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雙減政策的總結范文
時間:2023-12-14 17:51:1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關于雙減政策的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結合當前工作需要,的會員“xu1000w”為你整理了這篇2020年林業和草原局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總結范文,希望能給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參考借鑒作用。
【正文】
市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放管服”改革協調小組辦公室:
根據《呼和浩特市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放管服”改革協調小組關于報送2020年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總結有關事宜的通知》要求,現將我局2020年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放管服”工作開展基本情況
(一)完成自治區政務服務一體化錄入工作。為進一步規范行政權力運行、實現依法行政,梳理認領政務服務事項14項,按要求完成了認領、精細化梳理、錄入等工作。
(二)優化審批流程、精簡審批環節。對本級原224項行政權力進行梳理,權力瘦身“61項”,壓減比例27%,并全面提升政務服務水平,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達到100%,所有審批事項在原辦理時限基礎上全部再壓縮5個工作日。
(三)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工作機制。制定了《呼和浩特市林業和草原局隨機抽查工作實施細則》、《呼和浩特市林業和草原局隨機抽查工作指引》等制度措施,及時更新了“一單雙庫”,根據年度抽查計劃,2020年共完成部門內部抽查任務6次,部門聯合抽查任務1次,涉及市場主體23戶。
(四)積極開展柔性執法,減輕企業負擔。為規范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杜絕“一罰了之”、“以罰代管”、“重處罰、輕整改”等問題,舉辦了林木種苗生產經營企業種苗業務知識培訓,并積極開展部門聯合抽查檢查工作,通過政策引導,避免多頭執法等措施,有效減輕了企業負擔,為優化營商環境起到積極的作用。
二、存在問題
(一)部分政務服務事項需現場勘驗,實現全流程網上辦理還存在困難,為實現“一次不跑”和最多“跑一次”只有通過網上咨詢、電話預約等形式完成。
(二)由于我局林業綜合執法大隊執法裝備差,在日常監管中,還存在監督管理不能做到全覆蓋。
三、下步工作計劃
(一)進一步規范行政權力公開透明運行,貫徹落實好新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及相關規定,對2020年公布的權責清單和公共服務事項進行動態調整,制定目錄清單并向社會公開。
(二)加大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建立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強化信息共享、信用約束、聯合懲戒、舉報監督等。
篇2
一、目標要求
重點流域水環境質量持續保持優良水平,形成流域生態良性循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發展態勢。主要地表水水質達到功能區標準,橫龍橋、冷水坑省控斷面III類水質達標率達到100%,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達到96%以上;農村飲用水水質和農村人居環境得到改善;生活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基本建成,工業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流域畜禽養殖污染得到治理,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進一步加強。
二、主要任務
(一)持續加強飲用水水源地整治與保護。繼續推進相垵水庫等水源地環境綜合整治,切實采取有效措施,確保飲用水源水質安全。定期開展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監測,密切關注水質變化。加強各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環境巡查力度,嚴格排查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排污口,對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與保護水源無關的違法建設項目和排污口,堅決予以取締。逐步加強鄉鎮飲用水水源規劃與保護工作。完成三班鎮鎮區飲用水水源保護整治工作,建設水源工程、標志宣傳牌、隔離網,完成水源地清淤和生態林保護工程。
(二)持續推進生活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2012年底前建成縣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并投入運行,日處理生活污水2萬噸;逐步完善生活污水配套管網,進一步擴大污水收集面,提高污水進水濃度,完成省、市下達的化學需氧量減排任務,建設污水廠二期配套管網11.5公里(含舊管疏浚)??h城及周邊鄉鎮生活污水接入城市污水管網,其他鄉鎮建設小型污水處理設施予以收集處理。潯中鎮、三班鎮建設生活污水管網共15.5公里,接入縣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龍門灘鎮生活污水通過建設人工濕地、一體式戶用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氧化塘等處理設施進行處理。進一步完善垃圾收集和轉運系統,在縣城區、龍門灘鎮建設壓縮式垃圾中轉站、垃圾箱等設施,并建立垃圾處理的長效運行管理機制。
(三)持續加大工業污染整治力度。督促重點行業、重污染企業落實環保主體責任,切實抓好整改提高和總結驗收階段工作,組織開展對“黑色”級別企業進行整治;加大自查自糾過程的環保監督、監察、監測力度,加強排污單位環保等級的動態管理,加強巡查、督查,堅決防范污染反彈。加快減排項目建設,重點抓好建陶、造紙、制革、食品、制藥、電鍍、印染、化工等8大工業行業的污染減排工作。加快工業園區污水集中處理項目建設、完善污水管網。
(四)持續加強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強化規模化畜禽養殖場的監管,認真落實畜禽養殖禁養區、禁建區的有關規定,禁養區、禁建區內嚴禁審批畜禽養殖場建設項目。積極推行無(少)污染養殖技術,新、擴、改建的畜禽養殖項目應因地制宜采取立體種養模式或零排放養殖模式,減少畜禽養殖廢棄物的污染。在農村散養戶中推廣戶用沼氣工程,逐步取締水沖式養殖方式,促進養殖糞便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推廣集中養殖、集中治理的模式,減少農村畜禽散養的污染。2012年繼續推廣無污染養殖技術,在春美鄉林盛養豬場實施生物發酵床養殖示范工程,采購發酵菌、改造豬舍,實現畜禽養殖污染零排放。
(五)持續強化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加強小流域綜合整治。2012年開展丁溪小溪段、大銘溪、湯嶺溪、黃井溪等小流域專項整治,實施河道清淤、生態護岸,建設污染治理、處置設施,確保污水達標排放,進一步改善流域水環境質量。加強戴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建設生態資源動態監測工程,配備動態監測塔,建設網絡信號自動傳輸等辦公設備。加強農村環境綜合治理。在蓋鄉、美湖鄉、國寶鄉等鄉鎮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結合市級新農村建設工作,實施清理垃圾、設置垃圾池、垃圾桶、改水改廁、建設沼氣池、河道清淤、綠化等工程。
(六)加強水土保持工作。強化各項措施,加大水土流失防治力度,健全水土保持監督管理制度,把水土保持工作列為審批、驗收等工作的重要內容,從源頭把好關。在開發建設中更加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在各項建設特別是山地建設、公路建設中加強水土保持,規范施工管理;堅決取締洗砂和非法采砂活動。堅決遏制人為造成的水土流失,維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2012年在浐溪流域上游的蓋、國寶、赤水等鄉鎮實施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程,實施水土流失綜合治理15000畝。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落實流域整治責任。有關鄉鎮人民政府和縣直有關單位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通力協作,全力推進重點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工作。要切實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將治理任務和監管職責層層分解到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對未完成治理任務且在整治過程中失、瀆職的地方和責任人,由監察部門依法依規追究責任。
(二)強化整治工作的效能督查。按照市政府《轉發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省環境保護監督管理“一崗雙責”暫行規定的通知》(政文〔〕76號)要求,各鄉鎮、有關責任單位要各司其責,加強對項目的監督指導,及時跟蹤項目進度,深入了解項目進展情況,按月認真細致開展自查工作,并于每月5日前報送上月份重點流域整治工作進度表。同時,要認真總結整治工作,每季度報送一次工作總結報告。每月進度表和總結報告蓋章后報送縣環保局。
(三)加大整治項目資金投入。繼續用好用活新一輪晉江上游水資源保護補償專項資金和重點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專項資金。2012年重點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將作為年度晉江、洛陽江上游水資源保護補償專項資金和重點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專項資金的項目儲備庫,屆時將根據項目進展情況給予適當補助。各鄉鎮政府也要積極籌措資金,加大對重點流域整治項目的投入,保障各項工作的順利實施。
篇3
銅陵市節能減排與經濟發展的矛盾十分突出。近年來,銅陵市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把推進節能降耗工作提到了戰略層面,按照“宣傳發動、組織引導,外樹形象、內促發展,系統推進、重點突破”的工作思路,采取了一系列強有力的工作措施扎實推進。
發展循環經濟 強化政策引導
銅陵市經過多年的努力,已探索出一條以發展循環經濟促進資源型產業轉型的道路。明確以發展循環經濟,推進節能減排,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要途徑;明確提出建設“生態山水銅都”的城市發展戰略。今年初,市委、市政府又出臺了《關于加快建設生態山水銅都的決定》,以銅陵市被確定為國家級循環經濟“雙試點”為契機,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實施資源型產業向現代制造業體系轉變,解決產業結構性高耗能、高污染問題。目前,銅陵市循環經濟已取得了重要的階段性成果。濱江、橫港和成山三大循環經濟園區先后啟動和開工建設,一批循環型項目正在扎實推進,若干條生態工業鏈初步形成,循環經濟的理念日漸深入人心。
近年來,銅陵市相繼出臺了《推進工業企業節能降耗工作的實施意見》、《綜合能源消耗考核制度》、《關于推進建筑節能工作的若干意見》、《關于評優創先活動實行環境保護“一票否決,制度的意見》、《工業企業環境行為評價管理暫行辦法》、《工業企業環境行為評價技術指南》、《十一五污染物減排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同時,加大財政專項資金支持污染減排、引導落后產能退出的工作力度,僅2002~2006年累計安排專項資金近億元。特別是銅陵市投資1500多萬元,建立了環境監測系統,對全市重點污染源進行在線監測,一期已設立47個監測點,對重點污染源實施在線監控,成效明顯。今年市政府又設立了節能降耗專項資金100萬元,主要用于節能獎勵、節能項目的引導和補貼;市財政安排環保專項資金1550萬元,循環經濟引導資金500萬元,淘汰小水泥專項資金150萬元。
重點突破 加快淘汰落后生產能力
首先,銅陵有色公司大力推進企業電力需求管理工作,并針對多數礦山為老企業的特點,加強對生產工藝優化調整改造,采用先進高效碎礦設備,提高磨礦設備運行效率,降低選礦電耗,以高效陶瓷過濾機代替傳統的脫水裝置,降低選礦系統運行損耗。對用電量大的壓風系統實施節能優化改造,合理設置排水中段,降低排水系統損耗。今年銅陵市組織了一批節能技術改造項目上報,申報國家節能專項國債和省節能專項。目前,正在實施和準備實施的重點節能項目達39項,總投資25.9億元,實施后可年節約86.8萬噸標煤。
同時,根據《銅陵市循環經濟試點實施方案》,建立了擁有59個項目、總投資達160億元的循環經濟項目庫,并著力推進這些項目的建設。目前,大部分項目進展順利。循環經濟工業試驗園,通過信托融資1億元;在銅陵有色公司與華夏銀行開展的循環經濟合作計劃中,5個以節能降耗為主要內容的循環經濟優惠貸款項目已進入簽約階段。
再就是,嚴格執行建設項目環評和“三同時”制度。對260個建設項目進行了檢查,環評執行率為93.8%,4個省級開發區均已完成區域環評報告書的編制工作,并通過了省環保局的審查。4個省級開發區內共有171個建設項目,環評執行率為93.6%,“三同時”執行率為100%。另外,按照國家制定的《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工藝和產品目錄》,有計劃、有步驟地對高耗能、高污染企業實行關停并轉”。在全省率先啟動了淘汰小水泥落后產能工作,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已關閉淘汰6家企業7條立窯生產線76.4萬噸水泥生產能力。此外,今年銅陵市還將關閉11家立窯水泥生產企業、6家小水泥粉磨企業,拆除13條立窯生產線,淘汰小水泥落后產能195.4萬噸,僅此一項就減少能源消耗近32萬噸標煤。同時,近年來,銅陵市還關閉了小石料礦,山59戶,淘汰落后采石能力達240萬噸。年內銅陵市發電廠還將淘汰2臺125MW機組。
推廣節能新技術 注重典型示范
今年,銅陵市成立了全國首個以循環經濟為紐帶、產學研緊密結合的科技型協會組織――銅陵循環經濟產學研合作聯盟。該聯盟不僅包含了本市有色控股公司、銅化集團公司等21家骨干企業以及市科技局、循環辦、經委、環保局、循環經濟工業試驗園等5個單位加盟,還邀請了清華大學等19家在循環經濟領域具有學科特色的知名高等院校、科研單位成為首批加盟單位。同時依托銅陵市9家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2家工程研究中心和3家博士后工作站,為發展循環經濟、推進節能減排提供技術支撐。對關系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技術課題,組織國內各大專院校、科研機構專家進行頂層設計。確定化學石膏綜合利用、循環經濟示范園區產業間耦合技術研究、銅合金材料及金銀等稀貴金屬延伸開發等第一批20項重大課題,面向社會招標,推動企業通過產學研聯合、自主研發等方式進行攻關,市政府在循環經濟引導資金和科技三項經費等方面安排資金予以支持。
