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急診處理方法范文

時間:2023-10-24 18:01:2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過敏急診處理方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過敏急診處理方法

篇1

[關鍵詞]手開放性損傷;急診處理

[中圖分類號]R641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4―4721(2009)02(b)―158―01

手部損傷的發生率較全身其他部位高,在急診室就診的創傷患者。每4例中就有1例手部損傷,而且大多數是開放性損傷。現將我院2000年8月~2008年12月急診處理的245例開放性手部損傷病例進行分析總結,就如何提高手外傷的診治水平,降低感染率,最大限度地保留手功能進行初步探討。

1 臨床資料

本組245例,男152例,女93例;年齡17-52歲,平均34.5歲。就診時間為傷后20-120 min。主要致傷原因為機械傷98例(40%),切割傷87例(35.50%);其中,腕部切割傷合并血管神經損傷18例,多段切割傷1例。壓砸傷52例(23.67%),爆炸傷8例(3.26%)。損傷類型:指端傷128例(52.24%),皮膚撕脫傷52例(21.22%),套狀皮膚撕脫傷9例(3.67%),指體毀損共34例(13.87%);其中,1指19例,2指10例,3指4例,全指體毀損I例。手掌部壓砸傷22例(8.97%)。本組合并伸指肌腱損傷56根,屈指肌腱損傷49根,伸拇肌腱損傷23根,屈拇肌腱18根。

2 治療方法及結果

本組中對未涉及指骨的指端皮膚缺損,面積小于1cm×1cm者采用非手術療法57例,其傷口愈合時間20~30 d,3個月后隨訪,指端外形及皮膚感覺良好。采用手術治療的188例,其中,指骨短縮、皮膚直接縫合78例,傷口愈合時間平均2周;采用V-Y型皮瓣閉合傷口58例,其中,出現殘端皮膚部分壞死3例,感覺過敏5例;采用掌側推進皮瓣15例,其中,出現皮膚邊緣壞死3例;臨指皮瓣12例;交臂皮瓣8例,愈合良好:利用帶橈神經淺支示指背側逆行島狀皮瓣修復拇指指腹和指背缺損6例,其中,感染、皮瓣壞死3例。指骨骨折行交叉柯氏針或螺絲釘內固定,損傷的肌腱、血管、神經均行一期修復,對于皮膚撕脫傷伴有皮膚缺損常規清創后用游離植皮或皮瓣修復創面,套狀皮膚撕脫行腹部袋狀皮瓣修復8例,行管狀皮瓣修復9例,其中,2例因感染而失敗,其余成活。嚴重指體毀損行截指5例,術后合并指骨骨髓炎1例。

3 討論

篇2

文/黃志斌

老人動不動就發生心梗、腦梗,有人說這是生活太好,血液太黏太稠,流動不暢所致;一些醫療結構常建議老人檢查血液黏稠度,以預測心腦血管的風險;“養生專家”說,要多喝湯水、多吃素少吃油,才能稀釋血液,酸奶太稠也不能吃;保健品廣告說,降低血液黏稠度,才能讓血液暢快流動。但心血管疾病權威專家則說,血液黏稠度,是個垃圾指標。

血液黏稠度太高,在醫學上叫“高黏滯血癥”。這時,血流阻力增加,血流緩慢,這在毛細血管及微循環表現得尤其明顯,于是當局部組織血液灌注量減少時,就會產生缺血缺氧的癥狀,如頭痛、眩暈、耳鳴、視覺紊亂、四肢麻木等。其主要是因為血液系統,尤其是血細胞異常造成的,并不是因為生活太好而導致血液越來越黏稠。

血液黏稠度這個指標,對血液系統疾病的診治有一定意義。但是,對心血管疾病而言,這個檢查無甚意義,不建議作這方面的檢查。拿廣州來說,目前各三甲醫院心內科基本都不開展、不關注血液黏稠度檢查。

而且,血液黏稠度檢查本身還存在缺陷,方法學上也還不過關,許多指標不是直接測出而是通過公示推算,重復性差,也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同時,體外實驗結果通常不能完全反映體內的血液流變特性,只能作為臨床參考。

至于那些機構所說的各種檢測方法,基本上都是無稽之談,人們不應輕易相信,以免上當受騙。

眼皮腫,查查甲狀腺

文/丁真岳

眼皮浮腫的原因很多。很多人前一晚沒睡好,或者是喝水太多、吃鹽太多,第二天早起都會發現眼皮浮腫。不過,這些情況,休息幾天就好了,不會對身體有什么損害,但如果是持續性的浮腫,就要引起重視,可能是全身疾病的信號。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泌尿內科副主任醫師胡文平說,有三種病會讓眼皮浮腫。

1.慢性腎炎?;颊吣I小球濾過率減少,導致體內液體增多,導致眼瞼浮腫。腎炎在引起眼皮浮腫的同時,還會伴有下肢水腫、貧血等。此時,應到醫院做腎功能檢查,確診疾病。

2.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甲減病人面部浮腫的同時會伴隨腿部浮腫,并且有乏力、怕冷癥狀。此時可以進行甲狀腺功能五項檢查和甲狀腺彩超檢查,給予診斷排除。

3.眼皮浮腫也是心功能不全的征兆,老人常見。另外,如果是突發急性的雙側眼皮浮腫、發癢,伴有咳嗽、咽癢、胸悶,要警惕藥物過敏的可能,需經急診處理。

絕經后肥胖對乳腺的危害

篇3

【關鍵詞】 急診護理; 急性胸痛; 效果分析

doi:10.14033/ki.cfmr.2017.6.040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06-0071-02

在急診室的危急臨床癥狀當中急性胸痛會占到較大的比例,盡管胸痛的具體性質以及程度等在一定條件下能夠直接反應出患者的具體疾病特征[1]。不過也有疾病的嚴重程度和患者胸痛情況存在差異的情況,再加上造成患者胸痛病理因素有較大差異[2]。因此,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密切觀察,并且行以有效且及時的針對性護理能夠在最大程度上保障醫療安全并且改善患者的預后效果,是非常關鍵性的環節[3]。在本文當中將接受急診科室的護理措施展開對照分析,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在2016年3-9月筆者所在醫院急診科室就診的患有急性胸痛的患者當中擇取50例作為試驗組,其中包括男28例,女22例,且年齡20~75歲,平均(42.12±2.11)歲;同時擇取2014年1-12月于筆者所在醫院就診的同樣患有急性胸痛但是尚未實施急診護理途徑期間的50例患者作為參照組,其中包括男29例,女21例,年齡21~76歲,平均(43.11±2.09)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且其與家屬均已了解本次研究的目的以及意義,且已經簽署同意書,可以進行對照分析。

