

(二)合理設計節能減排教育策略,是節能減排深入公眾生活

1.豐富網絡媒體應用資源,提升節能減排意識。目前,2007年網絡上一種“碳排量計算器”迅速走紅,測試者需要回答問題,如:你的家里是否使用節能燈?你每年搭乘長途飛機的次數是多少?回答一系列問題后,系統會公布個人的二氧化碳數量。

在這些網站上有許多諸如此類的環保游戲,比如互聯網森林也是采用問答形式,你減排多少克二氧化碳,等于種植了多少棵樹。截止到現在,已有近百萬人做出了低碳承諾,整個“互聯網森林”里已經“種”下了逾百萬棵樹。

這些網絡應用的應運而生,啟示我們加大節能減排的宣傳力度,增加媒體的關注程度,引入輿論導向,將更好地促進節能減排事業的推進。

2.學校加強學生的節能減排教育,用文化建設提高節能減排的意識。我國當前面對許多問題,多數青年認為最大的問題是環保,但其他年齡段的人持有其他觀點。而70.3%的少年,環保知識來自于學校課堂,這是成為他們環保知識的第一來源途徑。這一數據很好的說明了對青少年的節能減排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

學生的節能減排意識可在校園各式活動中得以強化,如:教師組織“節能減排”的主題討論等。積極組織相關節能減排的活動,能夠更好的提醒同學們關注節能減排信息,以我校為例,大連大學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碧宇環保社團舉行了為期十天的節能節電大賽,在前期向大家進行了低碳環保的宣傳以及節電的具體方法介紹。通過大規模的宣傳最終參加本次活動的有32棟寢室樓的400個寢室近1800人左右,同時我們也隨機抽取了近300個沒有參加活動的寢室來做最終的對比。通過在寢室門衛處統計參加的各寢室初始電量和和活動結束后電量的差值來判斷各寢室在十天內的用電量。

由數據可知,當大學生有節能意識并落實于行動時,其節約的電量是非常可觀的。我們可以計算。當有節能意識時每個寢室每天將近可以節約0.72度電,一年可以節約262.8度,那么1000個寢一年可以節約262800度。所以大力宣傳節能意識刻不容緩。

數據整理如下:

表1 參加節能節電大賽

寢室數量 用電量(x)單位:度

100 0

220 6

80~100 10

10天平均值 6.3

每天用量 0.63

表2 未參加節能節電大賽

寢室數量 用電量(x)單位:度

100 0

150 10

50~100 X>18

10天平均值 13.5

每天用量 1.35

(三)對節能減排教育效果進行有效評估

針對正規的學校教育,我們可以通過教育評估來檢驗教學成果。但由于節能減排教育的特殊性,學生只有通過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才能真正體現出節能減排的意識和行為情況,因此對節能減排教育的評估就應該細化。

節能減排教育的效果體現在意識和價值層面,表現在對個人對環境的態度上。而又因為節能減排并不是作為學生必修課程,沒有硬性的強制學習要求,就需要一種較為特殊的評估方法,如果我們能將節能減排調查深入開展,從學生食堂教室的衛生情況作為輔助測評,為學生設計可反映其意識水平的問卷,并設立模擬考試情境,考察學生在面對節能減排問題時的第一次選擇,將考生最深層、最本質的有關節能減排觀念展示出來。

參考文獻

[1] 余謀昌.創造美好的生態環境[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

[2] Joy A .Palmer,劉豐,田青.21世紀的環境教育——理論、實踐、進展與前景[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2.

[3]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

[4] 徐輝,祝懷新.國際環境教育的理論與實踐[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5]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教育部.全國公眾環境意識調查報告[Z].中國環境出版社,1999.

篇8

關鍵詞:高校;體育教學;街舞;健美操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0)10-0239-02

收稿日期:2010-01-18

作者簡介:陳尊(1982-),男,安徽合肥人,助教,從事體育教學研究。

一、前言

現代教育發展要求高校體育教育樹立健康第一、快樂體育的指導思想,使學生能主動地掌握運動技能,培養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形成終身體育意識,充分鍛煉身體的同時能夠突出個性的良好發展。街舞作為具有現代流行時尚元素的體育新型項目,由于自身的特色與功能,越來越多被大學生所接受,也為高校開展課堂教學提供可能。

二、街舞起源及特色

街舞,就是所謂的HIP-HOP DANCE(中文音譯為“嘻哈舞蹈”)。 HIP是指臀部,HOP是指單腳跳,HIP-HOP則是指輕扭臀部的意思。它是一種民間舞蹈,興起于20世紀60年代末,與涂鴉(GRAFFITI或WRITING)、打碟(DJING)、說唱(MCING)這些同時代產生的黑人地下文化并稱為嘻哈四大元素,HIP-HOP就是各種街舞的總稱。街舞起源于美國街頭舞者的即興舞蹈動作,這些街頭舞者以黑人或墨西哥人為主,他們生活窮困,孩子們成天在街上跳舞,并自然而然地形成各種派系,發展出不同的風格。街舞與其他舞種的區別:基本律動UP-DOWN,是貫穿于HIP-HOP的每個動作,給人的感覺是身上的每一個關節、每一塊肌肉似乎都是靈活而彈動的,隨時都會隨著音樂節拍而保持伸縮的動感。街舞注重身體的協調,跟著音樂律動,這種新風格的舞蹈很快掀起了一股風潮,它是全世界開始流行NEW SCHOOL的起源?!敖治琛弊詈玫卦忈屃私】怠r尚與動感,表達了一種通過肢體動作表現自我的憤怒藝術,雖然強調一些表演性及技巧的難度,但本質上還是年輕人借以釋放精力、宣泄激昂情緒的方式[1] 。街舞運動所特有的刺激性、放縱性、宣泄性、冒險性,能釋放人的心理潛能,減輕心理壓力。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緊張的都市人越來越感到生活的負累,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街舞的運動方式來調劑生活。

