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皮膚病中醫療方法范文

時間:2023-10-12 17:16:2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常見皮膚病中醫療方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常見皮膚病中醫療方法

篇1

關鍵詞 中醫;治療;過敏性皮膚??;變態反應

過敏性皮膚病又稱變態反應性皮膚病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皮膚病,主要包括濕疹、藥疹、蕁麻疹、異位性皮炎、接觸性皮炎等皮膚病。變態反應的主要發病原因是患者再次接觸同樣的異物刺激,從而造成體內發生免疫反應[1]。我院采用中醫治療變態反應性皮膚病患者102例,取得了很好的臨床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皮膚科收治的102例變態反應性皮膚病患者,其中,84例為男性患者,18例為女性患者;年齡12-62歲,平均年齡36.50±11.63 歲;病程3天-2年,平均病程5.98±0.58個月。其中,蕁麻疹患者44例,濕疹患者20例,接觸性皮炎患者17例,藥物性皮炎患者11例,其他接觸、蟲媒、吸入性過敏10 例。

2 治療方法

2.1針灸治療[2]

根據不同的證型,采用瀉法治療風濕熱型患者,中等刺激大椎、曲池、足三里、三陰交、風市5個主穴。血虛風燥型的主穴有曲池、血海、膈俞、風門;灸療法的主穴為曲池、足三里。

2.2 辨證分型施治[3]

所有患者根據中醫證候用對應中藥口服治療,水煎,每日一劑,分兩次服用,療程為七天。并根據患者的嚴重情況治療2-3個療程。

2.2.1 脾虛濕盛型

脾虛濕盛型查體可見舌呈淡紅色伴白膩苔,脈象為滑緩脈或者濡緩脈。該類患者均用蒼術、白術、白蔻仁、澤瀉、茯苓、陳皮、荊芥、厚樸、防風,隨癥加減治療,伴有明顯氣虛的患者加用黨參和黃芪。

2.2.2 濕熱內蘊型

濕熱內蘊型查體可見舌質紅伴黃膩苔,脈象為滑數脈。該類患者均用龍膽草、梔子、當歸、黃芩、生地、柴胡、車前子、澤瀉、甘草、木通等,隨癥加減治療,伴有嚴重濕熱的患者加用生地、赤芍、防風、蒼術、知母、荊芥、白鮮皮等。

2.2.3 風熱相搏型

風熱相搏型查體可見舌質紅伴薄白苔,脈象為浮數脈。該類患者均用防風、丹參、荊芥、牛蒡子、金銀花、連翹、蟬蛻、生甘草、浮萍等,隨癥加減治療,伴有嚴重風熱的患者加用黃芩、赤芍、烏蛇、石膏、丹皮、白蒺藜等。

2.2.4 氣陰兩傷型

氣陰兩傷型患者查體可見患者面色蒼白,口干舌淡,脈象為細緩脈。該類患者均用黃芪、玄參、甘草、赤芍、熟地、生地、紅花、何首烏、僵蠶、蒺藜、川芎、麥冬等,隨癥加減治療。

2.2.5 毒熱燔營型

毒熱燔營型患者查體可見舌質絳紅伴黃苔,脈象為洪數脈。該類患者均用生石膏、赤芍、生地、甘草、連翹、丹皮、金銀花、竹葉、知母等,隨癥加減治療,伴有嚴重血熱以及瘙癢的患者加用苦參、紫草、地膚子、槐花等。

2.2.6氣血瘀滯型

氣血瘀滯型患者查體可見舌質黯且無苔,脈象為細澀脈。該類患者均用赤芍、歸尾、甘草、地膚子、僵蠶、防風、地龍、紅花、陳皮等,隨癥加減治療,伴有嚴重血瘀的患者加用僵蠶以及桂枝等。

2.3 療效判定

根據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的改善情況將患者的治療效果分為痊愈、顯效、好轉和無效四級。痊愈:患者的皮膚破損、瘙癢等臨床癥狀以及體征完全消失;顯效:患者的皮膚破損、瘙癢等臨床癥狀以及體征較治療前有明顯的改善;好轉:患者的皮膚破損、瘙癢等臨床癥狀以及體征較治療前有所改善;無效:患者的皮膚破損、瘙癢等臨床癥狀以及體征較治療前無明顯改變。

3 結果

所有急、慢性過敏性皮膚病例半年內未見復發,療效顯著??傆行蕿?7.06%。臨床治療效果為痊愈的患者62例(60.78%);顯效的患者28 例(27.45%);好轉的患者 9例(8.82%);無效的患者為3例(2.94%)。

4 討論

中醫學非常重視人體本身的完整性,以及與自然世界的關系的統一,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與構成人體的各個組成部分之間,在結構是分不開,功能上是相互關聯和協調的,在病理上相互影響、相互為用的。同時也認識到人體與自然環境有密切關系,這就是整體觀念[3]。過敏性皮膚病易反復發作,它是難以治愈的。給患者生活和精神上造成非常大的痛苦與不便。因此中醫藥在治療皮膚過敏性疾病有顯著的優勢,尤其是在控制疾病復發,減少化學藥物的毒副作用,延緩疾病的進程等方面??赡苁羌铀倭瞬≡⑸锏淖冃詨乃阑蚴蛊渌砘旅粢蛩氐慕Y構遭到破壞,從而喪失了對機體的致敏性,達到了清除病灶的目的,而從病因上使過敏性皮膚病達到根治。中醫藥治療從整體出發,講究辨證論治,對癥用藥,局部用藥,辨病用藥,減輕了患者的痛苦,以及其獨特的效果,快速,直接,副作用少,價格便宜,深受廣大的患者的歡迎。

綜上所述,中醫治療皮膚病有自己獨特的優勢,特別是在控制易復發的皮膚疾病,減少藥物的毒副作用,延緩疾病的進程以及外用藥物的使用等方面優勢突出??傊?,中醫學以其系統完備的理論體系,通過調節過敏體質,清除體內濕熱毒,調整臟腑,達到內外兼顧的效果,可以很好的使用在治療各種皮膚疾病中并在臨證中不斷凸顯其獨特的優勢。隨著現代醫學的引入,中醫藥的發展面臨嚴峻的形勢,中醫各學科只有充分突出自己的特色,保持和發揚自己的優勢,才能不斷發展壯大,為中醫藥走向世界打下堅實的基礎,擴大中醫藥的應用前景[4]。

參考文獻

[1] 王乙舟.中醫辨證療法治療變態反應性皮膚病的臨床療效[J].內蒙古中醫藥,2013,32(1):84-85.

