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護理路徑范文
時間:2023-11-01 17:42:4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臨床護理路徑,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中圖分類號] R47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0)04-41-02
近年來,國內外護理實踐發生了實質性的變化,一是以病人為中心的整體護理;二是以證據為本的循證護理;三是以臨床路徑為主的新護理模式。隨著臨床護理路徑(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護理模式的發展,它促進了護理實踐理論的革新,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醫療改革和整體護理的深化。本文將對臨床護理路徑的起源、定義及其作用進行描述。
1臨床護理路徑的起源及定義
臨床護理路徑起源于工業領域的“關鍵路徑法”,是美國杜邦公司提出用網絡圖制定計劃的一種管理技術,80年代中期開始應用于臨床護理工作,并且逐步在世界多個國家推廣應用,受到了眾多醫療機構及醫護人員的歡迎。臨床護理路徑于20世紀90年代中期傳入中國,并得到了迅速發展,對國內護理實踐模式的發展具有促進作用[1]。
臨床護理路徑是為具有特定診斷和治療(手術)的患者群體制定的一種清晰明確的常規護理模式,是一種具有時間性和順序性的整體服務計劃,包含了質量保證、循證醫學、藥學、護理學等多種專業的先進的管理思想與方法[2],讓患者從入院到出院都按照此模式進行治療和護理[3],屬于臨床路徑范疇。
由上可知,臨床護理路徑起源于工業領域,不僅廣泛應用于工業領域,而且在醫療領域也被廣泛應用,使護士按照固定的模式進行日常工作,在某種程度上保障了廣大患者的利益,使他們能夠接受更好的治療和護理。
2臨床護理路徑對降低醫療費用的作用
由于醫療供求關系的復雜性和特殊性,我國住院費用居高不下[4]。目前我國正進行醫療改革,著力解決“看病貴、看病難”等問題,同時,讓病人“早日康復、降低醫療費用”也是護理學者正在研究的重要課題。國外研究表明,臨床路徑以縮短平均住院日、降低住院費用為特征,具有規范診療行為、節約衛生資源、貫徹整體護理理念、提高醫療效益/成本比重的重要作用[5]。并且國外研究報道臨床路徑能夠大大縮短了平均住院日,減少了住院費用[6-8],國內學者也認為住院時間的長短是影響醫療費用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保證診療效果的基礎上,縮短無效住院時間是降低醫療費用的有效措施之一[9]。自臨床護理路徑引入國內以來,研究表明其對降低疾病的醫療費用具有一定的作用。例如魏紅蕾等[10]研究了臨床護理路徑在冠狀動脈搭橋術圍術期的實施,表明其能夠縮短該病患者的住院日,減少了患者的住院費用??梢娕R床護理路徑如果能夠充分運用,可能對我國醫療改革,降低患者醫療費用具有積極作用。
3臨床護理路徑對護患關系的作用
目前,由于各種原因,無論醫患關系還是護患關系都存在不和諧的因素,甚至矛盾突出,雙方關系緊張。護士在臨床工作中與患者接觸最多,護患關系沖突也不少,而且原因很多,如何處理好護患關系,已成為護理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課題[11]。另一方面,隨著我國社會法制建設逐步健全和患者維權意識越來越強,這也是促使護患矛盾上升的客觀因素之一。
很多醫院管理者都認為,護士是一個醫院的窗口,護患關系是醫患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兩者關系的好壞影響著和諧醫院、和諧醫患關系建立。研究表明,在護理工作中正確應用臨床路徑是更好地貫徹了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能夠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12]。此外護士是實施健康教育的主要承擔者,并且健康教育是整體護理的重要內容之一,對建立良好護患關系具有促進作用[13],所以如何在護理工作中運用正確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筆者認為對緩解護患矛盾也具有重要意義。護士在臨床路徑實施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她們不但履行護士的職責,并要對患者做好健康教育、出院指導等[14],同時臨床路徑是實施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15]。有研究應用臨床護理路徑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結果表明,其是實施健康教育的一種有效工作方式,密切了護患關系,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16-17],可見臨床護理路徑的有效實施,不僅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效果,對提高患者滿意度及促進護患關系的良好發展也具有重要作用,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4臨床護理路徑對護理人員的作用
從前面可知,臨床護理路徑是為特定診斷和治療(手術)的患者群體制定的一種清晰明確的常規護理模式,是一種具有時間性和順序性的整體服務計劃,需要運用護理學、循證醫學、藥理學等方面知識,所以對護理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孫淑梅等[18]分析了應用臨床路徑模式護理心肌梗死患者的體會,認為實施臨床路徑護理模式對護理人員提出了新的挑戰,要求護理人員不僅要求掌握基礎護理理論、操作技能和藥物知識,而且還要求了解其他學科如心理學知識、經濟知識等,并要求護理人員不斷學習,不斷更新知識。
目前臨床護理路徑的內容基本是通過表格的形式制定,使護士能夠按計劃、有序地預見性地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促進護理人員主動護理,而不是機械地執行醫囑,從而提高了護理質量[19-21]。同時,臨床護理路徑的實施除了要求護理人員執行日常工作之外,還要求其參與臨床護理路徑的制定和檢查實施過程出現的問題,這就需要護理人員深入研究本專業內容,具備臨床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22]。
5結語
綜上所述,臨床護理路徑雖起源于工業領域,但目前被廣泛應用于臨床護理工作,是為特定診斷和治療(手術)的患者群體制定的一種清晰明確的常規護理模式,使護理人員按照計劃有序地進行護理工作,對降低醫療費用、改善護患關系、提高護理人員工作效率及護理質量等方面具有促進作用。隨著臨床護理路徑應用和研究的深入,它將廣泛應用于臨床各科,說明這種護理模式正被人們重視,在我國應用前景廣闊,并將推動護理實踐模式的發展。所以,護理工作者要關注臨床護理路徑的有關內容,抓住機遇將其應用于日常工作中,充分發揮其優勢,滿足人們的健康需求,為人們謀福利。
[參考文獻]
[1] 龔棣. 介紹一種新的醫療護理模式――臨床路徑[J]. 現代醫院管理,2004,6(4):42-44.
[2] 吳袁劍云,英立平. 臨床路徑實施手冊[M]. 北京:北京醫科大學出版社,2002:5-29.
[3] 戴紅霞,成翼娟. 臨床路徑――科學、高效的醫療護理管理模式[J]. 中華護理雜志,2003,38(3):208-211.
[4] 許仙忠,李暢,于英霞. 我國醫療成本管理的現狀與改革思路[J]. 中國醫院管理,2000,20(12):21-22.
[5] Wojner AM. Outcome management:application to clinical practice[M]. St Louis:Mosby Publisher,2001:1.
[6] Levin RJ,Ferraro RE,Kodosky SR,et al. The effectiveness of a “clinical pathway” in the management of laryngectomy patients[J]. Head Neck,2000,22(7):694-699.
[7] Markey DW,McGowan J,Hanks JB. The effect of clinical pathway implementation on total hospital costs for thyroidectomy and parathyroidectomy patients[J]. Am Surg,2000,66(6):533-538.
