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科超聲診斷學范文

時間:2023-11-27 17:54:4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婦科超聲診斷學,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婦科超聲診斷學

篇1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文采用回顧式分析,選擇從2011年4月~2013年9月入我院婦產科的100例急腹癥患者的臨床診斷治療資料進行研究。100例患者入院時診斷后均為急腹癥,患者多為不同程度腹部的疼痛,還有些患者出現陰道流血和發熱。患者年齡在20~39歲,平均年齡為(24.8±2.2)歲,22~30歲的患者為58例,30~39歲的患者為42例,患者腹部疼痛時間在15~30min,患者的出血量在200~300ml之間,需要立刻進行臨床確診和治療。

1.2方法患者可以使用彩色多普勒超聲儀進行臨床的初步檢測,檢查之前,患者腹部的膀胱要保持住充盈的狀態,可以使用生理鹽水對患者膀胱注射,使用儀器的探頭,在設定好頻率之后,順著患者腹部恥骨的聯合位置進行全方面的檢查和掃描,在腹部上下和橫向的掃描和檢查,在患者下腹部進行縱切和橫切等各種角度的掃描。在掃描過程中,要認真觀察患者子宮及附件、盆腔內器官有沒有炎癥和形態的變化,檢查盆腔積液是否正常,對患者的肝、腎和胰腺器官都進行認真的觀察,看各個器官是否發生病變。

完成初步檢測后,患者可以將膀胱排空,通過陰道探頭開始下一步排查,利用多角色的盆腔掃描和檢查,得出更全面、更確切的診斷信息,對檢測結果進行詳細記錄,要保持檢查后的隨訪工作,直到患者手術或病理診斷得到結果。將超聲影像學檢查與病理檢查的結果進行對比,總結出超聲影像學檢查技術在婦產科急腹癥臨床診斷中的運用及診斷價值,分析誤診原因,有效提高患者診斷的有效率。

1.3統計學方法所有數據均采用統計學軟件 SPSS 15.0 進行處理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 時,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100例患者的超聲檢查檢查出,38例異位妊娠、12例宮內孕滯流產、9例急性盆腔炎、1例處女膜閉鎖、20例急性腸梗阻、15例卵巢腫瘤扭轉及破裂、5例子宮穿孔等,除了急性闌尾炎的診斷,經過臨床病理診斷確定,超聲診斷確認為95例,誤診為5例,超聲診斷結果達到95%,有較好的臨床使用效果,見表1。

3討論

婦產科急腹癥有著明顯的臨床特點,一般病情發作很急,而且病情的變化快,患者的生命很容易受到威脅,發病時,患者會承受長時間的病痛折磨,所以,及時的對患者病情進行診斷,應用適當的治療措施,可以有效緩解患者痛苦,使患者生命安全及到保障。

超聲影像學有著簡單的操作方式,運用在患者的病情診斷中具有快捷性和實時性的特點,可以作為婦產科急腹癥首選的檢查方法。超聲影像學檢查能夠更好的為婦產科急腹癥提供病情診斷的根據,保證腹腔穿刺與引流效果,對患者發病原因做出更好的判斷。可見,超聲影像學檢查在婦產科急腹癥臨床診斷中的運用具有重要作用,使婦產科急腹癥的手術掌握充足的依據。

本文對婦產科急腹癥各癥狀的超聲影像圖表現,例如:異位妊娠、急性盆腔炎及急性腸梗阻等確診的情況與病理診斷后的結果進行了對比分析,對比結果發現:100例患者的超聲檢查檢查出,38例異位妊娠、12例宮內孕滯流產、9例急性盆腔炎、1例處女膜閉鎖、20例急性腸梗阻、15例卵巢腫瘤扭轉及破裂、5例子宮穿孔等,除了急性闌尾炎的診斷,經過臨床病理診斷確定,超聲診斷確認為95例,誤診為5例,超聲診斷結果達到95%,有較好的臨床使用效果。運用超聲影像學檢查技術對患者宮腔、盆腔及附件進行仔細的檢查,對患者子宮大小、內膜及附件是否有腫塊發生都可以進行直觀的檢查,對于盆腔積液和附件包塊及周圍組織關系等情況都可以做出詳細的診斷與定性。超聲影像學檢查技術不僅可以充分的進行病情的定性診斷,還能進行定量的診斷,如:患者發生異位妊娠時,通過超聲影像學檢查技術對患者異位妊娠發生的位置,妊娠導致的出血量做出具體的診斷,可以為患者治療方案的確定提供更科學的資料信息。

超聲影像學檢查技術可以為婦產科急腹癥的病因做出更好的判斷,本文選擇的100例患者進行超聲影像學檢查有5例誤診出現,確診的符合率為95%,具有極高的符合率,對于婦產科的急診工作開展可以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不過,婦產科急腹癥具有極其復雜的病因,多種發病原因與病變的部位,很多不同急腹癥會出現類似的超聲聲像圖,容易使檢查人員弄混,所以,醫護人員在對患者進行影像學檢查的同時,一定要對患者進行詳細的詢問,患者是否有病史、患者臨床癥狀表現、患者病變部位大小、病變部位表現形態及聲音等,都進行認真的觀察與分析,同時,對急腹癥多發的異位妊娠及卵巢內膜異位等病癥的超聲聲像圖的顯像有著深入的研究與區分。結合患者在臨床上的表現,對患者的診斷可以實現更高的準確率,防止由于超聲聲像圖類似導致的誤診發生。本次研究分析中,對100例患者進行了檢查與分析,也現了5例誤診,占到5%。

有時患者癥狀表現為出血多,出現了血液成團,而在超聲影像的圖像中會顯示為腫塊,卻沒有腫塊包膜的存在,這就是把異位妊娠診斷成卵巢囊腫扭轉的原因。很多時候,同樣的疾病也會表現為不同聲像圖,例如:異位妊娠在發病早期在患者的盆腔會                 出現少量的盆腔積液,隨著病情的發展,患者附件還會有混合包塊和盆腹腔積液的產生,很多疾病都會表現為類似的聲像圖。一般異位妊娠與黃體破裂也會在超聲影像學的檢查中附件表現出不均勻的混合包塊和盆腔液性的暗區。還有些患者會同時患者多種婦科的疾病,病情之間互相影響,導致超聲影像圖像不能表現出典型的特征,使影像圖像復雜,很難確診。如果患者妊娠和子宮肌瘤出現合并病癥,妊娠容易使肌瘤的生長加快,而瘤內還會發生出血的癥狀,出現不規則回聲,這種情況就容易發生誤診??梢姡曈跋駲z查的醫護人員一定要結合患者所有臨床資料進行綜合的分析研究,才能做出最終的診斷結論。

綜上所述,超身影像學檢查在婦科急癥的診斷上,有著較高的準確率,而且操作十分簡便,對患者造成的創傷較小,患者痛苦少,檢測準確率非常高,已經成為臨床重要的診斷方法,醫護人員結合患者病理臨床確診,對患者病史、癥狀和體征進行確診,可以有效提高婦科超聲影像學的診斷有效率,為患者及時檢查出病因,方便醫護人員進行快速的臨床治療,可以應用于婦科急腹癥的臨床診斷中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蔣陳月.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卵巢黃體囊腫破裂23例分析.上海醫學影像,2011,15(1) : 57-58.

