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電商行業現狀分析范文
時間:2023-08-31 17:04:1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醫藥電商行業現狀分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目前“網絡營銷”實踐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1.1實踐環節教學內容偏差,形式單薄
高等院?!熬W絡營銷”教學內容和目標與高職高專不同,更側重于傳統經濟理論的教學,多以傳統營銷理論為基礎添加網絡技能與方法等延伸知識構成教學主體內容,優點在理論體系相對完善,缺點則是對網絡營銷實踐缺乏可操作性。很多網絡營銷的實踐教學通過既定內容的營銷案例來分析缺少網絡特性的營銷問題,或是直接在開放的網絡上要求學生完成一定任務或開設網上商店,導致實踐環節內容體系不完整甚至出現偏差,與理論知識體系脫節,缺乏真實復雜的網絡環境下對網絡營銷工具和方法的應用體驗;同時形式單一,沒有讓學生真正動手操作去學以致用或形成實戰氣氛去感受網絡營銷的魅力,學生積極性不高,實踐能力的培養效果大打折扣。
1.2實踐教學資源的缺乏
“網絡營銷”作為新興學科,相對于各高校主流學科,實踐教學資源較為匱乏,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表現在網絡營銷實驗室或實訓基地相關軟硬件設施配備缺失。根據網絡營銷課程特點,學生需要通過模擬實訓環境和網絡真實環境來理解和應用所學知識,進而掌握網絡營銷崗位所需技能。很多高校已經配備了各種電子商務、網絡營銷模擬實踐系統供學生模擬練習,但普及率和系統完善還有待進一步提升;另一方面,教師作為高校重要教學資源,其專業水平和團隊建設仍需加強。網絡營銷是一門交叉性學科,需要授課教師廣泛具備市場營銷、電子商務、計算機信息與技術等多學科知識并能夠融會貫通。另外,網絡營銷的強實踐性還需要授課教師具備一定的企業實戰能力,能夠參與并完成實際網絡營銷工作任務。同時具備以上能力的專職教師在高校中鳳毛麟角,專職教師的工作性質也阻礙著教師企業實戰能力的鍛煉,因此,需嘗試多種辦法實現教師專業理論和實戰技能的雙提升。
1.3學生實踐能力與企業需求脫節
隨著企業網絡化渠道急劇擴容和搜索市場的興起,具有實戰經驗的網絡營銷人員是目前最為緊缺的人才,而高校缺少可操作性的實踐教學使學生的實踐能力跟企業崗位需求差距很大,學生就業情況不甚樂觀。網絡營銷崗位涵蓋廣泛,包括網絡推廣、網絡策劃、網站運營、網上銷售、網站程序員、網頁設計師等[3],其崗位職責和要求也不盡相同,例如網絡推廣人員要求熟練掌握搜索引擎優化(SEO)的各種技巧,精通郵件營銷、論壇營銷、社區營銷、博客、網站合作等多種推廣方式,熟悉B2B網站廣告、搜索引擎廣告的投放方法,并具備一定的網絡優化和管理的實戰技能和經驗。這些能力學生在實踐環節得不到充分訓練,或是教學只追求理論的廣度而疏于實踐的深度和實用性,將無法勝任企業和崗位的需求。
1.4實踐教學與網絡發展的適應性問題
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新興電子商務模式不斷推陳出新賦予“網絡營銷”課程一個鮮明特征,是“網絡營銷”的知識結構和實踐教學的培養方式需要實時更新,而高校課程的調整速度跟不上網絡技術和知識的發展已成為一個普遍性問題。首先,原于教材的更新永遠滯后于行業,現行很多知識點、案例、商務模式都已陳舊;其次,實踐環節使用的模擬系統需要軟件公司的持續研發和學校費用的追加投入,其過程周期長環節也較為復雜。因此,網絡營銷的實踐教學如何保持跟上學科前沿的步伐,授課教師如何在有限課時內讓學生盡可能獲得內容新、范圍廣的訓練呢?這無疑是一個亟待解決的課題。
2“網絡營銷”實踐教學改革的思路與方法
2.1建立依托于網絡營銷實踐系統的多層次實踐教學體系
