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學研究意義范文

時間:2023-11-08 17:52:3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地質學研究意義,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地質學研究意義

篇1

基金項目:中國地質調查局項目(1212010633903,1212010634002)

作者簡介:趙 斌(1965),男,山西沁水人,高級工程師,工學博士研究生,從事地球物理勘查及礦產勘查研究,Email:。文章編號:16726561(2012)01000108

中條山涑水雜巖的同位素年代學研究及其地質意義

趙 斌1,2,王登紅3,侯可軍3,劉仁亮2

(1長安大學 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陜西 西安 710054; 2山西省地球物理化學勘查院,

山西 運城 044004; 3中國地質科學院 礦產資源研究所,北京 100037)

摘 要:中條山是中國重要的銅多金屬成礦帶,擁有著名的晚太古代“變斑巖型”銅礦峪大型銅礦床和元古代“層控型”胡家峪—篦子溝銅礦床,近年來又在中條山西南段的涑水雜巖中發現以變基性火山巖(斜長角閃巖)為容礦巖石的桃花洞銅礦。為了弄清楚該銅礦的形成時代及其成礦地質背景,利用電感耦合等離子質譜(LAMCICPMS)方法對桃花洞銅礦容礦圍巖—涑水雜巖中的寨子—西姚灰色片麻巖、斜長角閃巖及二長花崗巖進行了同位素年代學研究。結果表明:寨子—西姚灰色片麻巖、斜長角閃巖脈和二長花崗巖中鋯石的巖漿結晶年齡分別為(2 625±11)、(2 592±16)、(2 548±15)Ma;巖石中古老繼承性鋯石的年齡分別為(2 790±15)、(2 773±24)、(2 782±34)Ma;三種不同成生順序的巖石中均有大于2 700 Ma的鋯石存在,且年齡相當接近;中條山地區涑水雜巖可能最初形成于太古代。涑水雜巖作為與成礦關系密切的容礦圍巖,其成巖時代可以間接指示成礦時代,由此得出賦存在變基性火山巖層中的古火山含礦原巖建造型銅礦有可能是中國最古老的銅礦之一。

關鍵詞:同位素年代學;電感耦合等離子質譜;鋯石;銅礦;太古代;容礦巖石;涑水雜巖;中條山

中圖分類號:P588.34;P597.3 文獻標志碼:A

Isochronology study on Sushui Complex in Zhongtiao Mountains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ZHAO Bin1,2, WANG Denghong3, HOU Kejun3, LIU Renliang2

(1. School of Earth Sciences and Resources, Changan University, Xian 710054, Shaanxi, China;

2. Shanxi Geophysics and Geochemical Prospecting Institute, Yuncheng 044004, Shanxi, China;

3. Institute of Mineral Resources,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37, China)

Abstract: Zhongtiao Mountains are the important copperpolymetallic ore belts in China, producing famous large scale Tongkuangyu copper deposit with metamorphotic porphyry type formed in upper Archaeozoic and HujiayuBizigou copper deposit with stratabound type formed in Proterozoic. Recently, Taohuadong copper deposit of orebearing rock hosted in metabasic volcanic rock(amphibolite) was discovered in Sushui Complex which located in the southwestern segment of Zhongtiao Mountains.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oreforming epoch and geological background for Taohuadong copper deposit, ZhaiziXiyao grey gneiss, amphibolite and monzogranite in Sushui Complex, which were orebearing wall rocks in Taohuadong copper deposit, were used for isotope dating by the method of LAMCICPM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gmatic crystallization ages of zircons were (2 625±11), (2 592±16), (2 548±15) Ma, respectively; the ages of older inherited zircons were (2 790±15), (2 773±24), (2 782±34) Ma, respectively; all the three rocks crystallized in different times had the inherited zircons with similar ages, which were more than 2 700 Ma; Sushui Complex in Zhongtiao Mountains might be initially formed in Archaeozoic. The diagenesis age of Sushui Complex, which was the orebearing rock related with metallogenic association, could indirectly indicate the mineralogenetic epoch, so that the orebearing palaeovolcano copper deposit with construction type hosted in metabasic volcanic rock could be one of the oldest copper deposits in China.

Key words: isochronology; LAMCICPMS; zircon; copper deposit; Archaeozoic; orebearing rock; Sushui Complex; Zhongtiao Mountains

0 引 言

中條山是中國重要的銅多金屬成礦帶,擁有著名的晚太古代“變斑巖型”銅礦峪大型銅礦床和元古代“層控型”胡家峪—篦子溝銅礦床。而在涑水期形成的巖石建造——涑水雜巖,是中條山地區的重要含礦建造,主要分布在中條山的北西側,在涑水河以北呂梁山南端、曲沃以南和聞喜以西亦有零星出露。王植等將這套雜巖劃歸太古界(公雞栓花崗巖)下片巖系[1],1959年中國地層會議將其定為涑水雜巖,之后有不同學者又提出新的劃分。這套巖石建造準確歸屬很難確定的原因之一就是缺少充分的地層年代學數據。雖然不少學者也開展過同位素定年研究,將涑水雜巖劃歸新太古代到古元古代[2],但仍沒有統一說法[3]。

中條山西南段運城桃花洞一帶的涑水雜巖中發現的以變基性火山巖(斜長角閃巖)為容礦巖石的桃花洞銅礦,是山西省地球物理化學勘查院2002年在運城解州一帶開展地質找礦時發現的,研究程度較低[45]。通過野外地質調研和室內研究,初步認為桃花洞銅礦與涑水雜巖中的變質基性巖具有明顯的成因聯系,變質基性巖的成巖時代可以指示銅礦的成礦時代?;诖耍P者在涑水雜巖中采集了BT2、BT3、BT4等3個樣品,利用電感耦合等離子質譜(LAMCICPMS)方法,開展單顆粒鋯石UPb法測年,目的是通過研究涑水雜巖中變質基性巖的成巖時代,為探討涑水雜巖的成因和地殼演化歷史提供依據,進而為中條山銅礦的成礦時代研究提供新線索。

1 地質背景

中條山位于華北大陸亞板塊南部鄂爾多斯地塊與河淮地塊接合帶的南端,由前寒武紀變質巖穹狀隆起構成復合變質雜巖地體[6]。其西部中央變質核主要是經強烈改造的太古代—古元古代基底巖石——涑水雜巖,東部被中—晚元古代及古生代弱變形或未變形巖石覆蓋,中間是由絳縣群和中條群組成的變形變質帶(圖1)。研究區位于中條山西部至呂梁山南端,區內涑水雜巖廣泛出露,以變質深成巖為主,其中殘留有大小不等的變質表殼巖包體,并見少量的變質基性巖脈,主要分布在中條山的西北側,在涑水河以北呂梁山南端、曲沃以南和聞喜以西亦有零星出露。大面積覆蓋的第四系之下也是涑水雜巖。

圖1 桃花洞測年巖石的接觸關系

Fig.1 Contact relations of dating rocks in Taohuadong

本研究的樣品主要采自解州一帶,涑水雜巖可劃分為冷口變質表殼巖、寨子—西姚灰色片麻巖、橫嶺關—劉家窯片麻巖、變質基性巖脈、柴家窯變質表殼巖、煙莊偏堿性花崗巖—解州片麻巖、解州變質表殼巖等。

冷口變質表殼巖的主要巖石包括斜長角閃巖、黑云變粒巖、長石石英巖、磁鐵石英巖、角閃巖和變質超基性巖,往往呈大小不等的包體產出。解州變質表殼巖包括斜長角閃巖、淺粒巖、長石石英巖、石英巖和具有深熔特征的二長片麻巖和黑云二長片麻巖。在變基性火山巖底部和頂部,有兩條花崗巖化帶。寨子—西姚灰色片麻巖(花崗巖)的主體為黑云斜長片麻巖,具英云閃長巖—奧長花崗巖的巖石化學特征。山西省地質勘查局213地質隊稱中條山西段的片麻巖為西姚片麻巖,并曾獲得(2 457±14)Ma的單顆粒鋯石UPb年齡[7];孫大中等則將東段的片麻巖稱為寨子—英云閃長片麻巖,并獲得(2 321±2)Ma的鋯石UPb一致線年齡[8];對于后者,郭麗爽等也曾獲得(2 536±8)Ma和(2 559.6±5.9)Ma的單顆粒鋯石UPb年齡[9]。橫嶺關—劉家窯片麻巖的原巖為黑云二長花崗巖,其中可見寨子—西姚灰色片麻巖的包體;其單顆鋯石UPb年齡為(2 4359±120)Ma[9]。變質基性巖脈現已變質成斜長角閃巖,在中條山西段可以見到穿過寨子—西姚灰色片麻巖的現象。柴家窯變質表殼巖分布于中條山西段,主要巖石為蛇紋石化大理巖、白云石大理巖、石英大理巖和鈣質片巖,呈包體狀分布于煙莊—解州片麻巖中。煙莊偏堿性花崗巖—解州片麻巖,可呈巖枝狀侵入寨子—西姚灰色片麻巖。在解州一帶伴隨有強烈的花崗巖化。山西省地質勘查局213地質隊曾經在中條山西段獲得(2 453±74)Ma、(2 507±26)Ma和(2 618±26)Ma的單顆粒鋯石UPb年齡[7]。孫大中等在中條山東段煙莊附近,也以相同方法獲得了2 500 Ma和2 640 Ma的年齡數據[8]。

2 樣品特征與測試方法

圖2 樣品BT2、BT3、BT4的鋯石陰極發光圖像

Fig.2 CL images of zircons from samples BT2,BT3 and BT4

筆者共采集到BT2、BT3、BT4測年樣品3件(圖1),其巖性分別為寨子—西姚灰色片麻巖(BT2)、二長花崗巖(BT3)和斜長角閃巖(BT4)。從3種巖石中分別挑選鋯石,原巖樣品質量約226 kg,從中選出1 053顆鋯石,共測定了46個有效數據點,其陰極發光(CL)圖像見圖2。由圖2可見,鋯石的晶體形態多為半自形—自形短柱狀、柱狀,形態規整,部分鋯石呈長條狀、它形粒狀。粒徑為60~150 μm,長度為100~250 μm,長寬比變化較大。其CL圖像顯示絕大部分鋯石具有明顯的環帶結構,只有個別顆粒環帶結構不明顯。

鋯石樣品的LAMCICPMS方法UPb定年工作是在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MCICPMS實驗室完成的,所用儀器為Finnigan Neptune型MCICPMS及與之配套的New wave UP 213激光剝蝕系統。激光剝蝕所用斑束直徑為25 μm,頻率為10 Hz,能量密度約為2.5 J/cm2,以He為載氣。信號較小的207Pb、206Pb、204Pb(+204Hg)和202Hg用離子計數器(multiioncounters)接收,208Pb、232Th和238U用法拉第杯接收。均勻鋯石顆粒N(207Pb)/N(206Pb),n(206Pb)/n(238U),n(207Pb)/n(235U)的測試精度(2σ)均為2%左右。詳細測試過程參見文獻[1012]。

