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危通知書范文
時間:2023-03-27 07:39:5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病危通知書,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通知書在現今社會生活中使用的范圍比較廣,類型也是多種多樣,其中有一種叫做病危通知書,這種通知書一般只有醫院可以下發。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一些病危通知書模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歡迎閱讀與借鑒。
病危通知書模板1患者姓名: 性別: 年齡: 科別: 病區 床號: 住院號: 入院時間: 住址: 聯系電話:
目前診斷:
您好,您的親人 目前在我院住院治療,鑒于:
1 心腦血管病發作突然,預見性差,危害重;
2 病情危重;
病程中可能出現以下一種或幾種危重情況:1.心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
竭、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心源性猝死;2.肺性腦病、呼吸衰竭;3.高血壓危象、高血壓腦病、腦出血、腦梗塞;4.糖尿病酮癥酸中毒、低血糖性昏迷、高滲性昏迷;5.感染中毒性休克、過敏性休克;6.彌漫性血管內凝血(DIC);7.上消化道出血合并出血性休克;8.多器官功能衰竭;9.其他。
上述情況一旦發生會嚴重威脅患者生命,醫護人員將會全力搶救,其中包括
電除顫、心肺復蘇、吸痰,藥物治療等措施。但限于目前我院醫療技術條件,盡管我院醫護人員已經盡全力救治患者,仍存在因疾病原因患者不幸死亡的可能。
請患者家屬予以理解。 經治醫師簽名: 科主任簽名:
通知時間: 年 月 日 時 分
以上病情已知情,并向其它家屬轉達。
患者或患者家屬簽名: 與患者關系:
醫務處(蓋章)
知曉時間: 年 月 日 時 分
說明:1、病危(重)通知書是指因患者病情危、重時,由經治醫師或值班醫師向患者
家屬告知病情,并向患方簽名的醫療文書。
2、告知病情時,有多名家屬在場,可多人在“患方簽名”處簽名,也可按照相
關法律規定的順序由排在前面的家屬簽名。
3、獲知病情的家屬有義務向其他家屬轉告患者的病情。
病危通知書模板2親屬:
患者 同志(先生、女士)現在我院 科住院治療,診斷為,雖然積極救治但目前病情趨于惡化,隨時可能危及生命,特下達病重(危)通知。盡管如此,我們仍會采取有效措施積極救治。同時向您告知:為搶救患者,醫院不能事先征得您的同意的情況下將依據救治工作的需要,使用和采取應急救治所必需的儀器設備和治療手段,請予以理解、配合和支持,如您還有其他要求,在接到"病重(危)通知書"后立即告訴我科。
醫院 科
醫師簽名: 日期: 年 月 日 時 分
親屬∕監護人簽名: 日期: 年 月 日 時 分
親屬與患者病人的關系:
身份證號碼:
(本通知書一式兩份,醫院、患者親屬各執一份)
病危通知書模板3患者姓名: 性別: 年齡: 住院號:
尊敬的患者家屬或患者的法定監護人、授權委托人:
您好!您的家人 現在我院骨一科住院治療。
目前診斷為:。
雖經醫護人員積極救治,但目前患者病情危重,并且病情有可能進一步惡化,隨時會出現以下一種或多種危及患者生命的并發癥:1.肺性腦病,嚴重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心肌梗死、高血壓危象;
2.上消化道出血導致出血性休克、腦出血、腦梗死、腦疝;
3.感染中毒性休克、過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4.彌漫性血管內凝血(DIC);5.多器官功能衰竭;6.糖尿病酮癥、酸中毒、低血糖性昏迷、高滲性昏迷;7.其他。
上述情況一旦發生會嚴重威脅患者生命,醫護人員將會全力搶救,其中包括氣管切開、呼吸機輔助呼吸、電除顫、心臟按摩、安裝臨時起搏器等措施。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為搶救患者,醫師可以在不征得您同意的情況下依據救治工作的需要對患者先采取搶救措施,并使用應急救治所必需的儀器設備和治療手段,然后履行告知義務,請您予以理解并積極配合醫院的搶救治療。
如您還有其他問題和要求,請在接到本通知后主動找醫師了解咨詢。請您留下準確的聯系方式,以便醫護人員隨時與您溝通。
此外,限于目前醫學科學技術條件,盡管我院醫護人員已經盡全力救治患者,仍存在因疾病原因患者不幸死亡的可能。請患者家屬予以理解。
醫師陳述:
我已經將患者目前的病情危重、可能出現的風險和后果以及醫護人員對于患者病情危重時進行的救治措施向患者家屬或患者的法定監護人、授權委托人詳細告知。
醫師簽名: 簽名日期: 年 月 日 時 分
患者家屬或患者的法定監護人、授權委托人意見:
關于患者目前的病情危重、可能出現的風險和后果以及醫護人員對于患者病情危重時進行的救治措施,醫護人員已經向我詳細告知。我了解了患者病情危重,并同意醫護人員進行(同意劃√,不同意劃×):
氣管切開 呼吸機輔助呼吸 電除顫 臨時起搏器 心臟按壓
其他有創救治措施 藥物性治療
對拒絕救治所發生的一切后果我們自行承擔責任。
患者授權委托人或法定監護人簽名:_____________ 與患者關系:_____________
簽名日期: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_______時_______分
注:病危病重通知書一式兩份,一份歸病歷中保存,另一份交患方保存。
病危通知書模板4患者姓名:性別: 年齡: 住院號:
尊敬的患者家屬或患者的法定監護人、授權委托人:
您好!您的家人 現在我院住院治療。目前診斷為,目前檢查結果示:-----------------雖經醫護人員積極救治,但目前患者病情危重,并且病情有可能進一步惡化,隨時會出現一種或多種危及患者生命的并發癥:心衰竭、呼吸衰竭、上消化道出血、感染中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上述情況一旦發生會嚴重威脅患者生命,醫護人員將會全力搶救。根據我國法律規定,為搶救患者,醫生可以在不征得您同意的情況下依據救治工作的需要對患者先采取搶救措施,并使用應急救治所必需的儀器設備和治療手段,然后履行告知義務,請您予以理解并積極配合醫院的搶救治療。
如您還有其他問題和要求,請在接到本通知后主動找醫生了解咨詢。請您留下準確的聯系方式,以便醫護人員隨時與您溝通。
此外,限于目前醫學科學技術條件,盡管我院醫護人員已經盡全力救治患者,仍存在因疾病原因患者不幸死亡的可能,請患者家屬予以理解?;颊呒覍倩蚧颊叩姆ǘūO護人、授權委托人意見:
關于患者目前的病情危重、可能出現的風險和后果以及醫護人員對于患者病情危重時進行的救治措施,醫護人員已經向我詳細告知。我了解了患者病情危重,并同意醫護人員進行的搶救治療措施,對所發生的一切后果我們自行承擔責任?;颊呤跈嘤H屬簽名 與患者關系 簽名日期 年 月 日 醫護人員陳述:
我已經將患者目前的病情危重、可能出現的風險和后果以及醫護人員對于患者病情危重時進行的救治措施向患者家屬或患者的法定監護人、授權委托人詳細告知。
醫護人員簽名 簽名日期 年 月 日
病危通知書模板5尊敬的患者家屬或患者的法定監護人、授權委托人:
您好!您的家人現在我院治療,目前診斷為:雖經醫護人員積極救治,但目前患者病情危重,趨于惡化,隨時可能危及生命,特下達病危通知。
盡管如此,醫護人員仍會全力救治,請予以理解并積極配合醫院的搶救治療,如您還有其他問題和要求,請在接到“病危通知書”后主動找醫護人員了解咨詢。請您留下準確的聯系方式,以便醫護人員隨時與您溝通。
醫護人員簽名: 日期: 年 月 日 時 分
患者親屬(法定監護人、授權委托人)簽名:
與患者的關系:
身份證號碼:
聯系電話: 日期: 年 月 日 時 分
篇2
【關鍵詞】心絞痛;冠心病/中醫藥治療;柴胡疏肝散/臨床運用;疏肝理氣法/臨床運用
【中圖分類號】R256.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6455(2011)04-0547-01