[2] 曹雪芹.中醫治療過敏性皮膚病的臨床觀察與分析[J].中外醫療,2011,30(31):20-21.

[3] 姜燕生. 皮膚瘙癢中醫辨證論治[J]. 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13,20(6):93-94.

篇2

什么是養生旅游

養生旅游起源于20世紀30年代的美國、墨西哥。目前養生旅游開發較為完善的旅游目的地主要是非傳統歐美區域的發展中國家,如古巴、新加坡、泰國、印度等國,這些地區吸引大量的歐美游客,這些國家的養生旅游不僅能喚醒人們對健康的關注,還能轉變人們治療疾病、改善健康的觀念。

國外的養生旅游

溫泉度假村是最常見和最流行的養生旅游方式,也是國外養生旅游開發的熱點趨勢。這些旅游勝地的目標就是讓他們的客人感到更快樂、更健康、更輕松。度假村還會提供全面的治療方法,如針灸、催眠術療法和冥想。例如保加利亞的中部旅游勝地——舊札哥拉礦物浴中心,其依托豐富的溫泉和旁邊風景優美的哥拉山,以古羅馬浴池的尊貴享受為口號,提供溫泉礦物浴和各種養生服務,吸引大量游客。

國內有哪些養生旅游

我國的養生旅游始于2002年海南省三亞保健康復旅游和南寧中藥養生旅游,隨后在四川、山東、安徽、黑龍江等地發展迅速,逐漸演繹成為全國時尚旅游熱點。目前我國的養生度假游類型主要為:

中醫藥保健養生旅游:旅游項目有針灸、按摩、刮痧、拔罐等傳統中醫療法,還包括在中藥材種植基地、中醫院、治病中心、中醫藥博物館等參觀、游覽、體驗。

飲食養生旅游:就是游客根據自己的體質偏性在飲食偏性所在地選擇,獲取適合自己的特色飲食或者藥膳達到食療養生的目的。食療在養生文化中也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

導引和武術:氣功、傳統導引術、太極拳、少林拳等養生旅游。通過在傳統的導引和武術發源地辦班吸引游客,學習傳統導引術、武術,指導游客學習、練習養生術。

篇3

[關鍵詞] 中醫; 帶狀皰疹

[中圖分類號] R752.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5-0515(2011)-05-088-01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治療組50例,其中男20例,女30例;對照組30例,其中男8例,女22例。兩組在年齡、性別、病情方面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1.2.1 治療組,以中醫方法治療[1]為主:

1.2.1.1 藥物治療:金銀花15克、柴胡12克、龍膽草15、車前草30克、黃芩12克、大青葉15克、竹葉15克、甘草lO克。痛重者加胡川15克、郁金15克、練子15克、;脾胃濕熱者加白術15克、伏苓15克;后期氣滯血淤者加當歸、丹參、桃紅各15克,每劑藥方加水50毫升泡2小時煮至160毫升,分為早晚各兩次服用,每天一次。

1.2.1.2 拔罐刺絡法:拔罐刺絡要求盡早施行,越早施治,效果更好。方法:開始時沿和病灶有關的脊神經根分布的區域范圍,常規消毒皮膚后用三棱針散刺后拔火罐6分鐘,令散刺部位出血數毫升,每天一次即可。遺留有神經痛的患者,可以采用散刺針取局部與皮損相應的同側夾脊穴,常規消毒皮膚后,皮損部位圍刺針法,留針40分鐘并拔火罐令其稍微出血,每日一次。

1.2.1.3 針灸治療[2] 對于小水皰,疼痛輕微的患者,采用皮損局部毫針圍刺或遠端取穴治療。分別針刺曲池、合谷、太沖及阿是穴、血海、,一天一次。對于大水皰或者血皰,劇烈疼痛患者,采用皮損局部火針治療,一天一次。

1.2.2 對照組 對照組主要采取西醫對癥支持治療:靜滴阿昔洛韋抗病毒之勞,每次每千克體重7毫克,重癥患者每6小時一次。維生素B1、B12營養神經治療。

2 治療結果

2.1 療效指標 根據臨床癥狀體征和病程的長短判斷治療效果。顯效:病程大概一周左右,皰疹結痂后脫落,無疼痛;有效:病程兩周左右,皰疹結痂脫落,疼痛減輕,氣候變化時會有反應;無效:皰疹結痂脫落,仍有疼痛。

2.2 兩組總體療效對比 治療組50例,顯效40例,有效9例,無效l例,顯效率80%,總有效率98%;對照組30例則分別為35%、65%,兩組比較差異顯著。

3 臨床體會與治療進展

本病中醫稱之為“纏腰火丹”、“蛇丹”、“火帶瘡”、 “蜘蛛瘡” 、“蛇串瘡”等。主要因為蘊久化毒,肝膽郁火,七情不遂,而發于肌膚;或是年老體弱,毒邪乘襲,衛外失固,壅滯肌腠;或者外染毒邪,濕熱內蘊,等,導腠理不密致疾病。皮疹有不同的發生部位及全身表現,敘述如下:

3.1 頭面頸部的以普濟消毒、銀翹散飲為主劑而或加減;發于胸脅腰背者,以丹梔逍遙丸、革蔣滲濕湯為主劑而或加減;發于外陰和下肢的以龍腮瀉肝湯為主劑而或加減。

3.2 本病用藥多為清熱解毒類。相關藥理研究表明大多數的清熱解毒藥物都具有抗病毒以及抗炎的作用,比如說常用的黃芩、板藍根、金銀花、大青葉、連翹等等。板藍根能夠增強細胞免疫,促進單核細胞的吞噬功能,對常見的流感病毒有積極地抑制作用,因此其廣泛用于各種感染性疾病,比如流感、水痘、肝炎、流行性腮腺炎等。大青葉也具有上述功能,它還能增強人體的體液免疫功能,臨床上可以治療癰瘡、丹毒、水痘、咽喉腫痛及瘟毒發斑。

