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文化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04 02:38:0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溫州文化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溫州文化論文

篇1

婺州南宗從創建孔氏家廟始,后經歷朝歷代不斷撥款修葺,至清末年間遭焚燒破壞,到民國初期重建已有880多年的歷史。正如刻在家廟門柱上的對聯“脈有真傳尼山發祥燕山毓秀,支無異派泗水源深桂水長流”所說,孔子的后代們在燕山(櫸溪山名)一帶像桂水一樣源遠流長。婺州南宗的發展將儒家文化在江南之地進行著廣泛的傳承,同時也經歷著文化的變異和演變。

(一)儒家文化在婺州的植入與傳播

早在春秋戰國期,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就已經被稱為“顯學”。漢武帝時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后,儒學取得了“國家意識”的合法身份。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儒學對中國社會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梢哉f,儒家文化構成了中國文化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然而儒家文化的這種影響明顯表現在以北方為政治中心的黃河流域。在南方,尤其是江浙一帶儒家文化是何時進入的呢?在吳越賢者的《越絕書》以及趙曄的《吳越春秋》中都提到了子貢這個人物,二書稱贊說,“子貢一出,存魯、亂齊、破吳,強晉,霸越”,并認為“子貢被認為和孔子是唇與齒的關系,相去不遠,其角色就是亞圣”[3](135)。由此可見,儒家文化早在春秋時期已經進入了浙江一帶,并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南宋時期,孔子后裔的一支定居婺州櫸溪,由此奠定了中國孔子的第三圣地——婺州南宗。婺州南宗孔氏家廟的建立對儒家文化在當地的發展有著重要的、直接的聯系,儒家文化的廣泛傳播對當地人的文化和生活起到了重要的影響和潛移默化作用。婺州南宗確立之后,孔氏后裔們秉承孔氏家族的理念,傳承孔子儒學文化,對內忠孝持家、教兒育孫,對外開辦學堂,教授鄰里。據《櫸溪家譜》記載,“杏園書塾當時由山東曲阜攜帶的書籍文物均珍藏于此,評事公端躬和松陽縣丞孔挺公曾在此開檀教學”。[1](65)此外,婺州南宗的孔子后裔們還以儒家精髓思想命名建造了多個建筑,警醒自己和后人們謹記先人教誨,如“九思堂”“學忍堂”、“九德堂”、“上宗祠”等。“九思堂”取自《論語•季氏》,孔子所倡導的“九思”,“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在櫸溪建的九思堂以及學忍堂、九德堂、上宗祠等均是從不同的方面體現出“仁”、“義”、“禮”、“孝”等儒家文化的精髓。孔氏后裔們以“明人倫,美教化,移風俗,治隆平”[4](170)為宗旨,人人都恪守著儒家的“禮”,傳播著“仁”,促進了南北的區域認同,促進了社會和諧。

(二)吳越文化語境下,婺州儒家文化的發展和變異

吳越文化指有人類活動以來存在于先秦時代吳、越立國地區的一切文化現象,主要是存在于江、浙、滬地區及皖贛之一部分。吳越文化的地域位于長江中下游,江河湖海潤澤了江浙人,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傳統。其主要特征是“工商皆本、求新求變、崇文重教、務實趨利”[5](1170)。而儒家文化則是存在于北方的齊魯文化的核心,儒家文化倡導血親人倫、現世事功、修身存養、道德理性,其中心思想是孝、弟、忠、信、禮、義、廉、恥,其核心是“仁”。其文化特征是:“重農抑商、尊禮重教、守成求穩、重義輕利”。[6](74)兩者早在春秋時期就有了交流,而隨著孔子后裔的南遷于婺州、衢州,儒家文化與吳越文化開始更加密切的聯系,碰撞和融合。婺州地區自古以來就是學術繁昌之地。宋元以來,以陳亮為代表的永康之學,以呂祖謙為代表的婺學,以何基、王柏、金履祥、許謙為代表的北山學派,都對中國文化的演進產生過深遠影響。[6](74)孔氏南渡使之得以“近圣人之居”[7](519)。櫸溪孔氏與婺州學者的交游廣泛而密切,他們對櫸溪孔氏十分敬仰、評價很高,對婺州南孔士人的學養、品行、忠義精神與詩禮文化推崇有加。據《磐安縣文化志》載作為“北山四先生”之一的宋濂為丹山書院山長孔克英(櫸溪人)撰寫墓志銘。孔克英系孔子55代孫,元朝學者,宋濂曾在金華山聽其講學,并說道“縉紳方滿座,而府君揚擢古今,陳義甚高者,蓋忻然無倦色”[1](65)。在儒家文化與吳越文化相濡以沫的幾百年間,它們相互影響具有吳越特色的大儒輩出還涌現了南宗永嘉學派、永康學派等多個學派與學說體系。他們所倡導的“義利雙行”的價值觀、“知行合一”的認識論,求真務實的理性精神已經不是儒家文化或者是吳越文化的單純體現了,而是在吳越文化語境下儒家思想文化在發展傳承的同時也經歷文化的變異。這種變化更適應吳越的文化語境,更符合當地民眾的精神訴求,同時這種變化何嘗不正是儒家文化自身的發展和完善。婺州南宗不但克服了文化橫移過程中的水土不服現象,也沒有產生“桔生淮南為橘,生于淮北為枳”的現象,同時儒家傳統文化在保持正統性的同時又表現出與吳越本土文化和諧共榮的獨特性。正如先生所說,中華文明體系具有“多元一體”的特征,儒家文化和吳越文化這兩支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主體文化,它們互相存在,互相撞擊、互相融會、互相補充,從而成就了中華文明博大精深、剛柔互濟、絢麗多姿、綿延不絕的特性。[8](70)

(三)婺州南宗與衢州南宗、曲阜闕里的區別與聯系

曲阜闕里是儒家文化的發源地,也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婺州南孔與衢州南孔是在同一歷史時期、相同的文化背景下南遷的,孔子四十八代嫡孫衍圣公孔端友受封定居衢州,而因為父守墓的孔端躬定居婺州櫸溪。同為孔子圣地,為什么衢州南宗被人廣泛關注而婺州南宗卻鮮有人知呢?眾所周知,儒家文化強調“禮”,且“禮”在國家秩序方面表現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家族中表現為長子嫡孫制??鬃拥牡张珊笠醾冇幸粋€世襲封號,世襲封號西漢元始元年開始,當時漢平帝為了張揚禮教,封孔子后裔為褒侯。到宋仁宗至時期改封為衍圣公,后代一直沿襲這個封號。而歷代衍圣公都成為孔氏家族的核心。同為孔氏后裔的兩支孔氏族人分別定居衢州與婺州,而衍圣公孔端友無疑是朝廷與社會認同的儒家的核心。南宋時期從孔端友到孔洙衢州共有六位衍圣公,他們希望南宋統一國家、收復失地,“具言陛下食不重味,居不求安,思雪大恥,圖復故疆之意”[9](91),可見其在政治中的重要地位。衢州南宗的這種重要地位在元朝建立之后、孔洙讓爵時期發生改變,之后衢州南宗經歷了200年之久的家道中落,直至明初南宗復爵。但是衢州南宗始終與國家的歷史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歷史也還衢州南宗一個倍受關注、廣為人知的南孔圣地的盛名。除了身居深山、地理交通不便等自然條件之外,婺州南宗的孔氏后裔們恪守“禮”道,恪守“兄友弟恭”的先人教誨,不爭名奪利,儒家思想的“謙”、“和”或許是婺州南宗不被人知的深層人文原因。婺州南宗如櫸溪的流水一般默默地流淌,傳承著儒家文化,默默地支持衢州南宗的孔氏正統。正如婺州南宗孔氏家廟的對聯中所說—“支無異派”,同是孔氏后人的婺州南宗和衢州南宗兩支派系之間一直保持著聯系,同時也與曲阜闕里保持著血脈相連的溝通。據記載,“櫸溪孔氏曾先后6次前往曲阜謁林,清朝乾隆皇帝赴曲阜祭孔,衢州婺州也各派代表參加大典”(見櫸溪孔氏家廟內前言介紹)。元皇慶元年(公元1312),孔濟中一行北上謁林,曲阜宗長孔思凱《贈孔濟中還南稿》詩云:“派出尼山本一宗,孫枝紹祖德修同。金衢歲久成家業,湖海心誠謁圣容。祖宴醉歸槐市月,春衣香惹杏檀風。還期南北同思勉,宦澤書香萬古隆?!盵9]婺州與衢州的孔氏后裔們不僅在孔氏家族事務方面有著密切的聯系,在文學方面也有著深刻廣泛的交流。其中許謙、吳師道、黃溍、胡翰、宋濂等婺州的名儒們與衢州的學者最為密切,他們的交流推動了儒家文學在江浙地區的傳播和發展。婺州南宗與衢州南宗以及曲阜闕里的頻繁交往,促進了南北文化之間的融合,同時也密切了同宗共祖的孔氏親情。

二、婺州南宗:“活”在古村落中的儒家文化

篇2

1.1“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產業優勢還不明顯

雖然近年來蜜瓜、中藥材、果蔬、草食畜四大主導產業發展迅速,但相當一部分鄉鎮農業布局及品種多、亂、雜現象依然存在,從布局、規模、品種、標準化管理模式上沒有形成優勢產品集群,“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產業優勢還不明顯,不利于產業發展和品牌創建。

1.2農業產業化水平低,產業發展后勁不足

農業產業化是以市場為導向,提高比較效益為中心,依靠農業龍頭企業帶動,將生產、加工、銷售有機結合,實現一體化經營的現代化經營方式和產業組織形式。目前我縣農業產業化還處于一個比較低的水平,產業鏈條短,農產品加工大多屬于低端、初級產品,在延長產業鏈條,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增加農民收入上沒有帶來真正實惠。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迅速,但運作乏力,還不能有效帶動產業發展,還需要進一步在摸索發展中規范、完善,進而形成產業發展的生力軍。

1.3農業技術力量薄弱,新技術推廣應用有差距

一是農業技術干部隊伍力量相對不足,尤其鄉鎮農技服務隊伍不穩定、專業性不強,制約了基層農業技術能力和水平;二是我縣移民多,受教育程度普遍較低,文盲、半文盲人數達2.1萬人,占到移民總數的26.3%,加之部分少數民族受宗教因素影響,接受科學技術培訓的主動性差;三是技術更新和新品種、新產業的更替之間的差距,加大了技術培訓與推廣的難度和重要性。