沈海燕.婦產科急腹癥的超聲診斷探討.醫學信息,2010,11(12):3585-3586.

何菊梅.超聲診斷在婦科急腹癥中的應用價值.內蒙古中醫藥,2012,28(6):111-112.

篇2

急腹癥是腹部急性疾病的總稱,主要涉及消化、泌尿、膽道、婦科等系統疾病,在臨床急診工作中最常見,如果不及時作出明確診斷,嚴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B超檢查具有簡便、快速、無痛、無創、可重復性、診斷率高等優點,是目前作為急腹癥最普遍采用的首選檢查方法?,F將我院2009~2010年對155例因急腹癥就診行B超檢查的診斷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本組155例中,男59例,女96例,年齡11~83歲,發病到就診時間為1小時-5天。 (2)使用儀器及方法: 采用邁瑞DP-9900plus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為3.5MHZ,邁瑞M5便攜式彩色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為3.5-5MHZ,麥迪遜X6彩色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3.5-5.0MHZ,檢查時根據患者病變部位取仰臥位及左、右側臥位等,進行多切面反復掃查。

2 結果

本組155例中,檢出泌尿系結石共53例,婦科急癥36例,膽系疾病35例,閉合性腹腔實質性臟器損傷14例,急性胰腺炎11例,腸梗阻6例。其超聲診斷與臨床或術后診斷符合率為90.96%(141/155),結果見表1。

表1:155 例急腹癥患者超聲診斷與臨床或術后診斷符合率

3 討論

急腹癥在臨床上較常見,起病急,發展快,病因復雜,如不能及時作出明確診斷,會延誤病情,造成嚴重后果。而超聲診斷在急腹癥中起到很大作用,且操作簡便,可反復觀察,無痛苦,能及時給臨床提供診斷依據。

(1)泌尿系結石:臨床上最為常見,本組全部檢出,診斷符合率幾乎100%,其臨床典型癥狀為腎絞痛并尿中檢出紅細胞,B超檢查可顯示直接征象如腎集合系查出一個或多個特殊結石影(強回聲團)、結石大小、結石部位及數目或間接征象如腎盂及輸尿管各段梗阻部位、梗阻程度、患者腎結構改變或腎積水情況。

(2) 膽系疾?。耗懙澜Y石、膽道蛔蟲癥、膽囊炎是引起腹痛的主要原因,超聲檢查可顯示膽囊增大,壁厚呈雙邊,膽道內見強回聲團,大部分有明顯聲影。結石的部位、大小、數目及梗阻引起的肝內外膽管擴張程度,均能清晰顯示。膽道蛔蟲癥時,超聲可顯示膽道內見兩條平行光帶。

(3) 腹腔閉合性實質性臟器損傷:

脾破裂:分為:①:被膜下破裂;②脾中央破裂;③脾真性破裂;超聲檢查所見:包膜下可見半月形或似梭形無回聲區,內見細小點狀回聲。包膜連續性中斷,脾內出現局部不規則無回聲區,嚴重的破裂脾臟失去正常輪廓。脾周及腹腔內可見積液。

肝破裂分為:①包膜下血腫;②肝中央破裂;③真性破裂:超聲檢查所見:肝包膜下出現梭狀無回聲區,實質內出現不規則性回聲減弱,肝包膜回聲連續中斷,局部血腫呈無回聲并向肝實質內延伸,出現不規則斷裂帶,肝周圍腹膜間隙及腹腔內見液暗區。

腎破裂:腎包膜連續性中斷,局部腎實質內可有血腫引起的低回聲,腎周圍有范圍大小不等不規則無回聲區。

對肝、脾、腎損傷急診患者,如果超聲征象不明顯或外傷史不詳,應該囑患者動態觀察B超,以防延遲性破裂和隱匿性破裂漏診。

(4) 婦科急腹癥:

宮外孕破裂并大出血:常以腹痛、休克來急診,B超能顯示盆腔、腹腔內大量積液,宮旁及附件一側見不均質包塊,邊界欠清,形態不規則,結合有停進經史、HCG檢查陽性等,可很快作出診斷,為臨床醫生提供準確治療依據。

卵巢腫瘤蒂扭轉:聲像圖可見附件區有囊性或囊實性腫塊,囊性無回聲,內透聲欠佳,見點狀光點移動。腫塊壁較厚,部分呈雙邊,有明顯包膜,其邊界清晰,位置一般比較高,病情嚴重或時間長時,腹腔有少量積液。

急性盆腔炎:超聲表現為:子宮正?;蚵栽龃螅喞非遢^模糊,膿腫未形成時,附件一側或雙側明顯增厚,回聲減弱,膿腫形成后,包塊多不規則,呈多角形包繞子宮附件,表現為密度不均的云霧狀低回聲區,包膜厚,毛糙,可伴有子宮直腸陷窩液性暗區。

黃體破裂:在婦科急腹癥中較為常見,超聲表現為:子宮旁無明顯包塊或見邊界不清的囊實性包塊,有血塊時內部呈團塊狀高回聲,無包膜,邊界欠清,一般均可見腹腔及盆腔積液。

(5)急性胰腺炎:是常見的急腹癥之一,聲像圖表現為胰腺輕度或中度彌漫性腫大,回聲稍減弱呈低回聲,但部分胰腺可有正常聲像圖表現,因此,要結合臨床及實驗室檢查,例如胰淀粉酶檢查等。

(6)腸梗阻:聲像圖見梗阻部位近端腸管擴張明顯,內有大量腸液充盈。

總之,對于急腹癥的超聲檢查,筆者認為應該做到如下幾點:①重視患者的病史,根據病史可迅速地判斷出病灶的大致部位,例如本組有2例輕型胰腺炎,其聲像圖沒有明顯改變,僅見胰腺內有少許散在粗點狀低回聲分布,如果不結合其血清中胰淀粉酶檢查就很難作出診斷。②超聲工作者的臨床經驗,除具備本專業知識外,還應掌握相應臨床知識。③醫師要有過硬的心理素質和責任心,有些疾病不是一個部位的病變而是多系統、多臟器的損傷,工作需認真仔細、全面反復掃查,忙而不亂,以免漏診。

參考文獻

[1]曹海根,王金銳.《實用腹部超聲診斷學》,人們衛生出版社;1994.9.

