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護理精品課程范文
時間:2023-10-12 17:34:1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老年護理精品課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健康評估 精品課程 要素 智力技能
近幾年以來,我院在《健康評估》課程建設中,緊緊抓住幾個要素進行改革,取得顯著成效,《健康評估》課程被評為2008年江蘇省高校精品課程及2010年相關醫學教指委精品課程。
一、健康評估課程建設要素
1.創新課程理念。進行項目課程總體設計。作為高職護理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健康評估課程以解剖、生理等課程為基礎。又為后期母嬰護理、成人護理、老年護理等課程提供工具性知識、技能,是重要的橋梁課程。為了更好地使課程內容符合崗位需求,在課程建設前先期進行了較大規模的行業調研,并召開了臨床護理人員崗位職業能力分析研討會,了解我省及周邊地區護士的主要崗位群――臨床護理、社區護理、精神疾病防治、衛生保健、境外護理服務等,緊扣護理崗位需求,參與制定了《高職護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定了基于能力本位教育課程模式的《健康評估》課程標準。在課程中設計了“問診、體格檢查、心理評估、社會評估、輔助檢查、護理診斷思維訓練”6大工作任務和15個項目。以現代整體護理理論引領,注重三方面能力的培養:①綜合技術應用能力的培養。采用學生與護士角色同一的情境化護理職業教育模式,以示教一練習一仿真訓練、單項技能訓練一綜合模擬仿真訓練一臨床實習的實踐教學模式,培養護生綜合技術應用能力。②動作技能培養與創造性智力技能的培養。③關愛精神與人際溝通能力的培養。
2.編寫實用創新性教材?!督】翟u估》《健康評估》是護理專業的工具性課程,其基本的專業知識、技能和態度是其他專業課程的基礎。本課程組在對全省調研的基礎上。主編了全國高職高專護理專業教材《健康評估》,貫徹“以能力為本位”原則,精心編排教材內容,充分體現護理專業的特色,對操作性內容詳細介紹,將操作考核中發現的各種問題編入教材,供初學者借鑒。內容簡明扼要、新穎實用,并將課程組應用護理標準化病人考核的方法等最新研究成果體現其中,教材出版后為省內外多所院校教學使用,多次再版,深受好評。
3.以技能培養為出發點進行教學方法改革。技能一般分為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前者包括觀察技能、思維技能、記憶技能、想像技能及在專門領域中形成并發展的智力技能。技能也可分為再生性技能和創造性技能,前者是具有重復性質,在各種情境中運用時沒有較大變化;后者則表現出相當的靈活性和變通性。由于護理對象是患有各種不同疾病、具有不同外貌體型和心理特征、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病人或健康人;因此在健康評估核心技能中,應加強創造性智力技能的培養。如與不同的病人溝通時用語就不能千遍一律,而是要靈活機動。因此我們在課程改革中探索多種教學新方法,在達成課程知識目標的同時,強化技能目標和態度目標。
(1)學生護理標準化病人(SNSP)和客觀結構化多站考核。培訓學生標準化病人(NsP),應用于健康評估技能訓練和客觀結構l化多站考核,既提高了學生的健康評估操作技能水平,又強化了關愛意識、人際溝通能力、評判性思維能力等人文素質。采用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內容與目標多元化、_評價形式多元化的技能學習評價體系,充分發揮學習評價的診斷功能、激勵功能和教育功能。
(2)研究性教學。開展“團體心理輔導―護理工作組”為形式的研究性教學,課前組織學習小組討論、檢索資料、制作思維導圖、做課件、演講等,不僅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創新意識、信息技術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3)情境案例教學與反思性教學。在教學中設置各種臨床情境、案例,引導學生討論,鍛煉了靈活應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及評判性思維能力,培養了團隊協作精神。通過引導學生反思,書寫反思日記,強化護士角色,提高護生的評判性思維能力和自主學習意識。開展健康評估理論知識與技能大賽,激發了同學們學習健康評估知識和技能的濃厚興趣,起到了對課常教學的拓展和補充作用。
4.建設模擬仿真實訓環境。為確保本課程與臨床護理工作的一致性,我院健康評估實訓室購置了問診訓練模型、心肺聽診肝脾觸診模擬人、Microsim醫學模擬系統等先進的仿真訓練設備,提供醫院仿真環境,實訓室課后對學生全面開放,實現“教學一工作場景一體化”和“教、學、做一體化”。
5.建設內容豐富的課程網絡資源和師生互動平臺。除了購置大量的教學錄像等多媒體資源,課程組近幾年攝制了大量教學錄像,制作課件。建設具有豐富資源的精品課程網站,幾年內每年都有大幅度更新改版,建立在天空教室課件制作平臺上的師生互動平臺十分便于師生交流,將教學活動延伸到課外,師生互動頻繁,起到了極好的輔助教學效果,受到師生的歡迎。
