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生物的知識范文

時間:2023-11-15 17:58:1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關于生物的知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關于生物的知識

篇1

酶(enzyme)是由活細胞產生的、對其底物具有高度特異性和高度催化效能的蛋白質或RNA。酶的催化作用有賴于酶分子的一級結構及空間結構的完整。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酶的高中生物知識點,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酶的高中生物知識點1一、酶的發現

1773年,斯帕蘭札尼(意大利),把肉塊放入金屬籠內,讓鷹吞下,肉消失,證明胃具有化學性消化;1836年,施旺(德國),從胃液提取消化蛋白質的物質;1926年,薩姆納(美國),提取脲酶結晶,證實脲酶是一種蛋白質;20世紀80年代,切赫和奧特曼(美國),證明少數RNA具催化作用。結論:酶是活細胞產生的一類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機物。

二、影響酶活性的因素

1.酶濃度

在底物充足,其他條件適宜且不變,酶促反應速率與酶濃度成正比,見圖1。

2.底物濃度

在底物濃度較低時,反應速率隨底物濃度的增加而加快;當底物濃度很大量,反應速率達到最大值,此時再增加底物濃度,反應速率不再增加。見圖2。

3.溫度

酶促反應速率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隨溫度的升高而加快,達到最適溫度后,酶促反應速率隨溫度的繼續升高反而下降,超過一定溫度后酶的結構會被破壞,從而失去活性。實驗證明:高溫、低溫都影響酶的活性,但高溫會使酶失去活性。見圖3。

4.pH

酶對pH值十分敏感。酶只有在一定pH值范圍內才表現出活性,一般地說,酶的最適pH值在4~8之間。但各種酶最適pH值互不相同,甚至差別很大。如胃蛋白酶最適pH值在1.5~2.2之間,而胰蛋白酶最適pH值范圍在7.7左右。實驗證明:過酸、過堿環境也使酶的活性降低甚至失活。見下圖4。

酶的高中生物知識點2酶的作用和本質

1、酶在細胞代謝中的作用⑴細胞代謝:細胞中每時每刻都進行著許多化學反應,是細胞生命活動的基礎。

⑵酶的作用:通過“比較過氧化氫在不同條件下的分解”實驗,可以說明酶在細胞代謝中具有催化作用,同時證明,與無機催化劑相比,酶具有高效性的特性。

⑶酶的作用機理:①活化能:分子從常態轉變為容易發生化學反應的活躍狀態所需要的能量。

②催化劑的作用:降低反應的活化能,促進化學反應的進行。

③作用機理:催化劑是降低了反應的活化能。與無機催化劑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顯著。思考:酶在化學反應中,能不能增加生成物的量?不能。酶只是降低活化能,加快反應速率,縮短達到平衡的時間,但不會使生成物的量增加。

思考:酶在化學反應中,能不能增加生成物的量?

不能。酶只是降低活化能,加快反應速率,縮短達到平衡的時間,但不會使生成物的量增加。

2、酶的本質

⑴酶本質的探索:最初科學家通過大量實驗證明,酶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在20世紀80年代,又發現少數RNA也具有催化作用。

⑵酶的本質:酶是活細胞產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機物,其中絕大多數是蛋白質,少數是RNA。

3、酶的特性

⑴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約是無機催化劑的107~1013倍。

⑵專一性:每一種酶只能催化劑一種或一類化學反應。

⑶作用條件較溫和:高溫、過酸、過堿,都會使酶的結構遭到破壞,使酶永久失活;在低溫下,酶的活性降低,但不會失活。

思考:酶與無機催化劑的相同之處是什么?

⑴化學反應前后數量和性質不變;⑵加快化學反應的速度,縮短達到平衡的時間,但不能改變平衡點;⑶都能降低反應的活化能。

酶的高中生物知識點3酶的分布、分類、合成和分泌過程

⑴酶的分布:酶既可以在細胞內發揮作用,比如線粒體內的呼吸氧化酶和葉綠體中的光合作用酶等;也可以分泌到細胞外起作用,比如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等各種消化酶。不僅如此,在體外適宜的條件下酶也具有催化作用,比如可以把唾液淀粉酶加入到試管里,在適宜的條件下催化淀粉的水解反應。

⑵酶的分類:

①根據酶在細胞中的分布可分為:胞外酶(如各種消化酶)、胞內酶(如呼吸酶、與光合作用有關的酶)。

②根據酶的作用反應物和產生器官分為: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唾液淀粉酶、胰和腸麥芽糖酶、胰脂肪酶、腸脂肪酶等。

③根據酶所催化的化學反應性質分為:水解酶、氧化酶、轉錄酶、逆轉錄酶、合成酶等。

⑶酶的合成過程:

①遵循中心法則

篇2

關鍵詞:財務執行力 實踐 探索

財務執行力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現代管理理念,更是企業核心競爭力。財務執行力的強弱關系到企業戰略目標實現的程度,直接影響企業財務管理的實施。只有提升財務執行力,才能調動執行主體的能動性、積極性和主動性,才能提高財務管理水平,才能為企業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一、財務執行力存在的問題

當前,財務執行力弱化主要表現為:一是執行意識有待進一步加強。創新意識出現疲軟,不愿尋求突破,不愿主動承擔責任,安于現狀,在困難面前畏首畏尾,在挫折面前習慣找借口,啃“硬骨頭”的激情有些松懈,碰“釘子”的干勁有些放松。二是執行效率有待持續提高。工作主動性不高,服務意識出現滑坡,堅持原則一貫性不強,偶有執行偏頗現象出現,制約了執行效率和效果,且靈活性不夠。三是執行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習慣于老套路解決問題,熟悉于老經驗處理困難,思考不夠深刻,分析不夠透徹,不能貼近實際更新觀念,立足實際、創新思路和創新工作措施還不到位。

二、提升財務執行力的措施

(一)營造執行的氛圍

一方面,員工要認知企業的戰略和文化,認同財務管理的目標,將思想、思維和意識融入企業理念之中,貫徹于日常的工作中,從強制執行向自覺執行轉變,形成自覺執行的習慣;另一方面,企業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始終貫穿執行這個文化理念,用這個無形的手統馭全局,引導員工提高認識,堅守信念,形成執行的氛圍。

有效的執行力來自于對戰略的透徹理解,只有以戰略的眼光進行資源和財權配置,才能做好財務管理,才能提高對變化的內外因素的敏感度,從而積極、及時、正確應對。樹立財務戰略觀念,才能促進財務執行力的提升。

(二)完善制度,沒有特殊

一是要嚴肅財務程序的剛性。財務管理要延伸到事權前端,嚴格控制財權,固化成程序。已經確定的程序任何人不得修改和調整,心懷敬畏,在新程序出臺之前,必須無條件執行。按程序辦事,錯不在員工,反之不按程序,雖用心是好,也要受到批評。

二是要持續完善程序。程序是用來執行的,不是掛在墻上看的,不求盡善盡美,說“我們的態度是:堅持真理,隨時修正錯誤”。所以程序不斷改進和完善,并持續進行宣傳和培訓;要避免執行過程過于煩瑣,否則效率降低了,執行力就沒有了。

三是制度面前,沒有特殊;執行面前,沒有例外。執行面前人人平等,各級財務人員要率先垂范,率先執行,以身作則,自上而下的表率作用,是強化執行力的重要保證因素。

(三)重在考核,嚴在獎懲

提升財務執行力,要抓住不跟進的事,要追究不跟進的人。員工不一定會做領導安排的事,但一定會做領導檢查的事。加強財務過程管控,跟進、跟進、再跟進。有時一個任務的完成會出現前松后緊或前緊后松的情況,這主要是過程未嚴格管控所造成。而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每項工作都制定進度安排,明確到哪天需要完成什么工作,在什么時間會有階段性或突破性的工作成果,同時要檢查計劃實施的進度,久而久之,執行力也就會得到有效的提升。