篇3

【關鍵詞】 急腹癥 超聲

婦科急腹癥是超聲診斷中的常見病,本文對2007年8月~2009年10月216例婦科急腹癥患者超聲檢查進行總結分析,旨在提高超聲診斷符合率。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216例婦科急腹癥患者,年齡18~53歲,為我院住院治療患者,臨床表現為突發性腹痛,可有陰道流血或盆腔包塊,216例均經手術、病理結果證實。

1.2 方法

采用儀器為菲利普HD11,邁瑞DC-6彩色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3.5~7.5MHz,患者適度充盈膀胱,采用多切面掃查,必要時結合陰道超聲檢查,仔細觀察子宮大小及宮腔情況,雙側附件區有無異常包塊,包塊大小、形態、邊界、內部回聲特點,腹腔或盆腔有無液性暗區。并對檢查結果做詳細記錄,電腦保存資料。

2 結果

216例婦科急腹癥患者中,宮外孕148例,卵巢黃體破裂18例,盆腔炎性包塊34例,卵巢囊腫蒂扭轉例16例。術前超聲診斷與手術、病理一致者207例,診斷符合率95.8%。4例陳舊性宮外孕誤診為盆腔炎性包塊、卵巢囊腫, 3例宮外孕誤診為闌尾膿腫,2例宮內妊娠合并黃體破裂誤診為宮外孕。

3 討論

3.1婦科急腹癥的聲像圖特征

(1)宮外孕 宮內未見妊娠囊,附件區出現混合性腫塊,腫塊多與同側卵巢有錯位運動,部分可有完整妊娠囊,可見胚芽組織及胎心搏動。宮外孕流產或破裂后,腹腔內可見移動性液性暗區。

(2) 黃體囊腫破裂 聲像圖表現為附件區非均質包塊,內多有欠規則的無回聲區,囊壁內陷,不規則,彩色多普勒無血流信號,盆腔出現積液。

(3)卵巢囊腫蒂扭轉 附件區探及囊性腫塊,囊壁增厚,毛糙,囊內出血可見囊內透聲差。盆腔內可見液性暗區。

(4)盆腔炎性包塊 一側或雙側附件區探及不規則或條索狀中低回聲區,邊界模糊,或不規則混合型包塊,內呈低回聲,邊界不清,可與子宮粘連。盆腔可見液性暗區。

3.2 誤診原因分析

(1)病史不典型,本組陳舊性宮外孕4例,患者無訴停經史,因破裂時間長,腹痛不劇烈,尿HCG陰性而未進一步做血HCG檢查,3例附件區出現不規則混合型包塊,而誤診為附件炎性包塊,1例附件區為囊性腫塊而誤診為卵巢囊腫。

(2)癥狀疑似闌尾炎,本組有3例宮外孕包塊及疼痛位于右下腹,患者伴有惡心、嘔吐等消化道癥狀,而且其中2例患者有管結扎史,1例年齡偏大而未注意詢問月經史,誤診為闌尾周圍膿腫。超聲顯示子宮大小正常,包塊回聲為混合性,右下腹腔少量積液。手術結果為右側輸卵管妊娠破裂。

(3)急腹癥合并宮內早孕而誤診為宮外孕,本組2例黃體破裂合并宮內妊娠,超聲顯示盆腹腔積液,子宮內膜增厚,未見妊娠囊。尿妊娠試驗呈陽性,診為宮外孕破裂。術中見卵巢黃體破裂,術后復查血HCG仍增高,復查B超,均于宮腔內探及妊娠囊。

3.3 小結

婦科常見的急腹癥有宮外孕、急性盆腔炎、卵巢囊腫蒂扭轉、黃體破裂等。宮外孕是婦科最常見的急腹癥,危害極大,發生率為妊娠的1:50~1:300[1],早期診斷有助于避免孕囊破裂及休克的發生。其診斷依據:有停經史或陰道不規則流血,HCG陽性,附件區探及混合性腫塊。經陰道超聲掃查(TVS)可提高其診斷率,尤其在輸卵管妊娠早期,內出血量不多,TVS比腹部超聲敏感的多。卵巢囊腫蒂扭轉表現為發病急,疼痛劇烈,無停經史,附件區見囊腫聲像。當囊腫蒂完全扭轉后引起動脈血流受阻,表現為囊壁水腫增厚;不完全扭轉可出現囊腫變形壞死,繼發感染和破裂[2]。黃體破裂表現為下腹突發性疼痛,無停經史,附件區不均質包塊,腹盆腔出現積液,本組2例合并宮內妊娠,HCG陽性,而誤診為宮外孕。盆腔炎性包塊表現為附件區不規則或條索狀中低回聲區,盆腔混合性包塊,盆腔積液,結合臨床癥狀及血象,HCG陰性,可以做出診斷。

B超可直接觀察子宮大小、內部回聲、有無妊囊及附件區有無異?;芈?、盆腔有無游離液體等,對引起婦科急腹癥的病因、病變部位、病變性質等給臨床提供可靠診斷依據,具有重要診斷價值。但由于婦科急腹癥在聲像圖上有許多相似之處,須結合病史、癥狀、體征和實驗室檢查[3],以提高超聲的診斷符合率。

參 考 文 獻

[1]嚴英榴等.產前超聲診斷學.1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82.

篇4

輸卵管妊娠屬于異位妊娠之一,又稱宮外孕,隨著宮外孕發病率的增高,給予臨床提供宮外孕的診斷依據就顯得尤為重要,以往在臨床癥狀不典型,尚未發生輸卵管破裂時,超聲很難為臨床做出早期診斷。隨著B超診斷技術的提高、β-HCG的定量測定及陰道超聲的使用,使未破裂輸卵管妊娠的早期診斷成為可能,在輸卵管未破裂時,超聲檢出宮外孕包塊使其成為可能。選取2007年1月~2009年12月,我們利用陰道超聲技術診斷輸卵管妊娠27例,通過經陰道超聲對38例宮外孕檢出的聲像圖進行分析,以便為臨床可能在盡早期提供有價值的診斷信息。

1 臨床資料

一般資料 本組38例,年齡22~40歲,平均31歲。初潮年齡11~17歲,月經周期28~35天,停經史6周內。其中慢性盆腔炎16例(59%),宮內放置節育器8例(30%),輸卵管手術后3例(11%)。易感因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輸卵管功能影響。

2 超聲診斷

首先采用二維超聲檢查,明確宮內有無妊囊,雙側附件區有無包塊,盆腔有無積液,然后經陰道檢查,發現宮外孕包塊后,測量包塊大小,行彩色多譜勒超聲及能量圖檢查,觀察包塊內回聲及彩色、能量分布情況,并選取血流信號明顯處測量血流速度及血流阻力指數。

