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課外閱讀建議范文
時間:2023-10-17 17:24:3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小學生課外閱讀建議,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論文摘要:建構課外閱讀平臺,提高農村學生課外閱讀的實效性是落實語文課程標準、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一環。我們農村學??蓮乃膫€方面進行落實:完善書籍管理,提供書籍來源;保證閱讀時間,創設書香班級;選擇適當讀物,提高閱讀效率;創設展示平臺,激發閱讀興趣。
閱讀作為一種普遍的文化現象,貫穿人的一生,它對提高人們的語文素養乃至文化素養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度罩屏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第四學段的學生要“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蓖瑫r在“教學建議”中提出:“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笨梢?,深入扎實地開展語文課外閱讀,是落實語文課程標準、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一環。作為農村中學的語文老師,為學生建構一個良好的閱讀平臺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的義務,下面就結合近年來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一些粗淺的認識與心得體會。
首先,完善書籍管理,提供書籍來源
有米才可炊,有書才可讀,基于這種認識,我們首先要做的是因地制宜,千方百計地創造條件,提供書籍來源。最好的辦法就是建立班級圖書柜,舉全班之力,集小流成大渠。建成班級圖書角。采取的方法可以是:1,訂。就是班級開源節流,學生運用出售班級收集起來的廢紙和廢品掙得的錢以及學校給予班級的獎金訂閱書籍期刊,如一些經典的學生必讀書籍、學習報、優秀作文選等。2,湊,就是發動每個學生一個學期將自己的課外書籍2-3本集中登記存入班級書庫。3,借,即從學校圖書室借來相關圖書并定期更換。4,換,就是和別的班級交換書籍,大家合作,擴大書籍的使用面。為了保證妥善管理,一定要選出認真細心的同學負責管理,制定圖書管理制度,登記好同學借閱情況。盡量避免圖書的流失和損壞。
有了圖書柜,開展讀書活動就有了基礎,大家在班上借書,省時、省力、快捷、方便。有了它,大家也就有了一個資源共享、自由閱讀、討論交流的平臺,課外閱讀也就有了保障。
其次,保證閱讀時間。創設書香班級
1 安排讀書時間,時間是課外閱讀的保證,我們每周安排一節課定為自由讀書課,學生從班級書角中選擇自己喜愛的書籍,不出班級自由閱讀,看不完也可以帶回家讀;有時閱讀課也可以到學校閱覽室去暢游學?!皶鴰臁?。為了不讓讀書課流于形式,一定要關注每一個學生,“一花獨秀不是春,萬紫千紅才是春”??梢苑殖蓭讉€小組,老師必須先培訓小組長,讓組長去組織、管理、督促,做到人人參與,個個讀書。此外,古人云:“不動筆墨不讀書?!币龑W生做好讀書筆記,每周檢查,及時表揚做得好的小組和個人,形成組內合作、組外競爭,全班合作、個人競爭的讀書氛圍。
2 減少課外作業,新課標指出“少做題,多讀書,讀好書,多讀整部書”的要求,據此,我們的作業應該做到精而少,盡量在課內完成作業,甚至可以“堂堂清”。以確保學生的閱讀時間。當然,教師切不可盲目放任閱讀,一定要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學習基礎,不同層次的學生推薦相應的讀物,讓學生的閱讀循序漸進,以確保閱讀的質量。
3 教會學生巧用時間,學校生活是比較有規律的,一天當中,有些時段,看起來短,如果忽略了,就是浪費,但如果懂得利用,用在課外閱讀中,閱讀量就大大增加了。農村中學生大多數都是住宿的。每天的午餐后和晚飯后以及睡前半小時都是在閑聊、散步中度過的,保守地算一算,假設每天用上半個小時,就能保證“每星期不少于2萬字”的閱讀量,這個時間完全可以看幾個歷史故事、幾篇優秀作文、寓言、報紙亦或幾十頁名著等,這樣日積月累,不僅能養成良好的習慣,也大大增加了閱讀量,更是豐富了個人的內涵。
第三,選擇適當讀物。提高閱讀效率
大文豪高爾基“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句名言告訴我們要想成為一個有文化、有知識、有修養的人,特別是想成為一個有學問、有學識和會做學問的“大家”,僅憑學會幾本教材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讀好書、多讀書,廣泛涉獵,日積月累。中學生求知欲旺盛,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強,但缺乏辨別是非的能力,在當前浩如煙海、“良莠”并存的課外讀物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思想狀況、閱讀能力、興趣愛好,選擇一些思想內容健康,具有科學性、知識性、藝術性的書,既要讀一些談理想、人生、思想品德修養、介紹學習經驗和學習方法的著作,也要讀一些具有時代精神、反映時代風貌的文章。教師要適時、適地地進行直觀宣傳,使各種題材的優秀作品,走進學生的生活,使他們認識到除了教科書以外。還有一個豐富多彩的書世界,從而激發他們的讀書欲望和興趣,讓他們主動接近圖書柜,利用課余時間自覺借閱各種書籍,加深閱讀興趣。
同時,要注意配合語文教學,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說過:“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蔽覀円炎x書方法的指導寓于課堂閱讀教學中,以教材為依托,強化基本讀法的訓練,“授人以漁”,做到“得法于課內,受益于課外”。
所謂拓展性閱讀,就是在閱讀教學中。以語文材料為中心,向周邊輻射,學習與本文有關的課外讀物,把原著推薦給學生,學生可以由整體到部分或由部分到整體地進行閱讀。這樣不僅能立體地理解課文。而且能激發起讀名篇、名著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如:學了《蚊子和獅子》一課向學生推薦《伊索寓言》;學習《社戲》一課,引導學生看魯迅的小說《朝花夕拾》;由《出師表》到《三國志》和《三國演義》;由《范進中舉》到《儒林外史》;由《荒島余生》到《魯濱遜漂流記》等。在這一系列的介紹與推薦中,使課內的閱讀教學成為課外閱讀的憑借和依托,讓課外閱讀成為課內閱讀的擴展與補充。 轉貼于
第四,創設展示平臺,激發閱讀興趣
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的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生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教師和同學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實現的。即強調在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不僅使學生成為知識的主動構建者,而且教師應該成為學生知識構建的指導者。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既希求讀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獲明顯,得到老師、家長和同學們的認可與贊許,從而滿足自己的成就感。針對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展示課外閱讀成果的平臺,讓學生有施展才能的機會。因此。教師應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持久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在閱讀中品味人生。在展示中感受快樂,體驗成功的喜悅。
