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市場宏觀分析范文
時間:2023-11-16 17:50:2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汽車市場宏觀分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市場前景宏觀分析: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03年,全國汽車產銷量分別達到了444萬輛和439萬輛,同比增長三成以上。在北京,去年的汽車銷量一舉突破40萬輛。出現汽車如此暢銷的原因是什么呢?根據發達國家經驗,當人均GDP逐漸達到5000-6000美元這個水平時就會出現汽車消費的高峰,我國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等地人均GDP已經達到或超過3000-4000美元,正逐步達到這一臨界點。從金融角度分析,現在我國只有10%左右的消費者買車時選擇了貸款,而國外這一比例則占到了70%,可見該塊市場的蛋糕實在不小。從汽車廠商的角度來看, 2002年全國轎車產銷量分別為106.24萬輛和105.8萬輛,比上年增長52.8%和50%.汽車已進入井噴式生產期。廠商與廠商之間的競爭也日趨激烈。從三方面的角度看,汽車信貸都有充分發展的理由。
二、市場需求的微觀分析:
目前我國汽車消費貸款市場需求主要有以下6類:
1、私家用車。購買私車的消費者主要有兩大類:一是工薪階層的消費者,他們購買的目標是經濟型轎車。另一類是私營業主,他們的目標是中高檔轎車。私人用車市場將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而不斷擴大,最終成為市場主流。
2、出租車。購買汽車是為了投入出租車市場,通過營運進行盈利。國務院正在醞釀公車改革,這個舉措的實行將會大大提高出租車的市場份額,也會在不同程度上刺激個人汽車消費貸款的發展。
3、貨運車。一般購買大中型貨車,用于公路運輸,這是目前國內中小城市的個人消費貸款市場的主流。
5、工程車。購買后八輪系列車型,一般投入建筑工程使用。
6、其他。農用車及二手車市場。
三、金融部門面臨的問題:
從辦理個人汽車消費貸款開始,各家商業銀行均出現了持續的貸款,其中針對家庭轎車的購車貸款更是受到了熱烈的追捧。統計資料顯示,2003年,北京和上海的汽車消費貸款余額分別比上年增長了90.6%和105%,截至2003年11月末,汽車消費貸款的余額已達1800多億元。在盛況空前的背后,卻隱藏這巨大的隱患,這些隱患主要可以概括為汽車消費貸款出現大面積欠款,貸款風險增大。而形成貸款風險的原因大致如下:
1、運輸市場的運力與運量失衡,這是貨車貸款風險的主要原因。自從各家商業銀行全面放開汽車消費貸款以后,辦理貨車貸款的數量急劇上升,導致貨運市場運力與運量的嚴重失衡,運輸市場無序競爭加劇,運價大幅下降,運輸成本增加,這是造成大多數運輸司機不能足額償還貸款的主要原因。為了爭取貨源,司機之間互相壓價,運價較去年同期下降20-30%。例如從長沙到廣州,目前的運價已經由5000元降至不足4000元,同時貨運信息部配貨還要從中收取200-300元的回扣,如此計算,每車次減少收入為1200元,每月運輸四趟,則月減少收入高達5000元。另外運輸成本不斷增加。是其一2002年國家開始征收運輸稅,每噸76元/月,每車月支出增加500元左右。其二是交通部門針對貨車超載現象,在汽車上牌時加大了車輛的噸位,5噸的車型收取8噸的養路票及路橋費,進一步加重了司機的負擔;其三是汽油價格不斷攀高,成為公路運輸的殺手。
