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中秋節的作文范文
時間:2023-04-05 14:48:4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五年級中秋節的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上課了,教室里靜悄悄的。王老師見一片安靜,便用甜美的聲音帶動著我們,她先念了三個人的作文,然后深情地說:“同學們,昨天是一個家家團圓的日子,你們一定過得很快樂吧?今天我們也要過一個‘中秋節’。雖然我們之間并沒有血緣關系,但我們好歹也是共同度過了四年的一個大家庭呀!所以,我們也要過個班級的中秋節。”
大家立刻活躍了起來,老師在黑板上寫了四個字:飲酒對詩。因為中秋節經常有許多詩人們坐在一起,邊喝酒,邊賞月作詩,正可謂是“斗酒百篇”嘛。我們雖然不是酒鬼,但也可以直接作詩呀!
于是,我們男孩中有名的“大嗓門”逞能振洪站起來說道:“明月幾時有……”我們都情不自禁地跟他唱起了這首寄托相思的《水調歌頭》??捎行┤诉€模仿黃梅戲中的“黃腔”,逗得我們哈哈大笑。王老師也露出了笑容,笑過后,王老師又拿來粉筆,在黑板上又寫了四個字:月意甜甜。她說:“月餅是甜的,盡管有苦的、酸的,甚至是咸的。但都是圓的,它代表友誼、團圓。下面請大家互相下位子吃各位同學的月餅,因為分享才可貴!”
篇2
成長中,有艱辛,也有歡笑!那是風雪中挺進的身影,那是陽光下燦爛的笑容。風雨過后才會看到陽光,更有可能看到美麗的彩虹!當然,沒有彩虹的陽光下,孤單時也要堅強,要在失敗中成長,總有一天會爆發出最強的光!這些就是成長,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小學生四年級作文成長中的故事600字,供大家學習。
小學生四年級作文成長中的故事600字1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已經跋涉了十一個春秋,驀然回首,身后那一串串或清晰、或模糊、或歪歪扭扭的腳印映入我的眼簾,使我平靜的腦海中泛起一陣微波……
那個清晰的腳印使我至今難以忘懷。五年級時,全國舉辦“希望杯”英語大賽,作為校奧英尖子,我毅然報名前往。而后多少個清晨,我帶著耳機坐在陽臺上,記一個又一個的英語單詞;多少個午后,我在書房閱讀著一本又一本的英語書刊;多少個夜晚,我伏在臺燈下做一張又一張的奧英試題,大量的英語試卷上留下了我的足跡。在經過幾個月的拼搏后,我參加了競賽,面對近百道試題,我毫不畏懼,運用英語老師教給我的“殺手锏”,在題海中殺出一條血路,完成了所有的試題。功夫不負有心人,幾個星期后,我獲得了本次競賽二等獎的證書,我會心地笑了。成長的腳印傾注了我的拼搏、奮斗。
那個模糊的腳印又使我深感不安。上個學期的考試,由于我在數學單科上的失利,我的三門主課的總分被擠出了全班的前五名。當時,我的情緒落到了最低點。老師看出了我的失意,找我個別談話。她以她獨特的方式分析了我的情況,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彭輝,你不要灰心,只是一科沒有考好,并不代表你所有知識都沒有掌握嘛,下次考好就行了?!崩蠋煹脑捠刮覠嵫序v,失敗的陰影頓時消失,我重新找回了我自己——一個拼搏的我、一個自信的我。成長的腳印傾注了老師的關懷。
我永遠忘不了在五年級期末考試的前一夜,我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明天,五年級最重要的期末考試就要來臨了,我心里緊張極了,我叫醒了隔壁還沒有入睡的媽媽,一吐心聲,媽媽聽了,寬慰地一笑,對我說:“不要怕,媽媽相信你,你是最棒的!即使你失敗了,媽媽也不會怪你,因為你已經盡力了。”聽了媽媽的一番話,我心里的一塊大石頭落了地。成長的腳印傾注了父母的關懷、鼓勵。