二維超聲所見:一側輸卵管包塊,最小12mm×7mm,最大36mm×20mm,其中兩例為間質區,大部分團塊內見厚壁欠規整無回聲,最小范圍1.3×3mm,最大5×12mm,囊內見卵黃囊8例,見胚芽者4例,均未見原始胎心搏動,CDFI:妊囊周邊見環形血流3例,見半環狀血流15例,其余點線狀血流,頻譜測量動脈血流速峰值3-18cm/s,少部分舒張期無血流信號,呈單峰波,偶見怪異頻譜為雙向血流。RI:0.4-0.9。僅6例有少量盆腔積液。本組經保守治療無效,妊囊進行性增大,盆腔積液出現或原積液量突增,后經手術證實10例。28例隨診2-4次,包塊及其內妊囊縮小,周邊血流信號逐漸明顯減少,保守治療成功。本組中有3例一次檢查未發現包塊,3-5天后二次檢查發現包塊,有6例為第二次宮外孕。最早明確診斷為宮外孕包塊者為閉經30天左右。

宮外孕是由于孕卵種植于子宮以外的部位。以往因宮外孕發現不及時造成母體死亡率高達10%,故早期診斷異位妊娠相當重要。

宮外孕多發生于宮內節育器放置后、輸卵管炎和子宮內膜異位癥等,妊囊多著床于輸卵管內并發育生長。經陰道超聲檢查關鍵在于明確宮內有否妊娠囊,并要與假妊娠囊鑒別。宮外包塊要與正常卵巢鑒別,尤其是同側卵巢內的黃體血腫鑒別,對閉經時間30-40天之間的宮外孕者有時首次經陰道檢查也很難發現明顯包塊,僅輸卵管局部略增厚,很難明確包塊存在,應隨診避免漏診宮外孕。有學者認為包塊內環繞的半環狀血流對確認宮外孕有意義,而包塊內環繞的環形血流不易與黃體囊腫區別。妊囊內如有卵黃囊、胚芽,可明確宮外孕,如果后兩者不存在,此時需結合臨床,即便尿妊娠陽性,超聲僅能提示宮外包塊存在。由于病人就診時間早,盡早選擇經陰道超聲,在妊囊內未出現卵黃囊和胚芽時就檢出宮外包塊,非手術保守治療的成功得益與此。本組保守失敗者均為妊囊內見到胚芽且見到胎心者,故胎芽內存在胎心者應及時采取手術治療。

經陰道超聲檢查因探頭頻率高,探頭在陰道內緊貼宮頸與陰道穹窿,盆腔臟器位于聲場近區,使盆腔器官聲像圖更清晰。對觀察子宮內蛻膜結構及異位妊娠囊有較強的識別能力,未破裂型包塊內孕囊,卵黃囊回聲、胚芽及原始心管搏動顯示直觀,為早期診斷提供了有力佐證。且不受患者體胖、腸管氣本及膀胱充盈等因素影響。發現孕囊也早于腹部超聲1周左右,較腹部超聲易于發現異位妊娠小包塊回聲,經陰道超聲的應用,使異位妊娠的診斷率大大提高。

經陰道超聲檢查可發現較小的未破裂的輸卵管妊娠包塊,我們發現最小包塊僅1cm左右,包塊內有僅直徑1-4mm妊囊樣無回聲。本組絕大多數包塊內未發現卵黃囊、胎芽及胎心,但結合臨床不影響診斷,如包塊妊囊周邊有血流分布則對宮外孕早期診斷有更大價值。多數學者認為半環狀血流對宮外孕診斷有較高的特異性,本組符合。包塊內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數差異大,無明顯特異性。對有停經史伴有陰道點滴出血,尿HCG陽性,經腹未能發現妊娠囊而懷疑異位妊娠者應采用經陰道超聲檢查??傊涥幍莱晫m外包塊的檢出對臨床醫生的早期診斷和及早治療有著重要意義并可減少外科手術干預。

超聲對異位妊娠的定位診斷較準確,為臨床的診治提供了可靠依據。但對于未破裂型的診斷能有一定的難度,有漏診誤診發生,超聲造影檢查可能為異位妊娠的早期診斷提供更多的信息。TVS是診斷早期輸卵管妊娠的最佳方法之一,熟練掌握異位妊娠超聲體征,完善TVS檢查方法,可提高早期診斷的敏感性。結合病史及動態觀察血β-HCG值,有助于及時和準確地早期診斷和鑒別診斷。對未破裂輸卵管妊娠在超聲監測下行藥物流產保守治療,既可避免手術痛苦,又可為有生育要求的患者保留輸卵管。

參 考 文 獻

[1] 汪龍霞.婦科與產科超聲診斷學[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3.12~13.

[2] 周永昌,郭萬學.超聲醫學[M].第4版.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2.1264~1267.

篇5

宮外孕是婦科常見急腹癥之一,其中輸卵管妊娠占95%[1]。近年來由于超聲顯像在婦科的應用,為臨床早期診斷宮外孕及治療的選擇和療效的觀察提供了新途徑。我們自2010年3月~2013年2月應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波診斷宮外孕 36例,并經手術證實。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本組36例宮外孕均系住院患者,年齡20~40歲,其中25~40歲為多見,占76.4%。

1.2 方法:儀器系用Vivid7型顯像儀,探頭頻率為3.5MHz,采用充盈膀胱法。在下腹部做縱切、橫切、斜切掃查并仔細觀察子宮大小,宮內有無妊娠囊,宮旁附件和子宮直腸陷凹處有無包塊,包塊的性質與子宮的關系。

2 結果

宮外孕36例均經手術證實。其中輸卵管妊娠34例,以流產型多見占50%,其次為破裂型占29.1%,胎塊型和陳舊型少見。B超確診率92.3%。誤診率7.7%(2例),其中1例為黃體破裂,1例為亞急性盆腔炎。聲像圖上均在輸卵管處見一混合性光團,與病理符合率占87.5%。

3 討論

3.1 各型宮外孕的超聲圖像表現[2](1)胎塊型:由于孕卵著床于輸卵管,胚體死亡,孕卵與血塊形成塊狀物,故聲像圖表現為子宮旁或宮底處出現無回聲暗區。其中可見羊膜囊及胎體組織光點回聲,無原始心管搏動。(2)流產型:由于孕卵部分或全部剝離,孕卵和血液從輸卵管傘端流出,子宮直腸陷凹處有血液積聚,聲像圖為:子宮旁及子宮底可見混合性光團回聲,其中以液性暗區為主。羊膜囊顯示不清,后穹窿液性暗區明顯,或僅出現后穹窿液性暗區(本文有2例)。(3)破裂型:由于輸卵管破裂,胚體從裂口處流出,伴有大量內出血(由于輸卵管漿膜層血管較粘膜層粗大,故出血較流產型多)。聲像圖見:盆腔內可見有混合性光團伴盆、腹腔游離液性暗區,胎囊顯示不清。(4)陳舊型:由于胎體死亡機化與周圍組織粘連,形成包塊,聲像圖為盆腔內形不整,無包膜,邊緣模糊,內部回聲增強之混合性光團,其間可見小的液性暗區。