1.4龍頭企業扶持力度不足,制約農業產業發展

一是項目建設政策壁壘仍然存在,如建設規劃、環評、安評等過程中存在的因素影響企業建設;二是企業融資難仍然存在,由于貸款風險,銀行錦上添花多,雪中送炭少;三是對重點產業龍頭企業建設項目財政扶持不足,由于農業產業化企業投資大,見效慢,影響企業投資信心和決心。

2相關建議與解決對策

2.1解放思想,轉變觀念

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高度來認識,切實增強工作緊迫感,牢固樹立扶持產業化經營就是扶持農業,扶持龍頭企業就是扶持農民的觀念。進一步強化宣傳引導,轉變思想觀念,用工業化的理念引領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龍頭企業培育和合作經濟組織發展,消除思想認識上的障礙。

2.2提品質、擴規模,加快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

按照”三品、兩化、雙千“的發展思路,打破地域界限和鄉村限制,建立"一片一業、一村一品或數村一品"的產業布局,減少特色作物品種上的多、亂、雜,把效益高、風險低的特色作物培育為新的主導產業,逐步替代增收乏力的糧食、棉花產業,興建一批有地方特色的優質產品和產業基地。要積極發展蜜瓜、葡萄、甘草、等新興高效產業,特色產業要樹立品牌意識,做響做亮特色品牌。

2.3完善組織體系和機制建設

通過扶持發展和建設經濟合作組織、專業市場等,將產業發展諸環節聯結成一個有機整體,確保產業按照一體化方向順利發展。積極開拓農副產品外銷終端市場,實現千家萬戶的分散生產與千變萬化的市場之間的有效對接,爭取新建農產品加工貿易市場。通過組織體系的進一步完善,帶動基地建設,推動產業發展,最終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目的。

2.4加強扶持引導

篇3

通過制定實施輔導員管理條例、輔導員考核制度、輔導員工資津貼等一系列激勵機制,來提高輔導員實施德育工作的責任心、主動性、積極性。通過定期檢查、考核、評比等手段,實現學校德育工作的常規化和制度化。另一方面,要依據現代教育的管理理念,倡導人文關懷,建立師生共同參與的、以民主、情感、制度為基礎的人本化管理模式,即:以人為本、德法兼治。將制度管理與情感內化相結合,堅持用制度塑造人,用機制發展人,用情感凝聚人,使師生在互動的管理環境中得到共同發展。

創建規范的職業環境作為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培養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是學校的主要任務。因此,高職院校要大力建設各種專業、技能實驗實訓室,在進行實驗實訓室建設時,應以安全、健康、環保、真實的理念來裝飾布置各實訓室。安全方面:主要是指必須按照規定劃分出工作區域;按照安全生產的要求設置各類安全指示標志、張貼安全生產的宣傳圖片;制訂、修訂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安全技術規程。經常組織安全檢查和進行整改工作,做好突發事件處理辦法示意圖等;配備必要的急救設施和消防設施,增強學生在職業環境中的安全意識。

健康方面:主要是指按照職業環境的要求,合理設置實驗實訓車間或廠房,加強必要的衛生工程的建設,如通風、換氣、照明設備等,做好防塵、防暑降溫、防噪聲等措施,積極做好車間安全防護和個人防護措施,體現以人為本的職業健康理念。環保方面:主要是指注重環保節能,使學生在實驗實訓過程中樹立環保意識,充分利用實驗實訓材料,做到不浪費,盡可能循環利用、廢物回收利用。真實方面:主要是指校內實驗實訓中心的建設力求做到“仿真”,與企業生產設備及工藝流程一致,甚至能夠做到生產性實訓,在實訓中出產品;同時在實驗實訓場所的設計和裝飾中融入企業文化元素,模擬出真實的企業工作場景,營造真實的職場氛圍,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

篇4

首屆杭州女裝文化發展論壇,是順應杭州女裝的迅猛發展而策劃舉辦的一次大型行業性論壇。杭州是一個歷史人文、山水秀色極其豐富的城市,具有最典型的江南風格,正如白居易所描繪的:“江南憶,最憶是杭州”,杭州的人文山水孕育了溫婉秀媚的江南絲綢文化,這成為杭州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獨特氣質。正是杭州這份獨特的女兒氣質,孕育催生了獨具江南風韻的杭州女裝,從九十年代初開始,經過多年的發展,杭州女裝逐漸在國內服裝界浮出水面,杭州女裝的影響力與日俱增。杭州女裝具有“清新而不張揚,休閑而不輕浮,婉約又融合著時尚”的獨特風格,這一點已經被國內消費者所接受,杭州女裝產業進入一個迅速發展的時期。

杭州市政當局看到了這一趨勢,為發展這一與杭州的城市品格相適應的都市型工業,培育杭州新的經濟增長點,杭州市政府順勢提出打造“中國女裝之都”的戰略,決心塑造“中國女裝看杭州”的城市品牌。為此專門成立了女裝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負責制定、實施杭州女裝發展戰略。自從2000年杭州女裝整體亮相北京引起世人關注之后,杭州女裝整體形象的打造就如火如荼,2002年,一系列的活動依然異彩紛呈:

杭州女裝整體形象活動的打造活動進行得轟轟烈烈,也取得很大的成效,杭州女裝的知名度越來越高。但是,杭州女裝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后,要想再上升到更高的層次,建立在中國服裝界的強勢地位,從而實現打造“中國女裝之都”的戰略,就必須進行一個理性的思考:奠定“中國女裝之都”的基本要素是什么,杭州女裝發展的根本是什么?文化。服裝品牌的背后是文化,文化才是女裝發展的根本。因此,在杭州女裝的整體形象熱烈塑造之后,在一系列的感性活動之后,理性的整合勢在必行。因此,為了對杭州女裝整體形象系列活動的整合,杭州女裝產業領導發展小組決定,舉行首屆杭州女裝文化發展論壇,要從深層次來探討杭州女裝產業的發展根本。 大型行業論壇的商業運作挑戰,深度挖掘論壇的商業價值

按造杭州市政府的一貫作風,任何經貿活動都應該按市場化來進行運作,杭州西湖博覽會的成功舉辦就體現了杭州市政府的市場化思維。市政府要舉辦首屆杭州女裝文化發展論壇,同樣要進行市場化運作,市政府只作適當的支持,主要經費由市場解決。因此,首屆杭州女裝文化論壇就交給我們來策劃承辦。

我們接到市政府的有關批文時,已經是10月底,而舉辦日期就定在12月21日(這一天正好是杭州女裝發展工作會議舉辦一周年)。從經費的籌集到策劃承辦,只有不到兩個月時間!一般市場化運作的大型公眾活動,準備時期至少需要半年以上,這還都會顯得緊張,而我們只有不到兩個月,準確的說,是40天!而我們必須在短短的40天內尋找到贊助商,并組織策劃整個活動,其難度可想而知。

的確,我們面臨著兩個關鍵難題:一是接近年底,多數企業的宣傳預算基本用完,要撥出經費贊助難度相當大;而且,10、11月杭州舉辦得轟轟烈烈的西湖博覽會,各家企業游走于會場展館之中,已經精疲力竭,因此企業年底參與公眾活動的熱情銳減,我們能否尋找到肯積極贊助本次論壇的企業,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而在年末,文化名人檔期一般都比較緊張,如不早點聯系,恐怕就很難邀請到合適的文化名人來參與論壇,而要確定主講的文化名人,就得首先尋找到贊助商,畢竟預算約束著我們的選擇啊,所以尋找贊助企業的時間更加緊迫。

時間真是刻不容緩!雖然我們策劃過很多活動,但象時間這么緊張的公眾活動策劃還是頭一次,真是對我們策劃組織能力的極大挑戰。經過討論,我們立即成立了“杭州女裝文化發展論壇組委會”,并很快明確了論壇的基本思路:以“霓裳尋根”為本次論壇的主題,提出“文化是女裝發展的根本”的鮮明主張,通過不同領域文化名人交叉碰撞,從不同角度來探討杭州女裝文化,從而達到集思廣益的目的,同時要通過媒體的廣泛參與,讓一般大眾參與到杭州女裝文化的討論中來。11月1日,我們擬定了基本的策劃方案:會期為一天,邀請5名文化名人、服裝專家作為論壇的主講,中午進行30分鐘的女裝秀,會場容納200—250人左右,浙江、杭州的各大媒體均在邀請之列。當然,這只是一份初步的策劃方案,具體的執行方案必須根據贊助的落實情況進行調整。

由于這是一個學術味較濃、行業性的論壇,之前還沒有類似的商業化操作,所以,我們只有仔細研究本次論壇,精心策劃,挖掘出它的商業價值,才有可能將本次論壇辦好。通過連夜討論,我們擬定了本次論壇的贊助方案:

一、首屆杭州女裝論壇的冠名權。我們深知,論壇的主要經費來源只能來自論壇冠名的企業,而要爭取到企業冠名這么一個文化論壇,一方面冠名企業要與論壇有一定的關聯性;另一方面是必須要明確列出冠名贊助企業的贊助權益。經過反復討論,我們挖掘出冠名企業獲得的18條權益:

(1)論壇由冠名企業獨家冠名

(2)建議論壇新聞會在冠名企業舉行

(3)將冠名企業列入協辦單位

(4)冠名企業針對本屆論壇如需作主題推廣活動,活動組委會可適當配合組織并商議相關管理費用。

(5)電視臺對冠名企業法人(代表)進行電視專訪

(6)杭州電視臺綜合頻道《西子霓裳》欄目設的本次論壇專題節目予以報道

(7)浙江電視臺、錢江都市、教育科技、影視文化等頻道對本屆論壇都有新聞或專題報道

(8)西湖明珠頻道《文化動態》全程跟蹤報道

(9)錢江晚報《杭州女裝文化大家談》大幅報道本次論壇

(10)中國服飾報予以報道

(11)中國女裝網(suite-dress.com)女裝文化論壇專欄予以報道

(12)冠名企業派代表參與名人女裝文化論談專題

(13)論壇專題VCD中出現冠名企業簡介,并向冠名企業贈送8盤VCD

(14)論壇會現場懸掛冠名企業條幅四條

(15)論壇主講臺背景展示上予以冠名企業名稱出現

(16)論壇會現場投影屏播放冠名企業概況(播放資料由冠名企業提供)

(17)贈送論壇會看板廣告二塊(免費設計看板廣告兩幅)