3 測試結果

根據鋯石形態、內部結構和測年結果(表1、圖3),可將BT2、BT3、BT4樣品中組成不一致年齡線的鋯石劃分為3類。

第Ⅰ類鋯石:該類鋯石包括樣品BT2的1、9、10、13號,樣品BT3的4、6、8、15號以及樣品BT4的4、11~16號,共計15個鋯石顆粒。該群鋯石顆粒多呈短柱狀—柱狀、半自形—自形,但外觀均顯渾圓狀。環帶結構發育,可見較明顯的核邊結構,環帶寬窄不一,內部模糊,但核外界線清楚。長寬比13∶1~25∶1;樣品BT2除1號鋯顆粒石晶形完整外,9、10、13號鋯石顆粒均呈渾圓狀;樣品BT3除4號呈帶裂隙的長柱狀外,其余6、8、15號鋯石顆粒都呈碎塊狀,外形渾圓。樣品BT4的11、14號鋯石顆粒呈長柱狀,有裂隙,其余4、12、13、15、16號鋯石顆粒均呈渾圓狀??傊?,第Ⅰ類鋯石的最大特征是外形多呈渾圓狀,可能經過一定程度磨損,具繼承性特征;另一個特點是核部色深,有溶蝕現象,環帶結構比較模糊,淺色帶寬,深色帶窄,環帶形狀不規則。其放射鉛含量(質量分數)平均為226115×10-6,w(Th)/w(U)平均為

表1 寨子—西姚灰色片麻巖、二長花崗巖和斜長角閃巖中鋯石UPb定年分析

Tab.1 Zircon UPb dating results of ZhaiziXiyao grey gneiss, monzogranite and amphibolite

注:w(·)為某元素或同位素質量分數;N(·)/N(·)為同一元素同位素比值,N(·)為該元素的的原子數;n(·)/n(·)為不同元素同位素比值,n(·)為元素的物質的量。

圖3 樣品BT2、BT3、BT4中鋯石UPb同位素諧和線圖

Fig.3 Concordand diagrams of zircon UPb isotopes of samples BT2,BT3 and BT4

0635 5。推斷這類鋯石可能受后期地質事件影響,為巖漿作用過程捕獲的巖漿成因鋯石。

第Ⅱ類鋯石:該類鋯石包括樣品BT2的2~8、11、12、14號,樣品BT3的1、3、5、7、9、14、16號,共計17顆鋯石顆粒。樣品BT2中,除8、12、14號鋯石顆粒顯示不完整晶形呈渾圓狀、短柱狀外,其余7顆晶形完好,粒徑為75~120 μm,長寬比為16~23。陰極發光圖像顯示其震蕩環帶清晰,平直對稱,具有巖漿成因特征。樣品BT3中,除14、16號鋯石顆粒呈規則長柱外,其余5顆鋯顆粒石均呈它形粒狀,可能受到后期構造運動破壞所致。其放射鉛含量平均為184153 4×10-6,w(Th)/w(U)平均為0698 8。

第Ⅲ類鋯石:該類鋯石包括樣品BT3的2、10~13號和樣品BT4的1、2、3、5~10號,共計14顆鋯石顆粒。樣品BT3中,除13號呈單柱狀體外,其余4顆均呈碎屑不規則粒狀,有些色調深暗,特別是核部。其粒徑84~134 μm,長寬比為114~127,個別達18。該群鋯石以碎塊狀為特征,中心部分顏色深暗,可能受過構造運動影響。有次生加大現象,中心黑暗,邊部帶寬厚。樣品BT4的這群鋯石顆粒除9號晶體不完整外,其余8顆晶形均較完好,震蕩環帶清晰,顯示巖漿成因特征。鋯石單顆粒徑60~100 μm,長寬比175~250。其放射鉛含量平均為148630 8×10-6,w(Th)/w(U)平均為0618 8。

綜上所述, 測年所用的鋯石均具有如下特征:①大多具有明顯的震蕩環帶,測點位置均在環帶之內,w(Th)/w(U)較高,顯示火成成因特征;②鋯石陰極發光較弱,顯示U、Th含量較高,色調較黑,表明普通鉛含量較高;③環帶形狀不規則,可能遭受后期地質事件的影響,樣品BT3中鋯石顆粒多呈碎塊狀,有裂隙,可能受構造運動的影響;④由老到新放射鉛含量明顯減少,N(207Pb)/N(206Pb)也明顯減少(圖4),表明在區域構造運動和變質過程中,發生了一定程度的Pb丟失(或U加入)。

圖4 不同類型鋯石中N(207Pb)/N(206Pb)隨年齡的變化趨勢

Fig.4 Age profile of N(207Pb)/N(206Pb) in

different types of zircons

4 同位素年齡的地質意義

測定結果顯示,3個樣品(BT2、BT3、BT4)中都有繼承性鋯石,繼承性鋯石的年齡均大于2 700 Ma。野外地質調查發現,上述樣品代表的3種巖石均以侵入接觸形式切穿于變基性火山巖層中,表明本區可能存在涑水期生成的古老地體,或者說解州變質表殼巖可作為涑水雜巖中最古老的表殼巖,形成于中太古代。

斜長角閃巖(恢復原巖為輝長輝綠巖)在區內分布較廣,雖然規模不大(一般長幾十至幾百米,少數長上千米,寬幾米至幾十米),但明顯呈脈狀形式侵入于解州變質表殼巖和寨子—西姚灰色片麻巖中。本次測定的寨子—西姚灰色片麻巖中的黑云斜長片麻巖鋯石結晶年齡為(2 625±11)Ma,斜長角閃巖脈中鋯石結晶年齡為(2 592±16)Ma,正好與野外地質現象吻合(斜長角閃巖侵入片麻巖),表明鋯石年齡數據是合理的。對于二長花崗巖(與銅礦化有密切關系),本次測得的結果為(2 548±15) Ma,與薛克勤用SHRIMP方法測得的菜子疙瘩鉀長花崗巖鋯石結晶年齡(2 551±9)Ma基本一致。

結合前人資料,將具有核邊結構、顯示渾圓形態的鋯石和晶形完整、沒有核邊結構、具有清晰震蕩環帶的鋯石分別歸屬于繼承性鋯石和巖漿鋯石,所獲得年齡也相應歸屬于繼承性鋯石年齡和巖漿結晶年齡(表2)。寨子—西姚灰色片麻巖、斜長角閃巖和二長花崗巖中古老繼承性鋯石年齡分別為(2 790±15)、(2 773±24)、(2 782±34)Ma。由此可見,從解州變質表殼巖(>27 Ga)寨子—西姚灰色片麻巖(26 Ga)解州變二長花崗巖煙莊偏堿性花崗巖

表2 中條山巖石中單顆鋯石UPb年齡及離子探針質譜年齡

Tab.2 Single zircon UPb ages and ion microprobe mass spectrometry ages of rocks in Zhongtiao Mountains

注:*為N(207Pb)/N(206Pb)加權平均年齡;* *系筆者2007年采樣。(2.5 Ga)及斜長角閃巖(25 Ga)橫嶺關—劉家窯片麻巖(24 Ga)冷口變質表殼巖(2.3 Ga),越來越年輕。也就是說,涑水雜巖實質上是由中太古代—古元古代形成的以及由變質表殼巖和深成侵入巖組成的不同類型的雜巖體,其中主要巖類的形成時間與山西地塊太古宙—古元古宙構造運動序列存在較好的對應關系。

中條山地區是中國銅礦的重要產地[13] ,但對于中國最古老的銅礦究竟是遼寧的紅透山還是山西的中條山,一直沒有定論[1415] 。本次測定的涑水雜巖是桃花洞銅礦的直接容礦圍巖, 其礦體產出特征顯示,礦石具有明顯的順層條帶狀構造和受變質特征。銅礦層中黃銅礦總是與暗色礦物(角閃石)相伴生,暗色礦物與黃銅礦組成條帶細脈與區域片麻理產狀相一致,含礦變基性巖中片理構造與區域片麻理及褶皺構造產狀變化一致。野外觀察證據表明,銅礦物質來源與基性巖漿是同源,而且主成礦期在區域片麻理和區域褶皺形成之前,即與含礦層(巖石)形成于同一地質時期,成礦后的變質作用雖有改造,但未能改變礦床(層)的基本特征,桃花洞銅礦床成因上屬于“古火山及火山沉積型的含礦原巖建造”銅礦。筆者認為雖然還沒有直接確定桃花洞銅礦的成礦年齡,但涑水雜巖作為其容礦圍巖,形成時代可以間接指示成礦年齡。由表2可見,賦存在變基性火山巖層中的古火山含礦原巖建造型銅礦有可能是中國最古老的銅礦之一。

5 結 語

(1)涑水雜巖是由中太古代—古元古代形成的由變質表殼巖和深成侵入巖組成的不同類型雜巖體。對桃花洞銅礦容礦圍巖—涑水雜巖系中的寨子—西姚灰色片麻巖和斜長角閃巖及二長花崗巖進行了同位素年代學研究,獲得寨子—西姚灰色片麻巖、斜長角閃巖和二長花崗巖中鋯石的巖漿結晶年齡分別為(2 625±11)、(2 592±16)、(2 548±15)Ma,同時也獲得了巖石中古老繼承性鋯石的年齡分別為(2 790±15)、(2 773±24)、(2 782±34)Ma。這證明涑水雜巖的最初成巖時代在太古代。

(2)涑水雜巖作為與成礦關系密切的容礦圍巖,其成巖時代可以間接指示成礦時代,由此提出賦存在變基性火山巖層中的古火山含礦原巖建造型銅礦有可能是中國最古老的銅礦之一。

(3)中條山區已發現有中、晚古元代銅礦—古元古代銅礦—晚太古代銅礦—中太古代銅礦,而且多類銅礦都與基性火山(次火山)—侵入巖有密切關系,說明中條山銅礦具有一個由老到新的成礦時間序列,已查明的上涌地??赡芫褪且粋€“銅庫”,從而說明中條山區深部及已知礦帶具有很大的找礦潛力。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1] 王 植,聞 廣.中條山式斑巖銅礦[J].地質學報,1957,37(4):401415.

WANG Zhi,WEN Guang.Porphyry copper deposit in Zhongtiao Mountains[J].Acta Geologica Sinica,1957,37(4):401415.(in Chinese)

[2] 孫大中,李惠民,林源賢,等.中條山前寒武紀年代學、年代構造格架和年代地殼結構模式的研究[J].地質學報,1991,65(3):216231.

SUN Dazhong,LI Huimin,LIN Yuanxian,et al.Precambrian geochronology,chronotectonic framework and model of chronocrustal structure of the Zhongtiao Mountains[J].Acta Geologica Sinica,1991,65(3):216231.(in Chinese)

[3] 白 瑾,余致信,顏耀陽,等.中條山前寒武紀地質[M].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

BAI Jin,YU Zhixin,YAN Yaoyang,et al.Precambrian geology of Zhongtiao Mountains[M].Tianjin:Tianj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1997.(in Chinese)

[4] 趙 斌,王登紅,陳振宇,等.山西中條山洞溝銅礦地質特征及找礦前景分析[J].礦床地質,2009,28(4):462472.

ZHAO Bin,WANG Denghong,CHEN Zhenyu,et al.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research prospects of Donggou copper deposits in Zhongtiaoshan Area,Shanxi Province[J].Mineral Deposits,2009,28(4):462472.(in Chinese)

[5] 趙 斌,陳毓川,王雙猗,等.三岔溝金礦區鉬礦成礦時代及中條山區找礦方向的研究[J].地質學報,2009,83(9):13351343.