[8] Koyama K,Ito M,Kotanagi H. Improvement of the efficiency of the treatment of gastric cancer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 the treatment plan[J]. Gan To Kagaku Ryoho,2000,27(9):1375-1379.
[9] 尹雪冰,吳藝革. 臨床護理路徑在住院抑郁癥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效果觀察[J]. 醫學信息,2006,19(11):995-996.
[10] 魏紅蕾,呂探云,陸敏敏,等. 冠狀動脈搭橋術圍術期臨床護理路徑的實施與評價[J]. 護理學雜志(外科版),2009,24(10):22-25.
[11] 趙文香. 護患關系現狀分析及護理對策[J]. 中國醫療前沿,2008, 3(12):119.
[12] 馬巍,趙亞君,張彩麗. 正確運用臨床路徑防范護患矛盾[J]. 哈爾濱醫藥,2006,26(3):118-119.
[13] 王惠賢. 健康教育是建立新型護患關系的重要環節[J]. 實用護理雜志,2001,17(3):54-55.
[14] 張慰倫. 護士在臨床路徑中的作用[J]. 實用護理雜志,2003,19(8):59.
[15] 宋蕾,楊晶,劉錚,等. 臨床路徑在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中的應用[J]. 現代臨床護理,2008,7(12):21-25.
[16] 王小蓓. 應用臨床路徑對高血壓病人實施健康教育[J]. 當代護士(學術版),2008,3:80-81.
[17] 杜景梅. 臨床護理路徑在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 內蒙古醫學雜志,2008,40(6):756-757.
[18] 孫淑梅,潘繼軍. 臨床路徑模式護理心肌梗死患者的體會[J]. 實用醫藥雜志,2004,21(11):1016-1017.
[19] 金海君,趙皎皎,姜琦. 臨床護理路徑對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療病人的影響[J]. 護士進修雜志,2006,21(6):525-526.
[20] 樊君娜. 臨床護理路徑在經皮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及支架術中的應用[J]. 當代護士(專科版),2009,(1):25-26.
[21] 趙瑞香. 臨床護理路徑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應用[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09,3(4):176-177.
篇2
【關鍵詞】臨床護理路徑;產科;應用
臨床護理路徑是患者在住院期間的護理模式,是護士和其他醫務人員對特定的患者群體共同制定的針對某種診斷或手術所做的最適宜的有順序性和時間性的整體服務計劃,是現代多專業合作能保證質量的、有效率的臨床健康(醫療、護理)服務計劃,目的是縮短康復時間,減少浪費,使服務對象獲得最佳的醫療護理服務[1]。我院產科在總結以往護理實踐的基礎上,開展了產科產婦臨床護理路徑研究,取得了較為滿意的護理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2009年6月至12月期間在我院住院的180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每組90例,年齡21~40歲,平均年齡27.8歲,孕周37至41周,平均為39.1周,初產婦126例,經產婦54例,自然分娩132例,剖宮產48例,實驗組按照臨床護理路徑實施護理,對照組按產科常規護理。
1.2 方法
1.2.1 確立研究小組 從本院產科醫療、護理組中抽調骨干組成研究小組,負責臨床路徑研究對象的篩選,制定臨床護理路徑表,并負責對臨床護理路徑進行評價、臨床指導和總結改進,確保其順利有效實施。
1.2.2 制定臨床護理路徑表 參考《臨床護理路徑實施手冊》[2],根據自然分娩、剖宮產產前、產后產婦的需要、治療和護理特點,結合科室工作實際,由研究小組制定適合本科特點的臨床護理路徑表,以嚴格的時間為橫軸,從產婦護理流程為縱軸,并標出護理目標及護理評價。
1.2.3 實施 分別把入院后實驗組的自然分娩及剖宮產的產婦按照該臨床護理路徑圖進行實施,孕婦入院后先由責任護士熱情接待,并做好入院宣教,根據產婦分娩前后的不同時期向產婦講解及指導相關護理內容(包括入院檢查、產前處理、產程觀察及處理、產后護理和出院回訪等)和最后達到的護理目標,使護患雙方主動參與、共同努力。然后,責任護士每天必須嚴格按照護理路徑表的內容進行觀察和護理,根據病情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和效果評價,在護理路徑表上將已實施的內容打“√”并簽名,對未實施的內容則在表格中記錄
作者單位:474250河南省鎮平縣第二人民醫院
原因及補救措施,及時予以落實。研究小組成員在日常工作中,對患者進行專項的滿意度調查和變異原因分析,必要時對路徑進行修正和完善,協同醫生和醫院其他部門,保證路徑的順暢實施。
1.2.4 效果評價 出院前采用匿名自填調查表方式,對產婦進行滿意度調查,采用試卷方式對產婦進行母乳喂養知識和母嬰保健知識考核,統計產婦產后尿潴留、腫脹硬結人數,進行統計學分析。通過匯總,計算產婦平均住院時間及住院費用。
1.3 統計學方法 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從匯總及數據處理后的結果來看,通過臨床應用的對比,實驗組產婦護理滿意度及護理質量達標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
3 討論
臨床護理路徑是一種跨學科的綜合的整體醫療、護理工作模式,是針對特定的患者群體,以時間為橫軸,以入院指導、接診時的診斷、檢查、用藥、治療、護理、技能指導、出院計劃等理想護理手段為縱軸,制成的一個日程計劃表,對何時該做哪項檢查、治療和護理,何時可出院等目標進行詳細的描述說明與記錄,護理工作不再是盲目機械地執行醫囑,而是有計劃、有預見性地進行;患者亦了解自己的護理計劃目標,主動參與護理過程,增強患者自我護理意識和能力,護患雙方相互促進,形成主動護理與主動參與相結合,密切了護患關系,達到了最佳護理效果。通過這種管理模式,縮短了住院時間、降低了住院費用,提高了醫院醫療護理服務質量。所以臨床護理路徑的實施是成功的,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篇3
1.1教學對象
以九江學院2011級高職護理專業(三年制)1個班42名學生為研究對象,年齡18-20歲,平均年齡19.1歲,其中女40人,男2人。
1.2評價工具
參照相關文獻自行設計了教師授課效果問卷調查表,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價。
1.2.1教師授課質量評價表
該問卷由學生填寫,用來對教師的授課效果進行評價。評價指標為討論主題、創新思維、合作探究、自主學習、小結歸納5個方面。每個項目從高到低分為A、B、C、D4個等級,級別越高,表明授課效果越好。本研究在正式調查之前,進行預調查,在30例學生中問卷信度系數Cronbach’alpha測得為0.73。30名學生隔1個月后進行重測,兩次相關系數為0.75[2]。用因子分析法對問卷結構效度進行測量,累積有效程度為90.7%。
1.2.2學習狀態評價表
