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與智能時代范文

時間:2023-10-30 17:31:2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老人與智能時代,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老人與智能時代

篇1

腎結石常令患者痛苦不堪?!睹谀驅W學報》刊登一項研究發現,檸檬酸鹽不但能綁定尿液中的鈣,防止鈣沉積形成結石,還能防止更多結石的形成。檸檬酸鹽可以通過不同方式獲取,但在檸檬中含量格外豐富。對藥物不耐受的患者來說,飲用檸檬汁最好。

《泌尿學學報》刊登另一項研究建議,每天取適量檸檬汁,以2:1的比例用檸檬汁兌水飲用,效果良好。檸檬汁稀釋后味道更好,尿液量也會大大增加。務必牢記:尿液越濃,腎結石危險越大。

稍胖的老人壽命更長

許多老年人都深受三高問題的困擾,尤其是那些肥胖的老年人,因此,人們覺得老年人還是瘦點比胖點好,就像那句俗語說的:“千金難買老來瘦”。但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老年人胖點要比瘦點好,甚至稍胖的老人壽命更長。

研究發現,只有肥胖超過標準體重35%~40%時,才容易導致疾病發生,體重稍微超過正常值其實更有益于健康長壽。因為胖人的皮下脂肪層較厚,抗寒、抗病能力比瘦人強,更經得起疾病的“折磨”。而瘦人抵抗力相對較弱,對環境的適應性差,特別是對流感、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急性傳染病,都比胖人的發病率高,而且預后差。研究還發現,60~70歲的老年人肌肉開始出現萎縮,男子每10年萎縮4%,而婦女則可能達到6%。女性如果從50歲時體重顯著減輕的話,更易發生骨折,尤其是髖關節骨折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另外,體瘦者內臟下垂的發病率很高,最明顯的是胃下垂。

睡眠時間和次數可能由基因決定

研究發現,人們睡眠持續時間或者次數很大程度上是由遺傳基因決定的。保證睡眠有兩個很重要因素:睡眠時間和睡眠質量。大約有1%~2%的人表示,他們從小就很嗜睡,幾乎每晚至少都要睡足10個小時。這樣的“嗜睡者”其實是正常的,他們每天都需要足夠長的睡覺時間才能讓身體機能正常運行。相比其他人,他們如果睡眠不夠,免疫機能更容易受損。

專家總結喝酒傷身時刻表

飲酒過量有害健康。英國《每日郵報》最新載文,刊出了多位專家總結出的不同時間點酒精對人體的影響。

晚上8點:飲酒后最易興奮。一杯酒下肚就會提高多巴胺、血清素等4種可以使大腦產生欣的化學物質水平。

晚上10點:酒后口無遮攔。飲酒兩小時后,自信心會倍增,但判斷力更差。

晚上11點:最不適宜喝威士忌。

午夜12點:女性醉酒更快。女性脂肪多,水分少,加之女性體內處理酒精的肝臟酶水平低,因而更容易醉酒。

凌晨2點:酒后大吃燒烤很危險。酒后燒烤吃得多,容易誘發嘔吐,甚至胃出血。

凌晨4點:影響睡眠。過量飲酒使人很難進入深睡階段,起夜次數多,醒來仍覺疲倦。

上午7點:酒后脫水導致頭痛。即使半夜之后沒再喝酒,血液酒精水平和脫水也可能導致頭痛等宿醉癥狀。

上午9點:油炸食物加重宿醉癥狀。酒后沒睡好會導致醒來時血糖偏低,想吃油炸食物。但這又會刺激胃酸過度分泌,導致胃部不適。

上午11點:感覺最難受。由于肝臟、腎臟等器官都忙于處理酒精,11點是宿醉最難受的時候,更容易抑郁、焦慮和易怒,體溫增加、心跳加快且血壓升高。

下午1點:身體開始恢復。此時,宿醉影響減退,身體開始恢復,但仍會感覺沒睡好或胃部不適。

頭發可記錄情緒

加拿大科學家發現,頭發中包含一種反映壓力大小的激素皮質醇,這種皮質醇的信息可以在頭發中保留至少6個月。因此,頭發可以告訴你,過去半年多你過得輕松還是緊張,經受了多少壓力。

即便頭發脫離了身體,這種信息依然會被保留。從不同時間段生長出的頭發,可以反映出那個時間點你的身體經歷過什么樣的變化,如受精神打擊、毒物侵襲等。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只要一直留著頭發不剪,過去就一直如影隨形。如果說頭發是過往壓力、情緒的鮮活記錄,那么,通過剪去長發來剪斷牽掛,還真有一定的科學依據。

科學家找到“老年癡呆癥抗體”

新近出版的《美國科學院學報》刊登一項最新研究宣稱,紐約倫斯勒理工學院研究人員已經研究并造出了一種“老年癡呆癥抗體”。這種“老年癡呆癥抗體”可以中和會導致老年癡呆癥的有害蛋白質――“β-淀粉樣蛋白”。科學家表示,這項新研究還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帕金森癥等復雜疾病的病理,同時也有助于研究出可治療多種疾病抗體的新藥物。

蘑菇炒蛋有助預防胰腺癌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富含微量元素硒和鎳的飲食,比如蘑菇炒蛋,有助于預防胰腺癌。

研究人員發現,高水平的硒、鎳可以降低胰腺癌風險。富含鎳的食物包括蘆筍、蘑菇、梨、豆類和茶;富含硒的食品包括巴西堅果、葵花子、雞蛋和多脂魚類如金槍魚和沙丁魚。而高濃度的鉛、砷和鎘可促進患病幾率,煙草中就含有鎘。數據顯示,吸煙者占胰腺癌患者的三分之一。專家推薦,雞蛋富含硒,而蘑菇中富含鎳,因此,將兩者結合起來的蘑菇煎蛋卷,或者蘑菇炒蛋可起到預防胰腺癌的作用。不同種類的蘑菇都有此作用。

睡眠不連貫損害長期記憶

美國的一項新研究顯示,如果只是睡眠時間充足,但睡眠時常中斷,有可能會損害長期記憶。

研究者運用光遺傳學技術,改變小鼠的特定腦細胞。當小鼠入睡后,研究人員向它們的大腦發射光脈沖,打斷小鼠的睡眠但不影響其總體睡眠時間。在如此持續干擾一段時間后,研究人員將小鼠一只只單獨放入實驗箱,每個箱內放有兩件物品,其中一件是小鼠早已熟識的舊物,另一件是小鼠此前沒見過的東西。如果小鼠能連貫睡眠,那么它觀察新物件的時間比舊物長。

實驗結果顯示,那些不連貫睡眠的小鼠對新舊物品的觀察時間和興趣相同,這說明小鼠的長期記憶受到影響。研究者由此認為,無論睡眠總時長或深度如何,一段最低限度的連貫睡眠對強化記憶至關重要。

吸煙者多吃梨能降低患癌風險

篇2

塔米118型/218型智能機器人是中國目前唯一批量化生產、具有高度實用性、已經商品化的網絡化家庭或辦公智能機器人,在國際上亦處于領先地位。

智能家居簡介

“智能家居”是以住宅為平臺,集系統、結構、服務、管理、控制于一體,利用先進的網絡通訊技術、電力自動化技術、計算機技術、無線電技術,將與居家生活有關的各種設備有機地結合起來,通過網絡化的綜合管理家中設備,來創造一個優質、高效、舒適、安全、便利、節能、健康、環保的居住生活環境空間。

它是從上世紀80年代興起于歐美和日本,并在90年代末進入國內,經過十年的孕育與發展,特別是伴隨住宅產業的進步,智能家居系統在中國已經顯示出了強大的發展機遇。預計到2010年,中國智能家居市場將會達到800億元人民幣,將為數字芯片、智能家居集成、軟件開發、網絡設備、網絡運營等方面的商家帶來巨大商機。

目前智能家居行業的困擾

智能家居行業雖然前景良好,近十年里蓬勃發展,但是也面臨著幾個方面的困擾:

首先,智能家居系統缺乏集中控制能力。由于缺乏規范的、統一的行業標準,使得各個廠家生產的多種子系統之間相互獨立,關系較松散,關聯性較低,使得整個智能家居系統缺乏一種集中控制能力。當用戶選擇同時安裝多種子系統時,操作變得異常繁瑣,經常會出現用戶使用多個遙控器操作不同的子系統等情況。

其次,智能家居系統交互手段匱乏。目前智能家居系統在手動控制方面基本上都采用的是遙控器+開關的控制方式,不能改變用戶依然使用【尋找遙控器+遙控器控制】這種老式的控制方式,使得智能家居系統的易用性大打折扣。

第三,智能家居系統缺乏智能交互能力。顯然在目前的智能家居系統中,如果用戶預先設定了23點書房燈光關閉,則23點到來的時候,無論用戶是否還有工作沒有結束,系統都會關閉燈光。當用戶臨時有工作沒有完成時,將面臨書房燈光自動關閉的尷尬。即智能家居系統缺乏智能交互能力,不具備與用戶做確認性的交互能力。

第四,智能家居系統建設成本疊加。目前為了實現每個房間都具備某些共用的功能,就需要在每個房間都安裝同樣的設備,造成建設成本疊加,限制了智能家居系統成本優化的能力。例如背景音樂系統就需要在每個房間都安裝高品質的音箱,安防系統需要在每個房間安裝至少一個攝像頭。這些重復的設備造成了建設成本的嚴重疊加。

機器人技術在智能家居中的應用

隨著圖像處理,語音處理,傳感器技術,自動控制及計算機處理能力,無線網絡技術,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目前機器人已經進入了智能機器人的時代。

智能機器人的主要功能包括有自主移動能力,避障能力,人臉記憶與識別能力,運動檢測能力,語音交互能力,皮膚感知能力,聲音監測與定位能力,網絡通信能力等等。這些豐富的智能化的功能,將使得智能機器人與人間的交互變得更加方便,為人類提供的服務將更加豐富。

當將機器人技術引入到智能家居系統中時,可以與智能中心進行通信,如圖1,將極大的改變和提高智能家居系統在集中控制能力,交互手段,交互智能性和控制成本疊加方面的能力。

首先, 機器人可作為家庭中的小管家隨時待命,用戶可以通過豐富的語音命令,直接向機器人下達指令控制家居系統運轉。即便用戶剛剛回到家里,手中沒有智能系統的遙控器,則依然可以向機器人說出指令,完成系統的控制。同樣,當用戶預先設定的關燈指令到達時,機器人小管家則會首先詢問用戶是否要關閉燈光,當機器人小管家得到肯定的答復后,才會控制智能家居系統關閉燈光。否則將不再關閉燈光。

通過一些必要的設置,機器人可以隨時向用戶提供諸如天氣預報,新聞,股票,用戶Email和用戶手機話費等信息,并通過機器人自身強大的語音能力將文字讀出。甚至可以做到與智能家居系統高度整合,通過智能家居系統獲取水,電,天然氣的實際使用信息,提前給用戶警示。

其次,機器人強大的行走能力。例如,機器人通過自身的移動行走能力,使得用戶可以遠程控制機器人在家中巡視,用戶可通過機器人自身的攝像頭觀察到家中的全部情況。這樣一只在機器人身上的攝像頭則代替了用戶家中每個房間的固定位置的攝像頭。同樣每個房間的音響也可以被機器人上的一套所替代。機器人通過替代成本的方式大大降低了智能家居系統的成本。