ZHAO Bin,CHEN Yuchuan,WANG Shuangyi,et al.Oreforming age of molybdenite deposit in the Sanchagou gold ore area and prospecting direction in the Zhongtiao Mountains Region[J].Acta Geologica Sinica,2009,83(9):13351343.(in Chinese)

[6] 張海東,劉建朝,江愛國,等.太行山南段平順鐵礦成礦地質特征及找礦預測[J].地球科學與環境學報,2010,32(3):234238.

ZHANG Haidong,LIU Jianchao,JIANG Aiguo,et al. Geological feature and prospecting of iron deposit in Pingshun Area,southern Taihang Mountain[J].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and Environment,2010,32(3):234238.(in Chinese)

[7] 山西省地質勘查局213地質隊.平陸測區區域地質調查報告[R].運城:山西省地質勘查局213地質隊,1993.

No.213 Geological Team of Shanxi Provincial Geological Prospecting Bureau.Regional geological survey report of Pinglu measuring area[R].Yuncheng:No.213 Geological Team of Shanxi Provincial Geological Prospecting Bureau,1993.(in Chinese)

[8] 孫大中,胡維興.中條山前寒武紀年代構造格架和年代地殼結構[M].北京:地質出版社,1993.

SUN Dazhong,HU Weixing.Precambrian age of the tectonic framework and the age of crustal structure of the Zhongtiao Mountains[M].Beijing:Geology Pubishing House,1993.(in Chinese)

[9] 郭麗爽,劉樹文,劉玉琳,等.中條山涑水雜巖中TTG片麻巖的鋯石Hf同位素特征及其形成環境[J].巖石學報,2008,24(1):139148.

GUO Lishuang,LIU Shuwen,LIU Yulin,et al.Zircon Hf isotopic features of TTG gneisses and formation environment of Sushui Complex in Zhongtiao Mountains [J].Acta Petrologica Sinica,2008,24(1):139148.(in Chinese)

[10] 侯可軍,李延河,田有榮.LAMCICPMS鋯石微區原位UPb定年技術[J].礦床地質,2009,28(4):481492.

HOU Kejun,LI Yanhe,TIAN Yourong.In situ UPb zircon dating using LAMCICPMS[J].Mineral Deposits,2009,28(4):481492.(in Chinese)

[11] 梁 婷,王登紅,侯可軍,等.廣西大廠籠箱蓋復式巖體的LAMCICPMS鋯石UPb年齡及其地質意義[J].巖石學報,2011,27(6):16241636.

LIANG Ting,WANG Denghong,HOU Kejun,et al.LAMCICPMS zircon UPb dating of Longxianggai pluton in Dachang of Guangxi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J].Acta Petrologica Sinica,2011,27(6):16241636.(in Chinese)

[12] 張萬平,莫宣學,袁四化,等.朗縣蛇綠混雜巖的地球化學特征及地質意義[J].成都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37(5):501512.

ZHANG Wanping,MO Xuanxue,YUAN Sihua,et al.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ectonic significance of ophiolite mélange from the Langxian County of southeastern Tibet,China[J].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ition,2010,37(5):501512.(in Chinese)

[13] 陳毓川,王登紅,朱裕生,等.中國成礦體系與區域成礦評價[M].北京:地質出版社,2007.

CHEN Yuchuan,WANG Denghong,ZHU Yusheng,et al.Oreforming system and regional metallogenic evaluation in China[M].Beijing:Geology Publishing House,2007.(in Chinese)

[14] 王登紅,陳毓川.與海相火山作用有關的鐵銅鉛鋅礦床成礦系列類型及成因初探[J].礦床地質,2001,20(2):112118.

WANG Denghong,CHEN Yuchuan.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metallogenic series type of FeCuPhZn ore deposits related to submarine volcanism and its origin[J].Mineral Deposits,2001,20(2):112118.(in Chinese)

篇2

以黨的十七大精神,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經濟學院研究生工作的中心,堅持以人為本和服務同學的原則,充分調動廣大黨員和團員的積極性,努力提高政治思想素質和專業學習能力、專業應用能力。

工作理念:支持院校工作,服務廣大同學。

工作思路:以政治思想建設為基礎,以隊伍培養為支撐,以同學全面發展為工作重心與最終目標。

二、思想政治工作

本支部將積極組織黨員,深入學習貫徹十七大精神,準確把握時代脈搏,積極關注社會熱點,并結合社會學學科的專業知識背景和學術專長,積極組織黨員和非黨員同學開展學習討論和學術科研活動,使本專業全體研究生緊跟時代步伐,與社會同行,提高政治思想素質,牢固掌握科學理論知識,不斷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組織發展工作

四、組織建設工作

1、建立健全黨支部民主生活會制度。本支部每月將以黨小組(黨小組以專業為單位成立,設組長一名)為單位,組織黨員召開一次生活會,并做到主題鮮明,形式多樣。計劃12月召開全支部黨員參加的民主生活會,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

2、加強對黨員的考察和考核;建立健全組織生活的黨員出勤考核制度:如有事不能參加組織生活的黨員,須經支委會批準后方生效;無故缺席組織生活的黨員,將記錄在案,并及時給予提醒。

3、建立健全黨支部的工作計劃與工作總結制度;

4、建立健全聯系群眾制度,積極了解和聽取非黨員群眾的意見和建議,提高黨員的自律意識,不斷完善黨支部的工作作風和工作內容;

5、做好本支部黨員的黨費收繳工作,按時收繳黨費。

6、進一步建立完善《經濟學院研究生黨支部發展黨員工作程序》、《經濟學院研究生入黨材料寫作規范》;

7、加強對預備黨員的考察:認真審查預備黨員的轉正申請,考察他們在一年預備期內的各種表現,通過召開支部黨員大會討論他們的轉正事宜。

五、支部創新工作

篇3

摘要: 目的 探討山東年腎綜合征出血熱(HFRS)疫源地的空間異質性。方法 采用變異函數模型,對山東省1974~2004年的HFRS疫情資料進行定量分析。結果 可將山東省HFRS疫源地空間異質性及其動態變化劃分成5個階段,且各階段存在1個過渡年。結論 HFRS發病率的變異函數模型顯示了山東省30年來HFRS疫源地空間結構經歷了由簡單到復雜,再由復雜到簡單的變化過程。

關鍵詞: 腎綜合征出血熱;空間異質性;變異函數模型

Study on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 in Shandong province

KANG Dianmin,WANG Zhiqiang,FU Jihua,et al.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HFRS in Shandong province.Methods The model of variation function was used to analyze quantificationally epidemic situation data of HFRS in Shandong(1974~2004).Results The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HFRS in Shandong province was pided into five periods and there was a transitional year among the periods.Conclusion Variation function model about HFRS incidence rate showed transformation process in spatial structure of HFRS infection focus in the last 30 years,which experienced from simple to complex and from comlpex to simple framework.

Key words: 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spatial heterogeneity;model of variation function

空間異質性是由Li等〔1〕提出的,該理論主要用于研究生態系統功能和過程,在景觀生態學中被認為是產生格局的主要原因。根據數學生態學中空間異質性理論〔2,3〕。本研究將疾病在地理空間分布上具有的復雜性和變異性定義為疾病空間異質性,進而以此來反映腎綜合征出血熱(HFRS)發生的強度及影響因素和其在特定地理環境中的分布特征和相互作用。旨在定量分析HFRS疫源地空間結構及其時間動態變化特征。

1 資料與方法

11 人間疫情資料 山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974~2004年各縣(市、區)逐月的HFRS疫情報告資料。

12 HFRS病例血清學分型 長期的HFRS流行病學監測結果提示,位于臨沂市的平邑縣和濟寧市的泗水縣可能是不同性質疫源地交匯處。本研究采用回顧性血清流行病學方法,根據疫源地空間結構特征,隨機抽取了位于Ⅰ型和Ⅱ型疫區分界處的泗水縣的部分既往HFRS病例,用血凝抑制試驗進行血清學分型,以觀察疫源地性質隨時間變化的規律。

13 統計分析 資料錄入采用EXCEL數據庫,空間變異函數模型估計疫源地性質時空動態變化。疾病空間變異函數定義為:γ(h)=1

2EZ(Xi)-Z(Xi+h)2=1

2N(h)∑N(h)

i=1-Z(Xi)-Z(Xi+h)2(1)

其中,γ(h)為疾病空間變異函數,Z(Xi)為疾病空間化變量Z在空間位置Xi處的取值,Z(Xi+h)為疾病空間化變量Z在空間位置(Xi+h)處的取值,h為分隔兩點Xi和(Xi+h)的空間向量,EZ(Xi)-Z(Xi+h)2是分隔向量h的樣本方差的數學期望,N(h)是被向量h相隔的數據對的對子數目。式(1)是疾病空間變異函數的基本公式,要求疾病空間化變量Z(X)滿足二階平穩性假設〔4〕,根據定義,疾病空間變異函數揭示了疾病空間化變量在研究空間上的變異。但需注意的是,疾病空間變異函數在最大分隔向量h的1/2之內才有意義〔5〕。

2 結果

依據HFRS發病率變異函數的結構特征及其模型參數,可將山東省1974~2004年HFRS發病水平的空間異質性及其動態變化分成以下5個階段,且各階段間存在1個過渡年。

21 第一階段(1974~1981年)(表1) 其變異函數的結構特征與模型參數的統計學特征,此階段HFRS發病率的變異函數基本上表現為:(1)塊金值C0和(C0+C)小、相關程h0穩定、C/(C0+C)值大;(2)1981年的模型參數C0和(C0+C)比其它各年份明顯增大,但在變異函數的結構特征上與其它各年相似。因此,嚴格地講1981年是第1、2階段的過渡年。

表1 山東省1974~1981年HFRS變異函數結構參數(略)

以上變異函數結構特征與模型參數表明,該時期內HFRS的疫源地空間結構既簡單又穩定,總的空間變異成分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空間自相關部分所致的空間異質性(平均占9388%),空間自相關的范圍大約為400km。這種穩定的疫源地結構特征揭示了該時期內山東省的HFRS尚處于原始的自然疫源狀態,疫區內存在著共同的致病因子,疫點之間可能存在較強的生態學聯系。

22 第二階段(1982~1986年) 其變異函數的結構特征與模型參數的統計學特征,可見該階段內HFRS發病率的變異函數基本表現為:塊金值C0高和基臺值(C0+C)不明顯、相關程h0不存在,此時期的HFRS發病率的變異函數呈“純塊金”效應和“空穴”效應。1986年為第2、3階段間的過渡年。表明該時期內HFRS的疫源地空間結構異常復雜,總的空間變異成分中起絕對作用是空間隨機部分所致的空間異質性。這種復雜的疫源地結構特征揭示了該時期內山東省的HFRS已經打破了完全自然疫源狀態,在疫區內隨機分布著眾多的高發區,高發區間的流行病學聯系不明顯,可能存在著生態學聯系。例如,處于發病高峰的1985年,變異函數呈現明顯的空穴效應(變異水平大,變異函數值在1811~3623間),疫區內存在若干暴發點,但若干暴發點又構成了280km左右的暴發區域,提示暴發區域內宿主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突然變化,種群結構和活動范圍發生轉變,帶病毒鼠與人群的接觸機會異常增大,完全自然疫源狀態遭到破壞。