學習狀態評價表從思辨能力、參與程度、交流程度和生成狀態四個方面進行評價。參與狀態就是看學生是否全程參與學習,在討論中是否積極發表意見。思辨能力是看學生的語言是否流暢、有條理、善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學知識。交流程度就是看學生之間在學習過程中是否友好合作。生成狀態指學生能否總結當堂課程,見解是否有創意或能提出深層次的問題。教師在討論課堂中對每個學生進行仔細觀察后做出評價。每個項目由優、良、中、差四個等級組成。本問卷在正式調查之前,進行預調查,在30例學生中信度系數Cronbach’alpha測得為0.72。30名學生隔1個月后進行重測,兩次相關系數為0.74[2]。用因子分析法對問卷結構效度進行測量,累積有效程度為91.3%。
1.3方法
1.3.1課程設計
以輪狀病毒腸炎為例,采用臨床護理路徑教學法。研究課程內容,明確輪狀病毒腸炎患兒應用臨床護理路徑進行護理評估所需的技能和知識,并通過相應的臨床護理路徑表來完成教學目標[3]。
1.3.2臨床路徑表設計
(1)住院第1d:①詢問病史及體格檢查;病情告知;腹瀉護理常規;飲食:流質或半流質,乳糖不耐受者采用低乳糖奶粉喂養。②遵醫囑應用口服補液鹽、腸道菌群調節劑、胃腸粘膜保護劑。病重者予呼吸、心電監護,吸氧。③實驗室檢查:血常規、尿常規、大便常規,CRP,肝腎功能,電解質;大便輪狀病毒檢測;必要時做血氣分析、大便乳糖檢測。④根據血氣分析結果予以糾正酸堿失衡及電解質紊亂;按照脫水程度予以補液;高熱時降溫處理。⑤主要護理工作:入院護理評估;入院宣教;定時測量體溫。對病情變異進行記錄。(2)住院第2-3d:①上級醫師查房;整理送檢項目報告,有異常者應及時向上級醫師匯報,并予相應處理;注意防治并發癥。②腹瀉護理常規;飲食;服補液鹽:按需供給;腸道菌群調節劑;胃腸粘膜保護劑;③必要時復查血氣分析、電解質。④根據脫水程度、電解質及血氣分析結果予以液體療法;高熱時降溫處理;必要時查心電圖、心肌酶譜。⑤每日護理評估;定時測量體溫。對病情變異進行記錄。(3)住院第4-7d:①上級醫師查房后同意出院,完成出院小結[4];②出院宣教:向患兒家屬交代出院用藥及注意事項,如隨訪項目,間隔時間,觀察項目等。③出院醫囑:出院帶藥,門診隨診。④主要護理工作:出院宣教,對病情變異進行記錄。
1.3.3教學活動的實施
以我校兒科護理實驗室為教學場所,以真實的護理過程為依據,將教學和模擬工作情境相結合。(1)準備:提前發放臨床路徑表,指導學生以教材內容為基礎,結合圖書館資料和網絡查詢的資料預習課程內容。(2)學生進行分組,以角色扮演的方法分步驟演示臨床護理路徑表中要求的內容,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真正將理論轉化為實踐能力。(3)教師進行最后點評,進一步強化輪狀病毒腸炎的重點和難點,加強學生的認識[3]。
1.4統計數方法
所有資料均采用SPSS16.0統計軟件處理,統計方法為描述性統計分析。
2結果
2.1學生對臨床護理路徑教學法效果評價很好,對于5個項目的評價等級均在A或B以上。說明學生對于臨床護理路徑教學法的教學質量是肯定的。
2.2學生的參與程度、思辨能力、交流程度和生成狀態評價均較好,優良以上的分別占74%、71%、79%和64%。
3討論
篇4
Abstract:Objective Study the clinical value of clinical care path in children with Kawasaki disease nursing. Methods Select 90 cases of Kawasaki disease in children as research subjec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f 45 cases. Control group using traditional models of care, clinical nursing path observation group care model, observed and compared the efficacy of two treatments. Results Duration of hospitalization of childre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hospital costs, patients satisfaction and health knowledge mastery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 Children;Kawasaki disease;Clinical care path
川崎病是以變態反應性全身小血管炎癥為主要病變的急性兒科病癥,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急性發熱、皮膚損害及頸部非膿性淋巴結腫大等,由于該病病變部位較廣,故對臨床護理要求較高[1]。臨床護理路徑是一種新型護理模式,遵循成效管理理念,通過科學的日程計劃表,指導護士有計劃、有預見性地執行護理工作,可有效提高臨床護理質量。我們給予川崎病患兒臨護理路徑,與傳統護理對照,取得效果顯著,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所有90例病例均為我院于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川崎病患兒,其中男69例,女21例;年齡3個月~6歲,平均年齡1.84歲。隨機分成兩組,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5例,兩組患兒的一般情況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兒采用傳統護理方法,觀察組患兒采用臨床護理路徑,成立由責任護士、主治醫生、營養師及理療師等多學科組成的實施小組,所有小組成員均經專業培訓,熟練掌握路徑護理方法。我們查閱最新、最具權威性的文獻資料,參照相關護理常規和標準,并結合主治醫生的臨床診斷結果,秉承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原則,制定出科學合理的臨床護理路徑計劃表,橫軸為嚴格的時間框架,縱軸為具體護理流程,內容主要包括:入院指導、病情記錄、實驗室檢查、治療計劃、護理措施、飲食、活動、健康教育、出院指導及療效評估等,并標明相應的護理目標[2]。在路徑表實施過程中,責任護士應密切關注患兒的病情變化,詳細記錄,評定每個護理時段的護理目標的達成情況,一旦出現異常情況,應積極給予處理,并由權威醫師和護士共同分析異常出現的原因,相應優化、改進護理方案。
1.3 觀察指標 所有患兒出院時進行護理療效評定,觀察對比兩組的住院時間、住院費用、患兒滿意度及健康知識掌握程度。采用自行設計的調查表,評價患兒滿意度和健康知識掌握程度,其中患兒滿意度標準:80~100分為滿意,60~80分為較為滿意,60分以下為不滿意。健康知識掌握程度標準:80~100分為好,60~80分為較好,60分以下為差。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住院時間和住院費用對比 觀察組患兒的住院時間和住院費用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
表1 兩組住院時間和住院費用對比(X±s)
2.2兩組患兒滿意度和健康知識掌握程度對比 觀察組患兒滿意度和康知識掌握程度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
表2 兩組患兒滿意度對比[n(%)]
注:與對照組相比,P
3 討論
川崎病病因目前尚未明確,近年來其發病率有所上升,臨床中少數患兒會出現嚴重的心血管并發癥,危及患兒生命健康[3]。
篇5
關鍵詞:臨床護理路徑;醫學模式;應用
