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電所管理綜合協調機制范文
時間:2023-10-23 17:29:0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供電所管理綜合協調機制,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配電線路 光纜線路 同質化管理 電力通信網
中圖分類號:TM7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2(b)-0000-00
電力通信網是電網一次系統安全生產的重要支撐系統,是確保電網安全、穩定、經濟運行的重要手段,而光纜通信線路則是這張電力通信網的主要組成部分。為保障電力通信安全,以更高標準規范光纜線路建設及運維來提升光纜可靠性和提高光纜線路管理水平顯得極為迫切。
近年來隨著GIS系統等先進技術的推廣及配電線路管理水平的提高,極大的提升了電網供電可靠性。我們看到,配電線路的管理經驗在很多方面是值得光纜線路管理借鑒的。本文針對光纜線路與配電線路同質化管理進行了一些有益的嘗試探索。
1 專業管理目標
1.1 專業管理的理念
隨著最近幾年光纜全覆蓋和供電所屬地化管理理念的提出,嵊州電力通信網覆蓋面積越來越大,光纜線路也越來越長。但嵊州市境內水域發達且四面環山,地貌構成大體為“七山一水二分田”。因此在光纜線路的設計選址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跨越江面和山地,給建設及維護工作帶來了大量的不便。
截止2014年年底,國網嵊州市供電公司共有光纜40條,總里程244.892km,計3512.412芯公里,其中ADSS光纜1條共12.735km,普通光纜39條共232.157 km。光纜桿塔共3539基,其中電力桿2157基,鐵塔231基,自立桿1151基。
在以前電力通信網的規劃及建設中,對電力通信網發展的前瞻及規劃不足,通信部門對于光纜線路選擇中較多的考慮建設成本、便捷程度等因素,而忽略了通信網長遠的規劃及潛在的安全隱患、運維成本等,這就導致了現階段部分光纜線路纖芯冗余不足、故障較多、運維難度大,而且遷改補強困難重重。
在光纜運維過程中,因嵊州地形復雜,光纜分布較廣,且通信運維管理人員緊缺,缺乏有效的監督、管理,運維質量一直難以提升,隨著光纜長度的增加,各種光纜中斷故障呈現上升趨勢。僅2013年全年,公司范圍內共發生光纜故障18次,故障詳細情況如下:
表1 2013年公司范圍內故障
嵊州局年光纜故障統計
故障原因 故障次數 原因分析 整治方法
松鼠咬斷 3 未采用防鼠光纜、樹木清理不到位 嚴格設計規范、加強巡視
施工破壞 2 警示牌缺失 加強巡視、增補缺失警示牌
車撞斷 2 跨公路段對地距離不夠 加強巡視、加高線路對地距離
雷擊故障 2 建設時未考慮環境因素,接地線缺失 補充接電線、嚴格驗收規范
塌方 2 巡視不到位 加強巡視
接續盒內斷纖 4 接續盒進水,安裝不規范 加強施工管理
火災 3 因蘆葦自燃及燃燒垃圾 加強巡視
總計 18
由上表1可知,如果管理規范、巡視工作到位的話,這其中大部分故障都是可以提前規避的。因此,為保障電力通信安全,以更高標準規范光纜線路建設及運維來提升光纜可靠性顯得極為迫切。
隨著GIS系統等先進技術的推廣及配網運行人員裝備的加強,配電線路管理水平提升較快,值得通信光纜管理借鑒其經驗。于是光纜線路與配電線路進行同質化管理就順理成章的提上了桌面。