隨著機器人技術的發展,當機器人能夠順利的自主爬坡,上下樓梯時,將大大豐富機器人在各種家庭環境中的適應能力。當能夠識別更多的語音命令時,與人類自由聊天,進行家人關愛等情況也不再遙不可及。

塔 米

作為中國第一款商業化,產品化的高性能智能機器人,塔米118A型機器人集成了中文語音識別/語音合成,圖象識別,互聯網技術,人工智能,自動控制等多種先進技術。它不僅僅能實現人類的聽、說、讀、看、行走等功能,還能感知人類皮膚的接觸,聲音源自動定位,通過互聯網永遠在線通信,以及多臺機器人協同工作等先進技術能力。

塔米118H型智能機器人是基于塔米118A平臺開發的智能家居的專業版。它具備了本文中所述的機器人在智能家居中的所有應用功能,強大的語音交互能力,使得用戶可以方便的和它進行各種交互和控制。精準的位置定位,避障和行走能力,使得機器人可以在家中自主的移動進行視頻監控,豐富智能家居系統的安防系統。具備強大網絡能力的她,可以很方便的成為家庭的信息中心,不僅僅獲取天氣預報等信息,還可以提醒用戶Email信息,手機話費信息。通過標準協議可以獲取智能家居系統中水,電,天然氣的使用情況,給用戶以告警。

塔米118H更加突出人性化設計,讓智能機器人真正成為家庭中的一員。塔米118H具有很高的智能性,能像人一樣自由說話,能聽懂200多個中文句子,通過“眼睛”可以識別主人和物體并說出他們的名字,能夠自動繞開障礙物自由行走,“饑餓”的時候自動回去充電;更有意思的是,塔米機器人還具有開心、生氣、憤怒等不同的情緒特征,開心的時候能吹著口哨散步,生氣的時候很多“指令”都裝作聽不懂,直到你哄他高興了為止。

除此之外,塔米118H智能機器人可以提供傳統智能家居之外更多的功能:

塔米功能一:家庭的安全衛士設置好監視點后,塔米智能機器人可24小時在家中自動巡邏,像個衛兵一樣保護家人的安全。 當發現陌生人闖入時,會發出警報,并對陌生人拍照,以彩信的方式發送到主人的手機上,同時通過網絡上傳到服務器保存,以備查詢。收到報警信息后,您可以在任何地方通過計算機或手機連接到家中的塔米,遙控塔米在家里自由行走,實時查看家中變化。塔米還可以在家中指定地點錄像或者邊巡邏邊錄像,實時上傳到網絡上供主人查看。

塔米功能二:老人看護家中老人只要佩戴腕表式監測儀,塔米就可以24小時不休息的監測老人的血氧和脈搏變化,無論是日?;顒舆€是睡眠休息,當老人身體出現異常時,塔米就會立刻趕到老人身邊做出語音提醒,并給其家人發送報警短信;收到短信后,可以方便的使用計算機或3G手機連接家中的塔米,并通過塔米與老人進行視頻對話,及時做出處理;出差在外的時候如果擔心家中老人的健康,隨時可以通過發送手機短信給塔米,查詢老人最新的血氧和脈搏值。

塔米功能三:兒童伴侶和教育塔米能聽懂多達200多個句子,且可以用幽默個性的語言與家人聊天對話;可以識別物體和人像,并可以用中英文念出物體和人的名稱,孩子可以通過與機器人交互方式學習。

展 望

家庭智能機器人作為一個新興的快速發展的產業,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已成為國家“十一五”發展規劃的扶植重點。按照韓國信息通信部的計劃,到2013年,韓國每個家庭都能擁有一臺機器人;而日本機器人協會預測,到2025年,全球機器人產業的“蛋糕”將達到每年500億美元的規模!隨著技術的發展,機器人的功能將高度專業化;隨著價格逐漸降低,達到普通消費者能夠承受的水平,智能機器人將深入千家萬戶。它們極有可能使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家用智能機器人將成為未來數字家庭的主導,而我們也即將步入到全新生活方式的機器人時代……

Tami小貼士

個人檔案

姓名:塔米英文名:Tami

身高:45cm體重:7kg

篇3

一、城市空巢老人的居家養老模式

養老模式是指養老經濟供給、養老服務來源及養老地點上所具有的特征與存在形式。家庭養老是老年人生活在家中,由家庭成員(如配偶或子女)提供養老資金和養老服務;機構養老是老年人生活在養老機構中,由家庭、政府或社會提供養老資金,由機構提供養老服務;居家養老是老年人生活在家中,由家庭、政府或社會提供養老資金,由社區提供養老服務。

二、城市空巢老人居家養老中的互助服務

互助養老作為一種養老思想,在儒家的大同思想中早有體現。孔子在《禮記禮運篇》中提到的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鱷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可以看作是我國古代互助養老的思想淵源。

(一)搭伴養老

搭伴養老的實質是男女互助,具體是指男女老人在不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情況下生活在一起,實現晚年相互照料的一種生活方式。搭伴養老既是一種準婚姻模式,也是一種養老模式。由于財產制度、親子關系、社會政策等方面的障礙,老年再婚之路困難重重。

(二)輕老互助

輕老互助是指年紀較年輕的低齡老人與年紀較年長的高齡老人結成互助小組,由低齡老人為高齡老人提供養老方面的幫助;而等到低齡老人成為高齡老人之時,再與比他更年輕的低齡老人結成互助小組,接受下一代的低齡老人為其提供的養老方面的幫助。如此代代循環,成為一種可持續的互助養老形式。

(三)精英與大眾互助

精英與大眾互助是指精英老人和大眾老人結成互助小組,精英老人帶動大眾老人,大眾老人支持精英老人,實現養老過程中的互動與互助。意大利社會學家帕祟托認為,精英就是那類在自己的活動領域中具有最高指數的人。

(四)鄰里互助

鄰里互助是指在空間距離上住得比較近的幾家老年人結成互助小組,在日常生活中互相幫助,相扶相攜,共同面對和解決養老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老年人尤其是高齡老人大都腿腳不便,活動區域相當有限,基本限定在以自家為中心的一個很小的圈子里。因此,距離自己最近的人往往是自己最常交往的對象,也是最能在第一時間給予自己幫助的人。

三、城市空巢老人居家養老中的智能服務

1991年,美國麻省理土學院的Kevin Ash-ton教授首次提出了物聯網的概念,人類從此步入了一個萬物皆可通過網絡互聯的高科技時代。物聯網是通過二維碼識讀設備、射頻識別(RFID(RFID+互聯網)裝置、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氣體感應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連接起來,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

(一)生理指標監測

進入老齡階段以后,反映人體健康狀況的各項生理指標都開始偏離正常水平,機體自身對致病因子的抵抗能力和免疫能力隨之減弱,整個機體存在極大的不穩定性。因此,建立在物聯網基礎之上的空巢老人居家養老智能服務,首先就要對空巢老人的各項生理指標進行實時監測,以防止身體健康意外狀況的發生。為此,可以通過將體溫、血壓、心率、心電、血糖等傳感器植入老年人可穿戴的服裝、腕表中,對空巢老人的各項主要生理參數進行隨時隨地地監測,同時將傳感器連接到ZigBee模塊,形成生理指標監測感知節點,將監測到的各項生理參數通過無線網絡發射到智能養老平臺網關中的ZigBee協調器。ZigBee協調器與手機、平板、電腦等智能終端節點相連接,構成一個星形結構內部網絡,并可通過Internet實現與外網的通信。

(二)人身安全監護

由于老年人身體的形態、結構和功能呈現出不斷衰退的趨勢,對外界環境的感知能力和適應能力隨之降低,對危機事件的反應能力和處理能力隨之鈍化。例如,老年人極易發生跌倒,可以在空巢老人穿戴的衣服、鞋子里植入三軸加速度傳感器、陀螺儀及腳底壓力傳感器等跌倒傳感設備,并將各種跌倒傳感設備與ZigBee模塊進行連接,生成意外跌倒檢測感知節點(霍宏偉、張宏科,2011)。各種跌倒傳感設備將采集到的空巢老人意外跌倒數據信息,通過無線網絡發射到ZigBee協調器,并通過以太網卡及GSM/GPRS模塊將相關信息發送到手機、平板、電腦等智能終端,實現對空巢老人意外跌倒的實時監護。智能養老平臺一旦發現空巢老人有意外跌倒現象發生,立刻通過GPS/AGPS進行定位,并聯系相關人員前往提供幫助或救護。由于一人獨居或僅與老年配偶共同居住,空巢老人在家中也極易發生各種人身意外。因此,可以在門口的對講機內植入攝像頭和語音芯片等圖像和聲音傳感器,并與ZigBee模塊相連接生成可視對講感知節點,采集來訪者的圖像和語音信息,方便空巢老人通過以上信息對訪客進行識別,確認熟悉或安全后再為其開門。在房屋內部的不同角度、位置可以植入相應的意外發生傳感器,如廚房植入可燃氣體傳感器、浴室植入水溫傳感器、房間植入溫度濕度傳感器、門窗植入玻璃破碎傳感器、地板植入跌倒傳感器、床邊植入墜床傳感器等,此外還有幕簾式紅外防盜探測器和火災探測器等自動報警系統,并將以上傳感器與ZigBee模塊相連接,形成相應的意外感知節點,采集空巢老人的意外發生數據信息,通過ZigBee協調器發送到智能終端,實現對空巢老人人身安全的實時監護。

(三)養老服務遠程呼叫

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老年人日常生活的自我照顧能力日常獨立生活能力日益下降,對他人的依賴性越來越強,生活服務需求的種類越來越多。但是,由于生理功能的老化,老年人的行動能力日益受到限制,依靠自己逐個找多樣化的服務十分不便??粘怖先丝梢愿鶕约旱膶嶋H需求,選擇所需的養老服務,如生活照料、家政服務、疾病看護、精神慰藉、法律援助等,通過智能終端上的相應按鈕,在家中向智能養老平臺發送服務需求信息。智能養老平臺的工作人員通過空巢老人智能終端和服務平臺的對接,對其服務需求做出應答,采用GPS/AGPS技術對空巢老人進行定位以確定其具置,然后根據距離遠近和服務類型為其安排相應的服務人員,并采用射頻識別技術(RFID)來對服務人員的身份進行自動掃描識別,確保服務人員的安全可靠,為空巢老人提供上門服務。

篇4

高速信息化的時代,也是資源面臨枯竭的時代,面臨著資源問題、環境問題的日益加重,傳統工業設計的高消耗的發展模式被人們重新思考,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興起,制造業變為經濟競爭的至高點,我國的產業也在轉型升級的過程中,互聯網、智能化愈發與傳統行業搭鉤,產業變化之大,已在每一個從業者內心產生共鳴。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也逐漸被設計乃至社會各個層面接收。產品設計領域的從業者也在研究如何提高產品的可持續性,提高資源利用率,追求最佳的可持續方案。

關鍵詞:

