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未來自己的一封信范文

時間:2023-03-20 07:29:0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給未來自己的一封信,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親愛的伶伶:

當你再一次看到這封信時,已經是一個22歲的妙齡少女了。那時的你也許正處于人生低潮,也許正值春風得意。無論你屬于那一種,我都希望你是微笑的,不是后悔,不是嘆息。

真是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你真正珍惜過時間么?時光如流水,十年一眨眼便從你身邊溜去了,你感到時間的可貴里么?不要埋怨時光的短暫,記住時光來老人是公平的今天過去了就永遠沒有今天了,世界上惟有時間不可再來,所以,我希望看到的是你自豪的對我說:“我在這十年里,珍惜時間,爭取讓每一分每一秒都過的充實而有意義”而不是看到你對失去時間的感慨,對沒有珍惜時間的懊悔!

還記得那時家里那幅畫的題詞嗎?“人的一生惟有奮斗,只有奮斗才能成功!現在你真正體會到這句話的含義了嗎?你朝著這個方向去奮斗了嗎?兒時的夢想都實現了嗎?現在還記得小時候為沒有努力奮斗而失去了的嗎?現在你已經是一個大人了,有一定的生活經驗了,我相信你現在遇到困難已經不會再退縮了,向困難低頭了吧!你一定要記?。鹤哌^的路已不能回頭,要勇于面對現實!

對了,你現在正在讀大四,要努力學習,這是大學生涯中最關鍵的一年,決定著今后能不能獲得一個好學位。你還記得小時候的你經常對爸爸說要考上博士,給他買一輛寶馬嗎?雖然這是一句玩笑話,在現實中似乎有些遙不可及,但你別忘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現在你正值青春年華,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時光,你一定要好好珍惜,利用,千萬不要讓它付之東流!22歲了,成年了,不是一個只會問父母要吃要喝的小孩子了,面對50歲的父母,你有什么感想嗎,面對辛苦一輩子的父母你意識到該做些什么?是時候了,你應該時時刻刻想著他們,關心著他們,讓逐漸年老的父母因為有你而幸福的一生!

夜已深了,我望著窗外皎潔的月光不由的陷入沉思,10年后的我是怎樣的?依然有很多話想對你說,有很多問題想問你,然而筆難盡于言。不過我還是要愿你已經實現了我現在所有的理想,希望你依然笑對生活,活的灑脫!

祝: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篇2

你好嗎?

當你在某一天,在白云飄飄網()作文網里看到這封信,想必你也是一個青春陽光的大男孩了。

你是否還記得,兒時的你曾有個夢想——當個作家。你完成這個夢想了嗎?兒時的你覺得,作家真的好偉大。一堆一堆的書,從何而來,就是從一個個默默付出的作家手中來的。作家們用自己的一生寫出一本本的書,讓一朵朵祖國的花兒從中收益,學到知識,將來為祖國的強大做出貢獻。他們其實也是在默默奉獻,把自己的知識通過一本本的書傳遞給更多的人。自己的一生可能不富裕,可是他們卻把更多精神上的富裕奉獻給了無數的人,換來了更多人的富裕,為祖國換來了人才。那叫一個偉大。

如果你還沒完成這個偉大的夢想的話,那我懇求你,盡快完成吧!你不要在乎大人們說的“作家很難賺錢的,你想餓死嗎?”之類的話,做自己想做的,那才是最重要的。對嗎?

未來的我,加油吧!

祝你

身體健康

從前的你

篇3

你好!

當你在某天看到這封信時,你也許是一個成熟穩重的大姑娘了。

未來的我,你身體好嗎?你是否因為自己太多事而煩惱?你是否因為自己的小馬虎而犯下錯?沒關系!當你覺得自己太多煩惱時,就找自己的老朋友王婷和王鈴嬌談談心吧。

未來的我,你在工作之余也要注意自己的身體,不要因為掙錢而生病。

未來的我,你還記得嗎?兒時的你,曾有一個夢想——當一個作家。你完成這個夢想了嗎?兒時的你,認為作家好偉大。那些用筆墨寫出芳香,用文字畫出風景的人們,在你心里,永遠是神圣、純潔、不可冒犯的。成千上萬的書,從何而來?都是作家們默默付出而來的!

他們用自己的一生寫出一本本的書,讓一朵朵祖國的花兒從中收益,學到知識,將來為祖國的強大做出貢獻。他們其實也是在默默奉獻,把自己的知識通過一本本的書傳遞給更多的人。自己的一生可能不富裕,可是他們卻把更多精神上的富裕奉獻給了無數的人,換來了更多人的富裕,為祖國換來了人才。這才是真正的偉大!

如果你現在還未完成這個偉大的理想,那我就懇求你盡快完成。不要去管那些大人們的閑言閑語,什么“做這行賺不到錢。”“做這個沒出息。”或“當作家很難賺錢,不是長久之計。”之類的話,千萬不要聽!

做自己想做的事,那才是最重要的。

我希望你看到這封信后,不僅能改掉馬虎這個壞毛病,還能為你指明一條你該走的路!

未來的我,加油!

祝你

事事順心

從前的你

篇4

好處多多的。美國一位年輕的創業家保羅?薩

福專門建立了一個網站,把人們今天寫的信保

存起來,并于指定的日期寄還給原來的寫信

人。他把種種好處總結如下:

Message into the future is something that people have always sought1 to do. In a way, it’s a statement of optimism2. We want people to think about their future and what their goals and dreams and hopes and fears are. We’re trying to facilitate3 some serious thinking. There are two basic reasons to do this: tell the future person what the past person was doing at the time and reflect upon that; and ask the future person whether he or she has met the aspirations of the past person.4

(給未來留言,是人們一直想要實現的事情。在某種程度上,這是積極樂觀的表現。我們希望人們能夠認真思考自己的未來,弄清楚自己想實現怎樣的目標和夢想,又會有怎樣的希望和擔憂。我們正在努力促進人們進行嚴肅的思考。這么做有兩個基本理由:告訴未來現在的自己正在做什么,并對現狀進行思考;詢問未來的自己是否已經成功達成現在許下的愿望。)

“親愛的未來的自己,你好!當你看到這封信的時候,已經是十年后了吧……”

“未來的我,你還是那么任性、那么喜歡撒嬌嗎? 未來的我,你是否已經忘記了自己小時候懵懂無知的樣子呢?”

“未來的我,你好,你正在做什么事情?天是晴還是陰?你過得好嗎?幸福嗎?”