3.3 本病發病的輕重、預后與患者的年齡體質密切相關。年老體弱的患者皮膚損害嚴重,疼痛較為劇烈,往往皮疹消失后疼痛的持續時間長。配合針刺或拔罐治療能夠加強瀉熱解毒、活血通絡、疏經止痛的功效,可進而減輕疼痛。

3.4 帶狀皰疹 感染是一種自限性的疾病,臨床治療主要是盡量縮短病程時間,減輕疼痛及其持續的時間,減少有關并發癥發生。尤其年老體弱患者,要注意遺留神經痛的發生。中醫治療帶狀皰疹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縮短發病時間、減輕患者疼痛。近來,臨床路徑治療作為一種嶄新的管理模式用于帶狀皰疹的臨床治療,更加會積極充分發揮中醫臨床治療的優勢,保證醫療治療質量、降低治療費用、提高病人滿意度作出突出的貢獻。

4 討論 帶狀皰疹多由久而化火、郁而化熱、濕熱內蕩、情緒抑郁,肝氣郁結,;或脾失健運、飲食不節、濕濁內生,復因外感毒邪以致濕熱火毒菹積肌膚而生。初起為脾經濕熱及肝膽濕熱,日久則氣滯血淤。它包含于祖國醫學的“纏腰火丹”、“蛇丹”、 “火帶瘡”、 “蜘蛛瘡”、“蛇串瘡”范疇。本病為實證,本著實則瀉之的原則,治以龍膽瀉肝湯合銀翹散為主方進行加減,取利濕、清熱、止血、祛痛的功效。同時施刺絡拔罐,直接作用于病處,起疏通經絡、活血拔毒之效,體現了中醫內病外治的法則。本次研究顯示,中醫治療帶狀皰疹效果明顯。

參考文獻

篇4

[基金項目]國家“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2009ZX09502-030);中國中醫科學院基本科研業務費自主選題項目(ZZ0808016)

[通信作者]*謝雁鳴,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中醫臨床評價,Tel:(010)64014411-3302,E-mail:

[作者簡介]袁玲玲,副主任醫師,碩士,主要從事皮膚性病學臨床研究, Tel:(010)84013167,E-mail:

[摘要]以全國20家三級甲等醫院HIS數據庫中2 960例帶狀皰疹住院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其一般信息、中醫證候、西醫合并病、與發病節氣的關系以及中西藥聯合應用情況。其中患者以46~65歲的患病比例最高;入院方式以普通門診為多;最常見醫療支付方式為醫保;合并疾病中以高血壓、糖尿病和冠心病為多見;帶狀皰疹早期治療效果好于后遺癥期;夏至及立秋2個節氣內入院最多;中醫證候以肝火濕熱為主;關于治療藥物,西藥使用最多的為維生素B1和甲鈷胺,中成藥使用最多的為丹紅注射液,聯合用藥方案中以活血化瘀藥和神經營養藥為主。由此可見,帶狀皰疹以中老年患者多見,與節氣關系不明顯,應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治療常選用中西醫結合模式。

[關鍵詞]醫院信息數據庫;真實世界;帶狀皰疹;二十四節氣;中醫證候

帶狀皰疹(herpes zoster,HZ)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引起的一種的急性皰疹性皮膚病。其主要癥狀是神經痛,尤其是頭面部帶狀皰疹,損傷眼神經、耳神經、面神經、三叉神經等,造成面癱、耳鳴、耳聾,嚴重者可致盲、致殘。約30%~50%的中老年患者可遺留頑固性神經痛,常持續數月或更久,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由于環境污染、生活節奏加快等原因,近年來帶狀皰疹呈增長趨勢,其發病率和嚴重程度隨年齡增大而增長,其所留的后遺神經痛仍是治療上需要攻克的難題。為了解帶狀皰疹患者在真實世界中的發病及診療情況,本研究根據全國20家三甲綜合醫院信息系統(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1-2]中的住院患者信息,對2 960例帶狀皰疹患者的一般信息、中醫證候、西醫合并病以及中西藥聯合應用情況進行回顧性分析,為帶狀皰疹及其神經痛的預防和診療提供重要參考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數據來源數據來源于全國20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HIS中帶狀皰疹住院患者信息,主要包括患者一般信息、診斷信息(中醫、西醫)、醫囑記錄、實驗室檢查記錄等4部分內容[2]。

1.2數據納入、排除標準納入標準:提取出院診斷中第一診斷為帶狀皰疹的住院患者。排除標準:①年齡為>100歲,②患者住院總費用365 d。剔除滿足以上任一條件者。

1.3數據分析根據數據納入排除標準,最終納入2 911名患者進行分析。分析數據庫的患者來源于全國20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以地域分布來講,西南地區為最多,共1 051例(占36.34%);其次為中部地區,共1 024例(占35.18%);西部地區和南部地區分別為413例(占14.19%)和390例(占13.0%);東北地區最少,共26例(占0.89%)。最早1例患者入院時間為2002年5月9日,最晚1例患者入院時間為2011年8月17日。

1.4數據標準化[3]由于HIS中的數據來源于20 家醫院,各家醫院采納的標準不盡相同。根據分析需要,分別對帶狀皰疹合并疾病、中醫證型、用藥名稱等進行標準化。參照國際疾病分類標準編碼ICD-10、第6版《皮膚性病學》、《實用內科學》(13版)對西醫診斷信息進行規范化。根據《中醫皮膚性病學》(新世紀創新教材)對中醫證型等信息進行標準化。西藥:將藥物統一標準化為化學名稱,根據藥品說明書,根據帶狀皰疹疾病特點,參照《中國藥典》(2010年版)及藥理學作用將西藥進行分類。中成藥:根據藥品說明書的功能主治,參照藥物處方組成,參照《中國藥典》(2010年版)對中成藥進行分類。

1.5統計方法 [4]統計軟件為SAS 9.3,對數據進行標準化、基本處理以及描述分析;采用關聯規則方法對患者合并用藥進行分析,關聯規則采用數據挖掘軟件SPSS Clementine 12.0;部分畫圖采用采用Excel 2007輔助作圖。

2結果

2.1帶狀皰疹患者一般信息2 911例患者中,年齡中位數為60歲,分布最多的年齡段為46~65歲,占36.26%;其次為18~45歲患者占21.94%;66~75歲患者占21.23%;76~90歲患者占18.71%;1~17歲患者占1.48%;91~100歲患者最少占0.39%(年齡缺失者146人)。

