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質量安全知識點范文

時間:2023-11-02 18:02:5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農產品質量安全知識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農產品質量安全知識點

篇1

[關鍵詞] 農產品安全;問題;建議

農產品質量安全,是指農產品質量符合保障人的健康、安全的要求。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食品安全提出更高要求。尤其對農產品質量安全更是如此。因此,農產品質量安全是當前政府重視、社會關注和全市矚目的熱點問題,更是全市現階段實施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滿足城鄉居民綠色安全消費需求,提高農產品參與國內、國際市場競爭能力必須著力解決的關鍵問題。近年來,全市在提高效益農業發展水平進程中,十分注重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使全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有所提高。但是,就整體而言,農產品質量與參與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競爭,滿足人們的需求,仍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潛在問題。

一是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不夠。二是對農民的安全生產培訓不全面。三是環境污染對農業生產的影響不容樂觀。四是農業投入品的監管力度不到位。五是分散的生產經營方式難以滿足農產品質量標準化的要求。六是控制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有效機制不盡完善。

針對全市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我們提出如下對策建議:

一、加大宣傳,提高認識

要高度重視輿論宣傳。充分發揮大眾媒體的作用,采取多種形式,廣泛深入開展向農民和生產加工企業進行農產品安全知識等方面的宣傳培訓工作,增強他們的質量安全意識,樹立正確的質量安全觀念,提高種養加安全生產技術水平,自覺地按標準化、無害化要求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從生產源頭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同時,提高全社會的質量安全意識,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的氛圍。

二、加強培訓,安全生產

要把農業污染的危害和原因、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系列標準和生產技術、生態環境保護基本知識作為農技培訓、“綠色證書”培訓的重要內容;幫助農民引進使用優質高產抗性強的良種,科學合理使用農業投入品,大力提倡有機肥料施用,搞好病蟲測報和綜合防治工作,鼓勵農民通過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來防治農業病蟲害。已達到安全生產的目的。

三、控制污染,改善環境

要加快制定出臺全市農業農村生態環境保護、農業廢棄物資源化管理辦法。對已有的農產品質量保護相關法律法規,要做好宣傳貫徹和執法檢查,做到有法可依、執法必嚴和違法必究。統一和認識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正確把握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嚴格控制高能耗、重污染工業項目,控制污染源。提高工業園區的產業集聚、推進鄉村工業的“三廢”集中治理,努力提高“三廢”達標排放率,尤其是要提高廢水、廢氣和粉塵的達標排放,最大限度地減少污染量,降低酸雨等有害氣象的發生頻率。為農業生產提供一個健康、安全的大氣環境和水環境,做到清潔生產、健康養殖。

四、抓好源頭,加強監管

要加大農業投入品的監管力度。要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對農藥、獸藥、漁藥、飼料及飼料添加劑等加大市場監管,整頓和規范農資市場秩序,建立農藥等農業投入品進貨、銷售臺賬登記制度,尤其是做好蔬菜、果樹禁用農藥的進貨、銷售登記,嚴禁向菜農、果農銷售禁用農藥。切實加強農業投入品的源頭控制工作。各相關執法部門要協同動作,組建一支由技術監督、工商管理、農業等有關部門組成的聯合執法隊伍,按照《農藥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對現有農資經銷情況全面進行檢查摸底,不符合規范的限期進行整頓,達不到要求的按照法律規定予以取締。從源頭上控制農業投入品的使用。加大處罰力度,營造生產、銷售和使用安全農業投入品的良好氛圍與環境。

五、抓好基地,規范標準

進一步加大無公害農產品種植、養殖基地建設力度。重點加強對各類經營大戶、科技帶動戶和龍頭企業的建設。加快農產品質量標準的制定。要組織有關專家盡快制定完善符合我市實際的農產品質量標準及生產技術規范,全面推進農產品生產標準化,提高農產品質量。通過建立安全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和綜合示范區,強化安全農產品生產技術規程的應用,充分發揮其在安全生產技術普及與推廣中的示范和帶動作用,引導生產者和經營者按照國家現有農產品標準和全市地方標準進行生產和加工,并相應提高農產品的分級、包裝、保鮮、儲運的標準化水平。推進農業生產源頭的潔凈化,生產與經營的標準化,全面提升全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同時,要積極實施農產品名牌戰略,爭創名牌產品,充分利用農產品“三品”品牌效應。大力發展適應國內外市場需求的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

篇2

1.加強組織領導,切實將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落到實處

為扎實有序地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活動,洮南市農業局成立了由局長任組長、主管副書記任副組長、各相關基層單位和鄉鎮站為成員的洮南市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組織領導,并將該項工作列入了年度綜合考核內容。領導小組在洮南市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下設辦公室,主要負責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收集、匯總、傳遞、上報和工作協調等日常工作。同時,相關基層單位也都成立了專門的農產品質量安全領導和工作機構,全局上下形成了責權明晰、管理有序的農產品質量安全領導體系和工作機制,為順利開展農產品安全監管工作提供了組織保障。

