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疾病的預防方法范文

時間:2023-10-19 16:07:1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呼吸道疾病的預防方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呼吸道疾病的預防方法

篇1

關鍵詞雞;呼吸道疾病;發生;防治

1非典型新城疫

該病常見于商品蛋雞場和種雞場。從病例實際情況來看,多在30、80、200日齡左右發病。

1.1臨床癥狀

產蛋雞常以呼吸道癥狀為主,張口呼吸,發出“咕嚕”聲;有些病雞排出黃綠色糞便,常有零星死亡;蛋雞在產蛋期發生該病后,產蛋下降,軟殼蛋增多,嗉囊空虛,內含液體并伴有呼吸道癥狀,種蛋孵化率降低。

商品肉雞一般發生在2次免疫前后,30日齡左右。發病率最高可達85%,死亡率15%~80%,多呈散發,傳播較慢。多數表現不同程度的呼吸啰音,打噴嚏,食欲減少或廢絕,病程稍長者則出現歪頭、扭頭、轉圈、角弓反張等神經癥狀。

1.2病理變化

多數病死雞剖檢時病理變化不明顯,肉雞常見喉頭黏膜有散在性或彌漫性出血;腺胃與食道、腺胃與肌胃交界處多不見變化,腺胃岀血也很少見到,腸道與盲腸扁桃體的變化不及典型新城疫明顯。蛋雞病變主要在喉頭、氣管充血、出血,黏液增多。

1.3防治措施

對于新城疫或者非典型新城疫的防治,關鍵是做好免疫,制定科學有效的免疫程序[1]。一是重視1日齡的免疫工作。但經過長途運輸的雞群,必須讓雞群適應雞舍環境后隔日再免,以免造成呼吸道的損害,影響免疫效果。二是使用正確的免疫方法。育雛階段盡可能采用滴鼻、點眼的方法,在4周后采用噴霧的方法,好處在于更能增強黏膜的局部免疫力,并且范圍更廣。三是定期做好免疫監測工作,發現抗體水平偏低或參差不齊時,及時加強免疫。四是正確了解抗體的消長規律,以利于正確判斷雞群健康狀況。

2大腸桿菌病

該病主要發生在集約化養雞場。大腸桿菌屬條件性致病菌,當機體抵抗力下降、致病菌大量繁殖時致使家禽發病。

2.1臨床癥狀與病理變化

(1)急性敗血性型。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大多數無臨床表現突然死亡,個別表現為精神沉郁、羽毛松亂、食欲減退,然后死亡,內部病變主要表現為纖維素性心包炎、纖維素性肝周炎和纖維素性氣囊炎。

(2)卵黃性腹膜炎。多見于產蛋中后期,輸卵管傘部粘連,卵黃墜入腹腔發生該病。病雞腹部墜脹,剖檢時腹腔內可見大量卵黃,臟器之間發生粘連。

(3)生殖器官感染及產蛋下降?;疾∧鸽u卵泡充血,卵泡變形,局部或整個卵泡紅褐色或黑褐色,有的硬變,有的卵黃變稀,有的卵泡破裂,輸卵管發生充血、出血,內有滲出物。

(4)卵黃囊和臍炎型。指幼雞的卵黃囊和臍部及其周圍組織的炎癥。主要發生于孵化后期的胚胎及1~2周的雛雞,死亡率最高為40%。臨床表現為蛋黃吸收不良、臍部閉合不全和腹部下垂等癥狀。

2.2 防治措施

一是科學飼養管理,雞舍溫度、濕度、密度、光照、飼料和管理均應按規定要求進行[2]。二是加強消毒工作,種蛋、孵化廳及雞舍內外環境要搞好清潔衛生,并按消毒程序進行消毒;防止水源和飼料污染,飲水中應加消毒劑,如含氯或含碘等消毒劑;采用飲水器飲水,水槽、料槽每天應清洗消毒;滅鼠、驅蟲。三是提高雞體免疫力和抗病力,疫苗免疫可采用自家多價滅活佐劑苗。同時搞好其他常見病毒病的免疫,如ND、IB、IBD、MD、AI等。

3傳染性支氣管炎

該病各種日齡的雞均可發生,但以雛雞和育成雞多發。該病由病毒引起。常繼發或并發霉漿體病、大腸桿菌病、葡萄球菌病等,導致死淘率增加,還常被漏診、誤診。其特點是發病急、傳播快。

3.1臨床癥狀與病理變化

(1)呼吸型傳支。雛雞多發,發病后以呼吸困難為特征,有的呈張嘴呼吸,鼻腔有分泌物,常常甩頭[3]。病雞精神、食欲很差。病后1~2 d雞只開始死亡,并且死亡呈直線上升,約1周后死亡率開始下降。成年雞發病呼吸道癥狀不明顯,但是產蛋明顯下降,產出畸形蛋,蛋殼粗糙,蛋的質量差,蛋黃與蛋清分離,蛋清稀薄如水。10 d后產蛋逐漸恢復。

(2)腎型傳支。多發于20~40日齡雛雞。有的早期可見呼吸道癥狀。病死雞皮下干燥,腎臟腫大成花斑狀,腎小管、輸尿管充滿尿酸鹽。

(3)腺胃型傳支。多發于20~110日齡雞只,病程為10~25 d。病雞消瘦,有的有呼吸道癥狀,拉稀,陸續死亡。腺胃腫大,呈球狀,腺胃壁增厚,腺胃潰瘍。

3.2防治措施

雞傳染性支氣管炎是病毒病,治療上沒有特效藥物。在發病時給予抗生素主要是防止雞白痢、大腸桿菌病和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繼發感染,防治的關鍵是搞好預防工作。呼吸型傳支可用新城疫傳支二聯苗;腎傳支和腺胃型傳支可選擇油乳劑滅活苗進行免疫。