(四)有效溝通

溝通創造價值,合作成就卓越。溝通重要的是換位思考。孔子說:“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逼湟庵敢姷接腥嗽谀撤矫嬗谐^自己的長處和優點,就虛心請教,作為標桿和榜樣,想辦法趕超;見到有人存在某種缺點或不足,就需要冷靜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同樣的缺點或不足。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從自己做起,看到別人的優點,接納或善意提醒別人的不足,相互尊重、相互激勵。人站在全局的高度,多服務于企業發展和業務,主動溝通,尋求不斷改進的方法和解決問題的措施。

(五)關鍵要選好人用好人

執行的關鍵在人。骨干力量,始終是我們的力量和希望所在,既是推動企業發展的中堅力量,也是確保完成財務目標任務的保障力量。

韓愈曾感嘆,“世有伯樂,而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突出了識才的重要性。選好一個人,就等于成功了一半;用好一個人,就等于樹立起一面旗幟。柳傳志說:“執行力就是積極選拔合適的人到合適的崗位上,即選好人、用好人。”我們要在財務人員中廣泛培養人才,樹立科學的用人導向,加大培訓力度,提高財務人員的道德素質和業務素養,堅持“面向經營、面向崗位、注重實效”的原則,做到時間、人員、內容和效果的“四落實”。

(六)各級領導要率先垂范

各級管理者,是把握方向的舵手,是發展的助推器,是決定執行結果的影響者和執行文化的倡導者,軍中有這樣一句話:“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提升執行力,領導何等重要。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領導決策關乎企業生死,所以說“帶兵先帶將,帶將先帶路”,提升執行力,領導帶動至關重要。

三、財務執行力建設的啟示

1.財務執行力建設要持續完善全面風險管理。加強內控執行的自覺性和主動性,營造有效、穩健的控制環境。抓住重點流程、主攻薄弱環節、關注新生業務,引導企業培育良性循環的風險管理文化,打造全方位、全過程、全要素的內控與風險管理體系。

2.財務執行力的建設要與精細化管理相融合。建立和完善層次清晰、涵蓋全面、內容嚴謹、執行順暢的財務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加強與業務的融合,構建一套內部控制體系,強化授權審批制度。

3.財務執行力的建設要向經營全過程延伸。財務人員應高度重視業務知識的學習和研究,融入到經營活動全過程,積極加強財務與業務的協同管控、規范運行和協同發展,努力實現彼此在信息、職能和手段上的相互補充、相互支持,最大限度地發揮管理協同效應。

4.財務執行力建設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依托信息技術手段,整合信息資源,縮短財務管理信息披露的時間差,做到實時控制,并對財務執行的進程和效果進行追蹤和評估,實現執行的融合,消除“信息孤島”,督促執行的規范性,提升財務執行力。

四、提升財務執行力建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篇3

一、英語中有些表示“致使”意義的動詞(Causative Verbs, 簡稱CV), 如make, get, have, keep 等后面可接復合賓語,從而實現使動關系。據基本句型分類,此種表達可分六種情況:

1. CV +O +Infinitive (Phrase)e.g. I’ll have Hudson show you to the room.

2. CV + O + Present Participle (Phrase)e.g. I’ll just leave the engine running while I pop in.

3. CV + O + Past Participle (Phrase)e.g. I’ll keep you informed of what is going on.

4. CV + O + Adjectivee.g. I should have my car ready by Monday.

5. CV + O + Prepositional Phrase/Adverbe.g. Who let you in/into my office?

6 .“Make”+ O + Noun Phrasee.g. The whole class made Tom their monitor.

這種方式與漢語中的“使(讓,令,叫)+ 賓語(兼語)+補語”表達意義頗為類似,因此很多中國學生一開始學英語時,總是習慣使用這種表達方式。

二、其實,英語中實現使動關系時還有相對簡潔的方式

1.絕對及物動詞(Absolutely Transitive Verb, 指必須接賓語的動詞)加賓語, 賓語為指人的名詞或代詞。這種表達使動意義的絕對及物動詞主要是那些心理使動詞。

例如: What excites me is all the history of these places.

2.相對及物動詞(Relatively Transitive Verb)加賓語。有些動詞既可作不及物動詞,也可作及物動詞。用作及物動詞時,表達使動關系。參照英語基本句型分類,可分為三種情況:

(1) S+V+Oe.g. A ball broke the vase.

(2) S+V+O +Adverbe.g.She sat the baby up in thepram.

(3)S+V+O +Prepositional Phrasee.g.He stood a ladder against the wall.

3.有些形容詞和名詞通過加前綴或后綴變成了具有使動意義的及物動詞,其后再接賓語就實現了使動意義的表達。

(1)用于這種用法的前綴主要指en-。

加在形容詞前e.g. Education can enrich your life.

加在名詞前 e.g. You will endanger your health if you work so hard.

(2)用于這種用法的后綴主要是-en, -ify 和-ize。

加在名詞后 e.g. Steve’s opposition only strengthened her resolve to go ahead.Flowers beautify a room.Capitalize the first word (letter) in the sentence.

加在形容詞后e.g.Sharpen all your pencils before the test.Police now intensified the search for the lost child.NATO is determined to modernize its ground forces.

4.有些名詞和形容詞, 不改變詞的形態,就轉化為表達使動意義的動詞。也有人稱之為“零位派生法”(zero-derivation)。此外,副詞也有活用作使動詞的情況。

(1)NounFactitivee.g. Can you cash my traveler’s c-hecks here?

(2)AdjectiveFactitive e.gSit up and dry your eyes.

這種由名詞和形容詞轉化成的使動詞,常??梢愿郊颖硎狙a充意義的副詞幫助構成使動短語動詞,進一步表達使動意義。 e.g. They piled the stones up in a corner of the yard. I’ve narrowed the list of candidates down to three.

(3) AdverbFactitivee.g.His support furthered my career.

He had now upped his weight to 235.

三、結論

從以上英語使動關系實現的各種典型情況,我們不難看出,英語在表達使動意義時呈現出復雜的多樣性。通過比較,我們也會發現:英語表達使動意義雖然也有漢語常見的分析型表達法,但綜合型表達法更加豐富,而且更為簡潔。這個發現幫助我們解釋了中國學生緣何用英語表達使動關系時過多地依賴于“make+賓語+補語”句型,同時也說明在英語教學中, 適當強調綜合型表達法對于寫出地道、簡潔的英文具有很大的意義。

參考文獻:

[1]Quirk,R. et al. 1972.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English [M]. London: Longman.

[2]汪榕培、盧曉娟:《英語詞匯學教程》,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

[3]許余龍:《對比語言學》,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2。

篇4

關鍵詞:大學;師生關系;對話;理解;平等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0717(2012)04-0107-06

收稿日期:2012-02-19

作者簡介:陳聯(1967—),重慶人,湖南工業大學科技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教育學原理和高等教育理論研究。

梧與鳳相遇是大自然的生命奇緣,教師和學生相隨使教育生生不息。在大學的講壇上、實驗室里、林蔭道上、綠草坪邊,如果常??吹綄W生與其師同行于其間,時坐時行,時談時笑,時惑時明,“師生老幼,休戚相關,苦樂與共”,那該是多么美麗、優雅、動人的一道校園風景線!正如《詩?大雅?卷阿》所描述的:“鳳皇鳴矣,于彼高岡。梧桐生矣,于彼朝陽?!泵娻嵐{云:“梧桐盛也,鳳凰鳴也,臣竭其力,則地極其化;天下和洽,則鳳凰樂德?!盵1]在大學這一圣神的殿堂里,師生就應如“梧鳳之鳴”般溫暖、“詩意的棲息”般美好。然而,現實卻使我們反思與感嘆:師生關系到底出了什么問題?同一個優美的校園,曾經相約相攜的美麗風景怎么就變成了今天師生之間的相互背離?癥結到底在哪里?

