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公司財務管理規章制度范文
時間:2023-10-11 17:26:0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農業公司財務管理規章制度,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民營企業;財務管理問題;對策
一、民營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1.財務管理戰略意識不足。首先,我國許多民營企業對企業戰略管理的理解和認知僅僅停留在紙面上,沒有把財務管理戰略作為企業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使其在企業戰略中缺位。其次,沒有把財務管理作為管理職能來對待,只把它作為手段。財務管理是企業的重要管理職能,在企業的經營活動中具有綜合性的作用,如果只把財務管理作為一項管理手段,顯然會人為地割裂財務管理與其他管理職能的有機聯系。再次,企業的財務管理只有直接目的,沒有明確的管理目標。所謂直接目的,就是在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前提下看住錢。我國很多民營企業管理者理財素質不高,特別是在那些從小作坊式的“家族”發展成“公司”的企業里,創業者的現金交易意識遠遠高于財務管理意識,派不懂財務的親屬參與財務部門的管理工作或直接擔任現金出納員的現象比比皆是。在這樣的企業里,財務管理戰略無從談起,財務管理目標自然無從建立了。民營企業財務管理戰略意識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企業自身存在的制度缺陷。我國民營企業的一般特點是規模小、起點低,采用作坊式或家族制管理模式,現代企業制度尚未建立或完善。這樣的企業,所有權與經營權高度集中,管理理念落后,缺乏成長意識,財務管理戰略意識差就不足為奇了。
2.財務關系管理觀念不強。第一,不了解企業的財務關系。企業財務關系,實際上是企業在組織財務活動的過程中,由于與有關利益各方的關聯關系集中體現出來的經濟關系。財務管理活動只不過是財務管理的表象,而財務關系才是財務管理的本質。不了解企業的財務關系,就不會知道其利害所在。第二,以簡單的人際關系、往來關系代替財務關系。企業生存,需要與內外部相關方面建立多層次的社會關聯關系,財務關系是這些社會關聯關系中的基礎關系和核心關系。由于很多民營企業不了解什么是企業的財務關系,更不知道如何處理企業的財務關系,如產品銷售的爭取訂單、銷貨款回籠,全靠人際關系來維持。第三,不知道如何調整財務關系。民營企業作為真正意義上的財務主體,始終存在著與利益關系人之間的矛盾和沖突,協調這種矛盾和沖突,就需要不斷調整企業的財務關系。民營企業的財務關系管理觀念淡薄的根本原因是在財務管理理念上存在誤區。這個誤區產生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傳統財務管理理論的誤導,傳統的財務管理理論偏重于數量和技術層面的分析和研究,缺乏對制度和財務關系層面的研究;二是企業對財務管理本質的認識偏頗,只是把財務管理看作是對企業財產物資的管理。
3.財務活動管理控制不嚴。民營企業財務活動管理控制不嚴的根本原因是人為控制。我國絕大多數民營企業對企業財務活動的管理控制思路與方法大同小異,由于害怕企業財物失控或流失,大多采取自家人控制、親人控制、家族人員控制的方法,不自覺之中就將企業的財務活動管理屏蔽在企業的管理和監督體系之外。缺少監督機制的財務活動難免漏洞百出。
4.資金運動管理方法不當。企業的財務管理,實際上是對企業資金運動全過程的管理,資金運動管理的目標是資金效益最大且風險最小。由于功利性經營思想的影響和作用,盲目追求短期經營效益,無論對外投資還是日常經營,經常是急功近利、不計風險,導致企業財力分散、財務風險可能隨時發生。民營企業資金運動管理方法不當的根本原因是資金運動管理目標不明確。絕大多數民營企業在其生產經營活動中,把對資金的占有量作為顯示實力的重要標準,而對資金運動的增值性理解不夠,導致資金運動中的資金使用效益不高甚至引發財務風險。
5.財務風險管理措施不利。一是財務風險識別的能力不強。很多民營企業不僅對可能發生的財務風險不能做出正確判斷,甚至對已經發生的財務風險也不能識別或進行了錯誤識別。二是度量財務風險的方法不多。財務風險大小的度量結果,可以直接決定企業對風險的態度和決策結果。大多數民營企業對財務風險的度量,只是應用直接利用財務報表數據簡單計算的杠桿分析法,但杠桿系數與風險大小的邏輯關系不清,有時甚至會出現背離的現象。