4慢性呼吸道疾病

該病是由支原體引起的一種呼吸道病[4]。臨床上見到的發病應激因素主要有:春、秋季,晝夜溫差較大;雞舍通風不良,舍內有毒有害氣體濃度過高;飼養密度過大;多種疾病發生,可繼發慢性呼吸道疾病;當雞齡過小時即便是正常的氣霧免疫也容易激發該病發生。

4.1臨床癥狀與病理變化

沒有其他疾病發生時,在雞群中可以看到有些雞眼睛流淚,甩鼻,顏面腫脹;眼睛流淚多為一側性,也有雙眼流淚的。如果治療不及時可轉為慢性,雞食欲時好時壞,眼內有干酪樣滲出物,有的如豆子大小,嚴重時可造成眼睛失明。少數雞由于喉頭阻塞窒息而死。該病發生后常繼發大腸桿菌病,尤其是肉雞更加明顯,解剖后可見心包炎、肝周炎、氣囊炎,有的還出現卵黃性腹膜炎的病理變化。

4.2防治措施

由于該病的發生有明顯的誘因,因此預防顯得十分重要。在預防工作中,首要任務是對各種病毒性疾病做好預防接種工作。其次是加強飼養管理,精心管好雞群,夏天做好防暑降溫,冬天做好防寒保暖。一年四季都要做好雞舍的通風工作。該病一旦發生,應盡最大努力去除發病誘因,改善環境,以利于減少疾病的發生,提高治療效果。

5參考文獻

[1] 閆永平,吳景紅.雞呼吸道疾病的發病原因及防治對策[J].當代畜牧,2009(11):11-12.

[2] 王娜,段小衛.淺談雞呼吸道疾病綜合征[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0(1):159-160.

篇2

急腹癥是以急發腹痛為基本特征的外科腹部疾病[1],該疾病存在多樣化表現以及很多種類,但進展快以及變化大為共同特點,如果發病后不能得到及時救治,可能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健康。高齡患者因反應能力降低、器官功能衰退,經常出現多系統慢性疾病,因此術后十分容易發生多種不良情況?,F對我院收治的88例高齡患者臨床護理結果進行以下報告。

資料與方法

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高齡急腹癥手術患者88例,分組方式為隨機數字表法,均分為兩組,各44例。參照組女20例,男24例;年齡70~89歲,平均(78.24±3.25)歲。試驗組女21例,男23例;年齡72~92歲,平均(80.31±3.54)歲。利用統計學軟件處理兩組患者性別以及年齡等基礎資料,組間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參照組實施常規?o理。試驗組實施急腹癥圍手術期護理,主要涵蓋以下內容。高齡患者因各種因素,如經濟負擔、自理能力差等,部分患者不愿意配合治療,此時護理人員應該以和藹的態度來提升患者繼續治療的信心,為患者詳細地闡述成功案例,促進患者積極配合治療,促進患者早日康復。如果高齡患者出現便秘現象,需要及時進行處理,避免影響后期治療效果,同時也需要預防心臟病以及高血壓患者出現意外情況。

觀察指標:觀察兩組高齡患者急腹癥圍手術期后死亡的情況。

統計學方法:所有數據均應用SPSS17.0軟件處理分析,以率(%)的形式表示兩組高齡患者死亡率,行x2檢驗,P

結果

試驗組術后出現1例多個臟器功能不全死亡患者,1例心功能不全死亡患者,死亡率4.54% (2/44);參照組術后出現4例多個臟器功能不全死亡患者,4例心功能不全死亡患者,死亡率18.18%(8/44)。經檢驗x2=4.061 5,兩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討論

篇3

為了解學齡前兒童冬季患病情況以便早期干預,筆者于2009年10月1日~2010年1月31日對我院門診就診的2943名學齡前兒童進行了為期4個月的專題調查,現將調查結果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對象2009年10月1日~2010年1月31日在雙溝中心衛生院內科門診就診的所有學齡前(2003年1月1日以后出生)兒童共2943人,男1774人,女1169人。初診2596人,復診347人。

1.2調查方法下發專用表格到內科門診,門診醫生根據就診患兒的次序填寫相關信息,防保站每天專人收集,集中匯總。

2 結果

2.1調查時間分布2009年10月份748人,11月份680人,12月份751人,2010年1月份764人。

2.2年齡分布2003年129人,2004年173人,2005年173人,2006年302人,2007年346人,2008年649人,2009年1171人。

2.3地區分布本地2683人,外地260人;鎮區1211人,農村1732人。

2.4病種分布呼吸道疾病2899人,其他44人。

3 討論

篇4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市某醫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400例呼吸內科的老年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發生院內感染者50例,占8.0%,患者均符合國家衛生部制定的醫院感染的診斷標準,并排除了入院前及入院時所存在的感染。其中男253例,女147例,年齡60~75歲,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和檢查數據分析,隨機將其分為兩組,對照組200例,實驗組200例。兩組在性別、年齡、病種及基本情況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參照衛生部頒布的《醫院感染診斷標準》進行確診,老年呼吸內科醫院感染即老年呼吸道患者在醫院期間內獲得的感染和在醫院內感染出院后發病的(不包括入院前已經發生感染的和入院時就存在感染情況的患者)[1]。