美國著名財經雜志的記者戴維?埃瓦爾特也同意這一說法。給未來的自己寫信,不僅對現在的自己有益:“A lot of people

have been kind of freaked out by it (the idea of sending a letter to the future), or thought it meaningless. It really makes you stop and think about your life in a way that you usually don’t.”(許多人聽到給未來的自己寫信這個想法時,要么是覺得心煩意亂,要么就是認為這是件毫無意義的事。但它能讓你停下腳步,促使你用不同尋常的眼光來審視自己的生活。)而且對未來的自己也有益:

“Just imagine writing a letter to your future self five years from now, then opening it at that exact moment five years down the road to see how much of it resonated with you.5 It is a useful tool to be used in goal achievement, because when you write the letter to your future self, it helps to know exactly how you expect yourself to become at that specific moment down the road. As you read the letter in the future, you can assess how many things match up (or not) . your expectations in the past and think about why that’s the case. Often times, the goals we set and our goal achievement process are subject to a lot of changes along the way, due to varying difficulties, unexpected circumstances and changing priorities.6 The letter gives you a big picture of your initial vision7 and lets you recognize how your current vision differs from the past.”

(“試想一下,寫一封信給五年后的自己,然后在五年后的同一時刻打開這封信,看看它能夠在你心中激起多少波瀾。這對目標達成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因為給未來的自己寫信,有助于確切了解你希望自己在今后某個特定時刻成為怎么樣的人。而在未來,當你閱讀過去的信時,你可以評估一下現狀,有多少與你過去的期望是匹配(或不匹配)的,并思考為什么會變成這樣。大多數時候,我們的目標設置和目標實現過程或多或少總會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比如,各種變化和困難、許多意料不到的情況以及自己發展重心的改變等。這封信將會展現你最初設想的宏觀藍圖,讓你認識到你當前的想法與過去有何不同?!保?/p>

時間膠囊(time capsule)的游戲在美國中小學生中頗為流行。你和朋友們只需要一罐大小適中的咖啡罐或類似的容器,在紙上寫下你想對未來的自己說的話,把信和一些照片一起封在罐中。然后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上午,和朋友們去公園或者你們的秘密基地,把做好的時間膠囊埋起來就大功告成了!之后就等著無論是一年、兩年還是十年或二十年之后,再約好將其挖出打開。

讓美國堪薩斯州肖尼縣的一位中學教師基爾?希爾曼記憶猶新的是,前不久他和學生們剛打開的十年前埋下的一個時間膠囊。 2011年是“9/11”事件十周年紀念。2001年,在希爾曼的組織下,他的學生們制作了一個時間膠囊,收藏了許多物品:學生們寫的信、照片、視頻和書籍等。十年后,希爾曼召集回原來的部分學生,一起打開這個時間膠囊。頓時就像打翻了調味瓶似的,在場的人百感交集,噓唏不止。他說:

“I had no idea 10 years ago that the time capsule my class created to commemorate8 9/11 would hold so much power. When some of the students opened the capsule last week, we were stunned9 by the artifacts, videos, books and pictures that told stories of that day. We were brought back into history and knew how much we had grown since then.”

單詞卡片

1. sought: seek的過去分詞,意為“尋找,尋求”。

2. optimism: 樂觀,樂觀主義。

3. facilitate: 促進,使便利。

4. reflect upon: 仔細思考;aspiration:強烈愿望,抱負。

5. down the road: 今后,以后;resonate with: 引起共鳴。

6. be subject to: 受某事影響,取決于某事;along the way: 在……過程中,在生活道路上;varying: 變化的,變更的;

circumstances: (一般用復數)狀況,情況;priority: 優先處理的事情,當務之急。

7. initial vision: 最初的設想。

8. commemorate: 為……舉行紀念活動。

9. stun: 使大吃一驚,使震驚。

我們的視線

(“我完全沒有想到,十年前我和學生們為了紀念9/11事件而制作的時間膠囊竟具有這么大的力量。上周,當我的一些學生打開這個時間膠囊時,我們被里面收藏著的關于那一天的物品、視頻、書和照片所震撼了。我們被帶回到往昔的時光中,意識到從那一天之后,我們成長了多少。”)聽了他們的感想,你還在猶豫什么呢?找一個有意義的日子吧,例如:暗戀(have a secret crush on sb.)、失戀(be disappointed in love/ break up with sb.)、升學(graduation/ go up in grades)、求職(look for a job)、第一份工作(get your first job)、結婚(marriage)和生寶寶(have a baby)等,我們都可以給未來的自己寫一封信,記錄下人生重要的時刻和決定。

1. Look at today’s date. Write to your future self. What do you want to say to your future self?

* What are the dreams and goals you would want to be realized by then?

* What will you be like at that time? Career/Business/Studies? Financial status10? Family? Friends? Love? Health? Spirituality? Recreation11? Personal growth? Contributions?

2. When you’re done, sign off12 your name with today’s date.

3. Put the papers in an envelope. Seal it.

* On the cover, write “To (your name). To be opened on (date)”.

4. Safekeep13 your letter. Put this envelope in a safe place where no one can have access to14 it.

5. Live your life like you’ve never lived it before.

1. 查看今天的日期。給未來的自己寫信。你想要對未來的自己說什么?

* 你希望屆時的你已經實現了什么夢想和目標?

* 你希望那時候的自己是怎樣的?事業/創業/學業?經濟狀況?家庭?朋友?愛情?身體狀況?精神狀況?休閑生活?個人成長?所做貢獻?

2. 寫完信后,署上你的名字和寫信日期。

3. 把信裝在信封中,封起來。

* 在信封上寫,“寄給:[自己的名字]”,“[于哪年哪月哪日]打開”。

4. 妥善保管這封信。把信封放在一個別人都不知道的安全地方。

5. 繼續生活,用嶄新的方式生活。

不過就像一位美國姑娘謝琳在給未來自己的一封信中寫道:“However,

if things don’t go according to plan for you, I wish you all the love, happiness and joy in the world and don’t settle for

anything less than the best since that is absolutely what you

deserve.”(就算生活沒有按你的計劃進行,我也祝你擁有世界上所有的愛、幸福和快樂。在遇到最好之前,別讓自己停下來,因為你絕對值得擁有最好的生活。)

單詞卡片

10. status: 身份,狀況。

11. recreation: 娛樂,消遣。

12. sign off: 簽字確認……已完成。

篇5

從多年前的將所有畢業生集中在一起,校領導講話、撥穗兒、照相,隆重卻略顯單一,到近些年來的形式多樣、活潑創新,高校畢業典禮的風格也在悄然發生變化。而無論怎樣變,大學的初衷始終未變,畢業典禮是大學給予畢業生的“最后一課”,這一課,當意義深遠、匠心獨具。

和以往不同,近年來,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高校將短暫的畢業典禮“升級擴容”為歷時一個月的“畢業季”,力求開展更為豐富的活動,充分地給予畢業生追憶過往、展望未來的可能。