二、提高民營企業財務管理有效性的對策
1.制定財務管理戰略。企業發展戰略是企業健康成長的總體謀略,財務管理戰略是企業發展戰略中的職能戰略,它服從于企業發展戰略的總體目標。因此,民營企業發展戰略不僅要包括財務管理戰略,還要以財務管理戰略為核心拓展企業發展戰略的內容,以便建立真正以財務管理為中心的企業管理體制和企業成長機制。
2.理順企業財務關系。一是以誠實守信的態度維護企業與政府的財務關系。維護企業與政府的財務關系,企業要了解、熟悉、掌握和運用政府制定的各項經濟社會的游戲規則,在守法經營的前提下開展企業活動。二是以合作雙贏的意識處理企業與其他市場經濟主體的財務關系。民營企業應以合作雙贏的意識處理與其他市場經濟主體的財務關系,這其中包括企業的銀企關系和客戶關系。三是以企業文化為紐帶改善企業內部的財務關系。處理好內部財務關系,對于規范企業內部各部門的管理行為、提高企業內部各部門的管理水平、發揮財務管理職能對其他管理職能的制約作用、真正建立以財務管理為重心的企業管理體系,具有積極的引導作用。
3.規范財務管理活動。第一,重建財務管理規章制度體系。一是建立基礎性財務管理制度;二是建立執行性財務管理制度。在制定財務管理制度時,首先應該規定企業各所有者的財務管理權限和義務,使其成為遵守企業財務管理規章制度的帶頭人;其次應當遵循強制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原則,強化監督機制,制定相應的考核制度。第二,加強財務管理人員隊伍建設。首先,民營企業老板必須下放財務管理權限,放棄對財務人員的直接控制,賦予公司財務人員獨立工作的權力。其次,要明確財務人員的工作職責,形成權責對等的財務人員管理機制。第三,堅持開展財務人員的輪崗、培訓活動,使他們熟悉整個企業的財務工作流程,全面提高業務素質,以此來減少財務人員的流失。第三,加強成本管理。由財務部門會同生產、技術工藝、質量、研發、采購、人事等多部門建立標準成本體系。將標準成本按照項目進行分解,落實到具體部門、人員,保證實際成本在標準成本的合理控制范圍內。
4.加強資金運動管理。一方面,根據企業多元化發展的格局,建立集團化財務管理運營模式,組建模擬集團化管理的財務中心。集中管理、統一調配企業資金,強化資金監管,保證子公司的所有資金循環過程置于集團的有效監控之下,防止資金的外流及沉淀風險。另一方面,明確基于產權關系的利益分配機制。必須切實維護公司完整的財產所有權,保證公司的財產和各項權利不受任何機構、組織和個人(包括公司的出資者)的侵犯。
5.合理控制財務風險。第一,提高風險意識。財務風險存在于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任何環節的工作失誤都會給企業帶來財務風險?;谀壳帮L險意識淡薄的現實情況,民營企業高層管理人員應定期進行風險意識培訓,積極向風險管理較好的企業學習,努力提高風險意識,并能夠貫徹于整個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始終。第二,構建風險預警體系,加強財務風險管理。若要有效控制風險,必須對財務風險相關的各種征兆進行正確識別。要及時識別財務風險,必須建立一套反應靈敏的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第三,提高財務決策的科學化水平。為防范財務風險,在決策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影響決策的各種因素,采用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并運用科學的決策模型對各種可行方案進行決策,切忌主觀臆斷,使產生失誤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從而可以防范因決策失誤所帶來的財務風險。
參考文獻:
[1]付華生.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問題及對策[J].中國農業會計,2013(01):12-13.
[2]楚繼偉.私營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問題探析[J].財會通訊,2016(8):73-74.
[3]魏繼東,華國輝.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現存問題及解決對策[J].財會研究,2010(16):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