1.3 方法:兩組都進行常規的臨床護理和治療,實驗組在此基礎上增加預防性護理,主要的預防性護理措施包括: ①制定呼吸內科質量監管標準和規范。對實驗組進出病房的患者及其家屬和醫護人員進行嚴格控制,在探病時間及人數、進出攜帶的物品等進行嚴格的檢測和消毒;病房要及時消毒通風,實驗組患者的床單及被褥及時換洗晾曬;患者所使用、產生或接觸的污染物要及時隔離;護理人員及家屬要經常陪護患者,做到感染及時發現、及時治療[2];②抗生素使用規定。首先,是對抗生素藥品的使用標準作出明確規定,嚴禁患者和醫護人員濫用抗生素,對實驗組的患者盡量不要使用抗生素;其次,對醫護人員要加強監管和教育,加強內部監督[3];再次,對老年患者要做好宣傳教育,說明抗生素的使用規范和標準及其濫用危害,防止患者及其家屬濫服抗生素;③加強護理。對實驗組的老年患者加強護理力度,例如,老年患者的言行、不適癥狀等都及時記錄下來;醫護人員要及時與患者溝通,當發現臨床癥狀時進行處理和治療[4];最重要的護理其實是心理護理,醫護人員要針對老年人的身心特點進行心理疏導,尤其是那些常年被呼吸道疾病困擾而焦慮、抑郁的老人,鼓勵他們積極與疾病做斗爭,建立信心、配合治療,輕松愉快的心情有利于疾病的治愈。

1.4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 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預防性護理措施的效果:實驗組的患者在實施了預防性護理措施之后,在護理滿意度、護理質量、感染率三方面都明顯優于對照組??梢姡A防性護理對老年呼吸內科醫院感染的控制效果是很明顯的。

3討論

呼吸道疾病通過空氣、飛沫、接觸物等都可以進行傳播,老年人由于體質弱,抵抗力低和免疫力低等因素,很容易在醫院就診和治療期間感染呼吸道疾病,為了降低老年呼吸內科醫院感染的發病率,做好預防性護理是極其必要的。醫務護理人員要對患者在醫院期間的治療和護理等方面進行預防性護理,加強預防呼吸內科感染的意識;加強科室內部的監督管理;避免醫護人員和患者的藥物濫用;提高醫護人員的護理水平,加強平時對患者及患者周邊環境的護理和監管,尤其是進出患者病房的其他人員及其攜帶物的監管,避免感染,從而確保老年患者的身體健康。從臨床分析看,預防性護理對老年呼吸道內科醫院感染的控制效果很好,能有效地降低老年人呼吸道疾病的感染率和提高患者對護理人員的護理滿意度。今后在臨床應用方面可以大力推廣,逐漸惠及老年患者,降低老年人呼吸道疾病的感染率。

4參考文獻

[1]張春燕.預防性護理對老年呼吸內科醫院感染的控制效果分析[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3,22(19):2152.

[2]陳熙.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護理措施探析[J].吉林醫學,2011,32(36):7850.

篇5

在寒冷多風的冬春季節,特別是在規模小、設施簡陋的小型養豬場,呼吸道病是危害豬群最嚴重的疾病,給豬場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F將冬春季節常見豬呼吸道疫病的防制介紹如下。

1常見的豬呼吸道疾病

常見的豬呼吸道疾病主要有:支原體肺炎(豬喘氣?。?、細菌性呼吸道?。ㄘi放線桿菌胸膜肺炎、豬鏈球菌病、豬肺疫、豬萎縮性鼻炎等)、病毒性呼吸道?。ㄘi繁殖呼吸綜合征、豬偽狂犬病、豬圓環病毒病、豬流感、豬瘟等)及由寄生蟲、營養不良、應激等引起的呼吸道疾病。

2發病原因

豬呼吸道疾病的病因較為復雜,既有病毒性病原,也有細菌性病原,但經常是細菌和病毒混合感染;豬感染了原發病后,致使豬體免疫力下降,容易誘發呼吸道疾病。該病與氣候、飼養環境及飼養管理的好壞密切相關,如飼養密度不合理,不適宜的溫度和濕度、圈舍通風透氣差、有害氣體和灰塵超標、飼養管理人員的錯誤操作、消毒不徹底、豬只營養不良、防疫措施不完善、寄生蟲和應激因素等都會成為引起豬的呼吸道疾病。

3防制措施

當前,我國豬品種為世界上最多的國家。由于之前引進種豬隨意性較大,在種豬引進的同時,其他國家和地區新的豬病也一同被引進來,加上當地原有的病因沒有消除,所以,豬呼吸道病的病原很復雜,常常是混合感染,病豬治療效果不理想。因此對于寒冷季節困擾豬場的呼吸道疾病,必須樹立“養重于防,防重于治,綜合防制”的畜牧生產理念,從良好的環境衛生、科學飼養、嚴格的飼養管理、合理的免疫程序、針對性的藥物治療等方面著手,采取綜合防控措施來預防豬呼吸道疾病。

3.1環境控制

豬喜干燥、溫暖、舒適衛生的環境,而基礎設施差的豬場給豬提供的多是潮濕、寒冷、骯臟的環境,常造成豬呼吸道疾病的發生。冬春季節各年齡豬只適宜的溫度:初生仔豬,32~33℃;28d斷奶仔豬,不低于25℃;育成、育肥階段豬,20℃左右為宜。保證空氣質量,在保證豬舍溫度的同時,做好清潔衛生,搞好通風換氣,降低飼養密度,降低圈舍內有害氣體的濃度。

3.2選擇質量可靠的均衡日糧

針對豬群不同的生長發育時期,提供科學、均衡的日糧,保證豬體各系統的正常運轉。飼料中的某些營養物質的缺乏常會導致豬的免疫功能下降,此外,飼料的發霉變質也會影響豬的免疫功能,所以必須保證日糧營養充足和飼料質量安全。

3.3全進全出的生產制度

從分娩、保育、到育成各階段均嚴格實行全進全出的管理方式。每批豬出欄后,對豬舍進行徹底的清洗、消毒,殺滅病原體,空置1周后再轉入新的豬群。只有這樣才能切斷病原體的生存鏈,杜絕把上一批次豬的病原體傳給下一批豬。