醫學模式的轉變和護理觀念的更新,使人們健康意識日益增強,出現了臨床護理與預防保健相結合的護理趨勢,健康教育在護理工作中顯得尤為重要。臨床護理路徑作為以患者為中心的成效管理模式,正在引起醫學界的廣泛關注[1]。近年來,國內外護理實踐發生了實質性的變化:①以患者為中心的整體護理;②以證據為本的循證護理;③以臨床路徑為主的新護理模式。在開展整體護理的基礎上,引進臨床路徑。將臨床路徑和整體護理進行優勢互補整合實施。是醫院里的一組人員,包括管理決策者、醫師、護理人員及其他醫療有關的人員。共同針對某一病種的監測、治療、康復和護理所制定的一個有嚴格t作順序、有準確時間要求的照顧計劃。以減少康復的延遲及資源的浪費,使服務對象獲得最佳的醫療護理服務質量。目前,臨床護理路徑已廣泛應用于I臨床護理實踐中[2]。
臨床護理路徑作為一種先進的護理管理模式,已在發達國家得到普遍推廣。CNP在國內也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和應用。本文將對臨床護理路徑的提出、制定、應用及其意義進行綜述如下:
1 臨床護理路徑的提出背景
臨床護理路徑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診療標準化方法,起源于1950 年美國的工業質量管理體系,最早被稱為關鍵路徑法。CNP更多地仿效了項目管理上的項目評估技術和關鍵路徑法。20世紀60年代初至80年代末,美國人均醫療費迅猛增加了20多倍,美國政府為了遏制醫療費快速上漲的趨勢,以法律的形式實行了診斷相關分類為付款基礎的定額預付款制度,改傳統的回顧性付費為前瞻性付費。在不影響預期治療效果的前提下,為了縮短平均住院日和降低費用,20世紀80年代中期,美國波士頓的新英格蘭[3]醫療中心第一次成功地將臨床路徑應用于健康照顧系統,選擇了DRGS疾病診斷治療分類標準中的某些病種,在住院期間,按照預定的醫療護理計劃為患者實施診療,此種模式逐步得到應用和推廣,即后來的臨床路徑。臨床路徑以縮短平均住院日、合理支付醫療費用為特征,是由各相關部門的醫務人員按病種共同制定和設計的最佳醫療和護理程序,該程序針對某種具體疾病或手術制定出有序的最適當的臨床服務計劃,并根據病情合理安排住院時間和費用,使服務對象獲得最佳的醫療護理服務質與傳統管理模式相比,CNP 在提高醫療護理質量的同時,提高了團隊協作,增加了患者本人的介入,使醫療護理更加合理化、人性化。實施結果證明對協調各部門之間的合作有重大價值。臨床護理路徑于20世紀90年代中期傳人中國。并得到了迅速發展.對國內護理實踐模式的發展具有促進作用[4]。
2 臨床護理路徑的制定及其內容結構
2.1臨床護理路徑的制定 臨床路徑的制定,必須是醫院主管對臨床路徑的醫療模式有全盤的了解并能全力支持。由醫院的一組成員共同制定的一種照護計劃,讓患者從入院到出院依此模式接受照護或是由醫生和護士及其他有關人員對特定的診斷和手術做最適當的有順序的、有時間性的照顧計劃,以預防康復延遲和減少資源浪費,讓患者獲得最佳的護理效果。
它的制定必須符合以下幾個原則:①體現患者第一原則;②科學性原則,必須基于最佳的可獲得的證據,即"循證護理"的主要思想;③適用性原則,需根據當地醫療水平、醫療條件具體制定;④綜合性原則,必須有多學科、多專業人員的參與,共同制定護理路徑;⑤醫患雙方共享的原則,一般根據對象不同分為兩個版本,即醫務人員和患者版本,各有側重,除醫務人員必須遵循外,患者有權也必須對疾病診斷和治療的過程有充分、詳細的了解,以取得合作;⑥持續改進的原則,根據對其實施過程中反饋的變異誤差進行原則分析和實施效果評價及時予以修改,真正體現醫療護理質量。
2.2 臨床護理路徑的內容結構 臨床護理路徑的主要內容由表格化的護理路線圖來表示,有嚴格的時間框架,各種疾病也有不同路徑設計形式。以婦產科的子宮及附件全切術為例:①患者一般信息:手術名稱、日期,負責醫療的主任、理療師、責任護士等姓名及電話等。②護理流程表,內容包括從入院到出院,每天所需做的主要護理措施。如每天、每班次要進行的全身評估、檢查、護理重點、使用藥品、醫囑、營養情況、患者活動和安全情況、心理護理;治療師、疼痛專科護士的會診和治療情況;旁邊是每班責任護士簽名。③護理目標,即患者在一定的時間范圍內要達到的最佳身心護理效果。④重要檢查或護理的特點記(special appointments)是上一班護士為提醒下一班不要忘記某項重要治療和護理措施。⑤護理記錄:醫生直接在此頁的左半部下醫囑,護士將執行情況寫在右半部,同時可書寫護理記錄等[5]。
3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
3.1臨床護理路徑在國外的應用 國外對于臨床路徑的運用已很成熟,病種從外科向內科,從急性病向慢性病。從院內向社會醫療服務,從單純臨床管理向醫院管理擴展[5]。在美國,1995 年成立了西南外科協會(BWSC)領導的臨床路徑委員會。當時實施的11種臨床路徑均為常見疾病,通過普通外科治療的臨床途徑。其中包括:單純性闌尾切除術、復雜性闌尾切除術、經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開腹式膽囊切除術、腹股溝病、腹壁病、結腸憩室炎切除術、結腸癌切除術、活檢或象限切除、根治切除術等的臨床路徑。隨著臨床路徑研究的不斷深入,其應用也逐漸廣泛、普遍。臨床路徑用于腎移植患者、正常分娩、出生嬰兒、白血病、糖尿病、中風等患者的文獻報道也日漸增多。
在澳大利亞,臨床路徑已被成功的用于協調一期、二期醫療服務的銜接,用臨床路徑的方法已經管理了許多慢性疾病,如哮喘、阻塞性肺部疾病和姑息治療等。1997年9月Westcheter醫療中心把臨床路徑用于心臟瓣膜修補、瓣膜置換術、冠狀動脈搭橋術、先天性心臟病手術等[7]。
3.2 臨床護理路徑在國內的應用
3.2.1臨床護理路徑在內科領域的應用 在內科領域中.自1998年以后,各大醫院相繼開展CNP這一新的管理方式,并就此進行了研究。廣泛應用于內分泌、心血管內科及腦內科等領域[8~10]。改變r傳統的護理方法.提高了臨床護理質量,督促護十履行職責和減少護理差錯,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有利于推動整體護理向縱深發展。金凡[11]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可縮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住院天數,提高患者滿意度及醫療護理質量。李海紅[12]等將臨床護理路徑運用于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知識掌握程度及對護士的滿意度.縮短住院時問,降低住院費用,在臨床實踐中切實可行。
3.2.2臨床護理路徑在外科領域應用 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對甲狀腺瘤單病種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均在縮短住院日、降低住院費、提高患者及家屬的滿意度上=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同時增加護士工作滿足感[13]。白紅英[14]護理路徑應用于食管癌手術患者的護理中可縮短平均住院日、降低醫療成本、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并使患者掌握了更多的健康知識。此外.在骨科亦可見到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報道[15]。