基于企業需求的應用性和綜合性,“網絡營銷”的教學內容和培養目標也不能片面單一,需要理論體系的完整、強指導性、與時俱進,更需要實踐環節的多層次訓練和考核,避免偏差單調,準確切中企業需求的要害。因此,實踐教學的設計不僅要與理論知識體系相配套,還要能由淺入深地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具體可通過三個層次展開,分為基本技能訓練、專項實驗訓練和綜合實戰演習?;炯寄苡柧殐热莅ㄐ畔ⅰ⑺阉饕鎯灮?、網絡廣告、許可Email營銷等初級實務;專項實驗訓練主要涵蓋網站優化、網絡推廣、網站流量分析、網站資源合作、Web2.0推廣等中級技能實訓;綜合實戰演習則從網絡營銷綜合認識、網站開發與設計方案、網站測試部署方案、網站運行維護方案等方面逐步完成高級綜合任務。三層次訓練可通過“網絡營銷實踐系統”一類軟件平成,進入高級階段后可輔以真實網絡環境下“大學生網絡營銷能力秀”網站和大學生實習求職平臺“C實習”網站等多渠道共同提升學生技能和競爭力。在評價考核中,教師應以完成基礎和專項技能為主制定評價標準,而根據學情較好的學生的綜合實戰演習完成情況適當予以加分。通過一系列可操作性強的實踐訓練,學生對于每一個基礎的工具從認知到實際操作再到靈活應用,最終能夠自由組合制定營銷策略,完成了一個完整而科學的實踐教學體系。
2.2完備實踐教學軟硬件資源
要想讓學生在教師有效的輔導和幫助下通過模擬實訓環境來學習和運用網絡營銷工具,實踐教學所需的軟硬件配備則是必不可少的。高效需建設并完善網絡營銷實驗室或實訓基地,尤其是網絡營銷實訓平臺的選擇、引進、升級工作更需嚴謹且刻不容緩。一些軟件系統全面的功能模塊、豐富的內外部資源可幫助學生進行深入的體驗、應用、驗證和評價,高校普及率很高,讓學生多層次、多角度融會貫通相關知識和技能的同時也極大地豐富了實踐教學的內容。另外,授課教師這項“軟資源”也需多途徑提升。對于新興專業,高校應更加注重教師教學技能的培養,除常規相關會議培訓外,可多支持教師參加行業及軟件公司舉辦的網絡營銷培訓和人才培養研討會,這類會議通常有很多電子商務行業知名企業參加并分享行業經驗,例如百度、京東商城、當當網、騰訊等,提高和更新教師專業理論水平的同時也彌補其企業實戰經驗的不足。
2.3按企業需求細化實踐能力培養過程
在多層次實踐教學體系中,每個層次具體內容的設置需要根據企業需求來最終確定,這就需要高校在課程的理論知識框架基礎上,充分了解行業人才需求狀況和崗位要求,結合行業發展趨勢和自身辦學特點,系統分析網絡營銷人才所需具備的專業技能,將這些技能細化、提煉并融入到實踐體系的各環節中,培養出與企業需求匹配度高的應用型實戰人才。對于醫藥類高校,更應結合自身辦學特點,為醫藥電子商務行業輸送既具網絡營銷技能又熟悉醫藥知識的復合型稀缺人才。
2.4有機結合多種途徑緊跟網絡最新發展
沒有一本教材跟得上網絡營銷知識和技術發展的步伐,面對無盡的變化,課上有限的課時無力滿足,再豐富的實踐系統功能模塊也無法完成“填?!彼频娜蝿?,那么只有通過多種辦法的有機結合,才能共同攻克這項教學難關。首先,可以利用網絡特性解決難題。師生雙方通過搜集網絡資源,共同探究并補充完善學科更新內容,并進行資源共享。其次,作為實踐課程的拓展和延伸,鼓勵輔助學生參加各類電子商務、網絡營銷大賽、創新創業大賽,在比賽中自發地、主動地挖掘新技術與新方法并直接應用于實踐,引導學生為自己的學習負責,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意識。[4]最后,積極嘗試校企合作,成立實習基地,為師生雙方共同搭建企業實習橋梁,直接提高實踐教學質量和師生企業實戰技能,乃至實現三方共贏的局面。3結論網絡營銷是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方向之一,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搖籃需要順應社會對人才需求的變化。以上探索為醫藥類高?!熬W絡營銷”實踐教學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鑒,也為應用型經濟管理類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了積極推進。但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模式是動態和持續的,需要根據市場需求不斷變化,才能更加科學合理。
作者:孫婷 朱民田 姜慶丹 單位:遼寧中醫藥大學
參考文獻:
[1]中商產業研究院.2015年醫藥電商行業與市場現狀分析及趨勢預測
[2]馮英健.網路營銷基礎與實踐[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
篇2
一、俄羅斯對華直接投資的現狀分析
(一)俄羅斯對華直接投資的規模分析