23 第三階段(1987~1990年) 其變異函數的結構特征與模型參數的統計學特征,可見該階段內HFRS發病率的變異函數表現為:(1)1987年~1989年的塊金值C0和基臺值(C0+C)變小,相關程h0縮小(平均26672km)、C/(C0+C)增大。表明該時期內HFRS的疫源地空間結構又變得相對簡單,總的空間變異成分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空間自相關部分所致的空間異質性(占8683%),空間自相關的范圍約為260km。結合當時的HFRS發病水平,這種疫源地結構特征的變化揭示了該時期山東省的HFRS流行機制又有新的變化,可能主要是帶病毒宿主發生變化所致。(2)1990年的變異函數呈“空穴”效應特征,但變異幅度小(變異函數值在32左右),提示該年份疫源地結構的空間相關性消失,這種現象可能是疫區內各高發區的發病率同時大幅度下降所致,也可能是流行機制突然發生變化所致。該年是第3、4階段間的過渡年。

24 第四階段(1991~1993年) 其變異函數的結構特征與模型參數的統計學特征,可見該階段內HFRS發病率的變異函數值比過渡年份(1990年)有所增大,且重新出現了空間自相關結構:塊金值C0和基臺值(C0+C)小、相關程度h0小、C/(C0+C)較大。表明過渡年份之后山東省HFRS疫源地結構又有所變化,即總的空間變異成分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空間相關部分所致的空間異質性,空間自相關的范圍約為170km。

25 第五階段(1994年~2004年)(表2) 其變異函數的結構特征與模型參數的統計學特征可見,該階段內HFRS發病率的變異函數有以下特點:(1)1994年模型參數C0和(C0+C)比其他各年份明顯增大,但在變異函數的結構特征上與其它各年相似;(2)塊金值C0、其臺值(C0+C)和相關程h0逐漸變小,但歷年的C/(C0+C)大且變異函數形狀相似。表明1994年是第4、5階段的過渡年;1995年~2004年間總的空間變異成分中起重要作用的仍是空間自相關部分所致的空間異質性(占9481%),空間自相關的范圍約為200km。這種疫源地結構特征揭示了山東省在1995年HFRS發病高峰過后,HFRS疫源地空間結構又進入穩定狀態,且空間變異逐漸變小。

表2 山東省1994~2004年HFRS變異函數結構參數(略)

3 討論

HFRS在特定地理環境空間中的發生是其自身的流行病學機制與環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這種相互作用使發生在不同空間位置上的疫點與疫點之間、疫點內病例與環境因子之間存在著自相關或相關關系,其結果決定了疾病在地理空間上的分布具有復雜性和變異性。復雜性涉及疾病地理流行病學特征的定性描述,變異性涉及疾病地理流行病學特征的定量描述。疾病空間異質性定量分析方法是否能應用HFRS發病水平的時空動態研究,薛付忠等〔6〕于2002年對山東省臨沂市HFRS進行了空間分布異質性分析,結論是該方法能準確刻畫疾病空間異質性特點,解釋疾病的地理流行病學機制。山東省1974~2004年HFRS發病率的變異函數模型顯示了,疫源地結構由最初原始的自然疫源狀態,向HFRS的疫源地空間結構異常復雜轉變,其后的疫源地空間結構又變得相對簡單,最后HFRS疫源地空間結構趨于穩定狀態,空間變異逐漸變小。山東省30年來HFRS疫源地空間結構經歷了由簡單到復雜,再由復雜到簡單的變化過程。對于每個階段疫源地動態變化的原因將另文研究。HFRS疫源地類型的演變規律的揭示,對確定HFRS疫區型別,指導疫苗的正確使用,重新制定符合山東省HFRS預防控制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參考文獻

〔1〕 Li H,Reynolds J F.On detfini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heterogeneity[J].Oikos,1995,73(2):280.

〔2〕 周國法,徐汝梅.生物地理統計學-生物種群時空分析的方法及共應用[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29-34.

〔3〕 王政權.地統計學及其在生態學中的就用[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16.

〔4〕 薛付忠,王潔貞.疾病空間分布狀態的變異函數模型研究[J].山東醫科大學學報,2001,39(1):27.

篇4

[關鍵詞] 血液凈化;前列地爾;醋酸奧曲肽;高脂血癥胰腺炎

[中圖分類號] R589.2;R657.5+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1)24-95-02

Clinical Research of CBP and Alprostadil and Octreotide Acetate Treatment of Hyperlipoidemia Acute Pancreatit

WEI Guijun HU Yi YANG Yong

Digesting Internal Medicine Department,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in Huzhou City of Zhejiang Province, Huzhou 313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icacy research of CBP and alprostadil and octreotide acetate treatment of hyperlipoidemia acute pancreatit. Methods All 50 cases of hyperlipoidemia acute pancreatit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Control group: octreotide acetate;Observer Group: octreotide acetate + alprostadil+ CBP. Results Significant efficienc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80.00%, the total effective 96.00% bigger than significant efficiency 48.00% the total effective 68.00% of control group,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reatment for five days, blood amylase yin turn rate the observation group 80.00% than 48.00% in control group,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5). Two groups adverse reaction rate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CBP and alprostadil and octreotide acetate treatment of hyperlipoidemia acute pancreatit is good efficacy,few adverse reactions,affordable,worth of clinic application promotion.

[Key words] CBP;Alprostadil;Octreotide acetate;Hyperlipoidemia acute pancreatit

目前高脂血癥胰腺炎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已成為臨床急性胰腺炎發生的第二大病因[1]。本文中,筆者采用血液凈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聯合前列地爾注射液及醋酸奧曲肽治療高脂血癥胰腺炎,取得較好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課題所選病例50例,全部來源于2008年6月~2011年6月在我院就診的高脂血癥胰腺炎患者,年齡29~68歲,平均(41.5±14.6)歲。納入標準:具有胰腺炎的臨床表現,診斷及輕重分型參照我國 2003 年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2];TG≥11.3mmol/L 或 TG 在(5.65~11.3)mmol/L,血清呈乳糜狀。排除標準:試驗用藥過敏者;伴有肝、腎等其他嚴重器質性疾病者。按就診順序采用隨機分組法,設立觀察組(CBP聯合前列地爾及奧曲肽)、對照組(奧曲肽)。觀察組25例(男 16例,女 9例),平均年齡(41.8±9.4) 歲,其中輕癥16例、重癥9例;對照組25例(男 17例,女 8例),平均年齡(41.2±10.3) 歲,其中輕癥15例、重癥10例。兩組高脂血癥胰腺炎患者一般資料差異不顯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①對照組:給予禁食、胃腸減壓、抗感染、抑制胰液分泌、抑制胰酶活性等內科常規對癥治療;醋酸奧曲肽(成都天臺山制藥,國藥準字H20031207)0.1mg靜脈注射后,以生理鹽水50mL加醋酸奧曲肽0.3mg按(25~50)μg/h持續靜脈泵入。②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方式的基礎上加用前列地爾注射液(北京泰德制藥,國藥準字H10980024)10μg加生理鹽水20mL靜脈注射;CBP采用連續性靜脈-靜脈血液濾過(CVVH)模式,停止CBP的指征為HR<90次/min,R<20次/min。

1.3 療效評定

參考文獻[1]評價療效:①顯效:5d內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或緩解、實驗室指標基本正常;②有效: 10d內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或緩解、實驗室指標基本正常;③無效: 10d內病情無改善。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處理,其中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表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1)觀察組顯效率為80.00%,高于對照組顯效率為48.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6.00%,高于對照組總有效率為68.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5d后血淀粉酶陰轉率為80.00%,高于對照組血淀粉酶陰轉率48.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2)觀察組患者出現1例發熱、2例血壓降低、2例乏力嗜睡;對照組患者出現惡心2例、注射部位燒灼感1例。兩組高脂血癥胰腺炎患者均能堅持治療,不良反應發生率差異無顯著性(P>0.05)。

3 討論

高脂血癥是高脂血癥胰腺炎的的直接原因,其他常見原因有:遺傳、飲酒、高脂飲食、肥胖及妊娠等,并以代謝紊亂和多臟器功能障礙為主要臨床表現,而且常具有高血脂、假性低鈉血癥現象、血糖異常、多臟器功能障礙等臨床特征[3]。

醋酸奧曲肽[4]是十四肽人生長抑素類似物,藥理作用與天然激素相似,但作用較強。前列地爾[5],也叫前列腺素E1,可抑制血管平滑肌細胞的游離鈣離子,抑制血管交感神經末梢釋放去甲腎上腺素,使血管平滑肌舒張,改善胰腺微循環,防止胰腺各種消化酶的釋放,防止胃酸刺激胰腺外分泌;前列地爾還能直接抑制胰腺外分泌,阻斷胰腺的病理過程。CBP采用的CVVH模式[6],可通過強大的對流、吸附作用,有效清除高脂血癥胰腺炎患者體內細胞因子和炎癥介質,清除內毒素,維持水、電解質、酸堿平衡和內環境的穩定,改善微循環功能,維持腎功能,預防并發癥的發生。

本研究中,筆者在觀察組采用CBP聯合前列地爾注射液及醋酸奧曲肽治療高脂血癥胰腺炎,對照組采用醋酸奧曲肽治療,結果發現觀察組顯效率及總有效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而且觀察組治療5d后血淀粉酶陰轉率也明顯高于對照組。此外,觀察組和對照組高脂血癥胰腺炎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差異也無顯著性,提示觀察組采用CBP聯合前列地爾注射液及醋酸奧曲肽治療高脂血癥胰腺炎療效可靠、安全,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 陳宏超,梁倩萍,方立峰. 前列地爾聯合奧曲肽治療高脂血癥性急性胰腺炎臨床觀察[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0,14(9):34-36.

[2] 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胰腺疾病學組. 中國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草案)[J].中華消化雜志,2004,24(3):190-192.

[3] 安曙光. 重癥膽源性胰腺炎與重癥高脂血癥性胰腺炎發病機制探討[J].中國現代醫生,2010,48(25):129-130.

[4] 郭洪寅. 醋酸奧曲肽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的臨床觀察[J].天津藥學,2010,22(2):39-40.

[5] 劉震,沈洪亮,張建表. 前列地爾對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漿D-二聚體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09,47(20):155-156.

