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的詩句古詩范文
時間:2023-03-28 17:50:3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教師節的詩句古詩,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學校與雇主的距離 職業教育政策
[作者簡介]張慧霞(1978- ),女,河南新鄭人,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為教育政策、社會保障。(北京 100029)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4)06-0009-03
校企合作是學校職業教育的本質特點和內在要求。從職業教育發展歷史來看,在很長一段時間,特別是工業化之前和初期,職業教育是企業的內部功能之一。伴隨生產領域對人才的大規模需求,以高效率培養統一規格人才的專門化職業學校逐漸產生,同時也帶來危機,即遠離生產場景、脫離生產功能的職業學校不可能“閉門造車”。因此,如何重新建立并維持與企業的關系,成為現代職業學校面臨的首要問題。
從學校職業教育的實踐來看,標準化、規?;⒏咝实娜瞬排囵B模式是以“企業參與辦學”為前提的。因為,“職業學校的教學內容如何先進,與生產、服務一線所應用的最新知識、最新技術、最新工藝相比總有距離;無論學校的實訓設施如何先進,與生產、服務一線最新生產設備相比總有距離;無論學校的專業課師資如何‘雙師型’,與生產、服務一線技術專家、操作能手相比總有距離。企業擁有新技術、新工藝、新生產設備、經驗豐富的一線技術專家、操作能手。”①因此,職業教育學校與企業(雇主)的距離遠近,對現代職業學校尤為重要。為了拉近、縮小職業學校與雇主的距離,各國都制定了相應的政策,各國際組織也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和建議。就我國而言,自2005年以來出臺的職業教育政策也可放在“學校與雇主距離”這一框架中來分析。
一、學校與雇主的距離:雇主介入職業教育的國際經驗和觀點
為保障職業教育的質量,各個國際組織都非常重視“雇主、企業”在職業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制定了各種政策措施,拉近學校與雇主的距離。
1.歐盟:學校與雇主的密切關系是保障職業教育質量的必要條件。“質量、合作、公平、流動、透明、開放”是歐盟職業教育與培訓(VET)政策的基本著眼點,而“質量”列為首位。21世紀以來,歐盟制定的各項職業教育與培訓政策和工作計劃,都把強調質量問題作為主要議題之一。2004年5月,歐盟理事會通過了《職業教育與培訓共同質量保障體系框架》(CQAF),包括模式、方法、監控與測量在內的四大要素,每個要素都有一套為各方共同認可的核心質量標準,其目標之一是提高職業教育與培訓系統的質量。該框架的建立,為完善歐盟國家質量保障體系奠定了基礎。職業教育和培訓必須適應勞動力市場的要求,這是保障質量的必要條件之一。歐盟倡導職教界與企業界通過建立有效的溝通,以拉近學校與雇主的距離,保證職業教育適應勞動力市場的要求。被歐盟各國普遍認可的做法包括:一是鼓勵企業與學校的緊密合作;二是企業主、社會合作者、行會及專業團體直接參與職業教育與培訓課程的設置、內容設計和教學等;三是將職業教育課程設置的決定權下放到學?;虻胤接嘘P部門,由學校根據當地勞動力市場的需求、經濟和科技的發展狀況來決定職業教育課程設置及課程內容。
2.經合組織:為工作而學習、在工作中學習。經合組織(OECD)認為,職業教育與培訓對于各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意義重大。OECD在2007~2010年實施“為工作而學習:經合組織職業教育與培訓政策評價研究”項目,提出以下建議:應在職業教育與培訓和實際工作之間建立橋梁,職業教育與培訓要利用工作場所的培訓優勢,職業教育與培訓需要合格的教師和培訓師。OECD積極倡導政府、雇主和工會的有效合作,以確保學習與工作的聯系,主要觀點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職業教育與培訓課程應同時滿足學生和雇主的需求。職業教育與培訓為年輕人提供通用的、遷移性強的技能,以適應轉崗和終身學習的需求,同時,也要為他們提供專門技能,以滿足雇主的現實需要。其次,鼓勵職業教育與培訓機構的同行之間進行交流與合作,使教師有機會更新知識,企業的培訓師也有更多時間學習如何提高教學技能。最后,在職業教育與培訓初期,應較多采用工作場所進行培訓,通過明確的學徒合同框架和有效的質量保證體系,確保工作場所培訓的價值。②
