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污染的治理范文
時間:2023-12-13 17:09:1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空氣污染的治理,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室內空氣; 檢測
中圖分類號:V448.25+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近年來,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大量新型建筑和裝修材料進入家庭, 加之現代建筑物的密閉性, 使得室內空氣污染問題日益突出,據國際有關組織調查統計,世界上30%的建筑物中都存在著有害于健康的室內空氣,這些有害氣體已經引起全球性的人口發病率和死亡的增加,室內環境污染也已經被列入對公眾健康危害最大的五種環境因素之一,所以對于室內空氣檢測工作很重要,作者結合自己工作中的經驗,對以下幾個方面作簡略的探討。
一、室內空氣污染情況分析
人們一直認為空氣污染嚴重的是室外,而事實上,辦公室、居室、飯店、影劇院、歌舞廳等建筑物的室內環境對人們健康的影響卻遠比室外要大得多,從現實情況看,室內空氣質量遠劣于室外大氣環境,而造成室內空氣的污染主要來源于以下5個方面:一是人體呼吸、煙氣;二是裝修材料、日常用品;三是微生物、病毒、細菌;四是廚房油煙;五是空調綜合癥。這些污染物隨著呼吸進入人體內部,長期積累,嚴重危害著人們的身體健康。對于人體呼吸、煙氣方面,研究結果表明,人體在新陳代謝過程中,會產生約500多種化學物質,經呼吸道排出的有149種,人體呼吸散發出的病原菌及多種氣味,其中混有多種有毒成分,決不可忽視,而人體通過皮膚汗腺排出的體內廢物多達171種,例如尿素、氨等,此外,人體皮膚脫落的細胞,大約占到空氣塵埃的90%,若濃度過高,將形成室內生物污染,影響人體健康,甚至誘發多種疾病,吸煙也是室內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煙霧成分很復雜,有固相和氣相之分,經國際癌癥研究所專家小組鑒定,并通過動物致癌實驗證明,煙草煙氣中的“致癌物”多達40多種,所以吸煙可明顯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病機率,是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對于裝修材料、日常用品方面,室內裝修使用各種涂料、油漆、墻布、膠粘劑、人造板材、大理石地板以及新購買的家具等,都會散發出酚、甲醛、石棉粉塵、放射性物質等,它們可導致人們頭疼、失眠、皮炎和過敏等反應,使人體免疫功能下降,因而國際癌癥研究所將其列為可疑致癌物質;對于微生物、病毒、細菌方面,微生物及微塵多存在于溫暖潮濕及不干凈的環境中,隨灰塵顆粒一起在空氣中飄散,成為過敏源及疾病傳播的途徑;對于廚房油煙方面,據研究表明,城市女性中肺癌患者增多,經醫院診斷大部分患者為腺癌,它是一種與吸煙極少有聯系的肺癌病例,經過進一步的調研發現,致癌途徑與廚房油煙導致突變性和高溫食用油氧化分解的致變物有關,廚房內的另一主要污染源為燃料的燃燒,在通風差的情況下,燃具產生的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的濃度遠遠超過空氣質量標準規定的極限值,這樣的濃度必然會造成對人體的危害;對于空調綜合癥,是指長期在空調環境中工作的人,往往會感到煩悶、乏力、嗜睡、肌肉痛,感冒的發生機率也較高,工作效率和健康明顯下降,這些癥狀統稱為“空調綜合癥”,而造成這些不良反應的主要原因是在密閉的空間內停留過久,CO2、CO、可吸入顆粒物、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以及一些致病微生物等的逐漸聚集而使污染加重,上述種種原因造成室內空氣質量不佳,引起人們出現很多疾病,繼而影響了工作效率。
二、室內空氣污染的檢測
隨著室內空氣污染的愈加嚴重,室內空氣的檢測也越來越被社會所關心和重視,室內空氣檢測是針對室內裝飾裝修、家具添置引起的環境污染超標情況進行的分析、化驗的過程且出具國家權威認可(CMA)具有法律效力的檢測報告,根據檢測結果值,我們就可以判斷室內各項污染物質的濃度,并進行有針對的防控措施。
目前我國對室內空氣污染的檢測標準分為兩類:一是由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與國家質檢總局聯合頒布,于2011年6月1日起實施的強制性標準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一是由國家質檢總局、衛生部、國家環??偩致摵?,并于2003年3月1日起實施的GBl8883-2002《室內空氣質量標準》。對于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內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適用于新建、改建、擴建的民用建筑工程和裝飾工程,即在工程完工后、交付使用前的檢測和驗收,是強制執行的國家標準,在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方面,對建筑商和裝修商具有強制性約束力,它規定了由建筑裝修材料產生的甲醛、氨、苯、TVOC(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氡氣等五項污染物指標,在工程驗收時,只有當上述5種室內環境污染物濃度的全部檢測結果符合該標準規定時,方可判定該工程室內環境質量合格,否則,不準交付使用,而且該標準把住宅、醫院、學校教室、幼兒園、老年建筑等劃為I類民用建筑工程,把辦公樓、商店、旅館、文化娛樂場所、書店、圖書館、展覽館、體育館、餐廳、理發店等劃為Ⅱ類民用建筑工程;而對于GB/T18883-2002《室內空氣質量標準》,則涉及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苯、甲醛等物理、化學、生物、放射性四個方面19項指標,屬于國家推薦性標準,它實質上是一個健康人居環境的基本標準,目前對建筑開發商、裝修商、家具商并沒有強制約束力。
對于具體的檢測方法如下:對于甲醛和氨,一般都是用分光光度法來進行檢測的,其具體的實驗步驟如下:首先在現場用一個內裝5ml (氨為10mL)吸收液的大型氣泡吸收管,以0.5L/min的流量抽取10L(氨為5L)空氣,及時記錄采樣點的溫度及大氣壓力,采樣后樣品在室溫下保存,于24h內分析,再將所采回來的樣品放在分光光度計上進行檢測,測得相應的吸光度值,進而得出空氣中甲醛和氨的含量;對于苯和TVOC的檢測,則主要是采用氣相色譜法進行檢測,其具體的實驗步驟如下:首先在現場打開Tenax-TA管,與空氣采樣器入氣口垂直連接,以0.5L/min的速度抽取10L空氣,精確計時,采樣后,應將吸附管的兩端套上塑料帽,并記錄采樣時的溫度和大氣壓力,Tenax-TA管在采樣前已老化,再將采回來的樣品放在氣相色譜儀上進行氣相色譜分析,得出相應的譜圖,根據譜圖分析苯和TVOC的含量;對于氡的檢測,則一般用連續測氡儀直接測出其在空氣中的含量。
三、室內空氣污染的治理
如果室內空氣污染經檢測出業已超標,那該如何治理呢?目前有各種各樣的治理辦法,現提出以下幾種治理方法:一是加強室內通風換氣,通過開窗和安裝換氣扇,讓室內外空氣流通,加速室內污染物的散發和排放,以達到減輕污染的效果;二是使用使用植物凈化,在室內擺放一些能吸收污染物的花卉,例如吊蘭、蘆薈、虎尾蘭、常青藤和天門冬等,這樣能適量吸收室內空氣中甲醛等污染物,改善室內空氣污染狀況;三是使用活性炭或竹炭凈化,活性炭或竹炭能夠對室內空氣中污染物起到吸附作用,活性炭或竹炭在房間內兩天的吸附力能達到80%左右,這是一種較為經濟實用的凈化方式;四是使用光觸媒、空氣觸媒、甲醛清除劑等化學方法進行凈化處理,其最大的優點是有效期長,對細菌、病毒、甲醛、苯、氨等室內污染都有效果。
