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胰腺炎護理護士長總結范文

時間:2023-04-01 08:06:3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慢性胰腺炎護理護士長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慢性胰腺炎護理護士長總結

篇1

【關鍵詞】全程護理;肝膽外科;健康教育;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1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3-0438-01

近年來,隨著現代醫學模式以及心身醫學的不斷發展,護理工作中對患者進行全程的健康教育已成為重要內容。在臨床工作中,肝膽外科包括慢性胰腺炎、肝硬化、慢性膽管炎、肝癌等在內的大部分疾病,僅靠住院期間的護理還遠不足以滿足要求。因此,我們通過全程護理模式,對患者開展廣泛的健康教育,幫助患者提高對相關疾病知識的認識,進一步提高患者的自我護理和自我保健的能力,從而達到幫助康復、預防疾病復發以及保持身心健康的目的。 現將我們的相關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取的對象為 2011年 1 月至 2013年 1月間我院肝膽外科收治的并且進行住院手術治療的患者,共82例。其中男性患者共有47 例, 女性患者共有 35 例; 患者中年齡最小的為22 歲 , 年齡最大的為 74 歲 , 平均年齡為 53 歲;患者中所患疾病為肝硬化的有21 例,為急性或者慢性胰腺炎的有15 例,患者為膽管病變的有 38 例(其中大部分為術后設置引流管病例),為肝癌的有 8 例。

1.2 方法

對于住院手術治療的所有患者,按照對患者實施全程護理健康教育的要求,于患者從入院開始,到住院的全程以及出院后三階段分別對患者進行不同層次、不同方式的疾病相關知識的健康教育。作為健康教育的直接實施者,護理人員通過向患者宣傳人院后的一些基本須知和衛生健康知識,同時對患者進行心理輔導以及強調遵守醫囑的重要性等教育;而護士長作為護理人員的直接管理者,通過檢查指導護理人員的健康教育工作,及時發現問題和不足并進行糾正和強化教育;臨床醫生則通過查房的時間對患者進行相關疾病的防治、合理用藥以及康復和心理等方面知識的教育,同時還可通過咨詢、講課、討論、自助學習以及電視錄像教育等多種健康教育途徑對患者進行相關行為干預,從而指導患者進行合理的飲食、運動和休息,對患者的不良行為和生活方式進行糾正, 幫助患者提高疾病防治的依從性,從而建立起健康的生活方式。于全程護理實施的過程中,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對患者相關疾病健康知識的知曉率進行調查,同時并對患者的健康行為形成情況進行調查。

2結果

所有82 例患者,全部在我院肝膽外科接受了手術,并進行了住院康復治療,所有患者均完成了全程護理的整個過程和環節,對患者共發放調查問卷 82 份,收回 82 份,回收和有效率100%。所有患者對相關疾病的健康知識知曉率達到 91.5%(75 /82),住院患者的健康行為的形成率達到89.0% (73 /82)。

3討論

隨著現代社會經濟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醫學模式以及心身醫學也在不斷的革新,醫院的職能也正在由純技術性的單純醫療服務向著醫療、 預防和保健相結合的社會方向轉化。因而,護理工作在整個過程中對患者進行全程的健康教育已成為其中的重要一環。在日常的臨床工作中,肝膽外科常常因為會涉及到重大而且復雜的病例和手術,例如慢性或者急性胰腺炎、慢性或者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癥、消化道大出血以及肝癌切除術等。通常這些疾病發生時病情嚴重、進展變化快,而且其中某些疾病還常出現反復。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老年的加劇,伴有心、腦、腎等重要臟器功能障礙的老年患者增多,也更加大了肝膽外科手術治療和護理工作的難度和危險性。因此,在肝膽外科的日常護理工作中對護理工作的全程對患者進行疾病相關知識的健康教育,越來越受到醫護人員的關注。在我院肝膽外科的日常護理中,我們通過全程護理模式對患者進行疾病相關知識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效果,通過健康教育,對疾病相關知識得以知曉以及形成了健康行為的患者均具相當高的比例。