產品設計;可持續;福祉;系統

一、產品設計的思考

一件設計作品,一般存在兩種評價方式。一來人們認同這件產品,給予高度的評價,認為設計師創造了一件革命性的產品,滿足眾多需求,并獲得眾多的設計獎項。二來是設計作品最終并沒有因難以分解而進入垃圾處理廠,而那里總是有童工冒著受傷的危險在工作。這兩種評價都對,我們在很多設計成果中也能看到。如今設計師們都知曉產品應滿足生態的容納度,他們也知道應該通過產品幫助人們意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但在實際的操作中總會遇到各種分歧。我們可以思考可持續在設計中的意義?它向公眾傳達什么?是否妥協?如果可以,那又讓步多少?因此在設計實踐中,依然有很多截然不同的觀點。我們可以看到,設計產品遇到的問題,產品上市引發的問題如此之多,每一個環節都將作為重要的考量。小到牙刷,大到復雜的電器、汽車、復雜的交通系統,將可能遇到更大的障礙,如涉及的企業、公司,不同的利益體等。產品談可持續性,依然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二、產品設計的趨勢

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進入了后工業時代和互聯網時代,產品的技術、功能、追求也在發生著變革。

1、國際化

蘋果公司的成功告訴世人,整合現有的資源將提高產品的開發效率、生產效率,以及提供相應的技術支持。產品的國際化合作,同時帶動相關附屬產品的發展,如三方的服務公司。小米、華為、中興等本土公司逐漸與國際接軌,華為在國外份額已超過諾基亞西門子,成為全球第一大通訊設備制造商。產品的國際貿易包括傳統商品以及高科技產品,還有以非物質形式存在的服務產品。產品國際化同時加強了文化的交流,如阿萊西2015年清宮系列產品,將清朝服以卡通的形式運用到廚房用具設計,間接的傳播中國文化。

2、理念的變革

當代產品設計從對功能的追求上升至對生活理念的探討,產品不當停留在現有的科技上,逐漸探索合理、公平、健康的生活理念。理念是現有生活方式的延伸,產品設計則是對其物質化。一線城市出現的樂活生活館,如人們對飲食類、生活類、育嬰類產品的熱捧,表明公民心理訴求的提升,對健康、快樂、環保、可持續的樂活生活理念的追求,而這些又繼續影響產品設計的思路及理念。

3、系統化設計

系統是包括人-物-環境的整合,多種要素及其相互作用下的產品更符合社會的發展規律。之前的設計趨勢由“物”轉向“人”,系統化設計將人做為要素納入系統,協調人與物、人與環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并通過整合和配置系統中的各種資源從而達到利益最大化?;ヂ摼W時代下隨著交互科技的發展,以物質為載體的部分產品逐漸被虛擬化的數據所代替,如近兩年眾多科技公司開發VR技術。數字化逐漸成為系統設計中重要的一部分。

三、產品設計的可持續發展

1、公司企業的責任感

企業生產大量的產品,從設計、取材、模具制作、銷售運輸各個環節都在跟環境溝通、跟社會交流,日益增長的環保意識驅使人們購買環境友好型商品,企業在帶給消費者優秀的產品的同時,必須兼顧對環境的影響,對此承擔責任。拿碳排放量來說,在數以億計的產品銷售世界各地,大量的資源消耗勢造成大量的污染,企業必須嚴格的控制碳排放量,計算方面就不單指制造產品產生的污染,運輸、使用、循環再利用過程造成的污染也必須在計量范圍之內。在制作工藝上,研究清潔高效的技術不僅能生產環保綠色的產品,同時也能創造美好的環境。供應商方面也應當與企業更多的交流,研究可再生能源技術,更多的使用太陽能、風能等,走綠色低碳的發展道路。

2、執法部門的監管

綠色環保道路未必影響發展,曾發生過大規模的光化學煙霧事件的洛杉磯,城市車輛從1970年至2010年增長了三倍,但汽車尾氣排放卻降低了75%,他們怎么做到的。為了治理污染,加州制定了嚴格的機動車標準,環保部門有權力抽查任何新車,可以從用戶手中直接抽查十二萬英里之內的在用車輛,一旦發現廠家違規,要從出廠當天開始,每一天罰處兩萬五千美金,環保部門有權力要求車企召回全部問題車輛。公眾方面45%的人不愿配合,10%的人完全拒絕,但是執法嚴格的話,還是能夠管住絕大多數人,人性都是差不多的,那些少數人還是愿意遵守來防止自己被抓。政府的角色是制定好標準之后,保證整個市場的公平競爭,競爭本身就會贏得市場。

3、產品的社會福祉

福祉的釋義包含幸福、利益、福利、健康、快樂、祥和以及安全等。產品福祉要惠及人類健康和幸福,更要惠及更廣大社會底層群眾,惠及老人、兒童、孕婦、殘疾人等弱勢群體【1】。如今智能手機在人們的生活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人們用它交流、獲取資訊、購物,幾乎囊括了人們的各種需求。但是對于一些特殊人群,高新技術的智能產品反而讓他們與正常人的交流產生障礙,如目前世界上7000萬的失聰患者,他們基本上失去了80%以上的聽力,這部分群體只能通過肢體語言,唇語,手語來交流。盲人,我們更是很難想象他們使用智能手機的概率幾乎為零。甚至老年人在65歲之后,容易產生聽力下降的問題。而交流,是人們最重要的生活方式,解決特殊人群的交流障礙顯得尤為重要。

四、結語

“可持續性”已經成為評價創新和產品的重要標準[2]。企業在產品研習開發上充分重視可持續性,通過對材料、能源的利用極大化,銷售與產品回收再利用,從產品本身考慮對環境的影響。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同時也驅使著對弱勢群體、第三世界足夠的重視,以社會價值驅動的可持續設計策略,實現社會價值的最大化。未來城市需要更親民更高效的產品,也需要資源友好型產品漸少對環境的破壞,人與社會的交流也是人與自然的交流,可持續策略下的社會將會帶給大自然最好的反饋。設計的存在是為了解決問題,可持續性這一平凡而睿智,并且極具建設性的策略將會賦予設計更大的力量。

作者:王罡 單位:廣東工業大學

參考文獻

篇5

【關鍵詞】互聯網+數字生活 智慧生活 智慧家庭 智慧城市

1 城市生活的智慧化需求

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城市居民對生活服務不斷提出新的需求,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1)安全需求:城市居民的安全需求主要包括對固定財產(如電動車等)和家庭成員的安全保障。近年來居民的電動車被盜案件頻發,嚴重影響了社會的和諧,同時國內老人、兒童的安全問題已日益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需要采用相關技術提前預防走失。

(2)情感溝通:目前老年人口接近2億,大中城市的空巢老人占比高,老人與分開居住的子女之間有“面對面”情感交流的需求。另外在學齡兒童如上學、放學路上等非可信地點,家長與孩子之間存在親情溝通的需求。

(3)生活便利: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汽車的保有量逐年增多,城市交通擁堵已成為影響生活質量的重要民生問題之一,在出行前私家車車主有提前了解道路擁堵情況的強烈需求,便于規劃最合適的路線以節約在途時間。出門在外,人們期望能隨時查看家里電器連接情況,隨時能遠程操控家電,如提前打開空調、熱水器等,到家后即可享受到便捷化的生活服務。

“互聯網+”與城市生活服務的融合可以滿足如上的智慧化需求,本文通過對“互聯網+數字化生活”的體系架構、關鍵技術和實踐方案進行研究分析,希望為提升城市生活的數字化服務水平提供建議。

2 “互聯網+數字化生活”的體系架構

目前4G、固定寬帶及WLAN網絡已很普及,其為智能化家居、安全保障、情感溝通、便捷出行等生活服務提供了通信基礎。如圖1所示,“互聯網+數字化生活”的體系架構涵蓋了如上服務需求,通過互聯網終端(如安裝于電動車內的防盜終端、可穿戴的老人/兒童手表、智能插座/門磁)采集并向數字化生活云服務平臺傳輸業務數據,云服務平臺通過標準化接口接入多樣化的互聯網終端,為用戶提供豐富的“互聯網+”

生活服務。

電視機作為每個家庭的常用電器,電視屏幕承載視頻通話服務可滿足所有家庭用戶的“面對面”的情感需求;智能可穿戴手表終端提供的位置服務功能,可有效保障家庭成員的安全,同時其語音通話功能可方便家庭成員之間的便捷溝通;電動車防盜產品提供的位置、軌跡等服務可保障電動車的安全;通過采集公交車(其內安裝了衛星定位終端)、私家車的當前位置(車主手機連接的通信基站Cell ID)等數據,并進行清洗轉換和挖掘分析,可實現對大到一個城市、小到一個路段的擁堵時段的統計、分析及預測,為人們的出行提供參考。

3 數字化生活云服務平臺的系統架構

智慧生活云服務平臺的硬件方面基于云計算服務器,為應用服務提供CPU、存儲、內存等硬件資源的實時動態分配。軟件方面基于能力化的部署,支持多類互聯網終端的并行接入和多種應用服務的承載。如圖2所示,云服務平臺主要包括三層邏輯結構:接入層、能力資源層和應用服務層。在某省電信公司,已建設的云服務平臺上部署了如電動車防盜、智能可穿戴手表、智能家居、家庭視頻通話等多樣化的智慧生活服務。

(1)接入層

通過標準化的數據通信接口,實現多類型的互聯網終端(如手表、互聯網電視機頂盒等等)的接入鑒權和管理,同時為家庭用戶提供手機APP或Web的接入,實現互聯網服務功能的瀏覽和操作。

(2)能力資源層

云服務平臺集成GPS/LBS融合定位、GIS地圖、數據庫、大數據挖掘分析、視頻編解碼等標準化的能力,可為所有業務調用,業務應用以業務插件的形式添加到服務平臺內即可實現低成本、快速地上線,同時提供對互聯網終端、業務應用的管理功能。

(3)應用服務層

實現應用服務的業務邏輯功能,各應用服務作為獨立的業務插件運行于平臺內,與對應的互聯網終端通信,與用戶的手機APP交互。

4 “互聯網+數字化生活”的典型應用方案及關鍵技術

4.1 電動車防盜應用

目前國內家庭的電動車保有量已超過1.6億部,且年新增量有2000萬臺,電動車頻繁被盜已成為困擾人民群眾的社會民生問題。如圖3所示,通過在電動車內安裝防盜終端,可實時采集電動車的地理位置,并通過移動通信網絡傳輸至數字化生活云服務平臺,用戶可通過手機APP、Web頁面訪問云服務平臺以實時查看電動車當前的地圖位置、歷史軌跡等信息。同時,當電動車有異常震動時,防盜終端可通過內置傳感器監測到并立即向云服務平臺告警,觸發其向用戶發送告警通知短信。云服務平臺支持與公安局監控平臺對接,若居民的電動車被盜,可協助公安部門高效便捷地破案。

基于電動車防盜服務,中國移動推出的“車衛士”業務已在全國范圍內推廣應用,目前僅江蘇省已發展40多萬的用戶,以其在某地市的應用情況為例,已協助當地警方破案一百多起,有效地保障了居民財產的安全,當地電動自行車被盜案件明顯減少,社會效益巨大。

如圖4所示,在電動車內安裝的防盜終端硬件主要集成了衛星定位、移動網絡通信、傳感監測等信息化技術,實現對電動車的位置監控、電子圍欄、軌跡查詢、異常震動告警等功能服務,由此可見,電動車防盜服務是“互聯網+數字化生活”的典型應用。

