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美術運動的得失范文

時間:2023-12-18 17:47:1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工藝美術運動的得失,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工藝美術運動;英國風景園林;格特魯德•杰基爾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識碼:A

1 工藝美術運動概述

在1880--1910年間,英國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設計運動――工藝美術運動,這場運動以英國為中心,波及到了不少歐美國家,并對后世的設計運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工藝美術運動產生于所謂的“良心危機”,藝術家們對于不負責任地粗制濫造的產品以及其對自然環境的破壞感到痛心疾首,并力圖為產品及生產者建立或者恢復標準。在設計上,工藝美術運動從手工藝品的“忠實于材料”、“合適于目的性”等價值中獲取靈感,并把源于自然的簡潔和忠實的裝飾作為其活動的基礎。從本質上來說,工藝美術運動是通過藝術和設計來改造社會,并建立起以手工藝為主導的生產模式的試驗。

以英國詩人、文藝批評家拉斯金和畫家、工藝美術設計家莫里斯為代表的傳統派,一面在理論上展開了批評和宣傳,一面積極致力于設計實踐。他們不滿當時機械化產品的粗糙、簡陋,認為真正的工藝產品應該既實用又美觀,企圖恢復中世紀傳統作坊生產的手工產品的標準的手工技藝和完美而精致的設計。為此,莫里斯建立了自己的染織作坊,親自設計并以手工制作各種織物、壁紙、地毯和家具等。其設計在否定當時機械化樣式缺少曲線變化的前提下,運用了自然界有機物(如花草)的形式,并加以變形,使裝飾紋樣呈現出變化豐富的曲線,富有生機和運動感。它們和曾經風靡歐洲、有強烈裝飾感的巴洛克和羅可可(見巴洛克、羅可可)的曲線風格有千絲萬縷的聯系。

工藝美術運動提倡簡單、樸實無華、具有良好功能的設計;反對設計上嘩眾取寵、華而不實的維多利亞風格;提倡藝術化手工業產品,反對工業化對傳統工藝的威脅 [1]。這些工藝美術運動的主張,同樣反映在園林設計中,并且使之成為西方現代園林設計探索的開端。

2工藝美術造園

工藝美術運動產生于英國維多利亞時期,在維多利亞時期的建筑設計的特征是一種裝飾高度繁瑣華貴,折中混合各種歐洲古典風格的古典折衷主義,表達了新生資產階級企圖利用繁瑣、華貴的設計來炫耀自財富的愿望。英國的園林風格跟建筑方面的風格十分相似,該時期大量新植物的引入伴隨園藝科學的創新,使英國的園藝行業取得了興盛的發展。為了滿足植物展示的需要,地毯式花壇(carpet bedding)的植栽形式和花卉移栽(bedding out)風行一時,成為維多利亞時期花園的主要內容。然而,這些花園里堆砌的豐富的外來植物,以新奇的形式、肌理和顏色混亂地疊加在一起,呈現出一種混亂的審美思想。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19世紀末。隨著工藝美術運動在園林設計中的影響逐步深重,使得建筑師和園藝師在園林設計中取得了一種平衡,并形成了對后世影響深遠的“工藝美術園林”。

格特魯德•杰基爾是英國一位杰出的造園家,同時也是一位出色的藝術家、作家和手工藝者。她在美國、德國、愛爾蘭留下400余座花園,一生廣泛傳播了花卉園藝知識,撰寫了1 000多篇文章,刊登在《鄉村生活》、《花園》等期刊雜志上,出版了14本有關園藝學的著作,其中1899年到1901年杰基爾出版的《Wood and Garden》、《Home and Garden》、《Wall and Water Garden》對英國的園藝事業影響深遠[2]。1982年,在杰基爾死后50年,杰基爾成了名副其實的花園設計大師,對她而言,造園與油畫繪畫和雕塑藝術一樣,都是創建美麗的過程,花園的構思、植物品種的選擇、植物的栽培永遠相互獨立又相互依存。如今,她在花園設計方面的影響已經遍及了歐洲乃至整個世界。

2.1 設計思想來源

1843年,杰基爾出生在英國倫敦一個富裕的藝術家庭,幼年在色雷度過。1861年, 杰基爾在英國的肯特郡學習了繪畫的色彩理論,當時的杰基爾在國家美術館花了很多精力臨摹浪漫主義繪畫的代表人物特納(J.M.W.Turner)的作品,仔細地勾畫和研究其中自然景象的細節。這些早期的藝術教育賦予她對色彩理論與色彩效果的深刻理解, 其中的色彩構成理論和印象主義方法大大啟發了她的設計靈感,以至于在她很多的設計作品中都透露出特納作品的影子。例如特納畫中從燦爛的晚霞、黑紫的海水到金色光影的顏色序列在其后杰基爾的很多花境的色彩規劃中都有著完美的體現。

后來,杰基爾在希臘、意大利、北非和瑞士的游學經歷使她注意到傳統造園的價值,加強了她保持傳統造園精華的決心。當然身處工藝美術運動之中的杰基爾也深深受到了工藝美術運動的領軍人物―――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所宣揚的工藝美術思想。對杰基爾而言,藝術、工藝和生活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傳統激發創造,自然是設計靈感的源泉。

