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疾病的治療范文
時間:2023-10-30 17:58:0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呼吸疾病的治療,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呼吸疾??;抗生素;
【中圖分類號】R56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4-0198-01
在治療呼吸疾病的過程中,抗生素治療方法已經成為非常重要的方法,呼吸道感染的治療,采用抗生素治療技術能夠達到對感染的病原菌的有效抑制。而且呼吸疾病治療的發生疾病很高,被感染的幾率甚至高達90%,所以在對該類疾病治療時,醫生會非常重視治療方式,因為如果方法不當,不僅可能對醫生前途有影響,甚至很可能危及人們的生命。因此,抗生素的發展一定要有光明的前景,這樣在醫療界呼吸疾病就能得到有效治療。
1呼吸內科疾病的抗生素治療過程:
呼吸疾病的治療是需要十分專業的治療方法的,其中抗生素的治療效果尤其顯著。在抗生素的的治療過程中首先需要臨床資料,可以在某院接受治療的 200 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接受抗生素治療,并在回顧性方法的幫助下,對抗生素治療情況展開了一系列的分析和評價;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得到一些可靠數據,然后采用統計學軟件數據分析,即對一系列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及處理,并利用百分比這種形式來表示出其所得到的結果;最后通過得到的結果進行討論。在實際治療環節中,應該值得注意的是:醫生應結合患者身體狀況及病情做好抗生素藥物的科學選擇和應用工作。事實已經證明,在治療該類疾病的過程中,能否做到抗生素的科學選用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臨床應用環節,通常對該病患者采取抗生素聯合用藥的策略,即在繁殖期以及靜止期分別使用不同種類、不同劑量的殺菌劑以實現有效殺菌的效果,否則將會出現很大的問題。應用速效抑菌劑的過程中,同時輔以靜止期殺菌藥物,則會收到雙重累加的結果。在治療呼吸內科疾病患者的過程中,如果感染程度相對較輕,也可嘗試抗生素口服這種方式予以治療,而無需采用常規的靜脈注射方式,又或者肌注射方式。應用抗生素藥物對該類患者展開治療的過程中,醫生一方面要充分考慮藥代動力學原理,另一方面要充分考慮藥效學原理,并保證二者的有機結合,從而實現對患者的合理用藥、科學用藥。
2抗生素治療的簡述
以前被稱為抗菌素,事實上它不僅能殺滅細菌而且對霉菌、支原體等其它致病微生物也有良好的抑制和殺滅作用,近年來通常將抗菌素改稱為抗生素,在很多細菌性感染疾病中,許多醫生都不假思索地使用抗生素。因此出現了很棘手的問題,即泛濫使用抗生素現象極為嚴重,中國是抗生素使用大國,也是抗生素生產大國:年產抗生素原料大約21萬噸,出口3萬噸,其余自用(包括醫療與農業使用),人均年消費量138克左右。根據衛生部全國細菌耐藥監測結果顯示,全國醫院抗菌藥物年使用率高達74%,而中國的婦產科長期以來都是抗生素濫用的重災區,目前青霉素的耐藥性幾乎達到100%。在中國的住院患者中,抗生素的使用率則高得難以想象,其中外科患者幾乎人人都用抗生素,然而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如此大規模地使用抗生素,在美英等發達國家,醫院的抗生素使用率僅為22%~25%。這一不正?,F象不得不引起相應的關注,這樣就能夠證明??股刂委煼桨鸽m然對人們呼吸類疾病的治療有很大的功效,但是,與此同時,它也可能極大地影響到人們的身體健康。
3抗生素治療方法的影響
抗生素治療,在很多細菌性感染疾病過程中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性,在眾多的呼吸疾病中,小兒細菌性肺炎是兒童最主要的呼吸感染性疾病,也是兒童使用抗生素頻率最高、數量最大和品種最多的疾病,因此合理選用抗生素是治療的關鍵??股刂委煂τ谝话愕牟《拘愿腥緵]有非常大的作用,就像對于流感這類的病毒性感染疾病,它們90%以上都是由病毒引起的,這樣抗生素不僅對于這類疾病的治愈是無能為力的,而且對于身體也有害無益。而許多人們并不十分了解抗生素的作用機理,對抗生素的應用出現嚴重的濫用現象,從而引起細菌耐藥現象比較普遍,如何更合理、更經濟地應用抗生素是藥學工作者的重要任務。為防止抗生素濫用,增強醫師的費用意識,必須對不同藥物的治療方案與其他防治方案的經濟學和社會效果進行比較,根據抗生素治療的成本 - 效果分析做出最佳的選擇,為臨床合理應用抗生素和治療決策提供客觀依據,有效扼制醫療費用上漲,降低治療成本。這樣就解決了許多看病難的問題,為人們治療呼吸類疾病提供了許多便利的條件,也能夠保證人們的身體健康,為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結語:呼吸內科疾病一般是由細菌感染所致,是一類非常常見的疾病,一般情況下得不到人們的重視,一旦發生嚴重病變用就必須用到抗生素一類見效快的藥物,然而調查結果顯示我國醫院抗生素的量遠遠超標,因此,一旦發現類似呼吸疾病時應及時治療,盡管抗生素對于治療這類疾病療效較好,畢竟超標太多對身體弊大于利。臨床醫師常常在藥敏結果出來之前選用抗生素多采用經驗用藥,但要優化治療方案,降低治療成本,合理用藥,只有通過對藥物經濟學的深入研究,增強成本 - 效果意識,才能確保醫師在臨床治療中選擇到最佳的治療方案。成本 - 效果分析的目的不僅是節省藥品費用,更重要的是使藥物得到合理應用,減少藥源性疾病和藥品不良反應的發生,把合理用藥與經濟用藥融為一體。
參考文獻
[1]杜立峰,朱克明. 3 種方案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的成本 - 效果分析[J]. 中國藥房,2004,15( 10) : 611.
