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空氣污染的建議范文
時間:2023-06-02 15:02:2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改善空氣污染的建議,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空氣污染;勞動供給,局部均衡模型;勞動生產率
DOI:10.13956/j.ss.1001-8409.2017.03.21
中圖分類號:F249.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409(2017)03-0099-04
Abstract: The paper theoretically analyses the impact mechanism of air pollution on labor supply by constructing the partial equilibrium model.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act of improving air quality on labor supply time depends on the tradeoff of the “income effect” and “substitution effect”, but the latter plays a dominant role, and air pollution will indirect impact on the labor supply by impacting labor productivity. Then empirical examines on the affect of air pollution on labor supply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the direct and indirect effect by impacting income and labor productivity, empir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bstitution effect of air pollution is greater than the income effect, air pollution will reduce labor supply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the direct and indirect effect. Finally,it puts forwar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to inhibit effect of air pollution on labor supply.
Key words: air pollution; labor supply; the partial equilibrium model; labor productivity
中的空氣污染問題備受關注,特別是“霧霾”已成為人們談論的焦點。鳳凰網報道稱,大氣污染的擴散性使得其無法被隔離,對所有人都造成消極影響,比非典等傳染性疾病還可怕[1]??諝馕廴緦趧恿┙o的消極影響也在逐漸顯現,特別是東部沿海地區的空氣污染對勞動力供給的影響更加明顯,甚至出現了“逃離北京”的現象。
國外關于空氣污染對就業影響的研究較早,Ostro以1976年美國健康調查數據為樣本進行實證研究,結果表明空氣中顆粒懸浮物增加1%,勞動者誤工天數顯著增加0.44%[2];Hausman等使用相同的數據,通過控制不同城市個體效應,實證表明顆粒懸浮物增加1個標準差會造成誤工天數增加10%[3]。Hanna和Oliva采用類似自然試驗的方法研究了墨西哥的一座大型煉油廠二氧化硫排放對勞動力供給的影響,表明前者每增加1%,后者會降低0.61%[4]。Carson等以孟加拉國調研數據為研究樣本,考察了砷暴露對農村勞動力供給的影響,結果表明暴露區的勞動力供給狀況較非暴露區的勞動力供給低7.9%[5]。Zivin和Neidell采用Orange Enterprise公司的TET數據分析臭氧水平對勞動力供給的影響,認為臭氧每上升10ppb單位,會減少17分鐘的勞動時間,但這一結果未通過顯著性檢驗[6]。國內方面,李佳以我國1998~2010年省級面板數據為研究樣本,考察了二氧化硫排放對勞動力供給的影響,認為前者每增長1%,后者將減少0.028%,并且這種影響存在經濟發展的“門檻效應”[7]。這篇文獻對該問題進行了初步的研究,但未考慮空氣污染從工資、勞動生產率等方面對就業的間接影響。本文的創新之處就在于除考慮空氣污染對就業的直接影響外,還從空氣污染影響工資、勞動生產率方面考察了空氣污染對就業的間接影響。
1 理論分析
1.1 基本假設
假設1:消費者效用函數為u=u(c,lp),c是消費水平,l是勞動時間,p是空氣污染狀況,由于空氣污染狀況外生,該式表達為消費者在既定的空氣污染狀況下決定自己的消費水平和勞動時間,如果消費者無法忍受空氣污染可以選擇離開。此外,借鑒魏翔的思想[8],假設存在uc>0,ucc
假設2:外生的空氣污染對消費者效用產生兩方面的影響:一是通過勞動供給影響勞動者的效用水平,好的空氣質量有利于勞動者的身體健康,能夠增加勞動者的勞動供給,存在ulp>0;二是通過消費影響勞動者的效用水平,但這種影響是不確定的:一方面,好的空氣質量可能會促使勞動者更愿意外出消費,二者互補,存在ucp>0;另一方面,良好的空氣質量會減少勞動者在某些藥品和鍛煉器材方面的消費,二者相互替代,存在ucp
式(3)表示空氣質量p對邊際收入φ的影響,由ull
式(4)表示空氣質量p對勞動時間l的影響。由于ull0,所以這一邊際影響主要取決于φ/p的大小與符號。將式(4)中ulp和(φ/p)w定義為空氣污染狀況對勞動力供給的“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替代效應”的含義是空氣質量的改善會通過降低負效應而正向影響勞動力供給;“收入效應”的含義是空氣質量的改善通過增加邊際收入而減少勞動力供給。當φ/p>0時,“收入效應”導致勞動力供給的增加(l/p>0),也即“收入效應”和“替代效應”一致造成空氣質量改善與勞動供給時間的正向關系;當φ/p
1.3 勞動生產率的變化
上述分析的一個隱含假設就是勞動生產率不隨空氣質量發生變化,但實際中空氣質量的改善也會改進勞動生產率,Graff和Neidell認為環境污染可以在不影響勞動力供給的前提下對勞動生產率產生影響[9],Clay等發現使用鋁材料管道的城市,更加嚴重的鋁污染顯著降低了勞動生產率[10];楊俊和盛鵬飛認為環境污染與勞動生產率之間存在倒“U”形關系,在環境污染規模較低時會增加勞動生產率,但隨著環境污染規模的增大,環境污染會抑制勞動生產率的增加[11]。本文假設空氣質量p會影響以工資水平代表勞動的邊際生產率,二者之間的函數關系為:
式(9)為工資方程,因變量為平均工資水平lnwage,采用平均工資指數進行調整,剔除物價的影響;空氣污染變量為煙(粉)塵排放量lnsoot,采用煙塵排放量和粉塵排放量的加總表示;X為控制變量,包括實際人均產出lnpergdp,采用GDP平減指數調整后的真實人均GDP表示;人均稅負水平lnperrev,采用整體稅收除以人口數表示;城市化水平lnus,采用城市人口(部分年份為非農人口)占總人口的百分比表示;教育水平lnedu,采用受教育年限表示,計算方法參考李秀敏采用的方法計算[14];老齡化趨勢lnold,采用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表示。式(10)為勞動生產率方程,因變量為全員勞動生產率lnolp,采用國內生產總值除以就業人數表示;S為控制變量,包括產業結構lnstr,以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表示;技術水平lntech,采用國內專利申請授權數表示;還包括城市化水平lnus、教育水平lnedu和老齡化趨勢lnold。式(11)為勞動力供給方程,因變量為勞動力供給lnls,采用年末就業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表示;為考察工資水平與勞動力供給間是否存在倒“U”形曲線關系,本文將工資水平的平方項(lnwage)2引入回歸方程中,Z為勞動力供給方程的控制變量,包括人均稅負水平lnperrev、產業結構lnstr、教育水平lnedu以及老齡化趨勢lnold。本文的原始數據來源于歷年的《中國統計年鑒》《中國環境年鑒》《中國勞動統計年鑒》《中國財政年鑒》和《中國科技統計年鑒》,樣本為中國大陸地區除外的30個省市自治區。為分析影響效應的區域差異性,進一步分三大區域①進行分析。
式(12)中,右邊第一項表示空氣污染對勞動力供給的直接影響效應;右邊第二項表示空氣污染通過影響平均工資水平對勞動力供給的間接影響效應;右邊第三項表示通過影響勞動生產率對勞動力供給產生的間接影響效應。因此,空氣污染對勞動力供給的影響效應取決于三者的權衡,影響系數為θ1+α1(θ2+2θ3lnwage)+β1θ4。
3 實證分析
3.1 回歸結果分析
3.1.1 工資方程回歸結果
對工資方程進行回歸,如表1所示。通過4個回歸方程的AR(1)檢驗、AR(2)檢驗和Sargan檢驗結果可以看出系統GMM模型的設定較為合理,能夠反映真實狀況,檢驗結果具有說服力。
由表1可知,空氣污染增加了工資水平,所有相關系數都在給定的5%水平下通過顯著性檢驗,空氣污染每增加1%,工資水平分別增加0.027%、0.043%、0.014%和0.012%,東部地區工資水平對空氣污染狀況的彈性系數要遠大于中西部地區,這是因為東部地區經濟發展水平遠高于中西部地區,使得居民在滿足基本生活需要之后,更加注重生活質量的提高,空氣污染程度的加重使得居民需要更多的工資來補償這一部分損失,而中西部地區居民所需要的補償卻相對較小,但仍然需要給予一定的補償。
3.1.2 勞動生產率方程回歸結果
表2為勞動生產率方程的回歸結果,可以看出,空氣污染變量在給定的顯著性水平下均通過顯著性檢驗,對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產生了顯著的負影響,空氣污染每增加1%,勞動生產率水平分別降低0.057%、0.114%、0.045%和0.035%。空氣污染會對勞誘叩墓ぷ骰肪場⒐ぷ饜率和有效勞動時間產生影響,如因空氣污染帶來的工人病假以及高素質勞動力“逃離”現象,這都會導致勞動生產率水平的下降。此外,與工資方程回歸結果相似,空氣污染對東部地區的勞動生產率影響遠大于中西部地區,這也表明空氣污染對勞動生產率效率的影響因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同樣具有空間差異性。
3.1.3 勞動力供給方程回歸結果
表3是勞動力供給方程的回歸結果,可以看出,空氣污染降低了勞動力的供給,影響系數在5%水平下通過顯著性檢驗,這與空氣質量改善有利于增加勞動力供給的假設相符,工資水平與勞動力供給呈現倒“U”形曲線關系,在工資水平較低的情況下,增加工資的收入效應大于替代效應,勞動力供給增加,而隨著工資水平的上升,勞動者對生活質量(空閑)的追求高于對工資的追求,此時增加工資的替代效應大于收入效應,勞動力供給減少。勞動生產率上升降低了就業人數,這是因為生產效率與勞動者需求之間存在替代關系,效率越高,勞動者需求越低,因此,隨著生產效率的提高,會伴隨一定裁員,導致部分勞動者失業,降低就業人數。
3.2 空氣污染的勞動力供給效應計算
由于間接影響效應和總效應的大小還取決于平均工資水平的自然對數,這里按照各樣本組內人均工資水平的均值水平計算,根據式(12)可計算空氣污染對勞動力供給的直接影響效應、間接影響效應和總效應,如表4所示。
可以看出,空氣污染除直接降低勞動力供給外,還會通過影響工資水平和勞動生產率間接降低勞動力供給,以全國范圍內的樣本為例,當空氣污染程度增加1%時,勞動力供給直接減少0.045%,間接減少0.034%,空氣污染通過間接效應和直接效應使勞動力供給減少0.079%。分地區來看,不同經濟發展水平造成了空氣污染對地區勞動力供給的影響效應存在差異性,經濟發展水平越高,空氣污染對勞動力供給的直接影響效應和間接影響效應都越大,如東部地區空氣污染對勞動力供給的影響效應為-0.082,而中西部地區空氣污染對勞動力供給的影響效應分別為-0.025和-0.022。
4 結論和政策建議
本文將空氣污染引入勞動力供給的局部均衡模型中,在理論探討空氣污染對勞動力供給的影響機制之后,以我國2000~2012年省級面板數據為例,從空氣污染直接對勞動力供給產生影響效應和通過影響工資水平及勞動生產率間接影響勞動力供給雙重視角考察了空氣污染的勞動力供給效應。實證結果也表明空氣污染除直接影響勞動力供給外,還可以通過增加工資水平和降低勞動生產率間接影響勞動力供給,這些回歸系數均通過了顯著性檢驗,空氣污染對勞動力供給的總效應為負,印證了空氣污染對勞動力供給的替代效應大于收入效應的理論結論。實證分析還表明空氣污染對勞動力供給的抑制效應存在空間差異性,會因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同而不同,經濟發展水平越高,空氣污染對勞動力供給的抑制效應越大。
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議:一是逐步控制并緩解空氣污染狀況,從源頭杜絕空氣質量惡化對勞動力供給的抑制效應,關于如何控制空氣污染問題,學術界已做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許多可行的政策,歸納起來可以分為兩種:“末端治理”政策和“前端控制”政策。我國的環境污染治理應以“前端控制”為主,“末端治理”為輔,完善環保技術研發和引進激勵機制,逐步加大環境污染排放的懲罰力度,雙管齊下降低企業的污染排放水平;二是建立健全空氣污染危害身體健康的監測機制和預警機制。政府應對空氣污染狀況進行監測、整理,準確評估空氣污染的危害程度,在危害之前提出預警,以便相關部門和勞動者做出預防;三是政府部門和民間環保組織還應積極引進國外先進的預防空氣污染對身體危害的技術和經驗,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提高我國政府的危機管理水平,樹立良好的大國形象。
參考文獻:
[1]鳳凰網.誰來應對比非典更可怕的霧霾[EB/OL]. http:///opinion/special/wumai/.2013-01-15.