自從1992年兩國關系實現從中蘇關系向中俄關系的平穩過渡以來,俄羅斯開始了對華直接投資進程。如圖1所示,俄羅斯對華直接投資從總體上看,起伏較大,進展緩慢。1992年底中俄實現兩國關系的平穩過渡,1993年俄羅斯對華直接投資額達到4194萬美元,但之后的幾年里投資額開始逐年下降,一直在低處徘徊。直到1998年中俄建立面向21世紀的戰略協作伙伴關系,俄羅斯對華直接投資額才開始緩慢增長。2004年《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簽訂,將俄羅斯對華投資推向了,投資額達到了12638萬美元。但此后直至2009年,俄羅斯對華直接投資額又出現了逐年下降的趨勢。2009年,俄羅斯對華直接投資額3177萬美元,仍不及1993-1994年期間的投資額。
可見,近幾年俄羅斯對華投資逐年下降的狀況,與持續升溫的兩國經貿合作關系相比極不協調??墒?,雖然投資額在下降,但下降幅度已經有所趨緩。隨著2010年國際市場能源價格的大幅上升,使得依靠能源出口帶動的俄羅斯經濟逐漸回暖,俄羅斯一些實力雄厚的企業也開始將目光瞄準潛力巨大的中國市場。根據《中國統計月報》統計,2010年,俄羅斯對華實際投資額為3497萬美元,同比增長9.2%,俄羅斯對華直接投資在今后一段時期內還將會有所回升。
(二)俄羅斯對華直接投資產業結構分析
根據我國新修訂的國家標準《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
2002)》以及新制定的《三次產業劃分規定》,俄羅斯對華直接投資的產業結構如圖2所示,投資第一產業的比重過小,僅有4家企業,約占總數的1%,主要投向農業和漁業;投資第二產業的比重過大,有377家企業,約占總數的71%,主要投向制造業和建筑業;投資第三產業的比重不足,共151家企業,約占總數的28%,主要投向批發和零售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住宿和餐飲業、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
總體來看,目前俄羅斯對華直接投資的絕大部分都集中在第二產業的制造業上。并且通過對制造業進行細分,從企業數來看,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截止2009年,俄羅斯對華直接投資主要集中在紡織服裝、鞋、帽制造業、皮革、毛皮、羽毛(絨)及其制品業和紡織業,這三個行業的俄羅斯投資企業數分別占企業總數的15.86%、13.98%和12.1%。其次是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業占5.38%,食品制造業占5.38%,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占5.11%,通用設備制造業占4.84%,金屬制品業占4.57%,工藝品及其他制造業占4.03%,這十大行業占據了俄羅斯企業制造業投資的71.25%的份額??梢?,俄羅斯對華直接投資的產業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資本密集型及高技術密集型產業所占比重很小。
(三)俄羅斯對華直接投資的地域分布
1992-2000年,中俄兩國之間的投資合作處于低潮階段,這一時期的投資區域主要集中在地理位置優越、資源產業互補的東北地區和北部沿海地區,主要包括黑龍江、遼寧、吉林、山東、天津等地。而隨著2000年之后中俄兩國投資合作的逐步深入,俄羅斯對華直接投資的主要區域呈現明顯擴大的趨勢。截止2009年末,俄羅斯外商投資企業的在中國的區域分布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北部沿海地區、東北地區和南部沿海地區,這些地區占全部投資的90%以上。
尤其是東部沿海地區在吸引俄羅斯投資方面占據了絕對優勢,俄羅斯投資企業達183家,占34.4%,注冊資金額達34619.64萬美元,占44.8%。而黃河中游地區、長江中游地區、西南地區和大西北地區雖也有俄羅斯投資分布,但是所占份額不足10%。由此可見,截止目前,俄羅斯對華直接投資的區域主要集中在東部和北部沿海地區以及東北地區,浙江和山東是俄羅斯外商直接投資最多的兩個省份。
(四)俄羅斯對華直接投資方式分析