1.2 方法

參照組接受的是常規性的護理,保證干凈且整潔的護理環境,降低由于外界因素造成的刺激;詳細詢問患者的基本情況,獲得患者的配合,并且了解過敏史以及其他情況;按照患者發病原因以及發病機制等,為患者提供全面且完善的護理工作,針對一些疾病需要在醫囑基礎上為患者進行對癥治療,且按照實際情況給予心理指導,疏導其不良情緒;適當調節飲食結構,禁煙禁酒;叮囑患者充分睡眠,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試驗組接受的是經過優化之后的急診護理,在參照組基礎之上為患者進行高危評估,如果初步診斷為高?;颊?,則需要展開24 h全方位的跟蹤治療;患者的血壓異常,需要及時建立靜脈通路,有助于進行急救。護理基礎上,密切注意患者的神情變化;準備電監護、急救藥品以及供氧設備等,密切注意患者各項生命體征,一旦發生特殊情況需要通知醫師進行處理;適當的心理指導,詳細解釋胸痛原因以及注意事項;護理人員始終保持熱情主動的心態去進行溝通,態度溫和,建立起和諧的護患關系。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對照分析兩組患者護理情況,主要包括患者及家屬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使用調查問卷,將護理工作的評價分成滿意、中等、不滿三個等級,將滿意率以及中等率納入到整體滿意率中)以及兩組患者在護理前后的VAS得分(使用VAS量表進行評分,VAS評分越高疼痛越嚴重,患者按照自身主觀感受進行1~10分的疼痛評價)。

1.4 統計學處理

擇取統計學軟件包SPSS 19.0對涉及到的數據進行統計和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用字2檢驗,P

2 結果

經過不同的護理干預模式,試驗組在護理后對護理工作的整體滿意率及VAS評分均明顯優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在本次針對急診護理對于急性胸痛的患者起到的效果而展開的分析當中,經過不同的護理干預模式,試驗組在護理之后無論是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還是在護理之后的VAS評分上均明顯優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通常來說,造成急性胸痛成因非常繁多,呼吸系統、心血管以及消化系統等方面的急癥都有可能會帶來不同程度上的胸痛癥狀。對于一些高危型的胸痛癥狀,如果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干預,可能會帶來猝死的風險,可能會導致醫療糾紛,降低醫療機構的良好社會形象。所以,在急診科室進行臨床護理的過程當中必須要加強對患者病情的觀察,并且注意區分不同的胸痛類型,結合不同情況給予對癥處理。

急性胸痛患者在臨床急診內科當中是非常常見的一類患病人群,它甚至能夠占到急診內科患者總檔5%~20%[7]。另外,大部分情況下,急診科室當中的患者起病都非常突然,大部分患者都是在沒有心理準備的時候發病,所以經常會有非常強烈的不良情緒和抵觸情緒,這對于患者的疾病恢復十分不利,甚至會導致病情惡化,不利于進行臨床診療的相關工作。根據相關報道,有3%左右急診確診非心源性胸痛的患者會在30 d內出現惡性的心臟事件,相對的,如果將預后效果比較良好的胸痛誤診成心源性嚴重胸痛,會給患者帶來不必要的精神壓力以及經濟上的損失[8]。因此筆者可以認為,對患者的具體病因和病情進行準確的判斷,并且及時給予有效且全面的護理干預措施,能夠顯著地改善患者病情和預后效果,臨床意義很重要。就以往就診經驗來看,假如對全部急性胸痛的患者行以相同的護理措施,可能會導致兩種完全不同的結果:其一,對部分高危重癥急性胸痛的患者無法落實全面且綜合性的護理干預,導致醫師對患者診斷的時候無法做出精準判斷,嚴重的還可能會造成患者病情延誤;其二,可能會發生一部分非高危重癥患者的護理過剩的情況,也就是患者病情和受到的護理量呈現出不平衡的趨勢,導致護理資源以及醫療資源大大浪費,也可能會給重癥患者帶來生命危險[9]。

但是在本次研究分析當中,試驗組的患者接受到了根據不同的病情程度采取的不同的護理措施,其結果顯示,要比沒有接受這種護理措施的參照組患者更加有效,VAS評分以及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也明顯優于參照組,說明對于急診確診急性胸痛的患者而言,其所接受的急診室護理需要按照患者病情嚴重程度的差異來進行適當的調整,可以有效提升高危重癥患者病情恢復速度以及預后效果,大大提升護理工作的整體質量水平以及工作效率,o醫院節約資源,而且還能夠顯著提升患者對護理措施的滿意程度,有助于樹立起醫療機構良好的社會形象[10]。

綜上所述,在急診過程當中,對發生急性胸痛的患者實行有效的急診護理,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疼痛感,提升其對于護理的滿意程度,保證患者能夠盡快康復,值得進行更加廣泛的臨床推廣以及實際應用。

參考文獻

[1]謝健,文麗娜.急性高危胸痛的急診處理探討[J].中外醫療,2013,32(1):45-46.

[2]王淑華.316例胸痛患者急診護理體會[J].當代護士旬刊,2013,21(5):102-103.

[3]吳曉新,陳墩帆,閆春江,等.813例急性胸痛患者的臨床分析[J].中國中西醫結合急救雜志,2013,20(6):366-368.

[4]張麗霞.急診室急性胸痛患者的護理措施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24):722-723.

[5]彭舒.急診室急性胸痛患者的護理措施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月刊,2013,23(5):1319-1320.

[6]彭云.急診室急性胸痛患者的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21):42-43.

[7]項海青.56例急性胸痛患者的急診室護理體會[J].中國實用醫藥,2010,5(36):187-188.

[8]蒲婭婭.急性胸痛患者的急診護理策略與效果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6,20(7):965.