篇2
[關鍵詞] 牛 呼吸道疾病 預防 治療
[中圖分類號] S858.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3)10-0194-01
在相當一段時間內,我國許多省份以及地區頻發牛呼吸道疾病,這一現狀嚴重地沖擊了我國的養牛業,并且造成了巨大影響。而根據有關部門對這一疾病的調查顯示,這種疾病多是以從外地引進而來的犢牛為病原載體。另外,還加上養殖戶對于已引進犢牛的錯誤處理,從而導致了疾病的蔓延,給自己帶來了十分嚴重的經濟損失。在呼吸道疾病初發階段,由于其病發癥狀與牛肺疫看上去比較類似,因此,導致了許多養殖戶與獸醫站將此病誤診為牛肺疫來進行草率治療。雖然此病傳播廣泛,較為罕見,但是如果能及時發現與預防,這并不是不可以治療的。
一、牛呼吸道疾病是如何產生的
通過有關專家對我國牛呼吸道傳染疾病的研究,發現這種疾病的病原體主要是牛支原體與牛巴氏桿菌、牛呼吸道合胞體病毒混合感染。牛的上呼吸道在受到牛支原體的感染后,其牛呼吸道粘膜抵抗力下降,促使了牛呼吸道疾病的發生。
專家發現這種疾病主要是在犢牛的長途運輸中,其抵抗力降低,機體產生應激反應,從而引發牛呼吸道傳染疾病。
二、牛呼吸道疾病的預防
由于這種疾病是新發的,我國目前針對這種疾病的治療手段還不是很完善,因此,主要還是以預防為主。那么如何才能達到最好的預防效果呢,本人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堅持自繁自養,不擅自引進外地可能攜帶致病因子犢牛
在養殖場對于肉牛的養殖中,養殖戶應該盡量減少年幼犢牛的直接引進,采取自繁自養的手段與方法,以此來減少來自外地的疾病傳入率。因為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牛呼吸道疾病的傳入直接證明了犢牛引進的危險性,而如果當地養殖場確實需要引進犢牛,那么養殖戶就必須要在事先對引進地采取充分的調查手段,并且對其有足夠的了解和信心,能夠很好地、有效地確保犢牛源地的疫情安全,其次,在運輸途中,相關人員應該要注意對犢牛的全程保護,而且要采取相關措施,盡量將運輸途中犢牛的疾病感染率降到最低。另外,在犢牛引進后,飼養主不可立即將其混入牛群中混養,應該先將其單獨飼養,觀察其狀態,大約為期三個月之后,飼養方在確定所引進的犢牛健康安全的情況下方可放入牛群進行混合喂養,從而減少新進犢牛對已有牛群的傷害。只有這樣,才能充分地保護養殖戶的養殖利益,減少相關疾病的傳入概率。
2.應第一時間發現問題,并且采取措施預防與治療
新引進犢牛后,飼養方在對其進行隔離飼養的過程中,應對其所有的健康狀態仔細地進行觀察,而對犢牛所表現出來的一些輕微癥狀,例如咳嗽等不可輕視。對于出現這一類型癥狀的犢牛,通常飼養方可以先采取正常藥物治療的手段,比如使用“恩諾沙星”、“林可霉素”等藥物,而除上述所提及方式之外,在治療的過程中,所使用的抗生素一定要嚴格按照治療情況并考慮各種意外情況及時地補充藥量,保證藥量的充足,避免出現藥量不夠的情況。
3.當發現治療失敗之后,飼養方應該如何對病體進行處理
一般情況下,考慮到牛呼吸道疾病是一種新型疾病,同時伴隨著諸如傳染性、不穩定性等特點,飼養方一旦治療失敗,并且發現犢牛因呼吸道疾病死亡時,千萬不可以擅自用土掩埋或者用火焚化等方式來進行處理,而是一定要向當地獸醫部門報告,并且在第一時間取得聯系,保存好犢牛遺體與現場環境,另外,如果有條件設備和手段,飼養方可以率先采取犢牛肺臟、血清、胸水等樣品進行研究以對犢牛死亡原因進行確診,并由相關部門處理病原體,以最大限度地將疾病的傳播可能性降到最低。
三、牛呼吸道疾病的治療
目前我國對牛呼吸道疾病的研究處在開始階段,對呼吸道疾病的危害認識不夠充足,因此,國內暫時還沒有針對這一疾病的預防與治療疫苗。從目前來看,在牛呼吸道疾病發生時,大多數還是采用抗生素治療的方法,但由于其藥物的限制性,治療結果不如人意,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耽誤了治療時間,造成養殖戶的大量經濟損失。
四、結語
通過實踐證明,在對病原的研究上,研究人員大多數只是考慮了牛巴氏桿菌與牛支原體的感染,卻忽略了病毒的感染途徑研究。在治療上,對病原的準確快速的診斷顯得尤為重要,在發現犢牛發病時,要及時向當地獸醫部門報告,及時采樣,對病原進行診斷,確保及時科學治療,病發后期,病毒隱藏較深,無法及時檢測到,對牛呼吸道疾病的治療是不利的。在確診呼吸道疾病后,不能僅僅依靠抗生素治療,除了抗生素外,還要結合適當的抗病毒藥物及其他有利于本病的治療方法進行對癥治療,以提高療效。
參考文獻
[1] 馬偉,任娟. 牛常見呼吸道疾病的認識與防治[J]. 新疆畜牧業. 2011(08)
[2] 馮軍科,薛飛,朱遠茂,任憲剛,史鴻飛,高欲燃. 牛呼吸道合胞體病毒研究進展[J]. 中國奶牛. 2010(09)
[3] 郭夢堯,王國卿,張乃生,楊正濤. 呼吸系統疾患新生犢牛支原體感染監測[J]. 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 2011(02)
篇3
傳染性法氏囊病是幼雞的一種急性病毒性傳染病。本病主要侵害雞的體液免疫中樞器官――法氏囊。本病又叫甘保羅病,主要感染幼雞?;疾‰u出現間歇性水瀉,法氏囊腫大、損傷、肌肉出血,免疫力受嚴重影響。1.癥狀本病潛伏期很短,患病雞2~3天出現癥狀,在雞群中百先發現數只死亡,其后更多的出現減食、打盹諸現象。本病的特征性表現為:(1)患病雞排出白色水樣或米湯樣稀糞。(2)發病初期有少數雞調頭啄自己的,可能是法氏囊痛癢的緣故。本病主要發生于4~6周齡的雛雞。2.病變(1)法氏囊腫脹,囊內粘膜水腫、充血、出血、壞死,并有奶油樣或棕色的滲出物;嚴正者法氏囊外觀呈紫黑色;病程稍長者法氏囊萎縮,無光澤。(2)胸肌、腿肌有條片狀出血斑。(3)患病后期患雞腎腫大,腎小管、輸尿管充滿白色的尿酸鹽沉著。3.防治(1)免疫接種。首先在18~20日齡,30~35日齡進行第二次免疫。兩次免疫均使用中等毒力的弱毒疫苗。種雞在120~140日齡再用油劑滅活苗肌肉注射1次。(2)中藥"管囊散"等也有相當的效果。
二、傳染性支氣管炎
傳染性支氣管炎是由病毒引起的雞的一種急性、高度接觸的呼吸道疾病。本病在雛雞上的主要表現為呼吸困難,咳嗽、流鼻汁,有較高的發病率和病死率。成年蛋雞感染本病后表現為產蛋量減少和畸形蛋、軟殼蛋的比例增加。1.癥狀患病雞精神萎頓、脫水、尿、糞液多,咳嗽、氣喘有(口羅)音,眼濕潤,鼻有分泌物,個別雞可見竇腫脹。6周齡后或成年患病雞的癥狀較輕。2.病變,腎腫大、小葉清楚、灰白色、表面呈擯榔狀花紋。呼吸道型:在鼻道、眶下竇、氣管和支氣管中發生漿液性卡他性炎癥或見有干酪性滲出物栓塞;產蛋雞腹腔中有液狀卵繭,輸卵管的長度和重量明顯減小。3.防治本病無特殊的治療方法。一旦發病,可接種疫苗以防再次發生。本病應在未發生前,結合本地情況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三、雞痘雞痘是一種由病毒引起的接觸性傳染病。皮膚型雞痘的癥狀以皮膚(尤以頭部皮膚為明顯)的痘疹、結痂、脫落為特征。粘膜型雞痘的癥狀,可引起口腔和咽喉粘膜的纖維蛋白性壞死性炎癥,常形成假膜,又稱雞白喉。有時這兩種癥狀同時發生,稱成混合型。另外,還有敗血型雞痘,不過非常少見。1.癥狀(1)皮膚型:首先在頭部皮膚上,或腿、腳、泄殖腔孔和兩翼內側,見有灰色麩皮狀覆蓋物,并迅速變成小結節。小結節由灰色變為灰黃色,大的如豌豆,表面凸凹不平,并和鄰近的結節互相融合,形成棕褐色的大結癡。(2)粘膜型:主要在口腔、咽喉粘膜發生纖維狀壞死性炎癥。先是生成一種黃白色小結節,以后小結節迅速擴大并融合在一起,形成白色豆腐渣樣的假膜?;疾‰u表現為采食困難,張口呼吸,體重減輕,生長不良。2.防治本病最有效的辦法是接種疫苗。接種疫苗時,用鋼筆尖蘸取疫苗,刺神在翅膀內側皮下。刺種后1周左右,可見刺種局部皮膚上產生綠豆大的小泡,以后結痂脫落,即為刺種成功。如果不發生反應,應重新刺種。