[2]Ostro B D. The Effects of Air Pollution on Work Loss and Morbidity [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1983, 10(4): 371-382.
[3]Hausman J A, Ostro B D, Wise D A. Air Pollution and Lost Work[R].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Working Paper, 1984.1263.
[4]Hanna R, Oliva P. The Effect of Pollution on Labor Supply: Evidence from a Natural Experiment in Mexico City[R].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Working Paper, 2011.
[5]Carson R T, Koundouri P, Nauges C. Arsenic Mitigation in Bangladesh: A Household Labor Market Approach[J].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2011, 93(2): 407-414.
[6]Zivin J S G, Neidell M J. The Impact of Pollution on Worker Productivity[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12, 102(7): 3652-3673.
[7]李佳. 空氣污染對勞動力供給的影響研究――來自中國的經驗研究[J].中國經濟問題, 2014(5):67-77.
[8]魏翔. 基于閑暇時間-效用函數的居民消費研究――對中國數據的實證檢驗[J]. 經濟科學, 2006(4): 104-113.
[9]Graff Z J, Neidell M J. Temperature and the Allocation of Time:Implications for Climate Chance[R]. NBER Working Paper, 2011.
[10]Clay K, Troesken W, Haines M R. Lead and Mortality[R].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2010.
[11]羈。盛鵬飛. 環境污染對勞動生產率的影響研究[J]. 中國人口科學, 2012(5): 56-65.
[12]Halkos G E,Paizanos E A. The Effect of Government Expenditure on the Environment: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13, 91 (3): 48-56.
篇2
【關鍵詞】 空氣質量; 自然資源; 審計
【中圖分類號】 F239.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5937(2016)23-0120-04
黨的十提出建立系統完善的生態文明體系,對領導干部實行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并開展審計試點。試點的重要領域包括土地資源、水資源以及大氣污染防治等,為開展空氣質量審計提供了依據。近年來,我國一些地方深受大氣污染困擾,盡管環保部門、地方政府采取了多項措施來治理,但公眾對治理的效果心存疑慮。公眾獲取信息的渠道有限,了解空氣質量情況主要通過主觀感受、媒體報道、環保部門的相關數據。與這些了解信息的途徑相比,審計監督具有客觀、中立、公正的特點,引入政府審計進行監督,對于消除公眾疑慮,促進空氣治理措施的落實是一個較好的選擇。政府審計的本質是履行對公眾的受托責任,然而現實情況是由于我國審計機關基本未進行過該領域的專門審計,導致尚未形成一套較為成熟、符合實際的審計規范體系。因此借鑒美、英等一些審計機關的做法,并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開展審計,是比較可行的一個思路。
一、美、英等開展空氣質量審計的情況
(一)美國的空氣質量審計
美國的《空氣清潔法案(The Clean Air Act)》為空氣質量審計的開展提供了法律依據。審計團隊由復合型的專業人才構成,保證了審計項目小組的專業勝任能力。除此以外,美國能源部建立的數據庫包括了與能源消耗有關的各項統計數據以及審計情況,為空氣質量審計的開展提供基礎性的數據支撐。空氣質量一直是美國審計署關注的主題之一,其官方網站上了8份關于該主題的審計報告,如表1所示。
從表1中可以看到美國審計署早在1979年就對空氣質量予以關注,并了相應的審計報告。關于空氣質量審計的內容,美國審計署主要從以下方面展開。一是關注環保部門一些規定、空氣質量標準的程序是否符合相關規定。例如環保署對磚、瓷磚等建筑材料生產過程中的大氣污染物排放了新的標準,新標準執行后,對大氣污染物的控制、監測、檢驗、記錄、報告都會帶來新的成本,審計署檢查環保部門該項新標準時是否對成本―效益等各方面影響進行了充分評估。二是對一些環保政策在執行過程中的資金使用效率進行評估。例如,在減少柴油機空氣污染方面政府對一些項目進行了資助,審計署發現由于減少柴油污染排放涉及公路交通、航運、空運等多個管理部門,而這些項目之間缺乏合作,導致這些項目存在碎片化或者重復資助的現象,降低了資金的使用效率。而且,由于這些管理部門沒有制定相應的績效計量方法,無法有效地衡量資助的資金是否收到了預期的效果。三是對環保部門沒有注意到但可能對大氣造成污染的事項進行評估。例如,對于火電廠的大氣污染物排放管理,環保部門主要是對其電力生產過程中的一些氣體排放規定了標準,但是審計署發現一些火電廠為了有利于污染物擴散,將火電廠的煙囪建得過高。由于空氣質量審計涉及很多專業性的知識,因此審計署采取了一些措施確保審計結論的可靠性。例如審計報告完成后請環保部門復查,邀請空氣質量研究方面的專家參與審計過程,并在報告中詳細記錄被審計單位對報告結論的回應。對審計署的有些審計結論,被審計單位提出了異議,審計署對異議部分進行了二次回應。另外,在報告中使用圖、表的形式使得一些問題的表述更加直觀、形象。例如,空氣質量標準對于幾種主要污染物的排放要求越來越嚴,審計報告中使用點線圖的形式,使得報告閱讀者很直觀地看到幾種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要求排放得越來越少。
(二)英國空氣質量審計情況
由于受工業發展的影響,英國是較早對空氣質量予以關注的國家。1956年頒布了有關空氣質量控制的基本法《清潔空氣法案》,并相繼出臺了多部與空氣質量治理有關的法案。英國的空氣質量審計主要受歐盟生態管理計劃及審計(Eco-management and Audit Scheme)的影響。該計劃重點關注自然資源的有效利用、二氧化碳的排放、政府綠色采購以及可持續發展等內容[ 1 ]。該計劃實施以來取得很好的效果,歐盟的年能源消耗量呈現下降趨勢。
2009年英國審計署了《改進空氣質量――政策發展》的審計報告。該報告主要對英國空氣治理發展政策進行了評述與展望。報告在對近年來英國空氣污染治理效果、現有政策進行評價的基礎上,提出了一些未來政策制定的發展路向。報告內容首先就空氣污染對健康造成的影響以及治理空氣污染可能發生的成本進行了評估。然后對英國、歐盟和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空氣質量標準進行了對比,具體指出英國制定的空氣質量標準某些方面存在的不足之處,并分析如果英國的空氣質量未達到歐盟的標準可能帶來的經濟后果。最后對英國政府制定的空氣污染治理政策、取得的效果進行了總結與評價,指出現有政策、措施不完善的地方。例如在空氣污染治理方面,交通發展計劃和空氣質量管理計劃分別由不同的部門來制定,導致這兩個計劃之間缺乏協調與溝通;現有的空氣污染治理責任按行政區劃來劃分,一些跨地區的空氣污染協作不夠。同時對現有空氣治理的一些方案提出具體改進建議,對歐盟其他成員國例如德國、法國、荷蘭等好的做法進行了介紹,并提出值得借鑒的地方。
(三)香港地區開展的空氣質量審計情況
香港地區在1987年了《空氣污染管制條例》,對空氣質量予以關注。香港審計署在2012年就環境保護署在空氣質量監測及匯報方面的事項進行了審計。審計內容主要關注三個方面:一是在環保部門的管理下,香港的空氣質量各項指標未全部達標;二是對環保部門的空氣污染指數匯報系統進行審計,發現公眾無法便捷地查閱重要的信息,例如在環保署的網站沒有公布空氣質量達標程度的信息;三是對環保部門的績效進行評價,指出環保部門在有關空氣質量管理方面可以改善的地方。在審計建議部分列示得十分詳細,對于審計發現的每一項問題,都提出了五至六條建議。例如:針對空氣質量的管理問題,提出環保部門制定計劃時應列出空氣質量指標達標的時間目標和進度指標,并將進度定期進行公開;將香港地區的空氣質量標準和美國、英國、歐盟及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進行對比的基礎上,提出環保部門應定期修訂空氣質量相關標準;當空氣污染超過標準時,應向公眾提供更加清晰和具體的預防措施,并加強實時匯報、公布空氣質量監測結果。
(四)美、英等開展空氣質量審計的啟示
從上述開展空氣質量審計的情況來看,該領域審計主要以績效審計為主。美國在開展空氣質量審計方面歷史悠久,形成了常態化、持續性的狀況。比較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較為完備的能源消耗數據庫、復合型人才的審計團隊、多年的經驗積累為空氣質量審計開展提供了有力支持。英國、中國香港地區開展的空氣質量審計相對比較單一。英國對空氣質量的關注主要受歐盟對大氣污染排放要求的影響,因此審計內容主要從政策建議層面展開;香港地區則主要是對環保署在空氣質量改進方面進行的評價,關注空氣質量改善的效果。