篇5

摘 要:本文基于筆者所承擔的“浙中地區職業院校學生創新創業意識的調研”課題,對被調查者的基本情況、創新創業興趣、創新創業動機、創新創業準備、創新創業教育的認識、參與創新創業的現狀及障礙等六個方面進行了定量分析,思考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 :浙中地區 職業院校 創新創業 調查研究

職業院校學生創新創業意識是指在創新創業實踐活動中對職業院校學生創新創業群體起到推動作用的個性意識傾向,它包括創新創業興趣、創新創業動機、創新創業的認識和創新創業信念等關鍵要素。筆者所在學院聯合了浙中地區5所有代表性的職業院校團委,針對在校生開展了一次隨機抽樣問卷調查,以了解當前浙中地區職業院校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和認知現狀,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可行性對策。

一、調查對象與方法

1.調查時間和調查對象

2014年10月—11月,以浙中地區有代表性的5所職業院校(金華市技師學院、金華市廣播電視大學、浙江科貿職業技術學院、金華市第一中等職業學校、浙江交通技師學院)共計750名在校生為調查對象。

2.調查方法

根據調查目的,在參考相關專業問卷的基礎上,結合實際情況,在5所院校團委書記的共同商議下,經過認真研究和討論,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內容包括被調查者的基本情況、創新創業興趣、創新創業動機、創新創業準備、創新創業教育的認識、創新創業的參與現狀及障礙6個方面24個調查項目。被調查者獨立匿名填寫,調查前用統一引導語解釋問卷內容,要求被調查的學生在10分鐘內完成調查問卷。

二、調查結果

1.調查對象基本情況特征分析

該次調查共發出問卷 750 份(平均每所院校150份),有效問卷 712 份,有效回收率為94.93%。其中,有效問卷為男生386份,女生326份;未進入大專層次的182份,大專層次一年級的321份,大專層次二年級的209份;三產經貿類專業學生占58.15%,工科類專業學生占41.85%;來自城市的學生占37.22%,來自農村的學生占62.78%;學生干部占20.65%,普通學生占79.35%;調查對象來自貧困家庭的48人(6.74%),來自一般家庭的452人(63.48%),家庭經濟情況較好的144人(20.22%),來自富裕家庭的68人(9.55%)。

2.學生創新創業的興趣

調查顯示,學生對創新創業計劃項目(包括淘寶店鋪、微商等)的知曉情況為“知道”“了解一點”和“不知道”的人數分別為279人、386人和47人,“知道”和“了解一點”創新創業項目的總人數達到了665人,占總人數的93.40%,這表明職業院校對創新創業計劃項目的宣傳、動員工作已有一定成效。501人(70.37%)愿意每周利用3小時以上的時間參與有關創新創業的活動,可見學生對參加創新創業活動的積極性和熱情是比較高的。392人(55.06%)表示對創新創業項目感興趣,只有66人(9.27%)表示對創新創業沒興趣。性別和學生干部等因素對創新創業興趣的影響存在一定的個體差異,主要體現在男生對創新創業感興趣的比例較高,學生干部對創新創業非常感興趣。

3.學生創新創業的動機

在調查參加創新創業計劃項目對學生最大的幫助時(注:此項在問卷中為多選題),統計顯示:認為“學生創新創業計劃項目可以提高動手實踐的能力、增長知識”的人數為545人(76.54%),認為“可以鍛煉創新思維能力”的人數為431人(60.53%),認為“可以豐富閱歷、在獲得榮譽后對今后工作有幫助”的人數為578人(81.18%),認為“創新創業計劃項目對自己沒有什么幫助”的人數只有52人(7.3%)。

4.學生創新創業的準備

國家、省、市出臺的“扶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政策和法規”對職業院校學生創新創業有著極其重要的助推作用,調查結果顯示:“職業院校學生平時經常關注創新創業相關政策”的有86人(12.08%),“偶爾關注”的有390人(54.78%),“從沒關注過”的有236人(33.15%)??梢钥闯鰧W生自身并未認識到這些政策和法規對自己創新創業重要性,因此關注度不高,這也表明職業院校對國家、省、市出臺的扶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政策、法規的宣傳力度還不夠,覆蓋面也需要進一步拓展。

5.學生對創新創業教育的認識

388人(54.49%)認為“接受創新創業教育很有幫助”,277人(38.9%)認為“一般”或“幫助不大”,47人(6.6%)認為“基本沒什么幫助”;604人(84.83%)認為“創新創業能力是培養鍛煉出來的”,108人(15.16%)認為“創新創業能力是天生的或靠父母遺傳來的”;379人(53.23%)認為“參加創新創業教育對自己今后就業有幫助”,333人(53.23%)認為“參加創新創業教育對自己今后就業幫助不大”;252人(35.39%)認為“創業能力是把工作當事業來做”,460人(64.61%)認為“創業能力就是賺錢”。

6.學生參與創新創業的現狀及障礙

對創新創業現狀的調查統計顯示:只有98人(13.76%)參與過1次及以上創新創業類計劃項目;對沒有參與過的人進行細化統計發現,404人(56.74%)有參與創新創業的沖動,114人(16.01%)沒什么想法或覺得創新創業離自己還比較遙遠,96人(13.48%)還猶豫不決。

對創新創業障礙的調查統計顯示:323人(45.37%)認為“學校提供創新創業的機會太少,缺乏創新創業平臺”,237人(33.29%)認為“資金不足,難以實施”,106人(14.89%)認為“自己沒有接受過創新創業相關教育或經驗不足”,46人(6.46%)“害怕承擔失敗風險,因而望而卻步”。

上述數據顯示學生還是有參與創新創業的想法,但真正參與的比例卻極低,主要原因是資金不足和在校期間機會太少,缺乏創新創業平臺。

三、思考與對策

創新創業是時代的主題,對職業院校學生來說,就業固然是其畢業后主要的方向,但從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角度來說,創新創業能力也不可或缺。從上述6個方面的數據分析來看,問題主要體現在創新創業教育還沒有大范圍、全時空地在職業院校中開展起來。從此次抽樣調查的5所院校來看,其中2所學校已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培訓班,但培訓人數占全??側藬档谋壤€比較低;有3所學校已建立了學生創業實踐基地或創業園等平臺,但學生的參與面比較窄,尚屬初級階段;有4所學校每年都開展創新創業計劃項目的比賽,但主要是以省、市創新創業比賽為導向,還未形成學生廣泛參與的局面和積極參與的氛圍。所以課題組建議: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教育氛圍,對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和培養“把工作當事業來做”的理念非常重要,包括合適的活動載體和創新創業平臺、健全的組織教育體制、優秀的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和經費支持等,希望各職業院校拓寬學生了解創新創業信息的渠道,以傳統的媒介為基礎,大力倡導新媒體的使用和宣傳。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培訓并組織考證,是營造創新創業教育優良環境最直接也是有效的途徑。

篇6

【關鍵詞】人際信任 家庭類型 普遍信任

人際信任是個體將他人的言詞、承諾以及口頭或者書面的陳述認為可靠的一種概括化的期望。人際信任對大學生人際交往有一定的影響,比如大學生人際信任的高低,會影響大學生與同伴交談,生活中的交際和交友,體現在與人接觸的能力。良好的人際信任對大學生的成長有促進作用,對心理健康發展也有幫助。為了解大學生人際信任在職務、生源地和家庭類型上的差異現狀,調查研究情況如下。

一、對象與方法

(1)對象。 隨機抽取190名大學生進行調查, 獲得有效樣本190份,回收率100%。其中,職務:擔任班級職務的大學生56人,沒有擔任班級職務的大學生134人;平均年齡21.04±1.40歲;生源地:來自城市的大學生29人,來自農村的大學生161人;家庭類型:屬于獨生子女家庭的有27人,非獨生子女家庭的有170人。調查時間為2014年10月。

(2)方法。采用自行設計調查表,調查基本情況,包括職務、生源地和家庭類型。采用Rotter編制的人際信任(ITS)量表調查,并做相應訪談。

(3)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6.0進行描述統計分析和獨立樣本t檢驗。

二、結果

(一)不同職務、生源地、家庭類型大學生人際信任差異比較(表1)

表1 不同職務、生源地、家庭類型大學生人際信任評分結果比較(x±s)

注:*代表p(雙側)< 0.05,**代表p(雙側)< 0.01,下同

表1所示,從職務自變量上看,大學生人際信任在特殊信任因子、普遍信任因子及人際信任總分上的得分,沒有統計學意義上的差異(p>0.05)。從生源地自變量上看,大學生人際信任在普遍信任因子及人際信任總分上的得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從家庭類型自變量上看,大學生人際信任總分上的得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三、討論

(1)班級職務差異。研究發現,是否擔任班級職務,大學生人際信任的特殊信任、普遍信任因子及信任總分,沒有顯著差異。通過訪談發現,原因是班干部和非班干部是同齡人,他們和父母、同伴的交流方式有90后的時代特點,渴望情親和友情,但是相處中矛盾較多,等等的時代共同點和受教育環境的相似,故差異不顯著。

(2)生源地差異。研究發現,來自城市的大學生,人際信任在普遍信任因子及人際信任總分顯著高于來自農村的大學生。通過訪談發現,原因是城市大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是每個公寓的唯一孩子,父輩和祖輩給予的愛和關注更多,成長環境更安逸,在與人相處中更容易信任陌生人,故城市大學生人際信任的總體得分也較高。

(3)家庭類型差異分析。研究發現,獨生子女家庭的大學生,人際信任總分顯著高于非獨生子女家庭的大學生。訪談發現,獨生子女大學生,父母給予他們的期望和愛較多,在成長過程中,指導和保護也較多,獨生子女大學生他們的社會實踐參與的較少,對人的評價也較多的往積極方面考慮,故他們的人際信任總得分較高。

四、建議

社會方面,社會大環境中,弘揚正氣,法制健全,提高整體國民素質水平,社會的整體人際信任高,在這樣的安全的環境下,大學生的人際信任會得到全面發展,特殊信任和普遍信任都會有所提高。學校方面,可以多讓大學生參加集體活動,在理論教育的同時,讓大學生有更多的參加生活實踐的機會,增加獨生子女和非獨生子女的互動交流,讓大學生與朋友家人和睦相處的同時,也能結交更多的新同學新朋友,為其步入社會的人際信任發展打下基礎。家庭方面,家長首先認識到大學生已經是成年人,可以獨立承擔家庭一部分責任,并且有能力;其次,給大學生與人交流交往的機會和信任,家庭有重大決定可以和其商量,然后共同決定;最后,父母的交流互動模式是大學生人際信任發展的第一課堂,父母在生活中有良好的互動方式是有必要的。個人方面,大學生認識到自己已經長大成人,自己有主動與人交往交流的能力,能人際信任發展的能力,不僅能與家人和睦相處,在生活中也能和陌生人打交道。

參考文獻:

篇7

尊敬的×××副檢察長、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各位檢察官:

大家上午好!

首先請允許我代表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理論研究所對中國政法大學檢察公益訴訟研究基地成立表示熱烈祝賀!