2008年4月~2011年3月,筆者采用疏肝理氣法,以柴胡疏肝散為主方,隨證加減治療冠心病心絞痛66例,療效滿意,現總結分析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126例冠心病心絞痛病患者隨機分為兩組。
1.1.1 治療組:66例,男36例,女30例;年齡最大者78歲,最小者52歲;病程最短者1個月,最長者22年;穩定型心絞痛28例,不穩定型心絞痛38例;合并高血壓病16例,高脂血癥36例,糖尿病12例。
1.1.2 對照組: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齡最大者76歲,最小者46歲;病程最短者1.5個月,最長者18年;穩定型心絞痛24例,不穩定型心絞痛36例;合并高血壓病14例,高脂血癥32例,糖尿病12例。
兩組病例一般資料經統計學分析,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1)有典型心絞痛發作。(2)男性40歲,女性45歲以上病人。(3)休息時心電圖有明顯心肌缺血表現(4)有下列3項中的2項者:高血壓、高膽固醇血癥、糖尿病。
1.3 辨證標準:根據1994年上??茖W出版社出版的《中醫內科學》中的辨證標準擬定。臨床表現:左側胸膺或膻中處突發憋悶而痛,痛無定處,時欲太息,遇情志不遂時容易誘發或加重,或兼有脘脹悶,得噯氣或矢氣則舒,苔薄,脈弦。
2 治療方法
2.1 治療組:方用柴胡疏肝散化裁:柴胡10g, 白芍15g, 枳殼10g, 香附10g, 川芎10g ,甘草5g,延胡索10g, 丹參10g。隨證加減:氣郁化火者加鉤藤15g,天麻10g,去香附10g;腹脹納差,苔白膩者,加白術12g,萊菔子15g。日1劑,水煎,分2次服。
2.2 對照組:地奧心血康(成都地奧制藥集團有限公司生產)0.2g,口服,1日3次。
3 治療結果
3.1 療效標準:參照1979年全國中西醫結合防治冠心病心絞痛、心律失常研究座談會修訂的《冠心病心絞痛療效評定標準》制定。
3.1.1 心絞痛療效標準。顯效:心絞痛癥狀基本消失;有效:癥狀明顯改善,心絞痛發作次數明顯減少到治療前50%以上;無效:癥狀無明顯好轉或加重。
3.1.2 心電圖療效標準。顯效:心電圖恢復到“大致正?!被蜻_到“正常心電圖”;有效:ST段壓低,在治療后回升0.05mV以上, 主要導聯倒置的T波改變變淺達50%以上;無效:心電圖基本和治療前相同。
3.2 心絞痛療效分析:經統計學處理后,兩組的總有效率及顯效率差異均有顯著性(P
3.3 心電圖療效分析:經統計學處理后,兩組總有效率差異有顯著性(P0.05),說明治療組對心電圖的改善亦有較好療效。
4 典型病例
患者,60歲,女,農民。因陣發性胸悶、胸痛5年,加重1周于2006年12月20日入院。患者于2001年10月起出現胸悶、憋氣、胸肋脹痛、心悸,休息5~10 min或者含服硝酸甘油2~6min后緩解,每因勞累而誘發或加重。曾在外院多次診治,經心電圖檢查診斷為“冠心病心絞痛”,不規則服“消心痛”、“阿司匹林”等藥,病情反復。此后,于1周前在授課時復發加重,休息并服上述藥物后無效而收入院。入院癥見:胸悶憋氣、胸脅脹痛,并放射到左肩背部,伴心悸、乏力,善太息,腹脹納差,失眠,舌淡,苔白膩,脈細沉弦。心電圖示:竇性心律,律齊,心率88次/min。ST段:I、aVF、V1、V2導聯水平型下移0.05~0.10mV。T波:I、aVL、V1、V2導聯低平,V4、V5導聯倒置。入院診斷為胸痹心痛,證型:肝氣郁結,橫逆犯脾;治則:疏肝理氣止痛,健脾;方用柴胡疏肝散加減:柴胡10g, 赤白芍各15g, 枳殼10g, 香附10g, 川芎10g,丹參10g,延胡索10g,茯苓15g,白術12g,甘草5g。水煎服,日1劑,3次/日。服上方12劑,胸悶、胸痛、心悸等癥明顯減輕,仍乏力、失眠;納增,舌淡,苔白微膩,脈沉弦。復查心電圖:ST段、I、aVL、V1、V2導聯水平型下移小于或等于0.05mV。T波:I、V1、V2導聯低值,aVL、V4、V5導聯低平。繼服上方12劑后,胸痛、心悸緩解,稍感胸悶,納眠可,精神轉佳。復查心電圖:ST段:I、aVL、V1、V2導聯稍下移。T波:V5導聯低值。住院25天出院。出院后繼服上方,去赤芍、香附、延胡索,18劑。諸癥緩解消失,復查心電圖正常。隨訪1年,未復發。
5 討論
冠心病心絞痛屬祖國醫學的“胸痹心痛”范疇。年老體虛,飲食不當,情志失調,寒邪內侵等因素導致心脈痹阻不通,不通則痛。病位在心,與肺、肝、脾、腎關系密切。主要病機是心脈痹阻,而情志失調、氣機紊亂則是冠心病心絞痛發生的關鍵。病理變化主要是本虛標實、虛實夾雜。本虛有氣、血、陰、陽虧虛;實有氣滯、寒凝、血瘀、痰阻,其中又以血瘀、痰阻為主。臨床上,中醫中藥治療主要有活血化瘀法、祛痰化瘀法、益氣養陰法、益氣溫陽法、補腎固本法、疏肝理氣通絡法和其他療法,如:穴位注射法、針刺法、穴位埋線療法等。
篇3
病學危險因素上的異同?
方法 回顧性納入307名腦梗死或TIA的患者,通過頭顱MRI評估LA,血管DS
A評估LVD,同時登記患者血管危險因素?根據頭顱MRI和DSA評估結果將患者分成三組:LA組
,LVD組及對照組?應用單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討各個危險因素在三組之間的差異?
結果 性別?年齡?高血壓?糖尿病?同型半胱氨酸(Hcy)?總膽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LDL)?吸煙史?他汀類用藥史在三組患者中分布不全相同(P
.05)?年齡?高血壓?Hcy與LA呈正相關(OR=1.12~5.66,P
性?高血壓?糖尿病與LVD呈正相關(OR=1.08~4.19,P
結論 LA與LVD在病因學上既有相同的危險因素,同時也存在著顯著的差異
?
[關鍵詞] 腦白質疏松;大血管疾??;腦血管造影;危險因素
中圖分類號:R741.0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_816X
(2014)01_0013_03
doi:10.3969/j.issn.1009_816x.2014.01.06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Risk Factors between Leukoaraiosis and Cerebral
Large Vessel Disease.
LV Yang_hui, HE Song_bin, TANG Wei_guo, et al. Departme
nt of Neurology, Zhoushan Hospital, Zhejiang 316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
rences of risk factors between leukoaraiosis (LA) and cerebral large vessel dise
ase(LVD).
Methods A total of 307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or TIA
were included. All patie
nts underwent cranial MRI examinations to assess LA and underwent DSA examinatio
ns to assess LVD. The cerebral vascular risk factors were collected in the mean
time.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all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LA
group, LVD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n a univariate analysis and a binary Lo
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
nces of risk factors among the three groups.