對此,北京師范大學的設計可謂煞費苦心。“五個行動重溫匆匆那年”主題活動令人印象深刻:遇一回京師十景,讓畢業生展示眼中最美的學校景致;攝一張跨古逢今,將老師大的明信片與年輕的自己拼接在一起,感受學校的歷史感與厚重感;尋一番當年迷途,重走校園小徑,追憶青蔥歲月;寄一封相思尺素,為畢業生免費提供明信片,鼓勵畢業生用文字致謝恩師、回贈父母;理一遍日棲夜宿,最后給宿舍做一次大掃除。

中國農業大學則精心設計了“寫給未來自己的一封信”畢業紀念封設計征集活動,典禮當天,在場館內布置郵筒,學生可提前或現場完成《寫給未來自己的一封信》,典禮結束時現場投入郵箱,投遞給未來的自己。

中央美院今年首次將“畢業展”變為“畢業季”。將校園各處公共空間都開辟為展場,840 多位畢業生的畢業創作同時展出,歷時一月?!爱厴I展無論對于學校還是學生都是件大事。過去的畢業展,每個專業分不同時段展出,每個時段不足一周,不要說社會大眾、藝術機構,連學校內部師生都很少完整看一遍。這樣的展覽方式,無意中拒絕了全方位的參與、交流,將自己封閉了起來,只滿足專業院系自我觀摩和評估,缺乏不同專業學科間的認識、了解、借鑒和學術交流探討,也沒給社會提供全面認識、了解美院教育狀態的機會,這顯然不符合現代大學教育,尤其是中央美術學院這樣的名校發展的要求。畢業展示方式的調整和改革勢在必行,‘畢業季’的概念就是在這個背景下提出的?!敝醒朊佬g學院主管教學副院長蘇新平介紹。

“畢業季是臨近畢業時段面向社會開放的教學活動。包括畢業展、畢業典禮和一系列有社會大眾、文化藝術機構參與的活動,一般為期一個月左右。這種畢業季的方式在國際知名院校里早已采用,在美國和歐洲的一些名校,畢業展覽的方式早就不再局限于美術館里面了。一個月的畢業季,不僅僅是對學生在校期間學習、思考、實踐以及教學成果的評估、檢驗;更重要的是向全社會展示學校教學現狀,讓學術界、藝術界、藝術機構、收藏家等各方面認識和關注學生的藝術成果。今后畢業季要成為常態,成為品牌,成為學校的節日,也成為城市的節日?!碧K新平說。

每年的畢業典禮,校長致辭都是一道營養豐富的“大餐”。2015 年的校長致辭也頗可圈可點。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陳雨露以說故事的方式給畢業生上了“最后一課”,他送給畢業生們“感恩”“理想”“擔當”六字?!拔蚁M瑢W們能常懷感恩之心,尊重他人。就在前兩天的博士學位授予儀式上,你們的法學院博士師兄的言行深深打動了我。”陳雨露說,“這位博士生的父母從外地趕來參加兒子的畢業典禮,但父母站在禮堂門外羞于著裝簡樸不肯進來。他們從農村回到城市后又遭遇了下崗,生活很艱辛,但一路支持兒子的學業22 年。當這位同學走上臺發言時,他說,‘此刻,我最想感謝的是我的爸爸媽媽!學校的禮堂這么大,我要帶父母來看看,而且想讓大家都看到他們。所以,今天我有一個心愿,我請求所有的老師和同學為父母鼓一次掌?!?/p>

“一次,啟功先生來到出售假冒他書畫作品的鋪子,有人問,啟老,這是您寫的嗎?啟功聽了,微微一笑,‘比我寫得好’,過了一會兒,啟功改口了,‘這是我寫的’,事后,啟功向人解釋,‘人家用我的名字是看得起我,再者,他一定是生活困難缺錢?!?/p>

北京師范大學校長董奇用這樣的故事,鼓勵畢業生有寬廣的胸懷。董奇校長還將對聯“行文簡淺顯,做事誠平恒”贈予同學,意在提醒同學們做人做事誠心誠意,平和平實,持之以恒。

就這樣,在故事當中,在難忘的畢業典禮當中,畢業生感受著校長們的良苦用心與諄諄囑托。

篇6

1902年上半年,年僅16歲的柳亞子首次參加科舉考試,就考了個秀才,在整個蘇州府就數他最年輕了,柳亞子一下子出了名。下半年,父母親有意要為柳亞子訂親。口風一露,提親說媒的接二連三,簡直要踏破門檻。終于柳亞子母親看中了蘇州五舅母的外甥女,這個女孩子之所以打動母親的心,是因為她有一雙獨步鄉里的三寸金蓮。

柳亞子聽到這個消息后決意反對,只是不想同母親當面表示,決定采取迂回戰術。一次,柳亞子和本鎮的一個表弟跟著母親同到蘇州外祖母家去作客。外祖母家有3間臥房,外祖母和母親睡東邊一間,柳亞子和表弟睡西頭一間,中間隔著的都是板壁,晚上說話聽得清清楚楚。每天晚上,柳亞子都要與表弟大擺龍門陣,文學、政治、革命、人生觀、個人前途,上天下地海闊天空。每天晚上母親都要披衣起床,摸索過來關照別再講話、乖乖睡覺。一天晚上談興又起,柳亞子覺得母親又披衣過來了,于是有意扯到自己的婚姻上去?!拔椰F在的主張是非找一位放足的小姐做太太不行,但聽說母親卻要替我弄一個三寸金蓮的小姐來做她的媳婦,那是何等的矛盾。好吧,她要討她的好媳婦,由她去討,但我是絕對不要的。弄僵了,只好走我自己的路,海角天涯,總有我安身立命的地方吧!”這一番話說得很響,句句打在母親的心上。第二天,母親就告訴五舅母不想再提那門親事,又把柳亞子叫去,當面說明原委,并保證將來給他找一位放了足的好小姐。

1903年春,柳亞子到上海愛國學社讀書,與“革命軍中馬前卒”鄒容相交相知,思想急劇地發生了質變,從維新走向了革命。來上海除了造就自己之外,柳亞子還想找一個理想的伴侶。那時的上海除了教會學校有女學生外,其他只有以造就賢妻良母為宗旨的城東女學和在先生的主持下頗有革命氣息的愛國女學。柳亞子認定,理想的伴侶應當就在愛國女學里面。可是,他在女同胞面前非常面嫩,又加說話口吃,盡管愛國學社與愛國女學是兄妹關系,但柳亞子呆了幾個月,別說戀愛對象,就連一個熟識的女學生也都沒能找到。