綜合來看,審計的內容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一是關注空氣質量政策、標準制定得是否合理,評價環保政策時是否經過了充分論證,現有的空氣質量標準是否定得過低等等,采用的審計方法主要以文獻查閱和比較法為主;二是對空氣質量改善過程中采取的措施進行評價,評價的內容主要結合具體的專項空氣污染減排項目進行,采用的審計方法主要有實地考察、訪談、專家咨詢法;三是對環保部門取得的績效進行評價,主要采用的是差異分析法,分析環保部門是否達到了預定的空氣改善目標,如果沒有達到,完成進度是多少等。
二、我國開展空氣質量審計的內容框架
我國在1987年了有關空氣質量的基礎性法律《大氣污染防治法》,2015年進行了修訂,對各項大氣污染物的排放制定了新標準。2013年,國務院了《大氣污染治理行動計劃》,隨后各地方政府也紛紛了相應的空氣治理行動方案。政府出臺了多項財政補貼政策,投入了大量資金,表2列示了中央財政資金專項用于治理大氣污染的情況。
從表2中可以看出中央十分重視大氣污染的治理,2014年與2013年相比,空氣治理專項資金大幅增長。然而,在大氣污染治理方面,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霧霾仍然比較嚴重。一些地方政府對于產能過剩、高污染、高排放的產業去產能行動遲緩,還有一些地方在公布空氣治理效果時,避重就輕,選擇性地信息。投入大量的財政資金用于改善空氣質量,效果怎樣?對此,公眾有強烈的問責需求。因此,在這種背景下引入審計監督十分必要。
近年來我國開展了土地、礦產、森林、水資源等環境審計研究。研究內容主要圍繞資金使用的真實性、效益性和合規性以及資源審計的目標、內容、審計程序、方法和評價指標體系展開[ 2 ]。在實踐方面,與大氣污染治理有關的審計開展了三次,分別是2009年第6號、2011年第11號和2013年第16號審計公告,這三個審計項目主要對企業節能減排情況進行了審計。審計內容一是關注技術改造專項資金使用是否合法合規,是否存在擠占挪用專項資金的情況;二是關注節能工程項目是否按期完工并發揮作用,污水、污泥、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量是否有所減少;三是關注淘汰落后產能的相關政策是否得到了落實。
借鑒美、英等開展空氣質量審計的經驗,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筆者認為我國應將空氣質量納入審計范疇,進行單獨反映。審計內容可從以下方面展開:一是關注大氣污染物節能減排項目是否落實,是否取得了預期效果;二是對空氣質量政策方面進行評價;三是關注空氣質量數據公開的客觀性、及時性。審計方式可以以專項審計的形式開展,也可以在開展其他審計項目時對影響空氣質量的方面單獨反映,予以關注。例如:在對國有企業審計過程中,除了關注財務收支審計以外,還可以評價檢查國有企業是否貫徹落實了國家關于節能減排政策的規定,在減少大氣污染物排放方面是否采取了相應措施;在對黨政領導干部自然資源離任審計過程中,評價領導干部在任期內有無違反國家產業發展政策批準新建高污染能耗項目,任期內空氣質量有無大幅度下滑情況。具體可從表3所示的方面展開審計。
三、Z市開展空氣質量審計的思路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以Z市為例,結合Z市近年來為改進空氣質量采取的各項措施,提出對Z市開展空氣質量審計的設想以及具體思路。Z市是我國北方中部某省會城市,近年來空氣質量不斷下滑,空氣污染較為嚴重,政府采取了多項措施進行應對,然而效果并不理想。由于北方有較多城市與Z市的情況相似,因此選擇Z市進行分析具有較好的代表性。在空氣污染治理方面,Z市政府比較重視,計劃未來5年內投資462億元專項資金進行治理。市政府了《“藍天”工程白皮書(2013―2015)》,制定出臺了《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實施方案(2014―2018)》,成立了由市長任組長的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在全市范圍內采取了超排放的黃標車在市區內限行,全市燃煤鍋爐改天然氣,加強施工工地揚塵污染治理等多項措施。
Z市開展空氣質量審計工作重點應從462億元治理資金的使用入手,評價資金使用的合法、合規性,審查專項資金是否都落實到位、資金使用進度是否符合計劃,資金使用效率如何、是否達到了預期的效果,減少大氣污染物排放的技術改造項目是否按期完成、工程項目是否取得了預期的效果。
首先是政策評價部分可以考察政府部門對于治理空氣污染是否制定了切實可行的計劃,計劃是否清楚地列明了績效指標,每一個時間結點的完成率、完成目標是多少,關鍵績效指標的完成與責任是否掛鉤,責任是否層層分解細化。以該市的《藍天工程白皮書(2013―2015)》為例,該白皮書列出了為改進空氣質量3年內要采取的各項措施,相當于空氣質量改進計劃書。然而計劃中的內容常常冠以定性的指標,例如“大力發展,有效控制”,其中定量的績效指標比較少,一些關鍵績效指標例如全年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全年大氣中度、重度污染天氣預期達到多少等信息缺乏,導致這些措施是否取得了預期的效果難以進行評價。
其次可以評價空氣治理各項措施執行情況。例如空氣污染治理措施中指出如果達到重度污染天氣,工地應停工。審計人員可以采用實地考察法,調查達到重度污染時工地是否停工,如果沒有停工原因是什么,誰將承擔責任,現有的處罰措施是否適當,有沒有效果。
最后可以對空氣質量信息、空氣質量數據進行評價。例如達到重度污染天氣是否對公眾及時預警,是否及時向公眾傳遞可以采取的措施;空氣污染治理工作進度如何,尤其是一些關鍵時間結點;預期目標是否完成,信息是否向公眾及時進行公開等。
四、結論
一些國家和地區由于經濟發展原因,較早地意識到工業發展對空氣質量的影響,因此在空氣質量審計方面已經具備較為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經驗。我國在經濟快速增長過程中,也逐漸意識到環境、自然資源保護的重要性。因此,在這種背景下,借鑒他們的空氣審計實踐經驗,總結其先進技術手段與方法,對我國開展該領域的審計具有重要意義。今后可進一步形成體系,對空氣質量審計開展的法律依據、制度體系、審計方法、報告等內容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篇3
關鍵詞:可吸入顆粒物 SO2 NO2 PM10 時間 空間 變化規律 建議
城市空氣質量的改善是環境保護的重要任務之一。通過測定污染物的時空分布,依據環境質量標準,可以評估城市空氣質量狀況及對健康的危害程度,城市空氣質量受污染物排放和氣象條件影響明顯,由于人為活動導致污染物排放處于變化過程中,不同的天氣狀況對城市空氣污染物轉移、擴散影響差別極大。因此,不同的污染物在不同季節、不同時段、不同空間呈現出一定的變化規律。了解空氣污染物隨時間變化規律,對制定相應的污染防治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一、牡丹江市市區空氣污染現狀
2010年牡丹江市市區環境空氣主要污染物可吸入顆粒物均值為0.070 mg/m3,二氧化硫均值為0.027 mg/m3,二氧化氮均值為0.034mg/m3,均優于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
2010年牡丹江市市區環境空氣主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顆粒物,依次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污染負荷分別為45%、28%、27%。見圖1-1-1。
由此可見,可吸入顆粒物為牡丹江市市區的首要污染物。以下以可吸入顆粒物進行時間、空間變化規律研究并提出防治建議。
圖1-1-1 2010年污染物污染負荷百分比圖
二、可吸入顆粒物的時間變化規律
1、2010年可吸入顆粒物的日變化規律
牡丹江市地處寒溫帶,一年中有明顯的季節變化規律,采暖期和非采暖期污染物的日變化情況差異較大,選擇采暖期和非采暖期的小時均值,對污染物的日變化規律進行分析。
采暖期日變化范圍在0.082-0.301 mg/m3,小時濃度變化存在兩個高污染時段,主要的污染時段為18時至21時、其次為8時至10時。非采暖期日變化范圍在0.041-0.113 mg/m3,小時濃度變化不明顯。詳見圖2-1-1。
圖2-1-1 采暖期和非采暖期可吸入顆粒物日變化圖
由圖可以看出:采暖期可吸入顆粒物最高污染時段基本上是在18-21時之間,其次是8-11時之間,其主要原因:一是逆溫天氣造成的,牡丹江市是盆地地形,采暖期早晚輻射逆溫較強,逆溫層持續時間較長,晚上逆溫出現頻率大于早上,污染物不易擴散。二是機動車尾氣和揚塵造成的,早晚上下班高峰機動車尾氣排放量大,車輛行駛產生揚塵多。
非采暖期可吸入顆粒物未出現明顯的高污染時段。其主要原因是:逆溫出現頻率較少,早晚輻射逆溫較弱,逆溫層持續時間較短,有利于污染物擴散。
2、2010年可吸入顆粒物的季節變化規律
可吸入顆粒物
采暖期可吸入顆粒物均值為0.090 mg/m3,月均濃度范圍在0.059-0.113 mg/m3之間;非采暖期可吸入顆粒物均值為0.052 mg/m3,月均濃度范圍在為0.041-0.069 mg/m3,采暖期明顯高于非采暖期,季節變化明顯。
三、污染物的空間分布規律分析
1、2010年可吸入顆粒物的空間分布規律分析
可吸入顆粒物點年均值范圍在0.065-0.076 mg/m3之間,均未超過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按均值由小到大排列為:環保大樓
2、可吸入顆粒物的空間分布規律分析
環保大樓監測點位所屬西安區,處于城市的上風向,可吸入顆粒物濃度相對較低;文化廣場監測點位所屬東安區,可吸入顆粒物濃度相對較高,主要是面源污染和二次揚塵造成的。
四、牡丹江市市區空氣污染特征及污染原因分析
牡丹江市區空氣仍屬煤煙型污染,但存在向混合型污染轉變的趨勢。
1、污染物來源
牡丹江市區可吸入顆粒物主要來源:燃煤煙塵、揚塵、機動車尾氣、工業廢氣等。
2、污染特征分析
牡丹江市污染以煤煙型為主,其特征污染物為可吸入顆粒物,時間分布特征為早晚污染重于白天,采暖期重于非采暖期。
3、污染原因分析
(1)、能源消耗量不斷加大造成煙塵排放量增加
牡丹江市工業生產和生活采暖以煤炭為主,清潔能源使用比例較低。其燃燒廢氣是影響環境空氣質量的主要因素。“十一五”期間工業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排入環境中的廢氣達34565056億標立米,排放煙塵207327萬噸,二氧化硫213821萬噸。同時有些重點工業企業由于歷史欠帳太多,雖然多次限期治理,但由于投資大,進展緩慢造成工業企業不能穩定達標排放。