Results The distribution of sex, age, hypertension, diabetes mel
litus, Hcy, TC, LDL, smoking and statin usage in three
groups were different (P
pertension [OR=5.66, 95%CI(2.38~13.47)], Hcy [OR=1.12, 95%CI(1.05~1.2
0)] were th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of LA; age [OR=1.08, 95%CI(1.04~1.21
)], man [OR=3.15, 95%CI(1.59~6.22)], hypertension [OR=2.09, 95%CI(1.08
~4.04)], diabetes mellitus [OR=4.19, 95%CI(1.76~9.99)] were the indepen
dent risk factors of LVD (all P
Conclusions LA and LVD have some same risk factors, and there we
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Key words] Leukoaraiosis; Large vessel disease; DSA; Risk fac
tors
腦白質疏松癥(leukoaraiosis,LA)又被稱為腦白質變性,在老年人口的頭顱影像學檢查
中很常見?近來的研究發現LA與卒中?癡呆?抑郁?殘疾?死亡等密切相關?目前對LA
的發病機制?病理生理改變等仍存有諸多不明?普遍認為慢性缺血是其主要原因,病理改變
以小血管為主?LA與腔隙性腦梗死?腦微出血,都歸類于腦小血管疾?。⊿VD),最新的研究
提示SVD與大血管疾?。↙VD)有密切的關聯[1],但LA與LVD之間是否存在相關性仍
有較大爭議?本研究選擇缺血性腦血管疾病的人群,通過對LA和LVD危險因素的分析,進一
步從病因學方面探討兩者的異同?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采用回顧性病例分析法,選取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入住我院神
經內科,同時完成頭顱MRI和DSA全顱大血管評估的腦梗死或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患者共3
07例,按照第四屆全國腦血管病會議制定的標準診斷腦梗死或TIA[2]?根據頭顱MR
I和DSA評估的結果,將所有患
者分成三組:(1)LVD組:存在任意一支顱內或顱外腦動脈狹窄≥50%的患者,且Fazekas評
分
分≥2分,共101人;(3)對照組:所有顱內和顱外腦動脈無狹窄或狹窄
評分
標準:(1)多發性硬化等其它疾病所致的白質變性;(2)大動脈炎性病變等其它疾病所致
的動脈狹窄;(3)嚴重的心?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4)資料不全的患者?
1.2 方法:
腦白質疏松的評估:(1)頭顱MRI:所有患者均行頭顱MR(Siemens Avanto 1.5T)檢
查?(2)LA定義:腦室旁白質區?半卵圓中心?放射冠區斑點狀或融合成片狀的異常信號
,在T1加權像呈等或低信號,T2加權像呈高信號,液體衰減反轉恢復序列呈高信號?(3)L
A嚴重程度采用Fazekas評分,將LA按部位分為側腦室旁(PVH)和深部白質(DWMH)分別評
分?PVH分級:0分,無病變;1分,帽狀或鉛筆樣薄層病變;2分,光滑環狀;3分,不規則
延伸至深部白質?DWMH分級:0分,無病變;1分,斑點狀;2分,融合成片狀;3分,融合成
大片狀?任意部分評分大于或等于2,定義為Fazekas評分≥2分?
大動脈狹窄的估計:(1)DSA造影機:為Philips Xper FD20血管造影系統?造影劑為碘海
醇(樞刻明,寧波天衡制藥,100ml含碘64.7g)?(2)評價方法:采用Seldi
nger技術穿刺股動脈,置入動脈鞘后,送入導管和導絲,分別在主動脈弓?頸總動脈?鎖骨
下動脈造影?(3)所評價的大血管包括:頸總動脈?頸內動脈?椎動脈?基底動脈?大腦
前動脈(遠端至A2段)?大腦中動脈(遠端至M2段)?大腦后動脈(遠端至P2段)?(4)腦
血管狹窄程度評價:根據北美癥狀性頸動脈內膜切除術試驗組(NASCET)標準計算血管狹窄
程度?(5)LVD定義:造影過程中可見動脈斑塊形成,且存在任意一支顱內或顱外腦動脈狹
窄≥50%?
1.3 統計學處理:所有數據采用SPSS 17.0版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
正態分布多組間計量資料
比較采用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q檢驗;非正態分布多組間計量資料比較采用Kruskal_Wal
lis檢驗,兩兩比較采用秩變換分析法;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獨立危險因素分
析采用二項非條件Logistic回歸,P
2 結果
2.1 LA組?LVD組及對照組患者的臨床數據特征:性別?年齡?高血壓?糖尿病?同型半
胱氨酸(Hcy)?血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_C)?吸煙史?他汀類用藥史在三
組患者中分布不全相同,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Hcy在LA組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類藥物使用在LA組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既往的研究認為高血壓與SVD的關系密切,與LVD的聯系疏微,但在本研究中,高血壓不僅是
LA獨立的危險因素,同時也是LVD獨立的危險因素,這與最新的研究結果相符[3]?
高血
壓被認為是造成LA或導致其進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兩者之間有高度的相關性?雖然高血
壓在LA及LVD中都是獨立的危險因素,但是本研究發現,高血壓對LA的影響要顯著高于LVD?
造成這種差異可能有以下幾種原因:首先高血壓最易累及小動脈,而腦白質多由皮質深穿支
小動脈供血,易受高血壓的影響;其次,LA好發于分水嶺區,當發生低灌注時,易發生缺血
性改變?
糖尿病對外周小動脈,如視網膜動脈等有顯著的影響?但在本研究中發現:糖尿病對腦
血管的影響與外周血管相比有差異性?糖尿病不是LA的獨立危險因素,卻是LVD獨立的危險
因素,這與Kim等研究結果是一致的[4]?所以糖尿病對LVD的影響要大于對LA的
影響?分
析其可能的原因:高血糖與LDL對血管打擊具有協同作用,糖尿病可造成嚴重的血管內皮傷
害,導致LDL更易侵犯血管內膜,促進動脈粥樣硬化形成[5]?
Hcy作為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正逐步受到重視?在本研究中Hcy是LA獨立的危險因素
,但不是LVD獨立的危險因素,提示Hcy與LA的關系比LVD更為緊密?Hcy作用于小血管與大血
管不同效應強度的病因學機制目前尚不明確,一種可能的解釋是,高Hcy可導致血腦屏障(B
BB)的破壞[6],已有證據顯示BBB破壞可能是導致LA的一個重要原因[7],
而目前尚無研究報道在LVD與BBB破壞之間有類似相關性的存在?
血脂目前已被認為是動脈粥樣硬化發病機制中關鍵的致病因素之一,但在本研究中,并
沒有發現其與LVD的獨立相關性?回顧本研究中患者的藥物接觸史,發現他汀類藥物的廣泛
使用,可導致患者入院后檢測到的血脂水平不能真實地反應患者既往的血脂情況,從而影響
研究結果?雖然在本研究中LDL與LA亦無獨立的相關性,但其在LA組與LVD組的分布差異有統
計學意義,提示LDL在兩者中可能起到不同的作用?目前對LDL和LA之間的關系存在一定爭議
,雖然高血脂增加缺血性卒中的風險,但是其與LA的關系似乎不大,近年來更有研究發現,
升高的血脂水平可能是LA的保護性因素[8]?
既往研究認為女性更易發生LA,但本研究發現性別與LA無關?最新的研究也提示女性不
是LA的危險因素,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是既往的研究忽視了年齡和死亡率對性別的影響
[9]
?同時本研究也顯示男性患者更易患LVD,一般認為女性發生嚴重腦動脈狹窄的風險要明顯
小于男性,分析其可能的原因,后者比前者面臨更大的社會壓力,有更多的吸煙?飲酒等不
良生活習慣?