6.開展課程說課比賽。為了使課程組教師對課程設置、教學內容、課程資源、教學方法、教學效果及課程建設方向有更清晰的認識,課程組組織全體教師進行了說課比賽,包括整門課程說課及單元說課。通過說課幫助年輕教師樹立了正確的課程理念,更深入地了解了本課程的內容,注意對教學方法的創新和總結,對提高教學效果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二、健康評估課程改革成效
職業課程評價應遵循雙重標準,即校內成功標準和校外成功標準。校內成功標準主要看學生實際操作能力。我院近四屆高職護士健康評估實踐能力考核中一次考核合格率85%以上,總合格率100%。學生的健康評估能力受到后期課程教師好評。2009-2010年畢業生在全國護士執業資格考試中一次考試通過率均為99,6%。醫院反映近幾年我院護理實習生和畢業生健康評估能力普遍增強,在能較快地適應護理工作。近三年我院畢業生當年對口就業率平均為98%以上。
通過課程建設和經驗分享,培養了一支專兼結合雙師型護理師資隊伍。目前本課程組專職教師的實踐能力、兼職教師的教學能力、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實踐能力得到了顯著提高。主講教師的教學效果好,學生評教優秀。所在團隊被評為“江蘇省高等學校優秀教學團隊”,獲得省高?!扒嗨{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培養對象、骨干教師、省衛生職教優秀骨干教師及優秀班主任等榮譽;護理專業被評為省高校品牌專業;課程被評為省高校精品課程及相關醫學教指委精品課程;獲得多項學院及蘇州市教學成果獎,發表教研論文,5Q多篇。
三、存在的困難和努力的方向
篇2
關鍵詞:民辦高校;專業學位;護理碩士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13)02-0083-04
西安外事學院醫學院護理專業始于2002年,2006年開辦護理本科教育,截至2012年,共培養護理人才???100余名,本科1052名;2010年與國際接軌,成立國際護理學院,招收涉外護理方向本科生;2011年注重學術興院,成立護理研究所;2012年獲準校級重點建設學科,設置本科層次老年護理方向。護理學專業是醫學院唯一的本科專業,歷來注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自創辦以來,學科成員高度重視其建設與發展,視其為“品牌”學科精心打造。目前校、院各級領導與護理同仁達成共識,重點建設老年護理學科,提升護理辦學層次機不可待、時不再來。
一、開辦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的必要性
(一)滿足社會發展需要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需求的不斷增加和變化,對護理學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期望。2010年護理學已從醫學輔助學科逐漸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一級學科,與預防醫學、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藥學等共同組成整個醫學領域,為人類健康保駕護航。護理學已成為一門現代社會不可缺少的、其他專業無法替代的學科,被稱為“人類健康的朝陽產業”。因此,必須加大我校護理學科建設的力度,開辦護理碩士專業學位教育,以便培養出更多合格、專業化的高級護理人才,最大程度地滿足社會對健康服務的需要。
(二)符合國家人才需求
2003年教育部與衛生部發文“關于加強護理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工程的建議”,要求隨后5年輸送100萬畢業生;2005年衛生部頒布“中國護理事業5年發展規劃綱要”,重點建設老年護理、社區護理、腫瘤護理等??祁I域;2010年國家學位委員會通過了護理碩士專業學位設置方案。我國千人口護士數0.993,醫護比1:0.61,遠低于國際水平1:2.7、發達國家1:8.5。衛生部要求醫護比1:2,即護士缺口近300萬;本科護士不到2%,碩士護士鳳毛麟角。這些事件與數據表明國家急需大量高等護理人才。目前我省有7所院校開設護理本科教育,即西安交通大學、第四軍醫大學、西安醫學院、延安大學、陜西中醫學院、西安培華學院及我院,而具有碩士授予權的僅2所,即西安交通大學、第四軍醫大學,遠遠不能滿足地區對高端護理人才的需求。故必須提高我校護理學科培養的層次,開辦專業學位護理碩士教育,以符合國家、地區對專業化高端護理人才的需求。
(三)跟上護理發展步伐
護理學是一門以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為理論基礎,研究有關預防保健、疾病治療與康復的護理理論、知識、技術及其發展規律的綜合性應用科學。其在臨床護理、社區護理、護理教育等領域發展迅速,表現在護理實踐不斷拓展,護理內涵不斷延伸,護理研究不斷深入,護理教育不斷完善,護理管理日益科學,護理角色日趨多元,不僅為護理提供者、計劃者、管理者、協調者及健康教育者,未來還將增加促進健康和降低危害因素的角色。故必須加快我校護理學科建設的步伐,跟上護理學發展的腳步,促進學科間交叉、融合、共謀發展,在預防保健、疾病評估與防治、健康教育、健康促進等領域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四)遵循專業教育規律
