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社交媒體的看法范文

時間:2023-07-12 17:41:4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對社交媒體的看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對社交媒體的看法

篇1

很多企業期望通過在社交媒體的交互來貼近、贏得客戶。企業必須首先明確的是,在運用社交媒體時,消費者參與交互的最大動力在于獲得切實的價值。

貼近客戶是企業面臨的首要任務,當前的企業熱衷于通過社交媒體計劃來做到這一點。但客戶是否對此同樣熱情呢?確切地說,大多數客戶并未通過社交媒體與企業保持聯系,他們更加注重實際。如今,在社交媒體內或者社交網站內的客戶活動越來越虛擬化,在這個由客戶控制和雙向交流的環境中,客戶和企業并未與彼此的期望保持同步。要想成功發揮社交媒體的潛力,企業需要設計出能夠在時間、關注點、許可及數據方面為客戶帶來具有切實價值的體驗。

迅猛發展與使用現狀

讓我們來看一下消費者和企業接受社交媒體的速度。2010年,社交媒體用戶數量大得令人吃驚。Facebook的活動用戶數量高達5億多,其中70%來自美國以外。到2010年3月,從微博在2006年以來,通過微博發送的消息數量超過100億條。同年7月,這一數字增長了一倍,達到200億。在亞太地區,僅2010年2月就有50%的上網用戶訪問了社交網站,訪問總人數達到2.403億。

企業對這個全球化的社交媒體現象有切身的體會,并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很明顯,社交媒體是客戶匯集而且企業希望進入的地方。社交媒體對于企業貼近客戶具有無窮的潛力,通過社交媒體,企業有望提高收入、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如預計的那樣,我們的調查結果指出,各企業都紛紛開展了社交媒體舉措。近70%的高管表示,如果他們的企業不參與其中,就會被拋棄;而超過一半的人相信,他們的競爭對手正在通過社交媒體成功地贏得客戶。

盡管消費者對社交網站的接受程度非常高,但企業也需要明白,這些數字可能并不可靠。我們的調研顯示,只有少數消費者(占5%)幾乎始終回復別人的評論或者發表自己的帖子,人數最多的群體(占75%)為偶爾參與者,而沉默觀察者(占20%)僅在一旁觀察。創新的企業應確定經常參與的作者,利用他們的影響力進行品牌傳播。

對大多數消費者來說,社交媒體是與好友和家人保持聯系以及了解新聞和獲得娛樂的方式,而不是與品牌進行交互的工具。企業需要明白,不足一半的客戶有可能在社交媒體環境中與它們交互。當然,對于特定行業或業務類型的目標市場,這一數字可能有波動。對于企業而言,真正的機遇在于吸引那些不愿意參與的人群。企業需要努力以公開和誠實的態度與這些客戶溝通,了解他們最看重什么,并給他們提供好處,吸引他們采取行動。

認知與現實的差距

將社交媒體用作吸引客戶的渠道對傳統CRM(客戶關系管理)理念提出了巨大挑戰。CRM戰略是以流程和技術為支撐的,其目的是管理客戶關系,從整個客戶生命周期內獲取最大價值。這些戰略一般注重于客戶管理所需的運作響應能力。但是,在使用社交媒體時,企業對客戶關系不再有控制權。企業需要以新的戰略抓住這一變革機遇,即社交CRM,它的理念是企業要拋棄管理客戶的做法,代之以推動客戶看重的協同體驗和對話。

了解客戶處于社交平臺的獨特環境時最看重什么,是制訂社交CRM戰略的關鍵第一步。對于認為消費者與其聯系是為了保持對其品牌的關注的企業,我們調查的結果可能出乎它們的意料。事實上,消費者更感興趣的是獲得切實的價值,這意味著企業可能會將其對客戶親和力的期望和與消費者交流的意愿混淆。

65%的企業將社交媒體視為新的收入來源,但同時許多企業認為,獲得折扣和優惠券并且購買產品或服務是客戶在社交網站上關注企業的最次要原因。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消費者表示獲得切實的價值是他們與企業交互的首要原因,這對于希望通過社交媒體贏利的企業來說是個好消息。消費者將“查看評論和產品排行”列在第三位,這是客戶在決定交互之前研究產品信息,是購買過程的一部分。

如果消費者認為有益處,感覺到他們能夠信任企業,并且確定社交媒體是能夠確保他們獲得所需價值的正確渠道,他們才愿意與企業交互。這種價值的形式可能是優惠券或特定的信息。通過社交媒體與企業保持交互可能導致消費者的歸屬感(這是一種情感方面的無形獲益),但對親密感的希望并不是推動力量。希望通過社交媒體對話與客戶保持更密切聯系的企業,可能錯誤地預計了親密感對于客戶交互動機的作用。與企業交互和與好友交互并不一樣,大多數消費者并不是積極的品牌擁護者,他們與企業保持聯系主要是為了與品牌社區保持聯系。

企業認為社交媒體交互將提高客戶忠誠度。然而,許多客戶表示,他們需要先有對企業的忠誠才會參與交互,而且對于這些交互將有多大的影響力持不同看法。在IBM 2010年全球CEO調研中,88%的CEO稱,在未來五年內,“貼近客戶”是企業最關注的問題。這一推動力在本次調查中也得到了反映。近四分之三(70%)的被調查者認為,通過社交媒體獲得客戶將有助于提高客戶的擁護度。然而,消費者對這個問題看法不一。只有38%的消費者認為通過社交媒體與企業交互會顯著影響他們對企業的忠誠度,28%的人保持中立態度,而33%的消費者表示他們通過社交媒體與企業交互不會讓他們感覺對企業更加忠誠。