(2)、機動車數量驟增,尾氣排放量不斷增大
到“十一五”末,牡丹江市機動車增加到18萬輛,每年向環境中排放的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總烴不斷增大,并且車輛的行駛還增加了二次揚塵,這些都加重了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顆粒物的污染。
(3)、地理、氣象因素不利于污染物擴散
牡丹江市區由于復雜的盆地地形使其具有某些小區域氣候特征,市區經常出現不利于污染物擴散的特殊氣象情況:逆溫天數偏多且逆溫層高度高厚度大、風速較小,這三個因素疊加使污染物極不容易擴散、自凈。
(4)、城市開發建設影響環境空氣質量
城區內大面積的建筑工地的房屋拆遷、施工和殘土清運對市區的影響較大,使局部揚塵污染增大。
五、防治空氣污染的建議及措施
牡丹江市空氣污染仍屬于煤煙型污染。在燃料構成中,煤碳為主要燃料,約占78.3%,電、汽、油等清潔燃料僅占21.7%。針對這一特點,我們建議應采取以下相應的措施:
1、繼續加大煤煙污染整治力度。
加快集中供熱步伐,拆除高架污染點源,控制底架面源,整治街頭露天燒烤。
2、積極調整能源結構,大力推廣使用清潔燃料和型煤,出臺優惠政策,鼓勵使用液化氣、電、太陽能等能源。
3、拓寬軟硬覆蓋面積,控制二次揚塵。尤其在春季干燥、風大的時期,對拆遷工地和施工工地采取遮蓋、灑水等防治措施,把建筑揚塵控制到最小程度。
4、加快市區綠化,建造都市森林,把大氣污染防治納入城市生態系統總體規劃之中,提高大自然本身的自凈能力。
5、繼續加大機動車尾氣監管力度,強制報廢超期服役、污染嚴重的機動車輛、在用車輛尾氣檢測不合格決不允許上道行駛。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室內空氣污染;污染物特性;改善措施
中圖分類號: X511 文獻標識碼: A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日漸提高,各種裝飾材料被應用于房屋裝修當中,這些材料當中蘊含的有毒物質(如甲醛、苯等)會在日常使用中慢慢釋放出來,對人體產生危害。同時,由于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工業廢氣和大量汽車尾氣的排放,使得城市空氣質量日趨惡化,室內空氣作為城市中的一部分,不可避免的也會受到污染?,F代人長時間在室內工作、學習、休息,室內空氣質量的好壞,對于人體健康有著不可忽略的影響。本文將通過各種對比試驗對室內空氣污染物進行檢測,分析探討室內空氣污染的主要性能,以獲得改善室內空氣質量的方法。
一、室內空氣污染物的來源與類別
室內空氣污染物主要有兩個來源,一個是室外污染大氣通過門窗帶入室內,另一個則是由室內建筑和裝飾材料中釋放出來的有毒物質。
室內空氣污染物根據其形態可分為以下3個類別:①物理污染物,其代表物是粉塵、石棉纖維、可吸入顆粒物;②化學污染物,其代表物為甲醛、氨、苯系物、TVOC、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臭氧等;③放射性污染物,其代表物是氡。
二、室內空氣污染物的危害
盡管室內空氣污染物種類眾多,但是最為常見且危害較大的有:甲醛、氨、苯系物、TVOC、氡等5種。這些污染物常常侵害人的呼吸系統、神經系統,有甚者還會致鼻癌、咽喉癌等各種癌癥及白血病的風險;還容易使孕婦出現早產、流產、胎兒畸形等問題。因此,室內空氣污染物的危害是極大的。
三、室內空氣污染物污染特性的檢測監控探討
Ⅰ、主要污染物的檢測
空白試驗檢測
取A小區預檢對象的5戶毛坯房(通風后門窗關閉 24 h采樣 )進行甲醛和苯系物濃度的檢測,取其平均值作為本次試驗的空白對照樣,則5戶毛坯房的甲醛污染狀況如表1所示, 苯系物的污染狀況見表2~表4。
表15戶毛坯房甲醛濃度檢測情況
0~0.04
mg/m3 0.04~0.08
mg/m3 0.08~0.10
mg/m3 0.10~0.16
mg/m3 0.16~0.24
mg/m3 0.24~0.32
mg/m3 0.32~0.40
mg/m3 0.40
mg/m3
以上
5戶 0戶 0戶 0戶 0戶 0戶 0戶 0戶
未超標 超標
表25戶毛坯房苯濃度檢測情況
0~0.04mg/m3 0.04~0.08mg/m3 0.08~0.11mg/m3 0.11~0.40mg/m3 0.40mg/m3以上
5 0 0 0 0
未超標 超標
表3 5戶毛坯房甲苯濃度檢測情況
0~0.04mg/m3 0.04~0.08mg/m3 0.08~0.20mg/m3 0.20~0.40mg/m3 0.40mg/m3以上
4 1 0 0 0
未超標 超標
表4 5戶毛坯房二甲苯濃度分布情況
0~0.04mg/m3 0.04~0.08mg/m3 0.08~0.20mg/m3 0.20~0.40mg/m3 0.40mg/m3以上
4 1 0 0 0
未超標 超標
裝修后室內空氣檢測
取剛交房A小區A棟A單元電梯樓18層共36戶裝修 3個月的房屋為采樣點,分別采集各戶室內空氣樣 (通風后門窗關閉 24 h采樣 )進行甲醛和苯系物濃度的檢測,36戶居室的甲醛污染狀況如表5所示,苯系物的污染狀況見表6~表8。
表536戶居室室內空氣中甲醛濃度分布
0~0.04
mg/m3 0.04~0.08
mg/m3 0.08~0.10
mg/m3 0.10~0.16
mg/m3 0.16~0.24
mg/m3 0.24~0.32
mg/m3 0.32~0.40
mg/m3 0.40
mg/m3
以上
1戶 2戶 4戶 11戶 9戶 5戶 2戶 2戶
未超標 超標
表636戶居室室內空氣中苯濃度分布
0~0.04mg/m3 0.04~0.08mg/m3 0.08~0.11mg/m3 0.11~0.40mg/m3 0.40mg/m3以上
1 5 29 1 0
未超標 超標
表736戶居室室內空氣中甲苯濃度分布圖
0~0.04mg/m3 0.04~0.08mg/m3 0.08~0.20mg/m3 0.20~0.40mg/m3 0.40mg/m3以上
4 10 18 2 2
未超標 超標
表836戶居室室內空氣中二甲苯濃度分布
0~0.04mg/m3 0.04~0.08mg/m3 0.08~0.20mg/m3 0.20~0.40mg/m3 0.40mg/m3以上
4 5 20 4 3
未超標 超標
㈢結果與討論
⑴室內空氣污染狀況分析
取裝修后的室內空氣染污物含量與毛坯房室內空氣污染物含量比較可知:裝修后3個月的室內空氣中甲醛的超標現象比較嚴重 (國家標準為 0. 08mg/m3)。36戶中合格的為 7戶,合格率僅接近 20%, 且其中11戶處于范圍的較高濃度區;而在超標的 29戶中,有18戶是超標 2倍以上,污染十分嚴重。甲醛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如表 五
表9不同甲醛濃度的健康效應
結合表5、表9可知目前裝修居室內甲醛的污染十分普遍,對人體的健康造成重大的威脅,所以必須重視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從表6~表 8可見,裝修居室內苯系物的超標各有不同。36戶中苯 (國家標準 0. 08mg/m3)僅有1戶超標, 所以裝修居室中苯的污染不普遍; 36戶中甲苯 (國家標準 0. 20 mg /m3)超標 4戶,且有2戶超標較嚴重;二甲苯 (國家標準 0. 20mg /m3)超標7戶,且其中3戶超標嚴重。綜上可見,目前新裝修房屋中苯系物的污染比例已近 1/3,且以二甲苯和甲苯的污染為主要特征。
Ⅱ、甲醛、苯系物污染的長效性分析
(1)仍然取A小區A棟A單元電梯樓18層共36戶中跟蹤 4戶新裝修居室,分別于裝修完 10日、1個月、3個月、6個月、10個月采集室內空氣樣 (通風后門窗關閉 24 h采樣),測定室內甲醛、苯系物濃度 (以苯、甲苯、二甲苯總濃度計 ),其各自變化規律如圖 1、圖2所示,各苯系物濃度變化情況如表10所示。
圖1 室內空氣中甲醛隨時間的變化規律
圖2 室內空氣中苯系物隨時間的變化規律
表10各苯系物濃度隨時間的變化情況
從圖1可見,裝修后的居室室內甲醛濃度隨時間呈逐漸下降趨勢,說明甲醛在這段時間內逐漸釋放,且室內甲醛初始濃度越高的居室 (如戶 4),甲醛濃度下降得越明顯。
甲醛初始濃度在標準范圍內的,隨時間的變化甲醛濃度稍有下降,變化不是很明顯,即使 6個月后仍有一定釋放而不會降至很低或無法測出,表明甲醛釋放具有長期性。
甲醛初始濃度超標一倍內的居室在 6個月左右基本可以降至標準限內。裝修后 10個月,初始濃度較高的兩戶甲醛濃度仍未降到標準范圍,說明甲醛的釋放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如果裝修材料使用過多或材料環保等級較差,污染將會持續很長時間,通過通風等目前最為有效的方法在短期內也達不到入住標準。
從圖中還可以看出,裝修后 3個月內這段期間是甲醛釋放最快的時期,所以裝修后的新居至少要3個月以后入住,6個月更佳,且入住后要經常開窗通風換氣, 降低室內甲醛濃度。
從圖2和表10可知, 裝修后的室內空氣中苯系物濃度是隨時間呈逐漸下降趨勢的,說明裝修材料中的苯系物也是逐漸釋放的。在裝修后的 3個月內釋放速率是最快的,3個月后苯系物濃度基本都降至標準范圍內。由此可見裝修材料中的苯系物無長期釋放性,一般 3個月即可釋放完全,即使初始濃度很高、污染很重的情況下, 6個月也能釋放完全。這是因為苯系物的來源主要是涂敷在材料表面的油漆等, 便于釋放, 且無再生源。
為了進一步驗證甲醛釋放的長期性,取一舊城K小區隨機取20戶裝修時間長達數年的居室進行甲醛和苯系物的檢測,結果其中 8戶甲醛超標,各戶濃度分布情況如表11所示, 苯系物無一戶超標。
表1120戶驗證組用戶甲醛濃度分布情況
0.02~0.10mg/m3 0.10~0.16mg/m3 0.16~0.24mg/m3 0.24mg/m3以上
12 5 2 1
未超標 超標
從表11可見,即使裝修數年以上的居室仍有40% 的甲醛超標率,甚至還有超標 2倍以上的嚴重污染戶。分析原因,污染源主要來自裝修材料的使用,不排除家具類甲醛釋放的協同效應 (煙氣干擾已排除 ), 但從中可以看出,甲醛的釋放是一個長期緩慢的過程, 甚至長達十幾年,而苯系物的釋放卻不具有該特征。
(2)家居裝修材料污染物釋放期限計算