通過對患者資料的總結以及我們的實際工作中的經驗經驗,我們認為全程護理健康教育,要重點關注以下幾個環節:入院全面教育。 對于新入院的患者,應當有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包括環境介紹、 責任護士及主管醫生介紹 、以及作息、陪護住院制度介紹等在內的入院的常規內容的介紹和教育,并給患者分發服務指南等資料;手術前后的教育。術前可針對患者的手術特點,對手術包括手術的醫師、手術部位、手術前地準備等在內的相關情況進行全面的講解,并對手術可能發生的并發癥和問題進行說明, 避免患者術后心理應激反應發生的程度;術后對患者的飲食、臥位、治療和用藥方案以及護理要點和注意事項等對患者和家屬做盡可能詳盡的說明;對特殊問題的重點宣教。例如對于并發癥、伴發疾病以及特殊癥狀的患者進行特殊問題的重點宣教;可在科室的醒目位置懸掛肝膽系統的解剖圖,發放相關的宣教手冊,以便增加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的系統了解,從而達到提高患者防病治病意識,減少并發癥發生,糾正不良健康行為的目的;康復出院教育。可在患者出院前1-2 天內將患者出院后需注意的事項、以及飲食原則、可能的異常情況和復診的時間等對患者做詳細的講解,并打印成文字材料,對患者發放。

總之,肝膽外科護理中,將疾病相關知識的健康教育貫穿于護理工作的整個過程, 可大大提高患者對疾病知識的知曉率以及形成良好的健康行為習慣,對于患者的康復以及預防術后的復發具有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篇2

【摘要】目的:探討用護理理論指導優質護理服務的方法與效果。方法:針對我科特點用護理理論指導優質護理,制定護理服務的計劃,改革排班模式,改進護理模式,優化工作流程,人性化管理等舉措。結果:提高了護理質量,提高了護理綜合查房的達標率,提高了患者及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5) 。結論:用護理理論指導優質護理提高護理質量和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關鍵詞】護理理論;優質護理;患者滿意度

Nursing theory to guide the quality care to improvepatient satisfaction

Sun Bo(Department of Endocrine, The People’s Hospital ofSihong , Jiangsu ,2239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nursing theory to guide the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method and effect. Methods: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 of nursing theory to guide our department with high quality of nursing care, nursing services reform plan,scheduling model, improving nursing mode, optimize workflow, humanized management measures. Result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are,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 ward round the standard rate, improve patient and family satisfaction with nurs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 P

【Key words 】nursing theory; quality of care; patient satisfaction

護理理論是護理實踐中產生,并指導護理實踐不斷發展、豐富和完善,用運護理理論指導優質護理,使我們在護理工作中有理可依,能更好為患者提供安全、溫馨、細致、專業的護理服務[1],2011年我科實行用護理理論指導優質護理以來,護理服務滿意度顯著提高,現報告如下:

1 一般資料

我科由內分泌、血液、消化科組成的綜合性科室,共有床位35張各級各類護理人員13人,床護比1:0.37,年齡20~39,工作年限1~20年;學歷:本科1人,大專10人,中專2人;職稱:副主任護師1人,主管護師2人,護師4人,護士6人。

2方法

2.1 針對我科特點制定護理理論指導優質護理服務計劃

我科是一個綜合性科室,病種多,病情復雜,所需要的護理服務跨度大,護士必須掌握豐富的??评碚撝R及專科操作技能。內分泌科老年病人較多,病人記性較差,并發癥多,慢性病,病程長,??浦R缺乏,遵醫行為差;而消化科急危重病人多,如急性胰腺炎、上消化道出血等;血液科病人由于化療、置管、三系減少,預感性悲哀等,必須做好消毒隔離、安全護理、心理支持等特點。我們采用了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的護理理論指導,對不同病種,不同病情的病人制定了按需護理的護理服務計劃,并且要求病區每位護士了解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內容,病房實行責任包干制整體護理模式,從病區環境、分工方式及排班模式的改進、職責制度完善、工作流程優化、人性化管理、基礎護理及專科護理改進等各方面列出詳細護理計劃[2],每日護士長檢查護理措施實施情況,每周總結護理理論指導優質護理實施效果,并每月組織討論優質護理進展及存在問題改進措施,交流經驗取長補短。