在建設上,加強與設計部門、配電部門等相關部門交流,建立溝通協調機制,將光纜線路管理與配網線路管理緊密結合,大幅提升光纜線路規劃的前瞻性、可靠性、及時性。在運維上,內部通過技術創新、管理創新、精益化運維,外部與鄉鎮供電所溝通協調,利用配電相對充沛的人力資源,逐步完善通信光纜運維模式,使巡視工作常態化,檢修運維工作及時化?!皟墒肿ィ瑑墒侄家?。”有效降低光纜線路安全隱患率,提高光纜通信可靠性,提高電網整體安全運行水平。
1.2專業管理的策略
1.2.1明確光纜建設原則
光纜線路的建設應結合配網業務發展需求和通信技術發展前景,統一規劃、分步實施、適度超前,避免重復建設。
1.2.2 以配電線路建設管理標準約束光纜線路建設全過程,并與相關部門建立協同建設機制
根據《嵊電基〔2008〕111號_關于印發嵊州市供電局工程項目全過程管理實施細則(修訂版)》文件的通知,參考配線線路工程項目對于全過程管理要求,嚴格工程項目全過程管理,保證光纜線路建設質量。
高效、安全、可靠的光纜線路建設,需要各相關部門統一協作。建立協同建設機制,充分共享配網資源,才能保障光纜建設質量,提高電力通信可靠性。
1.2.3 以配電線路運維的高標準來要求光纜線路的運維,提高光纜線路可靠性
參照《國網浙江嵊州市供電公司電力線路及設施運行維護管理規定及考核辦法(嵊電運檢[2014]3號)》文件對于配電線路運維管理要求,嚴格光纜線路運維標準,建立光纜線路運維規范。
在光纜線路運維管理中通過采用四級組織結構,流程化管理模式等創新管理辦法實現精益化運維管理。明確缺陷分級制度,并根據不同缺陷定義確立相應響應措施。采用一些先進技術運用到光纜運維工作中,增加光纜運維工作效率。巡線工作明確各自巡線范圍,責任落實到人。加強安全管理,保障人身、設備、財產安全。
1.2.4與鄉鎮供電所建立協作機制,增加線路巡視工作效率
嵊州電力光纜線路70%以上與配電線路同桿、塔架設,同時供電所電力線路巡視工作人員較為充沛,巡線經驗豐富,熟悉沿線情況,了解一些政策處理的辦法,為雙方配合巡視創造了條件。光纜運維單位與鄉鎮供電所建立協作機制,不僅增加光纜運維人員與供電所巡線人員的交流機會,而且大大加強光纜運維人員對于線路情況的了解,對于樹木砍伐等涉及到政策處理的事件,也能得到經驗及幫助。
1.3 專業管理的范圍和目標
1.3.1管理的范圍
嵊州電力管轄范圍內的所有光纜線路等。
1.3.2管理的目標
(1)與相關部門建立協同建設機制,大幅提高光纜線路建設質量。
(2)及時發現隱患,有效降低故障發生次數,提高光纜線路運行率。
(3)降低巡視及維護人力、物力成本30%以上。
(4)落實安全責任制,保障人身及設備、線路安全。
(5)建立各種規范的流程管理,提高效率。
2 專業管理的主要做法
2.1實行光纜線路與配網線路統一規劃
城(鎮)配電網線路規劃時,通信人員協同參與規劃,將光纜線路規劃與配網線路規劃相結合,將已建架空光纜線路一并納入配網改造規劃,對已有配網線路且該地區存在光纜建設需求的同步納入配網改造規劃。同時應將光纜管道統一納入配電網電纜管道建設規劃,同步為通信光纜建設預留通信專用管孔或子管,光纜宜采用管道阻燃光纜。
2.2建立專業的光纜線路建設規范及設備臺賬登記制度
(1)參考配電線路建設相關管理制度,建立光纜線路建設規范,綜合考慮光纜線路使用年限、通信網發展前景、設計容量需求等。從設計、施工到驗收等過程進行嚴格管控。
嚴格要求光纜線路設計質量,從源頭上提高光纜布局及構成的合理性。比如樹林茂密段采用防鼠光纜,有效降低鼠害威脅??绻范尾糠峙潆娋€路對地距離不夠,難以保證光纜對地距離時,可考慮其他配電線路繞行等。
