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格美學設計理念范文
時間:2023-11-23 17:53:5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風格美學設計理念,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中和美”的思想,源于我國傳統儒家文化。它體現是中庸之道,將就恰到好處,不會過猶不及,也不會欠缺不足。一切都是和諧的,都是方正的,都是圓滑的。作為中國傳統儒家思想的精髓,這種理念在當代設計美學中也時有體現,尤其實在新中式設計中,“中和美”的應用,更加可以凸顯設計的主題和風格。
1 “中和美”設計L格分析
美是通過一定形式存在的,而形式則是由功能決定的,中國傳統美學認為,實用性是設計的目標,不管是建筑方式,還是生活器具,都應該減少奇異、張揚的形式,使之回歸實用之本。這種更貼近實用的目的的設計,體現了中國人的一種平和心舒一一“中和美”,既注重形式美,又強調實用美。
2 “中和美”在新中式設計風格中的美學體現
2.1 新中式設計風格中和美之布局
中國的許多古典建筑講究對稱之美,以中軸線為基礎,采取左右對稱的建筑方式。中國的許多歷史文獻中都有關于房屋的記載,多數的記載內容都講述了房屋的基本構造,因此,對于現代設計有巨大的幫助。在對這些歷史文獻進行學習的過程中,需要充分的考慮中軸線的概念,并按照實際需求合理地進行糾正。無論是哪種風格的建筑,都需要有完整的規劃方案,最終的建筑既要滿足一定的審美需求,又要合理地進行布局。不同建筑的設計風格需要具有一定的制約性,設計風格在變化的過程中,又要具有統一的樣式,才能進一步彰顯中國傳統古典建筑的美學風格。
對于許多室內建筑和布局上,需要給人一種勻稱的布局之美。室內布局應合理,追求一種大氣、安定、穩重的生活質感,這也進一步體現了“中和”的精神理念。中國傳統的設計理念以天圓地方為主,因此,建筑物的設計風格也追求方正的理念。設計師在對不同建筑進行方案規劃時,可以結合中國傳統的審美標準和審美要求,合理的進行構思,確保最后的建筑能夠左右對稱,讓觀賞者眼前一亮的同時,讓建筑物更具審美價值。設計師在對不同廳堂進行設計時,需要添加平衡均勻的構思,讓整體的風格以平衡為中心,確保廳堂更具觀賞性和實用性。
2.2 新中式設計風格中和美之形態
中國對于傳統美學要求十分嚴格,整體設計風格需要避免標新立異、嘩眾取寵,更多的融入原生態的設計理念。隨著對設計理論的深入研究,新中式設計風格主要以借用和復制為主,通過合理的運用天圓地方、虛實相生的設計理念,區別于傳統的中式風格,讓新中式設計內容可以更加含蓄,重在領會其意境而不是外在形態。比如:室內多半會有許多家具,為了滿足新中式設計風格,許多設計師都會選取明式家具,這主要與明式家具的框架結構有直接關系。首先,明式家具多為直線結構,能夠更好的配合室內曲線的設計理念,剛柔并進,進一步凸顯自然之美;其次,明式家具極少雕刻,這與中國傳統的中庸之道十分相符,因此能夠更好地被運用;最后,雖然明式家具的整體設計結構十分簡單,但也正是由于這種簡單明了的設計理念,確保了明式家具更加堅固耐用,十分符合現代人的使用習慣,滿足現代人使用要求的同時,避免經濟浪費。
為進一步彰顯家居設計的核心價值,新中式設計風格主要沿用了傳統的設計理念,通過對傳統設計風格進行學習和深入探討,并將其與現代設計風格相結合,不僅可以滿足人們的日常使用和生活需求,還可以將融入傳統美學的設計理念更好地進行展示。設計者需要對不同的房屋進行整體分析,合理地選用明式家具,并對房屋內的物品合理擺放,增加物品的美感,提高家具的使用壽命。
2.3 新中式設計風格中和美之色彩
中國傳統建筑根據對色彩的運用可分兩大類:一是富麗堂皇、色彩艷麗的建筑,多為皇家建筑,如故宮、承德避暑山莊等;二是樸素淡雅、清新空靈的民居建筑,多為文人雅士的家園,如以徽派建筑為代表的江南民居。
由于建筑物的顏色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材料本身帶來的,當追求一種自然、中和的狀態時,便要更多地保留材料的原色。因此,新中式設計風格在色彩的運用上更偏向于后者,多用素雅的白墻青瓦,室內裝飾也較少施以濃艷顏色,運用知白守黑的手法,通過濃淡變化,演繹古人對“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之美學思想的診釋。從而,創造簡遠、空靈的色彩韻味,追求“中和美”的審美境界。
3 結語
在新中式設計中融入“中和”的思想,這是中國傳統文化思想在現代設計美學中的直接體現,通過這種極具中國特色的設計,彰顯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以及中式設計的文化底蘊與風采。
參考文獻:
[1] 蔣娟娟.“中和之美”在室內設計中的可視化應用[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3(09).
[2] 蘇保華.論老子、孔子“中和”觀念之不同[J].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3(04).
[3] 李寧,胡建華,張光興.淺析儒家“中和美”對我國傳統建筑設計的影響[J].青島理工大學學報.2010(02).
篇2
關鍵詞:禪意美學;理念意境;現代形象設計;體現與應用
中圖分類號:J04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4)02-0128-02
形象設計起源于西方社會現代化發展的需要,其設計領域較廣,包含人和事物的形象設計。這些形象設計,摒棄了傳統意義上的對人或事物的簡單包裝,而是由目的,有針對性的以表現某個層次為主題思想的行為。經過這樣的形象設計,所括人或事物都呈現出與原來完全不同的特質,很能體現設計者所追求的表現目的。在這些藝術表現中,“禪意美學”因其所要表現的人或事物極具水準,難度高,同時又因在形象設計后所展現出的高等級效果,成為形象設計中逐漸流行,受到追捧的元素。
“禪”一詞出自佛教,為古印度梵語,“禪”其意解為靜心思慮,通過控制感悟來修身養性。是一種修身之道,“禪意”一詞出現在唐代,曾有詩云:“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到了宋代曾有詩詞“詩不入禪意必淺,畫無禪意境必俗”。這種意境的出現,是中國傳統文化所展現出的一種表現形式,是一種精神與審美相結合的產物。而“禪意美學”特點是將人的靜悟與自然之道和諧完美的統一在一起,是與莊子對意境美的“天人合一”哲學思想的進一步理解,也就是輕物質重精神,崇尚自然,強調意境思維的一種解決方式。
一、“禪意”對現代形象設計的影響
隨著社會進步,現代形象設計中禪意形象越來越多的融入到設計中,使這些形象設計增添了靈動和意蘊,彰顯出獨特的藝術之美。在東方禪意設計領域中,以日本形象設計界成就最高,也取得令世界矚目的藝術成就,如日本平面設計師原研哉所設計的包裝設計品牌“無印良品”就是以東方傳統意念中的“禪意”為設計內涵,剔除一切繁瑣的表象與浮華,簡潔、簡約、簡單,只保留物品的本質。
二、“禪意美學”在服裝設計中的運用
現在的服裝設計理念,簡約主義成為設計師推崇的一種設計思路,這是一種以簡單造型設計為主,倡導理念與禪意美學相互影響的一種設計思路。是將禪意美學中“佛”家表象以現代設計美感來體現。這種設計體現出科學、簡約,有效,能夠給人以美的享受和舒適之感 。簡約主義是現代藝術風格的一種,其藝術表現,深受服裝設計師的青睞。這種設計理念不同于享樂主義奢華概念。在服裝設計上幾乎沒有過多的進行修飾,以簡單實用為主,所采用面料也是以天然環保為主,很少采用刺繡、鑲嵌、繁瑣工藝,以純真質樸的自然美來表現。日本著名設計家三宅一生是簡約主義服飾設計師,被譽為服裝界的意境大師,他的設計理念以回歸自然,自然衣著為目的,在他設計的服飾中,自然界的纖維織物成為專用面料,在他思想營造下,禪意美學被他賦予了新的生命,他將服飾之美與禪意精髓進行結合,使得他設計的服飾作品充滿了自由灑脫的個性風格,滿足現代人追求無束生活理念的性格。
三、“禪意美學”在個人形象設計上的體現
在藝術設計范疇中,人物形象設計位列其中,這是通過藝術包裝,將人物的形體特征進行合理設計,以其達到設計要求,形成風格各異,特點獨特的不同造型。在世界上不同國家和地區,都有其獨有的人物設計標準和特點。在東方,因其文化理念與西方差異明顯,特別是儒家思想和佛教的巨大影響,禪意美學的設計理念成為最具東方特征的設計思路。在人物形象設計上,去除華麗的外表,坦然的處世態度,內斂的人物性格都能將“禪意美學”進行展現,使得人物無論外在還是內在,都呈現出最原始的自然形態,將一個經過凈化、蕩滌污垢后的人物形象烘托出來,展現出東方獨有的人物性格之美。我國在人物性格塑造方面起步較晚,一開始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一味簡單模仿西方思路和步驟。隨著中國傳統文化崛起,具有東方思想特色的“禪意美學”成為彰顯東方特色的人物形象設計元素之一,在經過古老深厚文化底蘊推動下,這種禪意美學特色的人物形象塑造,成為表現東方傳統人物性格最真實體現。
四、結語
禪的思想境界,是東方古老傳統文化的精髓體現,是獨一無二對生命、自然感悟的人生態度。這種心靈智慧,不刻意造作,以真情流露為表現,以豁達之心抓住根本實質,成為在人物、服裝等形象設計中最樸實無華的美麗元素,只有這樣的思想境界,才能創造出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形象設計佳作。這種古老思想境界,在現代形象設計中的開放利用,正是體現了人們對古老文化的理解包容和運用智慧。當這種智慧與生活設計相聯系后,其藝術情節的迸發,設計意圖的巧妙,都為現代形象設計注入新的活力和色彩。
參考文獻:
[1]張節末.禪宗美學[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76).