此外,對于通過社交媒體與企業交互是否會影響消費者對企業產品的消費,消費者的看法也不同。不到一半的消費者(49%)認為參與交互后他們可能會購買企業的產品,27%的消費者認為社交媒體交互不會影響他們的支出,而24%的人保持中立態度。另外,近三分之二的消費者表示,對品牌或企業的熱情是通過社交媒體與企業交互的前提條件。這意味著大多數消費者可能僅與他們已經熟悉并喜愛的品牌交互。換句話說,參與交互的消費者已經與該品牌或企業建立了親密感,而且僅通過社交媒體參與不一定會提高忠誠度或增加支出。

社交CRM建議

企業需要仔細考慮如何創造一種自身品牌獨有的社交媒體體驗,為客戶提供價值,并且利用社交社區的強大能力。為成功推出有助于改變客戶關系的社交媒體計劃,企業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認識到社交媒體是改變游戲規則的力量。我們認為,對許多企業來說,社交媒體將變成網關,甚至是與客戶聯系的主要溝通渠道。在企業設計社交媒體計劃時,它們需要以統一的觀點,充分考慮客戶與企業接觸的其他情景。

明確社交媒體和其他渠道的區別。社交CRM的目的是實現客戶參與,為客戶和企業雙方帶來收益。傳統的客戶關系管理模式應適應客戶擁有控制權的現實。

創造無縫的客戶體驗――跨越社交媒體和其他渠道。如果你知道客戶在一個渠道中,就需要知道他也在其他渠道中。這意味著社交解決方案不應被設計為孤立的計劃,而需要全面地與其他面向客戶的舉措集成在一起。

開始從客戶角度考慮。不要問你的企業為何需要參與到社交媒體中,而應詢問客戶為何會選擇在社交平臺中與你的企業交互。改變社交交互戰略,注重為客戶提供他們尋求的價值,這樣客戶就能與你保持親密感。

如果不確定客戶價值是什么,就詢問客戶。對話和參與是社交媒體的作用,企業需要設計創新的方式,通過投票、激發想法和提問來獲取客戶對你的看法,讓客戶通過對他們喜愛的想法或創新進行投票而參與其中。事實上,讓客戶對成效投入將幫助建立你所尋求的擁護度和品牌黏性。

從社交媒體中獲益。企業應該使客戶能夠快速、輕松地通過社交媒體體驗,讓他們直接與企業打交道。企業還應該制定社交商務活動,利用對時間敏感的優惠或折扣激發特定的客戶采取行動。要想使客戶參與其中并成為回頭客,社交媒體的內容必須新鮮,并具有相關性。同時,企業應該為那些與好友共享內容的客戶提供獎勵,從而實現社區平臺的病毒性傳播優勢。

迫切希望貼近客戶的企業紛紛在社交網站上建立網頁,視頻和微博。然而,如果這些企業不關注絕大多數客戶真正看重的方面,它們可能會錯過機遇。事實上,對于需要一個合理理由參與交互的75%的“偶爾參與者”來說,為他們提供切實的價值可能是最強的吸引力量。

篇2

關注全新4P營銷理念

據了解,IBM商業價值研究院對營銷領域進行深度調研,首次了《2011年IBM全球首席營銷官調研之中國洞察》,為CMO在面對數字化時代轉型時提供參考。報告顯示,全球的企業營銷負責人已經認識到,他們與客戶的互動方式發生了重大的轉變,評估營銷的標準也在發生變化。

除了輿論壓力,不斷增加的財務壓力也使得CMO不得不通過量化分析營銷活動,來增強營銷職能部門的可信度和效率。

報告顯示,63%的CMO認為投資回收率(ROI)在未來3~5年內將成為衡量營銷部門效能的重要指標,但他們中有一半人認為沒有準備好可供評估的數字。

IBM大中華區銷售與市場部副總裁羅振邦表示:“如何通過聯合市場和技術提高ROI,是CMO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p>

為此,IBM 業務戰略與轉型咨詢合伙人、業務創新與增長咨詢業務大中華區負責人陳力指出:“當今CMO涉及到的領域比以往更加復雜,要提供差異化的、高價值的客戶體驗?!标惲χ赋?,除了傳統的4P理念營銷理論,CMO應注入更多的符合時代特點的新元素。全新4P理念將成為中國企業的CMO們今后給予重視的工作方向。所謂全新4P理念,指的是定位客戶價值(value PROPOSITION)、深入客戶內心(mindshare PENETRATION)、業績驅動營銷(PERFORMANCE driven)和提升員工技能轉變營銷職能(PEOPLE capabilities)。

積極應對社交媒體

社交媒體的影響是CMO不能不關注的問題。在社交媒體影響不斷加大的今天,企業需要及時了解新式購買行為,全面深入地了解在線消費者群體,并通過多種渠道和設備獲得涵蓋客戶整個消費周期的完備信息,充分利用這些信息形成指導營銷戰略與戰術的深刻洞察,并通過新型產品和服務把握新興市場機遇。

IBM在調查中發現,利用社交媒體是企業的當務之急,企業只有真正通過社交媒體去捕獲、分析客戶數據,更好地了解客戶行為,才能為客戶提供所需的價值。

調查顯示,為了應對數據的增量、增速和多樣化,絕大多數CMO認為他們需要投資新工具和新技術。全球80%的受訪者計劃在未來3~5年內更多地使用CRM、客戶分析、社交媒體和移動應用。

值得一提的是,IBM在應對社交媒體方面已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羅振邦告訴記者,IBM將線上、線下的技能、信息結合起來,真正了解社交媒體對IBM的評價。IBM有專職人員監控、反饋社交媒體。除此以外,IBM還借助強大的技術實力,通過技術手段去捕獲社交媒體中與IBM相關的信息,并借助分析工具對這些信息進行分析。