3.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職業教育機構建立與行業企業的密切關系,消除學校與社會的割裂狀況。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修訂的關于職業與技術教育的建議書》中,主張職業教育應加強理論與實踐的聯系,職業技術教育機構與行業企業建立密切的關系。強調技術與職業教育應與各級各類教育與職業相溝通,消除教育與職業之間以及學校與社會之間的割裂。UNESCO提出的具體措施包括:在技術與職業教育的學習過程中,強調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學校的實訓場所使用的機器和設備,應適合工作地點的需要,并盡可能地與真實的工作場所相似。從事各個行業的技術和職業教育的教師,應具有相關的資格和豐富的經驗,對學生今后從事的職位有深入的了解,最好有相關的實踐經驗。此外,應當邀請在教育部門之外工作的相關專業的熟練人員,到學校、大學或其他教育機構講課,使職業界與課堂建立更緊密的聯系。
4.亞太經合組織:倡導課堂和工作環境的結合。亞太經合組織(APEC)認為:學生在學校所學到的知識和技能與他們成功進入社會和順利就業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有很大差距。為了應對生涯挑戰和全球勞動力競爭,加強課堂與工作環境的結合是非常重要的。為提高職業教育質量,應由政府協調行業機構參與職業教育辦學,以保證專業設置、教學內容及評價標準符合勞動力市場需求。
這項改革的一系列舉措體現了“面向雇主”的特征。首先,深化教學改革,構建“就業導向”的課程體系。為了增強學生的工作技能,加大專業技能課程的比重,專業技能課程(含頂崗實習)的學時一般占總學時的2/3。同時,強調要按照(雇主、企業)職業崗位(群)的能力要求,采用基礎平臺+專門化方向的課程結構,設置專業技能課程。其次,在課程改革過程中,構建與職業資格標準相對接、與繼續學習方向相對應的課程體系,努力培養學生的兩種能力即創業能力和繼續學習能力,幫助學生獲得兩個證書即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再次,在中職教材改革和建設中,教育部提出開發創新示范教材的六個重點中有三點體現了“雇主介入”的影響,即:以職業標準為依據改革專業課程教材;貼近崗位實際工作過程,更新教材結構和內容;密切跟蹤行業產業發展趨勢,完善教材更新機制。最后,中等職業專業目錄改革體現了“雇主介入”的影響。專業目錄體系做出重大調整,設立了專業名稱、專業(技能)方向、對應職業(工種)、職業資格證書舉例、繼續學習專業舉例等項內容。這次調整強調了中職專業與產業、企業、崗位對接,專業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等。此外,為適應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和新興產業快速發展的需要,教育部將通過建立中等職業學校專業動態調整機制、職業學校與行業企業對話機制,推動專業設置與調整的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和常態化。
3.校企合作:直接拉近企業與學校距離的制度。第一,組建職業教育集團。職教集團是新形勢下整合職業教育資源、實現優勢互補、謀求多贏的新舉措,也是實現職業教育為經濟服務、推動職業教育向規模化和連鎖化方向發展的新模式。20世紀90年代末,我國的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快速發展,目前各省級政府均成立了區域性和行業性職教集團。2005年,各省制定了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組建“職業教育集團”是各省實現校企合作的主要形式之一。建立職業教育工作聯席會議制度,通過政府、部門、行業、企業、學校的多方聯動,推動校企的合作共贏。第二,建立產教結合委員會的制度。為了使職業教育適應產業結構調整和市場經濟發展,要特別重視制度建設,以此保障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逐步推進。