[2]六敏璐.良品改變生活―淺析無印良品的設計理念[J].華章,2011,(21).
[3]劉艷芬.中國佛教思想觀念對意境說生成的催化作用[J];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2003,(02).
[4]池哲.利用自然要素營造禪意空間的手法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5.
篇3
[關鍵詞]綠色;設計理念;室內藝術設計
1綠色設計理念下的藝術設計
(1)循環利用原則?,F階段的室內設計摒棄了傳統室內設計中追求中規中矩的設計樣式,更多是在設計風格上追求現代化的理念和模式,打造出符合現代人審美標準和生活趣味的室內設計。在具體的設計中,為了確保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方式,在設計過程中,強調裝飾材料的分類放置和使用,通常將其分成可再生資源和不可再生資源兩種,對可再生資源進行循環往復的運用,在室內設計時始終貫穿和銘記綠色設計與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促進生態環境的和諧發展。(2)適度消費原則。在我國經濟不斷發展的當今社會,室內設計成為了多數人不斷消費的一種方式,許多人長時間居住在一種環境中,會缺乏新鮮感,他們不會通過購買新房來滿足自己對全新的室內環境的需求,而往往會通過專修已有的房間,給自己的生活換一種情調,從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去變革室內設計。與傳統的室內設計相比,室內設計中的綠色設計理念符合“以人為本”的設計要求,為居住者打造健康、舒適且安全的居住環境,從消費的角度來考慮,室內設計強調避免過度浪費,提倡適度消費,在節約開支的基礎上盡量做到美觀大方,符合不同居住者的個性需求。(3)生態美學原則。生態美學就是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加入中國傳統美學理念,從而使室內設計達到和諧、美觀的效果。綠色設計理念并不是要將室內設計當成藝術品去呈現,而是盡量體現室內環境的簡潔、大方、質樸及美觀,保持自然設計之美,并實現設計與自然的結合,使居住者能在自己的家中感受到生態環境的魅力。
2綠色設計理念在室內藝術設計中的應用
(1)室內家具的設計理念。在室內設計中,家具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家具的整體風格決定著室內設計的檔次,如有的人喜歡歐式風格,家具往往是歐美皇室家庭的家具樣式,體現的是高貴典雅的氣質;而對于喜歡中國傳統文化的人來說,室內設計往往采用木質的家具,可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為了人們的健康考慮,通常家具應選擇竹制品、藤制品等家具類型,因為此類家具的原材料不含有大量的化學成分,純天然的綠色材料,對居住者的身體健康有著極大的幫助。同時,當今時代背景下,也有部分家庭選擇紙家具,這類家具不僅環保,利于回收,同時具有較好的承載能力,可以滿足人們的環保意識以及喚起人們對自然的熱愛和向往。(2)室內空間布局的設計理念。在室內的空間設計中,一定要讓居住者感受到一望無際、心曠神怡的感覺,因此現如今的設計中,大多都采用明亮的落地窗,盡可能的讓居住者清早打開窗簾,能夠感受到室外溫暖的陽關和美好的景致,這不僅會影響居住者一天的心情,同時還能夠提升室內環保的功效,展現出居住者的個性。如:在室內設計中,干濕的區域要明顯分開,動靜區域也要有所分離,避免家庭成員間的相互干擾,就好比書房不能緊挨著客廳,廁所不能挨著廚房等。另外,在坐北朝南的空間設計中,要運用物理學的知識去考慮空氣動力學的原理,適當的降低南部室內的窗臺高度,從而促進室內外的空氣流通,提升室內環境的空氣感,并有效的改善室內的空氣,也是為了保障人們的身體健康,有效提升居住者的體感舒適度,進而讓居住者感到身心愉悅,心情舒暢。
篇4
摘 要:現代家居設計藝術就是從現代人的個體需求出發,通過美學規律整合藝術、科學與人的需求來構建的人性化居住空間。家居藝術設計風格是一定時期藝術特點的間接反映,再加上人文因素和自然條件的影響,家居藝術設計風格就具有時代性、地域性和民族性。現代家居藝術設計的設計者們要遵循社會潮流的發展趨勢,同時更要注重不同地域文化差別,尊重居室擁有者的心理需求,通過家居空間、家居材料、色彩、陳設設計以及光照來綜合體現現代家居藝術設計理念。
關鍵詞:現代家居藝術;設計風格;設計要素;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現代人的生活壓力逐步加大,家是棲息之所,可以緩解人們的心理和生理負擔?,F代家居設計藝術就是從現代人的個體需求出發,通過美學規律整合藝術、科學與人的需求來構建的人性化居住空間[1]?,F代家居藝術設計并非簡單的美學、技術堆砌,而是居住空間內各項資源的優勢組合,同時也是技術、藝術的總體性協調,通過特殊的處理手法以及精細的施工工藝可以實現空間小、功能多的特點。
一、現代家居藝術設計風格
在家居藝術設計實踐中由一系列家居藝術設計作品所表現出來的相對穩定的藝術特色、家居格調以及藝術風貌稱為家居藝術設計風格。家居藝術設計風格是隨著社會風尚、造型藝術的發展而變化的??梢哉f,家居藝術設計風格是一定時期藝術特點的間接反映,再加上人文因素和自然條件的影響,家居藝術設計風格就具有時代性、地域性和民族性。