三、高校體育教學引入街舞的可行性分析

1.開展街舞教學適應高校體育課程改革的要求

在中國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體育課程建設已經牢固樹立起“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許多專家與體育工作者也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不同方位進行了大量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討,衍生出如“快樂體育”、“成功體育”、“終身體育”等各種新理論、新觀點、新方法,在不同程度上對促進教學改革起到積極作用[2]。

為了培養學生的興趣,各高校也對體育教學進行了許多有實踐意義的嘗試。許多受歡迎的休閑體育項目走進了課堂,一定程度上調動了學生的興趣,滿足了大學生健身、健美、休閑、娛樂、個性發展、競技的多元化需求。現代大學體育十分注重開展特色運動項目,以多重角度挖掘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興趣,使其掌握從事體育鍛煉的方法,進入社會后仍然能夠積極參與相關活動,從而具備終身體育能力。街舞健康、時尚與動感等特點正是符合高校體育課程改革的“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的要求。

2.開展街舞教學是適應現代大學生的文化發展需求

作為一種青少年所喜愛的文化體育活動,街舞在全國各地已經廣泛傳播開來。無論是作為健身項目,還是社會娛樂活動,街舞都是時尚、健身的結合體,多一份瀟灑、隨意,少一些循規蹈矩,給我們帶來一種全新的、充滿活力的健身方式。將街舞引入高校,是高校學子的又一種個性選擇。

大學生是街舞的主體,青年階段的主體文化需求是街舞流行的重要原因。首先,青春期,人的自我意識快速形成和發展,自我實現的需要和欲望不斷增長。有著很強好奇心,而街舞的技巧性能滿足青年人的探索欲望和好奇心。其次,處于青春期的大學生有著創造與反叛的個性,這是他們自我張揚的表現形式。街舞沒有指揮、命令、被排斥和被替換的壓力,它在群體中完全是個人活動,非常自由,每個人既是演員又是觀眾。因此,大家都平等,且都有機會展示自我魅力,同時也要尊重他人表演的權利,并予以欣賞。這意味著自主、獨立、平等、自我支配性的權利和地位的獲得,而這對大學生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此外,街舞又是“流行”文化,它動感十足,本身具有流行品質,而大學生往往是“流行”的帶頭者和最強有力的支持者,所以雖然從誕生到流行只有約三十年的時間,但所到之處掀起的流行風暴,引得許多大學生持續“發燒”[3]。從字面上看,HIO-POP是輕扭擺臀的意思,從中可以看出它的休閑娛樂特色。它是大學生在工作、學習、睡眠和其他必要的活動之外用于完善自我、提升生活質量而進行的一系列活動。就運動本質和發明初衷來說,是寓運動于娛樂之中,強調休閑的娛樂方式。大學生精力旺盛,追求個性,娛樂與運動的二合一是最適合他們的休閑方式。同時,作為休閑文化,街舞也是青年人進行情緒宣泄的途徑之一。其獨特的風格特點,使大學生能夠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緩解由于長時間的學習而帶來的精神緊張和神經系統的疲勞。在跳街舞時可以隨心所欲,沉浸于毫無拘束的舞步中,這非常符合“快樂體育,休閑體育”的宗旨。同時,街舞創造的是一種新的文化生存空間,它是在不斷突破舊的、不適合人性發展的文化規范與生存格局的基礎上形成的。街舞于20世紀90年代才在中國開始流行,是新興的運動項目,而青年人容易接受新鮮事物,那些陳舊的東西已不能使他們感到新奇,所以街舞更讓大學生欣喜。

3.開展街舞教學是促進高校健美操教學完善的要求

現在較流行的健美操是融體操、音樂、舞蹈和美為一體的具有綜合性特點的新興體育項目, 該項目動作新穎別致,音樂優美和諧,在目前的高校體育教學中作為一門重要的選修課,已經成為當代大學生最喜愛的體育運動項目之一[4]。隨著時代的發展,健美操的變化日新月異,社會及學校對健美操的需求越來越大,要求也越來越高。但目前健美操課程在高校公共選修課的安排上一般為16周,共32課時。時間較短,教學效果延續能力不強。在江漢大學部分學生調查報告中顯示,80.2%的學生認為健美操課程中,應適當的進行調整,根據學生的喜好設置課程內容,充分調動大家的學習激情與主觀能動性。在高校健美操課程教學過程中,需要融入更多的新鮮血液來推動其向前發展,學生心中的健美操是創新的,是健康活力的,那么將街舞引入健美操課堂應該是符合學生期望及目前教學現狀的要求的。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大部分學生在選修健美操課時提出希望增加新穎的教學內容,例如:街舞、爵士、有氧舞蹈等。街舞與健美操在起源、發展過程、運動技術特征、美的表現形式等方面有相同之處,也有相似的健身效果,但是街舞更符合現代大學生的引領時尚潮流需求。根據街舞的特點進行課堂教學能夠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增強運動量,提高健美操課的教學質量,對完善大學健美操教學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能夠在當代高校體育課堂中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值得在高校中進行推廣。