綜上所述,在缺血性腦血管病的患者中,LA與LVD在病因學上既有相似性,同時也存在
著相當大的差異?基于LA與LVD在病因學上重疊又有差異的特點,對于臨床工作者來說,既
要提高對兩者共病的警惕性,如嚴重的LA患者需進一步完善顱內外大血管情況的評估,同時
也要根據各自病因學的特點,實施個體化的治療方案?
參考文獻
[1]Brisset M, Boutouyrie P, Pico F, et al. Large_vessel correlates of
cerebral small_vessel disease[J]. Neurology,2013,80(7):662-669.
[2]中華神經科學會.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79-38
0.
[3]Casalnuovo G, Gerdts E, de Simone G, et al. Arterial stiffness is associat
ed with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the campania salute ne
twork)[J]. American journal of hypertension,2012,25(7):739-745.
[4]Kim B J, Lee S H, Kang B S, et al. Diabetes increases large artery disease
s, but not small artery diseases in the brain[J]. Journal of neurology,2008,25
5(8):1176-1181.
[5]Grtner V, Eigentler T K. Pathogenesis of diabetic macro-and microangiopat
hy[J]. Clinical nephrology,2008,70(1):1-9.
[6]Beard R S, Reynolds J J, Bearden S E. Hyperhomocysteinemia increases perme
ability of the blood_brain barrier by NMDA receptor_dependent regulation of adh
erens and tight junctions[J]. Blood,2011,118(7):2007-2014.
[7]Wardlaw J M, Doubal F N, Valdes_Hernandez M, et al. Blood_Brain Barrier Pe
rmeability and Long_Term Clinical and Imaging Outcomes in 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J]. Stroke,2013,44(2):525-527.
[8]Jimenez_Conde J, Biffi A, Rahman R, et al. Hyperlipidemia and reduced whit
e matter hyperintensity volume in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J]. Stroke,201
0,41(3):437-442.
[9]Simoni M, Li L, Paul N L M, et al. Age_and sex_specific rates of leukoarai
篇4
方法:在治療的過程中,主要采取的治療方法是西中醫相結合方法,在手術之前進行適當的情志護理;在手術中要求患者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并且對患者的病情進行細致的觀察;在手術之后,為了保證手術的治療效果,幫助患者早日恢復健康,為患者提供科學合理的康復指導。
結果:在102例患者當中,有93例患者病情痊愈,7例患者的病情得到了好轉,只有2例患者的治療沒有起效,所以102例患者的總體治療有效率為91.2%,并且治愈患者沒有并發癥產生。
結論:通過對小針刀治療頸肩腰腿痛患者圍術期的病例進行研究,認識到將中西醫療法作為治療的主要方法不但能夠達到提高患者治療有效率的目的,而且還能有效地防止并發癥的產生。
關鍵詞:小針刀頸肩腰腿痛療法分析
【中圖分類號】R-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0-0199-02
對于頸肩腰腿痛患者來說,其可以選擇中醫針刺療法,也可以西醫手術療法來解決病痛的折磨,但是通過多年的臨床調查結果顯示看來,兩種治療頸肩腰腿痛的方法雖然都能取得一定的療效,卻仍然存在著一些弊端。在此背景之下,醫學界的研究人員鉆研出了一種新的治療頸肩腰腿痛病癥的方法,就是小針刀療法。這種療法不但吸取了中醫針刺療法中的優點,同時也具備西醫手術療法之所長,對于那些慢性軟組織損傷的患者,或者是局部骨關節損傷后遺癥的組織粘連的患者來說,小針刀療法能夠起到很好的療效。我科室通過對102例頸肩腰腿痛患者采取小針刀療法,并進行了科學合理的康復治療之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就將把治療中的一些體會敘述給大家。
1臨床資料和方法
1.1臨床資料。我科室總共為102例頸肩腰腿痛患者采取了小針刀療法進行治療?;颊吣挲g分布在26歲到78歲之間,平均的年齡為56歲。在這102例患者中有60例為男性患者,42例為女性患者?;疾r間最長的為23年,時間最短的為4個月。在102例患者中有55例患者是腰腿痛,而剩下的47例是頭頸肩部痛。
1.2治療方法。醫生在患者的疼痛部位找到進針點之后,將小針刀刺入患者痛點肌腱、關節間歇、軟組織的深處,注意小針刀在刺入的過程中,是相對于痛點九十度垂直刺入的。刺入小針刀之后,醫生就開始進行切割、剝離、松解以及減壓的操作,直至患者的痛點出現酸脹的感覺為止。拔出小針刀之后,為患者的痛點進行適當的處理。
1.3治療結果??偣灿?02例頸肩腰腿痛患者在我科進行了小針刀療法治療,其中有93例患者病情痊愈,7例患者的病情得到了好轉,只有2例患者的治療沒有起效,所以102例患者的總體治療有效率為91.2%,并且治愈患者沒有并發癥產生。
2小針刀圍術期的病例分析
2.1手術前的準備。在為患者采取小針刀療法治療之前,醫護人員需要為患者進行適當的情志關懷。因為大多數患者對小針刀療法并不十分了解,而且有些患者的體質還比較虛弱,雖然長時間接受藥物治療,但是仍不能消除病痛的折磨,所以這就造成了大多數患者在接受小針刀療法治療的時候感覺緊張甚至恐懼。針對這種情況,醫護人員所應做的就是幫助患者這種緊張、恐懼的消極心理。醫護人員應將小針刀療法的原理、過程等詳細地解釋給患者聽,并且告訴患者在手術過程中會出現一定的酸脹感覺,使患者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而且為了提高患者治療的信心,醫護人員可以將以往的一些成功病例介紹給患者。
2.2手術中的防治。在為患者進行小針刀療法手術的過程中,也需要為患者采取適當的預防措施,術中護理不但有利于手術的順利進行,而且還有利于手術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首先,為患者進行一定的心理準備是必不可少的。在手術過程中,患者難免會出現恐懼緊張的心理,所以醫師可以通過與患者聊天的方式,讓患者恢復輕松平靜的狀態;其次,在手術過程中,還應對患者的病情進行細致的觀察。醫生需要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隨時觀察,了解患者的疼痛感的變化情況,如果患者出現了心悸、面色蒼白等狀況,醫生應及時的中止手術,采取必要的處理措施,如果處理措施不起作用,就需要進行緊急救治。
2.3手術后的處理。為了保證手術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在小針刀手術之后,為患者進行適當的康復治療也是十分重要的。首先,在手術后的六小時之內,緊密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還要隨時了解患者疼痛感覺的變化情況,患者雙腿的麻木程度以及活動度等;其次,為了促使患者通便順暢,醫師可以為患者提供一些飲食方面的指導。比如鼓勵他們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并建議他們進食兩小時之后進行適當的腹部按摩。在必要的時候,還可以建議患者服用一些治療便秘的藥物,以保障患者通便的順暢;最后,還需要為患者進行一定的生活指導。除了鼓勵患者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之外,還需要提醒患者在平時的生活當中,注意自身坐姿的正確性,不宜久坐和久立,而且在天氣轉涼的時候,提醒患者加強疼痛部位的保暖。
3結論
通過以上對小針刀療法的介紹,我們知道這種治療頸肩腰腿痛病癥的療法雖然操作起來比較簡單,但在手術中患者承受的痛苦卻很少,可以幫助患者消除病痛的折磨,而且對患者今后的日常生活不會產生不良影響,所以小針刀療法越來越受到患者的青睞。并且我們了解到,在術前、術中以及術后為患者采取適當的防治措施是保障手術治療效果的關鍵。
參考文獻
[1]陳思伶,陳曉蓉,黃莉.58例小針刀治療頸肩腰腿病人圍護期的護理[J].按摩與康復與醫學(下旬刊),2011,02(02)
