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統計學分析方法范文
時間:2023-07-11 17:50:5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常見的統計學分析方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 主動脈夾層 雙排SCT平掃 診斷價值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14.270
主動脈夾層(AD)是最常見的主動脈疾病,在主動脈異常中膜結構和異常血液動力學相互作用下,血液通過主動脈內膜裂口進入主動脈壁造成正常動脈壁分離的疾病。有資料報告,主動脈夾層1周內的死亡率達50%,1個月內的死亡率60%~70%,及時診斷和給予相應治療成為提高臨床治療效果的重要途徑之一。目前臨床主要的檢查方法為MRI、CT、總和超聲及血管超聲造影。2007年3月~2011年11月收治急性主動脈夾層患者56例,通過雙排SCT平掃和MRI兩種檢查,對檢查結果進行統計分析,旨在探討雙排SCT平掃在AD診斷中的臨床價值。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07年3月~2011年11月收治急性AD患者56例,根據DeBaKey分型[1],Ⅰ型17例,Ⅱ型9例,Ⅲ型30例;其中26例采用GE HisPeed DUAL雙排螺旋CT平掃檢查為實驗組,其中男19例,女7例,平均年齡456±74歲;30例采用GE O.2開放式永磁MRI檢查,其中男21例,女9例,平均年齡472±81歲。
DeBaKey分型:①Ⅰ型:自升主動脈到降主動脈甚至到腹主動脈均受到主動脈夾層累及;②Ⅱ型:僅升主動脈受到主動脈夾層累及;③Ⅲ型:僅降主動脈受到主動脈夾層累及,若向下未累及腹主動脈為Ⅲ A型,向下累及腹主動脈為Ⅲ B型。
方法:實驗組采用GE HisPeed DUAL雙排螺旋CT平掃檢查,對照組采用GE O2開放式永磁MRI檢查,將兩組檢查結果進行統計學分析。
統計學處理:數據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50進行處理分析,所有數據均以(X±S)表示,采用X2檢驗或t檢驗作統計學分析,所有計量資料均用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P<001為差異有極顯著性,并對數據進行相關分析。
結 果
實驗組檢查結果陽性24例,陽性率9231%,對照組檢查結果陽性29例,陽性率9667%,兩組檢查結果陽性率進行統計學分析,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兩組檢查結果陽性率對比,見表1。
經檢查,實驗組Ⅰ型6例,Ⅱ型2例,Ⅲ型15例,靈敏度8846%;對照組Ⅰ型9例,Ⅱ型7例,Ⅲ型13例,靈敏度9667%,將兩組檢查結果靈敏度進行統計學分析,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兩組檢查結果靈敏度對比,見表2。
討 論
AD是嚴重的心血管急重癥,發病突然,致死率較高,嚴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常見的病因包括:馬凡綜合征、先天性心血管畸形、主動脈粥樣硬化等。雙排CT和MRI檢查時診斷AD的主要手段[2]。雙層SCT掃描因其掃描速度快,具有圖像重組等功能,能清晰的顯示血管內膜鈣化,而被廣泛應用于臨床診斷中。有研究發現[3],雙層SCT檢查AD患者的靈敏度達90%。MRI檢查的分辨率高,能夠任意選取成像層面,成像的視野相對較大,能清楚的顯示主動脈夾層的解剖形態及病理變化,以及各種序列、方法相輔相成,在診斷AD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是目前臨床上重要的診斷方式之一[4]。隨著MRI成像技術的發展,在AD的早期診斷方面,MRI具有較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5]。
本研究發現,實驗組檢查結果陽性24例,陽性率9231%,對照組檢查結果陽性29例,陽性率9667%,兩組檢查結果陽性率進行統計學分析,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實驗組Ⅰ型6例,Ⅱ型2例,Ⅲ型15例,靈敏度8846%;對照組Ⅰ型9例,Ⅱ型7例,Ⅲ型13例,靈敏度9667%,將兩組檢查結果靈敏度進行統計學分析,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綜上所述,雙排SCT平掃與MRI對AD的檢查結果陽性率及靈敏度都相對較高,能夠對AD患者的及時診斷提供可靠的臨床診斷資料,使患者得到及時治療,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降低死亡率。
參考文獻
1 向人駒,馬大慶,張雪林,等.醫學影像診斷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10.
2 龔雪鵬,宦怡,孫立軍,等.螺旋CT造影在主動脈病變中的臨床應用[J].實用放射學雜志,2006,22(10):1217-1220.
3 賈文宵,汪師貞,戴建平,等.主動脈夾層磁共振診斷與超聲等診斷方法的比較[J].中國醫學影像技術,2002,18(8):782-784.