4.2 家庭成員的安全保障

如圖5所示,智能可穿戴手表終端可佩戴于兒童、老人的手上,其對接數字化生活云服務平臺,實現對佩戴人員的位置及蹤跡的查詢、異常情況監測與告警、雙向實時語音通話及語音對講等功能,有效地幫助家長實時了解家庭成員的位置安全信息,預防兒童、老人丟失,同時基于實時的通訊功能增強用戶與家人之間的親情溝通。

智能手表終端除了支持與用戶手機基于2G移動通信網絡的雙向實時通話,還實現基于Internet與用戶手機APP的語音包對講、與微信軟件的語音對講等功能,VoIP(IP語音)包經云服務平臺存儲轉發。云服務平臺可采集并智能分析出手表用戶的日常行為數據,如兒童上學及放學的日常路線、時間段、經?;顒拥膮^域等信息,當有可疑情況時(如監測到非日?;顒勇肪€/區域)主動告警通知家長。

4.3 家庭視頻通話應用

在家庭寬帶、互聯網電視業務(如中國電信的IPTV)和4G移動網絡已普及的背景下,通過在互聯網電視機頂盒內部署視頻通話APP,接入IMS(IP多媒體子系統)網絡,實現電視機與電視機、電視機與4G手機之間的可視通話業務,滿足家庭成員、親朋好友之間感情交流的需求。

如圖6所示,家庭環境下的網關設備為用戶提供了固定寬帶的撥號上網和WLAN信號的室內覆蓋等功能服務,家庭室內的所有終端(包括互聯網電視機頂盒)可通過WLAN網絡或有線連接網關設備并接入Internet?;ヂ摼W電視機頂盒的USB接口外接高清攝像頭(帶麥克風),視頻通客戶端可采集外接攝像頭的視頻圖像并編碼壓縮后經過互聯網傳輸至對端;機頂盒接收到對端的音視頻碼流后經本地解碼再在電視屏幕上播放。

云服務平臺為家庭用戶提供視頻通話業務的自主開通與訂購、賬號的統一認證、IMS網絡賬號的自動分配等功能服務,保障服務的可靠使用。

4.4 智能家居服務

在家庭環境下,通過部署安防監控終端(如嵌入式攝像頭)、智能控制網關、傳感互聯終端等,可實現家庭場所的視頻監控、家電的智能化控制(如插座的通電和斷電、門磁窗磁的開啟與關閉等)功能服務,用戶即使不在家里也可遠程監控家庭客廳、遠程控制家用電器。如圖7所示的控制網關,通過Zigbee(一種短距離、低功耗的無線通信技術)、WLAN等近距離通信技術,實現對傳感終端的自組網與控制服務。

各種場景下的互聯網終端通過移動通信網絡與數字化云服務平臺交互:視頻媒體流、家電智能控制命令等信息,用戶通過手機APP連接云服務平臺即可實時查看家庭場景內的視頻內容、控制家電的開與關等,實現便利的智慧家居服務。

4.5 智慧出行服務

目前國內城市交通擁堵、公共交通用戶體驗差等問題較為突出,嚴重影響了城市居民的出行。如圖8所示,通過在公交車、貨車和出租車內安裝定位終端,可采集其地理位置信息,并通過移動通信網絡傳輸至云服務平臺。私家車車主的手機連接2G/4G網絡,移動通信網絡中記錄了手機連接的通信基站(Cell ID)、信號強度等信息,并由信令服務器采集并傳輸至云服務平臺,其內運行多基站定位算法,計算出私家車的當前地理位置。

云服務平臺基于一個城市的交通道路建立大數據分析模型,以如50 m為單位,為每條道路的每個分段分配唯一標識的標簽ID,建立好城市道路的標簽庫后,將采集的車輛位置坐標映射到對應的道路分段上,利用MapReduce框架(其中的Key為道路ID,Value為機動車)快速計算出每段道路上的車輛數目,從而準確判斷和記錄每條道路的實時擁堵情況?;谥暗慕y計分析數據,根據用戶的駕駛行為可預測分析未來一段時間如半小時之后某條道路上的擁堵情況,并為用戶推薦擁堵系數最小的路線。

手機APP對接云服務平臺可獲取城市每條道路的實時路況、用戶的當前位置、周邊的POI(興趣點)等數據,基于GIS地圖呈現城市道路的名稱、道路實時路況信息,如非常擁堵、一般擁堵、不擁堵的道路分別以不同顏色線條標記。用戶選擇目的地后,云服務平臺基于大數據分析為用戶推薦最小擁堵概率的出行路線并下發至手機APP上,為用戶提供出行路線的預測和智能推薦服務。

5 結束語

本文通過對“互聯網+數字化生活”的體系架構、關鍵技術和實踐方案等進行研究和分析,總結出“互聯網+”可提高人們生活的數字化水平,相關應用方案可在全國范圍內推廣。

參考文獻:

[1] 董文宇. 電動車自動定位追盜系統[J]. 中國新通信, 2014(10): 88-90.

[2] 石海娥. 兒童智能手表:下一個市場機遇[J]. 光彩, 2015(8): 19-21.

[3] 彭星. 面向家庭的互動媒體業務營運平臺的研究與實[D]. 北京: 北京郵電大學, 2015.

[4] 劉磊. 家庭娛樂新平臺――OTT智能機頂盒的多業務探討[J]. 通信世界, 2014(20): 37.

[5] 吳堅,朱允斌,李衛強. 基于智慧家庭網關的視頻應用安全管理研究[J]. 有線電視技術, 2016(6): 54-56.

[6] 汪濤,謝志軍. 基于WSN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統設計與實現[J]. 無線電通信技術, 2015(2): 71-75.

[7] 陳楊,吳海燕. 基于Zigbee的智能家居實時監控系統的設計[J]. 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 2015(8): 181-182.

[8] 杭躍斌,童恩,邵建. 家庭業務創新產品的研究與應用[J]. 江蘇通信, 2015(4): 44-46.

[9]“南京掌上公交”APP串起城市生活交通網[N]. 揚子晚報, 2014-10-31(A16).

[10] 古振宇. “互聯網+交通”:大數據時代下的智能交通[J]. 中國安防, 2015(15): 56-59.

篇6

公司的主導產品為智能開關、智能家居控制系統、可視樓宇對講系統等系列產品。吉科龍是目前為止國內唯一的智能開關制造商,有取代墻壁開關的趨勢。它的每件產品、每個細節所體現出的嚴謹風格,確保了產品的完美品質,因此產品暢銷國內各大城市并遠銷海外。

隨著目前科技的迅速發展和人民日常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追求舒適、安全、方便、節能、智能化家居生活的欲望感也越來越強,而智能照明系統則是智能家居的前奏。一個優秀的智能照明系統可以提升家庭環境的品質,確保家庭生活的舒適與健康。因此,人們對智能化家居照明系統也產生了操作簡單、功能齊全、外型美觀等等一系列觀念。據相關部門統計,在未來的智能化家居發展過程中,智能開關將代替傳統開關,智能照明系統將代替傳統照明系統。

為了生產一種能夠滿足大眾化家庭需求的智能控制開關,吉科龍智能開關用了近兩年的時間,在市場上做了大量的調查工作,并且研發智能開關的新功能,逐步彌補市場上的智能開關所存在的不足之處。此外,他們相繼切身接近不同地方、不同環境以及不同層次生活水平的家庭,大部分人反映,一種合適的智能開關必須達到以下特點:

操作要簡單、功能要實用;

外型要美觀;

按鍵位置要清楚、易操縱;

穩定性要好、安裝要方便;

維修要容易、價格要實惠。

此外,他們根據調查結果歸納出了大部分人對傳統普通開關在日常生活操作中所言的缺憾及不足:

一、傳統開關在日常生活操作中有諸多不便

1、在每一個開關上沒有集中控制,不能達到一個開關對所有的燈進行控制。特別是有客人來訪時,想進入某一個還沒有開燈的房間,經常會出現找不到開關的情況。

2、普通開關無法實現三控或者多控操作功能。

3、在每個開關上沒有指示燈,不能顯示所有燈的狀態。

4、沒有斷電保護功能,存在安全隱患。

5、沒有遙控功能,房間越大就越不方便。天氣寒冷的晚上起床開(關)燈是一件非常讓人討厭的事情。

6、沒有簡單的方法來實現全開全關的操作。

7、普通開關需安裝的數量比較多,給整體帶來一種很不舒適的感覺,同時也給安裝、設計、布線增加了很多麻煩。

8、改變一個開關的控制對象是不可能的事情。

9、在裝修好的房子里增加燈和開關會破壞裝修。

二、開關機理不合乎節能環保的十足要求

1、在開關上沒有指示電燈狀況,有時會造成電燈一直開啟,浪費能源。

2、由于關燈不方便,造成關燈不及時而費電。

3、不能自動延時關燈,費電、費事。

4、采用金屬觸點,產生電弧和火花的情況時而可見。

三、市場上智能開關現存的問題

在采集了普通雙控開關需改進的問題之后,吉科龍智能開關重點分析了為什么大多數家庭還是不能接受目前市場上現存的智能開關。經調查后發現,市場上所能見到的一些智能產品只能解決他們所提出的一部分問題,對于大部分家庭來說帶來的不是實際方便,而是復雜化(習慣用普通開關的老人與小孩根本不會利用其功能),其問題還是處處可見。

1、賓館床頭總控制盒式的概念,連線復雜,且只能在一個房間控制,不適合于大房子。

2、單獨的遙控燈不能實現網絡化的控制方式,不能用一個遙控器控制所有的燈。

3、單獨的調光(延時)開關只是調光(延時),沒有記憶功能,不能自動延時(不能調光)或進行其他高級操作。

4、CE BUS,IBUS或其他協議下的智能照明系統需要專業布線、專門培訓才能使用、安裝。其優勢是信號線穩定性強。

5、無線開關是采用射頻方式來傳送信號,開關會經常受無線射頻干擾,使其頻率不穩定而失去控制,并且需要設置編解碼,操作十分繁瑣,附加的設備很多價位又高(比如開關種類多、還需要接收模塊、調制解調器、集中控制器等)。

6、電力載波開關是采用電力線傳送方式發送信號,開關需要設置編解碼,會受電力線雜波干擾,使其工作十分不穩定,經常導致開關失控,附加設備很多價位很高(比如開關種類多、還需要阻波器、濾波器等)。

7、目前市場還有的智能開關是6位、8位等。 6位和8位的智能開關,一套房子只有6路和8路燈才能使用,根本滿足不了用戶想控制所有燈的情況。

吉科龍智能開關通過深層次的了解,并分析了目前市場上智能開關的具體情況之后,立足解決以上所存在的問題,并結合實際進一步完善及研發了更實際、方便、安全的智能燈光控制開關,彌補了其他智能開關仍存在的缺憾。

下面就以下圖三室兩廳商品房為實例,近距離了解吉科龍智能開關:

1、相互控制:房間里所有的燈都可以在6個開關中的任意1個上進行操作,在每個開關上能相互控制24路燈(最多可控制32路燈)。此功能例如:要睡覺之前想關掉其他房間的所有燈光,在臥室的開關上進行操作即可。