3.4免疫保健

制定科學的免疫程序,做好各種疫苗的免疫接種工作,特別在母豬產前要完成豬偽狂犬、傳染性胃腸炎、豬瘟等疫病的免疫,使母豬處于較高的免疫狀態,為初生仔豬通過母源抗體形成的天然被動免疫打下良好的基礎。仔豬要接種豬喘氣病疫苗,同時針對不同年齡段豬群做好驅蟲保健工作。

3.5預防性用藥

控制豬呼吸道疾病最好的辦法就是預防性治療。在寒冷季節,對不同階段的豬群進行藥物防控。母豬分娩前3d和產后5d,飼料中添加泰妙菌素125mg/kg+金霉素300mg/kg+阿莫西林150mg/kg;也可添加支原凈150mg/kg+金霉素450mg/kg(或土霉素300mg/kg);仔豬斷奶前后,飼料中添加泰妙菌素100mg/kg+金霉素80mg/kg;中豬轉群前后,可以使用休藥期短、安全放心的藥物,如阿莫西林、林可霉素、支原凈和氟甲砜霉素等藥物。用藥時要注意避免大量濫用和頻繁換藥,防止耐藥性的產生。

篇6

關鍵詞:重癥監護病房;有創呼吸機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危險因素

重癥監護病房在臨床上對于危重患者來說是重要的急救場所,這是因為大多數的患者都呈現明顯的呼吸衰竭,因此對于有創呼吸機的應用概率也非常高,這也在某種程度上提高了患者應用有創呼吸機情況下感染下呼吸道疾病的幾率[1]。本文對可能誘導重癥監護病房當中應用有創呼吸機患者發生下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各種影響因素進行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80在重癥監護病房應用有創呼吸機患者,其中,男性46例,年齡2~80歲,平均年齡為43.5歲,女性34例,年齡2~72歲,平均年齡為44.9歲,對所有發生下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患者情況進行回顧性分析,并對80例患者中引發下呼吸道的可能因素進行研究。對所有患者在整個過程中實行全方位護理,跟蹤觀察并記錄相關數據。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 將所有重癥監護病房應用有創呼吸機患者的臨床病理資料進行整理、分類,以感染下呼吸道疾病的患者為主要研究對象,回顧性分析相關誘導因素,排除無關因素,找出各個因素與呼吸道疾病感染幾率之間的關系。

1.2.2感染下呼吸道疾病的確診標準 患者使用有創呼吸機時間在48h之內便發生下呼吸道感染疾病,為時間標準;將機械通氣過程前后的胸片進行對比可以發現,通氣之后的胸部出現新浸漬的陰影區域[2];白細胞所占有的體積分數顯著提高,乃至大于10×109/L;患者開始出現性肺部音、炎性支氣管分泌物及肺實變等癥狀,這些都是發生肺部實質性感染的有力癥狀;另外,在對痰進行培養實驗中發現了病原菌的存在或在已知的病原菌基礎上又發現新病原菌的存在都可以作為確診感染下呼吸道疾病的標準[3]。

1.3統計學分析 將所有臨床術后數據輸入電腦,建立Excel表格,整理數據庫。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對所有的臨床術后數據進行t檢驗,對應用有創呼吸機患者與發生下呼吸道感染疾病之間的關系進行檢驗,差異較小,無統計學意義(P>0.05),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

2結果

2.1應用有創呼吸機患者感染下呼吸道疾病的情況 經過數據記錄、統計發現,在選取的80例應用有創呼吸機患者中,有26例患者發生了下呼吸道感染疾病,概率在32.5%,有11例因醫治無效而死亡,死亡率在42.3%。

2.2機械通氣的持續時間 經過數據分析可知,患者發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幾率會伴隨機械通氣時間(即帶機時間)的增長而顯著提高(P

2.3發生基礎疾病的數量 經過數據分析可知,患者發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幾率會伴隨基礎疾病數量的增長而顯著提高(P

2.4插管方式 在詳細數據統計之后可以發現,在重癥監護病房中應用有創呼吸機的患者來說,插管方式對于下呼吸道疾病的感染也有一定的影響。在80例臨床資料中,經鼻腔插管及經口插管的患者共有50例,而感染下呼吸道疾病的患者有18例,發病幾率在36.0%;對于30例進行氣管切開再插管的患者來說,共有19例患有下呼吸道疾病,所占比率高達63.33%。很明顯,采用氣管切開后再插管方式的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幾率高于前者(P

2.5疾病嚴重情況 通過數據統計可知,下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幾率隨著疾病分級的升高而增加(P

3討論

人體呼吸道的主要部分為鼻腔、咽喉、肺泡、氣管、支氣管等構成,其中鼻腔當中的主要結構鼻甲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將人體吸入的氣體進行異物凈化、加濕、加溫等,這是通過鼻甲中富含的豐富粘膜組織,血管、黏液等完成的[4],在這一過程完成后,下呼吸道便能夠免受有害物質及各種微生物的侵害,得到一定的保護,才能維持正常的功能。在建立人工氣道工作過程中,人體的上述各項生理功能由于外界強力的侵入而受到了破壞,細菌便很容易入侵呼吸道,并滋生、繁殖,最終引發下呼吸道感染等危險。在臨床上,重癥監護病房的患者由于經常會應用有創呼吸機進行通氣,因此很容易誘發下呼吸道感染類疾病,經過相關數據調查發現,這類疾病為常見的并發癥,發病率高達50%~70%[5]。有研究證實,侵入性的操作能夠帶給重癥監護病房患者高系數的呼吸道感染,屬于獨立高危因素。

本研究對重癥監護病房當中應用有創呼吸機患者發生下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各種影響因素分析和探討,發現機械通氣的持續時間、所患基礎疾病的數量、插管方式及疾病嚴重情況都能夠顯著誘發下呼吸道感染類疾病,機械通氣的持續時間越長、基礎疾病越多,氣管切開后插管的插管方式及高危疾病狀況都會提高下呼吸道感染類疾病的發生幾率。在臨床上盡量采取最合適的醫治組合,及有效的干預措施,盡可能降低感染幾率,以增加治療的安全系數。

參考文獻:

[1]劉冰,賈淑梅,徐修禮,等.ICU分離的銅綠假單胞菌血清分型及耐藥性分析[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1(03).