篇2
【關鍵詞】急腹癥;年齡;外科處理
急腹癥(acute abdomen)是外科常見病之一,并且因為起病急,進展快;因此需及時,正確,有效地處理[1]。急腹癥包含多種疾病,病情急而診斷較為困難,并且要求臨床醫師及時準確的做出診斷治療,以免危及患者生命。為此我們對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入院的急腹癥的構成比及治療進行總結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0年1月至20011年1月我院外科收治的急腹癥患者1498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仔細詢問病史,進行相關的體格檢查,同時,根據病情需要進行三大常規檢查,尿淀粉酶,心電圖,腹部超聲,CT檢查。病情根據患者年齡分為兩組,年齡大于等于60歲患者為老年組,629例,其中男性患者355例,女性患者274例,年齡18歲到60歲的為中青年患者869例,男性519例,女性350例。
1.2 治療方法:外科處理:1 暫時禁食,病情嚴重者給予胃腸減壓。2根據臨床表現及輔助檢查絕對是否進行剖腹探查或者手術治療。麻醉方法:腰麻818例,硬膜外麻醉421例,靜脈復合麻醉259例,1498例均行急診手術或者剖腹探查術,其中行闌尾切除術926例,急性膽囊炎,膽結石282例,腸粘連梗阻松解術116例,腸管部分切除術74例,胃潰瘍和胃癌出血行胃大部切除術和胃癌根治術58例,28例急性胰腺炎行多管引流術,結腸造瘺術15例。
1.3統計學分析:所有數據經過校對均輸入計算機,采用spss17.0建立數據庫,計量資料用t檢驗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進行統計學分析,以P<0.05有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2.1兩組常見的臨床癥狀和特征比較:通過分析發現兩組主要的臨床表現為:腹痛,嘔吐,腹瀉,發熱,大便帶血,常見的體檢結果:腹部壓痛,反跳痛緊張。其中,WBC升高(X2=70.87 p<0.01),大便帶血(X2=123.34 p<0.01)比例老年組明顯高于中青年組患者,腹痛(X2=33.38 p<0.01)比例中青年組明顯高于老年組,詳見表1。
2.2 兩組患者患病情況比較分析:經過比較發現急腹癥患者患病率最高的為闌尾炎,其發病率明顯高于其他疾病,差異均有明顯的統計學意義(p<0.01)。其中闌尾炎,胃癌,結腸癌患病率明顯高于中青年組患者的發病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2.
3 討論
急腹癥(acute abdomen) 是以急性腹痛為突出表現需要緊急處理的腹部疾病,外科急腹癥是指需要外科手術治療的急腹癥。急腹癥具有發病急、病情重、變化快,病情復雜的特點,因此急腹癥的快速診斷及時的外科處理對于急腹癥患者的預后有重要的意義。
本研究顯示外科急腹癥患者早期表現以腹痛為主,本研究顯示老年組患者和中青年組患者都以腹痛為主要的體征。但是老年組急腹癥患者腹痛的比例明顯低于中青年組患者的腹痛比例,這與老年人機體免疫力下降,對痛覺反應差,不能明確表述病情有關,因此老年患者常常病危重后才來就診[2]。并且筆者同時發現老年患者闌尾炎,胃癌,結腸癌患者比例明顯高于中青年。根據這些特點我們認為在外科處理急腹癥患者上應該有所偏重。
參考文獻
[1]Alazzawi S, De Rover WS, Morris-Stiff G, et al.Erect chest radiography in the setting of the acute abdomen: essential tool or an unnecessary waste of resources[J]Ann R Coll Surg Engl. 2010;92(8):697-699.
[2]吳際.基層醫院老年外科急腹癥的診治體會[J].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04-24(3):255.
表1 兩組患者癥狀和體征比較 (例 %)
篇3
關鍵詞:咳嗽變異性哮喘;丙酸倍氯米松;療效
咳嗽變異性哮喘是兒童常見的一種特殊類型的哮喘,臨床特征主要為反復發作的咳嗽,常表現為氣道高反應性,是兒童慢性咳嗽的常見病因之一。臨床上常用糖皮質激素霧化吸入治療,本研究觀察丙酸倍氯米松混懸液霧化吸入治療兒童咳嗽變異性哮喘的臨床效果及肺功能指標水平變化。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收集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0月間接收的咳嗽變異性哮喘患兒76例,按隨機原則將其分為兩組,治療組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齡4.5~8.2歲,平均年齡(5.6±1.2)歲。對照組36例,男24例,女12例;年齡4.2~7.6歲,平均年齡(5.8±1.1)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診斷及入選標準均符合《兒童支氣管哮喘診斷和防治指南(2008版)》的診斷標準[1]。治療組患兒予丙酸倍氯米松混懸液(2 ml,800 μg,商品名:寶麗亞,意大利凱西制藥)+硫酸特布他林霧化液(1 ml,2.5 mg,商品名:博利康尼,AstraZeneca AB)霧化吸入治療。對照組患者實施布地奈德懸混懸液(2 ml,1 mg,商品名:普米克,AstraZeneca Pty Ltd)+硫酸特布他林霧化液(1 ml,2.5 mg,商品名:博利康尼,AstraZeneca AB)霧化吸入治療,兩組患兒均2次/d,持續治療10 d為1個療程。
1.3觀察指標及效果判定 觀察兩組患兒治療后咳嗽緩解時間和咳嗽消失時間;觀察兩組患兒肺功能指標水平變化,包括第1 s用力呼氣容積(FEV1)、呼氣峰流量(PEF)及第1 s用力呼氣容積/用力肺活量(FEV1/FVC);同時觀察兩組患兒藥物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統計學分析處理 應用統計學軟件PEMS3.2進行統計學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并用t檢驗;P
2 結果
2.1兩組咳嗽緩解時間和咳嗽消失時間比較 治療組咳嗽緩解時間為(4.49±0.85)d,對照組咳嗽緩解時間為(4.36±1.01)d,t=0.599,P=0.56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咳嗽消失時間為(6.83±1.13)d,對照組咳嗽消失時間為(6.93±1.09)d,t=0.392,P=0.696,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勺FEV1、PEF及FEV1/FVC比較 治療前兩組FEV1、PEF及FEV1/FVC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FEV1、PEF及FEV1/FVC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治療前后相比及對照組治療前后相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2.3兩組治療期間不良反應比較 兩組在治療過程中均未發生明顯藥物不良反應。