我成長的腳印是我努力拼搏、老師和父母關懷鼓勵的結晶。人生的道路還很漫長,我要執著地走下去,踏出更輝煌的腳印。
小學生四年級作文成長中的故事600字2成長和感恩是永恒的命題,在成長中感恩,在感恩中成長。2009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讓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這句話的含義。
2009年10月2日本該是一個快樂的假日,我卻在這一天因為得了甲流而被120急救車送到了市兒童醫院。這是我第一次獨自住院。因為甲流是傳染病,醫院規定病房里不能有人陪護,甚至連探望也不可以。就這樣我開始了“與世隔絕”的日子。
空蕩蕩的大病房里雖有六張病床,卻只有我一個病人。除了護士阿姨外,整個樓層也看不到什么人。在這里的生活擁有的只能是寂寞,尤其是到了晚上,外面一片漆黑,病房里靜悄悄的,靜得我都可以聽到自己的呼吸聲。每到此時,淚水都會從眼眶里溢出來,這淚水是思念的淚,寂寞的淚李后主的那句“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在我心中回蕩,而此時此刻的我心中的感受又該用怎樣的語言來形容呢?
離開了爸爸媽媽,我只能自己鋪床,洗漱,量體溫,還要喝又黑又苦的中藥。那幾天我總是很早就上床睡覺,因為只有在夢中,我才能遠離寂寞,夢里有爸爸媽媽在我身邊。躺在床上,生活中那些普普通通的日子像放電影似的在我腦海中回放著:媽媽總是把最好的東西留給我吃,每天晚上放學回家媽媽都會端出熱騰騰的點心看著我吃下;爸爸總是盼著我長得高高的,三天兩頭地給我量身高;即使我犯了錯誤,他們也從不打罵我,都是以我最容易接受的方式提醒我原來我每天的生活都被爸爸媽媽濃濃的愛包圍著啊!
我在病房里想念爸爸媽媽,爸爸媽媽也牽掛著我,每天都來看我。他們總是一大早就來,直到吃晚飯才回去。由于進不了病房,他們就在樓下的花園里向上望。我就坐在窗邊的小凳子上向下看。我手里拿著手機,對著外面一聲一聲地喊:“爸爸媽媽,我想出去,我想回家!”“寶貝,堅強一點,好好吃藥,早點病好,我們早點來接你?!卑职謰寢屧跇窍乱槐楸榈毓膭钗?,我也堅強地按時喝完平時我不喝的苦澀的中藥。在我們之間,雖然隔了一層厚厚的玻璃,隔了六層樓的高度,可我們的心卻緊緊地連在一起。
這一年的中秋節也是在醫院度過的。中秋節本是團聚的日子,也是外婆的生日,本來一家人可以和外公外婆一起賞月聊天,可我卻獨自一人待在醫院里與孤獨相伴。晚上,爸爸用手機發來了月亮的照片,真美啊!看著照片里的月亮是那么明亮,那晚我又哭了。
正是這場疾病,這次經歷,它看似不幸,但也并不是毫無意義,至少它讓我體會到我平時沒有意識到的爸爸媽媽對我的那份深深的愛,也正是這份愛使我健康快樂地成長。
小學生四年級作文成長中的故事600字3雛鷹成長,要在天空中翱翔;馬兒成長,要在原野上馳騁;牛犢成長,要在農田里耕作……成長,不僅僅體現在身體上的變化,更體現在一個人心理的成熟,能夠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隨著時光的流逝,我亦在不斷成長著……
還清楚的記得,剛上學的第一天,我依偎著父母,膽怯地走進了小學的大門。新同學、新老師、新環境……一切都是新的,甚至心得讓人懼怕。下課不愿與同學交流,上課不敢舉手會的問題,我覺得我完全是被孤立起來了一樣。那份陌生,說實話,當時我真的不知道該怎么辦。六年啊!