那時,柳亞子正以歐洲的盧梭自命,認定人人生來自由平等,主張男女平等,一夫一妻制,特別反對婦女纏足,認為這是違反人權違反天理的不人道的行徑。柳亞子認為女權和女學二者相輔而相成,倡女權不能不言女學,有女學則更能倡女權。在配偶這個敏感的問題上,柳亞子最初希望未來的妻子應當才貌雙全;后來,女學和天足運動興起,他又希望未來的妻子是個知書達禮的女學生;最為理想的,就是要像法國的瑪麗儂、俄國的蘇菲亞那樣,能夠懂得革命或者能夠實行革命。

在上海,柳亞子沒能找到意中人。5月底,愛國學社發生變動,他只得輟學回家,選擇對象的范圍更小了。那時的吳江還沒有一所女學,與他年齡相仿的女孩子中也找不出沒有纏過足的,柳亞子只好希望未來的夫人是纏過足但又解放了的,至于讀書么,可以考慮粗通文墨或者訂婚以后再去求學。

正在柳亞子左思右想、上下權衡的時候,震驚全國的上?!短K報》案發生了,鄒容等人被捕入獄。柳亞子急著要赴上海,柳母為拖住兒子不讓走,就緊鑼密鼓地為柳亞子物色對像,最后訂定了鄰鎮盛澤的鄭佩宜小姐。

鄭佩宜的父親鄭式如,在盛澤鎮上頗有知名度。鄭式如元配王氏,生了二子一女,長子鄭詠春,次子鄭桐蓀,女兒鄭佩宜排行第三。王氏早逝,鄭式如后來續娶,又生二女一子。鄭佩宜出生于1888年,比柳亞子小一歲,3歲喪母,由祖母撫養長大。佩宜小姐天資聰慧,外柔內剛,待人接物彬彬有禮,個性倔強。鄭式如在絲綢重鎮盛澤首創商會,任商會會長,他思想開明,為圖拯救國難,興學開發民智,在宅內創辦鄭氏小學。兩個兒子都入了學,因佩宜是女孩,囿于舊俗,不能一同就讀,幸虧課堂就在自家大廳,佩宜就捧著書本站在門外聽課,放學后還常常請哥哥們轉教。因此佩宜小姐粗通文墨,還偷學到一點英語基礎。因為舊俗,佩宜從小就纏了足,16歲那年受天足解放風潮的激勵,她開始放足。放足有很多方法,但都得循序漸進,佩宜小姐因怕夜長夢多,怕祖母等人反對,狠狠心一個晚上就將長長的纏足布全部扯了下來,以致后來雙足足骨稍稍畸形,走路難以健步如飛,成為終生的遺憾。

促成這樁親事的,是柳亞子的叔父。黎里柳氏和盛澤鄭氏門當戶對,柳亞子的父親柳念曾和叔父柳慕曾與鄭式如本是老親又加朋友。

一次,柳慕曾到盛澤辦事,在鄭家住了好幾天,見到了鄭佩宜小姐,了解了小姐的大概,覺得可以,回來就給兄嫂說了。柳念曾聽了很是贊成,柳母不放心,請了一位專事做媒的“七姐”,假說要到鄭家做女工,見到了老太太,也見到了佩宜小姐,認為滿意,這才決定由柳慕曾正式以書信的形式提親。

鄭式如與柳亞子雖然只見過一次面,但是對柳亞子印象深刻,認為是不可多得的人才。那是上一年春天,柳亞子在父親陪同下到吳江應考秀才,鄭式如陪送他的兩個兒子也來應試。后來柳亞子考中秀才,出了名,鄭家兄弟則因滿額而落榜。接到柳慕曾的信,鄭式如爽快地答應了,還寫了一封回信,其中有這樣幾句:“令侄亞之盧、孟,今之顧、黃,幸得坦腹東床,何快如之!息女嬌癡,本不足以奉箕帚,惟念男女相差三百級,支那舊例,差堪援以自解耳!”這位未來的岳父,十分佩服柳亞子的思想和才學,把他比作歐洲的盧梭、孟德斯鳩,當代的顧炎武、黃宗羲。叔父向柳亞子談了一切,又把那封信給他看了。盡管佩宜小姐離柳亞子的擇偶標準尚有距離,不過眼下要想找到理想的配偶簡直是不可能,佩宜小姐已經是相當的不差了。而最最關鍵的是式如翁的那封信,柳亞子為之深深感動,于是就同意了。不過他還提出了一個補充條件,要叔父轉告式如翁,明年請將佩宜小姐送到上海去讀書。叔父含糊地答應下來,其實叔父和式如翁都沒有認真考慮過柳亞子的這個要求。在叔父看來,女子無才便是德,小姐已經識得一些字,何必要去追求什么高深的學問造詣呢。式如翁呢,除了未能免俗以外,他還有更深一層的擔心。他覺得女兒是個有個性的人物,一旦到了上海進了學校,那么很可能蛟龍得到云雨,談起自由戀愛來不承認未婚夫,到那時叫他這做父親的怎么收場。因此,柳亞子所提的條件被擱置起來了。

這條件是被擱置起來了,卻不料隱伏著一場風暴。

1906年,柳亞子在上海健行公學任教國文,結識了一位L女士。柳亞子在他的《五十七年》中寫得很坦然,只是因為照顧到對方,才隱去了真名實姓,把那位女子稱為L女士,柳亞子承認那時自己墮入情網成了愛情的俘虜。L女士出身松江,書香門第,父親是個秀才。幼年時父母給她訂了婚,那個未婚夫卻是墮落的紈绔子弟,行為不檢,又沾染上了不良嗜好,把家產蕩盡,成了游手好閑的無賴。L女士要求解除婚約,可是對方耍賴皮,提出了天方夜譚式的代價,使女家無法接受,接著那個無賴又揚言要搶親。L女士別無他法,只有走避滬上,在城東女學讀書,連寒暑假都不敢回家。這時,柳亞子的表姐也在該校就讀,表姐與L女士是好朋友。柳亞子去看望表姐時碰到了L女士,這樣就認識了,表姐來看望柳亞子常常帶著L女士,一來二去雙方就熟悉了。對于L女士的遭遇,柳亞子深表同情,兩人的言談也就越來越投緣了。也不知表姐是不曉得柳亞子已經訂婚了,還是要作個有心人成全他倆,有意無意地給他們制造會面的機會。記得有一次,表姐讓柳亞子替L女士到照相館去拿一幀倩影,星期日送到女學L女士手中。就這樣,他們很快就燃起了熊熊的愛情之火。柳亞子還算清醒,知道自己那不設防的城池將被她攻破,自己是個訂了婚的人,于是就把自己的一切告訴了L女士,希望L女士停止進攻。然而,這軟弱的拒絕卻招來L女士更為強烈的攻勢。L女士寫了一封信,索性把愛就愛到底的決心挑明了,甚至寫下這樣的話:“明知使君有婦,即為外室,亦所不辭!”接到這“上邪”式的信,柳亞子大為震動,思前想后輾轉不安,回絕吧,感情上實在舍不得;接受吧,與自己一貫的思想相抵觸。柳亞子歷來是主張男女平等一夫一妻制的,內心已經有了“平生不二色”的信條,現在怎么可以違背呢?最后他毅然提筆,寫了一封信表示謝絕??墒?,愛情之火一旦燃燒起來就不是一下子可以自行澆滅的,謝絕歸謝絕,來往還是來往,在理智與感情的交鋒之中,感情占盡了上風,此時的柳亞子已經是欲罷不能了。