四、在高校體育教學中開展街舞教學的要求

現在有一些學校進行了街舞教學的嘗試,從教學效果上來看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目前在高校體育教學中開展街舞課程應該注意以下幾方面:第一,開展街舞教學應該通過引進相關人才或進行專業進修形式提高專業老師的技術理論水平;第二,在街舞教學計劃制定中,要根據學生特點,區分教學層次,確立各種教學目標,擬定教學方案。第三,在街舞教學的組織過程,要圍繞教學目標對教學場地設施、教學內容、教學時間等因素的進行有效配置和調整,最大限度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第四,要掌握街舞教學特色,教學過程進行針對性、適時性、客觀性、靈活性、經濟性和特殊性的控制,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第五,在健美操課程中引入街舞內容要把握二者的相同點與不同之處,發揮二者優勢,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第六,街舞教學要與高校體育文化建設結合起來,相輔相成,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陳風,張金.街舞融入健美操教學的實驗與研究[J].科技園地,2007,(8).

[2]董穎.對普通高校體育課中推廣街舞運動的可行性研究[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7,(4).

篇9

關鍵詞:體育社會學;國民健康滿意度;中國

中圖分類號:G80-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7116(2009)02-0025-04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with

health of citizens in China

LI Shu-yi,WANG Dian-e,CAO Yan-lan,WANG Ai-ping,LU Fei

(Sports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Research Center,Tianjin University of Sport,Tianjin 300381,China)

Abstract: By carrying out a social investigation on th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with health of different types of population in 14 cities and provinces in China, the authors revealed the following findings: 1) th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with health of citizens in China is at a low level - the percentage of “Very Satisfied” and “Satisfied” is 59.3%; th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with expectation for individual health in the future is 70.5%, which is relatively high; compared with th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with other indexes for social development, the degree of satisfactionwith “Health of Population in China” is listed the eighteenth in 19 indexes for social development, the second place

健康是社會進步、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標志。追求健康不僅是個人的目標,也是一種重要的社會目標。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確立以人的全面發展為根本的價值觀。“1989年世界衛生組織進一步深化了健康概念,認為健康應包括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道德健康”[1]。這就是說,健康不僅屬于醫學范疇,而且屬于心理和社會范疇?!敖】怠笔且粋€關于人的生命存在的身體性的穩定性的文化概念,對其界定為“身體的良好狀態”,包括體質良好、功能良好、心理良好;健康的重要特征是人體的正常功能活動[2]。本文根據研究需要主要從健康的3個主要維度(即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進行健康滿意度研究。

1研究方法

1.1問卷的設計

參照世界衛生組織生存質量測定量表(WHOQOL-100),于2007年5月完成了問卷調查。經過實驗性填寫和修訂,問卷內容包括:(1)基本情況(包括年齡、性別、健康狀況等與研究相關的14項指標);(2)對健康滿意度(包括對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滿意程度和其他有關身體健康滿意程度等21項指標);(3)對社會進步和生活滿意度(包括對社會、經濟、生活、環境滿意程度等19項指標);(4)參加體育活動情況(包括體育鍛煉對健康影響,體育活動的開展,對全民健身工作滿意程度,鍛煉的時間、次數等19項指標)。共73個問題(指標)的調查問卷。

1.2問卷調查的抽樣

問卷調查采用社會學分層隨機抽樣的理論和方法,于2007年4月至8月從全國抽取樣本。抽樣方法:(1)區域分布:本抽樣框按照我國現行行政區域東、中、西部劃分為3大區域,然后按照各區域省市總數,按12的比例隨機抽取天津、上海、浙江、山東、河北、遼寧、河南、湖南、江西、山西、甘肅、新疆、廣西、內蒙14省市自治區作為調查樣本。(2)各省市(樣本)抽取人數的比例:根據第5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基本按照各省人數的1/(5×105 )的比例抽取。(3)第5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表明,男女性別比例(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106.74,因此,在選擇樣本時遇偶數時則男女比例為11,遇奇數時則男性比女性多1名。(4)第5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表明,目前祖國大陸城鎮人口與鄉村人口的比例為12,因此,在確定城鄉人口樣本比例時,城鄉比例為12。而據天津市第5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天津市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720.53萬,占總人口的71.99%;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280.35萬人,占總人口的28.01%。因此將直轄市的城鄉人口比例確定為21。樣本基本情況見表1。

發放問卷1 200份,回收問卷1 200份,有效問卷1 193份,有效回收率99.5%。

1.3問卷的信度與效度

問卷信度采用“測驗-再測驗”的方法,即第一次填表7 d后,再次填表,將兩次填表結果進行統計處理,相關系數為0.88。采用特爾斐法對問卷進行效度檢驗,100%的專家認為問卷的內容效度和結構效度有效。問卷回收率99.2 %,有效率95.98%,能滿足社會學問卷調查的要求。采用SPSS10.0統計軟件對問卷進行統計處理。