1 展示讀書筆記
定期把優秀的讀書筆記和讀書心得挑選出來。粘貼在教室的學習園地。
2 開展課前小演講
讓學生把近期讀的文章、新聞或閱讀感悟等用演講的形式展示出來。
3 開展征文活動
組織學生參加各類征文比賽活動,在本校也定期開展征文活動。
4 舉辦“我讀書,我快樂”的手抄報比賽
展現學生閱讀個性的手抄報比賽在我校幾度掀起,學生參加非常踴躍。
實踐證明,這些活動的開展,不僅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興趣,還促進了校園文化和班級文化建設,營造了濃厚的文化氛圍。
課外閱讀不單是學生求取知識、開發智慧的便捷手段,還是提高學生素養、培養人格精神的有效途徑,農村課外閱讀的有效開展,雖然是一項長期、艱苦、復雜的工程,但作為語文教師,我們要千方百計拓寬渠道,設法為他們搭建閱讀平臺,充分利用資源,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努力營造有利于學生閱讀的氛圍,引導良好的閱讀方法和閱讀習慣,長此以往,就一定能讓學生開闊視野、豐富知識、增長智慧、提升思想品德。讓閱讀成為他們終身受益的好習慣,為學生終身學習和個性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新課程標準》(實驗稿),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2001版
[2]《教育科研專題研究與指導》,華齡出版社,高長梅
[3]史建國,《教育科學研究》第二期,2007
篇2
關鍵詞:小學生;課外閱讀;差異;語文;教學
G623.2
語文教學是小學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閱讀教學則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在素質教育時代,針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已經成為了提高教學水平的關鍵途徑,因此,本文重點分析了小學生在課外閱讀方面的差異性,并以此為基礎,為小學語文差異教學的開展提出了建議。
一、小學語文差異教學概述
受成長環境以及個人因素的影響,每個小學生均具有其各自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以尊重與重視小學生特點為基礎所展開的教學,便成為差異性教學。差異性教學是以人為本理念在教育領域的重要體現,同時也是素質教育的主要要求[1]。
總的來所,小學語文差異教學主要有以下特點:
首先,要求平等面對有差異的學生。學生的差異表現在心理以及生理等方方面面。在心理方面,一部分小學生性格較為活潑,因此在課堂上表現也會更加積極,但同樣存在一部分小學生,其性格相對內向,因此也就會缺乏與同學以及教師之間的交流。另外,從生理方面看,小學生的身高以及體重等均屬于其生理方面的差異。教師要尊重上述差異,要避免以上述差異劃分學生等級等問題[2]。
其次,要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實施有差異的教學。以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以及接受能力為例,一部分小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與吸收能力往往較快,但同時也存在一部分小學生,接受知識同樣需要大量的時間,針對上述不同點,教師要從教學目標的確定以及教學內容與教學過程的規劃等不同角度出發,盡最大程度的滿足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要求,以達到全面培養小學生全面素質的目的。
二、小學生課外閱讀的差異分析
小學生課外閱讀差異主要體現在閱讀興趣差異、閱讀內容差異以及閱讀風格差異等不同方面。
(一)閱讀興趣差異
不同小學生對于課外閱讀的興趣不同。通過對某市某小學3到6年級的學生的調查發現,4個年級的學生均對課外閱讀存在一定的興趣,與對課外閱讀無興趣的人數相比,興趣較高的學生數量較多,占據總調查人數絕大部分。但需要認識到的是,4個年級中同樣存在差異,根據對調查結果的分析發現,隨著年級的增長,小學生對于課外閱讀的興趣也在不斷的增加,這是小學生閱讀興趣差異的主要體現。
(二)閱讀內容差異
小學生在課外閱讀內容的選擇方面同樣存在差異。通過對某小學3到6年級的學生的課外閱讀內容的調查發現,3年級學生較傾向于漫畫類的課外閱讀;4年級的學生更加傾向于科普類的閱讀;相對而言,5年級以及6年級的學生則更加傾向于科普與文學類的閱讀。由此可見,不同年級的學生在閱讀內容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
(三)閱讀風格差異
不同年級小學生的閱讀風格也存在差異。以閱讀的獨立性為例。四個年級中小學生在閱讀中如遇到問題,均會采用請教的形式解決問題,但需要認識到的是,隨著年級的增長,選擇以請教方式解決問題的小學生數量也在不斷減少,6年級的學生已經開始通過自行查閱資料解決問題,可見,隨著年級的增長,小學生閱讀的獨立性也在顯著提高。
三、基于課外閱讀差異的小學語文差異教學策略
針對小學生在課外閱讀方面的差異,在小學語文差異教學中,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來實現。
(一)閱讀教學中的差異教學
為在尊重不同學生的不同差異的前提下,提高小學語文差異教學水平,必須在閱讀教學中根據每一個學生的不同閱讀特點,為其提供具體的閱讀內容。
以《我所知道的野生動物》一文為例。在這一節課外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便應充分尊重學生的閱讀喜好[3]。首先,針對喜歡漫畫的學生,教師可以將種種野生動物以漫畫的形式體現出來,同時使學生對于該課外閱讀產生興趣。另外,這對喜歡科普類文章的學生,教師可以將野生動物動物的科普材料提供給該部分學生。針對喜歡文學的學生,教師則可以引導其從文學的角度賞析作品。在每一個學生按照自己的方式閱讀完成之后,教師要將其聚集在一起,使學生之間能夠根據自己的閱讀體會進行溝通,以達到提高每一個學生閱讀水平的目的。
在同一班級中,可以采取以上閱讀方式,在不同的年級中,同樣應根據學生的不同閱讀興趣展開教學,方法同上。
(二)寫作教學中的差異教學
在寫作教學中,同樣需要重視差異性教學。以寫作題材的確定為例,學生的閱讀興趣等方面的因素往往關系到其寫作的特點,因此無論在任何年級的寫作教學中,教師都不應單純的設計同樣的寫作題材,可以放寬學生的寫作權利,要求學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自行確定題材來表現文章大意。上述措施的實施能夠使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得到充分的尊重與發揮,對于差異教學效果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義。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要從豐富自己的寫作知識入手,針對不同學生的寫作手法進行觀察,并以其特點為基礎,對其寫作水平進行培養,以使學生的整體寫作水平能夠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4]。
四、結束語
在考慮小學生課外閱讀差異的基礎上展開小學語文差異教學能夠使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得到充分的尊重與發揮,這對于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能夠使小學生閱讀以及寫作等水平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由此可見,差異性教學必須得到重視。
參考文獻:
[1]蘇淵. 小學生課外閱讀情況的調查和分析――江蘇省常州市城鄉小學生問卷調查結果分析[J]. 中小學圖書情報世界,2003,07:35-38.