通過宣傳貫徹《國家鼓勵的資源綜合利用認定辦法》和《安徽省資源綜合利用認定管理辦法》,銅陵市圍繞磷石膏、硫酸燒渣、粉煤灰3大主要工業固體廢棄物,大力發展靜脈產業,建成了一批共生綜合利用企業群體,資源綜合利用取得新成效。如綠陽公司利用六國化工廢物磷石膏相繼建成投產一期10萬噸、二期30萬噸磷石膏水泥緩凝劑生產線,同時還建設了年產10萬噸的建筑石膏粉項目。
為發揮節能示范企業的帶動作用,促進節能技術的推廣應用。今年8月1日,市政府召開了節能工作現場會。全市節能主管部門和重點企業近120個單位參加了會議。會議參觀了典型項目的現場,示范企業交流了工作經驗,并請國內知名的節能專業公司進行了新技術推廣,會議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效果。節能技術的應用,有力地促進了節能工作的開展。僅從能源的綜合利用情況看,2005年之前銅陵市綜合利用發電廠裝機容量僅有4.39萬千瓦,而今年已達到6.3616萬千瓦,年發電量也由1億千瓦時增加到3.2億千瓦時,如加上目前在建的機組裝機容量將達到13萬千瓦,增長3倍以上。
2006年銅陵市GDP增長16%,而能源消費總量僅增長10.1%;萬元GDP能耗2.17.噸標煤,下降5.2%,節約25萬噸標煤;全年削減二氧化硫排放1.87萬噸,二氧化硫排放總量削減20.5%,單位GDP一氧化硫排放下降40.5%;削減COD排放量134.1噸,單位GDP的COD排放下降21.2%。超額完成了2006牟省政府下達的節能減排任務,為“十一五”目標的完成奠定了良好基礎。2006年資源綜合利用產品產值15.8億元,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量521.8萬噸,固廢綜合利用率72.23%。長期壓在銅陵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即紅山(硫酸渣)、白山(磷石膏)、黑山(水淬渣)正在被日益削平。今年上半年,經省環保局初步核定,銅陵工業污染治理COD削減量262.5噸,較去年同期多削減0.52%,完成年度削減任務的50.7%;――氧化硫減排3206噸,完成年度計劃的70.1%。1~9月份,市規模內萬元工業增加值綜合能耗,比去年同期下降了6%。
認識到位 機制創新 合力推進
節能減排工作是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的大業。銅陵市委、市政府在節能降耗探索和實踐工作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推進節能降耗工作的過程中,我們有以下5個方面的體會: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是前提。銅陵市節能工作起步早、進展快、效果好,不僅是市幾大班子主要領導對銅陵市節能工作的艱巨性、迫切性認識到位,全市上下統一思想,形成共識,齊心協力,更是推進節能降耗工作的原動力。
(二)科學規劃、政策扶持是基礎。規劃是否科學合理、政策扶持是否到位,對推進節能降耗工作有著積極的引導作用。2005年以來,銅陵市先后編制出臺了發展循環經濟,促進節能降耗工作的一系列專項規劃及各項政策措施,為節能減排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科技創新、技術攻關是支撐。銅陵市節能降耗工作之所以取得“倍增”效應,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堅持不懈地推進企業技術進步,加強關鍵技術研究攻關,提升產業綜合競爭能力。近年來,銅陵市不斷加大對節能減排、資源綜合利用與環保產業的科技投入;以產學研聯合為主要方式,加強對研發與主導產業密切相關的循環經濟關鍵技術進行攻關;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新設備。重點圍繞主導產業,引進國際先進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延伸產業鏈,提升產業層,使資源利用率等主要指標顯著提高。
篇4
20__年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環境保護事業長足發展的一年。一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和上級環保部門指導下,我局認真學習落實十七大關于 “生態文明” 建設的總體要求,認真貫徹國務院《關于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和全國第六次環保大會精神,緊緊圍繞“堅持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富順”主題,嚴格執行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遵循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并重和同步發展原則,扎實推進污染防控、總量減排、生態保護和民生工程建設,通過全局上下共同努力,全面完成了今年的各項目標任務,環境管理水平逐步提升。
(一)堅持宣傳引導,加強環境文化建設
以“推進環境保護歷史性轉變,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為主線,深化環保法制宣傳,著眼環??破罩R普及,提高全民環保素養,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利用“世界環境日”、“地球日”、“法制宣傳月”時機,采取上街設點散發資料、懸掛標語橫幅、發表電視講話、播放電視專題節目和字幕宣傳等方式,面向社會開展環保法制和科普知識宣傳,共散發宣傳掛圖800余幅、環保書冊300本、節能減排宣傳卡片和傳單20__余份、懸掛宣傳橫幅30余幅,開展電視宣傳10余次,組織環保志愿者210余人次;組織企業法制培訓4場次,增強企業環保法制觀念;舉辦環保法制講座2期,組織環保知識“進廠礦、進學校、進社區、進農村”活動10余場次,著力環境文化建設,不斷強化全民環保意識,
(二)咬定約束指標,總量減排工程有序推進
實施污染物總量減排是宏觀經濟調控的重要手段,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標。按照20__年市政府下達的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目標任務要求,以及“強化減排項目建設”的思路安排,我縣認真分解任務、落實責任,積極研究措施,全力推進管理減排、工程減排、結構減排“三大減排舉措”,污染物總量減排工作有序開展。今年總量減排任務項目有四類:一是完成城有紙業公司、安溪紙業公司廢水治理工程,童寺化工建材公司廢氣治理工程;二是完成遠大富源公司廢水治理及清潔生產審核;三是力爭于20__年底完成富順縣污水處理廠建設,最遲20__年6月投入運行;四是完成永年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工程。截止目前,城有紙業公司、安溪紙業公司廢水治理工程、童寺化工建材公司廢氣治理工程已順利完成并通過驗收;遠達富源公司廢水治理工程已經完成,清潔生產審核正在報省級有關部門審批,預計年底前能夠完成;縣城生活污水處理廠已開工建設,基本[!]能保證在20__年6月建成投入運行,目前總投資601萬元;永年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工程已完成可研究審批及工程詳堪工作,由于資金籌措困難,土建工作未啟動,今年難以完成,縣政府已書面報告市政府請求調至明年完成。
(三)堅持惠民利民,環?!懊裆こ獭比〉脤嵭?/p>
1、加強企業污染整治。今年城有紙業、童寺化工建材兩戶企業列入省政府限期治理企業。富順縣城有紙業公司生產廢水整治工程采用動靜平靜、封閉循環、綜合利用的術,工程累計投入180萬元;童寺化工建材公司煙塵粉塵治理工程總投資255萬元,機立密、生料磨、水泥磨、原料破碎、水泥磨破碎、熟料庫、打包機等工序粉塵回收點顆粒物濃度均達到《水泥工業大氣污染排放標準》規定。兩戶企業于9月5日通過了市目督辦、市環保局、市經委代表省級部門組織的現場驗收。
2、切實開展飲用水源地保護工作。對縣城飲用水源(鎮溪河流域)按新的保護區劃分規范,進行了重新劃定飲用水源保護區,并編制了飲用水源地環境現狀調查報告和環境保護規劃;督促各鄉鎮人民政府按要求對鄉鎮水源劃定保護區范圍;加強了水源地日常巡查執法,會同有關鎮鄉和部門清查、整治和取締二級飲用水源的排污口,使水源地的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改善;開展了每月1次的鎮溪河水質監測和每半年1次的25個鎮鄉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監測,鎮溪河水源水質常年保持在ⅲ類以上水質,符合飲用水源水質標準,25個鎮鄉飲用水源受
農業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染影響水質多數較差。
3、加強縣城環境綜合治理。認真開展城鎮煤(油)煙整治、噪聲控制。一是實施餐飲業準入管控,在清潔燃料使用、油煙有組織排放方面嚴格把關,在規模酒店、火鍋店安裝油煙處理設置,減少對居民區的污染。二是開展環境秩序專項整治,會同城管、工商、衛生、藥監開展聯合執法,整治縣城區夜市攤點。三是加大縣城區噪聲控制力度,對鐘秀路等音樂茶座、歌城,繼續實施專項整治,落實夜間專人值守、處理投訴;配合文化等部門開展娛樂場所“陽光工程”工作,倡導健康文明的娛樂生活方式;開展“兩考”禁噪,加強了建筑施工行業噪聲監控,嚴格施工時間,避免夜間擾民,對居民住宅區內產生噪聲污染的企業,及時查處整改,圓滿完成了“兩考”禁噪任務。四是參與縣城區揚塵整治,在縣城管委安排下合理布設監控點,進一步提高城市環境質量。五是切實做好省級衛生縣城復查迎檢中的環保工作,順利通過了省級復查。
(四)堅持依法行政,環境管理水平不斷提升
1、加強建設項目管理,有效控制新增污染。全面貫徹執行《環評法》和《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在項目建設管理上,執行分類管理、分級審批制度,把好企業環保準入關。堅持新型工業化道路,合理規劃調整工業布局。堅持戰略環評制度,落實產業規劃、區域發展規劃、流域規劃環境影響評價。以國家產業政策和技術進步要求為導向,促進工業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從源頭上控制新污染。合理選址,嚴格審批,引導企業選擇優良工藝和設備,促進污染治理技術進步。嚴格執行建設項目環境保護“三同時”制度,有效防治環境污染,截止目前,共審批建設項目119個,其中審批新改擴建建設項目工業類25戶,第三產業74戶,其它類20戶;建設項目辦理竣工驗收手續12戶;“三同時”執行率為100%。
2、執行排污申報、排污許可和排污費征收制度。按照《環保法》、《排污費征收使用管理條例》規定,我局執行排放污染物申報登記管理規定,并從今年下半年開始對排污企業開始新一輪《排污許可證》核發。實施排污費征收和“收支兩條線”管理,努力做到征收的合法性、完整性和準確性。
3、開展“環保專項行動”和“環境安全百日專項檢查”。在“環保專項行動”中會同縣安監局、經商局、監察局、人大城環資委等單位,集中檢查了富世鎮片區10個企業、東湖鎮片區10個企業、安溪鎮片區4個企業,針對檢查中存在的問題,根據不同情況分別作了口頭和書面要求,對11戶企業提出了口頭要求,對9戶企業發送了限期整改通知書,對2戶企業進行了處罰。在“環境安全百日專項檢查”中,以食品、化工、造紙等?;飞a使用行業為重點,已對全縣8個化工企業、4個造紙企業、12個加油加氣站、18個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晨光工業園工內已投產的5戶企業、6個煤礦和7個危化品使用、儲存企業的環境安全進行了檢查。
4、加強環境安全監管,防范和降低環境風險。一是加強環境污染事故應急預警機制建設。制定和完善了縣政府和環保部門的《應急預案》、《應急監測方案》,督促重點企業完善自身《應急預案》,并加強演練和試用,提高可操作性;嚴格執行污染事故報告制度,確保污染事故能得到及時處理,將損害降到最低。二是加大對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的監管力度,對涉源單位進行了調查摸底,督促辦理環評審批、驗收手續,指導企業做好換發《輻射安全許可證》工作,按時、保質完成全縣電磁輻射設備(設施)申報登記工作。今年8月,完成了富江水泥公司3顆廢用輻射源的順利送儲工作,消除了重大輻射環境安全隱患。三是加大對企業的巡察力度,堅持對重點污染源企業每周兩次、一般企業每月一次的巡察,嚴格執法,嚴查環境違法行為。共出動執法人員316人次,對84戶工業企業66臺套治理設施進行了巡查,從巡查情況來看,治理設施運行率達到94%,達標排放率達到97%。四是加強重點污染源在線監控,發揮自動在線監測平臺作用,遠達富源化工公司、富江水泥公司兩戶企業新安裝的煙氣在線監控系統已完成了的安裝調試。
(五)強化環境服務,維護企業、群眾合法權益
1、開展效能建設,切實轉變機關工作作風。為切實提高行政效率,改善發展環境,提升單位形象,我局積極開展了機關行政效能建設,落實一個窗口對外,將本單位履行的行政許可事項和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的審批職能,調整歸并到了一個股室——綜合業務股。行政許可項目規范為5個,其中即辦件3個,承諾件2個。切實落實了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服務承諾制,提高行政運行效率和服務質量。
2、圍繞地方經濟發展,做好項目協調服務。在建設項目嚴格審批的同時,注重對企業在項目環評手續辦理、項目選址、工藝選擇等方面的指導、協調、服務工作。一方面,對自身審批的項目,寓服務于審批當中。另一方面,對省、市審批項目,積極協助做好環評單位聯系和省、市局相關處室的對接匯報工作,如威力富戎公司技改項目、吉泰龍遷建項目、縣城垃圾處理廠項目、順麒公司技改項目、2500噸/日干法水泥項目等,通過銜接,促成了項目推進。
3、積極為企業、鄉鎮爭取上級資金,籌措本級資金,加大治理投入。今年,積極幫助指導企業、鎮村編報國家、省、市環保補助項目,涉及工業企業治理、場鎮污水治理、小流域污染防治、生態建設和環保能力建設5大類項目,總投資1762萬元,申請補助805萬元,相關項目資金逐步到位。同時,縣財政加大治理投入力度,今年已先期安排企業治理補助資金15萬元,年底縣級環保資金將向治污大戶、減排大戶企業傾斜安排。
4、積極解決群眾反映的環保熱、難點問題,切實為民辦實事。 一是認真辦理政協委員提案,邀請相關部門座談,共同商量如何集中處理我縣醫療廢物,切實保護生態環境。二是及時處理群眾來信來訪,積極參加“大接訪”和“下鄉”活動,今年共接待來訪群眾93人次,收到群眾來信來電205件次,環保熱線電話投訴80件次,辦結率為98%,群眾比較滿意。
(六)堅持城鄉統籌,生態縣建設和農村環境建設啟動
按照全國農村環保會議精神和統籌城鄉發展要求,我縣抓住全省統籌城鄉發展試點縣和生態縣建設試點縣契機,將環境保護的重點逐步向農村轉移。根據生態縣建設要求,著手編制全縣生態建設規劃,完成了小康環保行動試點縣規劃、部分環境優美鄉鎮規劃制定。堅持實驗示范和典型引路,開展“生態細胞”創建,今年被確定為省級環境優美鄉鎮試點鎮2個(永年鎮、板橋鎮),共創建成省級生態示范村1個(東湖鎮卷壩村)、省級生態小區1個(寶慶鄉天池湖)、省級人居活動生態小區1個(西湖人居活動小區)、創建成省級綠色學校1所(代寺三中)、省級綠色社區1個(富世鎮金山社區),市級環境優美鄉鎮1個、市級生態示范村5個、生態家園30戶、生態示范區1個。板橋鎮吳廟村、干竹灣村2個省級人居環境村莊治理試點工作啟動。在農村環保方面逐步加強,著手開展了農村污染源調查,謀劃河流、湖庫環境保護措施,包裝上報重點場鎮生活垃圾、污水處理項目,實施了重點畜禽養殖企業污染整治。
(七)狠抓基礎建設,環境監管能力不斷提升
1、加強隊伍建設,提升全員素質。按照學習型機關建設要求,堅持每月政治業務學習制度,學習政治理論和環保法律法規。進一步加強機關作風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把作風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的各項要求落到實處,制訂了環保人員“十不準”規定,增強了環保工作者的責任感、緊迫感、使命感,進一步宏揚了環保精神,增強了全體黨員和職工拒腐防變能力。
2、加強環保能力建設,服務環境管理。狠抓環境監察、監測能力建設,推進儀器裝備配備和更新升級,今年預計可獲得省級環保能力建設補助資金50萬元,加大環保執法硬件設施和監測儀器設備投入,提高環境監管水平和監測能力。縣環境監測站按計量認證評審準則要求,順利通過了計量認證復查工作,編修制訂了4.0版《質量手冊》、《質量文件》、《程序文件》的質量轉版體系。