那段記憶仍是那樣清晰,可六年的時光卻已轉瞬即逝。同樣的面龐,但臉上卻早已消失了那份懼怕,而增添了一絲幸福的微笑。一張畢業照,凝聚了所有的微笑,笑臉之間,友誼裊裊,沁入心田。畢業的那天,我們哭了,全班同學都哭了,這不僅僅是眼淚,更是一顆顆友誼的珍珠!是我們成長的見證!
上初中了,我成長了。
還是跟著父母,但不再依偎;還是走進校園,但不再懼怕;還是新同學、新老師、新環境,但不在羞澀……
成長,很難,也很簡單。
成長,就是咿呀學語到喊出第一聲“媽媽”;成長,就是歪斜的漢語拼音到方正的漢字;成長,就是斤斤計較到推己及人;成長,就是懼怕到勇敢!
一個個腳印,一次次成長。人生的路多么漫長?邁開成長的步伐,也許有一天驀然回首,你會發現:自己走過的路是多么漫長艱難!
一切只因成長!
小學生四年級作文成長中的故事600字4懵懂的歲月里我一個人默默地走,風大,雨大,還有那意料之外的尷尬無奈時常降臨,----這一切侵噬著我的執著,打擊著我的信仰,使我動搖卻又令我更加堅強。
年輕的沖動曾讓我因此滿身傷痕,我舔著傷口的血抖擻一下精神癡癡一笑,雖然有些被動,但終究我仍站在這里。他們問我,為什么要這樣固執孤獨?我回答道,我只是孤單,并非孤獨!
成長是要付出代價的,我用盡全身力氣試圖推倒那塊頑石,卻不料因此折了腳趾。一味的蠻勁在現實面前顯得那么蒼白無力,即使我也是為了更好的前進,可一不小心竟致使自己適得其反。
未來不是一個未知數,也許我左右不了自己的命運與機遇,但至少也要“盡人事,聽天命”。我深知成功的不易,所以才更加珍惜沒有失敗時的坦然的全力以赴。夢想并非一蹴而就的輕而易舉,一步一個腳印的坦坦蕩蕩才是有呼吸有意識的活著的意義所在。
最無助的時候我學會了深呼吸,多清新多香甜的氣息呀,老天給了我活下來的資本絕不是要讓我被一時的困難阻擋在這種舉步維堅的迷惘之中。大地在我腳下,憑借著與生俱來的倔強去抗爭去摸索,哪怕結果不那么盡如人意,只要我已然嘗試,已然品味,又何憾之有?
平淡的日子里我已懂得了詩意地生活,生命本就是這樣反反復復的,心若止水,那為何不水一樣地純凈呢?難得的一份安逸,難言的一番敞亮,“茶半杯,書一摞,輕歌一曲伴日落”!世俗的紛爭骯臟的伎倆就讓它隨風去吧,這一刻為我所獨有!
黑云壓城或是艷陽高照,卻之不恭的激情一瞬間在我的生命上演,不逃避不敷衍,把握生命的每次觸電,用全身心主宰屬于自己的精彩。大喜大悲都是匆匆數十載的饋贈,今不盡興,更待何時?