暑假到了,表姐和柳亞子回家度夏,L女士和表姐是要好朋友,又沒有別的去處,所以3人結伴來到黎里。L女士彈得一手好風琴,那時柳亞子正迷上音樂,天天往表姐家里跑,與L女士如膠似漆,到了無法分離的地步。一個暑假過得飛快,又將去上海時,L女士托表姐給柳亞子一封信,信中大意是非跟柳郎結合不可,否則她將“為郎憔悴”而死。

事情非常糟糕,柳家已經為兒子定下了良辰吉日,決定舊歷九月初二完婚。這時柳亞子可真是左右為難,愁腸百結。在數夜失眠之后,柳亞子終于決定:我柳亞子已經投身革命,L女士原本贊成革命,夫妻攜手共歸,倒也算人生一件快事;至于鄭佩宜,連面都沒有見過,誰能保得準她也能贊成革命宗旨,萬一不測,又何忍害她作春閨夢里人呢?于是,他給鄭佩宜寫了一封長信,要求解除婚約,到上海之后用雙掛號寄出。他又把這封信的草稿交給表姐,叫她轉給L女士,給她一顆定心丸。

柳亞子發出的信,落在了未來岳父的手里。鄭式如不動聲色,瞞了女兒,同柳亞子的叔父開始了交涉。叔父和徐姨丈匆匆趕到上海作說客,勸說柳亞子兩頭結婚,被堅決主張“平生不二色”的柳亞子一口回絕。接著,父親來信說,不聽父輩之言就斷絕父子關系,信封上寫的是“亞盧先生收”,信內也稱“亞盧先生”,連“柳”字都給取消了。

柳家全力以赴四出活動,柳亞子就來個躲起來避而不見,為逃避九月初二與鄭家女兒結婚,他通過老朋友陳陶遺的關系,來到陳的老家松江鄉下躲了起來。幾天后的一個下午,表姐和L女士雇了船突然來到柳亞子隱居處,差人送上一封信,說有緊急的事相商,請柳亞子馬上到船上去。柳亞子一上船,表姐就連哭帶喊地說:“你還是回上海去,救救我們一家人吧!”L女士低著頭不出聲。原來,柳亞子的母親大哭大鬧逼著徐姨丈要人,徐姨太一家已經受不了母親的壓力了,表姐也害怕起來。柳亞子聽完后說:“我回上海去也好,難道怕母親生吃了我不成!”3個人來到上海,表姐和L女士去了蕪湖,只留下柳亞子一人。

在上海,大姑母柳蘭瑛在徐姨丈的陪同下找到了柳亞子。大姑母輕聲細語循循善誘,柳亞子一五一十將事情的來龍去脈和盤托出。大姑母聽了說:“事情本來沒有什么大要緊,你父親母親也有些不對,何必如此著忙?!苯又掍h一轉說:“不過,你知道這件事情關系著3個人的性命么?”柳亞子當然不知道,大姑母神情嚴肅一一道來:“你的這位未婚妻從小就沒有母親,總不免有些孤臣孽子的性格存在著。再加她天資非常聰明,一切好勝,你想解除婚約,叫人家小姐不會難過么?你這封長信,你未來的泰山是瞞著她的,因為她一知道,小性命就立刻會斷送呢!她是祖母的寶貝,她死了祖母也不會活的。而你的未來泰山呢,又是個孝子,母親因意外變故而死了,他還能獨立在世上么?這樣,你一舉手,害了人家三代的性命,是不是太悲慘,你自己去想想吧?!边@么復雜的利害關系,柳亞子是做夢也沒有考慮到的,經大姑母一講,他心中一片惘然,呆了半晌吶吶地說:“那么怎么辦呢?我已經答應好了L女士,總不能憑空翻悔。何況,我也實在是愛她呢?!贝蠊媚傅挂菜欤鲝埩鴣喿酉然丶彝嵟逡诵〗阃昊?,第二年再安排柳亞子和L女士一同去日本留學,到那時再結一次婚。柳亞子聽了,這不是摧折“平生不二色”的宗旨了嗎?大姑母聽了竟大笑起來,說:“你們革命黨人中間,攪著三妻四妾的,難道還少么?至于L女士那兒,由我去辦交涉?!睅滋煲院螅蠊媚刚娴膹氖徍貋?,說事情已經解決,還帶來了L女士的一封信。原來,L女士已成了大姑母的干女兒。

大姑母可真是有心計的人,她把柳亞子帶到盛澤,先在鄭家小住,這樣柳亞子和鄭佩宜就有機會見面接觸,培養感情。在與鄭佩宜的接觸中,柳亞子感到未婚妻聰慧秀麗,知書達理,端莊大方,彼此竟有著許許多多說不完的話。非常感謝,天作之合,中國的月老居然為柳亞子系對了紅絲線。

1906年10月19日(丙午年九月初二),秋風送爽桂子飄香,柳亞子與鄭佩宜在盛澤鄭宅舉行了吳江破天荒的“文明結婚”。大凡結婚,只要不是贅婿,婚禮總是在男家舉行,可柳亞子的婚禮卻偏偏在女家。吳中舊俗,新娘頭上得戴一種翠珠裝飾的“頭面”,蓋上四方紅巾,這方巾直到洞房里才能由新郎揭掉,俗稱“挑方巾”。新郎新娘要在紅氈毯上行三跪九叩大禮,一拜天地祖宗,二拜高堂父母,再夫妻對拜,參拜結束,新郎用一根紅綢帶將新娘引入洞房。其間的繁文縟節還有很多很多。柳亞子與鄭佩宜的婚禮不用跪拜,只是鞠躬。柳亞子身穿長袍馬褂,鄭佩宜不戴頭面,不蓋四方紅巾,身穿紅色衣裙?;槎Y開始,一對新人同時向長輩行三鞠躬,然后互相三鞠躬,禮畢赴宴。這文明婚禮開了全縣風氣之先,人們爭相觀看,門庭如鬧市般擁擠,此舉轟動了全鎮,也震動了整個吳江。