2、照明顯示:房間里所有電燈的狀態會在每一個開關上顯示出來,以便于互相操作。見下圖,現在是4個房間有燈亮著。

3、多種操作:可本位手動、紅外遙控、異地操作,解決了市場上智能控制開關存在的功能單一化、操作復雜化等問題。例如:剛進門時想要打開某個房間的燈光,可直接按相對應的鍵盤名稱后按LAMP1即可在進入房間前先打開這個房間的燈光。

4、本地操作:此功能特別為老人和小孩而研發創造,操作起來跟普通開關一樣簡單易懂。以下圖為例,如果在臥室可直接按數字鍵(LAMP1-4)就可以對本房間的燈進行開(關)。

5、本位鎖定:可禁止所有開關對本房間的燈進行操作。為了避免其他人好奇或者玩耍時胡亂操作開關而給你工作帶來影響,可直接按鎖定鍵3秒鐘后再按LAMP1對本房間燈光進行鎖定。

6、聲音控制:可打開(關閉)按鍵時所發出的聲音。例如在深夜操作開關時所發出的聲音會影響旁邊睡眠的家人,可直接按鎖定鍵3秒鐘后再按LAMP2對按鍵聲音進行控制。

7、自動夜光:開關上的數字鍵顯示燈將在所有燈光熄滅后自動打開,不會因為有時沒有燈光而找不到開關位置,如下圖。此外,也可直接按鎖定鍵3秒鐘后再按LAMP3對自動夜光功能進行開(關)。

8、狀態指示:可單獨關閉開關上的狀態指示燈,按任意鍵恢復,不影響其它開關操作。例如當主人在臥室睡眠時,而其他房間有燈未關閉,狀態指示燈可能會影響其睡眠,可直接按鎖定鍵3秒鐘后再按LAMP4則可以關閉鍵盤上所有的指示燈狀態,按任意鍵恢復。

9、全關功能:可一鍵關閉房間里所有的燈。此功能解決了通常外出時為了關掉整套房間所有的燈而要對每一個開關進行操作的問題,為業主節約了更多的時間。

10、斷電保護:來電時所有的電燈將自動關閉并有聲音提示,避免了有時斷電后突然來電而造成電燈一直開啟,造成電源浪費的問題。

11、紅外遙控:此功能特別是針對客廳或者是其他比較大的房間使用,避免了一定要操作開關才能控制燈光。特設的紅外遙控器可直接遠距離控制所有的開關,其操作比普通電視的遙控器更加簡單。

12、記憶存儲、快捷設定:此功能滿足了業主可以自由、方便、快捷設定各個開關的名稱,方便他們對所有的燈進行智能控制并內設I2C存儲器,所有設定將自動記憶。

13、安裝方便:安裝尺寸及接線方法比普通開關更加簡單(如下圖),吉科龍智能開關不需要布雙控線,只需另設一條信號線把開關并(串)聯起來。

14、穩定性好:單獨使用專用的信號線,不受其它如電力線、無線電等輻射雜波干擾,產品操作穩定性非常強。

15、價格實惠:價格相比市場上的智能開關至少節省了一半以上的費用。以5個開關為標準,一般情況下安裝費用在1000元左右。

16、維修方便:如果一個開關出現故障也不會影響其它開關的操作,換個智能開關既可,用戶也可以在維修期間用普通開關暫時代替使用。與其它智能開關系統相比較,如果一個重要部分壞掉,比如主機、電源等,就可能會影響整個照明系統的正常運作。

17、安全性好:開關面板為弱電操作系統,開(關)閉燈具時無火花產生,老人及小孩使用時安全系數很高。

實例總結:

以三室二廳為實例分析后,業主可以很容易弄清楚吉科龍智能開關所具有的以下優點:

研發的功能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實用;

單獨使用專用的信號線,其性能也更加穩定了;

產品尺寸采用了86型和120型,安裝起來非常方便;

篇7

Vocational College Leisure Education in

Multiple Intelligence Perspective

WEI Yunhua

(Wuhan City Vocational College, Wuhan, Hubei 430064)

Abstract We are in more and more leisure time,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of leisure is not high age,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but also has plenty of free time, but I do not know how to manage this in time exists in the form of a valuable asset, leisure education is imminent, far-reaching. In this paper, cut into topics related concepts from multiple intelligence, combined with some analysis of leisure education, then discuss vocational leisure education in multiple intelligence perspective.

Key words multiple intelligence perspective; vocational; leisure education

1 高職學生閑暇教育的概念界定

1.1 閑暇

早在古希臘時期,柏拉圖就認為閑暇有四層含義:“空閑”、“從活動中獲得自由”、“一種自我控制的自由狀態”、“休閑的狀態”?,F在人們對于閑暇的認識有三個角度:在時間維度上,閑暇是指除去勞動時間與滿足生理生活所必需的時間之外的時間;在活動維度上,閑暇指個體在閑暇時間里所從事的所有自由、自主和自決的活動;在存在狀態維度上,閑暇包括著兩種不同階段:“一種自我控制的自由狀態”和“休閑狀態”。閑暇其實就是除去人類為了滿足正常生理需要和生存需要的勞動、學習之外的時間。

1.2 高職學生閑暇教育

閑暇教育研究是和閑暇研究相伴相隨的。古希臘“七藝”教育,中國古代的“六藝”就容納了閑暇教育。龐桂美在《閑暇教育論》中認為“閑暇教育是指通過傳授閑暇知識、技能和技巧,幫助人們確立科學的閑暇價值觀,有價值地利用閑暇時間,提高閑暇生活質量,促進個性全面發展的終身的、連續的教育活動”。

綜上所述,高職學生閑暇教育這個概念有以下幾個特點:

(1)特有的時間界定。即教育發生的時間必須是在除去日常作息起居時間和完成學業之外的空閑時間。比如,學生做作業的時間、學生午休時間不是閑暇時間。某些社會學家為了更加深刻地解釋什么是閑暇,將人每天的24小時劃分為工作時間、家務勞動時間、照顧孩子的時間、上下班的時間和空閑時間。這種定義下,閑暇時間指得就是排除了工作(或者學習)、做家務、照顧孩子之外的所有時間,包括娛樂和休息。高職學生的閑暇時間指得就是排除了學生完成學業的學習時間、自己日常生活起居的時間、寢務勞動時間、上下課時間之外的所有時間,包括課外娛樂和休息。只有在這個時間內進行的教育才能稱作高職學生閑暇教育。

(2)特有的對象。進入高職院校的學生,與中學相比較,學業沒有那么繁重,高職學生學習壓力感減小,學習之外的時間變多。再者,高職學生在高考競爭中不算是成功者,更不是佼佼者,與其他大學生群體比較,是弱勢群體,屬于社會非主流,甚至還有很多負面的評論。也的確如此,很多高職學生基礎教育階段學習習慣一般,自我管理能力較弱,對他們的閑暇教育更是任重道遠。

(3)高職學生閑暇教育就是對高職學生的閑暇時間進行外部的干預和引導,指引學生在閑暇時間從事更為高效有意義的活動。具體來說,包括了實踐類的活動例如外出兼職、社區義工和精神類的活動,例如講座和心理輔導。

2 高職學生閑暇教育的功能和意義

我們知道高校教育工作的重點之一就是要加強對校園文化活動和學生業余生活的引導和管理。對于高職院校更是如此。高職學生這一特殊的大學生群體,因大學特有的教育教學模式,使得學生有大量的閑暇時間,這是一筆非常寶貴的時間財富,有學生能科學合理使用它,可是許多學生卻不知如何消費。對于高職大學生,閑暇是一把雙刃劍:既可能成為學生自我完善、自我社會化的微時空環境,也可能成為虛度光陰、消磨意志、庸俗墮落的生命陷阱。前不久新聞報道某高職院校學生孝敬家中生病老人,周末假期打工掙錢交醫藥費;某高職學生利用學習之余時間刻苦鉆研,獲取創新技術發明專利;也有報道某高職學生周末聚眾喝酒打架,致使一人骨折住院;某高職學生因失戀,跳樓自殺未遂等等。這說明我們的高職院校亟需閑暇教育。需要對高職大學生閑暇方式做出正確引導,減少閑暇浪費,消除閑暇犯罪,從而養成良好的閑暇習慣,學會運用充裕的閑暇時間來改善自己的生活,學會生存,學會幸福自由地生活。

3 從多元智能理論視角解讀高職學生閑暇教育

多元智能理念始創于20世紀末,創始人為哈佛大學的著名教授霍華德?加德納。在他的多元智能理論中,他將人類需要具備的智能歸結為很多種類。他主要歸結了三個大類別,分別是與語言、物體和人相關的智能。他認為這八個種類的智能神經活躍的區域并不相同。

加德納教授的主張是與語言相關的智能包括了兩個方面:語言和音樂,前者指的是能夠口頭交流以及書面書寫文字的能力,后者則是能夠意識到或者表達音樂的能力;與物體相關的智能一共有這樣的幾個具體類別,分別是視覺、邏輯、身體和觀察。這四種類別的智能的含義分別是觀察和空間建構的能力、運用數字和推理的能力、認識身體和利用身體的能力、對整個環境的觀察的能力,這里的觀察與視覺并不重復,觀察是指宏觀的觀察而不是具體的觀察;與人相關的能力則包涵兩種,分別是內省和人際,前者是人能夠認識自我并能夠對自己進行客觀的評價的能力,后者是指觀察并且分析他人的情緒、感覺等能力。

嚴格意義上來說,這八項技能并不限于教育領域,從生物學角度來說,人只有完全具備這八項能力,才能夠將人與其他事物區別開來,才是人稱之為智能動物的標準。但是加德納教授認為,人與人之間的智能是有差別的,正是因為任意兩個人都不可能八項智能程度都完全一致,所以就造成了沒有完全一致的兩個人。另外,他認為智能其實是平等的,不能說某一個人某一項技能較為卓越,就說明此人比較優秀,對一個人做出評價,應當首先將這八項技能擺在平等的位置再去考慮。例如,人們總是推崇邏輯和語言,而輕視內省和音樂。實際上,能夠最深刻地了解自己,或者對音樂及其敏感的人,仍然是優秀、卓越的人,甚至遠比邏輯縝密的人要優秀得多。

(1)基于多元智能理論,我們的高職學生閑暇教育應該有多元的學生觀。高職大學生是一個被標簽化的特殊群體,學生雖然在注重語言能力和數理邏輯能力的單一的紙筆測試時代,遠遠落后于非職校大學生,但是職校大學生在這些方面的弱勢不代表在其他方面也必然是劣勢,更不能因此而認定他們不優秀。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勢智能,有自己的學習風格和方法。我們看待學生時應該時刻清醒地認識到,每個學生都是多種智能不同程度的組合,沒有優劣之分,沒有不聰明的學生,老師的問題就是幫助一個學生發現自己在哪些方面聰明和怎樣變得更聰明。尤其是高職學生閑暇教育,其涉獵范圍更為寬泛,內容也更為自由,對象又更為敏感,所以我們更是要具備科學的教育意識與學生觀,激發每一個學生的多元智能,注意發現他們的優勢智能領域并加以挖掘和發展,使他們體會到成就感與價值感。