篇3

實際上,目前亞洲社交媒體行業的底線數據和用戶增長率都基本上可以秒殺世界其他地區。而我所了解到的情況也很令人鼓舞:雖然Facebook和Twitter一般都很受歡迎,但當地社交媒體在很大程度上主導者了該行業的發展。說到消費者社交媒體,許多東方國家社交網絡的商業敏感性和關注點更加聚焦和前沿,而且其商業開發也要比美國及其他西方國家早。此外,它所采用的模式也有所不同,政治命令的牽制不亞于文化背景和用戶習慣的影響。例如Facebook、Twitter以及其他以美國為主導的社交網站就被中國封禁了。

全球社交媒體的快速發展暗示了社會“巴爾干化”(注)的趨勢將比以前更加強烈。這是我經常提到的通道碎片問題的一部分:在當地不能很好地融入社會生態系統,而它對行業的發展也是一種挑戰。幸運的是,社交媒體已經成為一個很好的社會傾聽和分析平臺。盡管消費者不愿意與商業沾邊,它也為企業活動提供了很好的平臺。

然而,亞洲和東歐的社交網絡與美國有很大不同。人人網(中國),微博(中國),Mixi(日本),CyWorld(韓國),Odnoklassniki(俄羅斯)以及VKontakte(俄羅斯)代表了這些國家最大的社交網站。

中國的社交媒體

我的第一站是上海,我所在的公司在上海舉辦了社交媒體峰會,我以及很多社交網絡專家受邀在會上發表講話。與去年底博雅公布的亞洲社交媒體研究情況相比,尤其令人關注的是過去幾個月人人網和微博的增長速度。

在過去一年,微博和人人網的用戶都翻了近一番。發言人Julien Chiavassa進一步指出,中國在過去三年增加的網民數量比美國目前的網民總數還多。人人網的李普慶對社交網絡平臺所使用的很多商業模式做了具體介紹,這其中包括團購、開放平臺、應用商店和信用卡。

亞洲社交媒體著名人物Sam Fleming指出,卓越的社交媒體中心正在成為標準的票價(我稱之為社交企業單位),就如同目前美國在該行業的發展現狀一樣。IBM的Alistair Rennie也出席了會議,他談到了IBM的企業社會化歷程及其全球客戶管理經驗,他指出IBM正在改造傳統的客戶關懷模式,即轉為社會化客戶關系管理(Social CRM)模式。

就如同中國將很快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一樣,社交媒體發展的趨勢是清晰的,中國已經在社交媒體行業引起了轟動??偟恼f來,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國社會化商業社區的商業敏銳性和成熟性,雖然它通常與美國有很大不同,雖然他們更樂意在社交網絡上進行活動合作,而不愿意分享個人信息。

俄羅斯的社交媒體

我的第二站是俄羅斯,Peter Kim和我受邀舉辦一個Social CRM講習班,以及第二天在“IInd”企業2.0俄羅斯大會上發表關于社交企業現狀的講話。雖然我之前認為俄羅斯的社交媒體要比西方社交媒體落后好幾年,但我的看法很快就被扭轉了。雖然社交網絡的利用情況很不平衡,但俄羅斯是一個有雄厚技術基礎的國家,這意味著它有大量具備豐富經驗的從業者。

篇4

對消費者來說,網上社區是至關重要的。它為消費者提供了一個公共平臺表達自己的看法,并向志同道合的人轉達自己的見解和想法。在這個平臺上,他們不僅感覺到了自己的權力,還可以積極地影響同齡人,并了解內部市場的變化??上驳氖?,對品牌營銷者來說,這樣一個社區的價值是雙向的:消費者可以從中獲得很多信息,了解網上社區潛能的品牌商同樣也能獲益。從擴大產品覆蓋面和曝光率方面來看,網上社區提供了很多機會;從情感和社交影響方面來看,網上社區對潛在客戶有不小的影響力。這些機會都有助于品牌商擴大品牌知名度,并提高產品的銷售量。

你只需看看社交營銷的受歡迎程度,就知道這一理論是站得住腳的。在社交社區內努力打造品牌的品牌商,在知名度和產品忠誠度方面都獲得了不少收益。今年夏季早些時候,市場研究機構ROI Research公布的一項研究發現,36%的調查參與者更忠誠于他們在Facebook追隨的品牌。46%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更忠誠于在Twitter追隨的品牌。整體而言,大約有一半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將更有可能談論、推薦或購買在某個社交網站中追隨的品牌產品。

其它形式的社交媒體,如博客,也引起了消費者類似的反應。根據市場研究機構尼爾森和網上社區BlogHer今年進行的“社交媒體問題”研究顯示,97%的消費者相信他們認識的博客所提供的信息和建議,80%的消費者會根據自己相信的博客給出的建議購買產品。事實上,該研究發現,博客、論壇、門戶網站,以及其它利基社區已經引起了女性消費者的強烈反應。某份關于這個問題的報告發現,當問及用戶對iVillage、BabyCenter、CafeMom等網站的看法時,約50%的女性受訪者表示,她們相信這些網站,也相信網站上提供的品牌和產品信息。超過50%的受訪者認為,在通知用戶新產品信息方面,網上社區發揮了重要作用。而47%的受訪者表示,網上社區有助于他們作出購買決策。

我們知道,網上社區可以幫助消費者了解、熟悉品牌,并且維持長期、忠誠的關系,但專家們很快指出,要創建這種社區非常困難。要想成功,需要某些特定因素,如社交條件、共同的行為,以及相互支持和依存的文化等。但這些因素通常都是難以捉摸的。

所以,可以將這種情況歸結如下:作為品牌營銷商,你有兩種選擇可供參考。首先是自己創建一個網上社區。這需要巨額的資金投入和許多可持續發展的資源,其中就包括專業的工作人員。有些品牌可以做到這點,但有些品牌會因為種種原因,導致事情超出他們的控制范圍,最終無法做到這點。