新婚燕爾,柳亞子在鄭家住了一個星期,重陽佳節,柳亞子才偕同新娘一同返回黎里。滿月以后,柳亞子去上海,母親和夫人一起陪同前往。在上海,柳亞子曾寫過一封信約L女士前來見一下面,結果L女士回信說功課忙,走不開。不知是得知柳亞子新婚過于甜蜜了呢?還是別的什么原因,反正那熱辣辣的態度是迅速降溫了,兩人的關系也就到此結束。

柳亞子與鄭佩宜結婚50余年,一直相敬如賓,感情彌篤。日后,在柳亞子愛國愛民、救國救民崎嶇坎坷的一生中,佩宜夫人患難與共、風雨同舟,成為柳亞子終身的革命伴侶。1945年9月,鄭佩宜58歲壽辰,柳亞子特地為她撰詩二首,其中第二首很有代表性,引錄如下:

懷抱平生馬克思,最難燕妮共艱危。蒼生滿眼成何濟,青史他年已有辭。

黻佩未能偕負戴,風云還擬仗基。何當奮我垂天翅,安穩雙棲到鳳池。

在詩中,柳亞子說自己崇信馬克思,把佩宜夫人比作燕妮,充分表達了對夫人的恩愛、敬重和感激之情。

柳亞子在婚后不久,把自己“平生不二色”一語請人刻成了一方印章,作為立身行事的座右銘。這方印章表露了柳亞子先生的生活道德準則,表露了他在戀愛、婚姻以及對待異性方面的原則。當然這里的“色”字不僅僅是指女色,這里的“色”應當有更深層的含義,那就是國家和人民,也就是說柳亞子先生一生為愛國愛民、救國救民而矢志不渝地努力奮斗。

篇7

12月9日,在論壇現場――貝因美未來的親子典藏館內,熱鬧非凡。觀眾看到不少熟悉的面孔――臺灣著名作家劉墉、著名主持人劉儀偉、貝因美創始人謝宏、原學軍小學校長楊一青等。此外,來自美國的兩位嘉賓給觀眾們帶來了親職教育的“異域風情”。眾多知名的教育專家、學者集聚在此,就全球化時代的親職教育,各抒己見,進行了激烈的討論。各位專家通過對國內外親子文化的比較,暢談親職教育的重要性,把脈成功生養教的必要性,豎起了親職教育的新一輪風向標。

在全球化的今天,很多父母更希望自己的教育方式能與國際接軌。美國的兩位專家向觀眾們傳遞了西方的“親職教育“理念。美國加州州立大學教授齊藤法子認為,只有在情感、智力和文化豐富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才有可能成為全能寶寶。因而美國的家庭對父母的角色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時,齊藤法子也指出很多家長在教育中存在的誤區,即“成人關注更多的是孩子的認知而不是孩子的感覺”。而事實上,孩子的感覺比認知更重要。

對于這一觀點,美國羅格斯大學教授DanHart先生深有同感。他表示,美國的親職教育偏向于“放任式”。美國的父母更關注自己的生活質量,注重培養孩子的自我意識和獨立性。相比較而言,中國的父母對孩子過于關注,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貝因美首席育嬰專家謝宏在論壇上發表了獨到的親職教育觀點。謝宏把教育分成親職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和自我教育四大體系,親職教育恰恰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值得探討。他指出,親職教育的核心是對家長進行的如何成為合格稱職父母的專門化教育,這與通常我們所說的親子教育有著本質區別。親子教育是以愛護嬰兒身心健康和開發嬰幼兒潛能為目標的早期教育,親子教育是階段性的,親職教育卻是“終身制”的。為人父母你準備好了嗎?為人父母你稱職嗎?是每個父母必須思考和回答的問題。貝因美的“成功生養教”理論就是原創的親職教育體系,它從生命本體和意識發生出發,在生育、養育、教育三個方面傳授為人父母的學問,培養科學育兒理念。

“成功生養教”理論體系的拋出,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引起論壇各位專家學者的熱烈討論。臺灣作家劉墉在現場和大家分享起自己的“為父之道”。劉墉認為,現在的兒童將面對更多的變化和挑戰,作為父母也要做到與時俱進,不斷提高自己,說到底還是要做足“親職教育”的功課。

此外,在論壇上,國際教育專家還與現場的觀眾展開互動。新手爸媽們就子女養育過程中發現的問題,踴躍向專家咨詢提問。專家們以幽默、生動的方式,給新手爸媽們支招,從親職教育的角度給出建議和指導。

篇8

六一節,李老師特意送我漂亮的糖果,一大包,閃耀晶瑩的光澤。這獨一無二的獎賞讓一顆小小的心甜透了。

從一年級開始,我的語文成績和作文都是最好的,一直好到高三。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那包糖。

在家里,最向往的地方不是食品柜,不是玩具箱,而是媽媽的提包。

媽媽下班回家,我第一件事就去掏她的包。隔三差五,會掏出我的最愛。《少年文藝》《兒童文學》《小朋友》《兒童時代》《我們愛科學》《讀者文摘》《青年文摘》,這些雜志對我的吸引力遠大于好吃的零食。從《少年文藝》里,我知道,除了童話,原來有一種小說也專門寫給小孩子看,還有那些散發著青草氣味的散文和詩歌,以及很多讓我景仰的熟悉的名字。(在很多年后,我不可思議地見到了那些只在書上見到的人。)

我舍不得一下子把它們讀完,每天讀一點,慢慢享受。就像吮一支美味的棒棒糖。有一天,我寫了自己故事,寄給那個熟悉的地址,上海延安西路1538號。我想象那個地方有高大的老房子,老房子里有從稿紙堆里探出頭來的戴眼鏡的老頭。有很長時間,對那個地方的想象,是我從自己那個閉塞的小地方走出去的窗口。我在窗口放風箏。

當然,寄出去的故事沒有消息。

又過了很久,有一天,我給那個地址發了一封信,我想要參加《少年文藝》舉辦的寫作函授班。那時候,我已經是個半大孩子了,上高二,心緒明亮,躊躇滿志,全然不像今天的有些孩子那樣頹廢、叛逆。我寫快快樂樂的故事,說自己有趣的生活。有一個叫單德昌的老師,每月與我通信,點評我的作文。他的字寫得小而圓滑,口氣像個老學究。他用了一套我完全陌生的和學校老師不同的語言, 這樣的評點,讓我驚嘆和感到親切。

短短半年后的那個夏天,我收到了有著綠色水印的信封,它是一份獲獎的通知,告訴我,我得了獎,我的文章將要發表,這個夏天,邀請我去上海參加獲獎夏令營。

那個夏天,我做夢一樣地來到了延安西路1538號,看到了想象中的老洋房,以及比想象中年輕得多的做編輯的人。我站在有寬大壁爐的編輯部里,聽見粗重的門響動,木地板吱嘎吱嘎的聲響,視線越過小山一樣的稿紙,看見小花園里的蔥郁的樹木。

這是怎樣的氣息呢?像溫熱的剛出爐的面包,冬天里的暖被窩,黑夜里醒來時看到的第一線天光。

篇9

――摘自新浪微博:@下一站布拉格

緣起,一個共同的約定

10年前,2002年12月1日,60名孩子在西湖邊的教室里,各自寫下一封信:《寫給十年后的我》。這些信被裝進兩個牛皮紙的大信封,信封上橫七豎八地落滿了12歲少年躊躇滿志的簽名。封信的那一天,孩子們圍著老師一個勁地問:“這些信,10年后我們真的能收到嗎?”