3 討論
咳嗽變異性哮喘是常見的一種特殊類型的哮喘。近年來,兒童咳嗽變異性哮喘呈逐年增高趨勢[2]。目前,國內外防治指南均將糖皮質激素聯合支氣管舒張藥霧化吸入作為小兒哮喘發作推薦治療方案[3,4]。在對哮喘患兒實施治療時,采用糖皮質激素霧化吸入治療能夠有效降低氣道炎癥以及氣道高反應性,并控制患者哮喘癥狀,繼而改善生活質量,同時減輕哮喘發作的次數。臨床采用的糖皮質激素藥主要包括布地奈德和丙酸倍氯米松,其中布地奈德已被大量研究證實可保證患兒得到較明顯的臨床受益[5],臨床表明長期堅持吸入治療能夠明顯減少哮喘發作,改善肺功能,預防炎癥反應的發生。丙酸倍氯米松是臨床中除布地奈德以外的常見吸入型糖皮質激素類藥物,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咳嗽緩解時間為(4.49±0.85)d,咳嗽消失時間為(6.83±1.13)d,對照組咳嗽緩解時間為(4.36±1.01)d,咳嗽消失時間為(6.93±1.09)d,兩組間咳嗽緩解時間和咳嗽消失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FEV1、PEF及FEV1/FVC與治療前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丙酸倍氯米松與布地奈德聯合特布他林霧化吸入治療兒童咳嗽變異性哮喘療效效果相當,與相關文獻[6]報道一致。同時兩組患兒在治療過程中均未發生明顯藥物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霧化吸入丙酸倍氯米松混懸液治療兒童咳嗽變異性哮喘與霧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懸液效果相當,同時未見明顯不良反應,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呼吸學組.兒童支氣管哮喘診斷與防治指南(2016年版)[J].中華兒科雜志,2016,54(3):167-181.
[2]譚志剛.白三烯受體拈抗劑治療咳嗽變異性哮喘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11,18(19):70-71.
[3]申昆玲,鄧力,李云珠,等.糖皮質激素霧化吸入療法在兒科應用的專家共識(2014年修訂版)[J].臨床兒科雜志,2014,32(6):504-511.
[4]沙莉,劉傳合.2014年全球哮喘防治創議委員會兒童支氣管哮喘最新修訂指南解讀[J].中國醫刊,2015(7):16-19.
篇4
【關鍵詞】肛墊保護;懸吊縫合;環狀混合痔
痣是肛腸外科的常見疾病,與不良的飲食習慣與生活習慣有關[1]。患痣的患者越來越多,多以混合痔為主,且具有年輕化的趨勢,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往的手術雖能起到緩解作用,但術中不能保護肛墊與重建肛管,不利于患者的恢復[2]。懸吊縫合治療環狀混合痔時能很好地保護肛墊,有利于提高患者術后的恢復速度以及術后的生活質量。現為研究探討懸吊縫合治療環狀混合痔的臨床治療效果,對來我院接受治療的100例符合條件的環狀混合痔的患者進行研究探討。研究結果具有顯著意義,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資料整理
選擇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期間在我院治療的環狀混合痔患者100例。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48例。年齡25歲-69歲,平均年齡(45.45±0.37)歲。將100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50例患者,對照組50例患者。經統計學分析,兩組患者在病情、年齡、性別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排除標準
(1)患有其他系統嚴重疾病者;(2)接受過其他治療者;(3)不同意、不配合實驗者;(4)年齡大于70歲者。
1.3手術方法
1.3.1對照組手術方法:采用常規臨床痣切除術縫合方法。于手術部位依據患者情況切3或4個放射狀切口,至少保留3條粘膜橋和肛管皮橋。在外置部位做棱形切口,并進行剝離。對內痔先進行結扎并切除痣組織。使用齒狀縫合法分離痣核下端,對頂端進行結扎。
1.3.2觀察組手術方法:采用保護肛墊的懸吊縫合治療法。在手術部位做放射狀切口,剝離痣組織的時候注意不要損傷肛墊以及上皮。使用微喬線結扎痣蒂部,將此縫合線沿一側粘膜創緣鎖邊至齒線部后轉向對側,鎖邊后回到痣蒂部。另用一條微喬線固定痣蒂部,將齒線下方的鋼管上皮縫合。若患者患多處痣,在相鄰兩痣中間注入消痔液。
1.4觀察指標
將兩組患者的切口愈合時間、疼痛情況以及一周排便情況進行對比。
1.5統計學檢驗
使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本次實驗所得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采用χ2檢驗和t檢驗,P<0.05,表明本次實驗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切口愈合時間情況對比
觀察組患者切口愈合時間為(10.2±2.6)d,對照組患者切口愈合時間為(15.2±2.5)d,觀察組患者切口愈合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經統計學分析,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T=9.80,P<0.01)。具體數據請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切口愈合時間情況對比
組別
患者總人數(例)
切口愈合時間(d)
觀察組
50
10.2±2.6
對照組
50
15.2±2.5
T值
--
9.80
P值
--
2.2兩組患者術后疼痛情況
觀察組患者嚴重疼痛率為20%,對照組患者嚴重疼痛率為40%。觀察組患者術后疼痛程度明顯清于對照組患者。經統計學分析,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X2=9.52,P<0.01)。具體數據請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疼痛情況對比
組別