[2]丁銳,呂立杰,唐麗芳. 小學生閱讀環境、投入與習慣的調查研究[J]. 基礎教育,2016,04:71-81.
篇3
【關鍵詞】小學生;課外閱讀;寫作水平
【Abstract】Reading and writing closely relationship exists between the students, through reading can improve the ability to understand, edify sentiment, enjoy the pleasure of reading, and reading as the basis, to better writing. Primary school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students, all aspects of the habits, interest is in the training period. Therefore, teachers should seize the primary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to improve the writing level. In this paper, in light of its own in the Tibet area of teaching practice, aiming at how to through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to improve students writing level research.
【Key words】primary school students; reading; writing level
1 地區小學生寫作水平低下的原因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深入人心,人們逐漸意識到,想要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主要還是要依靠學習者達成,在漢語教學中更是如此。對于地區的小學生來講,多數學生在學習漢語過程中都會受到藏語的一些影響。例如很多農牧地區的學生都表示,在學習漢語語法時,經常會受到藏語語法的干擾,如藏語中沒有介詞、擬聲詞等,很多詞的形式和用法也與漢語不同。在藏語中,在指人名詞后面加上固定的助詞便能夠表示復數,但是在漢語中卻不能這樣表達。在句法方面,藏語中各個句子成分的位置也和漢語并不相同,例如藏語把“他喝了碳酸飲料”表達為“他碳酸飲料喝”,再如藏語把“你要對醫生說什么?”表達為“醫生你什么說?”在藏語和漢語的語法方面差別較大,藏族地區的小學生處于語言學習階段,因此在學習漢語過程中,很容易受到藏語的干擾,導致學生學習漢語感覺比較吃力,更不用說是用漢語寫作了。
另外,漢語詞匯與藏語詞匯也存在著很多不同之處,漢語詞匯較為豐富,很多同義詞在感彩、搭配、句法功能等方法都存在著較多差異,并且在漢語中有十分豐富的成語和慣用語等,例如“負荊請罪”、“拍馬屁”等,結構簡練,含義十分豐富,并且在漢語閱讀材料中出現的頻率較高,這些詞語對于小學生來講本身就比較難理解,尤其對于地區的小學生來講,更加難理解和把握。通過對地區小學生寫作情況的調查發現,多數小學生都認為寫作是最難掌握的。小學生學習語言主要就是為了鍛煉聽、說、讀、寫這四種能力,“聽”和“讀”主要都是依靠學生對語言的感知和理解,相對容易一些,而“說”和“寫”對于被動的領會與理解來講,必須要通過靈活的掌握、語言性的技能來表達出自己的思想情感與觀點。在寫作時,還必須要考慮音、形、義等多方面因素,這對于地區的小學生來講是十分困難的。
2 提高地區小學生寫作水平的建議
通過上文分析可知,對于地區的小學生來講,寫作是學習漢語中難度較大的一部分內容。由于漢語語言與藏族語言在詞語、句子等各個方面都存在著一些差別,因此很多地區的小學生在長期藏語環境的熏陶下,漢語寫作水平較低。葉圣陶先生說過:“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能否合乎法度,顯然與吸收有密切的聯系?!睂懽髋c閱讀之間的關系毋庸置疑,因此,個人認為想要提升地區小學生的寫作水平,必須要通過課外閱讀來實現。
2.1 加強課外閱讀,積累寫作素材:由于小學生不同于其他階段的學生,他們的學習習慣、思維能力、經歷閱歷等都較為薄弱,而對于生活在地區的小學生來講,由于長期處于少數民族地區,周圍的語言環境并不像其他地區的小學生一樣,長期生活在漢語與藏語交雜的語言環境下,必然會對小學生學習漢語的能力有所影響。而課外閱讀,正是能夠為學生塑造出良好漢語語言氛圍的一種方法。因此,教師應當通過課外閱讀,來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通過適當的課外閱讀,讓學生能夠真實的感受到漢族文化、民族風情、地理人文等,不僅能夠讓地區的小學生通過課外閱讀,熟悉漢語的表達方式,同時還能夠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教師應當為學生提供一些精美易懂的文章,讓學生能夠在閱讀過程中,體會到漢語語言的魅力,開發、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開闊學生視野,讓學生能夠獲取到廣泛的知識,為學生的寫作積累素材。教師可以通過在班級中建立起圖書角,鼓勵學生互相借閱圖書等方式,讓學生的詞匯量得到充實,同時活躍寫作思維能力,將學生的閱讀不僅僅局限在課堂中,同時要遷移到課外。不僅能夠解決地區小學生對漢語語言的理解困難問題,同時還能夠為學生今后在寫作過程中積累大量的素材。
2.2 用課外閱讀促進寫作。賈志敏曾經說過:“作文教學要與閱讀教學密切配合。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充分運用反問,講清句子的結構、含義,讓學生懂得怎樣準確的選擇詞語,寫出流暢的句子,扎扎實實打好寫作的基礎?!币簿褪钦f,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課外閱讀來促進學生的寫作。在進行作文指導教學時,要教會學生怎樣捕捉到閱讀材料中的重點,將閱讀與練筆相結合,引導學生在閱讀時悟出情感、悟出道理,然后再在寫作過程中,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個人認為,仿寫是一種讀寫結合的較好的寫作方式,同時也是能夠提高地區小學生習作能力的一種較為有效的方法。由于地區小學生的漢語水平普遍不高,因此如果讓學生在沒有模仿對象的情況下,自己進行寫作是較為困難的。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優秀的課外閱讀材料,然后選擇其中容易理解的片段,讓學生來進行仿寫。仿寫的途徑較多,例如對人物外貌的仿寫、人物神態的仿寫、心理活動的仿寫等。從學生的角度來講,不僅有固定的模板可以供自己模仿,同時還能夠鍛煉學生自身的思維能力與寫作能力。先扶后放,先學再仿,最后在從仿到創,通過這樣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便能夠大大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和寫作積極性。另外,教師還可以設計一些特色日記的任務、看圖作文的任務等,讓學生能夠先進行實踐,再從實踐中總結出一些道理與感想,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讓學生能夠有東西可以寫,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交流合作呢你,同時還能夠讓學生具備寫作的欲望,進一步培養學生寫作的習慣。