四、結語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城市居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隨之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生活質量和健康也成為日益重要的大事,室內空氣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本文結合筆者所在單位的檢測工作,較為詳細的闡述我國室內空氣的污染情況和檢測方法,有針對性的提出有效治理的幾點措施和建議,希望能對同行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
參考文獻:
篇2
一、甲醛的理化性質
甲醛(HCH0)是―種無色有強烈剌激性氣味的氣體。沸點190C左右,常溫下易溶于水、醇和醚中,其35%~40%水溶液稱福爾馬林。甲醛是簡單醛類,光照射時易催化分解。當室內濕度大時,易溶于水霧中,滯留室內。甲醛常溫下易揮發.且溫度越高揮發速度越快。
二、甲醛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及作用機理
甲醛自1859年最早由AM Butlerov第一次發現,1868年首次由甲醇中提煉出來,直至1957年英國進行第一次人體暴露實驗,現今已進入分子毒理學的研究階段。但作為頭號室內裝修型化學性污染物,其毒性作用分子機理尚不清楚,然其具有兩大毒性(1)遺傳毒性和致癌作用,包括DNA鏈斷裂、DPC、DNA―DNA交聯和鼻腔組織病理學改變和細胞增殖作用等(2)氣道刺激作用和甲醛的免疫毒性(哮喘、過敏性鼻炎)和生殖毒性;已為人們所共知。在我國以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劉君卓教授對甲醛流行病學和毒理學研究最為全面,并據此提出了我國室內空氣甲醛衛生標準(0.08mg/m3)甲醛為原漿毒物質,在我國有毒化學品優先控制名單上高居第二位。甲醛已經被衛生組織確定為致癌和致畸形物質,是公認的變態反應源,也是潛在的強致突變物之一。研究表明:甲醛具有強的致癌和促癌作用。大量文獻記載,甲醛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嗅覺異常、刺激、過敏、肺功能異常、肝功能異常和免疫功能異常等方面。其濃度在0.06~0.07mg/m3時,兒童就會發生輕微氣喘。當空氣中甲醛含量達到0.1mg/m3時,就有異味和不適感;達到05mg/m3。可刺激眼睛,引起流淚;達到0-6 mg/m3時,可謂引起咽喉不適或疼痛。濃度更高時,可引起惡心、嘔吐,咳嗽胸悶,氣喘甚至肺水腫;達到230 mg/m3時,會立即致人死亡。長期接觸低劑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鼻咽癌、結腸癌、腦瘤、月經紊亂、細胞核的基因突變,DNA單鏈內交連和DNA與蛋白質交連及抑制DNA損傷的修復、妊辰綜合癥、引起新生兒染色體異常、白血病,青少年記憶力和智力力下降等。
(一)甲醛對免疫系統的影響
1.大量動物實驗證明,甲醛對免疫系統有抑制能力,并具有致癌作用。通過吸入染毒法觀察甲醛會使小鼠免疫器官質量下降,并引起小鼠T淋巴細胞數目明顯減少,而高劑量甲醛可引起抗體形成細胞明顯減少,且引起小鼠足墊腫脹部位單核細胞浸潤明顯減少??梢姡兹┠苡绊懖⒔档蛣游锏拿庖吡?。董紅燕等人研究了甲醛對DNA的損傷作用,結果表明,甲醛的急性細胞毒性較小,但能引起脈鼠肺巨噬細胞DNA蛋白質交鏈和DNA單鏈斷裂,且交鏈與斷裂程度與甲醛濃度有關:表明甲醛對呼吸系統深部細胞具有遺傳性損傷,證實甲醛具有遺傳毒性。
2.甲醛對人體免疫系統的影響近幾年來才有報道,有害物質進入人體后,會導致人體免疫功能紊亂。
(1)不同接觸甲醛人群免疫系統的變化。甲醛對人體影響的個體差異較大。(詳見表一)。大多數報道作用濃度均在012 mg/m3,以上,個別報道作用濃度0.06mg/m3~0.07 mg/m3。時,可使兒童發生氣喘。美國對900幢住宅中近2000戶居民調查顯示,當甲醛濃度高于03mg/m3時,有近90%的人述說感到眼刺激.74%以上的人感到鼻和呼吸刺激,有42%~83%的人出現頭痛。目前,通過調查顯示,在我國,辦公室和居室空氣中,甲醛的超標率大于70%。據李漢珍等報道,住進裝修后的居室1個月,其甲醛濃度為0.14mg/m3,超過國家標準0.12mg/m3。被調查人中有50%的有頭痛、眼刺激、氣味刺激和皮膚刺激感覺。頭暈者60%、記憶力減退70%、鼻刺激80%、睡眠不好90%。此外,長期低濃度甲醛蒸氣可損傷作業工人的眼睛和上呼吸道黏膜。長期慢性吸入甲醛濃度0A5 mgin。,可導致慢性呼吸道疾病增加。產生頭痛、衰弱、焦慮、眩暈、神經系統功能降低。吸入高濃度大于60mg/m3~120mg/m3甲醛可導致肺炎、喉和肺水腫、支氣管痙攣、泡沫痰甚至呼吸循環衰竭致死。據報道接觸高濃度甲醛不僅抑制了細胞的免疫,同時促使體液免疫的異常性增強,具有自身免疫的性質。
而且短期接觸相近濃度甲醛的人群對其免疫毒性反應更敏感。
(2)長期接觸甲醛的人群,長時間暴露在甲醛中,甲醛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并在人體內快速代謝成甲酸二氧化碳單位代謝物。甲醛及其代謝物還可與氨基酸、蛋自質、核酸等形成不穩定化合物,轉移至腎、肝和造血組織發揮作用,影響機體功能。長期接觸甲醛神經衰弱、黏膜刺激癥狀的發生率與不接觸甲醛者相比明顯提高,具有顯著差異,且這種差異隨接觸時間增長.而越明顯。
(二)甲醛具有致癌性
動物實驗表明甲醛為致癌物質,其對人的致癌性尚無確切證據。據美國對甲醛接觸人群與非接觸人群研究,沒有發現超額死亡病例。但動物實驗證明,甲醛能引起大鼠鼻腔扁平細胞癌。連續吸入1920 mqln。甲醛兩年后,有50%的大鼠誘發出鼻腔癌
1.甲醛與胃癌關系。據劉金玲等對山東、上海等4個工廠5875名工人研究。結果表明接觸甲醛組胃癌的發病率顯著高于非接觸組。用Poisson回歸調查年齡、性別、吸煙、飲酒、接觸年限等變量后仍具有顯著性(P
2.甲醛與腫瘤關系。動物研究表明甲醛既是致癌劑又是促癌劑,對人尚未有統一的結論。但許多報道顯示暴露在甲醛中的人群腫瘤死亡率顯著高于非暴露的人群。
三、室內空氣中甲醛的來源
室內空氣中甲醛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
1.用作室內裝飾的膠合板、細木工板、中密度纖維板和刨花板等人造板材。因為甲醛具有較強的黏性,還具有加強板強度及防蟲、防腐的功能,所以用來合成多種黏合劑。目前生產人造板使用的膠合劑是以甲醛為主要成分脲醛樹脂,板材中殘留的和未反應的甲醛會逐漸向周圍環境釋放,是形成室內空氣中甲醛的主體。據日本橫濱國立大學的研究表明,室內甲醛的釋放期比較長,可達到3―15年。
2.含甲醛成分并有可能向外界散發的其他各類裝飾材料,如貼墻布、貼墻紙、油漆和涂料等。
3.有可能散發甲醛的室內陳列及生活用品,比如:家具、化纖地毯、泡沫塑料等。
4.燃燒后會散發甲醛的某些材料,比如:香煙及一些有機材料。
上述有可能散發甲醛的材料在高溫、高濕、負壓和負載條件下會加劇散發的力度,其中,各類人造板材的甲醛散發是形成室內空氣中甲醛的主體。
四、室內空氣中甲醛的治理方法
篇3
關鍵詞:室內;空氣檢測;污染;治理
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and the interior decoration of the increase, people on their indoor air quality value are also rising. At present, in some large and medium-sized city, the indoor environment testing become the city's new fashion, not only for the new decoration housing residents were detected, but on the living within the housing environment through testing, the residents according to the detected results determine whether occupancy and take relevant measures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This article unifies the related examples; a newly renovated housing within the air pollution was detected, and put forward the control measure.