三、雞白痢
病雞表現精神萎靡,無食欲,羽毛松亂,縮頸呆立,有的出現呼吸困難,下痢或腹瀉,糞便呈黃綠色或灰白色。眼睛腫脹、流淚,有粘液性分泌物。剖檢病變主要是內臟實質器官充血、淤血和變性。常附有一層白色纖維素膜;脾臟腫大,呈紫紅色;纖維素性心包炎,心包膜增厚,心包液混濁,?;煊欣w維性滲出物;腹膜發炎,膜腔內和腸系膜上附有纖維性滲出物。有些雞關節腫脹,關節液渾濁,關節腔內有粘液或膿性分泌物。治療:大腸桿菌對藥物容易產生耐藥性,所以要選擇敏感藥物進行治療??蛇x用的藥物有:氯霉素、慶大霉素、氟哌酸、四環素、土霉素、環丙沙星等。
四、卡氏白細胞原蟲病的分析及治療
臨床癥狀是:貧血,雞冠和肉髯蒼白,排草綠色糞便,咳血、呼吸困難而死亡,雛雞3~6周發病嚴重,死亡率可達20~80%,成年雞死亡率低產蛋率下降。剖檢病雞可見肌肉蒼白、出血,肝脾明顯腫大,質脆易碎,血液稀薄、色淡;在胸肌、腿肌、心肌、肝臟等器官上有針尖大小白色小結節突出表面,嚴重時可見腹腔內有血凝塊,外觀雞冠蒼白,產蛋雞見卵巢變形,卵泡破裂,有卵黃性腹膜炎病變。定期消毒和噴灑一些殺滅昆蟲的藥物,消滅中間宿主,在白冠病流行季節對雞舍內外定期噴灑殺蟲劑,如用0.01%的敵百蟲或溴氰菊脂等,禽舍門窗也可考慮用細網眼紗窗封閉,以防庫蠓飛入雞舍?;前烽g甲氧嘧啶鈉按50~100毫克/千克飼料,并按說明用量配合維生素K3混合飲水,連用3~5天,間隔3天后,藥量減半后再連用5~10天即可。
參考文獻:
[1]盛蘊純..雞白細胞原蟲病[J].中國家禽.1984年02期.
[2]陳培義.張嘉棟.宋亞勤.王慶軒.馬密全..雞卡氏白細胞原蟲病的診斷與防制[J].現代畜牧獸醫.1985年05期.
[3]危粹凡.譚紹才.胡志能.貴州雞體初見的住白蟲病[J].貴州畜牧獸醫.1983年01期.
[4]陳羔獻.國內禽病研究動態簡介[J].鄭州牧業工程高等??茖W校學報.1984年02期.
篇4
關鍵詞:藥物;霧化吸入;呼吸道疾??;作用機制;應用進展
所謂呼吸道霧化吸入,其實就是通過霧化裝置分散壓物溶液為微?;蛘哽F滴,確保其在氣體中懸浮,進而進入患者肺部與呼吸道中,對患者氣道起到濕化與凈化作用,進而實現全身或者局部治療的目的[1-2]。本研究主要對藥物霧化吸入療法對呼吸道疾病治療的作用機制和應用進展作一綜述。
1 霧化吸入器的類型與作用機制
吸入療法是對呼吸道疾病進行治療的常用方法,其中主要包括干粉吸入、氣霧吸入、霧化吸入和噴射霧化吸入等[3]。
1.1干粉吸入器 這種裝置的優點是對生態環境無污染, 也無需患者呼吸配合噴藥動作, 適用于氟利昂過敏以及不能正確使用MDI的患兒[4]。DIP 通常需要較高的吸氣流量,但也有數種干粉吸人器所需的吸人流量較小,如渦流式吸入器Turbubaler等。
1.2 定量吸入器 將霧化液裝人以氟利昂為推進劑的送霧器中,按壓頂部使藥霧從噴嘴中噴出。MDI 體積小,便于攜帶,操作簡單,在國內外已普遍使用。但藥霧噴出的初速度很快,只有約10%進人呼吸道發揮作用,而小兒通常不能完成吸氣與噴藥動作之間的協調,可以聯合使用儲霧裝置(Spacer)[5-6]。此法可使吸入肺部的藥液增加到藥霧總量的3%,支氣管解痙的效果也比單純使用M DI 增加1倍。
1.3噴射式霧化器 利用空氣壓縮泵或氧氣驅動霧化器,將藥液撞擊成霧滴。產生的霧滴直徑通常在3~6 um。只需患者用潮氣量呼吸,嚴重氣促無法做深呼吸者均適用。且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易于清洗消毒,可在家中自備,由家長操作使用。
1.4超聲霧化吸入器 由超聲波發生器振蕩產生的超聲波作用于霧化罐內的藥液,使之成為微細的霧滴,其密度很高且分布均勻,可使藥物沉積到呼吸道的深部,這樣還可有效解除粘膜水腫,促進支氣管炎性分泌物液化,有利于分泌物從呼吸道順利排出,改善呼吸道通氣功能,這對于小兒尤其重要[7]。
2 藥物霧化吸入療法治療呼吸道疾病的應用
2.1支氣管擴張劑
2.1.1抗膽堿能藥物 該藥物主要在患者支氣管與氣管中作用,抗膽堿能藥物的支氣管解痙作用弱于受體激動劑,但是具有較長持續時間,不會發生減敏或者心肺副作用,比方說,異丙托品、阿托品等??鼓憠A能藥物和受體激動劑兩者存在協同作用[7],比方說,沙丁胺醇和溴化異丙托品復合制劑能夠擴張氣道,而且起效比較快,且維持的時間也比較長,是現階段最為理想的治療支氣管擴張氣霧劑。
2.1.2受體激動劑 受體激動劑有助于收縮微小動脈與小動脈,所以,能夠環節血流,降低患者靜脈壓,以此緩解患者支氣管水腫和充血[8-9]。受體激動劑不僅有助于提升腺苷環化酶活性,同時還有助于抑制細胞介質,目前該藥物已在臨床中被廣泛應用,主要用于治療支氣管平滑肌痙攣。
2.2濕化祛痰藥物 若患者呼吸道中的粘稠分泌物比較多,應該選擇生理鹽水與碳酸氫鈉對其氣道進行濕化,這對患者蛋白沉淀與消腫具有促進作用,-糜蛋白酶有助于分解患者痰中的糖蛋白,鹽酸氨溴索等藥物有助于分解痰中蛋白纖維,而且具有抗炎消腫的功效,進而改善患者呼吸狀況[10]。
2.3非特異性抗炎與抗過敏性藥物 皮質類固醇激素和色甘酸鈉類激素是比較常用的藥物,其作用主要是對哮喘進行治療,比方說,色甘酸二鈉、丁地去炎松以及倍他米松等,其中色甘酸二鈉有助于抑制患者體內磷酸二酯酶活性,對遲發型與速發型支氣管收縮反應具有減弱作用,而且副作用也比較小[11-12],因此常被用于治療呼吸道疾病,有助于緩解患者慢性癥狀,對患者氣道高反應與肺功能也具有改善作用,長期吸入對哮喘患者疾病預后也極為有利,是防治哮喘疾病的首選藥物。比較新型的皮質類固醇藥物[13],比如,氟替卡松,其親和力非常高,而且作用部位也比較直接,具有較小的副作用?,F階段,皮質激素是有效緩解患者氣道炎癥與高反應性嚴重的藥物,對患者肺功能具有有效改善作用。
2.4中藥藥霧 選擇中藥的指導為中醫藥理論,基于辨病和辯證相結合,根據患者需要與藥物性能選擇最佳中藥。其中魚腥草具有解毒清熱的功效,能夠抑制患者體內肺炎桿菌生長,其抗菌效果非常強,有助于提升患者非特異性免疫能 力[14]。鮮竹瀝的作用也是清熱化痰,通過超聲霧化吸入,有助于治療支氣管肺炎,雙黃連的主要功效是鎮咳平喘、清熱解毒、祛痰等,能夠有效抑制病毒與細菌,對患者機體微循環具有改善作用霧化吸入丹參注射液可治療毛細支氣管炎[15-16]。霧化吸入肺表面活性物質也有助于對小兒呼吸窘迫綜合征進行治療。
3 總結
在臨床應用中霧化吸入能夠采用氣霧形式將藥物直接進入到靶器官呼吸道部位,迅速對患者疾病起到有效作用,同時還能夠有效避免對患者非病變器官造成影響;另外在臨床應用中,還可以顯著減少用藥量,其中霧化吸入用藥量是口服或者靜脈用藥的幾十分之一甚至幾百分之一,因此也對藥物臨床應用毒副作用有顯著降低。尤其是在目前霧化吸入裝置不斷改善過程中,也顯著提高了藥物霧化吸入治療效果,目前已經廣泛應用在呼吸道疾病治療中。
參考文獻:
[1]魏向陽,滕永華.布地奈德、硫酸特布他林、異丙托溴銨氣霧劑三聯氣泵霧化吸入治療小兒喘息性支氣管炎療效觀察[J].兒科藥學雜志2012,06:30-32.