2.2 改革排班模式

我科結合病人特點改革了排班模式,根據工作量高峰時段及病人的病情等因素,做到新老搭配、強弱搭配、甚至個性搭配,優勢互補,午間及夜間采取雙人值班確?;颊甙踩?]。在護理理論的指導下采取了按需排班,方法如下:①采取了小組責任包干制整體護理模式,每組組長需工作五年以上,工作經驗豐富,??评碚摷皩?萍寄苓^硬,善于交流溝通。②小組內成員新老搭配,層級分明,扁平化排班,由組長及高年資護士負責危重病人,低年資護士負責輕病人,并由高年資護士監督、指導低年資護士的護理工作。③我科實行APN班及部分功能制排班(輪流上辦公班及治療班)。④實行彈性排班,在早晚繁忙時段增加一名幫班。⑤同時兼顧人文關懷,對護士也實行按需排班,病區設立排班意見本,大家有要求及特殊情況,提前記在排班本上,護士長根據情況及時調整。

通過改革排班模式,為患者提供連續、全程的護理服務,確保各項護理措施落實到位,實行24小時無縫隙護理,提高患者滿意度。

2.3 改變護理模式

用運美國護理學家莉迪亞?海爾的責任制護理學說及羅杰斯的整體人護理學說指導我們優質護理,采用責任制整體護理模式,并用運紐曼的系統模式指導,把病人看成一個開放的、動態的有機整體[4],隨著病情的不斷變化,護理服務體系也不斷改進,我們要用運各種護理理論指導我們進行護理實踐。

責任制整體護理要求護士必須8小時在班24小時全面負責,從病人入院到出院由一位護士擔任整體護理全責,護士主動向病人提供整體性、連續性、協調性、個體性護理服務,讓患者感受到家的溫暖,但是由于護士班次較多,不可能日夜守護著所負責的病人,因此要求我科護士必須做到以下幾點:①責任護士必須在思想上加強負責精神,只要值班必須與所管的病人交流溝通,發現病人的問題及時解決,如本班次解決不了的向下班交接清楚,讓病人感覺到有人管,有依靠,有安全感。②責任護士負責收集病人九知道等病情資料及制定護理計劃,形成文字資料在科室備案,以便值班護士對病人病情的了解,節省班班查閱病歷的時間,并根據病情變化及異常檢查結果及時修改病人備案資料。③責任護士及時檢查護理計劃執行情況,除本人8小時值班以外,其她值班護士有無及時完成護理措施。④責任護士在其它班次中也應了解本組病人情況,通過交接班及備案資料修改,還要與病人交流溝通,了解其連續過程,掌握和評價護理計劃。落實責任制整體護使護士的專業價值得到提升。

2.4 流程管理

流程管理包含了三個方面內容:規范流程、優化流程、再造流程,總結以往經驗教訓,不難發現很多護理差錯事故的發生是護士沒有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及嚴謹的工作作風,更沒有把病人的需要貫穿于流程中。在流程的規范、優化、再造的過程中,我們用運韓德森的護理本質學說指導:圍繞整體人的十四項基本需求和護理對象的生理、心理、社會文化、精神和發展的相關現象[4],把患者的需求貫穿于流程的始終,體現了卓越的護理內涵和個性化、具有專科特點的流程設計。合理規范、優化護理流程令患者得到深層次專業化服務,保證工作質量和患者安全,考核有了依據,病區秩序井然,提升了患者及家屬滿意度。

2.5 人性化管理

2.5.1 人性化管理表現在對病人方面,我們用運佩普勞的人際關系理論指導:護士要努力發展護患關系,在這個過程中護士扮演著多種角色:教師、資源提供者、代言人、領導者和顧問,護士對患者采取人性化護理通過四個階段確定人際關系:①定位階段 患者認識自己的責任護士,護士通過與患者的交流確定患者存在的問題,需要哪些幫助。②確定階段 根據病情患者選擇與護士之間的關系,依賴(生活不能自理)互相依賴(生活部分自理)獨立性(生活完全自理)。③利用階段 患者從護士為其提供的幫助中,根據自己的利益和需求選擇可利用的服務,如護士為患者提供基礎護理,患者由于愛與歸屬感的需求除了接受口腔護理外,拒絕接受洗臉、洗腳及會護理,他認為家人來做更能體現對他的關愛,那么我們要尊重患者的選擇。④解決階段 患者的需求得到滿足,他會產生新的需求,或者問題解決,康復出院,我們繼續為其提供復診、訪視、持續健康教育的需求,如糖尿病人教育,從院內發展到院外,發展到社區、家庭。通過這一系列人性化管理,密切了護患關系,如血液科2歲的小白血病人,從見到我們:“哭鬧”到見到我們“要抱”,充分體現了人性化護理的重要性。