[2]李小書.小針刀治療痛癥的配合與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8(01)
[3]焦安瑞,張晶,林生娥.腰椎間盤突出癥38例圍手術期護理體會[J].中國實用醫藥,2009(15)
篇5
浙江省臺州醫院麻醉科 浙江省臨海市 317000
【摘 要】目的:探討全麻與全麻復合硬膜外阻滯麻醉對胃癌根治術后病人疼痛程度的影響。方法:根據麻醉方案法將82例胃癌根治術患者分為對照組(全麻)42 例與研究組(全麻+ 硬膜外阻滯麻醉)40 例。通過Prince-Henry 疼痛評分法對兩組患者術后6h、12h、18h、24h、48h 的疼痛情況進行對比。結果:研究組術后6h、12h、18h、24h、48h 時Prince-Henry 疼痛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全麻復合硬膜外阻滯麻醉能夠有效降低行胃癌根治術患者術后的疼痛程度,效果確切,安全可靠,是十分理想的胃癌根治術麻醉方案,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 硬膜外阻滯麻醉;全麻;胃癌根治術;疼痛程度
胃癌是臨床多發的惡性腫瘤之一,死亡率極高,給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了嚴重危害。胃癌根治術又被稱為胃癌治愈性切除手術,是治療胃癌的主要方法之一。胃癌根治術所涉及的神經區域十分復雜,患者術后極易出現內臟疼痛及切口疼痛。本研究對82 例行胃癌根治術的患者分別應用全麻與全麻復合硬膜外阻滯麻醉,對比兩組麻醉方法對患者術疼痛的改善作用,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將2012 年2 月~2014 年2 月期間我院行胃癌根治術的82 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入選標準:經胃鏡檢查或病理學檢查確診;初次手術;ASA 分級為Ⅰ ~ Ⅲ級;對本次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有激素治療史;有化療、放療治療史;其他鎮痛藥依賴史;酒精依賴史;神經支配異?;蛲庵苌窠洸∽?;凝血功能障礙。根據麻醉方案法將82 例患者分為對照組(全麻)42 例與研究組(全麻+ 硬膜外阻滯麻醉)40 例。對照組:男22 例,女20 例;年齡25~58 歲,平均年齡(40.2±5.3)歲;體重42~72kg,平均體重(53.6±5.3)kg。研究組:男22 例,女18 例;年齡25~57 歲,平均年齡(40.5±5.2)歲;體重42~73kg,平均體重(54.5±5.2)kg。在一般情況對比中,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全身麻醉,方法:術前肌注魯米那鈉2mg/kg+ 阿托品0.025mg/kg, 靜注1.5mg/kg 異丙酚+0.5mg/kg 羅庫溴銨+0.3mg/kg 芬太尼作為麻醉誘導,每1.5h 靜推0.1g/kg 舒芬太尼,直至手術完成前30min。研究組應用全麻+ 聯合硬膜外阻滯麻醉,方法:在對照組的基礎上,于麻醉誘導前行硬膜外穿刺,在第8胸椎及9 胸椎間隙穿刺后注入1.5% 利多卡因4ml,確定無良反應的前提下再次注入0.25% 羅哌卡因8ml,手術后每1h 注入0.25% 羅哌卡因5ml。
1.3 觀察方法
通過Prince-Henry 疼痛評分法[1] 對兩組患者術后6h、12h、18h、24h、48h 的疼痛情況進行評估,0 分:咳嗽時未見疼痛;1 分:咳嗽時有疼痛;2 分:深呼吸時有疼痛,但平靜狀態下未見疼痛;3 分:平靜狀態下出現可耐受的疼痛;4 分:平靜狀態下出現無法耐受的疼痛。
1.4 數據統計學
通過spss13.0 分析與處理,計量資料以( ) 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 檢驗,P<0.05 表示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研究組術后6h、12h、18h、24h、48h時Prince-Henry疼痛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變化,胃癌的發生率也呈顯著上升的趨勢,給人們的健康及生命安全帶來了嚴重的威脅。胃癌根治術是治療胃癌的常見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目前,全麻等單一麻醉是胃癌根治術的主要麻醉方式,而許多資料顯示,全麻醉手術可以增加患者的應激反應,誘發嚴重并發癥。有學者研究顯示,針對胃癌根治術病人采用全麻與硬膜外聯合麻醉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應激反應,維持血流動力學平穩,且對生命指標無明顯影響,麻醉效果顯著[2]。本文研究結果與上述結果基本一致,研究組術后6h、12h、18h、24h、48h 時Prince-Henry疼痛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聯合應用全麻與硬膜外阻滯麻醉可以顯著降低全麻藥物用量,不僅使術者操作更加簡便,用藥靈活,同時也有效阻斷了腹壁與內臟的傷害性感受,繼而發揮出強效的鎮痛作用。此外,由于全麻與硬膜外阻滯復合麻醉能夠通過雙向阻斷方式刺激脊髓傳導,從而引起交感神經興奮及迷走神經倡導的內臟牽拉反應,所以在鎮痛的基礎上還可以擴張阻力血管及容量血,減少藥物用量,抑制茶酚胺釋放,從而保證了循環系統的穩定性。
總之,全麻復合硬膜外阻滯麻醉能夠有效降低行胃癌根治術患者術后的疼痛程度,效果確切,安全可靠,是十分理想的胃癌根治術麻醉方案,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篇6
【關鍵詞】 乳腺良性病灶; 微創旋切術; 美容效果
中圖分類號 R7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4)10-0005-02
A Comparative Study of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and Traditional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Benign Breast Lesions/CHEN Yan-hui.//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4,12(10):5-6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comparative advantage of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benign breast lesions.Method:198 cases with breast benign disease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 2011 to Jan 2013 were divided into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observation group(n=130) and traditional surgical control group(n=68),surgery effect,cosmetic effect,patient satisfaction,complications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Operating time was (14.86±3.56)min,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was (4.12±1.52)ml,healing time was (3.11±1.45)d,postoperative scar size was (2.89±1.06)mm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 Benign breast lesions;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Cosmetic effect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of Meizhou City,Meizhou 514021,China