2結果與分析

2.1我國國民對健康滿意度

1)對身體健康滿意度。

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國民對自己身體健康滿意度表現出如下特點:總體對身體健康滿意度不高,對自己身體狀況“非常滿意”和“滿意”為11%和44%。對自己身體狀況“不滿意”和“非常不滿意”為7.9%和1.1%。按照這個比例,我國對自己身體健康狀況不滿意的絕對人口數可達到約1.17億。再加上對自己身體狀況滿意度“一般”的36%的人口,我國幾乎一半人口對自己身體狀況持消極態度。這一結果只是人們自己的感覺,如果用科學的標準測試,要遠遠高于這個結果。因為健康的科學標準要高于人們心目中“沒病就是健康”的標準。在身體健康中,對自己的體型不滿意的(包括“不滿意”和“非常不滿意”)占的比例最高,為16.6%,不滿意的為11.1%。

2)對心理健康滿意度。

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國民對自己心理健康滿意度表現出如下特點:總體對心理健康滿意度不高,各項指標的“非常滿意”和“滿意”之和都在50%左右;“不滿意”和“非常不滿意”之和在12%左右。按照這個比例,我國有約1.6億左右人口對自己精神健康狀況不滿意,再加上滿意度“一般”的38%左右的人口,我國超過一半人口對自己精神健康持消極態度。

在心理健康中,對自己處理焦慮能力的滿意度最低,“非常滿意”僅6.8%;對自己的睡眠狀況不滿意(包括“不滿意”和“非常不滿意”)最高,為18.5%。與身體健康滿意度相比,國民對心理健康滿意度略低于對身體健康滿意度。

3)對社會適應滿意度。

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國民對自己社會適應(社會性健康)滿意度表現出如下特點:與對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相比,對社會性健康滿意度最高。其中,與家人關系的滿意度最高,“從家庭得到的支持”和“與家人的關系愉快”2項指標的“非常滿意”和“滿意”之和都達到70%~80%。對人際關系的滿意度也較高,“對自己的人際關系”和“自己在朋友那里得到支持”2項指標的“非常滿意”和“滿意”之和在60%以上。對自己社會適應能力的滿意度(滿意和非常滿意之和)為56.9%,也高于對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滿意度。在社會適應中,滿意度最低的是對“自己的社會適應能力”,不滿意度(非常不滿與不滿之和)為7.2%。

4)對健康整體狀況滿意度及期望度。

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國民對個人健康總體滿意度表現出如下特點:我國國民對個人整體健康滿意度與對心理健康、身體健康和社會適應滿意度相比,處于中間水平,“非常滿意”和“滿意”為10.7%和48.6%。高于“身體健康”(55%)4.3個百分點;高于“心理健康”(48.98%)11.39個百分點;但低于“社會性健康”滿意度。對個人整體健康“不滿意”和“非常不滿意”分別為5.6%和1.4%。低于“精神健康”和“身體健康”,但高于“社會性健康”滿意度。人們對個人未來健康期望度較高,達到70.5%(17.1%+53.4%),高于對現在健康的滿意度(59.3%)11.2個百分點。

2.2我國國民對健康滿意度與對社會進步、生活滿意度比較

國民對健康滿意度在各種滿意度中處于什么水平,為此作了社會、生活滿意度調查,并進行分析比較。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經濟得到迅速發展,有目共睹。這次調查也顯示,人們對社會進步和生活滿意度很高。尤其是對社會發展的未來更是抱有極高的信心。

調查結果顯示,在19項發展指標中,排在第1位的“對未來生活非常有信心”的為18.2%,“有信心”的為52.9%;第2位的是“對我國未來發展看法”,有信心的為65.5%。我國國民對社會、經濟、生活發展進步滿意度也很高,19項指標中,排在第3~5位的分別是“對我國經濟發展速度”(滿意以上為58.4%);“對自己的生活”(滿意以上為56.1%);“能享有健康平等”(滿意以上為52.9%)。

調查結果還顯示,在調查的19項社會指標中,滿意度最低的是對“我國人口素質”和“我國人口健康”,分別排在第19位(倒數第1)和第18位(倒數第2)。滿意以上分別只有26%和28.9%。說明社會迅速發展,而人的發展嚴重滯后,人的素質、人的健康,這2個關于人的指標的滿意度最低。以人為本的和諧社會是以人為中心,我國1978年改革開放以后,經濟、社會迅速發展,在社會迅速發展的前期出現的人的發展滯后,可以說是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但是,在我國建設和諧社會的今天仍然如此,顯然,是與我國社會發展和經濟發展的初衷相悖,與和諧社會的基本理念相悖。

值得關注的是,所有與社會發展相關的指標滿意度都很高或較高,所有與個人相關的指標滿意度均較低或很低,所有與人的素質、健康相關的指標滿意度最低。但對社會健康平等(第5位)、國家和社會關注國民健康的滿意程度(第10位)、社會通過體育達到國民健康的工作和制度(第11位)的滿意度較高。