Key words: indoor air pollution; management; detection;
中圖分類號:R134+.4 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2)12-0020-02
室內空氣污染是對公眾健康危害很大的五種環境因素之一。而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室內裝飾材料中有機物的散發是目前造成室內空氣污染的主要原因。這些化學物包括甲醛、苯、甲苯、二甲苯和芳烴化合物等300多種,廣泛存在于涂料、膠合板、膠粘劑等材料中。隨著房地產市場的進一步擴大,住宅裝修業也得到了蓬勃發展。同時遷入新居者感到不適的主訴也明顯增加,誘發和發生不良建筑物綜合征(SBS)、建筑物關聯癥(BRI)、化學物質過敏癥(MCS)事件呈上升趨勢。為了解我國新裝修住房室內空氣污染現狀,我們對某地區14戶共計51間新裝修的住房進行了檢測。
1 對象與方法
1. 1 對象
檢測對象為某市區14戶新裝修的、無中央空調系統,且尚未入住的民用住房。其中二室戶 7戶,三室戶6戶,五室戶1戶。對所有對象的客廳、臥室進行檢測,共計51間。其中客廳14間,臥室31間,書房6間。有家具的32間,沒有家具的 19間,家具均為實木家具。裝修用材料包括內墻涂料、木器漆、膠合板、膠粘劑和實木地板。所有受檢住房均在裝修后采取了開窗自然通風。裝修完畢至檢測時間最長為4個月,最短為半個月。
1. 2 檢測條件與采樣點設置
檢測房間在檢測前12h至檢測時,門窗均關閉。每個受檢住房內布設1個檢測點,取平行樣。檢測點距內墻面距離不小于0.5m,距地面高度為0.8~1.5m,并避開通風口。
1. 3 檢測項目和方法
檢測項目為甲醛、苯、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TVOC)。分別按《公共場所空氣中甲醛測定方法》(GB/T18204.26 2000)、《居住區中大氣中苯、甲苯和二甲苯衛生檢驗標準方法——氣相色譜法》(GB11737 1989)、《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GB50325 2001)附錄E進行檢測。檢測結果按《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GB50325 2001)進行評價。
2 結果
2. 1 室內空氣檢測結果
所檢測的3種污染物中以甲醛超標最嚴重,合格率僅為33.33%,其次為TVOC苯的合格率最高,為96.08%。但苯和TVOC檢測值的變異度大于甲醛(表1)。
表114戶新裝修住房室內空氣檢測結果
2. 2 不同類型房間的污染狀況
客廳、書房和臥室內甲醛、苯和TVOC的污染狀況見表2。
表2 不同類型房間污染狀況
2. 3 家具對室內空氣質量的影響
有家具和沒有家具的房間內甲醛、苯和TVOC的污染狀況見表3。
表3 家具對室內空氣質量的影響
2. 4 通風時間對室內空氣質量的影響
按通風時間的長短,將51間房間進行分類。室內甲醛、苯和TVOC濃度的超標情況見表4。
表4 通風時間對室內空氣質量的影響
3 討論
有研究表明,長期暴露于甲醛中,可能引起惡性淋巴瘤和接觸性過敏性皮炎。而且甲醛目前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可疑致癌和致畸形物質。
從本次檢測的結果來看,新裝修住房空氣中甲醛超標率最高。這主要與膠合板、膠粘劑、內墻涂料和壁紙等裝飾裝修材料中大多含有甲醛,且易于釋放至室內環境有關,其中尤其是膠合板和膠粘劑。大部分設計師和消費者在裝修過程中,為追求豪華、風格和效果,大量使用膠合板和膠粘劑,無形中增加了居室的污染負荷。由于甲醛的釋放是一個非常緩慢的過程,從而造成了室內甲醛濃度長時間居高不下。
同時本次調查發現,書房、客廳和臥室內甲醛、苯和TVOC的超標率差異不大。其原因在于,一套住房內的裝修類型和單位空間內裝修負荷基本一致,所以污染水平,特別是化學性污染的水平也基本相同。本次檢測的住房中所使用的家具均為實木家具,實木家具與膠合板家具相比,主要產生的是苯和TVOC,所產生的甲醛相對較少。苯、TVO C比甲醛容易揮發,在經過一段時間的通風后,濃度會較大幅度的下降,檢測結果也顯示實木家具對室內空氣質量無明顯影響。2001年《職業病防治法》頒布以來,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加大了對生產企業職業衛生管理的力度,苯以及一些對人體健康有害的溶劑被禁止使用,有效地降低了木器涂料等產品中苯及TVOC的含量。因此,現階段有關部門的管理重點仍應是裝飾裝修材料,尤應以膠合板和膠粘劑為主。
對于降低室內污染物水平, 目前大部分人所采取的方式是自然通風。檢測結果顯示,經過了4個月的通風,室內甲醛和TVO C仍有一定比例的超標。自然通風雖然具有方便、有效和安全的優點,但是去除效率低,而且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和限制。因此,在選擇合格、安全的建材產品和積極開窗通風的基礎上,應采取放置植物、使用空氣凈化器等多種手段,綜合治理,降低室內污染物水平。
4 關于室內污染物的治理
關于室內污染物的治理,國內外有多種方法,如:物理法、化學法、光觸媒技術、生物法等,而且國內的專業治理公司如雨后春筍般的冒出,但用戶對室內污染物的治理選擇上卻是非常迷茫,確實由于目前國家未出臺有關室內污染物治理的相關標準及規定,消費者及用戶對室內污染物的治理知識大多來自各專業治理公司和新聞媒體的宣傳,現在,對于各種方法的治理效果如何不好評價,而且目前國內已出現由于室內污染物的治理效果達不到要求,消費者與室內環境治理公司對簿公堂的現象??陀^來說增加室內通風不僅是有效治理室內污染的有效方法,而且我們還從對室內污染物的檢測過程中看到,像采用GB50325-2001《規范》標準進行室內環境檢測是建立在JGJ134-2001《夏熱冬冷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規范》標準中規定室內換氣次數在1.0次/小時基礎上,而采用GB/T18883-2002《室內空氣質量標準》標準檢測,該標準則要求室內的新風量不小于30m3/h.人,可見,即便是室內的空氣質量經檢測符合相關標準要求,如果不注意室內的通風換氣,室內的污染物也會蓄積而濃度升高,進而超標對人體構成危害。當然,在我國的冬季,由于很多地區沒有條件進行24小時供暖,室內的通風換氣難以達到標準的要求,這也會造成了室內空氣污染物的超標,因而在冬季保持室內一定的通風換氣是很必要的。如果使用治理產品,會對室內污染物減少, 使用治理產品要治理源頭(即釋放源),不要治理空氣,使用空氣凈化產品是治表不治本的誤區,從工業生產-裝修和家具加工-室內環境治理都可以采取達標措施,采取改變工藝及增加添加劑和加溫釋放都可減少裝飾材料的有害物質的含量 ,達標措施采取的越早越容易達標,我國室內治理行業起步效晚正處發展階段。
總之,新裝修住房室內空氣污染是一個復雜的問題,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本次調查由于檢測對象和技術條件的限制,未對裝修材料、通風條件等作出控制,也未對住戶的健康效應進行跟蹤調查。對此,將在下一階段的工作中作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聶宇濤.洛陽市部分居室裝修后空氣中甲醛濃度動態分析[J]. 醫藥論壇雜志. 2009(09)
[2] 趙淑芳.公共場所裝修后室內甲醛污染調查[J]. 醫藥論壇雜志. 2005(10)
[3] 劉煒,馬文秀,馮威,王健為.廊坊市不同類型住宅室內空氣中甲醛污染狀況[J]. 環境與健康雜志. 2006(01)
篇4
摘 要:我國可燃固體廢棄物熱處置過程中污染物的排放控制基本停留在過程和末端處理水平,導致固體廢棄物焚燒處理為“先生成、后治理和控制”,導致諸多問題。 由于可燃固體廢棄物是多尺度跨度大、成份復雜多變的復雜混合物,具有組分復雜多變、含水率高、熱值變化幅度大等特點。目前利用較多的可燃固廢的直接焚燒處理導致燃燒不充分、效率低、二次污染嚴重等問題,因此針對可燃固廢多形態(固態、液態、氣態)高值化轉化再利用技術日益受到關注。開展此類研究需要針對我國可燃固廢高含水率、組分復雜、尺度變化大、熱值多變的特點,研究熱化學、機械、干化、不同成分配比調質等源頭調質模式,分析預處理工藝的系統節能以及多形態高值化產物的二次污染排放問題,探索低能耗、低排放、高值化轉化的方法和途徑。 本研究從可燃固廢源頭多形態(固態、液態、氣態)高值化及控污入手,開展可燃固廢源頭多形態熱轉化調質、污染物源頭富集表征、生物化學法污染物源頭控制、各元素交替影響規律等系列研究,以期建立各類形態下高值化產物的凈化調質方法,獲得可燃固體廢棄物多形態高值化產物中污染物的富集表征和交互影響規律,從而探索出可燃固體廢棄物的源頭控污機制,為近零排放能源化利用提供支撐。
關鍵詞:可燃固廢 高值化 預處理 控污
Abstract:Emission control of contaminants during combustible solid waste thermal disposal stays at process and end treatment levels, resulting in solid waste incineration as “early production, later governance and control” issue in our country. Combustible solid waste is a complex mixture of multi-scale, which is usually characterized by variable components, high moisture, high degree of heat value variability and so on. Currently direct incineration of combustible solid waste causes incomplete combustion, low efficiency, secondary pollution and the other issues. Therefore, much research has been being focused on the polymorphic (solid, liquid, gas) high-value conversion and recycling technologies of combustible solid waste. And such research concentrates on characteristics of combustible solid waste, such as high moisture, complex components, high degree of heat value variability and so on. Source-quenched mode research mainly aims at thermal chemical, mechanical, drying, different composition ratio quenching and so on. Energy saving in pretreatment system and secondary pollution emission of multi-form high-value products would be analyzed systematically. And ways and means of low-power, low-emission, high-value conversion must be explored. This project proceeds from the polymorphic (solid, liquid, gas) high-value conversion and pollution control disposal of combustible solid waste. A series of studies will be developed on polymorphic and quenching of combustible solid waste thermal conversion, enrichment characterization of pollutants’ sources, biochemical control of pollution sources and each element alternating influence rule. Therefore, high-value products quenched purification methods would be established, enrichment characterization of pollutants in enrichment characterization and interact influence rules for combustible solid waste would be obtained, thereby pollution source control mechanisms of combustible solid waste would be explored. And finally the project would provide support for near-zero emission energy utilization.