3、狠抓監測技術服務。一是完成了重點流域沱江河三個斷面三個水期31個項目的水質監測和1月、5月16個項目的加密監測工作,完成四川省重點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富順縣高硐斷面每月31個項目的監測工作;二是完成了城區3個大氣監測點每季度一次,連續五天環境空氣質量監測任務,以及每月4個監測點的隆塵、硫酸鹽化速率監測和每月1個監測點的降水監測任務,承擔了全縣城區全年兩次4個監測點的功能區環境噪聲質量監測任務以及全年一次32個測點的交通干道噪聲和204測點的區域環境噪聲監測任務。共采集有效數據樣品1319個,獲得有效數據1048個,編制19份環境質量報告。開展了委托、比對、監督、現狀、污染糾紛、應急監測,今年共對今年共對225個污染源進行了廢水、廢氣、噪聲監測,共出據監測報告242份,及時為黨委、政府和上級環保部門提供了科學、翔實、準確的數據體系。
4、繼續開展了全國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在去年污染源清查基礎上,在全縣全面開展入戶調查和數據審核、錄入、上報和分析評價、總結等工作,通過調查,徹底摸清了污染源狀況,據統計全縣工業污染源356個、生活污染源1184個。
二、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1、環境法律法規及方針政策宣傳的深度和廣度還不夠。相關單位和鎮鄉保護生態環境、創建優良人居環境認識仍有較大差距,部分企業的環保意識還比較淡薄,一些企業看中短期效益,片面追求效益最大化,有逃避環保監管傾向,在污染治理上不愿投入,即便是投入,也想方設法節約成本;個別企業在新、改、擴建項目上,存在辦理環評手續不及時問題;排污費征收困難,部分企業不愿意承擔繳納責任,千方百計偷逃或少繳排污費,缺乏強制手段。
2、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任務艱巨。工業減排進展有序,年底前能全面完成,但是城市、集鎮生活cod、氨氮等生活減排指標中水污染物的削減難度大。一是縣城污水處理廠雖然已開工建設,但仍要在明年6月才能投入運行,縣城生活污水目前無法處置;二是永年鎮場鎮生活污水綜合治理工程建設資金(249.2萬元)尚在籌措當中,雖然已作為環保治理項目上報,但難度大,資金缺口較大;三是鄉鎮生活污染面寬量大,難于治理。
3、執法力量較為薄弱,執法人員結構老化,素質參差不齊,力量嚴重不足,執法水平不高。特別是因人員少,建設項目監管和環保設施竣工驗收難以及時到位。
4、環境管理、監控面寬量大,執法壓力巨大??h內的重點污染企業近20家,中小企業幾百家,而且大多是老企業,設備陳舊、工藝落后、產能較低,污染治理投入嚴重不足,治理設施運行不穩定,監察難度較大。大量的餐飲、娛樂、服務等三產業店數量大,鋪遍布城鄉,油煙、煤煙、噪聲、污水擾民時有發生,各類糾紛、投訴不斷,環保部門應接不瑕,鞭長莫及,牽制了大部分執法力量。
5、農村環保形勢嚴峻。農村環境保護基礎薄弱,投入嚴重不足,鎮鄉工業發展有時“饑不擇食”,工業污染、生活污染有向農村轉移趨勢;農業面源污染、畜禽養殖污染等普遍存在,鄉鎮場鎮飲用水源保護形勢嚴峻,環保部門力量有限,農村環保監管措施落實難。
三、二〇〇九年工作要點
(一)進一步加強環境保護宣傳教育工作。利用各種宣傳手段和宣傳陣地廣泛開展環保宣傳教育,宣傳環保法律法規和基礎環保知識,強化公眾環保意識,形成廣泛的環保“統一戰線”。特別要抓好領導干部和企業法人的環保法制培訓,增強環保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二)抓好減排工程建設,努力實現主要污染物減排目標。抓好減排工程建設,努力實現主要污染物減排目標。按照《十一五減排工作規劃》和年度減排計劃,分解減排目標,落實減排“一崗雙責”責任,力爭將總量減排任務入納鎮鄉、部門、單位黨政目標考核范圍,營造全縣上下抓減排,社會各方促減排的良好氛圍。切實落實工程減排、結構減排和管理減排“三大減排措施”,確?!笆晃濉焙湍甓葴p排目標實現。。
(三)強化飲用水源保護,確保人民群眾飲用水安全。一是建設富順鎮溪河流域 、飲用水源生態功能保護區,加強植樹造林,確保水源涵養;二是會同相關鄉鎮、部門加大農村水體特別是集中式飲用水源的保護力度,重點防治工業污染、生活污染、畜禽養殖污染、農業面源污染和漁業污染;強化對水源積雨區內群眾水源保護的宣傳教育,引導農民科學施肥;積極力爭沼氣池建設計劃,減輕農業面源污染;三是繼續對飲用水源保護區及影響區范圍內的農家樂進行清查,對不達標的制定整治方案,限期達標排放;四是加大對縣鄉飲用水源的監測力度,對水源水質有嚴重影響的達標項目進行跟蹤監測;五是加大巡查力度,確保飲用水源水質逐步好轉。
(四)堅持統籌城鄉發展,加強農村環保工作和生態建設。深入貫徹“生態文明建設”要求,加快推進生態縣建設。一是圍繞“清潔田園、清潔水源、清潔家園、清潔能源”目標,加大農村生活污染治理力度。二是加強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對重點規模養殖企業實施限期治理。三是控制農業面源污染,配合農口部門推進農村沼氣能源工程,減少柴料燃燒和人畜糞便污染;指導農民科學施用化肥,實施測土配方施肥,推行秸稈還田;鼓勵使用生物農藥或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推廣作物病蟲害綜合防治和生物防治,減少農藥施用,四是繼續深入開展生態縣細胞建設。五是加強資源開發的生態保護和恢復,堅持開發與生態保護并重,重點控制不合理的資源開發活動。
(五)加強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營造優良人居環境。強化城市生態環境建設,繼續加強城鄉油煙、煤煙、垃圾、污水、噪聲為重點的污染防治,積極穩妥處理好群眾投訴,構建和諧廠群關系、商(家)?。☉簦╆P系;配合城管部門和鄉鎮推進縣城垃圾處理廠建設和場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衛生填埋工程建設;配合相關部門和業主加快縣城生活污水處理廠建設,啟動重點場鎮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工程,。
(六)嚴格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嚴控新增污染源。深化《環評法》的宣傳、貫徹、落實,消除環境隱患,推行戰略環評和規劃環評,嚴格執行建設項目環?!叭瑫r”制度,切實從源頭上控制新污染。一是嚴格執行國家的產業政策,所有建設項目都必須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都應符合節能減排的相關要求。二是加強晨光工業園區、農產品加工區及其建設項目的監管,督促晨光工業園區啟動污水處理、工業渣場工程建設,協助晨光工業園區做好“省級園區”、“生態園區”申報、創建工作。三是嚴格執法,對所有違法建設項目,依法處理。
(七)加強環境監管,嚴防污染事故發生。繼續開展環保專項行動,重點監管化工、造紙、制革、建材等行業,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加大對企業的巡察力度,加強重點污染源在線監控,確保治污設施正常運轉。加大執法力度,嚴查環境違法行為,對屢查屢犯、惡意排污行為嚴厲打擊,頂格處罰。
篇5
臨床醫生個人工作總結1
本人從事外科臨床工作**年來,在思想上與行動上時刻能與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保持一致,能自覺遵守法律法規和院方各種規章制度。能單獨處理外科上各項業務工作,至今未發生一起醫療差錯事故。具體體現以下幾個方面:
社會主義社會是全面發展,全面推進的社會,社會主義事業是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相輔相成,協調發展的事業。在目前在市場經濟沖擊下,部分人思想出現腐蝕墮落,這是一種缺乏政治學習的綜合表現。通過“五心三滿意活動”、“三個代表學習”我個人從端正學習態度,結合個人實際認真作了整改,進一步在職工中樹立了良好的自身形象。
基層醫院在條件設備及人員相對緊缺情況下,我作為一名業務帶頭人,身先士卒,接受群眾的監督,長年工作在一線,堅持又上行政班又上業務班,從不以任何理由推諉工作之事,沒有享受休息過一個好的節假日。記得去年大年三十晚上接診一例鞭炮炸傷腹部病人,病人當時因創傷面嚴重并發休克,通過積極組織醫務人及時搶救并給予手術治療,手術時間長達4小時,術后病人安返病房,經過13天精心治療,病人康復出院,此時我內心總算松了口氣,并沒因工作耽誤春節休息而產生任何怨言。
近*年來在分管業務工作中,深感自己責任重大,自己在業務上要帶好頭,還要組織、督促好大家加強業務學習,不斷更新專業知識。在當前這種市場經濟社會,各行業日新月異在突飛猛進,目前醫療糾紛頻繁發生。只有不斷加強業務學習,才能提高業務技術水平,從而避免醫療糾紛及差錯事故的發生。我曾多次外面培訓、學習,不但充實和完善自己。通過99年赴武漢學習回院后成功開展肝破裂修補術,醫學教,育網脾破裂切除術,膽囊切除術,腸梗阻,甲狀腺手術等,贏得了院方及群眾認可,為單位和個人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曾多次被上級主管單位授予先進表彰。
通過業務上不斷學習,不斷完善?,F開展的`新技術、新業務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兩個效益。于今年從山東省肛腸研究所學習高新科技做痔瘡技術后,回院對開展近43例痔瘡病人跟蹤隨訪,絕大部分病人反映該技術術中及術后的確痛苦小,術后恢復快,彌補原傳統手術方法不足。
衛生工作過硬的技術是保證質量的前提。服務質量好壞能直接影響治療效果,在日常工作中,接診任何一名病人我本著認真、仔細并采取跟蹤服務。在接診病人過程中難免部分病人進院后不知診療常規程序,經常帶領病人進行導診,至到處理完畢后再給予詳細講解回家后治療注意事項,手術病人術后活動有些不便,為了方便病人,經常在病房巡回期間幫助病人給予正確講解活動方法及進行必要日常生活幫助,如:打開水、沖便盆、拿藥等,通過自己真實行動,感化了職工及病人與其家屬的信任與支持,得到大家一致良好口碑。
近幾年來,雖然在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績,感謝領導支持,群眾信任,但今后還需進一步學習,不但彌補自生不足,醫學是一門高科技并無止境學科,我還得續繼努力,從點滴做起,并發揚老一輩無私奉獻精神,為確保本社區人民身體健康,為社會發展進一步作出我應有的貢獻。
臨床醫生個人工作總結2
20xx年即將過去,總結過去是為了以更高的熱情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去 在繁重的臨床工作中除了順利平穩完成本職技術工作以外,注重醫德醫風的培養,提升自身道德水準,以關懷服務為榮,主要從醫患關系、醫護關系、護際關系三個方面入手,踏踏實實步步為營。
“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是我們醫療行業的終極目標,正是因為有了這盞明燈我們的努力才持之以恒,正是有了這份承諾社會對衛生行業肅然起敬。雖然醫患關系愈來愈緊張,但是在臨床工作中我始終把病人放在第一位救死扶傷,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以人為本,病人首先是作為人存在的,文明禮貌、優質服務是最基本的要求,尊重病人的人格和權利,像對待朋友一樣為患者保守醫療秘密,贏得病人的好感和信任,同時遵紀守法,廉潔行醫,婉拒紅包、禮物,醫德醫風個人工作總結。
醫生和護士本來就是同一個戰壕里的戰友,唇齒相依、唇亡齒寒,構建和諧的醫護關系式整個醫療活動安全有效進行的基礎。全國各地的病人紛至沓來,五湖四海的繼續教育人員絡繹不絕,在臨床工作中顧全大局,團結協作,一切由臨床出發,一切為了病人醫生護士同心協力。在專業治療方面盡可能多參加醫生組查房交班深層次理解病情,同時對于新輪轉的同事竭盡所能幫助他們熟悉環境規范流程,醫生護士的關系和諧了,醫患關系自然就穩固了。
優質的服務不僅僅是態度,更需要過硬專業素質作為堅強的后盾。過去的一年里我堅持本科課程學習提升自身素質,在臨床工作中因病施治、規范醫療服務行為,努力學習外語,并利用醫院圖書室資源定時查閱中、外文專業雜志,學習數據庫檢索知識,從而了解到本專業新動態開闊了視野,專業技術水平有了一定提高。
20xx年即將過去,總結過去是為了以更高的熱情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去,醫德醫風個人工作總結。 在繁重的臨床工作中除了順利平穩完成本職技術工作以外,注重醫德醫風的培養,提升自身道德水準,以關懷服務為榮,主要從醫患關系、醫護關系、護際關系三個方面入手,踏踏實實步步為營。
“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是我們醫療行業的終極目標,正是因為有了這盞明燈我們的努力才持之以恒,正是有了這份承諾社會對衛生行業肅然起敬。雖然醫患關系愈來愈緊張,但是在臨床工作中我始終把病人放在第一位救死扶傷,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以人為本,病人首先是作為人存在的,文明禮貌、優質服務是最基本的要求,尊重病人的人格和權利,像對待朋友一樣為患者保守醫療秘密,贏得病人的好感和信任,同時遵紀守法,廉潔行醫,婉拒紅包、禮物,醫德醫風個人工作總結。
醫生和護士本來就是同一個戰壕里的戰友,唇齒相依、唇亡齒寒,構建和諧的醫護關系式整個醫療活動安全有效進行的基礎。全國各地的病人紛至沓來,五湖四海的繼續教育人員絡繹不絕,在臨床工作中顧全大局,團結協作,一切由臨床出發,一切為了病人醫生護士同心協力。在專業治療方面盡可能多參加醫生組查房交班深層次理解病情,同時對于新輪轉的同事竭盡所能幫助他們熟悉環境規范流程,醫生護士的關系和諧了,醫患關系自然就穩固了。
優質的服務不僅僅是態度,更需要過硬專業素質作為堅強的后盾。過去的一年里我堅持本科課程學習提升自身素質,在臨床工作中因病施治、規范醫療服務行為,努力學習外語,并利用醫院圖書室資源定時查閱中、外文專業雜志,學習數據庫檢索知識,從而了解到本專業新動態開闊了視野,專業技術水平有了一定提高。
20xx年即將過去,總結過去是為了以更高的熱情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去,醫德醫風個人工作總結。 在繁重的臨床工作中除了順利平穩完成本職技術工作以外,注重醫德醫風的培養,提升自身道德水準,以關懷服務為榮,主要從醫患關系、醫護關系、護際關系三個方面入手,踏踏實實步步為營。
“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是我們醫療行業的終極目標,正是因為有了這盞明燈我們的努力才持之以恒,正是有了這份承諾社會對衛生行業肅然起敬。雖然醫患關系愈來愈緊張,但是在臨床工作中我始終把病人放在第一位救死扶傷,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以人為本,病人首先是作為人存在的,文明禮貌、優質服務是最基本的要求,尊重病人的人格和權利,像對待朋友一樣為患者保守醫療秘密,贏得病人的好感和信任,同時遵紀守法,廉潔行醫,婉拒紅包、禮物。
醫生和護士本來就是同一個戰壕里的戰友,唇齒相依、唇亡齒寒,構建和諧的醫護關系式整個醫療活動安全有效進行的基礎。全國各地的病人紛至沓來,五湖四海的繼續教育人員絡繹不絕,在臨床工作中顧全大局,團結協作,一切由臨床出發,一切為了病人醫生護士同心協力。在專業治療方面盡可能多參加醫生組查房交班深層次理解病情,同時對于新輪轉的同事竭盡所能幫助他們熟悉環境規范流程,醫生護士的關系和諧了,醫患關系自然就穩固了。
優質的服務不僅僅是態度,更需要過硬專業素質作為堅強的后盾。過去的一年里我堅持本科課程學習提升自身素質,在臨床工作中因病施治、規范醫療服務行為,努力學習外語,并利用醫院圖書室資源定時查閱中、外文專業雜志,學習數據庫檢索知識,從而了解到本專業新動態開闊了視野,專業技術水平有了一定提高。
臨床醫生個人工作總結3
曩昔的一年里,我正在院、科帶領及同事們的關懷取幫助下順遂完成了臨床各項任務使命,正在思惟憬悟圓面有了更進一步的提升,詳細總結以下:
篇6
(一)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的稅收政策。