(18)贈送會刊紀念冊封面、封底廣告,并向冠名企業贈送會刊8本

看著這洋洋灑灑的18條贊助權益,我們都不禁感慨,原來一個學術論壇居然也具有這么大的商業價值!我們有信心把這次論壇的商業化運作成功。

二、論壇會場看版廣告。我們開始能夠想到的,就是冠名贊助。受體育運動比賽商業操作的啟發,那么,為什么我們不能夠在論壇現場也放置看版廣告呢。我們的與會代表都是杭州的女裝生產流通企業,這么多企業云集一堂,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那么,作服裝企業生意的企業,應該對這些企業客戶感興趣,這絕對是一次向企業客戶展示形象的絕好時機。而且,我們方案當中,將廣泛邀請各大媒體進行跟蹤報道,透過媒體的輻射,這些看版的廣告價值就不僅限于會場,而能夠擴散到公眾當中去。而且,看版廣告的費用也比較合理,比刊登一次報紙通欄廣告還低(根據會場看版的位置,我們把看版類型分為A、B兩類,A類為10000元,B類為5000元,一共20塊左右),但效果卻遠遠超出通欄廣告,而且針對性極強。我們相信一定能夠把這些看版推廣出去。

三、論壇會刊廣告。作為一次較高規格的行業論壇,應該為與會代表準備有關的書面資料,通常的論壇會刊都是給與會代表發一些打印復印資料就好了。我們一開始也是這么考慮的,畢竟這樣比較節約成本嘛。但我們一位同事提醒我們說,我們可以參考西湖博覽會的做法,西湖博覽會的會刊都有大量的企業在上邊作廣告,我們也可以呀。真是個好主意,要知道,我們運作論壇的經費主要靠市場籌集,必須盡可能大地挖掘它的商業價值。因此,我們可以印刷精美的會刊,編輯進去杭州女裝的發展、歷史文化、服裝營銷、女裝品牌案例,讓它成為一本值得反復閱讀的刊物。這樣,不但提高了本次論壇的社會效果,給女裝企業代表提供了借鑒,同時也能夠彌補一部分經費。而這本會刊因為密集在大杭州服裝圈子里,在上面作廣告不但針對性很強,而且影響范圍也相對較大,所以應該具有相當大的廣告價值。 鎖定三類企業作為贊助目標

由于時間緊迫,我們許多工作必須同時進行,而最關鍵的就是贊助經費的落實,畢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經過討論分析,我們將目標鎖定在以下幾類企業:

一是杭州女裝企業。畢竟這是杭州女裝企業的一次盛會,比較容易獲得杭州各界的關注,因此,杭州女裝企業參與贊助宣傳自己的需求有一定的基礎;

二、服裝流通企業。包括大型百貨商場(其中女裝銷售是百貨店的重要銷售主力,因而吸引眾多女裝企業進入應該會有幫助,所以是一類重要的贊助商)、服裝批發商城(如四季青服裝批發市場等,他們的主要客戶就是服裝企業,眾多服裝企業撐起了服裝批發市場使之成為炙手可熱的黃金商鋪,而女裝企業更是他們的主要客戶群體,所以服裝批發市場應該會是我們尋求冠名企業的主要目標)。

三、紡織面料企業。紡織面料企業是杭州乃至浙江地區的一個重要產業群,地處柯橋的中國輕紡城是亞太地區最大的面料集散地,在服裝的產業鏈中,紡織面料企業處在服裝企業的上游,服裝企業就是紡織面料企業的客戶群。所以,在這么一次有眾多女裝企業參加的集會上宣傳展示自己,恐怕要比參加一次大型展覽要有效得多。因此,紡織面料企業成為我們的一個重要目標。

鎖定贊助目標后,我們進行了細致的分工,一方面要廣發傳真,另一方面要主動接觸企業,各個人員負責的目標企業劃分得非常清楚。而對表現出意向的企業要花大力氣進行深入接觸。一切工作在緊鑼密鼓的進行著,但是我們的心始終在懸著,因為畢竟時間太緊張了,即使尋找到意向客戶,企業也需要一個決策的過程,所以時間真的是非常的寶貴。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啊。 某服飾廣場——從頂峰到谷底

正當我們在加緊準備的時候,11月3日,我們在去聯絡一家服裝批發市場的路上,收到公司打來的電話,說是有一家叫“衡圣(化名)”的公司打電話來,不知什么事,我們一下子沒反應過來。打電話過去,找到他們的企劃部經理,原來就是某服飾廣場——我們很早就有過接觸的一個客戶,這是一家由香港衡圣(化名)集團投資的經營服裝批發零售的高檔服裝批發市場。恰好我們要去的地方離某服飾城不遠,我們迅速辦完事情,就直奔某服裝廣場。一問才知道,是他們香港老板看到我們的贊助方案后,比較感興趣,就叫企劃部跟我們聯系。因為某服飾廣場今年9月份剛剛開張,雖然招商的效果比較滿意,但開始的幾個月內市場的人氣還沒有形成,所以他們也需要借助各種活動來提升某服飾廣場的知名度,從而增強商戶的經營信心,因此他們對贊助首屆杭州女裝文化發展論壇比較有興趣。香港企業家果然是跟內地企業的觀念不一樣,能夠看到贊助這么一次行業盛會的潛在價值,我們向他們申明了這次論壇的意義,并談了我們擬定的贊助方案,他們表現出了非常濃厚的興趣。因為冠名贊助涉及金額較大,需要報經董事會討論,但他們非常爽快的先定下了兩塊看版。我們交流得很愉快,并在企劃部經理的陪同下,走訪了廣場內的幾家服裝企業,之后約定我們回去后給他們發來有關贊助的權益問題,他們董事會再仔細考慮一下。我們迅速將整理好的贊助方案文本傳了過去,第二天他們就電話過來表示同意進行合作(獨家冠名贊助),并要求我們就不要再與其他企業聯系了(當時我們在同時聯系幾個比較有可能的企業)。得到這個答復真是令我們欣喜萬分,我們怎么也沒想到,事情會這么順利。我們當然滿口答應,然后按照他們的要求立即著手準備合同。我們當時真是感到萬分幸運,全公司上下士氣高漲,在這種氣氛下,我們放棄了其他努力,工作的重心立即轉到策劃執行的具體事務上去了。一切似乎都那么順利,我們甚至想,剛接到批文的時候高估了策劃承辦本次論壇的難度,實際上并沒有那么困難。但是,事情從來就不可能那么順利,我們把合同文本提交過去之后,雙方就一些具體事項又進行了多次溝通。正當我們滿懷希望,不斷敦促對方簽訂合同的時候,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隱約感到事情有點不妙。一個星期后,對方的答復證實了我們的擔心,由于香港衡圣(化名)集團與杭州合作伙伴的特殊關系,杭州的合作伙伴不同意贊助本次論壇,雖然香港衡圣(化名)集團也做出了比較多的努力,但還是無法扭轉杭州合作伙伴的意見,衡圣(化名)集團方面只好對我們表示歉意。 東方文化園——柳暗花明又一村

某服飾廣場讓我們經歷了從頂峰到谷底的震撼體驗,同時我們的時間變得更加緊迫,現在只剩下一個月時間了。一切又得從頭開始,我們之后又陸續與其他單位進行了聯系。但正如我們之前所預料到的,難度非常大。一家有一定知名度的服裝企業表示,舉辦女裝文化論壇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可惜時機不合適,因為他們公司今年已經完成20002年的計劃,如果女裝論壇放在明年春季,他們公司一定會全力贊助,因為這的確是服裝企業提升自身品牌形象、跟服裝品牌非常吻合的一次公眾活動,但今年就沒有辦法了。冠名企業的尋找陷入了僵局,當然,看版廣告倒是取得一些進展,經過我們的努力,獲得了杭州解放百貨女裝部的大力支持,購買了一部分得看版;凱喜雅絲綢也預定了其中的兩塊(A類),杭州金富春紡織也給予了支持(預定了兩塊B類看版),總算籌到了一部分的經費;同時浙江航民集團(一家主要從事紡織印染的企業集團)也對我們會刊進行了大力支持,這樣可以彌補一些基本的費用。我們到現在還慶幸,由于對論壇的廣告價值進行了比較充分的挖掘,總算在冠名企業還沒有眉目的時候,通過看版和會刊,獲得了一些經費(一般論壇還沒有想到論壇現場和會刊的商業價值)。

時間在一天天過去,冠名企業依然沒有落實。我們只有在繼續尋找,當然,原先其他業務同時在進行。事情往往在你看起來沒有希望的時候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轉變,正當我們一籌莫展的時候,公司一位同事提起,他曾經跟杭州東方文化園的營銷副總談起過論壇的事情,當時他就說可以合作來作這件事。不過由于我們的思路一直局限于服裝、紡織與流通企業,根本沒有想到其他企業,也就沒把東方文化園考慮在內。現在提起,對啊,不一定非得是紡織服裝類企業啊。我們辦的是女裝文化發展論壇,本身就是一次文化活動啊。東方文化園也是能夠跟我們的論壇主題相吻合的啊,為什么不能讓東方文化園來冠名呢。再進一步分析,東方文化園內的太虛度假酒店正在緊張建設中,預計今年要開張,把論壇放在東方文化園舉行,對東方文化園來說,不是能夠把將要開張的太虛度假酒店以及東方文化園推向市場嗎?我們立即跟東方文化園的副總(瞿總)取得了聯系,跟他說明了我們的想法。瞿總聽了的確也很感興趣,就讓我們到東方文化園去一趟進行詳談。第二天是星期六,天還下著蒙蒙的細雨,但是,這個消息讓我們又重新看到了希望,于是我們一早就驅車趕往東方文化園。談過之后,瞿總又帶我們參觀了東方文化園,包括佛教區、道教區、儒教區以及養生區,走在東方文化園里,我們發現這里已經濃縮了東方文化的精髓,整個建筑、文化氛圍都非常適合舉辦一次文化論壇。整個格調非常吻合“杭州女裝文化發展論壇”,到了這里,我們才發現,其實由東方文化園來冠名,稱為“東方文化園·首屆杭州女裝文化發展論壇”絕對是一個非常好的創意。這樣我們的整個論壇將完全滲透進去了文化的味道,要知道,杭州女裝文化,必須汲取中國乃至東方的文化滋養,形成自己的文化特性,才能夠建立自己的文化風格。而在濃縮了東方文化精髓、深刻體現東方文化經典元素的東方文化園探討杭州女裝文化,真是一個絕佳的創意。沒想到,一個偶然居然成就了一個絕妙的策劃創意。我們與東方文化園方面對在東方文化園內舉辦“首屆杭州女裝文化發展論壇”達成了共識:在東方文化園舉辦杭州女裝文化發展論壇對雙方來說是一次雙贏的合作。當然,東方文化園的太虛度假酒店目前還在施工當中,不過他們計劃中定于12月28日正式開張營業,只要加緊速度,是能夠保證12月21日順利舉辦論壇的,東方文化園的承諾讓我們看到了我們的論壇成功有望。經過與東方文化園董事長徐關興的進一步溝通和討價還價,我們達成了合作的意向。雙方決定采取“現金贊助+實物贊助(酒店租賃、餐飲供應等)”!