據相關參考文獻資料可知,居室中甲醛的釋放源已被論證, 主要是木工板的使用所致。對于木工板中游離甲醛的含量已有相關出廠標準。歐洲標準是每100 g板材中游離甲醛釋放量不超過40mg,我國標準是每100g板材中游離甲醛釋放量不得超過 70mg。若按每 100 g板材中游離甲醛釋放量為 50mg計,一個 10m3的居室最簡單裝修約使用 2張木工板(含門 ), 每張板重約 25kg, 那么2張一共約含游離甲醛25000mg, 按 24 h徹底換氣一次計, 10m3居室24 h能釋放甲醛約 6mg(按充分釋放計 ),因此, 2張板材所含的游離甲醛要 4 000多天近12年的時間能釋放完全。當然這還是在甲醛來源單一、用料較少的理想狀態下進行的推斷,并忽略了膠黏劑中脲醛樹脂分解再次釋放出的甲醛。由此可見,甲醛釋放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四、對策與建議
針對目前室內空氣污染十分嚴重的現狀,采取下列措施降低污染是十分必要的:
1、提高裝修材料的品質;
2、裝修 3個月后入??;
3、減少裝修材料的負載量并經常短時通風是目前解決室內空氣污染問題的最佳方法;
4、有選擇地使用空氣凈化設備,不能盲目依賴,并且注意不要引入二次污染物。
五、結 論
1、新裝修居室室內空氣中甲醛、苯系物污染現象普遍,苯系物中以甲苯、二甲苯為主要污染物; 甲醛超標率達 80%,且其中近 1/2超標2倍以上;甲苯超標率11.1%,二甲苯超標率19.4%,且二者具有同源性。苯污染不顯著,僅為2.8%。
2、通過實際監測和數據計算均證明裝修居室室內空氣中甲醛污染具有長期性,嚴重污染的居室甲醛釋放可達十幾年;而苯系物的污染3個月基本解決,嚴重的不超過 6個月;甲醛和苯系物的釋放均是在裝修的前 3個月劇烈釋放而后趨于緩慢。
3、入住家居,保持經常性通風,是改善室內空氣質量的有效途徑。
參 考 文 獻
[1]羅道成,易平貴,陳安國.建筑和裝飾材料的室內污染對人體危害及預防措施[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3,13( 3): 66-68
篇5
關鍵詞:室內空氣污染危害控制標準防治
中圖分類號:X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3973(2012)004-129-02
大量研究表明,某些污染物在室內的濃度比室外的濃度高,其污染的程度也是室內高于室外,室內空氣污染與室外空氣污染不同,具有積累性、長期性、多樣性的特點,人們長時間在室內大量吸入含有多種污染物的空氣,會引起疲勞、粘膜刺激、過敏性皮炎、哮喘等。
1室內污染物的來源和種類
一般室內環境污染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是來源于室內本身的污染;二是來自于室外的污染。室內污染物的來源途徑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建筑本身造成的污染。如建筑材料中的水泥、沙石,在澆灌的過程中,加入了某些添加劑,礦渣磚里含有某些放射性物質;(2)裝飾裝修過程帶來的污染。如板材、油漆中的甲醛、苯等。尤其是低檔材料更為嚴重。裝飾用的石材,瓷磚等會帶來放射性污染;(3)家具制造使用的膠合板,粘合劑等帶來的污染;(4)人在室內的某些活動。如采暖、烹飪、吸煙、使用化學清洗劑、辦公設備如打印機、復印機等等產生的污染;(5)由室外進入的各類污染物。
室內的空氣污染物主要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氨、可吸入顆粒物、生物性污染物、放射性污染物等。
2室內污染物對健康的危害
2.1室內空氣中含有的無機氣體的危害
二氧化碳高于一定的濃度會使人產生頭痛、惡心、脈搏滯緩、血壓增高等癥狀。二氧化碳與人體血液中血紅蛋白的親和力比氧大240倍,使人產生頭痛、眩暈、惡心、四肢無力等癥狀,嚴重時使人現昏迷、虛脫甚至死亡。臭氧能引起哮喘發作,導致上呼吸道疾病惡化,刺激眼睛,導致視力下降,嚴重時還可誘發淋巴細胞染色體畸變,損害某些酶的活性和產生溶血反應。氮氧化物對人的呼吸道具有很強的刺激性,長期吸入氮氧化物會導致肺部構造改變。二氧化硫對結膜和上呼吸道粘膜具有強烈刺激性,可導致支氣管炎、肺炎、肺水腫和呼吸麻痹。氨是一種堿性物質,它通過吸收皮膚組織中的水分,使組織蛋白變性,破壞細胞膜結構,對人的口、鼻粘膜及上呼吸道有很強的刺激作用,輕度中毒表現為鼻炎、咽炎、氣管炎和支氣管炎。
2.2 室內空氣中顆粒物的危害
顆粒物表面可吸附多種有害物質,60%到90%的有毒有害成分存在于空氣動力學直徑小于10微米的顆粒中,通過人的呼吸進入人體的呼吸道中,并在呼吸系統內沉積,導致細菌、病毒繁殖,刺激和腐蝕呼吸道粘膜,使肺泡中的巨噬細胞喪失吞噬功能,導致肺炎、肺氣腫、支氣管炎、肺癌等。
2.3 室內空氣中含有的放射性污染物的危害
室內空氣中含有的放射性污染物主要是指鈾系中的鐳的衰變產物——氡,它是無色、無味的放射性惰性氣體,易擴散,極易進入人體內產生內照射。氡及其子體可導致人體產生乏力、脫發、白血球降低,使患癌癥特別是肺癌的風險增大,是目前除吸煙以外導致人類肺癌的第二大因素。
2.4室內空氣中含有的生物性污染物的危害
空氣中的微生物種類繁多,主要包括有塵螨、動物皮毛塵屑、真菌和細菌等,其中的致病性微生物是呼吸道傳染病的重要致病源。它們可引起呼吸道感染、過敏性鼻炎、過敏性濕疹、過敏性哮喘,另外水痘、麻疹及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也是由它傳播的。
3 目前我國室內空氣的污染狀況
TVOC污染狀況:
對北大園區內教師、學生住所及會議室、圖書館、計算機房等公共場所3月、4月、5月室內空氣中的TVOC進行的監測研究表明,教工及學生住所的TVOC濃度在0.22-2.0mg/m3范圍內,特別是學生宿舍,由于通風狀況良好,TVOC濃度的變化與溫度呈正相關;空間較大,通風條件較好,裝修程度相對較低的公共場所,如食堂、書庫、舞廳等,TVOC度在0.28-0.96mg/m3范圍內,而對那些空間較小,又具有明顯的TVOC排放源的公共場所,如打字室、復印室、激光照排室、計算機房等,TVOC值較高,變化幅度也較大,濃度0.27-13.0mg/m3范圍內。對新建成的居民樓裝修與未裝修的居室監測結果表明,新裝修的居室內TVOC濃度在2.8-8.9mg/m3范圍內,未進行裝修的居室TVOC濃度與室外的濃度非常接近。
4相關標準
我國2001年12月10日國家質檢總局與國家標準化委員會公布了《室內建筑裝飾裝修材料有害物質限量》(以下簡稱《限量》),即《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釋放限量》、《溶劑型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質限量》、《膠粘劑中有害物質限量》等10項國家標準,《限量》于2002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2002年1月1日國家標準《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以下簡稱《規范》)出臺并正式實施;2002年3月1日建設部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建筑工程室內環境質量管理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規范》及《意見》中規定:凡新建、改建、擴建的民用建筑工程,都被納入了《規范》范圍。
5建議
有人認為只要在家里面就呼吸不到外面被污染的空氣??茖W研究表明,別以為躲在家里就能安枕無憂。室外空氣質量不佳而室內通風又不夠充分,空氣中會產生大量的細菌和病毒,裝修、吸煙和養寵物的習慣又使室內空氣里含有非常危險的甲醛、苯、煙塵和各種病菌,這其中的每一種都會引發危害健康的疾病。不要小看了室內空氣污染,它的質量與家人的身體健康息息相關,因為人的一生中,至少有80%以上的時間都是在室內環境中度過的,而孕婦、老人、嬰兒小孩等人群則可能有高達95%的時間在室內活動。目前很多新婚孕婦流產、小孩白血病等等病例,都告訴我們室內空氣健康的重要性。我們可以選擇無污染的水和食品,而空氣卻無所不在。
根據室內空氣污染的來源,應該采取以下措施來進行治理。
5.1控制污染源
控制污染源被公認為減少污染的最有效途徑。人造石材、大理石、瓷磚、油漆涂料等裝飾材料中含有害物質和氣體將近20種,其中大多數是致癌物質。因此,在裝修中對裝修材料的選擇要慎重,要選擇經過國家權威部門或名牌國家免檢產品及正規廠家生產無毒或低毒的裝飾材料,嚴禁使用有毒物質超標的不合格材料。
5.2加強室內通風換氣
用室外新鮮空氣來稀釋室內空氣污染物,利用空氣對流使濃度降低,改善室內空氣質量。倡導綠色消費,簡化室內裝修,選擇經檢測合格的裝飾材料;強化全民的環保意識,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衛生習慣,做到室內經常通風換氣,并提倡室內禁止吸煙,保持良好的室內空氣質量;改變傳統的烹飪方式,盡量降低烹飪時的油溫;健全相應的法律法規,各相關行業應制定具體的控制措施,加強監督檢查,減少有機溶的消費量和排放量。
5.3室內空氣凈化
室內空氣凈化的主要方法有吸附凈化、等離子凈化、植物凈化、光催化凈化等。吸附凈化是利用多孔性固體吸附劑處理氣體混合物;等離子體是由電子、離子、自由基和中性粒子組成的導電性流體,整體保持電中性;植物凈化是利用綠色植物對有機氣體有選擇性吸附的特性,促進室內污染物的外轉移、擴散,降低室內觀葉植物對甲醛有較好的吸收效果;光催化凈化是基于光催化劑在紫外線照射下具有的氧化還原能力而凈化污染物。
5.4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
通過廣播、電視、報刊以及網絡進行宣傳普及室內環境知識。提高公眾的室內環境意識,提高維持健康室內環境的自覺性。為了改善室內空氣質量,我們可以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1)進行污染源的控制,要嚴格控制大氣污染物的排放,同時加大空氣污染治理的力度。(2)提高室內環境的環保意識。(3)建議安裝室內空氣凈化裝置。在空調系統的密閉空間,保持室內空氣質量的有效方法是采用空氣凈化裝置凈化室內空氣,最好選擇具備分解或吸附有機污染物功能的空氣凈化裝置。
參考文獻:
[1]崔九思.室內空氣污染監測方法[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2.11.