患者總人數(例)
嚴重疼痛患者數(例)
不嚴重或不疼痛患者數(例)
嚴重疼痛率(%)
觀察組
50
10
40
20
對照組
50
20
30
40
X2值
--
--
--
9.52
P值
--
--
--
2.3兩組患者一周排便情況
觀察組患者排便通暢率為80.0%,對照組患者排便通暢率為50.0%。觀察組排便通暢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經統計學分析,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X2=19.78,P<0.01)。具體數據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一周排便情況對比
組別
患者總人數(例)
排便通暢人數(例)
排便困難人數(例)
通暢率(%)
觀察組
50
40
10
80.0
對照組
50
25
25
50.0
X2
--
--
--
19.78
P值
--
--
--
3 討論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生活習慣也隨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人們的體能勞動越來越少,腦力勞動越來越多,發生不健康飲食以及久坐的概率越來越大。經統計調查發現,患痔瘡的患者數越來越多,且越來越有年輕化的趨勢。痔瘡常常伴隨著便秘以及其他一些問題的發生,給患者的生活與工作帶來巨大困擾。痔分為三種:擴張靜脈位于齒狀線之上的痔為內痔,齒狀線以下的痣為外痔,兩種痣同時存在的為混合痔,臨床上以混合痔多見。
癥狀較輕的痣的治療手段一般為保守治療,對于較為嚴重的痣臨床上常采取環切術、外剝內扎術等手術方式。但以往的手術方式不能良好的保護肛墊與肛管的重建,為患者的日后生活帶來影響。懸吊縫合法能減少對肛墊的損傷,保護力肛管的原始結構,利于肛管功能的維護,加快恢復速度,降低患者術后疼痛程度,并有利于維護肛管正常的排便功能。
為研究探討懸吊縫合法在臨床上的治療優勢,特進行此次研究。研究結果表明,采用懸吊縫合法治療的患者較常規臨床手術及縫合方法的患者,切口恢復速度更快、疼痛程度更輕、排便更順暢。
綜上所述,保護肛墊懸吊縫合治療法能有效治療環狀混合痔,減少術后切口愈合時間,降低疼痛的程度,改善排便情況。這種方法在臨床上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篇5
【關鍵詞】B超;經皮腎鏡氣壓彈道碎石術;無積水腎結石;臨床療效
隨著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腎結石的發病率隨之增加,患者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腰部酸疼,甚至還有可能出現身體活動時隱痛、鈍痛,結石較小者可能出現陣發性絞痛。通常情況下疼痛發作可予以止痛藥,而出現感染時可實施輸尿管插管,或腎盂造瘺治療。但對于結石過大者則需要進行多次取石手術,且結石殘留率相對較高,所需的時間也較長[1]。而B超引導經皮腎鏡氣壓彈道碎石術是一種新型的手術方式,可以在超聲的引導下進行取石手術。以下是詳細的研究內容: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針對本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無積水腎結石患者中的66例進行觀察,并按照隨機分組對照原則將其分成研究組和對照組,研究組:病例數33,男16,女17,年齡19―76歲,平均(46.35±4.92)歲,單側29例,雙側4例,腎盂結石18例,腎盞結石9例,腎盂合并腎盞結石6例;對照組:病例數33,男18,女15,年齡20―72歲,平均(45.81±3.94)歲,單側27例,雙側6例,腎盂結石16例,腎盞結石10例,腎盂合并腎盞結石7例。兩組一般資料統計學分析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體外沖擊波碎石,具體:首先通過X線定位,采用高能沖擊波作用于結石,使其破碎,之后隨尿液排出。研究組:采用B超引導經皮腎鏡氣壓彈道碎石術,具體:首先采用B超定位,采用腰部局麻,再經腰背部進行相應部位穿刺,建立進入腎內結石的通道,然后插入腎鏡,對于結石直徑較小的可以直接取出,而直徑較大的結石則采用腎鏡氣壓彈道碎石法進行,將其碎成直徑較小的碎石后取出,直徑非常小的經過尿液排出。
1.3觀察指標 觀察手術時間、治療前后C-反應蛋白含量,術后血尿持續時間以及結石清除率。
1.4統計學分析處理 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18.0對本次研究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并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χ2檢驗,用(n,%)表示;P
2結果
2.1兩組血尿持續時間、手術時間以及治療前后C-反應蛋白含量比較 結果顯示,研究組手術時間略長于對照組,但統計學分析差異無顯著性(P>0.05),且研究組術后血尿持續時間較對照組短,C-反應蛋白改善效果較對照組優,統計學分析具有顯著性差異(P
2.2兩組結石清除率比較 研究組中有32例患者結石完全清除,結石清除率高達96.97%,對照組中有19例完全清除,結石清除率為57.58%,統計學分析差異具有顯著性(P
3討論
腎結石作為近幾年泌尿系統常見的疾病之一,其病變嚴重程度與結石發生的部位以及大小、活動度和是否合并感染等因素有關。隨著結石病變的發展,會給患者的腎臟造成更加嚴重的威脅,可能引發其他并發癥,嚴重中還可能威脅患者的生命,腎臟是集體代謝產物最主要的排泄器官,因此,保證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尤為重要[2]。
傳統取石手術給患者造成的創傷較大,且結石清除率以及術后復發率均較高,B超引導經皮腎鏡氣壓彈道碎石術在超聲的指導下,能夠更加清晰觀察結石的部位,大小以及周邊組織的情況,其安全性相對較高,并且能夠觀察術后結石殘留情況,其結石清除率也較高[3]。通過本次研究也能夠看出,采用B超引導經皮腎鏡氣壓彈道碎石術治療的患者雖然手術時間相比對照組而言略長,但術后血尿持續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C-反應蛋白是反應機體炎癥反應情況的重要指標,而本次研究中研究組患者經過治療后C-反應蛋白水平顯著降低,且較對照組改善明顯。由此看來,B超引導經皮腎鏡氣壓彈道碎石術用于無積水腎結石患者的治療效果顯著,結石清除率較高,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李立宇,陶志興,孫瓊等.B超引導經皮腎鏡氣壓彈道聯合超聲碎石術治療復雜性腎結石[J].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10,25(2):
93-94,97.