3 結束語
小學生的作文教師是一項長期性的教學工作,教師必須要結合學生特點與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有選擇性的進行寫作訓練。本文通過對地區小學生寫作水平低下原因的分析,提出一些通過課外閱讀來提升寫作水平的建議,希望能夠為教學者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 林海英.加強閱讀與實踐活動,提高小學生作文能力[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2,04
[2] 羅芳.農牧區小學生韓語學習目標、困難及對策研究[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2,02
篇4
一、現階段小學生課外閱讀的現狀
現階段小學生的課外閱讀的情況并不樂觀。課外閱讀作為一種良好的學習方式和教育方式,還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學生的閱讀活動帶有一定的偶然性和自發性,還缺少必要的具體的指導;甚至有的學生還沒有走進課外閱讀的領域。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小學生的閱讀習慣還沒有養成。小學生正處于活潑好動的年齡階段,要他們靜下心來看書,確非易事。由于學校與家庭的聯系不夠密切,大部分學生只是在老師的要求下去讀,還有一部分學生即使老師要求也不會去讀。一些家長又不了解課外閱讀的要求,從而也無從指導督促,因而造成了學生課外閱讀的渙散。
2.小學生用于課外閱讀的時間短,閱讀量少。一方面,由于有些學校實行任教學段小循環制度,導致一些教師只注重課堂教學的研究,在乎教學成績,而把課外閱讀這一塊廣闊的領域丟給學生自己,使得學生的閱讀處于混亂無目的的狀態。另一方面,學校在課程設置上沒有開設專門的閱讀課,教師也沒有機會對學生進行閱讀方法指導,使得學生的閱讀活動無法由課內逐步向課外過渡。
3.小學生課外閱讀的材料不會選擇,范圍窄小。在課外閱讀這一方面,教師總是任由學生自由選擇課外讀物,缺乏實際引導,而我們的家長們也只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能為孩子買習題,舍得為孩子的吃、穿、玩花錢,卻很少有主動為孩子買課外讀物的,更不會為孩子的課外閱讀進行選擇和指導。
4.小學生課外閱讀的效果差。一方面,很多學生并不愛看書,他們讀課外書籍,也是因為老師和父母的規定而不得不讀,即使捧起書本,也不是全身心地投入其中。這種沒有興趣的閱讀何談效果。另一方面,一些孩子雖然喜歡閱讀,也是為了看“熱鬧”即消遣性閱讀,不記筆記、不摘錄,極少數學生有讀書筆記也只能寫到摘抄好詞佳句,很少有寫心得體會的。再次,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閱讀方法還不能遷移到課外閱讀中,有的該精讀的不知如何精讀,草草讀過,不求甚解;只需略讀的卻又抓著不放,浪費了不少時間。
二、加強小學生課外閱讀的對策
當代教育工作者陳謙在《學生課外閱讀誤區的矯正》報告中提出,課外閱讀要預防“功利性閱讀”,堅持一個“博”字;控制“休閑性閱讀”突出一個“悟”字;改變“一次性閱讀”,講究一個“熟”字。由此可見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因此今后我們必須加強課外閱讀的管理和指導。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建議學校開設閱讀課。給學生創造閱讀的機會和時間,多舉辦幾次閱讀交流會,寫心得體會或讀書筆記等活動逐步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F在各學校開展的“書香校園”活動,在一定程度上促動了學生的課外閱讀。希望能夠持之以恒,發揚光大。
2.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讓學生根據不同情況靈活運用不同方法進行閱讀。如:勾畫法、摘錄法、剪輯法、寫體會等,讓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
3.家?;?。學生的課外閱讀一般都在家中進行。因此,一定要爭取家長配合,幫助學生選擇有益的閱讀書籍并能督促、檢查和孩子交流閱讀的內容。我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設置了這樣一張表格,請家長每周填報一次,配合拓展學生課外閱讀,效果很明顯。
這樣老師和家長共同對學生進行監督、指導,學生的課外閱讀就落到了實處,時間長了孩子的讀書習慣自然也就養成了。
篇5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外閱讀;作文教學
在小學時期,由于小學生的語言、文字儲備有限,同時生活經驗、閱歷等方面的積累也不豐富,因此對于小學生的寫作教學一直是個難點。而通過閱讀可以幫助學生完成知識的拓展、語言的積累、語用能力的提升,以至形成較強的作文能力。本文針對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作用及意義進行研究與探討,并提出了幾點建議。
一、課外閱讀對提高小學生語文作文能力的作用