篇6
英國環境部門了空氣質量的十個等級,用以標識輕度空氣污染到重度空氣污染。在4月1日,英國的大部分地區的空氣污染等級為5級,這是中度空氣污染的級別。但是氣象工作者報告說,隨著空氣污染的加劇,當天晚些時候的空氣污染級別達到了8級,甚至9級。
這次突然襲來的撒哈拉揚塵讓藍天指數一直比較高的英國措手不及。諸多研究機構和專家學者、醫務工作者發出了自己的聲音。筆者簡單地總結出八個問題,綜合英國的研究機構及專家學者的意見,試圖為國內日益嚴重的空氣污染的治理以及民眾的防護措施,提供些許有價值的建議。
空氣里有哪些污染物
此次席卷英格蘭和威爾士的空氣污染事件是由撒哈拉大沙漠的揚塵混合英國本土和歐洲的空氣排放物造成的。由于當時英格蘭和威爾士的風力偏弱,導致了大自然生成的污染物和人為造成的污染物產生了雞尾酒混合效應,濃重的霧霾因此籠罩在英國上空。
籠罩在北京等中國大都市上空的空氣污染物主要是微塵,加上二氧化氮、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如果遭遇沙塵暴,那么這些空氣污染物與黃沙和塵土結合,就會形成能見度極低的霧霾。這些污染物導致了空氣質量的嚴重下降。
汽車尾氣是重要的罪魁禍首,汽車排放的尾氣當中包含的污染物,比如一氧化碳、二氧化氮、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以及微塵――這些污染物加上空氣中原本存在的臭氧,在陽光的照射下相互作用,導致空氣質量下降。在這些污染物中二氧化氮和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危害尤其大。
空氣污染物隨氣流運動
這些空氣污染物導致排放地及其周邊地區的空氣產生嚴重污染。它們還可以隨著空氣運動到很遠的地方――這次英國的空氣污染事件中的很多空氣污染物來源于歐洲大陸,它們聚集在英格蘭的東南部地區,造成當地嚴重污染。
撒哈拉沙漠的沙塵是隨著空氣運動來到英國的。氣象專欄作家娜扎內恩?戈哈發介紹說:“近期在沙哈拉沙漠有猛烈的沙塵暴。因為撒哈拉沙漠上空的氣流運動是從南往北的,于是大量沙塵被吹到了歐洲西部,進入威爾士和英格蘭上空。我們見到橙黃色的沙塵的原因是因為近期的降雨。降雨能夠將沙塵從大氣層的上層帶到地面或者地面上空。降雨的水汽蒸發掉了,剩下來的就是橙黃色的沙塵。”
去年覆蓋中國東部的濃重霧霾也是因為空氣運動引起的。空氣污染物當中的微塵會被降雨帶到地面,它們會降落到汽車的擋風玻璃上,以及其他戶外的建筑及物體上。降雨對于其他空氣污染物也有清洗的作用。
空氣污染的威脅
空氣污染會導致眼睛和鼻子過敏,也可以導致哮喘和喉部疾病??諝馕廴緦τ變汉屠夏耆艘约胺尾』颊摺⑿呐K病患者的危害尤其大。英國肺病基金會前任主席凱斯?泡洛茲告誡英國公眾:“有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必須隨身攜帶人工呼吸器,而且他們的人工呼吸器最好帶有空氣污染防護裝置,他們使用人工呼吸器的頻率要增加一倍。在空氣污染非常嚴重的時候,他們最好不要外出,也不要進行戶外活動。”
人們需要戴口罩嗎
在空氣污染十分嚴重的地方,比如說中國,口罩已經成為了很多人的生活必需品。但是倫敦的醫生卡羅爾?庫珀博士卻說:“口罩最好還是不要戴的好。因為口罩未必十分有用,而且佩戴口罩會讓人的呼吸變得困難??谡謱τ谂宕髡邅碚f,其心理安慰作用大于醫學效用。”
沙塵會不會讓航班中斷
很多飛機的乘客都有這樣的印象:2010年冰島南部的艾雅法拉火山爆發,火山灰形成的云團讓途經的飛機陷入混亂。事實上,飛機都害怕沙塵,因為沙塵會導致發動機故障。不過對于此次英國的空氣污染事件,英國空中管制委員會的發言人卻說,沙塵不會對飛機產生太大的影響。他的心理安慰并不能讓公眾信服。
比之于他的說法,英國航空公司的一名官員的說法要中肯得多,他表示:“我們會采取一切措施,避免我們的乘客受到沙塵的影響?!膘F霾和沙塵對于航空器的飛行和降落的危害顯而易見,很多國家經常會因為大霧或者強降雨等原因而中止飛機起降。
空氣污染該如何衡量
英國環境部門已經了標準將空氣質量劃分為10個等級,每一個等級用不同的顏色進行標記。他們還用相應的顏色繪制了英國全國的空氣污染狀況示意圖。倫敦及倫敦東南部地區,包括東安格利亞、埃塞克斯和肯特,空氣污染程度為紫色,這是英國空氣污染的重災區。在英格蘭北部、蘇格蘭和北愛爾蘭等地區,空氣質量的顏色為綠色,標志著空氣污染程度較輕。對于空氣質量,中國也出臺了相應的標準,也用不同的顏色表示不同的空氣污染等級,在這個方面,中國這個受到霧霾困擾的發展中大國,做得并不比英國落后。
污染最嚴重的城市在哪兒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整理的世界上重度污染的城市列表,倫敦還是處于列表的下方的,它的空氣污染程度接近布達佩斯和杜塞爾多夫。世界上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城市是位于伊朗西南部的Ahwan,它的空氣污染程度大概是倫敦的13倍。印度新德里的空氣污染程度是倫敦的7倍。倫敦的空氣質量在世界衛生組織的列表上位于慕尼黑、東京和堪培拉之后??諝馕廴镜闹笖凳歉鶕苛⒎矫字械奈m的數量來制訂的。中國及東南亞地區是全球空氣污染的重災區,北京在世界城市空氣污染排行榜上位置靠前。
重度空氣污染會持續多久
篇7
只有6.8%的家庭使用空氣凈化器
近日,《GOOD好主婦》攜手39健康網就“你家空氣清潔了嗎?”話題在線展開了調查。調查結果顯示——60%以上的家庭對室內空氣質量非常關注;具有整體凈化效能的空氣凈化器是家庭購買首選。
61.8%
非常關注家居家內空氣質量
家庭室內空氣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著一家人的生活起居和日常健康。61.8%的人表示“非常關心”,29.4%的人選擇“一股關心”,5.9%的人“不太關心”,只有2.9%的人認為“無所謂”。
現代人平均有90%的時間在室內,65%的時間在家里。專家指出,孕婦、老人、慢性病人、特別是兒童,比普通成年^更容易受到室內空氣污染的危害。
26.0%
塵螨、油煙、裝修是“污染”罪魁
你認為家里的空氣污染源主要在哪兒?調查顯示:“塵螨、細菌、花粉等微生物滋生”(26.1%),“吸煙、廚房油煙等有害氣體”(22.8%),“室內裝飾材料、家具散發出的有害物質”(19.6%)排在前三位?!翱照{等家電污染”(18.5%),“清潔用品等化學污染物”(8.7%),“其他”(43%)依次徘在后面。
也許看起來一塵不染的室內環境里,實際上空氣中漂浮著大量污染物,而這些都成為“無形殺手”,除了健康有效地趕走灰塵外,環保裝修也是關鍵。
39.8%
通風保持家庭空氣清新
在凈化室內空氣的方式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見解。調查中,39.8%的人認為“保持通風”比較有效,31.8%的人選擇“定期清潔”,23.9%的人用“栽種綠植”的方法,2.3%的人“會使用空氣凈化器/空氣消毒機”。
對比其他的凈化方法,空氣凈化器/空氣消毒機絕對是改善室內空氣的良策,具有環保、方便有效、全面等優勢。專家建議在挑選凈化器時應該選擇具備節能、低噪、高效等功能的產品。
6.8%
正在使用空氣凈化器
空氣凈化器能對有毒有害的氣體及一些細菌、病毒等進行快速降解,從而高效殺毒、滅菌、去異味、消煙、除塵,且無毒害物質產生。但是調查數據顯示,目前使用的人并不多,占6.8%。
點開京東商城網站,我們會發現,空氣凈化器等相關產品多達二十多頁,接近600件,不同品牌、不同功效的產品異常豐富。價格也相差懸殊。據相關家電協會的統計,未來五年空氣凈化器市場容量每年將以30%的速度增長。
52.9%
最看重整體凈化效能
篇8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學的發展,科學的發展帶來新技術、新工藝及新產品,使得人們的居住環境得到了極大的改善,隨之人們對環境的要求也在提高。近年來,人們在研究中發現,在結構裝修中,存在大部分的有害空氣物質,其嚴重威脅到人們的身體健康,白血病、乏力、健忘癥、不孕不育等癥狀越來越增多,調查中也發現,室內空氣污染也增加了人類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每年我國有數十萬人死于室內有害空氣的污染。對此本文針對室內空氣污染物的來源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防控室內空氣污染的建議。
1室內空氣污染主要污染物及其來源
室內空氣污染物的種類多種多樣,主要有甲醛、苯、氨、氡、CO、SO2、NO2、顆粒物、微生物、PAHs、VOC、煙草煙霧、石棉等。研究發現,室內污染物的來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1 建筑物
高堿混凝土和在混凝土中滲入防凍劑在目前的建筑工程中廣泛使用,它們都含有大量的氨類物質,同時室內使用的地磚、石材、瓷磚等也都含有氨類物質,氨類物質會隨空氣中溫度、濕度的變化而逐漸釋放出來,容易造成室內空氣中氨的含量超標。
1.2 居室裝修
在現代化的裝修中,給室內帶來更美觀的效果,但乳膠漆、壁紙、大理石板材、木板材、裝飾玻璃、屋面吊頂等裝飾材料都會釋放出大量揮發性的有機物對空氣產生污染。
1.3 室內家具
在家具生產過程,使用不合格的板材,劣質膠水、油漆等,這些不合格產品中含有大量的甲醛、苯等有害物質會在室內空氣中釋放出來。研究發現,長期在含有此類有害物質的環境下生活,會造成頭痛、惡心、嘔吐等,甚至出現呼吸、循環系統衰竭等各種癥狀。