[2]李長贊,黃向華,覃斌等.開放手術與B超引導經皮腎鏡氣壓彈道碎石治療腎結石的療效比較[J].醫學信息(上旬刊),2011,
篇6
【關鍵詞】硅橡膠隆鼻術;并發癥;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4949(2013)11-160-02
隆鼻手術作為整形外科常見手術之一,對接受手術的人面部輪廓有顯著的改善,但極易發生術后感染、假體浮動或歪斜、鼻內粘膜損傷病變等并發癥,嚴重影響美容效果[1]?,F就誘發硅橡膠隆鼻術后并發癥的常見因素及處理對策分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09年7月-2012年6月間95例行經硅橡膠隆鼻美術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年齡18-48歲,平均(27.3±6.7)歲;男性8例、女性87例。其中16例患者術后1月內出現并發癥:術后感染10例、假體浮動或歪斜4例、鼻粘膜損傷1例、手術失敗1例。
1.2方法:術后采用電話或上門隨訪的方式隨訪1個月,收集受試者信息,包括是否按時服用抗免疫藥物等出院后可能影響因素,并將所有資料整理,建立檔案。
1.3標準:評價各影響因素的水平,轉換成二分類變量。
1.3.1年齡: (1)年齡
1.3.2體重: BMI=體重/(身高)2:(1)BMI≤23,非肥胖受試者;(2)BMI>23,肥胖受試者。
1.3.3鼻炎病史:(1)是:曾患鼻炎,或者平時經常有鼻粘膜不適癥狀未就診;(2)否:沒有鼻炎病史。
1.3.4術中假體偏斜:(1)是:由于受試者面部肌肉與骨骼結構影響、骨膜剝離不完全時植入將假體或手術者失誤引起的,術中(縫合包扎前)即發現假體偏斜甚至脫出;經過及時處理矯正或未矯正;(2)否:手術順利進行,縫合包扎后鼻體形態良好。
1.3.5切口大?。郝”鞘中g的切口一般大小為20mm左右,據此分類。術中須經多切口時,計算所有切口總和;術中發現異常或者需二次手術時,計算多次切口的總和。
1.3.6服用藥物:(1)受試者在出院后或遵醫囑,或自主服用抵抗人體免疫機制的藥物;(2)受試者在出院后未服用抵抗人體免疫機制的藥物,或醫囑服用藥物未依從。
1.4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17.0軟件對資料進行分析。先分別對各個因素結果進行χ2檢驗,區別無差異性因素,P
篇7
摘要:目的 對米索前列醇與欣母沛在產后出血中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比較。方法 選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產后出血患者10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對照組給予米索前列醇治療,觀察組給予欣母沛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產后出血量以及不良反應發生率。結果 觀察組產婦用藥后2 h出血量為(183.64±35.83)mL,用藥后24 h出血量為(247.35±42.49)mL,對照組產婦用藥后2 h出血量為(223.75±39.68)mL,用藥后24 h出血量為(325.50±51.65)mL,觀察組用藥2 h后出血量以及24 h后出血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觀察組出現頭暈頭痛、面色潮紅以及消化道反應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2.0%,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6.0%,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
關鍵詞:米索前列醇;欣母沛;產后出血
產后出血的誘導因素以宮縮乏力以及胎盤因素為主,其中又以宮縮乏力最為常見。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是臨床上一種常見的產科并發癥,臨床表現為產婦在分娩過程中已有的宮縮乏力,一直延續到胎兒娩出后,如果對患者沒有及時進行治療以及有效的護理的話很容易導致產婦死亡[1]。我院分別采取米索前列醇與欣母沛進行治療,以比較兩種藥物的止血效果。1 資料與方法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產后出血患者10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對照組50例,年齡20~34歲,孕周34~41 w;所有胎兒都為單胎,活產;其中初產婦34例,經產婦16例;其中宮縮乏力導致出血的有33例,胎盤因素導致出血的有17例。觀察組50例,年齡21~35歲,孕周33~40 w;所有胎兒都為單胎,活產;其中初產婦32例,經產婦18例;其中宮縮乏力導致出血的有34例,胎盤因素導致出血的有16例。兩組產婦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1.2.1給藥方法 兩組產婦均在產后給予靜脈滴注縮宮素,對照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口服米索前列醇600 ug,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宮頸注射250 ug的欣母沛。1.2.2產后出血量計算方法 所有的產婦在胎盤娩出以及羊水流盡之后,馬上在產婦的臂部之下放置有刻度數字的聚血盆,收集產后陰道的流血量。1.3統計學分析 兩組產婦的統計方法為:采用SPSS 1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采用t檢驗進行統計學分析,P
篇8
[關鍵詞] 水通道蛋白2;子宮內膜癌;組織學分級
[中圖分類號] R737.33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721(2010)11(a)-040-02
Expression of aquaporin 2 in endometrial carcinoma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tumorpathological grades
JIA Limian, XU Xiaofeng, ZHANG Luoying
(D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The Frist Peopie′s Hospital of Shangqiu City, Henan Province, Shangqiu 476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water channel protein 2(AQP2) in endometrial cancer tissues and cancer, with the distribu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istological grade. Methods: immunohistochemistry, 45 cases of endometrial cancer were detected in AQP2 expression and analysis of its hierarchical organization. Results: AQP2 was mainly expressed in endometrial epithelial, glandular epithelial cell cytoplasm and membrane. Histological grade Ⅲ cancer AQP2 express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high histological grade Ⅰ and Ⅱ patients. Conclusion: The water channel protein 2 may be in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ndometrial cancer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and m alignancy have a certain relationship.