上述聲像圖表現:(1)由于受內分泌影響子宮正?;虬榇笥谡?,內部光點回聲稍增多,但均未見妊娠囊回聲。(2)34例中有29例位于子宮旁或盆腔內,可見混合性光團并伴有子宮直腸陷凹處液性暗區,占79.2%,有5例于子宮直腸凹外呈單純性無回聲暗區型(胚體未完全流出占20.9%)。(3)由于流產型和破裂型多見,故聲像圖上胎囊及原始心管搏動顯現率極低,本文中僅2例見妊娠囊占8.3%,無1例見原始心管搏動。(4)多于子宮直腸凹處見積液,本文32例中占91.7%。

3.2 超聲應用在宮外孕診斷中的價值:以往宮外孕的診斷主要是依據閉經史,陰道不規則流血,尿妊娠試驗,HCG 測定以及后穹窿穿刺,但尿妊娠試驗由于存在假陽性及假陰性問題,后穹窿穿刺又由于內出血量少或位置高出現假陰性。而超聲能直接顯示子宮及附件區,由于操作簡便,迅速而又無痛苦,且診斷率高,故常為首選方法。

3.3 鑒別診斷:超聲顯像對宮外孕的診斷雖然診斷率很高,但在一些不典型病例診斷中仍存在很大困難。因為在宮外孕聲像圖表現多為混合性光團,然而盆腔出現混合性光團可見很多疾病[3]。如:炎性包塊、黃體囊腫破裂出血、卵巢腫瘤,因此必要對上述疾病做如下鑒別。本組有2例誤診,1例黃體囊腫破裂,于盆腔內可見液性暗區,由于沒有考慮到無閉經史故誤診。黃體囊腫破裂多發生在月經周期10~18天,故可鑒別。1例亞急性盆腔炎,由于卵巢粘連于積水輸卵管處,聲像圖出現酷似羊膜囊回聲,故該診斷應結合其他表現可鑒別。

3.4 關于診斷標準問題:(1)若患者有閉經史,尿妊娠試驗陽性,有腹痛史,聲像圖于子宮旁附件后見混合性光團,尤其在子宮直腸窩處見有液性暗區,應高度懷疑宮外孕的可能。(2)由于宮外孕常發生于不孕、有宮外孕史、慢性盆腔炎的患者,如有閉經史伴不規則陰道流血,聲像圖上盆腔內見可混合性包塊,要特別注意有無宮外孕的可能[4]。(3)少數宮外孕的患者可無閉經史,這是由于輸卵管妊娠絨毛組織所產生的絨毛膜促性腺激素,不足以維持子宮內膜出血,可被患者認為月經來潮,故在宮外孕診斷中應考慮此因素。(4)近來Kada等提出結合血HCG水平與超聲顯像無宮內妊娠囊,做為早期診斷輸卵管妊娠的方法。有研究認為如將β-HCG放免試驗結合超聲顯像檢查可提高診斷準確率,但由于放免試驗受條件限制,在基層單位應用較少。

綜上所述,宮外孕聲像圖表現根據病理結果而分型,這樣對宮外孕的治療,提供了可靠的依據。如聲像圖表現再能結合臨床和其他檢查,則可提供宮外孕診斷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 吳仲瑜.實用婦產科超聲診斷學[M].天津:科技翻譯出版社,1995.

[2] 周永昌,郭萬年.超聲醫學[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第四版

篇6

【關鍵詞】彩色超聲;卵巢囊性畸胎瘤

752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6-3598-01

卵巢囊性畸胎瘤發生于生殖細胞,可發生于任何年齡,以20-40歲多見,可為單側或雙側。囊性畸胎瘤一般無癥狀,如并發蒂扭轉、破裂或感染時,則會出現急腹癥的臨床表現。本文回顧性分析我院68例超聲診斷為卵巢畸胎瘤的聲像圖,現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1年3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診治的68例卵巢囊性畸胎瘤患者,年齡19-57歲,平均年齡38歲。未婚9例,已婚59例。

1.2儀器與方法使用Philps iu22、Aloka1 α10及GE Logiq 7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3-5MHz。常規經腹部掃查,要求患者適當充盈膀胱,探頭置于下腹部恥骨聯合上方,作縱、橫、斜等多方位多切面掃查,發現腫物后確定其位置,并記錄其大小、形態、邊界及內部回聲特點,并用彩色多普勒觀測腫物內部血流情況。術后隨訪病理結果。

2結果

2.1經彩超診斷的68例卵巢囊性畸胎瘤中,經手術后病理證實的囊性畸胎瘤為63例,另漿膜下肌瘤脂肪變性1例,卵巢巧克力囊腫3例,黃體血腫1例。超聲診斷符合率92.6%(63/68),誤診率7.4%(5/68)。

2.2卵巢囊性畸胎瘤因其構成組織成分不同,聲像圖表現各不相同,根據內部回聲大致分為:①類囊腫型:腫物多呈圓形、類圓形,邊界清晰,有完整的包膜,內為液性回聲暗區,其內可見較粗大斑點狀回聲,部分可見分隔條帶。彩色多普勒檢查:瘤體內未探及明顯血流信號。術后肉眼觀:瘤體內有脂質樣物,部分可見稀疏毛發。②類實質性,少見。瘤體邊界清晰,內充滿高回聲,其分布欠均勻,彩色多普勒檢查:瘤體內未探及明顯血流信號。術后肉眼觀:瘤體內見油脂類樣物。③囊實混合型:較多見。瘤體邊界清晰,根據其內部回聲特征,其特異性征象有以下幾類:面團征、壁立結節征、雜亂結構征、脂液分層征、瀑布征或垂柳征等。彩色多普勒檢查:瘤體內可見少許血流信號或無血流信號。術后肉眼觀:瘤體內可含有牙齒、骨組織、皮膚組織及油脂樣物等。

3討論

卵巢囊性畸胎瘤又稱皮樣囊腫,是最常見的卵巢腫瘤之一,占所有卵巢畸胎瘤的95%以上。腫瘤內容物由二個或三個胚層的多種成熟組織形成,主要含外胚層組織,包括皮膚、皮脂腺、毛發、部分含牙齒及神經組織,此外可見中胚層組織,如脂肪、軟骨等,內胚層組織少見。因此,在超聲聲像圖上具有較典型的特征,超聲不難作出診斷,診斷的符合率國內外文獻報道為80%-90%,本組超聲診斷符合率為92.6%(63/68)。