國民對人口健康、人口素質的滿意程度最低,說明我們需要反思的是我國教育、宣傳、社會輿論等影響人們意識的社會活動,特別是體育教育。值得關注的是“從1985年開始,中國進行了4次全國青少年體質健康調查。調查顯示,最近20年,中國青少年的體質在持續下降。最近一次全國青少年體質健康調查報告表明,學生肥胖率在過去5年內迅速增加,1/4的城市男生是“胖墩”。眼睛近視的比例,初中生接近60%,高中生為76%,大學生高達83%”[3]。29歲以下中國男子的身高低于日本同齡男子,并表現出年齡越小差值越大的特點。而從學生的比較結果可以推測,在今后一段時間里中國人的身高還將繼續表現出低于日本同齡人群身高的現象[4]。兒童青少年的生長發育時間有所提前,兒童性發育提早,骨齡在10年間提前了1年[5];研究結果證明,人口健康問題已經是我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解決的問題。

2.3我國國民對健康滿意度與對社會滿意度方差分析

通過對滿意度評分的方法,進行了健康與社會滿意度的比較分析。在每項選擇中,選擇“非常滿意”5分、“滿意”4分、“一般”3分、“不滿意”2分,“非常不滿意”1分,然后,將健康與社會的各相關指標得分相加,通過方差分析,進行比較研究。

結果表明,對健康滿意度與對社會滿意度之間存在密切關系,對健康滿意度越高,對社會滿意度得分也越高。而且,經檢驗P

2.4國民對體育活動開展情況滿意度

1)對體育活動開展情況滿意度。

我們國家歷來對體育活動的開展是非常重視的,下發一系列文件,制定各種制度、綱要、計劃,領導著體育工作,提升國民的健康水平。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可能還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為此,我們就國民對關系到國民健康的體育活動開展情況滿意度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相當一部分人對我國體育活動情況處于模糊或不滿意狀態。尤其是對社區體育活動開展狀況處于這種模糊或不滿意狀態的比例最高,達到69.1%,對社區體育活動開展滿意的僅為29.9%。對國家全民體育健身工作滿意度較高,為38.15%。對個人參加體育鍛煉的滿意度最高,但也僅有46.3%。

2)對體育與健康的期望。

調查結果顯示,國民對體育與健康的期望很高。在所有7項調查指標中,期望率(非常希望和希望)均達到75%以上,其中4項指標達到80%以上。可見國民對體育活動開展的滿意度遠低于對體育與健康期望度,低40多個百分點。

3討論

從總體上說,我國國民對自己健康滿意度處于較低水平,“非常滿意”和“滿意”之和僅為59.3%。對個人未來健康期望度較高,為70.5%。在國民健康的3個維度中,對心理健康滿意度最低,對身體健康滿意度稍高于心理健康滿意度,與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相比,社會性健康滿意度最高。

從健康的3個維度分析,在“身體健康”這一維度中,對自己體型的不滿意度最高,為16.6%。這一數據提示,應組織國民參與科學的體育鍛煉,充分發揮體育運動的生物學效應,提高國民對身體健康狀況滿意度。在“心理健康”這一維度中,對自己的睡眠狀況不滿意度最高,為18.5%,這一數據提示,低質量的睡眠已成為影響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社會適應”這一維度中,滿意度最低的是對“自己的社會適應能力”,不滿意度為7.2%。

“我國人口健康”滿意度在社會發展的19項指標的滿意度中,排在第18位(倒數第2位),僅高于對“我國人口素質”的滿意度,說明國民對與人相關的指標滿意度最低。

通過相關分析發現,健康滿意度與社會滿意度之間存在密切關系,對健康滿意度越高,對社會滿意度也越高。這一統計結果再次提示,國民健康滿意度直接影響對社會的滿意度、社會的穩定和發展。應積極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國民對健康滿意度,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國民對體育活動開展的滿意度遠遠低于對體育與健康的期望度,均低40個百分點左右。因此,國家應加大《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實施,加大對體育設施的投入,加大對體育的宣傳,積極開展各種體育活動,提高我國體育人口數量和國民體育運動的參與度。

參考文獻:

[1] 芳芳. 教師心理健康研究[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徐武. “‘健康第一’與‘以人為本’的現代體育觀念”[J]. 體育與科學,2000,21(4):57-58.

[3] 記者. 北京晨報[N],2006-08-21.

篇10

“婚活”一詞起源于上世紀80年代的日本,是“婚姻”與“活動”兩個詞的組合,意為一切與結婚有關的活動。當時日本出現了一個以女性為主的特殊群體,她們以找工作的態度和決心尋找結婚對象,生活中的一切活動皆圍繞結婚展開,人稱“婚活族”。“婚活族”不像一般女孩坐等意中人出現,而是主動出擊,一邊大力“裝備”自己,比如參加化妝、健身等活動提升自身品質,一邊積極相親、交友,一旦發現符合自己要求的目標圈子,就會想盡一切辦法加入其中,并以結婚為目的尋找目標。眼下國內也出現了類似現象,尤其剛步入社會的90后女孩,越來越多地躋身“婚活族”行列。按理說,積極尋找人生伴侶,尋找愛情,是熱愛生活的表現,值得提倡,但中國人一向講究緣分,認為“千里姻緣一線牽”,而不是費盡心機去尋找。那么,為何會出現“婚活族”?她們為何會把全部心思用在尋找結婚對象上?又能否如愿?“婚活”有何利弊?本期就讓我們近距離關注一下這個特殊群體。