[2]周田美,董曉勤,余道軍,等.重癥監護病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10).

[3]任玲,周宏,茅一平,等.神經外科手術患者下呼吸道醫院感染危險因素分析[J].實用全科醫學,2010(03).

篇7

作為呼吸道疾病的高發人群和易感人群,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都受到了呼吸道疾病的嚴重干擾[1]。而導致呼吸道疾病在老年人中高發的原因主要是因為老年人的基礎疾病多,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自身的抵抗力也越來越差[2]。而且近年來濫用抗生素的現象越來越普遍,使細菌的耐藥現象日益嚴重,從而提高了老年人院內的感染率和死亡率[3]。傳統的常規護理模式往往缺乏針對性,患者多處于被動接受狀態,護理難以發揮出最大效益。本研究對老年呼吸內科的患者采用預防性的護理措施,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間,我院收治的老年呼吸內科患者共100例,其中,男56例,女44例;年齡在52歲-7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9.2±4.3)歲;患者的病程為半年-5年,平均病程為2年。100例患者中15例患有支氣管哮喘,18例患有支氣管擴張。67例患有慢性支氣管炎。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組50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情等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的護理措施,觀察組患者實施預防性的護理措施。預防性護理措施包括了加強患者的支持治療、重視對患者的心理護理,支持治療能夠提高患者的抵抗力,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要堅持進行隔離消毒,對病房也要進行定期的消毒,根據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及時干預他們的不良心理狀態,給予他們更多的愛護,讓他們能夠積極地配合治療。加強感染宣教,護理人員要加強呼吸道感染相關知識的宣教,并保證每個患者都有專用的檢查和護理用具,對長期臥床的患者要做到勤翻身、吸痰,密切監測患者的脈搏、體溫和白細胞總數。此外,還要加強控制院內的感染,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以及切斷外源性的感染在院內的傳播等。

1.3 評價指標

在兩組患者的護理結束后,由患者匿名填寫護理滿意度調查表(滿分為100分),由護理人員進行總結以后評價填寫護理質量評價表(滿分為10分),并詳細記錄患者是否出現院內感染以及滿意度。

1.4 統計學分析

本研究數據以SPSS18.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比較以t檢驗;計數資料的比較經x2檢驗,以P

2 結果

在護理完成后,通過調查和統計,觀察組患者的院內感染率為2.0%,而對照組患者的院內感染率則為10.0%,觀察組患者的院內感染率明顯低于對照組,且以P

3 討論

篇8

關鍵詞: 廣西;呼吸道疾病;防控;方法

中圖分類號:S858.28 文獻標識碼:A

1 病因

豬呼吸道綜合癥由復雜的病因導致,其中傳染性因素分為病毒性、細菌性以及霉形體和寄生蟲等因素。非傳染性因素有飼養管理、環境、季節、應激等,其中病原和飼養管理因素起主要作用,病毒性因素有偽狂犬病毒、豬流感病毒、豬瘟病毒、豬巨大細胞病毒、豬繁殖障礙與呼吸綜合癥病毒、包含性鼻炎病毒等。 細菌性因素有豬胸膜肺炎放線桿菌、副嗜血桿菌病、巴氏桿菌、鏈球菌、支氣管敗血波氏桿菌、豬霍亂沙門氏菌、克雷伯氏桿菌、化膿桿菌等。寄生蟲傳有附紅細胞體、弓形蟲、霉形體、蛔蟲、豬球蟲、后圓線蟲等,這些寄生蟲都可引發豬的感染。氨氣、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氫等都是對豬體有害的氣體,豬場內的溫度變化,豬體質的下降、免疫機能下降等也是重要原因。

2 臨床癥狀

病豬會出現精神抑郁,食欲減退,出現結膜炎癥狀,眼睛分泌的物質增加,如果突然發病,造成體溫升重的話會造成豬的突然死亡。大部分豬病豬生長速度變慢、消瘦,豬的死亡個數增加,僵豬個數增加。幼豬死亡的個數增加,大都有呼吸困難的癥狀;對于豬的飼養條件要求也很高,如果豬群的密度太大,飼養管理水平、營養水平較差會出現更多的感染情況,病情會更為嚴重。

3 主要呼吸道疾病癥狀

3.1 豬支原體肺炎

俗稱豬霉形體肺炎或豬喘氣病的豬支原體肺炎,是慢性的呼吸道疾病,各個品種、年齡的豬都能感染;最容易被感染的是哺乳期的豬及幼齡豬,容易被感染的是哺乳和妊娠后期的母豬,成年豬多是慢性或隱性感染,特征為咳嗽、哮喘等。病死率并不高但傳染率高,一旦豬場有被傳染的豬,整個豬場都會被傳染。使傳染的豬生長發育緩慢,病豬吃食以及運動過后常出現咳嗽、哮喘、呼吸困難等癥狀。

3.2 豬繁殖障礙與呼吸道綜合癥

“豬藍耳病”是這個病的別稱,肺炎癥狀是它的臨床表現癥狀,病豬會出現眼鼻的分泌物增加、咳嗽、呼吸頻率加快、沒有食欲、精神萎靡、體溫偏高、生長遲緩或停止、有些病豬會成為僵豬。哺乳仔豬會出現是眼鏡腫脹、結膜發炎、脫水、體質虛弱、呼吸不暢以及張口呼吸、流鼻涕、出血等癥狀,四肢呈八字狀。母豬會出現嗜睡、呼吸不暢、精神萎靡,還會引發早產、流產、死產等。病豬乳汁減少,重復。公豬有無食欲、精神萎靡、嗜睡發熱等癥狀,并且的數量減少,的質量下降,降低,活力降低。