男女患者比例約為1.25∶1。18~45歲男性患病比例明顯高于女性;46~65歲女性患病比例明顯高于男性。

患者職業分布中,79.18%的患者是勞動者;軍人占6.56%;5.22%為公務員;3.13%為專業技術人員;1.55%為教師。

2.2入院信息本數據中患者多由門診途徑入院占90.86%;從急診入院者占8.95%;入院時病情危急者占8.85%。患者多直接入住皮膚科(占32.91%),其次入住神經科(占8.07%)、心血管科(占3.64%)等。帶狀皰疹住院患者中,1 885例(占64.93%)患者有醫療保險;自費患者558例,占19.22%;公費患者128例,占4.41%?;颊咦≡禾鞌抵形粩禐?1 d,其中住院天數在8~14 d者為最多,占39.23%;其次為15~28 d,占26.42%?;颊咦≡嚎傎M用中位數為5 757.12元。

對患者入院時間所對應的節氣進行分析,從2008年立春開始至2010年大寒為止,選取這期間入院的2 539例患者進行統計分析,其結果見圖1。

從圖1中A可以看出,患者在夏至及立秋2個節氣內入院最多,分別為133例(5.24%)和130例(5.12%);在立春和大寒2個節氣入院最少,分別為76例(2.99%)和79例(3.11%)。由于2008年數據缺失較多,從圖1中B看2009年帶狀皰疹患者以清明至立秋期間患者較多,其中清明為最多,共63例,占5.93%,其次為驚蟄,共59例,占5.56%;小雪為最少,共24例,占2.26%。 2010年患者發病呈現明顯趨勢性,雨水至大雪期間發病較集中,其中清明發病最多,為55例,占5.58%;其次為雨水,發病患者共54例,占5.48%;另外,小滿的患者共52例,占5.27%;發病最少的為大寒和小寒,分別為21例(2.13%)和24例(2.43%),見圖1中C。

2.3中西醫診斷特征西醫診斷:本研究中將帶狀皰疹分為2個亞型,分別為帶狀皰疹(2 605例,占88.88%)和帶狀皰疹后遺癥(326例,占11.12%),對于以上亞型的治療結果分別為“治愈、好轉、死亡、無效和其他”?;颊咧袔畎捳钪斡蕿樽罡?,共971 例(占46.84%),好轉2 064例(占51.33%);帶狀皰疹后遺癥治愈患者相對較少,共36例(占16.36%);好轉患者較多,共174例(占79.09%)。其中需特殊說明的是帶狀皰疹后遺癥無死亡數據。帶狀皰疹患者共10例死亡,占0.48%;男性6例(占0.55%),女性4例(占0.46%);1~17歲死亡1人(占4.55%),46~65歲1人(占0.19%),66~75歲3人(占1.06%),76~90歲4人(占1.53%)。艾滋病、惡性血液病或年老體弱者,常發生播散性帶狀皰疹,并發肺、腦損害,病情嚴重,導致死亡,男女死亡比例無明顯差別。

中醫證型分布:由于本研究數據大部分來源于西醫院,未進行中醫辨證,故僅納入具有中醫證型記錄的患者分析。其中25例患者有入院證型記錄,277例患者有出院證型記錄,患者入院證型與出院證型分布見表1。2008―2010三年出院主證與節氣的分布見表2。3年中,肝火濕熱證在立秋最多,大寒最少;氣滯血郁證清明最多,雨水、春分、大暑、立秋、白露、立冬、小寒最少,沒有發病患者。

2.4合并疾病基于本數據對帶狀皰疹病合并疾病進行分析,位于前10位的疾病分布為高血壓病641例(22.02%),糖尿病341例(11.71%),冠心病310例(10.65%),腦梗死130例(4.47%),血脂蛋白紊亂血癥113例(3.88%),肺部感染104例(3.57%),腎功能不全85例(2.92%),氣管支氣管炎79(2.71%),胃炎77(2.65%)和神經炎71(2.44%)。

2.5用藥特點在2 694例有用藥記錄的帶狀皰疹病患者中,與其該種疾病治療相關藥物共251種,其中中成藥157種,西藥94種,使用較多的中西藥物見表3。西藥使用最多的為維生素B1,其次為甲鈷胺;中成藥使用最多為丹紅注射液,其次為元胡止痛片。從藥物作用分類角度看,西藥使用位于前列的主要為神經營養藥、抗病毒藥、鎮痛藥、皮質類固醇、免疫調節劑1 106等,而中成藥則以活血化瘀類藥和清熱解毒藥使用最多。

利用關聯規則對中藥與西藥、中藥類別與西藥類別聯合使用情況進行分析,按照“1類中藥+1類(2類、3類)西藥”, 1類西藥+2類(3類)中藥”的組合方式,將各種組合聯合使用頻率最高的類別列表,見表4??梢娭谐伤幹械幕钛鲱惻c神經營養藥聯合使用最多,同時聯合抗病毒藥和鎮痛藥的頻率也很高。

3討論

3.1帶狀皰疹患者不同性別與不同年齡之間存在差異本研究男女比例與文獻基本一致,年齡中位數與其他國內外相關文獻[5-8]接近。本研究年齡分層梯度較大,將年齡進一步分層細化后,分析以探索帶狀皰疹患者不同的年齡和性別差異。本研究將年齡分層后可以看出,帶狀皰疹患病比例分布表現為兩頭低,中間高的態勢, 46~65歲年齡段男女患病比例最大,1~17歲和91~100歲患病比例較低。66~100歲患者發病比例隨年齡增大逐漸降低,應考慮與高齡人口數量減少、缺少門診患者等因素相關。其中,17~45歲發病比例較高,可能因為當今工作生活節奏加快,造成帶狀皰疹的發病呈現年輕化趨勢。另外,帶狀皰疹患者人群中位數為60歲,男女比例約為1.25∶1。18~45歲男性患病率明顯高于女性,可能因為男性在此年齡段工作家庭壓力較大、吸煙飲酒不良嗜好、一般外傷、事故等意外的發生男性明顯高于女性;而46~65歲女性可能因更年期雌性激素下降、家務勞動、為兒女撫育第三代等原因,患病率明顯高于男性。