近年來,天津市先后建立了產教結合委員會,加大企業參與學校管理的工作力度,形成校企合作的運行機制。產教結合委員會是各職業學校結合自己的專業特色,充分利用行業辦學優勢,成立的由行業內專家、企業家組成的校企合作組織。第三,校外實訓基地建設。學生校外實習基地建設是建立校企合作的長效機制的途徑。通過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實現了職業學校與雇主(企業)的資源共享。利用企業生產現場、職工培訓基地,進行學生實習實訓,將實訓內容與生產實際相結合,實現車間與教室合一、理論與實踐合一、學生與學徒合一、教師與師傅合一。校外實訓基地建設也實現了職業學校與雇主(企業)的優勢互補。企業提供資金、設備、技術,院校提供場地和教學儀器,雙方共同建立生產型教學實習工廠,使實訓基地成為企業的生產經營基地和學校的教學實踐基地。
三、討論及評價
1.職業教育與企業的關系在制度文本的表述與國外發達國家趨同。如何讓制度文本“動”起來,而且“動”時還不走樣,這一點很重要。今后制度建設的重點,應當放在如何使現有的制度文本運轉起來這方面。
2.在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各項舉措中,職業學校始終是政策文本的“主語”,各項舉措都圍繞職業學校來實施。現有的職業教育政策和實踐表明,雇主(企業)介入職業學校教育具有重要價值。我們還缺少以“雇主(企業)”為“主語”的政策和制度設計,這凸顯了當前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行動主體即教育部及地方教育主管部門勢單力薄的事實。
3.在努力拉近職業學校同企業的距離時,政府明顯感受到來自企業的阻力。企業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在探究原因時,大都指向企業缺乏利益驅動和必要的成本補償、將校企合作看作負擔等方面,令當前的校企合作、頂崗實多淪為企業獲取廉價勞動力的途徑。事實上,企業與學校的關系(距離)是由不同制度環境塑造的,拉近職業學校與企業的距離,不但要對當前我國的制度環境有深刻的了解,還要對學校與職業間的本質關系有深入的理解。
4.出于對校企合作效果的失望,國家和地方政策主要立足于學校實訓基地建設。為了實現職業教育實訓資源的開放共享,降低建設成本,各地普遍采取依托學校建立“公共實訓基地”的做法,但目前對校內實訓基地、公共實訓基地的運行機制和效果,尚缺少實證研究。
5.對國際經驗的借鑒始終貫穿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過程。在借鑒德國、澳大利亞等職業教育發達國家經驗的過程中,需要思考我們理解的國外經驗是否是完整、全面的,是否換個角度進行更深刻的理解?中外政策文本“趨同”引發的其他思考是:在學習國外職業教育經驗的時候,我們在多大程度上繼承了本土經驗?在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中,對我國的國情如勞動力結構、人口基數等考慮了多少?這些問題都需要全面思考。
[注釋]
①工作場所的培訓有四大優勢:第一,工作場所培訓能夠提供高質量的學習環境,這里有不斷更新的設備、有熟悉最新工作方法和技術的培訓師,學生們可以獲得實際的技能。此外,在一個真實的環境里,學生們還可發展關鍵的軟技能。第二,工作場所的培訓為雇主和潛在雇員提供了雙向的信息交流,令今后的招募更有效、成本更低。第三,工作場所的培訓能夠向市場傳達職業教育與培訓有價值的信號。第四,參加工作場所培訓的學員能夠有一定價值的產出。
篇2
古詩文默寫的主要考點有:古詩詞中優美句子的默寫運用,文言文中的優美句子、重點句子,與課文有關的古代名言警句的默寫和運用,??嫉耐ǔJ歉裱浴⒕?、俗語、哲理語、中心句等。
古詩文默寫的主要題型有:
1.識記型。采用填寫上句或下句的方式,多考查古詩文中名句的背誦。
2.理解型。采用提示名篇、內容要點及作用等方式。既考查對整篇詩文的背誦,又考查對記誦內容的理解。
3.開放型。只提出一種要求,讓學生根據要求任意默寫,答案不唯一。
4.運用型。根據情景內容填寫古詩文名句,既考查記誦積累,又考查對學過的古詩文靈活運用的能力。
復習時,要重視積累,強化課內篇目特別是古詩文名句的記誦,重視課外卡片制作等學習方法。平時對要求默寫的字、詞、句正確規范地書寫,抓住意蘊深刻、富含哲理、警策勵志方面的名言警句,對其進行歸類整合,強化記憶。
【能力訓練】
一、識記型默寫
(一)請你根據上下句默寫出相應的詩句。
1. ,銅雀春深鎖二喬。
2.問渠那得清如許, 。
3.知汝遠來應有意, 。