Key word:Combustible solid waste; high value; pretreatment; pollution control
閱讀全文鏈接(需實名注冊):http:///xiangxiBG.aspx?id=48892&flag=1
篇5
【關鍵詞】工業企業;環境污染;控制管理現狀與對策
【分類號】:TU992.3
0.引言
在改革開放的帶動下,我國經濟在增長的同時也導致著工業企業環境污染程度的不斷加深。從目前我國的環境問題分析,工業企業環境污染是最為嚴重的,雖然在我國防治工業污染控制力度的不斷實施下,這一工業環境污染程度得到了控制,但是受工業企業環境污染控制管理措施實施力度的不足,工業企業環境污染控制依舊是當前制約工業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從這一角度出發,加強對工業企業環境污染控制管理重要性的認識,在提高工業企業環境污染控制管理的力度上具有重要的作用。
1.工業企業加強環境污染控制管理的重要性
在我國工業現代化的發展中,工業文明高消耗、高污染的特征形成了我國環境問題特有的嚴峻性。目前,工業企業環境污染不僅發生在工業區和城市之中,我國的很多農村城市也在蔓延。目前,我國的環境容量已經很小,此時,企業若依舊不顧一切的追求經濟效益,必定導致已經十分脆弱的生態環境系統迅速的崩潰。隨著現代社會文明程度的不斷進步,健康、舒適、安全的生活環境成為了人們逐步開始考慮的問題,綠色意識逐步的使人們不由自主的承擔起了保護自我生存環境的責任。同時,受我國所實施的“污染者付費原則”的影響,工業企業降低包括排污費在內的額外費用,是工業企業提高效益的實現。從這些問題出發,工業企業加強環境污染控制的力度,是生態環境的要求;是適應消費者的綠色需求;是企業追求合理經濟效益的表現;是企業打破綠色壁壘,建立國外市場的有效途徑;是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1]。
2.工業企業環境污染控制管理現狀
2.1企業對環境污染管理認識的不足
工業企業在環境污染控制管理的實施上,企業領導對環境污染管理認識不足的現象非常嚴重,并存在著很多的思想誤差,認為環境污染管理就是對生產經營的制約,環境污染管理工作的重點就是對環保行政部門的應付等。在利益的驅動下,企業領導不乏存在鉆環保法和管理上的空子與漏洞,逃避企業在環境保護義務上的履行。同時,很多的事實也表明,工業企業領導重視環保的單位,在環境污染管理工作上的成效都是非常顯著的,還促進著企業生產的發展,在獲得環境效益的同時獲取著一定的經濟效益。
2.2環境保護資金支持不到位
工業生產規模的迅速發展導致著工業污染程度的加深,使污染治理工作的任務顯得更加艱巨。在環境污染的治理上,雖然每年都有大量資金的投入,但是所取得的治理成效和人們的期望依舊存在著很大的差距。這一差距的出現,很大程度上和工業企業產業結構不合理、城市整體功能不強等多方因素有關,其中,環保資金投入不足,導致資金使用分散是制約環境質量改善的主要因素。從“污染者付費原則”和“誰污染誰治理”原則的影響分析,工業企業是需要對自身所造成的環境污染進行負責的,但是實際的情況卻存在著很多的誤差,工業企業繼續超標排放污染物的情況依舊非常嚴重。
2.3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的影響
在我國的工業企業體制上,初級加工企業占據著主導,以此導致大量資源消耗的產生。目前,我國的科學技術水平和西方國家相比較還不是很高,設備和管理水平都有限,這就導致著我國目前的工業發展依舊處于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模式階段。在GDP能耗比率上,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較依舊比較高。
2.4環境保護法制建設的不完善
環境保護法制的建設,首先需要從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體系上實施,然后從環境政策法律法規上實施[2]。但是,從當前我國環境法的構建上來講,我國環保制度的構建和實施都處于一種初級階段,法律條文的原則性太高,并導致著可操作性的低下。雖然,我國的環保制度針對工業所需要履行的職責和禁止的行為進行了規范,但是并沒有給予法律責任上的具體明確,導致著環保執法力度的不足。
3.工業企業環境污染控制管理對策
3.1建立完善的環保目標責任制
從市場經濟的本質分析,其就是一種法制經濟,并要求社會中的一切經濟活動都用法律加以控制、規范和引導,那么,從經驗性立法向導向性立法的轉變,工業企業環境污染控制管理措施的加強,注重對目前不完善的環保制度進行完善,確定環保目標責任制是一項必要的措施[2]。在目前的市場經濟進程中,環保體系中單項法的制定和實施;對環境保護基本法內容的具體化,在環保制度的執行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同時,通過對國外環境標準體系的研究,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進一步的完善我國的環境標準體系,并加強地方環境保護標準的制定和輿論監督機制,實施目標責任制,可有效的防止工業企業環境污染的蔓延。
3.2推廣優質新型能源
對工業企業的能源結構進行調整,使所需能源和其他資源的輸入最小化,不僅可以減少工業企業廢物的排放,還能提高能源的重復利用率。在此基礎上,大力的研究和開發清潔能源,積極的發展可再生能源,將目前以原煤為主的污染性能源結構向天燃氣、電力等優質清潔的能源結構轉變,加強能源領域中高新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可以更好的降低能耗,提高能源的綜合利用效率[3]。在地下水和土地等不可再生資源上,秉著慎取慎用的原則,多推廣風能、太陽能等有優質的可再生能源,可在滿足我國工業企業發展的同時,解決能源消耗對工業的企業環境的污染程度。
3.3構建綠色企業文化
工業企業環境污染控制管理措施的實施中,工業企業綠色文化的構建是一個重要的方面。首先,工業企業的高層管理者需要對經濟發展給環境造成的巨大壓力有個清醒的認識,并自覺的順應全球性的綠色潮流,以自身行動帶動全體員工在環境意識和環境責任感上的加強。其次,建立、健全企業的道德規范和必要規章制度,以條文的形式激勵企業員工環境保護的積極性,樹立企業的綠色形象。最后,加強企業全員的環保培訓,提高員工的基本素質,讓每一位員工對企業發展和環境問題之間的關系明確,以便日常工作中環保工作的融入。
3.4加強技術改造與技術創新
現代工業企業環境管理的有效實施需要加強對技術的改造和創新力度,在推進產業結構優化的同時,實現產品的更新換代。工業企業,經過技術的改造和創新,對我國的經濟結構實施戰略性的調整,可以最大化的改變我國工業當前傳統產業比重過大的情況。同時,技術的創新,可以對傳統產業進行改造,提升企業的產品層次、資源利用率和技術含量,促進我國工業企業向高科技、高附加值和低消耗、低污染程度的加深。
4.結語
綜上所述,環境保護背景下,工業企業迫切需要更高、更快發展的同時,環境污染控制管理的加強也是一個重要的方面。在這一環境背景的影響下,完善環保力度、推廣優質新能源、構建綠色企業文化、加強技術的改造和創新,能夠最大程度的提高工業企業綠色節能生產中的水平,改善工業企業經濟發展和環保效益之間的關系。
【參考文獻】
[1]王靜.我國工業企業環境污染出現的問題及管理對策[J].群文天地.2011,(16):207.