在通信光纜線路施工作業中,應積極推廣使用標準化作業指導書,將現場安全措施、作業工藝標準真正落實到施工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使施工工藝質量得到保障。并做好相關資料儲備,為后期運維工作打下良好基礎。嚴格標示標牌管理,及相關設備臺賬的登記工作。
加強光纜線路驗收質量要求,把好工程最后一道關,嚴禁低劣違規工程通過驗收事件的發生。驗收工作也可參考配電線路資料,不僅節省成本,更保證了資料的準確性及完整性。
(2)加強信通與各個部門的溝通、聯系,建立協同建設機制
首先應增強配電線路設計人員與光纜線路設計人員之間的交流、溝通,成立線路設計小組,并由同時具有配電線路和光纜線路設計經驗的人擔任小組長。充分分享配網規劃及設計資源,將光纜線路設計與配網線路設計有效的融為一體,實現配網、光纜的同步規劃、設計,完善建設的前期工作。比如預留光纜管道,桿(塔)設計時考慮光纜拉伸強度、承重、對地距離等各方面因素。只有從設計時就開始綜合考慮配電和光纜線路要求,才能從根本上打好同質化管理基礎,提高通信可靠性。
其次是增強配電線路管理部門與信通部門的交流溝通,加強雙方先進工器具與先進技術的共享,并建立溝通協調會制度,即不定期組織召開配電信通溝通協調會,交流工作經驗及下一步工作規劃,而且每次線路施工方案確定前,必開配電、信通等部門溝通協調會,并形成由有兩種工作經驗的人擔任施工方案總負責人,配電、信通等部門人員為相應部分負責人的模式。施工方案應根據配電、信通工作流程,并綜合考慮人員、物資、天氣等情況,采用同步組織、同步建設的方針,最大程度完善施工方案,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同時,降低總工程量及工程所需時間。并建立相應應急預案,預防突發狀況。高標準的光纜線路建設要求,與配電部門溝通協調機制,是光纜線路與配電線路同質化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
最后還要增強配電線路施工人員與光纜線路施工人員的溝通協調,建立標準化作業指導書,并定期組織雙方人員共同學習相關標準規范,掌握必備的配電線路和光纜線路知識。施工時,所有施工人員按施工方案流程進行,共享先進工器具,并積極進行交流溝通和協同施工,共同關心雙方施工安全及工程質量。只有基層加強認識,才能全面完善光纜線路與配電線路同質化管理。
2.3建立專業的光纜線路運維制度
(1)成立光纜線路運維專項管理小組,明確責任分工,加強管理。
由分管生產公司領導擔任組長,整體掌控整個光纜線路運維工作。由配電線路管理主任和分管信通主任擔任光纜線路運維負責人,由供電所線路班班長和信通運檢班班長擔任運維小組長,各班組運維人員作為小組成員負責對線路進行日常巡視工作,簡單缺陷立即處理,復雜情況按流程匯報(見缺陷處理流程圖),并對整個巡線情況進行記錄。信通運檢班班長負責組織光纜運維人員對光纜線路進行定期專業巡視工作,并對未同桿架設部分進行重點巡視,還負責對供電所巡線人員反饋信息及時安排處理。由此成立四級管理組織體系,建立規章制度,明確職責和分工,使光纜線路運維工作始終處于有序的狀態。四級管理組織結構圖1如下;
圖1 四級管理組織結構圖
(2)制定供電所協同管理制度,將配電線路管理與光纜線路管理相結合,充分利用供電所人力資源。并建立光纜巡視作業指導書,規范巡線工作管理。