現代護理教育日新月異,完整的中專一大專一本科一碩士一博士教育體系基本形成;教師業務能力逐年提高,課程設置趨于完備。故我校必須明確護理學科建設的著力點,注重學科的應用性與前瞻性,體現專業實踐性特色,尤其在課程設置上,應與專業人才特點、護理服務對象相吻合,完善教育評估體系與模式,以遵循護理專業的教育規律,為申報專業學位護理碩士授權點奠定良好基礎。
二、開辦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的可行性
(一)首期建設老年護理方向切實可行
考慮護理學主要支撐的二級學科間體系的邏輯性、獨立性、成熟度,結合護理學科的國內外發展現狀與趨勢,提出護理學科的14個二級學科,即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婦產科護理學、兒科護理學、老年護理學、五官科護理學、急危重癥護理學、中醫護理學、人文護理學、社區護理學、心理護理學、護理教育學、護理管理學及軍事護理學。綜合上述情況,結合我校、院自身實際,特確定老年護理方向為首期建設的學科方向,因為該學科專業人才為國家、衛生部迫切需求的應用型護理人才。老年護理學是一門社會需求高、發展潛力大、應用前景廣的學科,是探求運用護理程序解決老年人的健康問題,提高其生活質量的一門學科。早在1967年美國從事老年護理‘的執業者須具備學士以上學歷,目前已形成學士、碩士、博士等多層次老年護理人才梯隊。最新資料顯示:我國老年人1.8億,所以,我國社會對老年服務高層次護理人才的需求日益劇增。
老年護理專業學位碩士主要研究方向與人才就業崗位:一是老年健康保健與疾病預防,居家、托老所等社區老年衛生服務;二是老年病人護理,綜合醫院老年病科、老年病醫院、老年護理院;三是老年人養老與臨終關懷,老年公寓、養老院等養老服務機構。
(二)現有軟、硬件條件保障其切實可行
梯隊建設是學科內涵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優質的人才資源與團隊精神為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強保障。因此,引進高學歷、高職稱優秀教師和督促、幫助現有教師提高業務水平齊頭并進;倡導獻身教育、愛崗敬業、團結協作、勇于創新、關愛學生、引領未來的護理教師精神,在師德建設、教書育人上常抓不懈。西安外事學院醫學院的護理學科現擁有一支職稱、年齡、學位、師緣結構合理的專、兼職“雙師型”師資隊伍(如表1所示),3名省部級、1名校級教學名師,2名校級教壇新秀;55歲以下占57.9%,專職教師中碩士以上占50.0%,所有青年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這表明目前的軟件條件已滿足了專業學位護理碩士的培養要求。
西安外事學院護理本科人才培養目標明確,方案完備,措施得力,特色鮮明,成效顯著,已培養出的251名護理本科人才學位授予率為97.8%,一次性就業率98.1%,實習醫院錄用率頗高,學生在全國大賽中獲獎6項。教學特色鮮明,如省級精品課程“急救護理學”的急救技術雙語教學、綜合演練,老年護理學(養老院、干休所)、社區護理學(社區衛生院、醫院)的社會實踐教學,健康評估的小組合作學習、臨床見習和實習等。另外,構建了完整、多元、多層次的特色課堂實訓和臨床實踐教學體系,即課程的課堂實訓、臨床實際模擬與見習和臨床護理生產實習3個組成部分,輔以課外科研、第二課堂、文體活動等,啟迪學生創新思維,強化學生創新意識,鍛造學生創新能力,增進學生競爭能力,以適應護理專業培養目標變革的需要。目前,教學硬件總價值達590.69萬元,有4個省內最高水平的三級甲等醫院為臨床實踐教學基地,即西安交通大學第一、二附屬醫院、第四軍醫大學唐都醫院(第二附屬醫院)、陜西省人民醫院,其中3個醫院為護理碩士培養單位。護理學圖書為2.3萬余冊,期刊32種。專業課的多媒體授課率已達到100%,等等,上述硬件條件已完全滿足專業學位護理碩士培養的要求。
(三)校、院的學術氛圍促使其切實可行
2012年10月,值西安外事學院創建20周年之際,學校履行大學學術職能,積極開展適合民辦實際與特點的科研氛圍愈來愈濃厚,學校啟動3個重點學科建設和本科教學工程,投入100萬元鼓勵科學研究;醫學院積極響應學校的質量工程建設,護理學科獲批重點建設學科、科研項目5項,教學創新團隊、醫學實驗教學中心、護理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等各項建設逐一展開,教師的科研工作積極性日益劇增,校、院的大小學術育人環境促使了專業學位護理碩士培養切實可行。
三、愿景展望
研究生教育是一個國家教育和科技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事關培養一流創造性人才和參與國際競爭。護理研究生教育是護理事業與國際接軌、向更高層次發展的關鍵環節。我國1992年開始護理學碩士教育,2010年設置專業學位,且國家要求專業學位培養占70%。故重點建設護理學科,開辦專業學位護理碩士是學科同仁面臨的共同挑戰與機遇。
在護理學成為一級學科的今天,根據社會發展對高水平護理人才的需求,結合教育部、衛生部對專業學位護理碩士人才的要求,立足西部,面向全國,培養基礎知識扎實、專業技能過硬,具有較強的護理實踐能力、良好的外語溝通能力,適應市場發展需求的合格、高素質、專業學位護理碩士人才是我們的發展愿景。
篇3