喜歡去陌生的地方,喜歡陌生的人群陌生的房舍陌生的街道陌生的空氣,用一種旁觀者的冷漠嘗一口陌生的茶水,用最虔誠的祝福贈予陌生的一草一木,踱著碎步挎著背包,尋一寸不屬于自己生活的天空,感受嘹亮寬曠炙熱與和諧。
于星夜擰開一盞臺燈,翻著發黃的日記,回憶闊別已久的人和事,還有那些曾經給過我喜怒哀樂的地方,淡淡的一笑,撮一小口淡茶,看簿霧升騰,一如我飄散的思緒,看是散了,卻蕩漾在空氣中的角角落落。
或許明天的一切都并非如我所愿,但我也沒一味傻傻的坐等日出,摩拳擦掌有些言過其實,我只是在用心用努力在一步步的接近于成熟接近于成長。沒有老氣橫秋的懷才不遇之憾,更沒有稚嫩無知的無病之嫌,我就這樣血氣而冷靜地咀嚼每一步前進帶來的疼痛或快樂,安靜地成長——安靜地等待成長后的那番風清云淡。
小學生四年級作文成長中的故事600字5秋天,悄無聲息地走近,預示著生命的成長剛剛開始。
晚自習剛下,回到家,放下書包,脫下沉重的包袱,直接性地仰頭倒入沙發,手腳呈八字狀,一動不動地看著桌上的試卷被風吹至地,我有些無奈。真得好累,明顯地感覺到比八年級多了份無形的壓力。此時此刻,我只想放松會兒。
月色皎潔,灑下一縷光輝,透過窗戶,在地面形成一圈圈模糊的光暈。我閉上眼安然地享受四周寂靜:時不時有幾聲鳥鳴誤闖進這片寧靜,卻又在幾秒內悄然退去?;秀遍g,我聞到一股似有似無的香味,和著一股清風,流入心中,將我煩躁的心頓時撫平了……
我尋著這一股神秘的花香步入陽臺,緩緩睜開眼,我驚呆了,呈現在眼前的是一盆,準確的說是一盆前不久仍枯枝敗葉的。那是我和媽媽在一家花店的角落里發現的,那盆蜷縮在不見一絲陽光的拐角,土壤斷斷續續的破痕和花瓣的萎蔫無言地訴說著它的失寵。見不得破敗的我,央求了媽媽將它帶回來養。
初三的繁忙,我已無暇照顧這盆毫無生機的。可現在的我完全訝然,眼前的不僅不見前日一番景象,相反長得蓬勃茂盛,葳蕤盎然,往日的頹廢已經煙消云散,渾身上下散發出一股昂揚向上的生命力。瞧,那絲絲菊瓣自然下垂,熠熠生輝;看,那中間青白色花蕊清晰可見,嬌羞迷人。此時此刻,宛如一位身披金紗的仙女在翩翩起舞。飽滿的枝葉倔強地向上翹首著,綻放著……月色將光輝傾斜在花上,葉上,更添幾許嫵媚。
看著如今的,我的心靈完完全全地被震撼,的頑強與堅忍令我折服,如若不是親眼所見,我怕是難以將現在生機盎然的與之前萎靡不振的聯想在一起。在如此頑強的面前,我感到自己的渺小與虛弱,再卑微的花朵,也竭盡全力開放出最絢爛的花朵。而我,面對成長必不可免的壓力,又有什么理由退縮呢?
只有經歷破繭成蝶的痛才能完全的蛻變,翩翩起舞的蝶才有最完美的形象。菊如此,蝶亦如此。
篇3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校教務工作將緊緊圍繞學校的工作目標,立足教學工作實際,以常規管理為抓手,以優化課堂教學為中心,以提升教學質量為目的,通過多種形式,積極探索教育現代化背景下教學管理、課堂教學的新方法、新模式,全面開創我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新局面。
二、學生基本情況:
本學期我校共有7個班級,在校學生數共有 人,其中學前班68人,一年級46人,二年級38人,三年級 52人,四年級54人,五年級55人,六(1)班30人。個別班級人數偏多,轉化后進生工作有待加強。
三、工作目標:
1. 加強教務處日常管理,使管理走向規范化、科學化的軌道,努力提高教育教學管理水平。
2.嚴格執行學校規定,加強課堂教學的管理,促進教師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實效性、高效性。
3、抓實教師隊伍建設,提高全體教師的質量意識、奉獻意識、教研意識,做教育優質發展的領路人。
4.努力拓寬活動空間,科學合理安排課外活動,豐富校園生活,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四、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支持鼓勵教師進行課題研究。