注重生態理念,強調布局和空間的協調建構與設計。在現代家居藝術設計中家居強調居室生態設計概念,與傳統的藝術設計相比,家居生態設計加入了生態因素,在人為美學設計的基礎上,彰顯自然生態不經雕琢的美感[2]。為迎合現代人的審美理念以及家具設計的生態理念,就需要在現代家居藝術設計的過程中更加注意既有人工景觀又要有自然景觀,自然景觀的大氣和典雅以及人工景觀的精致和優雅相得益彰,人工景觀和自然景觀相互融合、相互促進,共同的聯合使得現代家居藝術風格鮮明,既有生態設計理念的滲透又有現代生活理念的點綴,在現代家居的空間布局和協調上盡顯一種生活質樸、簡單而又有序、典雅的風格,這樣的設計理念不僅符合現代人的審美標準和審美格調,更符合現代人忙碌生活節奏至于尋找在家的安全感和舒適感的理念原則,進而形成更高層次的審美情趣。
現代家居藝術設計中面積最大的客廳風格往往是家居格調主脈??蛷d的風格關乎到整個家居設計風格的主流和血脈,所以將客廳風格裝點好、設計好就是現代家居藝術設計成功的保障。現代家居設計藝術中在客廳風格的設計上常常表現出一種東西文化融合后的中庸風格,既不向西方提倡的理性文化那樣冷靜、客觀,也不像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文化那樣含蓄、儒雅??蛷d風格的設計作為現代家居藝術設計的一部分更顯出一種美而不失韻味,雅而不失活潑的中庸之風,簡單、明凈,在別致中綜合中西方文化精髓,將布置和家居的空間調和的別具風味,散發著生活質樸而又高貴的氣息。
近幾年家居設計的復古潮流悄然流行,使用現代家居藝術設計手法詮釋古典家居要素,促使居住空間具有中國風的風雅意境的現代家居藝術設計風格在家庭裝修中占領一席之地。中式家居藝術設計風格是指運用傳統的藝術元素組織家居空間設計,特有的含蓄優雅、端莊秀麗的東方審美情趣講究層次、對稱式的布局方式。譬如影視墻的設計中在醒目位置加入中式書法,門廳的中式壁畫,走廊的中式掛飾,這些古典中國元素的家居藝術風格設計會使得整個居室充滿古韻??紤]到中式家具色彩較深,整個中國式家居整體呈現色彩可能還是偏冷色調,為了做到整體色彩上的和諧,可以將墻壁色調定位暖色調,增加家居設計中的現代氣息。中式的屏風、磚雕、或窗欞等局部裝飾可用來分割功能性空間和隔絕視線,這在居室面積較小的現代居室藝術設計中尤其有用,同時直線裝飾設計呼應現代人簡單居室設計需求。中式家居藝術設計風格更多的是凸顯中國的本土文化,這就要求在居室空間裝飾品包括數量繁多的綠色植物、布藝、裝飾畫以及不同樣式燈具等都應以中國傳統飾物為主。
二、現代家居藝術設計要素研究
現代家居藝術設計的基本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家居空間組織,包括照明、采光、家具、陳設、色彩、裝修等多種因素。家居空間是現代家居設計的重要客體,其局限性的特征也符合封閉的要求,為人們提供起居的物質和精神空間。個性化的功能空間完全可以按主人的個人喜好進行設計,力求小空間多功能。家具和陳設的布置是家具藝術設計組織空間必須要考慮的因素之一[3]??臻g處理是從空間的大小和形狀入手,具體方式包括實體性和非實體性。非實體性是從家具藝術設計的角度開放性分局居室空間,不同于實體性分割設計理念中借助其他實體陳設來達到空間組織的目的。對于書房、臥室等私密空間則可以直接使用切斷。各種工藝品的擺放和處理可以轉移人們的視線,豐富家居藝術設計的空間視覺感受,使空間更具延伸性、互動性和流暢性。
家居材質設計具體分為墻面、地面、頂棚裝飾材料三大類。家居材料既要考慮實用、經濟,還要有效契合人們的心理感受。要打造一個自然、和諧、舒適而又具有強烈藝術氛圍的家居環境,在家居藝術設計中就要注重家居材料的色彩、質感、觸感、光澤等的正確運用。居室的材料都要達到環保標準或者是生態標準,杜絕有毒材料。家居藝術設計的選材上擴大到金屬、涂料、玻璃、塑料以及合成材料,年輕一代為了彰顯個性,力求表現出一種完全區別于傳統風格的高度技術的室內空間氣氛,在家居設計理念上選擇夸大家居材質的結構。家居藝術設計所選用的材質與空間功能相關。
家居陳設設計?,F代家居藝術設計中陳列品的選型要服從整體空間的設計主題,盡量突出個性和美感。彰顯個性的家居陳設設計可以強化家居空間的審美效果,家居的不同的組合設計所呈現的效果可能會截然不同。良好的布景設計可以避開家居空間局限性的特點,在有限的空間范圍內最大程度的優化資源的組成形式,做到最大程度上滿足現代人對居住空間的生活和藝術需求[5]。
家居光設計。如上文所述,家居光設計是與家居色彩設計相輔相成的現代家居藝術設計要素。作為重要的美學設計要素之一,家居光設計可以直接影響人們對現代家居藝術設計的直接感知。在設計居室燈光時要將照明燈光、背景燈光和藝術燈光三類燈光效果做到有機整合。為達成各燈具之間的協同效果,在設計時可以將控制方式由分開的開關發展為集中遙控,這樣一來,人們就可以根據不同需求設定到不同的燈光組合模式。
三、結語
“家”不僅是家庭為單位的社會生活組織形式,同時也是家庭成員情感交流的組織空間。單純追求高檔奢華的家居裝修之風漸衰,人們已趨于注重家居環境在視覺中形態繁簡適度,從而達到身心舒適的目的。當今中西方文化交融沖撞,現代家居藝術設計的設計者們要遵循社會潮流的發展趨勢,同時更要注重不同地域文化差別,尊重居室擁有者的心理需求,通過家居空間、家居材料、色彩、陳設設計以及光照來綜合體現現代家居藝術設計理念,最終達到格調統一、分區合理、重點突出、適宜居住的目的。(作者單位:重慶民生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 李適.中國玄關與室內設計[J].吉林大學學報.2010:23-27.
[2] 艾莉斯?芭珂麗.室內設計師專用協調色搭配手冊[M].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0:113-116.
[3] 露西?馬丁.室內設計師專用燈光設計手冊[M].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2:72-78.