(2)基于多元智能理論,我們的高職學生閑暇教育應該有差異的教育觀。在多元智能理論看來,學生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我們要承認差異,尊重差異,關注差異,并且善待學生的差異。我們在閑暇教育中,需要根據學生的差異,運用多樣化的教育模式,促進學生閑暇潛能的開發,最終促進每個學生以自我差異為特點,而達到全面發展。有人說,教育是文化與自然之間的生命行動,自然天性是可以開發的,也是因人而異的,我們如果接納這種不同,順著學生的不同天性去引領學生,發現自己的天性,發展自己的天性,從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這應該是我們每一位教師的責任所在。高職學生普遍語言智能偏低,音樂智能好一些;而物體視覺智能、邏輯智能偏差。身體智能、觀察智能偏好一些;與人相關的內省智能偏弱,而人際智能偏強一些。具體表現就是理論學習能力偏差、活動能力、動手技能操作能力偏好;自主、自控能力偏弱,與人合作、群體從眾傾向明顯。智能是平等的,僅僅只是差異,并沒有高低之分,我們的閑暇教育要注意尊重學生的這些智能差異,揚長補短,使得閑暇教育成為學生成長的另一個助推引擎。

(3)基于多元智能理論,高職大學生閑暇教育在閑暇教育課程設計思路上要注意兩點:其一是“為多元智能而教”,其二是“通過多元智能來教”。高職閑暇教育課程是指高職院校為實現閑暇教育的目的而選擇的閑暇教育內容的總和。

篇8

【關鍵詞】創意禮物;創新;人際交往;驚喜

禮物是在社會交往中,為了表達祝福和心意或以示友好,人與人之間互贈的物品。禮物也是一種表達內心的一種方法。著名的西班牙禮儀專家伊麗莎白說:“禮品是人際交往的通行證, 中國又是禮儀之邦,每逢過年過節,親戚、朋友、同事之間都會相互送禮,用以交流和溝通感情。最好的禮物不一定是最貴重的,而是別人急需卻又一時無法獲得的。禮物不一定是實質物品,它可以是一個行為或是一件事。禮物的最終目的是送禮物的人希望把自己的心意傳達給被送禮物的。在物質和精神文明都高度發展的今天,一分好的禮品將無疑更加發揮它通行證的作用。使我們的生命過程更美,更有意義??傊患玫亩Y品,不僅能讓接收方接收到一分好的情意,同時也能顯示出送出者的獨特品味和心意。如果說禮品是人際交往的通行證,那么創意禮品就讓我們的日常交往變得更美,更和諧!創意禮物是指在滿足產品本身的實用功能外,在外觀的設計上融入時尚,個性化追求的禮物。產品以獨特的設計打動人心,融合了設計師的創新和靈感。符合人們對生活環境以及生活品質的高要求。創意禮物展現的魅力能舒緩生活中的部分壓力,增添生活以及工作的樂趣。大部分的創意禮物可以分為,個性禮物、記念的禮物,收藏的禮物、有價值的禮物、有心意的禮物、自制的禮物……等都被稱為是創意禮物!創意禮物強調功能的組合,很多都具備多種功能,集觀賞性和實用性為一體。在視覺上對眼球有一種強烈的刺激,從形狀和色澤上帶來的靈感,往往可以讓人一見鐘情。

創意禮物主要以卡通、玩具等形式為載體,表達一些有趣的造型、或是某些經典故事的表現。以幽默、風趣的造型深得年輕人們的喜愛。創意禮物有一種溫馨、一份暇想伴隨,一天工作的勞累也因此得到一定的緩解。創意禮物的核心主題是“創意”,由于它的設計和制作流程比較特殊,設計師的設計工作占有很大的份量,因此不會在市場上大量流行,保證它的獨一無二和新穎。

創意禮品是感情的載體,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梁。禮物所傳達的是對他人最誠摯的希冀與祝愿??梢栽鲞M情誼,傳達愛意。對于禮物,很多人并不在乎其貴賤,看重的是禮物中所包含的情感價值。而在今天的工業化時代,親自動手為朋友、親人制作禮物,那份情感是多么真切、濃郁、樸實。如果再在禮物上加上獨一無二的創意和新意,那么或許會帶給收禮人更多的驚喜和感動。

創意是傳統的叛逆;是打破常規的哲學;是大智大勇的同義;是導引遞進升華的圣圈;是一種智能拓展;是一種文化底蘊;是一種閃光的震撼;是破舊立新的創造與毀滅的循環;是宏觀微照的定勢,是點題造勢的把握;是跳出廬山之外的思路,超越自我,超越常規的導引;是智能產業神奇組合的經濟魔方;是思想庫、智囊團的能量釋放;是深度情感與理性的思考與實踐;是思維碰撞、智慧對接;是創造性的系統工程;是投資未來、創造未來的過程。簡而言之,創意就是具有新穎性和創造性的想法。創意禮品比一般的禮品更加貼心,更加能夠表達自己的感情。創意禮品是為送禮人和收禮人量身定制的,融入了送禮人的思想和感情。創意禮品的意義,要比我們想象的大得多。創意禮物是一種語言和信號,它是含蓄的,卻令人終生難忘。只要是收到別人禮物的人都會很高興的,即使你送的東西他不喜歡。禮物是送給別人的,你喜歡的東西,別人不一定會喜歡,要送就送他(她)喜歡的東西,禮物不一定非要是現實的東西,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創意禮品是著力于禮品的紀念性方面的因素而特別定制的禮品,別出心裁,不落俗套。禮物的選擇,針對不同的受禮對象區別對待,不同的創意禮品是不同的情感表達,因人因事因地施禮,是社交禮儀的規范之一,對于禮品的設計,也應符合這一規范要求。一般說來,對家貧者,以實惠為佳;對富裕者,以精巧為佳;對戀人、愛人、情人、以紀念性為佳;對朋友,以趣味性為佳;對老人,以實用為佳;對孩子,以啟智新穎為佳;對外賓,以特色為佳。創意禮品本身是珍貴的,是與眾不同,是充滿情感的。

《大學》云:“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大學》的原理,在于使人們的創新思想得以顯明,在于使天下的人革舊更新,在于使人們達到最好的理想境界。而《大學》里所表達的“思想創新、學術自由”的含義卻與大學教育的初衷如出一轍。創新的思想能使一所高校蒸蒸日上,辦出自己的特色;自由的學術交流,則是大學之所以為“大學”的魅力和思想內核所在。所以創新,創意都是大學生活以及人類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創意禮物提供的是創意、驚喜,以及人與人之間那份最真摯的情感。它不是在大街上,在各位的家中隨處可見的鍋碗瓢盆。常規禮物在各位的心中存在了很多很多年,人們最關注的是它們的實用性,而創意禮物除了要更好的滿足這種實用性外,還要具備外觀、功能等各方面的創意點、閃光點。也許朋友生日你會發愁該為他或她準備什么樣的一份驚喜,也許過節你也會發愁怎么樣才能讓這個節日過得更有意義,怎么樣在平淡無奇的生活中多一份樂趣呢.

有了我們一切都不會再次成為你煩惱了,有了我們為你出謀劃策,為你在平常的生活準備那一些些小感動,一切或許都變得不一樣了,驚喜就在你的身邊……

也許你會收到外觀像垃圾一樣的禮物,請不要壓抑更不要吃驚,因為我們的禮物正是以這種形式呈現在人們面前,此時的你會不會著急的打開這團“垃圾”呢?打開之后你會發現里面原來是一份如此精致,特別,出其不意的禮物呢?難道這是你的你不會感到興奮與吃驚嗎?這樣你的平淡生活是不是又多了些許驚喜呢?

篇9

無處不在的物聯網

物聯網被稱為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后世界信息產業發展的第三次浪潮。維基百科對物聯網的概念是這樣定義的:通過裝置在各類物體上的射頻識別(RFID)、傳感器、二維碼等,經過接口與無線網絡相連,從而給物體賦予“智能”,可實現人與物體的溝通和對話,也可以實現物體與物體互相間的溝通和對話,這種將物體連接起來的網絡被稱為物聯網。物聯網把新一代IT技術充分運用在各行各業之中,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生產力水平,改善人與自然間的關系,達到“智慧”狀態。因此,很多物聯網相關的應用也被冠以“智慧”或“智能”的名號。

智能交通:交通擁擠、交通事故救援、交通管理、環境污染、能源短缺等問題已經成為世界各國面臨的共同難題。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毫無例外地承受著這些問題的困擾。智能交通使人、車、路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以新的方式呈現出來,在信息技術日益普及的今天,成為解決城市擁堵問題的最佳方案。在國外,日本的智慧道路系統、歐洲綠色智能交通、美國智能駕駛戰略都是智能交通發展的有效實踐。近年來,電子站牌、動態導航儀、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等智能交通應用也逐漸走進中國人的生活。

智能交通管理系統可以有效地利用現有交通設施、減少交通負荷和環境污染、保證交通安全、提高運輸效率,因而日益受到各國的重視。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統也被稱為車聯網。車聯網不是單一的一個網絡或是一個部門,它需要尖端的技術及高效的網絡組。首先加強傳感器操作,將交通燈、攝像頭、擁堵路段報告及天氣情況等多方因素連接到一起,實現汽車與道路的完美融合。同時加強部門間的溝通及配合,利用物聯網技術把汽車、道路、人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實現一個互聯互通的網絡。

倫敦以交通擁堵聞名。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開幕前,英國首相卡梅倫就再三表示了對交通問題的擔憂。據報道,奧運會開幕式前幾個小時,倫敦交通量大增,雖然有車輛排隊情況,但并未出現大規模的交通擁堵,這與倫敦的物聯網智能交通系統密切相關。

智慧醫療:大醫院人滿為患、社區醫院無人問津、病人就診手續繁瑣等問題都是由于醫療信息不暢、醫療資源兩極化、醫療監督機制不健全等原因導致,這些問題已經成為影響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因素。所以我們需要建立一套智慧的醫療信息網絡平臺體系,使患者用較短的等療時間、支付基本的醫療費用,就可以享受安全、便利、優質的診療服務。智慧醫療是最近興起的專有醫療名詞,通過打造健康檔案區域醫療信息平臺,利用先進的物聯網技術,實現患者與醫務人員、醫療機構、醫療設備之間的互動,逐步達到信息化。

通過物聯網,醫務人員可隨時掌握病人的病歷信息和最新診療報告,從而快速制定診療方案;患者的轉診信息及病歷可以在任意一家醫院通過聯網方式調閱……上述這些場景在智慧醫療體系下將會日益普及,進入人們的生活。

福建省莆田市以手機為信息化媒介,搭建起個人醫護、醫患互動、無線診療等環環相扣的“智慧醫療”平臺。市民只需用手機登錄“無線城市”,即可輕松預約大醫院專家號,省去排隊的煩惱,還可以在手機上查看個人健康檔案,并可進行癥狀自查……

江蘇省徐州市開發的“健康物聯網”已為全市近800萬居民建立健康檔案,管理各類慢病患者70余萬人。居民如果想了解自身健康狀況,可以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使用大型智能體檢機進行檢查,檢查數據通過網絡上傳至云計算中心保存并形成個人健康檔案,專家團隊里的健康管理師會對數據進行分析診斷,從而干預潛在的健康危機,制定相應的運動和保健計劃,通過網絡上傳。居民可在家中登錄“健康衛士”網站對自己的健康檔案進行查詢,查看健康管理師的建議。