4.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
5.山河破碎風飄絮, 。
6.求之不得, 。
7.飛來山上千尋塔, 。
8.幾處早鶯爭暖樹, 。
9.惶恐灘頭說惶恐, 。
10. ,五十弦翻塞外聲。
11. ?歸雁洛陽邊。
12.相見時難別亦難, 。
13. ,天光云影共徘徊。
14.入則無法家拂士, ,國恒亡。
(二)補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1. ,甲光向日金鱗開。
2. ,芳草萋萋鸚鵡洲。
3. ,淺草才能沒馬蹄。
4. ,鐵馬冰河入夢來。
5. ,病樹前頭萬木春。
6.世事洞明皆學問, 。
7.共看明月應垂淚, 。
8.兩岸猿聲啼不住, 。
9. , ,山河表里潼關路。
10.不畏浮云遮望眼, 。
11.牧人驅犢返, 。
12. ,孤帆天際看。好峰隨處改, 。
13.行到水窮處, 。
14.因思杜陵夢, 。
二、理解型默寫
(一)理解詩文手法,進行正確默寫。
1.蘇軾評價王維云:“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味摩詰之畫,畫中有詩?!痹凇妒怪寥稀分小?, ”兩句充分體現了詩中有畫的特色,筆力蒼勁,意境雄渾。
2.《望岳》中虛實結合,表現泰山秀美、高大的語句:
, 。
3.《使至塞上》中詩人自比,在敘事寫景中傳達出幽微難言的情感的詩句是 , 。
4.李白《渡荊門送別》中“ , ”兩句用游動的視角來描寫景物的變化。
5.辛棄疾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中,從視覺、聽覺兩方面生動表現激烈戰斗場面的詞句是 ,
。
6.《渡荊門送別》中反襯江水平靜,展現江岸遼闊,天空高遠,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語句是: , 。
7.《錢塘湖春行》中運用了對偶手法描寫動物迎春的詩句是
, 。
8.《木蘭詩》中通過環境描寫,渲染十年生活悲壯、嚴酷的氣氛,烘托木蘭勇敢堅強的性格的詩句是: , 。
9.《赤壁》中發揮想象,從反面落筆議論歷史、抒發感慨的詩句是 , 。
10.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以春景寫冬景的詩句是
, 。
11.杜甫在《春望》中通過描寫花和鳥來表現詩人悲愴心情的兩句詩是: , 。
12.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詩中以比喻寫愁緒的兩句詩是: , 。
13.龔自珍的《己亥雜詩》中詩人以落花為喻,表明自己心志的詩句是 : , 。
14.《天凈沙·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悲涼孤寂心情的詩句是: , 。
(二)比較默寫。
1.唐代詩人王維在《送元二使安西》中說:“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高適在《別董大》中與這句話意思相反的兩句詩句是: , 。
2.李白《把酒問月》中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的詩句,蘇軾的《水調歌頭》中有從這句中脫胎而來的詩句是:
, 。
3.常言道:“平安易老,磨難長生。”《孟子》闡述這一觀點的語句是: , 。
4.詩圣杜甫“側身天地更懷君,獨立蒼茫自憂民”的兩句詩與范仲淹《岳陽樓記》中 , 兩句有異曲同工之妙。
5.《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中與《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兩句意境相似的詩句是: ,
。
6. 請寫出與“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具有相同哲理的詩句:
, 。
7.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為鑒(鏡),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聯想到《〈論語〉十則》中孔子的話: ,
。
8.《天凈沙·秋思》中與詩句“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心情相似的句子是: , 。