篇5
伴隨著新時期各種新興理念的不斷推動以及各類新型裝潢材料的不斷涌現,現代室內裝潢設計理念迎來了新一輪的革新。面臨著新時代創新理念的沖擊,中國傳統文化藝術迫切需要尋求高效融入現代設計理念的銜接之道。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對我國室內裝潢設計理念具有深遠的影響力,伴隨著新古典主義的興起與回歸,不斷交互融合眾多古典與時代文化元素,將獨具特色的民族風情的元素融入到現代室內裝潢設計理念中,古為今用以凝造出新古典交錯的藝術效果。推動著我國室內裝潢設計領域審美體系和工藝體系的進步。
2中式新古典主義在室內裝潢設計興起的原因探析
中式新古典主義在室內裝潢設計興起起源于中式新古典主義文化價值發現和利用。中式新古典主義是古典主義和后現代主義藝術文化的交互融合。其核心在于基于傳承又優于創新。中式新古典主義傳承了明清時期設計風格,古典主義溯源于上古時期,上古時代人們就善于利用大自然純天然的元素,將家居用具的設計不斷拓展。我國新古典主義總體劃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為始于19世紀末延至20世紀初,首批新古典主義伴隨著諸多殖民主義元素。這個階段的新古典主義在我國沿海城市的裝潢設計理念上產生著重大的影響。發展至20世紀30年代時,西方古典風格與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交互達到了鼎盛時期。第二階段中始于上世紀80年代一直至今。從經濟適用的簡約組合、風格單一發展至對現代美學和傳統文化藝術的綜合個性訴求,從質樸的裝潢理念發展至高尚典雅、精致美幻的個性理念。第二階段新古典主義的發展推動著現代化家居裝潢的高速發展。20世紀中期,人們對家具的個性追求越來越高漲,迎來了家具創造風格的創新,發展至21世紀,中式新古典主義借助古典家具的設計元素,以天然諧美的圖案為背景,充分聯動新古典元素的典雅和現代化創新的魅力。充分體現著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在室內在裝潢設計過程中的質樸高雅的人文氣息。
3中式新古典主義發展現狀及前景探究
3.1中式新古典主義推動著室內裝潢設計理念的創新中式新古典主義推動著室內裝潢設計理念的創新,其創新基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充分體現人們對歸屬感和人文價值的需求,中式新古典主義在室內裝潢過程中的應用講究整體造型的屬性營造,基于人們對歸屬感的訴求又充分融合人文價值于各類裝飾元素之中。充分體現裝飾材料典雅的藝術效果。二是通過個性化的產品,實現多樣化的形式體現。中式新古典產品追求利用個性化的產品形象來營造特色的產品風格。利用靈動的條紋曲線,秀美的花式圖案,給人以一種對裝飾文化的神往。三是利用現代化的手法打造古典的人文氣息,人文氣息是中式新古典主義室內裝潢理念中的重點之一,亦是其贏得廣大人們青睞的基點。它基于詩畫,又超越詩畫,利用人文靈感來指導家居布置,以實現人文的延伸之妙,從而引領和諧舒暢的裝潢效果潮流。
3.2中式新古典主義的引領家居裝潢設計新趨勢
3.2.1個性化設計理念日益凸顯在中式新古典主義的推動下現代室內裝潢設計風格中,個性化設計理念日益凸顯,在差異化創新的基礎上主張個性張揚,特別是在家居裝潢設計形式的創新上尤為推崇個性化設計理念,只有新穎的設計才能滿足現代人們家居室內裝潢的需求。
3.2.2中式新古典主義風格適用性日趨強化評價現代室內裝潢設計是否成功,裝潢風格是評估的關鍵點之一?,F代中式室內裝潢的風格大多呈現藝術性與文化內涵的有機協調,無論是設計理念還是設計形式上都表現為風格特色的功能性組合。伴隨著各類裝潢風格的百花齊放,現代風格從簡約的外在形式向多元化的中式古典風格回歸,伴隨著現代室內裝潢消費的多元化需求,中式新古典主義風格日趨強化?,F代中式家居裝潢中中式新古典注意風格的適用性日趨強化,逐漸在發展的過程中穩重拓展,普及全球。
3.2.3有關中式新古典主義的理論研究力度增強理論研究往往是指導工藝創新的起點,伴隨著中式新古典主義的不斷推廣,其在產業界獲得了高度的重視,這勢必會引起學術界加強對有關中式新古典主義理論的研究,以不斷完善其根基以適應高速發展的設計創新。[3]在綜合統一的現代中式家具概念的基礎上,眾多學者發表了一系列有關中式新古典主義理論發展和應用的著作,多渠道強化研究力度,促進了中式新古典主義的立項研究的創新。衍生了無數的富有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裝潢設計風格。既保留了傳統的生活理念,又拓展延伸了新時期的裝潢風格。與新材料的應用銜接,凸顯區域化文化元素。
篇6
關鍵詞:仿生學;哲學思維;室內設計
仿生設計向室內設計延伸,主要是對室內的格局、色彩、材料、室內裝飾品等要素模仿自然界生物體的某一形象特質,以自然界生物的發展規律和生態現象為依據而展開的室內設計活動。[1](P238~239)以達到適宜人類生活、美化生活空間,達到人居環境更優化、裝飾材料更加環保的目的。比如,現代室內設計中經常加入一些植物、石頭、花草、樹木等自然元素,不但給室內空間增添生機活潑的氣息,更會彰顯視覺游動的愉悅感。使得人們隨意棲身室內的某一位置都會感受到自然的錯落之美,甚至催動自身生理機能的調節。視聽美感與生理的兼而有之,充分詮釋了室內設計引入仿生設計理念中的哲學思想。
一、仿生設計與“與人為善”
優雅的居家環境,重要的不是給別人看,而是希望通過仿生設計的理解來解釋一種生活態度和習慣。隨著歷史的發展,環境創造了人類,而人類又不斷地改造著環境,努力尋找和營造一個能與大自然深度融合,更適合人與環境和睦相處的空間。然而當下高科技與高節奏并重的社會生活,標志著人類開創了全新的社會文明,這使得建筑也隨之飛速發展起來,并呈現出設計理念的國際范式化趨勢。經由上述社會背景的干預,現代室內設計被推向了機械化,崇尚“機器”美。使得設計師把現代室內設計理解成為利用現代裝飾材料、裝飾空間的形式、比例、顏色、重組和構成的象征。這種“機械化”的設計行為不單單是設計學科發展呈低端化的根由所在,更是現代人追求更高心理需求的障礙??旃澴嗟纳鐣睿屆恳粋€經過繁忙工作的人們回到家里,面臨擁擠喧鬧的街區和如同鳥籠般的單元房時,內心都充斥著矛盾。既想掙脫快節奏的工作所帶來的壓抑生活,又離不開繁雜的人工環境所帶來的生活便利。人們逐漸向往自然,渴望住在天然綠色的環境當中,要求從“物的堆積”中解放出來。而此時人們需要的正是脫離于城市節奏,那么以自然元素作為架構的室內設計手段,真正貼合了“與人為善”的室內環境。孟子說:“取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其原意是君子最高的德行就是同別人一道行善?,F在,與人為善的語意拓展為以善意的行為對待他人,為他人著想,助他人之樂。室內設計引入仿生設計就體現了“與人為善”的哲學觀。當大自然的元素引入室內設計領域,無論視感的強烈或是溫和,都已經由自然而成相互的制約力做出了最佳的調配。只要尊重自然選擇、元素應用得當,那么自然界滲透出的平和氣質,也隨之成為室內環境的主旋律。并且通過人與自然的和諧接觸更能促進人們自覺增強環境保護意識,創造人們向往自然,渴望天然綠色環境的居室。這樣的室內環境可以撫平人內心的浮躁,更符合和貼近中國人的哲學理念,體現一種更強調細致、細節的主張,讓每一個走進這個家的人都能自由呼吸。[2](P27)