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的根本轉變,必須既要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產業升級,也要優化區域經濟結構,促進經濟協調發展。對現有不夠合理的經濟結構進行大規模的,調整涉及到一系列的稅收政策問題,例如,與轉讓土地使用權和房屋以及其他商品、原材料等貨物有關的土地增值稅、營業稅、印花稅,增值稅的進項稅額與銷項稅額的問題,同破產企業與被兼并企業有關的欠稅問題和虧損結轉的問題,兼并方或受讓方按照國家引導的方向調整生產經營結構應給予的企業所得稅鼓勵問題,以及聯營企業和大型企業集團的所得稅重復征稅問題等。與此同時,還應注意以下問題:1、破產清算是加速經濟結構調整的一項重要舉措,稅收在原則上應該給予支持,但在實踐中還必須注意防止“假破產,真逃債”,即一方面把債務包袱卸給國家,另一方面破產企業的原班人馬和機器設備,卻依舊交由別的企業整體接收的非法行為。
2、我國現行分稅制體制中,對國有企業所得稅,仍然按照企業隸屬關系,將其收入分別劃歸中央和地方;對鐵路、銀行、保險部門的各種收入,也仍然沿用舊辦法,全部按部門匯總繳納給中央。這些辦法,助長了在長期條塊分割管理下所形成的“別人”的資產可以流入,“自己”的資產不得流出的錯誤思想,阻礙了存量資產在更大范圍內進行跨地區、跨部門的重組。
3、稅收只有積極促進國民經濟的增長,特別是大力促進集約型的經濟增長,才有不斷增長的稅源。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正是在于后者會比前者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
(二)對投資和再投資的稅收鼓勵政策。
結合我國在投資結構和投資稅收優惠規定方面存在的問題,專家們提出的政策性建議主要有以下各點:1、從我國投資狀況看,存在著宏觀規模過大,微觀結構失調,不符合產業政策等問題。從財政狀況看,在連年赤字的條件下,平均每年用于投資的稅收減免,仍然高達百億元。因此,今后我國對投資的稅收優惠,應該加強總額控制,引導企業增加自身投入。2、在優惠方式上,盡可能減少采用增列所得稅稅前列支和免除增值稅銷項稅額的做法。3、鑒于我國科技還不夠發達,中小企業居多的實際情況,在投資稅收政策上,不僅要給高新技術企業以積極鼓勵,而且還要給進行技術改造的企業以大力扶持;不僅要給使用新科技成果的企業以鼓勵,還要給從事科技開發的科研單位以更多的支持。4、由于投資方向在地區和結構上存在一些失調,建議對在西部地區并且又是生產中所短缺的資源開發,諸如原油、煤炭金屬和非金屬礦產品等資源開發以及農牧業等的投資,給予應有的稅收鼓勵。5、消費與投資是關系到社會需求與供給的一對重要經濟問題,從我國實際出發,對一些稅收政策作出調整,以采取引導消費、鼓勵投資的政策為佳。6、修改對外商投資企業的減免稅規定,建議以項目優先取代地域性傾斜的政策。7、采取多種靈活有效的投資稅收?嘔菪問健=ㄒ槌鐘械撓嘔菟奧屎投ㄆ詡趺饉耙醞?,还縿x慰脊獾乃笆招糯囪悠諛傷埃?、税时K置庖約凹鈾僬劬傻刃問健?nbsp;
(三)對高新技術產業的稅收鼓勵政策。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技同第一、二、三產業一樣,也是一種產業,一種非常重要的產業。因此,稅收政策應該積極鼓勵科技發展,特別是要鼓勵高新技術產業化。專家們建議:1、根據國家有關科技立法,制訂財稅部門鼓勵科技進步條例,使財稅支持科技進步的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和規范化的道路。2、稅收鼓勵應該遵守以下原則:服從國家科技發展計劃的原則;不使被鼓勵者產生依賴性的原則;同等鼓勵的原則;財政承受能力的原則。3、凡經財稅機關會同主管部門審查批準的企業和單位,允許其建立科技準備金,以便專項用于研究開發、技術改造和技術培訓的需要。4、中間試驗是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重要橋梁,鑒于其投資大,產品又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商品產品,因此,應該考慮給予優惠。
(四)關于對外開放與稅收政策。
1、關于涉外稅收政策的調整與完善。我國涉外稅收政策,是國家對外開放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擴大而從無到有逐步形成的,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不完善之處,如:優惠項目、層次過多,范圍過寬;沿海地區和中西部地區之間不平衡,向沿海傾斜;內資企業在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財政收入流失等。但這些可視為引進外資、引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的成本。專家們認為看問題不能只看成本,而不看收益。比如,就稅收優惠與財政收入的關系來說,廣東省的三個特區和眾多的沿江城市是享受優惠最多的地區,也是生產力最活躍和收入增長最快的地區。從1993年起,該省的稅收連續四年每年以100億元的速度遞增,增速居全國之首。所以,對兩者的關系必須作辯證的分析。盡管如此,專家們認為對存在的問題也不容忽視,應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逐步建立,對外經濟活動的進一步加強,總結經驗,適當調整我國涉外稅收政策。具體建議:(1)全面清理、歸并現行涉外稅收優惠政策,使優惠政策更為規范、高效、簡明和統一;(2)由區域性稅收優惠政策傾斜,轉向產業與區域相結合,以產業優惠為主的政策;(3)在優惠方式的選擇上,可考慮將現行以直接優惠為主方式改為直接優惠和間接優惠方式相結?系畝嘀鐘嘔莘絞劍唬?)逐步理順流轉稅的特殊規定,統一進出口稅收政策;(5)完善地方稅的優惠規定。
2、關于稅收國民待遇問題。由于對國民待遇的理解不同,在財稅界大致有三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國民待遇就是對外國人(包括外國法人,下同)給予本國人完全相同的待遇,因此國民待遇原則和涉外稅收優惠政策是矛盾的,對外資企業實行國民待遇就要取消涉外稅收優惠政策。第二種觀點認為,國民待遇是建立在非歧視原則基礎上的,其基本含義是對外國人的待遇不應低于本國人,因而國民待遇原則與涉外稅收優惠政策并不矛盾,國民待遇原則不排斥給予外國投資者高于內資企業的待遇。第三種觀點認為,國民待遇與涉外稅收優惠既有矛盾的一面,又有統一的一面,二者是一對矛盾的統一體。
(五)出口退稅政策。
出口退稅是指一個國家對出口商品退還其已征收的增值稅,使出口商品不含流轉稅。實行出口退稅政策,能夠使本國貨物以不含稅價進入市場,既能達到增強競爭能力,促進出口的目的,又能增強比較利益的透明度,達到互利的目的。它實際上是一種消除出口商品岐視的經濟政策,體現了公平貿易的原則。盡管現行出口退稅政策存在一些矛盾,但我們不能“短視”,只盯住矛盾不放,而應積極加以完善。因此,專家們建議:1、遵循“規范、實效、簡化、統一”的原則,逐步縮小退稅率差異,體現公平待遇;盡可能縮短出口退稅時間,減輕企業籌集困難;兼顧手續簡便和監控嚴密,提高征納效率;兼顧中央與地方利益,有利于退稅政策的持久執行。2、按照全社會的增值稅平均實際負擔率,結合對某些差異的微調,確定一個退稅率,定期公布執行,基本做到征多少退多少,使企業消除顧慮,放手經營。3、為了做
到退稅的橫向公平,建議將現行出口分別外貿與生產企業按照進價與銷價(FOB)計算增值稅改為一律按照進項金額計算增值稅。4、結合調整出口退稅率和統一退稅計算方法,建議將企業的增值稅負擔歸集于“不宜抵扣率”之中(不宜抵扣率等于法定稅率減出口退稅率)。這樣做的好處,是企業負擔明確,便于操作管理。5、用稅法約束出口退稅時間??梢钥紤]在申請單位辦齊出口退稅手續后2個月退還稅款,逾期由稅務機關承諾按銀行貸款利率給予補償。6、建立職責明確、審核有序的出口退稅管理系統。由日管機關負責審定出口退稅的進項稅金;出口退稅必須在對企業的進項稅金總額、出口收匯等憑征和應征稅款額的嚴密審查以后進行。
二、關于完善稅制問題:
(一)關于優化稅制結構:
優化稅制結構是指,符合一國社會經濟發展狀況及需要的稅制結構就是優化的稅制結構。從世界各國稅制來看,大多數發達國家實行以直接稅為主的稅制結構。發展中國家因經濟發展水平較低,人均收入水平不高,征管手段相對落后,市場機制不健全,因而大都實行間接稅為主的稅制結構。
流轉稅具有征收面廣、收入穩定、易于征管等特點。我國現行稅收制度在目前和今后相當長時期內對我國基本適用,但目前流轉稅比重大,所得稅比重過小影響了雙主體的形成。借鑒國際經驗,我國當前應合理調整直接稅與間接稅之間的比例,逐步加大直接稅在稅收總額中的比重,逐漸形成以流轉稅和所得稅并重的雙主體結構。
(二)完善稅種
1、關于完善增值稅問題:
(1)征稅范圍問題。一些專家認為,我國現行增值稅征稅范圍的優化,關鍵不是要不要擴大到勞務領域,而是在勞務領域覆蓋到何種程度的問題。在操作上主張循序漸進,分步互位。但在具體征稅范圍的確定上,有不同看法。一種意見認為,鑒于征稅范圍的擴大對地方財政收入和增值稅管理規范的影響,以及現有征管能力的制約,先期可考慮對增值稅扣稅鏈條影響較大。也便于操作實施的交通運輸業和建筑安裝業納人征范圍。另一種意見認為,當前應盡快將那些與貨物交易密切相連,與抵扣鏈條的完整性關聯度高,與增值稅的規范操作抵觸較大,管理上便于操作實施的勞務納入征稅范圍。第三種意見認為,應將增值稅的課稅對象擴大到全部商品和勞務的銷售,解決現行增值稅“鏈條”中斷,混合銷售界定不清待難題。
(2)選型問題。關于這一問題,也有三種不同的看法。
第一種看法,主張近期仍維持生產型增值稅格局,因為它較好地體現了稅收的財政原則、公平原則和效率原則。消費型可視為增值稅改革的長期目標。
第二種看法,主張改現行生產型增值稅為收入型增值稅,允許固定資產所含稅金作為進項稅金分年抵扣。
第三種看法認為,消費型增值稅是我國增值稅類型轉換的目標模式,但根據我國目前的財政承受力,增值稅類型的轉換只能逐步過渡。當前,可以考慮將“消費型”增值稅當成產業政策來利用,實行有限制的或定向的消費型增值稅。具體設想是在關系國計民生的高新技術、交通電力、能源等基礎產業中采用“消費型”,將抵扣的資本物限定為技術、設備,旨在促進企業轉換機制,并抑制投資擴張。轉型期的收入缺口可以通過一些過渡性的安排予以緩解或彌補。比如,對固定資產的存量和增量可分別按年度分比例抵扣。對前者在規定的購置年限內允許部分抵扣,對后者一般當年抵扣的比例最低,往年逐步遞增,直到全額抵扣。
(3)稅率優化問題。第一,稅率結構模式的選擇。有兩種不同的看法:一是強調增值稅的“中性”原則,主張簡并稅率檔次,認為單一稅率結構可以有效消除“無稅扣稅”、“低稅高扣”等弊端。一是維持當前的雙稅率格局,并且,雙稅率結構也符合世界潮流。第二,稅率的量度調整。同世界上實行增值稅國家比較,我國基本稅率適度,可繼續維持。但優惠稅率有偏高之嫌,可考慮向下微調為11%。第三,弱化優惠稅率累退性的技術手段??梢钥紤]在技術上設定一個征前扣除率(即基本稅率與優惠稅率的率差),同時在全部納稅環節統一執行一檔基本稅率。當國家在對適用優惠稅率的納稅人征稅時,除按照發票扣稅外,再補扣一個設定的扣除率,從而保證抵扣和鏈條的完整,解決因優惠稅率的應用而造成稅負在納稅人之間轉嫁的難題。
(4)增值稅的管理問題。漢前增值稅管理方面的矛盾突出,稅收流失嚴重,必須加大增值稅規范化管理的力度。其具體辦法有,第一,改進和加強發票管理辦法。第二,整頓和加強銀行賬戶管理并實行增值稅稅金結算專戶管理。第三,賦予稅務機關在異常申報方面的核定征稅權,制定轉讓定價和利息、費用分攤的專門規定。第四,改革現行增值稅制度簡化“三附表”的填報內容。建立稅務機關輔導后再申報的納稅輔導制度。
2、關于統一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問題:
(1)納稅人的確定問題。一種意見認為,統一后的企業所得稅應當遵循國際慣例,以法人為納稅人。另一種意見認為僅以法人為納稅人是涵蓋不全的。所以統一后的所得稅應稱為“經營所得稅”,凡有經營所得的企業、單位和組織,均視為納稅人。
(2)稅率的確定問題。一種意見認為,比例稅率上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采用的所得稅率,它具有計算簡便、透明度高和可促進企業公平競爭的優點,所以,統一后的企業所得稅仍采用30%的比例稅率。另一種意見認為,我國地域遼闊,經濟發展不平衡,統一后的企業所得稅稅率可采用三種形式:一是比例稅率,其稅率可維持現有的33%或降至30%;二是三檔累進稅率;三是以比例稅率為基本稅率,制定三級超額累進的優惠稅率,即10%、20%和30%。
(3)應稅所得額的確定問題。目前我國在這方面的管理較亂,稅基受侵蝕,稅款流失嚴重。因此,要從多種途徑探尋建立企業所得稅會計的辦法,如建立相對獨立的由若干計稅扣除標準組成的所得稅會計制度,徹底消除企業財務制度對計稅所得的影響,對實行計稅工資辦法的人員要有明確的界定,明確匯總納稅企業稅前扣除項目的具體標準等。所以應同時建立一套完整規范的與企業財會制度完全分離的分行業稅前扣除標準。
3、關于個人所得稅問題: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個人所得稅已成為最具潛力、最有發展前途的稅種之一。但我國現行個人所得稅制度設計和征收管理都還存在著諸多不足之處,影響著其功能的進一步發揮,需要加以完善。
第一,改進個人所得稅制度的設計。以“分類綜合所得稅”取代當前的“分類所得稅”計征模式,可將之視為改革的目標。但這種稅制模式操作比較復雜,征管成本過高,近期不宜實行。目前只能在“分類所得稅”模式下對個人所得稅制度進行改進?;驹O想:一是改進對“工資、薪金所得”課稅的費用扣除方法,實行費用扣除標準“指數化”,使費用扣除標準與物價指數掛鉤,同時,按納稅人生活費用支出內容不同分別設置基礎扣除,贍養扣除、特定支出扣除等項目,充分照顧不同納稅人家庭狀況的差別,使稅收負擔更公平合理。二是
篇7
關鍵詞:多維貧困;貧困主體識別;貧困程度測度;反貧困策略;可行能力理論;發展貧困理論;多維貧困測度方法;多維減貧;Watts方法;AF方法
中圖分類號:F061.3;F113.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131(2014)01006110
一、引言
貧困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也是經濟學特別是發展經濟學關注的中心問題之一。一般而言,貧困問題研究涉及貧困主體識別、貧困程度測度和反貧困策略選擇三個方面,其中,貧困主體識別和貧困程度測度是基礎。自Booth(1889)和Rowntree(1901)從維持最低生活所必需的經濟資源或收入水平界定和測度貧困以來,對貧困的識別經歷了靜態到動態、客觀到主觀、確定到模糊、一維到多維的發展過程(葉初升 等,2010)。近年來,貧困問題研究更是進入細化、深化和廣化的發展階段,其中,從多維角度把握貧困的本質,創建科學且易于操作的多維貧困測度方法日漸成為貧困研究的主流,也成為當前學界和政界關注的焦點。
然而,作為世界貧困人口第二的發展中大國,雖然在過去的幾十年里,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減貧成就,但在多維貧困的研究和實踐中卻表現并不突出。在多維貧困研究方面,引進和消化國際前沿研究成果仍是國內學者的主要工作。一部分學者對國外多維貧困研究的進展進行了介紹和評述(尚衛平 等,2005;洪興建,2005;陳立中,2008a;張建華 等,2006;鄒薇 等,2012;劉澤琴,2012;葉初升 等,2010,2011);另一部分學者則應用或修正國外主要的多維貧困測度指數對中國及特定區域進行了多維貧困的實證分析(王小林 等,2010;胡鞍鋼 等,2009,2010;李佳路,2010;羅小蘭 等,2010;蔣翠俠 等,2011;鄒薇,2011;陳琦,2012;郭建宇,2012;李飛,2012)。由于多維貧困研究總體滯后,多維貧困理念普及程度有限,多維貧困測度尚未正式應用于我國扶貧實踐。雖然在我國的扶貧監測中,經濟貧困之外的指標也有涉及,但貧困究竟包括哪些維度、各維度的臨界值為多少、各維度的權重如何確定等均缺乏統一規范。
本研究旨在通過對多維貧困理論基礎、主要測度方法及國際實踐進展的系統闡釋,為多維貧困理念在國內的推廣以及新時期國家“連片特困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實踐提供多維視野和借鑒。與國內已有的多維貧困測度述評文獻不同,本研究具有以下特點:一是追求邏輯的完整性而不拘泥于內容的完備性,在邏輯上,按照多維貧困的理論基礎、測度方法與實踐應用的思路進行了系統闡釋,但在具體內容上,只選擇最基礎或最核心的理論、方法和代表性國家的實踐進行剖析;二是強調了多維貧困測度方法構建的公理性條件,并對各主要測度方法的聯系和區別以及是否滿足公理性條件進行了初步探討;三是首次對代表性國家的多維貧困測度實踐進行了跨國比較,總結了多維貧困測度實踐的經驗與啟示。
丁建軍:多維貧困的理論基礎、測度方法及實踐進展
二、多維貧困的理論基礎