方式進行合作,東方文化園保證加快太虛酒店的施工進度,確保本次論壇能夠順利進行。在與董事長進行溝通的當天就迅速簽下了合作協議(我們已經不能夠再拖了,何況我們也擔心夜長夢多?。?,支票星期一就開出。至此,贊助商的尋求工作終于有了一個圓滿的結果,我們的論壇也就有了保證。本次論壇市場化運作的意圖也算是有了一個交待。真是峰回路轉,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多方協調與論壇準備同時進行

在我們積極尋求論壇贊助的時候,我們的內部策劃協調也在同時進行。因為一開始我們就認識到,時間緊迫,不可能一點一點來做,必須尋求贊助與內部準備同時進行。因為贊助落實之后才進行準備工作,肯定是無法順利舉辦的。所以,我們在擬定贊助方案的同時還擬定了論壇的策劃執行的詳細方案,方案細致到每一天該做什么,該完成到什么程度都有詳細的規定,確保所有的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一方面,擬邀請的媒體確定之后,我們進行了多次的協調與確認。因為媒體眾多,所以協調的工作量也比較大,往往是白天剛與一家企業談完,晚上又得與媒體人士進行詳細溝通,同時也聽取媒體對本次論壇的意見與建議。最終我們把浙江省、杭州杭州市的媒體基本協調完畢,這也保證了我們給冠名贊助單位的權益。另一方面,我們與女裝領導發展小組、杭州市服裝協會、杭州市服裝設計師協會共同協作,選定、確認候選的主講人,經過通過各個方面關系的多方協調與聯系,最終我們敲定主講人為:包銘新:東華大學服裝學院教授、中國時裝評論委員會副主席;何水法:全國百杰畫家之一、知名文化人;何賽飛:著名越劇、電影、電視劇演員;李超德:蘇州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張辛可:中國時裝評論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十佳服裝設計師……2月20日,我們部分員工為了布置現場,從早上一早一直工作到12月21日凌晨一點,早上7點又得起床負責接待與會代表,表現出可貴的敬業精神。而在確定東方文化園作為本次論壇的贊助單位之后,東方文化園的全體員工也體現出非!

篇5

關鍵詞 周杰倫 流行歌曲 傳統文化 文化符號

周杰倫的歌曲深受青年學生的喜愛,特別是他的幾首具有“中國風”的歌曲。如《東風破》、《發如雪》、《七里香》、《夜曲》、《青花瓷》等等,其旋律、內容、歌詞表達的情感、歌詞中韻味,具有濃厚的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色。這一些。我把它概括為“文化符號”。下面我就以這幾首歌為例,分析周杰倫歌詞中的文化符號。

首先,周杰倫的歌詞繼承和發揚了中國的傳統文化,以富有古典詩詞的審美的意境。體現了中國特有的文化色彩。最早的一首《東風破》歌詞富有一種古典意韻:“孤燈、離愁、漂泊、思念瘦、琵琶的琴聲幽幽……”這些富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語匯使蕭瑟、孤寂的哀傷之情表達得含蓄內斂,讓人離愁紛飛,黯然神傷。不由得想起馬致遠的“古道西風瘦馬,小橋流水人家,斷腸人在天涯”的意境,而歌詞內容表達的又是當代青年的戀情,將宋詞的意境與現代元素融合,讓人產生時空交錯的遐想,意味悠長,提升了流行歌曲的層次。

《發如雪》運用填詞的形式,句式整飭。前后基本押韻,“狼牙月,伊人憔悴。我舉杯,飲盡了風雪?!摇痹凇袄茄郎脑鹿庀拢e杯孤酌”,不由得回憶起往事的滄桑,表達了對前人的無盡的思戀,再加上極具周杰倫特色的演繹,使人聽后發出前塵后世輪回不息般輕輕的喟嘆,為人間尚存的癡情而感動。

新歌《青花瓷》的古典意韻更加濃厚。青花是我國最具民族特色的瓷器裝飾,青花瓷穩定的色澤,明凈素雅的畫面,有中國水墨畫的藝術魅力,而成為中國瓷器中的珍品。清代龔軾在他的《陶歌》中這樣稱贊青花瓷:“白釉青花一火成,花從釉里透分明。可參造化先天妙,無極由來太極生”。其中的“可參造化”是指在制作這種瓷品時,“雨過天晴”的這種顏色的難得,據說要得到這種顏色。除了對爐火的溫度要求非常高之外,還對天氣有特殊的要求,就是在瓷器出爐的那一瞬間必須是煙雨天。這樣瓷器上的繪畫才具有特定的效果,才會有特殊的韻味,這樣的瓷器因其稀少而價值連城。由此可見煙雨對于天青色的重要性,可視為其生命的一部分。歌詞中的“素胚勾勒出青花、釉色渲染仕女圖、宣紙上走筆、在瓶底書漢隸仿前朝的飄逸、臨摹宋體落款”,其中的“仕女、宣紙、漢隸、臨摹、宋體”等等,都是極具中國特色的文化符號,再加上整首歌詞描繪的類似于唐詩宋詞中意境:煙雨迷蒙的江南小鎮,一對天各一方的戀人,在雨打芭蕉聲中癡情等待著。即使是在描摹山水時也不能忘情的男子……所以說歌詞首先是一種藝術形式,是與小說、散文、詩歌等一樣。有獨特的敘述方式,獨特的審美角度獨特的結構形態的藝術表達形式。是和音樂結合起來,共同完成藝術表現任務的一種藝術體裁。

其次,是周杰倫的歌詞中傳統的愛情觀和現代愛情觀的比較和融合。“情”一直是流行歌曲的表現的核心,是流行歌曲的精髓。包括友情、愛情、親情,而周杰倫歌詞別是對戀情的描寫,更能吸引現代的青少年。流行歌曲的對象主要是青少年,他們正處在心理、生理的發育期,對人生、愛情與社會有他們自己的獨特思考,由于他們涉世不深,自然也會有一些困惑,在困惑之中需要尋找到說服自己的答案,而周杰倫的歌恰好成為其心語的外化和表達的一種方式,其中尤其是對愛情的表達。

周杰倫歌曲中對愛情的演繹的不同之處在于其歌詞內容的時代感強,敏感反映社會變更時期人們的情感體驗。富于現代感和時代氣息。這種時代氣息主要是通過和傳統的愛情觀的比較中獲得。

現代社會的開放,人們對愛情的游戲態度越來越明顯?!安辉诤跆扉L地久,只要曾經擁有”的現代愛情觀在青年中的廣泛流行,使純真的、癡情的、真心的愛情永遠存在童話中。而這種純真的愛情又是生活在現實中的青年們憧憬、向往、或期待的一種情感。周氏歌詞中表達的對愛的癡情、思念、珍重、忠貞……,這種唯美的情感恰恰能滿足他們的情感需求,加上他們對周杰倫個性形象的熟悉或偏愛,周杰倫情意綿綿的對歌曲的演繹,使他們在聆聽、吟詠中喚起一種情感體驗。勾起他們對美好情感的回憶、聯想甚至幻想等等。

如《青花瓷》中“瓶身描繪的牡丹一如你初妝,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臨摹宋體落款時卻惦記著你”,從中可見忠貞的愛情:即使在工作中,但心里、眼里、滿腦子都是戀人的美好身影《七里香》中“愛如雨水連綿不絕,思念如落葉般厚厚一疊,你出現在我詩的每一頁,窗外的蝴蝶如詩里紛飛的美麗章節,我把永遠愛你寫進詩的結尾”,詩一般的語言將浪漫的甜蜜的愛情具體化了《夜曲》中“失去你淚水混濁不清。失去你我連笑容都有陰影”,甚至連“風”也在嘲笑“我”的傷心,“我”的心“像一口沒有水的枯井,我用凄美的字型,描繪后悔莫及的愛情”……從這些描繪中,我們看到了一個擁有愛情幸福甜蜜,失去愛情黯然神傷、思念如潮的,對愛情堅定不一的癡情男子形象,而這種感天動地的浪漫愛情,正是現代青年所渴望擁有的,也應證了他們對愛情的定義:愛是一種感受,即使痛苦也會覺得幸福;愛,是一種體會,即使心碎也會覺得甜蜜:愛,是一種經歷,即使破碎也會覺得美麗……從周杰倫的歌詞中。他們找到了表達其心語的外化形式。

第三,是歌詞中豐富的表現手法。周杰倫歌詞中用類似于敘事的文學形式,描寫生活情節與生活碎片,運用比喻、擬人、夸張、排比、對比、通感等各種修辭手法。賦平凡的事物以鮮活的新貌。傳達出了當代人的思想情感和意味,使歌曲的意象更加豐富,情感更具體可感,讓聽者能在稍縱即逝的音樂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一盞離愁孤燈佇立在窗口,我在門后假裝你人還沒走,舊地如重游月圓更寂寞,夜半清醒的燭火不忍苛責我。一壺漂泊浪跡天涯難入喉,你走之后酒暖回憶思念瘦,水向東流時間怎么偷,花開就一次成熟我卻錯過,誰在用琵琶彈奏一曲東風破。歲月在墻上剝落看見小時候,猶記得那年我們都還很年幼,而如今琴聲幽幽我的等候你沒聽過,誰在用琵琶彈奏一曲東風破,楓葉將故事染色結局我看透,籬笆外的古道我牽著你走過,荒煙漫草的年頭就連分手都很沉默。”這首歌就是以敘述的形式講述了一個生動的愛情故事:抒情主人公故地重游,一盞孤燈、一壺因思念而難以下咽的燒酒,恍惚中對往日溫馨浪漫的甜蜜愛情的回憶,因失去愛情的痛苦、懊悔,對戀人難以忘懷之情。其中甚至還有細節的描寫:我躲在門后。假裝戀人還在屋里。由此,我們可以想象以前他們愛情的浪漫、調皮……,總之,這些歌詞,從周杰倫的憂傷、低沉的嗓音傳來,象橄欖一樣,越咀嚼越有意味。