本文中有5例誤診。其中1例為漿膜下肌瘤脂肪變性,瘤體邊界清楚,內呈回聲均勻的高回聲,故而誤診為充滿脂肪的畸胎瘤;3例為卵巢巧克力囊腫,巧克力囊腫因其月經周期、病程長短不同,內部回聲也呈多樣性,此3例病例內呈云霧狀、星點狀,且患者無明顯臨床癥狀,故而誤診為畸胎瘤;1例黃體血腫,黃體血腫囊壁厚,內壁粗糙,囊內回聲雜亂不均質,當時患者下腹痛,而誤診為畸胎瘤扭轉??傊?,囊性畸胎瘤雖具有多種成分的特征性顯像使超聲診斷準確率達90%以上,為防誤診,首先讓患者于經前、經后動態觀察,并應結合婦科檢查,了解腫物位置與子宮的關系、活動度等,必要時加做陰道超聲或直腸超聲及實驗室檢查。其次應用彩色多普勒檢查,囊性畸胎瘤多無明顯血流信號,若探測到畸胎瘤內出現血流信號時,尤其記錄到低阻力血流頻譜時,不能除外囊性畸胎瘤惡變或未成熟畸胎瘤。再次,囊性畸胎瘤內所含成分復雜,有些成分有惡變的可能,因此大于5cm的需手術切除。囊性畸胎瘤預后良好,但術后可復發,應注意超聲隨訪觀察。

參考文獻

[1]謝紅寧.婦產科超聲診斷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269-271.

[2]王純正,徐智章,主編.超聲診斷學[M].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 403.

[3]周永昌,郭萬學,主編.超聲醫學[M].第3版.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9:1128-1129.

[4]謝紅寧.婦產科超聲診斷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269-271.

篇7

【關鍵詞】超聲波檢測;宮內節育器;三查;生殖健康普查

【中圖分類號】R187+.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4949(2013)09-137-02

B型超聲波檢測是應用超聲波對實體軟組織器官進行實時動態掃描的影像學檢測技術,其在婦產科學臨床應用特點在于能較為清楚顯示子宮、附件、盆腔等臟器組織以及子宮內容物。因此在計劃生育領域中,應用B超來對育齡婦女進行“三查”(查環、查孕、查?。┑姆秶械膽脙r值。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取在2012年3月556例接受B型超聲波檢查的育齡婦女,進行回顧性研究,均越來越廣泛[1]。我院是基層衛生院,擔負常熟市梅李轄區內的婦幼保健工作,通過對育齡婦女環情、孕情以及病情的普查,旨在探討B超在計劃生育“三查”為我院所屬轄區內,年齡21歲~49歲,平均年齡(35±14)歲。

1.2 判斷標準: 判斷標準共有四種,分別是:①正常:IUD位于近子宮底部的宮腔內,其上緣距宮底表面漿膜層之間的距離17―20mm;②下移:IUD下緣到宮頸內口距離小于10mm或IUD上緣距宮底表面漿膜層距離大于20mm;③嵌頓:IUD脫離宮腔中心部位,偏離入肌層或接近于漿膜層,IUD上緣與宮底表面漿膜層之間的距離不足10mm或IUD的某一部分凸向子宮壁、IUD強回聲平面與宮腔平面不平行、IUD至子宮前后壁漿膜層的距離不對稱;④帶器妊娠:宮內可見妊娠囊以及IUD的強回聲[1]。

1.3檢查儀器及方法: 選用的儀器為便攜式超聲診斷儀CTS--3300,探頭頻率3.5MHz。受檢者于檢查前膀胱常規充盈,取仰臥位,由專職的醫生進行B超操作,于恥骨聯合上方,縱、橫、斜切掃查,觀察子宮.附件及宮內節育器(IUD)的聲像圖,對有癥狀的婦女著重檢查。觀察并記錄子宮形態、大小、位置、是否妊娠、雙側附件有無包塊及囊腫、是否有IUD及其部位、是否有帶器妊娠等。

2 結果

2.1避孕措施結構: 所有受試者的避孕措施結構依次為:無避孕措施占17.6%(98/556)、使用避孕藥具占21.9%(122/556)、放置IUD占56.3%(313/556)、已批準懷孕占3.8%(21/556)、其它占0.4%(2/556)。

2.2 B超檢測: B超檢測結果,發現IUD脫落占3.5%(11/313)、IUD嵌頓占1.3%(4/313)、IUD低置占2.6%(8/313)、IUD下移占3.8%(12/313)、因癥需換IUD占4.8%(15/313)、計劃外懷孕占0.2%(1/556)、子宮肌瘤占3.4%(19/556)、卵巢囊腫占3.1%(17/556)、盆腔積液占2.2%(12/556)。

3 討論

育齡婦女的生殖健康普查工作已成為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的一項重要內容,在對育齡婦女環情、孕情,病情的普查(簡稱為“三查”)中發現,婦科疾病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并且出現年輕化的趨勢[2]。但是因為一系列的因素,部分育齡婦女,尤其是基層婦女,沒有接受普查,因而沒有及時發現病情,導致發現病情時即已較為嚴重[3]。宮內節育器(IUD)是目前我國育齡婦女的主要避孕措施,據統計我國IUD的使用率占世界節育器避孕總人數的80%,然而目前IUD在宮腔內的有效存放率仍然不理想,因此及早發現問題,能有效地提高IUD的安全有效性[1]。

目前認為B型超聲診斷具有無創傷、無痛、診斷正確、可重復性強、使用便捷、價格低廉等特點,因而為廣大的臨床醫生及患者所認可。B型超聲診斷應用于婦科疾病普查,能起到了對婦科常見疾病早發現、早診斷的重要作用,例如:生殖系統腫瘤、腹腔及盆腔腫物、計劃生育術后并發癥等[4]。因此目前已把B超作為育齡婦女“三查”中最準確、首選的檢查手段。因此本研究以此為出發點,分析應用超聲波檢測在育齡婦女“三查”中的臨床價值。

結果顯示,應用B型超聲診斷能較好的判斷出受檢者的IUD的放置位置,能了解是否需要更換IUD,同時B型超聲診斷能較為準確的檢出計劃外懷孕、子宮肌瘤、卵巢囊腫以及盆腔積液。因此B型超聲診斷在計劃生育普查及婦女生殖健康普查中有很高的應用價值,能極大的提升廣大育齡婦女生殖健康保健的意識。

參考文獻

[1] 毓星,吳乃森.計劃生育超聲診斷學[M].第2版.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6:39-59.

[2] 鐘惠琴,陸海娟,伍小輝,等.超聲波檢測在婦科計劃生育手術中的應用價值[J].浙江臨床醫學雜志,2009,11(3):274-275.