10年后,2012年10月17日,當年作文班的吾老師(現在是《小學生時代》的首席編輯)打開了這兩個大信封,準備把自己收藏的60封信完璧歸趙。為了兌現這個10年之約,《小學生時代》和《錢江晚報》攜手,一起尋找這60個長大了的孩子,吾老師還專門為此開通了新浪微博――“親愛的同學們,我們的10年之約即將到期,我想知道,你們兒時的煩惱解決了嗎?當初的理想實現了嗎?”

2002年,這60名孩子屬于杭州青少年活動中心的兩個作文班,分別在文學部三樓的313教室和316教室上課。如今,他們正是20出頭,風華正茂,大部分人正處于大學畢業前夕。

@下一站布拉格(10月16日12:57):10年過去了,這些信依然保存完好,信封上的筆跡還是那樣清晰。我換了工作換了電話,你們讀完了小學、初中、高中(或許還有大學)……我們就這樣各自散落了。

當時留下的線索,就只是兩個大信封上的簽名和一份點名冊。

@下一站布拉格(10月16日13:26):薛晉的簽名是霸氣的超大號字體;汪晨驊,特立獨行的反寫印章體讓我想起你的笑;那個真人和筆跡一樣清秀的夏冬非;用拼音字母代替真名的張奇,我還保留著你送給我的書簽;謝謝胡三樂,是你把我們共同許愿的那一個日期留在了信封上;靦腆的田夢菲,把名字寫在信封的反面;王天宇,我承認你狂野的行草讓我辨認了好半天……

“看見簽名就會想起十年前他們的樣子?!蔽崂蠋熤钢@些稚氣卻充滿個性的簽名,陷入了回憶:“字寫得最大的薛晉,濃眉大眼很有氣場;寫了名字又涂掉的何為,特別調皮,他當時不愿意把信密封起來,我說不管寫成什么樣都得封起來,留給10年后的自己好好看;只留下拼音縮寫的ZZQ(張奇),當時就說要考考我,看10年后還記不記得ZZQ到底是誰,哈,我還真沒有忘記他……內向的孩子把名字寫在角落里和信封背面,自信霸氣的孩子字寫得特別大,還有的已經在用藝術字簽名了。313的女生多一些,信封最中間的地方留了出來,316的調皮孩子多一些,整個信封都寫滿了,有人光簽名不算還畫了個冰淇淋甜筒?!?/p>

臨拆封又發現一個驚喜――調皮男生劉嘉睿,竟然把名字簽到了封口的內側,縮成小小的一團,難怪正反面找了好幾次都沒看到他的名字。這個發生在10年前的類似躲貓貓的搞怪行為,預示著這會是一個有趣的“尋找”游戲。

故事,是一個個“時間膠囊”

所有的人,包括吾老師在內,都非常好奇10年前的孩子們會在信里跟自己說些什么,會留下什么樣的夢想告白。

“我還記得他們大概的樣子,記得他們課堂上的小故事,但是不記得他們當時是怎樣和自己對話的了。不知道這10年來,他們有了哪些變化和成長?有沒有一直在為夢想而努力?會不會有人因為這封信而想要重新撿回丟失的夢想?”吾老師慢慢地拆開了信封。

胡三樂(信件選摘):你現在在哪兒上大學?是我心里最基本的浙江大學還是好一點的北大?清華?或者是國外的哈佛?劍橋?牛津?……如果都不是的話也就太對不起學習一直很好的我了。(不要告訴我沒考上大學,如果是的話我就太想罵你兩個字了:“人渣”)……

趙一馳(信件選摘):我想過我的模樣會不會像爸爸。在我心目中爸爸的模樣還是很帥的(模樣指的是除了身材以外的部分)。我最崇拜的人就是我小姑姑,她可是博士學位啊?,F在美國當醫生。請你務必給我“寄”張“照片”。

陶力行(信件選摘):在此10年后,你遠赴英超。哈哈,你可真偉大啊。你以高大的身材,頗有個性的發型和一套出神入化的過人、射門技術,在曼聯鋒線坐穩主力。啊,你真的好偉大、好偉大啊,真不愧是我。

張奇(信件選摘):現在媽媽最希望我長大能幫她洗一次腳,你千萬別忘了。我希望能一直讀到博士后,能創造一臺真正的機器人,能一舉成名……愿上帝能助我心想事成。

還有的同學,對著假想中的未來自己,輕松聊起了家常:

吳振宇(信件選摘):你現在還倒霉嗎?不知你是否還記得:在一次秋游中,在車上別人嘔吐,吐在“我們”身上,而游玩中,又被別人推入石灰坑……我可以希望你運氣好一點!

錢家俊(信件選摘):你要幫我感謝葉家祥,他幾次冒著“生命危險”在學校給我吃彩虹糖,請我吃里脊串,借我玩電子寵物……不報答他我過不去啊。

鄭彬斌(信件選摘):現在的我在一心一意復習,想參加華杯賽。對了,有道數學難題想讓你解一解(內附),如果那時有時光郵筒、時光機什么的,幫我寄過來,好嗎?(注:這粗心的馬大哈,忘了把這道數學題附在信末。)

范天能(信件選摘):前幾天,媽媽買回一只雞,這只雞不出10分鐘就被消滅了,我面前的雞骨頭成了珠穆朗瑪峰,媽媽爸爸面前卻成了孤山。(老師當年的評語:只要發揮吃雞的精神,你一定能心想事成。)

在黃輝的信里,還說到了10年后的吾老師:“我特別想知道吾老師變成了什么樣,是不是一個滿頭白發、皺紋不少的老奶奶?”哭笑不得的吾老師給了他這樣的批語:“不至于吧?我會老得那么快?一定讓你大吃一驚?!?/p>

尋找,從一份點名冊開始

遺憾的是,當年那份點名冊上記錄的聯系電話,如今很多成了空號。能幸運聯系上的10多位家長,大多還記得當年孩子在少年宮讀書的情景。一位家長說:“沒想到老師還留著孩子的夢想,我非常非常感激?!币灿屑议L主動要走了吾老師的電話號碼:“讓孩子主動給老師打電話才是尊重?!?/p>

《錢江晚報》上的“尋人啟事”發出不過兩三天,當年寫信的60個孩子便陸陸續續地找到了30多個。有的是被自己的家長、親朋看到了報紙上的名字,有的是被同學“推薦”和指認出來的,被網絡點名的同學興沖沖地跑到吾老師的微博上報到:“報告,我被某某同學當蘿卜挖出來了!”還有的在微博里驚呼:“我和×××是初中(或高中、大學)的同學,但我一直不知道,其實我們在小學的時候就已經是同學了!真是太神奇了!”