一、梧鳳遠離:大學師生關系異化的現實迷茫

梧鳳之喻師生,重在兩者之間的親密關系和自然之道。梧桐和鳳凰生生息息常在一起,同為華麗,同為高貴,同為品性。人們賦予它人性化的寓意不正是我們所寄予的師生相處之道嗎?然而,現行的大學教育卻迷失在科技理性、制度控制、孤獨對話的異化氛圍中,教育“照料人心魄”、關注人生的使命越來越趨于黯淡,使得梧枯鳳離,漸漸失掉了他們曾經擁有的德性。

篇5

【摘要】 根據生物制藥的學科特點及人才培養需要,構建了驗證性實驗-綜合性實驗-開放、創新性實驗的實驗教學體系,形成了層次清晰的實驗技能培養模式,其中跨課程綜合性實驗與科研課題設計是教學改革的特色項目。通過該教學模式的實踐,學生的創新意識、科研素質與實踐能力顯著提高,并且在該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拓展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

【關鍵詞】 生物制藥;實驗教學;創新思維;科研素質

Abstract:A validatingcomprehensiveopen and innovative experimentation teaching system and a cultivation mode of layerdistinctive experimentation skills have been constructed according to the features of the biological pharmacy discipline and the needs of the talented personnel cultivation. In which, intercurriculum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tion and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task design are the featured items of teaching reform. The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and scientific diathesis have been evidently enhanced through the practice of this teaching mode whil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aching reform has been discussed at the same time.with the actualities in the authors university.

Key words:biological pharmacy; experimentation teaching; innovative thinking, scientific research diathesis

一、實施背景

生物科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而生物制藥作為其中應用導向較強的領域之一,其實驗教學的地位更是舉足輕重。通過合適的實驗教學體系培養適合社會與產業發展需要的人才,是生物制藥人才培養的重點內容[1,2]。基于高校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后對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培養的注重,針對我國生物制藥產業源頭創新能力薄弱、基礎研究落后的客觀現實,我們以學院總體人才培養目標為導向,深化教學改革,重新構建了生物制藥本科實驗教學體系,其根本目的是突出應用理論與技能的系統訓練,強調創新思維的培養與科研素質的塑造。

二、總體思路

根據專業課程設置和人才培養需要,更新了實驗課程體系,確定了實驗教學的總體思路與規劃。將實驗教學設計成三個層次:第一層次以驗證性實驗為主,主要在專業基礎課中開設,確保學生掌握本專業的基本實驗技能;第二層次以跨課程的綜合性實驗為主,融合各門專業課實驗教學內容,重在培養學生系統完整的知識結構和能夠融會貫通地運用各種實驗技能的能力;第三層次以開放性和創新性實驗為主,并要求學生獨立完成科研課題設計,主要在選修課及課余時間進行,強調培養學生的獨立科研能力與創新素質。最終形成夯實基礎知識技能-形成綜合應用能力-拓展科研創新素質的多層次實驗技能培養模式。其中跨課程綜合性實驗及開放創新性實驗是教學改革的重點內容與特色項目。

三、具體內容

1.跨課程的基因工程綜合性實驗

通過將相關專業課的實驗教學內容的整合和重構,從生物制藥首屆學生(03級)開始,即開設了跨課程的基因工程綜合性實驗。

在實驗總體設計上,以完整的基因工程藥物開發流程為主線,整合了《基因工程》、《發酵工藝原理》和《生物技術藥物藥劑與藥代動力學》的實驗內容,并將教學內容分成不同模塊,指定負責教師自編實驗教材;從知識點上涵蓋了基因工程上游技術(包括基因的定位、篩選、克隆、表達、活性及功能的鑒定和分析)與下游技術(包括發酵、提取、純化、鑒定分析、凍干等技術)以及藥效、藥理、毒理和安全性評價的基本技能,具有較強的系統性與連貫性;在實驗題材上,將來自生物制藥研究所的T細胞受體基因治療藥物及重組白介素-18蛋白藥物等成熟研究成果應用于教學,并以其研究過程為例,講解了生物制藥的研究與開發流程,提升了實驗教學的學術層次,并推動了科研與教學相互促進;在師資力量方面,由來自理、工、醫學等不同背景的教師組成教學團隊,以發揮專業優勢;在實驗設備方面,充分整合了現有教學資源,并將新購置的流式細胞儀、蛋白層析系統、毛細管電泳等先進儀器以不同的方式應用于教學,進一步提高了教學水平,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從考核方式上,首先要求學生嚴格按照學術論文的格式撰寫實驗報告,鍛煉了學生的科研素養,同時以知識競賽的形式考查了實驗相關知識與技能,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鞏固了教學效果,整個教學氣氛生動活潑,效果明顯。

2.科研課題設計

由于選修課具有前瞻性較強的教學內容與靈活機動的教學形式,目前在選修課《腫瘤生物學》與《抗體工程》開設了科研課題設計。目的是通過全新的教學模式拓展創新思維,使學生具備獨立設計實驗方案和科研課題的能力,整個過程由學院實行的本科生導師制加以管理與實施。

具體流程如下:首先是準備階段。主要是由學生分組自行完成指定教學內容的備課與講授,目的是為課題設計奠定必要的理論基礎,并由全體本科生導師組成評議組對學生講課情況做出現場分析和點評。第二階段為選題與標書撰寫。在大膽假設、科學論證的原則下,學生提出各自的課題,并與導師討論課題的可行性。定題后,分別完成資料的調研,研究方案的制定,并嚴格按照國家自然基金申請書為模板撰寫課題計劃書,最終提交研究方案。第三階段為課題評定階段。由教師對學生提交的研究計劃進行點評與修改,指導學生最終完成整個實驗設計。根據理論課的授課情況和最終計劃書的水準評定學生的成績。對于兼具創新性與可行性的研究計劃,可作為畢業論文及學生創業計劃的藍本。

3.開放、創新性實驗

主要面向三、四年級本科生。目的是充分利用現有教學資源,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創新實踐平臺。學院實驗中心與研究所的場地及設備現已全面向學生開放,并設立了專門的本科生創新實驗中心。在課題立項方面,首先鼓勵學生總結所學知識技能,凝練自己感興趣的題目,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教學大綱以外的、有一定深度的創新型實驗。此外,鼓勵教師積極申報開放性實驗項目,這些專職教師通?;钴S在教學的第一線,對教學重點及學生的具體知識水平有深入了解,能夠設計出即合乎學生實際,又能拓展思維的課題,具有更強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然后通過宣傳招募的方式吸收學生積極參與。

四、主要成果

目前基因工程綜合性實驗共設128個學時。經過03級與04級的實踐,獲得了初步的經驗,鍛煉了師資隊伍,并根據教學需要自編了兩版實驗教材。擬經過三輪教學實踐進行規范,成為學院實驗教學的骨干課程與特色項目。在03級綜合性實驗課程結束之后,我們分實驗設計、實驗條件、實驗管理、教學效果幾方面,設置了二十項指標,在全體學生中進行了匿名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各項指標的滿意率均在90 %以上。學生普遍反應;通過綜合性實驗,其專業知識、實驗技能與科學思維都有顯著的提高。

在科研課題設計方面,03級本科生共完成科研課題設計22項。研究方向涵蓋了基因工程抗體、RNA干擾、重組細胞因子、抑癌基因等腫瘤治療的前沿領域,學生的創新思維得到了充分拓展。此外,通過獨立完成課題設計,還培養了學生獨立、嚴謹的科研態度,并使其對課題申報的整個過程有了一定認識。

在開放性實驗方面,結合學院實際情況,制定了完善的生科院實驗室開放實施細則。教師申請并組織完成開放性實驗項目3項,學生參與17人次;

接受了以上教學模式的嚴格訓練后,學生的創新意識、科研素質、實踐能力顯著增強,03級本科生進入實習后,獲得了實習基地的一致好評,已成為各基地研發、生產的骨干力量。以本教學模式為重要組成部分的教改項目于2007年獲得廣東藥學院教學成果二等獎。