二、仿生設計與“天人合一”
談到人與自然的統一,隨即就會想到“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似乎這樣的話題已經在反復討論中失去了原有的新鮮感,甚至被理解成膚淺的。然而消極探討狀態的產生不應該只是看到問題本身的局限性,作為探討問題主體的人的認知局限也是不得不思考的矛盾面。室內仿生設計與中國的“天人合一”哲學思想是相一致的,仿生所蘊涵的文化內涵追求的就是“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肚f子•齊物論》早有論述:“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古人把“天、地、人”視為一個整體,換句話說人要以自然為師。而室內設計的直接結果就是一個文明的服務本體的直接產物,是人為自己本身創造的“人工自然物”,它可以集中接收社會背景、哲學、美學和藝術思想,集中體現民俗文化內涵、社會和精神的內容。那么現代室內設計中,自然和諧之美的體現不能是單純的裝飾效果,從語詞層面分析,“室內設計”明顯區分于“室內裝飾”。對于自然物形式或功用的偏重都屬于背離了設計本意,設計本身是以設計師對所提取應用元素的深層理解為前提,通過判斷設計成果的應用歸屬,進而展開設計行為對應用元素的多元化權衡。例如,人們對居室墻面的裝飾有了新的追求,以往簡單粉刷已經變成對美的追求和享受。所以在墻面設計上有了多種適應居者需求的仿生元素的裝飾實踐,中老年人的居室墻面設計成穩重大方仿古風格,青年人的居室設計成簡潔、明快的現代風格,小孩的居室充滿童趣、活潑的田園風格等。在設計思維中,人類的文明應該起到提升人與自然物關系層面的作用,使得人類加強對自然事物的掌控能力,從而更加緊密地貼合自然環境。這種室內與自然相結合、相一致的設計,就是哲學中的“中庸和諧”“天人合一”“寧靜致遠”。
三、仿生設計與簡約主義
“少則得,多則惑”,這就是老子的簡約主義的哲學思想的表達,六個字告訴了人們大道至簡,悟在天成的大道理。其實我們認真地總結做事的成功經驗,都蘊涵著復雜的事情要簡單去做,簡單的事情要重復去做,重復做的事情要用心去做,堅持下去就沒有做不成的思想。這種哲學思想也在影響著現代室內設計走向?;仡櫴覂仍O計的歷史演進,“簡約”貫穿整個室內設計的發展歷程。簡約主義的提出實際上是在20世紀80年代,但是簡約主義并無關乎“簡單”或是“減少”。對于這一設計觀念的解讀,應該是絕對的制衡功能與形式在不同應用層面的配比。但是由于多方理解的不同被解讀成以功能為前提,設計形式要追隨功能的設計思想。這種錯誤的理解觀點強制了設計的本意,打破了設計活動對形式與內在功能的制衡,導致了相關的設計作品過于強調功能忽略形式,使得簡約主義給世人留下了單調、呆板的負面印象。簡約的設計應該是并重形式與功能的同時,最大程度的滿足實際要求,并且揚棄掉不切實際的設計堆積。而這一設計理念正在沿著符合我國國情和民情需要的方向發展。在仿生設計向室內裝飾延伸的時候,同樣應該遵循“少則得,多則惑”的“簡約”設計理念和風格。[3](P24)[4](P166)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還不平衡,一些地方還相對落后。在室內設計中,極簡主義強調“經濟設計”的設計模式和大眾的概念是追求的目標。仿生設計延伸過程中注意室內裝飾簡約,是通過合理設計為人們提供合適的和愉快的生活環境。相反,奢華的設計風格不可取,不應提倡。從目前國情與個人的經濟狀況出發,室內設計風格的理念應該是“合理的花錢”,設計活動應該提倡使用經濟、合理的設計理念為人們設計良好的生活環境。我國著名科學家嚴濟慈先生曾經說過一句話,“所費多于所當費,或所得少于所可得,都是浪費”。在我看來,簡約主義設計風格,是為了避免不必要的復雜方式和元素使用到室內設計中,盡量做到繁雜變得簡單。所倡導的設計精致的細節,要基于“節約與經濟”的原則,更多關注當下流行的時尚元素,并發展自己的獨特的個性,以經濟設計為主要發展方向,帶給人們溫暖和舒適的生活環境。簡約主義在當今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而針對室內設計賦予的各種意義,從語詞層面上看起來似乎繁雜,卻給予了設計活動更多層面的考慮。簡約主義就是一種不斷追求極致的設計理念,這符合人們現今快速的生活節奏與不斷追求舒適、簡單和高品質的生活的心理特征。現代人追求的是認真地工作、快樂地生活,所以室內設計要滿足人們工作之余快樂生活的節奏,設計一個簡單、純凈的生活空間來緩解工作中的壓力,讓身心得到徹底的放松。簡約主義設計風格提倡的摒棄繁瑣與復雜,在設計上努力追求簡潔明了的設計理念正好符合人們的這一要求。相信隨著信息和技術全球化的不斷推進,以及我國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簡約主義設計風格在我國室內設計中的地位和作用將會越來越明顯。[5](P154~155)
四、仿生設計與審美
黑格爾在著名的《美學》中指出:“美的要素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內在的,即內容,另一種是外在的,即內容借以出現意蘊和特性的東西。”黑格爾對內容與形式、形式美的作用作出了準確而精辟的論述。具體到室內設計,我們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其實質就是用人們耳熟能詳的“天人合一”的整體觀、和諧觀、生命觀等美學觀點在現實中的運用和體現。室內設計引入仿生設計其意義在于,利用審美規律創造新的、符合人們意愿的、保持生態形態的合理性的、符合社會的發展需要并反映其特征的新美學,其目的就是使室內裝飾不僅要追求自然美,更要追求裝飾的內容、形式與美的緊密結合。隨著社會物質財富的豐富,人們要求從“物的堆積”中解放出來,要求室內設計更能體現美,無論是在形式感還是功能性的把握上,都應該追求完美的藝術境界。這種室內設計風格,以追求現代主義與節能環保理念為前提,創造空間本質的美?!独献印返恼軐W體系對“美”持有獨到視角,老子認為美是一種需要自己去體會、去悟的內心感受,是“可意會而不可言傳”的。任何事物不僅注重外在的美,更注重精神層面的美,這是一種無法用言語表達的情境。而現代室內裝飾引入仿生設計的理念,注重的恰恰是這種“情境”。我們追求室內設計的美,不僅是一種外在的、表面的、感官上直接享受的美,而更多的是追求內在的、滿足感官需求與精神需求相一致的美。這種功能和形式相統一的設計,使室內設計的結果做到形式美、價值美、裝飾美和時代美與人們對居室的預想、追求合拍、同步,這才是人們物質生活和精神審美的完美體現。
〔參考文獻〕
[1]羅明明.有關室內裝飾設計的理論與實踐[J].考試周刊,2009,(23).
[2]張志均.對當今商品住宅設計發展趨勢的分析[J].建材與裝飾(下旬刊),2008,(9).
[3]徐剛.淺談簡約主義與簡約設計[J].藝術與設計理論,2007,(4).
[4]黎浩.簡約主義———現代設計的風格傾向[J].中國高教研究,2004,(10).