婚活族——

整天為了結婚忙活

李小晶是一名80后,大學畢業時恰好趕上金融危機,忙活了一年多也沒找到合適的工作,便回頭去考研,等讀完研究生找到工作時,卻發現自己已經成了大齡“剩女”。不過一開始她并沒意識到自己的處境有多糟,還曾納悶:難道憑我的才學還找不到老公?直到三姑六婆都急著給她介紹對象,而且一個個一臉悲天憫人的表情,她才真正意識到,女人找不到對象可比找不到工作更可怕!她開始不知疲倦地相親,有時一天要相兩場,午休趕一場,晚上再趕另一場。因相親太頻繁,以至于經常犯低級錯誤,比如有一次因為準備不充分,她竟張冠李戴,把中午的相親對象當成了晚上的那位,跟人家大談保險營銷,弄得對方以為她是賣保險的。事實上,她晚上的相親對象才是做保險的,為了跟對方有共同話題,事前她還惡補了一番保險知識,沒想到卻弄巧成拙。還有一次相親,見了面才發現對方竟是她一個辦公室的同事,兩人好不尷尬!

漸漸地,相親成了李小晶生活中的常態,甚至成了跟工作一樣必須完成的一項任務。因疲于應付,她不得不盡量簡化程序。有一次介紹人讓她定約會地點,她當時正在肯德基吃快餐,隨口便說:“讓他來KFC吧!”半小時后,一個年近四十的禿頂男急急趕來了,點了一份薯條便埋頭蘸著番茄醬吃,邊吃邊跟她聊:“研究生畢業?”“是?!薄肮ぷ髅??”“有點兒?!薄俺3钥觳??”“嗯?!币粏栆淮?,全是廢話。好在她的手機在恰當的時候響了起來,她趁機抽身。一出KFC的大門她就如釋重負地長吁了一口氣。但即便如此,下次相親的機會她仍不會錯過,因為把自己早點嫁出去,是她生活中的頭等大事。

與剩女李小晶不同,90后女孩田田也早早地籌劃起了自己的婚事。在她看來,一個女孩子,嫁個如意老公才是一生最成功的事業。去年還在上大四的時候,田田就開始四處投簡歷,不過她不是像同學們一樣忙著找工作,而是忙著“釣金龜婿”。她的簡歷也與眾不同,與其說是簡歷,不如說是展示個人形象的精美畫冊。田田學的是裝潢設計,畫冊里有她的設計作品、個人介紹及聯系方式,還有她DIY的十字繡和烹飪作品,更吸引人的,還有她千姿百態嫵媚動人的個人寫真。

就這樣,田田尚未畢業,就開始了相親歷程。幾次相親不是很滿意,她就把目光轉向了交友派對,覺得這種方式節奏快,效率高,能在短時間內見到更多的備選對象。但在一次交友派對上,田田大受挫折。她相中了一位很儒雅的男士,對方有一定經濟實力和社會地位,當然年齡也大她將近10歲。但就是這個大她10歲的大叔級男人,竟沒有看上年輕漂亮的她。田田后來冷靜分析,認為是自己修為不夠,內涵不足,顯得淺薄,才遭遇滑鐵盧。這次失敗讓田田認識到:找對象要像求職一樣,首先必須歷練自己,提升自己,提高印象分。于是她報了美容班,學習化妝技能,學習穿衣打扮;又報了健美操訓練班和瑜伽班,從外形和氣質上修煉自己;后來又報了家政和社交禮儀班,全方面提升自我。

經過一番精心包裝,田田找男朋友的信心大增。她開始頻繁參加各種交友活動,成了一名地道的“婚活女”。她先在一家婚戀網站注冊成為會員,這樣,每天上網瀏覽其他會員的資料,查看回復其他會員發給她的郵件,成了她生活中的重要內容。除了網上“獵夫”,現實生活中她更是主動出擊。凡有“精品”男人聚集的活動,她都積極參加。打聽到哪兒有聯誼會、交友舞會或集體戶外活動,她絕不放過。后來,聽說成功男人偏愛休閑場所,田田還有的放矢地辦了高檔浴館、高爾夫球館的VIP卡。除此之外,田田還經常拉上女伴去酒吧、咖啡館、西餐廳坐坐,希望有機會意外遭遇“成功男”。

現實生活中,像李小晶、田田這樣“婚活”的女孩正急劇增加。媒體報道,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武漢等大城市,適齡青年的婚姻問題日益突出,已經引發全社會關注,相關政府機構和社會團體積極為他們組織各種活動牽線搭橋,單身男女們也開始主動出擊,推動了“婚活時代”的來臨。

成潮流——

她們因何為結婚而抓狂

胡展鴻是廣州市青年婚姻介紹所的一名資深心理顧問,據他統計,從2008年起,廣州市青年婚姻介紹所舉辦的“戀愛課堂”培訓班里,女學員超過95%,而且她們真正把找對象當成了一件大事,花費了大量心思。