1.幫助學生完成語言的積累,為作文打下語言基礎小學生在寫作文時,往往因為詞語句子等積累得少,語言單調,詞匯匱乏,而不能寫出好的作文。通過適當的課外閱讀,能夠幫助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完成語言詞匯的積累。學生如能堅持記讀書筆記,把讀到的好詞好句記錄下來,天長日久,就會形成學生自己基礎的語用能力,把這些語言自覺地應用于語文的寫作過程之中,為自己的文章添彩。2.幫助學生完成知識的拓展,豐富見聞、閱歷許多小學生作文寫不好,除了語言積累不夠之外,另一個主要原因還是生活閱歷不足,缺乏對生活實際的深刻認識,而教材提供的信息量又是有限的?!扒蓩D難為無米之炊”。更何況正處于小學階段,對生活中的各類事物等缺乏足夠的認識的小學生呢。小學生由于缺乏生活經驗,對自己的生活經歷,日常涉獵范圍的事物認識不清,難以在寫作時恰當地組織起足夠的寫作素材,造成其作文內容偏于簡單,枯燥。這些其實都是其日常生活經驗單一導致的結果。因此,可以通過課外閱讀對此進行彌補,幫助學生完成知識的拓展,生活見聞的豐富積累,增加生活經驗,為寫作積累生活素材,開闊眼界。3.課外閱讀有利于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審美能力,提高鑒賞力,激發寫作興趣在課外閱讀過程中,學生所接觸的好的文章,本身也起到范文的作用,給學生進行寫作提供一定的借鑒作用,也有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有學者專門對閱讀的作用進行過實驗分析,發現只有當閱讀的量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才能形成語言能力??梢?,單憑教材有限的文本內容是遠遠滿足不了學生的語言發展能力提高的需要的。而充分地參與課外閱讀,讓學生在書籍的海洋里徜徉,可以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審美能力,提高鑒賞力,激發寫作興趣,幫助學生形成自主寫作的意識,對于提高學生自身的寫作能力有著重要影響。
篇6
一、小學生課外閱讀現狀
天津市教科院最近公布了一項對市1435名中小學生閱讀狀況的調查結果,結果顯示:中小學生課外閱讀量普遍不足,僅有30.5%的中小學生喜歡課外閱讀;課外書“魅力”不敵看電視;年級越高課外閱讀量越少;課外閱讀重讀圖輕讀文;閱讀“大部頭”作品感到吃力等??吹竭@則報道后,我也對班級里的學生進行了一個有關課外閱讀的調查,以下是了解到的一些情況:
1.從閱讀興趣來看,問及你課余最喜歡做什么時,只有三分之一的學生選擇了看書,三分之二的學生依次選擇了看電視、參加文體活動、上網等。這說明游戲、網絡、電視對學生的吸引力更大。
2.從閱讀的感受來看,大多數學生都認為看書是一種快樂,也有少數人看書的范圍是家長或老師規定的,而他們卻覺得不想看這些書,認為這是一種負擔。
3.從課外書的種類來看,學生閱讀的大多是較為淺顯的,品位不高的書籍。學生喜愛的書籍依次是幽默故事、驚險偵探故事、小說及童話、自然科學故事、歷史故事。那些圖文并茂、輕松時尚的漫畫類與卡通類口袋書備受追捧。
4.從課外書的來源看,從書店購買課外圖書是小學生課外書籍的最主要來源,參加調查的同學都從書店買過書。還有一些同學已經學會在學校圖書館、班級圖書角借書,擴大閱讀范圍。另外也有從同學處借閱的。
5.從閱讀的時間來看,大部分學生用于課外閱讀的時間每天不足20分鐘。根據調查,學生的作業相對偏多,雖然課外書對學生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是只能從周末抽出一丁點時間看一小會兒書。
6.從閱讀的習慣來看,許多學生閱讀只憑興趣,凡有生動情節的內容就走馬觀花地讀讀。有的學生讀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積累知識,吸收技巧,用到寫作上。更有甚者,事后有時連書中的主要人物,故事情節都講不清楚。
二、針對小學生課外閱讀現狀的思考
1.積極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主動閱讀的基礎。首先要允許學生自由閱讀,激起學生的閱讀動機。平時,老師可以擷取文中精彩片段朗讀,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梢越榻B古今中外熱愛讀書的一些名人名家或在班中樹立典型來激勵學生??梢悦恐艹槌鰰r間,讓學生閱讀課外書。也可以經常開展讀書活動,如引導學生制定一份近期閱讀計劃,制作好書推薦卡、讀書卡片、書簽、讀書小報等。
2.努力保證學生的閱讀時間
學生應有充分的讀書時間,以保證學生的課外閱讀量。首先教師要充分認識學生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其次,教師布置作業要精,要針對學生實際情況,分層要求。而且應該為課外閱讀留出適當的時間和布置適當的任務,使課內外緊密結合,讓學生的語文素養在這樣的有機結合下,培養得更加深厚。同時教師也要做好家長的工作,轉變家長“缺啥補啥”的功利性閱讀觀念。
3.重視推薦學生的閱讀書目
由于小學生年齡小,閱歷淺,鑒別能力和免疫能力都差。作為教師,須做好讀物推薦工作,幫助學生借閱或購買。在推薦課外讀物時應加強與課內閱讀的聯系,還要注意每一級段學生不同的年齡特點,以及不同對象的不同閱讀愛好。如果強制性地安排同樣的書閱讀,肯定會有不少學生不喜歡老師推薦的書,不喜歡書便不會有興趣,便不會認真去看,結果只能是看了也等于沒看,浪費時間和金錢。
4.親子閱讀打造家庭讀書氛圍
家庭在課外閱讀中承擔了很重要的任務,家長有責任來營造家中濃郁的閱讀氛圍。教師可以向家長建議:①家長每天與孩子一同閱讀不少于20分鐘,閱讀形式可以是讓家長給孩子朗讀,或者讓孩子給家長朗讀。②每周帶孩子逛一次書店,或者帶孩子到家中藏書較多的朋友家中,或者讓孩子學習約好朋友同去圖書館、書店的習慣。③每月瀏覽一本孩子閱讀的書籍,做到經常性地與孩子交流溝通。
5.科學引導學生的閱讀方法
篇7
現實生活中學生對課外閱讀的關注程度很低。有調查表明,59.2%的學生只用很少的一部分時間來閱讀課外書籍,甚至有6.2%的學生閱讀時間為零。在競爭激烈的應試壓力下,學生課外閱讀的時間越來越少。而農村小學生的課外閱讀狀況更不容樂觀。
筆者曾經從事一段時間學校圖書管理工作,對學生在閱讀方面的習慣有一點點了解。由于剛剛經歷了“5.12”汶川大地震,學校校舍經歷災后重建,原來的圖書資料幾經搬遷雜亂無序,無法對學生馬上開放,經常有學生飽含期盼的詢問:“老師,我們什么時候可以借書呢?”,圖書整理歸類工作在學生的熱切盼望中終于完成了。剛開始開放借閱的時候,學生很踴躍,圖書室門前像過節一樣,借閱隊伍雖然排起了長龍,但學生依然興奮的等待著,直到選到自己中意的書籍才離去。這樣的現象經過一個月以后,就出現了很大的變化,借閱人數急劇下降,從剛開始的幾乎100%借書到只有10%不到的學生來借書,有的時候甚至沒有人來借??磥磙r村小學生中有課外閱讀習慣的人還是比較少的。
通過進一步調查發現,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存在以下特點:
一、課外書籍少
只有很少的同學家里有少量的課外書籍,一部分學生家里除了學校發給的課本以外再沒有別的讀物。
二、課外閱讀時間少
一般學生空閑時間都用于玩耍和看電視等,沒有安排一個比較固定的閱讀時間,還有的學生認為作業太多了,做完作業就沒有時間看課外書了。
三、長期堅持課外閱讀,并形成閱讀習慣的小學生很少
四、課外閱讀書籍局限性很大
通過查閱學校圖書借閱記錄看到,學生借閱頻率最高的有《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天上掉下個豬八戒》、《神廚小富貴》、《美人魚》等,一般都是知名的國內外經典的文學作品。
五、老師和家長對小學生課外閱讀的關注度不夠
老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安排課外閱讀的比較少,即使安排了也沒有檢查閱讀效果,學生很少把它當成書面作業一樣看待。家長對于課外讀物也很少關心,偶爾有孩子特別喜歡的書籍在孩子的央求下買一本。老師和家長一般很少向孩子推薦課外讀物。有的家長甚至擔心孩子因為讀課外書籍而耽誤學習,禁止學習閱讀課外書籍。