3.2帶狀皰疹以活血化瘀為大法中醫藥療法具有獨特的優勢和潛力,其從整體出發,緊緊圍繞中醫辨證論治這一核心,辨病與辨證相結合,從多方面、多角度進行治療,在帶狀皰疹急性期和后遺癥期都取得很好的療效。尤其在縮短病程、緩解疼痛及減少后遺神經痛等方面明顯優于西醫治療,且經濟、無毒副作用,易于被患者接受[9-10]。活血化瘀法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是最常見的治療方法。本研究治療帶狀皰疹的中成藥,活血化瘀類藥使用最多,如丹紅注射液、丹參酮制劑、銀杏葉提取物注射液、參芎葡萄糖注射液、丹參注射液等。當然,治療帶狀皰疹方法很多,優選治療方案[11]是帶狀皰疹臨床研究的研究方向之一。如何縮短治療時間,以及如何減輕后遺神經痛仍是中醫藥的研究課題。

3.3注重帶狀皰疹的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發病機制尚不明了,一般認為本病與病毒侵犯脊神經神經后根的神經節,引起神經組織內炎性水腫、出血甚至壞死,神經纖維黏連及瘢痕形成有關[6]。因此應及早診斷和治療,特別是伴有免疫功能低下者,不應因病毒感染有自限性而延誤病情。本研究發現帶狀皰疹治愈率較帶狀皰疹后遺癥的治愈率高;病死率統計中,帶狀皰疹共10例死亡,帶狀皰疹后遺癥無死亡數據。由此可見,帶狀皰疹早期診斷、治療非常重要,越早臨床治療效果越明顯,治愈患者越多。

3.4HIS真實世界研究的優勢與局限性對于帶狀皰疹,古今文獻記載中醫藥療效確切,并且對此進行了大量的臨床研究。可是,目前缺乏有價值的循證醫學證據支持中醫藥治療帶狀皰疹有良好的療效。真實世界HIS數據庫提供全國范圍內大樣本的帶狀皰疹住院患者信息,涉及不同時間、地域、患者特征,對該疾病住院患者的一般信息、診斷、治療費用、中西藥用藥特點進行了詳細的描述性分析,這些真實世界臨床證據將為以帶狀皰疹為例的疾病診斷、治療水平,制定相關醫療政策提供強有力的支持[12-13]。當然,HIS數據仍有其局限性,如數據庫僅提供患者的一般信息、診斷、用藥、合并癥和化驗室檢查等回顧性信息,且提供的中醫辨證的主證數量較少,缺乏帶狀皰疹皮損分布、皮損類型、疼痛程度的評估、皮損與疼痛發生的先后關系、誤診誤治等內容,因而無法詳細了解患者的病程變化。另外,HIS數據庫系統缺乏出院后隨訪的內容,有關帶狀皰疹后遺癥的疼痛程度評估數據缺失等,仍需結合前瞻性臨床研究進一步研究[14-15]。

[參考文獻]

[1]楊薇,謝雁鳴,莊嚴. 基于HIS“真實世界”數據倉庫探索上市后中成藥安全性評價方法[J].中國中藥雜志,2011,36(20):2779.

[2]莊嚴,謝邦鐵,翁盛鑫,等.中藥上市后再評價HIS“真實世界”集成數據倉庫的設計方法探討[J].中國中藥雜志,2011, 36(20):2880.

[3]楊薇,程豪,楊虎,等.基于HIS燈盞細辛注射液“真實世界”臨床用藥特點分析[J]. 中國中藥雜志, 2012, 37(18): 2718.

[4]楊薇,尤麗,謝雁鳴,等. 基于真實世界數據的舒血寧注射液臨床用藥分析[J]. 中國中藥雜志,2013,38(18):3150.

[5]張蕾,谷金鵬.124例帶狀皰疹臨床資料分析[J].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10,26(2):152.

[6]李霞,王麗華.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病因分析及干預[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0,9(17):53.

[7]王仁珍,王紅,王鄖蓮.帶狀皰疹455例臨床分析[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05,19(12):730.

[8]李學軍.300例帶狀皰疹臨床分析[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 2000,14(3):171.

[9]李艷紅.中醫藥治療帶狀皰疹臨床研究進展[J].實用中醫內科雜志,2011,25(2):22.

[10]朱曉紅.中藥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38例[J].時珍國醫國藥,2005,16(7):649.

[11]Xie Y, Tian F. Regulations and guideline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urgently for re-evaluation on post-marketing medicines in China[J]. Chin J Integr Med,2013,19(7):483.

[12]楊薇,程豪,謝雁鳴,等. 基于HIS燈盞細辛注射液“真實世界”臨床用藥特點分析[J]. 中國中藥雜志,2012,37(18):2718.

[13]王連心,謝雁鳴,楊薇,等. 基于HIS真實世界的參麥注射液臨床實效研究[J]. 中國中藥雜志,2012,37(18):2710.

篇5

我今年71歲?;加泄谛牟?、高血壓、血脂異常、高粘血癥,痛苦難言。服過復方降壓片、尼群地平、倍他樂克、銀杏葉片等?,F在血壓比較穩定,但感覺活動氣喘、胸悶,服藥沒見好轉。請專家給我指出有效的治療方案。

廣西 鐘南強

鐘南強讀者:

您現主要患有高血壓和血脂異常,應堅持服用降壓藥物,如您正在服用的尼群地平,10毫克,每日2次;倍他樂克25毫克,每日2次,有效應長期堅持服用。

血脂異??捎檬娼抵?0毫克,每日1次,睡前服用。

阿司匹林75~100毫克,每日1次。無需特別使用治療“高血粘度”藥物。

您服的藥物品種過多,其中多種并無確切療效的證據。

請注意多走路,堅持體育鍛煉,不要過于憂慮和緊張,身體會逐步好起來的。

北京同仁醫院心臟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胡大一

膽結石該用什么方法治療

本人患膽囊炎、膽結石十余年,最近兩三年吃了幾十副排石湯中藥,經B超檢查發現由多發性轉為兩粒性,但膽囊炎由急性轉為慢性。膽囊縮小,由91×32毫米縮到42×20毫米。還像過去那樣經常絞痛并稍重。膽囊為什么縮小,怎樣治療;吃哪些藥有效;膽結石是否還可以吃排石湯進行治療?