為什么熱衷“婚活”的多為女性?她們緣何為結婚而抓狂?胡展鴻分析道:盡管現代女性社會地位很高,經濟也能獨立,可一些傳統觀念仍積重難返,“恨嫁”心理便是其中之一,一旦這種心理消失,當事人轉而又會急不可待地想結婚,成為“婚活族”。另外,都市適婚男女比例失調問題也促使大齡女青年為婚姻忙活,尤其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生存壓力大增,90后在壓力面前紛紛選擇“婚活”,大大刺激了80后甚至70后,導致大齡剩女們集體恐慌,更加壯大了“婚活族”。

1985年出生的林麗是個文藝青年,工作之余喜歡讀書寫作,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怡然自得。當女友為了嫁掉自己去相親時,她還曾取笑人家“把自己當商品似的到處推銷”,看到昔日女伴一個個披上嫁衣,她也不著急。她信奉冰心當年勸34歲還待字閨中的鐵凝的那句話:“你不要找,要等。”事實上她真的一直在等一個人,就是她的頂頭上司陳程。她和陳程一個辦公室上班,天天見面,彼此關心,她相信他對她有好感,不然他不會經常為她帶早點,加班時幫她買夜宵。她也相信,婚姻靠緣分,不能急,總有一天他會向她表白??扇f沒想到,今年7月,已經27歲的林麗突然得到了陳程戀愛的消息——他已向另外一個女孩子表白了,那個女孩居然是90后大學生賀佳佳!

賀佳佳是年初到他們單位實習的大學生,一進公司就大方地跟陳程套近乎,不知怎么地就“套”成了師兄妹,然后就直白地跟他開玩笑,說對他一見鐘情。開始陳程并沒在意一個小丫頭,還跟林麗感慨:“現在的女孩真大方!”可實習結束后,賀佳佳仍經常找陳程,每次都能給他帶來驚喜,比如把自己打扮得別出心裁,或者送他一個特別的創意,有一次甚至突然出現在他們單位組織的一場籃球賽上,拼命為陳程加油……

擺在眼前的事實徹底顛覆了曾經內斂的“宅女”林麗一直堅持的“不要找,要等”的婚戀觀,她突然像變了一個人似的,積極參加各種相親交友活動,不放過任何一個哪怕是潛在的婚戀機會,成了徹頭徹尾的“婚活族”。用她的話說:“連90后都開始搶灘婚戀市場,我一個80后剩女要是再不行動,就只有死路一條了?!?/p>

而對于80后“剩姐”們的抱怨,90后們卻不以為然。1991年出生的何圓為自己辯解道:“我們這么年輕就忙著找對象結婚,并非標新立異,現在生活這么現實,我們只是想找個安全的依靠罷了。”何圓去年大學畢業,畢業前夕曾四處求職,處處碰壁,直到今年正式畢業才找到一個月薪1500元的文秘職位。這點工資,除去500元房租,余下的連吃飯都不夠,將來買房在這座城市立足簡直是天方夜譚。有天下班,她正準備進一間快餐店解決晚餐,一輛黑色奔馳轎車停在了她身邊,里邊有人伸出腦袋喊她。她一看,竟是大學同學張亞蕾。開車的是個小伙子,張亞蕾跟何圓介紹,說小伙子是她男朋友,兩人正準備去吃西餐,邀何圓一起去。何圓也不推辭,隨他們去了一家氣派的西餐廳。何圓知道那家餐廳的消費不是一般檔次,再看身旁的張亞蕾,一身裝束從上到下都是名牌,何圓心里不禁犯嘀咕:幾個月前還跟我一起在大排檔吃酸辣粉,去女人街淘衣服,花10塊錢都猶豫半天,如今卻淡定地穿名牌坐豪車吃西餐,男朋友真是大款?趁小伙子去衛生間的工夫,何圓問張亞蕾:“被人包養了?”張亞蕾呸了她一口,說:“你也太小瞧我了,下個月咱就要結婚了!”“怎么釣到的?”何圓追問?!鞍菸覟閹熚揖吐棠?!”張亞蕾故意逗她。原來,就在何圓四處求職時,張亞蕾卻在四處釣金龜婿,并大獲成功。

張亞蕾真的收了何圓做徒弟,教她如何打扮,還教她烹飪、插花、茶道、調酒,帶她練瑜伽、打乒乓球,到成功男人聚集的地方玩偶遇。當然,這些基礎工程都需要花銷。剛開始何圓花著從父母那里厚著臉皮要來的錢十分心疼,但一想到張亞蕾那掉進蜜罐兒里的幸福模樣,她就覺得花錢找個有錢老公當長期飯票很值得!

