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游戲作文范文

時間:2023-04-06 08:55:4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童年游戲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童年游戲作文

篇1

我們常玩的游戲之一。我們男孩子,口袋里總有幾個五光十色、閃閃發光的彈子。就是這樣玩的:

打彈子一般只有兩個人。每人先把自己精心挑選出來的彈子放在那光滑的大理石地板上,兩個彈子相距2米左右。接著,用“石頭剪子布”來決定誰先開始。這個游戲要是想贏,就得有一雙“火眼”。對方會爬上爬下,找一個好角度,準備把“我”的彈子打中,有時臥,有時坐,千姿百態。要是對方贏了,那一顆彈子就歸對方。手氣好,光靠一顆彈子,便能贏一把,便都是麻麻點點的,很不光滑。雖然男生都很愛玩,但總是不歡而散。

丟手絹

丟手絹和打彈子(打彈珠)比起來,文雅多了,多為女孩子們玩。

篇2

回憶童年總有說不完的話,我也不例外。說起童年,我的眼睛總是亮亮的,好像一下子就回到了過去。

記得有一次,我約了鄰居的幾位很要好的朋友一起到一塊空地上玩老鷹捉小雞。我當老鷹,小紅當母雞,其余的都當了小雞。游戲開始了,每一只小雞都躲在母雞媽媽的身后,我左撲右抓,小紅左擋右閃,小雞們也跟著母雞左跑跑,右跑跑,每一只小雞都很謹慎,生怕被我捉到,我趁母雞不注意的時候,我立刻撲上去,哈哈!終于給我抓住了一只小雞。這時,時候已經不早了,我們都戀戀不舍的回了家。

魯迅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游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泵總€小孩都離不開玩,雖然這是一件很普通的游戲,但小孩子們都很喜歡。

篇3

“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等待游戲的童年……”每當我聽到童年這首歌,便會浮想聯翩:童年是多么美好?。】墒俏覀冇行┤?,卻在浪費我們的金色童年!

有些人,仗著自己還是小孩,就故意不做作業,當家長問起是怎么回事時,他們就借口說:“我還小,該好好利用金色童年!等長大了,想玩也玩不起來了!”我請問一下,這是什么邏輯?難道你就因為自己還是個小孩,就能虛度年華嗎?

告訴你,等你長大以后,你就別想哪個公司會錄取你,因為你是個只會利用金色童年來做借口,逃避責任的人!

朋友們,童年固然美好,可是,請你也別忘了自己的責任??!三字經都說:玉不琢,不成器。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同學們,讓我們用行動來證明,讓理想的翅膀騰飛在這片祖國大地上吧!

篇4

提起“拔老根”,你一定不會陌生,這種游戲已經“流傳”了很多年了,聽說爸爸媽媽小時候也玩過“拔老根”呢!這不,我也迷上了“拔老根”的游戲了。

一天,我在樓下玩,看見有兩個同學在玩“拔老根”的游戲,我趕忙走上前去看。只見他們兩個正在地上找“老根”,兩方都找好后,比賽開始了!兩個人一會你往前,一會我往后,只聽“咔”的一聲,一個同學一下子摔了個四腳朝天。

我也躍躍欲試了!我找到一片中意的葉片后,對手也來了。我拿出剛剛準備好的葉片,除去葉脈和葉片,只留下“老根”,一場激烈的比賽馬上就要開始了!

我把我的“老根”交叉在對方的“老根”后面,比賽開始!我們都各自往各自的方向拉,拉來拉去,還是沒有斷的,我們都不約而同地使了勁。突然,我和對方的“老根”都同時斷了,我們倆不分上下,比賽的結果自然是平局了。

真沒想到,一片小小的樹葉竟能玩出這般好玩的游戲,你也抓緊來試試吧!

篇5

“哈哈,倩倩動了,換她抓!”馬路邊,一群小孩子又鬧又叫地圍著一個梳羊角辮的女孩,就是我。大家正在玩“紅燈綠燈”的游戲。規則規定:只有當抓的人喊“紅燈綠燈”的時候你在能動,一喊“定”或“紅燈籠”就必須停,如果還在動,就換你抓?!笆裁绰?,我哪有動?。俊蔽疫€在爭辯??墒谴蠹叶荚谄鸷澹瑳]有人聽。“好,抓就抓嘛,有什么了不起的?”我把手一甩,走了出去。哼!這可是你們讓我抓的,既然這樣,就不要怪我整你們!