[2]馬遠.中藥霧化法在兒童反復性呼吸道感染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4,07:173-174.
[3]郭紅梅,史桂芳.霧化吸入治療小兒呼吸道感染的臨床療效及其護理觀察[J].實用預防醫學2012,07:1058-1059.
[4]王偉卿,孟秀榮,李志永,等.鹽酸氨溴索霧化吸入輔治小兒呼吸道感染的臨床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01:108-110.
[5]王偉卿,孟秀榮,李志永,等.藥物霧化吸入治療小兒呼吸道感染的臨床療效及其對血清C-反應蛋白、中性粒細胞、白細胞水平的影響[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04:22-23.
[6]李英.霧化吸入在小兒呼吸道感染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3,07:533-535.
[7]吳紅.霧化吸入治療小兒呼吸道感染的療效[J].中國醫藥指南2013,16:594-595.
[8]艾美蓮,花響嶺,胡新和.氧驅動霧化吸入與空氣壓縮泵霧化吸入治療小兒哮喘的比較[J].當代醫學,2009,33:11-13.
[9]蔡振蕩,王清清,吳超雄.糖皮質激素聯合博利康尼和愛全樂霧化吸入治療小兒毛細支氣管炎療效及預后觀察[J].浙江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02:115-116.
[10]湛潔誼,陳愛歡,劉奇,等.霧化吸入糖皮質激素對支氣管哮喘患兒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功能的影響[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9,16:1244-1246.
[11]王水蓉,廖全輝.糖皮質激素聯合β2-受體激動劑霧化吸入治療兒童哮喘的臨床療效觀察[J].吉林醫學,2013,05:810-811.
[12]王艷俠.糖皮質激素與長效β_2-受體激動劑吸入及單純激素吸入治療小兒哮喘的對比研究[J].吉林醫學,2014,22:4968-4969.
[13]鄧濤,何善輝,唐建軍,等.糖皮質激素與長效β_2-受體激動劑吸入治療小兒哮喘的臨床療效[J].吉林醫學,2014,22:4959-4960.
[14]巫治文,謝廣淵.匹多莫德口服與霧化吸入對反復呼吸道感染的療效比較[J].當代醫學,2011,25:20-21.
篇5
【關鍵詞】復方福爾可定口服溶液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支氣管 肺炎
立健佳復方福爾可定口服溶液是一種止咳化痰藥,其活性成分是每1ml含福爾可定1.0mg,鹽酸苯丙烯啶0.12mg,鹽酸偽麻黃堿3.0mg,愈創木酚甘油醚10.0mg,海蔥流浸膏0.001ml,遠志流浸膏0.001ml。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氣管炎、肺炎所致的咳嗽,療效顯著?,F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兒科于2008年11月—2010年1月間確診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氣管炎、輕型肺炎共90例,年齡6月—7歲,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50例,對照組40例,均有中度以上咳嗽、咳痰、流涕、鼻塞癥狀。研究對象可合并應用抗生素、抗病毒藥物,但不得應用其他祛痰止咳藥。排除標準:兩周內應用單胺氧化酶抑制劑者,有惡心、嘔吐等可能影響藥物吸收和療效判斷者,有其他嚴重疾病如心肝腎疾病、血液病、糖尿病、甲狀腺疾病等,對該藥過敏者。兩組患兒年齡、病情經統計學處理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觀察組50例服用南昌立健藥業生產的復方福爾可定口服溶液,劑量:6月至2歲,2.5ml/次,3-4次/日;3-6歲,5ml/次,3-4次/日,>6歲,7.5ml/次,3-4次/日。對照組40例服用鹽酸氨溴索口服液,劑量:6月-2歲,2.5ml/次,3次/日;3-7歲,5ml/次,3次/日。兩組患兒均服用5天。
1.3 療效標準 分別于治療前及治療后第3天、第5天觀察患兒鼻塞、流涕、咳嗽、咳痰等單個癥狀、癥狀綜合積分及不良反應,并于治療后第5天詢問患兒對兩種藥的接受程度,各觀察指標評分標準。
1.4 療效評價 ①單個癥狀療效評估,臨床控制:癥狀不足輕度或消失;顯效:癥狀由3分轉為1分或2分轉為0分;好轉:癥狀由2分轉為1分或1分轉為0分;無效:癥狀無好轉或加重。②癥狀綜合改善率:癥狀綜合改善率=(治療前各單項分值總和-治療后各單項分值)/治療前各單項分值總和×100%。臨床控制:服藥后癥狀改善超過75%;顯效:服藥后癥狀改善51%~75%;好轉:服藥后癥狀改善26%~50%;無效:服藥后癥狀改善在25%及以下者。③總有效率=(臨床控制例數+顯效例數)÷總病例數×100%(見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政局《新藥(西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匯編》)。
藥物接受程度評價 分為非常愿意接受,較愿意接受和不愿意接受。
1.5 統計學處理 對患兒體重、年齡、治療前后癥狀積分以 表示,各組治療前后各癥狀積分用配對資料P檢驗,組間治療后各癥狀積分用兩組資料P檢驗,兩組間療效、不良反應發生率及兩組藥物接受程度用χ2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患兒治療前一般情況及原發病情況、治療前各癥狀評分,經檢驗P>0.05,差別無顯著性意義;治療后3天及5天兩組患兒分別與治療前比較咳嗽、咳痰、鼻塞、流滋各指標改變,經檢驗P<0.05,差別具有顯著性意義;治療后3天及5天治療組與對照組比較咳嗽、咳痰、鼻塞、流滋各指標改變,經檢驗P<0.05差別具有顯著性意義。
2.2 兩組患兒療效評價 治療5天后,治療組臨床控制27例,顯效19例,有效3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2%。對照組臨床控制14例,顯效11例,有效12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62.5 %。兩組比較經x2檢驗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
2.3 兩組患兒不良反應比較 治療組不良反應5例,輕微嗜睡2例,頭暈1例,輕度煩躁2例;對照組4例,嘔吐2例,腹瀉2例。經x2檢驗P>0.05,差別無顯著性意義。對上述不良反應均未做處理,隨病情好轉逐漸消失。
2.4 兩組患兒藥物接受程度比較 治療組非常愿意接受32例,愿意接受18例,無不愿意接受者。對照組非常愿意接受者22例,愿意接受者13例,5例不愿意接受。兩者比較差異無顯著性意義。
3 討論
立健佳復方福爾可定口服溶液配方先進,中西醫藥結合,鎮咳祛痰起效快、療效好,同時全面緩解卡他癥狀。該藥中的福爾可定具有中樞性鎮咳作用,新生兒和兒童易于耐受此藥,不至引起便秘和消化紊亂;鹽酸苯丙烯啶為具有中樞鎮靜作用的抗過敏藥物;鹽酸偽麻黃堿可收縮黏膜血管,減輕鼻塞、流涕癥狀,緩解咽鼓管充血及擴張支氣管作用;愈創木酚甘油醚為惡心祛痰藥。海蔥流浸液有催吐化痰作用;遠志流浸液具有化痰作用,使頑痰易咳出。本研究觀察立健佳復方福爾可定口服溶液在祛痰止咳及解除鼻塞流涕等方面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不良反應輕微,均未發生因不良反應而中斷治療的情況,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 考 文 獻
篇6
遼寧省綏中縣醫院內科,遼寧葫蘆島 125000
[摘要] 目的 探討無創呼吸機治療急性左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護理措施以及臨床效果。方法 分析80例來該院治療的患者資料,并將其隨機分成兩個組。采用無創呼吸機治療對兩組患者進行實驗,將常規護理方法運用于對照組,而將綜合護理的治療方法運用于實驗組,對兩組護理效果進行比較。結果 實驗組92.9%治療效果理想,高于對照組(78.6%)(P<0.05);實驗組治療后pH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治療后PaO2指標為(84.52±9.48)mmHg,低于對照組(66.94±3.16)mmHg(P<0.05);實驗組PaCO2為(45.39±3.17)mmHg,低于對照組(54.32±5.73)mmHg(P<0.05)。 結論 急性左心衰發病率較高,且多數患者伴有呼吸衰竭,臨床上采用無創呼吸機治療效果理想,且患者治療過程中聯合綜合護理能夠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血氣,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 無創呼吸機;急性左心衰;呼吸衰竭;治療效果;護理方法