為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大力推進我校教育教學的可持續發展,全面落實素質教育,我校一直支持教師進行課題研究。
(二)嚴格執行學校規定,規范中求提高。
教務處將嚴格執行學校規定,規范教學行為,強化精細管理,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1.嚴格執行課程計劃,依法執教。開齊開足全部課程,嚴格控制私自調課、隨意代課、串課現象;不斷增強教師教學過程中的規范意識,增強教師課堂研究氛圍,提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2.規范學生在校時間,嚴格控制學生在校時間,放學后教師不得滯留學生在教室。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嚴格控制學生作業總量,作業設置要科學、適度、靈活、實踐性強,確保小學生每天有9小時的睡眠時間。
3.切實加強教師的師德教育,努力提高教書育人的素質水平,接受社會監督,杜絕有償家教等各類違規行為。
(三)切實加強精細化的教學管理,過程中求質量。
樹立質量第一的意識,形成健康的教育質量觀。本學期,我們將加大督查的力度,做到“五個抓”:一抓備課,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結合個人風格進行二次備課;二抓上課,課堂教學是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教師上課要具有較強的目標、質量、效益意識,要不斷學習名教師的課堂教學語言、技巧、方法,要能引導學生開發智力,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提醒:高度重視課前的教具、學具以及現代化手段教學的準備,提前候課)三抓作業,要精心布置學生的課堂作業,加強作業布置前的研究和探討,所有布置作業要認真規范地進行批改,杜絕積壓,嚴格控制學生間的批改次數。作業必須堅持“四必”:即有發必收,有收必改,有錯必糾,有練必評。(附:一、二年級數學作業至少55次,語文不低于50次,寫話不低于10次;三、四、五、六年級數學作業至少45次,語文不低于45次;三、四、五、六年級作文不低于8篇;四抓輔導,每位老師都要認真做好后進學生輔導工作,努力促使生與生之間、班與班之間教學質量均衡發展;五抓評價,建立科學的評價制度。要求教師平時嚴禁按考試成績給學生排名,所有課堂檢測采用等級制,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校積極開展多種活動,拓展學生展示自我特長的空間,多種途徑、多種形式來展示評價學生,力求評價的綜合性和多元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為了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體現每次檢測的公平性,本學期我們要嚴格規范檢測要求,環環把關,從嚴監考、認真閱卷,確??荚囘^程的客觀性、真實性。杜絕舞弊行為,一經發現作為教學事故處理。)
(四)、扎實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興趣中強素質
1. 組織開展好讀書活動
“雙語閱讀”這項活動要成為全校學生每天都要進行的“常規動作”,形成制度化。各年級充分利用早讀、午讀和閱讀課的時間,有計劃的開展閱讀活動。同時,學校將在舉辦讀書節活動,各班要高度重視,根據安排,精心組織,力求做到人人都參與,使學校讀書活動提高一個新水平。