隨著現代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加上人們對生存質量的提高,乳腺病變的檢出率越來越高,而且大多為良性病變,傳統手術方法因其創傷大,留下難以消除的瘢痕,引起變形,對女性患者心理健康造成極大影響。乳腺微創旋切術因其微創受到醫務工作者和廣大女性患者的青睞[1]。本文選擇130例乳腺良性病變患者,采用乳腺微創旋切術,選擇同期68例患者采用傳統手術,對比研究乳腺微創旋切術治療乳腺良性病變的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來筆者所在醫院治療的乳腺病變患者為研究對象,均為女性,按照手術方式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130例,172處,年齡18~58歲,平均(35.45±6.24)歲,單側乳腺單發病灶69例,雙側乳腺病灶28例,單側乳腺多發病灶33例,病灶直徑5~35 mm,平均(30.12±9.67)mm;對照組68例,病灶98例,年齡17~57歲,平均(33.16±5.64)歲,單側乳腺單發病灶40例,雙側乳腺病灶17例,單側乳腺多發病灶11例,病灶直徑10~54 mm,平均(31.26±5.32)mm。兩組患者年齡、病灶類型、病灶直徑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ALOKAa-10型乳腺超聲診斷儀行乳腺超聲檢查,確定乳腺腫塊位置、大小和數量。所有患者均給予局部麻醉(1%利多卡因)。觀察組采用美國Mammote乳腺微創旋切術,在B超引導下,在患側作一3 mm切口,將旋轉刀頭插入病灶底部,仔細調整好旋轉切刀頭、刀槽,利用負壓吸引及旋切作用,反復多次切除腫物,直到超聲顯示腫物影像消失,終止旋切,拔出旋切刀頭,吸盡創腔內積血,用紗布覆蓋切口,彈力繃帶加壓包扎24~48 h,切除病變組織術后常規送病理檢查。對照組采用傳統乳腺腫物切除術手術治療,術后病變組織同樣常規送檢。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手術效果、美容效果、患者滿意度、術后并發癥。美容效果分優良(外觀正常、無乳腺缺損變形,皮膚無明顯瘢痕)、一般(外形基本正?;蚵杂凶冃?,患側有明顯瘢痕,皮膚現青紫色)、差(外觀變形、可見瘢痕突起,皮膚現青紫色);心理滿意度采用自擬問卷調查方式,從緊張程度、術中疼痛、術后不適、美容預期、并發癥等方面進行評估,滿意度分非常滿意、一般、不滿意三個等級。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對觀察指標進行統計分析,手術相關指標等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或方差分析;美容效果、滿意度、并發癥、病理檢查等計數資料用頻數(n)或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2.1 術中、術后指標比較
觀察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愈合時間、術后瘢痕大小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
2.2 美容效果和心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美容效果、患者心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字2=13.981,12.654,P
2.3 術后并發癥比較
觀察組5例患者出現并發癥,其中局部小血腫2例,皮下淤血3例;對照組4例患者出現并發癥,其中切口感染2例,皮下淤血2例。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3.85%)與對照組(5.88%)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字2=0.427,P>0.05)。
2.4 術后病理及隨訪
術后隨訪6個月,病理報告均為良性病變,270處病灶中,乳腺纖維瘤139處,乳腺囊腫53處,導管內狀瘤57處,乳腺小葉增生21處。兩組患者病理檢查結果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3 討論
乳腺疾病是嚴重威脅女性身心健康一類疾病,乳腺腫瘤一般需要手術切除才能達到治療的目的,傳統手術會在表面留下明顯瘢痕,給女性患者造成心理痛苦[2]。如何在切除乳腺腫瘤的同時,滿足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已成為醫務工作者和患者共同追求的目標。默默通(MMT)微創旋切術最早用于乳腺病灶的活檢診斷,主要由旋切刀和真空抽吸泵組成,通過B超引導能夠對乳腺可疑病灶進行反復切割,以達到將細小病灶完全切除的目的[3-4],實現微創治療的目的。本研究中,130例患者172處病灶,實施微創旋切術治療,另68例患者98處病灶實施傳統手術治療,結果表明微創旋切術患者手術時間更短、術中出血量更少,術后瘢痕更小,表現在手術美容效果、患者滿意度方面,則明顯高于傳統手術治療,國內外學者也從不同層面證實了這一觀點[5]。
手術活檢是目前常規的乳腺病灶確診方法,尤其是對于部位較深的小病灶活檢時較為困難,為了保證準確切除病灶,一般采取較多正常乳腺組織切除的方法,從而造成腺體缺損、乳腺塌陷,手術美容效果相對較差。微創旋切手術最大優點在保證手術切除效果的同時,能夠獲得理想的美容效果及明確的病理組織學診斷,眾多的研究表明,對于臨床確診的乳腺腫塊采用微創旋切手術能夠取得滿意的效果,也是微創旋切手術的主要指征[6]。
微創旋切術最常見的并發癥就是術后早期出現血腫[7]。在微創旋切手術過程中,通過使用腎上腺素可以降低手術部位出血,同時腫塊切除后,采取抽出殘腔內積血、彈力繃帶加壓包扎等措施,均可以降低術后血腫的發生率,通過6個月的隨訪觀察,表明微創旋切術治療乳腺良性病變可靠。由此可見,對于乳腺良性病灶手術,微創旋切術具有微創、術后恢復快、手術美容效果好、并發癥低的特點,術后患者滿意度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張愛玲,張蓉,張月歡,等.超聲引導下Mammotome微創旋切系統在診治乳腺良性病灶中的應用[J].中國癌癥防治雜志,2009,27(1):33-35.
[2]蘭浩淼.乳腺腫塊通過B超引導Mammotome微創旋切技術治療現狀[J].中外醫學研究,2013,11(15):154-155.
[3] Fine R E,Israel P Z,Walker L C,et al.A prospective study of the removal rate of imaged breast lesion by an 11-garge vacuum-assisted biopsy probe system[J].Am J Surg,2001,182(3):335-340.
[4]王永霞,張愛玲,黃珂銘,等.麥默通微創旋切術與傳統手術的對比研究[J].中華腫瘤預防雜志,2010,17(8):38.
[5] Enrico C,Linei A,Maria P,et al.Ultrasound-guiled vacuum-assisted core breast biopsy: experience with 406 cases[J].Breast Cancer Research and Treatment,2007,102(1):103-104.
[6]陳文,談景東,榮維國,等.Mumotome微創旋切系統在乳腺微小腫塊定性診斷的初步應用體會[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08,15(10):783-784.
篇7
【關鍵詞】 微電極導向
關鍵詞: 微電極導向;內側蒼白球GPi腹后部;丘腦Vim核;帕金森病;震顫
0 引言
近年來,以CT,MRI和微電極導向內側蒼白球(GPi)腹后部毀損術已成為帕金森病外科治療的主流.我科自1997年10月底在國內首家引進該技術,迄今為止已完成手術1000余例,取得了良好的療效.但是,由于帕金森病臨床癥狀的復雜性和多樣性以及毀損腦內不同靶點在改善帕金森病癥狀方面的不同特點,有時僅靠內側蒼白球(GPi)腹后部毀損術難以全面改善癥狀,尤其對重度靜止性震顫和非帕金森病震顫療效較差.因此,自1999年1月開始,我們對100例合并重度震顫或其他類型震顫的帕金森病患者進行了同期單側GPi腹后部加丘腦Vim核毀損術,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100(男64,女36)例;年齡45~67歲,平均(55.4±4.3)歲;病程3~15a,平均(6.5±3.3)a;服藥史0~15a,平均(4.3±2.1)a;美多巴日平均服藥劑量825.4mg?d-1 ;異動癥3例,開-關波動現象5例;術前UPDRS積分36.8±16.4(開狀態),52.3±15.6(關狀態).手術指征:AB型(震顫伴僵直型)帕金森病患者,僵直、運動遲緩合并重度以上靜止性震顫或非帕金森病震顫(姿勢性震顫或運動性震顫).
1.2 手術
1.2.1 影像學定位 采用CRW立體定向系統,螺旋CT層厚3mm,層距1.5mm薄層掃描,計算機工作站頭顱影像三維重建,初步確定靶點坐標.內側蒼白球GPi腹后部坐標:大腦原點前2~3mm,AC-PC線下5~7mm,旁開中線18~22mm;丘腦Vim核坐標:大腦原點后4mm(或PC向前AC-PC全長的1/3),AC-PC平面或上1mm,旁開中線14~16mm.
1.2.2 電生理定位 使用FHC公司微電極及電生理記錄系統.靶點上10mm開始記錄,通常記錄2~3個針道,觀察沿途細胞放電是否活躍,電信號的頻率,幅值,波寬,背景噪聲,是否記錄到震顫同步細胞及運動反應細胞.內側蒼白球GPi腹后部:通過閃光刺激及微刺激確認微電極尖端是否到達GPi底部及視束;丘腦Vim核:間斷給予口周及上肢、手部輕觸覺刺激,出現明顯相關信號即代表微電極尖端進入丘腦腹尾側核(Vc核),可確定Vc-Vim邊界.