[中圖分類號] R541.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4)12(a)-0181-02
臨床常見疾病之一就是急性左心衰,該病有較多的誘因,還有復雜的機制,疲勞無力、呼吸不暢等是主要的臨床表現,這也讓患者極其痛苦。如果不采取有效的臨床治療方法,該疾病還會誘發呼吸衰竭等后果,而嚴重影響到患者的生活、工作等[1]。醫學界還沒有理想的根治方法來治療該疾病,而無創呼吸機治療法是目前最為常見的治療方法。不過,由于缺乏有效的護理,使得患者的治療效果不是很理想,并發癥較多。因此,臨床上在無創呼吸機治療過程中探討積極有效的護理方法顯得至關重要[2]。近年來,無創呼吸機治療急性左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使用較多,并取得理想效果。為了探討無創呼吸機治療急性左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護理方法以及臨床治療的效果,在此分析了80例于2013年4月—2014年4月來該院收治患者資料,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分析該院收治的80例患者病歷資料,并隨機均分成兩個組。綜合護理組有40例患者,其中23例為男性,17例為女性,年齡在49~84歲之間,(59.3±1.2)歲的平均年齡,有1~6月的病程,(3.5±2.4)月的平均病程;常規護理組有40例患者,其中男24例,女16例,患者年齡在40~66歲之間,56.7±0.8歲的平均年齡,有1.2~6.5月的病程,4.2±3.1月的平均病程。兩組參與研究的患者對其治療方案均完全知情,且該院倫理委員會批準了該實驗。兩組患者具有可比性,且P>0.05,說明兩組患者在病情和年齡上沒有顯著差異,詳見表1所示。
1.2 方法
通過無創呼吸機對兩組病患進行治療,治療時先要為患者進行氣管插管,治療過程中使用Servo-i機型。根據患者情況設置參數,使用起初使用初始模式,待患者使用后根據患者生命指證等設置不同的參數,患者設置完參數之后進行治療,并且在0.5~1 h之內對患者血氣等復查,若患者血氣等各項指標均得到好轉則表明患者機械通氣相關參數比較合理,患者機械通氣8~12 h后再進行復查[3]。
對照組采用常規方法護理,實驗組采用綜合護理,具體方法如下:(1)護理人員準備?;颊咧委熯^程中要加強患者護理,要加強醫護人員專業技能培訓,練熟患者上機操作技能,患者上機前必須嚴格檢查呼吸機管道連接及其運行情況,并且嚴格掌握無創呼吸機患者過程中使用適應證、工作流程等,并且目前觀察患者身體指標,了解出現異常時的處理方法,以便增加患者對無創呼吸機治療的信任感。(2)心理干預。患者治療過程中多數患者第一次直接接觸呼吸機,他們對于這種設備了解較少,不知道這種治療方法的優缺點,心理難免會產生焦慮、疑慮等,部分患者甚至拒絕治療。因此,患者治療前要加強患者心理護理,向患者簡單介紹呼吸機的使用方法及其使用過程中存在的不良反應及其注意事項等,如有必要,可以把該治療方法的成功案例介紹給患者,使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得到增強,這樣能使治療過程中患者的負面心理對患者治療預后的影響得以降低。(3)行為干預。患者治療過程中要加強患者日常護理,要善于根據患者臨床癥狀、呼吸特點等調節呼吸機的流量等。并且患者采用這種方法治療時要選擇適合本患者的鼻面罩,并調整其松緊度,提高患者舒適度。(4)并發癥干預。患者采用呼吸機治療時并發癥發生率較高,此時醫護人員要加強患者并發癥干預,具體如下:①胃腸脹氣?;颊卟捎煤粑鼨C治療時醫護人員要引導患者進行正規呼吸治療,讓患者盡可能減少張口吸氣并讓其少說話。對于要言語溝通的患者可以教會他們日常手語等,降低胃腸脹氣發生率。②口咽部干燥?;颊卟捎煤粑鼨C治療時容易出現咽部干燥,護理時要避免患者漏氣,并讓患者偶爾喝水,對于條件較好患者可以采用濕化器,增加吸入氧氣濕度等。③局部皮膚完整性受損。這也是患者臨床上常見的并發癥,護理過程中要適當的調整固定帶的松緊度,并且要加強患者溝通,讓患者盡可能配合治療,從而保持最佳治療狀態[4]。(5)飲食干預。急性左心衰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必須加強患者飲食干預,盡可能讓患者飲食營養價值較高的食物,維持身體需要,使患者越來越健康。
1.3 統計方法
使用spss 10.0軟件統計分析所有數據,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用χ2檢驗計數資料。
2 研究結論
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達到了95%的理想治療效果,比對照組的85%高,P<0.05;治療總體滿意實驗組達到了95%,比對照組高,P<0.05,詳見表2所示。
該研究中,實驗組治療后pH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治療后PaO2指標為(84.52±9.48)mmHg,低于對照組(66.94±3.16)mmHg(P<0.05);實驗組PaCO2為(45.39±3.17)mmHg,低于對照組(54.32±5.73)mmHg(P<0.05),具體見表3。
3 討論
作為臨床常見疾病之一的急性左心衰,有較多的誘發因素和復雜的機制,發病時患者有較多的臨床癥狀。對于這種疾病如果不采取積極有效的方法治療將會誘發其他疾病,如:呼吸衰竭等,嚴重患者甚至會威脅患者生命。目前,臨床上對于這種疾病治療方法較多,常規方法雖然能夠改善患者癥狀,但是治療過程中缺乏理想的護理方法,使得患者治療效果不理想,并發癥較多[5]。因此,臨床上無創呼吸機治療過程中采取積極有效的方法護理顯得至關重要。
近年來,綜合護理在無創呼吸機中使用較多,并取得理想效果。通過對比治療后,實驗組的理想治療效果高達95%,比對照組的85%高,P<0.05;實驗組治療總體滿意的患者有95%,高于對照組(P<0.05),這個結果和相關研究[6]結果類似。綜合護理和常規護理方法相比優勢較多,具體護理方法如下:(1)心理護理?;颊甙l病后臨床癥狀較多,患者一方面需要承受疾病的折磨;另一方面還要承受較大的心理壓力,患者內心不免出現恐懼、害怕等心理。此時,醫護人員要加強患者心理護理,消除患者恐懼、害怕等心理,使患者能夠更好的配合治療,患者治療過程中并發癥發生率。(2)密切關注患者病情?;颊咴谥委熯^程中由于病情變化較快,治療時要密切觀察患者呼吸頻率、神志變化等,對患者血氣等進行動態監測,病情根據患者呼吸節奏、臨床癥狀等合理的調整呼吸機相關參數;對于病情發病惡化或出現其他嚴重并發癥等患者要立即改為有創通氣,避免造成危險。(3)健康宣傳教育?;颊卟捎脽o創呼吸機治療時要加強患者呼吸衰竭等疾病教育,讓患者能夠對這種疾病有一個了解,這樣能夠更好地了解這種疾病的治療方法及其采用無創呼吸機治療時的注意事項,還能使相關癥狀引起患者的注意。與此同時,要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治療出現異常的患者[7]。(4)加強日常護理?;颊咧委熯^程中更多的時間是在自己的病房中度過,通過綜合護理能夠幫助患者消磨時間,確?;颊吒鶕A定的護理步驟進行護理,能夠減少患者治療痛苦。(5)活動指導?;颊咴谥委煏r應該加強患者活動指導,提高患者自身免疫。但是,在活動時要控制好活動量,避免大力度活動而產生適得其反的作用。該研究中,實驗組治療后pH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治療后PaO2指標為(84.52±9.48)mmHg,低于對照組(66.94±3.16)mmHg(P<0.05);實驗組PaCO2為(45.39±3.17)mmHg,低于對照組(54.32±5.73)mmHg(P<0.05),這個結果和相關研究[8]結果類似。