3.2.3臨床路徑在婦產科領域應用 王夢醒[16]等將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產科門診亦得到較為滿意效果。張麗萍等報道,在子宮切除患者中實施臨床路徑護理可縮短子宮肌瘤患者的住院時間,降低住院費用。同時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和健康知識掌握程度.有利于提高護理質量。鄭冬燕[17]等將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子宮平滑肌手術的患者,醫護人員按臨床路徑的標準化流程完成治療與護理后評定住院日,首次功能鍛煉時間,疾病的認識,術后注意事項等進行滿意度調查,滿意度較高。
3.2.4臨床路徑在其他領域應用在其他領域如兒科[18]。專病療養等各領域發揮著很重要作用。進行進一步研究及論證。
3.2.5健康教育中的應用 制定健康教育路徑.使護理人員由被動工作變為主動工作[19]。能較好地幫助患者了解疾病知識.自覺采納有益的生活方式。從而促進和提高生命質量。還可增加護理人員責任感和溝通技巧,保證健康教育貫穿在患者入院到出院的各個環節中。高琴、李慧[20]等心1將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睡眠暫行綜合征患者的健康教育中,根據患者術前、術后不同階段的健康問題,專職護理人員編寫了健康教育路徑。人院時進行評估;各種檢查前:目的及注意事項;術前給予正確疏導、預防感冒,術中配合教育;手術當天、手術后恢復期等進行有序的護理,確保住院時間。降低了并發癥的發生率,醫護人員能良好的溝通,提高患者的主動參與意識、提高患者滿意度,護理質量得到提升。魯麗萍[21]等將臨床路徑應用在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中,使護理工作系統化,減少護理差錯,保障患者的安全,有利于提高護理質量。王淑榮[22]將臨床護理路徑運用于心血管內科患者健康教育中,提高了患者依從性,縮短了患者住院時間,減輕了患者負擔,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4 臨床護理路徑的意義
4.1體現先進科學的現代管理理念 作為一種先進的臨床服務模式,臨床路徑具有理順醫療護理程序、規范診療行為、提高醫療質量和工作效率、減少重復勞動、縮短住院日期、減少患者住院費用、節約醫療成本等優勢,比較符合我國國情。臨床護理路徑是針對某種具體疾病治療和護理所制訂的一個最適當的護理計劃,該模式既能降低單病種平均住院日,又能達到預期治療效果的診療標準化。臨床路徑工作程序有嚴格的時間要求,能減少康復延遲和降低資源浪費,使患者獲得最佳護理質量。護理人員嚴格按路徑程序實施有效的護理能明顯縮短患者的住院天數,降低住院費用,節約醫療資源。
4.2減少護理缺陷 臨床護理路徑的實施可以提高護士工作效率,能讓護士明確的職責,減少其行為的隨意性,促使護理人員主動護理。另外,由于護理活動程序化和標準化,各項護理項目也不會被遺漏。整個路徑實施過程中,護士承擔著管理、設計、協調功能,而患者則參與的溝通與宣教,促進臨床路徑的實施、評價、修正不足并進行變異觀察報告的角色。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能有效地協調護士的工作,所有的護理操作均沿著路徑的內容和圖示進行,減少中斷環節,保證了治療與護理的連續性和完整性。新的護理人員能在路徑的指導下在短期內掌握護理規范,降低了處置不當,減少醫療事故的發生。
4.3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可以促進溝通.提高醫患雙方滿意度 實施臨床護理路徑能使患者預先知道所要接受的治療與護理,患者對治療與護理全過程充分了解掌握,減輕了他們的恐懼、焦慮的心理,滿意度顯著提高[23]。
綜上所述,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提高了護理質量,縮短了住院時間,減少了術后并發癥的發生,促進了患者的早目康復,規范了醫療護理行為,提高了患者滿意度。作為一種先進的醫療護理質量管理模式,臨床護理路徑將會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和應用。
參考文獻:
[1]雪麗霜.楊曉婭.日本對臨床護理路徑管理的研究[J].國外醫學?護理分冊,2001,20(12):547.
[2]黃燕莉,張麗輝.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現狀[J].天津護理,2012,1(20):58-59
[3]Graybeal KB,Green M,Mckenna B1.Clinical Pathway development 1 the over lake mode[J].Nurs Manage,1993,24(4):42-44.
[4]孫煒,劉雅卓.臨床護理路徑在普外科手術患者中的應用[J].中外醫療,2010,l.
[5]Topal B,Peeler A,Verbert F,et a1.Outpatient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clinical pathway implementation is efficient andcosteffectiveand increase hospital bed capacity[J].Surg Endose,2007,21:1142-1 146.
[6]李合平.淺論臨床護理路徑.醫學信息,2011,24(10)6699-6700.
[7]胡艷寧,龍秀紅.正常分娩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4,20(4):5-6.
[8]王扣英.丁美紅,史林鳳.臨床護理路徑在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1.9(2):284-286.
[9]王淑榮.臨床護理路徑在心血管內科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7):113一114.
[10]郝紹麗.臨床護理路徑在大面積腦梗死護理中的應用[J].臨床合理用藥2009,2(11):75.
[11]金凡.急性心肌梗死臨床護理路徑實施效果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2012,14(34):309-310.
[12]李海紅,吳葉榮,張海云.應用臨床護理路徑對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實施健康教育[J].護理實踐與研究,20lO.1(7):5-6.
[13]蔡敏,蔡郁,洪金蘭.臨床路徑的應用研究[J].護理研究,2009.23(2)301-303.
[14] 白紅英. 臨床護理路徑在食管癌術中的應用[J].內蒙古中醫藥,2012,14(8)101-102.
[15]林碧珠,狀琴英。陸嘉玲.臨床護理路徑在骨科之運用研究[J].護理雜志,2008,(2):45-53.
[16]王夢醒,韓秀.輻床護理路徑在產科門診的應用[J].護理雜志,2011,28(1B):69-70.
[17]鄭冬燕,于瑩,侯景霞,等.臨床路徑在子宮平滑肌瘤手術患者的應用[J].護理雜志,2007,24(1):12.
[18]孔祥珍.臨床路徑在新生兒病理性黃疸中的應用研究[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0.1(7):71-73.
(19]陳豫紅.臨床護理路徑在急性梗死患者護理T作中的應用效果[J].現代護理,201l,8(1):102一103.
[20]高琴,李惠.在睡眠呼吸嶄停綜合癥患者健康教育中應用護理路徑的談話[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5,21(10)上半月:13.
[21]魯麗萍,張興霞. 應用臨床護理路徑進行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探討[J].臨床實踐,2012,4(30):147-148.