篇5

兩相對比,我發現,在中國看社交媒體最讓人煩心的事之一,就是“負能量”太多,嘲諷太多,謠言和誹謗太多,看后給人的第一感覺是憤世嫉俗。朋友之間因此常?;ハ嘈ρ裕鋹凵?,遠離微博。

微博和微信上,最頻繁出現的內容是無關緊要的八卦和幸災樂禍的評頭論足,然后就是“曬”各種吃喝玩樂,比較少的人交流真正有建設性的思想和深層次的感受,更少見人們“自省”自己的缺點錯誤。

比如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李某某事件和薛某某案,當然當事人的個人品德確實有問題,但在中國互聯網上的動靜,似乎也真的鬧得太大了一點。一些網民熱火朝天地幸災樂禍,主要因為他們是“名人”的孩子或本人就是“名人”。而且如果細看各種跟帖和留言,很少是有對事件的客觀分析或厚道感受,大部分是比較刻薄的謾罵、譏笑,實在讓人感嘆,人言可畏!

日本的社交媒體上雖然也有人對他人發表并非中肯的看法,但相比中國的微博微信,還是安靜和簡單了很多。我的很多日本朋友更多是分享知識,真誠反省自身不足,并在經濟不景氣的大背景下傳播“正能量”?!耙蝗杖∥嵘怼边@個中國古老的傳統,倒是在日本體現得更明顯。

比如前幾天一位朋友在Line里這樣寫道:“最近工作沒有動力,常受到上司的批評,大概是因為天氣太熱的緣故?但這不能作為理由,我要鼓足精神加油!”還有一位年輕的朋友說:“父母終于離婚了,為了他們的將來,我想還是這樣好,我在傷心的同時也感到一絲的欣慰,因為他們已經覺得在一個屋檐下生活是多么的殘忍。的確已經走到盡頭。加油,爸爸媽媽!”

更多的是對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災區的激勵留言。雖然已經過去很久,還是有很多日本人留言,希望災后重建更快更好,希望政府克服困難多為災區老百姓做事。每每看到這樣的信息,我都會倍感溫暖和鼓勵。

篇6

因此,對于那些事業心強的80后、90后們來說,尤其要重溫一下社交技能,學會如何利用職場的“社交資本”。 學會五種社交媒體技能

一是知道什么時候按下刪除鍵。

去年九月,一家商業新聞網站的技術總監因為自己發表在私人推特賬戶上的言論而被東家開除,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這位技術總監發表的關于女性和少數族裔的言論的確非常無禮,但是這個案例也暗示了一個更大的問題――80后、90后們有時意識不到個人言論會造成職業上的影響。

推特、Facebook、微博、微信等社交網絡都是大型公眾平臺,你在上面發表的言論經常會反饋到老板的耳朵里。這個事例表明,很少有哪個公司愿意把自己和歧視性的內容聯系在一塊兒,哪怕你的本意只是講個笑話。

二是用社交媒體節省時間。

一項調查顯示,人們在工作時間最經常上的私人網站是Facebook。隨著社交網站的繁榮,現在大家上班時不僅要上Facebook,還會刷微博和微信,社交媒體很有潛力成為職場的時間殺手,但同時,社交媒體也可以節省工作時間。

麥肯錫公司最近的一份報告指出,社交媒體的內部協作能力有可能為企業界節省高達1.3萬億美元的資金。比如,內部社交網絡可以讓員工組成虛擬的工作組,在信息板上進行溝通。員工們在協作時不再需要無窮無盡的郵件往來,而是可以持續在信息流上或回復消息。雖然這些都不是什么革命性的新技術,但是80后和90后們在如何在企業內部使用社交網絡這個問題上,仍然需要加強學習。

三是明白怎樣分析數據。

80后們對什么東西在社交渠道上能火,有一種天生的理解,但是要想把哪些東西能火、哪些東西不能火量化出來就是另一回事了。

微博營銷活動的成功應該拿什么來衡量?轉發、引用、回復、評論還是客戶人數?在Facebook上發貼的最好時機是幾點,隔多長時間發一次貼最合適?研究這些數據最好的分析工具是什么?雖然社交媒體本質上在于人的溝通,但它同時也是一個收集數據、利用數據改善業績的平臺。知不知道應該尋找哪種數據、在哪尋找數據、如何分析數據,就決定了你究竟是專家還是普通的社交媒體愛好者。

四是整合多個社交媒體平臺。

有的人是推特大師,或者在微博上有大量粉絲。但是真正的人才是那些擅于整合運用不同平臺,同時明白每一種平臺主要針對哪一塊市場的人。比如,以視覺為主的網絡越來越受耐克、紅牛、奔馳等品牌的青睞;比較簡單的圖像和視頻則主打那些傳統的文字型社交網絡。

消費者們通過這些社交網站的鏈接進入公司的博客或主頁,然后進一步陷入更深的銷售漏斗。同時,橫跨各平臺的統一的主題標簽,有助于統一和追蹤總體的營銷活動。即便是在社交媒體上造詣頗深的80后,往往也不明白整合不同社交媒體平臺所能帶來的倍增效用。

五是以職業姿態在社交媒體上拓展人脈。

等到80后和90后們邁出校門的時候,很多人都在個人資料欄里填寫了自己的兼職經歷、實習經歷、課外活動和學業成績等等。但是,在找工作上最強大的能力卻經常被人忽視了:有些招聘經理或者CEO雖然一般沒辦法直接聯系上,但中間只要經過一層或兩層中間人就能“攀”上關系。