9.《愛蓮說》中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義相反的語句是 , 。
10.《紅樓夢》中有句詩:“質本潔來還潔去,不叫污陷淖泥中。”《愛蓮說》中與之文意相近的句子是: ,
。
11.《夜雨寄北》中詩人借“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的詩句,把對妻子的思念之情寄托于對未來相逢的設想,而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除表達與親人不能相聚的思念之情外,更能宕開一筆,用“ , ”的詞句來表達他對天下人的美好祝愿。
12.司馬遷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文天祥在《過零丁洋》中的“ , ”也道出了類似的生死觀。
13.“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只字未提送別,筆端卻飽含悠悠不盡之情思,達到了“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藝術效果,《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與其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
(三)根據詩文內容默寫。
1.《論詩》中表達詩人趙翼期盼文壇盛世的詩句是:
, 。
2.《歸園田居》中畫龍點睛的語句是: ,
。
3.表達豪邁樂觀之情,引用《秋詞》中的詩句應是:
, 。
4.李商隱《無題》“相見時能別亦難”中傳誦千古的名句是:
, 。
5.《山坡羊·潼關懷古》中揭示主旨的一句是:
; 。
6.《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中表達詩人前路艱難,歸家無期的處境是: ? 。
7.《觀滄海》中最能體現詩人博懷的詩句是 ,
; , 。
8.《觀書有感》形象地描述了詩人深切而獨特的讀書感受的句子是 ? 。
9.《次北固山下》中寫詩人思念故鄉的詩句是 ?
。含有“以新代舊”哲理的詩句是 ,
。
10.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中點明主題的一句:
。
11.《過零丁洋》中最能體現詩人民族氣節和生死觀的詩句是:
? 。
12.《岳陽樓記》中描寫洞庭湖之“大觀”的句子是:
。
13.《雁門太守行》中表明戰士以死報效君主堅定決心的句子是:
, 。
14.李白的《行路難》中表現作者執著抱負與堅定信念的句子:
, 。
15.晏殊在《浣溪沙》“一曲新詞”中傷花惜時的兩句是:
, 。
三、運用型默寫
1.如果人人都能為他人著想,做到像《〈論語〉十則》中所說的“ , ”,那么,建設和諧社會的愿望就能早日實現。
2.建設和諧社會是全國人民共同的愿望。由此,我們想到《游山西村》中表現村中熱鬧景象、民風淳樸的語句: ,
。
3.《詩經·關雎》表達了一個男子對一位女子的思慕、愛戀之情,其中被我們常用來形容美貌女子的詩句是: ,
。
4.2011年8月15日,卡馬喬在中國男足陷入低谷之際,出任國家男足主教練,可謂“ , ”,需要有相當的勇氣與膽略。(用諸葛亮《出師表》中的語句填空)
5. 教師節到了,你送給老師最好的對聯是: ,
。(用李商隱《無題》句)
6. “撲朔迷離”常用來形容事物錯綜復雜、變化多端,這個成語的源頭句是: , 。
7.成語“曲徑通幽”常被用來題景,它是由常建的《題破山寺后禪院》的頷聯“ , ”衍化而來。
8 .有的干部常用“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來掩飾自己的錯誤,對此我們可以用周敦頤的一句名言“ ”作為理論依據進行反駁。
9.面對金融危機,我們積極應對,攻堅克難,表現出無所畏懼、積極進取的樂觀精神,這可以用王安石《登飛來峰》 中的詩句來形容:
, 。
10.讀完莫泊桑的散文《福樓拜家的星期天》不由得使人想起《陋室銘》中的兩句話:“ , ?!庇羞@么多大腕級作家朋友的福樓拜,真是讓人羨慕?。?/p>
11.廣州亞運會以《論語》所說“ ,
”迎來了亞洲各國的朋友。
四、開放型默寫(除第5題外,都需注明作者和標題)
1.請寫出兩句古代詩詞中寫“山”的詩句。(必須帶山名)
2.古代的詩人很喜歡寫柳,如“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請再寫出兩句寫柳的詩句。
(1)