可以說,婚活族的出現,一方面得益于年輕人戀愛觀的轉變,另一方面也緣于生存壓力的現實存在。兩種因素合力,推動了“婚活族”的悄然興起并逐漸發展成為引領時尚的潮流。

話利弊——

謹防“婚活綜合征”

在關于“婚活”的一項調查中,超過60%的人認為,現代人對生活的要求越來越高,結婚只是生活中眾多目標中的一個,為了提升生活品質,充實自己才是關鍵??梢姡蠖鄶等藢Α盎榛睢钡膽B度十分理智,并不認同為婚而活,相反,更愿意在“婚活”的過程中享受生活,練幾手看家本領,比如穿衣打扮、美容健身、茶道插花廚藝、社交禮儀等,這些在“婚活”過程中潛心學來的東西,無疑提升了她們的內涵,讓她們變得有品位。從這個角度講,“婚活”的過程本身是一種自我積累。

“婚活”女宋姿就說:“雖然我至今還沒找到對象,但在找的過程中我大有收獲。我學了插花茶道,并堅持練瑜伽減肥,讀的書也多了,自己覺得氣質就跟以往大不相同,有很大提升?!蓖瑸椤盎榛睢迸那仄G也有這種感覺,她說自己以往是個素面朝天很容易被人忽視的“丑小鴨”,現在卻變成了半個化妝師,職業妝、生活妝、宴會妝,她都能信手拈來。因為妝化得出彩,服飾搭配上也有一套,因此走在大街上她的回頭率明顯提高。

資深心理顧問胡展鴻說,婚姻是一門學問,學得越多才能把握得越好,選擇有益的東西充實自己很重要,但不可過分,因為凡事都有個度。如果把過多的關注和心力放在尋找結婚對象上,唯婚是活,可能會失去正常的生活,出現副作用。一種新的精神問題——“婚活綜合征”就是“婚活”的后遺癥。暢銷書作家、編劇陸琪說,如果你花在尋找結婚對象上的時間超過了除睡眠之外你全部時間的一半,對男人的評判標準不是能否愛上,而是能否嫁,天天為了結婚奔忙,完全放棄事業,那你就是得了“婚活綜合征”。

“婚活綜合征”危害極大。比如,有人為了進入所謂的“上流圈子”,逼迫自己去學習根本不感興趣的高爾夫、馬術等,結果是根本無法融入那個圈子,反倒讓自己十分苦楚。再比如,有人走馬燈似的相親,根本來不及了解對方就投入了下一次相親,時間長了會漸漸麻木,失去生活目標甚至喪失自信心。由全國婦聯中國婚姻家庭研究會等機構聯合的《中國人婚戀狀況調查報告》指出,放棄,已經成為剩女們相親的一種習慣。相親時,隱約感覺對方可能對自己不滿意,71.2%的女性選擇放棄。在“婚活”過程中,本來懷著美好的憧憬和滿滿信心去相親,原以為應該很快找到合適的人,但見到形形的相親對象后,發現和自己的期望值相差很多,也許還會被對方無情地否定,都會使相親者原本的信心和憧憬全部消失,甚至連自尊心都受到傷害,因此很多人會不同程度地出現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甚至出現輕度精神疾病,而這種精神創傷日后會成為阻礙生活的一種精神壓力。

小蘇原是個愛說愛笑活潑開朗的工商干部,與企業老板打交道時,大家搶著給她介紹對象,她都一一接受,因為她知道,這些老板大都是成功人士,他們的生活圈子自然不乏精英。一次次相親,不是對方讓她提不起興趣,就是她沒被對方看上。有一次介紹人說給她介紹一個老板,結果見了面才知道對方是小商品市場里的一個個體戶。小蘇的自尊心大大受挫,正埋怨介紹人太不把她當人時,更讓她顏面掃地的事情發生了:那個個體戶居然沒看上她!自此,小蘇不再相親,甚至怕人給她介紹對象。后來,為了避免這種事情發生,她申請調到了幾乎不用與別人打交道的檔案室工作,整個人都變得郁郁寡歡、孤僻古怪,誰再提給她介紹對象她跟誰急,完全封閉了自己。

如何克服“婚活綜合征”?有關業內人士建議,相親的人首先要明白一個道理:相親是一項耗費體力和精力的活動,需要有個過程,不能指望一兩次就獲得成功;因為是和陌生人見面,因此未知的信息很多,必須做好承受任何意外的心理準備;發現不合適,可以中斷,不能遷就到受傷再分開;一旦受到誤解,或者被傷害,不要傷心沉淪,而應積極主動地將自己的痛苦傾訴出來,從而度過心理危機。陸琪說,剩女論調是一種社會歧視,很多優秀女性的出嫁年齡就是比普通女性晚一些,這是優秀的代價。既然是難以避免的,那么我們的確應該增加在感情和婚姻上的時間投入,但這個時間不應該超過日常生活中除睡眠之外其他所有時間的一半,也就是說,在以往的時間投入中,減少工作和宅的時間,有限地投入感情就可以。她奉勸那些操之過急的女孩子,任何人都不需要為了尋找婚姻而活著,那其實是為輿論和壓力而活。不要被情緒控制,也不要被輿論控制,不要焦慮,去戀愛而不是盲目地追求結婚就可以。

此外,廣州市高級婚介師王海霞也為“婚活族”支招,她提出三點:一是心態要平和,不要過熱或過冷。要保持一顆平和冷靜的心,不經意間你就會碰到最合適的。二是目標要細化,不要亂撒網。擇偶標準盡量細化,心里要有桿秤。三是不刻意改變自己。修煉自己不等于掩飾自己,做自己喜歡的事,不要為了婚姻而強迫自己,展示一個真誠的自己才會獲得真正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