智能家居:無線物聯網技術的出現,給傳統的智能電器、智能家居帶來了新的產業機會。物聯網無線智能家居提供的應用非常豐富,它完美整合了可視對講、安全防范、燈光窗簾控制、空調控制等功能,住戶無論在家還是在戶外都能輕松控制家中的燈光、窗簾、溫度,更可以通過系統的場景設定功能,定義離家、回家、娛樂、睡眠等家居場景,一鍵選擇需要的場景,讓生活變得隨心舒適。

它能夠讓你無論身居何處都能洞悉家中的任何風吹草動。比如家里自來水管突然裂開,遠在千里之外的你就能立即感知并可切斷水閥,而不至于趕回家時已是遍地狼藉。也可能一次匆忙的出差讓你忘記關窗戶,當你坐上火車聽到暴風雨預報想起這些時,你再也不必焦慮萬分,你需要做的只是掏出手機切換到出差模式,窗戶會自動關閉。

中國移動已推出首款針對智能家居的家庭產品“宜居通”,目前已在全國26省開通。該產品通過物聯網技術可以實現家庭防盜、電器遠程遙控等智能需求,是智能家居生活方式的引領者。

此外,物聯網還有著更加廣泛的用途,遍及環境保護、政府工作、公共安全、智能消防、老人護理、食品溯源等多個領域。

個人應用走向云端

云計算、云存儲、云筆記……不知不覺中,“云”服務已成為近年來互聯網最炙手可熱的應用之一,云計算有望成為繼大型計算機、個人計算機、互聯網之后的第四次IT產業革命。

而隨著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的普及、消費者對科技滿意度的增加,有專家表示,云計算未來的發展趨勢將是私有云或者說個人云。

所謂“個人云”,是指可以借助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電視和PC,通過互聯網無縫存儲、同步、獲取并分享數據的一組在線服務。

個人云將成為人們運算與通訊活動的中心,個人云的焦點已從終端設備轉變為各設備皆能使用的云端服務。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會在不同情況下選擇使用不同的裝置,而個人云可以連接個人的自選裝置網絡,設定個人偏好,成為個人數字生活的核心。

按照應用類型,個人云計算有個人主頁、個人云存儲、個人(移動)信息管理等服務方式。

個人主頁服務是通過網絡展示個人形象、共享個人信息、與朋友交流溝通的一種綜合服務。比如,每天在自己的“云”里寫文章,讓好友們也經常來自己的“云”,看看自己寫了些什么新東西。此外,自己可以隨時備份,等到年老的時候,可以翻看自己年輕時的文字,重現當年的美好記憶。

個人云存儲服務是通過網絡上傳、下載和共享個人文件的一種服務,通常稱為網絡U盤、無線U盤等。無論走到哪里,你都可以通過“云”上傳照片,家人好友也可以隨時訪問你的“云”來欣賞里面的照片。

個人(移動)信息管理服務大多針對移動設備,提供聯系人、日歷、記事本、書簽等信息的存儲和同步服務。

大數據大有可為

早在20世紀80年代,美國就有人提出了“大數據”的概念。從某種程度上說,大數據是數據分析的前沿技術。大數據指的是所涉及的資料量規模巨大到無法透過目前主流軟件工具,在合理時間內達到擷取、管理、處理、并整理成為幫助企業經營決策更積極目的的資訊。(上述是維基百科對大數據的定義)不過,《大數據時代:生活、工作與思維的大變革》一書的作者舍恩伯格,在書中引言部分明確指出“大數據并非一個確切的概念”。他用三大轉變描述了大數據的特性:1.“不要隨機樣本,而是全體數據”?!袄缫豁椺槍ο鄵浔荣愔蟹欠ú倏v比賽結果的研究對64000場比賽進行了分析,這算不上一個很大的數字,但由于這是過去10年所有的比賽,所以它是大數據。大數據是相對的而非絕對的?!?.“不是精確性,而是混雜性”?!?如果我們對于一個事物只有50個數據點,那么每一個數據點都必須非常精確,因為每個數據點都是有用的。但是如果我們有5000萬個,去掉10個,甚至去掉1000個都沒有太大的問題?!?.“不是因果關系,而是相關關系”?!拔覀兎治龃髷祿饕獮榱祟A測未來‘是什么’,而不是‘為什么’。更多時候知道了‘是什么’就足夠了。例如知道流感將會擴散到哪里就足夠了,我不需要知道為什么;知道什么時候在網上購買機票能夠獲得最優惠的價格就足夠了,我不需要知道為什么此時價格最低?!?/p>

近幾年來,大數據可謂蓬勃發展,它不僅是企業趨勢,也是一個改變人類生活的技術創新。在大數據的幫助下,警察可以通過犯罪數據和社會信息來預測犯罪率,部分科學家通過遺傳數據預測疾病的早期跡象。

雖然大數據目前在國內還處于初級階段,但其巨大的商業價值已經顯現出來。近期,最能證明大數據價值的莫過于美國總統奧巴馬的連任了,一個為奧巴馬競選精心打造的數據挖掘團隊讓奧巴馬完勝羅姆尼,最終笑到了最后。

據統計,目前大數據所形成的市場規模在51億美元左右,而到2017年,此數據預計會上漲到530億美元。數據大爆炸下,怎樣挖掘這些數據,也面臨著技術與商業的雙重挑戰。

4G 初顯端倪

新一代4G無線通信技術,是3G技術的后續演進技術,是目前3G上網速度的10倍以上。相比現有的3G網絡,它在系統帶寬、網絡時延、移動性方面都有了跨越式提高。

通過4G網絡,收看一部250MB(兆字節)的標清電影,一分鐘之內可以下載完成,1個多G的高清電影,也只要三四分鐘就能下載完畢。在這樣的速度下,我們已經熟悉的手機上網、手機電視、視頻通話等技術,都將擁有全新的體驗。4G網絡可以讓移動中的手機上網速度超越固定寬帶的網絡速度,互聯網上現有的各種功能屆時都可以移植到手機上。

不久前,全國首批建設4G LTE網絡服務的家庭社區落戶深圳。中國移動廣東公司深圳分公司已經在星河時代、黃閣翠苑、萬象天成等5個社區建設面向社區的4G LTE網絡,5000多戶家庭率先有機會體驗無線高清網絡視頻、互動游戲、高速上網、視頻通話等豐富多彩的家庭服務業務,成為讓人艷羨的“嘗鮮一族”。

移動支付生機盎然

智能手機的快速普及催生了移動支付行業的發展。移動支付不是簡單將資本賬戶從PC端或者從實體卡搬到移動終端,而是一個全新的領域,它將帶來整個支付產業的大變革。

國外,很多互聯網巨頭紛紛爭奪這塊誘人的蛋糕,正式涉足支付領域。近日,PayPal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以及中國香港推出最新的刷卡終端,只要將一個藍色的“小三角”插入到iPhone或者iPad上(已安裝相應的App),就能將其“變身”成為一款移動的刷卡終端,不僅能刷信用卡還能掃描支票。

在國內,除了支付寶、財付通、快錢等在線支付先行者,三大運營商、銀行等都在布局移動支付。比如,中國移動的手機支付業務主要是通過專業客戶端軟件來實現的。用戶可通過該支付客戶端在手機上使用中國移動提供的綜合性移動支付服務,如繳話費、收付款、生活繳費、訂單支付等,在帶給用戶隨時隨地隨身的移動支付體驗的同時,還可確保用戶交易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作為一個擁有9億多手機用戶、3億多手機上網用戶的互聯網大國,未來移動支付的市場需求將不可估量。也許在不久的將來,當人們走進商店購物時,只需掏出手機或提供姓名即可完成支付,擺脫錢包將不再是夢。

HTML5嶄露鋒芒

HTML5被業內公認為是近10年來 Web 標準最大的飛躍,將成為下一代的Web語言。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迅猛發展及HTML5技術的日臻完善,越來越多的開發者開始兼容這項新技術。

作為下一代Web技術的代表,HTML5的概念在近些年尤其火熱。HTML5受到垂青的最直接原因就是它是富媒體技術的瀏覽平臺。在該平臺上,視頻、音頻、圖像、動畫以及與電腦的交互都被標準化,更適合移動終端的用戶體驗。

另外,HTML5在視頻方面也是具有革命性的。當用戶想在網頁中實現一個視頻功能時,如果在傳統互聯網模式下則必須安裝本地的Flash插件,而在全面支持HTML5的瀏覽器上,則僅需依托自身的Video技術,無需插件,就可實現視頻直接播放。

篇10

[關鍵詞]社區養老;“互聯網+”;養老模式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7049

國際上將60歲以上老人占總人口10%以上或65歲以上老人占總人口7%以上的國家視為老齡型國家。浙江已快速進入老齡化深化階段,截至2015年底,浙江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約98403萬人,占總人口的2019%,高于全國平均數4個百分點,高于國際老齡化標準線1019個百分點,養老成為不得不去關注和思考的問題。另外,農村老齡化程度比城鎮更高、更快,傳統的家庭養老模式受到更嚴重挑戰。2015年,總理提出的“互聯網+”行動計劃為養老產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作為互聯網發展前沿和積極推進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的浙江,更需要通過互聯網實現農村養老模式的創新和養老產業的發展。

1 概念界定

1990年人口普查顯示浙江60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重為1038%,提前進入老齡化,且老齡化、高齡化、空巢化加速發展。因此,養老問題、特別是農村養老問題成為社會關注熱點。

11 社區與農村社區

1881年,費迪南多?滕尼斯首次使用“社區”一詞,“社區”是具有共同價值取向的人口組成的社會共同體。[1]我國很多學者雖然認知不同,但普遍認為社區具備一定的地理區域、一定數量的人口、居民共同的意識與利益、較密切的社會交往等基本特點。城鎮化不斷推進,農村社區逐步推廣,但其范圍一般仍限制在行政末梢的自然村落或聯系較緊密的村落群。[2]綜合農村社會學家們的理解,地域較廣闊且以村或鎮為居民活動中心、居民生活方式大體相同、主要從事農業生產、具備相似價值觀與行為規范的社會群體為農村社區。

12 家庭養老與社區養老

在我國,養老首先想到家庭養老這一傳統、維系社會穩定的養老方式。它以家庭為單位,家庭成員基于血緣與親情,贍養老人及給老人精神慰藉。社區養老則以家庭養老為主體,加大社區的載體作用,加以政府的輔助,將專業服務引入社區,老人既得到家人照顧,也可由社區相關服務機構或專業人士在生活照料、醫療保健等方面提供上門或托老服務。農村社區養老是農村在各級政府無力實現全面社會養老的情況下,提煉優化農村現有資源建立的一定范圍的養老模式,農村老人不必離開自己的住所和賴以生存的土地,留在熟悉的環境和熟悉的人一起安享晚年。

2 浙江農村養老保障的現狀

21 浙江農村人口老齡化現狀

隨著浙江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年輕人隨著求學外出打工,移居或落戶城鎮,家中老人主動或被動地留在了農村。

211 農村老齡化快于城鎮

2015年末,浙江常住人口約5539萬人,農村人口約占總人口的342%,比上一年下降093%。但是,全省農村老年人口增長較快,1990年農村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約占農村常住人口的69%,比城鎮這一比重高03個百分點;2000年,這一比重達到106%,比城鎮相應比重高34個百分點;2006年則為125%,比城鎮相應比重高36個百分點;2012年60歲以上農村老年人口57856萬人,占全省老年人口總數的6746%,占全省農村總人口的287%。近20年農村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約占農村常住人口比重的年均增長達到了1096%。