湖南 徐增榮

徐增榮讀者:

據您信中介紹的情況,我們叫做膽囊萎縮或萎縮性膽囊炎。它是由于膽囊結石反復刺激膽囊粘膜,而修復過程中纖維結締組織增生所致。萎縮性膽囊炎發生癌的幾率要比單純性膽囊結石高。

膽囊結石的治療不外乎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非手術療法包括溶石、碎石、排石(如您口服的排石湯等),雖然這些方法在控制病情發展,緩解臨床癥狀等方面各自有一定的療效,但應用的范圍較窄,同時在治療過程中還會出現一些嚴重并發癥,如膽管阻塞、胰腺發炎等,而且一旦停止治療結石復發率很高。所以,只能作為手術療法的補充,適用于那些全身情況較差又不愿意手術的病人。

有癥狀的膽囊結石最為可靠的治療方法當屬膽囊切除術,方法有兩種:其一是傳統的開腹膽囊切除術,它具有安全、可靠、療效確實的優點,但有手術創傷較大,住院時間較長,術后康復較慢的缺點;其二為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俗稱打洞手術),該手術具有手術創傷小、療效確切、安全、可靠等優點。

基于以上分析,我建議您在排除了嚴重心肺肝腎疾病之后,可行手術治療。

昆明總醫院主任醫師 陳訓如

兒童鉛中毒怎么辦

我的孩子上幼兒園時,上課頻繁活動,常自我傷害,老師疑是多動癥。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舊習依舊,還吃鉛筆、舔墻壁、啃家具漆皮,易怒,記憶力下降,反應慢,說話不清,顛三倒四。鉛檢測結果為4.8微克/升,診斷為中度鉛中毒。當地醫生說,排完鉛后,多動癥就好了,是這樣嗎?

山西 王風

王風讀者:

根據信中介紹的情況,您的孩子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動、易激動、記憶力下降等表現,結合血鉛檢測結果為4.8微克/升,符合 “鉛中毒”診斷標準,應給予積極的排鉛治療。必要時在神經科醫生指導下加用治療多動癥的藥物。

鉛是一種具有神經毒性的重金屬元素,同時是一種多親和性毒物,不僅損害神經系統,對血液系統、免疫系統、泌尿系統、心血管系統和消化系統等都可造成損害。這種損害具有潛在和不斷增加的特點,因此鉛中毒的臨床表現多樣化,早期雖然無明顯臨床表現,但對兒童的智力發育、體格生長和聽力已經開始產生損害。

生活環境中鉛的主要來源有:汽車排放的尾氣、工業鉛污染;非環保的家庭裝修;使用含鉛涂料的各種玩具和文具以及松花蛋、爆米花等含鉛食品等等。鉛塵主要是通過呼吸及手―口兩條途徑進入兒童體內,因此可相應的采取一些措施盡量避免或減少鉛的污染和接觸。比如,帶孩子外出時盡量減少在馬路上停留的時間。為孩子選擇不含鉛涂料的玩具和文具,并教年幼的兒童養成不用嘴啃咬玩具和玩耍后洗手的好習慣。合理膳食,多吃牛奶、新鮮的蔬菜、水果、豆制品、海產品等,不吃含鉛高的食品,如皮蛋、爆米花等。若出現前述表現時,及時檢測血鉛含量,必要時給予排鉛治療。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內科主任醫師 朱逞

患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怎么辦

我今年27歲,4年前我感到怕冷、乏力、精神差到醫院查T3、T4降低,彩超提示甲狀腺實性結節、甲狀腺炎,醫生診斷為甲狀腺功能減退(以下簡稱為甲減),我看過多家醫院未獲具體治療方案,我下一步該怎樣處理?

讀者 林 青

林青讀者:

您的病史提供不夠詳細,僅反映T3、T4降低,TSH是升高或降低未有提及,服過何種藥,按甲減治療否,先要明確診斷才能對癥下藥。我建議要檢測游離T3、T4及TSH較為準確,必要時還要作針吸細胞學檢查或通過甲狀腺ECT檢查,來明確診斷。

一旦明確診斷,無論何種原因引起的甲減,均需甲狀腺制劑替代治療。永久性甲減者應終身服藥。其治療原則是缺多少,補多少。冬天劑量要大些,夏天劑量偏少,如不耐熱亦可短時停藥,到秋涼時則可逐漸加量,直至癥狀控制,甲狀腺功能正常。甲狀腺制劑應首選L-T4(左旋甲狀腺素),起始劑量為每日25毫克,每隔7~14天增加25毫克,維持劑量為100~150毫克/日,分2~3次服用。其次為干甲狀腺素片,在國外此藥已淘汰,在國內仍有一部分患者在使用。因甲狀腺制劑可增快心率及增加心肌耗氧量,嚴重時可引起心絞痛或心衰的發生。此外,還可根據病情,在應激情況下,如妊娠、外傷、手術,則要酌情增加劑量,同時還要補充鐵劑,維生素B12、葉酸等對癥處理。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內分泌科教授 甘佩珍

(門診時間:每周三上午8:00~12:00 電話:027-88058213)

產后嚴重脫發怎么辦

我今年27歲。本來頭發就偏少,產后3個多月時突然出現嚴重脫發。特別是前額,輕輕一碰頭發就脫落?,F我尚處在哺乳期,請問該怎么治我的脫發?

桂林 謝 華

謝華讀者:

產后脫發是產后休止期脫發的俗稱,大約95%的婦女在產后出現此種脫發,絕大多數預后良好,患者常在枕頭,衣服上發現較多脫落頭發,輕拉甚或觸摸頭發毛干易從毛囊脫出,醫學上稱輕拉試驗陽性。其原因主要在于產后體內激素水平發生劇烈變化,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結果促使較多毛囊同時進入休止期,從而引起較多的同步脫發,因而脫發多較明顯(多發生于產后4~6個月左右)。此外,產后失血過多,營養不良,或精神緊張等也有一定的影響。從您的描述來看,無乏力,面色蒼白,消瘦等不適,因此考慮主要由產后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所致,過度自卑,精神緊張等負面情緒也有一定影響。建議:①本病預后良好,且多無需特殊治療,身體復元之后,體內激素水平恢復到平常的平衡狀態,脫發就隨之自行停止。因此,大可不必自卑、緊張,樂觀的心態有助您更快康復。②注意休息,營養要豐富、合理,除高蛋白外,尚應保證各種維生素供應。③當然,若尚有其他不適如乏力、面色蒼白、消瘦等,應看相關??崎T診,明確有無貧血、營養不良,然后酌情給予相應處理,以消除這些影響因素。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皮膚性病科教授 陸春/劉齊

(門診時間:周一全天,周二下午、周四周五上午)

反應性淋巴結增生怎么治好

我兒子7歲了。在2歲左右時,他脖子邊、耳朵下淋巴結腫有小拇指大。當時就去看醫生,但醫生說長大后會消的??墒?,這幾年來,頸部左右前后都長了很多個淋巴結。后來經過活檢,診斷是反應性淋巴結增生。請問,這種病怎么治好?