游戲開始了!“紅燈綠燈定!”定字剛落音,我就立馬回頭,可是沒有一個人動。我失望地轉過身,怎么辦呢?我低頭冥思苦想了一會,眼珠骨碌一轉,頓時計上心來。“紅燈綠燈定!”我一連把這個口號喊了5遍,就在大家以為我還會繼續喊的時候,我卻出人意料地說了一句“紅燈籠”。果然許多人都沒有想到,全部上當了。哈哈,看著大家垂頭喪氣的樣子,作為策劃者的我,偷偷地在一旁笑了。

“那時候我們好單純好可愛啊、 、”我感嘆道。原來,童年的游戲雖然很幼稚,但是卻承載著我無限的歡樂。

篇6

1.寫“悄悄話”

我采取讓學生和老師說“悄悄話”的形式,引導學生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就寫什么,愛寫什么就寫什么,沒有什么條條框框。這樣,學生就可以無拘無束地去寫,表達藏在自己心里的思想。由于是“悄悄地”,帶著神秘色彩,學生興趣很濃,都樂意把自己的秘密悄悄地用筆告訴老師。例如:有的學生把班里出現的好人好事、存在的問題對班干部的意見悄悄告訴老師;有的學生之間發生了矛盾,挨了罵,心里不服氣,讓老師評評理;還有的學生把家庭暴力給自己帶來的苦惱告訴老師。老師再根據學生作文所反映的情況,相應給予處理和開導。經過一個階段的訓練,學生覺得寫作文就是說自己的心里話,既有用又不那么可怕、那么難,恐懼心理自然就消失了,寫作的膽子也大了,于是由厭寫、怕寫轉為樂寫。

2.游戲作文模式

游戲內容廣泛,師生合編或獨創均可,教師在作文課前用十分鐘時間有選擇性地引導學生做一些游戲,游戲結束,教師可先讓學生口頭描述這場游戲,然后用文字來描寫這場游戲,作文前教師對本次作文略加指導和要求。

游戲作文: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高,感受深,而且學生普遍感覺到“有話可說,有內容可寫”。游戲作文的核心是教師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寫作素材,一舉打破以往很多小學生“無話可說,閉門造車,無從下筆,內容空洞”的僵局,亦可解除很多老師只給小學生一個作文題目就命令小學生寫作文造成的尷尬局面。

3.故事作文模式

師生在作文課上有選擇性地講述一個故事,然后讓小學生來寫這個故事,故事允許學生加以發揮和改編。小學生大多喜歡這樣的模式。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民間故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大千世界,無奇不有,現代故事,層出不窮。讓學生講故事,聽故事,談故事,寫故事,評故事,學生會在民間故事中受到中華文化的熏陶,受到啟發和教育;現代故事可讓學生針砭時弊,樹立參與社會的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同時,在作文過程中,學生還會提高搜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口頭表達能力等。

4.讀寫結合模式

廣東省特級教師丁有寬的“讀寫結合”模式就頗具特色。他主張讀為基礎,從讀學寫,寫中促讀,突出重點,多讀多寫,把著力點放在學生的讀寫訓練上,做到有的、有序、有點、有法,讓學生真正做學習的主人。讀寫結合模式可以用“四有”來概括:(1)有的——雜中求精,打好基礎;(2)有序——亂中求序,分步訓練;(3)有點——華中求實,突出重點;(4)有法——死是求活,交給規律。具體到作文法,有四個要點:其一,四想:(1)想一想文章的中心;(2)想一想表現文章中心的材料;(3)想一想文章的題目;(4)想一想文章的布局謀篇。其二,三擬:(1)擬好題目;(2)擬好提綱;(3)擬好主次。其三,二寫:(1)寫好稿子;(2)謄寫作文。其四,一多:多修改。讀寫結合學習法:(1)從讀學解題,結合作文練審題和擬題;(2)從讀學歸納中心,結合作文學習怎樣表現中心:(3)從讀學怎樣分段和概括段意,結合作文擬寫作提綱;(4)從讀學區別文章主次,結合作文練怎樣安排詳略;(5)從讀學捕捉文章重點段,結合作文練怎樣突出中心;(6)從讀學品評課文,結合作文練自改作文;(7)從讀學作者怎樣觀察事物,結合作文練觀察方法。

5.評價因人而異

教師在評價、批改學生作文時既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又要注重因人而異、對癥下藥,針對不同程度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有的學生作文必須“求精”,有的學生作文“求通”就行,千萬不能用一個統一的標準“一刀切”,要堅持一分為二的觀點,用發展的眼光和戰略的眼光對學生作文進行公正評價。我們在批改作文時要學會用放大鏡發現學生作文中取得的成績,而不是用顯微鏡去尋找他們在作文中的不足,要努力發現學生在作文中的進步,恰當地指出他們在作文中的不足,循序漸進地培養和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我們評價作文時要用一雙孩子的眼睛,以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小學生的作文。一個教師對孩子習作的賞識,絕對不是表示他的水平低,缺乏鑒賞能力,而恰恰顯示出教師的教育智慧。因此,教師在批改作文時要堅持鼓勵為主的原則,在閱讀學生習作時要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尊重,不要吝嗇贊美之詞,在評價孩子的習作時多一些欣賞和贊美,讓學生產生對教師的信賴和親近,使學生打開內心世界的大門,讓內心的真情實感流露出來,讓剛剛嘗試用筆表達的孩子們在教師不經意的一句贊美中,激發對作文的興趣,揭開作文的神秘面紗,消除對作文的恐懼心理,覺得作文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從而對寫作產生濃厚的興趣。