根據筆者經驗:急性左心衰患者發病后病情變化較快,患者入院后要對患者進行常規檢查,并根據患者情況采用無創呼吸機治療,治療過程中要加強患者護理,根據患者臨床癥狀、病情等調節呼吸機相關參數,減少患者治療過程中的不良反應。對于治療效果不理想患者,應該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必要時可以聯合其他藥物治療。但是,該研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方面實驗中病例數相對較多,且患者入院時的癥狀不盡相同;另一方面,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相關數據統計分析時存在較大的人為誤差,這些都需要進一步研究和探討。
綜上所述,急性左心衰發病率較高,且多數患者伴有呼吸衰竭,臨床上采用無創呼吸機治療效果理想,且患者治療過程中聯合綜合護理能夠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血氣,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沈文沂,王麗莉.無創正壓通氣治療COPD急性加重期伴Ⅱ型呼吸衰竭[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2,13(5):49.
[2] 呂曉東,劉加良.Bipap無創正壓通氣在COPD急性加重合并重度呼吸衰竭的應用價值[J].臨床肺科雜志,2011,4(12):377-378.
[3] 中華醫學會重癥醫學分會.機械通氣應用指南(2006)[J].中國危重病急救醫學,2007,19(2):65-72.
[4] 冼鳳蓮.護理干預對BiPAP呼吸機治療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影響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1,9(21):81-82.
[5] 武莉莉,王健.雙水平無創正壓通氣治療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臨床觀察[J].吉林醫學,2011,32(11):2090-2092.
[6] 楊妍妍.舒適護理在無創呼吸機治療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應用[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20(26):3333-3335.
[7] 強杰,何永清.ICU危重癥患者腸內營養支持的監控體會[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5):99-100.
篇7
【關鍵詞】 綜合性護理; 重癥呼吸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疾?。?無創呼吸機
doi:10.14033/ki.cfmr.2016.33.049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6)33-0094-02
隨著近年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人數的不斷增多,臨床上對該類患者重視程度也在不斷提高,該病屬于受氣流限制的肺部疾病的一種,氣道不暢和呼吸道感染是該病的主要癥狀,會對患者后期的生存質量造成嚴重影響[1]。本次對合并出現重癥呼吸衰竭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接受無創呼吸機治療期間實施護理的臨床效果進行研究,現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2014年11月-2016年5月選擇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的接受無創呼吸機治療的合并出現重癥呼吸衰竭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8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4例。對照組中男25例,女19例;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1~23年,平均(10.4±7.5)年;患者年齡53~89歲,平均(66.6±7.2)歲;患者體重43~79 kg,平均(53.8±8.4)kg;呼吸衰竭發病時間1~17 h,平均(7.5±2.4)h;觀察組中男24例,女20例;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1~22年,平均(10.2±7.8)年;患者年齡51~86歲,平均(65.9±7.4)歲;患者體重45~73 kg,平均(53.2±8.6)kg;呼吸衰竭發病時間1~18 h,平均(7.2±2.8)h。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上述相關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常規呼吸系統疾病護理模式對對照組患者在無創呼吸機治療期間實施護理,主要包括健康宣教,清除患者口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根據呼吸機的參數為患者調節鼻罩或面罩,調節到患者感覺舒適為止。采用綜合性護理模式對觀察組患者在無創呼吸機治療期間實施護理,主要措施包括:(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癥呼吸衰竭的患者接受無創呼吸機通氣治療前,出現焦慮、恐懼等不良心理狀態的可能性較大,相關護理人員應該將通氣治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向患者進行詳細的說明,講解治療期間正確配合的方法,減少不良情緒;在實施治療的過程中,有一部分患者會由于面罩所產生的影響,導致不能夠正常與他人進行言語交流,使不良情緒狀態明顯加重,護理人員此時可以通過手勢、筆談等方式與其進行溝通,增強其安全感。(2)護理:相關護理人員需要幫助患者對治療期間的進行合理的選擇,避免患者的頭頸肩不在同一水平線上,使口鼻腔保持暢通狀態,使治療效果得到顯著改善。指導患者采用半臥位或坐位進行休息,但在飽餐狀態下不能夠選擇該,以免誤吸等不良事件發生[2]。(3)病情觀察:在通氣治療過程中,護理人員應該對患者生命體征、神志意識、呼吸頻率等指標的變化情況進行密切觀察,及時排痰并定期對患者的血氣分析變化情況進行監測,發現異常應該及時告知有關醫生進行處理。(4)并發癥護理:對固定張力和位置進行適當的調整,可間歇性的打開面罩,以使患者的癥狀表現得到緩解,在最大程度上鼓勵和指導患者進行主動咳嗽,必要的時候可以幫助患者對口鼻分泌物進行清潔。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選擇兩組研究對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無創呼吸機治療效果、對呼吸系統疾病通氣治療期間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呼吸功能相關指標恢復正常時間和臨床通氣治療計劃實施總時間等四項內容作為觀察指標。
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無創呼吸機治療結束患者出院當天,以不記名打分方式了解護理服務滿意度,100分為滿分。60分以下為不滿意,60分以上為基本滿意,80分以上為滿意。滿意度=滿意率+基本滿意率。
顯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癥狀徹底或基本消失,呼吸功能和血氣分析指標水平恢復正常;有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癥狀明顯減輕,呼吸功能和血氣分析指標水平的改善幅度超過50%;無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癥狀沒有減輕,呼吸功能和血氣分析指標水平基本沒有改善,或病情惡化[3]。總有效=顯效+有效。
1.4 統計學處理
統計學分析均經SPSS 18.0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用字2檢驗,P
2 結果
2.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無創呼吸機治療效果