中國政法大學檢察公益訴訟研究基地的成立,是檢察機關與高等院校開展檢察理論研究合作的一個重要平臺,是在檢察機關職能調整、業務轉型和理念更新的背景下推動檢察理論創新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是新時代拓展檢察智庫建設空間的一次改革探索。該基地是張軍檢察長親自提議建立的,具有更加突出的地位。

今年8月30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張軍檢察長親自授予中國政法大學檢察公益訴訟研究基地“公益訴訟檢察研究基地”的牌匾,確認了該基地與最高檢的合作關系,確立了該基地作為國家級檢察智庫的地位。提請注意的是,這個牌子只是基地的一種榮譽稱號,不是實體,應以“中國政法大學檢察公益訴訟研究基地”的名義從事學術活動,而不要以“最高人民檢察院公益訴訟檢察研究基地”的名義從事學術活動。

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理論研究所作為最高檢的直屬事業單位,是專門從事檢察理論研究的科研機構,是落實最高人民檢察院與中國政法大學檢察公益訴訟研究基地合作的執行機構。在這個合作關系中,理論所的主要任務有三項:一是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向基地提供最高檢領導講話、規范性文件、指導性案例、業務數據、檢答網問題匯編等研究資料;二是支持和組織基地開展相關學術研究活動,包括申報課題、舉辦學術研究討會、調查研究、撰寫著作和研究報告,向最高檢轉交基地的專題研究報告等;三是每年對基地的學術活動和成果進行考核評比。最高檢對基地的要求是一年三篇相關學術論文和一次學術研討活動。

中國政法大學是國內第一、世界一流的法科大學,擁有一批享譽國內外的法學家和優秀青年學者,在檢察公益訴訟理論方面以王燦發教授為核心、以劉藝教授等為骨干的科研團隊具有雄厚的實力、豐碩的成果。同時,中國政法大學檢察公益訴訟研究基地與京津冀檢察機關開展合作,把理論優勢與實踐優勢緊密結合,占據了檢察公益訴訟理論研究的制高點。

我們相信也希望,中國政法大學檢察公益訴訟研究基地將以精深的研究成果、杰出的研究人才引領檢察公益訴訟理論的創新發展,為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

篇8

【關鍵詞】:教師 職前培養 職后培訓 一體化 研究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8809(2010)06-0103-03

隨著科學技術的更新和現代社會的進步,師范教育的內涵和外延發生了深刻變化, 其中重要的一點是強調教師的職前培養與職后培訓的連貫性及整合功能, 以求教師在變化中的社會實踐中, 能持續性地、階段性地成長。這一問題的提出, 是師范教育適應社會文化的發展, 自身體系的不斷完善, 以及遵循教師教育及成長規律的必然要求。

一、對職前培養與職后培訓的認識

職前培養與職后培訓屬于職業教育的范疇。職前培養偏重于學習一般生產過程的原理,注重各行各業的原理講解和理論闡述,注重受教育者德智體的全面發展,職后培訓要求受訓者掌握必要的謀生技能技巧,強調具體生產(服務)活動的實際體驗。

(一)職前培養

1、職前培養的含義

職前培養是指專門教育機構為各級各類學校教師的補充更新而進行的一種專業性學歷教育。屬于教師職前教育。我國教師培養主要是通過師范教育渠道而進行的。

師范教育是教育工作的母機,是培養師資的主要陣地。從一定意義上講,師范教育辦得好壞,意味著師資培養質量的高低,決定著師資培養工作的成敗。

2、職前培養機構

各級師范院校是師資培養的專門教育機構。在我國,小學教師培養機構主要是中等師范院校;初中教師培養機構主要是高等師范??茖W校;高中教師培養機構主要是師范大學(師范學院)。我國《教師法》規定:“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辦好師范教育,并采取措施,鼓勵優秀青年進行各級師范學校學習”?!胺菐煼秾W校應當承擔培養和培訓中小學教師的任務”?!读x務教育法》規定,國家采取措施加強和發展師范教育,加速培養師資;師范院校畢業生必須按照規定從事教育工作。以法律的形式確立了師范院校的教師培養主體地位。

3、職前培養的形式

就世界范圍而言,師資培養教育大體上分為三種類型:(1)“定向型”師范教育。即在獨立設置的師資培養機構培養師資,其培養目標是定向的,以蘇聯為代表;(2)“開放性”師范教育。即在普通高等學校培養師資,以美國為典型;(3)“混合型”師范教育。即在一個國家同時采用“定向型”“開放型”兩種師范教育制度。日本、西歐許多國家都采取了這一做法。就我國情況而言,目前我國主要采取的是“定向型”師范教育,各級師范院校成為師資培養的主體,但僅靠師范院校培養師資還滿足不了當前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所以我國《教師法》也規定,非師范學校應當承擔培養中小學教師的任務。

4、職前培養的內容

一般而言,培養合格教師,要給以思想品德、文化專業知識、身心素質和教育專業等方面的教育和訓練。其中,教育專業訓練是師范教育的特殊要求。這主要體現在師范學校的培養目標和教學計劃之中。

(二)職后培訓

1、職后培訓的含義

職后培訓是指專門教育機構為提高教師的素質、能力對在職教師進行的一種繼續教育。職后培訓是相對職前教育而言的,它也是師范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補償、更新知識的功能。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幫助教師提高學歷水平;二是了解教育科研的新成果,充實專業文化知識,提高教學技能。教師職后培訓制度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前提和條件。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教育改革的興起,世界許多國家十分重視教師在職培訓,并以立法形式為在職教師培訓提供法律保障。我國《教師法》列專章對教師的培養和培訓作了規定,并將教師在職培訓作為教師的一項基本權利和義務。國家教育部了《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規定》、《高等學校教師培訓工作規程》等規章。從而使我國的教師在職培訓工作法律化和制度化。

2、職后培訓的原則

中小學教師培訓應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按需施教、學用結合”的原則。中小學教師培訓應緊密結合不同地區的實際,在合理規劃的前提下,因地制宜,統籌安排;要按照在職教師培訓的規律,分類指導,多渠道、多形式、多層次地開展培訓;在職培訓要從教育教學實際需要出發,在培訓的內容、方式等方面根據教師工作需要和所任學科的性質、內容而定;教師在職培訓要緊密結合教師教學工作實踐,重視文化科學知識、教育教學理論與技巧的掌握與學習,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做到學用結合。

3、職后培訓的內容

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師德修養;專業知識及更新與擴展;現代教育理論與實踐;教育科學研究;教育教學技能訓練和現代教育技術;現代科技與人文社會科學知識等。以提高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為重點。

4、職后培訓的類別

分為非學歷教育和學歷教育。其中非學歷教育包括新任教師培訓、教師崗位培訓和骨干教師培訓三種。

5、職后培訓的組織管理

各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管理中小學教師培訓工作。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管理全國中小學教師培訓工作;省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主管本地區中小學教師培訓工作。

6、職后培訓的條件保障

中小學教師培訓經費以政府財政撥款為主,多渠道籌措,在地方教育事業費中專項列支。由縣級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門統一管理。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應當采取措施,依法保障中小學教師培訓工作的實施。

7、考核與獎懲。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要建立中小學教師培訓考核和成績登記制度。各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對中小學教師培訓工作成績優異的單位和個人,要予以表彰和獎勵。對中小學教師培訓質量達不到規定要求的,教育行政部門應責令其限期改正。對于無正當理由拒不參加培訓的中小學教師,所在學校應督促其改正,并給予批評教育。

目前,國內對師資職前培養和職后培訓關系的研究已引起了教育行政部門和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

我們認為,加強“職前培養和職后培訓溝通”就要逐步實現“職前培養職后培訓的一體化”。教師職前培養職后培訓一體化的實質是要構建教師的終身教育體系,是要使職前培養和職后培訓加強銜接,克服各自封閉、相對獨立的傾向,實現優勢互補和資源共享。

二、對職前培養與職后培訓一體化的理解

(一)教師素質養成目標體系的一體化。教師的終身教育是一個統一的過程,因此必須依據國家的教育方針,參照優秀的中小學教師的素養水平和素質結構,處理好現實與理想的關系,從滿足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出發,確立一個統一的教師素質養成目標體系,使教師在接受終身教育的過程中予以不懈地追求,使師范院校職前培養和職后培訓的所有工作始終圍繞著這一目標而展開。這是一個非常嚴肅、嚴謹的基礎性工作,需要組織精干力量認真進行研究。

(二)教育教學活動規劃的一體化。統一的教育教學活動規劃即對教師終身教育的統盤計劃。它是通過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對教師終身教育的教學活動、實踐活動、教育教學內容、教育教學方法和手段等進行的統一安排??茖W的教育教學活動規劃可以有效地避免實踐中的迷茫,增強工作中的連貫性、預見性和規范性。

(三)教育教學內容和教材建設的一體化。即要在上級教育行政部門下達的教學計劃的指導下,根據中小學教師素質養成的目標體系及職前培養和職后培訓一體化的整體構想研究制定各專業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科門類和各學科的內容體系??偟闹R體系兼顧職前培養和職后培訓,避免重復,避免嚴重的缺陷。在專業知識方面突出精、突出深;在多學科知識方面突出廣博性、突出基礎性;在教材建設方面突出特色、突出靈活性。

(四)政府人事部門、教育行政部門、師范院校和作為用人單位的中小學校對教師教育工作的參與一體化。政府人事部門要給予有利于促進教師教育工作的用人政策、教師就業政策和教師晉職政策的支持;教育行政部門要給以經費和教師獎勵政策的支持,做好教師管理體制和教師教育工作管理體制的調整、各方關系的協調、對教師教育工作進行指導等工作;師范院校要開展職前培養和職后培訓的深入研究,具體落實職前培養和職后培訓一體化的構想,加強相關的硬件建設,進一步提高本校教師隊伍的素質,切實保證職前培養和職后培訓的效果。中小學校則要把好師范畢業生上崗的入門關,負責督促、支持、鼓勵在職教師自修和參加培訓。

(五)教師的管理體系的一體化。其中有兩個重點,其一是中小學教師參與職前職后教育的約束激勵機制的一體化,包括對教師業務進修和素質提高方面的考核制度及其結果的合理適用,對教師工作業績的獎懲,晉職條件中對知識水平、技能水平、教育才能等的重視,打破師范畢業生就業的鐵飯碗,對獲得職前職后學歷教育文憑的資格要有嚴格而全面的規定等等。第二個重點是師范院校師資隊伍建設和管理的一體化。即要通過完善管理機制、強化競爭和增加危機感,全面提高師范院校教師的知識水平、教育教學水平、科研水平和師德水平,從而努力造就一支響當當、硬梆梆的從事教師教育工作的專兼職教師隊伍。

(六)用地、經費、設施、設備、人員等教育資源配置的一體化。即要對土地、資金、場所、儀器和教職工統一調配,統一使用,從而提高資源的利用率。資源配置更多地屬于政府行為,對此,師范教育的改革應盡力爭取得到政府部門大力支持。

三、職前培養與職后培訓一體化的步驟及途徑

(一)推進一體化的步驟

1、學校功能的一體化。在教育部《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程方案》落實過程中,以學歷教育為主的師范院校,必須首先使自己具備繼續教育的功能,實現職前培養與職后培訓兩種功能的一體化。這既是趨勢,也是要求,其方法可以自我衍生,也可以通過兼并成人院校等多種辦法來完成。

2、資源配置的一體化。學校功能一體化后,第二步就是在管理上進行及時調整,打通資源配置,在師資、設備、場地等方面實現職前培養與職后培訓的資源共享,完成資源配置的一體化。這對以學歷教育為主的師范院校來說是個重大調整,其關鍵是要使全體教職工真正認識到:職后培訓不是副業,而是主業,是必須履行的職責,職前職后必須并舉并重一體考慮,統籌安排。

3、教育教學的一體化。這是一體化的實質階段,難度最大。從一體化的角度看,在教育教學上必須有明確的職業定向。因為,學生自費上學,自主擇業迫使職前教育的社會消費趨向成熟,表現為上學不僅要學歷,更要就業,擇業已成為上學的導向;職后接受培訓的目的更是要跟上科技進步、社會轉型給職業行為帶來的變化。

因此,在教育教學上打通職前培養與職后培訓,實現教育教學的一體化,核心是明確三個定位。目標定位,就是要構建教師的終身教育體系,解決師范生的擇業和教師的持續發展問題。要點定位,就是要在教學上探討解決職前培養和職后培訓以及繼續教育不同階段的銜接問題,使教育資源的利用效益最大化,避免重復和紕漏。質量衡量標準定位,就是學生在擇業中的就業率,學員在就業中的優秀率。

(二)職前培養與職后培訓一體化的途徑設想

1、教師職前培養與職后培訓理念一體化

在計劃經濟條塊分割體制下,把教師教育任務劃分給各級師范院校,而把教師培訓任務劃分給教育學院和教師進修學校,加之知識更新周期長、教學手段單一和教師人員急缺,人們往往以為教師的教育是可以一次完成的,從師范院校畢業時就發給教師資格證,教師教育任務就視為一次性完成。