篇7

一、引導實踐,豐富體驗,積累素材

學生習作的最大難題是“無話可說,沒內容可寫”。由于學生社會實踐少,生活閱歷淺,沒有積累豐富的寫作材料,寫作時當然就像“無米之炊”。因此,作文教學要解決“無話可說”的問題,就要引導學生參與實踐,豐富生活閱歷,豐富情感體驗,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教師應讓學生走出課堂,走進自然,走進社會,開闊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實地觀察、體驗生活,才能從生活中選取素材、寫出真實感人的文章。

首先,要引導W生參與自發性實踐活動,這類實踐活動是學生學習、生活的需要,它具有主動性、隨機性、經常性的特點。比如看電視、唱歌、游戲、交朋友、外出旅行、做家務等等。在這些健康、充實、自然的常規化生活實踐中引導學生觀察、感受和記錄,讓這種自發性實踐活動成為大容量的生活作文素材。

其次,老師應該因地制宜地為學生設計、推薦實踐的項目、計劃,鼓勵學生大膽勇敢地參加實踐。如:引導學生組成“雛鷹假日文明小隊”,活躍在街道、社區,宣傳環保,參加做力所能及的公益勞動;深入到群眾家中,宣傳消防知識,提醒人們注意防火安全,免受火災傷害;到工廠參觀,到社會調查……這樣,引導學生到實踐中去獲得第一手寫作素材,使寫作內容具體化、真實化,并從中感受生活,豐富閱歷,讓生活真正成為作文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

二、回憶生活,喚起體驗,引吐真情

專家指出:“追憶性體驗能幫助人重新發現已逝生活的意義,不僅能通過想象、聯想和記憶把最美好的、最值得珍視的情感經驗重新捉取出來,而且能挖掘出以往平淡生活中美的因素,以積極地享用人生?!睂W生的生活豐富多彩,許多美好的經歷留在童年的記憶里。教師在指導學生習作時,應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的題材,通過創設情境,勾起學生對美好往事的回憶,喚起他們曾經有過的經歷和情感體驗,激起他們情感的波瀾,引發他們傾吐的愿望。如指導習作《一張相片的故事》時,讓學生精心挑選珍藏美好記憶的相片,向大家展示,講述這張相片的故事,寫出自己對美好往事的回憶。可設計如下教學流程:1.看相片――激發真情;2.說相片――引吐真情;3.寫相片――抒發真情;4.賞習作――交流真情。

學生通過展示相片、交流相片,一個個興奮不已,仿佛又回到了曾經拍照的地方,那種曾經有過的體驗和感受重新被喚起,產生了不說不休,不吐不快激動情緒。學生情動于衷,言溢于外,情感迸發,筆下怎能不生花?

三、結合活動,參與體驗,勤寫作文

體驗性作文最大的特征就是充滿生活氣息、充滿時代色彩,必須源于生活,反映生活。體驗和實踐作為體驗性作文的載體非常重要,其方式應該是多樣化的。

1.在學校里體驗、作文。

在學校里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拓展教學空間,讓學生體驗活動的快樂,寫真實感受的作文?!艾F場演示作文”“創設情境作文”“現場觀察作文”“現場游戲作文”在作文課上設計可資記敘的生動、活潑、有趣的游戲活動,通過學生的參與,激發學生情緒,誘導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完成從思維到語言文字的轉化,從而提高學生的思維創造力及寫作水平。它把課堂“變成了舞臺,變成了實驗室,變成了一個活的情境”,讓學生充分參與,耳濡目染,身體力行,盡情歡暢,然后記下其所見、所聞、所感。

2.在家庭中體驗、作文。

家庭生活是體驗性作文的一個重要方面,家庭中的故事小事,都可以成為很有價值的作文內容。讓學生參與各種家庭體驗活動,如在家中學做一種家務:包餃子、燒飯、洗衣服等。但一定要讓學生親自去做,然后再把做的過程如實地、具體地寫下來。學生對這樣有趣的實踐作業,極樂意接受,而且他們也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熟練地掌握一種家務的小竅門來表現自我。因此,他們就學得很投入,并能獲得深刻的勞動體驗。在此基礎上引導作文,很容易喚起創作靈感,寫出富有趣味性的文章。

3.在社會中體驗、作文。

葉圣陶先生說:“生活就如泉源,文章就如溪水,泉源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停?!鄙鐣钗宀拾邤?,只有讓學生在社會生活中親自感受,才能擴大視野,開拓思路,流露真情。讓學生自己去接觸社會生活,如:買菜、買書買報,自己去看醫生,自己坐車回老家等等,學生從中獲得的感受是真實難忘的,同時也學會了對周圍事物進行認真地觀察和理性的思考。有的學生從自己看醫生的過程中了解到醫院的規章制度;有的學生在買菜中學會討價還價,識別真偽。這些形形真真切切的體驗就成了學生寫作之源的活水,他們在這樣的體驗作文過程中既練了筆,又長了見識,一舉多得,其樂無窮。

4.在大自然中體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