2、履約保證保險期限限制了貸款期限。按照今年4月1日公布的新車貸險規定,車貸險期限規定不超過3年。在規定的實際執行過程中,很多保險公司為了降低承保風險,全面縮短了機動車輛履約保證保險承保期限,對于價值10萬元左右車輛的承包期限,一般由1.5-2年縮短到1年,價值20萬元以上的車輛承保期限由原2-2.5年縮短為1.5年,根據貸款期限不能超過履約保險期限的規定,借款人的每月負擔加重不少。
3、銀行對借款人的資格審查出現漏洞。在辦理汽車消費貸款過程中,各家商業銀行都過分依賴保險公司的保證保險,而對于借款人的真實還款能力并沒有進行詳盡的調查核實,這也是造成部分借款人惡意騙取銀行貸款,瘋狂套取信貸資金。
4、保險公司不能按照履約保險條約賠款。當各家商業銀行出現貸款風險時,他們開始向保險公司發出《索賠申請書》,而保險公司在進行了大量賠付之后,出現拒不履行賠款責任。
四、保險公司面臨的問題
國內各財險公司開辦的汽車消費貸款保證保險業務自1998年推出,伴隨著汽車消費需求增長,以年均200%以上的速度迅猛增長。車貸險業務在6年的運作中,已經成為有效保障銀行信貸資產安全的重要手段,對促進汽車銷售的增長,滿足汽車消費需要,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成為汽車消費市場的重要支柱之一。但是在發展的同時,車貸險在辦理過程中也出現了如下問題:
1、是詐騙、挪用資金、惡意拖欠及經營不善引發的拖欠貸款問題較為嚴重,致使保險公司車貸險業務賠付率很高,經營風險很大;
2、是車貸險業務中涉嫌詐騙案件和法律糾紛較多,使保險公司陷入大量的刑事案件和訴訟糾紛中;
3、是為清理逾期貸款,保險公司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為此負出了很高的管理成本,經營壓力很大。部分地區車貸險業務賠付率高達100%以上。為此有的公司停辦此項業務,進行清理整頓。
形成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是:,一是信用體系不健全,缺乏信用監督和懲罰機制,失信者不會受到應有的制裁,極易產生不良的社會影響。二是車貸險產品設計不合理,責任范圍過大,極易誘發借款人道德風險。三是保險公司對車貸險業務的風險性認識不足,盲目發展,管理松弛,對風險源控制不力。四是社會環境變化對車貸險經營影響較大。如部分地區車輛抵押登記制度不完善;汽車大幅降價,車輛貶值速度加快;國家信貸緊縮政策;政府治理違章超載等,都對借款人的還款意識和能力產生較大的影響。
五、經銷商面臨的問題:
部分汽車消費貸款是以經銷商為主體,由經銷商負責為購車者辦理貸款手續,以經銷商自身資產為客戶承擔連帶責任保證,并代銀行收繳貸款本息。在實際操作中,經銷商因為采取保證方式進行擔保,而其實際資產并沒有得到實際而有效的監控,于是出現個別車商為了獲取費,不管客戶資信究竟如何,大量辦理汽車貸款。更有甚者,成立虛假公司,套取銀行信貸資金,造成巨大風險。例如廣州一個詐騙團伙在1個月內就涉嫌詐騙汽車消費貸款1693萬元,其主要作案手段就是偽造購車合同,利用保險公司和銀行審核中的漏洞,騙取貸款,致使承保公司面臨巨額賠款。
六、消費者面臨的問題:
首先,首付款過高和還款期限過短是使消費者不愿意貸款的主要原因。按照目前規定,汽車消費貸款中首期付款最低的方式,是借款人以質押方式申請貸款,首期付款不低于所購車款的30%。購買一輛價格10萬元的轎車,首期付款為3萬元,加上購置稅、保險費等各項費用達到5萬元,還款期限在3年以內,除了每月負擔3千多元的貸款利息外,還有附加費、汽油費等各種相關費用,總支出在5千元以上,這對于一般家庭來說,感受不到買車樂趣,只有應付各項費用的疲憊。
其次,目前汽車貸款形式非常單一,條件限制多,不能滿足消費者的相對需求。比如建設銀行汽車消費貸款規定提供建設銀行認可的擔保。其中非本地戶口的自然人應當提供合法財產(限于本地購買的有價證券或房屋)用于設定抵(質)押或由銀行、保險公司提供連帶責任保證,不接受其以貸款所購車輛設定的抵押。另外,過于繁瑣的貸款購車手續以及廠家的售后服務跟不上已經成為影響消費者買車的兩大因素。北京市消費者協會的“家用轎車消費調查”中顯露了這個問題。