(2)
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秋在詩人筆下多姿多彩,請再寫出不同的三句。
(1)
(2)
(3)
4.古詩詞中有關親情的名句燦若繁星,請你寫出兩句。
(1)
(2)
5.贈別詩在中國古代詩詞中占有相當的比例。不少詩句至今仍被人們廣為傳誦。王維在《送元二使安西》中通過“ ,
”來表達對友人的深摯感情;李白在《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中借景抒情,用“ , ”含蓄地表達對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李白在《贈汪倫》中以水之深喻情之深,化無形為有形的名句是“ , ?!?/p>
6.如畫的殘陽,常映入古詩文中。試寫出兩句,供大家欣賞。
(1)
(2)
7.大千世界五彩繽紛,詩的世界姹紫嫣紅。請寫出三個涉及顏色描寫的古詩句。(要求:出處應各不相同)
(1)
(2)
(3)
8.美國NCC對問題的歪曲報道,再一次激起了全國人民的極大憤慨,人們的愛國熱情得到了充分的調動,請你寫出兩句相關的愛國名言、詩句或歌詞。
(1)
(2)
9.運用修辭,能使詩句靈動、表意雋永。“忽如一夜春風來, ”,巧用比喻,為寒冷的邊塞增添了無限春意;“烽火連三月, ”,運用夸張,表達了杜甫對家人的強烈思念;“落紅不是無情物, ”,運用擬人,使落花有情,表現了無私奉獻的精神。
10.請你從積累的古詩文中,寫出兩句與“雪”有關的完整的詩句。再寫出兩句與“大海”有關的完整詩句。
11.王維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突出了邊塞的壯美,范仲淹在《漁家傲》中用相關的景物描寫了邊塞的悲涼,相應的句子是 , 。
12.“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請寫出古詩詞中表現人們“辛勤勞動”的一聯詩句:
13.古詩詞中有很多關心民生疾苦的句子,請寫出其中的一聯。
14.調動你的積累,從古詩詞中擷取一聯描寫塞外風光的名句。
15.花紅柳綠,草長鶯飛,楓丹露白,冰封雪飄。這四季更替的美景,使無數文人墨客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詩篇。請你從熟悉的古詩詞(曲)中,寫出描寫某一季節景物的連續的兩句,并標明作者或題目。
句子: , 。
作者或題目:
16.請寫出古詩文中描寫月亮的句子。(寫出連續的兩句)
17.請寫出古詩文中體現農村和諧生活的句子。(寫出連續的兩句)
18.請寫出古代詩歌中表現人與人之間美好感情的句子。(寫出連續的兩句)
19.古詩詞中常借“鳥”來寫景抒情,請你寫出一個這樣的句子:
20.古代詩文中有許多蘊含著豐富人生哲理的佳句,讀來耐人尋味。請按下列提示各寫出兩句。(課內外不限,要求上下句相連,意思完整)
對待生死:
對待別離:
篇3
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教育部門要求各個學校做好教學改革與深化的準備。對此,教師在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手段上積極拓展,想盡一切辦法創新教學手段。為了加大改革力度,教師在教學中也在積極地進行教學經驗的推廣,希望能找到更好的教學模式。如今是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教師在教學模式上比較看好電教模式,這種模式可以讓教師的教學理念得到很多實質性的東西。同時學生也可以通過這種教學模式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以及學習水平。
其中,多媒體信息技術是教師非??春玫囊环N教學模式。多媒體信息技術融合了自身的特性,將很多生硬的知識變得靈活,也讓很多消沉的東西富有生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很好地促進教師提高教學質量,也能幫助教師營造教學氛圍。小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時候總是會有很多的問題出現。為了能讓學生對語文知識更加熱愛,教師采用多媒體信息技術來指導和教學,打破傳統教學,促進先進教學模式的發展。多媒體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如何應用的呢?