廣西 王炳忠

王炳忠讀者:

反應性淋巴結增生,是人體淋巴系統對侵入機體的某些異物的一種非特異性反應。這種異物引起的病灶可以較大,并在淺表部位,較易于發現;也可以很小,部位較深,較難查找出來。頸部的淋巴結增大由口腔、鼻咽、扁桃體或胸頸部位的某些病灶所引起。

反應性淋巴結腫大屬非特異性炎癥反應,不痛,能活動。隨著異物被人體細胞吞噬、消化,逐漸消失,淋巴結也會恢復原狀。建議您:①帶小孩到大醫院做一次深入檢查,看看能否查到可疑的引起淋巴結反應的原因。尤其應做個結核菌素試驗,看看有無結核菌感染。②再取一個腫大的淋巴結做病理檢查,并多請幾位有經驗的大夫看片子。③如果還是查不到,就只有耐心觀察。也許過些時間會恢復正常。此期間如發現有特殊情況(疼痛、粘連等)應迅即就醫。

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研究所教授 葉順章

身子左右不對稱是什么病

我今年18歲了,身高159厘米,體重46~48千克。我從小到大從不挑食,也常散步鍛煉,但我的體型不勻稱,左邊豐盈,右邊扁小,、臀部都是左豐右扁。經期還算正常。請問,我這是營養不良嗎?會產生什么影響,能治嗎?

南寧 伊 玉

伊玉讀者:

從來信談到的情況看,我認為您的發育是正常的。對于身體不對稱問題,我專門查閱了一些相關資料,從資料中看出,實際上所有的人體的表形與器官都有不對稱。有學者調查表明,盡管所有受試者認為最滿意的漂亮面龐是最對稱的,但這些所謂最對稱的臉龐也只有98%~99%的對稱性。反過來說就是,還有1%~2%的地方發育是不對稱的。研究人員還發現,人無論多么美麗,其身體都有不對稱的地方,而且人體的不對稱率有時高達7%,當然最低可達0.5%。在女性,常見的不對稱是左右。大多數女性的左比右大,也是一種正常的誤差。青春發育期少女的兩側可一大一小,這通常是由于對體內雌激素、孕激素的敏感性較強的一側乳芽先發育,且生長較快而顯得較大;敏感性較差的一側乳芽則因發育遲緩,生長較慢而顯得較小。隨著發育成熟,兩側會逐漸趨向對稱。這種暫時性兩側大小不一致的現象并非少見,對此不必憂慮,更不要手術干預,但要耐心等待。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婦產科教授 劉運明

前列腺術后仍尿頻怎么辦

我因患前列腺肥大,于2002年做前列腺切除術,現夜里還要起床小便5~6次,冬天總感雙腳寒冷。請問該如何治療?

江西 楊一中

楊一中讀者:

根據您的病情介紹,建議您首先應去醫院了解手術是否有并發癥,如尿路感染、后尿道狹窄、前列腺腺體有殘留等。如查尿常規正常,且亦無排尿困難,則多見逼尿肌功能亢進。這可能與過去前列腺增生引起長期下尿路梗阻有關?,F在雖然梗阻已解除,但是逼尿肌功能仍然亢進,引起夜間尿頻。建議可試服一些安定膀胱藥物,如舍尼亭、優必達或654-II等,但需注意,青光眼病人不宜服用。如服藥后有排尿困難,即應停藥,并到泌尿科診治。此外,尚可在晚飯后少進流汁食物,睡前適當服用安眠藥物,臨睡前排空膀胱或許也會有一定效果。

上海華東醫院泌尿外科教授 宋建達

焦慮性神經癥怎么治

我于2003年8月因心跳加快住院,醫生診斷為焦慮性神經癥。出院至今,一直用奮乃靜,感到頭昏,先后服過腦復康、天舒膠囊、黛力新、吡拉西坦片、血府逐淤膠囊等,沒多大效果。請問,我患的是什么???該怎樣治?

廣西 謝柳菊

謝柳菊讀者:

從來信談到的情況看,您患的病可能是焦慮性神經癥。這種病除了像您所表現的胸悶、心悸、緊張、發抖外,有的人還可以表現為突然胸痛、憋氣、大汗,甚至有窒息感,因而十分驚恐,動不動就打120,拉到急診室“搶救”,但經過各種檢查,如心電圖、心臟B超,甚至冠狀動脈造影等均無異常發現,這是比較常見的焦慮性神經癥伴發的驚恐障礙。

焦慮性神經癥的治療主要有以下幾方面:①可服用苯二氮唑類藥物,例如阿普唑侖、舒樂安定或小劑量的氯硝安定等。②也可服用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例如帕羅西汀和舍曲林等。這類藥物對治療焦慮和驚恐障礙均有效,而且副作用較小,沒有藥物依賴危險。但不管哪類藥都必須在神經內科醫師或精神科醫師的指導下服用,切不要自己購藥,自己當醫生。③此外,還可以看心理醫生進行心理治療。

青島大學醫學院神經內科教授 叢志強

治療耐藥性肺結核有沒有特效藥

我患肺結核5年。幾年來吃藥打針,住院接受正規治療,現還沒有全部好轉,還伴有間斷性咯血。請問,有沒有治療耐藥性肺結核的特效藥?