杰基爾窮其一生在自己的花園中進行植物的栽培與實踐,通過對植物特征和習性的了解、栽培技術和植物間搭配藝術的研磨來實現其造園理念,而不是在畫板上簡單地推演。因而,貝斯格•婁烏(Richard Bisgrove)將她稱作“身為藝術家的園丁”(artist gardener) [3]。

2.2顏色規劃理論

“自制與慷慨”“協調與對比”是杰基爾植物配置顏色規劃理論的核心,而“漂浮物”狀的種植條塊則是杰基爾標志性的語言[3]。杰基爾的設計從形式、肌理和顏色的仔細規劃中尋求協調,而不是單純刺激感官。這種協調和對比的均衡首先通過對花園尺度的控制來獲得。其中杰基爾的野趣園設計,通常尺度較大,有著大片的荒野和林地,她通過對花園的物種組合配植和對顏色的對比控制來調節花園內外的平衡,例如位于NORFOLK郡的DRAYTON WOOD,在兩個邊界模糊的團塊中央設計成入口,使用榛樹、白樺、蘇格蘭松和櫟樹均夾雜著低矮植物形成入口氛圍,兩邊形狀不規則的場地上配植冬青、白樺、黑刺李和山楂樹,并隨機點綴裝飾性的山梨、重瓣櫻花與周邊村莊環境相呼應。園內建筑的周邊,濃密的杜鵑花與長長的綠色騎馬道迂回延伸,常綠的冬青深入林地,整體看去,橫向穿插著的組團形成了重疊的層次[4]。杜鵑花開時節,綠色的葉片包圍著大片杜鵑花叢,錯綜復雜的植物品種界定了花園核心的園路,圍繞自然水塘的邊緣鳶尾與蕨類植物交替排列,在這樣的控制下達到了了既產生了絢爛的色彩又不至于凌亂的效果??盏乩镩L形的條石圍合創造出一個次序更為井然的非正式畫面,使鄉野的趣味彌漫在自然式風景園林之中。

杰基爾的種植規劃不是簡單地在建筑框架內肆意擺放無定形的植物材料來遮擋建筑僵硬的墻角,而是克制地運用植物材料來實現總體規劃的思想,塑造一系列的景致來裝飾花園的結構骨架,保證花園的協調統一。這在杰基爾所設計的bowerbank的 Wimbledon入口花園中可見一斑。通過與建筑師愛德華的合作充分展現了建筑和庭院的整體和諧之美。杰基爾通常在建筑的南墻和西墻種植灰色植物以強調其陽光照射的面,相對應被陰影覆蓋的北墻和東墻則種植蕨類等植物。 Wimbledon入口花園北墻由石楠屬、冬青屬植物葉片形成片狀陰影,點植的熏衣草和野橄欖樹強調陽光照射的建筑正面的南墻;在房子后面的花園沿房子東面的墻角種植常綠植物,窗戶對面陽光照射的地方種植大片的中國玫瑰和熏衣草;緊鄰建筑有大量的潮濕陰暗地帶,蕨類植物與玫瑰和鐵線蓮穿插交疊;陽臺對面的花園種植了迷迭香、熏衣草、石竹等灰綠色調與芳香類植物,混植的牡丹、玫瑰、晚櫻等在不同季節放紅色、粉色和紫色的花;小徑兩側重復種植著深綠色植物形成規則的韻律感,并且與陽臺周邊淺色的環境形成反差[4]…杰基爾通過對陽光照射形成的迎光面和被陰影覆蓋的地方運用“自制與慷慨”“協調與對比”的原則,使原本不成體系的灌木叢產生光影的變化,將建筑物柔化在自然的花園之中。

杰基爾的種植設計中重要的形式元素是長條形、薄的、富于流動感的種植條塊―――她稱其為“漂浮物”。杰基爾的“漂浮物”元素在她的花境設計中非常明顯,條狀的植物組塊沿著長長的花境交錯著排布,猶如在長長的溪流中漂浮。漂浮物狀的種植方式使植物在開花時能最大數量地展現出來,花謝時突出其他植物,不同植物之間可以更好地搭配、互相襯托。另外,重復的條塊就像畫家筆觸一樣,可以取得設計特征上的統一。即使在林地的植物配置中,互相交疊的冬青、橡樹等喬灌木的植物組團同樣采用這種設計形式[5]。

2.3主要成就

在造園藝術領域,杰基爾有兩大貢獻:第一,她將藝術與花園設計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實現了園藝栽培的藝術化。第二,通過與建筑師路特恩斯(Edwin Lutyens)的合作確立了規則式設計結合豐富的植物種植的花園設計形式,從而平息了建筑師和園藝師之間曠日持久的紛爭―――花園應由誰來主導設計的話題[6]。杰基爾和路特恩斯的設計充分體現了花園與建筑的融合。與同時代沃塞(Voysey)、瑪婁(Mallows)、斯科特(Baillie Scott)和韋伯(Webb)等人的作品相比,杰基爾和路特恩斯設計的花園看起來像是建筑的一部分[6]。杰基爾的設計不是去軟化建筑形體,實際上她的種植設計提升然式種植的設計模式,從實踐上解決了規則式設計和自然式設計之間無意義的論爭。這種設計模式經杰基爾和路特恩斯的大力推廣和普及后,成為當時園林設計的時尚,并且影響到后來歐洲大陸的花園設計。這一原則直到今天仍有一定的影響。