篇7
關鍵詞:跨界;創新;設計
中圖分類號:J0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11)11-0083-02
跨界是設計領域的一種新概念,重在思維創意的跨界和超越,將眾多不相干的元素完美結合,引起大眾的注意。它的核心在于創新,顛覆傳統的思維模式,打破原有的束縛,大膽借鑒,開拓視野從而打造嶄新的組合。跨界已成為一種新銳的生活態度和審美方式,在逐漸引導時尚潮流的方向的同時對消費者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缃缡谴髣菟?,因為只要有創意存在都有跨界的可能??缃绾献鞑⒉皇莾H僅為了超越,而是為了通過相互交叉置換掉一些思維定勢,產生新的觀點。
一、跨界涵義
跨界最初由“Crossover”譯過來,“Crossover”在英文字典中翻譯為跨界、超越、交叉、融合等。跨界是將原本不相干的領域彼此滲透融合,通過創新升華為一種更新穎的生活態度、審美情趣或者價值觀念。
二、跨界設計現象產生的理論依據
(一)美學
從美學理念上來講,美是一種愉悅,只要是讓人從不同設計領域中得到、滿足的作品就是成功的[4]。設計師“交換”的是資源、影響力和渠道,并從中得到了樂趣,而這些就是衡量跨界設計成敗的關鍵。
事實上,各個藝術門類之間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在不停的滲透之中相通的。比如我們做一個時裝會,需要燈光、音樂、美工和模特、化妝師等的配合。可見,服裝的表現需要汲取不同的藝術力量,進而相互借鑒和補充。服裝設計其實就是一門綜合藝術,作為視覺傳達藝術的一個門類,它包含著其他藝術的特點和美學原理,這讓跨界設計找到了理論上的依據。
(二)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馬斯洛認為,只有最基本的需要滿足到維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為新的激勵因素,隨著社會的迅速發展的人們的需求日益增高,消費者不再滿足于這些基本的需求,而是更加注重心理和精神的需求,跨界則開拓了一種全新的模式,可以滿足消費者的更多的需求。
三、服裝跨界的案例研究
(一)服裝與汽車業跨界
汽車行業與服裝業跨界已經屢見不鮮了,早在2004年巴黎車展上,梅賽德斯-奔馳展示了由著名意大利時裝設計師喬治?阿瑪尼設計并賦予了個性化特色的高級特別版CLK敞篷跑車。雪佛蘭和Levi’s的合作,同樣都是來自美國的品牌,孕育著濃濃的美國精神,同樣都是年輕、時尚、活力的化身,一個是汽車界的領跑者,一個是時尚界的先鋒派,兩者的跨界合作實現了另外一種時尚復興。
(二)服裝與電子產品跨界
服裝與電子產品跨界的典范應該是引領全球時尚潮流的精品品牌PRADA和LG電子聯合--- LG PRADA手機KE850。另外有三星與Armani合作推出的P520,諾基亞與Versace,摩托羅拉與D&G也有類似的合作。
華裔設計師Jason Wu因奧巴馬夫人設計服裝而名聲鵲起,他的個人品牌因此迅速發展,目前,Jason Wu的設計領域更突破了時尚行業與時尚行業也跨界了起來。GE通用電氣推出的一款數碼相機就是由Jason Wu設計的外觀,不僅表現出女性的優雅又不失年輕態度。
(三)服裝藝術跨界
藝術能讓服裝品牌升華,而時尚的終極目標就是藝術。服裝與藝術的源起其實就有很大的重疊性,這也說明藝術與服裝的跨界已不足為奇了。
日本藝術家村上隆為Louis Vuitton創作的櫻花系列手袋,在此之前,LV的設計總監Marc Jacobs就委托英國插圖新貴Julie Ver-hoeven設計了“天馬行空”的2002春夏手袋系列,而Vivienne Westwood將Henri Matisse的名作印在了自己的服裝上,Yves Saint Laurent也從Mondrian的作品中獲得了靈感。CROSSOVER之旋風在席卷全世界的同時,恰逢20周年品牌重塑的李寧,李寧攜手新銳藝術家,以跨界合作的形式實現自我的突破,邀請了14位來自動漫、平面設計、繪畫、藝人等不同領域的藝術潮流人物來參與李寧CROSSOVER系列,不拘一格、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帶來了出乎意料的驚喜。
在此之后,時尚與藝術的跨界事件更是蜂擁而至,無論直接間接,時尚們樂于在任何場合披掛上藝術們的外衣,由此,時尚品好似不再只擁有必定過時的功能作用,從而得到了如藝術品一般的長久魅力。
四、舞蹈界中不同領域的跨界
跨界不僅在設計領域中逐漸成為一種趨勢,在舞蹈界中也有所體現。芭蕾和街舞是兩種不同文化的代表,一種是傳統的古典文化,另一個是新興的街頭文化,這本是兩個毫無瓜葛并且還有些不共戴天的舞蹈形式,然而在在英國電影《Street Dance》中,就走到了一起。起先跳芭蕾的演員和跳街舞的演員還相互有著不小的敵視和戒備心理,還互相提防著對方,但是一段時間之后,這群年輕人就成為了好朋友。在大賽來臨前夕,街舞隊終于從芭蕾舞中學到了不少舞蹈技巧,他們改良了街舞,把芭蕾舞的元素融入其中。這就是兩種不同文化的跨界,通過融合和創新讓人們對舞蹈有了新的認識,并且把舞蹈中所蘊含的那種向上、堅韌和頑強的精神發揮的淋漓盡致。
五、總結
crossover提倡“交叉、超越”的思想,讓不同的文化、理念和思想,碰撞出更多耀眼的火花。在時刻保持著前進和創新的同時,也為消費者帶來更大的滿足,通過上述四類跨界的案例說明,跨界并不是兩個不同領域的任意結合,而是必須具備一些現實條件:
(一)品牌文化背景一致性
跨界必須遵循“門當戶對”的原則。并不是任意兩個品牌都可以跨界合作,要有相似的品牌文化,地域文化,共同的消費群,這樣才能避免兩個不同領域間的各種沖突。例如,阿瑪尼和奔馳針對的消費群體是年輕時尚的潮流一族,在輕松的風格與舒適低調的奢華中體現獨特魅力。如果跨界兩個品牌的消費群不一致,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忠誠度就會大大降低。
(二)共同的設計理念
任何品牌的設計理念不僅是設計的精髓所在,而且能令品牌具有個性化、專業化和與眾不同的風格。阿瑪尼和奔馳設計理念的共同之處就在于,雙方都崇尚簡約風格,珍視優雅、高品質,而絕非人云亦云,追隨轉瞬即逝的時尚潮流。只有兩種品牌的設計理念達成一致,才會創造出令消費者眼前一亮的產品。
(三)互補的設計理念
跨界不是簡單的交叉,借鑒,它需要把握住兩種領域的精神層面,生活需求進行互補式的創新。LV作為服裝界的奢侈品牌之一,褐色系的主打色和經典的LV標志一直根植于消費者的心目中, 但是時間久了也會讓消費者產生麻木甚至厭倦心理的可能。村上隆的日本式“幼稚”和LV的穩重跨界,頓時帶動整個時尚界流行風潮。
跨界設計已經蔓延在各個領域,但并不是像1+1這樣簡單,實際上,任何不同領域的元素都是通過創新,重新設計,針對雙方優勢進行的整合,跨界設計為各種領域找尋到了一座溝通的橋梁,開創了包容力更寬廣的現代設計理念。
參考文獻:
[1]New web pick編輯小組 編著.跨界設計[M].中國青年出版社,2009.
[2]藍色創意跨界創新實驗室[M].廣東經濟出版社,2008.