又如《青花瓷》中以“天青色等煙雨”起“我在等你”。二者比較,突出“你”對“我”重要性及“我”對明知不可等的“你”的幽幽思念之情?!扒锏遏~的滋味貓跟你都想了解,初戀的香味就這樣被我們尋回。那溫暖的陽光像剛摘的新鮮草莓,你說你舍不得吃掉這一種感覺。”這里運用通感,初戀的滋味和秋刀魚的滋味、溫暖的陽光和新鮮的草莓聯系到一起,寫出了初戀的甜蜜、溫馨、酸澀及令人難以忘懷。

篇6

關鍵詞: 加藤周一 “雜種文化論” 傳統 現代

一、引言

近年來,全球化趨勢日益加強,以歐美文化為代表的西方文化借助全球化的東風幾乎蔓延到世界每一個角落,文明之間的沖突屢見不鮮。中國、日本等亞洲國家的傳統文化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外來強勢文化的沖擊,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如何對待本國固有的文化傳統、對于外來文化應當采取何種態度,是我們不得不加以思考的共同課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對日本學者及其相關理論的研究,無疑有助于我們深化對文化問題的理解。

加藤周一(1919―2008)是日本現當代著名學者、評論家,他學貫東西,對文化問題有著獨到的見解,對于日本文化的認識尤其深刻。加藤提出的日本文化“雜種”論觀點獨到,在日本影響頗為深遠。本文試圖在文化論的范疇內對加藤周一及其文化理論進行剖析,闡述雜種文化論形成的背景、過程、意義及影響,并聯系當前實際進行初步探討。

二、雜種文化論的時代背景

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美軍進駐,第二次世界大戰旋即宣告結束。在反法西斯同盟諸國歡慶勝利的同時,歷史上首次被外國軍隊占領的日本在全國范圍內開始了一場針對本國文化思想體系的、深層次的反思。二戰的失敗幾乎粉碎了日本人固有的價值觀,在此后十年左右的時期內,坂口安吾、桑原武夫、川島武宜、丸山真男等學者紛紛撰文,分別從思想、文學、社會、政治等各方面徹底否定日本舊文化,一邊倒地展開了批判,甚至認為日本傳統文化都是封建遺毒,是影響今后發展的障礙,這種思潮成為了當時日本文化論的主流。然而,1955年以后,日本學者卻一改十年以來對于本國文化的消極理解,對曾經遭受猛烈批判、幾乎體無完膚的日本文化傳統重拾信心,加藤周一的日本文化“雜種”論也形成于當時,這顯然是事出有因的。下面,本文將分別從政治、經濟兩方面展開分析。

1.政治動向

可以說,整個五十年代,甚至此后相當長的一段時期,日本的方方面面都深受國際政治時局兩大事件的影響。這兩大事件分別是對日和約的締結與朝鮮戰爭的爆發。

二戰結束后,世界各國由于意識形態的對立,逐漸分裂為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大陣營,美蘇開始了為期數十年的冷戰。在這樣的背景下,1951年,由美國主導,48國于舊金山共同簽訂了對日和平條約,但是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中國、前蘇聯、印度等眾多國家被排除在外。盡管舊金山條約只是西方國家片面的對日和約,但日本卻藉此成功地在政治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條約簽署后第二年,日本被占領狀態宣告終結,隨著政治實現獨立,日本社會的價值觀也重新趨向正常。而幾乎與此同時,朝鮮戰爭的爆發又給日本提供了莫大的機遇,由于美國本土距朝鮮戰場遙遠,美軍駐日基地發揮了極大的作用,日本的政治地位無形中得到了提高,這對日本進一步擺脫戰后不利狀況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2.經濟動向

朝鮮戰爭在提高了日本政治地位的同時,在經濟上也給日本帶來了巨大的利益。在戰爭過程中,日本作為美軍補給基地,前后共計生產了約24億美元的軍需物資,日本經濟得以從戰后的蕭條狀態重建并逐步復興。日本政府在1955年的經濟白皮書中宣稱,日本經濟狀況“已非戰后”。此后,日本進入了高速發展時期,實現了經濟的騰飛。

政治獨立、經濟騰飛,對于戰后的日本而言是劃時代的巨大變革,這種巨大的變化很自然地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其在日本文化論方面的體現也是水到渠成的過程。

三、加藤周一及其文化觀的內涵

按照日本的紀年方法,1955年為昭和三十年。正如前文所述,自昭和三十年開始,隨著政治經濟狀況的好轉,社會日趨安定,國際交往增多,日本知識階層對于本國文化的觀點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加藤周一提出的日本文化“雜種”論在當時而言頗為大膽,因此倍受矚目,至今仍是日本文化論中極具代表性的觀點之一,具有深遠的影響。

1.雜種文化論的形成

加藤周一1919年生于東京,是日本戰后具有代表性的著名學者、評論家,作為一名戰后第一時間走出國門的旅歐學者,在法國、英國長年的留學生活經歷使加藤較早地建立了對西方文化的理解??梢哉f,東西方不同的生活體驗與比較文化論的理論基礎相結合,是最終促使加藤文化觀形成的原因。

1955年,加藤周一在著名的《思想》雜志《日本文化的雜種性》,文中稱,其留學歸國后對日本的第一印象有兩點:其一,日本有著如同水墨畫一般、與西歐風格迥異的古典美;其二,日本同時又是一個煙囪林立的工業化國家,這幅現代化的景象又使日本顯得與其他亞洲國家格格不入。與其他亞洲國家相比,日本無疑更為深入地接受了西方文化,但是,加藤指出,日本文化并非西方文化,更不是殖民地化的西方文化,而且,日本當時并未處于一味西化的過程中。加藤周一在文章中還指出,傳統文明和西方現代文明是構成日本文化的兩大要素,換言之,日本文化本身就是這兩種要素不可分割的混合體。就這樣,加藤以其一貫的明快文體敏銳地指出,日本文化是雜種文化的典型,宣告了“雜種文化論”的誕生。

需要說明的是,與漢語相比,日語的“雜種”一詞較為純粹,作為一個中性詞,并不含有貶義,這一點加藤周一本人也曾言及,“雜種”也好,“純種”也罷,都不含有褒貶之意。盡管如此,公開主張本國文化是“雜種文化”,仍然是需要極大勇氣的。

2.雜種文化論的內涵

歷史上的國際文化交流,使近代以來世界上的任何文化都不可能孤立存在,換言之,近代以來,一種不受任何外來文化影響的獨立文化注定是不存在的。加藤周一顯然也考慮到了這一點,因此在把文化界定為純種文化與雜種文化的同時,對這兩種文化的概念與標準作了說明。概括起來就是,所謂純種文化,并不是完全不受外來文化影響,其與雜種文化的主要不同之處在于,純種文化具有外來文化無法撼動的根本性特征,而這種特征是該國固有的、非外來的;外來文化對純種文化的影響只限于細枝末節,或是錦上添花。

在這個意義上,日本文化很不幸地從本質上就被加藤界定為雜種文化。然而,按照加藤周一的觀點,雜種文化與純種文化之間似乎除了名分不同之外,是不存在優劣之分的。雜種文化自有其優秀之處,純種文化也并非盡善盡美。因而,日本文化雖屬雜種文化,但日本人大可安之若素,無需為此抱有劣等感。在加藤看來,部分學者自古以來想方設法否認甚至攻擊日本文化的雜種性,試圖為日本文化正名,使日本文化純化的種種活動實際上并無意義。

四、雜種文化論的意義及其引發的現實思考

加藤周一提出日本文化“雜種”論的觀點并非無的放矢,實際上,其觀點正是對前一段時期的日本文化論所進行的一定程度的修正。一如前文所述,二戰結束后的日本知識階層普遍認為日本傳統文化一無是處,而加藤除了指出日本文化系雜種文化外,卻幾乎沒有對日本文化本身作出任何價值判斷,可以說,這種態度本身就是對前人觀點的一種反應。何況,我們按加藤文中的邏輯不難解讀,在他看來,日本文化是具有某些積極意義的。顯然,這給當時正逐步走出困境的日本人重拾對本國文化的信心提供了一種理論支持。

當然,雜種文化論的意義絕對不止于此。對于過往的文化運動,加藤周一也作了很好的總結,他有如下一段評論:“明治①以來復雜的文化運動的歷史,一言以蔽之,正是知識階層對于(日本)文化雜種性的反應,是一部文化純化運動的歷史。”②日本文化之所以稱為雜種文化,是因為其中同時存在兩種要素,那么,漂白日本文化的雜種性并使之純化,無外乎兩種途徑,其一是去除日本文化中傳統文化的要素,其二則是去除日本文化中的西方要素,即現代化的要素。加藤周一明確表示,兩者皆不可行,任何一種嘗試都難免失敗的后果。不難發現,前者將導致文化全盤西化,而后者極端保守、盲目排外,甚至更為危險――有倒向極端民族主義的可能,二戰中的日本就是一個鮮活的例證。

近代日本的文化論就這樣一直在兩種傾向中惡性循環,并為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而加藤的論斷指出,切斷這種惡性循環的途徑是存在的――承認日本文化的“雜種”性,停止無謂的純化運動。無疑,加藤雜種文化論的主張為日本文化的發展提供了第三條道路,即在“沖突―認同”、“沖突―抵抗”這兩種極端的模式以外,開拓“沖突―并存―融合”之路。

反觀中國近代的文化思想,西化和復古兩種思潮也曾長期斗爭,與日本一樣,未能走出誤區。即便是建國以后,我國在相當長時間內仍未能找到妥善的解決方法,一方面對于西方的外來文化曾采取完全排斥的態度,同時,在特定時期內,對來自社會主義陣營的文化又予以全盤肯定。而另一方面,對于傳統文化,也曾長期持否定態度予以批判。誠如葉渭渠先生所言,全面否定傳統,將失去判斷和消化外來文化的能力,失去文化根基;全面否定外來文化而墨守陳規,則傳統不能再生。整合兩種文化資源,恰當處理其相互關系,是當前文化全球化環境下的重大課題,加藤周一先生的觀點至今并未過時,仍有值得借鑒之處。

五、結語

綜上所述,加藤周一的“雜種文化論”產生于戰后日本政治、經濟逐步好轉的特定時期,促使當時的日本人對處于被遺忘邊緣的本國文化進行了有益的再認識,起到了積極作用。然而,加藤周一雜種文化論的意義遠不止于此,其可貴之處在于,為處理傳統文化與外來文化關系問題指明了一條不偏不倚的公平道路,時至今日,對處于全球化進程中的我國仍有較大的參考意義。

注釋:

①明治:日本年號,1868―1912.