@下一站布拉格(10月18日23:06):今天被@很多次,那些個躲在時間幕布后面的少年,在微博里拿掉了“記憶的頭套”,變成了風華正茂的青年!男生大都長到了我要仰頭的高度,女生個個青春美麗,怎么可以這么好!這么好??!

@下一站布拉格(10月21日22:59)一個小遺憾:有童鞋激動地找我,說信封上沒看到名字,問自己的信有沒有在里面。我查了查,沒有,他很失落,怪自己當時翹課了。我也很后悔,那會兒我為什么不狠一點,逼他補上這個作業呢?

篇10

湯普森太太是一位小學五年級的老師。在她執教的第二年,班上來了一位叫泰迪的新學生,她第一眼見到這個學生就不喜歡他。泰迪不但骯臟,頭發留得長長的蓋住眼睛,而且身上還不時散發出一股莫名的臭味。功課呢?泰迪總是落在所有其他學生的后面。聰明用功的學生是每一個老師夢寐以求的,因為教這種學生,不僅能帶給老師極大的成就感,同時也滿足了相當程度的自我。當然也有老師仍是一本初衷,無論智、愚、賢、達都一視同仁、有教無類。明顯地湯普森太太不屬于此類老師。她也試過,只是試了又試,怎么也不喜歡泰迪;對班上那些反應快又聰明的學生,她盡量鼓勵,對于像泰迪這樣成績跟不上的學生,每次批改他的作業時,總是用一支大大的紅筆,心態乖張地將泰迪的錯誤,狠狠地畫了一圈又一圈……隨著時間過去,紅圈圈有增無減,而且圈圈愈畫愈粗……雖然湯普森太太沒有直言明講她厭惡泰迪,但是從所有其他同學對泰迪的嘲笑和輕視中卻充分反映出老師對泰迪的憎惡。可憐的小泰迪只知道老師不喜歡他,卻不明白為什么老師不喜歡他。湯普森太太不曾花過心思甚至試著去了解泰迪,她只知道自己內心深處潛藏著對這個無人照管、無人理會的“小骯臟”一份強烈的恨意,這份恨意連她自己都說不出原因來……

時間飛快地流逝,轉眼已到圣誕節。依照習俗,所有的學生都會準備一份圣誕禮物送給老師。這一天是放假前最后一天上課,班上同學將所有包裝好的禮物,聚成一堆,放在教室內的一棵小小圣誕樹下,等待湯普森太太來打開。她每打開一件禮物時,都有無數驚訝、歡喜的尖叫聲伴隨著這些送禮的孩童,和來自她自己充滿激動的謝謝聲。泰迪的禮物夾在禮物堆的中央,它是用普通的褐色紙包裝起來,紙袋上畫有一棵圣誕樹,樹上用無數的小紅球圍繞著,這些小球又用一些強力粘紙粘起來,上面還寫著這是學生泰迪送給湯普森太太的字樣。

當湯普森太太拿起這個紙袋時,頓時全班肅靜無聲,默默地注視著湯普森太太。她生平第一次感到異常的羞愧,所有的學生都站立著,等她打開禮物……在撕開最后一片粘紙的同時,忽然有兩件東西掉落在桌上,一件是一個缺了幾顆細小鉆石的人造水晶鉆石手鐲,另一件是在廉價店買的只剩半瓶的香水。湯普森太太很清晰地聽到來自孩童群中細聲耳語、偷偷竊笑的聲音……她提不起勇氣往泰迪站的方向看去。她勉強將手鐲帶上,擠出一兩滴香水點在耳根后,緩緩地將剩下來的禮物都一一打開了……就在此時,下課鐘聲響起來了……她望著學生,道聲圣誕快樂,明年見……泰迪沒有馬上離開,他等所有的同學都離去時,手中捧著幾本書,畏畏縮縮地走向湯普森太太身旁,輕聲地說:“您身上的香水味就像當年我母親身上的氣味一樣……她的手鐲帶在您的手腕上真是漂亮,我很高興您喜歡它?!闭f完,一溜煙地飛奔出教室……

湯普森太太再也忍不住了,她把自己反鎖在教室里,坐下來痛哭了一場。身為老師,在過去的數月里,她故意地剝奪了一個幼小孩童所應得的關心和照顧。次年開學,她為了彌補良心上的虧欠,自愿在每一天放學后,留下來幫助泰迪補習功課,直到學年終了。漸漸地泰迪的功課趕上了班上其他的同學,他的成績呈上升的曲線,他不需要再留級重念五年級。但事與愿違,泰迪在新學年度開學前要隨父親搬到外州。所幸湯普森太太認為泰迪的學業成績已達到某一穩定的程度,他已有足夠的能力去應付未來任何學科的挑戰。

7年后的某一天,湯普森太太收到泰迪的第一封信。信上只有簡單的兩句話:“親愛的湯普森太太,我只是希望讓您知道,您是第一個知道我在下個月將以班上第2名的成績畢業的人。”湯普森太太寄了一張賀卡,隨卡附上一個小小的包裹,內附一支鉛筆和一支鋼筆作禮物。

4年后,泰迪的第2封信又來了。信上仍只有簡單的三句話:“親愛的湯普森太太,我希望讓您第一個知道,我的大學老師剛通知我,我將以班上總成績第1名畢業,4年大學不容易念,但我還是念完了?!睖丈牧艘粡埧ㄆ綆б浑p襯衣袖口上用的鏈扣當禮物寄給泰迪。

時間飛逝,轉眼泰迪的第3封信來了?!坝H愛的湯普森太太,我只是希望您是第一個知道的人。從今天開始,我就是一名醫生了,您覺得如何?我將在7月27日結婚,我想請您來參加我的婚禮,坐在我母親該坐的地方――假如她今天還活著的話……我已經沒有親人了,父親去年離世了。您的學生泰迪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