比如,有個網站有一項叫做In Mail的付費服務,讓用戶可以向全網2.77億名用戶中的任何一個人直接發送郵件,真正有進取心的求職者可以直接拿下理查德?布蘭森、比爾?蓋茨或者狄巴克?喬布拉這樣的“大魚”,直接向他們的郵箱投遞簡歷。80后、90后們都有一顆“驛動的心”――總是在找下一個工作機會。所以如果當你想廣闊天地大有作為的時候,不妨把這一招記在心里。

當然,要掌握這些技術可不是吃快餐。沃德說:“真正的問題是,我們希望人們學會這些技能,卻不提供任何培訓?!彪S著社交平臺的數量越來越多,使用方式越來越復雜,讓任何人――哪怕是最緊跟潮流的人,能不加培訓就掌握這些知識,無疑不合情理。

對于在激烈的就業市場中競爭的80后、90后們來說,在十年前還聞所未聞的社交媒體知識,可能決定了他們能否找到、保住一份工作。沃德說:“能以一種整合的、戰略性的方法,專業地使用數碼和社交媒體的學生,具有一種優勢,他們能獲得更好的就業和實習機會?!?/p>

朋友關系網為何如此重要?

每個職場中人都一定要和其他人接觸,參加各項社交運動;而社交范疇的大小,與每個人的職業、喜好及生活方法有很大關系?,F實生活中,有些人總交不上朋友,或者是交了朋友沒多久,朋友又跟他疏遠,平時和同事的相處也不融洽。而流行的看法認為,男性更擅長分析事物,女性善用社交技巧。但在工作場合,男性在利用社交關系方面似乎具有優勢。

倫敦商學院組織行為學的心理學家布蘭茲認為,朋友關系網等非正式交往在任何組織中都發揮著強大的作用。非正式的朋友關系網和彼此建議使員工覺得公司是一個更舒適的工作場所,這些關系網也會讓公司受益。

“員工私交不錯的組織,往往在危機中具有更強的適應性,”她說:“人們在危機中表現得更好,原因就在于他們既幫助公司,也幫助自己的朋友?!彼醒芯慷急砻?,在私人關系很好的公司里,人們工作更投入;而且有大量證據顯示,這種投入會給一個組織帶來競爭優勢。

研究還表明,我們傾向于喜歡與自己相似的人――學術說法為“同質性”。在實際工作中,這一傾向在男性身上體現得更明顯,也就是說,男人更愿意跟其他男朋友。這也意味著,即便女性更有可能努力跨越性別鴻溝發展友誼,但相對于男性同事,男性給予女性友情回報的幾率更小。

篇7

為增加閱讀量,讓新聞傳播得更快、更久、更遠,增強報紙的影響力,美國每家報紙都非常重視社交媒體。美國報紙在與社交媒體的融合方面給予了很高的重視,其融合可以簡單概括為五個關鍵詞,即吸引、加速、分享、研究、互動。

關鍵詞之一:吸引

每家報紙都在首頁醒目位置推薦他們的社交網絡地址,并邀請粉絲關注?!都~約時報》在吸引粉絲方面極為用心。比如,只要用戶登陸Facebook,分享過《紐約時報》的新聞,該用戶的分享信息就會出現在《紐約時報》網站首頁右上角的一個叫“latest in mynetwork.”的欄目,意思是“社交網絡的最新信息”,而且,用戶不僅能看到自己分享的信息,還可以看到好友分享了《紐約時報》的哪篇新聞。這個欄目里有一個“這是什么”的按鈕,點開就是一些關于《紐約時報》和社交媒體如何融合的問題及回答,教讀者怎樣關注,怎樣發評論等等,非常詳細周到?!都~約時報》助理執行編輯Roberts說,《紐約時報》的Facebook頁面盡管不會成為一個出版平臺,但將成為《紐約時報》出版戰略的一部分?!都~約時報》將很多Facebook項目分給多人,如主頁交給新聞部。編輯將決定哪些內容放在顯著位置,還有如何更新。用戶可以通過Facebook直接獲取信息,或點擊來到。

《華爾街日報》在首頁也有一個欄目, 叫“most popular on Facebook”,意為“在Facebook中最受歡迎的內容”,列出當日轉發最多的四篇新聞,最多的分享達4000多次。還有專門的按鈕,邀請讀者成為Twitter的粉絲。美國報紙就是這樣通過多種方式,吸引讀者成為好友和粉絲,增加報紙的人氣和關注度。

關鍵詞之二:加速

社交媒體的信息是“碎片化”的。所謂“碎片化”,是將完整的東西分成許多零碎的小塊。有學者提出了“碎片化”的4A優勢:Anyone,即任何人都可以擁有傳播權;Anything,即信息內容的多樣化;Anywhere,即信息的多渠道性;Anytime,即信息傳播的即時性。社交媒體將“每日新聞”變成了“每秒新聞”。

遇到突發新聞,報紙往往最先在Facebook和Twitter上,有時只是一句話,之后才有鏈接指向報紙網站。筆者比較了一下日本地震和海嘯的新聞,在Facebook最快的是《華爾街日報》,時間為3月11日,比《紐約時報》早了10分鐘。《今日美國》晚了一個小時左右,《洛杉磯時報》則晚了兩個小時。《紐約時報》第二天見報的版面,前一天下午或晚上就已經在Facebook上,比如刊登“拉登被殺”的版面,Facebook的粉絲前一天就能先睹為快。

關鍵詞之三:分享

社交媒體雖然用戶分散,內容簡短,但其移動性、即時性、便捷性和互動性更容易產生強大的聚合效應?!靶切侵?,可以燎原?!边@是一種聚沙成塔的力量,也有人稱之為“病毒式”傳播。