篇6
關鍵詞:臨床護理路徑;小兒;哮喘;依從性;住院時間
哮喘是小兒常見病,雖然不能根治,但通過規范的治療可良好的控制病情。臨床護理路徑是為服務對象提供最佳照護質量的一種管理模式,是一種包含了質量保證,循證醫學、整體護理、持續質量趕緊的診療標準化方法[1]。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3月對35例哮喘患兒實施臨床護理路徑,有效增加了家長的健康知識,縮短了住院時間,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70例哮喘患兒,納入標準:⑴均符合2008年兒童支氣管哮喘診斷指南中的相關診斷標準;⑵無心、肝、腎疾病或功能不全及其他慢性疾病者;⑸排除標準:⑴先天畸形及其他心、肺等全身器質性疾病;⑵合并過敏性鼻炎、支氣管、肺發育不良及其他疾病者;其中男37例,女33例,年齡2歲~14歲,平均8.5±4.3歲,病程4個月~5年,平均3.5±1.5年。臨床表現以憋喘、鼻扇。伴煩躁,呼吸頻率快,雙肺可聞細濕啰音、哮鳴音。將該組患兒采用拋硬幣的方法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5例,兩組患兒及其家長的一般資料基本一致(P>0.05)。
1.2 方法 兩組患兒住院期間治療方法相同。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采用臨床護理路徑,具體實施方法及內容見表1-1。
救知識三個方面的內容,共40題,滿分為100分。對兩組家長的健康知識情況進行調查,各調查35名家長。⑵治療依從性:根據能否達到醫生的用藥量、用藥次數、用藥時間以及是否能堅持用藥為考察標準,每項4分,分數越高表明依從性越好。⑶治療效果:分為顯效、好轉和無效三個等級,顯效和好轉計入總有效。⑷住院時間。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 17.0 軟件,統計方法采用t、χ2檢驗,P
2 結果
觀察組家長健康知識的得分顯著高于對照組,患兒治療的依從性顯著高于對照組,療效顯著高于對照組,住院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P
3 討論
據調查,我國哮喘的患者中兒童占3%,并且近年來還有逐漸增加的趨勢。哮喘不僅嚴重影響了患兒的生活質量,也給家庭帶來的沉重的精神和心理負擔。通過有效的健康教育及管理可以實現哮喘病情控制。臨床護理路徑又稱臨床程序,其利用循證醫學證據,通過整體、綜合性的護理措施,有針對性、有計劃、有預見性地進行護理工作,以達到改善護理質量的目的[2]。近年來,隨著臨床護理路徑的逐漸推廣,哮喘已經成為該護理模式的應用病癥之一。
本研究將臨床護理路徑與健康教育相結合,使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化、具體化,克服了傳統健康教育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增加了護理人員的責任感和傳播技能,使護士能夠系統、規范、分期分階段地向患兒及家長進行健康宣教,滿足患兒在疾病發生、發展和轉歸過程中對健康教育的需求,使患兒家長掌握更多的疾病預防、保健、自我護理等知識,避免了哮喘的誘發因素[3],樹立良好的健康行為和認知理念,增強治療信心,并充分提高了其對治療的依從性,鞏固了治療效果。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家長的健康知識掌握好,患兒治療依從性、療效好,住院時間短,與對照組相比有統計學意義(P
參考文獻:
[1]邵建英.臨床護理路徑在哮喘患兒護理中的應用及對生命質量的影響研究[J].實用預防醫學,2011,18(4):78-79.
篇7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92例婦產科患者臨床資料,按照不同的護理方法,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例數均為46例。研究組年齡在21~39歲,平均年齡為(35.33±5.55)歲。對照組年齡在22~38歲,平均年齡為(36.44±2.44)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進行比較,差異不顯著,無統計意義,對比P>0.05。
1.2方法
1.2.1建立臨床護理路徑:在臨床護理中,首先全面分析所有患者臨床資料,針對患者情況,實施針對性的護理路徑。同時,護理人員進行查閱文獻資料,并參照學術界成熟的醫療護理常規方法及執行標準,為患者提供臨床護理路徑表,最后由護理小組對護理效果做出評價,并通過執行者簽名等。1.2.2實施臨床護理路徑:①成立臨床護理小組。由于婦產科患者身體狀況比較特殊,對護理要求比較高,為了保證安全護理的順利進行,應該完善婦產科護理規章制度,實施有效的全過程護理,積極消除各種護理問題。同時,經過組織醫護人員進行護理技能培訓,成立專業的臨床護理小組由護士長、主管醫師以及責任護士組成,制定相應的護理評價指標,參考臨床護理路徑質量考核表對護理效果做出考核。②入院介紹:在婦產科患者住院的第1天,護理人員為患者安置病房,并介紹住院環境,由責任醫師與護士進行評估婦產科安全措施,對患者及其家屬介紹臨床護理路徑的實施、目的以及注意事項等,由護理小組長在1d內制定護理計劃,并在護理路徑上簽名。全程陪伴婦產科患者進行檢查,如患者出現特殊情況,可考慮開通檢查綠色通道進行優先檢查。同時,指導患者配合心電圖血尿常規等檢查。③心理疏導護理。婦產科患者大多會存在恐懼、不安等不良情緒,并合并其他疾病,導致護理中潛在各種問題。因此,在婦產科護理中,應該定制個性化的護理問題衡量記錄表。護理人員應該加強與患者及其家屬之間的溝通,樹立以人為本的護理觀念,以親切的態度與患者交流,緩解患者不良情緒,加強患者對治療與護理的配合程度等。在臨床護理護理期間,責任醫師與護士為患者提供治療與護理,加強與患者家屬之間的聯系,提高患者家屬對疾病知識的知曉率等。③健康教育。在護理期間,觀察患者飲食、服藥以及日常生活情況,開展針對性、個體化的健康教育,為患者講解日常生活中需要掌握的醫學常識,提高患者對婦產科疾病知識的知曉率。同時,護理人員可組織其參加各項健康教育活動,完成所有項目后,護理人員在相應的表內打“√”并簽名。④出院前:在患者出院前,責任醫師與護士應該實施科學的出院指導,為患者制定合理的飲食、運動、休息等方案,進行記錄患者住院時間,調查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疾病知識知曉率等。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資料進行分析,研究中的計數資料給予χ2檢驗,而計量資料則給予t檢驗,以P<0.05為標準,表示組間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護理滿意程度、疾病知識知曉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篇8
1.1臨床資料。篩選2014年03月至2016年04月本院婦產科接收的89例患者,將不同護理方法作為依據分組:干預組45例,21歲至50歲,其中間值(29±3.5)歲,給予臨床護理路徑;對照組44例,22-50歲,其中間值(30±5.5)歲,給予一般護理。對兩組各項臨床資料展開對照,結果無明顯差異,(P>0.05)。1.2方法。1.2.1對照組。給予一般護理:護理人員給予患者簡單的健康宣教、心理護理等,并為患者講解和婦產科相關的知識。1.2.2干預組。給予臨床護理路徑:(1)構建臨床護理路徑方案:婦產科患者入院后,臨床護理路徑方案的構建需由醫院臨床護理小組,經與患者及家屬溝通,且充分了解其對自己的疾病有一定認識后,按照患者實際病情制定針對性的臨床護理路徑,并多參考主治醫生的意見及建議[1]。(2)護理人員每日需把護理具體內容和需患者積極配合的護理事項做相應講解,以確?;颊呒捌浼覍俚闹闄?,主要經管床護理人員向患者仔細講解臨床護理路徑工作開展需注意的重點事項,這樣有利于患者護理工作開展前做好準備,從而積極配合醫生、護理人員完成各項臨床治療、護理工作。護理人員對婦產科患者做常規檢查前,需告知患者所檢查的項目及注意事項,同時確定好具體檢查時間。同時護理人員需加強對患者的心理護理,多與患者交流、溝通,仔細、耐心地解答患者的疑問,以消除患者緊張、恐懼、交流等消極情緒?;颊咦≡褐?,護理人員需針對之前所制定的臨床護理路徑方案準確開展各項護理工作,例如,護理人員把上述護理路徑制作成相應的表格,將其掛于患者病床床尾,護理人員操作時需根據以上護理路徑執行。對于婦產科手術患者,術后護理人員需仔細觀察其病情變化,且仔細記錄下來,待患者治療后的病情有所穩定后,可輔助其做相應的康復訓練指導,且于患者出院之前,告知其具體的用藥方法。此外,護理人員需告知患者及其家屬出院后需養成一個良好的飲食習慣,多注意休息等,一旦發現病情有任何變化,需立即到醫院復查。1.3觀察指標。護理人員護理期間仔細觀察并記錄下兩組住院時長、住院費用。1.4效果評估。護理人員選取本院自擬量表對患者護理滿意度展開調查,內容有:基礎護理服務、護理人員護理操作熟悉程度、對患者是否耐心等,總分100分:95分-100分,即非常滿意;85分-94分,即一般滿意;0分-85分,即不滿意。1.5數據處理。以SPSS20.軟件做數據處理,文中計量資料以“(±s)”表示;計數資料選擇“n/%(例數/百分比)”表示。經對兩組婦產科患者護理滿意度、住院時間、住院費用等指標展開對照,若結果差異顯著,則(P<0.05)。