從跨國公司海外子公司的建立途徑來看,由于中國對某些產業投資領域的限制,俄羅斯對華直接投資主要通過在中國新建企業來開拓市場,而很少采用收購中國本土企業的方式組織經營。根據中國商務部公布的2010年參加全國外商投資企業網上聯合年檢的外商投資企業資料統計,截止2009年12月31日,俄羅斯在華投資企業共有532家,注冊資金總額為77119.19萬美元,投資總額為119632.57萬美元。從跨國公司海外子公司的股權比例來看,俄羅斯對華直接投資方式包括合資經營、合作經營和獨資經營方式。根據統計,從企業數來看,有98.3%的企業采取了合資或獨資的方式,其中,采取合資方式經營的企業數最多,占50.2%,而僅有1.7%的企業采取合作方式經營。從投資總額來看,采取合資方式的企業投資總額占絕對優勢,達52.4%;而采取合作方式的企業投資總額占比最少,僅為18%。從注冊資金總額來看,仍然是采取合資方式的企業注冊資金總額最高,占55.6%;而采取合作方式的企業注冊資金總額最少,僅為12.7%??梢?,當前俄羅斯外商投資企業的經營方式主要以合資方式為主,獨資方式次之,穩定性較差的合作方式則很少采用。
二、俄羅斯對華直接投資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俄羅斯對華直接投資規模過小
近幾年,在兩國政府的支持下,中俄投資合作取得了較快發展,但俄羅斯對華直接投資規模仍然過小。首先,與中俄貿易額相比,俄羅斯對華直接投資規模相距甚遠。從1992年至2009年的投資規模來看,2004年俄羅斯對華直接投資額達12638萬美元,為歷史最高水平,但僅為當年對俄出口額的1/72,進口額的1/96,進出口額的1/168??梢?,俄羅斯對華直接投資嚴重滯后于中俄經貿合作的發展。其次,從俄羅斯對華直接投資在中國利用外資額中所占比重來看,俄羅斯對華直接投資處于絕對低水平。俄羅斯對華直接投資額即使在2004年的歷史最好時期,也僅占中國實際利用外資總額的0.21%,2009年更跌至歷史最低水平,僅占0.04%。最后,從俄羅斯在華企業來看, 2009年注冊資金在50萬美元以下的企業達54家,占62.8%,而其投資總額為744.54萬美元,僅占2.9%,但是注冊資金在1000萬美元以上的企業只有4家,而投資總額卻占53%,可見,俄羅斯在華投資企業絕大多數為中小企業,缺少大型投資項目的帶動,因而使得俄羅斯對華投資的規模無法快速增長。
(二)俄羅斯投資于中國高技術密集型行業的比重過低
俄羅斯對華直接投資主要集中于制造業,但是并沒有為中國帶來先進技術,推動相關行業的技術進步。按照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對制造業的技術分類,分析俄羅斯對中國的制造業投資發現,截止2009年,俄羅斯投資于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機械制造業、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和醫藥制造業為主的高技術企業共23家,占總數的6.18%,注冊資金額2818.97萬美元,占總數的4.61%;投資于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電氣機械和設備、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為主的中高技術企業共26家,占6.99%,注冊資金額5798萬美元,占9.47%;投資于專用設備制造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通用設備制造業、橡膠和塑料制品業、焦炭、煉油產品及核燃料、基本金屬和金屬制品業為主的中低技術企業有80家,占21.53%,注冊資金額19375.217萬美元,占31.68%;投資于紡織、服裝、皮革、家具、木材加工、食品制造業為主的勞動密集型低技術企業有243家,占65.34%,注冊資金額33190.555萬美元,占54.25%。
可見,俄羅斯投資于中國制造業的產業結構特點,系以低技術和中低技術類產業為主,高技術產業的比重很低,因此,難以促進我國內資企業的技術進步和生產效率的提高,導致我國利用俄羅斯外資的質量低下。同時,由于俄羅斯對華直接投資主要為出口導向型,俄羅斯投資結構的不合理導致了中俄進出口商品結構不合理、層次偏低、效益低下,對中俄經貿合作的戰略升級形成了掣肘,因此,中俄投資合作急需進一步優化利用俄羅斯的外資結構。
(三)俄羅斯對華直接投資方式比較落后