關鍵詞:翻轉課堂 教學模式 老年健康照護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flip of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in the teaching of elderly health care application and effect. Methods using cluster sampling method to choose our university medical school class of 2012 elderly services and management of 78 college students, including experimental group 39, the control group, 39 people turned used by classroom teaching method in teaching; Control group using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examination results, subjective questionnaire and teachers' classroom feedback analysis to reverse the effect of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in teaching evaluation. Results from the inspection results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experimental group score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1); The experimental group students satisfied with the flip effect of classroom teaching; Teacher's classroom feedback analysi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an the control group students in team cooperation and coordination ability,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bility, ability, communication, and the collection of data has an advantage. Conclusion flip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help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can give full play to the initiative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learning,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Keywords : turn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Elderly health care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從英語“Flipped Class Model”翻譯過來的術語,也被稱為“翻轉課堂式教學模式”,簡稱翻轉課堂或反轉課堂,起源于美國科羅拉多州落基山林地公園高中的 Jon Bergmann 和 Aaron Sam兩位化學老師,這種教學方式是將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這兩個學習階段進行了顛倒,課前學生通過觀看教學視頻完成知識的傳授,然后在課堂上參與同伴和教師的互動活動( 釋疑、解惑、探究等) 并完成知識的內化[1]?!独夏杲】嫡兆o》是我校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大三學生的必修課程之一,該課程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結合且偏重實踐性的課程,該課程的內容與醫學基礎課程、護理基本技術、老年學概論、心理學課程、人際溝通等課程相互滲透。也就是說,老年健康照護課程表面上是培養學生的操作實踐技能,實則是研究、處理老年人現存的和潛在的健康問題的反應的課程,即從生理、心理、社會文化等方面對老年人健康進行評估,針對老年人現存的和潛在的健康問題進行照護。這些知識難以通過傳統的授受方式習得,因為傳統教學一方面忽視了學生學習主體的地位,在教學過程中難以做到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另一方面,傳統教學過于強調知識的培養,而忽視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在走上工作崗位后容易出現難以勝任實際工作的情況。為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 本學院將翻轉課堂教學法引入老年健康照護教學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擇我院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2012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共78人,年齡在19-22歲。