美國報紙網站上幾乎每篇新聞、每張照片、每段視頻旁邊都有很多社交媒體工具,讀者可以很輕松地一鍵分享,信息就永久儲存在了個人主頁上,可以隨時隨地查看,查看時就自然進入了某家報紙的網站。更重要的是我分享,我的朋友可以分享我的,朋友的朋友還可以繼續分享,如此裂變式傳播,會讓一條信息傳播得更久更遠,極大地增強報紙新聞的生命力和影響力。報紙也會通過分享的規模來摸清讀者的口味,比如《華爾街日報》某天在Facebook上轉發量達4000次的新聞,無疑就是這家報紙當日的熱點。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喻國明教授認為,關系已經成為未來媒體重要的價值體系。他說:“過去我們媒體的價值體系是內容為王,但在現在,僅僅靠內容是不夠的。打個比方,看到一則戶外廣告,你未必會相信,但是假如有幾個朋友都向你推薦這個產品,你就會有了解的欲望。這就是關系的作用。新媒體時代,信息本身的影響力是有限的,必須架構在關系之上才會產生更大的作用。微博中的關注和被關注就產生了關系,而這種關系將傳播無限放大。有人說‘你被十萬個人關注,就等于你辦了一家都市報’,雖不準確,但意思沒錯?!?/p>

關鍵詞之四:研究

每張報紙都有一個官方頁面,同時每張報紙又都有各種不同內容的頻道頁面。比如頭條新聞、國際新聞、經濟、政治、言論、讀書、旅游、文化、體育、娛樂等等,都設有單獨的頁面,擁有各自不同的讀者群。編輯可以通過一些數據研究,了解讀者的年齡、性別、職業、愛好等等,并在和他們的互動中了解他們的閱讀口味和購物傾向,及時有針對性地調整報道內容和廣告策略,做到知己知彼。

比如,《紐約時報》除了Facebook主新聞頁面外,文化、體育、政治等各個板塊,也有專門的編輯負責管理?!都~約時報》助理執行編輯羅伯茨(Robeys)要求編輯有一整塊時間管理Facebook頁面,同時思考如何積極地與用戶進行聯系。目前已經向兩個頁面投入很多,一個是電影,另外一個是百老匯戲劇,有兩個編輯負責主題制作。盡管有人在質疑,這么做是否值得,但羅伯茨認為這非常值得。目前,很多媒體都用專人來承擔在Facebook上進行回復和過濾的工作,人手也比《紐約時報》多。今后,《紐約時報》也將有更多人投入到上面,因為這不是包袱,是拓展新領域的機會。《紐約時報》還非常重視獨特內容制作,用獨特的內容吸引獨特的讀者。報紙在和社交媒體融合時正在注意針對目標讀者,有的放矢。

關鍵詞之五:互動

通過社交媒體和讀者互動的方式很多,征集線索、征稿、問卷、調查等等。比如,今年3月28日,《紐約時報》執行總編輯給讀者寫了一封信,說明網站收費事宜,發在Facebook上,很快就有幾百條評論。從中,《紐約時報》可以迅速了解讀者對網站收費的看法。目前,有超過45萬的用戶選擇用Facebook賬號發表評論。

很多報紙的記者編輯都有個人的工作微博,粉絲眾多,經常能從中發現鮮活的新聞線索?!都~約時報》助理執行編輯羅伯茨稱,受益于社交媒體,不僅僅在于流量增加,他更關心社交網絡可以使其與讀者開拓更多個性溝通方式。《紐約時報》已經有一兩個記者如布萊恩-斯特爾特開始使用Twitter獲取信息。布萊恩?斯特爾特很聰明也很靈活,現在大受歡迎。他主要關注電視和媒體方向,粉絲們認為其提供的信息很有質量。他還用Twitter為博客文章和長篇報道作輔助,有的在網絡版上,有的則發表在印刷版中。無疑,布萊恩-斯特爾特的方法正在給其他記者帶來啟發。

篇8

普京又獲勝了。

3月5日,他含淚宣布在總統競選中提前勝出。

仔細梳理他的社交網絡,可以看出他每一步勝出的原因所在:誰支持他,誰受益。

什么時候添加誰為好友,什么時候刪除哪個好友,普京的每一步都走得深謀遠慮,一旦決定就十分堅定。

而每一個輸給他的人,都輸在失敗的社交網絡操作上。

別以為一個克格勃出身的總統只會亮出彪悍的肌肉, 社交網絡才是他的底牌。

國家廣電網絡破殼在即

一直處于膠著狀態的三網融合工作,或將隨著國家級有線電視網絡公司的成立迎來破冰之時。

日前,國家廣電總局副局長張海濤在2012年全國廣播影視科技工作會議上透露,國家廣播電視網絡公司的組建方案已經進入國務院審批階段,2012年將重點建設全國有線電視互聯互通平臺。

微博信息的傳播與管理

微博的特點決定了參與網民的多層性以及信息的繁冗性,這直接導致了輿論和文化的多元性以及信息的復雜性。政府和相關管理機構除了制定法律法規來管理之外,更要采取積極引導的“軟性”管理。

政府可以通過微博公開政治決策、解釋政治條文、傾聽民間訴求、采納社會意見等,建立一套信息、處理信息的新機制和新渠道,使民眾的問題得到切實的改善和解決,這無疑會增加民眾對微博這一新渠道的信任和支持,以及引導他們對微博的正確使用。

智能電網國際藍圖

2011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曾提出,要“推進傳統能源清潔利用,加強智能電網建設,大力發展清潔能源”。

今年“兩會”上,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加強用能管理,發展智能電網和分布式能源,實施節能發電調度、合同能源管理、政府節能采購等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

智能電網在改變中國能源布局的同時,也培育了一批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設備制造商,并有望將中國標準推向全球。