五、發展思路與規劃

本教學模式經歷了兩年的探索、實踐與總結。在對實際教學效果、教師反饋意見進行深入調查的基礎上,對該模式不斷加以完善,并制定了下一階段的發展思路與具體措施。

在驗證性實驗層次,將開設競爭性實驗。目的是加快教學內容更新,減少現有教材中已顯陳舊的實驗內容,同時根據學院專業特色及教師專長,增加具有本院特色、切合人才培養需要的實驗項目。具體方案是:各門專業課在開設必修的基本實驗、經典實驗,確保學生掌握基本實驗技能的同時,設置一定比例的機動實驗課時,由各門課程任課教師自主設計實驗方案,自編實驗講義。首先經過試講與預實驗并由全體任課教師評審,然后向學生公布各門課程的候選實驗,學生通過網絡或書面申請方式選擇感興趣的實驗。最終根據學生選課結果,確定開設的實驗項目。

在綜合性實驗層次,在保證現有基因工程綜合性實驗高質量實施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學生對生物科學上下游技術認識的連貫性和綜合運用能力,擬合并《分子生物學》、《生物信息學》為一個綜合性實驗,并論證《細胞生物學》、《現代遺傳學》、《細胞分子免疫學》三門課程合并為綜合性實驗的可行性。最終實現如下綜合性實驗教學體系:通過三年級上學期的分子生物學綜合性實驗克隆獲得目的基因,在下學期的基因工程綜合性實驗中進行基因表達產物的活性、產量的檢測,發酵體系的建立、發酵工藝的優化、提取純化工藝、藥代藥效學檢測。從而將生物技術與生物制藥(基因藥物、蛋白藥物)整個過程融會貫通,形成系統、開放的實驗教學平臺。

在開放、創新性實驗方面,將人才培養與產業發展需要緊密銜接。針對我國生物制藥產業下游技術瓶頸,以開放性實驗為平臺提高對下游技術的培養力度。擬以學院籌建的核酸蛋白分離純化中心為基礎,大力拓展與企業的合作交流,吸引來自企業的師資力量與橫向課題,將部分課題研究內容以開放性實驗的方式由學生自主設計完成,并劃撥部分橫向課題經費作為開放性實驗基金來源,以進一步推動產學研結合。在吸引企業力量豐富教學資源的同時,主動的調整教學內容,使人才培養符合社會發展需要,將生物技術人才的培養基地與新產品研發和技術轉化平臺相互融合,最終成為教育與技術創新的孵化器[3,4]。

【參考文獻】

[1]彭俊文,蔣銘敏.生物技術藥物研究開發與產業化現狀及前景[J].生物技術通訊,2004,15(2):201.

[2]張蕊,田澎.生物制藥產業現狀分析及我國企業的發展戰略 [J].工業工程與管理,2005,10(5):107.

篇6

關鍵詞: 神經再生;神經移植;動物,實驗

摘 要:目的 通過兔腓總神經不同時限預變性神經移植,從組織學、免疫組織細胞化學、電生理、超微結構等多方面對神經功能恢復進行探討. 方法 家兔42只分為A,B,C,D,E,F,G7組:A,B,C,D,E,F組分別為預變性0,4,7,14,21和28d移植組,G組動物雙側腓總神經分別作新鮮神經移植和預變性神經移植. 結果 2wk預變性神經移植與新鮮神經移植相比可顯著降低軸突再生起初延遲期(由3.04~0.04d),提高神經生長速度(由1.73~2.59mm?d-1 ),促進N-MCV(由25.14~29.21m?s-1 ),增進軸突通過率(由81.2%~91%).組織學觀察預變性2wk再生軸突比新鮮神經移植組成熟,髓鞘化程度高而且早. 結論 預變性2wk神經移植無論在質和量上均優于新鮮神經移植,其次是預變性1wk神經移植組.預變性4d和3wk也有增強神經再生的作用.

Keywords:nerve graft;nerve regeneration;animals,labora-tory

Abstract:AIM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redegenerated nerve grafting on nerve regeneration.METHODS We re-viewed nerve regeneration of different period predegenerated graftting through histological;immunocytochemical;electron micoscopic and electrophysiological studies.The rabbits were pided into7experimental groups for different periods(0,4,7,14,21,28d)of nerve graftting.In A,B,C,D,E,F groups,both sides of the rabbit peroneal nerve were cut and allowed to undergo predegneration for0,4,7,14,21,28days;a10mm segment was used as an autologous nerve graft and transposed to a10mm long nerve defect on the con-tralateral side.In G group,the left side(Predegenerated nerve graft for14d)was compared to the right side(Fresh nerve graft).RESULTS Graftting predegenerated for14days shortened significantly the initial delay period of axonal regeneration(3.04~0.04d),accelerated the axonal grow rate(1.73~2.59mm?d-1 ),increased the quantity of re-generated axon,and raised nerve muscle conduct velocity(25.14~29.21m?s-1 )than fresh nerve grafts,also ma-tured earlier and better than ones for fresh nerve graft.CONCLUSION Grafts degenerated for14days can enhance sig-nificantly nerve regeneration than fresh nerve grafts,then grafts degenerated for7days.Grafts degenerated for4and21days can also enhance axonal regeneration lightly.It is suggested that grafts degenerated can provide better opportu-nity for axonal growth.

0 引言

1977年,Robert等[1] 通過大鼠坐骨神經2wk預變性神經移植發現預變性神經移植無論在質和量上均優于新鮮神經移植.以后的20a中,許多研究運用現代技術對預變性神經移植從各個方面進行評價,均認為優于新鮮神經移植[2-4] .但不同的報道在某些評價指標上所得結果很不一致,有的甚至截然相反,且對于預變性增強神經再生的精確機制還不完全清楚.我們通過兔腓總神經不同時期預變性神經移植實驗,從組織學、免疫組織細胞化學、電生理、超微結構等方面對神經功能恢復及神經損傷后退變進程綜合評價.目的是為了弄清:①預變性神經移植究竟在哪些方面優于新鮮神經移植;②預變性神經移植中胞體和神經段何者起更重要的作用.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家兔42只,體質量2.3~2.6kg,雌雄不拘,由本校實驗動物中心提供,混合飼料單籠喂養.實驗模型神經為腓總神經.

1.2 方法 42只兔隨機分為7組:A,B,C,D,E,F,G組.A,B,C,D,E,F組分別為預變性0,4,7,14,21和28d組,其中預變性0d組即為新鮮神經移植組.B,C,D,E,F組于腓總神經自坐骨神經分出處以遠1.5cm處用銳利刀片切斷,使斷端相距至少15mm,避免神經自然生長.A組動物切開皮膚,暴露但不切斷神經.G組只切斷右側腓總神經.B,C,D,E,F組分別于術后4,7,14,21和28d重新暴露已切斷的神經,取遠段1.5cm變性神經段移植修復對側神經,雙側交叉移植.A組2wk后重新暴露腓總神經,同法切取1.5cm神經段左右交叉移植.G組2wk后將右側預變性神經段移植到左側新鮮受體床,左側新鮮神經段移植到右側預變性受體床.

1.3 檢測

1.3.1 物理檢查 采用Young和Gutmann最先提出的方法pinch-test測定感覺神經的生長速度[5] .神經修復后2,4,6,8和10d,測量軸突生長最遠點至近端吻合口的距離即為感覺軸突生長距離.根據5組數據建立數學模型,橫坐標為時間,縱坐標為生長距離的回歸方程,通過回歸方程求出X軸截距即為軸突再生起初延遲期,斜率即為軸突生長速度.

1.3.2 電生理 術后6wk,SRD-4型雙線電生理示波器(國產)測定神經肌肉傳導速度(N-MCV).刺激電極置于移植段,接收電極置于脛前肌.

1.3.3 組織學觀察 神經移植術后2,4和6wk分別取移植段近、中、遠處標本,150mL?L-1 中性甲醛固定1wk,系列濃度乙醇脫水,石蠟包埋,Gless染色,在計算機成像系統下計數每個斷面軸突數量,比較遠近斷端,計算軸突通過率.術后6及8wk標本行砂羅硌花青R染色,觀察髓鞘形成.