1.4 廚房油煙
家庭廚房油煙中含有大量揮發性的有機物和顆粒狀物質,且油煙可以在空氣中以氣態、氣熔膠態形式存在,其具有可吸入性、免疫毒性和致突變性,危害人體健康。
1.5 家用電器
我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電視機、微波爐、電腦、手機在使用過程中,會產生各種不同形式的電磁波輻射。輻射波是可以穿透人體的,且室內顆粒物質在輻射波下會加速運動,加大其進入人體的呼吸道感染。當人體長時間在輻射波超量條件下工作,人體的血紅細胞甚至可能被殺死。
2室內空氣主要污染物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2.1 甲醛
甲醛對人體的危害是長期的,當人體吸入的甲醛溶度較高時,會產生支氣管哮喘,引起慢性中毒,出現粘膜充血,過敏性皮炎,全身乏力、心悸、頭痛等。
2.2 氨
氨極易溶于水,刺激性強,當人體長時間接觸氨,會引起喉頭水腫、痙攣,甚至出現呼吸困難、昏迷、休克。
2.3 苯
苯是強烈致癌物質,當人體吸入高溶度笨,會產生惡心、頭痛、胸悶、頭暈,甚至出現呼吸、循環系統衰竭,精神萎靡、記憶里銳減等神經性衰弱等。
2.4 TVOC
TVOC會引起集體免疫性失調,影響中樞神經系統系統,產生頭痛、頭暈、胸悶,甚至影響消化系統,損害肝臟和造血系統等。
2.5 氡
當氡隨著氣管粘膜進入人體肺部時,將造成人體白血病、呼吸道疾病甚至引發肺癌,國際衛生組織研究發現,氡是引發肺癌的主要致癌物質。
3室內空氣污染的防治措施
3.1 建立健全室內空氣質量法規:
1998年,我國針對公共場合的CO2、CO、可吸入顆粒物濃度和細菌數量等制定了第一部法律《公共場所衛生標準》;1996年,在該標準的基礎上引入了對甲醛含量的限制。針對室內空氣出現的問題,先后頒布了《住房內氡濃度控制標準》(GB/T16146-1995)、《居室空氣中甲醛的衛生標準》(GB/T16127-1995)、《室內空氣中臭氧衛生標準》(GB/T18202-2000),2001年,國家頒布了《室內裝飾裝修材料有害物質限量標準》和《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這些標準的出臺,對人們加強室內環境衛生的保護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3.2 裝修選材防治
在裝修過程中,對裝修材料進行嚴格把關,根據國家制定有害物質的相關控制標準,做到慎重選材,購買建筑材料時應具有產品合格監測報告,同時盡量選擇環保產品。如在選用大理石、花崗巖等石材時應檢測其放射性是否超標,使用油漆、涂料時應選用水性健康型的合格產品。環保裝飾材料并不是沒有有害物質,而是其有害物質的含量或是釋放都在國家控制標準范圍之內,在使用時較之一般材料將更加安全。
3.3 家用電器的合理使用
電視機、電腦、電冰箱等電器都是容易產生電輻射的家電,不宜集中擺放在臥室內,家用電器盡量分開布置,減少超劑量輻射的污染危害,盡量避免多種家電的同時使用。家電使用時,應保持一定的安全使用距離,減少受電磁輻射的影響,人與電視距離應在5m左右,與日光燈距離在3m,家庭有孕婦和小孩的盡量不要使用微波爐。
3.4 使用空氣凈化器防治
使用空氣凈化器,對改善室內空氣質量是十分有效的,目前市場上常用的空氣凈化器主要有:濾網式空氣凈化器、纖維活性炭景點濾網空氣凈化器、電子集塵空氣凈化器、負氧離子空氣凈化器。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對室內凈化選用需要的凈化器。
3.5 植物防治
在室內種上幾盆植被,不僅能夠美化環境,同時也能凈化空氣。如吊蘭能夠有效吸附室內有毒氣體,蘆薈能夠吸收室內甲醛,仙人掌能夠有效減少室內電磁輻射量等。綠色植物盆景既能取到美化環境的功效,亦能有助于人體的健康。
3.6 室內通風防治
保證室內的有效通風是保證室內空氣質量的最有效、最經濟的途徑。對于新裝修的住房,要保證長時間的開窗通風,增加室內空氣的有效流動,讓室內的有害物質盡量流散,減少室內空氣污染。
4結語
減少室內空氣污染,提高室內空氣質量。通過科學技術水平,來加強室內空氣的環保,減少室內有害空氣的排放,同時注意室內空氣的通風換氣,降低室內空氣的污染,保護人們的身心健康。
參考文獻
[1]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科技標準司,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室內環境與健康[M].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2.
[2] GB 50325-2001,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2006年版)[S].
篇9
從謀生計到謀生態的轉變
山清水秀但貧窮落后,不是生態文明、不是美麗中國;同樣,強大富裕但環境污染,也不是生態文明、不是美麗中國。對此,宋維明的觀點十分明確。
他說,近年來,雖然我國的工業化進程飛速發展,經濟實力顯著提高,但是犧牲環境發展模式的弊端逐漸顯露,環境污染、水源污染、空氣污染等,使藍天白云和一方清水在一些地區成為一種奢求,更為嚴重的是,生態環境的惡化直接威脅著廣大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正是在這種背景下,人民群眾對環境與健康關系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人們的需求觀念也在從“求溫飽”到“求環?!?,從“謀生計”到“謀生態”轉變。
面對民眾“看到藍天白云,呼吸新鮮空氣”的訴求,我國政府高度重視空氣質量的改善,加快環境整治步伐,2012年2月19日,國家新修訂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正式,增加了細顆粒物即PM2.5的監測指標,逐步試點到2016年全面實施。2012年12月5日,《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規定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重慶等在內的重點城市,將嚴格限制鋼鐵、水泥、石化、化工、有色等行業中的高污染項目。今年6月14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部署大氣污染防治的十項措施。這一系列舉措,體現了黨和國家同廣大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奮斗”,徹底改善空氣質量的決心。
宋維明指出,空氣污染的治理,賦予了林業新的使命和機遇??v觀西方發達國家治理空氣污染的歷程,單純以控制排放、犧牲經濟發展來實現目標是不現實的,必須采取治本之策,必須應用自然生態系統的力量來達到綠色控制、可持續發展。森林生態系統以其獨有的優勢,成為應用生物措施治污治本的不二選擇。
森林在改善空氣質量中
有作用
宋維明告訴記者,空氣污染是影響人體健康的主要環境風險。在污濁空氣的眾多組成部分中,可吸入顆粒物對人的影響要大于其他任何污染物,是包括懸浮在空氣中的有機和無機物的固體和液體復雜混合物。通過這些顆粒的氣動直徑加以界定,對人體健康危害最大的是氣動直徑小于2.5 Pm的可吸入顆粒物,即通常所說的PM2.5。今年2月份,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已經正式將PM2.5命名為“細顆粒物”。
據宋維明介紹,如何有效降低空氣中細顆粒物的含量,成為當今世界最為關注的課題。經過多年來對森林功能和生態環保方面的研究發現,森林除了具有改善小氣候、降低溫度、減緩熱島效應、消除噪音、應對氣候變化等大家熟悉的功能之外,還具有改善空氣質量、促進公眾身心健康的獨特功能。
宋維明將森林在改善空氣質量方面的功能,歸納為作用。
一是減塵作用。研究證明植被覆蓋率和綠地百分比與可吸入顆粒物濃度呈負相關關系,因此,森林可以通過覆蓋地表減少細顆粒物的來源,從而起到減塵作用。
二是滯塵作用。森林植物表面可吸附并捕獲細顆粒物。葉表面絨毛、溝槽、葉脈、小室、條狀突起等結構能夠促進顆粒物的沉積吸附,從而起到停滯塵埃的作用。
三是阻塵作用。森林林帶可改變風場結構,阻攔細顆粒物。據測算,城市繁忙交通要道兩側配置林帶寬度應不少于5m,可產生阻攔塵埃的作用。
四是吸塵作用。森林植物表面的氣孔可以吸收和轉移細顆粒物,起到吸塵作用。
五是降塵作用。干沉降實驗證明,森林屏障可降低風速,促進細顆粒物沉降,起到降塵作用,并且森林的降塵量大于荒地和草地。
六是殺菌作用。森林能分泌出殺傷力很強的殺菌素,殺死空氣中附著于細顆粒物上或游離的病菌和微生物,減少其危害。研究數據表明,一公頃檜柏林每天能分泌出30公斤殺菌素,可殺死白喉、結核、痢疾等病菌。
七是吸收有害氣體作用。大氣污染物中的氨和硫都是植物需要的營養元素,是植物體內氨基酸的組成部分,自然狀態下,植物生長所需要的氨、硫大部分來自大氣沉降。植物通過其葉片上的氣孔和枝條上的皮孔,將大氣污染物吸收體內,在體內通過氧化還原過程產生無毒物質,或通過根系排出體外,或積累儲藏于某一器官內,通過這一過程即可實現對大氣的凈化。
