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貿易政策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05 17:32:5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國際貿易政策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國際貿易政策論文

篇1

關鍵詞:國際貿易 環境問題 貿易政策 影響

一、中國國際貿易所面臨的環境問題

目前中國已經是全球第二大貿易進口國,據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貿易累計進口總值達2686.37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加202.76億美元,同比增長7.7%;2012年1~11月,我國進出口總值已達到35002.8億美元,比2011年同期增長5.8%,由數據我們可以看出中國的貿易進口總值增長速度之快,但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增長的同時難免也會存在很多問題[1]。

1.進口產品產生污染

隨著中國進口總額的不斷提升,很多國外易污染產品也趁勢進入中國,使我國的生態環境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威脅,這樣的進口趨勢嚴重影響到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這類產品在滿足人們日常需求的同時也對我國環境構成嚴重威脅。比如一些進口的農用塑料薄膜、農用殺蟲劑等在使用結束后無法進行有效處理或存在殘留,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危害。

2.對資源消耗型產品依賴性增加

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部分資源消耗性產品在進口產品中呈大幅度增長趨勢,特別是石油天然氣等相關產品的增長尤其明顯。在看到進口資源消耗型產品帶給我們好處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它帶給我們的巨大負面影響。數據顯示,我國對油氣產品的需求呈逐年增長趨勢,也就意味著中國對國際油氣市場依賴日益嚴重。據國際能源署的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進口原油2.5億噸,進口依存度高達55.3%.。大量的新建煉油化工、煤化工企業集中在沿海和部分內陸地區,碳排放及含硫污染物排放逐年增加,給空氣、水質、土壤等生態環境帶來很大的危害。

3.廢棄物轉移進口

隨著中國與其他國家間貿易的不斷發展,很多發達國家利用各種方式和機會向中國轉移廢棄物。這些廢棄物包括: 含氰廢物、含多氯聯苯廢物、石棉廢物、廢酚和酚化合物、醚類廢物、廢有機鹵代化合物、廢無機氟化合物等。有些西方國家在帶動中國就業的幌子下將一些危害性物質轉移到中國大陸生產或者銷售,在中國建廠、設廠進行產品生產。根據國家質檢總局統計,去年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共查出環保項目不合格廢物原料267批,重2.9萬噸,同比增長分別為2.3%、54.7%。截至今年9月28日,就已經查出不合格進口廢物原料226批,重5.4萬噸。在進口產品中,部分國家將本國禁止使用的產品轉移到我國,給我國的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影響。

4.重污染類產品轉移生產

在進出口貨物貿易增長的同時,我國對外吸引外資逐年增加,中國的沿海、沿江以及部分發達內陸地區,已經成為最大的“世界工廠”,在帶動地方經濟發展、提高就業的背后,也給當地的生態環境帶來極大的威脅。發達國家有著非常嚴格的環境管理法規,排放標準要求高,企業環保成本高昂,許多醫藥、化工中間體等高污染類產品的生產轉移到中國,既降低了生產成本,又避免了對本國的環境破壞。

二、完善國際貿易環境下我國對外貿易政策的具體措施

在當前國際貿易環境下,中國面臨著國內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同國際上來自發達國家的環境貿易挑戰的雙重壓力。作為新興的貿易大國和環境大國,我們必須積極面對國際貿易中的環境挑戰,積極參與國際環境競爭和合作。既在競爭中贏得利益,又在合作中抓住機遇,在爭取主動權的過程中更好地處理環境與發展的關系[2]。

1.積極適應國際環境標準

面對國際上各種環保法規的出臺,我們必須及時掌握信息以增強我國對外貿易的適應性。因此國家商務部、環保等相關部門應當擔當起自身責任,及時保持對外消息的暢通,加強對世界各國有關貿易法規情況的調查和研究,充分掌握各國法規下環境標準的新走向和新動態,及早采取措施掌握主動權,避免新貿易措施的實施給我國出口貿易帶來不必要的損失。同時政府要積極鼓勵我國企業爭取早日拿到ISO14000認證書。我們還可以以國際協議為后盾,合理利用國際環保組織和協議抵制綠色保護主義。

2.積極開展環境外交

積極參與國際合作,開展環境外交,為了更好地保障我國對外貿易的可持續發展,為了提升我國環境貿易的影響力,我國要積極參與國際合作以增強我國在國際貿易環境中的影響力。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國有責任和義務來推進國際貿易的合作和發展。在堅持國際貿易共同原則的基礎上積極參與國際社會關于環境與貿易的談判,為廣大發展中國家爭取更公正、更合理的規則和制度。同時在國際環境公約立法中發揮應有作用,積極參與國際貿易規則和環境標準的制定。還應當加強同國際組織及其他國家的多邊合作,建立相互認可的機制,共同抵制國際貿易壁壘。此外,在處理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關系時要采取積極靈活的外交手段,在爭取利益的同時做到不損害我國可持續發展利益[3]。

3.發展環保產業

隨著國際市場上環保商品和技術需求的擴大,龐大的綠色市場也在逐步興起,并不斷影響著國際市場的結構。我國環保事業起步晚、技術落后、經驗不足,需要借鑒并吸收發達國家的技術和經驗,同時抓住當前國際環境的合作性趨勢的機遇,利用外資加大對環保的投入,提高環保技術產業。另一方面可以從金融信貸、稅收等方面出發大力開拓環保產業市場,扶持環保產業,進一步爭取國際環保市場份額。同時積極開發綠色產品,在產品設計和包裝上增加環保因素,并提高產品質量。政府積極鼓勵企業爭取拿到國際綠色認證,以符合國際環境標準的綠色產品打開國際市場,轉變我國外貿增長方式。