1.3.4 免疫組織細胞化學 術后2和4wk的石蠟切片用鼠抗神經纖維絲蛋白(Neurofilament-68KD,NF,美國Zymed公司提供)作SABC法免疫組織細胞化學染色,觀察再生軸突神經纖維絲發育成熟情況.

1.3.5 亞顯微結構觀察 術后4和8wk標本修成1cm×1.5cm×1.5cm大小組織塊,2.5mL?L-1 戊二醛固定1d(40℃),1mL?L-1 四氧化鋨2h,經漂洗、脫水后,Epon812包埋,瑞典LKB-V型超薄切片機切片,日本產JEX-2000EX電子顯微鏡觀察.

2 結果

術后傷口無1例感染.動物全部成活良好.術后 6wk開始各組動物足下垂逐漸消失.動物術后出現展趾反射的時間為:C,D組6wk,A,B,E組7wk,F組8wk.

2.1 起初延遲期和軸突再生速度 軸突再生起初延遲期A組動物最長,D組動物多數不存在起初延遲期階段.經方差分析A組與其他各組比較差異均十分顯著.神經再生速度以D組最快,與其余各組比較差異均非常顯著.其次是C組,與其余各組比較差異也非常顯著.A,B,E各組動物生長速度無明顯差異,但均快于F組.電生理:D,C,B組N-MCV最快,其次是A和E組,F組最慢(Tab1).

表1 各組神經再生參數 略

2.2 組織學觀察(光學顯微鏡) 術后4wk各取近端吻合口遠近1cm處標本.D組動物軸突通過率與C組比較無明顯差異,與A,B和E組比較明顯增高,與F組比較增高非常顯著.C組顯著高于F組,但與A,B及E組差別不顯著.F組通過率最低(Tab1).砂羅硌花青R法染色,術后6wk D組動物大量成熟髓鞘出現.C組動物中等量髓鞘出現.A,B,E及F組偶見髓鞘.C組動物于術后8wk成熟髓鞘數量進一步增多.A,B組術后8wk髓鞘數量增多.F組術后8wk仍僅見少量髓鞘.E,F組纖維組織增生比較明顯(Fig1).

2.3 免疫組織細胞化學 D組動物術后2wk兔抗NF-68KD免疫組化染色見大量著色的神經纖維絲.C組僅見少量著色的神經纖維絲.A,B,E及F組未見著色神經纖維絲(Fig2). 轉貼于

2.4 電鏡觀察 D組動物術后4wk即有完整髓鞘形成(Fig3).髓鞘內軸突軸漿豐富均勻,其內可見大量的神經絲及線粒體,髓鞘周圍有膠原纖維增生,髓鞘呈板層狀結構.無髓軸突數量也較多.由于軸突的生長成熟,雪旺管神經內膜管被擴張.A組顯示大量雪旺細胞增生,成纖維細胞增生,除此之外尚有破碎的髓鞘存在.F組術后4wk術前已塌陷的雪旺管被增生的SC及長入的軸突所擴張,周圍有膠原纖維增生及成纖維細胞存在.A組再生的軸突術后4wk僅見少量成熟髓鞘,術后8wk才有大量完整髓鞘形成.B,C及E組髓鞘成熟明顯早于A組.

圖1 - 圖3 略

表2 G組再生軸突各檢測指標值 略

2.5 G組動物 左側為新鮮受體床+預變性神經移植,右側為預變性受體床+新鮮神經移植.左右側各測軸突再生起初延遲期、軸突再生速度、軸突通過率、N-MCV及組織學觀察(Tab2).左側無論是軸突再生速度、N-MCV,軸突通過率均高于右側,只是起初延遲期低于右側.組織學觀察,髓鞘成熟也比右側要早.

3 討論

實驗結果顯示預變性神經移植可顯著降低軸突再生起初延遲期增強軸突生長速度.由于起初延遲期的降低和生長速度的加快,新生的軸突可盡早達到靶組織,避免了靶組織如肌肉的纖維化及運動終板的退變,促進損傷神經所支配器官的早期恢復.預變性4d即可將起初延遲期由3.1d降至0.8d(約19h).預變性2wk對于起初延遲期的降低最為顯著,多數為0d.預變性神經移植降低起初延遲期的效應可能是由于胞體對第一次損傷所產生的反應,當第二次損傷時胞體已經處于再生狀態,含有軸突再生所需要的物資.軸突再生速度很大程度上表示了軸突再生能力的強弱.D組(預變性2wk組)軸突再生速度最快.F組(預變性4wk)軸突再生速度最慢,但與A,E組相比并沒有顯著差別,說明預變性4wk的神經段用來修復神經缺損仍能得到較為滿意的結果.不過要想得到最佳結果,神經修復前預變性2wk左右是合適的.神經變性2wk時,SC(Schwann cell)增殖及神經營養因子的合成均達高峰,內膜管內的變性物質也已被清除干凈,遺留中空的管,便于軸突的生長.神經干中再生軸突的數量反應著神經再生質量.預變性2wk軸突通過率最高,這與軸突再生速度是吻合的.神經絲中NF-L主要于神經發育或軸突再生的早期階段出現[6] ,一定程度上反映再生軸突的質量.我們用鼠抗神經纖維絲蛋白(Neurofilament-68KD)行免疫組化法染色主要是觀察軸突再生早期階段,各組NF(neurofilament)表達情況.結果顯示D組神經絲較多,且出現比其余各組早.軸索中的NF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再生軸索功能的恢復.N-MCV不但能反映神經干傳導功能,也能反映神經肌肉接頭的功能,D組N-MCV傳導速度最快,明顯快于新鮮移植組,但與B,C組相比相差不明顯,說明預變性4d組、1wk組也能很好地促進神經功能的早期恢復.組織學觀察也顯示預變性2wk組神經再生優于其他各組.預變性2wk組髓鞘恢復最早,成熟也最好.從我們以前的實驗及文獻報道看,神經預變性2wk時,SC增殖達到高峰,形成沿內膜管排列的Bungner氏帶[7] .由SC產生的各種神經營養因子,如NGF,IGF-1也于2wk左右達高峰[8,9] .眾所周知髓鞘是由SC形成的,而NGF有促髓鞘成熟的作用,預變性2wk時SC和NGF均達最大值,故能促進髓鞘盡早盡快成熟.

G組動物結果顯示左側在軸突通過率、軸突生長速度、N-MCV上均優于右側.組織學觀察也顯示左側再生軸突直徑比右側粗,髓鞘成熟也早于右側.只有起初延遲期右側比左側明顯縮短.這就說明軸突再生的開始幾天預變性胞體對軸突再生的增強效應占優勢,因為預變性使胞體合成了大量軸突生長所需的物資,神經修復后軸突生長能即時而迅速.但幾天以后,新切斷的神經其胞體也處于再生狀態,合成了軸突生長所需的物資,預變性胞體的增強效應已不明顯了,這時預變性神經段由于SC增殖和NGF合成已達高峰,內膜管內崩解破碎的物質也已清除干凈[8] ,而新鮮神經段內還有大量崩解破碎物質,且SC增殖及神經營養因子的產生正處于上升階段.故這段時期預變性神經段對軸突生長的影響就占了優勢.預變性神經其胞體和神經段對于軸突生長都有增強效應.如果將二者結合起來應該可以達到最佳結果.

實驗結果也顯示了這一點:D組無論在軸突生長速 度、軸突通過率、N-MCV,軸突再生起初延遲期上均優于G組.2wk預變性是最優的,其次是1wk,預變性4d也有增強軸突再生的作用,預變性3wk和4wk結果比新鮮神經移植差.預變性神經移植在降低軸突再生起初延遲期、促進軸突生長速度、增進軸突通過率、提高N-MCV方面優于新鮮神經移植.組織學和免疫組織細胞化學顯示預變性神經移植能促進軸突盡早盡快成熟,髓鞘化程度高.

參考文獻:

[1]Robert A,Dickson E.Delayed(degenerate)inter-fascicular nerve grafting:A new concept in perpheral nerve repair [J].J Surg(Br),1977;(64):698-702.