八是吸附重金屬作用。喬木根部周圍,單位面積土壤重金屬含量一般是其他灌木、草地等參照樣本地的幾倍到幾十倍,這說明喬木葉片吸附了含有重金屬微粒的粉塵,隨雨水沖落于根部,造成了根部周圍重金屬含量的升高。其他一些研究也證明,森林植物對大氣鉛、鎘等重金屬污染物具有一定的吸收能力,如:桑樹、黃金樹、榆樹、旱柳、梓樹對鉛吸收量較高,而青楊、桑樹、旱柳、榆樹、梓樹、刺槐吸鎘量則較高。
宋維明說,由此可見,森林能夠從源頭降低空氣污染,提升空氣質量。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森林在治理空氣污染過程中起到的積極和重要的作用,進一步加強這方面的研究,更加重視林業建設、強化科研支撐,營造“植樹造林、綠化祖國”的良好氛圍。
北林大在保障公眾健康
方面的實踐
宋維明說,作為中國林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最高學府,北京林業大學站在服務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和現代林業發展的高度,注重以強化學科建設帶動拔尖人才培養,以人才質量提升帶動科研服務創新,以科技成果轉化帶動服務行業和地方需求。充分發揮高等學校的“智庫”和“智囊”的作用,有效地促進了現代林業和生態環境建設,為保障人民的身心健康做出了積極努力。
一是夯實林學等傳統優勢學科的實力,在發展中尋求突破和創新。學校逐步做大做強傳統優勢學科,在保持森林培育、森林保護、森林經營等學科領先的基礎上,不斷賦予傳統優勢學科新的內涵,發展新興的學科領域,相繼成立了全國唯一的,以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學科為支撐的自然保護區學院,和以具有生態與林業鮮明特色環境科學學科為支撐的環境學院。新興學科有力地支持了傳統林學學科組成的相關專業,在2012年學科評估中,學校的林學和風景園林學排名全國第一,彰顯了辦學實力。
二是緊跟國家和行業部門的重大需求,為決策咨詢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持。學校主動承擔起為國家和行業提供科技咨詢和政策建議的責任,積極參與南方雨雪冰凍災害、汶川地震災后重建和北京7.21特大暴雨的災后生態環境恢復等工作。學校承擔了“首都平原百萬畝造林科技支撐工程”課題,為首都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針對日益嚴重的空氣質量問題,學校又牽頭承擔了國家林業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研究項目——“森林對PM2.5等顆粒物的調控功能與技術研究”,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三是強化林業行業專業人才的培養,為國家輸送大批高水平人才。學校將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作為始終不渝的辦學目標,辦學六十多年來,學校培養出以13名兩院院士為代表的10萬余名高級人才,他們大多活躍在林業和環保行業,成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和林業建設的中堅力量。近年來,學校緊跟時代需求,在林業、生物學等學科創新開展“梁希實驗班”、“理科教學基地”等人才培養實踐探索,取得了喜人的成績,學校畢業生獲得了用人單位的普遍好評。
四是構建政產學研用一體化新的辦學模式,推動現代林業高等教育的創新性發展。學校積極實踐林業資源的綜合利用和有序開發,著力打破政府部門、研究院所、行業企業與高校之間的資源壁壘,圍繞林業及相關產業開展深度的合作。合作單位包括國家林業局、環保部、水利部和遼寧、貴州、內蒙古、河南、湖北、福建、廣西等省市的林業廳局;中國林科院、中國水科院、中國環科院、國際竹藤中心等科研機構以及東方園林等知名企業。2011年,學校與其他10所行業特色高校發起成立了“北京高科大學聯盟”,形成了資源的優勢互補。一系列合作的深入開展,為現代林業的多元化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發揮林業高校在改善空氣
質量中的作用
在宋維明看來,治理空氣污染、提升空氣質量是關系到全民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的大事。林業高校應該緊跟時代需求,依托科教優勢,積極投身到生態環境保護的事業中去,做出更大的貢獻。同時也希望社會各界更加重視林業高校的建設和發展。
宋維明認為,要強化政策引導,高度重視林業科學研究。森林被譽為“地球之肺”,在涵養水土、調節氣候、改善空氣質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林業行業具有顯著的公共性、基礎性和社會性,政府部門在林業發展中占有主導地位。我們要站在可持續發展、造福子孫后代的高度上思考林業建設的模式,逐步改變傳統的“頭疼醫頭、腳疼醫腳”,“先污染、后治理”的方式,由政府部門牽頭,建立前瞻的、長效的林業科研的發展思路,引領高校和科研院所積極投入到林業的基礎研究中來,探索森林與污染物作用的機理,考慮生態需求,甄選出適合的造林樹種和最佳造林模式,在資源配置和資金投入上加大傾斜力度,進一步發揮林業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的重要作用。
宋維明指出,要合理采用城市森林技術,增強應對空氣污染的能力。我們要從尊重自然和生物規律出發,繼續做好植樹造林和綠化工作,最大限度的發揮林業的生態功能。在技術層面,要多營造喬木林。喬木相對其他綠色植物在抗污染、凈化空氣方面有更突出的優勢。綠化設計上,要在兼顧景觀效果的同時,常綠與落葉、喬木與灌木、花草與水景合理搭配,營造近自然的森林環境。
宋維明指出,要切實加強植樹造林和森林保護,增加森林的覆蓋率。影響森林生態功能發揮的因素很多,但最基本的指標就是綠量的大小,一定程度上可理解為森林覆蓋率的大小。開展植樹造林和環境綠化,不斷增加有林地面積,提高森林覆蓋率,是應對包括細顆粒物在內的大氣和環境污染的必然措施。同時,要加強森林保護工作,在森林經營上,強化撫育管理,保持城市森林的健康和活性,最大限度發揮城市森林的生態作用。另一方面,要強化人口聚集區的綠化,建設森林城市,增加身邊的綠量。
篇10
“寫字樓病態綜合征”出現于每個人身上的癥狀不一。不同人接觸相近濃度的同一種污染物,可以有不同的反應。例如,有些人對生物污染物會產生劇烈的過敏反應,但有些人則不會受影響。同樣,接觸低濃度的化學品,會讓某些人感到不適,但對有些人則沒有感覺。總體上,研究發現,患有呼吸系統或心臟疾病的人,更容易受到室內空氣污染物的影響;同時,女性的病態寫字樓綜合征發生率明顯高于男性。
找準源頭才能對癥下藥
污染辦公室空氣的主要是三種物質:化學污染物、生物污染物和懸浮微粒。
化學污染物的源頭包括二手煙(尼古?。?、復印機產生的臭氧,以及樓宇內的裝飾材料、地板地毯,甚至是清潔用品。同時,室內充滿著高水平的細菌、過濾性病毒、真菌等,這些東西可能是由于樓宇維護保養不當、漏水、濕度控制不當、水汽凝結等因素造成的,也可能是由戶外帶入。而微粒是懸浮在空氣中的固體或液態物質。塵屑、污垢或者其他物質的微粒都可以從戶外帶進辦公室,或者由辦公室里的某些活動產生。
一些活動既會產生化學污染物,也會產生有害的懸浮微粒――比如吸煙和復印文件。二手煙的危害自不必言,香煙煙霧有些會附著在顆粒物上被消除掉,但大部分會被室內的其他人員吸入肺部。而復印機、激光打印機等都會排放出臭氧,高濃度的臭氧本身就會引起惡心、頭痛,以及哮喘等呼吸道問題。而且,據《美國科學院院刊》最新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臭氧一旦接觸人體表皮上的油脂,就很容易與其中的化學成分“鯊烯”(squalene)發生反應,產生一系列揮發性的東西,刺激呼吸道和皮膚。
辦公室建筑產生的污染問題和家庭裝修相似。有些來自裝飾材料――油漆、膠合板、刨花板、泡沫填料、內墻涂料、塑料貼面等材料均含有甲醛、苯、甲苯、乙醇、氯仿等有機蒸氣,都具有相當的致癌性;還有一些則來自建筑物自身――地下土壤和石材、地磚、瓷磚中的放射性物質形成的氡,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放射性氣體,對人體危害極大;而北方冬季施工加入的防凍劑,會滲出有毒氣體氨。
在寫字樓中,除了以上“空氣殺手”,還有一些更不為人所知的潛在污染源。比如涂改液、某些空氣清新劑或是過于濃郁的香水等也會產生對呼吸系統、神經系統有刺激的物質。負離子空氣凈化器會排放出一定量的臭氧。還有報告顯示,即使是燒壞的熒光燈管也會散發多氯聯二苯。
遠離污染要有維權意識
改善辦公室空氣質量,一般可以從三方面著手:
一是消除污染源。比如實施禁煙政策;或是將污染源隔離,比如將復印機設置在遠離一般工作的地方;或是控制使用時間,比如只在非辦公時間進行殺蟲、清潔工作。
二是將污染物稀釋。這很容易理解,比如多開窗,或加強通風設備的功能。
三是使用空氣過濾裝置,清除空氣中的污染物。
不過,根據國外專家的建議,與其被動等待物業部門的統一行動(比如改善通風設施等),不如身在辦公室里的人們主動站出來捍衛自己的呼吸健康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