篇6
【關鍵詞】空氣污染;網格化;區域治理
The Research on the Grid Governance of Regional Air Pollution
CHEN Si-yu
(School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Chengdu Sichuan 611731,China)
【Abstract】As the advanced ability of resource acquisition and sharing, grid has the advantages of synchronous monitoring, sustainable and diversified management. It is able to make accurate position and effective control of management object, and mobilize society governance body's ability to implement long-term governance. Thus grid governance can be applied to the management of regional air pollution. This paper, based on establishing regional air pollution control range, designs multi-level grid to achieve the grid management of pollution monitoring, early warning, processing and maintenance of regional air.
【Key words】Air pollution; Grid governance; Regional governance
0 前言
隨著全球大氣環境的日益惡化,區域合作成為改善大氣質量的重要途徑和發展趨勢。我國治理空氣污染主要采用由美國、歐洲引進的區域防聯控機制。但在我國的實踐中面臨信息運轉不暢、缺乏長效聯動機制和多元治理主體缺失等問題,導致區域間并未達到真正的聯合,治理效果受限。
1 網格化治理區域空氣污染的優勢所在
網格化管理借用計算機網格管理的思想,將管理對象按照一定的標準劃分成若干網格單元,利用信息技術和網格單元間的協調機制,使其能有效地進行信息交流,透明地共享組織的資源,以最終達到整合組織資源、提高管理效率的現代化管理思想[2]。可以利用網格技術促使空間數據與屬性數據的無縫集成[3],實現區域空氣污染動態化、制度化、數字化治理。相比區域聯防聯控,網格化治理的優勢體現在三大方面。
第一,全方位的網格布局能隨時捕獲信息,實現精細化、智能化管理。網格化治理如同在區域范圍內鋪設巨型的虛擬網,對區域內的污染程度、污染源性質和污染空氣走向進行動態監測和精準定位;同時利用分析模型和智能軟件采集整合信息,成為治理依據。
第二,網格化治理無縫隙運作可以達成長效治理。虛擬的網格化治理平臺能夠將多元化的部門機構囊括到治理之中,依據治理流程規制各層級、各部門的運作,利用信息技術打破職能的界限,充分增強區域的治理合力。在網格化協同機制的牽引下,各方治理主體形成有機整體,區域污染的防控有序進行,以此形成了可維持的穩固的長效治理關系。
第三,網格化治理能將政府機構的觸角延伸到最基層[4],充分吸納利益集團的參與。網格化治理平臺面向公眾提供開放的信息門戶,直接聯結企業、NGO和公民,為各方利益集團的參與預留治理空間。同時,信息平臺還公布大氣治理的相關信息,互動的網格化治理能保障各方利益集團的利益表達和功能發揮,從而調動整個社會治理污染的積極性。
2 區域空氣污染網格化治理的設計
網格化治理空氣污染,首先應綜合各方面因素對治理范圍進行限定,其次要依據治理路徑網聚各類信息、資源,并按照不同層次的維度設置網格,最后依賴網格的運行機理對空氣污染實行治理。
2.1 空氣污染網格化治理區域的選定
空氣污染受到自然和人為雙重方面的影響,治理區域的選定要考慮地形、氣候帶、風向等方面的因素,還應考慮城市產業結構、人口分布、交通建設以及地區之間環境、經濟、社會等方面的關聯程度。因此可以以行政區劃和現有網格為基礎,充分綜合自然條件、社會關系、生態環境敏感性等影響因素劃分區域。
2.2 網格化治理區域的維格劃分
選定治理范圍后要進行區域的維格劃分,維格劃分首先應確認需要網聚哪些資源和信息。大氣治理需要掌控包括大氣質量、污染特征、污染行為、污染形成機理等方面的信息,并實行差異化治理。本文將大氣治理分為四個步驟,每一環節中的網格細化、定位和整合了各項不同類別的資源。
2.2.1 大氣環境監測網格
大氣治理的前提是對大氣質量和污染狀態有全面、明晰的掌握,監測網格主要實現上述目的。大氣質量監測網格用于定位和監控污染狀況、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污染狀況網格從污染類型、污染物時空分布、危害程度、演化特征和擴散趨勢等維度進行設定。氣候變化網格從天氣狀況、風向走勢、生態環境敏感性等維度進行設定。人類活動網格從行政區劃、產業布局、人口密度、污染源分布、排污行為等維度進行設定。
2.2.2 空氣污染預警網格
大氣質量預警是預防和降低空氣污染危害的必要措施,空氣污染預警網格用于確立污染評估指標、分析污染等級和出臺預警布告。污染評估指標網格涵蓋污染因子、污染物濃度標準值等維度。污染等級網格囊括污染風險、數值預報、數據解讀等維度。污染預警布告包括預警等級標準、預警層次類型等維度。
2.2.3 空氣污染處理網格
空氣污染處理是治理的中心環節,涉及到包括政府、企業、非政府組織和公民個體等多元行動主體的互動合作,關系到各種利益集團的利益分配??諝馕廴咎幚砭W格用于細化治污責任、制定行動決策。治污責任網格包括治理主體、權力劃分、責任分配、利益協調等維度。治理決策網格包括決策模型、污染源控制措施、防控政策等維度。
2.2.4 治污效果維持網格
空氣污染治理追求的不是短期效應,而是為了改善大氣質量實現可持續發展。治污效果的維持是確保治理成果的關鍵。治污效果維持網格用于分配環境利益、促進長效治理。利益分配網格分為利益補償、體制改革、產業布局等維度。長效治理網格分為成果推廣、研究應用等維度。
綜上所述,應按照大氣治理的邏輯路徑,將整個區域劃分為多環節、多層次的,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無縫銜接的網格,借助地理信息技術、遙感技術、地理編碼技術,對每個單元格的污染源、治污資源等進行分類和編碼,存儲完備、精確的分布和屬性信息。
2.3 區域空氣污染網格化治理流程
2.3.1 區域大氣質量的網格化監測
治理信息主要來源于兩方面:一是機器監測到的信息,二是人為監測得到的信息。在每一個單元格內都對公眾設有開放的監測平臺,使得每一方利益集團都能無門檻地發揮自身的監督權。監測信息錄入網格化治理的信息處理中心后,經過科學的模型分析,能夠輸出為污染走向、污染等級、治污措施等信息,并在區域內實現共享。
2.3.2 區域空氣污染的網格化預警
網格能夠充分聚集分散在各處的零散信息,將其加工為高性能、可共享的有效信息。網格化監測得到的數據輸入數據庫,其后臺的分析模型對監測數值和污染評估指標進行比對和整合,量化地區之間的污染物傳輸量,判定污染等級。一旦空氣污染出現重度惡化的趨勢,區域網絡治理中心或分屬職能機構第一時間啟動特定級別的高污染預警。
2.3.3 區域空氣污染的網格化處理
網格化治理能全局聯動、及時響應。在應急處理的情境下,所轄單元格內的職能部門第一時間應急聯動減排,并提供污染防范建議和資源。非緊急情況下的治理,則要以科學研究為前提、多元主體共同治理為基礎、層級部門之間相互聯合協作為保障進行處理,使得監督者有一個有效監督的空間。任何情況下,網格都能將多元化治理主體充分吸納到治理過程之中,并實現各地區、各層級、各方之見的協同,確保污染處理充分均衡各方利益和高效運轉。
2.3.4 區域治污效果網格化維持
在大氣環境維持的過程中,需要多方利益不斷協調,各方行動不斷協同。其中就涉及到利益補償問題,可以利用市場機制,建立和完善排污申報登記制度、排污許可制度、排放權交易制度、空氣污染環境稅費制度,規制企業的排污行為;還可以改善政府官員的政績考核制度,將環境效益納入考核范圍,促使政府環境保護職能的發揮。以上制度的調整都可以借助網格化管理信息平臺,進行更智能化的治理。
【參考文獻】
[1]柴發合,云雅如,王淑蘭.關于我國落實區域大氣聯防聯控機制的深度思考[J].環境與可持續發展,2013(04).
[2]FOSTER I,KESSELMAN C,NICK J.Grid services for distributed systems integration[J].IEEE Computer,2002,35(06):37-46.
