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護理基本知識點范文
時間:2023-11-01 17:23:5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口腔護理基本知識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護理學基礎;口腔護理;說課
【中圖分類號】G712
隨著我國衛生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人和人才培養模式的轉變,說課已經在各職業院校中廣泛開展起來,并發揮著重要作用。說課能力是融教學設計能力教育理論修養口頭表達能力多媒體操作能力風度儀表等為一體的綜合能力,是衛生學校教師的核心職業能力之一。[1]本文主要介紹護理學基礎教學中口腔護理這一章節的說課設計與教學實施,以便與同行進行探討。
1.說教材
1.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護理學基礎是護理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一門學科,是各??谱o理的基礎?!翱谇蛔o理”是全國中等衛生職業技術教育衛生部“十一五”規劃教材《護理學基礎》第十一章“病人清潔的護理”第一節的內容,口腔護理是護理操作技能中最常用的基本技能之一,也是臨床護理工作中病人生活護理的主要內容之一,對預防患者口腔感染、增進患者食欲、觀察患者病情、維護患者住院期間身心最佳舒適狀態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通過本次課的學習,培養學生尊重關愛病人的情感態度,為以后培養學生的職業操守奠定良好基礎。
1.2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以及對教材的剖析和學情的分析,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說出特殊口腔護理的目的、適應癥以及常用漱口液
(2)能力目標:
能按規程正確進行特殊口腔護理
(3)情感目標:
通過此節課,讓學生感受到尊重關心愛護病人的護士職業操守
1.3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教學大綱要求,結合臨床實際及學生的認知水平,確定本次授課的重點難點。
⑴重點:特殊口腔護理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項和常用漱口溶液
⑵難點:特殊口腔護理中擦洗牙齒的順序和方法
2.說學情
本次課的授課對象是中職護理專業二年級的學生,大部分學生存在入學成績偏低,基礎知識薄弱,對知識的接受能力有限,并且以被動接受為主,自主學習能力較差,缺乏自信心,抽象思維能力相對較弱,學習方法不科學等問題,但學生好奇心很強,喜歡動手實踐,興趣比較廣泛。同時學生們經過了一年多時間的學習,掌握了一定的醫學基礎知識,對護理專業有了基本的認知,普遍對專業課感興趣。因此,針對學生這些特點,教師除了系統講解外,更注重上課中學生的動手和參與,并通過教師的專業展示模擬醫院工作氛圍,以達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作為護士的職業素養的目的。
3.說教法
根據本次授課對象的實際情況、本節課的特點,本課程采用以下教法:講授法、演示法、多媒體課件教學等方法進行教學。
3.1講授法
通過講授法使學生清晰的掌握特殊口腔護理中擦洗牙齒的順序和方法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效率、控制課堂教學進度的效果,同時結合臨床案例進行講解,使學生能系統地理解和掌握護理專業知識。
3.2演示法
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展示各種實物及示范性操作,讓學生通過觀察對該技能獲得感性認識。教師利用牙齒模型演示牙齒擦洗順序和方法,然后學生回示范,通過學生動手和參與,學生學習興趣,從而達到提高強化本節課的重點難點,提高教學效果。
3.3情境教學法
創設臨床護理工作場景,課堂中通過創立護士為病人進行口腔護理這一情境,師生模擬操作,一是強化學生對教學中知識點的掌握,二是培養學生以后良好的工作習慣和職業素養,同時使學生在操作過程中感受到尊重關心愛護病人的職業情感操守。
4.說學法
4.1聽課法
聽課是學生課堂學習的主體部分和關鍵環節。護理專家羅查斯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只聽掌握5%、看、做可掌握70%的知識,根據此規律,在教學過程中我設計多種教學方法,使學生能做到耳到、眼到、心到、手到,多種感覺器官并用,多種身體部位參與,加強了大腦不同部位參與,激活了學生的大腦,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的大腦處理信息的能力也加強了。
4.2討論法
導入新課、講授口腔護理評估、適應癥、目的等內容的教學環節中運用討論法,使學生積極參與(適應癥、目的等內容都由學生討論引出的),更好的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因此,學生在獲得專業知識的同時,也培養來學生獨立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促進學生靈活地運用知識。
4.3實踐參與法
實踐性是護理專業最大的特點,因此實踐能力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本次課在老師示教后安排了學生回示范牙齒擦洗順序和方法,回示范后請其他學生點評,最后老師總結。這樣就改變了以往總是由老師來演示講解的方式,增加了學生的新鮮感;同時也激起了表演學生的表現欲和成功感,帶動更多學生的參與。使學生對重點難點更好的掌握。
5.說教學過程
5.1組織教學,導入新課。
創設“假設讓大家一周不刷牙會出現什么樣的狀況?”的情境,在具體的情境中,學生很容易進入角色。這樣設計的目的是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產生濃厚興趣,以能順利導入新課。
5.2講授新課
5.2.1討論
首先,圍繞著教學內容給出討論題:①口腔護理的對象是誰?②口腔護理的目的?這些討論題層層深入,前一討論題為后一討論題作好鋪墊。組織學生在自學的基礎上展開討論,各抒己見,在教師的引導下,得出滿意的答案。這樣設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變被動為主動,有利于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鍛煉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因能總結出正確的答案而獲得樂趣、成就感,增加學生學習的信心。
5.2.2講授點撥。
通過老師的精講點撥,突出學習重點,分析學習難點。第一步圍繞著“如何選擇漱口溶液”展開講授點撥,結合臨床案例把口腔護理的目的與常用的漱口溶液聯系起來。第二步圍繞“口腔護理擦洗順序”來講授,這步設計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按規程正確進行特殊口腔護理的操作方法。
5.2.3教師示范,學生回示范
在學生理論學習的基礎上,結合圖片、錄像、動畫,教師利用牙齒模型示范。第一步:教師分解操作;第二步:學生親自動手實踐,其余學生仔細觀察,找出存在的問題。這樣設計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還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的積極性,充分體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原則。
5.2.4課堂小結、目標檢測
教師精講點撥,對本次課的重點內容進行梳理,并通過護士職業資格考試復習題,對重點、難點內容進行復習,引領學生回顧重點知識,既可鞏固新課,達到強化重點難點知識的目的,還可及時接受反饋,測試本次課的教學效果。
5.2.5布置作業
通過讓學生每天刷牙時按照口腔護理技術中擦洗牙齒的順序和方法進行以達到每天復習的目的,強化課堂學習效果。
6.板書設計
板書主要通過多媒體來展示,將重點、難點通過不同的形式形象直觀地展現,既節省時間也幫助學生更有效地學習,同時黑板上主體部分也以提綱的形式列出本次課的內容,還留出一部分空間便于課堂上隨機內容的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