1.2.3 射頻毀損 毀損電極1.1mm×2mm,毀損前分別在2Hz及100Hz條件下進行電生理刺激試驗,進一步確定靶點與視束、內囊的相對關系,內側蒼白球GPi腹后部:從底部開始間隔1mm做6個毀損灶;丘腦Vim核:自下向上間隔1mm做3個毀損灶.
2 結果
2.1 術后1~2wk主要癥狀平均改善率 震顫98.9%,僵直97.5%,運動遲緩93%,異動癥、開關現象98%,步態60.5%,平衡61.2%,癥狀改善率計算方法見參考文獻[2].
2.2 術后1~2wk平均UPDRS積分及改善率 開狀態15.2±58,改善率64%;關狀態17.2±68,改善率70%.UP-DRS積分改善率計算公式:改善率(%)=(術前積分-術后積分)/術前積分×100%.
2.3 手術并發癥 無出血,感染等非特異性手術并發癥,無死亡.特異性并發癥:構音障礙2例,對側肢體肌張力過低3例,一過性譫妄1例,平衡障礙2例,對側肢體感覺異常2例,發生率為10%,復查頭顱CT示毀損灶周圍水腫,經對癥處理于手術后1~2wk內均恢復.
3 討論
目前用于射頻毀損治療帕金森病的腦內靶點有內側蒼白球(GPi)腹后部及丘腦Vim核.內側蒼白球(GPi)腹后部是目前國內外公認的療效較為全面且比較安全的靶點,其缺點為對重度震顫療效較差,有效率約為83.3%,且對非帕金森病震顫無效;而丘腦Vim核做為傳統的手術靶點,因其對震顫改善差別較好,至今仍未完全放棄,但毀損該靶點可使運動遲緩加重,且神經系統特異性并發癥(如認知障礙,構音障礙)的發生率相對較高[1,2] .對于合并重度靜止性震顫或其他類型震顫,預計僅靠內側蒼白球(GPi)腹后部毀損術難以徹底改善震顫的AB型(震顫伴僵直型)帕金森病患者,通過一次雙靶點手術有可能使其主要癥狀得到更為全面的改善,有一定的意義.而合理運用雙靶點手術的關鍵在于嚴格掌握手術適應證,熟練掌握靶點定位技術,謹慎應用各毀損參數.患者年齡宜在65歲以下;單側癥狀,或雖為雙側癥狀但以一側癥狀為主;無認知障礙、構音障礙、吞咽困難等中軸癥狀;術前CT,MRI檢查無嚴重的腦萎縮,無腦干、丘腦、基底節等重要腦功能區的腦梗塞.微電極導向技術做為重要的靶點定位參考手段,對手術療效影響較大.尤其是丘腦Vim核在解剖學上前后厚度僅為3mm,稍有差失,毀損偏前則不及Vim核,震顫療效差;偏后會傷及Vc核,產生感覺并發癥;偏內可能導致認知障礙;偏外可能損傷內囊.術中觀察微電極能否記錄到震顫同步細胞的放電,對肢體進行淺、深感覺刺激或肢體運動時,觀察放電頻率、幅值、背景躁聲是否發生明顯變化,判斷電極尖端是否進入Vim核并確定Vim核與Vc核邊界.毀損電極進行電生理刺激實驗時,刺激頻率為50Hz及100Hz,通過分散患者注意力誘發出重度震顫,同時緩慢開大電流,提高電壓至1.0~2.5V時,若震顫立即停止則預示療效良好.毀損灶體積不宜過大,內側蒼白球(GPi)腹后部自下向上每隔1mm共做6個毀損灶,第一、二個層面毀損溫度不宜過高(65~75℃),時間60s,隨電極尖端上移溫度可升至85~88℃,時間65s.丘腦Vim核自下向上每隔1mm共做3個毀損灶,溫度85~88℃,時間65s.術中觀察療效的同時,反復檢查患者意識、認知、記憶、構音及視力、視野、肌力等的變化,如有異常立即停止手術,以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本組10例(10%)出現術后并發癥,考慮與手術本身有關(丘腦Vim核毀損術并發癥發生率相對較高,手術對啟步困難、平衡障礙等改善率較低),亦與毀損灶周圍腦組織水腫反應較重有關.我們認為:在嚴格掌握適應證(年齡較輕,影像學檢查無嚴重腦萎縮,無認知障礙及語言障礙),熟練掌握微電極導向技術,熟悉內側蒼白球(GPi)腹后部及丘腦Vim核解剖及毗鄰關系的前提下,雙靶點毀損術對震顫的改善率明顯提高,通過一次手術可使帕金森病主要癥狀得到更為全面的改善,手術風險并未明顯增加,手術并發癥可控制在可接受范圍內,手術是可行的.
參考文獻
篇8
關鍵詞:面肌痙攣;三叉神經痛;微血管減壓術;療效
面肌痙攣合并三叉神經痛臨床較為少見,若不及時有效地進行治療,其發病頻率、持續時間等會持續加大,給患者帶來極大痛苦,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據資料,微血管減壓術(microvasculardecompression,MVD)對面肌痙攣合并三叉神經痛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1-2]。本研究旨在通過MVD治療面肌痙攣合并三叉神經痛,以觀察其臨床療效,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 年1 月~2015 年6月收治的36例面肌痙攣合并三叉神經痛患者為研究對象,按就診時間隨機均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男7例,女11例,年齡33~62歲,平均年齡(45.2±6.6)歲,患病部位:左側11例,右側7例;對照組男6例,女12例,年齡29~65歲,平均年齡(46.3±7.1)歲,患病部位:左側10例,右側8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分組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知情自愿參與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方法 治療組患者給予微血管減壓術治療?;颊呷「┡P位,調節床頭高度至適宜位置,局部麻醉后于耳后橫竇和乳突之間入路,暴露乳突及橫竇,剪開硬膜并加以固定,緩慢釋放使腦脊液,釋放適度后由下至上打開并充分松解蛛網膜,逐步向腦干側進行解剖至橋延溝暴露。找出壓迫面神經的血管加以處理,使其遠離面神經,完成后繼續解剖至暴露三叉神經顱內段全長,作減壓處理。對照組患者給予傳統面神經切斷術治療。
1.3 觀察指標 ①治療有效率:治療有效率=(治愈+有效)/總例數×%。治愈:患者臨床癥狀完全消失,面肌功能恢復正常;有效:患者痙攣頻率、次數、持續時間以及疼痛度等較治療前明顯減輕; 無效:患者痙攣頻率、次數、持續時間以及疼痛度等減輕不明顯、無變化或較治療前加重。②并發癥及復況:治療后隨訪12個月,觀察記錄患者并發癥及復況。
1.4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數據采用SPSS 19.0軟件包分析,率表示治療有效率、并發癥發生率及病情復發率并采用χ2檢驗,檢驗標準α=0.05,P
2 結果
2.1治療效果 治療組患者治療有效率94.4%,明顯高于對照組66.7%,數據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2.2術后并發癥及復況 治療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11.1%,未見復發,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44.4%,復發率22.2%;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及復發率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面肌痙攣(hemifacial spasm,HFS)以臉部陣發性不自主抽搐為主要表現,也稱為面部抽搐,是由于面部神經被血管壓迫而引起,多發于中年女性[3]。HFS初期表現一般為眼瞼跳動,然后逐步發展至臉部、嘴角,嚴重時可連帶頸部,抽搐呈陣發性、無規律性,不受控制,可在緊張、疲勞或作面部動作時發生,也可在靜止狀態下出現。三叉神經痛(Idiopathic TrigeminalNeuralgia,ITN)是指面部三叉神經分布區反復陣發性劇烈疼痛,臨床特征為驟發驟停、疼痛劇烈,多發于中老年人群,女性發病率高于男性[4]。
目前,微血管減壓術是目前治療被廣泛應用于面肌痙攣合并三叉神經痛的臨床治療,是一種公認的安全有效的治療方式。相關研究指出[5-6],面肌痙攣及三叉神經痛主要病因都源于血管壓迫神經所致,利用微血管減壓術進行分離解剖,可有效解除血管對神經的壓迫,進而達到治療效果。微血管解壓術治療面肌痙攣合并三叉神經痛要注意患者及骨窗位置,患者頭部應向患側偏轉一定角度,利于腦脊液排除,使小腦自然塌陷形成手術通,避免牽拉造成損傷;骨窗位置選擇應盡量靠外側,保證面聽神經、后組顱神經及三叉神經充分暴露,利于手術操作,提高手術成功率。被壓迫面神經要充分減壓,須向下遷移椎基底動脈,查找責任血管;要遷移椎基底動脈,則需松解蛛網膜,暴露橋延溝;椎基底動脈推開后,可緩解椎動脈對三叉神經產生的壓力。由于后組顱神經周圍較易出血的巖靜脈極少,由下至上的解剖方式利于降低手術難度,獲得良好的手術視野,提高手術安全性[7]。
本研究結果發現,微血管減壓術治療有效率94.4%,明顯高于對照組66.7%,數據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參考文獻:
[1]趙家鵬,馬世江,祖向陽,等.微血管減壓術治療面肌痙攣合并三叉神經痛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14,(19):141-144.