篇7
(一)我國城市的人口增長過快
對于我國乃至世界的發展來說,人口永遠都是一個重要問題,尤其是對于我國來說,作為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隨著城鎮化的腳步加速,我國城市人口增長速度越來越快,特別是最近幾年,我國出現了一些規模特別大的城市群以及城市帶,這樣的城市發展狀況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對我國城市的環境尤其是空氣環境帶來較大的壓力。特別是一些規模超大的城市,使得郊區和城市之間的空氣緩沖帶有所降低,這樣的高密度發展在生活廢水、交通、工業污染物排放以及住房等多方面使得城市的空氣污染狀況日益嚴重。
(二)工業生產排放及產業結構不合理
長期以來,我國的城市發展過程中過于重視經濟的發展狀況,但是對于城市的環境狀況卻過于忽視,尤其是在不合理規劃的情境下,更是出現一些高污染、高耗能以及高排放的工業,這樣的工業發展狀況對城市環境帶來極大的壓力,使得空氣質量有所降低。我國的產業結構不夠合理,很多企業自身的環境保護意識比較差,生產過程中過于關注眼前的經濟利益,繼而就容易出現亂排放以及不達標排放甚至是偷排的狀況,繼而也就會使得整個城市的空氣污染有所加重。
(三)我國城市的規劃不夠完善合理
因為我國的城市化發展過快,很多城市在早期的規劃過程中還存有許多不科學以及不合理的因素,在對城市發展進行規劃的時候,很多功能區還沒有進行合理的劃分,城市的工業區、居住區以及產業區等等沒有進行科學規劃,在城市的早期發展過程中,往往采取攤大餅的方式,使用中心區向外擴張的方式,使得整個城市的空氣污染很難和城市中心區進行隔離,這樣的發展規劃使得城市空氣的污染物飄散率有所降低。
(四)自然因素的影響
以上是人為因素所造成的,另外自然因素也是當前我國城市空氣出現污染加重的重要因素,因為我國的北方地區是出于大陸性季風氣候,下雨比較少,很多地區的降水量嚴重不足,另外我國的北方地區自身的樹林以及草木的覆蓋率嚴重不足,這樣就會使得我國的北方容易出現風沙天氣,這一現狀在最近幾年出現的尤為頻繁,甚至我國的上海以及成都的等地都會受到影響。
二、我國城市空氣污染治理的對策
(一)逐步提升全社會參與空氣污染治理的意識
對于我國當前的城市空氣污染狀況而言,要對其加以解決,首先應當提升全社會對空氣污染狀況的重視,要使得全社會意識到空氣污染治理的重要性,對于城市的空氣污染來說,其所關系到的不僅僅是一個企業或者是一座城市,其所關系到的是我國城市的整體發展以及整個國民經濟的穩定與進步,因此應當也必須要引起全體社會成員的重視。應當在全社會樹立起綠色生活以及節能減排的理念和依法治理的一是,務必要為城市空氣污染治理提供思想保障。
(二)對城市的區塊以及功能進行合理的規劃
我國城市在發展的過程中以及規劃的過程中,應當拋棄以往攤大餅的方式,應當引導城市向科技、教育、旅游、服務、金融以及貿易等第三產業為主的模式轉變,對于城市的周邊環境,應當在對環境進行充分的評估的前提下,來發展相關的企業以及工業,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這樣的發展應當是有嚴格限制的。另外城市的規劃和發展不應當一味追求城市自身的區域規模,而是應當將其重點放在衛星城市以及城市的周邊地區中來,應當將衛星城市和中心城市之間的功能區劃以及連接工作做好。
(三)提升城市綠化水平
對于城市的發展來說,要想在在經濟增長的同時保障良好的空氣質量,就應當努力提升城市綠化水平,使得城市的綠地面積有所擴大,大量的實踐研究表明,城市綠地面積增加能夠對城市的空氣質量改善起到良好的作用,尤其是對于空氣中的懸浮物有良好的吸附作用,能夠通過光合作用將其中的有害物質吸收繼而釋放出一定的氧氣,進一步提升城市綠化水平與能力,建立城市的公共花園以及城市綠化隔離等都能夠使得城市的空氣環境得到良好的改善。
(四)完善產業結構,提升清潔能源使用率
城市空氣污染狀況若想得到有效地控制和環節,最為關鍵以及根本的就是要使得產業結構做到調整與完善,要盡快將一些高污染以及高耗能的企業淘汰掉,另外對于一些生產規模比較大,同時污染處理能力比較好的企業來說,應當進行開放,需要注意的是,國家和政府在財政、法規以及金融等多方面來鼓勵全社會來使用相關的清潔能源,要使用生物能、太陽能以及風能等先進的清潔能源進行充分的利用,使得城市的機動車尾氣治理的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鼓勵全社會來推動清潔能源的使用,使得城市空氣污染治理能力得到提升。
三、結語
篇8
片中多次提到的"洛杉磯煙霧",是人類歷史上著名的環境污染案例和治理教材。我社2014年熱銷圖書《洛杉磯霧霾啟示錄》,展示的便是污染事件發生時的眾生相,真實描述了相關政策和研究工作背后微妙的過程和來龍去脈。
《洛杉磯霧霾啟示錄》
本書英文原版于2008年在美國出版后,被譽為現代新聞經典(journalistic classic)之一、大氣環境領域的《寂靜的春天》
深入刻畫洛杉磯污染事件發生時的眾生相--科學與無知、責任和逃避、公益和唯利、遠見和短視等
以史為鑒,對我國治理霧霾等空氣污染的政策制定和實施具重要借鑒意義
譯者的感言
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所長 曹軍驥
我是做空氣污染研究的,很早就聽說過洛杉磯的光化學污染,但對于其污染的產生、程度和防治等歷史細節的了解基本空白。我所翻譯的Chip Jacobs 和WilliamKelly 所著Smogtown: the Lung-Burning History of Pollution in Los Angeles一書(中文版名《洛杉磯霧霾啟示錄》),2008年在美國出版以來被認為是近年來環境生態領域最優秀的公眾讀物之一。隨著翻譯工作的進展,越來越覺得這本書思想的深刻性。
洛杉磯的昨天,我們的今天
兩位作者是文學記者,作為地道的洛杉磯人,從小就身受空氣污染之害。為了再現那段歷史,他們不辭勞苦,從舊故事中提煉出洛杉磯空氣污染史的濃縮版。每章、每段、每句話,都有深刻的含義和意義,作者的文字力透紙背,字里行間中揭示出污染現象后的思想本質,期望傳遞出空氣污染的共性特征。
掩卷深思,洛杉磯昨天的污染故事很多以驚人的方式在現今世界上許多城市活生生地上演著。如一位官員在1956年調侃道"我們花了35年來消除煙霧,其中的30年對抗政客,5年治理煙霧本身"。作為斗爭結果的環保法案、減排措施和方案控制住了洛杉磯的煙霧,但是新的問題在歷史長河中接踵而至:能源危機、CO2減排、全球變暖等。舒適但高能源消耗的現代生活方式帶來了嚴重的污染。
面對這一事實,多數人仍在妄想單純憑借不斷發展的科學技術來治理污染,而不是從根本上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全球化大背景下的今天,地球上的人們互相影響,誰都不能獨善其身。這一系列故事的背后,往往都有利己主義者和科技至上論者的身影。猶如空氣污染領域的"寂靜的春天",作者提出深刻的反思:如果科技也對環境危機無能為力,人類該怎么辦?