2結果
2.1比對兩組護理滿意度。護理后,干預組45例:非常滿意度31例,一般滿意13例,不滿意1例,護理滿意度97.78%(43/45);對照組44例:非常滿意度24例,一般滿意12例,不滿意8例,護理滿意度81.82%(36/44),兩組對照結果有明顯差異(P<0.05)。2.2比對兩組住院費用、住院時間。護理后,干預組住院時長(6±0.5)d、住院費用(3989±102.5)元,低于對照組住院時長(10±1.5)d、住院費用(4678±89.6)元,(P<0.05)。3討論在社會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的大環境下,公眾對護理水平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尤其在婦產科患者治療中,更需得到全面、安全、細致地護理[2]。此次研究重點篩選2014年03月至2016年04月本院婦產科接收的89例患者作研究對象,分組展開護理工作,分別給予臨床護理路徑、一般護理,結果顯示干預組護理滿意度97.78%、住院時長、住院費用等指標,均優于對照組81.82%,(P<0.05),表明臨床護理路徑在婦產科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比一般護理更顯著。臨床護理路徑重點指,護理人員根據臨床護理方案,對不同疾病類型的患者予以舒適化、全面化的護理措施,將患者在治療中的主體地位充分顯現出來,以進一步規范護理人員的護理行為、護理程序。而且此種護理方法應用后,可明顯縮減患者住院時長、住院費用,對提升患者護理依從性有很大促進作用[3]。最重要的一點是,臨床護理路徑在婦產科中的實施,重點將護理計劃作為依據,以不同護理計劃來選擇與之相符的護理操作方案,這樣可保證護理活動順利開展。
綜上所述,為進一步緩解婦產科患者的病情,護理人員以臨床護理路徑為主要護理措施,可大大提升護理滿意度,可推薦。
作者:李潤 唐鳳 張萬會 單位:山東省日照市五蓮縣高澤衛生院
參考文獻
[1]符宇,甘芳.健康教育和優質護理服務在基層醫院婦產科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海南醫學,2016,27(18):3095-3096.
篇9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4月~2011年12月本院收治的腸癰患者16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醫診斷標準和納入標準。男性98例,女性62例,年齡25~47歲,平均(30.1±1.3)歲。隨機將16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每組80例,對照組男49例,女31例,平均年齡(29.9±1.1)歲,初中及其以下學歷患者20例,高中學歷43例和大學學歷17例,患者發熱、惡心、嘔吐和腹痛分別為26、19、13例和79例;干預組中男52例,女28例,平均年齡(31.5±1.7)歲,初中及其以下學歷患者23例,高中學歷39例和大學學歷18例,患者發熱、惡心、嘔吐和腹痛分別為29、21、11例和78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文化程度以及病情程度臨床表現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和干預組均為以整體護理為基礎,對照組按照常規模式實施護理,干預組嚴格按照臨床路徑實施護理。 實施過程:①由護理部主任、科主任和護士長以及主治醫生等人員構成,特別要對護理人員進行中醫臨床護理路徑知識的全面培訓。②該中醫臨床護理路徑表應有中醫臨床護理路徑小組內的成員依據腸癰患者的病情并參照現有的中醫臨床護理標準共同參與制訂的具有嚴格時間框架的路徑表[2-3],本路徑表的預住院時間為6 d,執行臨床路徑期間若病情有所發展和變化各人員應視情況修改路徑表。③實施流程:手術前1 d進行入院評估,其內容包括一般情況、營養狀況、心理變化等,術前教育和術前宣教;手術后第1天護士應及時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囑托患者下床活動以利于腸道功能恢復,觀察患者進食后身體狀況和其他不良反應并及時上報;手術后第2天觀察患者一般情況、切口情況,患者下床活動有助于腸道功能恢復,觀察患者是否排氣,給予患者飲食指導并強調飲食中的注意事項;手術后3~4 d觀察患者一般情況、切口情況,患者下床活動有助于腸道功能恢復;手術后5~6 d應協助患者辦理出院手續,指導患者出院后的康復鍛煉和飲食注意事項,囑咐患者繼續保持良好心態。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數、平均護理費用、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對護理效果進行評價。腸癰主要以轉移性右下腹痛為主,右下腹麥氏點壓痛及反跳痛,部分患者伴有惡心、嘔吐、腹瀉、腹脹、乏力、發熱等癥狀。因此,臨床療效的評價方法主要以腹痛的程度、麥氏點壓痛及反跳痛的程度為主要依據,食欲及腹脹程度為次要依據,相關實驗室檢查和輔助檢查作為參考。療效評價標準:基本痊愈為患者臨床癥狀消失,血象正常,B超檢查闌尾未見液暗區;顯效為患者臨床癥狀基本消失,血象基本正常,B超檢查闌尾液暗區明顯縮??;無效為患者臨床癥狀體征無改善或惡化。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4.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效果的比較
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1.2%,干預組總有效率為97.5%,干預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2.2 兩組患者衛生經濟學的比較
干預組平均住院天數、平均護理費用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且干預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優于對照組(表2)。
3 討論
腸癰,西醫稱為急性闌尾炎,是常見的因細菌感染導致的臨床表現為腹部疼痛、食欲減少、體溫升高和中性粒細胞增多的一種腹部疾病[1]。雖然現在醫學對腸癰的治療技術和方法已經成熟和完善,但由于人們的醫療意識比較薄弱,不及時治療仍有0.1%~0.5%的死亡率。長期以來醫護工作者采用了多重方法提高患者對腸癰疾病的了解和按照醫囑規范行為,由于大部分患者對疾病知識的匱乏和思想認識不足導致患者治療后遵醫行為不到位而影響最終的治療效果,因此臨床護理路徑的實行非常必要。
臨床護理路徑是一種集合多學科和多科室協調合作的整體護理工作模式,是專門為某一疾病患者制訂的,是一種以時間為橫軸參考點,以檢查化驗項目、用藥時間、治療方法、護理流程、飲食禁忌、出院指導時間等為縱軸參考點而制訂的流程表;是一種對做檢查項目進行明確的時間規定,對治療方法和護理流程進行詳細的記錄和說明,對出院時間進行量化的一種管理模式[4]。臨床護理路徑要求按照嚴格的時間進行標準化的護理程序,最終達到縮短疾病痊愈的時間和節約醫療公共資源的目的,讓患者獲得高滿意度的護理服務,從患者就診開始以最高效率完成各項檢查項目,縮短住院時間,減少住院費用,從而收到良好的社會效益[5]。臨床護理路徑提高了護理流程的工作效率,提升了護理工作的整體質量,升華了護理工作的內涵,不但滿足了護士工作者的事業成就感,而且最大程度地滿足了患者的心理、病情和社會需求,緩解了緊張的醫患關系,促進社會和諧[6]。臨床護理路徑的有效實施,促進了醫患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增進了患者對醫務人員的信任與理解。
總之,中醫臨床護理路徑在腸癰患者的應用可減少住院時間和護理費用,讓患者對治療效果更滿意,應用全程中醫護理路徑對腸癰患者進行護理的臨床效果顯著,值得推廣[7-8]。
[參考文獻]
[1] 袁劍云,英立平.臨床護理路徑實施手冊[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78-84.