4.加大進口產品檢驗和環保監測力度

隨著國際貿易產品安全標準的不斷提升,我國也要不斷加強進口商品檢驗和環保監測力度,積極應對我國進口貿易所存在的問題。首先在進口易污染產品的時候必須建立一個完整的檢驗和監測體系,根據我國自身情況進行科學分析然后進一步完善我國監測體系,對有害我國環境的產品拒絕進入或者高門檻進入。比如針對一些資源消耗型產品的進口,應該先分析它對我國環境帶來的影響再決定是否進入。同時針對部分國家轉移廢棄物到中國的情況更是要加大環保監測力度,嚴格執行國際安全標準,堅決抵制危害我國環境的產品進入我國。

5.建立健全環保標準,加強新建項目審查力度

環保部門應根據國家“十二五”規劃和今后加大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建立健全各項環保標準。對于新建項目,要加強環境影響評估,達不到標準的,不準開工建設和試生產。開工生產后,還要加大其監測檢查力度,同時從外資引入的源頭上加強審核,對于環境危害的項目,要加強評估,不能為了經濟發展,而對環境帶來長久危害,處理好發展與環境的關系。

參考文獻

[1] 2012年2月份我國對外貿易主要國別進出口總值分析.中國行業研究網. http://

篇2

論文關鍵詞:國際貿易相對利益,絕對利益適應能力,供求關系

一、什么是國際貿易?

國際貿易通常是指國家之間的商品、勞務和其他生產要素的交換活動,是世界各國在國際分工的基礎上通過國際市場的交易活動,實現商品以及勞動、科技等生產要素的合理配置,達到互通有無,取得絕對和相對利益的行為方式和過程。一方面,國際貿易的規模和結構是由各國經濟發展水平和特點決定的;另一方面,一國對外貿易的狀況又對本國經濟發展速度和供求總量平衡的實現產生重要作用。

二、國際貿易政策

國際貿易政策是一個國家的總政策國際貿易相對利益,特別是經濟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目的在于發揮本國優勢:一方面,優化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提高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并利用國家力量擴大出口;另一方面,利用經濟和其他手段限制進口,保護本國國內市場,達到平衡國際收支,擴大社會需求,刺激經濟增長的要求。具體政策主要有:一、貿易保護政策,二、自由貿易政策論文格式模板。

三、國際貿易的絕對利益和相對利益

在國際貿易中,貿易利益及其如何在貿易參與國之間進行分配涉及到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確定應當出口什么,進口什么,它與一個國家參與國際分工的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相關;二是如何確定進出口商品要達到的目標,它是指在國際貿易條件下進行什么樣的商品交換更有利。那些基本上是自給自足的經濟國家國際貿易相對利益,經濟結構以國內分工為基礎,開放程度較低,對外貿易通常以互通有無、調劑余缺、滿足需要為主要目標。而經濟開放型國家則以國際分工為背景組織國內生產,國際交換突破了轉換使用價值的局限,而注重貿易中的比較利益。依據比較利益原則確定其以何種方式參與國際分工,確定進出口商品的結構和流向,通過對外貿易求得利益的增長。

1、國際貿易的絕對利益

從對分工極大地有利于老公生產力率的提高這一規律的認識出發,出現了以絕對優勢為基礎的國際分工和貿易,以致貿易雙方都能從國際貿易中得益。不同國家在具體產品的生產上具有絕對成本的差異。所謂絕對成本差異是指在某種產品的生產上一個國家 所耗費的勞動成本絕對低于其他國家。

2、國際貿易的相對利益

通過對兩個國家生產成本的比較,如果某一個國家并不擁有任何絕對優勢,而是居于絕對劣勢,那么,國際貿易的結果,仍然可以使貿易雙方取得貿易利益。只要各國商品之間的價格比率有所不同國際貿易相對利益,在進行貿易時,每個國家都會有一種比較或相對優勢。也就是說,一個國家生產任何商品的成本均比其他國家都高,然而,這個國家生產的某種商品的成本相對于生產其他商品的成本相對較低,那么,這個國家在生產這種商品上便具有比較優勢,就應該生產并出口它,通過國際貿易來交換本國生產處于相對劣勢的產品,從而取得相對利益論文格式模板。

四、國際貿易的供求關系

國際貿易與國內貿易一樣,是在一定的供求關系條件下進行的。國際貿易的供求關系對國際貿易的價格有著重大影響,也決定著一國對外貿易的戰略、策略和進出口格局及結構。

1、影響國際貿易供求關系的因素

經濟發展周期的影響、貿易保護的影響、國際壟斷的影響、國際或地區性經濟事件或政治、軍事局勢的變化的影響。

2、增強對國際貿易供求關系變化的適應能力

國際貿易供求關系的變化,對于一個國家進出口業務、國際收支及國內經濟發展產生的影響越來越大。為了適應這種變化,提高國際競爭能力國際貿易相對利益,通常根據本國國情和國際貿易發展的趨勢,適時調整對外貿易的戰略和策略,調整國內的產業結構,充分發揮本國在生產上占絕對優勢和相對優勢產品的生產,在國際貿易中獲得絕對和相對利益。

五、結束語

發展中國家要從根本上改變在國際貿易中的不利地位,最終途徑還是要加快本國技術進步,提高整體經濟實力,逐步增加高技術產品、高附加值產品的出口比重,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