2.加強基地建設,強化生產標準,努力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

為了全面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實行標準化生產管理,以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的相關標準為基礎,全市重點規劃建設了五大農產品生產基地:一是以黑水鎮、安定鎮為主的西瓜生產基地;二是以城郊洮府鄉為主產區的大棚茄果類蔬菜生產基地;三是以福順、蛟流河等鄉鎮為主的辣椒生產基地;四是以吉林省金塔集團等龍頭企業為中心的辣椒生產加工基地;五是以安定鎮為主產區的名特優大棚瓜果生產基地。截至2012年,全市建成優質蔬菜生產基地1萬畝,西瓜生產基地5萬畝,辣椒生產基地20萬畝。

3.加強市場監管,強化源頭治理,保障廣大消費者合法權益

為加強上市農產品質量的市場監管,市農業局開展了蔬菜農藥殘留專項整治,加大對上市蔬菜的例行監測及抽檢力度,加大對農資市場的有效監管,強化從源頭進行治理。

3.1突出重點農時 在農時關鍵季節,有針對性地開展農資打假護農行動。在備春耕生產期間,洮南市農業綜合執法大隊工作人員,以打假護農保春耕為中心,開展農藥、種子和化肥等農資市場專項治理。重點檢查農資商店銷售禁用農藥情況,共出動執法人員60人次,執法車輛35臺次,檢查農資經營單位100多家,農產品市場及超市5個。

3.2突出重點區域 為了有效遏制坑農害農事件的發生,切實維護廣大農民的合法權益,確保全市農業生產的順利進行,始終堅持把農資市場整治活動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堅持“著力治本、標本兼治、打防結合、綜合治理”的原則,采取拉網式排查和重點檢查相結合、全面檢查和臨時抽查相結合的方式,加大對市區和鄉、村96家農資銷售商店的檢查力度,加強禁用、限用農藥管理,特別是對農業部明令禁止在農業領域使用的甲胺磷等5種高毒農藥加大了查處力度。對農民群眾投訴舉報的案件,逐一進行排查,做到有案必查,有查必果。2012年,全市共出動執法車輛100臺(次),出動執法人員500人(次),處罰農藥違法經營案件12起,結案12起,限期責令整改3起。通過檢查未發現有生產、經營和使用5種高毒農藥的違法行為,切實維護了全市農資市場秩序和廣大農民群眾的合法權益,依法保障了農業生產安全。

3.3突出重點環節 為堅持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工作,組織檢測人員對市區內的關東農貿商城、駱駝嶺、物爾美、華辰超市的蔬菜進行了不定期的隨機抽檢,對洮府鄉的蔬菜生產基地隨時進行快速檢測。特別是對進入采收期的蔬菜,增加檢測頻次,擴大檢測范圍,以保證基地蔬菜安全上市。在地產蔬菜監管中,工作人員深入到洮府鄉蔬菜基地和專業合作社,督促農戶健全和完善農產品生產記錄,監督檢查種植戶農業投入品情況,告知他們使用劇毒、高毒農藥對人體的危害及違法行為。2012年,全市檢測蔬菜和水果18個品種、1900多個樣品,使地產果菜的檢測結果合格率達到了100%,讓廣大市民都如愿地吃上了放心菜。

3.4突出重點節日 在端午節、中秋節、國慶節、元旦、春節等重大節日,重點圍繞大型超市、蔬菜水果批發市場、蔬菜生產基地,增加抽檢樣品數量,突出對芹菜、韭菜、白菜等高風險蔬菜品種的檢測,確保重要節日無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發生,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

4.加強品牌創建,強化“三品”認證管理,健全農產品質量認證體系

為不斷提高全市農產品品牌效益,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洮南市綠色食品辦公室積極推進“三品一標”認證工作。在“三品一標”認證過程中,嚴格按照規范要求操作深入企業現場監督檢查和指導,根據使用時效性到期及時組織復查換證。同時協助企業申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工作,監督企業按照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的要求,改進生產方式,推選產品標準,提高產品質量,保證品種純正、品質優良,提高洮南市農產品在國內外市場的知名度和綜合競爭能力。

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認證體系是農業標準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三品一標”質量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2012年結合生產實際,積極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認證體系建設研究探索。按照“環境有監測,操作有規程,生產有記錄”的要求,對“三品一標”認證企業進行全面檢查,各生產企業能夠認真按照生產規程操作,填寫生產記錄,對個別企業記錄不夠規范的根據實際情況提出整改意見,然后進行跟蹤檢查。通過督促檢查和管理,各認證企業均符合要求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