[9]袁定萍.急診室急性胸痛患者的護理分析[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5,9(20):247-248.

篇4

【關鍵詞】支氣管哮喘;合理用藥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1.482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1-0401-02

支氣管哮喘作為臨床上一類呼吸系統常見病,其發病率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增高。支氣管哮喘的主要臨床表現為發作性的喘息、胸悶或咳嗽[1],降低了患者正常的生活質量,若哮喘患者出現嚴重的急性發作,搶救不及時可直接導致患者的死亡。因此,支氣管哮喘的早期診斷與治療至關重要。以往臨床上常以糖皮質激素、茶堿類藥物等作為主要治療手段,取得較好臨床效果,現筆者結合患者的臨床用藥情況進行進一步分析,總結出較好的合理用藥方案,將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自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支氣管哮喘患者80例,將其作為臨床研究對象,全部患者均在我院確診且簽署知情權同意書,并對該試驗所使用藥物無過敏史[2]。按照時間就診順序分為對照組與試驗組,對照組中男34例,女46例,年齡在24至7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5.6±3.5)歲。試驗組中男38例,女42例,年齡在23至7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6.3±4.1)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方面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1.2.1對照組患者所采用的治療方案為每日為患者吸入200至600ug的氟替卡松(上海信誼藥廠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10552),病情嚴重者每日采用靜脈滴注甲強龍(河南省迪康醫藥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30727)80至160mg。

1.2.2試驗組患者所采用的治療方案為①每次選用0.33ml/kg的沙丁胺醇(濟南為民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7020653)進行氧氣化吸入,每日吸入2至3次,控制氧流量為每分鐘4至6L;②每次選用1ml的布地奈德霧化液(陜西立眾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6704)進行氧氣化吸入,每日吸入2次,控制氧流量為每分鐘4至6L;③同時為患者行靜脈滴注氨茶堿(山東新華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7022906)。④對于重度發作的患者,除上述的藥物使用外,每次選用40mg的波尼松龍進行口服(北京紫竹藥業,國藥準字:H11020039),每日每隔5h口服1次,用藥時間控制在3至5天。⑤出現電解質紊亂或酸堿平衡失調的患者可根據個體病情適當給予抗生素治療;⑥另外,可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進行藥物劑量及給藥時間間隔的調整。

1.3療效評價標準觀察并記錄該組患者經上述治療方案后的臨床療效,將臨床療效分為四類,分別為痊愈、顯效、有效及無效,將痊愈與顯效之和作為總有效[3]。將哮喘等臨床癥狀完全緩解評為痊愈;將哮喘等臨床癥狀較治療前相比明顯減輕評為顯效;將哮喘等臨床癥狀出現好轉跡象或較治療前相比有所好轉評為有效;將哮喘等臨床癥狀未出現好轉跡象甚至加重評為無效。

1.4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對本次研究所取得的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取t檢驗,以均數±標準差(χ±s)的形式對數據進行表示,以P

2結果

2.1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試驗組患者達總有效的人數較對照組多,多25.00%,P

3討論

支氣管哮喘是一類臨床上常見病及多發病,其發病機制尚未明確[4],但據相關研究資料顯示,其發病與變態反應及神經系統等因素互相作用而引起,是一類慢性的炎癥疾病。目前用來治療支氣管哮喘的藥物包括以下幾種:抗膽堿類藥物、茶堿類藥物以及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等[5],均取得較好的臨床療效?,F隨著醫療技術研究的不斷深入,治療支氣管哮喘的重點已轉移為在緩解氣道平滑肌痙攣的基礎上,防治氣道炎性反應的發生。本次試驗中選用的沙丁胺醇為一種選擇性β2-受體激動劑,可通過舒張氣道平滑肌[6],使得血管的通透性降低,起到了舒張支氣管的作用;選用的布地奈德霧化液為一種吸入類固醇激素,可起到減少微血管滲漏,預防炎癥細胞活化等作用[7],從而使氣道平滑肌受體的反應性增加;而選用的氨茶堿則具有較為突出的舒張支氣管平滑肌的作用。現我院將研究結果如下,表1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患者達總有效的人數較對照組多,多25.00%,P

參考文獻

[1]張祖怡.哮喘的糖皮質激素治療[J].醫師進修雜志,2001,11(19):2.

[2]張紅雨.我院呼吸科哮喘治療用藥100例分析[J].中國藥師,2003,6(11):728-729.

[3]葉任高,陸再英.內科學[M].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0-71.

[4]鐘南山,徐軍.茶堿類藥物在治療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作用[J].中華結核呼吸雜志,2002,21(1):6.

[5]吳麗軍.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157例急診處理.中國醫藥論壇,2006,4(12):69.

[6]陳新謙,金有豫,湯光.新編藥物學[M].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434.

篇5

【關鍵詞】  神經性貪食  診斷  治療

        神經性貪食是一種反復發作和不可抗拒的攝食欲望,及以暴食行為為特征的進食障礙?;颊哂袚陌l胖的恐懼心理,常采取引吐、導瀉、禁食等方法以消除暴食引起發胖的極端措施??膳c神經性厭食交替出現,兩者具有相似的病理心理機制及性別、年齡分布,但發病年齡稍晚一些。多數患者是神經性厭食的延續者,發病年齡較神經性厭食晚。反復嘔吐會導致機體電解質紊亂和軀體并發癥(手足搐搦、癲癇發作、心律失常、肌無力),及隨后體重的嚴重下降。本癥并非神經系統器質性病變所致的暴食,也不是癲癇、精神分裂癥等精神障礙繼發的暴食。

        [問診要點]

        1.主要癥狀是什么,是否有反復發作不可抗拒的攝食欲望與行為。

        2.有無暴食后采取引吐、導瀉等方式以免發胖。

        3.發病前有無過分抑制進食、控制體重等情況,有無神經性厭食癥史。

        4.營養狀況如何,女性月經周期是否紊亂。

        5.有無應激事件,教養方式如何,個性怎樣,有無多疑敏感、情緒不穩等。

        6.是否有發熱、抽搐、昏迷、藥物過敏史。

        7.以前是否患過精神障礙,是否患有其他軀體疾病。

        8.患者家族中有無精神障礙患者。

        [體檢要點]