從國際資本的流動規律來看,外商直接投資方式主要有“綠地投資”和“跨國收購”兩種形式,而跨國收購逐步成為了國際直接投資的主要方式。但是,從俄羅斯對華投資方式來看,絕大多數屬于綠地投資,跨國收購規模很小,且大部分俄羅斯收購案例都以失敗告終。如2008年俄羅斯鋼鐵制造企業耶弗拉茲公司(Evraz) 宣布與中國河北德龍控股有限公司達成協議,計劃以15億美元購買德龍控股10%的股權。根據協議,Evraz附帶增加持股比例至51%的有條件選擇,一旦行使該選擇權,Evraz需買斷德龍控股,成為最大的控股股東。但在簽訂收購協議一年半之后,其收購計劃因未獲得中國政府的批準而宣告失敗。同樣,2008年俄鋼鐵巨頭歐亞集團欲參與收購中國金屬(FERRO CHINA)20%股份,以開拓俄羅斯在中國的鋼鐵市場,但也由于種種原因未果。俄羅斯對華直接投資方式的落后,勢必導致俄羅斯對華直接投資的效率與效益的持續下降,因此,必須鼓勵俄羅斯企業采用跨境收購方式進行對華直接投資。
三、加快俄羅斯對華直接投資的政策建議
第一,完善中俄投資合作機制。目前,負責中俄投資合作的組織機構是中俄經貿合作分委會投資合作常設工作小組,該機構應作為促進中俄投資合作的領導機構,認真研究雙方政府和企業的投資建議,定期就雙方投資政策及符合雙邊投資合作優先方向和標準的具體投資項目進行信息交流與商討,并有針對性地促進這些項目的執行。同時,要利用中俄投資促進會議開展促進中俄投資合作的工作,不僅要促進中國對俄直接投資,還要更好地吸引俄羅斯對華直接投資。另外,在中俄投資合作常設工作小組的指導下,兩國的各級地方政府間也要建立定期會晤機制,營造良好的公共關系和廣泛的合作渠道,結合各地的具體情況開展切合實際的雙邊投資合作。各地政府應組織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廳、發展與改革委員會、經濟委員會、商業廳等相關部門定期召開會議,建立跨部門的領導協調機制,制定吸引俄羅斯投資的整體戰略。最后,要鼓勵合法中介機構為俄羅斯企業規避投資風險、捕捉信息、搶占商機提供咨詢服務,并培養法律專家、中俄文翻譯和商務人才,為吸引俄羅斯對華直接投資提供智力支持。
第二,辟建中俄自由貿易區推進中俄投資合作。在當前中俄貿易投資一體化趨勢顯著增強的背景下,中俄自由貿易區的建設不會僅僅局限于貿易領域,也將涉及一系列投資領域的條款,雙方對區域內的投資準入、投資待遇和投資保護等問題會或多或少地做出規定,從而減少相互直接投資的限制,增加對相互直接投資的保護,加速雙方相互直接投資便利化。同時,通過中俄自由貿易區的建立,使雙方各自的投資法律法規更加協調、透明。雙方投資者能夠更加容易地獲取所需要的投資信息,減少向對方投資的風險和成本。另外,通過中俄自由貿易區的建立,不斷完善中俄雙方各自的基礎設施,對中俄相互直接投資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最后,通過中俄自由貿易區的建立削減區域內的關稅以及非關稅壁壘,促進區域內的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促使雙方產業分工細化,增加產業內貿易,帶動相關生產要素的流動,能夠產生巨大的投資促進效應。
第三,將黑龍江省沿邊開放帶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后,在國家沿邊開放戰略的催生下,黑龍江省依托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悠久的歷史人文優勢和廣泛的公共關系優勢,大力推進以對俄經貿投資合作為主的沿邊開放。經過多年的努力探索和實踐,初步形成了以哈爾濱為中心,以牡丹江、佳木斯等中心城市為依托,沿邊口岸為節點,一線貫穿,多點向外,“半月形”的沿邊開放帶,為鞏固和發展中俄兩國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和睦鄰友好關系做出了重大貢獻。鑒于黑龍江省具有的優勢條件和在中俄投資合作中的重要地位,考慮到國家沿邊開放戰略和外交策略的總體要求和區域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建議國家將黑龍江省沿邊開放帶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將黑龍江省沿邊開放帶建設成為俄羅斯對華直接投資的重要集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