長期以來,貧困被視為一維概念,僅指經濟上的貧困。其潛在的邏輯是“金錢是萬能的”,只要人們的貨幣收入高于貧困線,那么其在所有其他方面的福利水平都可以得到滿足。但隨著理論與實踐的發展,人們逐漸認識到:貧困是一種復雜而綜合的社會現象,除了收入以外,貧困還涉及教育、健康、住房以及公共物品等多個維度的缺失。雖然,福利經濟學家Cannan(1914)、Pigou(1920)等早已認識到貧困和福利問題遠非以貨幣表示的經濟指標能夠輕松描述并解決,但較早明確提出從多維角度來認識貧困與發展問題的學者則是Sen(1976),其“可行能力”理論被公認為是多維貧困的理論基礎(Martinetti,2000)。
1.Sen的“可行能力”理論
在回答“什么樣的平等”這一道德哲學問題時,Sen認為廣受關注的三種平等觀(功利主義的平等、完全效用的平等、羅爾斯主義的平等)都存在嚴重的局限性,無法通過將三者相結合的方式構造一個完備的理論。進而,他首創了“可行能力”概念,提出了“基本可行能力平等”的構想。其中,可行能力指“人們能夠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過上自己想過的生活的能力”(Sen,1980,1984,1985)。
將“可行能力”理念引入貧困分析,Sen提出了“能力貧困”的概念。他認為貧困對應的是功能利的缺失,而功能利缺失的背后則是實現功能利的可行能力的缺失,即個人的福利是以能力為保障的,而貧困的原因則是能力的匱乏?;究尚心芰τ梢幌盗泄δ軜嫵?,如免受饑餓、疾病的功能,滿足營養需求、接受教育、參與社區社會活動的功能等。一方面,這些功能的喪失是貧困產生的原因,另一方面,它們本身就是貧困的表現。因而,基本可行能力包括的功能不僅具有消除貧困的工具價值,而且它本身就代表了一種人類福利。如果將生活看做一系列相互聯系的功能性活動,而對福利的概括評價則必須表現為對這些組成要素的評價形式。作為一個社會人,理應具備包括獲得足夠的營養、基本的醫療條件、基本的住房保障、一定的受教育機會等基本功能(Sen,1983),如果個人或家庭缺少這些功能或者其中的某一項,那就意味著處于貧困狀態。
可行能力貧困理論是對發展貧困理論的發展和超越。發展貧困理論以人力資本理論為基礎,雖然也強調收入、消費之外的因素,如健康、教育等,但它僅把這些因素看做提高收入和消費的工具或手段。因而,發展貧困理論關注的仍然是個人或家庭是否存在經濟上的貧困,對其他因素的考慮只是因為這些因素可能會影響個人(家庭)現在或未來的經濟狀況。而可行能力貧困理論認為健康、教育這些因素不僅具有消除收入貧困的工具性價值,而且它們本身代表了某種發展的目的,還具有內在的價值??梢?,不同于發展貧困理論,可行能力貧困的內涵已經超越了經濟方面的貧困,它把缺乏健康、教育等因素本身看做一種貧困。
Sen從“可行能力”的視角定義貧困催生了多維貧困理論。收入匱乏作為一系列功能性活動中的一種,在市場不完善或不存在的現實情境下,無法作為工具性變量完全反映個體或家庭的被剝奪程度。要正確衡量個體或家庭的貧困程度,就必須從多個功能性維度來考慮個體或家庭被剝奪的狀況,構建多維貧困測度指數(Anand & Sen,1997)。
2.貧困測度的公理性條件
貧困指數應與一系列倫理上說得通的準則相一致(Sen,1976)。因而,只有滿足一系列公理性條件的貧困指數才具有良好的性質。相對于單維貧困指數而言,多維貧困測度的公理性條件更為苛刻。Chakravarty等(2005)概括了多維貧困測度的12條公理:
(1)聚焦性公理(Focus)。某一維度上的改善并不影響另一維度的剝奪,即對于某一貧困主體而言,不同維度之間不可替代。如某人超過貧困線的收入增加不能改變其在教育維度方面的缺失,他在教育維度仍然是貧困的。
(2)標準化定理(Normalization)。貧困指數具有基數特征,即當社會中所有的人都不貧困時,貧困指數為0。
(3)單調性公理(Monotonicity)。若某窮人的狀況得以改善,貧困指數不會增加。
(4)復制不變性公理(Principle of Population)。將維度矩陣復制多次不會改變貧困程度,這一公理有助于進行跨時和跨地區的貧困比較。
(5)對稱性定理(Symmetry)。除了貧困考察的維度以外,其他特征,如姓名等都不會對貧困的測度產生影響。
(6)連續性公理(Continuity)。該公理確保了某一維度上的值包括臨界值的微小變化不會導致貧困指數的劇烈變動,因而,貧困指數不會對臨界值和基本需求的觀測誤差過分敏感。
(7)子群可分性公理(Subgroup Decomposability)。如果將總人口按照種族、地理以及其他分類依據劃分為幾個子類,則總貧困指數可以分解為由人口比重加權的各子群貧困指數的加權和。這一性質有助于政策制定者更準確地把握各子群體的貧困狀況,并制定針對性強的減貧策略。
(8)基本需求非下降性公理(Nondecreasingness in Subsistence Levels of Attributes)?;拘枨筇岣卟粫档拓毨С潭龋鐑蓚€相同的社區中,生存水平更高或基本需求更高的社區其貧困程度不會更低。
(9)非貧困增長性公理(Nonpoverty Growth)。如果一個富人加入某社區不會導致該社區貧困增長。和聚焦性公理一起,非貧困增長性公理確保了貧困指數是人口規模的非增函數。
(10)轉移性公理(Transfers Principle)。如果Y社區的貧困維度矩陣YP在通過一系列等價轉換后,能變成與X社區中的貧困維度矩陣XP相同的矩陣,則X社區的貧困不會高于Y社區的貧困。
(11)規模不變性公理(Scale Invariance)。各維度上的值和臨界值成比例變化不會改變貧困指數,也就是說貧困可以看做是各維度上關于臨界值的相應比例的缺失。
(12)貧困維度間關聯增強性轉換非下降公理(Nondecreasing Poverty Under Correlation Increasing Switch)。當兩個貧困維度之間是替代關系時,實行維度間關聯性增強轉換,不會降低貧困程度。如A、B兩人在2維度都缺失的情形下,假定A在維度1上相對富有(A11>B21),B則在維度2上相對富有(A21
三、多維貧困的主要測度方法
在多維貧困測度中,維度選擇、權重確定以及綜合指數合成是關鍵?;趯ι鲜鲫P鍵點理解的差異,現已發展了一系列多維貧困測度指數和方法。如HM指數(Hagenaars,1987)、HPI人類貧困指數(UNDP,1997)、ChM指數(Chakravarty,1998,2003;Tsui,2002)、FM指數(Chakravarty,1998,2003;Tsui,2002)、WM指數(Chakravarty et al,2005)以及最近發展起來的MPI指數(UNDP,2010)、AF法(Alkire,2007,2011)等。鑒于篇幅,本文僅對應用最為廣泛、影響最為深遠的幾類方法進行闡釋目前,構造多維貧困指數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幾種:基于信息理論的方法(Lugo et al,2009)、公理化方法(Bourguignon et al,2003)、克服貧困線界定中隨意性的模糊集方法(Cheli et al,1995)、投入產出效率方法(Ramos et al,2005)、“雙界線”方法(Alkire et al,2011)以及主成分分析、多元對應分析等統計方法。 。
1.Watts方法
專家咨詢法完全模糊及相關方法;
加權求和不完全滿足
四、多維貧困測度實踐的國際進展比較
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多維貧困測度就在各國的扶貧實踐中逐步興起,并經歷了物質生活質量指數(Morris,1979)、人類發展指數(HDI,UNDP,1990)、基本需求方式(BNA)、農村綜合發展(IRD)、綜合發展項目/計劃的發展階段(Alkire & Sarwar,2010),目前,正進入新一輪多維貧困測度實踐的提升和推廣期?;隗w現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多維貧困測度實踐發展階段差異的原則,首先,我們考察代表性國家的多維貧困測度實踐,然后,總結各國多維貧困測度實踐的經驗與啟示。
1.代表性國家的多維貧困測度實踐進展
英國、南非、墨西哥、菲律賓、印度、不丹和玻利維亞7個國家在多維貧困測度實踐中具有代表性。其中,英國和南非不僅多維貧困測度實踐發展階段最高,而且經濟發展水平也較高;墨西哥和菲律賓兩國的多維測度實踐發展程度居中,而且也是經濟發展相對較快的發展中國家;玻利維亞和不丹是人口和經濟規模的小國,而印度是世界貧困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大國,但三者都處于多維貧困測度實踐的發展初期。
(1)英國和南非
受歐盟“社會排斥”(Lenoir,1974)概念的影響,英國自20世紀80年代就開始關注收入之外的貧困問題。2000年,針對英格蘭貧困地區制定了首個多維貧困指標體系,經過2004、2007年兩次改進后,該指標體系已被部分地區政府應用于多維貧困測量實踐,具體包括經濟、社會和住房問題三大方面的系列指標。最近,英國又以多重剝奪模式為導向對2007版多維貧困測度指標體系進行改進,共涉及7類37個不同的指標。南非的多維貧困測度實踐與英國較為相似,2000年,南非統計局的社會人口司針對包含住房指標和居住環境指標在內的住戶貧困進行調查,每年一次,調查內容包括教育、健康、工作或失業、由家庭承擔的非酬勞旅行、住房和服務的可得性六個方面。2001年,聯合南非社會政策分析中心和人類科學研究理事會,南非統計局開發了省級多維貧困指標體系,這一多維貧困測度指標體系包括收入和物質的貧困、就業、健康、教育和生活、環境五個方面。目前,南非正在開發國家多維貧困指標體系。
(2)墨西哥和菲律賓
墨西哥和菲律賓也較早地開展了多維貧困測度實踐。其中,2001年,墨西哥貧困測量技術委員會開始負責官方的貧困測量方法開發,構建了包含食物貧困、能力貧困和財產貧困的多維貧困測度指標體系,2002―2006年又進行了多次修訂。2006年后,由社會政策評估全國理事會負責衡量全國、州、市的多維貧困,全國和州一級每2年測度一次,而市一級每5年測度一次。2007―2008年,在專家的協助下進一步對多維貧困測度方法進行了修正,采用了包含收入、健康、食品安全、教育、住房、社會安全和社會凝聚力的貧困線總得分測度方法。菲律賓則在20世紀90年代構建了貧困的社區監測系統,2005年后,完善了監測的內容,使其包括健康、營養、住房、水和衛生、基礎教育、收入、就業和平等秩序8個維度,而且,各地方政府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地方治理的具體指標。事實上,菲律賓采用的是一種典型的地方構建和交付反貧計劃模式。
(3)印度、不丹和玻利維亞
印度雖是世界第一大貧困人口大國,其在多維貧困測度實踐方面卻處于發展的初期。2002年,多維貧困識別方法開始逐步取代收入貧困識別法被政府采用,印度政府通過13個方面的貧困信息計算貧困得分識別貧困家庭,給貧困家庭頒發“貧困家庭卡”。不過,2008年8月印度才宣布新的“多維貧困指標”。不丹和玻利維亞則更多的是在倡導“國民幸??傊怠保?008)和“過上幸福生活的能力”的目標下,開始兼顧多維貧困測度。目前,這兩個國家的多維貧困測度指標正在構建中。
2.代表性國家多維貧困測度實踐比較
前文對主要代表性國家的多維扶貧實踐進展進行了概括性闡述。為了更深入地了解多維貧困測度國際實踐的特征與規律,我們從多維貧困測度實踐的動機、負責或支持機構、指標選擇與修正、識別與加總方法、使用和結果、最新變化及趨勢6個方面對各國多維貧困測度實踐進行了對比分析,具體如表2所示。
3.經驗與啟示
從上述7國的多維貧困測度實踐進展及對比分析中,我們不難得到以下幾點經驗與啟示:
第一,多維貧困測度指數的維度與指標選擇應充分調動各方的積極性,實現優勢互補。如英國、南非、菲律賓等多維貧困測度實踐相對成功的國家,在指標選擇方面都邀請了學術專家、有調查經驗的專家和政府調查人員等參與,其中,在英國多維貧困測度技術由學術小組負責。
第二,多維貧困測度實踐的可持續性需要多方面的支持:一是明確的責任機構和支持與合作機構,二是學術專家和研究機構對多維貧困測度指標及方法的持續更新與修正,三是廣泛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第三,多維貧困測度應與國家或地方的貧困環境相適應,因地制宜。貧困作為全球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有其內在的規律性,但不同地區、社區、群體同時也有自身的特殊性。多維貧困測度涉及貧困主體經濟權利、社會權利和政治權利等多個維度,自然與地方的特殊性聯系更加緊密。
五、結論與展望
多維減貧將不可阻擋地成為各國減貧實踐的主要發展趨勢,而多維貧困識別、測度則是制定多維減貧政策的前提與基礎。雖然,多維貧困研究已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多維減貧實踐也在不少國家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但作為世界第二大貧困人口大國的中國,在多維貧困的研究和實踐中卻顯得相對滯后。以此為背景,在現有的國內多維貧困研究述評和實證文獻的基礎上,結合代表性國家的多維貧困測度實踐,本文系統地闡釋了多維貧困的理論基礎、測度方法及國際實踐進展。我們發現:
第一,多維貧困的理論基礎已日趨完善,并基本定型。Sen的可行能力理論超越了經濟學、社會學、政治學等單一學科,是一種從哲學高度來界定的貧困概念框架,而公理性條件的提煉則為多維貧困測度奠定了科學基礎。
第二,多維貧困測度方法不斷開發,但滿足公理性條件和易于操作應成為方法開發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目前,Watts方法和AF方法具有的良好性質,使其被廣泛應用。
表2 多維貧困測度實踐的跨國比較
國家 動機負責(支持)機構指標選擇
與修正識別與加總使用和后果最新趨勢
英國減少不平等;政策干預貧困家庭;準確識別貧困,有效轉移資源。英國政府學術回顧、協商,地方、中央政府和志愿者參與討論,技術由學術小組承擔貧困排序法
7個維度貧困指標加權合成區域貧困指標(權重建立在研究基礎上)用于決定分配政府貨幣數量,用于瞄準以社區為基礎的地區干預,用于政府和非政府的籌資方式。及時修改一些有變化的指標,尤其是收入方面的指標。
南非減少不平等;準確識別貧困,有效轉移資源。政府和學術機構研究中心成員和利益相關者,5個主要維度指標貧困排序法
多重貧困指標得分(加權組合)省級水平的多維測度方法成為國際成果。由質量向規模轉變;開發多維貧困國家指標體系。
墨西哥跟蹤、監測貧困,評估政策。貧困測量技術委員會、社會政策評估全國理事會6大維度的貧困指標體系臨界值
貧困線總得分法應用于2008年國家和地方貧困報告,2010年UNDP的人類發展報告也采用此法。
菲律賓為政策制定和項目執行提供信息。國家、地方政府、捐贈者、NGO;加拿大國際發展研究中心(社區貧困監測系統)村莊社區設計、調查、分析;前沿研究者負責,與利益相關者和地方調查員磋商;13個核心指標衡量未滿足4項社區監測系統綜合指數指標的住戶識別減貧項目的受益人,用來分析年度發展計劃和社會經濟概況。
印度減少不平等;政策干預貧困家庭;準確識別貧困,有效轉移資源。各州政府(傳統貧困家庭識別),計劃委員會下屬小組(新的多維貧困測度)專家委員會、主管部門、中央和地方政府臨界值
正在開發中作為貧困線的補充參照標準。修正和完善2002年版的13個核心維度的指標。
不丹國民幸福。城市研究中心考慮公眾的意見
4個方面正在開發正在協同國際研究和資助機構開發。
玻利
維亞減少不平等;準確識別貧困,有效轉移資源。城市服務機構正在開發正在開發正在協同國際研究和資助機構開發。
資料來源:參考中國國際扶貧中心《國際減貧動態》2010年第5期Sabina Alkire和Moizza Binat Sarwar的《貧困和福利的多維測量》,筆者根據最新資料整理和完善。
第三,相對于將傳統的單維貧困測度拓展到多維的多維貧困測度的方法開發思路而言,擺脫傳統的貧困測度思路,從全新的角度進行多維貧困測度的方法創新研究成果較少,且相關方法的應用也不多見。
第四,多維貧困測度實踐發展不平衡,處于多維貧困研究前沿的國家其多維貧困測度實踐也開展得更好,相反,印度、中國等貧困人口大國卻相對滯后,這可能與這些國家還有較多的人口沒有擺脫經濟貧困、絕對貧困有關。
就多維貧困的研究而言,以下方面有待繼續突破:一是多維貧困理論框架的整理與完善。雖然多維貧困理論基本成型,但尚缺乏文獻對其進行系統綜合和歸納,并針對這一主題整理出完整的理論框架。二是多維貧困測度方法的繼續完善。特別是擺脫傳統貧困測度思路的全新的多維貧困測度方法的開發,以及基于個體貧困又超越個體貧困的社區貧困、區域貧困的多維測度方法的開發。三是以多維減貧為目標的發展模式、減貧政策體系的研究。
而在多維貧困測度實踐方面,較為緊迫的任務有:一是選擇、修正和完善多維貧困測度指標體系,特別是與當地貧困環境相適應的測度指標體系;二是在現有的扶貧監測、住戶調查系統內納入多維貧困指標的調查統計,完善多維貧困測度基礎數據庫建設。就中國而言,在14個集中連片特困區率先開展多維貧困測度實踐則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參考文獻:
陳立中.2008a.轉型時期我國多維度貧困測算及其分解[J].經濟評論(5):510,25.