1 和諧課堂,營造氛圍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愛好,同時不斷地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那么要講解一節優秀的語文課就要營造和諧的語文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過程中能夠快速投入。多媒體教學模式可以促進語文課堂的學習氛圍,上課之前展示給學生一種大家都在學習的狀態,學生看到這種情景,自然也會開始全身心地投入。同時為了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教師可以在上課前為學生播放一些幻燈片,如一些演講的課件,讓學生提高上課的精神。
在一次下課后聽到學生的對話,一位學生問:你們班級的語文課有意思么?另一位學生說:很感興趣,因為我們老師用多媒體來給我們上課,我們班的學習氛圍很高。聽到這里筆者很欣慰,同時也在思考,即使還沒上課,學生聽到是用多媒體來講就已經很感興趣了,可見多媒體技術的神奇所在。運用多媒體來進行語文課的教學,增強了學生對語文知識的認知,同時也促進了大家的學習,更能營造和諧的氛圍。
2 促進課文理解,提高學習興趣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能理解才能更好地去學習,才能激發學習的熱情?,F在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家庭,隨著科技時代的發展,電腦已經很普及,所以學生非常愿意教師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傳統的教學模式很難讓學生全身心地去理解課文知識,無論教師多么認真地講解,學生的思維也不會有所領悟,久而久之就會喪失本身的熱情。多媒體的運用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并且能促進理解的最有效的工具。教師在教學中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很難讓學生理解。
如古詩《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樣的詩句很難讓學生去理解,教師在這樣的狀態下無論如何去講解,都很難促進學生的學習和掌握,而多媒體可以很好地讓大家熟知其中的意境。教師運用多媒體的形式將這種意境進行刻畫,展示出詩人所描寫的意境,刻畫得淋漓盡致,即四周的山上沒有了飛鳥的蹤影,小路上連一絲人的蹤跡也沒有,只有在江上的一只小船上,有個披著蓑衣、戴著斗笠的老翁,在寒冷的江上獨自垂釣。通過多媒體的展示,學生了解了這是一首山水詩,并且看到了詩人的意境描寫,展示了有一位老人在垂釣,江上沒有一個人,并且天氣非常的寒冷,沒有行人、飛鳥。這樣的展示讓學生深刻地體會了古詩的真諦以及詩人的情懷。
3 多媒體展示,幫助學生識記
小學語文中有很多的知識點是要求學生去識記的,所以教師要及時地歸類,尤其是那些非常重要的知識點。如果教師還是運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來幫助學生,那么學生的識記效果并不是很好。教師在前面講,學生在下面聽,到底能了解多少,基本上能記住多少,相信教師也不是很清楚的。多媒體運用動畫、聲音以及教師不斷的切換來展示給學生知識點的實質含義,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學生只有真正地明白了才能快速地記憶起來。
筆者將一些知識點做成課件,然后運用多媒體的圖文并茂以及聲音動畫等特性,對知識點進行深一步的講解,學生就會記憶得非常快。同時為了讓學生在娛樂中學習,筆者將游戲引進其中,將游戲與多媒體結合并且與學生互動。如在講解一些生字的時候,筆者將這些生字展示給大家,學生通過多媒體已經完全掌握。接下來就是在游戲中幫助學生記憶,運用動畫來猜一猜字。鼠標的跳動,動畫的浮現,學生的熱情,將這些語文知識很好地記憶起來,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4 寫作賞析,自主學習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寫作在多媒體輔助教學下有了新的創新。在進行寫作教學時,教師運用多媒體來展示一些例文,這些例文在學生的共同努力下進行一定的賞析,在賞析過程中學生踴躍回答,不斷地評論,展現了自主學習的激情。多媒體的展示下,學生對文章賞析得非常好,不僅是在學習中培養了學習的自主能力,還能有效地促進集體榮譽感。多媒體下的寫作賞析是學生學會寫作的良好助手,在它的幫助下,學生在寫作上取得良好的成績。可見多媒體對于小學語文寫作教學起到的作用有多大。
5 豐富知識,鞏固復習
多媒體信息技術促進學生的思維探索,也能很好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理解力,更能有效地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占用一節課45分鐘的時間,基本的語文知識內容很難順利地完成,更談不上去豐富額外的知識。多媒體有效地改進了這些問題,幫助教師節省了很多時間,教師運用剩余的時間有效地幫助學生了解一些課外知識,豐富了大家的頭腦。同時,多媒體的運用還能很好地進行鞏固復習,促進大家對小學語文知識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