湖南 羅 茂

羅茂讀者:

如何治療耐藥結核病,特別是耐多藥結核病,是當前結核病治療中一個共同關心的問題。

首先病人應通過痰結核菌培養和藥物敏感試驗,明確結核菌耐藥情況,是耐一種抗結核藥物,還是耐幾種抗結核藥物。結核菌對哪些抗結核藥物敏感。通過痰結核菌藥物敏感試驗,醫生對今后如何用藥就有了科學的依據。

結核病人發生耐藥的主要原因,就是在第一次發現結核病后,沒有堅持規律、足量、全程地使用抗結核藥物。因此,造成耐藥性結核病。當然,若病人開始受傳染的結核菌是耐藥菌,也就產生耐藥結核病。

目前,抗結核藥物還是比較多,希望病人有信心,找當地知名結核病專家,詳細地把自己的病情告訴大夫,再經過必要化驗檢查后,醫生會給您想出辦法。通過一線或二線抗結核藥物的治療,會把您的結核病治好。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結核病防治臨床中心教授李拯民

(電話:010-69546690,69546934轉6571)

潰瘍性結腸炎反復發作應當怎樣治療

我愛人便血2年,結腸鏡診斷為潰瘍性結腸炎,經柳氮磺胺吡啶口服和地塞米松灌腸,見好,改口服藥為半量。4個月后復發,水血樣糞便,每日6~7次,體瘦明顯。應怎樣治療?

湖南 顧蝶秋

顧蝶秋讀者:

潰瘍性結腸炎的致病原因并不完全清楚,無特效治療;急性重癥可以死亡,慢性長期反復發作使身體衰竭。多數病人的病期是幾年或十幾年。精心治療,可以治愈。治療本病效力較好的藥是皮質激素(例如強地松、強地松龍等)和水楊酸制劑(水楊酸偶氮磺胺吡啶、奧沙拉嗪),兩種藥應同時用。具體到您的愛人,可用:

①強地松:10毫克,口服,一天3次,連續2~3周,當大便恢復正常時,可逐漸減量(按每周5毫克),當最后到達每天5毫克時,持續時間最好長些,可考慮4~8周,或更長些。皮質激素的副作用有浮腫、脂肪肝、低血鉀、高血糖等。請在醫師的指導下用藥。

②水楊酸偶氮磺胺吡啶:2~4克/日,分3~4次服,多喝水以免發生副作用;用藥時間應比皮質激素更長些,大便正常后,可考慮維持量(1~2克/日)幾個月或 1~2年。本藥副作用有白細胞降低、腎損害、尿少等。

本病比較難治,同樣的藥物治療,得到的效果可能大不一致。下列措施,肯定能提高療效:①盡早治療,越早越好,病期多年的,遠不如幾個月的好。②謹慎用藥,對本病無確效的藥,不要輕易用,濫用藥會使病情加重。③生活安排好,避免勞累、受涼、精神刺激,飲食要合乎衛生,足夠休息,重者應臥床。

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消化科教授 黃象謙

(門診時間;周二上午、周四下午 電話:022-23349638)

老年人疝怎樣治療才恰當

我今年89歲,前年因大便用力過度,致患左腹股溝斜疝,當地醫院建議手術治療,但要求開刀期間不得咳嗽,否則對手術失敗不負責任;××報廣告稱:“治疝不開刀,用疝膠”是否有效?我該怎樣治療才恰當?

四川 黃道南

黃道南讀者:

體內某個臟器或組織離開其正常解剖部位,通過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點、缺損或孔隙進入另一部位,即稱為疝。疝最多發生于腹部,腹部疝又以腹外疝為多見。

從疝的發病機制上看,不論是腹股溝疝、臍疝,還是手術后切口疝,采用“疝托”“疝帶”或使用藥物貼在“缺孔”處,都不能使“缺孔”合攏,也就是說成人疝是不能自愈的,修補“缺孔”的唯一辦法就是手術。傳統的疝修補術已經沿用了近百年,但這種疝修補術是在有張力的情況下縫合“缺孔”。一般以較粗的縫線將“缺孔”兩邊相隔一定距離的組織縫合在一起,有時老年人腹壁肌肉薄弱,“缺孔”較大,強拉的縫合容易裂開,尤其是咳嗽,用力解大小便時突然引起腹內壓增高,導致術后復發。近年來,不少的醫院開展了無張力疝修補術。即采用聚酯、聚丙烯、聚四氟乙烯等高強度材料制成的十分柔軟的,不同式樣的補片材料,通過4~6厘米的小切口,置入腹壁薄弱的“缺孔”處,擋住這個“缺孔”,然后用精制的手術縫線在絲毫無張力的情況下進行縫合修補。與老方法相比,這種方法具有手術中出血少,損傷輕,復發率低,恢復快等優點。無張力疝修補術對成年來說無年齡限制,故更受老年患者青睞。但患者原來患有慢性病,則應先采取相應措施,這樣更能保證手術成功。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普腹外科教授 羅學宏

患了皮肌炎去哪里治療好

我的叔叔一年前無誘因下出現四肢無力,頸、顏面部紅斑,眼瞼紫紅色水腫斑片,掌指及指關節伸面發生紫紅色水腫性斑片。在廣西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確診為皮肌炎,曾住院治療一月余,未見好轉。請問,能幫助介紹有關此病治療的名醫名院嗎?

廣西 張 生

張生讀者:

據您來信所述,您叔叔出現的是皮肌炎的典型癥狀,該病以皮膚及肌肉的損害為主,嚴重者可伴發內臟損害,甚至惡性腫瘤,屬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較難治療的疾病之一,目前臨床上多主張中西醫結合治療。西醫多以激素及免疫抑制劑治療為主,中醫則強調辨證論治的個體化治療。一般而言,皮肌炎較多發性肌炎預后好,現其五年生存率可達到80%以上,但必須長期治療。

在生活調養方面,皮肌炎病人的皮損由于有光敏感現象,光照后皮損加重,故日常生活中應盡量避免日光照射,外出時戴帽子、手套等。慢性期肌無力和肌痛不明顯時應進行適量的功能鍛煉。輔以按摩、電療、水浴等方法以避免肌肉的萎縮。急性期皮損、肌無力較重,肌酶很高應臥床休息,并積極治療。本病難以治愈,應堅持正規服藥。無醫生醫囑,不要輕易減停激素。另外,病人應避免寒冷等不良刺激,預防感染,多食高蛋白、高熱量食物,保持樂觀的態度,保證足夠睡眠,避免勞累。由于妊娠可誘發本病加重,女性病人應盡量避免妊娠和人流,妊娠并非絕對禁忌,但宜在醫師指導下進行。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風濕科 教授 陳湘君/副主任醫師 顧軍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