篇8

關鍵詞:子宮內膜增生過長;超聲檢查

    近年來超聲檢查婦科疾病日趨普及,婦科疾病患者日益趨多,子宮內膜增生過長是婦科常見的疾病之一。回顧總結2008年1月~2011年11月對臨床診刮后病理診斷子宮內膜增生過長28例患者的超聲診斷,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2008年1月~2011年11月我院門診及住院患者,絕經前婦女26例,絕經期婦女2例,年齡29~61歲,平均46歲。27例有生育史,1例未孕。陰道不規則流血病史2個月~4年,臨床治療效果不佳。

1.2  儀器與方法:用GE Logiq P6、400型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腹部探頭:凸型3~5 MHz,陰道探頭5~7 MHz。腹部超聲檢查:患者適度充盈膀胱,取平臥位,經下腹部作多角度掃查。陰道超聲檢查:患者排尿后取膀胱截石位或用枕頭墊高臀部有助顯示盆腔前方結構。用放入耦合劑后,套入陰道探頭,緩慢放入陰道內多角度掃查。重點觀察子宮內膜厚度、形態、回聲,病灶大小、部位及與肌層關系。以彩色多普勒血流(CDFI)顯示血流分布特點,重點觀察子宮螺旋動脈并測量阻力指數(RI)。

1.3  子宮內膜增厚標準:子宮出血停止3 d內,超聲檢查,絕經前婦女內膜厚度超過12 mm,絕經期婦女內膜厚度超過5 mm[1]。

2 結果

28例子宮內膜增生過長患者,絕經前婦女26例內膜厚度12~20 mm,絕經期婦女2例內膜厚度超過5~9 mm。25例子宮增大(多表現為宮體前后徑增大),3例子宮大小正常。26例正常宮腔內膜線消失,2例內膜線不清晰。子宮內膜回聲:23例內膜回聲增強、增粗,欠均勻;3例內膜回聲減弱、增粗,可見篩孔樣低回聲,2例發現內膜息肉,大小7~13 mm。28例子宮肌層與內膜基底層分界較清晰,其中5例可見低回聲暈。1例患者宮腔內可見少許液性回聲。CDFI:子宮內膜增生過長較正常子宮子宮內膜基底部血流豐富,RI升高。28例患者均臨床病理證實。

3 討論

子宮內膜分為致密層、海綿層和基底層3層。內膜表面2/3為致密層和海綿層統稱功能層,受卵巢性激素影響發生周期變化而脫落?;讓訛榭拷訉m肌層的1/3內膜,不受卵巢性激素影響,不發生周期變化。較長期地持續性受雌激素作用,無孕激素對抗,缺少周期性分泌期的轉化,長期處于增生的狀態可致使子宮內膜增厚。1988年國際婦產科病理協會將子宮內膜增生過長分三類:①簡單型增生過長(囊腺型增生過長);②復雜性增生過長(腺瘤型增生過長);③不典型增生過長。不規則陰道流血是內膜增生過長的主要癥狀,月經失調是本病的主要癥狀,常表現為陰道不規則出血,月經稀發,閉經或閉經一段后出血不止。生殖期無排卵功血患者除陰道流血以外,不孕亦為其突出癥狀。

本組28例子宮內膜增生過長患者子宮大小變化表現不突出,子宮內膜均出現不同程度增厚(絕經前婦女內膜厚度超過12 mm,絕經期婦女內膜厚度超過5 mm),回聲改變。子宮內膜線顯示不清晰。子宮肌層與內膜基底層分界較清晰,少數可見低回聲暈。子宮內膜增生過長較正常子宮子宮內膜基底部血流豐富,螺旋動脈RI、PI、S/D值的持續增高是子宮內膜增生過長的血流動力學特點[2]。超聲診斷須與滋養細胞疾病、子宮內膜癌、不全流產等疾病相鑒別。滋養細胞疾病內膜與肌層無明顯分界,肌層血流也較豐富,超聲診斷的特異性不大,須結合血或尿HCG試驗鑒別診斷。子宮內膜癌多見絕經期婦女,內膜與肌層無明顯界限,受累區血流非常豐富,RI明顯降低,而內膜增生過長內膜與肌層分界明顯,內膜血流不如子宮內膜癌豐富,肌層血流與正常子宮相似,RI升高。不全流產子宮內膜亦顯示不清晰,宮腔可見不均勻減弱或增強回聲,臨床可有先兆流產癥狀,可結合HCG試驗鑒別診斷。生理性子宮內膜增厚,隨月經周期,內膜厚度可變化,分泌期較增殖期增厚,內膜回聲較均勻,子宮內膜線顯示較清晰。

近年隨著超聲發展,作超聲檢查可清楚觀察子宮內膜厚度、回聲,血流分配,血流的PI、RI、S/D及宮腔其他變化。超聲診斷對診斷子宮內膜增生過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

4 參考文獻

篇9

【關健詞】超聲 產科 應用 檢查方法

中圖分類號:R445.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515(2012)1-332-02

產科是醫學科學的組成部分,是一門生命科學,它關系到婦女妊娠分娩、產褥全過程,并對該過程中所發生的一切生理、心理、病理改變進行診斷、處理的醫學科學。產科關系到每個新生命的健康與未來。如何有效的監測胎兒發育,提高出生人口的素質,超聲檢查是非常重要的。超聲檢查無損傷、無痛苦,是一種關鍵、重要的影像檢查。超聲能直觀胎兒動態,能監測胎兒在母體內的發育全過程。它具有準確及時、操作簡單等特點,是產科工作中一項不可缺少的檢查手段及不可缺少的診斷方法。下面將我們在產科工作中如何應用超聲檢查、診斷方法介紹如下,供同道們參考。

1 主要檢查目的 ①確定有無早孕。②檢查有無異常妊娠。③了解胎兒在母體內的活動情況。④診斷檢查有無多胎,特別是單孕囊多胎的診斷。⑤檢查胎位是否正常。⑥對前置胎盤、胎盤早剝、胎盤老化的診斷。⑦判斷胎兒的孕齡。⑧了解胎兒在宮內的發育情況。⑨檢查羊水的數量。⑩胎盤確定,引導羊膜腔穿刺及抽取絨毛。

2 檢查方法及步驟

2.1 早孕檢查 檢查前需適當充盈膀胱。在下腹部做子宮的縱橫掃查,在宮腔內查找孕囊。觀察孕囊的大小、著床的部位、是否飽滿、孕囊內有無胚胎、心管搏動、卵黃囊等。并注意觀察子宮肌層、雙側附件,有無子宮肌瘤、妊娠黃體等情況。