        1.血壓、脈搏、呼吸、體溫是否異常。

        2.營養狀況如何,檢查患者的體重、皮下脂肪厚度、外生殖器的發育情況。計算quetelet體重指數(quetelet體重指數=體重千克數/身高米數2)是否為17.5或更低。

        3.心肺、腹部有無異常體征。

        4.神經系統有無異常體征。

        [精神檢查要點]

        1.一般情況  觀察患者的儀表、營養狀況,是主動接觸還是被動接觸,合作程度如何。

        2.感知覺  有無出現幻覺、錯覺等。

        3.情緒  是否有抑郁、焦慮、恐懼,情感穩定性如何。了解和評價患者的情緒狀態及自殺傾向等。

        4.認知  是否存在敏感多疑及認為自己暴食后會發胖,是否常采取引吐、導瀉、禁食等方法,有無對未來失去希望和信心或內疚和自責等。

        5.意志行為  因需要大量的食物,有的患者采取騙錢和偷竊行為。

        6.其他  對異常進食行為的自知力是否存在,就醫行為是否主動。

        [輔助檢查]

        1.血、尿、糞常規,血糖、肝腎功能、血電解質(鉀、鈉、氯)是否正常。

        2.檢查腦電圖(eeg)、頭顱ct是否正常,以排除腦部的器質性病變。

        3.檢查心電圖、x線攝片,檢查能反映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甲狀腺、性腺等功能的有關激素水平。

        4.評定生活事件量表(les)、明尼蘇達多相個性調查表(mmpi)、多倫多述情障礙量表(tas-20)、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激惹、抑郁和焦慮自評量表(ida)、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等,有助于進一步客觀地了解患者情況。

        [診斷要點]

        1.多為年輕女性,逐漸起病,有擔心發胖的恐懼心理,常采取引吐、導瀉、禁食等方法以消除暴食引起發胖的極端措施,常有營養不良、代謝和內分泌紊亂。

        2.病程至少已3個月。

        3.臨床表現:①營養不良、代謝和內分泌紊亂;②情緒障礙,伴有抑郁、焦慮、恐懼等,情感穩定性較差;③意志行為障礙,因需要大量的食物,有的患者采取騙錢和偷竊行為。

        4.既往無精神障礙史,也無特殊的個人史。

        5.腦電圖(eeg)和頭顱ct檢查以排除腦部疾病。

        6.符合ccmd-3診斷標準——

        (1)存在一種持續的難以控制的進食和渴求食物的優勢觀念,并且患者屈從于短時間內攝入大量食物的貪食發作;

        (2)至少用下列一種方法抵消食物的發胖作用:①自我誘發嘔吐;②濫用瀉藥;③間歇禁食;④使用厭食劑、甲狀腺素類制劑或利尿劑,如果是糖尿病患者,可能會放棄胰島素治療;

        (3)常有病理性怕胖;

        (4)常有神經性厭食既往史,二者間隔數月至數年不等;

        (5)發作性暴食至少每周2次,持續3個月;

        (6)排除神經系統器質性病變所致的暴食及癲癇、精神分裂癥等精神障礙繼發的暴食。

說明:有時本癥可繼發于抑郁癥,導致診斷困難或在必要時需并列診斷。

        [病歷記錄要點]

        1.起病誘因、發病形式、病程和首發癥狀。

        2.是否反復發作和不可抗拒的攝食欲望,及暴食行為為特征,擔心發胖,常采取引吐、導瀉等方法以消除暴食引起發胖。有無內分泌改變。

        3.既往軀體和精神疾病史,個人文化水平和性格特點,精神障礙家族史。

        4.精神檢查所見意識、感知覺、思維、情感和行為方面的主要異常表現。

        5.實驗室檢查記錄水、電解質平衡紊亂及外周血象、心電圖異常改變等證據。

        [門急診處理]

        1.恢復正常進食規律。同神經性厭食,同樣也需要適當地監督和管理。

        2.積極行心理治療。認知行為治療是最主要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認知重建,糾正歪曲的信念和貪食行為,自我監督,解決問題的技能和放松訓練等。小組治療及患者自助小組也有一定的療效。

        3.由于在一定程度上患者可能存在抑郁障礙,小劑量給予抗抑郁藥治療有助于治療。處方:

        氟西汀膠囊20mg×14,用法:20mg,每旱1次,口服;

        或帕羅西汀片20mg×10,用法:20mg,每早1次,口服;

        或文拉法辛膠囊25mg×16,用法:25mg,每日2次,口服

        4.由于患者常常存在明顯的消瘦,可能存在負氮平衡及電解質紊亂等,須加強支持性治療。

        參 考 文 獻

篇6

【關鍵詞】面部皺紋和凹陷;透明質酸注射;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62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3-0017-01

前言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面部外傷的造成原因變得比較復雜,由較多工業性爆炸性損傷轉變為以銳器、車禍受傷為主,傷情變得比較簡單。由于面部暴露在外,沒有任何保護,受傷的機率較大,并且因為面部的血液運輸比較活躍,腔竇眾多,有面神經、腮腺等許多重要器官組織分布,所以一旦處理不當,就會留下瘢痕或損害面部功能,嚴重時會留下后遺癥[1]。面部外傷往往會導致面部皺紋和凹陷,影響到患者的形象和心理。目前對面部的皺紋和凹陷的治療較多采用透明質酸注射,并且取得了一定的良好療效。我院專門成立研究小組為探討透明質酸注射治療面部的皺紋和凹陷的臨床效果,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5月到2013年3年收治的面部皺紋和凹陷患者共60例,其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48例。年齡23到54歲,平均年齡31.9歲。在注射部位上,鼻唇溝紋51處,眉間川字紋46處,抬頭紋39處。伴有面部損傷的患者17例。所有患者在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藥物

注射材料選用杭州嘉偉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研制提供的非動物源性透明質酸,細菌發酵法中的原始發酵菌種由英國典型培養物中心,菌種編號為NTCC7024,交聯率為1%,HA含量為20mg/ml,pH值為6.8,顆粒直徑為150μm左右,每毫升中包含10萬個顆粒,通過罐裝的方式保存在BD玻璃注射器中,每支含量為1毫升,配30G的枕頭,常溫進行保存。