七、解決問題途徑:
如何規避風險,讓汽車消費貸款能夠規范發展,茁壯成長,這是我們目前需要思考和盡快解決的問題,筆者認為,建立健全相關機制,規范汽車消費市場管理,這是保證汽車消費貸款健全發展的關鍵,具體表現在:
(一)銀行方面:
1、降低汽車消費貸款利率,并根據不同地區實行區別利率。目前的車貸的利率相對偏高,加上較短的還款期限,對于購車者有較重的還款負擔。建議根據各地經濟發展不同,實行基準利率和浮動利率相結合,由當地銀行根據市場實際情況對貸款利率進行上下浮動,用靈活多變的機制應對市場變化。
2、完善貸款品種,讓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而國外發達國家的的汽車信貸的品種非常豐富。比如通用汽車財務公司通常有三種運營模式:統分期付款方式即在客戶與分銷商之間簽訂一個分期付款協議,客戶承諾未來支付那一部分貸款及財務費用;Smartbuy方式即客戶每月返還少量的車款,在合同期末或一次付款購買該車或是交納250美元手續費在超過限制公里數的費用后交還該車;3、Smartlease方式即客戶可以根據使用情況的預期,選取不同的年公里數、交納不同的租賃費等等。中國各家商業銀行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相關的汽車信貸模式,不但豐富了貸款品種,同時也適應了市場發展的要求。
3、加強貸前調查工作,讓風險規避在萌芽中。人保條款第六條第3款:“被保險人(銀行)未按規定對對投保人進行資信調查或按規定程序進行貸款審批的保險人不負責賠償責任”。所以各家商業銀行應該根據《貸款通則》的要求,嚴格貸前審查制度,對于客戶的還款能力進行詳盡的審查,保證每一筆貸款放得出去,收得回來。
(二)保險方面:
針對目前車貸險市場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保監會制定下發了《關于規范汽車消費貸款保證保險業務有關問題的通知》,同時于2004年4月1日起開始實行新車貸險,旨在規范車貸險的經營管理,防范和化解經營風險,促進我國車貸險業務健康有序發展,為更好地滿足汽車消費市場的需求,支持汽車產業的發展。
1、各保險公司應依保險法律法規,嚴格規范車貸險業務,規范保險人、投保人(借款人)的權利義務和被保險人(貸款人)獲得保險保障的條件。
2、保險公司本著控制風險,穩健經營,權責利相對等的原則,修改和完善車貸險條款。
3、保險公司加強集中管理,按照信用風險發生發展規律,建立完善風險控制機制,審慎開展車貸險業務。嚴格執行經保險監管部門備案的車貸險條款,嚴禁通過協議等形式變更或替代車貸險條款費率,將車貸險業務辦成擔保業務。同時保險監管部門將加大監管力度,督促保險公司穩鍵經營。
4、在開拓市場的同時,完善車貸險的品種,讓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機會。
(三)經銷商方面:
1月21日,由中國人民銀行和中國銀監會聯合草擬的《汽車貸款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該辦法對對汽車市場價格的定義進行了嚴格的界定,這對于經銷商的部分不規范行為進行了約束。同時經銷商自身也應該對辦理貸款的客戶進行審查,因為貸款的擔保對象就是經銷商本身,所以在保證貸款正常運作的同時,也是保證了自身經營的安全性。
(四)消費者方面:
在辦理汽車消費貸款過程中,個人惡意騙取信貸資金的現象并不多。消費者應該本著“量入為出”的原則,選擇何時的購車的時機和方式,盡量減少貸款所帶來的壓力,真正享受到購車的樂趣。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2汽車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