[2]豐青,俞黎,鄒立瑜,等.三叉神經痛患者微血管減壓術并發癥的觀察與護理[J].上海護理,2014,14(5):53-56.
[3]朱V廷,張建友,付莛凱,等.MVD治療2例三叉神經痛合并面肌痙攣及外展神經麻痹[J].中華神經外科疾病研究雜志,2013,12(3):268-269.
[4]劉國平,曾群,楊治權,等.顯微血管減壓術治療三叉神經痛和面肌痙攣的技術差別(附37例報告)[J].國際神經病學神經外科學雜志,2014,41(6):522-525.
[5]胡文瀚,王新生.內鏡在顯微血管減壓術中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系統回顧[J].臨床神經外科雜志,2015,(2):81-84.
篇9
這是老路被從監護室推出來向老伴兒念叨的一首詩。聽到這些,老伴兒的眼淚流了下來,是激動、是感慨,誰也分不清了。自從老路進了手術室,進行肝移植手術,老伴兒的心就懸在了嗓子眼兒。手術成功了!每天老伴去看他20分鐘,一天天見好,11天后被推出了監護室,轉到了病房,老伴兒和女兒日夜看護,也不覺得累。
可是,出監護室后的第4天一早,老路發燒了,高到38度多,大夫查房時燒得上牙打下牙,大小便失禁了。隨即又被送回監護室,下了第一次病危通知書,說他肺部感染,是五種病毒中最厲害的綠膿桿菌,傳染性很強,隨時都有生命危險。
第5天老伴兒去看他,又插上了胃管、呼吸機,眼睛緊閉,喊也沒有反應,護士又讓老伴兒簽了第二次病危通知書。老伴兒顫巍巍地簽上了名字,眼淚模糊了她的視線,也不知怎么走出的醫院。
第6天老伴兒按時來到監護室,一個小護士拿出了第三次病危通知書,又讓她簽字,她連看也沒看就簽上了字。隨即進了監護室,老路還是老樣子,呼嗒呼嗒地喘氣,手背腫得似饅頭。她叫了他一聲,眼睛好像動了動,然后又沒了動靜。
第7天,老伴兒早早地來到監護室,奇跡出現了,老路已經撤掉了一切管子,問:“女兒呢?”老伴兒的眼淚又下來了,說:“你可醒了!”這時老路就要吃饅頭,老伴兒急忙跑出醫院,給老路買了一個饅頭,一個花卷,恨不得讓老路都吃了,老路吃了手指頭肚大的一口饅頭,在老伴兒看來就好像吃了靈丹妙藥。
第9天,老路轉入病房。老伴兒24小時看護他,女兒每天給他們送飯。但問題又出現了,由于臥床時間太長,又患有腰間盤突出癥,肌肉、神經都萎縮了,體重只有90多斤,下肢不能動彈,翻不了身,尾骨處長了比巴掌還大的褥瘡,疼得老路眥牙咧嘴,老伴兒白天給他按摩,晚上要幫他翻七八次身,還要為他的褥瘡清創抹藥五六次……17天她沒睡過一個囫圇覺,人都瘦了近30斤。
篇10
姓名:土地
年齡:111億歲
貢獻:讓人類有了家園,讓人類能夠生存
病因:因人類的亂砍亂伐,肆無忌憚地破壞而得了嚴重的心臟病、高血壓、胃病……
備注:如果人類回心轉意,保護土地,不久將康復
看著這通知書,萬物心痛不已,他們可是土地的兒女啊。如今,土地公公傷痕累累,他們怎么不心痛呢?經過深思熟慮,江河湖海這些兄弟姐妹,號召來了所有土地上的兒女,為如何醫治土地公公的病而召開了一場大會。
會上,黃河大哥首先發言,他嘆了口氣,搖了搖頭說道:“兄弟姐妹們,一切,我想你們也深有感觸,現在的人類任意污染環境,連我那波濤洶涌的黃河水也變得混濁不清,河床也上漲了,要不是那堤岸攔住了我,后果真是不堪設想?!?/p>
“是啊,是啊,原來,我那里也是青山碧嶺,漫山遍野,綠草如茵,森林里鳥語花香,可如今,如今……”混身骯臟不堪的森林弟弟也感慨萬千,“哎,在森林里,數不盡的鳥兒死在獵槍下,無數動物被獵人獵殺,無數珍貴的樹木被砍伐。每年,都有許多物種面臨滅絕的危險……由于這綠色的屏障遭到破壞,沙塵暴經常氣勢洶洶地來向我們示威。我們……我們,真的沒有能力抵御了?!?/p>
“我的狀況也很差?!焙恿髂靥手鴾I,說:“在我的身體內,隨處可見人類食用后的垃圾。水泥廠、化工廠排出的廢氣和污水,使我的水流變黑變臭,小魚們吸食有毒的染料痛苦地死去,更可怕的是,近年來由于化工廢物越來越多地排放到水中,藍藻潛滋暗長,惡臭熏天,這可是至命的危害呀!……”
……
“我的兒女們??!”土地公公說著抽噎起來,萬物們也紛紛流下了淚水。
“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人類而起,解鈴還需系鈴人呀!只有人類能救我們,也只有人類才能救自己?!眰劾劾鄣母卮蟾缒ǜ裳蹨I,說,“我們一起來給人類寫封信,讓他們早日清醒吧!”于是,由樹哥哥執筆,寫下了這樣一封信:
親愛的人類朋友們:
你們好!
我們是世界萬物。其實,我們應該是和平共處的兄弟姐妹,我們之間,互相依存,互利互惠,共創和諧的生存環境??扇缃?,由于你們被眼前利益所迷惑,而忽視了人與大地之間的和諧相處,而導致地球環境日益惡化,致使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地公公已經病危了。如果土地公公的病情進一步惡化,那你們、我們,都將走向滅亡!
聰明的人類呀,希望你們早日覺醒吧!保護環境,珍惜資源,讓土地公公早日康復吧。
你們的朋友:世界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