2. 組織開展好校園文體活動
進行廣播體操的操練和有益有趣的課間游戲活動;陽光體育活動按年級段將活動項目具體化,確保學生掌握兩項體育技能,使這些技能成為影響學生一輩子健康幸福成長的外在動力。
3. 組織開展好學科競賽活動
開展書法、朗誦、講故事、演講、口算、英語會話等學科性競賽活動,評選最佳單項能手,如“小小書法家”、“口算大王”“寫作小能手”等。
五、具體工作安排:
時間
主要工作安排
備注
八月
1、新生報名登記,做好學前班和六年級學生分班工作。
2、完成課務安排。
九月
1、“三表”上墻公示。
2、完成教材、教學常規資料的發放。
3、制定本學期各學科教學計劃。
4、檢查全體教師教學工作準備情況。
5、全面深入課堂聽課,調研課堂教學常規。
6、完成在校學生數統計,學困生等特殊學生建檔工作。
7、組織開展第一次校本教研活動。
8、學校第一次教學常規工作檢查。
中秋節放假
十月
1、慶祝國慶主題活動,組織學生觀看一部愛國影片。
2、開展少先隊活動,舉行一年級新生入隊儀式。
3、學校第二次教學常規檢查。
4、開展第二次校本教研活動。
5、繼續隨堂聽課,抓好教學常規。
國慶節
放假
十一月
1、階段性質量調研。
2、11月9日消防安全日,了解消防知識,學習各種自救、自護知識。
3、組織開展第三次校本教研活動。
4、第三次教學常規檢查。
十二月
1、學校領導繼續隨堂聽課。
2、組織開展班級文化建設。
3、第四次教學常規檢查。
4、部分年級美術作品展覽。
一月
1、慶祝元旦??鍒笤u比。
2、認真復習,做好期末工作。
3、組織考查科目考試。
4、期末考試、評卷、閱卷、上報成績。
5、收齊各科教學資料、各項教學工作總結資料。
篇4
一、以情感帶動閱讀,省去繁瑣分析,提高課堂效率
這里所謂的“情感”,指的是學生在讀文以后與作者與文本產生共鳴,感受作者的情感,也引發對文章的看法與思考。以“情感”為主線來設計教學思路,不僅可以省去繁瑣的分析,還能令我們的教學思路更加清晰,因為在以“情感”為主線的教學設計中,我們往往只需要一兩個明晰的主線問題來組織教學就可以了,很多細枝末節的小問題都可以省略。以六年級上冊課文《老人與海鷗》為例,課文分別從“老人愛海鷗”與“海鷗愛老人”兩個方面來體現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情誼,教學時可以設計這樣兩個以“情感”為主線的問題引導學習:1、“老人愛海鷗”的部分:“這是一個……的老人?”;2、“海鷗愛老人”的部分:“海鷗的心情多么……??!”在這兩個問題的探索中感受老人與海鷗間的一片深情。又如《月光曲》課后的第一個問題:“想一想貝多芬為什么要彈琴給盲姑娘聽,為什么彈完一曲又彈一曲?”如果以這個問題組織教學,必然還要問很多的問題:“貝多芬在小鎮散步心情怎么樣?聽到琴聲貝多芬會有什么想法?當聽到盲姑娘兄妹倆的談話時貝多芬的心情怎樣?他會想什么?如果你是貝多芬你的心情又怎樣?當盲姑娘認出了自己時貝多芬卻沒有回答,他的心里在想什么?”這一連串的問題,教師要記住都嫌費力,更何況是聽的學生呢?但如果從“情感”的角度出發,拋出“默讀課文2—7自然段,想一想貝多芬的心情多么……??!”這一明晰的主線問題,引導學生圍繞該問題思考,以上所有的問題都迎刃而解了。教師只要在交流貝多芬心情時加以點撥就能明白貝多芬兩次彈琴的不同原因了。可見,以“情感”為主線,設計一兩個明晰的主線問題涵蓋所有細枝末節的問題,能令課堂告別繁瑣,同時也令學生的思維更有方向了,尤其是那些思維反應相對較慢的學生,不用再疲于奔命地去追趕一個又一個追趕不上的問題,教師的教無形中也朝高效邁進了一大步。
二、以情感帶動閱讀,披文入情,在情感碰撞中升華主題