2.2 胎兒檢查 首先要找到胎頭,作縱橫切面的連續掃查,觀察其顱內及額面結構,并準確測量雙頂徑等數值。(1)以胎頭為支點,找到胎兒脊柱并由頭側追蹤查到尾側,觀察其連續性和完整性,有無脊柱裂及先天缺如等,避免漏診骶尾部的腫瘤。在追蹤掃查的同時,應左右側動探頭,觀察胎兒內臟情況。(2)胎兒胸部情況:觀察心胸比例、心臟結構有無異常、胸腔內有無其它異?;芈暎跫∈欠裾?。(3)檢查胎兒腹部:觀察腹壁是否完整,觀察肝臟、腎臟、胃、腸管、膀胱等是否正常。(4)了解四肢有無畸形或缺如。(5)確定胎盤位置,并觀察其內部結構,注意觀察有無付胎盤及胎盤下緣距內口的距離。有的前置胎盤位置偏下又不能診斷為低置胎盤,但如做剖宮產就有可能切到胎盤,這時應注明胎盤下緣距恥骨聯合上緣的距離,以科醫生作子宮切口部位的選擇。(6)檢測羊水的深度,并觀察其性狀。(7)測量臍帶的直徑,注意是否為兩條動脈,一條靜脈。(8)要對整個妊娠子宮作“編織”式掃查,注意肌壁的厚薄。有無合并子宮肌瘤,有無帶器妊娠的節育器,如有要注明部位。(9)最后要掃查腹腔、盆腔,注意有無異常光團回聲。

3 討論 產科超聲檢查應用較廣,是研究較深的領域。由于超聲檢查具有安全無傷損,檢查操作簡單方便,目前已成為產科首選的檢查手段,是產科必須的一種診斷方法。

正常妊娠的子宮既有異于未孕子宮,也不同于異常妊娠.只有掌握了正常,才能發現異常,它是產科超聲診斷的基礎。

子宮從妊娠12周后從盆腔上升到腹部,其表面僅腹壁覆蓋,妊娠子宮內羊水、胎盤、胎兒間都具有聲學界面,超聲可清晰顯示胎兒解剖結構、羊水、胎盤、臍帶等。同時超聲實時顯像能顯示出胎兒的生理活動,如胎心、胎動、吞咽、呼吸運動、排尿等,是產前胎兒宮內監護的簡易可靠的手段。超聲引導下羊膜穿刺、臍帶穿刺、肝靜脈穿刺、活檢等是胎兒宮內診斷和治療的一種新辦法。

總而言之,產科的檢查方法離不開超聲,產科的診斷結果更離不開超聲,超聲在產科工作中的作用非常之大。

參考文獻

[1]王純正主編.超聲診斷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415-426.

篇10

【關鍵詞】 子宮內膜息肉樣改變;宮腔鏡;病理檢查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232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6-3054-01

子宮內膜異?;芈暿菋D科超聲檢查常見的子宮內膜疾病改變,可引起子宮異常血,多見于育齡期及老年女性。宮腔鏡檢查具有創傷小、手術時間短、術后恢復快等優點,倍受婦科醫師及患者的青睞,宮腔鏡檢查宮腔病變時,一些疾病在宮腔鏡下呈現散在或廣泛的息肉樣突起,而針對性診刮后病理檢查的結果提示疾病多元化。本文對深圳市寶安區婦幼保健院收治的121例宮腔鏡下表現為子宮內膜息肉樣改變的病理結果進行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收集深圳市寶安區婦幼保健醫院2009年8月至2012年12月宮腔鏡下表現為子宮內膜息肉樣改變的患者進行針對性診刮,送檢標本121例,常規作病理檢查與診斷,患者的年齡在23-45歲,臨床癥狀多為經期延長,個別患者無臨床癥狀。

1.2 診斷方法 宮腔鏡手術器械為德國STORZ操作系統,膨宮液為5%葡萄糖液,膨宮壓力100mmHg,膨宮流速200-300ml/min。宮腔鏡下診斷依據以《婦科內鏡學》為標準[1],病理診斷依據《婦產科病理診斷學》[2]。

1.3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3.0 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以構成比表示。

2 結 果

宮腔鏡檢查診刮標本121例,其中病理診斷子宮內膜息肉96例(79.3%)、子宮內膜增殖期改變10例(8.3%)、子宮腺肌癥5例(4.1%)、子宮內膜增生過長10例(8.3%)。

3 討 論

子宮內膜息肉樣改變指的是在宮腔鏡下表現為子宮內膜異常突起,形似指狀或丘狀突起,可見于子宮內膜息肉、子宮內膜增生過長、子宮腺肌瘤和正常的子宮內膜。子宮內膜息肉指子宮內膜基底層的局限性增生,逐漸長到子宮內膜表面而突向宮腔,顯微鏡下見腺體和纖維性間質以及迂曲的厚壁血管構成,構成比占79.3%??梢园l生于任何年齡的婦女,發病機制不甚明確,有學者[3]認為內分泌紊亂有關。摘除息肉以診刮為主,宮腔鏡可提高病變的準確定位。息肉樣改變的子宮腺肌瘤臨床上少見[4],占4.1%,具有雌激素依賴性[5],是一種進展性病變,鏡下見呈子宮內膜異位癥改變,子宮不典型肉狀腺肌瘤為低度惡性或具有惡性潛能,術后需要隨訪。子宮內膜增生過長占8.3%,臨床多見于中老年女性,以月經異常為主要臨床癥狀,診斷依靠刮宮+病理檢查,而宮腔鏡下診刮有助于局部小的異常病變的發現,藥物治療是治療子宮內膜增生過長的主要方法,口服孕激素劑量大,副作用明顯,且停藥后復發率高[6]。研究[7]發現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系統對于治療子宮內膜增生過長的患者,是一種長效、簡便、安全的治療方法。增殖期或分泌期子宮內膜對性激素反映不同,在子宮內膜局部形成異常突起,形似息肉,占8.3%,病理檢查提示正常子宮內膜,無需進一步處理。本研究未發現子宮內膜癌的病變,可能由于病例數少、就診時間早。而宮腔鏡檢查是否引起子宮內膜癌腹腔轉移仍有爭議,國外學者[8]研究表明是否行宮腔鏡檢查,不增加子宮內膜癌Ⅲ期的發生率和死亡率。因此,宮腔鏡下診刮術應被視為一個安全的診斷工具。

盡管正常子宮內膜在不同月經周期可表現為局部增厚,但對于超聲提示宮腔內異?;芈暤牟∽內杂斜匾M行宮腔鏡檢查,其有利于明確宮腔內病變的部位、大小、數目,同時,進行針對性診刮+病理檢查,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

參考文獻

[1] 夏恩蘭,主編.婦科內鏡學[M].1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139-140.

[2] 陳樂真.婦產科病理診斷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2:178-179.

[3] Dreisler E,Sorensen SS,Lose G.Endometrial polyps and associated factors in Danish women aged 36-74 years[J].Am J Obstet Gynecol,2009,200(2):147 e1-6.

[4] 曾莉,黃薇,楊開選等.子宮息肉狀腺肌瘤1例[J].實用婦產科雜志,2008,24(5):318.

[5] Baskin GB,Smith SM,Marx PA.Endometrial hyperplasia,polyps,and ade-nomyosis associated with unopposed estrogen in rhesus monkeys(Macacamulatta)[J].Veter Path,2002,39(5):572-575.

[6] 曹澤毅.中華婦產科學[M].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9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