對照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無創呼吸機治療總有效率為70.5%;觀察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無創呼吸機治療總有效率為90.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對呼吸系統疾病通氣治療期間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對照組患者護理服務的滿意度為79.6%;觀察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為95.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3 兩組呼吸功能相關指標恢復正常時間和臨床通氣治療計劃實施總時間比較
對照組患者在治療(8.94±2.57)d后呼吸功能相關指標恢復正常,該組通氣治療計劃實施總時間為(12.39±3.15)d;觀察組患者在治療(6.10±1.32)d后呼吸功能相關指標恢復正常,該組通氣治療計劃實施總時間為(9.07±2.14)d,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對外界不良刺激的抵抗力水平較為低下,受外界環境變化所產生的影響較大,呼吸道感染后并發呼吸衰竭的可能性會明顯加大,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影響[4-6]。目前無創正壓通氣機已經成為在臨床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實施治療的一種主要方法,且能夠取得較為理想的治療效果。改善通氣障礙是目前臨床上公認的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實施治療的基本原則,臨床研究表明使用通氣機可使患者后期的生活質量和病情的控制效果得到顯著性改善,在對患者實施通氣治療的同時,還應該對其生命體征各項指標的變化情況進行觀察,定期定時幫助患者翻身,對坐臥位姿勢進行及時的調整,使患者能夠以舒適姿勢來接受治療,保證治療效果的同時提高護理滿意度[7-8]。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70.5%;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0.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參考文獻
[1]吳羽玲.無創呼吸機治療呼吸衰竭臨床護理觀察[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18):234-235.
[2]殷憲玲.無創呼吸機治療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臨床護理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4,12(4):106-107.
[3]梁梅英,陳廣雪,梁永祥.無創呼吸機治療呼吸衰竭的臨床護理[J].吉林醫學,2015,36(16):3608-3610.
[4]孫永梅.無創通氣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o理[J].醫學理論與實踐,2007,20(10):1207-1208.
[5]陳玉蘭.無創機械通氣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中的應用及護理[J].臨床和試驗醫學雜志,2010,9(2):159-160.
[6]陽艷.使用無創呼吸機患者的護理體會[J].中國醫學創新,2015,12(11):79-80.
篇8
關鍵詞:納洛酮;無創呼吸機;COPD;呼吸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在臨床中并不少見, COPD導致呼吸衰竭的首要原因是呼吸肌疲勞,在臨床實踐中運用無創雙水平正壓氣道通氣可以早期糾正患者呼吸衰竭,避免病情進一步加重。而納洛酮屬于特異性阿片受體拮抗劑,能夠使患者的呼吸中樞沖動增強,解除呼吸抑制狀態,改善患者的預后。故本文采用了納洛酮聯合呼吸機治療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取得確切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于本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56例患者中,研究組28例,對照組28例,其中有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的年齡為58~79歲,平均年齡為(63.2±6.7)歲。病程7~21年,平均病程(14.2±3.21)年。入選病例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斷標準,同時符合Ⅱ型呼吸衰竭的診斷標準[1],且具有無創通氣的指征。排除昏迷、自主呼吸微弱、急性心腦血管疾病、感染中毒性腦病、嚴重器質性疾病、上消化道出血者及電解質紊亂者。比較兩組患者的病情程度及基礎資料均無顯著差異,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患者皆給予抗感染、祛痰止咳、解除痙攣、維持電解質與酸堿平衡等常規治療。對照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給予雙水平氣道正壓無創通氣,選用S/T模式。為避免患者出現不適,吸氣壓從8~12cmH2O開始逐漸上調至合適壓力10~24cmH2O,呼氣壓從4cmH2O開始逐步調整至約4~8cmH2O,吸氧濃度為35%~55%,指脈氧維持在90%以上。治療2~4h/次,3~4次/d,1個療程為3~8d。嚴密監測生命體征,根據病情變化及時調整呼吸機參數,減少通氣治療時間,最終嘗試脫機。在每次通氣治療期間要安排短暫間歇,便于患者咳痰與進食。研究組在對照組治療上加用納洛酮2mg,加入0.9%氯化鈉溶液100ml中,用微量泵約10ml/h速度靜脈泵入,1次/12h。1個療程為3d。
1.3療效判斷標準[2] 顯效的判定標準為無呼吸困難、口唇紫紺,以及精神神經癥狀,動脈血氣分析在正常范圍;有效的判定標準為口唇紫紺、呼吸困難緩解,無精神神經癥狀,動脈血氣分析基本正常;無效的判定標準為無效的判定標準為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及動脈血氣分析結果均無改變或者惡化??傆行?顯效率+有效率。
1.4統計學分析 數據應用軟件SPSS 19.0進行處理分析,以數(n)與率(%)表示計數資料,計數資料對比應用t或χ2檢驗,P
2 結果
經治療,從研究組和對照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上看,兩組比較治療組療效明顯較好,P
3 討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持續性發展的氣道限制性肺部疾病,肺部小氣道阻力日趨增大,肺部呈過度充氣狀態,無法保證正常的每分鐘通氣量而進展為Ⅱ型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普遍年齡較大,加上耗氧量和CO2產量增加,水、電解質紊亂等共同作用引起呼吸肌疲勞。國內外研究證實[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早期應用呼吸機能夠明顯降低氣管插管率和病死率。
納洛酮是一種人工合成的嗎啡樣物質的特異拮抗劑,脂溶性高,易于穿過血腦屏障,阻斷嗎啡樣物質對呼吸中樞抑制作用,興奮呼吸中樞,改善低氧癥和高碳酸血癥。此外,納洛酮有腦細胞保護作用,能夠改善細胞ATP代謝,使細胞內CAMP增多,血乳酸水平降低,減輕腦水腫的作用,這樣就為積極有效的抗感染治療贏得時間,減少了機械通氣的使用。
我院應用納洛酮聯合呼吸機治療COPD并發Ⅱ型呼吸衰竭,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有效率(89.29%)較對照組(60.71%)明顯較好,P
綜上所述,在對癥支持治療基礎上,早期聯合納洛酮和呼吸機可以顯著提高治療成功率,緩解患者呼吸困難等癥狀,改善預后,提高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朱銀喜,申小青,李為春.無創正壓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34例臨床分析[J].海南醫學院學報,2009,15(2):148-150.