其中1個班39名學生設為實驗組,其中女生34人,男生5人,另外1個班39名學生設為對照組,其中女生33人,男生6人。學生在年齡、性別及學習背景方面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 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實驗組 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法對學生進行授課。教學設計包括課前學習和課堂學習兩部分[2]。
1.2.1.1 設計和制作課程視頻
1基于“工學結合”、“工作過程導向”的思路,以項目為單元組織和制作教學視頻內容,在項目中融合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以任務引領學習,案例為載體向學習者提出問題,引導學習者自主思考。2根據教學內容(尤其是課程的難點重點內容),構建完整的學習體系。3老年健康照護是我校建設的空間資源課程和國家級精品課程,具有完善的課程體系,空間資源豐富,大學生空間平臺具有作業、視頻資料等功能,而且,我校網絡節點覆蓋已完成,網絡運行環境良好。
1.2.1.2 課前學習
在課堂教學前,讓學生自主學習視頻中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初步完成對課程內容的記憶和理解,使學生在進入實踐操作階段經具備基本的理論知識基礎。此外,為確保學生在進入課堂教學前已經完成了視頻學習,要求學生進行分組、組長負責制。由組長帶領小組成員進行討論學習,并且教師在大學生空間平臺上可以建立課程交流群組,及時、準確地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
1.2.2.3體驗參與
教師根據視頻教學重點、難點提出學生易于混淆或理解不清的問題,要求學生思考和解答,發現存在問題并糾錯。課堂中通過做小測驗檢驗學習情況,留出十分鐘的時間小組討論解決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的遇到的問題,教師給予回復與指導。
1.2.3.4 學生展示
①課堂匯報 向教師匯報學習內容,進行自評互評,教師點評。
②小組討論以及辯論會。小組之間共同完成一項具體任務,課堂上集思廣益、積極討論,各組組員闡述對所提問題及操作訓練的見解,展開辯論。
1.2.4 對照組
采用傳統教學法,即理論知識以講授為主,操作技能教師先示范、學生再進行操作練習。
1.3評價標準
1.3.1依照本專業《老年健康照護》考核標準進行考核得出理論成績和實踐成績。
1.3.2 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進行調查,課程結束后統一發放給學生填寫,采取不記名、當場回收的方式,發出問卷79份,回收問卷79份,回收率 100%。
1.3.3 教師的課堂反饋分析,由同一老師任課,教師隨堂記錄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的學習情況。
1.4 統計方法
統計學方法數據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包進行統計學分析,統計方法采用t 檢驗及描述性統計。
2 結果
2.1 實驗組與對照組考核成績比較
由表1可見,實驗組考核成績優于對照組,經統計學分析 ,均P <0.01,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表1實驗組與對照組考核成績比較(x±s,分)
2.2 學生對翻轉課堂教學法的評價
實驗組39名學生對翻轉課堂教學法的評價結果見表2。由表2可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于老年健康照護教學中可以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師生和生生之間的溝通能力以及團隊合作能力。大部分學生都很喜歡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學生們自身的能力也得到了相應的提高,而且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過程中同學們都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快速完成本堂課的任務。
表2 翻轉課堂教學法對提高學生學習的評價表((n=39人,%)
2.3 教師的課堂反饋分析
表3列出的是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的效果對比。為了更好的了解兩種教學效果對教師和學生的影響,任課教師隨堂記錄了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的學習情況。根據教師的課堂反饋對照分析兩個班的教學效果,學生在使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過程中,合作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收集資料能力、溝通交流以及動手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表3 兩種教學模式的效果對比