陳立中.2008b.收入、知識和健康的三類貧困測算與解析[J].改革(3):144148.
陳琦.2012.連片特困地區農村貧困的多維測量及政策意涵――以武陵山片區為例[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5863.
程志明.2009.城市貧困的聯合方法研究:多維視角和研究路徑[J].西部商學評論(2):7484.
郭建宇.2012.農戶多維貧困程度與特征分析――基于山西農村貧困監測數據[J].農村經濟(3):1922.
郭建宇,吳國寶.2012.基于不同指標及權重選擇的多維貧困測量――以山西省貧困縣為例[J].中國農村經濟(2):1220.
胡鞍鋼,童旭光.2010.中國減貧理論與實踐――青海視角[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106112,125,161.
胡鞍鋼,童旭光,諸丹丹.2009.四類貧困的測量:以青海省減貧為例(19782007)[J].湖南社會科學(5)4552.
胡鞍鋼,諸丹丹,童旭光.2010.省級多維減貧經驗:以青海省為例[J].攀登(4):16.
韓嘉玲,張妍.2011.流動人口的貧困問題:一個多維的研究視角[J].貴州社會科學(12):5863.
洪興建.2005.貧困指數理論研究述評[J].經濟評論(5):112117.
蔣翠俠,許啟發,李亞琴.2011.中國家庭多維貧困的統計測度[J].統計與決策(22):9295.
李飛.2012.多維貧困測量的概念、方法和實證分析――基于我國9村調研數據的分析[J].廣東農業科學(9):203206.
李佳路.2010.農戶多維度貧困測量――以S省30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為例[J].財貿經濟(10):6368.
李小云,李周,唐麗霞,等.2005.參與式貧困指數的開發與驗證[J].中國農村經濟(5):3946.
劉澤琴.2012.貧困的多維測度研究述評[J].統計與決策(10):3336.
羅小蘭,曹艷春.2010.基于AHP方法的中國城市家庭貧困程度測度指標體系設想與實證分析[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6):7580.
尚衛平,姚智謀.2005.多維貧困測度方法研究[J].財經研究(12):8894.
王小林,Sabina Alkire.2010.中國多維度貧困測量:估計和政策含義[R].中國國際扶貧中心研究報告,2010(4).
葉初升,王紅霞.2010.多維貧困及其度量研究的最新進展:問題與方法[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6):511.
葉初升,趙銳.2011.村級貧困的度量、維度與方法[J].發展經濟學(1).
葉普萬.2005.貧困經濟學研究:一個文獻綜述[J].世界經濟(9):7079.
張煥明.2011.農民工家庭貧困水平:模糊收入線測度及代際傳遞性原因[J].中國經濟問題(6):3143.
張建華,陳立中.2006.總量貧困測度研究述評[J].經濟學(季刊)(2):675694.
周華,李品芳,崔秋勇.2011.中國多維度益貧式增長的測度及其潛在來源分解研究[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5):3750.
篇8
【關鍵詞】醫源性多胎妊娠;并發癥;危害;倫理學思考
Thinking on iatrogenic multifetal pregnancyYANG Jing1, FENG Tingting1, SUN Wei2. 1.Reproductive Medical Centre, Renmin Hospital of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60, Hubei, China; 2.Reproductive Medical Centre,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nan 250001, China
【Abstract】Iatrogenic multifetal pregnancy is a common complication in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and ovulation treatment, which could lead to a series of hazard to mom and infant and pose a severe threat to health. In order to put forward the ethical and social thinking, this article based on the reasons leading to iatrogenic multiple pregnancy tries to analyze its harm and explore the measures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iming at attract people’s attention to multifetal pregnancy.
【Key words】Iatrogenic multifetal pregnancy; Complication; Hazard; Ethical thinking
【中圖分類號】R714.2【文獻標志碼】A
近37年來,隨著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的迅速發展、促排卵藥物的廣泛應用和高齡孕婦的逐年增多,多胎妊娠的發生率逐年上升,其已成為導致流產、早產、出生缺陷及圍產兒發病率和死亡率增加的重要原因。據文獻報道,在采用體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和卵細胞漿內單注射(intracytophlasmic sperm injection ,ICSI )等輔助生殖技術后的妊娠中,多胎妊娠率可達25%~30%[1],常規非IVF/ICSI促排卵方案所致的多胎妊娠率更高。英國雙胞胎出生率在1970年至2003年間增加了50%,三胞胎增加了400%,美國的多胎率現象也有同樣的趨勢。一項由美國疾病控制中心(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CDC) 最新統計(2011年)的關于美國2009年度全國ART的數據顯示:ART子代略占美國出生人口的略多于1%,但是ART多胎出生率高達30.5%,其中雙胎出生率28.9%,三胎或三胎以上出生率1.6%[2]。輔助生殖技術本身是為了幫助患者獲得健康優質的孩子,但伴隨的多胎妊娠卻成了影響妊娠結局的不良因素。因此,如何既有效維持總體妊娠率又降低多胎妊娠成為了人類輔助生殖中面臨的挑戰。本文從以下內容展開,來探討醫源性多胎妊娠的相關問題。
1醫源性多胎妊娠的原因
多胎妊娠指一次妊娠同時有兩個或兩個以上胎兒。正常人群中多胎妊娠的發生率不到2%。目前,我國尚無確切的關于多胎妊娠的流行病學資料,但普遍認為近些年在逐年上升。醫源性多胎妊娠發生的原因從外在因素分析主要涉及體外受精胚胎移植、胞漿內單注射和輔助孵化技術以及宮腔內人工受精等技術,同時包括促排卵藥物的廣泛應用。周燦權等[3]報道在IVF-ET后發生的妊娠中,多胎妊娠率可達36.9%,顯著高于自然妊娠。實際臨床工作中,有眾多影響獲得妊娠的因素,如反復種植失敗、胚胎質量差,同時輔助生殖技術本身能力的局限性如預測胚胎的生存能力以及種植潛能的方法或技術還未完全成熟,缺乏臨床中的具體實踐。因此,在胚胎移植時,為了獲得滿意的妊娠,常常移植多個胚胎(2~3個),雖說這一舉措直接提高了妊娠率,相伴而來的多胎妊娠幾率卻顯著增加,尤其是雙胎妊娠,其中單卵雙胎現象較普遍。Schnorr 等[4]研究報道,移植1枚胚胎,理論受孕率為14.00%;植入2枚時,理論受孕率增加到26.04%,實際為20.09%,雙胎妊娠約為7.5%;植入3枚時,實際三胎妊娠率為8.00%,提示隨著移植胚胎數目的增加,妊娠率也隨之提高,相應的多胎妊娠率也升高。這提示移植多個胚胎是多胎妊娠的直接原因。我國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漆t院2004年1月至2006年11月間促排卵患者并行胚胎移植共有4672次,最后妊娠共2093例,其中多胎妊娠有583例,多胎率達28.59%。在英國,某生殖中心在2007年間,約有37000例促排卵周期,活產率達23.7%,其中多胎率達23%[5]。另外,對于不明原因不育和男性因素不育, 在給予卵巢刺激周期,若有多個優勢卵泡而未轉IVF-ET助孕,直接行宮腔內人工受精,也會增加多胎妊娠率。
文獻報道,臨床上非IVF/ICSI促排卵藥物的不合理使用的現象越來越普遍,有生育要求的婦女未在醫師指導下隨意服用,或者指導不充分致服用藥物超劑量、服用方法或時間有誤,最后優勢卵泡數偏多,自行受孕或不規范的人工受精致使獲得多胎妊娠的結局。據不完全統計,克羅米芬促排卵后所致多胎妊娠率為5%~10%,其中雙胎占95%,三胎和四胎分別占3.5%和1.5%[6]。McClamrock等[7]對相關文獻進行回顧性分析時,發現高劑量促性腺激素(大于150IU)與多胎妊娠有關,雙胎率達28.6%,三胎及三胎以上達9.3%。
近年來,高齡經產婦多胎妊娠率有上升趨勢,高齡這一因素占多胎原因的約25%~30%。這可能與國家放開二胎政策,患者急于懷孕而盲目使用促排卵藥物或未去正規機構尋求輔助生殖技術,加上因母體年齡及產次與多胎妊娠的成正比,母體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使多胎幾率大大增加[8]。在美國,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多胞胎懷孕是因為產婦年齡同步提高引起。另外,有文獻報道,在多胎妊娠發生率較高的國家,30%~50%的雙胞胎懷孕,至少有75%的三重懷孕發生在不孕治療后。
另外,目前尚沒有嚴格的促排卵藥物的管理方案和監督體系、胚胎移植數目的詳細準則,使助孕技術的實施存在管理漏洞。同時,某些醫療工作者未能充分評估多胎妊娠的圍產期結局以及出生嬰兒健康的危險因素,或者因經濟利益的驅使等原因,可能也是造成高發率的原因。
2醫源性多胎妊娠的危害
2.1母體的危害
多胎妊娠的孕產婦與單胎妊娠相比,各種合并癥及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率均上升[1, 9]。Daniel等[10]對輔助生殖技術獲得的多胎妊娠觀察時,發現輔助生殖技術獲得多胎妊娠的并發癥及圍產兒結局較自然多胎妊娠的并發癥發生率高。妊娠期,由于母體全身各個系統的負擔都加重,故孕期各種合并癥較單胎母體發生率早、發生率高、進展快、程度重等,早產是多胎妊娠最主要的并發癥,發生率約為50%。Kiely等[11]報道,在32 周前,單胎、雙胎及三胎妊娠的早產率分別為1.2%、10.0%及30.9%,雙胎妊娠在37 周前分娩達50%。妊娠期高血壓疾病也是多胎妊娠常見的嚴重并發癥,該并發癥的發生率僅次于早產。Sibai等[12]通過多中心、大樣本臨床觀察分析發現:多胎妊娠中,妊娠期高血壓、先兆子癇、HELLP綜合癥等疾病的發生率與單胎妊娠比較顯著升高。雙胎妊娠子癇前期的發病率是單胎妊娠的2.6倍,三胎妊娠又高于雙胎妊娠。貧血也是常見的并發癥。
另外,其他并發癥如靜脈血栓、急性脂肪肝、羊水過多、未足月胎膜早破、先兆子癇、妊娠期糖尿病、腎盂腎炎以及產后出血等發生率也較高,給母體帶來了嚴重傷害。多胎妊娠同時也使剖宮產率顯著增加,潛在增加了術式本身帶來的母體風險,如肺栓塞等、子宮內膜異位癥,遠期并發癥,如剖宮產子宮瘢痕妊娠等。Krul等[13]對在1983年至1995年間行IVF的12589婦女進行回顧性分析時,發現多胎妊娠的婦女患乳腺癌的風險是單胎婦女的1.44倍,得出因移植多個胚胎而患有多胎妊娠的婦女可能是乳腺癌的風險因素的結論。
2.2子代的危害
多胎妊娠較單胎妊娠相比,顯著增加了新生兒發病率和死亡率。多胎妊娠的圍產兒并發癥是單胎妊娠的3~10倍,如早產、先天性發育異常、低出生體重、胎兒發育受限、呼吸窘迫綜合征、腦癱、中樞神經系統發育異常及相關后遺癥、胎兒畸形等。輔助生殖技術中,上述并發癥、遠期合并癥更甚,這些無疑是不良的妊娠結局,其中較為棘手的并發癥是雙胎輸血綜合征(twin-to-twin transfusion syndrome,TTTS)、雙胎反向動脈灌注(twin reversed arterial perfusion,TRAP)。同時,上述各并發癥或合并癥之間存在疊加效應及交互效應使風險因素的程度加重,嚴重程度無法預料。Bryan等報道40%的雙胎和幾乎所有的三胎和四胎發生早產。美國CDC于2011年統計了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間的共30787例孕婦分娩,發現雙胎早產出生率達66%,其中低體重新生兒達56%;三胎或三胎早產率為98%,其中有92%為低出生體重兒[2]。
早產以及低體重兒是腦癱的兩大主要因素。亞特蘭大地區腦癱項目研究顯示,極低出生體重兒(
3防治措施
醫源性多胎妊娠給母嬰、家庭、社會帶來的危害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盡量避免多胎妊娠現象的發生是防治的關鍵,不僅要從技術、藥物本身的缺陷或問題著手,也要從導致該現象的社會原因、管理監控出發。
3.1醫源性多胎妊娠的預防
3.1.1掌握促排卵藥物的應用指征,充分評估妊娠結局由于卵泡發育機制特點和個體的差異,促排卵藥物可能會募集多個卵泡,此后卵泡經過選擇、優化等過程,最終有多個成熟,若自然受孕或行人工受精,則會顯著增加多胎妊娠的幾率。臨床醫務工作者應充分學習藥物的特點,掌握用藥的作用機理、劑量、時機,結合患者對藥物的反應性,合理選取促排卵藥物,優化治療方案,并充分評估用藥后可能出現的臨床結局及并發癥,如OHSS、多胎妊娠,另外與患者及時溝通,反饋信息??傊?,加強對多胎妊娠危害的認識,提高藥物使用的安全意識。
3.1.2控制移植胚胎數目,優化胚胎質量評價在開展ART技術的37年里,期望移植數個胚胎來提高妊娠率,常常移植1枚以上的胚胎。實際上,早在1984年學者Wood總結分析IVF并發癥時已提出,IVF妊娠率隨胚胎移植數目的增多呈升高趨勢,但同時多胎妊娠率也隨著上升。因此須完善立法,嚴格規范輔助生殖技術,限制移植入子宮的胚胎數目,同時設立相關機構,嚴格監督。美國等國家限定行輔助生育時移植胚胎數目應不超過3枚,2001年我國衛生部頒發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規范》中的技術安全要求下明確規定:“每周期移植卵子,合子,胚胎總數不超過3個”。中國衛生部制定了IVF移植方針:年齡≤35歲的婦女,在IVF第一周期不得移植超過2個胚胎。這一規范,若能嚴格遵守,對于減少醫源性多胎妊娠會起到實質性作用。
3.1.3移植單個優質胚胎,提高種植率因此,在評價胚胎的質量上應該更加準確,不單純限于胚胎形態學上的評估,應進一步深入到胚胎相關的生物化學、分子學方面。近來,國內外眾多文獻報道,可以利用代謝組學、精準醫學的方法,準確測定、卵泡液以及胚胎培養基中的代謝物質,如葡萄糖、氨基酸、蛋白質、丙酮酸、活性氧、游離DNA(cell free DNA)、MicroRNA以及特定的小分子物質等,充分利用這些小分子的特性來評價生殖細胞、胚胎的質量,并依據標準優選,達到既提高妊娠率又降低多胎妊娠風險的目的。另外,完善胚胎植入前遺傳學篩查/診斷(preimplantation genetic screening/dignose,PGS/PGD)不僅可以優化胚胎質量,解決遺傳性疾病存在的移植問題,而且還可提前阻止多胎妊娠的發生。
3.1.4選擇性單囊胚移植,發展凍融新技術單個胚胎移植的妊娠率并不能令人滿意,多個胚胎則使多胎妊娠率增加。因此,是否能夠通過減少移植胚胎數目來降低多胎妊娠的發生率,并同時穩定妊娠率的議題受到眾多學者的關注。目前認為囊胚培養和單囊胚移植是降低多胎妊娠率的最有效措施。序貫培養基的應用使得體外囊胚培養成為臨床獲得更多囊胚的途徑。理論上,移植第5~6d的囊胎比第3d卵裂期胚胎有優勢。囊胚移植的數目不改變妊娠結局,意味著并不是移植數目越多,妊娠率越高。Styer等[17]報道了單囊胚移植的活產率達53.8%,雙囊胚移植的活產率為54.5%,二者無統計學差異,但在雙胎妊娠率上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Milki等[18]比較了2囊胚與3囊胚移植的妊娠率,發現二者妊娠率相似,后期眾多文獻證實多囊胚移植并未顯著增加妊娠率,相反活產率有下降趨勢。總之,選擇性單囊胚移植( elective single embryo transfer, eSET)降低了多胎妊娠率(OR 0.04,95%CI 0.01-0.11)的同時,累積妊娠率維持不變[19, 20]??紤]到eSET的安全性,很多國家,尤其是北歐將eSET作為IVF中降低多胎妊娠率的有效方法[21, 22]。移植單個囊胚涉及到剩余囊胚的凍存, 因此胚胎冷凍技術也是維持累積妊娠率的關鍵,實際上,限制胚胎的移植數目而沒有好的冷凍技術,是不現實的[23]。若沒有好的胚胎冷凍技術,必然造成胚胎質量的受損,進而影響胚胎種植率以及累積妊娠率。目前應從胚胎冷凍的各方面出發,通過應用合理的冷凍保護劑、改變裝載胚胎的工具和胚胎處理程序等,完善冷凍新技術。