[2]Martin O,Silvio V,Theo H.Regeneration of adult rat sensory axons into intraspinal nerve grafts:Promoting effect of conditin-ing leision and grafts predegeneration [J].Exp Neurol,1994;(129):194-206.

[3]Zhao Q,James M.kerns.Effects of predegeneration on nerve regeneration through silicone Y-chembers [J].Brain Res,1994;(633):97-104.

[4]Mitsuo O,Masahiko W,Yoshikazu.Nerve regeneration in pre-degeneration basal laminal grafts:The effect of duration of pre-degeneration on axonal extention [J].Exp Neurol,1994;(128):216-225.

[5]Hotmquist B,Martin K,James M,Kerns.A mathematical model for regeneration rate and initial delay following surgical repair of peripheral nerves [J].J Neurosci Methods,1993;(48):27-33.

[6]Bates CA,Meyer RL.The heavy neurofilament protein is ex-pressed in regenerating adult but not embryonic mammalian op-tic fibers in vitro [J].Exp Neurol,1993;(119):249-257.

[7]Thomas PK.The degeneration of unmyelinated axons following nerve section:An ultrastructural study [J].J Neurocytol,1974;(30):497-506.

篇7

一、從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高度,認識加強生物物種資源保護和管理的必要性。我市生物物種資源較為稀缺,隨著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高強度、大規模的開發活動造成了生物物種資源的進一步減少,而且隨著一些外來物種的入侵,我市生物物種資源環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開展生物物種資源保護和管理是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的具體體現,是維護生態平衡的重要舉措,是為經濟發展提供可持續利用生態環境的具體保證。各職能部門要從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高度認識并重視生物物種資源保護工作,切實加強生物物種資源保護和管理??蛇m時組織開展撲滅薇甘菊等有害入侵物種的活動,并以此為契機推動全社會對生物物種資源保護和管理意識的提高。

二、建立市“生物物種資源保護和管理聯席會議制度”,聯席會議由市環保局牽頭,市規劃局、農林漁業局、城管局、國土房產局、建設局、工商局、質監局、衛生局,深圳海關、深圳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等部門參加。市環保局負責生物物種資源保護和管理的組織協調,各職能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開展生物物種資源保護和管理。各部門相互配合,加強協作,共同做好我市生物物種資源保護和管理工作。

三、組織開展我市生物物種資源調查及有關編目工作。由市環保局牽頭,會同市農林漁業局、城管局等單位,委托生物物種科研技術部門開展具體調查及有關編目工作。有關調查及編目工作按上級要求必須于2005年5月完成,6月完成上報任務。

四、制定生物物種資源保護利用規劃。市環保局在生物物種資源調查工作的基礎上,會同市規劃局、農林漁業局等部門開展生物物種資源保護利用規劃研究,市發展改革局應將生物物種資源保護利用規劃納入我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予以一并實施。

篇8

關鍵詞: 高考政治主觀題 失誤 原因 對策

高考政治主觀題對考生的知識和能力的要求都比較高,主觀題答題情況將影響考生政治科目的考試成績乃至高考錄取。下面我結合2010年高考政治江蘇卷的閱卷實際,針對考生答題中的失誤、原因及對策作一些探討。

一、失誤的掃描

從2010年高考政治江蘇卷的閱卷來看,考生回答主觀題中的失誤主要有以下幾種。

1.用錯原理,回答跑題。如第34題第二問,要求結合材料,“運用《經濟生活》中的有關知識,闡述江蘇省政府加大民生領域投入,促進社會建設的重要性”,而有的考生回答時卻誤用《政治生活》中“政府職能”這一知識點。又如第35題第一問,要求結合材料說明建設學習型政黨的依據,并限定了辯證唯物論的角度。結合材料不難看出,這一問涉及的辯證唯物論原理有兩個:一個是物質與意識關系的原理,另一個是尊重客觀規律性與發揮主觀能動性關系的原理。從答題情況來看,有的考生是從真理的絕對性與相對性關系的角度,還有的考生是從社會意識與社會存在關系的角度,這些都不合題意要求。再如第37題第一問,要求考生運用《經濟生活》的知識來解答“為什么中國人舉辦世博會的夢想今天才得以實現”的問題。有的考生回答了當今中國推動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基本措施(如堅持以人為本,進一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實現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而不是回答當今中國改革發展的巨大成就使得自己具備了舉辦世博會的條件和基礎這方面的內容。

2.材料解讀不準確,信息概括有失誤。如第34題是讀圖題,要求考生解讀“從材料一中獲得哪些信息”。從閱卷情況來看,有些考生不善于根據學科知識正確提煉圖表信息,因而錯誤地認為:圖表1反映的是江蘇GDP增長速度過快,而財政收入增長速度太慢,經濟發展與社會事業發展極不協調;圖表2反映了近幾年江蘇教育支出最多,而一般公共服務、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較少,表明了江蘇對教育事業較為重視,而對其他民生領域則重視不夠。

3.沒有闡釋,泛泛而論。這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僅有條條杠杠,沒有展開分析。如第35題第二問,多數考生能夠回答出建設學習型政黨有利于科學執政、民主執政和依法執政這三個得分點,但對這三個得分點沒有緊扣設問指向闡釋,因而會丟失一些分數。另一種情況是泛泛而論,針對性不強。如第37題第二問,要求“運用《文化生活》的有關知識,評析跟貼中的觀點,并針對發帖中的問題提出你的看法”。對這一問前半部分的回答,有的考生沒有結合“評析跟貼中的觀點”來闡述經濟和文化的關系,而只是在一般層面上回答經濟和文化的關系。還有,就是對這一問后半部分的解答,相當多的考生不是圍繞材料中的“以世博會為契機”來思考,而僅是在一般意義上回答了我國提升文化軟實力的對策,顯得空泛而論。

4.只是一面之詞,缺乏辯證分析。如第36題選做A題第二問,要求對亞當?斯密關于市場作用的觀點進行評析,有些考生不會辯證思考和把握,要么闡述其合理性,要么闡述其局限性。又如第37題第二問,后半部分的答案評分點多,而且每一評分點又都有兩個層面(即功能和目標),有些考生辯證分析能力不佳,回答中只是抓住了某一個層次。

5.遺漏要點,回答不全。如第34題第一問,考生一般都能對兩個圖表分別予以說明,但多數沒有答出兩個圖表之間的內在關聯,為此丟分的情況較為普遍。又如第35題第二問,要求考生“運用《政治生活》知識,闡述建設學習型政黨對完善黨的執政方式的意義”,但相當多的考生由于沒有答出建設學習型政黨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完善黨的執政方式的內在要求而丟了分。再如第37題第一問,“為什么中國人舉辦世博會的夢想今天才得以實現”的答案有三個得分點,但有些考生只從某一個得分點的角度回答,遺失了其他得分點,較典型的是第三個得分點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能夠發揮國家集中人力、物力、財力辦大事的優勢”不容易答到。

6.內容零亂,無層次感。如第34題第二問,有的考生將題設中的“民生領域”拆解,分別從教育、一般公共服務、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等方面展開闡述,不僅不符合題設要求,而且所答內容零散零亂、沒有層次感,這反映出部分考生缺乏對圖表題解讀的宏觀把握能力。

二、原因的剖析

透過現象看本質。通過對考生答題失誤的全面分析,我認為,造成失誤的原因主要有六個方面。

1.知識掌握方面的問題?!坝缅e原理,回答跑題”、“遺漏要點,回答不全”、“僅有條條杠杠,沒有展開闡釋”等失誤,體現了考生在理解、運用知識方面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其中,“用錯原理,回答跑題”說明有些考生平時只是死記硬背了一些理論觀點,沒有真正理解和弄懂所學知識,不知道知識所適用的時空條件和范圍?!斑z漏要點,回答不全”、“僅有條條杠杠,沒有展開闡釋”說明有的考生在平時的學習和復習過程中,對知識點的掌握僅僅停留在條條杠杠的記憶上,無論是在知識理解的廣度上還是在深度上都是不到位的。