3 討論
3.1 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法,考核成績明顯提高
由表1可見,通過翻轉課堂教學,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已經突顯出了它的優勢,實驗組的學生的考核成績得到提高。在課程教學過程中,以案例為載體,結合課程視頻的應用,組織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的學習和以小組進行互動協作的討論,并在完成既定任務的同時,引導學生體會學習實踐的過程[3]。教師把反饋意見及時告知學生,讓學生及時總結經驗教訓,調整學習計劃,有效的提高了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
老年健康照護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在課堂中讓學生進行情景角色扮演,小組協作共同完成實訓內容和相關職業技能訓練,培養學生的動手、團隊協作能力;另外,學生可以走出校園,安排去養老機構、社區進行見習和調研,接觸老人,感受工作環境,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并且使學生在畢業后能很快適應新的環境,成為一名熟練的老年服務與管理的工作者。
3.2 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法,教學效果滿意
翻轉課堂教學法能有效地提高學習效果和學習動機。由表2和表3可見,課堂運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翻轉課堂以學生為主體,不但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提高了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與劉杰等研究結果一致[4],而且還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團結協調能力。同時,加強師生、生生間的相互合作與交流,使課堂成為交流思想、內化知識的場所[5]。
通過現代的多媒體教學手段在課堂上開展討論,營造一種積極向上、輕松主動、生動有趣的課堂學習氛圍,學生能夠積極地暢所欲言,充分展示自己的觀點,讓學生主動學習、熱愛學習。學生通過利用課外時間,帶著問題去進行查閱文獻和資料,絕大多數同學都可以找到教師提供的資源,從提供的資源中找到問題的解決策略。教師告訴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直接告訴他們結果。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提高同學們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對本課程最新的進展有所了解,擴寬學生的視野和思路,提高學生的評判性思維能力。
4 結論
在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老年健康照護》教學中開展翻轉課堂教學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精髓是轉換老師與學生角色,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自我組織學習環境,這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提高了綜合分析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有效地應用多媒體和大學生空間城等多渠道的信息化平臺,學生可以通過大學生空間隨時復習課程的內容,觀看教學的視頻資源,讓學生重視利用課外時間對理論知識進行深入學習,能更有效的激勵學生。
但是,該模式還面臨諸多挑戰,需要不斷改進和完善。目前,翻轉課堂教學法在高職醫學教育中如何開展,教師應結合自己的教學風格,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完善現有的翻轉課教學模式,并綜合運用其他教學模式,從而提高學習者的學習效率和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Aaron Sams,Jonathan Bergmann. Flip Your Students' Learning[J].Educational Leadership,2013,(3):16-20.
[2] Gerstein,J.The flipped classroom model:A full picture.[EB/OL].2011.
[3] 周蕾.基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經濟管理計算機應用》 課程教學設計[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03):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