智能電網,已成“能源熱詞”。

國外微博管理經驗借鑒

篇9

鞋子是電商的大生意

只要看看網上零售商Zappos,它每年的銷售額超過1億美元,鞋子占到了其中的80%到85%。谷歌在2008年底進行的研究表明,45%的男性和46%的女性使用網絡信息搜索來幫助他們在網購和在商店購物時做決策,毫無疑問,這個數字隨著互聯網整體和電子商務的使用率的提高而增長。根據ShopSmart雜志在2011年所做的調查,近三分之一的女性對于網購鞋子感到滿意,比2007年增加了14%。

這并不奇怪,因為社交媒體已經成為在網絡發掘,研究和購買過程中的重要渠道之一。文中采訪了兩個非常不同的鞋品牌,運動鞋制造商Puma,和著名鞋子品牌JimmyChoo和紐約時尚精品BergdorfGoodman,來了解他們如何通過社會化媒體來選擇目標客戶、平臺和指標。

1.Puma-不甘于只做社會化營銷的尾隨者

Puma的高級電子營銷經理RemiCarlioz表示,“根據Puma的調查,至少一半的網上消費者是多渠道購物,意味著他們會線上購物,也會到實體店購買”。手機正成為購物過程中越來越重要的工具,他補充道。

如今,這一品牌在美國的各大社交媒體如Facebook,Twitter,YouTube,Tumblr,Foursquare和Instagram,表現活躍,而在Puma運營的五大地區有更多區域性的社交媒體。

Puma使用社交媒體主要有兩個目的:1品牌構建2.透過產品和活動的,增加知名度。

Puma最大的品牌投入之一是備受矚目的航海賽事,比如沃爾沃環球帆船錦標賽,一個持續9個月,每三年舉辦一次的全球性賽事。Puma是賽事官方指定服裝供應商。今年,Puma派遣了10位Tumblr和Instagram的用戶,讓他們通過圖片記錄在阿布扎比中途停留一周比賽發生的點滴,并從優秀的用戶中挑出許多的標記有Puma的帆船圖片來公布。

Carlioz說,Puma沒有在利用社交媒體這一渠道來銷售產品上費很大的勁,但是這一情況日后可能會改變。就現在而言,公司將更專注于利用新平臺比如社交購物清單網站Fancy,推廣品牌、加強參與和體驗。Carlioz也很渴望能夠和Puma贊助的運動員有更緊密的合作,因為他們當中大多都會使用參與性強的社交網絡,比如FacebookandTwitter。

尋求手機和社交相結合的機會也是目前需要優先考慮的事情。在今年三月末,Puma計劃推出一款可以在全球范圍內分享照片的iPhone應用。此外,Puma也正在開發一個名為PumaFactory的項目,它能夠讓消費者自己在線或者使用iPad設計個性化的運動鞋。

2.JimmyChoo-社會化營銷的引領者

JimmyChoo已經成為社交媒體中一個引領者,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在2010年春季的活動Catch-a-ChooFoursquare(美國很受歡迎的簽到社交媒體),活動要求女性圍著倫敦跑,作為獎勵,她有機會獲得一雙新上市的運動鞋。JimmyChoo使用Foursquare在不同的時尚場所來簽到,簽到是通過Facebook和Twitter,第一個到達各個簽到點的人會獎勵一雙運動鞋。

該活動有大約4千人參與,得到了傳統媒體和網絡媒體的一致好評。根據這一活動的構思者,社會媒體機構的FreshNetworksLondon稱,該品牌的運動鞋的銷量在隨后上升了33%。

從那之后,JimmyCho已經實施了一系列的線上還有線下的互動措施,維護其在Facebook和Twiiter上積極主動、以產品為中心的品牌認知的形象。

JimmyChoo的Google+

最近,JimmyChoo把注意力投向了Google+。去年11月的Google品牌頁面和JimmyChoo在倫敦伯靈頓商場開設的第一間男裝店相輔相成。

#p#內容分頁#e#

據相關資料顯示,Google+的用戶大部分為男性,因此JimmyChoo決定放棄Facebook而轉投Goolgle品牌頁面JimmyChooMen。然而品牌只被圈了(circle)226次,但是客戶關系經理MattRhodes表示,Google+的參與度正在提升中。

在情人節,廣告公司正協助JimmyChoo來舉辦一個活動來鼓勵女性關注者,讓他們的丈夫或者男朋友關注JimmyChoo在Google+的頁面。

說到社交媒體對不同鞋品牌的挑戰,Rhodes認為最重要的是讓消費者認同產品的使用價值。

Rhodes還表示:對于在特別場合穿的鞋子,我對它的質量要求是完全不同于一對用于跑馬拉松的運動鞋的。此外,社交媒體的使用也應該有所不同。JimmyChoo可能會更注重于在特殊場合來展示鞋子作為服裝或者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另一方面。Nike則會更強調運動元素和用途。

“它需要你去真正了解你的消費者以及他們是如何考慮產品的,然后用社交媒體從內容和功能的角度上來反應。”他補充道。Rhodes還指出社交媒體的確提供一個讓消費者對一個品牌的期望產生驚喜的機會,JimmyChoo’s聯合Foursquare舉辦的簽到活動就是一個例子。

3.BergdorfGoodman-基于位置的移動營銷

雖然不是鞋子專賣商,高檔百貨公司BergdorfGoodman仍在秋天舉辦了一系列專注于鞋子的在線活動來推廣自己的鞋子沙龍(shoesalon)。

除了大量的海報之外,該公司和ProductiveEdge共同開發一個紐約市的鞋子互動地圖。Instagram的用戶被鼓勵把他們在紐約各個著名地標前拍攝的穿有標記為BG的鞋子的照片上傳到地圖。在地圖上,一部分拍攝地是在曼哈頓,一部分在城市的各個邊緣。

