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心理健康的科普知識范文

時間:2023-10-31 17:59:1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關于心理健康的科普知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關于心理健康的科普知識

篇1

關鍵詞:中學信息技術教育;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整合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21-0148-02

一、對中學生信息技術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分析

在越來越復雜的現代社會里,隨時隨地會出現不可預知的機遇與挑戰,對人們來說,擁有高標準的道德素質極其重要。而對于中學生來說,提高心理道德素質是其必修課程?,F在的中學生就是祖國的未來,因此,做好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保證了祖國未來的發展,若想提高中學生的心理素質,使其在社會上擁有更好的適應能力,需要對中學生的身心進行全方位的培養。在身體方面,需要使中學生擁有健康的體質,在心理方面,需要對其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其擁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廣泛的科學文化知識、豐富的動手實踐能力及健康的心理素質[1]。心理健康的中學生可以充分提高自身的主觀能動性,避免不良的心理問題的出現,還可以合理改善自身的不良思想及行為,適應現在的復雜生活,不被不良行為所影響,擁有自己崇高的理想與抱負并為此全力以赴。

國家頒布了很多關于中學生犯罪心理及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法律法規,重點表明中學生接受不良的網絡信息資源后所產生的一系列犯罪心理及犯罪行為,其后果極其嚴重。為了國家的未來發展,為了形成良好的教育體制,對中學生的信息技術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勢在必行,對中學生進行合理的關于信息技術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國教育部門對中學學校提出的重要教育標準準則之一,是培養學生心理素質的重要標準,也是學校及教師的重要職責。國家對學校制定的重要教育目標是在學校及教師給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上進行合理的指引與教育后,使中學生的心理得以健康成長,使其適應繁雜的社會環境并不被外界的不良行為干擾,使其心理素質得以增強。

對中學生進行信息技術的教育是基本的教學大綱所要求的,信息化、網絡化的時代,中學生的信息技術教育格外重要,擁有良好的信息技術對于一個中學生是必不可少的。而現在的信息技術更加生活化,其功能也更加強大,信息技術可以使人們的信息資源共享,多功能軟件的出現也加大了用戶的使用率,然而中學生也是信息技術使用的一部分群體,使用信息技術時,中學生會很容易接觸到一些不良的信息資源,這也是導致中學生心理不健康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的一個途徑[2]。因此,在對中學生進行信息技術教育的同時,還要做好對其心理健康的教育,這就形成了對中學生信息技術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策略,也是改善中學教育體制必然的發展趨勢。

二、對中學生信息技術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策略研究

1.對中學生進行思想上的信息技術教育及良好的心理素質培養。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人們對信息技術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信息技術也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不斷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習慣,推動人類科學技術的進步。然而信息技術不僅給人們帶來了便捷的生活方式,其不良的信息資源對人們的生活亦有很大的影響,對一切事物都懷揣好奇的中學生們,影響更加重大。對中學生進行信息技術教育的授課老師必須指導學生們接收對其有益的信息資源及學習對其有幫助的信息技術,要保證所學到的信息知識及信息技術對學生的思想產生良好的影響,不會對學生的心理造成不健康的陰影,從而導致不良行為的養成。例如:中學生用網絡信息技術下載軟件時,會有不良視頻的出現,這會誘導中學生產生模仿心理,最終導致犯罪。其實,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有兩面性的,在遇到任何事情時,都要從兩個方面看待,但要從積極的方面出發,處理事情,這不僅是做人的基本準則,更是現代社會的中學生應該牢記的,因為中學生的心理素質還不夠成熟,不良的事物或消極的想法都會對其心理造成影響。中學生信息技術教育的教師應該指導學生不要盲目模仿所接觸的任何事情,首先應該對其進行準確判斷,要吸取信息技術的優良之處,避免不良活動對自身心理素質的損害,做到在學生的思想層面上進行信息技術及心理健康的教育。

2.增加中學生信息技術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隨著科學化、信息化時代的發展,在中學生的周圍充斥著多種多樣的信息資源,越來越多的信息交流平臺也隨之出現。中學生出于好奇,不斷地了解、熟悉、研究及效仿新事物,由于中學生不能準確地認知、判斷事物,造成其認知能力混亂,形成不良的思想及不健康的心理。因此,作為一名合格的中學生心理輔導教師,應該準確掌握每位中學生的心理素質,對其進行一對一的心理素質培養,改正其錯誤的認知觀、判斷能力,使其擁有優秀的個人品格及良好的心理素質水平[3]。

3.有效運用校園網絡對中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與信息技術教育。校園網絡的出現,對于中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迎來全新的挑戰,校園網絡對中學生的影響不可小視,如何構建和諧健康的校園網絡平臺,成為學校及教師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項重大難題。(1)對中學生進行全方位的心理健康知識教育。國家應該對中學生進行全方位的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使中學生認識到信息技術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中學原有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主要對中學生進行授課,學生不能選擇,這也造成了學生對此課程的排斥心理,而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環境,使學生把學習心理輔導課程當作學習使其感興趣的科普知識,就很好地解決了學生難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難題。中學生通過在校園網絡上的交流與學習,增強自身保護意識,提高心理素質水平。(2)通過線上心理健康咨詢,對中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行解答。由于實際課設的心理咨詢室每天接待的學生人數有限,遠遠滿足不了學生的要求,而往往實際交流是面對面的交流形式,這種形式使一些學生不能正常地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但網絡心理咨詢平臺的出現完全解決了這一問題,中學生可以在網絡上與心理問題分析師進行一對一的交流,敞開心扉,講述自己的心理問題,釋放心理壓力,緩解不良情緒等。這有助于心理咨詢教師對每位中學生進行準確的定位,并根據其自身性格特點及自身問題,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三、總結

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新鮮事物及事件出現,無疑充斥著人們的眼球及內心。對于中學生來說,進行良好的心理健康及信息技術的教育,是中學生走入社會必不可少的條件,因此對中學信息技術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是學校及教師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宋鳳寧,黃永榮,賴意森.網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構[J].學術論壇,2010,4(03):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