當我們懂得以一兩個明晰的主線問題去貫穿課堂的教學以后,梳理點撥,披文入情,與作者與文本產生情感的碰撞與交流,升華主題就顯得很重要。因為這樣的過程是引導學生思考的過程,正是這樣思考的過程,學生讀懂了文本的內容,體悟了作者的情感,這是閱讀教學的任務。仍以《月光曲》為例,在探討貝多芬兩次彈琴給盲姑娘兄妹聽的原因時,教師的問題是:“貝多芬的心情多么……啊!”(默讀課文2—7自然段,寫出你認為能體現貝多芬心情的詞語,并說明原因。)學生讀文以后寫出了多個詞語:有“驚訝”,因為在這樣的小鎮上貝多芬居然還能聽到有人在彈奏自己的曲子;有“同情”,因為這對兄妹因為貧窮而無法購買貝多芬音樂會的入場券,貝多芬十分同情這對兄妹倆;有“激動”,因為盲姑娘聽了貝多芬的演奏以后居然認出了自己,貝多芬認為自己找到知音,心潮澎湃……等等。學生每說出一個詞,教師就板書在黑板上,接著引導學生對這些體現貝多芬心情的詞語進行分析、篩選:貝多芬第一次彈琴與第二次彈琴時的心情肯定不一樣,那么分別是什么呢?經過一番分析、篩選,學生們似乎走進了貝多芬的內心,與貝多芬產生著情感的碰撞與交流,選擇了“同情”與“激動”兩個詞語,并說明了原因:貝多芬第一次彈琴是因為他同情這對貧窮的兄妹倆,他們熱愛音樂,卻無錢購買音樂會的入場券。彈完一曲又彈一曲則是因為盲姑娘熱愛音樂,在聽完貝多芬彈奏之后居然認出了貝多芬,貝多芬認為找到了知音,知音難覓,怎能不多彈一曲?以一個明晰的主線“情感”問題來推進閱讀的教學模式著眼于與文本的交流,披文入情,有助于學生理解文本內容,與作者對話,與文章產生情感的碰撞,在火花四溢的碰撞中體悟作者的情感,升華主題。從語言文字到語言情境,再到語言情感,這符合了閱讀感悟的進程。
三、以復現帶動積累,通過不斷朗讀,把課文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
現行的語文教學,由于基本框架是“閱讀”,重分析的現象比較嚴重,尤其到了高年級,在課堂上留給學生朗讀的時間越來越少。以“情感”帶動閱讀,避免繁瑣的分析之后,課堂上將會留有更多的時間,那么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這些時間,“騙”著學生不斷地去朗讀,通過不斷地朗讀,把課文的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筆者有幸聽過特級教師于永正執教蘇教版五年級教材《愛如茉莉》一課,于老師就非常善于騙著學生一遍又一遍地去讀課文。教師首先指名分段朗讀,相機糾正幾個讀音;之后范讀,學生邊聽邊思考:老師有什么地方值得你學習?范讀過后,學生評議老師朗讀的優點,教師強調讀書要用心去讀,體會文中人物的情感與心情;接著學生自讀課文一遍,教師巡視指導;然后教師檢查學生再讀的情況,當發現學生讀得仍不夠時,又讓學生繼續練讀課文;最后,教師指名學生與其合作朗讀文中女兒與媽媽的對話(一處是媽媽嗔怪女兒問些亂七八糟的問題時的對話,一處是媽媽在病床上與女兒的對話),再次強調讀課文時必須讀誰像誰,在于老師的點撥下,學生漸漸地讀出媽媽嗔怪孩子時的語氣以及在病床上說話時那種有氣無力的狀態。綜觀于老師的整個教學過程,高明體現在哪里呢?體現在于老師從頭到尾幾乎沒有生硬的朗讀技巧指導,而是反復告訴學生:讀書要用心去讀,要體會作者的心情,必須讀誰像誰;他給予了學生充足的朗讀時間,十分耐心地“騙”著學一遍又一遍地朗讀,讀得不好就點撥。學生在于老師的循循善誘之下,把握住了文本的情感基調與作者的心情,把課文的語言內化了,又通過朗讀表現了出來,達到了比較令人滿意的效果。雖然整個教學過程于老師對課文內容沒有繁瑣的分析,但幾遍落到實處的朗讀過后,學生卻已經知曉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對人物心情的體會也基本到位了。這正是我們在閱讀教學中所要力求達到的境界,這樣的教學行云如水,簡明高效,在一遍又一遍的語言文字的復現過程中,學生已將文本語言內化成了自己的語言。因此,我們一定要重視朗讀,用大量的朗讀代替繁瑣的分析,為學生語言的積累騰出更多的機會與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