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學生的智力生活僅局限于教科書,如果他做完了功課就覺得任務已經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別愛好的科學的?!毙睦韺W研究認為:“閱讀是一種從書面語言中獲得意義的心理過程;閱讀也是一種基本的智力技能,這種技能是取得學業成功的基本條件?!币虼诵W生課外閱讀不但不會影響學生的學習,還有助于學生智力的提高。古有匡衡“鑿壁偷光”而成為西漢大學問家,近有主席愛書愛讀書而成為一代偉人,其所作文章、詩詞歌賦引經據典,堪為世人文學創作的典范。
對于小學生課外閱讀已經引起了各界的廣泛關注,《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要求:“低年級閱讀總量不少于5萬字”。中年級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40萬字……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并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高年級要利用圖書館、網絡等信息渠道嘗試進行探究性閱讀。擴展自己的閱讀面,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00萬字。
培養農村小學生的課外閱讀習慣的幾點建議:
一、教師要在學生課外閱讀方面起到示范引領作用
從學生喜歡看的書籍可以看出,學生注意的書籍主要是自己從不同渠道得到的信息反饋,如果沒有這些信息學生不知道選擇什么樣的書籍。因此老師和家長要盡可能多的了解不同體裁、古今中外的一些優秀兒童文學作品,將這些好的文學作品介紹給學生,激發孩子們對課外讀物的興趣。要在家庭和學校形成閱讀的氛圍。很多喜歡書的學生其家長也喜歡讀書,小學生一般有從眾心理,大家都在做的事情,他自己即使不喜歡也會慢慢被感染。
二、改善學生閱讀的條件
目前農村小學圖書室適合兒童閱讀的書籍不斷增加,但是利用率不是很高。因為圖書室借閱一般是提供給學生書目,而沒有必要的內容介紹,學生選擇書目時只能看書名,不利于學生選擇適合自己閱讀的書籍。因而一方面有條件的學校應該實行開架借書,允許學生自由進入藏書室選擇書籍;另一方面在班級設立書架,由語文老師根據學生年齡特點選擇書籍,學生在班級書架自由選擇閱讀,學生看后互相介紹交流,靈活性更強;第三,家長要為孩子選購一些必要的課外讀物,增加學生閱讀的渠道。
三、開展讀書活動
讀書活動的設計最好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有老師這樣做的,先提出閱讀的書籍的數量要求,然后對每閱讀完成一本書的同學發給一個帶卡通圖片的閱讀章,閱讀完10本書的同學可以兌換一個“榮譽金牌”,獲得“榮譽金牌”的同學可以免除一定量的語文作業。于是學生的興趣大增,班級參加閱讀的學生數量急劇上升,閱讀的風氣也形成了。開始還有人擔憂這樣做是不是會造成學生學習成績的下降,結果表明課外閱讀不但不會因為少做一些作業而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全班學生學習成績反而進步很大。
篇8
關鍵詞:提高認識 ;激發興趣 ;營造氛圍 ;樹立榜樣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閱讀,特別是課外閱讀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在多年的語文教學中,我也深深地體會到培養小學生閱讀習慣的重要性及指導學生有效閱讀的必要性,尤其是對于低年級小學生來說更是培養其閱讀習慣的關鍵時期。那么,怎樣培養低年級學生良好閱讀的習慣呢?我在多年的低年級語文教學工作中做了如下嘗試。
一、在學校,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一)提高教師自身對課外閱讀的認識
現實生活中有部分語文老師對課外閱讀的理解,在認識上存在著一定的片面性。很多教師只重視課本知識的傳授,“一心只教圣賢書”,他們恨不得孩子每分每秒都在聽寫、背誦、默寫……似乎只有這樣,才能更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他們認識不到課外閱讀與提高教育質量的關系,認為只要抓好了書本上的知識,就能提高教學質量。還有部分老師甚至認為課外閱讀是浪費學生的時間。也有部分老師認同課外閱讀的重要性,但是對學生的課外閱讀缺乏系統的引導。因此,作為一線老師,首先要認識到課外閱讀對語文教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為孩子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有意識地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
(二)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列寧說:“兒童的本性是愛聽美妙的童話故事,任何童話故事中都有它現實的成份?!惫适率呛⒆诱J識世界的窗口,是增強孩子記憶的添加劑,更是孩子想象力的源泉和語言發展的激素。
我充分利用每節語文課前的兩分鐘時間給學生讀一個故事。孩子的天性富于幻想,動聽的故事一旦進入心中,將幻化出神奇的力量和無窮的魅力。我準備了那些篇幅短小,主人公是小動物的故事先讀給學生聽,不需要他們明白故事的寓意,只要喜歡聽就足夠了。當一個故事讀完時,學生眼中有了期待,期待老師再讀一個,那么我就鼓勵他們在家長的幫助下自己閱讀。在這種潛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下,有的學生逐漸喜歡上了閱讀。
(三)為孩子營造讀書的氛圍
由于班里沒有專門的書柜,我想辦法未班級做了一個書柜。書柜做好后,我就組織學生共同參與,組建自己的班級圖書角。我帶頭把家里看過的圖書拿到班里補充班級圖書角,學生看見,老師也在給班級捐書,他們捐書的積極性更高了。很快,我們班的書柜里就有了150多本圖書。
(四)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身教重于言教,只有酷愛讀書的老師才能培養出愛讀書的學生。想要讓孩子多讀書、愛讀書,教師首先要是一個愛讀書的人,才能為學生作出表率,用自己的行動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
兩年多來,我利用晨讀時間與學生一起讀書。我要求學生每天早到十分鐘,閱讀自己喜歡的故事書。每天我也會提前進教室和學生一起閱讀課外書。一開始,總有幾個學生心靜不下來,老想找周圍的小朋友講話,但看到老師和其他同學都在認真讀書,不愿意理他,時間長了,也慢慢的被這種讀書的氛圍所感染了。
二、在家庭,為孩子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一)提高家長對閱讀的認識水平