篇8
摘 要:在當代科技、經濟高速發展的社會環境下,人們的生活已越來越趨于緊湊和繁瑣,有時甚至可能會壓得人們無法喘息。正因如此,簡約明了的設計越來越被人們所需要,追求“少即是多”、設計簡約化,反對過度設計,反對其可能給人們帶來的身心負擔。本文意在探討現代設計中的“留白”的運用及其效果和現代極簡主義的設計風格的重要性及其給設計增添的美感,體現“無中生有”也就是“空白”的設計美學觀。
關鍵詞:無中生有;留白;現代極簡主義;設計美學
“無中生有”這一成語正確的情感詞義應為貶義詞,一般來說,大多數人提及這一詞語的時候都會在前面加上“不要”、“不能”等這樣否定意義的詞。但是,當它與藝術設計、設計美學聯系在一起時,便不再是個貶義詞,而轉生為一個褒義詞,這時它的存在是被肯定的、被需要的。因為,當置身于現代設計中,“無中生有”這一手法是非常被需要且有用的,用之于設計就是一種美的呈現。
“無中生有”換個說法可以是“空”、“無”、“白”,也可以是現代極簡主義。
何來“無中生有”呢?試想倘若一幅畫作被所畫物填充滿了,一目了然,毫無想象空間;反之,如果一幅畫作只有整片白色或其它顏色,這時觀者就會從無中產生無盡遐想,引發各種疑問、猜測和思考,這就是所謂的“無中生有”。
其實,早在中國傳統繪畫史上就有這樣與之類似的技法――留白,“留白”是中國畫中的一種傳統的繪畫技法,它指的是國畫中對空白部分的留取。傳統的中國畫中利用“留白”的手法來營造出虛實相生的意境,引人遐思,起到“以無勝有”的效果,給人以美的享受,是美學藝術的精髓。這種藝術理念源于中國傳統的哲學思想,基于中國的陰陽辯證、虛實相生等原理而生。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老子認為“萬物始于無而生于有,虛比實更真實,更有味道。沒有虛空存在,萬物就不能生長,就沒有生命的活躍”。因此中國古典美學中的“暗香浮動、虛實相生”、中國畫中的“計白當黑”等都體現出對“虛”、“空”的重視。
“無中生有”之美不僅在中國傳統繪畫藝術中得以凸顯,在中國古代詩詞中也體現得淋漓盡致。宋代詩人梅堯臣說“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這乃是作詩功夫之至?!安槐M之意”則為空無、無限。宋代畫家郭熙說:“山欲高,盡出之則不高,煙霞鎖其腰則高矣。水欲遠,盡出之則不遠,掩映斷其脈則遠矣”,這就是詩畫中的空白藝術。唐代香山居士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家喻戶曉的“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一句,更是把以無勝有、虛實結合推向了極致,里面包含了多少復雜難言的感情,那就取決于讀者豐富的想象力了。
如今,隨著經濟、文化的迅猛發展,現代設計中,很多都融入了“無中生有”的設計美學觀。如世界最具價值的公司之一――著名的蘋果電子產品公司,它所設計的電子產品的外觀十分有代表性,也成為一種時代經典、一種標志。蘋果一直以來都是極簡主義設計的推崇者,無論發展到哪一代,都可以算得上是極簡風格的代表產品,對于蘋果的設計師來說,絕對不會在蘋果的任何一款產品上添加任何一個可有可無的按鍵,所有的一切都要符合自然順滑的原則,正是因為遵循了這一基本思想,所以蘋果產品的外觀設計都堪稱經典之作,作為非常重要的iPhone,更是將這一設計理念發揮到了極致,整個面板采用的全鏡面設計已經不算什么了,機身上任何一處都不會出現突兀的棱角,而側邊上的金屬裝飾條則表現出了iPhone精致的做工,充滿了高貴的氣質。面對這樣一款猶如工藝品般設計的手機,大多數消費者都很難不為之心動。
日本設計美學中“樸素、自然、簡單”的設計理念是不可或缺的,日本設計的重點之一則為“簡單就是力量”,這點從去年進駐湖南長沙的日本品牌“無印良品”就完全能夠看出來。無印良品的藝術總監原研哉曾說:“與其說我們注重環保、洗練與簡樸這些言語,不如直接端出空無一物的容器,讓人感受無印良品要傳達的‘Emptiness’(空無)意念”。原研哉的《白》一書也表達有此意。極簡是無印良品的一大特點,它的產品沒有商標,除去一切不必要的設計和顏色,簡單到只剩下材料和產品本身。淡雅的色彩、自然的材質、簡潔的造型,這些具有日本氣質的設計作品給人以自然、安靜及零負擔的感受。自然是最具美感的,設計作品力求體現自然意境。所以說,其實西方簡單的、功能性的美學精神及“少即是多”的設計理念與日本推崇自然、極簡的設計理念是非常相似的。
在現代的招貼設計中,“無中生有”的藝術手法也運用廣泛。如果運用得巧妙,對空無的形狀進行精心的安排,那么空白處就會成為設計中最突出、最令人矚目的部分,從而使版面產生無限的美感和令人想象的空間。在設計里,空白不僅僅是作為背景存在,而是參與設計,巧妙利用空間的分割,物象之間大小、遠近、疏密的關系,把無關緊要的形象化繁為簡,變零為整用空白取而代之,從而使得精心雕琢的形象更加的突出、主題更加的醒目。香港著名平面設計大師靳埭強創作的大量文化招貼就很好的運用了“無中生有”這一手法,他的作品強調的也是中國山水畫的表現意境。他主張把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融合到兩方現代設計的理念中去,他的許多作品都無一例外地體現著這種思想。在國際“水”主題招貼藝術展中,“水一生命一文化”招貼圖形作品,將極其強烈的民族裝飾風格化的圖形形象作為整幅作品的大背景,進行了豐富而適當的虛化處理,整個畫面以黑白極色加以藝術表現,形成了形與色的對立與協調、沖突與融合的視覺效果,構筑了一幅在中國特定大文化場景下的具有視覺沖擊力的現代平面圖形設計作品。除此之外,被西方設計界譽為“平面設計教父”的福田繁雄教授同樣也是一位擅用空白符號的著名設計大家。代表作品《國際囚犯人權》招貼設計中空白的運用,不但使版面語言更加清新明快、主次分明,而且版面各元素之間得到統一,既保留了版面的穩重大方,又不失靈活生動,給人以想象的空間。這種空白的運用,進一步增強了招貼畫面的韻律之美。福田繁雄先生曾經指出:“設計中不能有多余”。這句話同時也呼應了作為現代主義設計的代表人物之一的密斯?凡德羅所提出的“少即是多”這一設計原則,反對裝飾,強調功能,反對鋪張浪費,主張精簡實用。巴塞羅那世界博覽會德國館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沒有雜亂的裝飾,沒有多余的附加物,對空間的巧妙利用,在結構上的精心設計,細節上制作精致,以“少”來體現“多”,實則也是突顯“極簡”的美感。
由此可見,無論在古時還是我們的現代生活中,“無中生有”之美是無處不在且必不可少的,“空白”的禪意和極簡風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了,尤其在現今社會,人們能夠且會感受到更多的“無中生有”之美。
“無中生有”之美的意境已盡在不言中,“無”引人無限遐想,就像站在海邊一樣,即使看不到海的盡頭,思緒卻能一直蔓延……(作者單位:湖南師范大學)
篇9
1.1優化品牌標志
服飾品牌要想做好對logo的延伸應用,就應該擁有一個具有視覺美感、可創造性的符號標識。一個好的logo,首先應容易識別,簡潔、明朗和有活力,并且在造型和色彩上都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比如Nike的“√”型標識就非常簡潔易記。二要能充分表達品牌文化。標志是品牌視覺形象的核心,它構成了品牌形象的基本特征,體現著品牌的內涵,是品牌精神、文化和地位的視覺符號化展現。范思哲以性感蛇妖美杜莎的頭像作為品牌標志,形象的傳達了品牌活潑、性感、高貴的設計理念、品牌產品大多服務于貴族的高端形象。三是能夠促進品牌銷售。產品logo應用在產品自身的造型、色彩結構設計以及包裝設計中時,其作用不僅僅是介紹商品,傳達品牌信息,更重要的是能夠引起消費者的購買欲,從而達到促銷的目的。典雅高端的雙C形象就是消費者購買香奈兒產品的最大誘惑。四要符合大眾審美潮流的變化。快時尚消費時代里,大眾的審美幾乎是不斷變化的。品牌logo要想在快速變化的潮流里不失意趣,做到經典永恒,必須嚴格遵循設計的美學規律,打造logo標識持久的視覺平衡感。