②原文為:“明治以來の}jな文化\嬰s史は、もし一言で言うとすれば、このような文化のjN性にする知R人の趣らの反輟つまりその化\嬰s史にほかならない?!币约犹僦芤弧度毡疚幕碾s種性》一文,筆者自譯.

參考文獻:

[1]加藤周一.jN文化.v社文,1956.

[2]青木保.日本文化の淙.中央公社,1990.

篇7

關鍵詞:傳承場;變遷;慣習約束

一切文化的傳承都是在一定的場中進行的。一切文化都有它自己的傳承場,這是每種文化得以延續的一個重要基礎,民族文化也不例外。什么是民族文化傳承場呢?首先還得從場說起。按字面的意思,場是指平坦的空地,或者是許多人因事聚集的地方。當場進入文化領域后,所體現出來的意義就不那么簡單了,文化領域的場主要是作為傳承民族文化的場而存在。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就可以回答什么是民族文化傳承場,或者說給它下一個定義:傳承場是傳承民族文化的中介實體,是民族文化傳承、發展和延續的空間、平臺和通道。

一、貴州少數民族文化傳承場域的變更

貴州少數民族文化大多產生在偏僻、邊遠、與外界交流較少、經濟發展緩慢的農村地區。綜觀當下民族文化在鄉村的發展,經過市場的展示,到舞臺的表演,貴州民族文化始終處于一種動態的場域變化中,而場域的不同必然會形成各種文化事項的差異,比如方言差異、民俗差異、價值取向差異等,這是一種共通的社會現象。

1、農村

農村,針對城市來說,是以從事農業為主要生活來源,人口較分散的地方。貴州農村,就是貴州各少數民族居住的民族地區,一般遠離城市中心,交通極為不便,與外界交流較少,較為封閉,生活基礎條件較差,產業結構較為單一,生產、生活的同質性,一方面制約了貴州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社會、政治和經濟等各方面的發展;另一方面無形中又為民族文化的發展延續構建了一種保護壁壘。由于居住封閉,無法與社會的主流文化進行平等交流,保證了各民族文化不致發生變遷;由于其生產方式是結構單一的農業經濟,穩定而單一的農業結構為民族文化的延續發展,無形中構建了一種保護“壁壘”,為各民族傳統文化的生存與發展提供了生態環境。

2、市場

貴州集市屬于鄉村定期市場,也就是按照一定的時間周期,在固定的地點定期舉辦的市場。在貴州少數民族地區,盡管自然地理阻隔,但仍然不能割斷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各民族群眾在交通便利,人口相對集中的鄉村地區開始定期擺攤設點,將自己擁有的剩余產品拿到市場上進行交易,并換回自己所需的東西。在集市上,各民族獨具特色的文化都能得到展示。

3、舞臺

舞臺起初是指村莊里的表演場地,規模較小,具有無償性和不固定性。后來逐漸發展為固定的,添加各種效果并帶有報酬性的較大規模的演出場域。舞臺不僅為演員的表演提供了一個空間,同時也為各種文化活動的展示提供了一個平臺。它既包括民間傳統禮俗中的民俗活動場地,也包括為各種歡慶活動而舉行的現代演出舞臺。隨著時展,過去那些義務展演的文化表演活動幾乎看不到了,即使是婚喪嫁娶,人們也會按照不同地區的規則收取一定的費用。民族文化作為一種無污染產業和朝陽產業,目前正在被大力挖掘和發展,因此,具有很大的利潤,其演出場域也因這種利潤而增加了更多的商業空間。結果使得民族傳統文化發生了扭曲:民族傳統文化的個性和內涵逐漸通俗化、流行化,表演隊伍逐漸壯大,表演形式也發生變化,民族傳統文化在各種場所中都有出現。各種新時代的元素都融進了民族傳統文化中,使民族文化呈現出一種可以為任何人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所使用的開放狀態,于是,民族文化開始走出傳統社會生活中的單一舞臺,走向能為承辦方帶來更多利潤的多彩表演空間。

從農村到市場,到舞臺,貴州民族文化的傳承場域發生著歷史改變,民族文化的表達形式和內容也是豐富多彩、千差萬別。場域的變更,為貴州民族文化的區域化差異打上了深刻的烙印??梢哉f,場域的轉移,既打造了貴州民族文化發展與傳承的平臺,也見證了貴州民族文化變遷的歷史軌跡。

二、貴州少數民族文化傳承的慣習約束

法國社會學家布迪厄的場域與慣習是一種本體契合的關系:特定的場域產生特定的慣習;特定的慣習創造特定的場域。慣習約束在最初階段,可能是一種被動的制度管轄,經過長期制度下的規范行為進而生發形成一種習慣,最后導致一種傳統力量約束著行為。約束貴州民族文化傳承的力量有三種:禮俗制度、市場制度、政治制度。

1、禮俗制度

禮俗制度是指民間的各種風俗儀式習慣,雖然沒有形成書面的或成文的規章制度,但卻以“傳統”的力量約束著人們的一舉一動。貴州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基礎上,經過各族人民長期的經驗積累所得到的,在這一過程中,賦予了各族人民風俗習慣、禮俗制度、經驗方法等。一定程度上講,這些風俗習慣、禮俗制度既是傳統文化,也是一種隱性的規范制度,在不知不覺中規范人們按照各民族特有的方式傳承傳統文化,從而為貴州民族文化的生存發展提供一種保護壁壘。

2、市場制度

市場是買賣雙方進行商品交換的場所,是一個被經濟場通過收益或利益加以控制的場。市場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體現的是一種供求關系,即你有需求,我有供應。

這里引用市場制度,用來說明民族文化的傳承已經明顯的摻雜有“商品”氣息,成為你有需求,我有供應的市場行為。

旅游市場和慶典舞臺在市場制度的影響下,一方面沖破了民族傳統文化最神秘最深層的神經,另一方面也帶來民族傳統文化的規范化、表演化和觀賞化,使民族傳統娛樂文化活動由村村寨寨舉行,逐漸向集中地點舉行,由人人熟悉并隨心所欲參與轉向由部分人或愛好者掌握并有組織表演。同時,在所謂的“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的功利目的驅使下,許多節日文化的內涵、服飾與建筑等的功能與意義遭到削減或是發生變異。

3、政治制度

篇8

關鍵詞:宴饗;文化;禮儀;鄉飲酒禮

一、宴饗文化概況

禮樂文化發源于原始社會,經過長期的發展,至西周,成為一種成熟的、系統性的文化形態,它包括建立在奴隸制等級制基礎上的精神文化(包括哲學、政治、法律)和文化價值系統(包括倫理道德、藝術、行為方式)相互聯系的兩個層面,其核心是禮樂。西周初年,處于鞏固統治的需要,奴隸主貴族運用這些經驗對于來源于原始社會的宗教節儀、行為習慣和規范加以改造和發展,使之制度化、條理化,成為維護奴隸制的重要制度和思想準則。這就是所謂的“周禮”。

周禮中各種禮節和行為規范,如冠、婚、喪、祭、燕、射、朝聘等的規范來規定“君臣朝廷尊卑、貴賤之序,下及黎庶車輿、衣服、宮室、飲食、嫁、娶、喪、祭之分”(《史記?禮書》),由此可以看出,禮的規定范圍很廣,社會和個人中的一切無不囊括。

禮樂文化中的代表為宴饗文化,宴饗文化最集中體現在宴饗詩中。宴饗詩,一般是指那些專寫君臣、親朋歡聚宴享的詩歌。早在《詩經》中就出現了,比如《小雅?鹿鳴》、《魚麗》、《南有嘉魚》等篇目均屬這一類。從性質上看,它與我國古代宴饗文化的發展密切相關,具有重要的思想文化意義。

周人重禮又重德,一般來說,宴饗詩是按禮的要求寫宴饗,更強調和突出德的方面。宴饗詩不但突出了禮樂文化的道德實質,而且展現了它鮮活的外在形式,為我們保留下禮的動態原貌。例如:《小雅?鹿鳴》本為宴群臣嘉賓而作,表現按禮待賓的殷勤厚意。其別寫道對于德的向往和贊美:“人之好我,示我周行。”“我有嘉賓,德音孔昭。”

二、周代鄉飲酒禮探究

鄉飲酒禮是我國古代比較盛行的一種禮制,也是周代盛行一時的飲食禮儀。據楊寬論證,鄉飲酒禮起源于氏族聚落的會食制度。這種禮節主旨在于尊長和養老。眾多的學術界探索者們都認為飲酒禮是體現著尊老敬老,并與祭祀、鄉射禮相關的飲食禮俗。

第一節、鄉飲酒禮的形成和儀式化

鄉飲酒禮是我國古代比較盛行的一種禮制,《儀禮》中有關于鄉飲酒禮的記述,說明它早在西周時期在我國已經廣泛存在了。鄉飲酒禮是一種在地方舉行,以賓賢、敬老、謙讓為主要內容,推廣教育、教化的禮儀制度的禮儀。鄉飲酒禮與選舉、教育以及教化、習俗有著密切的關系。周代諸侯國每三年一次,由鄉老及士大夫選舉賢能,帶領眾人以禮相待,最后由諸侯把這些賢者獻給皇帝,以得到任用。

在西周初年,所謂“鄉飲酒禮”只是鄉里百姓的飲酒聚餐活動,尚未演變出某些比較儀式化的禮儀,先秦時的“鄉飲酒”活動是鄉民的歡宴節和飲酒節,并無繁多的儀節。從根本上來說,“鄉飲酒禮”的制度化和程序化是中國古代宗法制度的產物。宗法制度源于原始社會父系家長制家庭公社成員之間的牢固的親族血緣聯系,是這種血緣聯系與社會政治等級關系密切交融、滲透、固結的產物,它的確立期在西周。在西周后期,由于政治的分散,權利的下移,經濟文化的發展變化,關于酒的觀念和風氣也發生了很大改變,約束和恐懼都極大的松弛淡化了,“鄉飲酒禮”的舉行形式不再按照禮制來進行。于是,鄉飲酒禮逐漸演變成一套象征性的儀式和可行的禮節。