兩位作者講述的是洛杉磯的故事,放眼的卻是整個人類的生存狀態。工業化進程中的我國也在面臨越來越嚴重的大氣污染。重讀這段洛杉磯煙霧污染治理歷史,反觀當今席卷大江南北的霧霾事件,經年治而不降的空氣污染,我覺得有如下幾點特別值得借鑒。
高度重視科學研究
20世紀40年代初洛杉磯發生光化學煙霧污染時,各界人士都茫然不知所措;經過大概10年的摸索,由加州理工學院斯米特教授率先發現機動車與工業尾氣的光化學反應產物是污染的肇因,之后的控制都是圍繞這個科學結論展開。沒有高水平科研成果做支撐,如盲人摸象,不僅污染控制的效果差,甚至污染控制的基本方向都是錯的,出現越治理越污染的局面。因此,洛杉磯很早就開始了空氣污染的科學研究,成立專門的機構進行高水平的科技攻關。如1968年成立的加州空氣資源局(CARB)第一屆主席就由斯米特教授擔任,幾十年來CARB引領與左右了美國空氣污染的科研水平、控制技術、標準制定、法規條例等進程。
對污染治理的長期性要有足夠認識
從1943年7月8日洛杉磯出現第一場有記錄的光化學煙霧事件開始,誰也沒想到這個污染治理工作持續70余年,時至今日還在繼續。煙霧污染發生的頭幾年里,政府官員、高級管理人員在公開場合信誓旦旦拍著胸脯承諾幾年內就要改善這種煙霧污染(盡管它是什么、如何形成都還不清楚)。從1943年算起,洛杉磯這個"美國空氣污染之都",盡管投入巨額資金、巨量資源、巨大努力,進行人類有史以來最長時間、最大規模的污染控制實踐活動,直至作者成書的2008年甚至今天,空氣質量雖得到翻天覆地的改變,但相比之下,洛杉磯的污染仍高居美國各大城市之首,由此可見污染控制的艱巨性。
多種方式、多種手段、多個部門共同治理
洛杉磯空氣質量改善,除了依賴科技進步,還要緊密依賴經濟分析、社會管理、產業替代等多種手段;不僅依賴環保單位,還要依賴研發機構、環保社團、產業部門等全社會的共同投入;上至州長、市長,下至販夫走卒,無論職業醫師還是社交名流,都對空氣污染控制做出過貢獻??諝赓|量的改善不僅與污染源控制有關,也與能源結構調整、產業結構轉換、人民生活方式轉變等有關。需要吸取"先污染后治理"的深刻教訓,對新上馬的高污染工程項目做嚴格的環境影響評估,防止在工業化、城鎮化過程中產生新的污染。
霧霾的治理任重道遠,霧霾的危害關系到我們每個人。究竟霧霾有哪些危害、我們怎么防護?請將您的想法和建議,發送至《大眾醫學》微信公眾平臺參與討論,并有機會獲得《洛杉磯霧霾啟示錄》1本。
霧霾對健康的影響,已經不僅僅是呼吸系統。
網友:霧霾天,家里的老人和小孩特別容易生病。
白春學(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呼吸科主任):建議大家應盡量減少外出,特別是老年人、兒童、孕婦,以及患有呼吸系統疾病和心血管疾病者。同時,還應緊閉門窗。外出回家以后,應及時清洗面部和雙手,清水漱口或刷牙,并及時更換外衣。必要時,可使用空氣凈化器,以改善室內空氣質量。
網友:我患有慢性過敏性鼻炎,每當遇到霧霾天就反復發作,要怎樣才能防護?
王輝(山東青島中西醫結合醫院變態反應科主任醫師、教授):鼻塞、咳嗽加重,可能是接觸了霧霾中的過敏原,在盡量減少外出的同時,加大吸入藥物的劑量。若伴有流黃涕、咽痛或發燒提示可能合并呼吸道感染,可選用合適的抗生素或抗病毒藥物治療。有黃濃涕時,加用左氧氟沙星眼藥水滴鼻,以及用生理性海水或生理鹽水沖洗鼻腔。由于霧霾可導致氣道高反應性和氣道狹窄以致吸藥困難,所以一定要慢而深地經鼻或經口吸入,以保證藥吸至肺內。
網友:我每天睜眼看到灰茫茫的天空就很失望,感覺活在一個沒有希望的世界,很害怕!
篇9
85%擔憂室內空氣污染
近日,《GOOD》攜手人民網、中國婦聯新聞網,就“勤空氣污染”話題在線展開了調查。調查結果顯示:85%認為室內空氣存在污染,其中選擇“比較嚴重”的占35%,
選擇“稍微有些”的占50%,認為“不存在”污染的只有3%。
你每天持續待在室內辦公或活動的時間是多久?調查中,51%選擇“5~8小時”;41%選擇“8小時以上”。
不管是白領還是家庭主婦,每天會持續待在同一個空間內工作或生活,如果室內空氣質量有污染,比如家具中釋放有害氣體、空氣中的可吸入顆粒物過多、空氣流動性差滋生病菌,都會對人體產生不良的影響。
調查結果顯示,人們最關心的還是室內“空氣流速”(占49%),害怕長時間待在不對流的空氣中。
排在第二位的是“可吸入顆粒物”(占40%),以前人們更多知道的是室外空氣中的可吸入顆粒物,實際上室內空氣中的可吸入顆粒物更可怕,長期吸入身體內,對腎臟、肺等器官會造成嚴重的損傷。調查中人們還看重的要素包括:相對濕度(39%)、溫度(37%)、細菌總數(36%)。
裝修后,你請專業機構對室內空氣進行過檢測嗎?調查結果顯示,只有8%的家庭進行過檢測,選擇“沒有檢測過”的人數占83%,還有8%根本“不知道要檢測”。
很多室內空氣污染都是因為裝修引起的,如果裝修后能夠進行專業檢測,入住時會比較放心。這些年,室內空氣檢測受到過一些質疑,是否專業?是否有效?會不會騙錢?專家建議,最好找有資質的檢測機構,服務會有保證。
媒體曾經報道過,白血病患兒呈低齡化趨勢發展,有些孩子四歲多就患有白血病,究其原因,與室內空氣污染有著很大的關系。還有一些成年人,長期患有上呼吸道方面的疾病,也與室內空氣不健康有關。
調查中,30%調查者“有過”空氣污染帶來的呼吸道疾病、過敏癥狀;51%“雖然自己沒有,但周圍人有過”空氣污染帶來的呼吸道疾病、過敏癥狀。
你會采用哪種方式凈化室內空氣(多選)?排在前三位的是:經常通風換氣(88%)、搞好室內衛生(58%)和養綠色植物(57%)。實際上,經常通風換氣受溫度影響,并非是解決室內空氣污染的最好辦法,而后兩項只能起到輔助的作用。
調查中,人們對空氣凈化器的認知度并不高。只有13%的人愿意采用購買空氣凈化器來提高空氣質量,這種家居科技技術雖然日漸成熟,但普及率并不高。
室內環境比室外還糟糕?長時間待在室內,受到的空氣污染可能上在室外還糟糕,早有專家指出過這―點。目前室內壞境主要有顆粒污染物、有害氣體污染物和微生物污染三大方面。
1.顆粒虧染
就是人們經常說的灰塵,一股來說,漂浮在空氣中的灰塵都小于100微米。10微米的灰塵可以被人吸入,如果小到只有2微米,那它很可以直接進入人體肺部。更可怕的是,當灰塵小于1微米時,足以進入血液,達到人體各個器官。顆粒物與血液結合發生反應后會毒害身體,比如腎臟、肝臟。
有資料顯示,全球每年因為顆粒物危害導致死亡的約有100萬人。實際上,人們每天待在室外的時間很短,呼吸可吸入顆粒物的量非常有限,反而待在室內,因為空氣并不流通,可吸入顆粒物會對身體造成更多的傷害。蛾篙慧。
主婦心中的那些“隱憂”給寶寶新鮮“小氣場”
夏小樹準媽媽、全職主婦
懷孕后,我經常坐在屋里感到憋悶,咨詢醫生才知道這是孕期的正常反應。但我意識到,室內空氣如果不好,同樣會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于是,老公經常為我開窗通風,還在臥室增加了加濕器。
我和老公已經給寶寶準備了各種必需品,包括一臺空氣凈化器。之所以有這個決定,是因為考慮到寶寶出生后,幾乎24小時呆在家中,室內空氣質量對寶寶來說簡直太重要了。剛生下來的寶寶,抵抗能力比較差,室內不可能長時間開窗通風,灰塵和細菌很可能讓寶寶不適應,增加一臺空氣凈化器,期待給寶寶―個新鮮的“小氣場”。
裝修之后“杯具”了
蘇菱媒體人
我的一個朋友,裝修時一直強調設計感和實用性,就是對裝飾材料的環保性沒有考慮太多。結果,裝修之后“杯具”了,房間連續通風一個月后,關上窗戶室內依然能聞到一種剌鼻的味道。我曾勸朋友請專業機構上門檢測一下,他嫌麻煩拒絕了。
像這樣的情況,我不止一次聽說,有些更加嚴重。如果我結婚后裝修新房,肯定非常注重環保這一環節,不能因為裝修造成室內空氣污染。很多新婚夫婦如果打算要寶寶,更要注重室內空氣,長時間在不健康的空氣中生活,對自己和寶寶的身體都有影響。
寫字樓里的“隱形殺手”
柳跳自由職業者
以前在寫字樓工作的時候,我就覺得辦公室的空氣特別糟糕。七八個人圍坐在一個小區域里,雖然打著隔斷,但空氣根本不流通,也不能開窗通風。