3.2多胎妊娠減滅術
多胎妊娠帶來的潛在危害是不可估量的,無論是孕婦、胎兒,還是整個社會。多胎妊娠為高危妊娠的范疇,多胎妊娠的孕產婦合并癥的發生率較單胎高達3~7倍,胎兒及新生兒的發病率和死亡率較單胎高4~10倍[24]。從妊娠結局分析,減胎術作為一種補救措施,可改善妊娠結局,降低多胎妊娠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從而提高終極妊娠率[25]。在醫療行業中,已成為改善圍生期結局的重要手段。常用的方法有:(1)經陰道負壓吸引;(2)被減胎兒心臟注射KCL和利多卡因;(3)被減胎兒心臟穿刺;(4)羊膜腔內注射高漲鹽水。另外,減胎術的選擇時間及減胎方式都影響著減胎后的妊娠結局。因此,臨床上一般在妊娠7~8周即妊娠早期,選擇性減滅一定數量的胚胎,一般保留1個或2個正常的胚胎或胎兒[26]。減滅目標妊娠囊,可選擇靠宮頸、最小胚體、有利于操作的妊娠囊[27]。相關文獻提示選擇性將三胎減為二胎,可顯著改善圍產期結局,而不增加流產率[28]。多胎妊娠減滅術是多胎妊娠出現后改善多胎妊娠結局的重要方法,臨床上的應用相當普遍。
4倫理學思考及社會思考
醫源性多胎妊娠是人類發展過程中因技術或人為因素所致的并發癥,可對母兒造成多種危害,引發一系列的倫理學思考及社會思考。輔助生殖醫學倫理學的基本原則為不傷害、有利、尊重和公正原則[29],即在對患者的疾病進行診療的過程中,不僅要如實詳盡的告知治療的風險、危害、利弊及最優方案、代替方案等決策,還要尊重患者的理性決定,并對整個診療過程及其后代進行人文關懷,如近遠期合并癥的發生、新生兒的出生健康等一系列的問題。而臨床中,人為的選擇多胎違背了優生優育原則、社會公益原則以及有利于患者的倫理原則。多胎妊娠的子生早產、低體重兒、腦癱、中樞神經系統等疾病的病例明顯增加,這些嚴重的并發癥不僅降低了人口素質,同時增加就醫的經濟壓力、雙方的心理負擔等難題,同時涉及到遠期撫養、護理、教育費用等社會健康問題[30]。據統計,雙胎妊娠分娩費用是單胎的4.4倍,三胎是單胎的18倍,而四倍分娩增加至單胎的22.1倍[31, 32]。另外,多胎孕婦的住院率升高,住院時間延長,費用顯著增加,這不僅直接增加了經濟壓力,同時也是醫療資源的潛在浪費。
選擇性減胎術采用人為的手段減滅一個或多個胚胎或胎兒,作為改善醫源性多胎妊娠結局的重要手段,在臨床上的應用越來越普遍,但也涉及到一些相應的倫理問題。爭議的主題集中在胎兒的本體地位以及道德地位。胎兒的本體地位是胎兒是不是人?胎兒的道德地位是指胎兒有沒有生命權。對于此問題,涉及到多胎妊娠的倫理學和法律地位。目前,二者主要取決于道德和宗教的觀點以及流產的法律現狀。例如,天主教對待治療性流產的態度是任何對胎兒直接的攻擊都被視為“謀殺”;基督教認為:流產是對生命的毀滅,只有具備要挽救母親生命的醫學原因,流產才是可接受的;猶太教允許減少過多的多胎妊娠的胎兒數,以便作為一種保護措施。在我國,雖然流產與減胎可以為社會接收,但是減胎術不是百分之百的成功,減胎也存在高風險,如流產、早產、稽留流產、胎膜早破、宮內感染等。若被減胎兒是單絨毛膜囊多胎之一,減胎后保留胎兒的流產率更高。另外,借助減胎之名,人為的選擇胎兒性別,而這種選擇可能帶有性別歧視、經濟利益,這不僅違背了生命的平等權,而且也涉及到道德倫理的問題。
5其他
在對多胎妊娠的產婦進行妊娠產前篩查和產前診斷時,常常面臨很多特殊的問題。特別是單絨毛膜囊多胎,若在進行減胎時,選擇向心腔內注入氯化鉀,這可能會因氯化鉀通過胎盤血管通路而引起其他同胞胎兒的死亡。中孕時,在系統評估每個胎兒身體結構有無異常時,宮高腹圍等檢查也受到一定限制,可能沒有實際的臨床意義。另外,血清生化指標水平受到多胎兒的影響,異常值因正常胎兒所均衡,干擾正常判斷。在有創產前檢查時,技術操作存在安全性以及取樣上的有效性、準確性。多胎妊娠時羊水穿刺或絨毛取樣技術上有難度。
多胎妊娠的特點決定其延長至34周以上可降低圍生兒死亡率,同樣多胎分娩方式的選擇也影響著胎兒結局。王德智等[33]認為分娩方式的選擇應該結合孕婦年齡、胎次、孕齡、胎兒數、胎先露、不孕史及產科合并癥等因素綜合加以考慮,原則上適當放寬剖宮產指征。有報道稱雙胎妊娠的胎兒在39周后基本停止發育,故40周可認為過期妊娠,這延伸出多胎妊娠分娩的時機問題,值得大家思考。
6總結
多胎妊娠被認為是相反的妊娠結局[34]。從助孕的角度來看,多是因“獲得妊娠”這一期望值超越獲得妊娠后的潛在隱患。目前在輔助生殖技術等因素的影響下,多胎妊娠率仍然是較高的。雙胎及以上不僅增加了母嬰風險,同時也增加了一系列的費用及引申的倫理學問題。降低多胎妊娠的發生率,重在預防。選擇性單胚胎移植是降低多胎妊娠的根本方法,但強制性行選擇性單胚胎移植存在社會接受性、倫理與道德的困惑,引起人們的焦慮與不安[35]。對于已發生的多胎妊娠,權衡利弊,充分評估,完善術前準備,盡早行減胎術才是降低并發癥,改善妊娠結局的首選,但遠期結局目前尚沒有充分的證據進行評估。
參考文獻
[1]Tiitinen A. Prevention of multiple pregnancies in infertility treatment. Best Pract Res Clin Obstet Gynaecol, 2012. 26(6): 829-840.
[2]2009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Success Rate ,National Summary and fertility clinic Reports.National center for chronic Disease prevention and health promotion division of eproductive health,2011.
[3]周燦權,等, 代謝組學. 中華婦產科雜志, 2003, 38(3): 170-171.
[4]Schnorr JA, et al. Impact of a cryopreservation program on the multiple pregnancy rate associated with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ies. Fertil Steril, 2001, 75(1):147-151.
[5]Multiple births from fertility treatment in the UK: a consensus statement. Hum Fertil (Camb), 2011,14(3):151-153.
[6]Hughes E.et al., Clomiphene citrate for unexplained subfertility in women.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0(1):CD000057.
[7]McClamrock HD,Jones HJ EY. Adashi, Ovarian stimulation and 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 at the quarter centennial: implications for the multiple births epidemic. Fertil Steril, 2012, 97(4): 802-809.
[8]馬黔紅, 楊業洲,韓字研.多胎妊娠的發生學基礎及相關因素,實用婦產科雜志, 2006, 22(9): 513-515.
[9]UK NCCF.Multiple pregnancy: The Management of Twin and Triplet Pregnancies in the Antenatal Period. 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linical Excellence: Guidance. London: RCOG Press,2011.
[10]Danie Y, et al., Analysis of 104 twin pregnancies conceived with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ies and 193 spontaneously conceived twin pregnancies. Fertil Steril, 2000, 74(4): 683-689.
[11]Kiely JL. What is the population-based risk of preterm birth among twins and other multiples? Clin Obstet Gynecol, 1998,41(1): 3-11.
[12]Sibai BM, et al., Hypertensive disorders in twin versus singleton gestations. National Institute of Child Health and Human Development Network of Maternal-Fetal Medicine Units. Am J Obstet Gynecol, 2000, 182(4): 938-942.
[13]Krul IM, et al., Increased breast cancer risk in in vitro fertilisation treated women with a multiple pregnancy: a new hypothesis based on historical in vitro fertilisation treatment data. Eur J Cancer, 2015, 51(1): 112-120.
[14]Collier SA.Hogue CJ.Modifiable risk factors for low birth weight and their effect on cerebral palsy and mental retardation. Matern Child Health J, 2007, 11(1): 65-71.
[15]Pharoah PO, Risk of cerebral palsy in multiple pregnancies. Clin Perinatol, 2006, 33(2):301-313.
[16]Barton SE, Missmer SA, Hornstein MD. Twin pregnancies with a 'vanished' embryo: a higher risk multiple gestation group? Hum Reprod, 2011, 26(10): 2750-2753.
[17]Styer AK, et al. Single-blastocyst transfer decreases twin gestation without affecting pregnancy outcome. Fertil Steril, 2008, 89(6):1702-1708.
[18]Milki AA, Fisch JD, BehrB. Two-blastocyst transfer has similar pregnancy rates and a decreased multiple gestation rate compared with three-blastocyst transfer. Fertil Steril, 1999, 72(2):225-228.
[19]Gelbaya TA, Tsoumpou I, ardo LG. The likelihood of live birth and multiple birth after single versus double embryo transfer at the cleavage stag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Fertil Steril, 2010, 94(3): 936-945.
[20]Maheshwari A, Griffiths S, Bhattacharya S. Global variations in the uptake of single embryo transfer. Hum Reprod Update, 2011, 17(1): 107-120.
[21]Bergh C. Single embryo transfer: a mini-review. Hum Reprod, 2005, 20(2): 323-327.
[22]Gerris J, et al. A real-life prospective health economic study of elective single embryo transfer versus two-embryo transfer in first IVF/ICSI cycles. Hum Reprod, 2004, 19(4): 917-923.
[23]Tiitinen A, Hyden-Granskog C, Gissler M. What is the most relevant standard of success in assisted reproduction?: The value of cryopreservation on cumulative pregnancy rates per single oocyte retrieval should not be forgotten. Hum Reprod, 2004, 19(11): 2439-3441.
[24]馬艷華與邢福琪, 輔助生殖技術與多胎妊娠. 生殖醫學雜志, 2002, 11(4): 250-253.
[25]Evans, M.I. and D.W. Britt, Fetal reduction. Semin Perinatol, 2005, 29(5): p. 321-9.
[26]ACOG Committee opinion no. 553: multifetal pregnancy reduction. Obstet Gynecol, 2013,121(2 Pt 1): 405-410.
[27]張榮榮. 陰道B超引導早期選擇性減胎術臨床分析. 中國處方藥, 2014(10): 101-102.
[28]Wimalasundera, RC. Selective reduction and termination of multiple pregnancies. Semin Fetal Neonatal Med, 2010, 15(6):327-335.
[29]曹永福.“柳葉刀”的倫理:臨床倫理實踐指引.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12.
[30]Chambers GM, Ledger W. 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multiple pregnancy following ART. Semin Fetal Neonatal Med, 2014,19(4):254-261.
[31]Collins J, Cost efficiency of reducing multiple births. Reprod Biomed Online, 2007, 15(Suppl 3):35-39.
[32]van Baaren GJ, et al., Preterm birth in singleton and multiple pregnancies: evaluation of costs and perinatal outcomes. Eur J Obstet Gynecol Reprod Biol, 2015(186): 34-41.
[33]王德智, 喬寵,高嵩.多胎妊娠診斷與治療的新進展. 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 2002, 18(2): 120-123.