4 病理變化

所有病都出現不同程度的肺炎。有些肺部病變類似于豬支原體肺炎,不但豬的肺部會出現病變,有病豬還會出現腎、淋巴結、喉嚨有出血,部分豬的癥狀還會有末端發紫。有些保育豬通過剖檢能看見彌漫性間質性肺炎或淋巴結的腫大,肺部出血、花斑樣硬變等病變,有些病豬的肺會出現化膿的癥狀,病豬肺部會出現混合感染的現象,有些病豬的腹腔、胸腔會滲出很多纖維蛋白。

5 防治對策

防治豬呼吸道疾病,要加強飼養過程的管理工作,避免病因介入,提高豬的免疫力。要建立完善的衛生消毒安全體系,對于消毒清潔的工作要定時做好,要對圈舍及時做好干燥和通風的工作,對新進的豬種進行一段時間的隔離飼養,保證豬種的免疫安全。定期對豬群進行疫病和抗體水平檢測,為減少豬呼吸道疾病對豬場造成的損失要做好以下方面:

5.1 加強飼養管理

對于飼料的營養,要保持均衡,豬群在不同時期的營養需要不同,因此要更加注重提高飼料的品質,還要注重飼料的質量,增強豬的體質,根據各個方面的資料,豬場的最大“隱形殺手”是飼料中的霉菌毒素超標,也是最大的免疫抑制因素,多喂品質優良并且營養豐富的飼料來防止霉菌肆虐。在幼豬斷難時更要注意飼料的營養,在飼料中多添加電解多維素。定期對食槽進行清理,及時檢查槽內的飼料是否發霉變質,以免豬食用后中毒生病,病原微生物會在豬的體質下降時乘虛而入。

5.2 建立規?;i場

要堅持做到實行全進全出的飼養模式并堅持自繁自養,提倡早期斷奶,減少豬群的飼養密度,為了提高豬的抵抗力,在飼料中添加抗菌藥物或保健藥物,盡量減少豬群轉欄和混群的次數,不同日齡的豬不要混養在一起,切斷病原體的水平傳播。平時注意加強飼養管理,圈舍應保持采光良好,經常通風,避免過于潮濕,并定期對圈舍及周圍環境進行消毒。作好產房和保育舍的保溫和通風,解決好通風換氣和保溫的矛盾。

5.3 建立和完善衛生安全體系

在各個環節都要將消毒衛生工作做好,消毒要選擇沒有殘留、低毒、高效、不破壞設備、不傷害人和豬、在豬體內不會產生有害的物質并積累,例如:次氯酸鹽、有機碘混合物、過氧乙酸等。對于治療效果不好的病豬和僵豬要及時淘汰處理掉,防止疫病的傳播。對病死豬及排泄物要做好焚燒、深埋等無害化處理,并對污染場所進行嚴格消毒。

5.4 做好免疫工作

定期進行強豬瘟(HC)、加偽狂犬(PR)、豬肺疫(PM)、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癥(PRRS)、豬肺炎支原體(APP)、豬鏈球菌(SS)、豬萎縮性鼻炎(AR)、豬胸膜肺炎等疫苗接種工作,可采取其他措施提高免疫效果。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的疫苗免疫接種工作?;钜呙绮荒苡糜诤粑C合癥陽性豬。豬肺炎支原體非常容易引發豬呼吸道疾病綜合癥,為了提高豬群的整體免疫力,可在仔豬哺乳期時定期注射支原體滅活疫苗。每年定期進行豬肺疫疫苗接種,在接種疫苗前后7天,不要使用抗菌藥物。

5.5 使用藥物合理治療

發現病豬要及時隔離飼養,可用高免血清和抗生素聯合治療。藥物的使用應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根據前人的經驗和在廣西本地的流行規律,查找可能存在的病原因素,尋找出病原,不管是細菌和霉形體或是病毒等,根據發病的癥狀,要用合理有效的治療藥物,對于小豬以及母豬應該用一些藥效溫和的藥物進行治療,也可采用更為先進的治療方式。在出現PRDC的豬場,藥物預防的效果較好,而藥物治療的效果比較一般??稍谪i飼料、飲水中添加藥物進行預防,如林可霉素、壯觀霉素、支原凈、強力霉素、甲砜霉素、金霉素、氟苯尼考、恩諾沙星、阿莫西林、泰妙菌素、電解多維素(使用以上藥物對已發病的豬群,應優先考慮在飲水中添加,因為發病的豬一般均發燒,而發燒的豬不吃飼料,但喜歡飲水)或在飼料添加止咳、平喘、化痰中草藥制劑如復方魚星草、抗病毒中草藥制劑復方如板藍根、黃連解毒散、黃芪多糖等藥物,各個豬場的情況不同,選用的藥物也都不同,要根據豬場本身的情況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為提高幼豬的抵抗力,可在飼料內添加的生物活性肽。為了最大程度地防止疾病的傳播,為有效控制豬呼吸道疾病的傳播,要建立有效的預防措施。

5.6 做好驅蟲工作

鞭蟲和蛔蟲等寄生蟲對于豬的免疫系統有很大的損害,使它們的免疫抵抗力降低,所以,在幼豬斷奶的一段時間,喂食幼豬左旋咪唑片、苯丙硫咪唑片,定期喂食;也可以注射伊維菌素,按照規定的時間在皮下注射。

6 結語

豬呼吸道綜合癥是目前對于養豬行業具有嚴重的危害 ,它的發病原因不但復雜,有些相關疾病尚無可靠的疫(菌)苗進行預防,也沒有切實可行的藥物進行治療,但目前只能采用有效的藥物和改善豬的飼養管理和環境條件去做有效的預防控制措施。因此,該病應以預防為主要目標,給豬群建立一個良好的內外生存環境。

參考文獻

[1] 張原久麗,張紅艷,王麗英.豬呼吸道病的預防與控制措施[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11(07).