2.審題能力方面的問題?!坝缅e原理,回答跑題”、“材料解讀不準確,信息概括有失誤”這兩種失誤,反映了考生在審題方面存在問題。其中的“材料解讀不準確,信息概括有失誤”,既說明有的考生不適應材料式試題的解答,又說明有的考生存在審題能力不強方面的問題。而“用錯原理,回答跑題”,說明有的考生不善于透過現象看本質,抓不住問題的主旨即出題意圖。如第37題第三問,要求考生“列舉兩個理念,并依據唯物辯證法原理,結合自身實際談談如何踐行”,然而有的考生由于在審題上出了問題,偏離了設問指向的要求,所以出現了答非所問的現象。

3.聯系實際方面的問題。答題中的“用錯原理,回答跑題”、“材料解讀不準確,信息概括有失誤”這兩種情形,也體現了考生在理論聯系實際方面存在著問題:一是有些考生掌握的知識是分散的,沒有形成知識模塊,沒有構建起知識體系,因而考試時出現了原理、觀點理解和運用的錯位現象;二是有的考生在平時的學習和考試中就不太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能力的鍛煉和培養。

4.邏輯思維方面的問題??忌痤}中“回答不全,遺漏要點”、“僅有條條杠杠,沒有展開闡釋”、“泛泛而論,針對性不強”、“內容零亂,無層次感”、“只是一面之詞,缺乏辯證分析”的失誤,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部分考生邏輯思維方面有問題。其中,“遺漏要點,回答不全”說明有些考生在平時的學習中就沒有鍛煉和養成擴散式思維的良好習慣?!皟H有條條杠杠,沒有展開闡釋”、“泛泛而論,針對性不強”說明有的考生知識面狹窄,思維呆滯單一,結合具體場景具體分析的邏輯思維能力欠佳?!皟热萘銇y,無層次感”說明有的考生平時就不注意思維的層次性、條理性的訓練和提高?!爸皇且幻嬷~,缺乏辯證分析”說明有的考生思維方式有問題,沒有養成辯證把握問題的思維習慣,因而觀察和分析問題時容易走極端、片面化。

5.語言表述方面的問題??忌鹁碇谐霈F的“泛泛而論,針對性不強”、“內容零亂,無層次感”這兩種失誤,反映了有的考生在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方面存在問題。其中,“泛泛而論,針對性不強”說明有的考生的(思考)分析能力、(語言)表述能力有待提升和完善?!皟热萘銇y,無層次感”也說明有的考生沒有自覺養成使用科學的學科語言答題的良好習慣,如第37題第三問要求結合“上海世博會”概括有關理念,一般作為理念的東西在語言形式上表現為詞組,但有的考生卻寫成了一句話或一段話,既不合題意要求,又給人不知所云的感覺。

6.答題規范方面的問題。答題中存在“內容零亂,無層次感”的失誤,也體現了有的考生平時不太注意答題的規范化,沒有養成規范答題的良好習慣,因而導致高考答題時要么錯位答題,要么不分段落,要么胡亂作答,因此而丟分的也不乏其人。

三、路徑的選擇

前車之轍,后車之鑒。通過2010年高考政治江蘇卷主觀題考生失誤的分析,我認為學生要答好政治主觀題,提高政治主觀題的得分,在平時學習和復習中必須注意下列幾點。

1.了解題型特點。近年來高考政治卷主觀題的背景材料往往是社會熱點問題,考查的大多是對書本知識的理解、運用與綜合的能力。一般來說,簡析題要求回答時注意要點完整、層次清晰、觀點明確和分析到位;探究題要求首先應審好題,不能出現知識原理定位、遷移的大偏差,其次應注意從多角度、多層次展開分析,最后應注意知識觀點與材料信息的有機結合。就解題技巧的掌握和運用而言,教師要通過若干典型的主觀題的精練精講,幫助學生形成各類主觀題的解答思路、技巧和方法,以避免和克服學生對某類題普遍不適應的尷尬狀況。

2.審清題意要求。針對材料式主觀題的回答,教師在平時的教學和考試中,首先要教會學生閱讀材料,注意材料和設問中的隱含信息,找出關鍵詞,抓住“題眼”,了解中心大意,明確試題主旨。另外,還要引導學生明確設問指向、確定考查范圍,知道試題是問什么的,應該用課本上的哪些學科、哪些方面的知識點來回答,以提高學生答題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3.關注社會熱點。在聯系實際方面,2010年高考政治江蘇卷的主觀題有兩個顯著的特點:一是緊密聯系社會熱點,如學習型政黨建設、上海世博會等均是當前的社會熱點問題;二是緊密結合江蘇省情,如第34題以江蘇GDP、財政收支數據為背景材料,第37題更是以世博會江蘇館的特色來考查對世博理念的認識。這些都啟示我們在平時的教學尤其是復習中,要將當年熱點與教材理論掛鉤,抓住時政熱點特別是國情省情的熱點與課本知識點的鏈接,既要抓住時政熱點與課本知識點的顯性關聯,又要善于發掘時政熱點與課本知識點的隱性關聯,并思考、研究這些熱點問題的大致的命題角度,進而把握命題可能的“切入點”,這樣可以減少或避免學生在答題中用錯學科原理或答偏了題的情況。

4.鍛煉辯證思維。大凡涉及“評析……”或“……評析”之類的試題,一般考查的都是學生辯證思維的素質和能力。正確解答這類題目,首先在思想方法上必須明確分正、反兩個方面來展開,以避免一面之詞的片面性;其次要對每一個層面進行分析,否則會顯得空泛而論。為此,建議在平時的教學和測試中,應加強學生辯證分析問題的素質和能力的訓練,以減少考生答卷上不必要的失分現象。

5.重視事理結合。在平時解讀材料式主觀題時,教師要回歸基礎、重視結合,即根據課本知識,同時聯系材料信息進行講授,注意書本知識和背景材料的有機結合,指導和幫助學生運用歸納法和演繹法進行探究,尋求事理的有機結合,努力克服理論與實際“兩張皮”的現象。

6.使用學科語言。高考政治主觀題的評分是“采點”得分,因此考生在答題時要準確運用學科語言,即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術語、基本觀點和基本原理,不宜使用“大白話”,以答題的“規范性”提高答案的“有效性”。此外,一個題目可能會同時考查幾個知識點,因而回答時要全面完整,盡量從不同角度展開分析。這里建議在平時的考試中,要培養學生做主觀題打“草稿”的習慣,即先從總體上理清這是考查什么學科什么知識點的題,分幾個要點,每個要點寫幾個關鍵詞,然后順著這個思路再在試卷上作答,這樣可以避免在答題中沒有層次亂答一通或把最初計劃要答的知識點遺漏掉的現象。

篇9

生物學是自然科學的一個重要門類,主要研究大自然中生物的結構、功能及其發生發展規律的學科。隨著社會的發展,生物科技在社會發展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為了滿足我國科技發展的要求,具有高素質的生物人才逐漸成為了我國非常需要的人才類型,而這一重要任務理所當然地落到了教育部門的肩上。進入初中階段以后,生物學科就被作為一門必修課程來設置了。初中階段的生物教學是學生系統接受生物知識的開始,常言道: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初中生物教師要時刻明確自己肩上的重擔,為搞好生物教學工作而多加努力。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生物教學工作在教學方式、教學理念等方面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對生物教師的要求也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為了滿足新課改的要求,生物教師就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以便更好地適應新課改下的生物教學工作。

一、生物教師素質現狀

目前,大部分的生物教師都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地工作。然而,新課改雖然已經實行了一段時間了,但是成效卻不甚理想。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教師的素質達不到新課改的要求。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很多生物教師依然是沿襲著過去傳統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以中考作為教學工作的指揮棒,采取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把原本生動有趣的生物課上得死氣沉沉,很多學生一提到生物課就覺得痛苦不堪。

二、新課改下生物教師應當具備的素質

生物學科本身的學科性質就決定了生物學科在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提高學生創新能力方面具有很多優勢,那么作為生物教學工作的組織者和實施者,生物教師到底應該具備哪些素質才能夠滿足新課改下的素質教育對于生物教學工作的要求并發揮出生物學科的優勢呢?