212 農村“空巢老人”不斷增加

農村“空巢老人”指那些子女不在身邊、獨立生活的老人,也包括和未成年孫輩們留在農村共同生活的老人。在城市化浪潮中,由于城鄉差距的存在,大量農村青壯年通過打工或接受中高等教育流入城市,也因為農村核心化、小型化家庭的比重提高,“空巢化”現象更加嚴重。第五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2000年,浙江65歲及以上老人家庭戶中,農村“空巢老人”占366%,2006年,這一比率為591%,2010年達到5956%,呈現快速增長趨勢。

213 高齡化與失能半失能現象日趨嚴重

農村老齡化加速的同時,高齡化現象日趨嚴重。2000年,全省農村75歲及以上老人為864萬人,2006年為1035萬人,年均增長33%,同期農村65歲及以上的老年常住人口年均增長率為104%。2015年,浙江80歲及以上高齡老人更是達到1558萬人,占老齡人口的158%。2012年末,全省共有百歲老人1625人,2013年為1794人,2014年則增加到1977人,2015年突破2000人,達到2227人,2012―2015年均增加926%,其中農村百歲老人又占全部百歲老人的70%以上。2014年全省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口分別為2131萬人、4408萬人,各占老年人口總數的226%、466%。在廣大農村,多數老人主要以種地獲得收入,但隨著年齡增長,從事繁重體力勞動的能力減退。浙江省一些較發達村的老年人能從村里獲得一定補助,但大部分主要依靠家庭養老或自我養老,一部分無勞動能力的老人因子女無能力承擔或不愿承擔養老,生活相當困難。

22 浙江農村養老現狀分析

浙江省經濟雖得到大幅提升,但短期內依然很難解決全省的養老問題,尤其是農村的養老問題。

221 農村家庭養老模式的困境

絕大多數農村以“養兒防老”式的家庭養老為主,但隨著社會經濟的變革,該模式受到越來越大的挑戰。

(1)家庭養老負擔增大,經濟支持乏力。浙江省是計劃生育政策落實較好的地區之一,今后一段時期越來越多獨生子女的父母進入老年期。截至2014年底,全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為977%,農村老人基本達到應保盡保,但領取的養老金依然有限。[3]對獨生子女們來講,兩個年輕人養四個或更多的老人逐漸成為一種極大的壓力。且面對“養子”與“養老”,往往出現“重小輕老”的情況,對老年人經濟支持不多或沒有。

(2)城鎮化進程的推進與核心家庭比重增加。隨著城鎮化持續推進,失地農民數量增加,大量農村人口流入城市工作生活,傳統農村養老文化受到沖擊,甚至出現“養兒不能防老”的現象。留守老人,尤其是失能和半失能老人,成為被嫌棄、冷落、忽視的對象。即使是農村子女,一般在成家后也會與父母分開,把大多數精力放在自己小家,不能隨時掌握父母的衣食住行及健康狀況或給予老人因孤獨、失落需要的精神慰藉。

222 現有農村社區養老模式存在的問題

養老問題日益突出,各地政府探索多種養老模式。上海等城市在社區養老模式探索中暴露了一些制約社區養老發展的問題。一是信息不暢帶來資源配置不合理。社區居委會作為中介聚集信息,但存在養老服務供給和需求信息不完整、不及時等問題,一些單位、志愿者沒有暢通渠道去參與社區養老。二是當前社區養老以政府推動為主,設施建設主要靠政府投入,受人力、資金等資源條件限制,落實中出現分配不均、管理落后、服務人員欠缺等情況。而在獲利較低的現實情況下,一些企業也沒有較高參與社區養老服務的積極性。三是雖然浙江經濟發展很快,但農村居民養老觀念仍較為落后,更注重固有的“養兒防老”,不愿接受社區養老模式。

3 浙江農村新型社區養老模式的構建

20世紀90年代初,我國開始對社區養老方式進行研究,而農村社區養老又是一個較新的研究方向。

31 國內外相關養老經驗

經濟社會發展、文化傳統不同,各國實行的農村社區養老保障有不同的模式。

311 日本模式

目前,日本的社區養老組織形式主要有政府主導型、政府資助民間組織型、民間志愿者協會型和企業組織型四種,體現“小規模多機能”的特點,社區養老院的床位一般在20~30張,可以提供包括24小時入住照顧、日托服務或居家上門等“多機能”服務,強調老人們在自己的家中和社區中養老,與社區互動。

312 英國模式

英國社區老年服務采取形成于20世紀50年代的“社區照顧”模式,在20世紀70年代政府削減福利支出后愈加受到重視,成為英國社會養老的最主要方式。其主要以社區為依托,政府為主導,市場運作為輔助,專業機構提供服務,形成官辦民助的管理格局,實現政府與社會、個人共同承擔養老責任。后來美法等國紛紛效仿,社區照顧成為歐美國家中占主導地位的一種養老模式。

32 浙江農村“互聯網+養老”服務新模式

近年來,浙江省大力推進養老服務工作,2020年的目標定為“9643”,既96%的老年人居家養老;4%的老年人在機構養老;保證不少于3%的老年人能享受政府提供的養老服務補貼。目前,浙江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已覆蓋全部城市社區,但農村仍有11%的地區沒有覆蓋。就農村社區養老,浙江省可以落實“政府扶持、村級主辦、社會支持、群眾參與、家庭分擔”的農村社區日間照料養老新模式,有效突破貧困地區農村社區治理的瓶頸。[4]在這一過程中,應鼓勵各村根據實際情況,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充分利用村內閑置人力、物資資源,通過新建、改建、擴建等多種方式推動醫療、養老、文化等資源“一體化、集約化、全方位”利用,實現資源利用的最大化、高效化,把老年人看病就醫、日間照料、健身娛樂打包,解決農村老年人的醫療護理和日常照料等問題。

國家制定“互聯網+養老”行動后,具有開放性、便捷性、共享性等特點的互聯網通過結合養老產業,對突破農村優質養老資源的時空限制,提升農村老年人生活質量意義重大。浙江各地需要利用互聯網技術整合農村有限的公共服務資源,實現資源更優配置。浙江省應該利用自身在互聯網發展方面的優勢,通過政府主導,社會力量動員,社區資源充分利用,成立以家庭為核心,以社區為依托的智能呼援中心,既能對農村留守、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行動進行簡單掌控,使老年人得到及時救援;也能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技術有效地分析和把握老年人的多樣化需求,建立社區與家庭、老人與子女、鄉鎮衛生院、專業機構之間線上線下的交互,減輕家庭照護者的壓力,使得老人留在農村社區養老成為現實,實現老年人生命保障、社會參與、家人照料的全方位保障,提高農村社區養老的質量,實現農村居家老人晚年幸福健康與尊嚴的生活,還能達到節約政府、個人的人力物力,降低養老成本的效果。

4 推進“互聯網+”農村社區養老發展的途徑

當前,互聯網養老項目一定程度上實現了養老產業鏈條的融合。但是,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村養老服務起步晚,基礎差,投入少,還需政府、行業、社會、家庭各方共同努力,推進該產業的發展。

41 政府層面

411 加快立法與制度建設

現行的養老管理制度與運行規則往往不能有效指導新的養老模式,在“互聯網+養老”發展的進程中,就要求政府部門作為引領者與推動者,破除阻礙新模式發展的不合理機制,根據實際頒布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為“互聯網+養老”創造一個公平、公開、公正的運行環境。

412 加大財政等支持力度

“互聯網+”背景下的農村社區養老還是新興事物,企業在獲利較低的情況下進入的意向低。因此,政府必須作為主導力量,增加財政支持力度,如政府對“互聯網+養老”模式創新帶來的風險進行預估,通過國家的前期投入為后續資金的進入奠定基礎,建立服務信息平臺,弱化企業追求利潤帶來的局限性與產業發展中的競爭性,實現數據的社會化價值;還應從財政補貼或稅收方面完善融資機制,引進民間資本,解決企業面臨的資金短缺困境,提高資金投入的積極性。

413 搞好農村社區建設

農村社區是“互聯網+社區養老”的載體,因此應抓住當前我省在新農村建設中的有利契機,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建設,完善基層衛生醫療系統或機構;推動農村經濟體制改革,保護地方集體經濟等,促進新農村的建設,為社區養老提供經濟、制度上的支持。優化產業布局,加強城鄉合作,實現要素優化配置,城鄉資源互補、合理分工。

42 企業或社會層面

421 整合資源與平臺

養老雖然是一項公益性事業,但也需要企業和社會各界的加入。當下,“互聯網+養老”離不開專業化的信息與技術的支撐,企業需要協調上下游需求與資源分配,構建信息平臺,促進不同養老模式的融通,滿足多樣性的養老需求,構建更加合理、有效的養老服務供應鏈。

422 研發新設備,簡化操作程序

企業需要加大技術設備的研發,簡化智能設備的操作應用程度,方便老年人使用。當然,企業在追求自身可持續發展過程中,需要對設備、應用程序進行周期性檢查與更新,不僅為社會提供更優的產品與服務,也能創立自己的品牌,提高社會信譽度。

43 家庭與個體層面

431 夯實家庭養老基礎,挖掘個體潛在資源

社區養老是家庭養老的拓展與延伸,在構建中要挖掘家庭、老人自身的潛在資源。如通過制度設計鼓勵低齡老人向高齡老人提供無償或低償服務;有空閑房產的老人無償或低償提供場所作為日間照料室;創造機會為愿意參與社會活動的老人提供各種條件,發揮余熱;還可以結合農村實際,帶動村里的空閑勞動力,如充分調動沒有外出務工的、熟悉本村老年人基本情況的婦女,對她們進行專業的職業技能培訓,把她們培養成為貼近老年人實際需求的養老服務人員。

432 推廣互聯網應用,增強老年人應用能力

“互網+”帶來了新的智能養老方式,但農村老年人年齡結構偏高,受教育程度低,無法熟練掌握智能設備和應用軟件,使“互聯網+養老”舉步維艱。因此,農村老年人要走上“互聯網+養老”的路上,不僅需要社會與家庭的引導,也需要老年人自身的努力與觀念的轉變。

433 克服思想障礙,提升農村老人的養老意識

“銀潮”下,最重要的任務是加大宣傳,使各年齡段的村民認識到社區養老的觀念與實質是互助共濟,社區養老并不意味著年輕一代對老年人的遺棄與不孝,是新形勢下對家庭或居家養老的補充。因此,作為農村社區基層干部在改變自身養老觀念時,根據本社區實際需求去開展服務項目,最大限度滿足本社區老年人社區居家養老的需求。

5 結 論

農村老齡化日益嚴峻,如何突破農村養老資源短缺的限制,創新養老模式成大家共同關注的問題?;谡憬○B老實際,農村社區養老模式作為一種尚在探索之中的養老模式,能解決浙江省當前嚴重的“養老難”問題,結合其他養老保障模式有存在與發展的現實性和必要性。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今天,加快發展農村養老服務業,應該充分利用互聯網、云計算等現代技術手段,創新社區養老服務模式,實現養老產業領域政府、企業與家庭“三贏”。

參考文獻:

[1]鄭杭生社會學概論新編(修訂本)[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

[2]徐志文農村社區養老模式研究[D].咸陽: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