[2] 張彥飛,李梅,周遼祖.豬呼吸道疾病的綜合防治[J].中國畜禽種業,2011(06).

[3] 王麗華,倫艷霞.淺談豬高熱綜合征的診斷及防治[J].今日畜牧獸醫,2011(02).

篇9

(1.江蘇省興化市昭陽畜牧獸醫站225700;2.江蘇省興化市畜牧獸醫站225700;

3.江蘇省興化市茅山畜牧獸醫站225713;4.江蘇省興化市戴窯畜牧獸醫站225745)摘要:為探究豬呼吸道綜合征病原體的檢測和綜合防治措施。隨機從我市50個臨床確診為豬呼吸道綜合征病原體感染的豬場中選擇200份肺部感染的組織,同時抽取了1500份血樣,通過PCR、感染抗體檢測以及細菌分離等對其進行分析。通過分析之后,有96.0%的豬群都存在呼吸綜合征病毒以及豬肺炎支原體的混合感染,而引起感染的病原較多。做好豬呼吸道綜合征病原體的檢測,可以有針對性的采取綜合防治措施。

關鍵詞 :豬呼吸道綜合征;病原體的檢測;綜合防治措施;分析

豬呼吸道綜合征是豬呼吸道疾病的一個總稱,具體指的就是由不同的細菌、病毒、環境以及支原體引起的呼吸道疾病,該病主要發生在早期的生長育肥豬以及斷奶后的保育豬,豬呼吸道綜合征會使得豬生長緩慢并引起豬肺炎的發生。根據相關資料顯示,在我國豬呼吸道綜合征的發生率介于30.0%~70.0%,而且會引起一定程度的病豬死亡,嚴重的影響著我國養豬場的發展以及養殖戶的經濟利益。本文主要對我市豬呼吸道綜合征病原體的檢測以及綜合防治措施進行論述,現就其中的主要內容報道如下。

1 材料及方法

1.1 材料

隨機從我市50個臨床確診為豬呼吸道綜合征病原體感染的豬場中選擇200份肺部感染的組織,同時抽取了1 500份血樣,關于豬呼吸道綜合征豬場的評定標準主要有以下幾點:發病率介于30.O%~70.0%,病豬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為呼吸困難、厭食、咳嗽以及發熱,經測定后體溫介于40~40.5℃之間。對于發病率介于30. 0%~70. 0%之間的豬場中的死豬采取肺淋巴、肺等器官,主要用于細菌病毒的檢測,并從中選出病前以及治療之后的血清進行檢測。

1.2 方法

核糖核酸的提取。選取病豬的肺以及肺淋巴組織,向其中加入緩沖液,之后研磨直至組織塊消失,將研磨后的這些液體加入離心管中,注意凍融循環不少于3次,之后離心操作。

提取上層液體lOOmL,同時加入400μl.變性液以及lOOμL氯仿異戊醇液,將這三種液體振蕩之后進行離心操作。離心結束后選取上層清液lOOuL放到新的離心管中,加入異丙醇繼續離心,整個檢測過程中需要設置陽性和陰性對照,最后測得的豬呼吸綜合征病原體的陽物產物為514 bp,

脫氧核糖核酸提取。選取病豬的肺淋巴以及肺器官,研磨之后加入緩沖液,之后研磨直至組織塊的消失,注意凍融循環不少于3次,將研磨后的這些液體加入1. 5mL離心管中,之后離心操作。提取上層液體lOOμL,同時加入100μL氯仿,搖勻后離心,去上層液體加入并逐步進行,最終檢測出來的PRV陽物產物為526bp。

細菌培養。根據細菌的生活習性,選擇5. 0%的脫纖兔血胰大豆蛋白瓊脂,這些營養物質再倒入到培養基之前需要加入1. 0%的輔酶1。在培養過程中需要進行需氧和厭氧兩種培養,厭氧的培養主要使用燭缸法。在培養成功之后需要對培養的細菌進行革蘭氏染色,染色之后可以進行生化試驗,將1. 0%的輔酶1加入到疑似病毒的樣品中進行鑒定,根據實驗結果確定出提取物的組成。

2 結果

對50個確診為豬呼吸道綜合征的200份豬呼吸道綜合征樣品中病原體檢測結果發現其中PRSSV的陽性率達到了89. 0%,而MH的陽性率達到了90. 0%,這兩種屬于主要的病原體。此外比較多的還有鏈球菌,占到了64. 0%,具體的數據見表l,此外通過對不同養殖場進行比較分析,不同的養殖場中豬呼吸綜合征的發生的情況是有差別的,但是這種差異不明顯,而且這些養豬場發生豬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還是由于PRRSV和MH引起的,其他的一些細菌僅僅只占到了其中很少的一部分。

3 討論

豬呼吸道綜合征是豬呼吸道疾病的一個總稱,具體指的就是由不同的細菌、病毒、環境以及支原體引起的呼吸道疾病,該病主要發生在早期的生長育肥豬以及斷奶后的保育豬,豬呼吸道綜合征會使得豬生長緩慢并引起豬肺炎的發生,在養豬場,豬呼吸道綜合征是比較常見的疾病,豬在患重病之后生長緩慢,而且飼料的利用率較低,嚴重時會直接引發病豬的死亡,同時還會傳染給其他健康豬,對其他健康豬構成威脅而且造成養殖戶的經濟損失。要做好預防工作,首先就是要了解豬呼吸道綜合征的病因,只有找出病因才能有針對性的開展預防工作。