國際社會于20 世紀70 年代提出了“教師專業化”的理念, 20 世紀90 年代初,又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觀念。發達國家中教師職前培養與職后培訓已基本形成了一體化態勢,將二者并重是當今世界各國培訓師資的明顯趨勢。

2、教師職前培養與職后培訓內容設計一體化

教師教育一體化,要明確設計出職前培養和職后培訓的各自教育內容,進行合理的內容分工。目前,中小學教師普遍認為:職后培訓效果不好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培訓內容重復,沒有新意。我國教師教育在職前培養方面,教育部專門制訂了培養方案,編寫了質量較高的教材,而在教師培訓方面只有指導意見,沒有詳細的培養方案,培訓教材也常常是替代性的教材,培訓教師也不按照教材來講。因此,教育部應盡快制訂出《教師教育職前培養與職后培訓方案》,并編寫出職后培訓專門性教材。職前培養主要是專業思想教育、學科知識培養和教育技能培養三項任務,職后培訓主要完成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技術更新、教研方法指導三項任務。職后培訓可通過“診斷式―導師制―個性化―親身實踐”的模式進行。

3、教師職前培養與職后培訓機構一體化

我國教師教育將職前培養任務由各類師范院校承擔,而教師培訓任務由教育學院和教師進修學校來承擔,彼此隔離,互不銜接,就必然造成了培訓內容重復,機構重疊,資源浪費的現象。近些年來,教師職后教育開始有了一些改變,主要承擔職前教育和普通高校越來越依賴于大學的參與。因此,我們必須強化教師職前教育和職后教育的一體化建設,真正使教師成為一種連續化、終身化學習的職業。應將教育學院和教師進修學校同師范院校合并,倡導綜合大學試辦師范學院,把職前培養和職后培訓的任務全交給全日制院校來承擔。

4、教師職前培養與職后培訓的制度保障一體化

目前,教師職前培養都有嚴密的制度保障,制定了獎學金、助學金、綠色通道等保障措施。而教師的學歷提高培訓和非學歷培訓大多都采取了在崗假期培訓的形式來進行,其效果很不理想。究其原因在于學校方面沒有多余的教師儲備,離職造成缺員,用人單位制定了進修扣工資和減教齡的政策,以限制離職進修,而教師怕推遲職稱評定年限和經濟上受損失,也不愿離職培訓。

解決教師職后培訓困難問題,政府、教師單位和師范院校三家要互相協調一致,尋找解決問題的思路?!霸谑澜鐜煼督逃陌l展過程中,政府大部分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往往通過加強教育立法和采取有力措施來規范和推動師范教育的發展?!笔袌鼋洕鷹l件下政府在教師教育中具有加強師德教育、宏觀調控規模、改善教師待遇、提高教師地位等職責。政府要出臺教師離職培訓的政策規定,并確保離職培訓職稱晉升和工資待遇不受影響,推動教師離職培訓。

綜上所述,目前我國的教師職前職后教育一體化建設還存在許多問題,這種狀況必然影響教師教育的進程。沒有職前培養和職后培訓的整合,就很難形成真正意義上的“一體化”,我們的培養和培訓質量就無法提高。我們的“一體化”道路就走不通。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建立一流的教師職前職后教育一體化運行機制是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關鍵和前提,是我國教育能夠持續、長久、健康發展的有力保證。

參考文獻:

[1]黃永剛;教師職前培養與職后培訓的一體化建設;天津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 年第3 期.

[2]候洛生;職前培養與職后培訓一體化的探索;中小學教師培訓;2001年第3期.

[3]張國宏;關于教師職前培養與職后培訓一體化的思考;中小學教師培訓;2001年第5期.

[4]荀淵;教師教育一體化改革的回顧與反思;教師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5]陳光陸;關于教師職前培養與職后培訓實現一體化的思考;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4期.

[6]李鴻才;對師范教育“職前與職后一體化”的思考;焦作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年第1期.

作者簡介:

篇9

關鍵詞: 高職教育; 學生評價; 調查

中圖分類號: G718.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009-8631(2010)04-0178-02

一、調查的目的和意義

1999年,甘肅省第一批高職學院開始起步,截止2009年底,甘肅省獨立設置的高等職業學院14所,在校學生規模達到10萬人,成為甘肅省高等教育重要的組成部分。隨著地方經濟的的發展,學生、家長和社會對高等職業教育的關注和參與程度大大提高。高職教育應當充分了解并尊重高職學生當前和未來之需求,只有把提供優質的高等職業教育作為一種使命和責任,才能形成適應地方經濟發展要求、辦學特色鮮明的高等職業教育體系。因此,重視學生滿意度評價研究,有利于引導高職學院正確定位,樹立質量意識,對指導高職教育的健康有序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二、調查方案及問卷設計

(一)調查范圍及對象

收集高職院校在校學生在教學、管理、服務、就業及個人發展方面的滿意度評價,對數據分析基礎上,提出改進的對策和建議。本文的調查對象主要是全省高職院校就讀的大二大三學生。

(二)樣本的選取及抽樣方法

根據甘肅省高職院校布局的實際情況,本研究采用分層抽樣、隨機整群抽樣與方便抽樣相結合的方法,確定了六所高職學院為調查單位,其中蘭州地區四所,甘肅東部、西部各一所。在這六所高職院校中,以大二、大三年級學生為重點調查對象。因為二、三年級的學生進入學校的時間較長,對在校經歷有較深的感受,對學校服務質量的感知較為清楚準確。確定每校調查樣本數約200個左右,專業和男女生比例大體相當。在專業分布上,按照專業大類確定為理工農類和文科類。

(三)調查問卷

調查問卷結構分為兩大部分:問卷說明部分,主要向被調查者大致介紹調查工作的意義、內容,從而盡可能多地獲得被調查者的支持和幫助,這是保證問卷質量的基礎和關鍵。問卷主體部分,第一層面主要是關于被調查者背景資料的問題,屬于事實性問題。因為感知質量受主觀因素影響非常大,所以被調查者的性別、所在年級、所學專業以及個體行為等多種因素都或多或少地影響著他們的評價和判斷,盡可能以客觀選擇為主。第二層面是18個封閉式問題,是滿意度評價的具體量化指標。

調查時間于2009年9月中旬開始,12月底結束,分批對甘肅省6所高職院校的學生進行了隨機抽樣調查。

(四)資料收集

本次調查持續時間長,數據的收集量較大,主要調查方式以校園隨機訪問、面談完成問卷的調查。調查前說明調查的目的,要求被調查者獨立填寫,同時不得向被調查者做任何形式的引導、誘導,并確保填寫問卷時的環境安靜。本次調查共發放學生調查問卷1230份,收回有效問卷1215份,回收率為98.8%。

三、統計結果及分析

根據事先設計的編碼規則,對所有調查數據進行錄入,采用社會科學統計軟件SPSS17.0進行統計分析。調查問卷涉及的六個層面18個子項目集中反映了高職學院在教學、管理、就業、環境、服務和個人發展方面的基本狀況。調查問卷使用Likert量表,把滿意度評價分為五個等次:較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很不滿意,并相應賦值為5、4、3、2、1,以此推斷滿意度所處的區間和滿意程度。

(一)基本信息描述

專業分布:本次調查不涉及被調查者的具體專業名稱,按照就讀專業類別分為:理工農類和文科類專業。其中被調查者中就讀于理工農類專業615人,占比50.6%,就讀于文科類專業600人,占比49.4%。

年級分布:在收集的1215個有效樣本中,大一學生363人,占總數的29.9%,大二學生604人,占49.7%,大三學生248人,占20.4%。

性別分布:本次調查收集的1215份有效問卷中,男生609人,比例為50.1%,女生606人,占比49.9 %。

(二)描述統計

(1)八項教學指標的均值在賦值后的計算中,均值區間在3-4之間,即一般與滿意之間,但各項指標值存在明顯的差異性,其中教師教學過程的滿意度評價最高,均值為3.97,其次是教學能力3.79,表明近幾年高職院校師資水平得到明顯改善,能力建設日益提升。但總體的教學環境、教學設施和實習條件均值明顯偏低,說明近幾年高職學院學生規模不斷攀升,教學硬件環境建設有待提高。八項指標的學生不滿意率以上累計比例分別為:教學過程3.5%,教學內容7.7%,教學水平8.1%,師德風貌6.1%,教學方式8.6%,教學環境17.8%,教學設施20.1%,實習條件17.2%。分析表明,教學過程、教學內容、教學水平,師德風貌四項指標的峰態值大于0,表明變量值集中度較高,差異較小;而教學方式、教學環境、教學設施、實習條件四項指標的峰態值小于0,表明變量值較為分散,差異較大。因此,教育資源在高職學院配置上存在不均衡的現象,重視提高軟件水平,而忽略了硬件的持續改進,忽視了教學基礎設施建設,同樣影響了教學能力的建設和整體推進。

(2)在學校管理層面有兩項指標:管理水平和服務能力,統計表明,管理水平和服務能力在評價中處于一般到滿意之間。管理水平均值誤差0.30,置信區間95%的下限和上限在3.43-3.60之間,表明高職院校總體的管理水平趨于不斷提高。服務能力均值誤差0.30,置信區間95%的下限和上限在3.34-3.50,說明在服務能力上偏弱。整體來看,兩項指標的偏態和峰態的值都小于0,說明數據的分布趨于分散,且為左偏分布。因此,在當前環境下,立足于學校實際,不斷提高院校管理水平,提升服務能力,仍然是高職教育管理上的一項艱巨的任務。從高職院校整體管理來說,與學生期望值還有較大差距,統計發現,評價管理水平不滿意以上累計的比例為15.5%,服務能力不滿意以上累計的比例占16.2%,在不滿意評價的背后,各院校之間既有分布的差異,也有許多客觀的因素,比如不同的學校管理模式的差異等,個性問題如學生的抱怨等,亦是造成偏差之所在。

(3)對就業服務數據統計表明,其均值為3.55,誤差值0.03,滿意度評價在一般與滿意的區間,其中不滿意以上累計比例占15.4%,均值置信區間95%的下限和上限為3.49-3.61,限差不大,說明高職院校學生對于就業的壓力和服務上希望能獲得更多的幫助。此項指標的偏態和峰態值都小于0,說明數據之間的分布不集中,且呈現出左偏分布。就業與學生在院校選擇上呈現出較強的相關性,而且因就業的因素而選擇學校的學生比例占40%。因此,高職學院的就業服務還需不斷改進和努力。

(4)在環境建設層面有三個指標:校園環境、校園文化和校園安全的評價上,校園環境的不滿意以上累計比例為19.8%,校園文化的不滿意以上累計比例占14.5%,校園安全的不滿意以上累計比例占13.5%。校園是大學生學習和生活得載體,對環境的感知和期望較為強烈,高職學院在增強硬實力建設的同時,也應加強文化軟實力建設。

(5)在服務層面的指標評價上,其中對生活設施的評價不滿意以上累計比例占22.1%,后勤服務評價不滿意以上累計比例占17.9%。分析表明,高職學院的生活設施建設成為提升后勤服務水平的瓶頸,生活設施涉及到學生的衣食住行,因此,必要的設施配套是保證后勤服務的基本條件,沒有良好的生活條件,必然沒有高質量的學習效能與動力,更談不上規范化管理,由此也會引發一些學生的群體性矛盾。因此,發展中均衡投入,不斷改進服務設施和后勤服務水平,尤其是在高職院校的發展戰略中應予以高度重視。