1.3 治療方法

對所有患者進行透明質酸注射充填治療,回顧性分析患者在注射后的臨床療效,有效時間以及不良反應等情況,發放問卷調查患者對于治療的滿意情況。術前與患者進行溝通,告知治療的有關知識以及注意事項,簽署知情同意書并在治療前后分別拍照以做對比。注射治療患者取仰臥位,進行面部常規消毒后根據情況選擇表面麻醉。在注射時嚴格把握好進針的角度、方向、層次、推藥以及退針的速度,將左手的拇指和食指置于皺紋兩側緊繃皮膚或向中間推擠,進針至真皮中層、深層或皮下。將透明質酸注射如鼻唇溝、眉間川字紋以及額紋中,從皺紋遠端開始進針,控制好推藥和退針的速度,防止串珠樣條紋的出現。注射時枕頭與皮面呈35°的夾角,在注射時根據具體情況調整角度。

對面部損傷的患者進行傷口和創面的嚴格清創,對皮膚擦傷造成的創面直接涂抹醫用殼聚糖創面修復膜凝膠,采用多源治療儀照射15分鐘左右使其盡快干燥成膜后進行暴露處理,如果患者創面滲出較多,需要及時使用干棉簽擦拭滲液,重新涂藥成膜,每日進行涂藥3次,涂藥之前需要用0.1%新潔爾滅棉球進行消毒。在皮膚挫裂傷口清創止血后,需要逐層進行縫合,涂抹醫用殼聚糖創面修復膜凝膠,在治療的第3天換藥時撤去紗布,每日涂藥3次,進行暴露處理,第7天方可拆線。治療期間進行抗感染治療,傷口愈合后進行抗疤治療。

對于面部外傷不同的受傷原因、受傷部位以及受傷情況,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療手段。治療的前提是清除所有異物和嚴重污染、無生機的組織,創緣修剪整齊以避免愈合后有色素沉著。對于不同的組織進行分層縫合,常規治療方法中,面部的肌肉需要進行縫合修復以防止術后凹陷。在進行縫合前需要先縫合真皮層以徹底消除皮膚縫合張力,因為張力是造成瘢痕的最主要原因。經過真皮層縫合,將創緣兩側不對稱的皮下組織保持在同一平面,隨后用6-0尼龍線縫合拉攏。

對于不同受傷原因的患者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法。對于單純皮膚軟組織挫裂傷的患者,給予分層縫合,對真皮層采用5-0絲線進行常規的縫合以減少張力,對皮膚表面采用6-0或5-0尼龍線縫合,這樣可以防止術后留下瘢痕。對于口鼻腔相同的貫通傷,首先需要用0.1%新潔爾滅溶液進行清洗,隨后按照肌層-皮膚-粘膜層的順序進行縫合,口輪匝肌如有斷裂需要完整地進行修復,以防術后凹陷??p合皮膚的時候需要將重要解剖標志對位縫合。對大面積皮膚缺損的患者,需要采用同側顳部筋膜蒂皮瓣進行修復,或取上臂或腹部皮膚進行植皮,完畢后進行常規的包扎,2周后方可打開。

1.4 評定標準

問卷評分90以上為滿意,90-80為比較滿意,80以下為不滿意。

1.5 統計學處理

所得數據采用 SPSS 13.0 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 (X±s) 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

2結果

所有患者注射部位在治療后都有較好的改善,未發生治療中的急慢性過敏反應、肉芽腫以及血管栓塞等情況。在治療后3、6、12個月的隨訪結果中,注射部位維持改善效果的人數分別為53(88.3%),49(81.7%),47(78.3%)。面部損傷患者都完成一期愈合,未發現創面感染或傷口崩裂的情況。面部擦傷創面在傷后5到7日結痂,痂皮開始揭起,表皮擦傷自動脫痂,傷及真皮淺層的患者在7到14天脫痂,傷后局部炎癥反應輕微。皮膚挫裂傷患者在傷后第3天換藥,皮緣處沒有血痂形成,局部輕微紅腫,無明顯疼痛或滲出,第7天拆線時傷口愈合情況良好,皮緣對合處形成表淺的線狀瘢痕。在之后的隨訪中,發放問卷進行滿意度調查,患者的愈合恢復情況都比較良好。對治療效果滿意的患者53例,占88.3%;對治療效果比較滿意的患者6例,占10%;對治療效果不滿意的患者1例,占0.2%患者滿意度情況。

3討論

目前注射美容已經越來越普遍,其操作簡便、創傷微小、恢復迅速、感染率低以及療效較好的特點使其在美容中應用越來越廣泛。根據有關資料顯示,美國美容整形外科學會對于注射物治療的統計數據上正在不斷增長,相比1997時已經增長了進7倍,目前注射物治療最主要選擇的藥物為Botox以及透明質酸,僅2006年一年使用透明質酸的便有160萬例[2]。透明質酸又稱黏多糖,是一種氨基聚糖,主要存在于皮膚中以及結締組織、上皮組織、神經組織等其他組織中。透明質酸最早應用于眼內和關節內的注射上,隨著臨床中應用的不斷進步,透明質酸作為皮膚填充劑用于面部皺紋的填充取得了一定的療效。目前在臨床中主要將透明質酸分為動物源性以及非動物源性,前者是從動物組織和器官中提取的,采用有機溶劑除去蛋白質,經過浸泡、過濾、沉淀、純化得到[3]。然而動物源性透明質酸往往在純度上有一定缺陷,生產效率低、成本高,在原料來源有一定的限制。非動物源性是通過微生物發酵法得到的,主要以葡萄糖為碳源,在培養基中發酵培養鏈球菌,經過丙酮脫水,在蒸餾水中洗滌提取,過濾掉菌絲體,除去蛋白質后經過絡合、解離、沉淀、干燥制成。在本文研究中,通過透明質酸注射治療取得了較好的療效,并且在術后的隨訪中也較好地保持了改善的效果[4]。