篇9
[關鍵詞] 中西醫結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缓粑ソ?/p>
[中圖分類號] R714.25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3)10(a)-0115-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是一種具有氣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預防和治療的疾病,氣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進行性發展,并與肺臟對有害顆粒和氣體的炎癥反應有關[1]。近年來,該類疾病因社會環境變化而反復發作,臨床經常應用抗生素和激素,多產生廣泛抗藥性,而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中藥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宣肺通氣的功效,有利于改善肺的通氣換氣功能,且避免病情惡化,療效安全可靠,不易復發。本研究旨在探討中西醫結合治療COPD并呼吸衰竭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8月~2013年1月來本院就診并治療的126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2002年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制訂的診斷標準。將所有患者按照用藥情況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3例,觀察組中,男34例,女29例;平均年齡(73.1±4.0)歲;平均病程8.6年。對照組中,男41例,女22例;平均年齡(70.7±3.5)歲;平均病程9.1年。兩組在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西醫治療,如強心、利尿、擴血管、抗感染等一般治療,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加用麻黃湯加味:麻黃9 g,半夏10 g,桂枝10 g,甘草9 g,紫苑15 g,橘紅12 g,白前10 g,蘇子15 g,杏仁10 g,生姜6 g,大棗5枚。水煎服,1劑/d。
1.3 臨床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均于治療前后抽血送檢,進行血氣分析,包括二氧化碳分壓(PaCO2)和氧分壓(PaO2)。
1.4 診斷標準
動脈血氣分析:靜息狀態下,在海平面呼吸空氣條件下,PaO2
1.5 療效判定標準
痊愈:喘、咳、痰等癥狀全部消失,肺部雜音也完全消失,生活完全自理;顯效:喘、咳、痰等癥狀明顯減輕,肺部雜音明顯減小,生活自理能力改善一半以上;有效:喘、咳、痰等癥狀略有好轉,肺部雜音稍有減小,生活自理能力改善一半以下;無效:喘、咳、痰等癥狀沒有好轉,肺部雜音沒有減小,生活自理能力沒有任何改善,或癥狀有加重跡象[3]。
1.6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對相關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顯效率和總有效率分別為42.9%和90.5%,均顯著高于對照組(25.4%、69.8%),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PaO2和PaCO2指標變化情況的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PaO2和PaCO2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PaO2均較治療前明顯升高,而PaCO2均比治療前明顯降低,且觀察組的改善程度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COPD引起的呼吸功能嚴重損害,導致機體缺氧,伴有或不伴有二氧化碳潴留,從而發生一系列病理、生理變化和臨床表現的綜合,稱為呼吸衰竭[3]。特別是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當原有疾病加重或出現呼吸困難、發紺或淺表靜脈充血時,千萬要及時去看醫生,以免失去最佳治療時機。COPD的主要癥狀是氣促加重,常伴有喘息、胸悶、咳嗽加劇、痰量增加、痰液顏色和(或)黏度改變以及發熱等,此外,亦可出現全身不適、失眠、嗜睡、疲乏抑郁和精神紊亂等癥狀。當患者出現運動耐力下降、發熱和(或)胸部影像異常時,可能為COPD加重的征兆[4]。氣促加重、咳嗽痰量增多及出現膿性痰常提示細菌感染。與加重前的病史、癥狀、體征、肺功能測定、動脈血氣檢測和其他實驗室檢查指標進行比較,對于判斷COPD加重的嚴重程度甚為重要。應特別注意了解本次病情加重或新癥狀出現的時間,氣促、咳嗽的嚴重程度和頻度,痰量和痰液顏色,日?;顒拥氖芟蕹潭?,是否曾出現過水腫及其持續時間,既往加重時的情況和有無住院治療,以及目前的治療方案等[5]。本次加重期肺功能和動脈血氣結果與既往對比可提供極為重要的信息,這些指標的急性改變較其絕對值更為重要,對于嚴重COPD患者,意識變化是病情惡化和危重的指標,一旦出現需及時送醫院救治。是否出現輔助呼吸肌參與呼吸運動、胸腹矛盾呼吸、發紺、外周水腫、右心衰竭、血流動力學不穩定等征象亦有助于判定COPD加重的嚴重程度以及是否嚴重威脅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6]。
李勇等[7]將60例COPD急性期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西藥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用藥基礎上加服清氣化痰湯,結果發現治療組臨床控制8例,顯效12例,有效8例,有效率占93.3%;對照組臨床控制 4例,顯效8例,有效 9例,有效率占7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中西醫結合治療COPD并呼吸衰竭效果安全可靠,且不良反應少,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劉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進展及中西醫結合治療臨床觀察[D].哈爾濱:黑龍江中醫藥大學,2003:65-70.
[2] 葉熊,李永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進展[J].中國全科醫學,2007,10(5):1624-1627.
[3] 王彬,吳蔚,汪偉.深靜脈血栓的診斷治療進展[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12,19(7):72-73.
[4] 李現東,吳雪雁,李磊,等.參麥注射液輔助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3,22(8):833-835.
[5] 黃小燕.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護理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3,20(7):123-124.
[6] 楊峰.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89例臨床觀察[J].浙江中醫雜志,2012,47(4):286.
[7] 李勇,黃振炎.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30例[J].中醫研究,2013,26(3):30-32.
篇10
【關鍵詞】營養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缓粑ソ?/p>
慢性阻塞性肺疾?。–OPD)簡稱為慢阻肺,主要特點是不完全可逆性氣流的受限,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慢性呼吸系統性的疾病。慢阻肺嚴重的患者很容易出現呼吸衰竭而導致死亡。患者通常都需要機械通氣來維持正常呼吸情況,由于不能正常進食,慢阻肺的患者很容易因為營養不良而導致病情的惡化以及其他器官的衰竭。隨著近年來慢阻肺患者患病率的提高,如何才能更快更有效的治療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疾病成為了急需探究的問題。本文旨在探究營養支持對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療的臨床意義,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隨機選取我院重癥醫學科經確診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50例,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齡在30到65歲之間,平均年齡53歲。50例患者中有22例患有慢性的支氣管炎伴發肺氣腫,18例患者患有支氣管哮喘,10例患者患有其他肺部疾病。50例患者均伴有呼吸衰竭,且需要機械通氣維持正常的肺通氣。將患者隨機分成觀察組(25例)和對照組(25例),且排除其他疾病對實驗結果的干擾影響,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體質等基本資料對比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即P>0.05。
1.2方法
1.2.1對照組對照組患者應用一般常規方法進行治療。其中包括機械通氣、常規吸氧、應用抗感染類藥物、支氣管擴張劑、吸痰、提高呼吸功能等基礎的治療。
1.2.2觀察組觀察組患者在應用一般常規治療的基礎之上增加營養支持,其中包括增加蛋白質、糖類、氨基酸、維生素等營養物質的攝入。
1.3效果評價指標治療前分別測定并記錄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的營養指數和肺功能指數,兩組按照各自的治療方案治療2周后,再次測定并記錄兩組患者的營養指數和肺功能指標。營養指數的測定按照相關部門對營養指數的規定進行測定,包括患者的體重以及血清白蛋白的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