第二節、鄉飲酒禮的形式

在周代,按照禮的規定,各種宴會都有規范的節儀。如《儀禮》所載的“鄉飲酒禮”就有“謀賓”、“鋪陳”、“迎賓”、“拜至”、“拜賜”等二十四節程序,這些程序無一不用禮制規定,這些相關的禮節制約著參加鄉飲酒禮上的人們。據《左傳》的記載,參加諸侯國朝聘宴饗的人都必須知道并遵守有關的禮節,無論是問答辭令還是賦詩言志,都要按照嚴格的禮的規定,如果不慎失言、失坐或失態,都被認為是有辱君命、有失身份的事。

在《儀禮?鄉飲酒禮》和《禮記?鄉飲酒禮》等篇中,飲酒禮的主要禮節有:謀賓、迎賓、獻賓、樂賓、旅酬、無算爵樂、賓返拜等主要程序,這些程序都要逐一進行,體現著嚴格的等級制度。

在上述各項禮節中,以進酒獻賓最為重要,它是表示對賓客尊敬程度的標志。這些禮節是十分繁瑣的,根據文獻資料證明在西周到戰國這一歷史時期,這種形式的鄉飲酒禮已非常盛行,并且十分平常自然。許多文獻都證明,人們不僅在飲食生活中要盡禮,而且其他一切也要依禮辦事,禮是政治、思想、道德的總規范。

第三節、鄉飲酒禮的作用與意義

宴饗禮是周代禮樂的重要組成部分,鄉飲酒禮是宴饗禮儀的一種重要的形式,不同場合的具體禮儀細節也有所不同,但其普遍施行于上層貴族,甚至影響普通民眾的生活,在周代有著極大的政治意義和社會影響。

第一、貴賤尊卑,維護統治秩序

在周代,禮樂制度是一切活動的依據。宴饗禮中所描寫的飲酒的程序和儀式,是嚴格按照禮樂的要求和規范而進行的,反映了禮儀的周備,表現了禮制的發展。宴饗禮突出的表現了周代禮樂文化的特點,是對“和”與“德”的追求,是對“親親”與“尊尊”的體現,是周代禮樂文化的顯著特征。

《禮記?鄉飲酒義》中行迎賓禮時,把賓、介、眾賓分為三等;行獻賓禮時,對賓有“獻”、“”、“酬”;飲酒作樂、旅酬以及撤俎之后,彼此勸酒,不計爵數,是為了使人盡興,安樂而不混亂。這樣鄉飲酒禮就成為在基層行政組織中分別貴族長幼等次的禮節。

第二、增進感情,制造鄉里祥和氣氛

禮儀具有穩定社會結構的功能,鄉飲酒禮是一種敬老尊老的禮儀,它的舉行能夠保持鄉里的團結和祥和。鄉飲酒禮體現了鄉里長幼貴賤以來規范禮?!抖Y記?鄉飲酒義》說:“六十者坐,五十者立待,……所以明養老也,可見鄉飲酒禮,既有教民‘養老’之意,亦含訓民‘尊長’之義。”

在周代,宴饗的過程中有明確的年齡界限,這種嚴格按年齡大小區別飲食好壞的原則,在先秦文獻中有較多的記述,后世趨于消失,這可能與后世有了按輩分區別尊卑的原則有關,尊老只能通過大體上劃分年齡層次來實現,鄉飲酒禮的尊老原則便是來源于此。

結語

宴饗禮儀是周代統治者用來維護鞏固政治統治一種“禮制”,記載了古代宴饗詩的程序儀式,以禮制的形式告戒人們要遵循宴饗禮儀,重在突出宴饗能夠聯絡情誼,具有鞏固統治的功能。

鄉飲酒禮創始于宗法制度時期,延續于宗法制度廢弛,但宗法組織依然存在,社會尚需要這一禮儀來維持封建階級的統治。當封建禮教淡化,鄉飲酒禮只能具有敬老尊賢和維持宴饗的正常秩序等等的功能,對于后世自然還有極大地借鑒的價值。

參考文獻:

[1]曾縱野:中國飲饌史(第一卷),中國商業出版社,1988.

[2]姚偉鈞:中國傳統飲食禮俗研究,華中師大出版社,1999.

篇9

【關鍵詞】古典 文化 傳統 詩意

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是我們民族的瑰寶,是我們人文素質的底蘊。古典文化在當代流行音樂中的應用,展示了古典文化的力量。在周杰倫的歌詞中給我們展示了一種唯美的境界,讓我們在聆聽流行音樂的同時感受到文字的美妙和精彩。

一、古典的意象增加了詞曲的詩意

(一)雨

這是一種非常傳統的意象,雨總是牽起古代文人的情思。杜甫在《春夜喜雨》中寫到:“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睂懗隽舜河甑淖藨B,將雨與落花結合,展示了一種自然的原始的美,讓人感受到一種意境的美。李商隱在《夜雨寄北》中曾寫到“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此時的雨寄托了詩人的一種思念,雨仿佛在訴說著詩人對妻子的款款深情。而在周杰倫的歌詞《七里香》中則寫到;“雨下整夜,我的愛溢出就像雨水;院子落葉,跟我的思念厚厚一疊?!边@時的雨寄托著一種愛和思念,雨成了一種流淌的方式。提起雨,就讓我們有種濕漉漉的感覺,仿佛是一種動態的憂傷,靜靜地淌。在他的《青花瓷》中這樣唱到:“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為我們勾勒出一幅煙雨江南的畫面,讓我們想起了江南小鎮的煙雨朦朧,增加了神秘感。仿佛雨中斷橋上白娘子與許仙的相遇。在他的《千里之外》中寫到:“你從雨中來,詩話了悲哀?!惫糯奈娜丝吹接昕傁胱鲙资自姡绦∩脚c情人離別時曾寫到:“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庇赇秩玖艘环N悲哀,就像現代詩歌中戴望舒的《雨巷》那樣,一種字里行間流淌的哀傷,詩話了一種意境。

(二)月

月,是中國古人的思念的寄托,明月千里寄相思。從遠古神話中的嫦娥奔月,每年中秋人們都賞月吃月餅,這已成了中國古典的傳統習俗。北宋時期的坡在《水調歌頭》中曾這樣寫到:“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痹铝恋年幥鐖A缺成為了人世間離合的象征。而在周杰倫的《東風破》中寫到:“舊地重游,月圓更寂寞。你走之后酒暖回憶思念瘦?!?/p>

月亮雖圓,但是心愛的人不在身邊,月圓更寂寞。而在他的《發如雪》中這樣寫到:“邀明月,讓回憶皎潔,愛在月光下完美。”好像是李白酒醉時的“舉杯邀明月”,歌詞中將月寫得如此完美,將古典詩詞的已經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將月與回憶融合呈現出唯美的畫面?!肚嗷ù伞分校骸霸律淮驌破?,暈開了結局?!痹律珪為_了結局,將月色動態化,不僅將月色皎潔無暇的美展現出來,更增加了一份朦朧與神秘之感。

(三)、花

落花,最易惹起古人的情思,晏殊感嘆:“無可奈何花落去。”落花,是一種事物的凋零,是一種無奈。落花,多是在秋季,人們往往面對著凋落的花瓣而傷感。而在周杰倫的歌詞中也有對落花的感慨,《花?!分校骸办o止了,所有的花開。”《東風破》中:“花開就一次成熟,我卻錯過。”這是所有人的無奈,我們無法左右花開花落,只能任其綻放任其凋零。《紅樓夢》黛玉葬花,因其不忍花的凋落而將其埋葬,《葬花吟》中寫到:“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痹凇稛熁ㄒ桌洹分校m然寫的是煙花,但是也表達了這種意境:“煙花易冷,人事已分。”周杰倫的歌詞將古典詩詞用現在的文學形式闡釋出來,配上和諧的音樂展示了“中國風”歌曲的獨特魅力。

二、古典風格的獨特運用增加了文學性

(一)運用典故

《蘭亭序》,是中國古代王羲之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具有很強的藝術特色。其突出之處就是章法自然,氣韻生動。通觀全文,從容不迫,得心應手,使藝術風格同文字內容有機結合起來,充分表現了王與朋友聚會時。流觴曲水,怏然自足之情懷。而周杰倫的歌曲《蘭亭序》用現代的語言將古代行書的氣勢形象生動地表現了出來,添加了現代流行元素,用現代散文詩的手法書寫,使意境更加唯美。“蘭亭臨帖,行書如行云流水。千年碑易拓卻難拓你的美。”這種文學形式的運用不僅滿足文學愛好者對于文學的情思,更使得歌詞有詩化地境界?!肚嗷ù伞分械膶懙降模呵嗷ù?、宣紙、仕女圖、漢隸、繡花針、山水畫等等,這些都是古典文化元素,他的歌詞是現代元素與古典元素完美的結合體。讓我們的欣賞歌曲的同時感受古典文化的意境,感受歌詞中所展示的畫面感。

(二)化用詩詞

《臺》中,“花落人斷腸,我心事靜靜淌。”讓人們自然地想起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中的最后一句:“斷腸人在天涯?!蹦欠N孤寂之感,那種凄涼是滲透進人內心的悲傷?!氨憋L亂,夜未央,你的影子剪不斷?!弊屓讼肫鹉咸坪笾骼铎系摹断嘁姎g》中:“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备柙~《蘭亭序》中:“彈指歲月,傾城頃刻間煙滅”就像湯顯祖的《牡丹亭》中:“原來萬紫千紅開遍,是這般都賦予斷井殘垣?!庇秩缣K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的:“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所有的繁華都化為三千東流水。歌詞中:“人雁南飛,轉身一瞥你噙淚?!本拖裢鯇崢愕摹段鲙洝分袑懙降模骸氨毖隳巷w,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在當今這個傳統文化被忽視的年代,周杰倫的歌詞為人們展示了一種“中國風”,發揚了傳統的古典文化,增加了民族的自信心,展示了中國民族獨具特色的“中國風”歌曲。

周杰倫開創了一代“中國風”的歌曲,將中國古典文化與現代文化完美地結合,讓我們在欣賞流行歌曲的同時感受著古典文化的內蘊,增加了我們民族的自豪感與自信心。同時提高了現代人對于傳統文化的鑒賞能力。在現代元素中挖掘古典元素,在古典元素中創造現代元素,只有這樣才能將中國的文化得以傳承和發展。

參考文獻:

[1]《唐宋詩詞名篇鑒賞辭典》/天人主編.-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9.