由于人體的面部比較特殊,范圍較小,但器官密集,包括眼、耳、鼻、口、腮腺和面神經等等,并且接近顱腦,也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前端,所以往往進行修復難度較大[5]。并且作為人體的門戶,人們對于面部的要求都比較高,因為面部很微小的傷口都會顯得非常明顯,對于面部外傷患者的自信會有所打擊。所以對于面部外傷的患者,不能只進行常規的功能重建和愈合治療,還需要幫助患者恢復正常容貌和建立信心。在傳統的常規面部治療中,治療方法同對其他部位一樣,進行開放性損傷的急診處理,重點在于止血和消除創面。但隨著患者要求的提高,對于容貌的恢復也應和創面修復同樣重要,手術應該遵循無創原則。并且在修復損傷器官和消除創面時,需要盡量保留正常的組織,減少對容貌的變動[6]。在面部外傷患者中,有很多患者伴有顱腦等重要臟器或者其他部位的大血管損傷,所以在進行手術治療前,需要優先處理危及患者生命的損傷,將患者的生命體征控制在正常范圍內。面部位于呼吸道的上方,在受到損傷時有可能因為組織腫脹、血凝塊、口鼻分泌物、舌后墜等因素造成患者的窒息,所以對面部外傷患者不能只進行表面損傷的檢查,還需要對口鼻腔和呼吸道進行危險因素的排查,如遇到窒息情況需要行氣管插管或切開氣管來保證呼吸的順暢[7]。

綜上所述,透明質酸注射治療面部的皺紋和凹陷的臨床效果,是一種安全性較高、暫時性的面部填充劑,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馬曉泉,紀斌平,于紅偉,等. 透明質酸治療膝關節炎臨床效果觀察[J].實用骨科雜志,2010,13(1):47-49.

[2]Carruthers A, Careyw W, DE Lorenzi C, et al. Randomized,double-blind comparison of efficacy of two hyaluronic acidderivatives,restylane perlane and hylaform,in the treatment of nasolabial folds [J].Dermatol Sury, 2012, 31(11):1591-1598.

[3]Rao J,Chi GC,Goldman MP.Clinical comparison between two hualuronic acid-derived fillers in the treatment of nasolabial folds:hylaformversus rerestylane[J]. DermatolSurg,2011,31(11):1587-1590.

[4]Lowe NJ, Maxwell CA, Patnaik R, et al. Adverse reactions to dermalfillers: review [J]. Dermatol Surg,2009,31(11):1616-1625.

[5]Friedman PM, Mafong EA, Kauvar AN,et al. Safety data of injectablenonanimal Stabilized hyaluronic acid gel for soft tissue augmentation[J].Dermatol Surg, 2012,28(6):491-494.

[6]吳溯帆,石杭燕,嚴晟,等. 透明質酸在面部美容中的應用[J].中國美容整形外科雜志,2010,18(5):324-328.

[7]張夢菡.吳華.石杭燕.嚴晟.陳達.郭金才.潘蕾.吳溯帆 透明質酸注射矯正淚槽畸形[J]-中國美容整形外科雜志 2012(10):46-47.

[8]羅盛康.陳光平.李東妮 面部年輕化非手術治療策略[J]-中國美容整形外科雜志 2010(11):145-149.

[9]馬力.任沖.胡曉根.路會.馬海歡 醫用羥丙基甲基纖維素-透明質酸鈉溶液治療面部皺紋的臨床應用[J]-中國美容整形外科雜志 2010(3):13-15.

[10]田雅光.劉曉燕.陶凱.黃威.張倩 改良面部小切口脂肪墊懸吊除皺術[J]-中國美容整形外科雜志2012(9):34-37.

[11]李紅梅.閆國棟 生物醫用材料在注射美容填充中的研究進展[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 2011(8):44-46.

篇7

 

1、門診診室護理工作在門診部護士長領導下進行,并接受其業務指導。

2、門診診室護理人員要按時開診,堅守崗位,開診前必須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如檢查和補充各種表格、處方、血壓計、體溫表、壓舌板等。

3、護理人員要以病人為中心,認真負責接診病人,做到態度熱情,服務周到,耐心解答病人的詢問,不得冷落、歧視病人。

4、保持候診室及診室安靜和有秩序的工作環境,嚴格執行先掛號,后看病的原則,按掛號等級做好分診工作,避免多位患者圍觀候診,杜絕無號看病、不按秩序應診的現象。

5、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和無菌操作技術,診室內應保持清潔衛生,每天用消毒液擦洗桌子及地板。定期更換檢查床的床單、毛巾及工作服。

6、診室內各種物品要立冊登記,切實加強管理,貴重儀器要制定使用規則及保管制度。

護理例會制度

 

1、護士長例會

每月1次,由護理部主任主持,全院護士長參加,傳達上級指示,小結評價上周工作,布置本周重點工作。對護理質量進行分析及改進,統一護理標準,組織護士長學習,交流工作經驗,表揚護理人員中的好人好事。

2、全院護士大會

每年1- 2次,由護理部主任主持,全院護士參加,傳達上級指示精神,護理工作計劃和總結,介紹新業務、新技術和護理工作發展方向,開展學術交流和業務活動,護士素質教育,表彰先進。

 

護理查房制度

 

一、護理查房包括行政、業務查房

1、護理行政查房:重點查病區管理、崗位責任制、規章制度的執行情況,服務態度及護理工作計劃貫徹落實情況。

2、護理業務查房(包括教學查房):查基礎護理、專科護理工作及新業務、新技術開展情況,討論重癥護理或選擇有指導意義的病例,從病人的診斷、治療、護理效果及其互相之間影響,進行分析、評價,總結經驗,找出差距,制度出新的護理計劃。

二、護理部主任每月查房二次(行政、業務查房各一次),科護士長和護士長每月行政、業務查房各二次,做好查房記錄及資料保存,以便總結經驗。

病房管理制度

 

1、病區由護士長負責管理,科主任積極協助。

2、定期向病人宣傳講解衛生知識,根據情況可選出病員小組長,協助做好病員思想、生活管理等工作。

3、保持病房整潔、舒適、肅靜、安全,避免噪音,做到走路輕、關門輕、操作輕、說話輕。

4、統一病房陳設、室內物品和床位要擺放整齊,固定位置,未經護士長同意不得任意搬動。

5、保持病房清潔衛生、注意通風、每日至少清掃2次,每周大清掃1次。

6、醫務人員必須穿戴整潔,必要時帶口罩,病房內嚴禁吸煙。

7、病員被服、用具按基數配給病員管理,出院時清點收回。

8、護士長全面負責保管病房財產、設備并分別指定專人管理,建立帳目,定期清點,如有遺失應及時查明原因,按規定處理,管理人員調動時,要辦好交接手續。

9、定期召開病區工休座談會,征求意見,改進病區管理工作。

10、查房時病房內不得接待非住院病人,不會客,醫師查房時不接私人電話,病人不得私自離開病房。

病人入院、出院管理制度

 