當前,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許多家長禁止學生看與課程無關的書,害怕因此影響了孩子的學習成績,這種觀點是極端錯誤的,也是非常有害的。作為班主任,我們應該讓家長明白,加強課外閱讀不但不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反而可以發展學生智力,從而促進各科知識的學習。
在每一次的家長會上,我都會用生動的實例給家長講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課余時間利用網上論壇、書信、校訊通等方式指導家長一同關注學生的課外閱讀。首先讓家長認識到課外閱讀對學生將來的學習有多大的影響,從而重視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每周我還會留一個特別的作業,如讓家長帶孩子去書店看書,只有家長認識到了閱讀的重要性,才會為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提供一定的保障。 2.根據家庭條件,設立家庭圖書角。
我們班的大部分孩子家境都不是太好,有的孩子別說是有一間書房了,連一個書桌都沒有。我建議家長在家里給孩子找一個放書的空間。書要放在顯眼位置,孩子伸手就能拿到的地方,可以是一個小柜,一個紙箱等。這一地方必須是開放的,干凈的,新鮮的,讓孩子感受到輕松自在舒適,光線不要太強;擺上孩子喜歡的圖書、小本子、紙張等學習用品。有了這個角落,相信肯定能吸引孩子關注的目光。家長還應及時為孩子更換適合其年齡特點的書籍,慢慢地他們學會了擺放書籍,明白哪些書適合自己看,書便成了他們的朋友。
(二)親子共讀,為孩子樹立良好的閱讀榜樣
其實,想讓學生長久地喜歡讀書,還有其他許多的方法,其中最便捷的方法之一就是爭取家長的支持與配合,因為穩定的閱讀習慣需要父母的參與和支持。
篇9
一、問題的提出
課外閱讀是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培養學生語文閱讀能力和提高學生文化水平具有重要意義,正確地鼓勵和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可以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有利于素質教育的實施?!墩Z文課程標準》在總目標中明確提出:一、二年級階段學生的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5萬字。
三、四年級階段的要求是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并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40萬字。
五、六年級階段要求學生能利用圖書館、網絡等信息渠道嘗試進行探究性閱讀。
擴展自己的閱讀面,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00萬字。從這里我們不難看出,閱讀在小學的語文教學中占有何等重要的地位,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和終身學習發展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墩n標》在教學建議中還提出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然而,由于小學生的課外閱讀涉及學校、家庭、社會等多方面的因素,存在的問題也很多,距離《課標》的要求還很遠。尤其是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存在的問題更突出,為了更好的了解農村陔子的閱讀情況,我對本校中高年級隨機選取100學生的閱讀情況進行了調查。
二、調查的目的:
一是了解我校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現狀。
二是通過調查,了解影響學生課外閱讀的因素,以利于學校和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揚長避短,提高教學質量。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我校課外閱讀的現狀及其形成原因
通過問卷調查發現,學生課外閱讀現狀不容樂觀,存在的主要問題在于:
2、學生閱讀興趣不高、能力低下。通過調查發現,喜歡課外閱讀的占23%,絕大多數學生讀課外書只看情節,走馬觀花,能夠查字典或問別人弄清意思的占10%,作讀書筆記的占5%。
(二)出現原因有以下幾點:
1、學生對課外閱讀缺乏興趣
一直以來,課外書被認為是閑書,對提高學習成績沒有多大作用,沒有閱讀的興趣。同時,學生的課外閱讀離不開教師的指導,但是在教學活動中,大多數語文教師對學生課外閱讀漠然視之,讀也是放任自流,使得學生不會讀。久而久之,學生對閱讀漸漸失去了興趣,更談不上養成課外閱讀的習慣。
2、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書籍來源匱乏。首先是學校藏書數量少,內容陳舊,而且大多數學校圖書室未向學生開放,學生想讀書卻無處借閱.其次多數學生家中沒有圖書,學生放學回家想看書卻無書可看,再加上有好多家長認為課外書是閑書。
3、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根深蒂固,各級學校教師不能給學生提供閱讀的條件和機會,一味地應付抽考、會考,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花在語文和數學兩科的課業學習上,課外作業擠占了學生的課余時間,就連節假日也要對付大量的家庭作業,學生想讀書哪里有時間和精力?同時,許多家長也認為讀課外書籍影響學習,因此,不讓學生看課外書,一旦發現,輕則沒收,重則毀掉,學生在家里想看書也不敢看。
四、調查總結
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現狀可能改變的辦法有以下幾點:
1、培養興趣:不同的學生其閱讀興趣也隨之不同,所以教師不僅要熟知圖書的內容,更要加深自己對書的感受,這樣在推薦圖書時才能游刃有余。在國外,如果孩子不喜歡閱讀,人們不會認為是孩子的問題,而把原因歸結為家長和老師沒有為他創設一種良好的讀書氛圍,沒有發現他喜歡和感興趣的閱讀材料。那我們,要使學生的閱讀成為悅讀,該怎么做呢?有愛看書的父母,才有愛看書的孩子。家長讀書、看報、上網無疑是孩子無聲的榜樣,在家長的潛移默化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就更愛看書,寫作能力也強。如果家庭中缺乏讀書的氛圍,怎么指望孩子喜歡看書呢?這種要求孩子努力學習,家長自己放棄學習的情形目前在我校一些家庭中并不鮮見。
2、各級教育主管部門應高度重視基礎教育建設,加大教育投資力度,改善辦學條件,為農村中小學配套足量的圖書,建好圖書室、閱覽室,使學生有足夠的課外閱讀資源.