篇10

關鍵詞:鄉村旅游;鄉村旅游文化資源;旅游資源的開發

中圖分類號:G718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2-0385-02

1.梅州鄉村旅游文化資源及其開發現狀

1.1 博大精深的文化。 梅州歷史悠久,是全球最有代表性的客家人聚居地。梅州自古為人文秀區,人杰地靈,素有"文化之鄉、華僑之鄉、足球之鄉"的美譽。造就了丘逢甲、黃遵憲、 宋湘、丁日昌、張弼士、李惠堂、、曾憲梓、林風眠等一大批中國著名人物;孕育了23名梅州籍兩院院士、227名大學校長、474名將軍。梅州客家歷史源遠流長,客家文化底蘊深厚 ,梅州是國家級客家文化(梅州)生態保護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非常豐富。有中國五大特色民居之一的客家圍龍屋、客家山歌、廣東漢劇、花環龍、埔寨火龍、席獅舞、五華提線木偶等一批國家物質及非物質文化遺產。近年來,梅州市共申報公布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381項,其中國家級6項,省級33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84項;梅州市還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3個,"廣東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7個;梅州市申報公布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221個,其中國家級4人、省級29人、市級67人。此外,梅州還有千年古剎靈光寺、萬福寺、神光山、千佛塔等著名的宗教文化圣地。

1.2 豐富多彩的客家菜和客家小吃??图也藢儆诨洸说娜罅髋芍?。客家菜的特點是:用料以肉類為主,水產品較少,講究鮮嫩;突出主料,原汁原味;注重火功,以燉、烤、煲、釀見長,尤以砂鍋菜聞名;講究搭配,講究效用,多用藥材調理陰陽,清降補瀉。 梅州客家菜品種豐富,特色名菜有:客家鹽h雞、梅菜扣肉、客家釀豆腐 、釀苦瓜、客家盆菜、、開鍋肉丸、客家娘酒雞、客家咸菜燜豬肉、客家蘿卜丸等;梅州客家特色小吃有:客家腌面、蕉嶺三及第湯、清明{、、發{、味窖{、百侯薄餅、大埔算盤子、仙人{、筍{、豐順捆{等??图颐朗呈俏獾赜慰偷淖钪匾奈幕糜钨Y源之一。

1.3 豐富多彩的客家民俗。 梅州歷史悠久,客家文化底蘊深厚,客家傳統民居類型多樣、民間藝術和民間節慶活動豐富多彩。客家傳統民居有圍龍屋、走馬樓、五鳳樓、土圍樓、四角樓和中西混合的騎樓等,其中以圍龍屋存世最多和最為著名,著名的客家民居景點有:南華又廬、故居、長樂學宮、丘逢甲故居、花萼樓、承德樓、石寨土樓和花螺墩圍屋等。代表性的客家民間藝術有:客家山歌、廣東漢劇、木偶戲、平遠船燈、興寧杯花舞、鯉燈舞、豐順埔寨火龍、花環龍、席獅舞、大埔廣東漢樂等,其中,客家山歌用客家方言演唱,曲調優美,歌詞通俗易懂,在客家地區廣為傳唱。傳統節慶活動主要有:元宵節"鬧元宵"、正月二十"補天穿"、端午節掛葛藤、六月六敬公王、七月半"扛仙師"和年底入年掛等;現代節慶活動主要有:梅州客家山歌旅游節、梅縣金柚節、平遠臍橙節、豐順溫泉文化節、大埔漢樂文化節等,豐富多彩的客家民俗是發展鄉村旅游最重要的文化資源之一。

1.4 古村落資源豐富。 古村落蘊含豐富的傳統文化和大量古建筑,古村落文化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古村落是鄉村旅游的重要文化資源。梅州歷史悠久,古村落資源非常豐富。目前,梅州認定的省級古村落達46個,中國古村落5個。梅州古村落開發還處于起步階段,現在已開發利用有:梅縣南口鎮的僑鄉村、梅縣區水車鎮茶山村、梅縣區桃堯鎮桃源村、梅縣區雁洋鎮橋溪村、蕉嶺縣南礤鎮石寨村和興寧市羅崗鎮柿子枰村等。

1.5 創建了一批鄉村旅游特色品牌。 經過多年的建設和發展,梅州市創建了一批鄉村旅游特色品牌。目前,梅州市擁有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2個:大埔縣百侯鎮和豐順縣八鄉山鎮。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村)6個:大埔縣百侯鎮、大埔縣茶陽鎮、大埔縣三河鎮、梅縣區松口鎮、梅縣區水車鎮茶山村和蕉嶺縣南w鎮石寨村。中國歷史文化名村1個:梅縣水車鎮茶山村。廣東省歷史文化名鎮名村有:梅縣松口鎮、大埔縣茶陽鎮、大埔縣三河鎮、梅縣南口鎮僑鄉村、大埔縣西河鎮車龍村、蕉嶺縣三圳鎮芳心村、蕉嶺縣南礤鎮石寨村、興寧市石馬鎮刁田村等。這些名鎮名村都富有較好的歷史風貌和獨特的歷史文化特色,是展示客家文化和客家民俗的重要窗口,是發展鄉村旅游的重要文化資源。

1.6 根據各地特色打造旅游主題小鎮。 最近,梅州市《梅江韓江綠色健康文化旅游產業帶發展規劃》正式定稿。未來15年梅州將依托生態資源和客家文化為基礎,以健康養生休閑為特色,以文化旅游產業為載體,打造具有本土特色,具有強大集聚能力、帶動能力和文化感染力的國家養生休閑產業創新區,《規劃》中明確了重點項目的分布,根據各地特色打造旅游主題小鎮。五華橫陂鎮老樓村建設足球運動小鎮、平遠差干鎮圍繞五指石景區建設地質觀光小鎮、大埔高陂建設陶瓷文化小鎮、梅縣松口規劃絲路文化小鎮等。通過打造旅游主題小鎮,使梅州鄉村旅游資源得到有效整合、提升和完善,形成種類豐富的鄉村旅游產品體系和特色突出、發展規范的鄉村旅游格局。

2.梅州鄉村旅游文化資源開發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

2.1 開發形式單調,豐富度不夠,還停留在淺層次開發階段。 目前,梅州鄉村旅游的開發形式主要有梯田、農家樂、休閑農莊(農場)、觀光花果園等,缺乏高端鄉村旅游俱樂部;缺乏富有文化內涵的農家樂;缺乏高端的鄉村意境體驗旅游產品,跟北京懷柔區"虹鱒魚一條溝"的農家樂的創意還有很大差距?,F在,梅州鄉村旅游主要還是利用鄉村自然美景吸引游客,對于鄉村文化資源的開發利用和保護還不夠深入,各級政府還不夠重視,對客家傳統文化和民俗風情的挖掘、整合和宣傳包裝還遠遠不夠,要搞好鄉村旅游,應做到文化、鄉情、景觀三者的和諧統一。因此,今后梅州鄉村旅游應重視文化資源的挖掘、保護和開發利用,還要重視客家文化景觀的設計和布局。

2.2 缺乏整體規劃,鄉村旅游資源處于散點開發狀態。 梅州鄉村旅游點大多是在不自覺的情況下形成的,發展鄉村旅游的自覺行動還未全面形成,目前,梅州市大部分鄉村旅游點還沒有編制規劃,更缺乏主題形象鮮明的鄉村旅游策劃,還沒有形成片區狀態。今后,從大的層面講,梅州市應大力推進粵贛閩"千里客家文化長廊"的旅游合作品牌建設,打破行政區域界線,根據市場需要靈活組合多種旅游產品,精心設計客家文化精品旅游線路,把粵贛閩客家地區各鎮(村)旅游點組合到一起進行旅游開發。從小的層面講,梅州市各縣(區)、各鎮(村)應該做好客家文化旅游資源的編制規劃,還要做好主題鮮明的鄉村旅游策劃。目前,國內鄉村旅游片區開發比較成功的有黃山鄉村旅游、宏村、婺源和皖南鄉村旅游等,梅州鄉村旅游可以向上述這些鄉村學習借鑒。

2.3 旅游產品趨于雷同,缺乏特色。 目前,梅州市各鎮(村)開發利用的旅游資源大同小異,旅游產品趨于雷同,缺乏地方文化特色,影響了梅州鄉村旅游的發展。鄉村旅游的客源地主要是城市,具有濃郁鄉土氣息的旅游產品對城市居民最有吸引力,因此,應該尋求和開發具有濃郁地方鄉村特色的文化旅游資源,而且盡量做到"一村一特色",避免雷同,避免各鎮(村)重復建設和惡性競爭。

2.4 旅游產品缺乏創新與創意 目前,梅州鄉村旅游產品主要是一些傳統的旅游產品,在創新與創意方面還遠遠不夠。在創新方面梅州市可以向浙江省永康市中山村學習取經,永康市中山村,依托全市最高的五指巖,每年在重陽節舉辦農民藝術節,連續舉辦了18年,但是一直沒有獲得很好的旅游經濟效益,直到2003年,中山村改變招數,請專業攀巖隊伍表演攀巖,讓游客體驗攀巖,吸引了大量青年游客,這年重陽節門票收入增加了一倍,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梢?,鄉村旅游產品開發的生命力在于創新。此外,梅州鄉村旅游還要大力開發富有創意的旅游產品,例如,開心農場、瓜果花卉節、捕魚節、采摘節等,讓游客回歸自然,放松身心、學習知識和開闊眼界。

3.結語

梅州市是廣東省經濟欠發達的山區市,旅游業是梅州市重點打造的產業,梅州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梅州廣大鄉村具有豐富的鄉村旅游文化資源 ,但目前,梅州鄉村旅游文化資源的開發還處于起步階段,開發利用文化資源中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解決好這些問題對于梅州鄉村旅游的發展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 CCTV《致富經》欄目組.專家指點鄉村文化旅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7.7.

[2] 謝小康.梅州旅游研究文集[C].廣州:廣東旅游出版社,2011.8.

[3] 莊偉光,鄒開敏,符永壽.論廣東鄉村旅游文化資源開發[J].新經濟時代,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