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分論點范文

時間:2023-11-07 17:53:0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科技創新分論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 高考主觀試題 歸納 演繹如何解答第二卷,成為我們培養高考自信進而形成高考自強的重要內在素養要求。對高考經典試題進行思考,我們不能不驚嘆高考試題之美麗,因此我們不妨走進高考試題之美,欣賞高考試題之美,最后占有高考試題之美,獲得高考的成功。

在這里,我們介紹兩種方法:歸納法和演繹法。

一、歸納法的使用與例證

歸納法是一種由個別到一般的論證方法。它通過許多個別的事例或分論點,然后歸納出它們所共有的特性,從而得出一個一般性的結論。經濟生活和文化生活更多的側重于歸納法。

以2011年廣東省高考試題36題為例。

材料二:作為改革開放前沿的廣東,目前面臨著生產要素成本攀升、低附加值經濟增長方式難以為繼,原有競爭優勢日趨弱化的挑戰。如果不能實質性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就有可能陷入經濟學家所說的“中等收入陷阱”,即當一國或地區收入達到中等水平時,各類生產要素成本上升,勞動密集型生產的比較優勢減少,經濟增長因缺乏新的動力而速度下降或長期停滯。

結合材料二,運用《經濟生活》的相關知識,請你為廣東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提出建議。(10分)

運用歸納法具體解題方法和過程:

第一步:方法的定位和確定。試題的設問沒有給定一個特定的(微觀具體的或者中觀類)知識要求,只是給予要求運用經濟生活的相關知識,為廣東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提出建議,因此,需要使用的是歸納法。

第二步:閱讀材料,對材料進行分層,找核心詞。

材料有兩個層次,第一層次講如果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就會陷入中等收入陷進。第二個層次講中等收入陷進的表現。

試題給予的核心詞有: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生產成本上升、勞動密集型優勢減少、經濟增長缺乏新動力。

第三步:鏈接教材語言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教材: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生產成本上升——教材: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依靠科技和管理提高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物質消耗向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

勞動密集型優勢減少——教材: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政府加強宏觀調控,推動企業科技創新。

經濟增長缺乏新動力——教材語言:擴大內需尤其是消費需求,促進經濟增長由投資、出口拉動向消費、投資、出口協同拉動轉變。

第四步:答題。根據上述鏈接自然生成答案。

二、演繹法的使用與例證

演繹法─是從普遍性結論或一般性事理推導出個別性結論的論證方法。在演繹論證中,普遍性結論是依據,而個別性結論是論點。演繹推理與歸納推理相反,它反映了論據與論點之間由一般到個別的邏輯關系。

以廣東省高考文科綜合 2011年37題哲學試題為例

材料二:我國在文化體制改革中,科學區分了公益性文化事業與經營性文化產業。當前,我國正著力加快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穩步推進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改革,并把振興文化產業上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截至2010年上半年,全國大多數經營性文化單位基本完成轉企改制,據此,有人認為,文化體制改革就是搞文化產業化。

結合材料二,運用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的認識方法,談談你對文化體制改革的理解。(10分)

第一步:定方法。(略)

第二步:簡潔構建知識體系。(見下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