1.素質教育理念

新課改的實質就是實現素質教育,因此,要想成為新課改理念下的合格的教師,具備一定的素質教育理念是非常必要的。教師要明確地知道在素質教育之下,應該瞄準的方向,應當采取的方法,只有在正確理念的指導下,才能夠為接下來的素質教育活動提供正確的理論指導。

2.知識結構能夠適應科技的發展

無論是在什么樣的教學背景和教學模式下,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都是教師最基本的要求。但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我們更多地是強調知識的實際應用性,因此,當教師在進行知識充電的時候,還要注意讓自己的知識結構能夠適應新科技的發展。生物技術在社會發展中的應用十分廣泛,大到航天技術、衛星發射,小到日常生活中的穿衣吃飯,無一不涉及生物技術,不僅如此,迅猛發展的當下,各種生物知識也在不斷地更新,生物教師千萬不能在教材不換的情況下,所教授的內容也不作任何更新,否則很容易就會使得教學內容被淘汰。因此,教師一定要不斷地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努力把教學內容同一些前沿科技結合起來,以增強知識的時代性和實際應用性。

3.重視教學能力素養的提升

除了要具有良好的知識素養以外,卓越的教學能力素養也是成為優秀教師必不可少的條件。那么究竟教學能力指的是什么呢?所謂教學能力就是指教師利用教學理論、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有效地組織教學活動并達到教學目標的能力。教學能力包含很多的內容,像是教師的課堂組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板書能力、提問能力等。只有在這些方面具有扎實的功底,才能夠保證教學活動朝著理想的方向行進。

4.重視實驗能力素養的提升

生物學科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生物實驗教學占了生物教學工作相當大的比例,并且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實驗能力也是生物課程的一個重要目標。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順利實現實驗教學目標,自己首先就要具備一定的實驗能力。很多教師由于受到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往往認為生物實驗不是教學的重點,甚至用“記實驗、背實驗”的方式來代替實驗教學,在這種情形下,教師的實驗能力也會被荒廢,而一旦教師的實驗能力都有限,那么教師就會更加排斥實驗教學,這樣就形成了惡性循環,使得生物學科變成了死記硬背的學科,失去了它本身應當具備的諸多功能。為了避免這種狀況的發生,教師努力提升自己的實驗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一定要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勤學多練,需要動手的時候一定要動手,具備實驗條件的一定不要用講授式的教學方式來代替實驗教學??傊?,只有自己的實驗能力提上去了,才能夠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

三、提高教師綜合素質的途徑

篇10

關鍵詞:水生;濕生植物;園林景觀

中圖分類號:J52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中國園林講究山、水、植物和建筑本身的協調。近年來,水濕生植物在園林構景中格式得到廣泛的應用。水濕生植物種類繁多,形態優美,色彩豐富,運用到園林景觀中不僅能美化環境,調整園林整體景觀布局,又能凈化水源,保護濕地。

隨著人們對生活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水濕生植物迎合了大眾親近自然和追求原生態環境的心理需求,在城市園林景觀構建中受到了更加廣泛的關注和運用。

1 水濕生植物在園林景觀中的作用

我國的園林景觀在在歷史傳統上講究的是山水的和諧,景致的遠近錯落。水體景觀遺址是園林景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景觀之一,更是一種與自然和諧的生態系統。水濕生植物在園林景觀中的作用除了對園林景觀的美化以外,還起到了保護水源、凈化污染的作用。

1.1 水濕生植物豐富了景觀效果,創造了園林意境中國園林的靈魂在于對水的充分運用和把握。園林的水體讓人覺得清澈明凈、心靈安定,在景觀構成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園林中無論主景、配景還是小景,都借助水濕生植物來豐富相應的水體景觀,水濕生植物在水中或水面展現出不同的姿態和線條,用絢爛的色彩和豐富的形態點綴著水面,豐富著水體,使單一的水變得生機黯然,充滿錯落的美。由此可見,水濕生植物在美化豐富水體,增添園林景致和情趣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另外,水濕生植物還創造出豐富的園林意境。以最常見的荷花為例,在意境上荷花可以創造出“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景致。水濕生植物創造出豐富的園林意境在文人墨客的筆下得到升華,賦予了水濕生植物景觀豐富的文化內涵,達到從景致美到意境美,最后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1.2 水濕生植物良好的生態作用

水資源的減少和污染,水源生態環境的破壞都是當今要解決的重大問題。水濕生植物能起到改良水體、降低污染的作用。水濕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能夠吸附水中的多余元素、并釋放氧氣,抑制有害藻類的繁衍。有利于水體的進化和平衡。水濕生植物構成了園林中的人工濕地系統,在豐富自然情趣的基礎上還起到了改良水體,保護濕地的良好生態作用。

2 水濕生植物在園林景觀中的合理配置

2.1 水濕生植物在園林景觀配景中的原則

水濕生植物品種繁多,如果運用不當,不但不能從整體上提高園林景觀的層次,而且還會對景觀造成負面影響。所以在水濕生植物配景中,要遵循以下原則:①多樣和統一相結合原則。水生植物在選擇上要講究多樣性和統一性這個總

則。在植物的選擇上講究形態的多樣性和風格的一致性。②獨立性和融合性結合。景觀要有自己獨特的性質才有吸引力,但是切不能和總體的景觀格格不入。③講究旋律和節奏。水濕生植物造景要有韻律和節奏感??梢岳盟疂裆参锏男螤?、色彩、線條等特點和岸邊植物相互配合,從而產生韻律感和節奏感。

2.2 水濕生植物的景觀配置

2.2.1 水體沿岸地帶的植物。水體和地面交界的位置土壤相對比較濕潤,下雨時有些地方會被水淹沒,所以要選擇在干濕兩種環境下都可以生存的植物,并充分考慮山水之間景觀的協調配合。所以可以選擇種植水杉、柳樹等喬木。

2.2.2 淺水區和深水區的植物選擇和配置。在淺水區適合很多水生植物的生長。對于沼澤可用挺水植物進行配置,例如蘆葦、美人蕉、蒲葦等?!懊┼l水景”運用多種水濕生竹屋進行配置,不僅豐富了植物種類,使山、水、地三者自然銜接起來,而且還起到了保護原有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功能結構。深水區適合水生觀賞類植物的生長,如荷花,睡蓮,芡實等。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荷花。西湖的“曲院風荷”是最為著名的深水區水生植物景觀。曲院風荷結合了西湖的自然景觀和

人文歷史特點,大面積種植荷花和睡蓮,營造出夏天“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景致。

2.2.3 水中亭臺、樓閣等建筑周圍的水生植物配置。水中的亭臺樓閣是不缺少的園林建筑,它的作用使增添水體的情趣和人文氣質。水生植物在水中亭臺、樓閣的作用主要是對建筑物的硬質墻體起到遮擋和協調作用,所以這里應該選擇常綠的,而且植株較大的水生植物。比如在水邊建筑旁種幾排竹子,在竹子下面種植大量菖蒲、蘆葦進行協調、移步異景和空間分割的作用,達到遠景和近景的協調配合。另外,還可以建立人工濕地來營造狹窄水道除曲徑通幽的景觀效果。

總之,水生植物作為現代城市園林造景中不可缺少的材料,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它們在生態環境中相互依存、相互競爭,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水生植物群落。水生植物不僅能夠豐富園林景觀,而且能凈化水體,消除污染,真正營造一種“碧波蕩漾,鳥語花香”的自然植物景觀。

參考文獻

1 許一潔.水濕生植物在西湖湖西綜合保護工程中的應用[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4)

2 飛,張延龍,田志平.西安水景植物景觀營造現狀及分析[J].福建林業科技,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