[Key Words] Water channel protein 2; Endometrial cancer; Histological grade
子宮內膜癌為女性生殖道常見的三大惡性腫瘤之一,近年來子宮內膜癌發病率有上升的趨勢,其確切的發病機制仍不清楚。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AQPs)是一組有關水代謝的重要蛋白,能選擇性高效轉運水分子,在調節和維持機體器官和組織的生理功能中發揮作用,同時其表達和功能異常與多種疾病有關[1]。研究結果表明AQPs可能在腫瘤發生、腫瘤血管形成與細胞遷移[2]、腫瘤細胞凋亡[3]等方面起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免疫組化法檢測人類AQP2在子宮內膜癌組織中的表達情況,分析其與癌組織分級之間的關系,為子宮內膜癌的防治與治療提供理論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8年2月~2010年2月本科室子宮內膜癌患者73例,年齡45~65歲,均行手術切除,術前無治療史。經術后病理證實為子宮內膜腺癌,手術-病理分級ⅠB期,其中組織學分級G1 26例,G2 23例,G3 24例。
1.2 方法
標本用無菌0.9%氯化鈉溶液漂洗,放于10%中性甲醛溶液固定 24~48 h,石蠟包埋組織。取4 μm 連續石蠟切片,脫蠟、水化以及0.3%的過氧化氫阻斷內源性過氧化物酶后,抗原采用微波修復,按免疫組化SP法進行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最后DAB 染色,蘇木素復染后樹脂封片,光鏡下觀察。每次實驗均設陽性和陰性對照。
1.3 結果判斷
AQP2陽性表達于正常子宮內膜組織作為陽性對照,PBS代替一抗作為陰性對照。細胞質可見黃色或棕黃色顆粒為陽性表達,根據棕黃色反映的陽性強度及面積判斷結果。參考文獻[4]方法,綜合判定染色強度和陽性細胞數,依陽性細胞的密度:無陽性細胞為0分;陽性細胞1%~25%為1分;26%~50%為2分;>50%為3分。依陽性細胞著色強度:陰性0分;輕度著色1分;中度著色2分;強染色3分。著色密度與強度之積作為結果判定的最后得分?!?分為陽性,<4分為低表達,≥4分為高表達。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χ2檢驗分析結果。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AQP2在子宮內膜組織中的表達
AQP2在正常子宮內膜組織中主要散在于子宮內膜上皮、腺上皮細胞胞質,為黃色顆粒。在子宮內膜癌組織中AQP2的陽性反映呈棕黃色,胞質中呈高表達。
2.2 子宮內膜癌組織AQP2表達與臨床病理的關系
不同組織學分級的子宮內膜癌組織中AQP2的表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G1、G2級之間比較,χ2=5.75,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G2、G3級之間比較χ2=4.04,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G1、G3級之間比較χ2=18.15,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數據詳見表1。
3 討論
子宮內膜癌是發生于子宮內膜的一組上皮性惡性腫瘤,占女性全身惡性腫瘤的7%,子宮內膜樣腺癌是子宮內膜癌中最常見的病理類型,主要與長期無拮抗的雌激素持續刺激相關,在子宮內膜增生的基礎上發展而致,但其具體的分子病理機制尚未完全闡明。1988年,Bradley等偶然發現了28 KD的疏水性跨膜蛋白,通過功能鑒定證實為轉運水的特異性通道蛋白,后續研究證明水通道蛋白是一個大家族,廣泛分布于動物、植物和微生物體內,參與水的分泌、吸收及細胞內外水平衡的調節,也參與完成一些機體的重要生理功能。到目前為止,經分子克隆發現的哺乳動物水通道蛋白家族已有13名成員(AQP0~AQP12)[5]。已有研究發現宮頸癌、卵巢癌等婦科腫瘤伴有水代謝異常,且水通道蛋白與其發病及預后有關[6-7]。動物實驗和人體試驗[8-9]也早已證實AQP2 在子宮內膜中有表達,且在子宮內膜腺上皮AQP2表達在分泌期高于增生期,以分泌中期最高,這與內膜水腫的產生一致。AQP2可能參與人類子宮內膜水轉運,在子宮內膜的周期性改變中起重要作用。AQP2的表達與雌二醇和孕酮的濃度有關,并受雌激素和孕激素的調節。本實驗采用免疫組織化學方法證實AQP2在正常子宮內膜組織中呈低表達水平,而在子宮內膜癌組織中呈高表達狀態,可能與雌激素濃度有一定關系;再者AQP2表達水平與癌組織學分級相關,腫瘤的組織學分級越低,AQP表達增強,說明AQP2在子宮內膜癌的發生過程中可能起一定的促進作用。
水通道蛋白可為腫瘤生長浸潤及轉移提供必需的水分和營養物質,故抑制水通道蛋白的表達,有可能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增殖,控制腫瘤的轉移,改善預后。AQP蛋白家族可能成為一個新的治療轉移性腫瘤的靶目標,可為臨床常見婦科腫瘤的診斷及治療提供新的途徑。
[參考文獻]
[1]Yasui M.Molecular mechanisms and drug development in aquaporin water channel diseases: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aquaporin2[J].J Pharmacol Sci,2004,12(96):260-263.