篇9
(一)現代化經濟體系更加優化。
一是基本建立了現代服務業體系。嚴格貫徹落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市加快服務業發展扶持措施》文件精神,2019年新建電商站點6個,新建農貿市場2個,成功引進中農聯現代農貿城并開始建設,快件集散中心正式投入使用,組織和參加各種展會7次。二是建立了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機制。制定了《關于推動經濟片區加快發展的實施方案》。同時瞄準經濟帶、、、等地區,開展招商對接工作,成效顯著。2019年,新引進億元以上重大項目12個,總投資43.2億元。注重引進和培育相結合,壯大外貿主體隊伍,截止目前,全縣有進出口資質得企業30余家,有進出口業績得企業4家,外資企業3家,發放企業參展補助12萬余元。三是對外開放合作進一步擴大,成功打造引進投資30億元的產業園項目和投資3.6億元的產業園產業園項目。目前,產業園已入駐11家企業,總投資9.8億元。產業園已入駐企業4家,總投資3.3億元。四是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制定了縣《信息樞紐提升行動方案》,不斷拓展和深化信息化在生產經營中的應用,不斷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推進“兩化融合,萬企上云”行動計劃。2019年已有24戶企業與信息通信公司簽訂云服務合同。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電子商務應用率達到60%。豐富4G網絡覆蓋范圍,快速推廣5G網絡布局建設。下步將上報市級爭取2020年電信普遍服務試點項目。力爭2020年實現企業上云、政務上云,實現云網一體化。
(二)優化營商環境逐見成效。
一是全面實施市場準入清單制度,嚴格執行《國務院關于實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的意見》,牢牢把握“非禁即入”總體原則,實施“一照通辦、一碼通用、證照分離、照后減證”改革,推進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和電子營業執照改革,讓更多市場主體依法有序進入,有效刺激市場消費。二是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全面推進“雙隨機、一公開”有關文件精神,著力打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和高效便捷的營商環境。印發了《關于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的實施意見》。三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優化提升各類型企業的設立、變更、注銷、備案等各環節的便利度。2019年1月至今共辦理企業設立776件,變更515件,遷出6件,遷入4件,注銷登記212件,增補執照49件,股權出質設立40件,股權出質注銷32件,“政銀合作”18件。制定了《縣工程建設項目“多驗合一”改革試點方案》,為進一步優化審批流程做好準備。對施工許可證核發、工程質量安全監督備案”等13個單項審批事項合并為5項,有效提高審批效率。四是完善市場監管體制,已全面完成市場監督管理局機構改革相關工作,明確了機構規格,編制和職能職責,完成了全體公務員的劃轉工作。五是加大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出臺了《關于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意見》《縣科技創新獎勵辦法》《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綜合評價和分類培育扶持辦法》《規模工業企業風險擔?;鹳|押貸款管理辦法》等文件,制定了各項政策補助措施。同時保護企業和企業經營者權益、知識產權,激發創新創業精神。六是加強了社會誠信建設,出臺了《縣建立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加快推進社會誠信建設實施方案》《縣加強個人誠信體系建設實施方案》等制度文件,推動誠信社會制度化建設和信用信息共享。加大了戶口“錯、重、假”清理,完成清理省公安廳人像比對下發重戶戶籍比對任務3197對,完全100%。進一步清理了重錯假戶籍,力爭完成人像比對任務100%,確保每一位公民只有一個戶籍,且身份證號碼終身唯一。
(三)供給側結構改革穩步進行。
一是按照《縣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總體方案》,緊緊圍繞市場需求變化,制定了《縣2019年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方案》,分步落實任務。二是制發了《縣推進農村土地有序流轉促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實施意見》、《縣關于進一步加強工商資本租賃農地監管和風險防范的通知》。規范建立土地流轉備案登記、業主資質審查、風險保障、價格指導、土地復墾“五項制度”。進一步規范了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通過農業共營改革試點實現了產業健康發展、企業和專合社(村集體)發展壯大和農民增收致富。農村土地經營權登記頒證已全面完成。三是加強產業出清,著力“去產能”。制定了《縣磚瓦行業落后產能淘汰工作實施意見》,目前我縣已完成7戶磚瓦企業落后產能淘汰工作,宏達環保節能建材有限公司的18門窯體已全面淘汰關停,城市建成區內10蒸噸以下燃煤小鍋爐全部淘汰。
四是推動金融改革創新,防范和化解去杠桿中的金融風險。加強了金融市場監管,依法打擊非法集融資,維護金融市場健康發展。2019年組織了10家優質企業在天府股權交易中心開展集中掛牌和融資路演工作,擴寬了企業融資渠道。五是深化行政和稅務改革,大刀闊斧推進降本增效。堅持實行商事登記制度,取消稅務登記證辦理,實現“三十三證合一”,進一步降低創業準入的制度成本。制定了《貫徹落實個人所得稅改革過渡期政策工作方案》保障新稅法過渡期政策順利實施,切實維護納稅人合法權益。
(四)創新改革試驗全面落實。
一是積極鼓勵企業研發創新,2019年組織申報中、省、市各類科技計劃項目15余項,立項10項,爭取項目經費近400萬元,同比增長14.9%。2019年完成高新技術產業主營業務收入30余億元,同比增長9.0%。組織完成技術合同認定登記交易額3000余萬元,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完成全國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41家,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二是提升科級成果轉化實效,積極開展“雙創”活動,營造濃厚氛圍,舉辦縣“創客”大賽,進行評比和資金獎勵,擴大了全縣科技創新影響力,營造了良好的“科技創新攻堅”氛圍。三是完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積極推進縣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試點縣建設,擬定了縣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試點縣建設工作方案。有力提升我縣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的能力和水平。同時嚴厲打擊知識產權惡性違法行為,2019年查辦涉及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案件4件,結案4件。
二、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個別事項進度較為緩慢。主要原因是需要等待上級政策出臺。如:《關于規范企業海外經營行為的若干意見》由于省市正式文件未印發或具體工作舉措未明確,導致相關工作延后。
(二)改革事項自主探索力度不夠。一部分改革事項推進按部就班、平鋪直敘,膽子不大、步子不快;一些改革事項前期調查研究不足,與縣情結合不夠;一些改革事項總結亮點經驗不深入。
三、下步工作計劃
(一)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強水利、鐵路、公路、水運、管道、電網、信息、物流等基礎設施網絡建設。堅持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優化存量資源配置,擴大優質增量供給,實現供需動態平衡。鼓勵更多社會主體投身創新創業。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二)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強對中小企業創新的支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三)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保障農民財產權益,壯大集體經濟。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支持和鼓勵農民就業創業,拓寬增收渠道。
篇10
工作總結表面上是給別人寫的,實際上是給自己寫的。每個對自己負責的人,不會因為別人要求而去寫工作總結而是主動寫總結。親愛的讀者,小編為您準備了一些銀行理財經理年終工作總結,請笑納!
銀行理財經理年終工作總結
今年以來,各商業銀行之間的存款競爭日趨白熱化,尤其是進入二季度以來,工商銀行長治分行儲蓄存款呈現持續大幅波動的不穩定態勢,穩存增存壓力較大。對此,長治分行多措并舉,采取有效措施確保下半年實現儲蓄存款余額和增量同業占比穩中有升。
一、提高認識,明確目標,力求完成保底任務。將儲蓄存款的穩定持續增長作為日常工作來抓,緊緊圍繞發展中高端客戶的經營思路,努力拓展客戶規模,優化客戶結構,提高重點業務客戶滲透率,促進個人客戶資產穩定增長,在確保一季末儲蓄存款余額的基礎上做好穩存增存工作。
二、加大私人銀行客戶拓展力度,全面落實“一行一季一戶”的工作要求。中高端客戶競爭是我行確定的201_年四項重點工作之一,對此,要求各支行務必統一思想,高度重視,增強高端客戶競爭發展的緊迫感、使命感。一是要認真落實高端客戶發展規劃,充分運用高端客戶維護、拓展專項激勵機制和政策,推進全行中高端客戶快速發展。二是做好存量客戶的服務與維護工作。目前,全行已基本完成存量私人銀行客戶的簽約工作,要求各支行要加強與客戶的溝通交流,充分了解客戶需求,及時了解產品發行、客戶活動等信息,同時還要加大私人銀行專屬產品配備力度,通過產品穩固客戶,防止出現客戶資產下降的情況。三是積極捕捉市場信息,抓好私人銀行客戶的規模擴張。以“煤炭資源整合、上市及擬上市企業高管、中小企業主和私營業主、第三方存管、房地產商”五大板塊為重點,實施名單制管理和維護,加大高凈值客戶拓展力度。
三、全力維護和發展財富客戶,努力完成全年目標任務。一是以全行開展的“大學習、大聯動、大營銷”活動為契機,持續快速推進優質企事業單位工資業務發展,帶動財富客戶數量和資產的增長。二是要深入挖掘存量潛力客戶,確定發展目標,努力將其培育發展成我行財富客戶和私人銀行客戶。三是加強前臺柜員和客戶經理的客戶推薦對接工作,采勸接對子”的方式,前臺柜員發現的目標客戶要及時有效地推薦給客戶經理做營銷和后續維護,確??蛻糍Y源不丟失,不外流。
四、發揮理財產品與儲蓄存款的互動作用,實現二者同步協調發展。一是大力營銷保本理財產品,將其作為理財產品重中之重進行全力營銷,在增加理財產品余額的同時增加儲蓄存款余額,實現二者同步發展。二是要提前做好月末、季末和年末到期理財產品的銜接和存款轉化工作。三是全力營銷理財產品的同時,要積極挖轉他行客戶和他行資產,穩定本行儲蓄存款余額,避免出現此增彼減的情況。
五、充分發揮營銷團隊的作用,做好客戶分層維護工作。一是各支行行長、個金業務分管行長要親自參與本行私人銀行客戶、財富客戶的維護,定期聯系和拜訪客戶。每季度組織一次有針對性的財富客戶定向營銷活動,每年組織一次較大規模的營銷活動。二是各支行個人客戶經理要做好中高端客戶的日常維護工作。做好客戶大額現金提娶預約服務、泊車、理財規劃等方面的安排,確保服務質量;了解客戶日常金融需求,與客戶建立長期、穩定的關系,提高客戶滿意度和忠誠度。三是建立個人高端客戶維護的雙線聯系、分層維護機制。加強與市分行財富管理崗、私人銀行部太原分部的聯系,從不同層面上共同維護。
六、認真落實相關激勵措施,加強監測通報管理,實行大額資金報告制度。各支行要落實市分行儲蓄存款的相關激勵措施并加強動態監測,尤其對高端客戶、大額資金的流動要責成專人予以關注,行長、分管行長要親自過問。營業網點柜面遇有大額資金向他行通兌情況,經辦行要在辦理業務前向開戶行通報,開戶行要積極進行客戶關系維護,確保資金不外流。
銀行理財經理年終工作總結
一、加強與金融機構的聯絡、溝通、協作。
1.加強金融經濟的信息互通。區金融辦依每月及時把錫山的經濟發展及企業的動態信息情況以及我區年銷售1億以下的中小企業基本情況及時向銀行傳遞,以供銀行發展信貸業務作參考性的基礎資料;同時積極為銀企合作發展做好銀行與企業的溝通工作,給予相關銀行必要的支持與幫助,極大地改善和提升我區金融環境。
2.組織駐區行長聯席會議。為充分發揮每季一次的行長聯席會議作用,做好銀、政、企的合作對接,一是向各銀行通報全區經濟運行情況,并把有融資需求的企業以及我區擬上市改制的企業名單向各銀行作了推薦介紹;二是共商《區201_年度金融工作要點》的主要工作。三是積極把我區投資項目及進展情況積極提供給各銀行。
二、銀政企合作機制有效加強。
1、銀企對接活動取得實效。今年以來,針對當前企業急需融資的問題,區金融辦牽頭建立企業融資聯動機制,形成條塊結合、快速反映、即時協調解決單個企業融資困難的綠色通道,建立了企業融資服務工作機制,搭建起“銀政企”合作的新平臺。積極組織開展了一系列金融推介授信活動,進一步促進銀企合作,今年以來,分三批累計為37家企業落實新增授信13.762億元:
第一批:為無錫圣貝爾機電有限公司等4戶“三有一缺”(有市場、有效益、有信譽、缺資金)中小企業三月初解決落實新增授信1.1億元。
第二批:三月份在了解到大東格雷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等13家急需融資的中小企業、重點企業(項目)后,區金融辦通過多方溝通銜接,有效解決無錫東方國際輕紡集團市場經營管理有限公司等5戶企業的資金需求,落實新增授信金額1.06億元。
第三批:在前兩次的基礎上,再次對我區企業融資需求情況進行了認真的摸底調查,并向中國人民銀行無錫市中心支行推介了40家“三有一缺”企業,經過市區14家金融機構的實地調查和信貸審查,其中,無錫力揚纖維有限公司等28家企業于九月底獲得了銀行11.602億元的授信額度。
2、“銀政農”共建活動深入推進。為解決我區“三農”發展資金難題,提高金融支農的創新能力。根據駐區農業銀行、錫州農商行及郵政儲蓄銀行推行小額、簡便的涉農信貸特點,我區農辦、發改局、農林局和上述三家銀行積極推行“銀政農”共建活動,把我區有融資需求的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種養殖戶的名單進行了調查摸底。排查出我區有融資需求的農民專業合作社6家,農業企業5家,種養殖戶53家,并向銀行作了積極的推介。目前,共有4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家農業企業,家種養殖戶與錫州農商行達成了貸款意向1411萬元。其中:羊尖鎮水產專業合作社50萬、綠羊花卉苗木專業合作社500萬、嚴家橋水產專業合作社100萬、新峰苗木專業合作社100萬、綠羊溫泉農場500萬、綠羊園林有限公司100萬、羊尖花卉園藝場50萬、蝦蟹養殖專業戶5萬、水產養殖專業戶3萬、蔬菜養殖專業戶3萬。農業銀行向東亭農戶發放惠農卡5000余張,郵政儲蓄銀行發放農業貸款500萬元。
三、企業信貸危機協調機制有效構建。
1、動態掌握我區授信企業的信貸綜合情況。為真實反映我區信貸企業的綜合情況,區金融辦加強與銀行之間的信息溝通,每個季度對我區授信企業的信貸情況及時進行匯總,全面掌握情況。對我區部分經營狀況不穩定的信貸企業加強預警,重點關注。
2、建立金融風險監測預警聯絡員周報制度。為切實維護地區經濟和金融穩定,建立了金融風險監測預警聯絡員周報制度,由開發區、各鎮(街道)對轄區內可能或已經出現并引發區域金融運行不穩定的有關事項,包括企業信貸突發事件、企業逃廢債、非法集資、集體退保、理財產品大額虧損引發群體性投訴等情況,密切監控并及時匯總上報,力求在第一時間掌握動態情況,積極采取措施。
3、做好區域內企業信貸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的協調工作。協調神羊集團貸款事宜。對神羊集團及下屬貸款企業提出暫停付息的申請,我區加強與市金融辦、銀監會、人民銀行以及債權銀行的協調溝通,配合牽頭銀行組織神羊集團及其關聯企業債權銀行協調會議,充分商討神羊集團目前面臨的市場、資金和債務問題,為其他企業重組和恢復生產贏得時間,為下一階段工作奠定基礎。協調明
特化纖貸款擔保事宜。我區自6月份接到華夏銀行懇請錫山區人民政府協調“無錫市中億化纖有限公司”銀行貸款外部擔保的函后,區金融辦積極做好協調工作,加強與市銀監局、相關鎮政府、信貸企業、關聯企業、擔保企業等的溝通協調,取得了較為圓滿的成效。同時,對雙益紡織因受明特擔保影響貸款被壓縮,影響了企業正常生產,及時向市銀監分局協調交流,由銀監分局出面做好農業銀行和中信銀行的工作,使雙益紡織的貸款維持現狀而不受壓縮。通過總結我區神羊集團、明特化纖集團財務危機經驗,建立了企業信貸突發事件預警及應急處置機制,明確了處理信貸突發事件的責任主體、程序和措施等,為實現區域金融安全提供機制保障。
四、農村小額貸款試點工作進展順利。
由我區紅豆集團作為牽頭股東組建的阿福小額貸款公司自4月份正式開業運營以來,已累計發放貸款1.61億元,其中小企業貸款1.1億元,農戶及農業經濟組織貸款4575萬元。另外,根據省、市金融工作辦公室根據小額貸款試點工作安排,我區雅迪科技有限公司順利通過市農村小額貸款組織試點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的嚴格評標,于九月份中標組建我區小額貸款公司的資格,經上報省農村小額貸款組織試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審核通過,于十一月三日正式批復同意籌建無錫市錫山裕民農村小額貸款有限公司,經一個多月的籌備,12月份已通過省金融的開業驗收,至此,我區農村小額貸款公司增至2家。另外,我區東方鋼材城也通過評標,上報省金融辦審核報批通過,正在籌建中。
五、加強對金融政策的推介宣傳。
前期主要針對擔保業務方面的有關政策、農村金融組織機構的組建(如小額貸款公司、財務公司、典當等)相關的組織優惠政策和業務上的稅收優惠政策進行的收集歸類,并加強與這些機構的對接。
同時,根據近期無錫市出臺《關于幫助企業解決續貸過程中暫時性資金困難的意見》,以解決中小企業續貸過程中出現的“資金真空”難題,被稱為“過橋資金”。以及無錫人行今年初動員各商業銀行研究、制定并報請市政府出臺相關規定,大幅降低相關收費標準,通過公推票選方式,確定16家企業房地產評估報告通用評估機構。今后這些通用評估機構所出具的評估報告,將被錫城所有銀行認可的相關精神通過各種渠道向基層進行宣傳。
銀行理財經理年終工作總結
一、迅速按《__省融資性擔保機構管理暫行辦法》的有關規定準備好相關資料,爭取盡早到省金融辦把經營許可證辦下來。
二、加強與銀行溝通,選定合作銀行,簡化貸款手續,充分發揮擔保公司的作用。先由單一合作銀行再向多家合作銀行發展,推進與金融機構合作機制與信息溝通機制的形成,積極落實“利益共享,風險共擔”機制和進行適當的利率調整,從而建立公平合理的協作關系,為企業融資牽線搭橋。
三、建立和完善中小企業信用體系
第一、開展中小企業資信評估。深入企業了解其財務、生產、銷售等情況,通過查詢收集企業的具體信息,由企業申報資金需求,將征集的信息統一提交管委會,評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