[2] 盧章云.臨床路徑在中醫治療闌尾炎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6,22(3):66-68.
[3] 劉衛英,黃小紅,趙美君.臨床路徑在甲狀腺良性腫瘤手術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5,21(7):24-25.
[4] 張介眉,商燕畦,辛玲芳,等.中西醫結合護理常規[M].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127-129.
[5] 謝卓莉,廖春花.急性單純性闌尾炎手術患者的中醫路徑化健康教育[J].中國社區醫師(醫 學專業),2012,14(9):374-375.
[6] 趙藝華.腸癰的中醫護理[J].全科護理,2009,7(11):991.
篇10
摘要目的:探討臨床護理路徑在剖宮產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行剖宮產分娩的118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等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臨床護理路徑,比較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住院時間、保健知識掌握程度和護理滿意度。結果:兩組產婦均順利分娩,母子平安。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和住院時間均低于對照組(P<0.05),保健知識掌握程度和護理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剖宮產圍手術期間的護理,有助于改善產婦身心狀態,減少并發癥,縮短住院時間,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 臨床護理路徑;剖宮產;滿意度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3.024
剖宮產在產科非常普遍,對于因生理或病理因素而必須行剖宮產的患者來說,其擔心剖宮產會發生意外,持續的負面情緒對于順利分娩和術后康復是不利的[1]。為了提高護理效果,我們在患者圍手術期間采用臨床護理路徑,取得了較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2年3月~2014年7月在我院行剖宮產分娩的118例初產婦,均無精神疾患和其他嚴重疾病。平均年齡(26.3±6.2)歲。平均孕周(40.6±2.3)周。平均妊娠次數(2.6±0.3)次。剖宮產原因:產道異常28例,胎位異常90例。將其隨機等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初產婦年齡、孕周、病情等方面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在圍手術期期間,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具體見表1。
1.3觀察指標統計兩組產婦產后并發癥發生率、住院時間、保健知識掌握程度和護理滿意度。(1)保健知識掌握程度采用我們自制的量表,包括產婦保健知識24題,新生兒哺育和保健知識46題,均為客觀判斷題,每題1分,總分70分,得分越高,說明掌握程度越好。(2)護理滿意率采用我們自制的量表,總分10分,產婦根據自己的主觀感受打分,分數越高,滿意度越高。
1.4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 12.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c檢驗,計量資料比較符合正態分布的用(x±s)表示,采用t′檢驗;偏態分布的用M(QR)表示,進行秩和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
兩組產婦均順利分娩,母子平安。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少于對照組(P<0.05),產后并發癥主要為切口感染和尿潴留,均經對癥處理得到控制,見表2。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保健知識掌握程度和護理滿意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3討論
剖宮產具有分娩快、適應范圍廣、術后基本不影響性生活等特點,但其中遠期并發癥要明顯高于自然分娩[2]。從臨床觀察來看,很多產婦即使符合自然分娩,也愿意選擇剖宮產;而對于有些產婦來說,由于產道或胎位等生理因素,或存在精神疾病等病理因素,而必須行剖宮產[3]。由于產婦大多為初產,而分娩是一個很復雜的身心體驗過程,產婦一方面擔心自己的安全,同時也擔心即將出生的新生兒安全,其壓力較大[4],需要有效的外界支持,所以圍手術期間的護理非常重要。
臨床護理路徑是以時間為縱軸,以護理內容為橫軸,在特定的時間段實施特定的護理內容,其最大的特點是護理工作條理化[5],這對于護士和產婦來說都有積極意義。對于護士來說,條理化可以使護士的工作思路更為清晰,減少由于工作繁雜而出現的失誤,而且有助于提高護理效率;對于產婦來說,由于其產前心理較為緊張,產后生理較為疲憊,在短時間內實施大量的護理操作,產婦的接受能力有限,不僅不利于提高護理效率,而且也可能加重產婦的身心疲憊。
本次觀察組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其根據分娩進展,在不同時間段有重點地實施護理干預,使產婦更容易接受,而且產婦有更好的心態和更為充足的休息和消化時間[6],所以其身心狀態相對較好,對于降低并發癥、促進康復是很有意義的。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和住院時間低于對照組,保健知識掌握程度和護理滿意率高于對照組,可見,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剖宮產圍手術期間的護理,有助于改善產婦身心狀態,降低并發癥發生率,縮短住院時間,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魏運芳.臨床路徑護理在胎位、產道異常剖宮產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綜合版),2008(3):32-33.
[2]陳婉.剖宮產病人術前、術后的護理[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1,20(11):111.
[3]范小燕,倪新紅,張玉蘭.剖宮產上升的影響因素與手術指征分析[J].健康必讀(下旬刊),2013(9):352.
[4]虞森森,武曉泓,陳旗,等.臨床路徑在計劃性剖宮產中的應用分析[J].南京醫學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6):474-476.
[5]劉亞琴,羅小蘭.臨床路徑在擇期剖官產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4):25-27.
[6]吳向華,吳向春.人文關懷在剖宮產手術患者圍術期護理配合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26):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