豬呼吸道綜合征產生的原因主要包括環境因素和病原體感染。環境對于豬呼吸道綜合征會產生較大的影響,主要就是養豬戶為了做好保溫防暑工作,將豬舍完全的封閉起來,這樣會造成豬舍內空氣的不流動而且會增加氨氣超標,從而給豬的呼吸道造成傷害,還有就是每個豬舍中豬的數量分配的不合理,會造成空間狹小,從而增加豬感染呼吸道綜合征的幾率;在病原體方面,通過對我市50個養殖場的調查和檢測,發現引起豬呼吸道綜合征的病原體主要包括豬肺炎支原體和豬呼吸綜合征病毒,此外還有其他一些細菌,如豬鏈球菌。這些病原體會直接引起豬的呼吸道綜合征。也就是說呼吸綜合征的感染、豬繁殖以及應激反應都會誘發呼吸道綜合征。

根據資料顯示,豬呼吸道綜合征的發生主要集中在18~20周齡,同時對于一些仔豬,在斷奶之后如果已經感染了豬呼吸道綜合征病毒,很容易發生豬呼吸道綜合征。另外,對于一些剛轉群的豬也很容易發生豬呼吸道綜合征,對于發生應激反應的豬,發生呼吸道綜合征的概率也比較大,一般在潛伏一段時間后就會發病。

針對以上分析的豬呼吸道綜合征的發病原因,可以采取以下綜合措施,以便降低豬患上呼吸道綜合征的概率。

要重視養殖場的環境管理,具體的就是要注意豬舍的通風換氣防寒保溫,定期的實施殺菌消毒,同時避免混群,此外減少環境中的應激因素,同時在每個豬舍中豬的個數需要嚴格控制,豬仔的時候可能一個豬舍中可以分配的豬較多一些。隨著豬的生長,可能就會容納不下,這個時候對豬群進行重新分配會減少豬呼吸道綜合征的發生,所以在仔豬購買回來之后就要確定下來,避免豬群多次移動。

重視飼料的合理配比,合理的配比飼料不僅可以提高豬的免疫力而且會減少食用過程中產生的應激性,同時在配制自制飼料的時候需要保證各種添加劑的合理使用,過多的添加劑可能會對豬產生不良反應。

及時做好疫苗的接種工作,不同地區在一個階段內豬病的發病方式會有所不同,需要及時的聯系動物疾病預防和治療中心,了解豬病在某一時間內的發展趨勢,并做好相應的預防措施,準備好需要的藥品。

對于一些大的養豬場需要建立疾病應急方案,做好科學合理的藥品預防工作。由于豬呼吸道綜合征在發病之后具有傳染性,所以在豬群中發現患有豬呼吸道綜合征的立即將其隔離,治療觀察,必要的時候對病原體進行培養檢測。

抗生素藥品的慎用,有些養豬戶發現豬有異常時就會在飼料中加入一定量的抗生素,長期使用抗生素會使豬的免疫力下降,抵抗力下降。增加了患病的可能性。

篇10

這里介紹幾種呼吸道疾病的調治方法,可以使我們遠離疾病的困擾,提升生活質量。

1.保持膳食營養合理

營養不良會減弱機體的免疫能力,肺臟也不例外。所以,在平時的膳食中,一定要多吃些含蛋白質比較多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以及奶類食品等。因為,這些食品不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而且還含有各種維生素、微量元素以及礦物質等。這些物質對提高機體的免疫能力都有好處。另外,在飲食中要少吃生冷、辛辣、油膩的食物。

2.呼吸新鮮空氣

所謂的新鮮空氣就是含氧量高、無污染的空氣,這樣的空氣在城市里很難找到。也許有人說,公園里空氣比較新鮮,理論上講是沒有錯,但是,空氣是流動的,公園里的空氣不可能就是靜止不動的,什么時候都是新鮮的,只是說公園里的空氣相對好一些。說實話,也好不了多少。所以,這個問題讓人很無奈。那么,我們怎么做能呼吸到新鮮空氣呢?最好是買一臺家庭制氧機。這種制氧機最大的特點是經濟、輕便、適用,而且它經純物理過濾,不含有任何化學制劑。通過這種制氧機過濾出的氧氣,不但新鮮,而且還是“富氧”。建議有條件的家庭購置一臺,特別是喜歡皮膚美容的女性,免除了去“氧吧”氧療的麻煩。

3.戒煙

這是一個誰都明白的問題。

4.喝綠茶

茶葉中的茶多酚能控制癌細胞的增殖,而且還能降解香煙中的有害物質。尤其是綠茶,這兩種作用尤為明顯。所以,多喝綠茶,不但可以保護呼吸道健康,還能降低吸煙誘發肺癌的可能性。

5.主動咳嗽

咳嗽是一種保護,能清除呼吸道的異物和痰液。空氣中有大量的粉塵、金屬微粒以及對身體有害的廢氣等物質,這些物質通過呼吸首先進入肺臟,長期下去,就會給身體健康帶來隱患。所以,我們非常有必要把它們及時清理出體外。如何清理呢?最好的,也是最簡單的辦法就是“主動咳嗽”。不管你想不想咳,每天主動咳嗽10次左右,就能夠保持肺臟的相對清潔,而且,還能增加肺活量。由此,我們可以總結出這樣一個公式:主動咳嗽+深呼吸=洗肺。

6.鼻部按摩

“肺開竅于鼻”,鼻子是肺臟與外界相通的唯一器官,也是保護肺臟的第一道防線。鼻子健康與否,直接影響著肺臟。鼻子保健最好的方法是按摩。具體方法是:用雙手大拇指上下按摩鼻梁兩側,每天不定時地按摩2~3次即可。這樣可以增強鼻腔的免疫力,保護呼吸道,進而保護肺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