一、入院制度:

1、病人入院由本院門(急)診醫師根據病情決定,憑醫師開具的住院證,按制度辦理入院手續。由住院處通知病區。

2、病人經入院處辦理入院手續后入院,如病情需要應按排護理人員護送。

3、在護送危重病人時應密切觀察病情,注意保暖,防止輸液或用氧中斷。注意外傷者,以確保安全。

4、病房護士接到住院處通知后,應即準備床位和用物,對急診手術或危重病人,須立即做好搶救準備工作。

5、病房護士應向病人介紹住院規則及病房有關制度,協助病人熟悉環境。護士須及時測量病人的體溫、脈搏、呼吸、血壓,主動了解病人病情、心理狀態和生活習慣等。

6、由護士通知負責醫師檢查病人并及時執行醫囑。

7、急危重病人可以由急診科電話通知病區或手術室后直接進入病區(手術室)搶救或治療后,再補辦有關手續。

二、出院制度:

1、病人出院由主治醫師以上負責醫師決定,護士應將醫師決定的出院日期預先通知病人及其家屬,以便做好出院準備。

2、病區護士根據醫囑給病人辦理出院手續。

3、病區護理人員取得病人出院結帳清單后,協助其整理物品,并清點收回病人住院期間所用的醫院物品,將出院后需服藥品的處方、出院證明書交給病人或家屬。

4、做好衛生宣教及出院指導工作,主動征求病人或家屬對醫療、護理等方面的意見。

5、病情不宜出院而病人或家屬要求出院者,醫師應加以勸阻,如說服無效,應報上級醫師和科主任批準,并由病員或其家屬簽字,應出院而不出院者,通知有關部門或所在單位接回或送走。

6、護士要及時清潔病人床位物品,傳染病人用物需進行終末消毒,注銷各種卡片,整理病歷。

 

治療室工作制度

 

1、保持室內整潔,布局合理,做完一次處置都要隨時清理,每天空氣消毒一次,除工作人員治療患者外,其它人員不許在治療室內逗留。

2、各種藥品分類放置,標簽明確、明顯,字跡清楚,污染物與無菌物品應分別放置,消毒液應按時更換。

3、器械物品定數量放在固定位置,如有損耗及時補充,嚴格交接手續。

4、嚴格按無菌技術操作原則執行,進入治療室必須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及口罩。

5、激光、短波、穿刺等治療中使用的藥品、針劑和麻醉劑,均應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并詳細登記,嚴格杜絕醫療差錯、糾紛的發生。

6、進行各種治療時,須思想集中,認真執行操作規程及查對制度。

7、工作人員相互團結、相互協作、共同做好工作。

8、做好每天的統計工作。

 

換藥室工作制度

 

1、本室工作人員應熟練掌握換藥操作技術,了解傷口情況,動作輕柔,以保護健康的肉芽組織,保持引流通暢,保證換藥效果。

2、換藥室內各項用物、藥品應定點放置,定時 清點和補充。

3、嚴格執行清潔消毒隔離制度及無菌操作規程,防止交叉感染。

(1)工作時衣帽整潔,換藥前洗凈雙手,戴好口罩帽子,每換藥1人用消毒水洗手1次,根據換藥人次的多少,每班換消毒水1—2次。

(2)室內應隨時保持整潔,空氣流通,光線充足,每日上下班前濕式打掃1次,每日用消毒水拖抹地面2—3次,開窗通風1次,每周大清掃1次,每月空氣培養1次,結果存檔備查。

(3)有菌物與無菌物嚴格分開放置,標記明顯,所有換藥用物(除繃帶外)均須保持無菌,注明滅菌日期,按規定及時消毒,非本室物品一律不得帶入室內,非本室工作人員不得進入。

(4)換藥用具做到一人一份,用后按消毒——清潔——滅菌的程序及時處理。

(5)換藥時堅持先換無菌傷口后換感染傷口的原則,凡感染傷口用后的物品要另行處理,其敷料要焚燒,室內要做消毒處理。

(6)浸泡器械的消毒液,每周更換2次,其容器每周清潔滅菌2次,各種敷料罐每日滅菌1次。

(7)無菌藥液(生理鹽水及其它藥液)開瓶后須注明日期與時間,超過1天后廢棄。

(8)污物桶隨時蓋嚴,每日傾倒1—2次,用消毒水浸泡,洗凈備用。

 

注射觀察室工作制度

 

1、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和同情心,對病人一視同仁、態度和藹、有問必答。

2、各種注射均按醫囑執行,必須詢問過敏史,并按醫囑做好注射前的藥敏試驗。

3、嚴格執行查對制度;三查:備藥前查、備藥中查、備藥后查;七對:對編號、姓名、藥名、劑量、濃度、用藥時間和方法;一注意:注意用藥后反應。

4、檢查藥品質量,有無變質、渾濁、包裝瓶有無裂痕、藥品和無菌物品的有效期。

5、嚴格無菌操作規程,操作時應戴口罩、帽子,操作前應該洗手。

6、必備搶救藥品,器械放于固定位置,定期檢查,及時補充更換。

7、保持室內整潔,每天定期做空氣消毒,紫外線消毒一小時。

8、使用過的一次性用品按處理常規進行銷毀。

治療室消毒隔離制度

 