開展聯合巡線是維護電力光纜線路健康運行的有效措施之一,光纜線路負責人應制定光纜線路供電所協同管理制度,將配電線路管理與光纜線路管理相結合,各線路運行部門,必須確定線路設備主人。做好定人、定線(設備)、定周期巡視的“三定”和班組負責人責任分解落實工作。并根據巡線工作需要,定期召開巡線人員會議??偨Y交流巡線經驗,普及巡線常識,表彰和獎勵先進典型。形成光纜外委運維單位、信通運檢班、供電所三位一體的協作機制,信通運檢班作為光纜線路的管理部門,在兩者之間做好協調工作。供電所充分利用它的“本地人優勢”,在政策處理中發揮溝通、協調的作用。這就能大大增加光纜巡視工作頻率,提升光纜運維效率,提高光纜線路可靠性。三者關系圖2如下:
圖2 三者關系圖
巡線人員嚴格按作業指導書工作,及時準確掌握線路的運行狀況,沿線環境變化情況等,并做好護線宣傳工作。
光纜線路巡視分為定期巡視、特殊巡視、故障巡視、OTDR測試等。巡視工作周期如下表2。
表2 巡視工作周期
定期巡視 供電所巡線人員 一月一次
光纜運維人員 不同桿架設部分 一月一次
同桿架設部分 三月一次
特殊巡視
故障巡視
OTDR測試 根據需要
發生故障時
每年至少一次
巡視檢查要點如下表3:
表3 巡視檢查要點
光纜巡視記錄
序號 巡視內容 巡視情況
一 桿塔 正常 異常
1 檢查桿身是否牢靠、正直
2 檢查桿基是否穩固
3 檢查桿號是否清晰
4 檢查拉線和地錨是否牢靠
5 檢查桿路是否破損或異常
二 吊線
1 檢查吊線終結及保護裝置是否異常
2 檢查吊線銹蝕情況
3 檢查吊線垂度是否異常
4 檢查掛鉤是否缺失、損壞或銹蝕
三 光纜接線盒
1 檢查光纜接頭盒安裝是否牢靠、銹蝕
2 檢查光纜預留架安裝是否牢靠、銹蝕
四 光纜
1 檢查余纜盤是否牢靠
2 檢查是否有影響光纜的樹枝及其他雜物
3 檢查光纜與電力線、廣播線和其他建筑物的平行接近及交越隔距是否合格
五 其他
1 雨季前,全線路的防雷地線測試情況
2 光纜防腐、防強電、防鳥啄、防鼠害和電力隧道中防火等的防范情況
六異常情況詳述:
注:如無表中相應欄目設備,則不必填寫相應欄目。
巡視時間: 巡視人:
(3)建立標準化缺陷處理流程。
建立缺陷管理發現-記錄-報告-審核-處理-消除-報告的流程,實現缺陷的發現、報告、消除、驗收的閉環管理。針對不同缺陷進行分類處理,缺陷處理流程圖4如下:
圖4缺陷處理流程圖
(4)學習配電線路管理的一些先進模式及方法,并將其運用到光纜運維工作中。
隨著GIS系統等先進技術的推廣,配電線路管理日趨成熟。這些先進技術的成熟運用對于嵊州電力光纜維護也有著重要的作用。針對當前電力通信網絡資源特別是光纜資源管理分布廣、地理性強、數據量大的難點,利用市公司建設的GPS基站,建立統一的通信GIS系統,組織運維人員對所管轄的光纜線路進行摸底,確定每一基桿塔的經緯度,并將其導入通信GIS系統。借此采用面向對象的軟件工程管理方法,建立圖形化的和智能化的電力通信網絡資源管理系統。并將其與嵊州地形圖相結合,建立更為精準、直觀的光纜網絡數據庫。這套系統的運用,實現了對資源數據的錄入、修改、配置、調度、刪除以及設備資料的管理,為光纜維護工作提供了全面準確的輔助信息,縮短了故障定位時間,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光纜線路GIS圖(圖5)如下(其中根據不同桿塔類型,危險路段采用了不同顏色進行區分,為維護工作提供了方便)
圖5光纜線路GIS圖
(5)落實獎懲管理,實行責任制,責任落實到人。