時間久了,我和同事一到下午經常出現頭疼腦脹的感覺,上網一查這叫“辦公樓綜合征”,直接原因就是室內空氣污染引起的,嚴重時會出現頭痛、惡心、氣喘、咽部不適等癥狀。
所以,我們有時會到樓道里?留達一下,呼吸點新鮮空氣。辦公室常年使用中央空調,但很少見物業進行過清洗,真不知道室內空氣中藏著多少細菌。
空氣質量清新“計”
傳說中的那些方法,真的有效嗎?專家將逐一為你點評優缺點,幫你改善室內空氣質量。開窗通風科學通風才有效
都說開窗通風是最有效的凈化空氣方法,但一定要講究科學性。通風要看天氣,天氣比較好、適宜通風時再通風,如果有沙塵、霧,或者室外空氣污染比較嚴重,最好少通風。
溫度越高,甲醛釋放越高,如果室內溫度在20度以下,裝飾材料中的有害物質很難釋放,開窗通風根本起不到作用。所以在冬季,室內溫度較低的情況下,通風效果并不明顯。
種綠植只起輔助治療作用
很多人在家種綠蘿、吊蘭等植物,特別是在氣候干燥的北方。如果室內空氣污染非常嚴重,綠植很難養活,更不能起到治理空氣的作用。
室內種綠植,一定程度上能夠吸附空氣中的有害物質,但專家指出,綠植對治理空氣污染只能起輔助作用,真要指著綠植徹底解決問題,不切實際。
空氣清新劑遮蓋效果很短暫
空氣清新劑是由乙醇、香精、去離子水等成分組成的,通過散發香味來掩蓋異味,減輕人們對異味不舒服的感覺。
單獨使用空氣清新劑,只能起到遮蓋作用,對真正治理沒有任何作用。另外,專家建議過敏體質的人不要使用空氣清新劑。
治理公司上門服務很省心
邀請專業治理公司上門服務,比較適合因為精裝修造成的室內空氣污染。據較早進入室內空氣污染的專業治理專家曲靈波介紹,新屆污染,對癥下藥比較重要。檢測后,如果污染程度達到3倍以上的家庭,建議請專業治理公司服務,服務前一定要簽訂正式的工程合同。
目前,市場上專業治理公司的收費標準,與室內空氣污染程度、處理面積成正比。假如你家面積在100平方米,污染程度為4倍左右,只需治理甲醛和苯兩種有害物質,費用約為2000元。
空氣凈化器看準功能有門道
空氣凈化器是通過高效過濾的方式,吸附、分解或轉化各種空氣污染物,比如花粉、異味、甲醛之類的裝修污染,有效提高空氣清潔度的―種產品。
在國外,很多家庭使用空氣凈化器,認可度非常高,比如日本,空氣凈化器已成為第五大家用電器。不過,在國內尚屬起步階段,很多家庭對此還不了解。
篇10
【關鍵詞】 大氣污染源 危害 激光質譜法 防治措施
1 大氣污染源及危害
1.1 我國大氣污染因素及現狀
對于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來說,在經濟發展的頭些年都要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在各項技術不夠成熟的情況下,只依靠充分的資源以及廉價的勞力來實現經濟的快速發展,在發展過程中經濟效益始終排在第一位,對于環境的保護工作做的不夠到位,導致了生態的破壞以及空氣污染等環境問題,尤其是在工業廢氣方面,由于沒有先進成熟的廢氣處理工藝,很多工廠對廢氣都只進行高空排放處理,使得我國大氣污染近些年來日益加重。
1.2 危害
大氣污染的危害首要就是對人體和動物的健康傷害,人或動物吸入過多的污染空氣或吃了被空氣污染的食物就會危害健康,造成病變甚至死亡;此外,大氣污染嚴重之后有可能形成酸雨對農業、林業、養殖業還有建筑物等造成影響;大氣污染要是更加嚴重會破壞臭氧層形成空洞,或者由于CO2的排放過多形成溫室效應,造成全球變暖,對人類和生物的生存環境造成危害。
2 激光質譜大氣探測方法
2.1 激光質譜法的原理
大氣污染主要是由燃燒氣體造成的,而大氣污染源氣體主要有CO、CO2、NOx、SO2以及二惡英類化合物等,其中二惡英有毒并且是嚴重的致癌物質,二惡英主要來源是垃圾的焚燒,應用激光質譜法能夠有效的檢測出空氣中的二惡英化合物。激光質譜法是共振多光子電離(REMPI)與飛行時間質譜(TOF-MS)的結合,在共振多光子電離時,中性分子吸收一個或多個光子達到中間激發態,再吸收一個或多個光子實現電離,通過與分子中間激發態的共振,產生電離的幾率很高,最簡單的情況就是中性分子吸收一個光電子達到其激發態,再吸收第二個光子達到電離限之上的連續態,這就是(1+1)共振多光子電離過程。此時,需要通過高階多光子電力過程,依據每個分子特殊的吸收光譜的特點,可以用合適的激光波長來選擇電離某些分子,同時可以抑制其他分子的電離信號,因此共振多光子電離法可以實現多組分分析;同時激光質譜法還會使用飛行時間質譜儀,這個質譜儀可以對脈沖激光產生的離子進行選擇性探測,高速的對離子進行質量分辨,具有高靈敏度和高質量分辨率的特點,其激光器和進樣系統的重復率可達到100Hz,能夠實現10ms的時間分辨。
2.2 激光質譜法的優勢和應用
與傳統的大氣污染源探測技術相比,激光質譜法具有高靈敏度、高選擇性、高速度分辨和多組份一起分析等優點,是目前國內對大氣污染源探測的主要探測技術,激光質譜發不僅能夠實現實時動態監控,還能有效地對大氣進行全面的污染源確認,有利于快速、全面地得出分析數據以及確定污染氣體治理方案。目前,激光質譜法在我國汽車尾氣和垃圾焚燒氣體探測中得到了大力應用,采用可移動的激光質譜儀,可以有效地對汽車尾氣中各個成分實時動態變化進行監控和繪圖,對汽車在不同行駛狀態時的尾氣污染物變化提供可靠證據,得出汽車在什么行駛狀態下才能使尾氣中有害物質濃度最低,確認什么時候燃燒最為安全,對空氣污染最小;總的來說激光質譜儀起到了排放氣體的有效在線檢測的作用。
3 大氣污染防治措施
我國目前空氣污染的主要問題是含菌量大、懸浮顆粒和可吸入顆粒含量高、工業廢氣排放不達標、機動車尾氣排放量大、生活垃圾焚燒不完全等,針對我國大氣污染的國情,在大氣污染防治措施方面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3.1 采用激光質譜法對大氣污染源進行實時探測
治理污染的同時也應該控制污染源,才能保證空氣治理工作得到效果,因此對大氣的污染源進行實時探測就是尤為重要的,采用激光質譜法高速高效的進行探測,通過得出的數據和圖譜分析空氣污染情況,及時采用有效手段解決污染源問題,不能徹底解決也要把污染指數控制在國家法律規定的合格值范圍內。
3.2 改善燃燒工藝
其實大多數的工業污染和生活垃圾焚燒污染都是由于燃燒不完全造成的,采用先進的國外技術或者自主研發更好的燃燒技術是解決大氣污染的重要一步,如果燃燒工藝不能夠得到改善,廢氣中的污染物質不會減少,會對大氣的治理工作造成困難。
3.3 大力推廣空氣凈化裝置,開發新技術
在控制污染源污染物排放量的同時,也要重視空氣凈化裝置的使用,一定要要求工業廢氣經過凈化處理達標后才可以排放,汽車排氣管也要大力推廣尾氣凈化器,減少汽車尾氣對大氣的污染。
3.4 增加城市綠化面積,保護樹木
綠化就是城市的肺,增加城市的綠化面積、保護樹木也是一種治理大氣污染的一個途徑,樹木能夠起到吸收有害氣體,凈化空氣的作用,因此城市綠化工作不可忽略,還要嚴格要求,大力推廣,保護環境。
4 結語
大氣污染與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活環境息息相關,我國是大氣十分污染嚴重,嚴重的大氣污染已經對我國部分城市造成了酸雨、霧霾等惡劣的空氣問題,已經影響到了人們的正常生活,我國對大氣污染的治理工作已經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并且對大氣的治理工作還要幾十年如一日的持續下去才能見到成效。而解決大氣污染問題首要就是對對大氣污染源的探測工作,近些年來我國對大氣污染源的探測工作也有所進展,其中激光質譜探測技術已經在汽車尾氣和生活垃圾焚燒氣體檢測等方面日臻成熟和完善,激光質譜探測法也是目前最高效、最靈敏、最先進的大氣污染源探測技術。
參考文獻:
[1]樊新巖.激光質譜法在大氣污染物分子探測中的應用研究[J].曲阜師范大學,2005.01.
[2]章蓮蒂,魏杰.激光質譜法探測度量污染氣體的定標研究[J].中國環境科學,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