2.5.2 人性化管理同時也表現在對護理人員管理方面,瓊?華生超越個體人的護理理論指導護士必須尊重、關愛、照護自己,然后才能夠尊重、關愛和照護他人,并有尊嚴地為他們治療[4]。我科自開展優質護理以來,從排班模式、護理模式、優化流程等無不體現人文關懷護理部對于本科的復合式排班予以支持,績效激勵機制也傾向于優質病區,人員配備上更是給予大力支持,同時加大了后勤支持力度:藥房送藥至病區,供應室下收下送,科室配備微波爐等物品,食堂供應免費午餐等,護理部及各質控組查房模式改變,以現場督導為主,使護士上班心情放松,再不見一見檢查四處躲避的現象。

2.6 夯實基礎護理,加強??谱o理

在夯實基礎護理,加強??谱o理上我科采用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及奧瑞姆的自護理論[4]指導優質護理落實,評估病人到底需要我們護士提供什么樣的護理,如:昏迷病人所要提供的為基礎護理(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及相應的專科護理;神智清醒但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所要提供的為基礎護理(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心理護理(愛與歸屬感需要、尊重的需要);生活部分自理的病人需要協助基礎護理((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心理護理(愛與歸屬感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奧瑞姆的部分補償系統);生活完全自理的病人需要提供的護理是支持教育系統(奧瑞姆自護理論)。由此可見任何護理實踐都離不開護理理論的指導,護理理論為我們優質護理服務指明了護理方向。

3 結果

3.1 提高了護理質量及護理綜合查房的達標

用運護理理論指導優質護理,提高了護理質量,提高了科室護理綜合查房的達標率。2010年1-7月份查房37次,達標32次,達標率達86.47%,2011年1-7月份查房50次,達標49次,達標率達98.00%,同期相比結果如下(見表1)

3.2 提高了患者滿意度(見表2)

對300例患者進行滿意度調查,其中開展護理理論指導優質護理前160例,滿意的152例,不滿意8例,滿意度95%,開展后調查了140例,不滿意僅1例,滿意度達99.21%。開展前后滿意度比較如下(表2)

4討論

用運護理理論指導優質護理,讓護士能夠按需護理,從病人的角度看問題,強化了護士服務理念,強化了護士主動服務意識,從“要我服務”轉變到“我要服務”,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1]。主動與患者溝通,幫助患者解決一些實際困難,使患者在住院期間處于接受治療護理的最佳狀態。處理護患關系中遵循“有錯在我”的原則,把“對”讓給病人,不與病人論高低。責任制整體護理模式的開展,加強了護士對患者的責任心,護士與病人交流溝通多了,護患關系融洽,患者成了護士的朋友,護士成了患者的親人。通過排班模式的改革,優化護理流程,夯實基礎護理,加強??谱o理及人性化護理等工作開展有效的提高了護理質量,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

護理理論是我們護理實踐道路上的一盞明燈,隨時隨地檢驗著我們護理工作是否偏離了軌道,更是“優質護理示范工程”中不可或缺的理論基礎。

參考文獻

[1] 王芳,楊艷萍,蔣莉莉,等.軍隊療養院優質護理品牌的創建與實施[J].護理管理雜志雜志,2011,11(6):404-406.

[2] 吳麗芬,張煥梅.兒科病房實施優質護理服務的實踐與探索[J] 護理管理雜志雜志,2011,11(6):411-413.

[3] 陳月英,李坤梅.護理排班對護理人力資源管理影響的探討[J].中外健康文摘,2009,19: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