1.2產品中Logo的延展設計
Logo在應用于產品設計中時不是純粹的搬移為某件產品某個位置那么簡單。品牌產品對于logo元素的應用可以是直接復制應用,也可以是間接地轉化進行創新應用。如何將logo元素合理的再創造,同時又不失去原有品牌標識的形象和美感,這是個值得探討的問題。簡單的講,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考慮。
1)色彩的變換成就logo和服飾產品的不同風貌。
Logo在服飾產品設計中顏色的變換是為了適應產品的設計需求,吸引消費者。強烈的色彩對比提現動感、絢麗、熱情不拘的產品個性。經過調和弱色彩對比體現柔和、理性、低調的產品風格。因此,在產品設計中可以借助色彩的對比和調和關系成就產品和品牌,促進消費。
2)肌理處理塑造別樣風格。
肌理處理是以肌理紋樣裝飾logo和服飾產品的一種方法。在簡潔大方的logo標識上,添加以肌理的視覺形象,會突出產品的設計感、增強品牌標識的視覺刺激,深化消費者對該品牌和品牌產品的特殊印象。以耐克的“√”型圖案為例,在有厚度的標識圖案中做一定的裂紋、豹紋等處理,應用在鞋品的設計中,可以很大的程度上增加商品的美感,增加商品附加值。
3)logo形狀的解構與重組讓服飾產品更具融合品牌精神的創新美感。
品牌標識圖形的解構與重組是基于品牌標識仍具識別度的情況下所做的分解和創新設計。范思哲2015早春系列便將這種手法表現的淋漓盡致。它抽取自身品牌logo中蛇妖美杜莎頭像圖形,做作為新品連衣裙的設計靈感和設計元素,極力突出了品牌追求夸張、性感和夢幻的設計風格。
4)延展設計使品牌logo與簡單的圖形相結合,創造標志性設計元素。
這種品牌特有的標志性視覺語言,能夠幫助品牌logo解釋品牌文化,補充品牌敘事,這比品牌logo本身更具有傳達和識別作用。例如巴寶莉的經典格紋、麥昆的永
不衰變的骷髏頭、迪奧永恒的的菱型格紋、香奈兒品牌的山茶換設計元素、路易•威登的四瓣花朵等等,都是起到了標識作用的品牌設計元素,他們與各自logo的結合應用,演繹時尚大牌與眾不同的高端風格。
2logo在服飾產品設計中的價值
當今的消費市場,仍是品牌文化消費的時代。品牌logo作為訴說品牌產品設計理念和歷史文化內涵的象征性符號,與服飾產品的靈活結合,能夠很好地體現品牌的核心價值,滿足消費者心理需求,賦予品牌產品以新的視覺美感和情感附加值,促進品牌文化消費,是品牌個性和特色的標榜。Logo視覺元素在服飾產品設計中的價值主要體現在藝術文化價值和傳播價值兩方面。藝術文化價值。品牌logo是設計師利用具象的符號語言傳達品牌本身抽象的情感、個性等信息的視覺符號,因此品牌lo-go承載了品牌文化和設計師的美學思想,蘊含了均衡、審美和時尚等美學規律。Logo元素在服飾產品中的設計應用可以平衡產品的設計美感,增加服飾產品的時尚感和審美情趣。傳播價值。Logo元素與服飾產品的藝術結合,是消費者依據產品追溯品牌文化,辨識品牌產品的指示器;是設計師對產品設計理念最好的表達。獨特新穎的品牌標識在服飾產品設計中的應用,使消費者容易識別產品品牌、品質和風格,促進消費的同時也讓消費者成為該品牌的移動宣傳海報。
3結語
篇10
1、禪宗美學的理念
禪,可理解為“靜慮”、“思維修”、“棄惡”等。也就是在生活中懷有一顆寧靜質樸的心,修正并拋棄錯誤的思維和惡念。禪學主要是通過靜悟與修禪兩種方式,來使人體會心靈的本真,而后,頓悟自身的佛果。
禪宗,是佛教的一個分支,是中國化的、精神現象的哲學理念,在很大程度上表現出了佛學與中國傳統思想相互交流的顯著特征。從美學角度看,禪宗繼承吸取了中國道家自然觀的很多思想,提出了“梵我合一”、“天人合一”的觀點,即萬物皆空、以心為本、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關系。因此禪宗美學非常欣賞強調自然美,希望用最簡單純凈的語言來表現出大自然的廣饒與秀逸。
2、禪宗美學與室內設計
現代的禪意空間設計是從禪宗冥想的精神中構思出來的,反對人工痕跡,強調純粹自然,室內格局應具有持續的簡樸而顯現出的吸引力。表現出一股清、靜、樸、拙的自然之風,宛如一首凝練的詩歌。創造出一個清潔、秩序的環境,當人們置身其中能將日常生活中的繁雜事物拋開,去任由我們的思想、身體和精神漫步,冷靜、虔誠的從自己的內心去尋找平和與寧靜。
此外,有時禪意空間還會呈現出的是一種“無相”與“空相”,顯現出對空靈、簡樸意境的追求,通過極為簡潔洗練的手法來營造空間,最終達到虛與實、藏于露、緩與急、多與少、雅與俗的完美統一。
這種追求自然、追求純凈、簡約主義的大寫意,就是禪宗美學在室內設計中最獨具風格的魅力。
二、禪之韻在室內空間中的應用
1、設計風格
禪意空間采用一切與簡潔有關的物質來塑造與內在的需求和身體的舒適有關的物件,通過物質上的“少”來追求精神上的“多”,這與極少主義奉行的“少即是多”,強調整體風格的純粹、簡約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所以無論從觀念上,還是手法上,禪宗美學都與極少主義風格頗有神似之處,也可把禪宗式的自然風格趨向于極少主義風格,東方樸素的傳統文化與現代西方先進設計思潮在此達成了共識。
2、材質的天然
受到禪宗文化影響的室內看上去往往是極簡與抽象的,沒有任何多余的裝飾,但實際上,當我們仔細研究禪意空間細節時,便會帶給我們精致的生活美感。這樣的設計方法是來源于禪宗的“閑寂”概念,遵循“物質真實”原理。在具體的設計中,這就意味著整體的室內空間重視展示而不是隱藏木質的自然紋理、泥土的質地以及石頭的顏色。盡可能使用未加工的天然材料,把人工痕跡大幅度降低,使表象更加接近自然。在室內環境中,選用這樣的材料,雖不華麗,但卻樸素大方,宜人宜景。
3、色彩的靜素
傳統的禪宗居室多使用單色調來使得未經裝飾的材料彰顯出一種自然美。在禪宗的概念中,認為房屋只是一個臨時的棲息之處,所以在家庭裝置中過多地使用絢麗的色彩或繁雜的裝飾,在禪宗美學中被視為是庸俗、不恰當的。因此,在設計用色上,“黑、白、青、赤”四色被認為是主體顏色,并把白色作為最為尊貴、最令人敬重之色。黑色的莊重神秘感也與禪宗的各類理念相契合,并且與禪宗有著源遠流長的特殊關系。特別是當它與白色同時使用時,就更加表現出一種純凈的現代時尚感與精神渴望。
4、物體的簡素
禪宗倡導簡約的理念,在室內家具布置與設計中使用的省略手法便是切實的體現。一般來說,從數量上、尺寸上,家具被省略到最簡,其目的就是為了減輕空間負擔,加強其輕盈感。設計師們雖然減少了家具的尺寸和數量,但是在功能上卻賦予了它們更廣泛的用途。所以這里的“簡素”并等同于“簡單”,它是有思想、有深刻內涵的,其意味著必要物和拋棄物之間的區別。
當以人的“實”來填充房間的“虛”時,這對于生活在緊張環境中的“都市病人”來說,是一種對于靈魂解放以及安慰。
5、空間的幽玄
空寂幽玄,所指的是一種關于空間精神性的、內在智慧的美麗;把老莊玄學中“無”的意境又提升了一個新的層次,而后又把關于佛教的世界觀與人生觀融合到人們對“無”的理解與認識之中,由此而構成了“有即是無,無即是有”的幽玄之靜。
所以從禪宗角度出發的室內空間設計摒除了以往人們對于室內空間設計的二維設計思想,繼而使人們的視覺中心放在空間、光線、材料等最初的空間設計出發點上。所呈現出的空間簡潔純凈,空曠而又富有禪意,并且在流線上有較強的流動感。在東方室內設計之中,日本在禪宗理念的繼承與表現上是可圈可點的,他們的居住建筑便是很好的例子。在建筑內部以不透明的紙做成的可滑動的格子門來分隔成各種不同類型的小空間,然后通過格子門的開合、移動等方式來實現空間的變化,每個空間既是相互獨立又相互貫通。當空間封閉時,整個空間平和寧靜;當空間打開時視野開闊,人們便可與外部自然融合,這些也都符合禪宗崇尚寂靜、自然的設計理念。
其次,光源是禪宗室內設計最常借助的表現方式之一。人們追求游離于現實之外的簡潔往往都是用光影來喚起人們認同感的,光影的表現是任何一個禪意空間都無法忽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