到目前為止,已經有150張照片被添加到地圖中。這一推廣也已經有223次FacebookLikes,185次tweets,和30次+1。對于一個限定區域的活動,這樣是成效不算差。

小結

篇10

新聞專業是一門應用性較強的專業,注重實踐是其中一項基本要求。當前我國很多民辦高校由于師資力量薄弱、資金投入不足及傳統教學思維的影響等原因,在新聞專業教學中重理論輕實踐。學生專業實踐機會較少,得不到應有的鍛煉,導致動手能力差,眼高手低,甚至認為新聞無學,對新聞專業失去興趣。媒介融合的趨勢下,在教學環節放大“實踐”成為一種必然。新聞專業實踐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提高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能力。學生只有熟練應用攝影、攝像、電腦圖文設計、網頁制作等多媒體技術,才能在今后的就業中有優勢和競爭力。

要增大實踐環節,可以從學校、教師和學生等多個層面著手。學校要著力構建一個面向媒介融合的新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包括專業實踐、社會實踐、畢業實踐等實踐類型,充分運用校內外實踐平臺,加強理論聯系實際,引導學生提高綜合素質,增強社會適應能力,拓展專業知識面。在實踐中要結合各民辦高校的專業特色和學生個人特長,創新實踐形式,開展以支農支教、新聞素養普及、社會公益、掛職鍛煉等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實踐活動。教師要在理論教學的過程中融入最新傳媒技能,增強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動手能力。從學生角度說,要增強實踐意識,充分利用學校創造的校內外實踐平臺開展實踐鍛煉,掌握能夠適應媒介融合的基本技術技能。民辦高校相對于公辦院校來說師資力量、基礎設施、生源質量等有一定的差距,全面提高實踐設施有一定難度,可以根據現有條件對實,如在新聞采訪和寫作課程中增加新聞攝影,在網絡新聞課程中增加一些網頁制作,在電視新聞報道中增加一些新聞攝像內容。在引進外來師資中要注重向技術應用型教師傾斜,以此彌補民辦院校教師偏理論的不足。鼓勵教師走出去,去新聞專業學校進行相關課程的學習和鍛煉,掌握專業技能,提高動手能力。

此外,可充分利用校內實踐的便利條件提高學生的多媒體技術應用能力。鼓勵學生去校內報紙、電臺、電視臺、網站進行鍛煉,學習媒體工作流程,并進行新聞稿件的寫作鍛煉,提高學生動手能力。以學校重要新聞事件為契機,開展校園新聞競賽,并把優秀的新聞作品在校內平臺上進行展示,使學生能夠相互學習、相互激勵,共同獲得技能提高。鼓勵校內新聞社團的建設,如攝影協會、攝像協會、微電影協會等,學校提供一定的便利條件,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并派老師提供指導,全面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二、多媒體實踐教學方法的應用

(一)新媒體新聞工具的使用主要側重對網絡數據庫、網絡搜索引擎及網絡調查、網絡尋呼機、網絡論壇等各種網絡工具的學習。以搜索引擎為例,教師可講解搜索引擎的種類、檢索方式,并根據需要開展網絡信息的檢索等實踐。要求學生根據報道題目進行相關檢索,然后根據獲得資料進行報道練習。網絡調查的學習可結合社會重要事件展開,讓學生設置調查問卷、挑選調查對象、開展調查并根據調查結果寫作報道。通過這樣的方法鍛煉,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

(二)社交型媒體的學習與實踐“社交型媒體(socialmedia)是一種用于社會交往,可得便利、可擴展性強的傳播媒體。它基于網絡技術對新聞信息進行互動式傳播,推動了知識與信息的民主化進程,使公眾從信息消費者轉變為信息制造者。”社交型媒體是近兩年發展最為迅速也是在新媒體領域最受關注的媒介類型,常見的社交型媒體有Twitter、Facebook、YouTube、Myspace等。在我國,相同類型的社交型媒體有新浪微博、人人網、優酷等。普通民眾甚至傳統媒體和正式記者也成為社交型媒體的擁躉。社交型媒體拓寬了傳統媒體的報道視域。民辦高校新聞專業的教師要善于運用社交型媒體開展教學,鼓勵指導學生在社交媒體上發表信息、提出話題、開展討論。

(三)案例教學新聞媒體上每天報道的新聞事件眾多,教師可選擇有代表性的案例進行分析教學。向學生講解案例的報道背景、類型、特點、報道的方式方法;讓學生對相關的價值大的方面發表看法,并組織學生展開討論。另外,可讓學生在維護新聞真實性的基礎上對材料進行改寫。在案例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啟發學生的思維尤其是批判性思維的運用,在不斷的案例鍛煉中開闊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實踐水平。

(四)專題學習對新聞媒體上的報道專題進行分析,內容可涉及專題的構成、多媒體使用、版式特點等。也可以針對當前重要的新聞事件設計報道專題,并讓學生參與進來,進行分工協作開展報道。新聞作品可采用紙質的展示方式,也可以在校內網絡媒體上發表。四、變革考核方式,重視實踐成果考核是實踐教學的重要環節,也是改進實踐教學、保證實踐教學規范化和質量的重要步驟。在新的媒介環境中,民辦高校新聞專業學生的考核應強調實踐的重要性。在實踐性較強的課程中,實踐要占到足夠高的比重。實踐的方式可采用作品或媒體實踐、專業實踐的方式。審核可采用水平較高的新聞作品代替期中考核。畢業論文(設計)也可以采取多種形式,除畢業論文的形式外,可采用正式發表的報刊作品、攝影作品、微電影作品、FLASH作品,也可以是競賽取得的成績、調研報告、參與的媒介項目成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