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聽那冷雨教案范文

時間:2023-05-16 14:52:0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聽聽那冷雨教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聽聽那冷雨教案

篇1

關鍵詞: 高中語文教學開放閱讀教學多媒體素材

開放性閱讀教學要求營造開放性的氛圍,顧及學生閱讀態度上的主動性,倡導質疑,感悟學習,探索個性化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多給學生開放的空間,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積極地、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去。我們在給學生提供充足的閱讀質疑的空間后,還需要嘗試激發學生走進文本走進意境的興趣,進而豐富學生的想象力,而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是我們實現這一目標的有效途徑。

一、適時適度使用多媒體設備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生對學習產生了興趣,便會引起大腦皮質的興奮,調動各種智力因素,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可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具有聲情并茂、視聽交融、動靜交錯、感染力強的特點,集文字、聲音、圖像于一體,它在處理圖文、動畫、視音頻等方面的良好作用能在很大程度上滿足學生視聽感官的需要,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動機,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1.借助音頻素材營造氛圍

電教媒體融形、聲、光、色于一體,學生可以一邊聽課文,一邊看根據課文內容配置的圖畫或視頻。這些多媒體能清晰地把動態的畫面展示于學生眼前,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使之加深情感體驗,為深入理解文本作鋪墊。曾聽過一堂這樣的課,高中語文選修讀本《聽聽那冷雨》的賞析課,上課之前布置充分預習的作業,將作者余光中的相關資料收集起來,發給學生充分閱讀討論。那是一個飄著小雨的仲秋,天氣有點涼,教室里,學生熱烈地討論著,余光中其人其詩其文無不透著那濃濃的鄉愁。在同學們深深地被詩人濃濃的鄉愁感染時,教師打開多媒體,播放了一段配樂的原文朗誦,同學們的感悟更深了。彼時的課堂外雨聲滴答,聽著婉轉的音樂,聽著動情的朗誦,聽著一滴滴雨敲打秋葉的滴答聲,很多學生眼眶濕潤了。高一學生大多初次過上寄宿的生活,想家時會哭會煩,此時他們感悟到的是那種失去之后的珍惜,故鄉是母親,母親是故鄉,那一刻,無需太多的語言,也不用去理論論證三維目標的整合,一切盡在不言中。

2.借助視頻素材豐富文字內容,拓展想象空間。

電教媒體可以為學生提供生動具體的表象,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給學生以思維上啟迪,使其插上想象的翅膀,積極主動地去思索、去創造。

高中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分析鑒賞能力,有了自己的主見和思想。我講授林黛玉進賈府時做了這樣的設計,上課之前,教師安排學生廣泛收集材料,上課伊始我剪輯兩段視頻分別為87版電視劇《紅樓夢》,08版電視劇《紅樓夢》中林黛玉進賈府的片段,兩段視頻放映完畢學生仔細閱讀原文之后展開討論。在場的學生紛紛對演員的服裝、樣貌、背景布置、家具的陳設、乃至演員的動作表情臺詞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之后,全體同學分組進行創作,寫出創作設想,單獨安排一節課相互評價討論。在這樣的教學中,教師不必說幾句話,可是作品的內容、語言、思想內容等早已深深印入學生腦海。

現代信息技術的使用大大節約了教學時間,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同時突破了教學的時空限制,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研討、主動創新中獲得了知識與技能的提升,既滿足了興趣、情感等的需求,又提高了學生的信息素養。

二、不過不濫,回避多媒體使用誤區。

隨著多媒體教學設備的逐步普及,許多教師上課盡量運用多媒體課件,各學校管理人員,各級教育行政機構都也大力提倡使用多媒體進行課堂教學,可以說現在形成了一種“言課必言多媒體課件”的現象。

1.過多過濫使用,阻礙交流互動。

教育專家指出,教學過程是教師與學生的交往、互動的過程,是師生之間平等對話與交流的過程。那么教師就應該把握好與學生的交往和互動,進行平等對話與交流。有的教師一味地依賴多媒體,在講臺上忙著擺弄多媒體課件,既不深入講解,又沒重難點的板書,讓人看得眼花繚亂,學生眼睛始終盯著屏幕。這是由過去教師講的傳統的單調走向新的現代化的單調,有些本末倒置了。

2.一味拿來,不加選擇,不辨瑕瑜。

很多教師熱衷于從網絡上下載多媒體課件,照搬照抄,不注重自己修正和個性化,其結果無疑是“緣木求魚”,無益于教師的專業成長,更不能充實學生的學識。用現成的多媒體課件來上課無法完全跟著自己的思路和風格走,再加上教學對象的不同,自己的思想、表現方式和技巧運用更難融于課堂教學中,搞不好會手忙腳亂,弄巧成拙,教學效果自然不會理想。

3.嘩眾取寵抑或粗糙簡陋以致南轅北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