[2]Saadoun S,Papadopoulos MC,Davies DC,et al.Increased aquaporin 1 water channel expression in human brain tumours[J].Br J Cancer,2002,87(6):621-623.
[3]Jablonski EM,Mattocks MA,Sokolov E,et al.Decreased aquaporin expression leads to increased resistance to apoptosis in hepatocellalar carcinoma[J].Cancer Lett,2007,250(1):36-46.
[4]Kojima H,Shijubo N,Abe S.Thymidine phosphorylase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in patients with stage Ⅰlung adenocarcinoma[J].Cancer,2002,94(4):1083-1093.
[5]Takata K,Matauzaki T,Tajika Y.Aquaporins:water channel protein of the cell membrane[J].Prog Histochem Cytochem,2004,39(1):1-83.
[6]Lindsay LA,Murphy CR.Redistribution of aquaporins 1 and 5 in the rat uterus is dependent on progesterone:a study with light and electron microscopy[J].Reprod,2006,131(2):369-378.
[7]Yang JH,Shi YF,Cheng Q,et al.Expression and localization of aquaporin 5 in the epithelial ovarian tumor[J].Gynecol Oncol,2006,100(2):294-299.
[8]Jablonski EM,McConnell NA,Hughes FM Jr,et al.Estrogen regulation of aquaporins in the mouse uterus:potential roles in uterine water movement[J].Biol Reprod,2003,69(5):1481-1487.
篇9
【關鍵詞】 乳腺癌;病理;年齡
乳腺癌是婦女常見的惡性腫瘤,發病率占全身各種惡性腫瘤的7~10%[1],近年來我國的乳腺癌發病率還在不斷攀升,且有年輕化的趨勢[2],對社會和家庭產生了巨大影響。我們對2006~2010年間入治我院的103例乳腺癌患者病理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從發病年齡入手,探討不同年齡患者的乳腺癌病理學特征。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6年3月至2010年11月入治我院的乳腺癌患者103例病理資料,其中40歲以下(包括40歲,中青年組)患者57例,年齡(36.03±9.72)歲,均未絕經,55歲以上(包括55歲,老年組)患者46例,年齡(66.03±11.72)歲,均已絕經。
1.2 方法
所有患者的病理組織均取自放、化療前,經固定、包埋、切片,制作成HE染色標本后,在光鏡下觀查,依據《中國常見惡性腫瘤診治規范》和《WHO組織學分級標準》進行分型、分級,并做好記錄。其中,分型可分為浸潤性非特殊類型癌(包括浸潤性導管癌、浸潤性小葉癌及混合性癌),浸潤性特殊類型癌和非浸潤性癌;分級可分為Ⅰ、Ⅱ、Ⅲ級,依次為高度分化、中度分化和低度分化。
1.3 統計學分析采用 在SPSS17.0統計軟件中進行,計數資料用χ2檢驗或秩和檢驗,檢驗水準α取0.05。
2 結果
2.1 各年齡組病理分型103例乳腺癌病理標本可分為浸潤性非特殊類型癌(包括浸潤性導管癌、浸潤性小葉癌及混合性癌),浸潤性特殊類型癌和非浸潤性癌(包括導管內癌和早期浸潤癌)如表1所示,中青年組和老年組在病理類型分布上差異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2.1 各年齡組病理組織學分級 依照前述標準所有病理標本可被分為Ⅰ、Ⅱ、Ⅲ級,如表2所示。從中我們可以看出,Ⅱ級病例均在兩組中占據了絕大多,老年組中的Ⅰ級病例明顯多于中青年組,中青年組中的Ⅲ級病例明顯多于老年組,且兩組組織病理分級分布差異存在著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現已有研究表明,非浸潤性癌,浸潤性特殊型癌和浸潤性非特殊型癌的淋巴轉移率分別為9.8%、43.5%、60.8%[3],10年幸存率分別為83.3%、62.8%及39.5%[4],并且存在著癌組織分化越差,轉移越多,生存率越低的趨勢[5],這些均提示我們,乳腺癌的不同病理類型以及不同病理組織學分級間的預后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另外,年齡對于乳腺癌預后的影響雖然尚未被充分證實,但隨著乳腺癌發病趨于年輕化,其作為預后不利的因素己經得到廣泛共識[6,7]。因此,本研究中我們對中青年和老年兩組病例的病理類型和分級進行對比,發現兩組在病理類型分布上不存在統計學意義上的差異,但在組織病理分級中存在著顯著的差異,Ⅲ級為低分化,提示病變為高度惡性,中青年組中約有30%屬此類,說明易發生較早的淋巴節轉移,且生物學性質惡劣,侵襲性強,具有較高的風險。這對于在不同年齡人群中開展乳腺癌的早期診斷,給予中青年患者更加積極的治療以及預后的判斷具有指導意義。
參 考 文 獻
[1] 董志偉,喬友林,李連弟,等.中國癌癥控制策略研究報告.中國腫瘤,2002,11(5):250-260.