線路巡視工作應根據年初下達的故障指標(指標按上年度遞減20%)分解到人,簽訂責任書。實行線路包產到人,按月度、年度進行獎懲,超指標進行嚴懲,降低指標進行重獎,這就解決了巡視人員的責任心不強、巡視不到位等情況。對巡視人員每半年進行技術培訓、理論、實作考試,提高線路巡視人員的技能水平,發現問題及時報告,消除不安全隱患萌芽。
(6)加強安全管理,保障人身、設備安全。
將光纜線路安全與電力線路安全同質化管理,建立規范的安全管理考核制度,并經常組織光纜運維人員參加安規等相關安全知識培訓和考試,讓安全管理與員工的切身利益掛鉤,形成標本兼治的有效機制,讓安全管理落到實處。
(7)加強光纜線路管理,嚴禁非電力光纜及報廢光纜同桿、塔掛接。
巡視工作過程中,應根據資料判斷同桿、塔掛接的光纜是否為電力在用光纜,如果發現未經許可懸掛的光纜,應盡早協調,使其另擇路徑。發現報廢光纜,應及時通知信通運檢班班長,讓其盡早安排光纜運維人員處理。
3 評估與改進
3.1專業管理的評估
(1)與配網線路的同步規劃、協同作業。有效提升了光纜建設的前瞻性,可執行性,同時避免了重復投資。
(2)通過加強與各相關部門的溝通交流,增加配線線路建設過程中通信部門的參與度,不僅降低了通信部門的工作量,更大大提高了光纜線路建設質量,有效降低光纜線路隱患發生率及遷改補強費用。
(3)通過與供電營業所的協同管理,在幾乎不增加配電線路巡線人員工作量的基礎上,大大增加了光纜線路的巡視頻率,進而有效增加光纜線路的隱患排查率,有效降低故障發生次數,提高光纜線路可靠性。據不完全統計,截止至10月15號,今年供電所人員巡線發現光纜線路隱患8處,光纜運維人員巡線發現隱患18處,共處理通信光纜故障9起,隱患發現并及時處理率較往年提升了86%,故障率降低了50%,用于維護的人力、物力成本減少30%。
(4)通過GIS系統建設,讓整個電力光纜網在嵊州的分布情況牢牢掌握在運維人員腦海當中,哪里是危險點,哪些路段是需要重點巡視等情況都在電腦里面一查便知,這大大縮短了發生故障后的定位時間,有效降低了光纜中斷時間,也有利于整個通信網的規劃改造。據統計,故障定位時間平均減少了30分鐘。
(5)成立四級管理體系,完善各種相關規章制度后,明確了各崗位職責和分工,使整個2014年光纜線路運維工作始終處于有序的狀態。抓管理、抓防范、抓消缺,這樣進一步提高了通信可靠性,保障了企業的正常經營和電力的安全穩定運行。
(6) 光纜線路的規范化管理,標示牌、警示牌的懸掛到位,不僅有效避免了亂掛接現象,降低了巡視難度,而且提高了通信可靠性。
3.2專業管理的改進方向
利用基建、技改、線路遷移等措施進一步提高管道光纜和特種光纜的比例,提升光纜可靠性;此外,由于供電所巡線人員對于光纜線路具體規范要求不是很了解,有些隱患發現得不是很及時,需要進一步加強學習培訓。
4 結論
嵊州電力光纜線路通過管理創新,全面梳理了管理模式,并根據光纜線路發展要求,完成了對嵊州電力光纜線路管理模式的優化和調整,進行了光纜線路與配電線路同質化管理的探索,解決了光纜線路建設水平不高,人力資源不足,運維水平偏低等問題,提高了光纜通信可靠性,保障了光纜建設質量,并減少了光纜維護人力及物力成本,具有較大的借鑒意義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米貫杰,高麗華.光纜線路的維護[J]. 農村電氣化.2003(4):33-33.
[2]樓平,王攏盛建雄,孫衛慶,張國平.電力光纜線路狀態檢修的探索與實踐[J].電力系統通信.2011(12):6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