(6)在個人發展的兩項指標評價上,其中對個性發展的評價不滿意以上累計比例占9.6%,職業素養評價不滿意以上累計比例占9.5%。分析表明,在個人發展方面的評價上,評價的意愿顯示出積極進取的一面,在個性化培養和職業素質方面有著較為一致的看法,差異性不顯著。

四、結論與對策

根據上述分析情況,說明高職院校在所有測量指標上有強項,亦有弱項。應采取以下措施予以改進和提升。

(一)高職教育的滿意度與學生期望值之間尚有差距

學生是高職教育的接受者,他們感知的教育結果會傳遞到各個層面,從而影響到社會行為能力和價值判斷。在大眾化教育階段,高職教育已不再是稀缺資源,學校的類別、層次和學生需求等出現了多樣化的趨勢和選擇,評價高職教育質量和服務能力已經不再是院校主體行為,而是受教育者本身。因此,提供優質、高效的教育服務,加強自身能力建設,滿足基本辦學條件需求,是提高滿意度的有效途徑。

(二)重視學生滿意度評價體系建設

學生的滿意度是檢驗教學質量的最微觀的指標,但對滿意度評價體系還不完整,不能反映整體的各個層面情況,評價系統和標準不能有效結合。因此,滿意度評價要整合各個層面的因素,形成教師、學生、管理服務人員、就業單位,甚至家長等相關者的參與,而提高滿意度的過程,實際上是提高院校適應社會發展需求,提升競爭力的過程。

(三)有效回應學生的滿意度評價,加強全面質量管理

學生不滿意的評價指標,亦往往是感受到質量和服務感知最差的環節,也恰恰是高職院校最薄弱的地方,而這些問題在各院校是同質性的問題,如18個評價指標中,教學設施的不滿意率占20%,說明高職教育投入不足,和學生的期望相比有較大差距。因此,針對各自的弱項和強項,高職院校應該有明確的認識和策略,只有各個環節獲得均衡發展,才能保證教育質量的不斷提升。

(四)統籌好質量與數量的關系

我省高等職業教育經過十年的發展,無論是院校數量還是在校學生規模都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但是,高職教育的基礎整體上還很薄弱,而且教育資源分布也不均衡。經濟的快速發展迫切要求高等職業教育的超前發展,這已成為不爭的事實。但在高等職業教育大發展的過程中,必須要堅持發展質量標準,規范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速度和發展質量,從而實現教育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處理好速度、結構、質量、效益的關系,就要有意識地調節高等教育系統內外各種教育資源,實現系統要素間的整合與優化。

(五)建立有效的高職教育的協作平臺

實踐性是高職教育的生命力,因此,建立院校、企業(行業)、教育主管部門共同參與的協作機制和平臺,有著重要的意義。根據崗位需求,按照職業能力培養的要求,營造真實的職業氛圍,實行情境育人、過程育人的有效結合,將學生崗位職業能力培養與素質教育融入到實踐的各個環節,不斷拓展校內實訓與校外基地的有效互補。建立校企之間良性互動、校企雙贏的合作機制。以企業真實的生產項目為載體,按照企業崗位(群)任職要求,開發專業技能實訓項目和職業技能培訓項目,保證技能實訓與職業培訓的高質量要求。

篇10

關鍵詞 生化制藥工藝學 課程建設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x.2016.06.018

Abstract Biochemical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is one of most important specialized courses for bio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cal university and recent teaching experiences,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course construction of biochemical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were discussed, such as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 and examination reformation, and so on.

Key words Biochemical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urse construction; teaching reform

生化制藥主要是從動物、植物、微生物和海洋生物中提取、分離、純化生物活性物質,加工制造成為生化藥物,包括氨基酸、多肽、蛋白質、核酸、酶和輔酶、糖類、脂類藥物等。生化制藥工藝學是本校生物制藥專業的主要專業課,需以生物化學、生化分離工程及化工原理等多門學科為基礎,包含的技術內容,主要涉及生化藥物的來源、結構、性質、制造原理、工藝過程、操作技術和質量控制等方面,①是一門綜合性應用性的學科。結合本校地方性高校的特色,實現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使學生具備一定的從事生化藥物研究、生產與開發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生產方法,對生化制藥工藝學的課程建設進行研究與實踐,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1 教學內容

生化制藥工藝學作為一門綜合性應用型學科,學習內容豐富,但在有限的學時安排下,需要結合專業人才培養計劃,優化教學內容,與已學課程緊密聯系,避免教學內容重復,重點突出。

生化制藥工藝學雖為重要的專業課程,但是鑒于生化藥物種類多、內容繁瑣,大多學生在初接觸這門課程時并未引起充分的重視,甚至形成課堂麻木的狀態,②因此在注重教學方法的同時,需要在教學初期,充分體現出本課程的重要性,并強調其實踐價值,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本課程的重點,主要是近百種生化藥物制造工藝。在課時有限的情況下,需要主次分明,重點突出。對重點藥物重點分析,依照“結構與性質生產工藝工藝分析檢驗方法”這個次序進行教學。例如多糖類藥物中的天然抗凝劑肝素的生產工藝中,③根據肝素是多聚陰離子的性質,可用到D-254強堿性陰離子交換樹脂進行分離,藥物的性質決定了生產方法的選擇,因此從結構與性質入手,學生就容易理解和掌握其生產工藝。

生化藥物不僅可從生物材料提取、純化獲取,部分亦可用化學合成法生產。當今生物技術包括細胞工程技術、微生物發酵技術、酶工程技術、基因工程技術等發展迅速,也成為生化藥物開發的重要的途徑。雖然生化制藥技術得到的天然生化藥物是研發新藥的重要先導物,但是先進的生物制藥技術也是生物制藥專業學生必修的一個內容。因此,在學習藥物傳統的生化制藥工藝的同時,輔以了解藥物最新的生產工藝,與時俱進。例如蛋白質類藥物中的重點代表藥物胰島素,除了掌握提取法生產豬胰島素外,還需了解重組DNA技術生產人胰島素,即人胰島素的AB鏈合成法。

2 教學方法

2.1 優化多媒體教學,充分利用網絡資源

課堂的教學主要采用多媒體教學為主、傳統板書為輔的教學模式。采用多媒體課件教學可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增加授課信息量,拓展和擴大課堂教學的時間和空間,大大提高教學的直觀性、趣味性等。④課件不能是電子教案或教材的掃描復印,大段的文字只會造成照本宣科、學生麻木的狀態;也不能過分追求豐富多彩的視聽和動畫效果,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但是本末倒置。在多媒體課件制作過程,結合大綱和教學目的,并將教學思路、素養、科研完全融入。課件力求簡潔,白底黑字為主,紅藍色標示重點,內容重點突出、層次分明,同時利用網絡信息收集及利用Flash、Photoshop等制作相關素材,達到提高教學效果、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目的。

此外,利用學校的教學信息門戶平臺,教師將課件、電子教案和教學相關資料上傳到網站上,學生可隨時登錄查閱,亦解決了多媒體教學課件信息量大,造成課堂教學節奏過快、學生疲于記筆記而無暇專心聽課的問題。并且,學生可在該平臺留言提問,便于師生的交流探討,增強互動性。教師在教學中積極鼓勵學生利用網絡資源,推薦其他高等院校中的精品課程網站以及圖書館的數據庫,收集了解一些生化藥物先進的生產工藝,豐富學習內容。近年,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微信、QQ是目前學生用戶群最大的互動交流手機軟件,⑤教師嘗試運用這兩大軟件,亦可進一步實現學習資源共享、促進師生間交流互動。

2.2 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增強師生互動

在生化制藥工藝學教學過程中,主要采用啟發式、討論式、案例式、歸納式、任務式等多樣化的教學方法。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的同時激勵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增加師生互動,活躍教學氣氛,提高課程的學習興趣及效果。

在課程教學過程針對章節中的重點及難點進行啟發式的闡述,設計一些容易混淆的問題,通過學生之間的探討,進一步加強知識點的掌握。例如在學習第一章緒論之前,提問“生化藥物=生物藥物+化學藥物?”部分學生答案是等式成立,部分學生直覺等式不成立,但是理由又不明確,課堂上讓學生進行適當的探討。教師適時對這三個概念的辨析,使學生掌握該知識點的同時,誘發學生對該章節產生學習興趣。

在介紹各類重要生化藥物的生產工藝,主要是采用歸納介紹各類藥物的主要特性和生產方法,再舉例介紹代表性的藥物。例如“脂類藥物”教學過程中,以脂類藥物的特性,即脂溶性引入教學,然后簡單介紹脂類藥物的主要分類及應用,歸納脂類藥物制備的一般方法,最后介紹重點藥物的生產工藝。在生產工藝介紹的時候,不僅介紹教材中列舉的常規方法,而且結合查閱到的文獻和教師自身科研經歷,介紹新穎的藥物生產工藝或方法。以脂類藥物中的磷脂類代表性藥物是卵磷脂為例,除了學習教材中的常規工藝即采用溶劑提取法分別從腦干和蛋黃中分離外,補充介紹以植物材料大豆為原料進行提取,并補充介紹超臨界提取法、柱層析法等,從而更加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引起學生更大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為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適當增加任務式教學模式。任務式教學模式是通過教師引導學生完成任務進行教學。⑥例如“糖類藥物”教學過程,設置五個任務,包括:糖類藥物的分類與作用、糖類藥物的結構與一般制造方法、動物來源糖類藥物的生產工藝、植物來源糖類藥物的生產工藝、微生物來源糖類藥物的生產工藝等。將學生相應分成五個團隊,學生以完成任務為目標,利用圖書館及網絡資源,查找文獻,歸納總結,進行自主學習,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3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鞏固知識

單純的理論學習是無法滿足學生對這門課程知識的充分理解,實踐可以加深鞏固學習內容。本校設有生化制藥大實驗課程,但課時量比較有限,為此,教師另設開放性實驗以及學生科研實驗等,編寫相關相關教材,并將自身科研成果融入其中,進一步促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加強學生對課程理論知識的學習與掌握。

3 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更改以往的閉卷考試形式,而是以開卷考試和平時成績相結合。閉卷考試,容易導致學生死記硬背,考前集中復習,考后瞬間忘光的現象。開卷考試,注重考查學生知識掌握的情況,如工藝理解及分離技術的應用等。平時成績包括基本的出勤、課堂記錄、課堂表現、作業以及任務式教學環節中任務完成情況。

4 結語

生化制藥工藝學是生物制藥專業的一門重要的核心課程,根據地方性高校的特點,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教學突出重點內容,重視應用,充實實踐教學,考核方式多樣化,可以很好地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及對知識的理解與應用,符合本校地方性、應用性、綜合性人才培養目標。

注釋

① 吳曉英.生物制藥工藝學[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9:5.

② 王中興,陳芳.《生物制藥工藝學》課堂麻木狀態的對策[J].校園心理,2010.8(1):48-49.

③ 吳梧桐.生物制藥工藝學(第二版)[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6:517.

④ 黃毅.生物制藥工藝學多媒體教學方式問題與探討[J].藥學教育,2007.23(5):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