[2] 劉蔭華,徐玲,葉京明,等.加快建立符合我國衛生經濟學的乳腺癌早診體系.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9,29(3):220-222.
[3] Offersen BV, Sorensen FB, KnooP A, et al. The Prognostic relevance of estimates of proliferative activity in early breast cancer. HistoPathology, 2003,42:573-582.
[4] 沈鎮宙,柳光宇.重視乳腺癌癌前疾病的臨床研究.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0,20(5):5.
[5] 李甘地.病理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12:68-373.
[6] 楊玲,李連弟,陳育德,等.中國乳腺癌發病死亡趨勢的估計與預測.中華腫瘤雜志,2006,28(6):438-440.
篇10
【關鍵詞】冠心?。粡头降⒆⑸湟?;黃芪注射液治療;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541.4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8-0228-01
冠心病,是臨床醫學上的一種較為常見的多發性心臟病,它的全稱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1],其主要病癥類型包括有:心肌梗死、心絞痛、猝死、無癥狀心肌缺血以及缺血性心力衰竭等[2]。冠心病對患者的健康安全危害極大,嚴重影響到患者的正常社會生活和活動,因此,必須要積極的提高其臨床治療的效果,以便更好的確保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本文隨機選擇2011年05月~2013年05月以來,我院心內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8例。按照抽簽法將他們平均的劃分成兩組。其中:對照組患者54例,采用復方丹參注射液進行治療;觀察組患者54例,采用黃芪注射液進行治療。并就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統計學分析和比較?,F將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2011年05月~2013年05月之間,在我院內科接受輸液治療的冠心病患者108例?;颊叩哪挲g大約在43歲~79歲之間,平均年齡是50.8±5.5歲;女性患者47例,男性患者61例;病程時間大約在1年~25年之間,平均病程時間為11.3±2.7年。按照抽簽法將108例患者平均的分成兩組,即對照組患者54例,觀察組患者54例。經臨床診斷分析,兩組患者的病癥均為心絞痛,其臨床表現主要為心悸、胸悶、乏力等。同時,兩組患者均無嚴重的肝、腎、肺等器官功能障礙以及血液性疾病,且在年齡、性別、病程、病癥類型、臨床表現等方面的資料對比差異性不大,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 對照組 采用復方丹參注射液對患者進行臨床治療。具體方法為:將20ml的復方丹參注射液(生產商家:四川升和藥業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51021303)加入到500ml的生理鹽水中,并采用靜脈滴注的方式對患者進行注射,1次/d,連續治療兩個星期(一個療程)。
1.2.2 觀察組 采用黃芪注射液對患者進行臨床治療。具體方法為:將16ml的黃芪注射液(生產商家:神威藥業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13020999)加入到500ml的生理鹽水中,并采用靜脈滴注的方式對患者進行注射,1次/d,連續治療兩個星期(一個療程)。
1.3 統計學分析 利用SPSS124.0軟件對兩組冠心病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對比、分析和統計,并進行X2檢驗。當差異值P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分析
統計學分析顯示,對照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77.78%(42/54),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2.59%(50/54)。觀察組的臨床效果明顯好于對照組,組間對比的差異值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
經過臨床統計表明,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在治療用藥期間均沒有出現較明顯的不良反應,且組間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在中醫臨床上,對冠心病的治療主要是辨證治療,其主要的類型有:陰虛、氣虛、痰濕、氣滯血瘀以及陰虛陽亢等[3]。但總的來說,其治療方向還是以補氣養血、活血化瘀、固本升陽為主。復方丹參注射液,其主要成分是丹參、降香,具有良好的通經活血、止痛祛瘀的作用,多用于治療心肌梗死、心絞痛、慢性肝炎以及腦血管意外等病癥。黃芪注射液,具有較強的通脈養心、扶正祛邪、健脾利濕、養元益氣的功效,對血脈瘀阻、心氣虛損、心絞痛、心功能弄不全以及心肌炎等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4]。本次臨床研究顯示,采用黃芪注射液治療冠心病患者,其臨床療效(92.59%)較之用復方丹參注射液治療的患者(77.78%)效果更好(P
參考文獻
[1] 楊大全,徐立芳. 丹參注射液和黃芪注射液治療冠心病22例療效觀察[J].中國校醫,2010,15(04):273-274.
[2] 邱雪慶.丹參注射液、黃芪注射液聯用和單用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療效觀察[J].海峽藥學,2012,04(24):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