1、室內清潔整齊,物品、藥品定點放置,無私人物品。

2、已消毒和未消毒物品,嚴格分開放置,柜內整潔,消毒物品有專柜專人負責。

3、消毒物品均用標記注有效日期,無過期包。

4、進行治療前徹底洗手、戴口罩帽子,一切操作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范。

5、使用過的針筒針頭用2%戊二醛消毒液回抽拉開針栓吸入消毒藥液后,浸泡30分鐘。

6、一次性輸液器、針筒、針頭浸泡于2%戊二醛消毒液加蓋30分鐘后銷毀。

7、持物鉗盛于0.1%器械消毒液內浸泡,消毒液占罐2/3,并加蓋。

8、注射治療盤,止血帶每日治療結束后,用2%戊二醛消毒液浸泡30分鐘后洗凈備用。

9、室內臺面用2%戊二醛消毒液每日二次擦拭,地面用含1000mg/L有效氯的消毒靈拖地面二次。

10、治療室每日二次紫外線空氣消毒一小時,每月空氣培養一次,并有記錄,污物洗消后毀形銷毀。

11、CO激光手柄使用一次性薄膜手套套住,使用完后去除一次性手套,并用2%戊二醛消毒液擦拭。

門診導醫工作制度

 

1、門診導醫人員必須熟悉本院、本門診各科就診情況及常規開展項目情況,保證能正確引導病人就診。

2、導醫人員必須佩帶胸卡,做到儀表端莊,衣著整潔,必須準時上下崗,不串崗、不脫崗、不閑談。

3、要熱情主動接待病人,禮貌待人,有問必答,百問不厭,主動介紹醫院概況、醫院設備及門診各科情況等。

4、經常巡視大廳,引導患者掛號、候診、檢查,為病人免費提供開水及一次性水杯。

5、見殘疾人、高齡老人、久病體弱患者應主動接待,對用擔架抬來的急危病人,應立即協助送急診處理。

 

護士值班制度

 

1、值班人員應嚴格遵照醫囑和護士**排,對病員進行護理工作。

2、交班前,護士長應檢查醫囑執行情況和危重病員記錄,重點巡視危重病員和新病員,并安排好護理工作。

3、應建立交班本,交班人必須將病員總數、出入院、死亡、轉科、手術和醫囑及執行情況,常用毒劇藥品、急救品和其他醫療器械與用品是否損壞或遺失等情況,向接班人交待清楚后再下班。

4、交班前,在班護士應完成本班工作。

5、接班護士應詳細閱讀交班簿,了解病員動態,然后由護士長陪同重點巡視病員作床前交接班,交班者應給下一班做好必須用品的準備。

6、護理人員要做到:

(1)四輕:說話輕、走路輕、操作輕、開關門輕。

(2)十不:不擅自離崗、不違反護士儀表規范、不帶私人用物出入工作場所、不在工作區吃東西、不接待私人會客和打私人電話(急事除外)、不坐私車、不打瞌睡或床聊、不與患者及探陪人員爭吵、不接受患者禮物、不利用工作之便謀私利;

(3)十不交接:①衣著穿戴不完整不交接;②危重患者搶救時不交接;③病人轉科未處理不交接;④皮試結果未觀察未記錄不交接;⑤醫囑未處理不交接;⑥床邊處置未做好不交接;⑦物品數目不清楚不交接;⑧清潔衛生未處理好不交接;⑨未為下班工作做好用物準備不交接;⑩交班報告未完成不交接。

住院醫師值班、交接班制度

 

1、病區實行早班集體交接班,每天早晨由負責主治醫師(或總住院醫師)或護士長召集全病區醫護人員及衛生員開晨會,由夜班護士報告晚夜班情況,醫師或護士長報告病房工作重點和注意事項,經管醫生提出新病人及重點病人之診療、手術及護理要點。交接班時必須衣帽整齊、注意力集中,交接班者在未完成交班前,不得離開病房。每次晨會不得超過半小時。

2、交班基本要求:

(1)醫師交班時,應寫好必要的記錄,危重病人應在床頭交接班。        

(2)交接班時要求認真、仔細,交接班后發生的問題,概由接班者負責,不得推諉。

 

病房治療室工作制度

 

1、治療室必須隨時保持清潔,隨手關門。每日用消毒水做平面清潔2次,消毒水拖抹地面1~2次,抹**把等清潔工具要專用,每日開窗通風2次,紫外線照射2次,每月空氣培養1次,結果存檔備查。

2、工作人員進入室內應穿戴工作衣帽,操作及接觸無菌物品時必須先洗凈雙手,戴好口罩,每做完一次操作,用消毒水洗手或消毒毛巾擦手1次,治療臺在使用前后均要用消毒水抹1次。

3、除工作及治療患者外,其他人不許在室內逗留,一切私物均不得放于治療室內。

4、室內物品定位放置,用后及時補充及歸原,隨時保持整潔,無菌物品與有菌物要嚴格分開,標志明顯。

5、各類藥品分類放置,標簽清晰,毒、麻、限、劇、昂貴藥應加鎖保管,嚴格交接班。

6、所有無菌物品必須注明滅菌日期,超過1周未用者須重新滅菌,敷料貯槽等視其使用次數的多少,每天消毒1次。

7、所有消毒浸泡液配制要準確(備有量器),并隨時保持其清潔度與所需濃度,每周測定濃度1~2次,無菌容器及皮膚消毒瓶要隨時蓋嚴,每周清潔消毒1次,各浸泡容器應專用。

8、無菌持物鉗浸泡液每周更換2次,無菌藥液(如生理鹽水等)開瓶后必須注明開瓶日期與時間,超過1天不得再用(夏天及靜脈用藥不超過4小時)。

9、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程,注射時堅持一人一針一管,不論單次或集體注射,均需用鋪有無菌巾的注射盤,盤內無菌巾每日更換一次,注射藥一律在治療室內抽吸。

10、嚴格遵守隔離消毒制度,防止交叉感染,一切物品用后按消毒——清潔——消毒的程序處理,污物桶隨時蓋嚴,每日傾倒2次,刷洗2次。

11、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嚴防差錯事故。

 

搶救室工作制度

 

1、參加搶救人員必須全力以赴,明確分工,緊密配合,堅守崗

位, 嚴格執行規章制度。根據情況及時給氧、吸痰、測量血壓建立靜脈**、人工呼吸、胸外按摩等。

2、嚴密觀察病情,記錄要及時詳細,用藥處置要準確,對危重

病人應就地搶救,待病情穩定后才能移動。

3、嚴格執行夜班制度,日夜班應有專人負責,對病情搶救經過及各種用藥要詳細交代,新用藥品的安瓿經二人核對后方可棄去,口頭醫囑執行時應加復核,及時與病人家屬及單位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