3、各級學校領導、教師應轉變觀念,努力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和新課改形勢,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豐富學生的情感和內心世界,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而這些都有賴于學生的課外閱讀,因為課內學習畢竟是有限的。
篇10
一、忽視了課外閱讀的意義
大多數學生和家長認為,考試內容在語文教材范圍之內,學好教材考出好成績就萬事大吉了,課外閱讀是浪費學習時間和增加孩子負擔。更有甚者認為看課外書是不務正業,閱讀就要閱讀語文教材。
二、課業負擔擠壓了學生課外閱讀的時間和精力
應試教育的現狀,造成小學生有限的時間和精力都用在了如何取得好的考試成績上。在實際教學中,學生每天都被安排得滿滿當當的:早上上課,中午應付題海作業,下午上課,晚上還要應付比中午更多的作業,一周盼來的雙休日還有名目繁多的各種興趣班在等著他們。在這樣情況下,學生哪還有多余的時間和精力來感受課外閱讀的樂趣呢?
三、缺乏對課外閱讀興趣的培養和引導
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主要依賴于家長和教師的正確引導和肯定的評價。在實際中,教師和家長并沒有對學生的閱讀興趣及時發現和保護。有的家長甚至認為學生課外讀的都是閑書,不予支持和鼓勵,更沒有去積極地引導、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這種認知導致教師和家長忽視了學生的興趣,嚴重挫傷了學生課外閱讀的積極性。
那么,如何才能讓學生的課外閱讀成為“悅讀”呢?針對問題產生的原因,我結合自己在語文教學中的實踐經驗和思考,總結出了以下幾種方法。
一、明確課外閱讀的意義
要想讓學生感知課外閱讀的意義,就要讓他們從內心里真正愛上課外閱讀。因此,教師可在語文課、班會課、文體課等時間適時插入一些教材之外的有趣故事等,誘導出學生的興趣點,并說明這樣的小故事通過課外閱讀就可以看到很多,讓學生感受到課外知識的奇妙與有趣,從而愛上課外閱讀。同時,教師還應通過召開家長會等方式影響學生的家庭,使家長充分理解和支持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教師可建議家長開展家庭閱讀活動,為學生營造一個課外閱讀的“氣場”, 給學生以良好的熏陶和感染,甚至和孩子共讀一本書,讀后一起交流讀后的感受和體會,共享閱讀的快樂。此外,教師還要消除家長“課外閱讀對考試無用”的錯誤觀點,舉例說明班里喜歡課外閱讀的學生作文成績比不喜歡閱讀的好,從而使家長了解課外閱讀對提高考試成績是有益無害的。
二、合理安排,為學生預留閱讀時間
小學階段的學生天真爛漫、活潑好動,最渴望的就是盡情玩樂,但每天的課程、每天的作業,對他們來說并不輕松。這就需要教師幫助學生合理安排閱讀時間,保障他們的閱讀精力,讓他們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例如,著名特級教師魏書生只花一學期二分之一的時間就教完了教材,其余的時間都用來讓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這是非常值得借鑒的。我在班級內部進行了嘗試,通過合理安排教學課時,節省課堂時間,在每周五下午的語文課,專門安排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這樣就把時間交給了學生。此外,教師還要教會學生在課外利用點滴時間進行課外閱讀,讓他們懂得“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擠就會有的”,可以根據擠出時間的多少,合理安排閱讀量。起初,很多學生有些抵觸情緒,有被逼迫閱讀的感覺。但經過三周的堅持,學生課外閱讀的自覺性、積極性普遍得到了提高。事實證明,這樣不但沒有影響學生的考試成績,而且讓學生對語文課的興趣倍增。
三、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閱讀熱情
“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蘇霍姆林斯基)因此,在學生閱讀之后,教師要善于運用多種激勵手段,對他們的努力給予充分肯定,讓學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悅,使學生快樂地投入到課外閱讀當中。在實踐中,我的主要做法有:定期召開班級讀書會,讓學生介紹自己最近讀的好書;利用獎勵手段,肯定閱讀成績。比如,獎勵給最努力的學生“閱讀小公主”“閱讀小王子”等榮譽稱號,或者進行物質性鼓勵,獎給學生一本有趣的書、一支鋼筆、一個作業本等。這些方法代表了教師對這些愛好讀書的學生的肯定和贊揚,會在全體學生心中樹立一個榜樣,激勵他們向這些榜樣學習,促進學生今后積極閱讀課外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